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核心价值观学习材料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7 11:20:53

核心价值观学习材料

核心价值观学习材料例1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引导他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对中学生本身还是对整个社会而言都至关重要。而课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把课程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教育功能充分开发、发挥出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地教育,否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教师在帮助学生获得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使他们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的志向。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材中孕含着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因此教师要积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一、备课时重视搜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素材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条件。备好课可以使教学更有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备课时,教师要拟定教学目标,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来设计。化学学科中存在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如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陶瓷、青铜器、冶炼生铁、炼钢、湿法炼铜等技术均早于西方国家。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做出巨大贡献的化学事业,如用人工方法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超导体、纳米材料等,以及我国的航天精神、抗洪精神、奥运精神等,这些典型材料和事例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师在备课时要特别注意搜集与本课时教学内容有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材料,并在课堂教学的适当时候简要地介绍给学生,这样做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节学生的情绪,更能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另外,我国乃至全世界著名化学家默默奉献、谦虚谨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等,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素材,能让学生受到感染和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使他们树立为国家和科学献身的远大理想。

二、授课时重视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授课是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活动,同时也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计划、合理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第一章第一节《身边的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开端,课本内容中引入了我们勤劳的祖先在化工技术方面的许多发明创造,如造纸、火药、陶瓷、冶铜、炼铁等。同时,展示了我国现代化工的辉煌成就,如“鸟巢”“水立方”“嫦娥二号”卫星发射等。第五章第四节《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中,提到我国解放前后煤、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利用情况,我国兴建的30万吨乙烯工程,甚至90万吨乙烯工程,我国南海和东海海底有巨大的“可燃冰”带等。教师要及时进行说明、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不仅有过灿烂辉煌的化学发展史,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代化学工业成就也非常突出,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民族的伟大,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如果课本中没有相应的材料,教师要结合授课内容及时补充。如在讲燃烧时,可以从我国航天事业所用到的燃料引入话题;讲爆炸时,可以从我国氢弹、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引入;讲金属时,可以引入我国古代的炼铁、炼钢、“湿法炼铜”技术;讲化学肥料时,引入现代化工的发展解决了我国13亿人的吃饭问题等。这些内容或许不是考试的重点,但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同样能使学生受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敬业、诚信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在做实验时,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规范操作、认真观察、详实记录、合作交流、分析总结等,这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以及同学之间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和谐相处的良好生活习惯。

核心价值观学习材料例2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即将启动,此轮改革重在指向21世纪的国家教育育人的目标体系,将是今后一定时期内基础教育领域面临的重大改革,同时也是教育教学和考试评价机构面临的新课题。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试评价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迫切需要我们根据课程标准,加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研究。在考试设计和开发阶段,应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怎么才能确保测试目标和学习目标具有一致性?二是如何设计试题才能测评出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这是解决大规模教育考试的核心问题。因此,只有基于课程标准研发考试的测量目标体系,才能确保与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取得一致性,教师、学生、教育考试机构才能朝向同一目标努力。

一、大规模教育考试对于测评

学科核心素养的局限性

在即将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并从五个方面界定了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那么,必须明确的问题就是,学科核心素养能否全部由大规模教育考试进行测评?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讲,很多研究者和教师在这方面存在认识误区,或者对此还没有清晰的认识。需要界定清晰的是,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需要量化和质性评价相结合,单纯依靠纸笔化测试无法有效完成。具体从两个层面加以阐述。

1.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要求实施多元评价。“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根据核心素养概念的定义,可以看出其结构复杂,内涵涉及多个维度。从内容领域来看,它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能力,又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提炼。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测评方式也应包括多个评价维度,“在评估上,核心素养需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测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核心素养具有可教、可学的外显部分,同时也存在无声、无形但可感、可知的内隐部分。前者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能够有效地对其进行定量的测评;而后者则偏向于一种潜移默化的隐性渗透过程,需以定性、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估,强调对核心素养形成过程的高度关注,关注个体在此过程中的感受与体悟”。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程度尤其是价值观的形成作出判断,主要应运用质性评价的方法,单纯运用大规模教育考试进行终结性评价无法有效完成测试目标。

2.基于现代教育测量理论的考试有其自身的测评领域。“测量(measurement)是按照明确的构想或规则对人、事或物的属性或特征赋值的过程。”最为简单易懂的就是人的体重、身高等物理测量,对于学生的智力或学习能力而言,教育测量是一种复杂的测量活动,“在心理或教育测量中,最为常见的方式是根据个体在一系列测验项目上的反应来标定其在某个特定属性上的水平”。也就是说,教育测量的工具是由一系列的测验试题组成的,大规模教育考试的测试对象只能是与教育目标相对应的学习成效,只能测量可测的课程目标,并不能测量出全部教育目标。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教育考试是有适用范畴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科核心素养都是能够通过纸笔化测试来实现。以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家国情怀”为例,家国情怀更多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达,几乎无法运用纸笔化考试进行测量。教育考试机构可以从情景素材选择等方面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立意,但是要清楚地认识到这并不能真实判断考生本人价值取向。“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几乎完全不能测量。我们不排除能够命制出一些好的考查考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试题,但这种试题测量的结果只能作为判别考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认知能力的依据,不能真实地推断考生本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④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考试只能对与学生学习成果相关的课程目标进行有效测量。尤其是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只能通过其他多元评价的方式进行测量。在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目标中,应重点考虑到这一点,否则无法对考试成绩进行科学解释。

二、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

考试测量目标体系

(一)现行大规模教育考试测量目标的缺陷

作为大规模教育考,无论是高考还是学业水平测试,“考什么、怎么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许多教师比较关心考试考到了哪些知识内容,往往忽视了是否达到了考试测量的目标。实质上,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体系,不在于在知识考查上有多少程度的覆盖面,更为关键的是在科学的考试测量目标基础上实现有效考查。但是,目前现行的教育考试距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以高考历史学科为例,目前主要就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制定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在2016年下半年,教育部考试中心还专门对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和调整,历史学科修订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考核目标与要求”在原有框架基础上进行了微调。具体见表1。

但是上述考核目标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学科化特征。该类测量目标体系对应的是文科综合试卷,在历史、地理、思想政治三个学科都是概括成为四项测量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索问题”,但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界定过于模糊,尤其学科性、操作性不强。“以文科考试科目为例,考查目标的表述体例不一,详略不一,能力划分标准不一。没有形成逻辑清晰、分工合理、表述清晰的浑然一体、易于操作的高考评价目标体系。”随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的启动,这种测量目标的界定方法明显不符合历史学科的要求,不能准确地界定出历史学科测量目标,带来的后果就是无法科学指导试题命制,也不利于考试结果的解释和考试的反馈评价。

再以现行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为例,在此方面更加不理想,许多省级考试机构制定的考试说明中,明显缺少考试测量目标的界定,或者是通过“了解”“理解”“应用”等动词来界定内容标准的掌握程度,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由“知识立意”到“素养立意”的要求距离甚远,这在今后的考试评价改革中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总之,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今后国家和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应加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测量目标的研发,以此作为设计教育考试的基础工作。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测量目标

