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核心思想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1-05 19:01:50

核心思想论文

核心思想论文例1

当前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的时期,它需要正确切实的理论为指导,大学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后备力量,对他们教育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这一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会把大学生培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合格接班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推动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爱国、拥护党领导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要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先进理论,且应用于实践,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是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的总体现,它是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下的,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并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加速和谐社会进程的理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道德观念,易被他们接受和认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且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能调动大学生开拓性、创造性,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推动力。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正确合理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将推动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网络环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来的挑战

(一)网络环境纷繁复杂

网络信息的海量化及良莠不齐使大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受到挑战。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影响着大学生的各个方面,大学生通过网络掌握学习很多知识,增长他们知识,但网络给他们学习生活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利,因为当前网络环境纷繁复杂,信息丰富,但由于大学生网络信息判断辨别能力不强,很多不良信息夹杂在网络中,这些不良网络信息对他们的思维意识、价值观念造成不良作用,这势必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着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网络具有开放性、无时空性,这使得不同的网络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文化,大学生利用它能够随时随地学习、交流,但是,一些不良的信息利用网络传播,影响着网络文化的健康有益。西方国家实施“网络文化战略”,利用网络传播和宣扬他们腐朽思想,冲击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的影响。网络有一些不良网络信息,如种族歧视、暴力、等,还有些国内的反动势力利用网络传播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的信息,如,这些腐朽、可耻、反动的信息影响着健康有益的网络环境,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受到影响,如何抵制这些网络信息,将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挑战。总之,新时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严峻的挑战。

(二)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在网站引导力度不够,使他们价值取向受到影响根据相关资料得知,信息在国际互联网上的传递,主要是英文,中文相当少,这使得传播信息的不对等。大学生对英文有一定的基础,很容易受到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这样会扭曲大学生价值观。现在高校都有校园网站,在网站上基本都有思想政治教育板块,但是这些板块只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对资产阶级的思维观念、价值理念评论较少且缺乏正面引导,这样就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很多大学生主要精力放在网上,精神高度集中,这样不但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会使他们的性格比较孤僻,不注重加强人与人的交往,影响着他们思想观念和自我价值观的形成。网站上腐朽思想、消极观念的不良信息,阻碍了他们树立正确的思维意识,价值观念。可见,网络环境下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取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除此之外,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超时空性等特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教育将不会达到教育目的,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因此,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受到极大挑战。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策略

(一)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强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因为它会在无形中对人们起到教育和引导作用,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树立奉献意识、爱国意识。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当前,网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我们应使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与网络环境下的社会状况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网络文化,在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教育,使学生以最简易的方式受到教育,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网络信息丰富多样,积极有益信息应占领网络这块阵地,抵制不良信息,这就要求高校加强网络管理,大力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校园网上积极传播体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信息,在这种校园网络文化引导下使大学生受到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社会的发展需要法律法规和制度的保障,随着网络的发展,我国颁布了一些网络方面的法规,但需要改进和完善,以保障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各个校园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和改进网络保障体系,充分利用有益的网络文化吸引大学生,切实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网络文化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运用网络传播的优势,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总之,校园网络文化积极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将会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事半功倍。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道德高尚、全方面的综合人才。因此,必须对大学生加强道德育,使其德才兼备。21世纪是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掌握和运用的网络技术提高了对网络的认识,网上众多精彩信息吸引着他们,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捷。但网络也影响着他们自身素质、道德规范,这就要求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加强对网络的认识。网络上的腐朽文化、拜金主义、霸权主义等不良思想,对大学生人生观形成有巨大的反作用,要引导大学生对这些思想的认识。网络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更加便捷,人们很容易感觉到人际关系的成就感,自身价值的重要性,这对大学生来说,网上交往深深吸引着他们。大学生对爱情的期望日益强烈,但同时又面临着学习任务和就业的压力,这是他们经常上网交友,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着巨大影响,使他们对现实的人和事比较冷漠,甚至对大学生生活充满悲观失望。因此,要对大学生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障碍排除讲座等,以加强他们对网络人际关系的认知,充分地利用网络形成正确的网络人际观,形成一种合理向上、健康有益的网络人际关系。人们利用网络越来越频繁,但网络不道德行为和网络犯罪日益增多,这就要求确立网络道德,加强对网络行为的规范、秩序的维护。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上一些信息,诋毁学校、教师、同学等,甚至侵入其它网站进行破坏,可见,大学生必须要形成正确的网络理念。高校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自我约束、自身负责的意识,遵守网络规则、维护网络秩序,规范网络行为,成为有道德的网络中人。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越来越多,网络信息是否有益,大学生辨别能力差些,因此,应加强对其辨别能力的培养,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取其精华,用于学习生活中。总之,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具有双面性,要培养他们网络信息意识,提高网络信息素质和道德素养,规范网上行为,提高网络道德意识,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袭,积极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溶于教学之中

核心思想论文例2

我国教育部2011年编制的《全国职业核心能力测试大纲》规定“: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也就是说,职业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适性、促进性或可迁移性的能力,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报告指出,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八项核心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治、道德、心理几方面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主要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政治观教育,法治观教育,可续发展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同基因

1.相同的价值目标。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全面发展的人”描述为能够“把不同社会职能当做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可见,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高职思政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两者都是培养使人终身受益的能力,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二者的最终落脚点都在培养人才,致力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证和人才支撑。

2.重合的教育内容。职业核心能力从结构上划分的三大板块与高职思政教育内容高度重合:一是职业共性素质板块,主要包括法纪观念、政策理论、思想素质等,与思政课教育、国防教育、法纪安全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思政课堂教育内容基本一致。二是职业能力素质板块,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口才写作、外语应用、就业与创业等,往往在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三是职业行为养成模块,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礼仪、职业文化等,在思政教育的社会实践方面有所涉及。

3.相似的教育方法。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都要求“入心见行”,通过丰富教学手段来增强教育实效性,实现“理论—认知—行为—素质—能力”的步步提升。与理论灌输相比,社会实践是更重要的教育方法,在实践中训练、检验和巩固要求除了在显性的课堂教育,还要通过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和校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掘隐性思政教育的辅助功能,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还要求师者躬身示范,以增强说服力。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现实需求

(一)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表现不足与用人单位的高标准形成反差

2012年11月,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某课题组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素质情况,向30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有两点调查结果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第一,在“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素质要求排序”的调查中,受访单位认为“非常重要”的依次是“动手能力(61.25%)、创新能力(53.63%)、表达能力(53.29%)、专业对口(31.15%)、学习成绩(14.88%)”,说明用人单位关注高职生的重点在由理论向实践、专业特定能力逐渐向职业核心能力转移。第二,在“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评价”的调查中,近1/3的受访单位对高职毕业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一般或较差”,1/3以上的受访单位对“英语水平”“独立工作及应变能力”“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的评价“一般或较差”。说明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实际水平与用人单位的高要求形成了明显反差。虽然该调查受地域局限性和取样有限性的影响,未必完全反映高职生的真实水平,但其结果却与笔者近年来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体会基本吻合。

