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产业汇报材料模板(10篇)

时间:2022-06-22 11:07:06

产业汇报材料

产业汇报材料例1

医药产业共有金健药业和洞庭制药两家旗舰企业,分别由市编委办和市国资委为主负责联系服务。今年来,协调小组按照市推新办统一安排部署,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所做工作

1、加强日常联系,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出谋划策。我们采取电话、书信、网络和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动态和重大活动进展情况,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政策法规信息,并及时向企业进行反馈。市编委办坚持每月到企业调研一次,掌握一手材料,及时调整每个阶段的服务重点。4月上旬,市编委办主任吴让晓带队深入金键药业开展实地调研活动,与企业管理团队就企业今后发展规划、企业现存难题及对我办服务企业的要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巩固和拓展本地销售市场、建设药剂配送中心、协助企业做好国外到期专利药剂产品的引进工作、加强与医药科研院所在新型药品制剂研制生产等方面的合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市国资委深入洞庭药业,认真搜集企业在生产经营及外部发展环境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

2、调动各类资源,帮助企业争取政策支持。4月下旬,市编委办与市经信委、商务、科技、财政等部门联系,广泛收集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与金键药业公司领导层共同进行了学习和消化,并初步拟定了帮助企业争取项目支持的工作计划。同时,当得知企业近年来引进的不少专业技术人才,因住房困难而导致他们人心不稳这一情况后,服务企业工作组主动与***经济开发区相关领导和部门联系,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廉租房指标,通过前后4次的衔接,目前,***经济开发区领导已经批示,同意按照金健药业要求,给予其25套廉租房指标,以解决金健药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住房保障问题。市国资委积极帮助企业扩大融资规模,在资产注入、资料移交、权证办理等方面积极为企业做好服务,为企业融资提供方便,针对总部搬迁项目中时有发生的阻工、强行参工参运等突出问题,邀请市优化办到现场进行督查,优化施工环境。

3、积极主动帮扶,支持企业创新产品销售模式。市编委办先后5次与金健药业公司领导层就如何继续巩固本地市场,建立长效销售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围绕着帮助公司稳固并拓展市场,确保公司和大型医院长期合作的课题深入调研,主动献计献策,并与公司达成一致意见:拟采取金健药业与大型医院合作,在医院建设静脉制剂配送中心的新型营销模式。确定了静脉制剂中心由金健药业负责出资建设和业务指导,建成运行后,制剂中心将以金健药业大输液产品为基础,根据医院医疗需求,集中按处方配制、运送静脉输液产品的基本思路。这种新型销售模式,有利于巩固企业和医院的双方合作,促成金健药业产品在销售上形成长效机制。按照上述工作思路,市编委办积极行动,充分利用自身行政资源优势,多次与本地大型医院联系衔接合作事宜。5月下旬,与金健药业公司相关领导一道,先后前往汉寿县、***县、津市市等地,落实县级人民医院静脉制剂配送中心建设事宜。邀请县委、政府领导、县委组织部及县编办的领导,一起与企业负责人调研座谈。在座谈过程中,服务企业工作组针对院企双方在今后如何更加紧密合作,如何尽快完成静脉制剂中心建设等问题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得到了院企双方的一致认同和采纳。目前,汉寿县、***县、津市市人民医院领导均明确表示,将继续大力支持本地医药企业发展,在同等质量、价格和服务条件下,优先考虑由金健药业公司承担静脉制剂中心的投资建设工作。

4、协调各方关系,帮助企业巩固和拓展产品销售市场

根据《***省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实施办法》规定,全省各地6月底以前要完成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用药的集中招标采购,并以县为单位实行基本药物集中统一采购。金健药业大输液产品虽然已纳入***省基本药物目录,但由于大输液产品生产厂家多,竞争激烈,该公司产品进驻本地市场时间较短,公司与县市区医疗卫生部门日常沟通联系较少等不利情况后。为使金健药业产品顺利进入各县市区基本药物目录,继续巩固完善本地销售市场,6月下旬,市编委办与金健药业领导一道,先后前往***县、临***县、***县等地开展客情维护,并与当地县委、县政府领导、卫生局及医院负责人进行了座谈,通过服务企业工作组的不懈努力,目前,金健药业大输液产品进入我市各县市区基本药物目录事宜已基本敲定,使得企业产品本地销售市场得以巩固。此外,还动员工作人员利用亲朋好友关系,先后在广东、江西和甘肃等省卫生部门联系相关人员,了解基本药物目录招投标有关政策,为企业服务提供相关信息。