核心素养的理念和内容落实到考试评价过程中,关键在于构建系统的、具有可测量性的学科测量目标。“测量目标及其行为目标是命题考虑的第一要素。大规模基于标准的教育考试设计阶段需要对学科知识内容的认知技能要求进行总结概括,形成清晰、明确的测量目标及其行为目标,这是考试设计的最重要环节。”在即将启动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主要由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等组成。因为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比考试的测量目标宽泛,而且部分课程目标无法通过纸笔化测试来实施,所以由课程标准向测量目标进行转化就成为关键问题,“课程标准所罗列的课程目标并不就等于测量目标,两者是不一样的,测量目标有一定的规范,从课程目标到测量目标需要进一步转化”。那么,如何构建考试的测量目标体系?严格来讲,教育考试的测量目标体系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来构建,并且应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具有可测性,能够通过纸笔化测试进行测量;二是具有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指导,并且有反映行为类型的动词对测试目标进行准确描述。

下面具体以安德森(Anderson)修订后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指导,探索构建大规模教育考试测量目标的研发方法。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被评为20世纪教育领域中影响最为广泛的事件之一,该体系从心理学和认知理论的高度,提出了学生学习成果的水平层次的构想,制定了六个阶梯型递进的水平层次。国内许多研究者更多地把它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实质上,国外许多教育测验的设计和开发都在广泛使用,并据此制定教育测验的测量目标,同时也为大规模的考试评价提供了共同的参照,这主要是由于它为确认学生的学习水平标准建立了一个具有初步理论依据的框架。2001年,布鲁姆的学生安德森(Anderson)专门组建研究团队对布鲁姆的分类体系进行了修订,使得分类体系在结构层次上更为清晰和完善。例如在认知过程维度进一步细化,同时取消了“综合”,增加了最高层次的“创造”。表2(见下页)是安德森修订后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过程的六个维度。

下面具体以安德森修订后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认知过程分类法为指导,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探索研发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学业水平测试的测量目标。作为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史料实证”,是学习和研究历史最基本的方法。了解历史,第一步就是阅读史料,面对来源纷杂、立场不同的浩瀚史料,如何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辨伪的目的在于辨认古书或史料的真伪,是对所搜集的史料做初步的外在的鉴别。各种历史文物因其特殊价值,早就真赝相羼杂。据文献记载,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出现了造伪之事与疑古思想。”例如,部分留存于世的史料经过了人为整理,已经不是原始史料。即使是原始史料,如古人的日记,也需要认真辨别,“前人的日记,一部分是记给自己看的,另外相当一部分是记给别人看的,生前就准备公开发表,这是明清以来文人的习气,其真实性就要大打折扣”。所以,相当一部分历史的真相是不可能直接从史书上看到的,需要我们运用“史料实证”这一方法,透过这些文字、数据、图画等看清历史的真相。下面具体对“史料实证”测量目标的建构过程进行简要说明。

示例:

1.1记忆史料的多种类型,比较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运用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

1.2辨别史料,解构史料作者的意图,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

1.3选择史料中的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概述自己的历史认识。

在1.1的表述中,课程目标原有的表述“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无法转化成测量目标,进行删除处理;“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中的“了解”在认知过程维度中应属于“记忆”,也就是通俗所讲的识记;“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应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属于“应用”认知领域,所以“掌握”应转化为“运用”,主要是因为在认知过程维度中,“运用”经常与技术和方法的使用相联系。

在1.2的表述中,课程目标原有的表述是“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这个表述包涵了两测量目标,都属于“分析”认知过程维度,但在具体的测量目标上有较大区别。“辨析”应转化为“辨别”,因为“辨析”实质上包涵“辨别”和“分析”两个不同的测量目标,这个语境下的“辨析”的含义重在“辨别”。“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应归类于“分析”类别中的“解构”,含义是确定呈现材料背后的观点、倾向、价值或意图。

在1.3的表述中,课程目标中的表述是“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这里重点要强调“提取”这一行为动词。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认知过程维度中,“提取”属于“记忆”这一认知领域,含义是从记忆中提取相关知识,如回忆中国古代历史中重要变法改革的日期。这与“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所要表达的含义存在较大差别,课程目标中的“提取”应属于“分析”认知领域中的“选择”,含义是区分呈现材料的相关与无关部分或重要与此要部分,进而做出选择的过程。

在构建教育考试的测量目标过程中,有两个问题要引起注意:一是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征准确使用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行为动词。要使用能够观察到的行为动词加以描述,切忌使用含糊不清的表达方法,“诸如‘学习“看到“熟悉’之类的模糊而不确定的词语应当避免,因为它们不能清楚指明要考查的最终表现”。①二是要清晰地界定课程目标中可测量的内容。例如,类似“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的表述,由于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面,无法转化成考试测量目标,可以进行删除处理。

三、基于考试测量目标的命题设计和开发

(一)对测量目标行为动词的理解和应用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学生的学业来讲,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学生能够通过教学过程识记教材的内容,二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也就是学习的迁移能力。对于第一个方面容易理解,许多教师常常对第二个问题感到困惑,学习的迁移能力包含哪些内容?在这方面,修订后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帮助我们拓展了教育目标的范围,尤其是对学习迁移的目标进行了重点解读。下面具体以“理解”这一认知目标为例加以说明。“理解”在日常教学和考试评价过程中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但是常常被笼统的使用,甚至误用,经过安德森等人的修订完善后,“理解”具体分为:解释、举例、分类、总结、推断、比较和说明,层次更加细化,在实践中更具操作性,“更为强调了有意义的学习,使得新的分类体系与建构主义的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下面结合历史学科核心素B,具体说明对测量目标行为动词的理解和应用。

1.解释。解释是指“学生能够将信息从一种表示形式转变为另一种表示形式,它可能涉及将文字转变为文字(例如释义),将图画转变为文字,将文字转变为图画、将数字转变为文字,将文字转变为数字,将音符转变为声音,等等。”解释的同义词是转化、释义、描述和澄清,能够测评“解释”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和主观题等题型。以例题1、例题2加以说明。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例题2: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例题1是测试“从表格数字转变为文字”的解释能力,例题2是测试“从文字转变为文字”的解释能力。这两种测试方法在历史学科考试中经常运用,都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史学习中面对各种类型的史料,如文字材料、数据表格、图片,等等,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史料解释。例如现行历史高考和学业水平测试的选择题中,许多试题的设问都采用了“这表明”“这反映了”的设问方法,都可以归类于对“解释”这一测量目标的具体应用。

2.说明。主要含义是建构一个系统的因果关系,“在社会课中,目标可能是说明18世纪重要历史事件的原因,与之对应的测评题要求学生阅读与讨论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课文,然后建构独立战争中事件的一条因果链,从而对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作出最佳的说明”。再如,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说明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在历史学习和研究领域,最常见的测评“说明”的设计就是通过对史料的解释,要求说出事件发生的原因。例题3以西汉马匹数量的变化为视角,要求考生说明社会稳定经济迅速发展是西汉前期马匹大量增加的原因。

例题3: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

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

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

(二)实现学科素养立意的情境化命题模式

我们对情境化命题模式的认识是逐步提升和加深的,一开始很多人只是关注情境材料要新颖,随着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的发展,我们认识到,情境化的命题方式不仅应注重材料的新颖,更要注重新材料的有效性。尤其是新课标明确要求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那么对教育考试而言,如何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化命题模式?

