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2 15:07:56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例1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 (2007)09-0829-03

吸烟、饮酒、吸毒和等健康危险行为不但影响青少年的学习,而且也将影响到他们 成年时期的健康和工作。为了解江苏省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状况,根据《中国城市青少 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方案》的规定和要求,于2004年10-12月统一组织具有代表性的市区初 中、高中、中专和大学的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选择20所乡村中学在校学生开展问卷调 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4年12月在南京、徐州、苏州、盐城市区随机抽取68所学校( 24所初中、24所高中、12所中专、8所大学),农村20所中学(宜兴市10所,射阳县10所) ,每所中学从初一到高三年级随机抽取2~3个班,中专一~三年级各抽取1~2个班,大学一 ~四年级各抽2~3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学生19 532名,不同地区、不同学段调 查学生数见表1。

1.2 方法 统一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分中心提供的“中国青 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吸烟、饮酒、吸毒和等 危害青少年健康行为的相关问题。其中初中问卷有64个调查项目,高中(中专)问卷有67个 调查项目,大学问卷有65个调查项目。

由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培训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员,在学校班主任的配合下 ,统一组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当场收回。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8.0软件进行统计,并用χ2检验分析不同地 区、年级、性别、学习阶段、城乡、父母学历、是否住校、不同学校类型的差异。

2 结果

2.1 吸烟 见表1。

2.1.1 尝试吸烟情况 4 407名学生曾尝试吸烟,曾尝试吸烟率为22.7%。 曾尝试吸烟率男生为34.4%,女生为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学 生为22.6%,乡村学生为22.5%,城乡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 、不同学校类型、不同学习阶段学生曾尝试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尝试吸烟率为38.0%,优秀学生为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住校生为28.6%,走读生为18.6%,住校生与走读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1)。父母学历越高,子女尝试吸烟率越低,其中父亲小学以下为28.9%, 大学以上为15.3%;母亲小学以下为28.5%,大学以上为14.3%。

2.1.2 吸烟年龄 曾尝试吸烟学生中,有2 146名学生开始吸烟年龄≤13岁 ,报告率为11.1%。其中男生为16.2%,女生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城市学生为10.2%,乡村学生为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学习 成绩差的学生为17.6%,优秀学生为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校生 为12.2%,走读生为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父母学历的升高, 其子女13岁前的吸烟率逐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父亲学历小学 以下为15.2%,大学以上为7.7%;母亲学历小学以下为14.6%,大学以上为8.1%。同时, 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在校学生13岁前尝试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3 目前吸烟情况 在调查的近30 d中,有1 d和1 d以上吸烟的在校生有 1 865名,吸烟率为9.5%。其中男生为16.2%,女生为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城市学生为9.6%,乡村学生为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目前吸烟率为19.0%,优秀学生为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住校生为12.7%,走读生为7.7%,住校生与走读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随着父母学历的升高,其子女尝试吸烟率逐步下降,其中父亲学历小学以下为11.1 %,大学以上为6.5%;母亲学历小学以下为11.8%,大学以上为7.0%。在校生近期吸烟率 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年级的上升而呈上升的趋势,即不同年龄在校生近期吸烟率从13岁的2.4 %上升到23~24岁的45.2%,从初一年级的2.3%上升到大学四年级的37.6%。

2.2 饮酒 见表2。

2.2.1 曾尝试饮酒情况 被调查学生中,8 343名学生曾尝试饮酒,曾尝试 饮酒率为43.1%。其中男生为50.3%,女生为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1);城市学生为44.3%,乡村学生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 区、不同学校类型、不同学习阶段学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学 习成绩差的学生曾尝试饮酒率为52.9%,优秀学生为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住校生为50.6%,走读生为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 父母学历的升高,其子女曾尝试饮酒率逐步下降,其中父亲学历小学以下为43.9%,大学以 上为40.7%;母亲学历小学以下的为43.7%,大学以上为38.2%。

2.2.2 饮酒年龄 曾尝试饮酒学生中,有4 523名学生在13岁前曾尝试饮酒 ,饮酒率为23.4%。其中,不同地区学生13岁前尝试饮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男生为29.1%,女生为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学生为23.9 %,乡村学生为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类型、 不同学习阶段学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校生学习成绩越好,1 3岁前饮酒率越低,其中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为32.4%,优秀学生为22.5%,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住校生为20.9%,走读生为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父母学历的升高,其子女13岁前的饮酒率逐步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其中父亲学历小学以下为21.3%,大学以上为26.1%;母亲学历小学以下为21.5% ,大学以上为28.0%。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在校学生13岁前尝试饮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2.3 近期饮酒情况 在调查的近30 d中,有1 d和1 d以上饮酒的在校生有 4 140名,饮酒率为21.4%。其中男生为26.4%,女生为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城市学生为21.5%,乡村学生为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类型、不同学习阶段学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 均<0.01);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近期饮酒率越低(P<0.01),其中成绩差的学生近 期饮酒率为26.5%,优秀学生为19.1%。住校生为26.4%,走读生为18.3%,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1)。父母学历的升高,其子女近期饮酒率逐步上升,其中父亲学历小学 以下的为20.7%,大学以上的为21.7%;母亲学历小学以下的为20.8%,大学以上为22.7% 。在校生近期饮酒率随着年龄(年级)的增长而呈上升的趋势,即不同年龄在校生近期饮酒 率从13岁的12.3%上升到23~24岁的61.4%,从初一年级的10.8%上升到大学四年级的58.2 %。

2.3 吸毒情况 被调查学生中,有182名在校生曾使用过,吸毒率为0.9 3%。不同地区学生吸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其中男生为1.43% ,女生为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学生为1.05%,乡村学生为0 .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曾尝试吸毒率为1.93%, 优秀生为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校生曾尝试吸毒率从13岁的0.42 %上升到23~24岁的3.01%,从初一年级的0.50%上升到大学四年级的2.12%。

2.4 情况 在被调查学生中,有3 234名在校生曾经,报告率 为16.6%。不同地区学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其中男生为 21 .7%,女生为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学生为16.1%,乡村学生为 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习阶段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曾尝试率为21.9%,优秀生为16.3%,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1);在校生曾经从13岁的7.1%上升到23~24岁的25.3%,从初一年 级的6.4%上升到大学四年级的28.6%。

3 讨论

江苏省青少年吸烟率、饮酒率和率均明显低于1999年中国5省市调查结果[2], 也明显低于2003年北京市[3]和合肥市[4]的调查结果,高于国外报道结果 [1]。

青少年吸烟、饮酒、吸毒和等危险行为存在“六高现象”,即经济发达地区高于经济欠 发达地区,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普通学校高于重点学校,住校生高于走读生,大 学生高于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学段的上升,青少年吸烟、饮酒、吸毒和等危险行 为呈上升趋势,且青少年吸烟、饮酒、吸毒和等危险行为与学习成绩、父母亲文化水平 有密切关系,即学生学习成绩越好或父母文化水平越高,其健康危险行为越低;反之,学生 学习成绩越差或父母文化水平越低,其健康危险行为越高。

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是干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学校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 少、见效快的卫生防病措施,也是以学校为基地预防青少年吸烟、饮酒、吸毒和的一个 重要环节和场所。据WHO预测,我国0~29岁3亿男性中将有2亿烟民,其中有1亿人最终会死 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根据江苏省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应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 在城乡学生中开展戒烟、控酒、禁毒、禁赌的健康教育,给予他们健康行为指导,不断提高 全省青少年卫生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此外,青少年吸毒率为0.93%,报告率 为15.0%,特别是大学生吸毒率高达1.77%,明显高于中专生、高中生、初中生。为此,针 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禁毒和禁赌教育刻不容缓,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公 安、文化、广电、卫生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各级各类学校利用电视、广播、板报、画廊、讲 座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吸毒和是违法行为,提高他们对吸毒和对健康、工作、家 庭危害的认识。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心理辅导和生活技能教育,使他们能正确对待学习、就 业、生活等方面的心理压力,坚定信心,去迎接挑战和克服困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与国外交往的增多,江苏省青少年各种健康危险行为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 势。因此,全社会必须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制定一系列相应法律法规文件 ,为在青少年中开展戒烟、控酒、禁毒和禁赌提供依据。同时,学校要抓好健康教育,通过 学校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吸烟、酗酒、吸毒、对健康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认知 水平。此外,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行为和态度,为此,父母也要以身作则,也要 参与到戒烟、控酒、禁毒、禁赌的教育中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榜样作用。

(致谢:参加课题调查的还有史祖民、潘晓群、戴月、刘辉、孔庆兰、沈蕙、吴小群 等医师,在此表示感谢!)

4 参考文献

[1] CANDACE C,CHRIS R,ANTONY M,et al.Young people's health in context:HealthBehaviour in School-aged Children (HBSC) study:International report from the 20 01/2002 survey.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2004:63-72.

[2] 孙江平,宋逸,马迎华,等.中国5省市中学生危险行为调查报告(三).中国学校卫 生,2001,22(5):396-398.

