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教育与教师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0-19 10:33:45

教育与教师论文

教育与教师论文例1

二、我国教师生命教育培养现状

(一)职前

大陆地区,师范院校本科阶段的生命教育课程,大多以公选课形式呈现,作为师范生的通识选修。研究生阶段,一些师范院校将生命教育相关专业融入教育学二级专业中的一个方向。以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为例,“生命发展与德育”作为“初等教育学专业”中的一个方向,与“初等教育基本理论”、“儿童心理发展与辅导”、“小学教师教育”方向并列。此外,生命教育相关培养也以学术讲座形式呈现,例如,第三届儿童生命与德育教育研究中心学术论坛“看见儿童———儿童研究专题研讨”于2015年1月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儿童需要与表达———教育学的视角”、“儿童的性自我保护”与“游戏中的儿童表情”等主题报告,吸引着对生命教育感兴趣的本科生、研究生参加。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教育学院是目前香港现有八所大学中唯一的师范院校。“生命和价值教育学博士”是教育学博士“幸福与健康教育专业”的研究方向之一。同属“幸福与健康教育专业”的还有“发展和教育心理学”、“健康研究”、“体育和运动科学”研究方向。生命教育的相关课程,主要由“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承担。台湾地区,随着大学生命教育实践的发展,对包括师范生在内的大学生开设系统化的生命教育课程,课程内容与范围不断扩大。例如,台湾东海大学开设生命教育学程,大二以上学生必修“生命教育概论”、“生命发展与关怀”与“自然科学与信仰”三门课程,修毕该学程者颁发生命教育学程结业证书。1997年,台湾教育当局就积极选拔、培养合格的“种子教师”作为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的后备人选;委托已有生命教育基础的大专院校筹设生命教育课程,规划生命教育通识课,储备生命教育课程的新师资。台湾教育部门从2000年开始将生命教育的理念正式纳入由小学至大学16年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台湾学校生命教育的良好持续拓展,使生命教育获得一贯化、完整化、全程化的发展,生命教育已成为遍及台湾地区的新的教育学科。综上所述,我国大陆、香港地区师范院校生命教育相关专业从硕士研究生起步,依附于“德育”、“宗教”、“健康”、“价值”等存在,并没有独立的“生命教育专业”或“生命教育研究方向”。台湾地区职前生命教育体系较为系统化,规范化。

(二)职后

由于生命教育发展的现实,我国大陆地区还没有专门进行教师生命教育的机构,因此也没有专门的财政保证去鼓励及保障教师接受生命教育。目前,我国大陆地区教师生命教育的有效实施形式可以分为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的品社教师培训和学校自行组织的校本研修两种。有效的品社教师培训,例如,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训(小学品德),2012年4月至6月工作室对38名海淀区小学品德学科骨干教师进行总计28学时的培训。主题是品社课程课堂教学中“关爱生命”的研究,子课题为生命教育理论与品社课程的对接、品社课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等。学校自行组织的有效校本研修,例如,中关村二小班主任工作室负责人邀请生命教育专家进行交流,内容涉及生命教育的理论、撰写与分享教育叙事、探讨教学实践等。自2013年初至年底共开班6次,25名(左右)班主任参加。再例如,四川省藏区中小学校于2014年开展生命教育优质课展评和骨干教师培训。香港特别行政区对职后教师生命教育的培养,以香港教育学院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2012-2013年主办的“协助小学规划生命教育计划”为例。中心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委托承办该计划。旨在为前线同工提供一系列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发展及校本支援工作坊,让同工得以帮助学生反思生命意义。计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以生命教育内涵及设计和教学策略为主要内容的讲座、工作坊活动、参观学校的方式进行,使教师了解课程规划知识,通过前线教师的分享,增加教师对于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解,平均出席人数约40余人;第二阶段,参加活动的校长与教师们赴台湾进行教学观摩与经验交流,参与人数50余人;第三阶段,中心派专人访校支援学校推行生命教育,开展生命教育相关的分享会,两次分享会分别有62人、154人参加。该项目受到参与教师的普遍认可,有效的对职后教师进行生命教育培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香港地区生命教育的发展。为了使生命教育更有效,香港还设有专门针对教师的“生命教育培训”,显示教育行政单位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在培训活动中,学者、中小学教师、校长、教育署工作人员等交换宝贵意见。台湾地区,对于承担生命教育的在职教师而言,通过指派或自愿报名的方式,有机会参加教育培训、国际国内研讨,如“生命教育研习班”、“生命教育工作坊”或“生命教育训练营”等。2004年“教育部”正式公布普通高级中学生命教育类选修课暂行纲要之后,制定了一份生命教育师资培育专门课程研发实验以及种子学校与种子师资培育计划,决意拟订相关课程并培养现行的师资具有生命教育的教学专长。计划提出要在两年内研发并实验一套培育课程,同时完成约二十所以生命教育为治校理念的种子学校及八十位具有生命教育第二专长的种子教师的培育。生命教育师资培育专门课程包含生命教育专业素养课程,种子学校培育课程两部分,共32学分。完成这32学分的种子教师,即取得教授高中生命教育选修课的资格。此外,台湾彩虹爱家生命教育协会的廖杏娥老师,运用绘本进行生命教育,使教育内容生动有趣,更吸引儿童关注。廖老师还在生命教育中融入故事、美术、音乐等元素,使学生在多感官的体验中感悟生命。教师的生命教育讲座中,廖老师经常带领老师们进行生命教育课程的体验活动,例如运用她所准备的道具,教师们分角色演绎绘本剧。关于生命的思考深深触动着每个成人的内心,促使着教师将生命教育的反思与感悟融入教育教学实践。由此可见,从生命教育的践行者角度来说,我国大陆地区的专家学者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师生命教育培训形式,寻找对教师进行生命教育的机会。从学校角度来说,一些学校认识到教师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自主寻求生命教育培训,这为生命教育的推广提供可能。但由于我国大陆地区缺乏专门的教师生命教育培训机构,上述两种有效途径也刚刚起步,仍处于探索期。因此,培训形式、方法还需多样化;培训对象以品社教师、骨干教师和班主任为主,对整体教师生命教育意识的培训较少;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积极寻求并参与教师生命教育培训,而另有一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则在此方面发展滞后,各学校开展的教师生命教育水平也参差不齐。我国香港地区借助政府的委托为力量,推动生命教育的发展。香港地区在教师生命教育的培训中较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教师相互交流生命教育的经验、感悟及反思。在台湾地区,生命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教育学科,在培养整体教师生命教育意识的同时,进行专长教师的培养。培训对象的选择采取指派与自愿相结合的方式。生命教育师资培育专门课程完整化、系统化,拥有对生命教育教师的认定资格。台湾地区职后培训内容、形式多样,创新性强,注重培养教师生命教育实践。