1.注重情境选材的类别化和结构化

以往我们经常强调情境材料的选取要丰富和多样化,这项要求是不是已经足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多维度设计试题情境,也就是要注重情境选材的类别化和结构化。历史学科的试题情境可分为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四个维度。例如,学习情境在现行考试中出现较多,主要是在历史学习中遇到的史料、图表、历史叙述等,但是情境材料的选取不应过于集中在这一类,这一点在考试设计之初就应注意。

2.情境选材的真实性和现实性

伴随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影响,考试研究也在不断充实和发展。建构主义提出的学习模式化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学习过程中知识表现的多面性,“学生真正掌握某个概念,不是简单地背诵概念标签,而是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表现(链接印象、情节等)来掌握这个概念。对年代、公式的死记硬背,不仅不会发挥概念的作用,而且很快就会忘记。因此,教育评价应结合知识表现的多面性,探索开发能够掌握真实情况的评价方法”。考试评价领域的“真实性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这里强调的是构成试题的情境素材的真实性和现实性。即将实施的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生能够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验其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方面。反思现行历史学科考试中的不足,就是较少运用生活情境和社会情境,对现实问题和社会问题关注不足,这在今后的考试内容改革中应引起重视。

3.情境材料应服从考试测量目标

核心价值观学习材料例3

一、评估需求不同的企业需要建设不同的文化。比如服务业为了防止员工与顾客产生磨擦就要建设“顾客永远是对的”的企业文化。软件公司为了提高竞争力就要建设“创新第一”的企业文化。军工厂为了保证军火使用可靠,就要建设“质量就是生命”的企业文化。汽车制造业由于协作关系复杂就要建设“团队精神”的企业文化。保健品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营销就要建立“以销售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咨询公司为了增强竞争力就要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需要的企业文化是不同的,但又不是完全不相同,有些价值观念是所有企业共同需要的,这些价值观念有“节约成本”、“工作主动”、“勇于承受批评”、“反对攀比”、“服从命令”、“尊重领导”、“提高效率”、“敬业精神”等等之类,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共性要求。每一个企业需要少数几个核心价值观念,这些核心价值观念下面又包容几十个子价值观念,这样才形成了一个企业文化体系,不成体系的企业文化效果是不大的。比如有一家软件公司的企业文化核心观念是“创新”,与此与匹配的子价值观念应应该有“错误是成功基础”、“学习的重要性”、“企业应保持较高的人员流动率”、“适度的冲突有益于创新”、“引进外来人才重要”、“干部能上能下”等等,另外一些通用的价值观念如前所述的“节约成本”、“工作主动”、“敬业精神”、“提高效率”等等也是构成企业文化的一个部份。二、编写学习材料编写学习材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中国共产党的七大整风,以及历次思想整顿运动都是以先准备学习材料开始的。应在总价值观下对每一个子价值观都组织编写学习材料,这些学习材料应做到以下几点:1、短小简捷,一目了然2、逻辑清晰,论证有力3、文笔通畅,通俗易懂组织学习材料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组织口号三、组建企业文化建设机构一般而言,企业文化的主管机关应是人力资源部,也有的企业专门组织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主抓企业文化工作。另外,应有一套固定讲师班子,这些固定讲师可由领导兼任,如果企业规模很大,应提前规划各个阶段的宣讲内容,并把宣讲内容下发给各宣讲师,以便使整个企业的思想建设步调一致。宣定讲师按公司的统一布置进行宣讲。宣讲师的队伍最好有部份外聘人员或上级领导,这样会提高宣讲的客观性,使宣讲的效果更好一些。四、硬件建设比如公司的装饰,员工服装,企业的主色调应与企业文化匹配起来,包括标语的张贴[B等。五、动员工作大规模推行企业文化建设前,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要让员工知道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应强调这是许多企业成功的经验。否则突然进行思想学习、喊口号,员工会觉得“十分可笑”,这样效果就不好了。六、逐步展开企业文化建设逐步使用本书本章有关企业文化建设手段,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特别忌讳搞一步到位式的思想改造,如果这样做,效果常常是很不好的。

核心价值观学习材料例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2-0178-02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近年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总体良好,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中却出现了“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八股形式”的不良学风问题。从本质来讲,运动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均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旨在消解人们头脑中的思想弊病。因此,学习与研究时期的主要著作,譬如《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能够为优化新时期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不良学风提供历史根据和价值借鉴。

一、新时期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风问题分析

(一)教条主义倾向

1945年4月,党的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教条主义的特点,是不从实际情况出发,而从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出发”。[2]“教条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理论脱离实际……从他们迷信的某种理论和‘本本’出发,用某种所谓万能模式的‘显微镜’去‘观照’具体生动的社会实践。”[3]历史证明,教条主义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是一种非常恶劣的学风。新时期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条主义倾向的主要表现。

第一,以应试性教育为主导,导致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理性认知不足。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被列入在政治公共课、公务员、考研等考试范畴,凡参加此类相关考试的绝大多数学生都具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24字倒背如流的能力,但是,应试性考试的特性注定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能是“雾里看花”,难以取得实质性教育成果。究其原因,最大的问题就是脱离大学生思想实际,违背了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规律。具体而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作为一种“本本”加以灌输,而不从其自身形成的历史进程中论证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从思维逻辑的角度论证其真理性和实践性,这正是教条主义思想的一种外在表现,是一种不科学并且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教育实践活动。黑格尔说过,熟知并非真知。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24字基于“本本”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坚决破除教条主义的思想倾向,尊重、遵循人的思想形成的内在规律。

第二,学术研究理性批判意识不足,工作机制与领导机制缺乏创新。如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合理性、必然性、真理性、实践性加以论证,进而提升青年大学生认知、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可能性、可行性呢?一般来讲,一旦某些著名的、权威的学者发表见解,就能收到一呼百应的成效。亦非怀疑或者反对权威,而是呼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加以思考和应用的学术风尚。敢于挑战学者权威不是消极的,应该是积极的。不尊崇权威,不是否定权威,而是为了更好地在理性批判中结合实际进行创新,集思广益,在民主学风中探求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切向“红头文件”看齐的工作机制以及一切向领导看齐的领导机制,都是忽视实际而强调“本本”的教条主义思想倾向。总之,开展学术研究,创新工作机制与领导机制,不能割裂理论与实际,迷信所谓的“学术权威”和“权力权威”。只有同这种教条主义思想倾向开展坚决斗争,才能赋予学术研究、工作机制、领导机制以鲜活力和创造力。

(二)经验主义倾向

1945年4月,党的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经验主义者“满足于甚至仅仅满足于他们的局部经验,把它们当作到处可以使用的教条,不懂得而且不愿意承认‘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和‘为着领导,必须预见’的真理,因而轻视从世界革命经验总结出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2]经验主义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必然导致实践活动具有盲目性。严格来讲,经验主义是教条主义的“帮凶”,它与教条主义“相互作用”共同毒害和阻碍我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

新时期,经验主义倾向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主要表现在宣传教育的途径方式与材料论证两个方面。

第一,从教育宣传的途径方式来讲。新时期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宣传途径方式的经验主义倾向最大特点是:以报告会、座谈会、专家讲座等传统经验方式为主,这已不能很好地符合与满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实践期望。为此,近年来学术界不断呼吁创新教育宣传的途径方式,而且也获得了可喜的实际成效,但是却存在着创新成果被应用与推广不足的问题。以创新新媒体平台为例,目前,中国移动海南省分公司推出“感动海南移动客户端”,这将成为全国首个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移动端新媒体平台,另外,微信客户端也开辟出“共产党员”“求实网”等公众号,这些都会成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动力、新生机、新气象、新希望,但是,大学生群体是否会下载客户端,是否会自觉坚持浏览其内容,都是值得我们加以关注、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