[3] 陈晶琦.北京与沈阳部分初中生危险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574- 576.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例2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突飞猛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或是成人教育,都取得很大进步,具体体现在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建设取得很大提高,校舍环境有较大优化与改善,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等。但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城乡教育存在明显的差距,最明显的就体现在中小学教育上。而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具有重要地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以后教育成长。因而研究乡村小学办学情况就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让我们从基层农村来了解我国的基础教育,发现乡村小学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引起社会关注。

而且,乡村小学的办学情况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的重视,为此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将推进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作为重点。华南师范大学是大学是广东教育的龙头,华师人秉承着关注教育的时代责任感,有义务和责任去关注乡村小学办学情况。

为什么选增城做调查呢?因为增城经济发展潜力很大,不过现在并不是十分发达,处在转型中,城乡差距也比较明显,存在数量较多的农村小学,而且增城离华师比较近,本人对增城比较熟悉,所以选增城市乡村小学作为研究的对象。

 

二. 研究的主题和目的

(1) 主题:关于乡村小学办学情况调查,以广东增城为例。

(2) 目的:通过对增城市乡村小学办学情况的调查研究,反映整个广州市乃至整个广东省乡村小学办学的一些共同情况,引起各方重视,为达到推动广东乡村小学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做贡献。

 

三.文献探讨

研究乡村小学办学情况的调查有很多,人们都普遍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乡村小学办学仍然比较落后 ,与城镇有一定差距。随着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小学办学要追上城镇小学,仍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在本次调查中,为了更好地了解增城市乡村小学办学情况,调查中尽量收集增城市教育局对本次调查课题的一些已有资料。   

另外有专家曾指出增城市,或者其它地方乡村小学办学存在的一些共同问题:

(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使农村教育的话题又成为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

(二) 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关键是农村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三) 乡村小学的办学,现阶段还不是扩大优质资源的问题,而是如何保证基本办学条件的问题。

(四) 乡村小学办学的困难和问题,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老化,二是办学经费短缺,三是办学环境较差。

 

四.研究设计

(1)  调查方法:实地研究,采用访谈与问卷调查方式,加上拍摄,实施实地观察法。

(2)  研究的模型:增城市各镇各选一个乡村小学作为调查对象,如派潭镇—庙谭小学:小楼镇—棠下小学:荔城镇—棠村小学:正果镇—兰溪小学:石潭镇—麻车小学:朱村镇—莲塘小学:中新镇—梁屋小学:新塘镇—大勿村小村。(如果不存在所选小学,例如出现一些小学合并等情况,可选该镇乡村另外小学作为调查对象,这是初定,根据实际情况可改。)

(3)  分析单位: 所选的乡村小学。

 

五.研究调查步骤

(1)  选题,查找所选课题的相关资料,为调查的开展作理论准备。

(2)  组队:调研的队伍为10个人,选熟悉增城市的学生为主,以1人为组长,3人为采访员,3人为记录员,2人为后勤人员,1人负责拍摄。实施调研时,除组长和拍摄人员确定不变外,队伍里每个人可轮流当采访员、记录员和后勤人员。

(3)  申请:写好计划书,组好队后写一份书面报告给学校,希望学校批准,并希望得到一些资金支持及给增城市教育局的介绍信。

(4)  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稿,调查问卷分为学生卷和教师卷,访谈稿见附表,做好调查开展的资料准备。

(5)  进行调查的过程主要有三个步骤:

首先,去增城市教育局说明此行目的,并努力收集增城市教育局对本市乡村小学办学情况概貌的一些资料;

然后,去所选各镇乡村小学进行调查,实施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所选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访谈对象包括学校师生,该村村民,学生家长等。

派发问卷的数量为每个学校50份,其中学生卷40份,教师卷10份,访谈的人数为每个学校和村庄20人,其中学生6人,教师6人,普通村民4人,学生家长4人。

最后,收集整理资料。每采访调查一个镇一个乡村小学就整理一遍,最后汇总整理。

(5) 分析资料:考虑经济、环境、人们的风俗习惯对该村小学办学影响。做到仔细认真,以小见大。最后撰写调查报告,完成其他调研成果。

注:访谈稿见附表。

 

六.课题可行性分析

(一) 本课题专业对口、立意深远

作为师范生的我们,本身所学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关心我国教育状况,这与我们所研究的课题具有一致性。目前乡村小学办学情况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此课题研究的开展有利于深入了解增城市乡村小学办学的具体情况,通过以增城为例反映广东省乡村小学办学面临的共同困境,引起社会重视,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作一些贡献。

(二) 本课题研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经过请教老师得到建议和我们小组的讨论,初步确定研究目标,勾画出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减少课题研究的盲目性。

(三) 调查对象资源丰富,资料来源可靠

增城市的乡村小学数量多,而且增城是广州郊区的一个县级市,离华南师范大学比较近,交通方便,这为我们就地取材提供了便利。

(四) 人力资源优势

我们的成员有10人,基本上对增城市比较熟悉,方便解决交通与语言问题,便于调研开展。而且队员都有参与下乡的暑假调研,积累了一些调研经验,并且有社团工作的经历,这对于我们课题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

(五) 研究方法可操作性强

我们根据研究的需要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访谈法,针对性强且可行性强,工作任务分配落实到个人,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

 

七.测量

(1)  研究中主要变量:被采访人员的不确定性,乡村小学上学的时间、队伍进行调查时间安排、天气、调查期间人们的活动等。

(2)  测量(即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拍摄(拍摄学生、老师、校舍、村落、学生活动等)

 

八. 资料收集方法

     实地收集资料,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挖掘调查所选乡村小学办学真实情况,然后汇总反映,记录员和采访员要努力合作,拍摄员要抓住调查中精彩镜头。

 

九.分析方法

(1)  主要考虑经济因素,思考经济与乡村小学教育的关系。

(2)  还有考虑环境、风俗等其它因素对该村小学办学情况影响。

(3)  经济差异对办学影响作详细描述,各村所属镇环境、经济等因素作为差异性比较,还有注意人们对学校办学的关注程度。

(4)  汇总资料后要做到以小见大,因而联系到广州、广东乃至全国乡村小学办学情况。

 

十.研究时间表

如下:

 

 

 

 

时间

事件

注意事项

2010年暑假前一个月

组队,向学校申请

尽量不要与考试复习冲突

2010年暑假开始后

着手调查,先去增城市教育局了解总体情况

调查时用语要礼貌,拍摄要得到批准

2010年7月上旬至8月下旬

按派潭镇、小楼镇、正果镇、石滩镇、中新镇、新塘镇、朱村镇、荔城镇顺序进行调查   

每去一个地方都要做好问卷调查、访谈记录与拍摄工作,回来整理

2010年9月上旬至10月下旬

继续调查

了解小学开学的时间,争取调查他们正式上课的情况,继续完成前面没有完成的调研任务

2010年11月

整理资料

做到详细和仔细

2010年12月

写好成果,论文及制作网页

做好成果汇报工作

 

十一.成果呈现方式

     论文加上网页,详细反映本次调查的成果,论文是作为本次调查的报告,网页的内容除了调查报告的方面,还有拍摄情景,以及与被采访者的谈话视频等。成果整理后,通过学校向有关部门反映。

 

十二.经费预算

总    计: 880(单位:元 人民币)

具体预算如下:

打印费:400份问卷*0.2元=80元

交通费:500元

通讯费:100元

摄影费:100元

其他费用:100元

 

 

 

 

 

 

 

 

 

 

 

 

                                                                                                                                                             

附表

访谈稿 (初定)

一.针对校长   

    您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现在想了解一下你们学校一些情况,首先感谢您!我们想知道:

1 你们学校有多少个学生,多少个老师?     

2 你们学校的课室、体育场所是否设备齐全或足够?

3 您觉得乡村小学有面临哪些困境?例如你们学校?

4 作为一校之长,您有什么意见可推进乡村小学办学吗?

5 跟城市小学相比,您觉得自己所在的学校存在哪些不足之处?与城镇小学有什么差别?

(还会有其他问题)等等

二.针对老师

老师,您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想了解一些情况,首先谢谢您!

1. 你认为自己喜欢在乡村小学里教书吗?

2. 或者说,让您留在乡村里教书的动力是什么?

3. 您对自己学校的办学有什么看法?

4. 您是教一个科目,还是几个科目呢?还有,您教几个年级?

5. 您觉得乡村小学的办学要提高,需要哪些人或部门的努力?

6. 等等

三. 针对学生

   小朋友,你们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大哥哥和大姐姐,现在想问一下你们的问题,你们想听吗?

1. 你们喜欢自己的学校和老师吗?

2. 你们最喜欢上什么课呀?为什么呢?

3. 你们喜欢在这里读书吗?

4. 放学后,你们会在学校里进行体育活动吗?或者在其他空闲时间?

5. 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呢?   等等

四. 针对家长或村民

   大叔(大妈),您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请问您现在有空吗?我们想知道您对本村小学办学的看法,先谢谢您!  

1. 请问您有孩子在本村学校里读书吗?你觉孩子在村里读书好吗?