产业汇报材料例2

一、IT产业发展情况

***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占地一千亩,总投资12亿人民币,集科研、教学、生产、专家楼、生活等为一体的新型软件产业园区。现有莱迪斯特、锐毕利、中联发电子等一批企业落户园区。神泰科技碳纤维、宏大光电科技单晶硅、诚益通电子自控系统、澳亚科技软件系统等一批总投资1亿元、5亿元、10亿元以上的高新科技重大项目正在开工建设。莱迪斯特集成电路等5个高新科技项目竣工投产,高新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将全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1、莱迪斯特项目投资情况。SMT电子信息项目由苏州莱迪斯特电子有限公司投资新建,项目总投资10亿元,征地100亩,新建厂房及附属用房6.8万平方米,新上50条SMT控制生产线。项目主要生产、销售:微电脑控制器、智能化设备、智能系统软件、SMT电子控制板及家电类系统控制等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微电子智能控制类、电子通讯类、汽车电子控制类、数码及家电类产品等。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40亿元,实现税收5亿元,创汇5000万美元。目前,一期工程投资4亿元,10条生产线全部满负荷投入运行,预计投产后年销售10亿元,利税1亿元。

2、IT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根据“十一五”规划,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区于2007年新建高新技术园区,莱迪斯特特、锐毕利、中联发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园区投入生产。宏大光电科技单晶硅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神泰科技碳纤维项目一期工程预计在年底竣工投产。预计到年底入园企业30家,到2012年争取建成IT产业企业100家。

3、以IT高新产业园为依托,重点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寻求突破。今后发展重点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重点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光传输和交换技术、宽带接入技术、高性能数据存取技术、数字编码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新型外部设备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与生产工艺、高清晰度CRT技术、彩色液晶显示技术、新型光电子器件的关键生产技术、电子组装技术等。

二、风电产业情况

风电产业于2008年开始起步,现有***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和***火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两个企业生产风电设备,华锐风电总投资30亿(一期工程10亿元)。***火电总投资2亿。

1、风电产业投资情况:华锐风电***产业基地总投资30亿元,一期占地488亩,年产120万千瓦风电设备,目前5万平方米总装车间、1万平方米办公楼、3万平方米的仓库正在紧张建设,4月底基本完成土建工程,5月中旬第一台样机可望下线,确保按期竣工投产。今年5月份,华锐风电***产业基地将下线***第一台3兆瓦风电机组。***火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投资2亿元,主要研发生产1.5MW的双凸极无刷直流发电机及配套设备,本项目风力发电机,采用双凸极结构,转子上无绕组、无永磁体,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采用低速直驱,使风力机无需齿轮箱增速。产品主要性能国内领先,其中多项性能处于目前国际最新技术水平。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MW风力发电机及配套设备280台套的产业化能力。

2、风电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目前,风电设备研制生产企业两家:一是华锐风电***产业基地项目由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新建。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风电机组开发、设计、制造、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二是***火电与东南大学进行技术合作,研制生产风力发电的MW级双凸无刷直流发电机及配套设备的开发及其产业化。装备制造业是***主导产业,现有输变电设备、数控机床、阀门铸造、精密齿轮、鞋机制造等,都具有一定规模。风电产业的崛起为***装备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商机。

3、风电产业的发展是***产业升级的具体目标,随着华锐风电基地的不断建设和相关风电关键配套零部件项目的引进开发,***风电基地将成为销售全国第一风电设备产业基地,成为海上风电设备生产和出口的重要产业基地。***火电与东南大学的合作,使我区的风电产业又迈出了更新的一步,在此基础上将规划建设风电设备产业园,形成国内风力发电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区,以产业集群的合力参与国、内外风力发电市场的竞争。风电设备生产制造2009年将继续加大投入10亿元,对华锐风电二期工程抓紧实施,***火电将继续扩大投入。同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进一步推进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风电产业2009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2.5亿元;2010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利税5亿元;2011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8亿元。

 

 

产业汇报材料例3

一、IT产业发展情况

***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占地一千亩,总投资12亿人民币,集科研、教学、生产、专家楼、生活等为一体的新型软件产业园区。现有莱迪斯特、锐毕利、中联发电子等一批企业落户园区。神泰科技碳纤维、宏大光电科技单晶硅、诚益通电子自控系统、澳亚科技软件系统等一批总投资1亿元、5亿元、10亿元以上的高新科技重大项目正在开工建设。莱迪斯特集成电路等5个高新科技项目竣工投产,高新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将全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1、莱迪斯特项目投资情况。SMT电子信息项目由苏州莱迪斯特电子有限公司投资新建,项目总投资10亿元,征地100亩,新建厂房及附属用房6.8万平方米,新上50条SMT控制生产线。项目主要生产、销售:微电脑控制器、智能化设备、智能系统软件、SMT电子控制板及家电类系统控制等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微电子智能控制类、电子通讯类、汽车电子控制类、数码及家电类产品等。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40亿元,实现税收5亿元,创汇5000万美元。目前,一期工程投资4亿元,10条生产线全部满负荷投入运行,预计投产后年销售10亿元,利税1亿元。

2、IT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根据“十一五”规划,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区于2007年新建高新技术园区,莱迪斯特特、锐毕利、中联发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园区投入生产。宏大光电科技单晶硅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神泰科技碳纤维项目一期工程预计在年底竣工投产。预计到年底入园企业30家,到2012年争取建成IT产业企业100家。