三、思考

(一)生命教育教师数量的保障

有研究表明,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已被认识到,可学校无法提供相应的课程或足够的师资。笔者认为,生命教育师资缺乏主要由于虽然生命教育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但在我国应试背景下,大多数地区于基础教育阶段并没有生命教育学科。单一生命教育课程相对于渗透式生命教育课程来说,最大的优点就是连贯性,它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系统地、完整地呈现出来。尽管在我国目前这种认知本位的课程体系中,单一生命教育课程也可能落入认知本位的案臼但是就我国的教育现状而言,单一生命教育课程更能引起人们对生命教育的重视,也更可能将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落实。笔者于访谈中获悉,生命教育相关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数量少,其中一些毕业生选择从事一线学科教学工作。从教育教学目标与生命教育目标上看,两者根本目标是培养人,这些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因此可理解为实施生命教育。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这些教师进行的是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并没有按照生命教育的体系开展课程与活动,因而教师从事学科教学并没有进行真正的、系统化的生命教育。另有一部分毕业生则根据自身兴趣选择非教育领域的职业,也有一些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因此,基础教育是否成立生命教育学科,决定着生命教育教师的需求,影响师范生生命教育的培养与生命教育相关专业研究生的职业选择。2009年,台湾将生命教育课程正式编进课程大纲,并明订高中生在修业三年中,必修一个学分。若将生命教育学生必修课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提高学生、家长及教师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同时促进师范院校加强对生命教育专业师资力量的培养。

(二)生命教育教师质量的保障

目前,我国还十分缺乏专业的生命教育师资力量,专业化的生命教育师资配置愈显薄弱。笔者认为,生命教育若要保障优良的师资,可通过如下途径:首先,职后教师生命教育培训应面向整体教师,使教师们将生命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其次,大陆地区应吸取台湾地区的经验,通过师资培育专门课程培养拥有生命教育专长的教师,对通过培训的教师加以资格认定。当然,教师生命教育培训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中央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应当积极推动生命教育的发展,通过制定法律、纲要,或出台政策、条例等形式,对生命教育的目的与目标、原则、内容、师资培训、管理体制及经费支持等问题做出明确而合理的规定,保障生命教育的有效实施。

(三)生命教育教师使命感的培养

职前方面,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师范生在其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时所接受的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虽然对于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生死教育等所接触,但其认知程度未达到应然水平。职后方面,如今知识观背景下,教师单方面的进行知识传递,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例子屡见不鲜。然而,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川教授所言:生命教育是所有教师的事业。每个教师都要深刻和充分地理解生命教育的精神,并化为自己自觉的追求。因此,教师的生命教育,应给予教师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与灵魂的润泽,要激发教师自发的去探索生命教育的方式与途径,要使教师拥有生命教育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唯有这样才能推动生命影响生命,才能使教育更加富有生命力,才能彰显爱与责任的师德之魂。

教育与教师论文例2

二、德国美术教育对我国师范教育的启示

(一)对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关注

20世纪30年代,包豪斯美术教育理念为德国教育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特别是对学生天真情趣的激发,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展现学生对美的认识,并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上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艺术来源于创新,更源自对审美态度的培养。德国美术教育关注学生的感受,倡导个性化的艺术教育,教师在课堂讲授中更关注学生各自的体验和感受,鼓励其从创作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并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探讨,促进学生独立思维和能力的养成。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开设辅导课的方式,基于学生的差异性开展针对性教学,还可以借助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组成小组,并在小组的学习与交流中明确教学内容,锻炼能力。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德国美术教育多融入项目教学法,无论是基础教学还是专业教学,都通过与企业实践的结合来确立研究方向。需要强调的是,德国美术教育注重从美术这一基本概念上来构建美,并在对美的探讨中融入对人的综合性的培养。而我国美术教育往往忽视实践环节,尤其是在与行业发展、企业融合上缺乏有效衔接,大多停留在素描、手绘、色彩上。因此,加大对实践环节的引入更是改善美术教育的关键点。

(二)注重艺术与技术的有效衔接

德国的美术教育理论大多源自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对德国美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如康德提出实物与图画能提升学生的记忆力,而借助于美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席勒从审美理念上将艺术与感性、理性建立联系。我国道家创始人老子在构建自己的人生体系时,将婴儿状态与赤子之心作为人生境界的最高层次;明代思想家李贽也提出童心论思想,这些思想与美术教育的融合为学生的艺术修养与技术进步开启了创造的思想动力。中国美术院校的学生与德国美术学院的学生相比,大多都具有扎实的基本功,特别是在技巧的运用上更为娴熟,而由于人文素养的缺乏,其技术只能成为艺术创意的工匠,缺乏个性与灵性。如对于线条的训练,西方绘画多注重基本元素的造型训练,德国美术教学中对于线条的运用更具特色,教师鼓励学生从线条的长、短、曲、直、交错中来体现出艺术化的节奏;而我国美术教育则限于对体系框架的学习,学科性太浓,难以从艺术与技术教育的协同上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强化对美术教育内容及学科范畴的延展