2. 您觉得村里小学办学搞得怎么样?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例3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突飞猛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或是成人教育,都取得很大进步,具体体现在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建设取得很大提高,校舍环境有较大优化与改善,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等。但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城乡教育存在明显的差距,最明显的就体现在中小学教育上。而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具有重要地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以后教育成长。因而研究乡村小学办学情况就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让我们从基层农村来了解我国的基础教育,发现乡村小学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引起社会关注。

而且,乡村小学的办学情况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的重视,为此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将推进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作为重点。华南师范大学是大学是广东教育的龙头,华师人秉承着关注教育的时代责任感,有义务和责任去关注乡村小学办学情况。

为什么选增城做调查呢?因为增城经济发展潜力很大,不过现在并不是十分发达,处在转型中,城乡差距也比较明显,存在数量较多的农村小学,而且增城离华师比较近,本人对增城比较熟悉,所以选增城市乡村小学作为研究的对象。

 

二. 研究的主题和目的

(1) 主题:关于乡村小学办学情况调查,以广东增城为例。

(2) 目的:通过对增城市乡村小学办学情况的调查研究,反映整个广州市乃至整个广东省乡村小学办学的一些共同情况,引起各方重视,为达到推动广东乡村小学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做贡献。

 

三.文献探讨

研究乡村小学办学情况的调查有很多,人们都普遍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乡村小学办学仍然比较落后 ,与城镇有一定差距。随着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小学办学要追上城镇小学,仍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在本次调查中,为了更好地了解增城市乡村小学办学情况,调查中尽量收集增城市教育局对本次调查课题的一些已有资料。   

另外有专家曾指出增城市,或者其它地方乡村小学办学存在的一些共同问题:

(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使农村教育的话题又成为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

(二) 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关键是农村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三) 乡村小学的办学,现阶段还不是扩大优质资源的问题,而是如何保证基本办学条件的问题。

(四) 乡村小学办学的困难和问题,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老化,二是办学经费短缺,三是办学环境较差。

 

四.研究设计

(1)  调查方法:实地研究,采用访谈与问卷调查方式,加上拍摄,实施实地观察法。

(2)  研究的模型:增城市各镇各选一个乡村小学作为调查对象,如派潭镇—庙谭小学:小楼镇—棠下小学:荔城镇—棠村小学:正果镇—兰溪小学:石潭镇—麻车小学:朱村镇—莲塘小学:中新镇—梁屋小学:新塘镇—大勿村小村。(如果不存在所选小学,例如出现一些小学合并等情况,可选该镇乡村另外小学作为调查对象,这是初定,根据实际情况可改。)

(3)  分析单位: 所选的乡村小学。

 

五.研究调查步骤

(1)  选题,查找所选课题的相关资料,为调查的开展作理论准备。

(2)  组队:调研的队伍为10个人,选熟悉增城市的学生为主,以1人为组长,3人为采访员,3人为记录员,2人为后勤人员,1人负责拍摄。实施调研时,除组长和拍摄人员确定不变外,队伍里每个人可轮流当采访员、记录员和后勤人员。

(3)  申请:写好计划书,组好队后写一份书面报告给学校,希望学校批准,并希望得到一些资金支持及给增城市教育局的介绍信。

(4)  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稿,调查问卷分为学生卷和教师卷,访谈稿见附表,做好调查开展的资料准备。

(5)  进行调查的过程主要有三个步骤:

首先,去增城市教育局说明此行目的,并努力收集增城市教育局对本市乡村小学办学情况概貌的一些资料;

然后,去所选各镇乡村小学进行调查,实施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所选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访谈对象包括学校师生,该村村民,学生家长等。

派发问卷的数量为每个学校50份,其中学生卷40份,教师卷10份,访谈的人数为每个学校和村庄20人,其中学生6人,教师6人,普通村民4人,学生家长4人。

最后,收集整理资料。每采访调查一个镇一个乡村小学就整理一遍,最后汇总整理。

(5) 分析资料:考虑经济、环境、人们的风俗习惯对该村小学办学影响。做到仔细认真,以小见大。最后撰写调查报告,完成其他调研成果。

注:访谈稿见附表。

 

六.课题可行性分析

(一) 本课题专业对口、立意深远

作为师范生的我们,本身所学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关心我国教育状况,这与我们所研究的课题具有一致性。目前乡村小学办学情况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此课题研究的开展有利于深入了解增城市乡村小学办学的具体情况,通过以增城为例反映广东省乡村小学办学面临的共同困境,引起社会重视,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作一些贡献。

(二) 本课题研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经过请教老师得到建议和我们小组的讨论,初步确定研究目标,勾画出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减少课题研究的盲目性。

(三) 调查对象资源丰富,资料来源可靠

增城市的乡村小学数量多,而且增城是广州郊区的一个县级市,离华南师范大学比较近,交通方便,这为我们就地取材提供了便利。

(四) 人力资源优势

我们的成员有10人,基本上对增城市比较熟悉,方便解决交通与语言问题,便于调研开展。而且队员都有参与下乡的暑假调研,积累了一些调研经验,并且有社团工作的经历,这对于我们课题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

(五) 研究方法可操作性强

我们根据研究的需要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访谈法,针对性强且可行性强,工作任务分配落实到个人,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

 

七.测量

(1)  研究中主要变量:被采访人员的不确定性,乡村小学上学的时间、队伍进行调查时间安排、天气、调查期间人们的活动等。

(2)  测量(即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拍摄(拍摄学生、老师、校舍、村落、学生活动等)

 

八. 资料收集方法

     实地收集资料,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挖掘调查所选乡村小学办学真实情况,然后汇总反映,记录员和采访员要努力合作,拍摄员要抓住调查中精彩镜头。

 

九.分析方法

(1)  主要考虑经济因素,思考经济与乡村小学教育的关系。

(2)  还有考虑环境、风俗等其它因素对该村小学办学情况影响。

(3)  经济差异对办学影响作详细描述,各村所属镇环境、经济等因素作为差异性比较,还有注意人们对学校办学的关注程度。

(4)  汇总资料后要做到以小见大,因而联系到广州、广东乃至全国乡村小学办学情况。

 

十.研究时间表

如下:

 

 

 

 

时间

事件

注意事项

2010年暑假前一个月

组队,向学校申请

尽量不要与考试复习冲突

2010年暑假开始后

着手调查,先去增城市教育局了解总体情况

调查时用语要礼貌,拍摄要得到批准

2010年7月上旬至8月下旬

按派潭镇、小楼镇、正果镇、石滩镇、中新镇、新塘镇、朱村镇、荔城镇顺序进行调查   

每去一个地方都要做好问卷调查、访谈记录与拍摄工作,回来整理

2010年9月上旬至10月下旬

继续调查

了解小学开学的时间,争取调查他们正式上课的情况,继续完成前面没有完成的调研任务

2010年11月

整理资料

做到详细和仔细

2010年12月

写好成果,论文及制作网页

做好成果汇报工作

 

十一.成果呈现方式

     论文加上网页,详细反映本次调查的成果,论文是作为本次调查的报告,网页的内容除了调查报告的方面,还有拍摄情景,以及与被采访者的谈话视频等。成果整理后,通过学校向有关部门反映。

 

十二.经费预算

总    计: 880(单位:元 人民币)

具体预算如下:

打印费:400份问卷*0.2元=80元

交通费:500元

通讯费:100元

摄影费:100元

其他费用:100元

 

 

 

 

 

 

 

 

 

 

 

 

                                                                                                                                                             

附表

访谈稿 (初定)

一.针对校长   

    您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现在想了解一下你们学校一些情况,首先感谢您!我们想知道:

1 你们学校有多少个学生,多少个老师?     

2 你们学校的课室、体育场所是否设备齐全或足够?

3 您觉得乡村小学有面临哪些困境?例如你们学校?

4 作为一校之长,您有什么意见可推进乡村小学办学吗?

5 跟城市小学相比,您觉得自己所在的学校存在哪些不足之处?与城镇小学有什么差别?

(还会有其他问题)等等

二.针对老师

老师,您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想了解一些情况,首先谢谢您!

1. 你认为自己喜欢在乡村小学里教书吗?

2. 或者说,让您留在乡村里教书的动力是什么?

3. 您对自己学校的办学有什么看法?

4. 您是教一个科目,还是几个科目呢?还有,您教几个年级?

5. 您觉得乡村小学的办学要提高,需要哪些人或部门的努力?

6. 等等

三. 针对学生

   小朋友,你们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大哥哥和大姐姐,现在想问一下你们的问题,你们想听吗?

1. 你们喜欢自己的学校和老师吗?

2. 你们最喜欢上什么课呀?为什么呢?

3. 你们喜欢在这里读书吗?

4. 放学后,你们会在学校里进行体育活动吗?或者在其他空闲时间?

5. 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呢?   等等

四. 针对家长或村民

   大叔(大妈),您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请问您现在有空吗?我们想知道您对本村小学办学的看法,先谢谢您!  

1. 请问您有孩子在本村学校里读书吗?你觉孩子在村里读书好吗?

2. 您觉得村里小学办学搞得怎么样?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例4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152-01

引言

目前,中国存在着明显的收入不平等,而且有扩大趋势,又有着极其注重人情关系的文化传统,在我国,家庭背景对教育回报率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中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在人口流动、劳动力转移和新就业者择业过程中,教育回报率的城市差异发挥着重要。CHIP(China Household Income Proieot)数据估计了中国的教育回报率,在城镇地区大概为3.29%,农村地区大概4.02%。他们认为,城乡的教育回报率没有显著的差别,或者说,户口等因素对其工资所得没有显著的影响,甚至农村的教育回报率要高于城镇。关于家庭背景对教育回报的影响的研究目前在我国尽管有很多,但由于数据缺乏以及更新不及时,没有办法考虑能力和家庭背景对教育回报的影响,因而对教育回报的估计可能存在偏差。从国外的研究来看,这种偏差对教育回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许多社会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家庭背景对收入和教育回报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关于这种影响的实证研究却很少,特别是在不同户籍下的家庭背景对教育回报率就更少。从现有文献来看,中国城镇的教育回报率都明显较低,本文大胆提出以下假设:户籍屏障假设,即户籍制度严重限制着出身于农村的人们的社会流动,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不同户籍下的家庭背景对教育回报率的影响差异。

根据上述家庭背景影响收入的特点和途径以及城镇化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以下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本文试图运用CGSS(2008)调查数据,利用Mincer方程对样本数据进行0LS估计。在控制了教育水平和父辈有关特征等变量时,根据不同户籍人群中收入差异的特点,讨论家庭背景对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和教育回报的不同影响。

一、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一)计量模型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私人教育收益率主要是明瑟收益率,即教育边际收益率,反应了教育者由于多受一年教育而增加的收入。我们用如下明瑟方程作为我们的计量模型