3、以IT高新产业园为依托,重点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寻求突破。今后发展重点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重点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光传输和交换技术、宽带接入技术、高性能数据存取技术、数字编码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新型外部设备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与生产工艺、高清晰度CRT技术、彩色液晶显示技术、新型光电子器件的关键生产技术、电子组装技术等。

二、风电产业情况

风电产业于2008年开始起步,现有***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和***火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两个企业生产风电设备,华锐风电总投资30亿(一期工程10亿元)。***火电总投资2亿。

1、风电产业投资情况:华锐风电***产业基地总投资30亿元,一期占地488亩,年产120万千瓦风电设备,目前5万平方米总装车间、1万平方米办公楼、3万平方米的仓库正在紧张建设,4月底基本完成土建工程,5月中旬第一台样机可望下线,确保按期竣工投产。今年5月份,华锐风电***产业基地将下线***第一台3兆瓦风电机组。***火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投资2亿元,主要研发生产1.5MW的双凸极无刷直流发电机及配套设备,本项目风力发电机,采用双凸极结构,转子上无绕组、无永磁体,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采用低速直驱,使风力机无需齿轮箱增速。产品主要性能国内领先,其中多项性能处于目前国际最新技术水平。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MW风力发电机及配套设备280台套的产业化能力。

2、风电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目前,风电设备研制生产企业两家:一是华锐风电***产业基地项目由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新建。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风电机组开发、设计、制造、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二是***火电与东南大学进行技术合作,研制生产风力发电的MW级双凸无刷直流发电机及配套设备的开发及其产业化。装备制造业是***主导产业,现有输变电设备、数控机床、阀门铸造、精密齿轮、鞋机制造等,都具有一定规模。风电产业的崛起为***装备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商机。

3、风电产业的发展是***产业升级的具体目标,随着华锐风电基地的不断建设和相关风电关键配套零部件项目的引进开发,***风电基地将成为销售全国第一风电设备产业基地,成为海上风电设备生产和出口的重要产业基地。***火电与东南大学的合作,使我区的风电产业又迈出了更新的一步,在此基础上将规划建设风电设备产业园,形成国内风力发电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区,以产业集群的合力参与国、内外风力发电市场的竞争。风电设备生产制造2009年将继续加大投入10亿元,对华锐风电二期工程抓紧实施,***火电将继续扩大投入。同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进一步推进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风电产业2009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2.5亿元;2010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利税5亿元;2011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8亿元。

 

 

产业汇报材料例4

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了优质水果、名优茶业、精细蔬菜、道地中药、优质生猪和特色林竹等区域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以战略资源开发、现代加工制造、科技创新服务、农产品加工为导向,重点打造了三江流域水电开发基地,德阳重大装备产业集群,以成都高新区和绵阳科技城为代表的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攀西钒钛制造基地,川南综合化工产业基地和川东北天然气产业基地。围绕建设西部物流中心、西部商贸中心和西部金融中心,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二、主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成就

(一)特色农业 (二)清洁能源 (三)高新技术 (四)装备制造产业规模较大、技术装备先进、研制水平领先、配套体系完善的发展格局,拥有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东方电气、二重集团、成飞集团、资阳机车、长征机床、新筑路桥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大批地方配套企业迅猛发展,形成了清洁高效(含核电)发电设备、冶金化工成套设备、工程机械、石油钻采、铁道机车车辆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是国内三大重装基地之一。在全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拥有部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5家,为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产业汇报材料例5

(一)苏木基本情况

苏米图苏木位于鄂托克旗南部,地处毛乌素沙区的北部边缘,东邻乌审旗、南接鄂托克前旗、乌审旗,北靠本旗乌兰镇。总面积2822.3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17.6万亩,井灌饲草料地面积3.41万亩,辖10个行政嘎查,总人口5800人,其中蒙族占85.2%。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对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各嘎查和农牧户已全部通网电。省道、乡村公路、街巷硬化等道路里程达310公里,10个嘎查和90%的牧业小组通了村级公路,农牧民出行和畜产品的运输更加便捷。

(二)产业发展定位

根据《鄂托克旗委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意见》,依托苏米图苏木产业发展现状和条件,结合产业基础,苏米图苏木农牧业产业发展定位为“现代生态畜牧业”,重点培育发展肉牛、肉羊、生态及沙产业 “三大”生态产业链,建设绿色生态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三)发展现状

近年来,苏米图苏木党委政府在旗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以本地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培育肉牛、肉羊、生态及沙产业为基础,以建设现代生态家庭牧场、龙头企业、牧区新型经济合作组织为主体,以发展现代生态绿色畜牧业为突破口,以提高牧民收入为目标”发展思路,我苏木农村牧区经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农业生产能力牲畜保有量稳步提升。全苏木目前肉牛存栏达到4万多头,占全旗肉牛存栏量的65%,肉羊存栏12万只,年产羊毛360万吨,年出栏肉羊6.5万只。种植优质牧草1.28万亩,饲料玉米1.5万亩、青贮玉米0.35万亩,年产优质牧草(紫花苜宿)8960吨、饲料玉米950吨、玉米秸秆9000吨、青贮玉米15750吨。二是农牧业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新型经营主体迅猛发展,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5个,家庭牧场50个现代化养殖示范场1个,高标准棚圈1.58万平方米。三是农牧业基础条件更加完善。改良草场1.2万亩,节水灌溉覆盖率达到90%,农技作业水平达到75%。四是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审核通过6万亩水保沙源项目工程实施方案,并在斯布扣嘎查改良草场12000亩;完成春秋季植树造林任务2万亩、飞播5.5万亩、天保工程8680亩。五是农村改革稳推进。完成土地草牧场确权工作,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也在逐步进行。