第二,从教育宣传的材料引用与论证来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本身的合理性、可感性、可操作性加以材料论证,是增进大学生自觉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关键。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同样存在经验主义倾向。一方面,表现为缺乏对学生之间、专业之间、学院之间的差异进行调查分析,而经验式地进行了多次同一性的论证,包括对材料讲解分析的思维水平,抽象与感性的处理,具体事例的引用等方面。其实,这正是一种把自身的固有经验直接“拿来”应用而缺乏再创新、再完善的现实缩影,这必然与“大众化”的现实目标相违背。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的引用方面,主要是指以历史材料的引用为主,而缺乏对现实材料的充分挖掘、采用,以及分析论证。出现这种经验主义错误,主要是指不能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现实需求,而过分依赖固有经验。其实,这也是现实生活中缺乏创新而崇尚“拿来主义”的真实写照。

(三)八股倾向

八股形式,主要是指遵循刻板、僵死、生硬的套路或者模板,明清时期的八股文就是最好的鲜活例证。为了攻破党内存在的八股束缚,指出,党八股是主观主义的表现形式。“我们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如果不连党八股也给以清算,那它们就还有一个藏身的地方,它们还可以躲起来。”[4]可见,要彻底消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思想,必须反对党八股,并使之无藏身之地。

新时期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八股倾向的主要表现是。

第一,高校话语体系“地气”不足,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拦路虎。“毫无疑问,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学理的支撑,但学理性并不排斥大众化……特里・伊格尔顿的新著《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之所以能够迅速风靡世界,除了因为他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文笔犀利以外,离不开其简朴通俗、旁征博引的文风。”[5]由此而见,言必谈“专业用语”“学术用语”,以彰显学者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这无可厚非。但是,应避免使其成为高校课堂、知识讲座等教学活动的“家常便饭”,因为高校话语体系“地气”不足,其晦涩性、抽象性、逻辑性会使得更多的青年大学生惧怕和逃避理论学习。学者李辽宁指出,“话语体系创新要有‘人文关怀’。检查话语体系创新的标准,最终要看社会对它的认可度。”[5]笔者以为,这为高校话语体系更加“接地气”提供了方向与指导。

第二,报告会、座谈会、专家讲座程序化。讲:“不但文章里演说里有党八股,开会也有的。‘一开会,二报告,三讨论,四结论,五散会’。假使每处每回无大无小都要按照这个死板的程序,不也就是党八股吗?”[4]当前,报告会、座谈会与专题讲座是高校提升大学生理论水平和思想高度的主要途径方式,同时,这也是滋生八股形式的天然沃土。例如,当前的高校座谈会基本遵循着“学生发言――老师发言――领导总结”的固定模板,包括各自的发言内容也有一定的“章法”可循;每次报告会、专题讲座结束之前,都会听到主持人浮夸性的总结。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反对八股形式,要注意反对刻板僵死的演说和开会,摆脱权威和套路的束缚,激发生动活泼、富有气息的民主热烈氛围,以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态度。相反,让八股形式任其发展,会导致报告会、座谈会与专题讲座继续流于形式,实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深化到大学生知行之中的伟大目标也会更加愈多挫折,遥不可及。

二、端正新时期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风的路径抉择

(一)注重调查和文化学习,冲破主观主义思想牢笼

讲:“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两者都是主观主义,是从不同的两极发生的东西。”[4]在新时期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注意警觉和清除主观主义的危害,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经验主义,认清二者所具有的片面性缺点,并不断改正。

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教条主义问题呢?讲:“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做调查。”[6]在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注重调查,要敢于承认、面对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唯此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只有通过调查,才能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内化的实际情况。首先,不仅要调查好的一方面,而且要调查不好的一方面,调查的全面性才能帮助我们不断改进教育宣传的方式方法。其次,调查是一件极其艰苦的事情,我们要保持斗志、意志顽强、信念坚定,把中国共产党通过调查来解决问题的优秀传统加以很好的继承与弘扬。

如何克服经验主义的片面性呢?讲:“我们党中央现在着重要求工农干部学习文化,因为学了文化以后,政治、军事、经济哪一门都可学。否则工农干部虽有丰富经验,却没有学习理论的可能。”[4]这一论述启迪我们,开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加强大学生学习文化并不断提高其文化功底,这是一件不容小觑的事情。没有文化功底,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学习与应用只能停留在感性阶段;相反,加强文化学习才能帮助大学生从理性的角度深入分析与学习,尽早学会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态度立场去对待、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总之,只有加强文化学习,才能更好处理理论和经验的关系,“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4]

(二)注重改革与创新,坚决摒弃八股形式

讲:“不看实际情形,死守着呆板的旧形式、旧习惯,这种现象,不是也应该加以改革吗?”[4]警觉并剔除新时期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八股形式,需充分认识到报告会、座谈会与专题讲座是高校提升大学生理论水平和思想高度的主要途径方式,当努力祛除报告会、座谈会以及专题讲座中程序刻板僵化的弊病,激励学生敢于参与讨论表达真情实意,启发学生善于结合实际注重应用,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勤于思考。要敢于改革,打破座谈会“学生发言――老师发言――领导总结”这一刻板模式,鼓励参会人员不拘于权威,充分表达所思所想,构建热烈讨论的优良风气,在讨论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宣传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继而落实到大学生群体的日常学习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善于从细节抓好这一重大任务的落实。

如何摆脱八股形式的束缚,实现大众化教育呢?讲:“如果是不但口头上提倡而且自己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就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4]这一论述旨在教育国人要善于向群众学习,走群众路线,才能取得大众化教育的不断胜利。反对八股形式,实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众化,要坚守群众路线的正确路线。结合高校实际,深入大学生群体并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可从多方面努力。例如,虚心研究和学学生常用的话语体系,用大学生喜闻乐见话语方式和风格进行宣传教育,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为什么要注重语言学习呢?讲:“现在我们有许多做宣传工作的同志,也不学语言。他们的宣传,乏味得很;他们的文章,就没有多少人欢喜看;他们的演说,也没有多少人欢喜听。”[4]可见,只有走“群众路线”,才能保证创新高校话语体系汲取源源不断的“地气”,这对于做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教育具有很关键的战略意义。

总之,主观主义以及党八股,这些问题的本质就在于没有从实际出发,割裂理论与实践,没能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清这一根本,有利于我们坚决树立“实事求是”思想旗帜,使新时期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积极正确的优良学风中不断创新、进步、发展、高效,为实现提出“四个全面”的发展目标提供思想根基,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2]杨宗建.论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分析和批判[J].思想研究,2010(6).

[3]龙秀雄.论新教条主义的本质、基本特点及其危害[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2011(3).