LnWage-α+β1×Educ+β2×Exper+β3×Exper2+u

其中,lnWage为收入的对数形式,Educ为受教育年限,Exper为难以观测并对收入有影响的变量(能力),我们用工作经验表示(即受教育者的年龄一受教育年数-6),u表示均值为零的随机误差项,α、β1、β2、β3表示各变量的回归系数(β1为教育回报率)。我们用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作为家庭背景的变量。

(二)数据说明

本调查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CGSS(2008)。CGSS(2008)的问卷调查涵盖了丰富的个体特征信息,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教育及工作、性格与态度、社会交往与求职五大部分,基本满足本调查对微观数据的要求。

此次调查范围涉及全国125个县(区),500个街道(乡、镇),1000+居(村)委会、10000户家庭,共6000人。

二、实证分析

本文用OIS对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表一报告了回归分析结果。

从表中可看出,在城市户口下,父亲受教育程度高的的教育回报率反而略低于父亲受教育程度低的,表明了家庭背景在城市户口居民的教育回报率所起作用不大。然而在农村户口下,父亲受教育程度高的教育回报率明显高于父亲受教育程度低的教育回报率,前者比后者高45.45%,可见,家庭背景对农村居民的教育回报率起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对于出生在农村的人们,如果家庭背景好,子女将会获得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三、结语和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CGSS2008的数据,利用Mincer方程对样本数据进行OLS回归。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家庭背景对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和教育回报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城镇居民,父亲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对教育回报率没有太大的影响。对于农村居民,父亲受教育程度高的,教育回报率为17.6%,父亲受教育程度低的,教育回报率为12.11%,后者比前者提高45.45%。通过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家庭背景对农村居民的个人收入和教育回报影响更大。对于出生在农村的人们,如果家庭背景好,子女会获得更多的受教育机会。而家庭背景差的,高昂的学费已成为一个很大的负担,使得贫困家庭没有动力在子女身上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农村居民的教育支出,让农村的孩子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起到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例5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5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6-0492-03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和获取知识、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一直是卫生工作关注的重点人群,卫生知识掌握水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疟疾发病与人们的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密切相关[1],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著名寄生虫学家研究表明,积极的公共卫生教育为控制寄生虫病最有效的办法之一[2]。近3 a来,河南省疟疾发病数和发病率均位于全国前5位,其中永城市2004-2006年疟疾发病数分别占河南省报告数的30.82%,56.78%和52.06%,当地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中学生占发病总数的24.27%[3]。为了解当地农村初中生疟疾知识及行为情况,并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数据,笔者根据当地健康教育实施情况,于2007年11月对永城市马桥乡、李寨乡及薛湖乡初中生进行了疟疾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永城市不同地区健康教育开展情况,抽取马桥乡、李寨乡(进行过疟疾知识强化宣传教育)和薛湖乡(未进行过疟疾知识强化宣传教育),在所抽取的每乡中学各个年级随机抽取3~5个班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计发放问卷2 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 103份,有效率为91.4%。其中男生904人(42.99%),女生1 196人(56.87%),性别不详3人(0.14%);初一学生524人(24.92%),初二学生523人(24.92%),初三学生1 044人(49.64%);马桥乡289人,李寨乡960人,薛湖乡854人;年龄12~17岁,平均年龄为(14.23±1.16)岁。

1.2 方法 参考国内外文献,并咨询相关专家,自制适用于中学生的疟疾相关问题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年级等一般情况,疟疾基本知识和相关行为3个部分。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现场调查,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集中独立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答卷。

1.3 统计分析 问卷回收后检查其完整性,对有效问卷统一编码,应用Excel软件建立双录入数据库。采用SAS 9.1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统计显著性水平(α值)均定为0.05。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和年级学生疟疾知识和行为情况

2.1.1 疟疾基本知识 总体疟疾基本知识平均正确回答率为69.21%,而“如患疟疾要吃几天药”的回答正确率最低,仅为30.97%。传播途径和“如患疟疾要吃几天药”、“疟疾可否预防”的平均正确回答率,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知识男女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1.2 疟疾相关行为 疟疾相关行为平均正确回答率(53.19%)远低于基本知识平均正确回答率(69.21%),“是否采用防蚊措施”回答正确率(30.19%)和“是否采用预防措施”的正确回答率(0.86%)最低;近1/3学生有露宿行为,初一学生的露宿率最高,达42.83%。“是否采用预防措施”平均正确回答率的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危险行为平均正确回答率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不同乡镇学生疟疾知识和行为情况

2.2.1 疟疾基本知识 马桥乡、李寨乡和薛湖乡学生疟疾基本知识平均正确回答率分别为72.55%,76.91%,53.56%。各项基本知识平均正确回答率各乡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2 疟疾相关行为 马桥乡、李寨乡和薛湖乡学生相关行为平均正确回答率依次为52.20%,57.97%,48.16%,而马桥乡“是否经常使用蚊帐”和“是否采用预防措施”的正确率(57.99%,3.66%)明显低于薛湖乡(65.36%,7.32%),且其露宿率(40.21%)显著高于薛湖乡(24.69%)。见表2。

3 讨论

本次调查的马桥乡和李寨乡为疟疾发病较高地区。2007年春季,当地卫生部门对发病较高区域实施了全民服药,相关部门利用标语、宣传单、墙报、挂历、疟疾防治卡片等多种方式强化了疟疾防治知识,并由全球基金疟疾项目支持,专门组织召开了教育系统全体教师疟疾防治知识培训会,要求各级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疟疾防治知识培训,并对其进行发放印有疟疾防治知识的练习本、宣传册等;薛湖乡为永城市发病较低地区,未进行全民服药,当地卫生部门仅仅开展了标语、宣传单、墙报等一般性宣教活动,中小学生也未接受健康教育专项培训。积极的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人们疟疾知识水平[4]。调查结果亦显示,开展了疟疾知识强化宣传并进行学生疟疾知识专项培训的马桥乡和李寨乡的疟疾知识平均回答正确率(72.55%,76.91%)显著高于未进行强化宣教的薛湖乡(53.56%),提示该地强化的健康教育措施较好地提高了中小学生疟疾知识水平,而年级间疟疾防治知识的差异性可能与较高年级学生接受健康教育次数较多及接受知识能力较强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总体上马桥乡的学生疟疾基本知识平均正确回答率和相关行为平均正确回答率(72.55%,53.56%)明显高于薛湖乡(52.20%,48.16%),但“是否经常使用蚊帐”和“是否采用预防措施”的正确率明显低于薛湖乡,且其露宿率显著高于薛湖乡,因此当地学生疟疾知识现状与某些关键行为明显不一致。健康教育改变人们行为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5],其核心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或集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6],以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但本研究结果发现疟疾相关危险行为平均正确回答率(43.63%)远低于基本知识平均正确回答率(69.21%),因此在当地健康教育实施进程中,应结合当前防治需求,强化某些关键信息(如规范治疗、预防措施等)宣传,注重健康行为改变,实现知-信-行有机统一,才是一个完整健康教育过程,同时应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讨疟疾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的长效机制,巩固已有健康教育成果。

4 参考文献

[1] 汤林华,邓达,顾政诚,等.社会经济和地理因素对豫南地区恶性疟残存病例影响的定量流行病学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0,11(4):205.

[2] 李顺平,程义亮,徐凌中.经济发展与疟疾.卫生经济研究,1997(8):20-21.

[3] 张红卫,苏云普,周广超.河南商丘市2000-2005年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 157-1 158.

[4] 金小林,高琪,顾亚萍,等.健康教育干预疟疾流行的研究.中国热带医学,2002,2(4):460-462.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例6

[中图分类号] R17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3(c)-0116-03

营养状况是反映青少年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都会对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1]。为了解普洱市初中一年级学生体质与膳食营养状况,本研究于2011年5月对普洱市4所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了体质和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普洱市城乡各两所中学校,按班级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初中一年级13岁共498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城镇263名(男130名,女133名),乡村235名(男115名,女120名)。

1.2 方法

1.2.1 体格测量 参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2]规定方法操作,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测试人员均经过严格培训并专人完成专项测量,现场质量控制符合有关要求。

1.2.2 膳食调查 采用24 h回顾法[3]调查学生3 d(包括2个学习日和1个周末日)的三餐、小吃、夜宵等食物摄入情况,包括每天进餐的食物名、原料名、原料生重(或熟重)等。计算每人日均食物摄入量,录入营养计算器计算营养素摄入量。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10月推荐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4]中>11岁的参考摄入量(RNI)为标准进行营养评价与分析。

1.2.3 营养状况评价 按《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表(2002年)》[5]将调查者分为营养不良、较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5个层次进行判断,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城乡学生形态发育指标比较

城乡学生形态发育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城镇男、女学生身高均显著高于乡村学生(P < 0.05);城镇女生的体重显著高于乡村女生(P < 0.05),而城乡男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城乡间胸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城乡学生营养状况分布情况

按《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表(2002年)》判断,普洱市初中一年级学生营养不良率在5%以上,较低体重检出率也较高,尤其是乡村女生较低体重率达到37.50%,与城镇女生(25.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城镇学生肥胖检出率高于乡村学生,尤其城镇女生的肥胖检出率高达14.29%,与乡村女生(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城乡学生日均食物摄入情况分析

通过24 h回顾法调查普洱市初中一年级学生食物摄入情况发现,城镇学生摄入奶类、肉类、蔬菜类、水果类和鱼虾类量高于乡村同性别学生,但薯类、豆类摄入量低于乡村同性别学生。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的食物数量[4]进行比较,普洱市初中一年级学生摄入的肉类量偏高,鱼虾类、蔬菜类、水果类和奶类都明显不足。见表3。