(四)制约因素

当前制约我苏木农村牧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农牧区基础设施有待加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层次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养殖成本过高,农牧民增收压力加大;现有产业关联度不高、融合度低,合作社—家庭牧场—企业之间没有形成产业链上的联系。

二、产业发展情况

(一)肉牛产业

苏米图苏木是鄂托克旗乃至鄂尔多斯市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2018年全苏木肉牛存栏量达到4万多头,占全旗肉牛存栏量的65%,其中基础母年存栏2.4万头,年出栏肉牛1.6万头。围绕肉牛产业,建设中心配种站3处、种牛繁育场1个、肉牛养殖生态家庭牧场100 余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5家。近年来通过各级专项资金支持,已为嘎查引进纯种安格斯牛共计559头,配套棚圈、自动饲喂机等设施,为今后肉牛产业发展打下基础。与自治区改良站紧密合作,提高配种人员相关技术能力,完成1000余头肉牛改良。苏木党委积极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将肉牛产业发展与精准脱贫相结合,筹措资金43.7705万元,启动实施扶贫“滚动牛”项目,先后向当地建档立卡25户贫困户提供基础母牛50头,实现“滚动牛”全覆盖,帮助贫困户逐步扩大养殖规模,打下产业脱贫基础,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实现滚动发展,提升扶贫实效。

(二)肉羊产业

产业汇报材料例6

(一)苏木基本情况

苏米图苏木位于鄂托克旗南部,地处毛乌素沙区的北部边缘,东邻乌审旗、南接鄂托克前旗、乌审旗,北靠本旗乌兰镇。总面积2822.3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17.6万亩,井灌饲草料地面积3.41万亩,辖10个行政嘎查,总人口5800人,其中蒙族占85.2%。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对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各嘎查和农牧户已全部通网电。省道、乡村公路、街巷硬化等道路里程达310公里,10个嘎查和90%的牧业小组通了村级公路,农牧民出行和畜产品的运输更加便捷。

(二)产业发展定位

根据《鄂托克旗委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意见》,依托苏米图苏木产业发展现状和条件,结合产业基础,苏米图苏木农牧业产业发展定位为“现代生态畜牧业”,重点培育发展肉牛、肉羊、生态及沙产业 “三大”生态产业链,建设绿色生态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三)发展现状

近年来,苏米图苏木党委政府在旗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以本地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培育肉牛、肉羊、生态及沙产业为基础,以建设现代生态家庭牧场、龙头企业、牧区新型经济合作组织为主体,以发展现代生态绿色畜牧业为突破口,以提高牧民收入为目标”发展思路,我苏木农村牧区经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农业生产能力牲畜保有量稳步提升。全苏木目前肉牛存栏达到4万多头,占全旗肉牛存栏量的65%,肉羊存栏12万只,年产羊毛360万吨,年出栏肉羊6.5万只。种植优质牧草1.28万亩,饲料玉米1.5万亩、青贮玉米0.35万亩,年产优质牧草(紫花苜宿)8960吨、饲料玉米950吨、玉米秸秆9000吨、青贮玉米15750吨。二是农牧业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新型经营主体迅猛发展,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5个,家庭牧场50个现代化养殖示范场1个,高标准棚圈1.58万平方米。三是农牧业基础条件更加完善。改良草场1.2万亩,节水灌溉覆盖率达到90%,农技作业水平达到75%。四是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审核通过6万亩水保沙源项目工程实施方案,并在斯布扣嘎查改良草场12000亩;完成春秋季植树造林任务2万亩、飞播5.5万亩、天保工程8680亩。五是农村改革稳推进。完成土地草牧场确权工作,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也在逐步进行。

(四)制约因素

当前制约我苏木农村牧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农牧区基础设施有待加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层次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养殖成本过高,农牧民增收压力加大;现有产业关联度不高、融合度低,合作社—家庭牧场—企业之间没有形成产业链上的联系。

二、产业发展情况

(一)肉牛产业

苏米图苏木是鄂托克旗乃至鄂尔多斯市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2018年全苏木肉牛存栏量达到4万多头,占全旗肉牛存栏量的65%,其中基础母年存栏2.4万头,年出栏肉牛1.6万头。围绕肉牛产业,建设中心配种站3处、种牛繁育场1个、肉牛养殖生态家庭牧场100 余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5家。近年来通过各级专项资金支持,已为嘎查引进纯种安格斯牛共计559头,配套棚圈、自动饲喂机等设施,为今后肉牛产业发展打下基础。与自治区改良站紧密合作,提高配种人员相关技术能力,完成1000余头肉牛改良。苏木党委积极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将肉牛产业发展与精准脱贫相结合,筹措资金43.7705万元,启动实施扶贫“滚动牛”项目,先后向当地建档立卡25户贫困户提供基础母牛50头,实现“滚动牛”全覆盖,帮助贫困户逐步扩大养殖规模,打下产业脱贫基础,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实现滚动发展,提升扶贫实效。