从美术教育的实践来看,作为艺术科学,应该在教育中体现渗透性。德国美术教育实施的是模块化教育,为了凸显学科综合素质,在课程开设上有绘画、素描、陶艺、影像、自由绘画、玻璃艺术、木刻艺术、摄影艺术、印刷艺术、雕刻艺术、拼贴艺术、木材教育、纺织教育、多媒体教育以及美学、教育学、社会学、音乐美学等课程,其课程范畴的广泛性与学科独立性并列,足见其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同时,在学科拓展课程上,还融入了音乐、美育、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从美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上建立融合。德国的美术教育环境也是丰富的,在艺术馆、美术馆每天都有不同的人群来参观与学习,有拍摄的,有临摹的,有写生的,他们在对美的发现与体验中感受创造美的快乐。在课程设置宽度上,德国美术教育注重课程的广泛性;而我国美术课程则多以教师为中心,依据教师的认知结构来设定课程宽度。因此,在我国美术教育课程中,应该适当增加一些美术延展课程,如金属艺术、木材知识、玻璃艺术、纺织课程及装饰画等知识;在艺术修养课程上,应加大对人文学科知识的延伸;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借鉴德国的探究式课堂,将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教育与教师论文例3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整个学术背景看,“文化”一词成为学者们重点讨论和思索的问题。教育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分支,文化问题自然引起了教育学界学者们的关注,由此产生了他们对教师文化的研究。纵观以往学者们的教师文化研究,可以看出他们比较认同的教师文化内涵系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从此,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两个维度成为诸多学者教师文化研究的思维定势。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文化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它对学校的师资队伍管理、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如有学者所言:“没有教师文化的深层次改革,任何教育改革都是表面的和临时的。”由于教师文化属于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研究,探究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我们重新理解教师文化特征和重新审视教师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教师文化研究的历史追溯

回顾国内学者的教师文化研究,就会发现他们研究的历史脉络大致为从文化现象领域到学校管理领域,再到课程领域和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研究层次上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其中宏观和中观层次主要有四个方面,微观层次的研究则主要表现在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的观察与分析。

(一)宏观与中观层次的研究

1、文化现象领域中的教师文化研究

研究教师文化的学者们离不开对文化的认识,这些认识主要包括对文化概念、分类以及文化理论模式的理解和运用。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并且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其进行划分。例如:按照结构分类标准可以有纵向和横向两种划分,其中纵向上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横向上包括社会主导文化、群体文化和个体文化。因此,有学者从横向的文化角度来理解教师文化,认为教师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教师群体在共同的学校教育环境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此外,从文化的形式表现特征还可以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据此,有学者提出教师的职业意识、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属于显性文化,教师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属于隐性文化。鉴于文化现象本身的复杂性,还存在诸多分类标准,在此不一一赘述。但无论按照怎样的划分标准,它们都是从不同角度印证了教师文化的深层次因素。

另外,学者们把教师文化作为文化现象的一个子系统进行研究的还表现在对某种文化理论的理解与运用。例如:有学者把荷兰文化协作研究所所长霍夫斯坦特(HofstedeC.)的“文化四维度理论”作为揭示教师文化特征的参考依据,该学者采用此理论的前提是认为教师文化是一种职业文化,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被大多数人认同的职业意识、教育理念、行为作风、思维方式、生活信念、人际关系以及情绪反应等群体行为,简单地讲就是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所习得且特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根据霍夫斯坦特描述文化差异的四项指标,该学者对教师文化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即“教师文化是一种低权力距离的文化,平等观念是教师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文化是一种高不确定性回避的文化,教师群体普遍有一种高度的紧迫感和上进心,追求教师的稳定性;教师文化是一种高‘个人主义’文化,教师群体结构相对松散,教师教学活动是个个体性的活动;教师文化是一种女性度文化,主要表现为教师群体注重和谐与伦理道德,重视精神和情感的回报等。”还有学者在教师文化的研究方式上体现了对文化理论的运用,如文化三层次理论。在对此理论的理解之上,该学者对大陆和香港两地的教师文化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大陆和香港两地部分教师作为主要的调研对象,从他们的教学工作、工作方式、继续教育制度以及教师的心理感受等三个不同层面作为文化内容进行比较,并就这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进行了深层次的文化因素分析。

2、学校管理领域中的教师文化研究

立足于此的教师文化研究者们主要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进行了研究。他们多把校园文化看作是由多种不同的亚文化群所组成的文化,认为教师文化就是校园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他们尝试运用组织文化的观点解释、理解和构建教师文化,最终服务于学校教育管理的需要。例如:有学者提出校园文化是由制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物质文化四种亚文化构成的复合体,教师文化引领整个校园文化的方向,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重视教师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还有研究者进一步把教师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作为探寻教师文化建设的研究起点,这种观点认为教师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基石,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引导、示范、整合和预警功能。因此,要从制度文化、教学文化、学术文化和师德文化四个方面构建教师文化。

另外,教师文化还是学校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学者对教师文化与学校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指出教师的行为、态度、价值观等难免受学校制度的影响。教师所担负的教师文化同样也受学校制度的制约。但是,对于那些长期处于学校组织中的教师来说,学校成为他们生活的场所,因此,教师在受环境性质约束的同时,他们的行为方式并不是停留于制度层面的简单重复,而是以其特有的行为和思想创造着教师文化。因此,以此为基础所构成的教师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学校制度的框架,并对学校制度的发展方向具有相应的反作用。可见学校制度与教师文化之间是一种规定与被规定的关系。