2.4 城乡学生日均能量和营养素摄入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普洱市城乡学生日均能量和营养素摄入总体水平为城镇学生高于乡村学生,但与DRIs[4]比较,城镇学生摄入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C和铁达标,维生素A、B1、B2和锌的摄入量也达到RNIs的80%以上;乡村女生能量、蛋白质摄入量均未达到RNIs的90%,乡村学生维生素A的摄入量严重不足;城乡男女生钙的摄入量均低于适宜摄入量(AI)的50%。见表4。

3 讨论

普洱市是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本研究显示,普洱市初中一年级学生体质不理想,膳食营养状况也不容乐观,城乡差异显著。这与我国其他西部地区报道的中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基本一致[6-8],应引起全社会、学校、家长的高度重视。

按《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表(2002年)》判断,普洱市初中一年级学生营养不良率在5%以上,较低体重检出率比较高,占25%以上,尤其是乡村女生较低体重率达到37.5%。城镇学生肥胖检出率高于乡村学生,尤其是城镇女生的肥胖检出率高达14.29%。形态发育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普洱市初中一年级乡村学生的发育水平仍相对落后于城市学生。城乡差异的产生可能与不同地区的环境、生活水平、经济情况、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调查资料也显示大部分乡村学生父母都是小学、初中文凭,文化水平低,家庭经济状况差,家长不能给子女较好的饮食指导,也不能提供充足的饮食来源,导致乡村学生多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均比城市学生少,尤其是维生素A和钙的摄入量严重不足,乡村女生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也没有达到推荐摄入量。进一步分析膳食结构发现,城镇学生摄入肉类、奶类、鱼虾类、蔬菜类、水果类的量均高于乡村学生,主要原因可能为城市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好,父母文化水平高,有条件为子女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乡村学生经济条件差,这些食物摄入明显不足。而乡村学生薯类和豆类的摄入量高于城镇学生。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普洱市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①鼓励学生食物多样化,平衡膳食。②鼓励学生每天饮用1~2袋(杯)牛奶,以增加钙的摄入。③学生应增加动物肝脏的消费,以保障维生素A的摄入。④调整饮食结构,保障学生膳食供应,学校和有关部门对学生做好定期营养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15.

[2]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M].北京: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10:36-90.

[3] 糜漫天.军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157-160.

[4]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人民出版社,2008:201-205.

[5] 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0-25.

[6] 康如彤,钟燕,刘康香.长沙市城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3):610-612.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例7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06-02

家庭环境是一个系统、特定、相对稳定的内在环境,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极大。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国家,伴随着现代社会的转型,我国经济社会虽然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城乡之间仍然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影响着城乡不同家庭环境中的“90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一、“90后”大学生个性特点

“90后”大学生指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代中国大学生,他们是思想活跃、朝气蓬勃、衣食无忧的一代,更是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的一代,他们出生在中国社会剧烈变迁,经济迅猛发展,信息高速发达的特殊时代。这个颇受争议、特点突出、时代感鲜明的群体具有以下个性特点:

1.思想早熟、个性独立、行为自主,依赖心理强,抗挫能力差。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自我意识很强,具有较强叛逆意识,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无法摆脱对家庭和他人的依赖,行为表现成熟,心理脆弱。

2.功利务实、理智参与各类活动,观察问题、处理事务时,出现观念和行为的错位。在社会快速转型期,受市场价值观念的影响,“90后”大学生在活动的参与方式上由原来的空泛理想化的热情,转入了对自身价值实现的关注。他们在进行价值评判和选择时,总是以利益作为标尺来衡量。他们指责社会的不公,却回避自己的责任。

3.情感强烈,外显而又张扬,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的表达。社会环境的现实情况造成了“90后”大学生情感上躁动不安、荣誉感强、虚荣心强。他们对喜爱的对象表示热衷,对信服的人表露出钦佩和羡慕,对不平之事表示愤慨的程度强烈。

4.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上趋向于追求时尚,凸显个人爱好。“90后”大学生出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时期,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他们掌握的信息和知识更为丰富,使得他们的知识结构更加复杂和多样性。他们既认同传统的价值观,也欣赏当代社会流行的价值观。

5.消费方式呈现多元、实用和前卫方式,人生目标相对模糊。他们青春激情与文化理性并存,强调生活质量、重视充分享受,总是追求浪漫与新奇,接受变化与挑战,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和发展方向的规划和认识很模糊。

二、城乡“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的差异

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城市和农村大学生对环境适应能力、事物理解能力、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为了进一步了解家庭环境对“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情况,笔者对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兰州工专等6所高校部分在校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660份问卷,收回646份,回收率为97.88%,其中有效问卷为640份,有效率为96.97%。在我们的调研中,来自大中城市的占21.24%,中小城镇的占18.63%,来自农村的占60.13%。通过分析,城乡“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的差异表现在

1.城乡大学生人际交往认知存在偏差。在我们的调研中,当问到“在社交场合你是否感到紧张或窘迫”时,来自大中城市的同学认为不会紧张,会很自如,占6.21%;来自中小城镇的同学认为有时候会这样,占71.24%;来自农村的同学认为经常会这样,占23.10%。调研表明,来自城市家庭的学生处于相对开放的环境中,见多识广使他们产生一种优越感,人际交往比较积极。而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敏感,缺乏自信心理,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评价过低。

2.城乡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不同。在我们的调研中家庭较富裕的占3.6%,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占66%,贫困生占25%,特困生占5.4%。调查发现,在“90后”大学生交流方式中,来自城市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同学通过参加各类协会、朋友聚会、社交场合等方式交往。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由于受经济条件局限,难以在与人交往中“潇洒自如”,而寒酸的外表也常常使他们自惭形秽,主要通过老乡会、发短信、聊QQ等方式进行交往。

3.城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差异。城市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受教育环境良好,接触社会较多,拥有广阔的人际交往圈子和丰富的人际交往经验,交际与交友能力、交谈能力和异往能力都要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

4.城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困扰方面体现显著差异。城乡家庭在环境背景、文化习惯、价值观念上存在很大差距。在问卷中,农村学生选择“遭受排挤”的占10.15%,选择“自尊心受损”的占58.24%。“自尊心受损伤”这一问题在问卷选项中城乡大学生相差28.11%。在“交际与交友困扰”方面,大中城市的占38.97%,小城镇占39.93%,农村的占45.71%。在“与异往困扰”方面,大中城市的占23.53%,小城镇占28.49%,农村的占34.86%。在“交谈困扰”方面,大中城市的占24.26%,小城镇占29.65%,农村的占33.14%。在“待人接物困扰”方面,大中城市的占11.76%,小城镇占10.47%,农村的占29.71%。由此看见,城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困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三、城乡“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差异的家庭环境影响分析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在经济文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的差异等导致了城乡家庭环境的差异,从而影响城乡“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适应。

1.城乡家庭收入的差异。在城市,大多数家庭则是通过就业方式获得家庭的收入,家庭的共同收入决定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密切而相互协作。而农村的农业生产收入是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部分,这种家庭生产方式决定了个人收入只占到家庭总收入的一小部分,个人对家庭的依赖程度与城市有区别。这种城乡家庭收入的不同,形成了城乡家庭间观念与行为的差异,从而影响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

2.家庭收入分配方式的差异。农村家庭的收入需要安排家庭的日常生活开支和家庭经营的再生产。城市家庭收入的安排相对较简单,开支也仅仅是日常生活的安排等方面。这种家庭收入分配方式的不同会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

3.城乡生活水平的差异。由于我国二元社会结构造成的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上存在差异。从消费层面来看,城市居民逐步从生存消费向发展消费、享乐消费转化;而农村居民生活则由温饱型向舒适型转化。

4.城乡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城市家长偏重于过度关心的教养态度,对子女限制和管束较多;而农村家长则倾向于简单的、惩罚的教育方式。

5.城乡家庭父母教育意识有差距。城市家庭父母大部分都很重视子女的家庭教育,在教育方法上也有一定的选择性。而农村家庭父母对家庭教育的作用认识比较模糊,家庭教育意识不强,对子女的教育侧重于依赖学校和老师。

6.城乡父母对子女教育期望有差异。城市家庭父母对子女抱有较高的期望,对子女的学业和将来的职业要求都很高,期望子女在大学期间学会很好地为人处事,以便为今后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农村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通过读书改变自身的生存现状,但由于他们从自身地位和客观可能性出发,不会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

7.城乡家庭父母和子女沟通交流有差异。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新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城市家长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拉近、融洽了亲子关系。而农村教育条件落后,广大农村父母文化程度低,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使孩子容易受到消极情绪和负面言行的影响。

四、改善城乡家庭“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策略

1.改变家庭教育的误区和偏差,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的重要素质,是衡量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标志。对于城乡家庭而言,要改变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误区和偏差,应重视孩子作为独立发展主体的特殊需要,将自己的期望与孩子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并且能够做到时时和孩子进行沟通,成为孩子的伙伴和引导者,以此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2.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孩子正确处理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不适应的改变,对于城乡家庭环境来讲关键在于改变孩子成长的环境,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家庭生活方式。父母要构建和谐的、积极向上家庭生活,孩子就会受到和谐的、进取心的教育。

3.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人际适应能力。一个家庭的人际关系如何,既是德育环境,又是智育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体贴,和睦民主、平等互动、家庭环境和谐温馨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要积极创造民主、催人奋进的家庭气氛,来培养孩子提高人际适应能力。

4.家长要当好子女的素质导师,引导子女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适应能力,正确地认识自我,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加强自身的交往技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5.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合力,培养子女良好人际关系。在改进家庭教育的同时,需要重视利用其他途径,尤其是学校和社会其他教育机构的替代性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必须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密切配合,才能全面把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构建他们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10,(4):111-114.

[2]戴长澜.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公布[N].中国青年报,2008-11-12.