(二)肉羊产业

产业汇报材料例7

尊敬的余主任、市旅发委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元江县政府向省旅发委、市旅发委各位领导莅临我县指导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向多年来对元江旅游工作给予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就元江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作简要汇报,不足之处,请予以指正:

一、基本情况

元江是以哈尼族、彝族、傣族为自治民族,多民族和睦共处的山区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共辖5乡2镇3街道81个村(居)委会763个村(居)民小组,国土总面积285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6.8%)。2016年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20.8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1.7%;生产总值72.11亿元,财政总收入6.3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2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90元。境内山坝相间,立体气候特点突出,最高海拔2580米,最低海拔327米,坝区常年无冬,终年无霜,县城年平均气温23.9℃,素有“天然温室”之美誉,是距省会昆明最近的热区。随着昆曼国际大通道的建成,老国道213线改扩建,以及泛亚铁路、永金高速公路、元江通用机场等项目建设,元江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近年来,元江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我县五大产业进行重点培育,积极抢抓省市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措施机遇,组织成立元江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设立县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以建设旅游强县为目标,充分挖掘“一片四线”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景区景点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2016至2020年县级财政预算每年安排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以上,全力打造“避寒养生 花果元江”旅游品牌形象,努力在“十三五”期间把元江建设成为云南最美热区、云南热区特色生物资源开发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冬季避寒旅游胜地。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以大项目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一是以规划为引领,树立项目储备意识。按照我县旅游规划总体修编,“十三五”期间共谋划旅游储备项目42个,2018年计划新增5个。目前果香四季国际旅游度假区已纳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山云华界农业旅游庄园纳入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滨江傣族蒙面情歌园、哈尼罗槃王宫等6个前期项目纳入市级重点建设项目,为下步精准招商做足准备。二是高站位远谋划,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入库。积极与旅游企业对接,做到应统尽统、应纳尽纳,今年以来共入库果香四季、山云华界、印象大酒店等7个项目,完成投资4.72亿元。三是狠抓项目建设,统筹推进重点项目。投资70亿元的果香四季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并成立由县长及云南建投集团副董事长为组长,双方共建共担责任机制的项目建设指挥部,抽调各部门精兵强将全力跟踪服务项目建设;投资3.4亿元的山云华界农业旅游庄园完成主体工程建设,2018年可建成投入运营;投资3.2亿元的红河谷热海投入试运营;投资5000万元的印象大酒店完成项目建设;投资6.5亿元高标准高规划建设十里滨江旅游休闲带,做美做优道路景观建设。四是以示范创建为目标,夯实旅游基础。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为目标,投入170万元公开招投标,委托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开展元江县全域旅游策划编制工作,并于12月8日完成编制策划第二轮汇报。全力做好全域旅游示范县、省级旅游度假区申报前期工作,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为全域旅游发展打实基础。

(二)发展乡村旅游助力精准扶贫。大力加快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制定了《元江县加快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工作方案》,打造坡垤村、者嘎村、曼来移民新村片区等1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重点推进坡垤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启动坡垤农业旅游庄园策划,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引进“元江坡垤谷农业旅游有限公司”,整合项目资金1600万元完成整体村落改造。利用“旅游+农业”模式,推进曼来移民新村片区乡村旅游发展,整合项目资金1880万元,全面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旅游项目提档升级,完成停车场、旅游标识标牌建设,推进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项目建设,加大乡村旅游接待户业务技能培训,成功举办七届荔枝节。目前,曼来移民新村片区共有农家乐和民宿客栈6家,床位83个,可同时接待1000人以上用餐。今年以来,我县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服务接待设施质量等级评定工作,经市乡村旅游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元江县依江风辣木体验庄园被评为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单位;经县乡村旅游质量等级评定领导小组评定,元江县城外城饮食城等7家单位被评为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单位,元江县傣乡情农家乐等4家单位被评为二星级乡村旅游接待单位。目前,我县共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单位18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12家、二星级4家,星级农家乐对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三)打响“厕所革命”,补齐公共服务短板。2017年元江县共投资405万元建设旅游厕所9座,不断深化、创新突破,完善“以商养厕”运营模式,抓管理、抓建设,从根本上改变旅游厕所脏、乱、差、少、偏的实际问题。在旅游厕所选址上,我们充分满足群众之所需,不做雪中送炭,只为锦上添花,超前布局、合理规划,更重要的是让群众及游客的文明程度、文明意识得到大幅提升,也对其他公共服务项目建设起到示范作用。目前,我县结合棚户区改造项目,共完成惠隆佳园特色小镇3座旅游厕所建设,云南省低海拔训练基地1座旅游厕所改造建设,红侨五队及莫郎2座旅游厕所建设;在县城新农贸市场新建商贸城旅游厕所2座。我们将以 “厕所革命”为抓手,完善元江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向智慧旅游等领域延伸。