核心价值观学习材料例5

《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是高职院校德育课中最具特色的一门课程,是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求职择业技巧、签约与报到和创业。

高职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是在学习、成长、发展过程中,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进行评价、决定取舍的基本思想观点,它支撑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影响着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并且将对学生今后的工作、人生有重要作用。

一、《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堂教学现状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养成途径主要有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其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核心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途径。高职学院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国家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重视,《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堂教学出现弱化甚至忽略职业道德内容,学生也普遍更重视求职择业技巧部分。另外,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性;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时效性等使得课程失去了养成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二、《职业道德与就业知道》课程内容与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一)职业道德与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通过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人物的职业道德事迹作为案例教学,会使学生觉得亲切、可信、可感、可模仿,关于文明礼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勤劳节俭、遵纪守法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在讨论案例的过程中无形中建立,成熟起来,并且在从感性到理性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得到升华,从而真正掌握本门课的内涵和精髓,并使其认知、意志和情感发生一番刻骨铭心的变化。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百行德为首”,让学生立业前,通过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首先学会做人的准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部分大学生过于看重自己,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集体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择业求职时,以自我的喜好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喜则行,不喜则弃,完全不考虑其它方面的因素。功利化思想严重。置身于改革的大潮,大学生的商品经济观念日益增强。尽管他们还没有踏入“商界”,但社会上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的投射,使他们对个人利益的关注与反思明显增多。大学生从入学选择专业到毕业择业求职表现出强烈的利益要求。什么专业能够赚钱就读什么专业,毕业后什么单位能够挣到钱就到什么单位去,赚大钱成了部分大学生职业选择中最具诱惑力的因素。价值目标短期化,目前大学生对经济领域的变革十分关注,但是,这种关注有一种重视眼前轻视未来的反理想主义倾向,他们所追逐的是眼前的工作所带来的实惠,缺乏全局的、长远的战略考虑,急于求成。通过具体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无私奉献、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精神,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爱岗敬业、勤俭节约等良好的核心价值观。

(二)求职择业技巧与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现今的经济形势以及就业状况,求职择业技巧对于即将毕业的高职学生异常重要,学生对于此部分的学习也非常认真。

求职择业技巧主要包括就业信息和材料的准备以及面试技巧两方面的内容。高职院校是以职业为导向,重视求职择业技巧的同时,还应该借此部分着重诚信择业。在自荐材料的准备上,必须做到真实客观,反对弄虚作假和欺骗行为。在择业活动中,用涂改成绩、搞假证书、假材料的手段来欺骗用人单位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毕业生在自荐材料中应当如实反映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提供真实的证明材料。使用人单位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真实的了解。在面试过程中的自我评价问题上,必须做到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反对自我吹嘘或夸大其词。在毕业生就业中引入了竞争机制,这就要求毕业生有更高的综合素质。由于毕业生能否通过市场的检验对他们的将来起着决定作用,这就使得毕业生不仅必须具有扎实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在择业的过程中也要自觉接受学校和社会的监督,端正自己的竞争行为,遵守一定的竞争法则。利用求职择业技巧方面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爱国主义精神以及良性竞争择业的核心价值观。

(三)签约与报到与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签约与报到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让学生了解签约与就业协议,了解就业法律知识,掌握就业协议的有关规定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具体法律问题。

毕业生不能随便违约,随意更换单位,否则,学校应视情况予以批评和建议,并征求用人单位的意见,用人单位也可以要求相应的赔偿,这使得毕业生在选择单位时应慎重,不能够任意违约。协议一旦签订,就具有了法律效力,非正常情

况的违约属于不道德的行为,偏离社会所倡导的诚信的道德准则。因此,绝大多数毕业生在签订协议时,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也就是说,决定了要到某个单位工作,才进行签约。并且,协议签订之后,都会积极遵守,即使想更换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也必须通过正当的途径来解决。签约与报到方面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懂得遵纪守法、诚信签约等,学生能够养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核心价值观。

(四)创业与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创业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创业知识、创业的基本流程以及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核心价值观学习材料例6

2016年江苏政治高考试卷遵循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以立德树人为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试卷紧密联系实际,贴近考生生活,凸显价值引领,富有时代气息。整张试卷大气灵活,妥善处理能力立意与知识考查、中学教学与高校选拔、考试公平与命题创新之间的关系。试卷总体上既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又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一、贯彻落实“一点四面”,彰显学科核心素养

考试不仅是评价的手段,而且是育人的重要方式,通过试题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对社会的基本认同是政治试卷的本质要求。试卷选取丰富的命题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发展及取得的成就,理解党和政府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的方针政策,设置带有生活性、思辨性、探究性的情景和问题,将学科核心素养引领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寓于观点、方法和能力的考查之中,启发考生将自己的价值选择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增强政治认同,培养理性精神和法治意识,提高公共参与的能力,考生阅读试卷,回答问题的过程不仅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过程,而且是感悟生活、理解社会、鼓舞斗志和增强自信的过程。2016年的试卷毫不矫揉造作,默默诉说,自然流露,可以说学生在完成高考政治考试的同时,心灵得到洗礼,灵魂得到升华。

如第7题通过大学生“校园网贷”现象引导公民要量入为出,做理性消费者,培养理性精神;第10题“以大飞机成功下线”为背景,增强公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2和24题在“礼文化”和优秀的村规民约的感悟中引导考生更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认识其现代价值,增强文化自信,提高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32题对工匠精神的呼唤、33题微信红包“日行一善”爱心救助等材料的选取,充满正能量。主观题34题“简析我国电影需要立得住的文化内核的原因”,过于关注“眼球效应”的电影是好电影吗?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引导考生理性思考,把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功能推向高潮。

二、坚持能力立意为主,提升学科思维品质

考生学习思想政治学科要实现的能力目标,总体上说,就是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能力在考试评价中通过考生答题时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索问题等认知活动表现出来。2016年的政治试卷坚持能力立意,围绕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挥不同模块在学科考查方面的独特功能,突出学科思维品质的考查,对考生思维的辩证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开放性都提出较高的要求。

2016年的选择题几乎都是材料分析,可以一眼排除的易错易混题肢不多,共设置14道两项组合题,对学生阅读材料、调取知识等方面的能力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材料一般由两层思想组成,平时阅读水平和政治素养较好的学生能运用排异法,精准地把材料与题肢对应起来,但对于一些分析能力欠缺的学生来说就会很难驾驭,内心的纠结和不自信会大大降低正确率,所以这种风格的选择题最容易拉开差距。再看36B题是学生感觉做得最糟糕的主观题,完全无从下手,其实可以将材料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反映出贸易壁垒问题,第二层说明要勇于通过法律等途径解决纠纷,第三层要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对材料的耐心解读,源于书本、高于书本的答案才会跃然纸上。

三、社会热点选材广泛,要求学生主动参与

试卷充分呈现了政治学科特质,从现实生活中选取鲜活题材。比如分享经济、股市熔断机制、党政机关公车制度改革、信息安全、工匠精神、供给侧改革等社会热点都有入题,这些源自生活的素材和热点话题,有利于引导考生关注国家改革,关注社会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这些材料承载了学科考查的切口和命题者的智慧,赋予了试卷浓郁的时代气息。

2016年取材更多涉及科技前沿成果。如“阿尔法围棋”战胜韩国围棋名将,再次引起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的高度关注。37题以这一热点话题为背景,设置三个问题,要求考生探究各国为何将机器人作为战略性产业来部署;分析企业如果准备投资机器人项目前就应做哪些调研工作;围绕“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否可控”展开辩论,作为辩论一方,请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这样的问题本身很真实,思维含量高,可操作性强,特别是第二问的开放性调研和第三问的辩论,都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的答题者变成主动的探索者,从社会现象的围观者变成实际生活的体验者。

四、优化试题呈现方式,引导课改深入发展

试卷努力通过考查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强化情景化测评模式,优化试题的呈现形式,考查学生真实的学习迁移能力,明理导行,养成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行为习惯,反映中学新课程改革的成果,并引导课程和教学改革走向深入。生活性、开放性、实践性是新课程的重要特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试卷在立意、选材和设问上,考虑学科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改善,有意识地引导教学和改革相互促进,走向良性循环。