[3]赵丽芳,陈国锋.90后大学生的特性及德育工作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15):134-136.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例8

一、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确定了科学的监测指标

学术界将教育公平的内涵一般划分为三个层面: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起点公平主要指受教育的权利平等与机会均等;过程公平主要是指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得到均等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如经费投入、师资、设备条件、教育场地及学习环境、课程资源等;结果公平是指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方面的均等。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已经得到保障,均衡监测的重点应在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方面。

监测指标体系必须具有政策相关性和政策敏感性,并随着成都市义务教育的不断发展而作相应的调整,突出不同时期的重点,使其紧密联系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真正起到信息参考作用。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政策,成都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有关政策,课题组从14个方面构建了成都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指标体系(见表1)。这些指标是每年都要监测的常规指标。

根据不同时期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教育难点问题,设计一些当年的特色监测指标,如学校信息化建设达标率、择校生比例等,监测一定时期内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情况。

(二)建立了数据采集系统和真实性核查机制

一是建立了数据采集系统。建立了学校填报、区(市)县教育督导部门审核(教育行政部门相关科室配合)的数据填报工作机制,开发了相关网络填报的数据采集系统。为了避免被监测学校在填报数据过程中出现错误填报,相关工作人员对所监测的指标进行了再分解,要求学校只填报基础数据,监测指标值由监测研究小组最后计算得出。

二是建立了数据真实性核查机制。世界经济合作组织教育部长会议一致认为,“信息与数据是重大决策的前提”[2]。开展成都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水平的监测工作,是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数据必须是真实的,失去了真实性,整个监测工作全部失去意义。然而成都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涉及三个层面既统一又对立的利益诉求关系。统一方面在于,市级、县级和学校三方的价值取向总体一致,均追求均衡发展;对立方面在于,市级方面追求所监测数据完全真实、客观,而县级和学校方面或出于某种目的,如怕暴露短处、期望获得更好的评价等,可能导致某项监测数据失真。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全面、两个随机、三个环节”的数据真实性核查机制。“一个全面”,全市19个区(市)县和高新区的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都是分层核查的对象,都在市级随机抽查的范围内。“两个随机”:一是被抽查的学校完全随机产生,二是核查的数据完全随机抽选,并在此基础上再重点核查某些数据。“三个环节”:一是学校层面的复核,校长对学校填报数据的真实性签字负责;二是区(市)县教育督导部门审核,并签字负责;三是成都市教育督导部门组织随机抽查,发现经验及时表扬和推广,发现问题通报批评,并根据问题严重程度在相关考核中作出相应扣分。在监测实践中,此机制有效地避免了监测数据失真。

(三)选择了恰当的分析方法

对所选择的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指标体系,必须要有相对稳定的分析模式,从而维持指标体系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指标体系的更新发展一般是在基本分析模式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当前国际上对教育公平程度的分析测度多采用教育基尼系数。因此,我们采用基尼系数分析测度区(市)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的总体程度。基尼系数(也称基尼集中比率)是用来描述财产、收入、人口、种族、犯罪、教育等社会状况集中程度的量。基尼系数不仅可用于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而且可以用于其他一切分配问题和均衡程度的分析。它的值在0到1之间,0表示无集中,完全均衡;1表示最大集中程度,完全不均衡。按国际上公认的收入分配标准看,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均衡度较好;0.3―0.4为均衡度基本正常;0.4表示集中程度比较严重,为非均衡的“警戒线”;超过0.4表示集中程度已经很高,达到了非均衡状态,从经济社会角度看,社会上将可能出现骚动不安的苗头;超过0.6为危险,将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动乱。由于社会收入分配和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配置在性质上有根本的区别,因此,这里的“国际标准”只能暂时借用,义务教育均衡的基尼系数标准尚需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建立。

差异系数,也称变差系数、离散系数、变异系数,用V表示。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均值之比,是测算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差异系数通常用标准差计算,因此,差异系数也被称为标准差系数。差异系数越大,说明离散程度越大。根据一般经验,差异系数值常在5%―35%之间[3]。

本监测同时运用基尼系数和差异系数两种分析法,对分析结果进行相互验证,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借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指数的有关计算方法计算出县域内的均衡总指数[4]。

由于反映区域均衡总体概况的基尼系数和差异系数无法表达出校际间的具体差异,因此我们再使用平均数比较的方法观测城乡学校差异和校际具体差异,以此对每个学校每项指标一一作出监测,以期发现典型弱势学校及学校的弱势方面。

(四)探索出了校际差异直观表达模型和“薄弱学校”识别标准

将某个学校监测值与区(市)县同类学校平均值比较,将比较结果转换成表2形式,可以非常直观地看清区域内校际间的具体差异(见表2),并由此建立了“薄弱学校”(相对处于弱势的学校)识别标准。薄弱学校是指在所监测的指标中,有60%及其以上的指标低于区(市)县平均值的学校(见表2)。

(五)建立了结果反馈机制和政府决策运用机制

以成都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正式文件或者通知的形式,将监测报告印发给予各区(市)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并通过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反馈到学校,为区(市)县和学校改进管理、调整资源配置、做出重大决策等提供依据,督促区(市)县促进辖区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1年11月底,成都市下辖的金牛区、成华区、龙泉驿区、蒲江县等,已经根据《成都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报告》对本区(市)县的分析,形成了本区(市)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工作规划。

同时,督导部门将监测报告报送成都市市委、市政府。2011年10月11日,成都市召开“研究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工作专题会议”,在会议上以成都市政府名义公布监测报告,依据报告研究工作。会议决定,力争用3年时间,投入近40亿元,通过推进教师编制调整、教师素质提升、信息化建设、技术装备提升、教室光环境改造、运动场改建和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七个方面的工作,实现教师队伍编制和素质高位达标、基础设备设施配置高位均衡、教育经费投入高位达标。

(六)建立了监测报告公开发表接受社会监督的机制

监测报告不仅仅在政府和教育部门内印发,同时还报送市人大、市政协,还以“蓝皮书”形式公开出版和在各类新闻媒体公开,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并接受社会监督。中国教育报、四川日报等报刊,中国网络电视台、四川教育电视台、成都电视台、中国日报网、新华网等各大媒体,以“成都全国首个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蓝皮书”等多种形式报道了成都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报告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所产生的主要效果

通过监测反馈和督促作用,促进了区(市)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已经成为促进成都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利器。

(一)基尼系数逐年缩小

2009年,全市19个区(市)县和高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生均教育技术装备值等方面的基尼系数,小于0.3的总个数占全市180个基尼系数的百分比为88.3%,较2008年同比增长8.4%。同时,大于“警戒线”0.4的基尼系数个数由2008年的15个减少为2009年的4个。2008年各区(市)县基尼系数平均值为0.208,2009年各区(市)县基尼系数平均值为0.175,2010年为0.171。说明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状况在逐年好转。

(二)校际差异进一步缩小

通过对“名牌学校”或者市民选择的“热点学校”与一般学校各个监测指标数值的比较,发现“名牌学校”、“热点学校”在生均教育资源占有上,已经不具有优势。在大多数监测项目上,一般学校生均教育资源享有量普遍高于“名牌学校”或者“热点学校”。教育资源重点倾向少数“名牌学校”的格局得到扭转,教育资源配置逐步走向合理。成都市68万余名小学生、42万余名初中生、上百万个家庭逐渐享受到教育公平。

(三)城乡差异进一步缩小

与2008年相比,现在小学生均教育技术装备值、生均占地面积、中级及以上教师比例、骨干教师比例、小学六年巩固率、小学毕业考试各科考试一次性全及格率等6项监测指标,城乡均衡或农村学校均值优于城市的区(市)县个数有明显增加。

与2008年相比,现在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生均占地面积、中级以上教师比例、骨干教师比例、生师比、初中三年巩固率、初中毕业考试各科全及格率、初中毕业升学率等9项监测指标,城乡均衡或农村学校均值优于城市的区(市)县个数有明显增加。但农村初中总体仍占劣势,农村初中多数指标弱于城市初中,尤其是教育质量和师资配置。监测发现,农村初中已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需高度关注。

三、改进思考

(一)建立一套严密的监测工作程序和运行机制

市督导部门发通知提出工作要求、监测承办机构按照通知要求组织市级监测数据填报培训、区(市)县督导部门组织县级数据填报培训、学校对相关人员进行再培训、学校相关人员填报数据、学校校长组织学校干部审核数据、校长签字对数据真实性负责、区(市)县督导部门审核汇总、区(市)县督导部门报送市监测承办机构、市监测承办机构审核数据、市督导部门组织随机抽查。

(二)进一步完善监测技术

不断完善监测指标体系,对每一个指标进行明确界定。不断修改完善数据填报系统。不断改进分析方法和技术,提高对数据和现象的分析处理水平,提高监测报告的准确性、针对性、指导性。

(三)进一步改进数据核查工作

狠抓“一个全面、两个随机、三个环节”数据真实性核查机制的贯彻落实,不断改进和完善数据真实性核查工作,切实加大核查工作力度,进一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提高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2012-1-19)[2012-2-24].[DB/OL].