3、课程领域中的教师文化研究

基于课程领域的教师文化研究,多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诉求下开展的。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教师文化的革新才是课程改革的深层次支撑因素。因此,他们总结传统的教师文化特征,指明教师文化的重建主要在于教师角色的转换,而教师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是走向共同合作,同时要发挥学校已有物质文化设施的功能才会促进教师文化的更新。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立体式的改革。在传统教育下教师们形成的教育理念、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已不适应这场改革。传统的教师文化特征主要有无创造性、保守性和缺乏合作、角色认同的神圣化、价值取向的保守性、文化冲突中的自我中心主义等,这些制约着课程改革的进程,因此,新课程需要教师由单兵作战走向共同合作。另外,有学者就课程本身为主要指向的狭义文化来理解教师文化,认为教师文化的重建就是教师专业角色的改变,即在课程“范式转换”的背景下,教师由传统的技术熟练者相适切的适应型教师文化走向反思性实践者,因此,教师文化重建要从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行为方式两个方面人手:教师首先应该在专业理念上坚持科学、艺术、人文的开放教育思想,在价值观层次上确立指导者和引路人的教师观;其次,在行为模式层次上重视教师群体的协同教学与民主的师生关系,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以及行动研究中的自我发展。最后,来自实践层面的研究者对传统组织模式下的教师文化进行了分析,即这些传统组织主要是指学校已有的物质文化设施,如学校统一设置的以学科、年级为单元的组织结构——学科组的集体备课就是典型的实例,这些为教师的团队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合作空间。在此基础上又可以通过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或者辅助机制如经验交流活动,自由论坛,学术沙龙等创建一种自然合作文化,从而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4、教师专业发展领域中的教师文化研究

研究教师文化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教育革新有很大意义。不少学者基于教师文化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就其形式和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明了教师间的自然合作文化最终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加拿大著名学者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A.)的教师文化研究对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影响甚远,他把教师文化按形式划分为“个人主义文化(individualism)、派别主义文化(balka-nization)、人为合作文化(contrivedcollegiality)和自然合作文化(collaboration)”。从它们的发展态势上看,个人主义、派别主义、人为合作的阶段可以发展到自然合作这个境界,因此,只有形成以真实、自然、互相尊重和理解为特征的自然协作的教师文化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师的发展,从而可以达到教育变革的根本目的。此外,师徒教师教育模式的合作教师文化也是引领和促进教师之间自然合作的一种重要途径。关于教师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有学者提出“教师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的观点,其中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深层次教师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微观层次的研究

综上四个方面,可以说教师文化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或者是中观层次,而微观层次的研究比较少见。在已经查阅到的相关文献中发现唐芬芬曾对桂林市某小学的8位教师进行了近90余节的课堂观察,并结合一定形式的访谈等调查方法对教师的口头言语行为进行了研究,最后在她的硕士论文《教师文化的课堂透视——对教师口头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中,她总结出教师文化(言语文化)具有权威式的表现特征。由此她分析了权威式的教师文化产生的原因,既有宏观方面的如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因素的影响,又有微观方面的如家庭、同辈群体、学校文化和社区文化等因素的制约。

二、教师文化研究的总体特征与思考

对学者们的研究进行历史追溯,可以发现以往学者的教师文化研究从文化现象、学校管理、课程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宏观或者中观层次,再到微观层次的研究。如果从整体上综合分析学者们的研究内容、观点以及研究思路,就会发现他们的研究特征并寻找到今后研究的新的思考方向。

(一)以往研究的总体特征

1、主要内容和观点体现的特征

首先,从教师文化的内涵看,学者们认为教师文化的内涵要素包括信念、态度、思维、习惯和处事方式等一些相同的内容,体现出教师文化构成要素的多样性特征。其次,从教师文化的性质看,学者们认为教师文化属于群体文化,如有学者明确提出了教师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教师群体共有的一种品质。再次,从教师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看,学者们一致认为教师文化产生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它的发展受到社会性的历史因素和制度文化的共同制约,同时教师文化反作用于制度文化(如课程领域和学校管理领域方面的研究)。

2、整体研究思路体现的特征

第一,从研究趋势看,首先,从学者们研究反映出他们是从宏观层次的理论研究(如文化现象领域的研究)逐渐到微观层次的实证性研究(如教师言语文化研究),注重教师自身的反思与实践,共同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具有实践性指导意义。其次,学者们意识到传统的教师文化类型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他们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构建与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教师文化类型(如课程领域的研究),研究的趋势由教师文化内容的研究到形式的深入挖掘,体现了教师文化研究的时代性特征。

第二,从研究模式看,仔细分析学者们的研究,发现他们的研究都是首先从揭示教师文化内涵开始,其次对教师文化进行分类,再次到揭示教师文化特征的研究模式,可见大多数学者们的研究模式具有某些相似的因素。

第三,从研究体现的特征看,学者们的研究反映出主要是以演绎分析和价值研究为主,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归纳分析和事实研究较少,因此,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表现为一种静态分析的特征。

第四,从研究的切入点看,学者们的研究大多倾向于运用文化的相关理论对教育中的某个领域(如课程、学校管理和教师领域的研究)进行分析,研究领域具体明确,基于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对隐藏在其中的教师文化进行探究,体现了教师文化的真实性和具体性。

(二)以往研究的思考

结合当今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理念的背景,重新解读我国学者的教师文化研究,可以看出此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分析过后便会发现其中似乎能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寻找新的思考方向。

首先,虽然我国学者比较认同从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两方面对教师文化进行规范,但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师文化”的内涵,由于教师文化实属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现象,从而出现了教师文化定义过于宽泛的局面,甚至出现了相互重叠的现象。可以说,教师文化无处不在。鉴于文化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对教师文化的重新审视成为理论研究的必要,如何深入教师文化的理论研究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教育与教师论文例4