(二)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表现不足折射出高职思政教育培养工作的不足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未构建成熟的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思政教育实际上已成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主渠道。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不够高,其外因在于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存在不足。

1.思想认识不到位。多数高职院校既没有广泛开展职业核心能力知识的宣传活动,也没有开设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专门课程。高职院校师生普遍缺乏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科学认知,没有给予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应有的重视,表现在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主要关注专业教育和改革。

2.顶层设计缺失。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处于“三无”状态,即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工作无领导机构、无工作机制、无实施方案。顶层设计的缺失导致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无章可循”,具体工作难落实、人力财力保障难到位、校园内有效教育资源难整合,没有发挥出“大思政”教育的优势,没有形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效应叠加。

3.师资水平待提高。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整体疲软的大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积极性难以被有效激发,导致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知识、职业核心能力的手段匮乏。加之,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几乎都属于非专业教师,不可能完全了解企业对高职生的期望和要求,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难免缺乏针对性。

4.分类教育需加强。第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虽然经历了多年的改革,但其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仍未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同步。第二,不少高职院校在“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成绩突出的良好局面,但是在活动中往往没有深入挖掘潜藏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机会,培养效果大打折扣。第三,社会实践有利于职业核心能力的锻炼和巩固,但往往因为缺乏思政教育任务驱动,加上出于安全考虑,各校常常控制活动规模,最终导致活动效果不明显。

三、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思政教育策略

(一)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高度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行为从观念来,观念从学习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顺利推进,必须在全校师生中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重要理论的学习宣传,一是在全校教职工中,通过党政联席会、部门工作会、思政工作会议、教研活动等开展自上而下的专题学习,发放自学资料,督促全体教职工熟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理论。二是开设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专门课程,将其作为必修课,覆盖全院学生,利用入学教育和毕业实习动员等机会,召开主题班会、印发宣传手册等,激励学生提高职业核心能力认知水平。三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站、报刊、宣传栏等舆论平台,开展知识普及、理论研究、事迹报道等活动,营造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育的浓厚氛围。

(二)科学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工作框架

1.成立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高职院校“一把手”担任组长,党委宣传部、思政教学部、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就业指导办公室、系(部)等负责人担任成员,保证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部门协同和联动,实现校内资源的有效整合。

2.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领导小组下设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挂靠思政部,遴选思政教师、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等思政教育工作者,开发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专门课程,与思政课、选修课组合,形成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系列课程,并积极开展理论教学、实践探索和课题研究。

3.科学拟定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总方案,构建思政教育工作框架。统筹规划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总方案,将思政教育作为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要明确以下几点内容:一是目标任务要以职业共性素质教育为主、以职业能力素质锻炼为辅,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二是教育内容和方式要实现分类推进:直接开展课堂理论教育;开发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的职业核心培养能力训练途径;校外实践中附加职业核心培养能力锻炼任务。三是教育实施和考评要通过任务分解明确相关部门权责划分,并对其工作进行年度考评。四是依据政策,为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思政教育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资金保障、物质保障。

(三)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能力

1.开辟思政教育工作者接触行业企业的通道。组织思政教育工作者参与就业指导、回访用人单位、参观学生实习基地等,鼓励他们旁听专业建设会、专家论坛等,熟悉职业环境、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使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

2.安排思政教育工作者兼职一线学生管理工作。安排非辅导员岗位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兼任班级导师或班主任,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贯穿于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并在学生的三年学习期里全程跟踪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状况,加强工作的渗透性和持久性。

3.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职业优势。一是要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多承担英语、语文、口才写作、法律、礼仪、心理等选修课的授课工作;二是鼓励他们积极承担学生社团、学生大型活动、比赛竞赛的指导教师及评委;三是鼓励他们获取专业领域的职业资质,争做“双师”,例如考取心理咨询师、律师、翻译、注册会计师、职业指导师等,通过提高自身职业化程度,进而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等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四)扎实推进分类教育,确保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实效

1.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强化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导向。在目标定位上,要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列入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同时提高。在教学内容上,运用专题教学等方式,结合高职学生和地方行业实际情况,整合教学内容、突出职业导向。在教学方式上,通过综合运用理论渗透、任务驱动、行为导向、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评价方式上,探索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过程全程化、考核指标多样化,以便更有效地考核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核心思想论文例3

我国教育部2011年编制的《全国职业核心能力测试大纲》规定“: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②也就是说,职业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适性、促进性或可迁移性的能力,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报告指出,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八项核心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治、道德、心理几方面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主要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政治观教育,法治观教育,可续发展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同基因

1.相同的价值目标。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全面发展的人”描述为能够“把不同社会职能当做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可见,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高职思政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两者都是培养使人终身受益的能力,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二者的最终落脚点都在培养人才,致力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证和人才支撑。

2.重合的教育内容。职业核心能力从结构上划分的三大板块与高职思政教育内容高度重合:一是职业共性素质板块,主要包括法纪观念、政策理论、思想素质等,与思政课教育、国防教育、法纪安全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思政课堂教育内容基本一致。二是职业能力素质板块,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口才写作、外语应用、就业与创业等,往往在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三是职业行为养成模块,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礼仪、职业文化等,在思政教育的社会实践方面有所涉及。

3.相似的教育方法。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都要求“入心见行”,通过丰富教学手段来增强教育实效性,实现“理论—认知—行为—素质—能力”的步步提升。与理论灌输相比,社会实践是更重要的教育方法,在实践中训练、检验和巩固要求除了在显性的课堂教育,还要通过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和校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掘隐性思政教育的辅助功能,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还要求师者躬身示范,以增强说服力。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现实需求

(一)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表现不足与用人单位的高标准形成反差

2012年11月,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某课题组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素质情况,向30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有两点调查结果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第一,在“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素质要求排序”的调查中,受访单位认为“非常重要”的依次是“动手能力(61.25%)、创新能力(53.63%)、表达能力(53.29%)、专业对口(31.15%)、学习成绩(14.88%)”,说明用人单位关注高职生的重点在由理论向实践、专业特定能力逐渐向职业核心能力转移。第二,在“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评价”的调查中,近1/3的受访单位对高职毕业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一般或较差”,1/3以上的受访单位对“英语水平”“独立工作及应变能力”“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的评价“一般或较差”。说明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实际水平与用人单位的高要求形成了明显反差。虽然该调查受地域局限性和取样有限性的影响,未必完全反映高职生的真实水平,但其结果却与笔者近年来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体会基本吻合。