(四)充分挖掘资源打造旅游节庆活动品牌。今年以来,元江共投入255万元成功举办春节系列活动、龙潭正月十六街、甘庄花街节、白族三月会米干节、曼来荔枝节、傣族蒙面情歌节、甘庄彝族火把节、梯田人家“喍奢扎”、哈尼狂欢十月年等节庆活动,精心举办好每年一届的“金芒果文化旅游节”,并在传统举办活动基础上创新办节方式。水果、土特产、美食一条街等活动陆续推向市场化运作,更增加了啤酒音乐嘉年华、越野车邀请赛等互动性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到元江旅游过节。金芒果节期间,我县星级宾馆酒店入住率达到100%,接待省内外游客共28.95万余人次,实现社会旅游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20%和35%,进一步提升了“花果元江”旅游形象。

元江作为云南省低海拔体育训练基地,积极推动以滑翔伞、山地自行车等活动为载体,旅游与体育融合发展的新型旅游模式,体育场馆设施不断完善、提档升级,吸引了中国第一支软式网球队到元江进行为期半年的冬季集训,积极备战明年举办的亚运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元江文化旅游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县内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较快县市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文化旅游规划滞后,与全域旅游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文化带旅游、旅游促文化的发展机制还未形成,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目标、结构框架还不清晰,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还未完全显现。二是基础设施薄弱,旅游产品供给不足。旅游景区景点及旅游活动场所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景点周边及县城区住宿条件单一,缺乏精品客栈、公寓、民宿等多样化的住宿渠道,在旅游六要素中,娱、购环节薄弱,能供游客休闲娱乐的场所不多、选择甚少。三是缺乏旅游专业人才。现阶段旅游人才的引进、培养尚未形成体系,缺乏旅游经营和市场开拓专业人才,未配备专业旅游车队和导游团队,旅游服务接待能力较弱。四是我县财政薄弱,项目资金投入不足,贷款融资困难。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重大决策部署,以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为抓手,积极争取列为第三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重点招商、精准招商。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景区景点基础配套设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做好宣传营销,抓实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加快文化旅游经营人才、企业家队伍建设,强化现有文化旅游产业管理和经营人员素质。鼓励和扶持景区景点、宾馆酒店提档升级,建立景区景点与宾馆酒店联动服务机制,评选旅游星级宾馆酒店、特色餐饮名店、旅游商品店、时鲜果蔬店,促进地方特色餐饮业发展,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

四、恳请帮助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恳请省旅发委将元江县纳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

(二)我县重点项目果香四季、山云华界已开工建设,但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土地调规难的问题,恳请省旅发委帮助元江县政府向省司法厅协调解决果香四季项目地的土地问题,以及山云华界融资难的问题,并将果香四季、山云华界两个项目纳入省级旅游重点建设项目。

(三)恳请省旅发委将曼来镇移民新村纳入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以及“两山”理论创新实践点。

(四)恳请省旅发委给予旅游扶贫示范村坡垤村更多的资金、政策倾斜。

产业汇报材料例8

一、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一)面向群众,全面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为进一步丰富全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永兴县举办了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几个大型的文艺节目。一是举办了首界“十佳道德标兵”颁奖暨和谐永兴迎新春文艺晚会;二是在7月24日又首次邀请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艺术团来永兴县举办“魅力银都,星光永兴”大型综艺晚会;三是9月15日举办了中国郴州(山水银都)生态旅游节,以《银之都·河之恋——浪漫永兴银河会》为主题,气氛热烈、高潮迭起,让全县人民品尝到了一份丰厚的视觉盛宴和文化大餐,是永兴县少有的高品位、高档次的文化活动。

同时各类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全年共发表文学作品600余篇,创作书法作品300余篇,美术作品120篇。又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活动,共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0余次,举办文艺培训班4期,培训人数200多人;县花鼓戏剧团全年开展下乡巡回演出220场,观众人数达20万人次;县电影公司积极抓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在全县开展场优秀国产影片下乡展影活动,共完成电影放映3037场(其中农村电影放映2986场)。

(二)重在建设,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是积极抓好银都文化建设项目;二是积极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通过积极争取永兴县鲤鱼塘镇文化站被列入全市4个试点站之一,农家书屋建设是国家加强村级文化活动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三是积极抓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永兴县已初步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分中心,争取实现乡建基层中心、50%以上行政村建基层服务网点的目标。

(三)依法稽查,大力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永兴县紧紧围绕如何管理文化市场,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合理调控,逐步提高文化经营场所的规模和水平,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经营行为,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文化市场的相关知识,定期开展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行动。全年共收缴影碟185块、非法盗版影碟6598块、非法盗版书籍7854本,扣押电脑主机12台、游艺电板10块,销毁近联年收缴的机40台,查处违法违规经营户105家,取缔黑网吧3家,取缔学校周边的书店、桌球室7家,搬迁距离学校200米以内的网吧2家。净化了文化娱乐场所,文化市场秩序得到了根本性好转。