核心价值观学习材料例7

1.1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最早的提出者是我国的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先生,按照聂圣哲先生的观点,工匠精神本身是一种崇高的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及职业品质的综合性体现。工匠精神包含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多方面的内容。第一,敬业。这是工匠精神价值观念的凸显。从基础层面来讲,敬业讲究干一行,爱一行,要对自身职业树立基本的尊重意识。同时,敬业也体现出了职业价值观中的一种高层追求,在工作过程中要具备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于行业前辈,先进技术持尊重态度,积极学习,不投机,不取巧,对于每一个环节都要专注且认真。第二,乐业。是指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职业者具备较强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在工作的过程中完成相应的工作,并体现工作价值,实现职业追求。只有真正热爱自己所处的行业才可以更好地研磨工艺,专于工匠,将自己的职业生涯更好地拓宽,职业价值有效体现。第三,精益求精。这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职业者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本行业树立不断研究的执着态度,严谨认真的工作品质,以更好地使整个人在工作中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第四,创新。这是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认可,并且具有不断向上生长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技艺的发展既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推陈出新不断进步。在现代社会,工匠精神更体现为人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以此为一种谋生手段,更要具备崇高的追求敬业爱业热情,持之以恒的专注精神和不断推陈出新的创新意识。这是推动中国制造业实现更强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1.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的机械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该课程是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服务于生产加工的专业性课程。围绕课程主要让学生学习材料的性能,金属的晶体结构,掌握碳铁合金相图的相关知识,认识生产当中常用的材料号牌及用途,并选择恰当的热处理方法,改善材料性能。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从基本知识入手,致力于丰富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对于热处理工艺、金属结构和钢排号等知识点,不仅与本门课程相关,同时对于学生其他核心课程学习及今后的工作和生产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2将工匠精神融入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的重要意义

2.1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行动纲领的颁布。当前党和国家对于制造业越来越重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要从更好地提升我国在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利用率、提升产品质量效益的角度入手,更好地推动我国向制造强国有序迈进。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过程中,必须要更好地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制造行业,输送更多优秀工匠,让他们成长为高素质、高水平、综合性人才,以更好地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快速转型升级,让我国的制造业强国梦可以稳步实现。

2.2企业对于高精尖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

伴随智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制造业已经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有序转变。现在国家制造业对于高精尖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可以更好地为企业输送具有崇高职业追求的优秀员工,同时激发学生自身敬业乐业、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推动学生创新意识不断发展。这样不仅更好地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而且可以将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有机契合,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追求,推动我国制造行业进一步向前创新创优发展。

2.3职业院校实现长远性发展的基本需求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立德树人理念深度推进的重要切入点。但当前很多中职院校,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缺乏工匠精神的有效融入。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多为学生提供一些理论指导,无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这样只能让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有效发展,不能够引领学生有效转变价值观念,提升学生对学校教育体系的价值认同。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夯实学校理论课程的发展体系,推动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2.4学生就业及长远性发展的基本需求

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落实,不仅要为学生当前的校内学习而服务,更要实现长远引领性价值,将工匠精神融入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在工作和学习实践中用心、精心、敬业、乐业,并有精益求精和不断创新的职业追求。这样,学生在毕业之后更容易从工作岗位上脱颖而出,受到企业及领导的重视。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学习体系之中,能够为学生职业价值的体现奠定良好基础,而且可以指引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向上发展意识,积极成为新时期大国工匠,学生人生理想和自身价值都能有机实现。

3工匠精神融入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基本对策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具有内容相对基础但知识结构比较枯燥的特点,将工匠精神的融入可以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另一方面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自身也要能够与工匠精神紧密关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参与、有效理解,这样才可以使课程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也能愈加全面。

3.1凸显价值引领性让学生重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学习

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教学,首先需要更好地体现工匠精神对学生学习成长的引领性价值,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明白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基础性,让学生不要抱着取得学分,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应付式学习。教师要更好地将工匠精神中所体现出来的精心、钻研精神有效渗入,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坚定积极的信念,结合具体的问题,思索课程的广泛应用性价值。尤其是在教学中,教师要传递给学生工匠精神的人文内涵,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学习,在行动上将工匠精神积极践行。让学生明白课程的学习是一项系统而具体的工作,学生需要从未来工作时间入手,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从工匠精神传承层面让学生明白,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够具备更加谨慎的态度,同时学生也能够积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3.2凸显交流互动性让学生具备严谨认真学习态度

在课堂教学落实的过程中,工匠精神学习要指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还要坚持教学互动性原则,让学生将工匠精神内涵充分理解的同时,融合于学习过程,为学生设计多元教学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效的探究,积极的讨论,多元互动,进而使学生对课程理解更加充分,并能够让学生学习践行意识也能有效提升。譬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落实的过程中,为学生穿插一些真实案例,使学生了解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很多劳动模范、先进典型身上所传递出的工匠精神建立认同。学习平凡劳动者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理论进行的创新性应用。充分利用学生身上对偶像的崇拜,使学生更好地坚定课程学习信念,增强践行意识。另外,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引入辩论、演讲、实践、课堂等多种模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并在丰富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意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去完成一些综合性任务,在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丰富内涵的有效理解。在丰富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更加密切,这样他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也能够上升到一个更好地层面。尤其是在实训课堂上,对于一些综合性实验,教师都要让学生积极钻研,尝试应用,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职业习惯。从环境营造、工作处理到一些细节工作的落实,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

3.3坚持示范引领发挥身边的榜样力量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者,更是学生积极超越的领路人。在对工匠精神进行渗透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榜样和示范引领作用,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授课技巧,让学生带着兴趣走入课堂。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对工匠精神加深理解。另外教师要能够不断对工匠精神深入钻研,在工作中做到严谨认真,一丝不苟。通过多个方面对学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以教师自身的职业担当,让学生积极学习和贯彻工匠精神。在校园活动中,教师要积极走入学生中间,发掘学生身上的一些优点,并引领其他同学有效观摩和借鉴,让学生自己成长为优秀的工人,娴熟的工匠。这样学生自身又会就会有很强的学习成就意识,并自觉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钻研,为学生未来进入企业奠定坚实基础。学生中间的一些模范人物,可以更好地起到榜样引领价值,潜移默化中带动更多学生改变学习态度,树立积极向上价值观念。这样,工匠精神就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而是内化为学生心底的学习自觉。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可以充分领悟。

3.4结合工匠精神制定高标准培训目标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结合工匠精神的价值观念,优化培养目标体系,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对当前就业竞争压力较大的现状有效认知边,对课程学习的重要价值有效把握。首先要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兼顾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基础,让他们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都能有效提升,尤其是一些学习基础并不是很好的学生,要通过有效的课程引导引领学生加强课前预习,及时进行课后巩固,从日常良好学习习惯入手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同时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让学生可以得艺并重,全面发展。结合学生其他专业课程学习,教师也要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核心内容有效渗透,让学生在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积极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有效应用,以更好地助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丰富理解。另外,在对学生落实技能考核的过程中,不要单纯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层面来有效考核,更要结合学生学习过程、学生在实践课堂的表现以及学生团队意识养成等多个角度,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丰富理解。例如,在实践考核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对于细节的处理是否恰当,遇到突发状况时能不能认真分析,采取积极的补救对策。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教师呈现的视频资料、文本资料,学生是否能够认真学习,尤其是一些线上内容,学生是不是能够做到反复观看,并对一些重点知识有效理解。教师要更多的从学生当前的在校学习表现入手,评价学生是否养成了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以教师的教学评价督促学生做好内省工作,找出自身不足并积极提升。这样学生以后工进入工作岗位,也能够树立严谨认真态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补救,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专业能力提升。