(二)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表现不足折射出高职思政教育培养工作的不足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未构建成熟的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思政教育实际上已成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主渠道。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不够高,其外因在于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存在不足。

1.思想认识不到位。多数高职院校既没有广泛开展职业核心能力知识的宣传活动,也没有开设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专门课程。高职院校师生普遍缺乏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科学认知,没有给予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应有的重视,表现在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主要关注专业教育和改革。

2.顶层设计缺失。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处于“三无”状态,即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工作无领导机构、无工作机制、无实施方案。顶层设计的缺失导致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无章可循”,具体工作难落实、人力财力保障难到位、校园内有效教育资源难整合,没有发挥出“大思政”教育的优势,没有形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效应叠加。

3.师资水平待提高。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整体疲软的大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积极性难以被有效激发,导致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知识、职业核心能力的手段匮乏。加之,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几乎都属于非专业教师,不可能完全了解企业对高职生的期望和要求,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难免缺乏针对性。

4.分类教育需加强。第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虽然经历了多年的改革,但其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仍未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同步。第二,不少高职院校在“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成绩突出的良好局面,但是在活动中往往没有深入挖掘潜藏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机会,培养效果大打折扣。第三,社会实践有利于职业核心能力的锻炼和巩固,但往往因为缺乏思政教育任务驱动,加上出于安全考虑,各校常常控制活动规模,最终导致活动效果不明显。

三、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思政教育策略

(一)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高度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行为从观念来,观念从学习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顺利推进,必须在全校师生中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重要理论的学习宣传,一是在全校教职工中,通过党政联席会、部门工作会、思政工作会议、教研活动等开展自上而下的专题学习,发放自学资料,督促全体教职工熟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理论。二是开设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专门课程,将其作为必修课,覆盖全院学生,利用入学教育和毕业实习动员等机会,召开主题班会、印发宣传手册等,激励学生提高职业核心能力认知水平。三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站、报刊、宣传栏等舆论平台,开展知识普及、理论研究、事迹报道等活动,营造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育的浓厚氛围。

(二)科学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工作框架

1.成立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高职院校“一把手”担任组长,党委宣传部、思政教学部、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就业指导办公室、系(部)等负责人担任成员,保证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部门协同和联动,实现校内资源的有效整合。

2.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领导小组下设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挂靠思政部,遴选思政教师、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等思政教育工作者,开发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专门课程,与思政课、选修课组合,形成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系列课程,并积极开展理论教学、实践探索和课题研究。

3.科学拟定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总方案,构建思政教育工作框架。统筹规划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总方案,将思政教育作为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要明确以下几点内容:一是目标任务要以职业共性素质教育为主、以职业能力素质锻炼为辅,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二是教育内容和方式要实现分类推进:直接开展课堂理论教育;开发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的职业核心培养能力训练途径;校外实践中附加职业核心培养能力锻炼任务。三是教育实施和考评要通过任务分解明确相关部门权责划分,并对其工作进行年度考评。四是依据政策,为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思政教育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资金保障、物质保障。

(三)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能力

1.开辟思政教育工作者接触行业企业的通道。组织思政教育工作者参与就业指导、回访用人单位、参观学生实习基地等,鼓励他们旁听专业建设会、专家论坛等,熟悉职业环境、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使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

2.安排思政教育工作者兼职一线学生管理工作。安排非辅导员岗位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兼任班级导师或班主任,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贯穿于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并在学生的三年学习期里全程跟踪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状况,加强工作的渗透性和持久性。

3.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职业优势。一是要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多承担英语、语文、口才写作、法律、礼仪、心理等选修课的授课工作;二是鼓励他们积极承担学生社团、学生大型活动、比赛竞赛的指导教师及评委;三是鼓励他们获取专业领域的职业资质,争做“双师”,例如考取心理咨询师、律师、翻译、注册会计师、职业指导师等,通过提高自身职业化程度,进而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等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四)扎实推进分类教育,确保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实效

1.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强化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导向。在目标定位上,要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列入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同时提高。在教学内容上,运用专题教学等方式,结合高职学生和地方行业实际情况,整合教学内容、突出职业导向。在教学方式上,通过综合运用理论渗透、任务驱动、行为导向、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评价方式上,探索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过程全程化、考核指标多样化,以便更有效地考核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核心思想论文例4

宪法思想或宪法理论体系,是有关国家公共权力的来源、归属、配置、运行、监督和救济的政治、法律理论系统。只有具备这五个要素,才能构成完整的宪法思想体系。宪法思想体系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独立的、完整的、严谨的。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理论的全面总结与精炼概括,而“权能”学理与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内在关系就颇值探究。

一、三民主义与孙中山宪法思想的关系问题

三民主义是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简称。先生始终认为,三大主义是与欧洲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和美国的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分别一一对应的。

民族主义要解决的是国家公共权力的合法性问题。早先,他认为是满族非法夺取了汉族政权,民族主义要解决的就是汉族清朝统治夺回政权,并且归汉族全体族众所有的问题。后来,先生用共和思想对民族主义进行了发展,提出了五族共和、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不再以民族对民族的革命夺权作为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而是主张中华民族应当废除封建帝制,实行五族共和,反对帝国主义的霸道行径,倡导世界各族大同的共荣精神。

民权主义实质上就是民主思想。先生主张以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并强调人民对国家公共权力的实质控制,避免西方国家名义上实行人民,实际上由政府官僚和新兴贵族垄断、僭越国家公共权力的异化现象,而且与相对应地提出了“公仆”思想。换言之,为了不至于重蹈西方国家的覆辙,即要么权力被官僚独揽,人民无权,要么人民不相信政府,,先生就用“民权”来翻译“democracy”,而不沿袭已有的“民主”之称,并明确提出了“人民权”和“政府能”各司其职的“权能”学理。

至于民生主义,先生认为,人民只有在自己当家作主,并且委托德才兼备的专家高效能治理国家的状况下,才可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政治运行状况对人民生活具有先决性作用。

综而言之,三民主义是革命夺权、民主建国、促进民生的完整理论体系。从上述对三民主义的解析中,不难看出,关于国家公共权力的来源与归宿问题,已经在民族主义部分得到解决;民权主义则事实上是以国家公共权力的配置、运行、监督和救济为核心而展开的,孙中山宪法思想全然隐含于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这两部分之中。而民生主义则是孙中山宪法理论构建的最终目的,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由此可见,孙中山先生的宪法思想是三民主义的核心部分,两者之间是种属关系。

二、五权宪法与孙中山宪法思想的关系问题

在对五权宪法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上,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观点把五权宪法基本上界定为政体模式层面,即五权分立,并依政府权力集中程度之别,形成分权论与集权论两说;