二、在高师音乐教育教学中普及应用钢琴教学法的重要性

应用钢琴从本土文化入手,以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为主要元素,演奏技巧较小,以大众化为主,普及型较强,有利于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应用钢琴应用能力强,大多数学生离开钢琴谱依然会弹钢琴,会为歌曲编配伴奏,会即兴弹奏,会简谱弹奏,会移调,会即兴作曲,注重即兴技能训练,可变性强,能培养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即兴创作人才,左手采取模式化教学方法,容易速成期教学内容包括动机发展、为左手和弦连接编配右手旋律、为但旋律进行编配训练、变奏训练、即兴训练与移调训练等。从上课形式来看,应用钢琴授课形式多样,1对1钢琴小课,2-4人小组课,10-20人数码钢琴集体课等形式授课。从个教学内容看来,应用钢琴以练习曲、歌曲、即兴弹唱、动机发展、键盘和声为主。从教学的侧重点来看,应用钢琴注重综合素质训练,在强调演奏技能的同时,更突出音乐性,教学方式灵活,有利于培养音乐想象力与创造性。从理论联系实践的情况看来,应用钢琴从幼儿学钢琴期,所有教程都有和弦标记与音型提示,学习者能够从中学到和弦与旋律的对应关系,容易培养和声感觉,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从学科发展的情况看,应用钢琴强调多学科的横向联系,淡化技能训练,注重综合素质,对即兴伴奏课程学习祈祷明显和有力的支撑作用。

三、在高师音乐教育教学中普及应用钢琴教学法的必要性

钢琴教育是高师音乐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大师范院校将钢琴列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基础教育改革已在各个校园中全面展开,事实证明,基础教育需要高水平的师资,这就意味着对高师毕业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目标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目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已经显现出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需求不相符的状况。

1.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欠缺

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在当今中小学音乐课堂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在我国音乐教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钢琴即兴伴奏要求演奏者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需要有很强的应变反应能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即兴伴奏能力极为欠缺,不能完整的弹奏出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主要表现在:拿到歌曲后无从下手;对键盘中的各调不熟悉;不知道如何编配和弦织体;伴奏形式单一;弹奏伴奏时固定调与首调认识冲突,不能灵活运用;更不用说将歌曲弹奏的好听,具有音乐性,伴奏的编配符合歌曲的风格与特点。应用钢琴培养学综合运用钢琴的能力,将简谱与五线谱相结合,首调与固定调相结合,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相结合,键盘和声与移调相结合,钢琴弹奏与钢琴弹唱、即兴伴奏相结合,钢琴弹奏与作曲理论相结合、作曲理论与旋律发展、即兴创作、复调、和声、曲式结构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帮助学解决学钢琴演奏技巧不会用钢琴,学理论知识不会弹伴奏等问题。例如,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将钢琴配奏课程分为钢琴即兴伴奏与钢琴即兴弹奏两个部分,课程注重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整合了钢琴基础、视唱、乐理、和声、作曲、即兴编配等内容,从I-IV-V7和弦各种旋律位置的连接开始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介绍各种在伴奏中遇到的伴奏音型,并通过大量的实践让学生掌握中外民歌、童谣和流行歌曲等不同风格的歌曲伴奏形式,让学生掌握钢琴即兴伴奏与钢琴即兴弹奏方法,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以综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宗旨。课程教学内容有:钢琴基础训练、钢琴弹奏训练、钢琴弹唱训练、钢琴移调训练、钢琴作曲训练。五部分教学内容互相支撑,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一学期教学侧重点是钢琴即兴伴奏,第二学期教学侧重点是钢琴即兴弹奏。具体实施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五合一、四合一、三合一、二合一整合。使用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通过探索、模仿、即兴、创作等速成教学,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拓宽思维空间,彰显动手能力。教学有大课讲授及课堂抽查学生作业等环节,并对共同出现的问题加以点评。具体教学手段有:你弹我唱练习、集体单声部弹唱练习、集体二声部弹唱练习、两人一组简谱移调与伴奏练习、集体伴奏声部与个人即兴弹奏声部练习、个人即兴作曲展示等。

2.理论与实践明显脱节

绝大多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交完钢琴作业以后便很快将弹奏的作品忘记,学了几年甚至十多二十年的钢琴,却不能弹奏一首完整的作品。大多都会以长时间不练琴、或记不住谱子等借口为由,不敢弹钢琴,不会用钢琴。花了一两个月弹奏出一首作品,几天不练就忘记的例子比比皆是。曾经在一次小学音乐教师招聘考试中,考官拿出本校校歌(简谱,G调)让考试者即兴自弹自唱,可能将其完整流畅弹唱出来的同学寥寥无几,要么能弹不能唱,要么能唱不能弹,要么和弦编配混乱,要么织体选择单一,要么对调不熟悉。这些情况都是当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难道不能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吗?在日常的学习中,将音乐理论课程与键盘脱离,学生只会在纸上做四部和声,只会在纸上创作歌曲,只会在纸上编配和弦,只会在纸上听写和弦与音程,只会拿着课本进行视唱,学完理论知识后往钢琴面前一坐,脑子里便一片空白;或者学生将钢琴谱中的每个音、每个符号都一一弹奏下来,而并不清楚这首钢琴作品的和声走向是什么?采用的哪些和弦?为什么会用这样的织体弹奏?不同的织体选择会有什么样的音响效果,表达怎样的情感?这些问题很少有学生去思考过。这样脱离键盘学习理论,脱离理论的学习钢琴演奏,怎么能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甚至灵活运用?应用钢琴将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钢琴演奏、作品分析等课程有机结合,灵活运用,一切知识点从键盘入手,做到先感性再理性,先感受到作品的音乐性,再从感性热认识中提炼出音乐知识点。其视唱练耳课,打破了传统的老师弹学生唱、老师弹学生写的模式,而是让学生自弹自唱,当学生每演唱到哪个调的练习曲,就能够熟练的掌握该调的和弦以及和弦连接的方式,并以大量的歌曲作为例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在快乐和兴趣中获得理论知识与实践。