(四)深化改革,增加收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系统各单位在繁荣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体彩改革创新,强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全年城区新增有线电视用户达1778户,农村发展平移有线和无线数字电视用户1930户,全县有线电视用户已突破6万余户,比上年增长6.4%;县体育局共销售体育350万元;新华书店实际完成商品销售净收入1443.15万元;县剧团通过各种演出创收入20万元;电影公司实现多种产业收入50余万元。

(五)文物保护工作扎实推进

永兴县的“永兴花鼓戏”、“永兴金银传统冶炼技艺”、“汉三侯祠庙会”被列入了郴州市第一批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二是积极做好侍郎坦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前期准备工作,筹资20万元加强了侍郎坦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做好文物挖掘保护工作,从荣裕大酒店施工现场发现两座东汉时期古墓出土的陶器中有一面典型的“汉式镜”为东汉中后期流行的兽首“汉式镜”,保存较为完整,从品相上看可以认定为国家一、二级文物。

(六)富有创造地打造了中国爱情旅游品牌

永兴县特邀了全国知名旅游策划专家叶文志和湖南卫视、金鹰955、《今日女报》等强势媒体的专家到永兴县实地考察论证,确定了永兴县的爱情旅游品牌,明确了永兴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从而推动永兴县旅游产业大发展,社会经济大发展的格局。

二、文化产业问题尤在

(一)文艺创作人才缺乏,文艺精品创作力度不大。

文化人才严重紧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从事经济效益低的文化文艺工作,全市文化专业人才出现断层,文化人才队伍总量与质量亟待加强。培养一批精、深、优、博的文化继承人,塑造一支善经营、懂科技、会管理的人才队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环节。文化人才严重紧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居民消费需求结构中文教娱乐的比重不高

随着永兴县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居民收入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居民消费已从以物质消费为主向以非物质消费为主转变,吃 、穿等生存资料消费比重进一步降低,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消费比重逐步上升,但居民对文教娱乐的消费需求比重不高。永兴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中,文教娱乐消费人均支出991.71元,在总的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为10.5%。

(三)文化体制改革滞后,文化基础设施亟待改善

永兴县现行的文化产业体制还存在政企不分、职能重复,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概念模糊,当前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又不完善,文化产品市场运营和引进又很薄弱,加之,文化基础设施处于落后、老化的现状,文化产业发展硬件建设落后,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有限,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文化产业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文化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以造就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为目的,建立永兴县文化人才档案和信息库,配齐、配强、配优文化专干,培养农村专业和业余文艺队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立文化艺术人才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充分调动文化系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突破县域文化建设

紧紧围绕机制和体制创新,着力抓好银都文化和体育运动中心等标志性文化项目建设,以项目带动文化建设招商引资的大发展,同时,狠抓文化精品工程,不断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力争实现经济和社会两个效益的新突破。

(三)加大融资投入力度,优化文化产业

为进一步提高永兴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和竞争力,积极引进资金和器材,进行乡联网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所需的设备配置,建设好县级共享分中心,开展数字文化服务,打造银都文化品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永兴“五彩”经济。

产业汇报材料例9

一、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一)面向群众,全面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为进一步丰富全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永兴县举办了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几个大型的文艺节目。一是举办了首界“十佳道德标兵”颁奖暨和谐永兴迎新春文艺晚会;二是在7月24日又首次邀请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艺术团来永兴县举办“魅力银都,星光永兴”大型综艺晚会;三是9月15日举办了中国郴州(山水银都)生态旅游节,以《银之都·河之恋——浪漫永兴银河会》为主题,气氛热烈、高潮迭起,让全县人民品尝到了一份丰厚的视觉盛宴和文化大餐,是永兴县少有的高品位、高档次的文化活动。

同时各类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全年共发表文学作品600余篇,创作书法作品300余篇,美术作品120篇。又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活动,共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0余次,举办文艺培训班4期,培训人数200多人;县花鼓戏剧团全年开展下乡巡回演出220场,观众人数达20万人次;县电影公司积极抓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在全县开展场优秀国产影片下乡展影活动,共完成电影放映3037场(其中农村电影放映2986场)。

(二)重在建设,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是积极抓好银都文化建设项目;二是积极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通过积极争取永兴县鲤鱼塘镇文化站被列入全市4个试点站之一,农家书屋建设是国家加强村级文化活动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三是积极抓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永兴县已初步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分中心,争取实现乡建基层中心、50%以上行政村建基层服务网点的目标。

(三)依法稽查,大力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永兴县紧紧围绕如何管理文化市场,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合理调控,逐步提高文化经营场所的规模和水平,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经营行为,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文化市场的相关知识,定期开展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行动。全年共收缴淫秽影碟185块、非法盗版影碟6598块、非法盗版书籍7854本,扣押电脑主机12台、游艺电板10块,销毁近联年收缴的机40台,查处违法违规经营户105家,取缔黑网吧3家,取缔学校周边的书店、桌球室7家,搬迁距离学校200米以内的网吧2家。净化了文化娱乐场所,文化市场秩序得到了根本性好转。