第二类观点对五权宪法进行两个层面的界定,既是上述政体模式,还是一种政治理念或宪法理论,是权能分别学理与五权分立制定的综合体,依对理论与制度融合程度的不同视角,分别产生理论与制度的矛盾冲突论和统一和谐论两种看法;

第三类观点认为,五权宪法指代孙中山宪法思想体系,这是通说中的主流。

五权宪法并不包含政体的全部,而只是有关中央权力配置、运行、监督和救济的理论论述和制度设计,或者说基本上指的是中央政制。有的学者否定了第三类观点,并把孙中山的宪法思想概括为“三、四、五”,即“三民主义”、“四大民权”和“五权分立”。这一概括同样有指代过宽的错误。因为如上所述,三民主义与五权宪法思想应是统属关系,而不是相反。

从孙中山先生本人创立宪法理论的动机、途径,以及他对宪法概念和功能的认识上来考察,孙中山宪法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从崇尚西学、倡导美制,到融贯中西的历程。有史学家把这一历程称之为孙中山对传统文化的“离异”与“回归”。孙中山先生以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为己任,宣传和领导民族民主革命,并试图在中国创建“驾乎欧美之上”的民族政制以期达致民族之福祉。对这样一位革命先行者提出“彻底”离异传统文化的要求未免苛刻。他终身孜孜以求的就是从传统之中发掘优质基因,与欧美之良法美制相嫁接,培育出具有本土特质的最完美的政制,从面实现民族的复兴、社会的秩序、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他对宪法寄予高度的希望:“国家宪法良,则国强;宪法不良,则国弱。强弱之点尽在宪法”,“我们有了良好宪法,终能建成一个真正的共和国家”,“昔日日本不过一二留学生抄袭德国宪法几条,竟将国家救起”,“要想把中国弄成一个庄严华丽的国家,……只要实行五权宪法就是了”。这些言论是孙中山对欧美文化考察与研究的心得,宣扬于国内,一方面体现了孙中山对宪法作用的高度理想化,另一方面则反映了他对社会新秩序尤其是良善政制的渴求。在立足本土资源的政制探索之中,他先提出了作为制度的五权宪法构想,力图中西合璧;其后,他又为自己的政制构想创立了理论依据,即“权能”学理,从理论上对五权政制之建构进行了系统地论证。所以,笔者认为,“五权宪法”只是孙中山先生关于政制构设的代称,并不能涵盖其宪法思想体系,因为先生的宪法概念更多地是在英国文化之意义上使用的,指的是实在制度和游戏规则,只在明确的语境之中才指当今通称之文本宪法,即宪法典,而“五权宪法”则几乎一贯指称政制原则与制度设计,最典型的表述可以从先生晚年组织制订的《中国党纲》中找到:“以三民主义为立国之本原,五权宪法为制度之纲领”。三民主义是创立和建设国家的指导思想,是理论基础,五权宪法是整个政治制度的核心构架。

三、权能学理与孙中山宪法思想的关系问题

何谓“权能”学理?孙先生是从讲“政治”为着眼点的。他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保”和“养”,这种需求决定了人类必需结群而居,于是便有了公共事务和公共权力。他说,“政”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由人民自己而不是由皇帝或者官僚管理公共事务,就产生“人民权”。我国疆域辽阔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促使人民委托可信赖的“公仆”作为治国专家来管理国家,这些“公仆”只有享有必要的权力,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就产生了“政府权”,又称为“政府能”,即“为人民做工的能力”。政府权源于人民权,服从并服务于人民权,人民监督、调控政府权的行使。这样,孙中山先生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国家公共权力的产生,并且旗帜鲜明地倡导人民权和政府权的两权分离,人民对政府既要信任又要控制,可谓创新了传统的分权理论。人民权包括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四权。政府权则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五权分立,各司其责。至此,孙中山先生又发展了三权分立理论,是对分权理论的第二次创新。我们可以把“权能”学理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人民、权能分治、四大民权、五权分立、以权驭能和九权平衡。

由此可见,只有“权能”学理方能真正概括孙中山宪法思想的个性特征与理论创新,五权宪法是“权能”学理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权能”学理的一种制度设计,但是不可能是孙中山宪法思想的核心,更不是其概括或者代称。孙中山宪法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统领于其中的灵魂就是“权能”学理。

【参考文献】

[1]耿云志.孙中山宪法思想刍议[J].历史研究,1993,(4).

[2]章开沅.从离异到回归辛亥前后史事论丛[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4卷[M].中华书局,1985.

[5]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5卷[M].中华书局,1985.

核心思想论文例5

2.遵以认知心理,入世觉事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本身蕴含着浓郁的道德关切和人伦特色,具有利用家庭亲情、地域乡情、人际友情等浸润教化的天然优势。也正因为这些特质,传统社会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化,在方式上重视符合人的认知心理,把知、情、意统一起来,重视人的感性经验、生活体验,讲究入世觉事明理。一是对价值理念的阐释遵以认知心理。在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化上显示出鲜明的人性心理根源。例如“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人之性善”、“人无有不善”、“人皆有不忍之心”,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人类所共有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这样的阐述很能让人理解和接受,因为将“仁”这种人的道德行为追溯到还原为人的某种固有的心理现象,强调了“仁”的自然本能性质。这种理解,在方法上从道德周延性上就把所有的人包含了进来,把所要推崇的价值追求前置性输入人的心理深处。这等于一讲“仁”的价值理念的时候就把它预设进人的大脑之中,就给人贴了“人之初,性本善”的标签。这在内容上契合了人精神归宿需要和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肯定,也从心理上契合了人有爱与被爱的需要,在价值上满足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更为深刻的是,“以‘仁’为核心而形成的我国古代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对把人作为神的附属品的宗教观念和把人作为工具的奴隶主意识的否定,它提倡的人与人相爱、同情人、帮助人、尊重人的价值,标志着‘人’的德性本质的发现,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人本主义与人道主义两者合一的精神”。二是对价值理念的倡导贯以生活体验。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它必然是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社会民众普遍地将它融入内心并作为行为规范、理想追求的。中国古代社会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很低,同时,中国人特有的农耕生活方式决定了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感性、重体验、重实际,要把核心价值观植入到人们的灵魂深处,不可能依靠系统理性的理论灌输,因而始终贯以生活体验方式让人们去感受、感悟。如孔子讲“仁”,很简洁,没有过多的大道理,他从亲情当中理解“仁”,由爱亲推及爱众。他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从家庭中血缘关系上的爱父母兄弟天然情感,推及到爱天下所有人,形成了一种朴素的大爱、博爱。正是由这种“爱亲”到“爱众”的人性情感逻辑,才到后来孟子进一步说“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后来历代的儒家思想家都坚持这一逻辑:首先就让所要宣传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在道德理想和实践上获得了一个比较稳固的、属于人性的自然性基础,然后在这一基础上把“亲亲”的血缘伦理推向社会生活中去践履,完成一种“尊尊、长长”和“杀身成仁”的社会政治伦理。这种基于生活逻辑中的可体验性,是符合古代农业社会中广大民众的理解和接受的认知心理的。禅宗中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从生活体验中说道理,还表现为尊重和遵从了人的认知经验常识。如人为什么要遵以“礼、义”?荀子讲“天地有,然后有万物;万物有阴阳,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义”,荀子作出这样的理解,切合了人们的经验常识,因而也就受到广泛认可,当然就成为社会共识了。由此,尊拜“天地君亲师”成为每一个人一生日常生活活动的时候,也就表明背后所隐含的核心价值观融入了可以体验的社会生活了。