教育与教师论文例5

【正文】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一系列……

当前,对中小学教师的总结性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判断教师是否具备奖励或惩罚的条件,仍然是最主要的评价目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教师评价的鉴定和区分功能,它是进行教育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但过于强化评价的鉴定功能而淡化其矫正和激励功能则是本末倒置的,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导向。因为“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2](P301)应是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指导激励教师不断探索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逐步缩小与目标的差距。素质教育下的评价应成为教师改进工作和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

(二)评价指标未能全面揭示教师评价的目标,且可操作性较差

评价就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做出判断。教师评价就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系统描述,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而能否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完备的、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则是实施评价的关键。所谓指标,即具体的目标,有时也被称为评价项目。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它要求指标体系不遗漏任一重要的指标,指标系统能够全面地、毫无遗漏地再现和反映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3](P79)一般说来,构建指标体系包括四项具体工作:一是分解评价目标选定指标;二是按照每一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也就是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三是确定评价标准,即对各项指标所应达到要求的程度进行规定,这可以说是评价的最关键要素,对结论的科学性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最后,将指标、权重、评价标准按照评价对象的某种逻辑结构排列组合,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教师工作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因而教师评价必须注意指标的完备性。目前中小学教师评价,基本是按“德”、“勤”、“能”、“绩”四方面指标综合量化进行考核评价的。这种“指标量化”评价模式并不能全面揭示教师评价的目标,且可操作性也较差。首先,从评价标准来看,这种体系所采用的定性语言,对不同程度的标准区分度不够大,诸如“坚持”、“认真”、“积极”、“努力”等弹性语言由于表述上的含糊和不具体,极易导致参评人员对其内涵或外延理解和把握的不一致,因而难以保证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和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其次,从计分标准看,这一评价模式有强行量化的倾向。尽管定量评价能够大大降低评价标准的模糊性,增大评价结果的区分度,但是并非所有的因素都可以进行量化,在教师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大量不能量化或不易量化的因素。例如,对于“师德”这一评价指标,应该怎样设计具体合理的量化指标呢?指标的绝对量化并不意味着评价活动的科学性,要知道,离开对事物质的把握而单纯追求可操作的量,恰恰违背了科学的基本精神。另外,尽管这一评价体系包含了“德、勤、能、绩”四方面的评价指标,但并未涵盖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所承担的大量隐性工作。且在“升学率”指挥棒的控制下,教师评价的终极标准还是落在“绩”,即“教学成绩”上。当前中小学教师评价实质上仍然是一种单项评价,其惟一标准就是学生的“分数”,其它指标都是软指标。事实上,不少学校都把升学率作为硬指标,如果该教师所教科目成绩高,对其综合评价就高;反之,对其综合评价就低。可想而知,依据这样的评价指标体系,不能保证教师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评价方法不能确保结论的科学有效

应试教育观下教师评价主要以“他评”为主要方法,如领导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一般以领导评价最为普遍。近几年,由于对学生主体性的强调,学生评价又受到普遍关注,不少学校已将其视为考核评价教师的最具说服力的方式。不能否认,“他评”作为教师评价不可缺少的手段,是体现民主评价的一种主要形式,但能否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则是保证其评价结果正确性的前提。当前的中小学教师评价,由于对“他评”的过分依赖,难免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评价实践中,很多领导不注意对信息的掌握,常常是道听途说,主观臆断,多凭个人印象行事;违背评价的公平性原则,对评价对象不能一视同仁。同行评价也存在着敷衍、走过场,或由于感情因素而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常用的学生评价,也是考核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笔者认为,这种评价方式更有其适用范围的限制,在高等院校的学生中尚可进行,但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往往会由于对衡量教师优劣的标准掌握不当,而出现凭个人喜好随意评价的做法,甚至有些学生会以此作为取悦或报复某位教师的手段,因此也难以保证评价的可靠性。另外,由于“他评”更多地依据对教师工作结果的考察而忽视教师的工作过程,更注意教师的显性工作而忽略教师的隐性工作,很难对教师的实际工作做出恰当、公正的判断,结果必然打击被评价者的积极性,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

因此,为提高教师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探索新的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价值的教师评价方案。

二、构建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评价体系的思路

(一)实现评价目的观的“发展性”转变

素质教育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将个体素质的充分发展作为价值判断的最终标准,可以说这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的教育。相应地,这种教育观指导下的教师评价也不应是“鉴定”、“分等”的工具,而应着眼于教师素质的发展,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信息反馈,使其及时发现问题,总结成绩,不断改进、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就是说,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师评价,应成为促进教师发展、提高其自身素质的有效手段。

鉴于此,中小学教师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实行对教师工作的动态评价,将平时考核与定期评价结合起来,并要加强平时性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其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形成性评价和过程评价看待,彻底摒弃那种单纯依据考核结果对教师优劣进行总结的静态评价。从而为素质教育机制的建立定标导向。

(二)突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和可测性

构建新的指标体系应注意以下两点:

1.处理好显性工作和隐性工作的关系,兼顾指标的全面性。从教师的劳动特点和任务出发,全面评价教师,不仅要考核他们在“德”、“勤”、“能”、“绩”诸方面的显性表现,还应该从“使学生获得发展”的角度,对教师的隐性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教学是否只面对几个“尖子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学生智力、能力、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发展;是否注意与学生的交往和沟通,并经常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带给学生一些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等。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所做的隐性工作,同样是评价教师的重要因素。为此,学校应考虑如何使教师的平时考核制度化、规范化。