[2]刘明堂.OECD教育指标体制的变迁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9,(Z1)67-70.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例9

中图分类号:C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008-03

一、从人口分布特征看中国城乡的区域差异

(一)四大区域城市规模结构的差异

根据中国城市的地域特点,我们将其划分为四个区域进行研究,分别是:东部(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中部(河南,山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西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以及东北三省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

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截止2008年末,中国内地(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共有287个地级城市。其中,东部地区有87个地级市,占全国地级城市总量的30.3%;中部地区有81个地级市,占28.2%;而西部地区有85个地级市,占29.6%,东北三省地区有34个地级市,占11.8%。

目前我国城市规模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市区(不包括市辖县)非农业人口的数量。20万人口以下的为小城市,20万至50万人口的为中等城市,50万至100万人口的为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的为特大城市。

从城镇规模结构上分析四大区域的差异。首先,从整体上看: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在全国122个特大城市中,东部占41.0%(50个),中部和西部各占27.0%(33个)和24.6%(30个),而东北三省占7.4%(9个)。大城市在四大区域分布较均匀,差异较小。中等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51%)和中部(23.5%)。而小城市也主要集中在西部(75%)。

其次,从各区域内部结构看,四大区域也存在着明显的结构差异。东部地区以特大城市居多,占到57.5%,且拥有如北京、上海等具有强大辐射带动效应的特大中心城市(400万人口以上,也称超大城市),城市结构呈倒金字塔状。中部地区大城市与大型城市数量基本持平,中小城市所占比例较小,但缺少具有强大带动作用的特大中心城市。西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数量几乎均等,但中小城市较多。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因此以大城市为主。

综合来看:东部地区城市体系较为先进,带动作用明显,发展迅速;中部地区地域紧凑,城市规模发展差别不大,形成了稳健的发展势头;西部缺乏大型城市的带动作用,发展较为缓慢。东北地区虽然大型城市所占比例较高,但考虑到当时该地区老工业基地建设对大城市形成的影响和推动,并不能完全体现出城市化水平,并且该地区城市数量明显偏低。城市规模结构上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人口分布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地区发展水平。不同的发展水平,对于城镇化进程的作用是不同的,进而产生了不同的城乡关系。

(二)四大区域城镇化水平差异

通过对2008年中国各省市区的城镇和乡村人口所占比重计算得出,各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东部和东北城镇化水平较高, 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接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社科院报告称,截至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6%,未来15年内,我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预计超过50%。从表3中可见,目前东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已经超出“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而中西部则还处于落后水平。在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诸如怎样摆脱对土地资源的过度依赖,如何有效维护征地农民利益,怎样确保新增城镇化人口获得同等社会权益等。

“十二五规划”提出:城镇化工作应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尽管如此,由于不同的城镇化现状和目标,各地的发展策略会有所差异,进而对城乡关系产生不同影响。

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且城镇化水平较高,正逐渐由中心城区的单极化发展过渡为大都市圈的多极化城市群,或把周边的小城镇纳入城市圈内,或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相结合、市区与卫星城相连接的现代城镇体系,缓解中心城区的压力。因此会更注重城镇化的质量,而伴随着城镇化速度的稳定甚至适度放缓,城乡之间的差异会趋于减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异将会降低,城乡关系也会趋于和谐。东北地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在我国工业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遗留了很多问题。该地区城市建设较早,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制约了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在中西部地区,由于当前城镇化水平和未来五年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正在加快城镇化速度以减少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中部地区缺少特大型城市,因此要大力发展城市群的建设,促进城市群内的资源优势互补。在西部,则要依托县城发展壮大一批中小城市,发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进入门槛较低、居民生活成本和就业成本便宜的优势。在追赶东部的过程中,中西部地区的城乡摩擦将会加大,城镇化问题将会较多。在西部,主要是因为收入水平较低导致矛盾凸显;而在中部则主要因为土地资源的紧缺和生活成本的加大。

(三)人口密度差异

从人口密度看,东中西三大区域人口空间分布区别较大,区域内部人口密度差异明显。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截止2008年末,全国总人口132802万人,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38人/平方公里。其中,西部地区总人口36523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53.2人/平方公里。中部地区35466万人,平均人口密度345.2人/平方公里。东北地区10874万人,平均人口密度138人/平方公里。东部地区47964万人,平均人口密度523.4人/平方公里。

不难看出,各地域人口空间分布差别较大。整体来看,东部和中部人口密度较大,东北地区人口密度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西部则较低。东部区域人口密度最高,内有较多地区,人口密度均远高于全国水平,一些地区甚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倍乃至数十倍。中部地区人口分布相对平均,各省人口密度差异较小。西部地区人口稀少,地带内部人口密度差异较大。

人口密度直接影响到城镇化进程的顺利与否。过高的人口密度为城市的进一步扩张带来阻力和困难,增加了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摩擦;过低的人口密度也不利于城镇化,因为这将导致人力资源的稀缺,也不利于人口在城镇的集聚。因此,从人口密度角度分析,我们认为中部地区处于城镇化的有利阶段。该地区既不缺乏必要的劳动力和人口,也不会因为过大的人口密度导致城镇化副作用。

二、从人口变化特征看城乡居民的福利水平差异

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日益丰富的物质保障,极大促进了中国城乡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质量的提高以及人口文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人口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所能提供的福利水平。

(一)从城乡人口文化教育水平的变化看城乡差异

衡量福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人均拥有图书数量和图书消费。据新华网报道,截止至2009年6月,我国在农村地区已建成9.2万家农家书屋,中央也在2009年给农家书屋加拨13.954亿元财政补贴。但是,这13亿人民币具体分摊到每个农民头上,则仍显得杯水车薪。尽管在过去的30年经济发展迅速,但农村人均拥有藏书量仍显匮乏,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不高,除去学生课本不计,农民人均一年只有0.1册书,也就是说10个人一年才有一本书。而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有关数据,2008年我国地级市市辖区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1.1册,为农村人均拥有图书量的10倍,即使将市辖区扩大至全市范围,城市人均拥有图书藏书量也有0.57册。在图书购买消费上,城乡也存在较大差距。我国13亿人口中, 有9亿多是农民, 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大致为1:3。但近几年城乡图书销售却一直在3:1左右的比例徘徊, 城乡间的人口比例与图书销售的比例呈现出严重的颠倒现象。

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财政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颁布和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并大力发展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中国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中关于2008年中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得知,与2007年相比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都分别上升了一个百分点。

从1985-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一览表中可以看出,农村受教育情况也明显得到改善。详见图1。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中国城乡教育水平整体上均有明显的上升,接受教育的层次有很大提高,初高中表现明显。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城市接受较高层次教育的人口比重大于农村,尤其在高中及以上层次的教育水平。产生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城乡教育投入的差距性;城乡家庭收入中可用于教育方面支出的货币数差距;城乡居民对于孩子接受高层次教育的观念差距;城乡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构成的差距。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日益减缓,农村剩余劳动力总规模已经从1.5亿~2.0亿减少到2000万~3000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总量优势趋于下降乃至最终消失。因此,我国经济竞争力越来越仰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归根结底在于教育发展的支撑。

(二)从城乡居民出生率、死亡率看城乡差异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和医疗设备日益完善,促使我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出现一些变化。1990年至2008年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皆呈下降趋势,而2002年至2008年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又呈现稳步发展。

在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呈下降趋势的同时,城乡出现了很大的差距。据克罗地亚全球卫生中心的研究人员的调研报告得知,从1990年到2008年中国儿童死亡率已经从每千名婴儿中出现64.60人死亡降至18.5,下降了71%,但农村地区的儿童5岁前夭折的可能性是城市地区的3至6倍。

同时,《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7-2008》中指出,2000年,城镇居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5.2岁,农村为69.6岁,中国城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3.8‰和45.7‰,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比城市高出3.3倍,中国城乡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29.3/10万和69.6/10万,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比城市高出2.4倍。2005年,城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0.7‰和25.7‰, 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比城市高出2.4倍。城乡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25/10万和53.8/10万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比城市高出2.2倍。

(三)从城乡人口离婚率和结婚率的变化看城乡差异

中国人口受多种因素影响,离婚率和结婚率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变化。城乡人口的结婚率在不断增加的同时,离婚率也有所提高。相对于结婚率而言,离婚率的变化更大。据2010年2月3日的法制晚报报道,2007年,离婚登记的同比增长率高于结婚登记的数据,而2008年两者持平,到2009年,再次出现离婚登记的同比增长率高出结婚登记的同比增长率。2009年,我国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有171.3万对,比上年同期增长10.3%, 高于办理结婚登记9.1%的增长率,结婚和离婚人数均连续3年呈现增长趋势。另据中国民政部门统计,1980年中国离婚对数为34.1万对,1990年为80万对,2000年为121万对,2003年为133.1万对,2005年为161.3万对。2008年民政部门登记离婚160.9万对,2009年前3季度,民政部门结婚登记744.7万对,民政部门离婚登记117万对。从上述的绝对离婚对数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离婚人数增加趋势迅速。

离婚人数的增加主要集中在城市区域和经济发达区域,农村地区或者偏远山区的离婚率较低。城市离婚率高于农村地区,可能主要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第一,城市生活环境的变化较农村的更大,城市居民更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第二,城市居民的思想更加开放,经济独立性更强,而农村居民尤其农村女性仍存在大量的传统观念,对于家庭的依赖性更大。

(四)从城乡人口流动情况看城乡差异

人口的迁移往往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对沿海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沿海城市和重点城市的开放力度,引进外资,极大促进了东部地区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发展相对缓慢。城市的扩展,尤其沿海城市产业的繁荣使城市地区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拥有更好的医疗设施、更好的教育资源以及更好的人居环境等,这些必然促进大量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涌向沿海东部地区。1982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过3000万人,到2005年已经达到14735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农民工检测调查摸底数据和我国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截止2008年底,我国城市外来人口规模已达1.75亿人。

流动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2008年城市外来人口中,来自农村的占74%,来自城市的只占26%。这主要是因为,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村家庭所需劳动力开始减少,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恰恰满足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进程较快,因此农村劳动力出现了由农村地区迁往城市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沿海地区以及由落后的农村地区迁入到较为发达的城市的趋势。