核心价值观学习材料例8

一、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不是真空,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粗俗的社会生活及不正之风,让许多家庭、学生审美观发生了紊乱,学校教育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侵蚀、抵触。所以学校教育要及时拨乱反正,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从身边小事着眼,从社会大环境入手,广泛歌颂、宣传正能量,积极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涌现出许多好人、好事,都是教育学生的好材料。许许多多的小事汇聚起来,成为社会主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热潮,成为人心所向。学校更要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引导、教育,小事做多了就是大事,好事做多了就是好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心田。 二、通过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就是学生面前活生生的镜子,教育过程就是“灵魂”塑造“灵魂”、“人格”培育“人格”的过程,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无疑会给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典范,所以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要修身立德,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辨是非,谨言慎行,树立自己在学生、家长、社会中高尚的人格魅力,使诚信、友善、爱国、敬业、公正等核心价值在教师身上得到体现,用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精湛的教学素养引领学生,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学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课堂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入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经过专家学者提炼、论证的精品,都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材料,所以教师应当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将课堂作为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每个环节之中,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培育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结合校园活动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如学雷锋活动月的演讲故事会、歌咏比赛,“三八”节献给妈妈的歌,学校运动会、广播操比赛,读书报告会、主题班队会等活动,都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途径,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覆盖所有的教育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就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生活实际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生活在一个纷繁多变的社会中,每天都会上演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教师要引导学生辨析美丑善恶,对真善美要引领学生学习、歌颂,如助人为乐、爱岗敬业、孝老敬亲、大公无私等,对假恶丑要引导学生大力鞭挞,引以为戒,如自私自利、制假售假、徇情枉法、违法乱纪等。通过校园、家庭、社会中发生的事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所需、社会所盼。是标尺,规范着每个公民的一言一行;是航标,指引着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是灯塔,照亮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想。只有把它根植于每个学生的心田,精心浇灌,才能让它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作者:孟宪东 王元萍 单位:白山市浑江区六道江镇中心小学

核心价值观学习材料例9

1 利用英语课堂教学,立足教学内容,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培育的主渠道

指出“一个好的老师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学识和仁爱之心,即“四德”好老师。[2]“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大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在大学英语课堂中不要一味地宣传西方价值观的优点,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既要看到起好的一面,同时也要指出其不足之处。教师的精神情感质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和人生观的形成,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使英语课堂教学成为既是对大学生进行英语知识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培育的主渠道。

隐性培育的关键是“隐”字,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内容通过巧妙的设计,以隐性的方式渗透到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价值观教育的效果[2]。比如,在上大学英语精读课(董亚芬总主编)A Brush with the Law那一单元的内容时,通过warm-up questions首先让学生了解与法律相关的词汇,如:警察、律师、法官、审判、正义等,法律的基本要求和社会功能,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警察才能拘捕人,然后分析主人公 “I” 的遭遇。文中的主人公“I”是十九岁的高中毕业生,衣着打扮模仿西方60年代反传统文化的一代,留着乱糟糟的长头发,在街上漫无目标地寻找兼职工作,最后被警察以“怀疑企图偷牛奶瓶子”而拘捕,在法庭的15分钟的审判过程中由于“I”的父母是令人尊敬中产阶层,请得起体面的律师以及“I”学习成绩好而被判无罪。作者提到如果“I”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真的失业,就最有可能被判有罪。作者通过“I”被拘捕及在法庭上的审判这一经历讽刺了英国法律的“随意性”。在学习这个单元内容时,学生由于价值观尚处于塑型阶段,很容易将国内一些特殊的法律事件与之相联系,教师要用正面的法律案件积极引导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强调中国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国家一直致力完善的目标。

课文“the sampler”让学生洞察了西方一些老年人窘迫的生活状况,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西方的价值观念赞扬个性自由发展,在西方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是平等关系,子女和父母之间没有那么强的依赖思想。孩子成年之后就独立生活,父母老年之后也不依靠孩子,孩子对父母没有法律上的赡养责任。 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西方家庭观念的同时要适时宣传中国尊老爱幼,“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强调实践孝道与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2 利用英语第二课堂,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培育

根据大学英语的课程特点,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培育。比如:教师可以指定题目,如:I am proud of being a Chinese,要求学生查阅资料进行演讲比赛。教师也可以提前给出学生话题,如:Do you agree with the statement: people can learn more from watching TV than from reading books? 要求学生在英语角进行交流,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读书的重要性。每节课前五分钟,要求学生用英语交流发生在身边及通过网络了解的好人好事,这种交流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也可以隐性培育学生“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思想。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如班级QQ群,微信群等渠道随时随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如:结合特朗普访华新闻,教师通过班级QQ群让学生讨论“习特会,为何从故宫开始?”这个话题,学生从该话题的讨论中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更进一步了解,从而产生自豪感。

课文The Fantastic Spur in Technology 主要介绍了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科技在海陆空交通方面的迅速发展。但是,随着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课文内容不能真实反映本世纪海陆空这三面的迅速发展。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后对中国上个世纪70年代到目前海陆空交通的发展情况进行查阅,然后要求其用具体事例及数据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获取资料进行对比之后,对中国科技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尤其是中国高铁技术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产生自豪感,从而加深对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

3 大学英语教材建设中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

在大学英语教材建设中,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材编写、课程标准、考试评价中,发挥教材培育的主渠道作用。

近几年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汉译英考查内容主要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翻译,目的在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但是,在大学英语教材建设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占内容的比重较少。

核心价值观学习材料例10

关键词

历史课程标准 比较 香港 台湾

2014年1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对2007年版《中国历史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以下简称《指引》)进行了修订。同年2月,台湾也对《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纲领――历史科》(以下简称《纲领》)进行了修订。这两份文件修订时间相近,本文将从两地高中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找出其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港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框架比较

香港地区《指引》包括概论、课程架构、课程规划、学与教、评估、学与教资源和附录七个部分。第一章概论从背景、课程理念、课程宗旨、课程目标、学习成果,以及与初中教育、高等教育及就业出路的衔接等部分进行阐述。第二章课程架构从课程设计的原则和课程架构及组织两个方面论述。第三章从主导原则、学习进程、课程规划策略和课程统筹四个方面来论述课程规划。第四章学与教包括知识与学习、主导原则、取向与策略、课堂互动、照顾学生的多样性。第五章具体介绍了评估的角色和评估的目标及方法。第六章学与教资源不仅介绍了教科书、参考材料、科技与网上资源、小区资源等重要的资源,还强调要从配合教学目标和照顾学生的多样性两方面来灵活运用学与教资源,同时强调要注意资源的管理。