2.处理好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关系,增强指标的可测性。由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要求教师评价既要有定性指标,又要有适当的量化体系。具体说来,在确定评价标准时,对于很难用简单数量来表示的因素,如奉献精神、思想观念等应使用定性的语言描述分析,而且要使用操作性语言来表述,并尽量避免语言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力求使每项指标都具备较大的区分度。由于定性分析具有不够明确、缺少可比性的缺点,对于容易进行数量化处理的教师行为,如工作量、出勤量、批改作业量等应尽量以数据形式做出评价,以便于对评价结果进行数量比较。但必须注意到,定量评价的适用范围较窄,定性评价应居于主导地位,只有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恰当地结合起来,制定的评价标准才能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增强评价的可测性与可操作性。

(三)强调“自我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

素质教育尊重人的主体性,强调个人的素质的主动发展。素质教育观下的教师评价亦应突出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反映在评价实践中,教师应该既是评价的客体,更是评价的主体。因此,教师评价应该强调以“自我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所谓自我评价,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评价目的和评价标准,对自身工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通过自我评价,评价对象由被动接受评价变为主动参评,这有利于发挥其主体作用,形成自律机制和激励机制。因此,中小学校应将教师的自我评价作为其自我认识、自我改进、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重要环节和手段。积极采取自我评价,一方面能增强教师的自我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大大提高评价的民主性,增进评价内容的客观真实性。绝大多数教师会因为受到尊重和信任而客观、公正地评价和分析自己的工作。当然,自我评价难免有时也会出现自我夸大的现象,因而有必要和“他评”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进行“他评”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评价者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即评价者要坚持综合性评价原则,把教师评价作为一个整体,在各项指标逐项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彻底摒弃“惟教学能力和教学成绩是取”的价值观念。

2.评价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教师评价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复杂工作,要求评价者不但要懂得本门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评价学方面的知识,并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1](P27)。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评价误差。

3.评价者要有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立场。评价过程是否客观、公正,直接关系着评价结果的正确性。这就要求评价者对被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要核实情况,尽可能多地收集第一手信息资料,切忌主观臆断。必须坚持公正的立场,不徇私情,不带偏见,对每位被评价教师都要做到一视同仁。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和改进功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证。只有突破“应试教育”观念的羁绊,对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进行彻底的反思和改革,才能真正发挥素质教育下教师评价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教育与教师论文例6

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引领的实际探索

思想引领的内容既然已经确定,那么体验形式设计背后的理念思想就特别重要。挖掘一所高校的灵魂或是文脉、传统,不仅是这所高校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能使青年教师获得体验感受的最佳途径。高校能否运用好高校自身的宝贵资源,是能否成功引领青年教师思想的关键所在。以中国的高等艺术院校为例,艺术院校青年的思维往往很难统一,但如何从特殊性中找到普适的共性,是高校教育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利用好校史等资源,也就是上文所述的文脉、传统,或是一个较好的切入口。例如,2013年,中国美术学院恰逢85周年校庆,该校选择将“青春,85,我的中国梦”作为校庆年“故事”的主题,开展师生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代表着85年前,以林风眠等先师为代表的一批年轻艺术家怀揣艺术抱负于1928年创立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在西湖的湖山之间,演绎着追求美育、洗涤心灵的梦想;代表着以夏朋等人为代表的我院第一批共青团员,从1930年起在鲁迅先生的直接教育下,以木刻为武器,揭露旧社会黑暗,歌颂劳苦大众,在经历人生数次抉择后,追求社会改造与进步的梦想;代表着肖峰等一批新中国艺术家,在1950年代留学到苏联,在打开视野、穿越文化边界的旅程中借鉴、吸取世界艺术的悠长,建立起充分的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梦想;代表着当代以许江等人为代表的艺术教育家实现持续建设世界一流特色大学,营造大学的望境,将大学建成“中国梦”的摇篮的梦想;代表着以创作《5.12我有一个理想》获得全国美展金奖的浙江省首届“十佳大学生”杨毅弘;千里走单骑,不为名,不图利,救助侗族妇女的全国道德模范毛陈冰等,以及携艺赴从戎,荣获二等功、三等功,连续两年获评“优秀士兵”的浙江省第三届“十佳大学生”孙国虎等80、90后的新一代青年学子。关注社会、关怀生命、不懈努力、追求艺术成就,为“强国梦”献出青春的的梦想……85年来,中国美术学院的这些梦想故事都生动的诠释了个人的“中国梦”与民族的“中国梦”之间相应相和,彼此的交融,这其间就很好地将高校的“发展史”与人才的“培育史”有机结合起来,使身边的人让广大的青年教师获得了更加直观的也更易得到的“亲身”体验。此外,“青春,85,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中国美术学院“名家、名师、名作”资源优势,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典藏展”、“20世纪中国美术之旅——留学到苏联”、“先生回来”、“八五•85”献给中国美术学院八十五周年等展览,使青年教师从老一辈教育工作者身上吸取追寻梦想的力量;通过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优秀团干、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等系列评比,引导高校青年教师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将“中国梦”教育与身边的事情和切身感受相结合;通过“千村千生基层服务计划”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教师们主动带学生走向“最前线”,指导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服务农村。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制定的服务农村的重点是帮助农村提升、美化农村文化大礼堂工作,使农村文化大礼堂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在学生带队指导方面,青年教师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学校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使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中与广大青年学生共同理解“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

三、高校成功开展青年教师思想引领的几个特点

高校活动的安排和机制设计受到青年教师认可和响应,也体现了和大多数革命圣地红色教育同样的特点:关注人心,充满人情味的体验式教育。从上文所述案例看,高校成功开展育人工作,基本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

1.突出校园、学术高端,用理想信念教育筑梦。一所能够成功引领师生理想信念的高校往往具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气质,值得指出的是,这里的环境并不仅仅指的是校园实体,更重要的是高校在社会中的软环境,如它的学术水平、优良传统等。如中国美术学院,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85年历史的学校,在这取得世界普利兹克建筑大奖的山水校园中的丰厚的校史资源,是培养青年教师家园情怀,树立坚定理想信念,争做德艺双馨的教育工作者的最好教材。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做法外,中国美术学院还开展了“艺苑寻踪——校史地图行”主题撰稿活动,举办“时代画卷——重大历史题材作品”的展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构筑学院生生不息之梦。