据最新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测算,2008年,东部地区的城市吸纳了67.4%的外来人口,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市分别吸纳了16.1%和16.5%。自2003年至2008年农村外出劳动力数量在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明显趋势,常住户外出劳动力数量也在逐年上升。流向东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人数基本维持在70%,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吸纳人数仍然只占较少部分。

同时,还可以计算出,目前劳动力外出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在城乡二元结构中,城乡劳动力转移已经到达了“拐点期”。

(五)从恩格尔系数看城乡差异

恩格尔系数(个人食品支出总额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衡量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中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1978至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恩格尔系数如表5所示。由表5还可以得到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趋势图,如图4所示。

可以由表5和图4看到,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均呈下降趋势,但二者之间长期存在着较大差距,尤其是在2000―2005年间,长期徘徊在8.5之上。较高的城乡恩格尔系数差会加剧城市化进程中的摩擦与矛盾,不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物价一直面临通胀压力,尤其是食品类商品的物价飞涨。在此背景下,恩格尔系数较高的农村地区抵御通胀的压力会更大。可喜的是,近年来这一差值正在逐渐缩小。在新的“十二五规划”中,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是一个主要目标。

在上述分析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城乡受教育程度、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存活率,还是城乡人口的结婚率和离婚率、人口的流动,以及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值都反映出经济水平对人口变化的巨大影响。经济水平对于人口享受的社会福利有着巨大的制约作用,而福利水平又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因此,要想改变人口变化的城乡差距,必须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该地区的福利水平,以改善人口的居住环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条件、提高人口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M].中国统计局

2.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8[M].中国统计局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M].中国统计出版社

4.车莹.工业化:概念、发展理论和衡量指标[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5)

5.茹效清.浅析农村城镇化[J].现代经济信息,2010(6)

6.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我国城镇化的现状、障碍与推进策略[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1)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例10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率持续走低。2009和2010年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8%和74%。据此推算,2010年尚有160多万毕业生未能按时就业。文章旨在从教育经济学筛选假设理论的视角审视农民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及其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一、筛选假设理论

筛选假设理论视教育为一种装置,本质上是一种信号,其主要作用是帮助雇主识别能力不同的求职者,以便把他们安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筛选假设理论的前提是不完全信息,即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当雇主要从求职者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人去填补空缺岗位时,他对求职者的能力并非完全了解,在短暂的招聘过程中,只是通过简历或交谈了解求职者的显性情况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如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用人单位为了招到合适的员工,主观上往往更注重毕业生的学历、所学专业、毕业学校等,据此来鉴别、筛选和录用大学生,因此,毕业证书的作用尤为凸显,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是一种身份、能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和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素质和能力的基本依据。高校的层次和水平显著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与一般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相比,用人单位更青睐于前者。“211”院校的毕业生是企业招聘的主要对象,占80%,而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仅占20%[1]。

二、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机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入学率;二是高等教育层次。近年来高校扩招主要集中于地方普通院校,他们在大众化过程中扮演了“主角”。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正从数量上的显性不均转向质量上的隐性不均,主要表现为城乡学生就读院校的类型与层次上的差距。统计数字显示,重点大学农村生源比例逐年下降,且主要分布在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非重点地方普通高校。杨东平教授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研究表明,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地方普通院校与专科院校,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呈下降趋势[2]。“中国农大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2011为28.26%,比2010年减少了5.98个百分点,近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3]

学界通过研究发现,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就读高校的层次和类型的可能性亦不同。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丰富的社会上层子女进入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高于社会底层子女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社会底层子女考虑到入学风险和就学成本,往往选择学费较低或相对冷门的专业,而上次社会子女更多地选择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

曾满超研究发现:农民阶层与非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整体可能性之比为5.6,进入全国重点高校可能性之比是9.2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其中与党政干部子女的差距则分别达到17.9倍和31.7倍[4]。低社会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内部分化中更多集中于低层次学校中[5]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子女进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子女的18倍[6]。

“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所处的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准入与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较多就读高职高专院校,管理阶层子女较多就读“211”院校[7]。文东茅研究指出:父亲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的子女进入“211”大学的比例为32.8%,父亲中只受过小学或以下教育者的子女比例为15.3%[8]。高学历父母子女与低学历父母子女进入“211”院校的比例悬殊较大,二者相差10个百分点[9]。

(二)原因分析

1.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长期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距的主要原因。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造成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机会、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等严重不均衡,存在显著差距,导致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在高校入学机会竞争中处于劣势。

2.城乡教育观念差异

农村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短视行为,多从投资—收益角度考虑子女受教育问题。由于大学学费高昂,四年大学费用对于农民而言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支出,有的甚至“因教致贫”;加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或失业,就业后工资较低,甚至低于农民工工资。在权衡成本与收益之后,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认为上大学还不如外出打工实惠,进而不重视子女教育,“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导致农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其高考成绩和高等教育机会。

3.高考选拔制度隐性不公

近年来一批重点大学采取多元招生改革,如保送招生、自主招生、艺术招生以及高考加分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招生过程不透明,不同程度存在人为操作的制度空间,优势阶层往往可利用其所拥?械娜Α⒕煤蜕缁岬茸试炊哉庑贫燃右陨福佣苯踊蚣浣拥鼗竦谜庑┤胙Щ幔褰撞阍蛞蛉狈Υ死嘧试炊τ诹邮啤B蘖⒆2捎帽急燃唇鞘?(农村)子女所占比例与城市(农村)子女高考报名比例相除,研究表明城市子女在保送招生制度中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17.2倍。对2010年某“985”大学自主招生数据进行统计显示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城市子女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8.2倍[10]。另一方面,不同阶层家庭背景、经济、文化及教育资源差异较大。优势阶层家庭收入高,经济殷实,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投入也较多,其子女可以参加各类培训班、特长班。一是可能其综合素质,可以拿到多种技能证书,从而获得更多加分因素;二是可能提高学业成绩,获得高等教育机会较大;农民阶层则相反。结果导致“家庭背景、收入差异—家庭教育投资差异—教育投资质量差异—就业差异”恶性循环的现象。

三、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自我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均处于劣势的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如何呢?

闵维方等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态存在差距。“211”院校的就业率为84.8%;普通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为70.9%;而专科学校的就业率为58.9%。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家庭经济状况好、社会资本丰富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公务员子女的就业率与农民子弟的就业率相差14个百分点[11]。李炜,岳昌君研究发现:“211”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比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概率大;家庭经济条件好,家庭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起薪较高的好工作 [12]。

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高等教育之后的结果亦有较大差距。家庭背景越好,就业率和起薪越高;行政管理人员和经理人员的子女大学生毕业时平均月工资高于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400元和300元[13]。“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从学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状况来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中分别有35%和2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15%的比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在就业质量上也处于弱势,2008、2009两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在各阶层中分别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14]。

杨钋等对麦可思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由于工作转换成本较高,弱势群体学生的就业流动性小于其他学生。“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子女就业流动性远高于非“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子女的就业流动性。同时不同流动模式的实际收益也存在较大差异[15]。

郭丛斌,丁小浩研究表明,父母从事主要或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其子女从事相同劳动力市场工作的可能性比较大;代际之间,从次要劳动力市场流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比由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大[16]。马莉萍,岳昌君认为,家庭背景显著影响毕业生进入主、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家庭条件好,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高、家庭社会资源丰富有利于毕业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17]。主、次要劳动力市场收入存在差距。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已扩大到15倍,跃居世界之首[18]。

四、对策与建议

1.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重要举措。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和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打破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2.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万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管理与教育的落后等原因,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一般不理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一般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或相比较薄弱的学校,由于存在户籍等制度性障碍,农民工随迁子女尚须回原籍参加升学考试,因所学教材课程的差异,影响其升学考试成绩,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制订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以及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3.规范高校招生程序

高校招生应遵循公平原则,规范招生程序;加强自我约束,实行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在采取多元录取机制时应考虑社会现实和公平保障条件,加大考测能力比重宜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在考测能力与公平客观之间寻求平衡点。“当高考日益侧重于考测能力的时候,应该承认勤奋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下降,而受教育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在有所上升。”[19]

4.培养和拓展社会资本,提高综合素质

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应建立良好的同学、校友及师生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交往领域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和配置社会资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能力。如社会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等。

5.消除体制性障碍,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打破就业市场分割局面,推进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放宽政策限制,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规范就业市场,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环境,加强就业立法,禁止并监督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现象,规范招聘程序、公开招聘过程、接受社会监督。

6.建立就业援助制度,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一部分,理应被纳入到政府的就业援助体系之中。政府应该从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服务以及失业保障等方面对其进行就业援助。

参考文献:

[1]王霆,杨玉梅,张瑾.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93-97.

[2]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比例下降[EB/OL].people.com.cn/GB/jiaoyu/1055/3178564.html.

[3]寒门果真难出贵子?国内多所大学农村生源减少[EB/OL]. edu.cn/te_bie_tui_jian_1073/20110829/t20110829_676296_1.shtml.

[4]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78.

[5]武毅英,吴连海.高等教育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J].复旦教育论坛,2006(2):60-65.

[6]谢作栩,王伟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2):65-74.

[7][14]35%农村生未就业家庭背景对就业影响渐明显[EB/OL].edu.cn/gao_jiao_news_367/20100812/t20100812_507500_1.shtml.

[8]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9]杜桂英.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基于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78-84.

[10]罗立祝.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1(1):32-41.

[11]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1-37.

[12]李炜,岳昌君.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88-94.

[13]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15]杨钋,门垚,马莉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75-80.

[16]郭丛斌,丁小浩.职业代际效应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教育的作用[J].经济科学,2004(3):74-82.

[17]马莉萍,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