核心思想论文例6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校园的现实分析

总体上说,当代大学生是积极健康的一代,他们精力充沛、头脑灵活、见多识广、易于接受新事物,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知识、最新成果认同度最高的社会群体之一,但也必须看到部分大学生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制约他们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一)功利色彩强,奉献意识弱

目前讲究实惠、实用的思想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他们的理想信念带有极强的功利性。在大学校园里流行这样说法: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在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践行上,往往急功近利,缺少对他人的奉献精神。

(二)道德意识强,道德行为弱

有些大学生对基本的道德规范,原则是比较了解的,但外在的道德行为却有失水准。这类学生对社会丑恶现象愤世嫉俗,自己却又常常“随波逐流”,有高远的道德志向却又缺少脚踏实地的精神。

(三)自我意识强,责任感弱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自我意识强,但缺少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一些大学生常常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人生追求利已化,把个人事业的成功和生活幸福当作是自己毕生的理想和追求,缺少对他人、社会的责任追求和对国家责任的历史担当[3]。

(四)虚荣心强,进取心弱

在大学校园中部分学生有较强的拜金主义思想,唯利是图,他们认为金钱万能,攀比之风盛行,出现了享乐主义,弱化了进取心,认为“60分万岁”。同时因虚荣心作怪,为了追求利益不愿付出应有的努力,衍生出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不诚信现象。

(五)知识体系强,精神信仰弱

当代大学生头脑灵活、见多识广、兴趣广泛,从小学到大学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有着宽广的知识体系。但同时他们当中部分人理想信念迷茫,缺少人生精神境界,个人精神信仰弱化。

(六)好逸恶劳强,刻苦耐劳弱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刻苦耐劳,但现在入校的大学生早已进入“90后”,这些学生的另外一个身份是“独生子女”,国家富裕了,个人家庭条件好了,加之孩子少了,有些学生身上滋生了好逸恶劳的品行,更缺乏刻苦耐劳的精神。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和影响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两者教育功能具有相通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培养具有科学“三观”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可靠接班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以三观为总开关铸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培养可靠接班人打下基础[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求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要求一致,两者在教育功能上具有相通性。2.两者相互发展具有依存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属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属于精神文明建设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所在。两者共同发展,相互依存。3.突出价值精髓的引领性[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既有国家、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又有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内驱力,它是大学生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四方面的全面体现,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确的引领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魂,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目标。一个国家要发展壮大,除了法治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价值理念来引领前进的方向,规范社会秩序,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明确了中国将走什么路,奋斗目标是什么;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指明我们将要建成什么样的社会,我们描述的和谐社会是什么样的;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强调我们国家培养什么样的公民,要求我们的公民要做到什么。“三个倡导”充分体现我们国家的主导价值取向和党国意志;“三个倡导”面向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构想着“中国梦”以什么样的文化主导来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目标。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统文化的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公民圭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三个倡导”以兴国、立世、育人三个层面,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是传统文化的内生发展的“根”,是我们党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对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贡献,是根植于中国本土国情的现实追求,也是高校大学生精神世界的重塑和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丰富内涵,最基本的育人层面八个字为新时期大学生判断行为得失和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引导和行为规范。“三个倡导”实现了兴国之魂、立世之本、育人之道的有机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公民圭臬。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钙,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想信念。中国梦,是国家梦,也是个人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中本源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要义。在当前信息开放化、文化多元化、世界多极化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越来越强。部分大学生呈现出价值“多元化”的倾向,理想信念缺失、精神信仰模糊、宗旨原则淡薄等“软骨病”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在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化学术研究的同时,用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大学生正确的理论导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对策

上文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六强六弱”现象,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五种办法,分别是提炼价值精髓,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融合双方意志,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性;关注四种渠道,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采用四个结合,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凝聚四股力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提炼价值精髓,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

方向是要遵循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来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灵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性;弘扬“目标取向”,回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与社会层面的现实关切,解决我们的国家是什么国家、将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践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解决人的行为价值取向问题,引领社会主义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道德圭臬,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依托,对于个人践行有了遵循。以社会主义价值观精髓来体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方向,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及心理道德素养。

(二)融合双方意志,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性

以人为本是要体现对象性。我们这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主要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性不仅要重视国家意志,还应关注学生意志,要以人为本,才能落到实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在专科层次开三门课,分别是《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本科层次开五门课,除上述三门课之外,还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传统意义上来看,这些课程多属于思想上层建筑,而思想上层建筑体现了国家意志,多数忽视了学生意志[6]。这种只“接天气”的教育,会让学生觉得内容抽象、空洞而乏力,很难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体现对象性,关注学生意志,还应切实解决学生实际需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在实处。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联系起来,把爱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建设与个人成才、人生价值、个人幸福的关系适当引入课堂,这种“接地气”的内容更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四种渠道,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通过喜闻乐见的渠道进行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入脑”的第一步。渠道是路径,也是形式,形式所采用的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教育效果。第一渠道是课堂渠道。课堂渠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内的信息取材、案例分析、视频播放和互动环节需要带有方向性及时效性,这一环节由任课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提升。第二渠道是网络渠道。当今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是使用互联网主要的群体之一。关注网络资源的新动态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电邮及“慕课”等在线互动交流等方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来引导校园主流价值观。第三渠道是朋辈渠道。高校大学生除了父母、老师之外,朋友成了影响他们最大的人。朋友对其产生的影响有时甚至超过父母和老师。应当注重在校园中选拔专业精英,培育道德模范及学长式的领军人物,让朋辈现身说法,辐射和影响整个校园,宣传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第四渠道是社团渠道。高校社团组织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社团组织在各大院校都有设立,一般来说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关注社团资源的挖掘,培育一批有强大正能量的社团,创作一批有内涵、有思想、有品味的作品,引领大学校园各类有益活动健康、科学、有序发展。