(四)深化改革,增加收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系统各单位在繁荣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体彩改革创新,强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全年城区新增有线电视用户达1778户,农村发展平移有线和无线数字电视用户1930户,全县有线电视用户已突破6万余户,比上年增长6.4%;县体育局共销售体育350万元;新华书店实际完成商品销售净收入1443.15万元;县剧团通过各种演出创收入20万元;电影公司实现多种产业收入50余万元。

(五)文物保护工作扎实推进

永兴县的“永兴花鼓戏”、“永兴金银传统冶炼技艺”、“汉三侯祠庙会”被列入了郴州市第一批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二是积极做好侍郎坦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前期准备工作,筹资20万元加强了侍郎坦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做好文物挖掘保护工作,从荣裕大酒店施工现场发现两座东汉时期古墓出土的陶器中有一面典型的“汉式镜”为东汉中后期流行的兽首“汉式镜”,保存较为完整,从品相上看可以认定为国家一、二级文物。

(六)富有创造地打造了中国爱情旅游品牌

永兴县特邀了全国知名旅游策划专家叶文志和湖南卫视、金鹰955、《今日女报》等强势媒体的专家到永兴县实地考察论证,确定了永兴县的爱情旅游品牌,明确了永兴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从而推动永兴县旅游产业大发展,社会经济大发展的格局。

二、文化产业问题尤在

(一)文艺创作人才缺乏,文艺精品创作力度不大。

文化人才严重紧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从事经济效益低的文化文艺工作,全市文化专业人才出现断层,文化人才队伍总量与质量亟待加强。培养一批精、深、优、博的文化继承人,塑造一支善经营、懂科技、会管理的人才队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环节。文化人才严重紧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居民消费需求结构中文教娱乐的比重不高

随着永兴县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居民收入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居民消费已从以物质消费为主向以非物质消费为主转变,吃 、穿等生存资料消费比重进一步降低,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消费比重逐步上升,但居民对文教娱乐的消费需求比重不高。永兴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中,文教娱乐消费人均支出991.71元,在总的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为10.5%。

(三)文化体制改革滞后,文化基础设施亟待改善

永兴县现行的文化产业体制还存在政企不分、职能重复,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概念模糊,当前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又不完善,文化产品市场运营和引进又很薄弱,加之,文化基础设施处于落后、老化的现状,文化产业发展硬件建设落后,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有限,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文化产业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文化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以造就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为目的,建立永兴县文化人才档案和信息库,配齐、配强、配优文化专干,培养农村专业和业余文艺队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立文化艺术人才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充分调动文化系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突破县域文化建设

紧紧围绕机制和体制创新,着力抓好银都文化和体育运动中心等标志性文化项目建设,以项目带动文化建设招商引资的大发展,同时,狠抓文化精品工程,不断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力争实现经济和社会两个效益的新突破。

(三)加大融资投入力度,优化文化产业

为进一步提高永兴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和竞争力,积极引进资金和器材,进行乡联网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所需的设备配置,建设好县级共享分中心,开展数字文化服务,打造银都文化品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永兴“五彩”经济。

产业汇报材料例10

一、领导重视转观念,全面学习会议精神

及时召开全体班子会,学习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第三产业和建筑业回归的相关文件,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产提升,二产转型、三产突破”总体要求,及时更新观念,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确立了我镇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业、生态休闲农业、建筑业三大产业。

二、具体措施抓关键

(一)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具体推进各项工作

(二)召开了由相关村支两委负责人、在外商贸流通、建筑业成功人士、国地税、工商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就我镇发展商贸流通业、生态休闲农业、建筑房业进行讨论,分析我镇面临的机遇挑战,捋顺发展思路。

(三)出台崔家桥镇商贸流通业和建筑业扶持奖励办法,筑巢引凤,在“引进来”上下功夫,吸引外来投资

(四)积极主动做工作,务求实效,在“走出去”上做文章。我镇镇长亲自赴北京、天津、 郑州与客商洽谈,下一步将有   家商贸流通及建筑业企业来我镇考察。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与去年同期相比我镇商贸流通业和建筑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其在扩大消费、增加税收、调整结构等方面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建筑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比去年同比增长1倍以上,商贸流通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有较快增长。

三、商贸流通及建筑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商贸流通业结构尚不合理。当前,我镇商贸流通主要依赖于零售餐饮业等传统产业的局面仍没有改变,而且这些传统行业的发展相对缓慢。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和扶持,商贸流通领域中连锁、配送等新型流通业的发展速度不快,难于起到示范作用。

(二) 第三产企业发展水平不高,规模小,档次低,规划布局不尽合理,人员不足,服务工作跟不上。

(三)由于历史原因,建筑企业回归需要加强与在外人士沟通联络;同时由于现有建筑企业资质升级较难,影响进一步发展壮大。

四、下一步打算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