台湾地区《纲要》包括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普通高级中学选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微调修订对照表、普通高级中学选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微调修订对照表四个部分,其中主要介绍了必修和选修纲要,这两个纲要均包括目标、核心能力、时间分配、教材纲要和实施方法五个部分。其中必修目标方面从历史知识、能力、自我认同感、多元文化认识、学习兴趣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选修目标方面从培养思考、分析、比较、论证、评价等方面的能力,重视本土、尊重多元、关怀弱势文化的胸襟,形成宽阔的世界文化视野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在核心能力方面均提出表达历史时序、理解历史、解释历史和运用史料四个方面的核心能力。教材纲要作为《纲要》中最重要的部分,必修对台湾史、中国史和世界史按主题进行分类,选修主要选择六种世界文化类型进行阐释,说明各主题中的基础知识,并标明重点。实施方法包括教材编选、教学方法、教学评量、教学资源和教学相关配合事项。

港台地区都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资源等进行了探讨。不同之处在于:香港地区《指引》详尽介绍了其制定的理念以及作为高中课程与初中教育、高等教育及就业出路的衔接,从更大的系统背景对其解读。内容方面,台湾地区《纲要》更简洁明了,香港地区《指引》则更详尽,比如《指引》在附录部分作了七个案例,并在附录词汇释义部分解释了“公开评核”等24个核心用语,并罗列了14页参考文献给中学历史教师提供备课的资源。

二、港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内容比较

1.课程目标分析比较

香港的课程目标分为知识、技巧、价值观和态度三个层次。其中知识层面的要求主要有: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用不同的方式陈述和诠释历史以表达不同的观点、信念、经验以及行为对世界的影响,理清主要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技巧层面的要求主要有:分辨客观史实与主观见解,构建历史的观点与视野;比较、鉴别、诠释历史数据,运用新史料对历史做出新的解释;辨别、解释历史档案和文献;合理地选择、取舍史料,依据史料提出观点;学会搜集、整理、甄别、选择史料,对史料的价值给予鉴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历史解决问题。价值观和态度层面的要求主要有:站在当时的立场、置身当时的环境来解读当时的历史;尊重和包容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观念;保持探究人类文化的精神;拥有全球和世界视野,具有国民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台湾的课程目标是从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层面来规定的。其中必修课方面规定:掌握重要的历史知识;具备搜集史料、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具有历史思维;理解和认同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认识世界历史的发展,尊重和包容各种文化;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选修课方面规定:认识世界各重要文化的内涵,进而养成思考、分析、比较、论证、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了解世界重要文化演变的重大问题及现象,进而养成重视本土、尊重多元、关怀弱势文化的胸襟;从文化省思与传承的角度,关怀世界重要文化的发展,以形成宽阔的世界文化视野。

香港和台湾的课程目标表述都逻辑分明、条理清晰、层次感强。不同之处在于香港地区《指引》从知识、技巧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历史教育提出了目标要求,同时对其进行了详尽阐述。台湾地区非常注重历史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提出表达历史时序、理解历史、解释历史、运用史料等四项学科核心能力,并单独作为第二部分表述。

2.课程内容分析比较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港台两地都采取了将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方式,符合世界课程发展的趋势。在必修科中两地都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来安排教材,用以培养学生表达历史时序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过去与现在的关联性。在选修课设置方面,香港地区从文化、地理、人物、制度、宗教和性别等六个不同的角度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与现实和自身的关系。而台湾地区则是从文明的角度,介绍不同文化的渊源及发展,更具全球视野。

从时间分配上看,香港地区历史课总共约为250个课时,其中必修课140个课时(占总课时的56%),选修课70个课时(占总课时的28%),中国历史概论(不列入公开评核范围)8个课时,历史研习的态度与方法(不列入公开评核范围)12个课时,校本评核部分20个课时。台湾地区的历史课程课时总共为206个,其中必修课128个(占总课时的62%),选修课78个课时(占总课时的38%)。

3.课程实施分析比较

香港地区在《指引》第四章“学与教”中指出:归纳、分析、比较、综合、评价等,都是常用的历史研习方法,同时也是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直接讲授、问题探究、对话交流、善用资料研习、创设模拟历史情境、利用资讯科技学习、从阅读中学习、照顾学生的多样性。台湾地区《纲要》特别重视核心能力的培养,提出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认知经验、能力和学习为起点,灵活考虑如讲述、角色扮演、课堂讨论、参观访问等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其中指出小组讨论法是发展学生核心能力的重要方法。

香港地区在《指引》中详细论述了教科书、参考材料(史料、史学论著与论文、工具资源)、科技与网上资源、小区资源四种资源,还强调要从配合教学目标、照顾学生的多样性两方面来灵活运用学与教资源,同时要注意资源的管理,包括学与教资源的共享、学与教资源的整理两方面。台湾地区强调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中的运用,指出为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可以应用的教学资源包括:历史挂图、重大历史事件演进历程表、重要文物模型;历史教学的幻灯片、录像带、光盘、视听教学设备、人物画像复印件、历代碑帖拓片以及和教材相关的照片等。

4.课程评价分析比较

香港地区《指引》根据评估的两个重要目的(促进学习、了解学习成果)将评估分为进展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香港的公开评核包括公开考试(笔试)及校本评核两部分。公开考试占总分的80%,分历展和历史专题进行,分别占48%和32%。评核准则不再单凭内容要点评分,而是采用水平评核方式。

台湾地区的教学评价包括总结式评量、形成式评量和诊断式评量,目的在于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纲要》指出教学评价除了要了解学生学习成果外,还要配合教学目标,以及核心能力、教材纲要内容的要求,兼顾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语文能力,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成就和学习困难,作为改进教学、提升教学成效的依据。《纲要》建议教学评价要采用多元化考核的方式:定期纸笔测验、课堂提问与讨论、撰写报告、辩论比赛、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同时《纲要》还提出:要把学生平时各项学习活动的表现,详细、客观地记录下来,并整理成个人档案,作为评价的参考资料。

两地的评价都加入了形成性评价,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日常学习、关注学生主动参与、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同时两地都建议采用多元考核的方式,台湾地区《纲要》提出考核的方式可包括定期纸笔测验、课堂提问与讨论、撰写报告、辩论比赛、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香港地区《指引》还提出了如专题研习、评论写作、服务学习、考察活动、读史心得、课堂汇报、小型研习/模拟研究(可分阶段评分)、史事分析、史料搜集、历史悬案讨论、历史剧讨论、反思日志等方法。不同之处在于香港地区《指引》对最后的公开考核方式及各部分比重作了详尽介绍,而台湾地区《纲要》中我们看不到相关的介绍。

三、启示

从文本的表达方式上看,香港地区应该借鉴台湾地区的编排方式,将课程目标编写得更加清晰明了,高度精炼概括,使用起来快捷方便。而台湾地区在内容的编排上应该学习香港地区考虑课程标准的实用性,给中学历史教师更多的案例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程,同时提供更多的备课资源。

从课程内容的选择看,香港地区的课程内容必修从历史线索的角度,选修从专题的角度来截取知识,使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中国历史,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必修科各单元主题选取的知识点可以看出,香港课标所选的知识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根据重点选择典型材料,避免了教材编写的烦难杂。选修课的六个主题基本都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在未来更具能力参与社会事务及处理个人问题。

从课程评价的制定看,相比台湾地区的课程评价,香港地区的课程评价更加具体和全面,不仅指出了评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更明确指出为了保障评价的规范化和合理化,香港地区的历史教学评价各部分比例以及实施原则和注意事项。既注重过程性评价又注重结果性评价,既注重公开评核又注重校内评估,尤其成绩调整部分和按照分数来界定五个表现等级的具体方法也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