(四)采用四个结合,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贯穿“大德育”全过程。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可知,当代大学生的“六强”与“六弱”状态明显,针对其特点提出了四个结合。第一是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相结合。现在的大学生文化知识普遍扎实,加上互联网兴起,文化视野较宽广,是听得多、见得多、学得多,也想得多。他们常常重视专业学习,但大多缺少思想信仰、道德信仰和法治信仰,这样就难以成为一个“又红又专”的接班人。第二是价值核心与责任要义相结合。大学生是要有担当意识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强化其使命感,增强其责任感,成为有所担当的社会人。第三是主流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大学校园在大力宣扬主流文化的同时,也要关注本土文化。强化对中华民族美德教育和新时期各地本土精神的宣扬,能更好地增加对文化的认同感、尊严感、自豪感和使命感。这种文化融合即有国家高度又有地方特色,是“有血有肉”的教育,既生动又有内涵。第四是价值精髓与日常行为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精髓来引领我们学生的日常行为,可使我们学生成为心中有理想、手中有本领、身上有正气、肩上有担当的新时期生力军。四个结合来贯穿“大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必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落到实处,决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核心思想论文例7

关键词:以人为本,公共政策,价值取向

改革之初,为了抓住机遇促进发展,我国公共政策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政策取向打破了“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僵死局面,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也使得自然生态矛盾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极不谐调。这些冲突和矛盾是公共政策在社会全面改革和转型过程中的价值偏颇的集中体现。面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公共政策的人本价值取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第一次把以人为本提升到了公共政策核心价值的地位,明确了我国公共政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一、我国公共政策人本取向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第一,“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精髓。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人是世界之“本”,认为人是世界的本质和终极本质;人是价值之“本”,认为人是世界上最有价值意义的生命存在;人是历史之“本”,认为历史是人的活动史,人是历史的主体,人类创造并主导着历史。

第二,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价值理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同心协心、共同奋斗,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其实,这种小康只解决了人民的物质层面的需求,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而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仅仅满足了人民的物质方面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在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又要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第三,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置于首位,强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公共政策的终极目标。这就要求我国的公共政策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愿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四,公共政策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的内涵就是要让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融洽、协调,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气氛良好。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这一过渡和变革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极化、利益差别显性化、利益矛盾尖锐化。在这样一个不稳定的特定状态下,如何有效整合社会各成员、各阶层、各利益群体、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和谐,关键在于我国公共政策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以物为中心”的公共政策的弊端

第一,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目前,无论从人均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城乡劳动生产率、工农技术装备水平等经济差距看,还是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差距看,我国城乡差距都很大,并且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衡量城乡差距是否适度的标尺,通常是基尼系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和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均在波动中呈现扩大的趋势。1990年,我国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为0.31,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为0.23;到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上升到0.365,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为0.32,从中可以看出扩大的趋势是十分明显的。

第二,地区差距不断扩大。我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但由于自然禀赋、历史基础、区位条件、政策取向等种种差异,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仍然是不平衡的,地区差距不断扩大。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在不断扩大;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也明显扩大;东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差距也在拉大。

第三,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失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市场机制作用的强化,社会公众的利益正在分化,有些人成为市场化的正收益者,有些人则成为市场化的负收益者。因此市场机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最优,但无法矫正由自身引起的不同利益群体利益失衡,具体表现为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利益失衡。在现实中,强势利益群体已经结成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团体,有能力利用各种资源,以各种形式诉求自身利益,影响公共政策制定。有些强势利益集团在某些地方政府决策中甚至会影响政府,使得政府决策向强势利益集团偏向。但另一方面,弱势群体自身既没有资源,也没有能力利用资源,缺少有效途径和渠道来诉求利益,他们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往往被边缘化。弱势群体本来在市场机制过程中利益已经受损,而其利益诉求在某些公共政策过程中又不能得到反映,因此社会利益格局愈发失衡。

二、人本思想在公共政策中的具体应用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

公共决策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决策目标人性化。决策目标人性化就是决策目标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而且也要满足人民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等各种需求,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把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作为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使人民不断获得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为人民群众造福。

其次,决策程序民主化。决策程序民主化,是公共决策以人为本的关键之所在。所谓决策程序民主化,就是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全体决策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正确决策。无数的事实证明,凡是坚持以人为本,按民主集中制进行的决策,决策方案一般来讲是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即使有了缺点或错误也比较容易发现和纠正;而凡是搞家长制、“一言堂”、个人专断所作出的决策,由于没有决策的民主化,决策的原材料不足,信息不够,决策过程简单,缺乏科学可靠的依据,主观随意性大,根本谈不上科学,决策失误就在所难免。

再次,决策主体群众化。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决策一直实行“精英”决策模式,公共决策由少数人操纵,而普通人民群众被拒之门外。这种不民主的决策作风,必然导致决策失误。所以,公共决策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决策中的主观主义、唯意志论、独断专行的作风;才能真正反映人民的意志。笔者强调人民群众是决策的主体,并不是否定领导者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其在决策中的“拍板定案”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我们只是想通过强调人民群众在决策中的主体地位,使领导者在深入了解民情、广泛集中民智的基础上作出的公共决策能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构建“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

这就意味着制定任何公共政策时,都必须把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权利作为根本前提。

首先,公共政策的制定要彰显公共利益取向。公共政策作为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集中反映了社会利益,从而决定了公共政策必须反映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使其具有合法性。因而,许多学者都将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定位于公共利益的实现,认为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和逻辑起点,是公共政策的本质与归属、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对于公共政策应该与公共利益还是私人利益保持一致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将选择公共利益。”坚持公共利益取向,就是制定公共政策必须反映、综合、表达绝大多数人们的利益,满足绝大多数人们的利益需要,必须从维护和谋取人民的利益出发。只有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接受,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执行政策的热情,才能维护社会稳定,才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其次,探索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和渠道。“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将更加重视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尊重人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民主基础上通过充分讨论来完成政策制定过程。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公民的独立自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以及政治民主化的要求不断增强。一方面,探索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如政府组织中加入公民代表、公民训练、基层意见搜集法、听证制度和网上公开征求民意等;另一方面,探索公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渠道,如利用政府门户网站、个别接触、舆论扩散、集体推动、游说工作等政策参与渠道。

(三)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应弘扬公平原则

公平是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公共政策是实现公平的媒介、手段。公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代内公平,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它要求消除不同阶层之层、不同地域之间在机会选择和成果占有上差别悬殊和两极分化现象,尤其把消除贫困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二是代际公平,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公平强调,人类赖于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当代人不要为自己的发展和需要而掠夺式地使用资源,从而损害后代人发展和需要的条件,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权利。因此,这就要求政府在利用公共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在其目标取向上做到:以横向的代内公平,促进经济社会现实的发展;以纵向的代际公平保障经济社会未来不间断的发展。公共政策要以立体公平为目标,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映.地区差距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2004

2.文力.多元利益集团下的社会均衡[J].中国改革,2005

3.赵尔奎,占绍文.构建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J].理论观察,2006

4.潘尔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以人为本”[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核心思想论文例8

 

仁学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的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仁是他的哲学,他的世界观,也是他的伦理道德学说,教育学说,是他的全部博大庞杂的思想体系的‘一以贯之’的总纲。[1]仁学思想中具有十分丰富的价值论资源,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精神财富。

首先,仁学思想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仁学思想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以及对人的发展的追求已经被广大中国人民接受并内化,抛开其中的封建思想基础和不科学成分,不少语言和思想完全可以大胆继承。孔子认为充分体现了“仁”的精神的大同世界是最理想的社会,是“天下为公”的社会。这种大同社会表现在政治方面是“仁道”能得到彻底实现,执政者能够使一切人民的生活都能得到自由幸福,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整个社会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表现在社会风气和面貌上,这是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去爱别人也被别人所爱,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哲学论文,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表现在经济方面,人尽其才,地尽其利。表现在社会治理效果方面,人们没有任何私心与杂念,没有罪恶,没有偷盗窃杀,也用不着刑法,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有三个:一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二是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天下为公也是这个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和自由全面的发展既是这个社会的特征,也是共产主义者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大同社会理想显然体现了这一目标,反映了中国老百姓对美好社会的古老期盼。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孔子特别强调人的道德修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基本内容就是养成“仁德”。“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是孔子倡导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道德。“儒学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把道德放在首位,突出道德在人类生活中的优先地位。……在儒学推崇的诸多道德中,儒学又把‘仁’放在首位,特别突出‘仁’在诸多道德中的优先性与重要性,即所谓‘仁为根本’”[2]孔子强调“仁德”的目的可以理解为是为了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这与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显然是相违背的。但是,人的全面发展显然也包含了道德素质的发展,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宝贵思想资源。仁学思想对人际间情感道德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项空白。

其次,儒家仁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渊源。当前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近期目标,和儒家的小康理想比较接近。“孔子政治理想的特点是从仁的人本哲学思想出发,以怀古的方式憧憬未来论文怎么写。孔子把古代社会加以美化,并且称尧舜时代为‘大同’,文、武、周公时代为‘小康’,并用当时普遍流行的、逆转历史的仿佛越古越好的好古眼光,把‘大同’作为最高理想,‘小康’作为近期的目标。”[1]邓小平正是吸收了儒家的小康思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步走”战略。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其他论述,也汲取了儒家仁学思想的许多有益成分。邓小平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和孔子“庶、富、教”的治国思想有接近之处。《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认为哲学论文,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已经富裕了,就要施行教化。邓小平非常重视发展经济,并把物质文明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同时,他也非常重视科技和教育,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区别在于,邓小平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追求富裕的同时,把目标指向了共同富裕,而且提出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家不可能做到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思考。这些思想同样包含了对儒家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儒家所讲的“仁”与“中和”思想密不可分。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仁”,则能实现家庭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简言之,这个宇宙都将处于一种和谐有序、生生不息的状态。“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儒家推崇“中”的哲学,“‘中’的哲学贯通于儒家所关注的所有层面(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然等),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所有领域(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等)。儒家构拟了一个合乎‘中’之精神的和谐世界。”[3]反观当代中国,在市场经济利益机制的驱动下,追名逐利、坑蒙拐骗、见利忘义等随处可见。为了追求物质享受,人类疯狂掠夺自然,带来严重的资源环境等问题,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然等关系问题日益突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正是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中所包含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都是儒家仁学思想的现代体现。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提倡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包含了丰富的儒家仁学思想。如前所述,儒家仁学在政治上的理想是追求大同世界,即天下定于“一”,这一思想表现在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即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即源于此。儒家思想教导人们以个人的修养为核心,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由内而外的步骤,实现内圣外王,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直至理想的大同社会。这一思想尽管立足于封建宗法社会,但其所倡导的整体主义精神在任何和平社会都具有现实意义。另外,儒家仁学对生命精神的强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之一。“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4]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所说的天即自然,是有生命的并且不断创造生命的自然,而人的生命存在则是与之息息相关的哲学论文,不是二元对立的。”[5]周易系辞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是符合孔子学说的,是对孔子学说的进一步发展。中华民族历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积极入世。这种自强不息的生命精神和儒家对人格、人品的强调结合起来,造就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舍生取义、勇于献身的民族精神。“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里的“志”就是道、义、仁、德等,儒家倡导人们无论穷达贫富,都要追求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孔子本人就是这种理想人格的典范。较之孔子,孟子更加锋芒毕露,他崇尚自尊其道,藐视王公大人的“大丈夫”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孔孟所提倡的君子人格及“大丈夫”气概,尤其是孟子提倡的“以德抗位”思想,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君主权力的冲击,是他们本人未能预料的。从这个角度讲,儒家仁学的积极意义一点都不能抹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看起来似乎与儒家思想无关,实际上也摆脱不了民族文化的影响。如上所述,原始儒学的生命精神,其实乃源自宇宙的本性。《周易系辞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天地的根本性质是生生不息,人也应据此自强不息,发扬创造性的生命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而不灭,靠的正是这样一种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充分发挥了这种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儒家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论文怎么写。荣辱观是指“‘荣辱感’所蕴含或预设的道德观念体系”。[6]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先立后破,从不同内容和不同角度提出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判断的新要求。这些要求固然和当前时代特点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中直接论述荣辱观的也比较多。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就是说“士”应该知道礼义廉耻。荀子从义利关系上论述了他的荣辱观:“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孟子则把仁与不仁与荣辱联系起来:“仁则荣,不仁则辱”《孟子?公孙丑上》。“仁”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原则,也称为“仁道”原则。它不仅是一种美德及行为要求,而且是一种判断主体是否具有荣辱感的道德标准。孔子将“仁”(即道德)的本质概括为“爱人”,不仅揭示了道德的利他本质,也提出了做人的一种道德准则和美德规范。孔子认为“忠”、“恕”是实行“仁”的根本途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此之谓“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之谓恕。(论语卫灵公)全球伦理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定为黄金规则,作为最低限度的伦理规则,是人人都能遵守的哲学论文,仁学思想的现代伦理意义由此可见一斑。从广义的角度看,“仁”有全德之意,包含恭、宽、信、敏、惠、勇、知等。“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 惠。’”(论语阳货)“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仁学思想所包含的道德规范更是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家庭道德的角度看,儒家把孝悌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这是仁学得以绵延的社会基础。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孔子提出的“敬事而信”、“行之以忠”等集中反映了儒家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从社会公德的角度看,台湾学者刘立林将孔子以仁和礼为核心的社会公德概括为十个方面:“1、仁爱为本,推己及人;2、以礼待人,以和为贵;3、尊重知识,推重人才;4、诚实守信,表里如一;5、严于律己,宽以待人;6、尊师敬老,爱幼帮残;7、见得思义,生财有道;8、当仁不让,勇是竞争;9、反对公害,宽容隐私;10、求实求新,有过就改。……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的历史,自孔子始,至今,丝毫没有减弱‘仁’和‘礼’作为社会公德奠基石的历史意义。”[7]当然,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其内容显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重复,而是和当前社会条件、时代条件相结合,是对新的社会条件和时代条件的反映。

参考文献:

[1]匡亚明.孔子评传[M].济南:齐鲁书社,1985:183,249.

[2]蒋庆.儒学的时代价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21.

[3]舒大刚,彭华.忠恕与礼让――儒家的和谐世界[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43.

[4]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24.

[5]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1.

[6]邵显侠,陈真.荣辱思想的中西哲学基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

核心思想论文例9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内容;策略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发展中,我们需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培养,按照国家的发展方向,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毕业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理解党的相关政策方向,有利于高校落实全面发展的方针,坚持宣扬爱国主义精神,鼓励学生理解民族的精神和时代的理念。大学生是国家建设未来的力量,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更好地建设祖国,提升培养人才的标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向导,才能真正指引学生做到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总之,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加强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大学生逐步成为建设祖国的主力军,国家一再强调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大学作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阶段,要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能否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人们想要认识世界,并且进一步改造世界,就需要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当面对社会中遇到的问题时能够积极解决。在现代社会中,教师需要将学生培养成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人才。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现代社会,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到世界的变化,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学生在获取大量知识的同时,也会受到不良的影响,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我国发展的方向和理念,上文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内容进行了阐述,分析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进一步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高校可以将校内和校外的活动相结合,确保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参观革命老区,讲授革命事迹,用革命先烈的精神激励学生。高等院校教学不同于初高中教学,教师要注意将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根据专业的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理念,深化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能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对党的基本政策进行解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精神为指导,培养合格的人才,引导学生自觉感知国家政策,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2.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理论,对大学生的教育应当践行社会主义的相关思想,帮助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首先,需要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的文化中,将学校的办学理念融入教学计划中。其次,要坚持在高校内举办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党的思想方针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培养。

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坚持党的领导方针,认清社会发展趋势,每一名大学生都要明确认识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要指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思想进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旨在帮助学生明确发展的方向,面对每个大学生要做到尊重差异,因材施教。例如,在大学的本科阶段,学校为了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侧重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明确将来的发展方向,准确把握学习规律,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标准。

核心思想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含义

所谓人文关怀,指的就是要关注人以及人类本身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人文关怀在它最基本的层次就体现出了人的价值、尊严以及人的发展和生命的重要性,尤其是针对人的精神生活和需求,这些方面都是以加强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更加注重的是教育双方的思想意识上的交流,以及原本意义上教育与被教育者双方的地位平等性,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达成“共赢”的局面。在进行人文关怀的过程中,高校要更加注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大学生一定程度上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应当将大学生看成是拥有独立个性以及特定观念的教育主体。这样的话,就能够将高校的人文关怀工作落到实处,充分调动大学生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2 高校思想工作中进行“人文关怀”的基本要求

2.1 在进行人文关怀的工作时,要学会尊重人

尊重,是与人相处最起码的要求,而表现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就要求尊重人在发展、生存和享受上的需求,不应当将人作为一个客体、工具或手段而存在的。学会尊重不仅仅适用于社会,也适用于各大高校,因为一个良好的尊重人、尊重知识的风气能够很好地建设一个和谐的校园。特别是现在,人们对精神满足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高知识分子人群的不断增加,更加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可以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一定的程度决定了人的自觉性。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做好“尊重人”的工作,坚持做到尊重每一个教师和学生。

2.2 在进行人文关怀的工作时,要学会利益上的引导

人们的利益主要体现在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种不同的需求,对于这些需求的追求是人们活在这个世上的动力来源。只有满足了自己对于利益需求的欲望,才能够丰富自己的思想。但是一旦追求这种利益的欲望被镇压了,人类的发展就会进入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最终导致停滞不前。因此,在做好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就应当重视引导好学生在利益上的追求欲望,通过帮助学生处理好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的关系,使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利益观。

2.3 在进行人文关怀的工作时,要学会关爱人

关爱,是人特有的品质。关爱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促进人与人之间在各方面的情感交流,当这种情感到达一定的程度时,就会产生责任。因此,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要学会关爱人,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多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最终营造人文关怀的良好氛围。另外,通过关爱之情,可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的地位以及在高校所具有的作用,从而更加有力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建设更美好的高校。

3 人文关怀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必要性

人文关怀在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因此,进行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非常有必要,这种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人文关怀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在本质上的回归,这种本质主要是体现在以人为出发点进行的培养人、教育人的活动。高校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促进大学生在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其次,人文关怀符合了现代教育的理念,是适应时代精神的需要。在当今这个社会大发展的前提下,人们过度的追求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大学校园也不再注重培养综合型的人才,而是转向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常常会出现人在精神生活、道德等方面的缺失,使得人的现代化远远地落后于社会的现代化。因此,加强人文关怀的建设,不仅仅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更是适应时代精神的需要。

4 开展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如何做好“人文关怀”的工作,特别是在今天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进行人文关怀的工作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树立正确的人文关怀价值理念。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要始终坚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给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空间。同时要将这种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的工作中,成为一个学校办学的最基本的理念。其次,人文关怀要贯穿在教学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在教育内容上,必须选择符合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时代风格、符合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以及能够考虑到大学生的个性差异的教材;在教育方法上,要采用对话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通过QQ、微博等网络交流工具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并适当地关爱学生。最后,要营造和谐的高校人文环境,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这就要求在进行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传播与培植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在校园的内涵上不断地挖掘和提升,同时加强对人文学科的重视,弘扬人文精神。

5 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我国在科技、经济、教育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各方面的高端技术人才大量的涌现。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我国各方面的建设更是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社会发展越快出现的问题也就越多,特别是在人地现代化跟不上社会的现代化这一问题上。因此,在不断发展经济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回过头来审视一下问题的原因所在,特别是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上的不到位以及人文关怀的缺失,直接导致了一些严重的后果。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适应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需要,更是从根本上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