教育与教师论文例7

二、高职教师心智修炼对艺术教育创新实践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的概念本意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的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社会学界延展解释为:一个坏的微小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引导与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一个好的微小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在高职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对某一个知识点、某一次练习、某一堂课、某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甚至教师对学生所开导的某一段话语,都可能给学生带来心灵的震撼,引发一生的改变,这是高职教师心智修炼的正能量效应。多年来,笔者结合自己在艺术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的探索过程中对心智的发挥与收获,愈加坚信教师心智修炼的终身必要性。

1.“愤”“悱”与“启”“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意思是只有当学生心求通而未得时,才可以帮助学生开其意;只有当学生口欲言而不能时,才可以引导学生达其辞。“愤”与“悱”是学生认识的状态,涉及学习效率的问题,只有在“愤”“悱”的矛盾中反复磨砺,在教师的“启”“发”之下,学生才能取得学习效率的最大化。教师点拨的语言表达应是在不束缚学生观点的前提下,既是启迪性的,也应该是与他们多角度、多层面和不断反思基础上的共同探讨,使学生豁然开朗。书籍设计是视觉传达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在完成基本的书籍知识教学任务之后,笔者带领学生进入以概念书籍为课题设计的探索。课题本身极富创新的挑战,要求学生彻底颠覆传统的书籍形态,不限制主题、材料、工艺和阅读形式,独立设计出全新的概念书籍形态。学生们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想出了很多出人意料的创意点子,如磁带书《我的少年》、名片书《朋友、邻居和狗》、螺旋塔书《色谱》、迷宫书《城与诚》、投影书《脑》、镜像桌书《书籍的历史》……但也发现个别学生苦于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切入点而停滞搁浅,比如他想设计一部表现民间传统纹样内容的书,却始终在建筑、服饰等有限的载体中游离,难以跳出思维的藩篱,处于“愤”与“悱”的双重矛盾之中。笔者适时地鼓励并欣赏他的思路方向,有意识地同他聊生活谈经历,试图从对话中捕捉某些可能成为新载体的事和物。果然,这种“启”与“发”在思维沟通的碰撞中起到作用了:该学生家在农村,每逢节庆都要放鞭炮。小小的炮仗红红火火,中国味甚浓,何不放大炮仗的体积来做文章?于是,该学生的爆竹书《中国民间传统纹样集萃》应运而生。由于概念书籍设计的创新要求,成果展示时所有作品没有重复与抄袭,尽管还略显稚嫩或粗糙,但毕竟是师生们在“愤”“悱”与“启”“发”中孕育出的“新生儿”,愈加百倍珍惜,而成果以外的收获,更是大家始料不及的。正可谓“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而发灵光”。

2.“胶片”与“感光”

有教育家这样比喻师生关系:学生的心灵就像一卷长长的胶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上面感光,留下永远的印记。常规的教学尚且如此,更何况新形势下的艺术教育创新教学。部分高职学生入学基础较差,从文化水平到其他基本素养,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困窘。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教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创新教学值得我们思考。课程设置、教材辅助、课堂教学形式设计、学分分配以及成绩考核标准等,都是高职院校从管理到教务都要顾及的问题,具体到教师——直接在“胶片”上“感光”之人,则应当把最合适的“光源”投射到学生的心灵胶卷上并留存永恒,这才是教师自我心智认识的最高境界。笔者任教的选修课程应用美学,是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的普及型美学教育。这门课实用性很强,对高职学生不啻雪中送炭。应用美学内容涵盖很广,但是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学起来十分晦涩,学时安排也远远不够。为此,笔者注重“应用”二字,针对性地选择人的美学、环境美学、实用艺术美学、造型艺术美学等板块,并对各板块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增删。在课堂活动中,精心设计的教学形式让每一位学生踊跃参与,学习气氛高涨,其效果超乎想象。如在人的美学范畴中,笔者把人体美、气质美、风度美作了整合性串学,以“我是新时代大学生”的T台形式,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风度展示发挥到极致;而服饰美的设计作品则将当代学生个人审美和美的形式感,与特别增设的民间美术采风(包括民俗民风、民族服饰)糅合成一幅幅手绘、布艺粘贴、编织等多材质、多表现的时尚服饰画,俨然专业的设计效果图。一些学生为了实现作品的完美,不惜剪下自己心爱的衣物作材料,积极性与重视程度难能可贵。又如在造型艺术美学中的摄影艺术美内容里,笔者集结环境美学中的生态、旅游、城市、乡村、居住等环境美知识点,兼顾来自不同生存环境的学生经历,用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与形式美规律指导学生通过镜头体现爱祖国、爱家乡、爱校爱家的崇高情操。终结作品展《我的镜头我做主》在时间安排上有意识地覆盖一个例行长假,给学生以足够的采集空间,使得每一次学生的摄影艺术展无论从内容的辐射面还是表现艺术语言的角度,在校内都有不凡的反响和评价。由于每堂课都有新的举措新的惊喜,学生学习兴致盎然,学有所得,成果显而易见,经常有其他班学生前来“蹭课”,使创新课堂教学的好口碑不胫而走。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学生毕业之后走向社会投身市场,在校学过的知识给初出茅庐的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好的工作平台和更广阔的提升空间,经常有学生充满感激地反馈:因为学了人的美学,自信与表达帮助他们更容易出类拔萃;因为学了摄影艺术,借助特长帮助企业在网络营销中大显身手。许多从大山走出的青年学生,不再自卑自贱,其中不少还在一线城市开展业务,落地生根,展现才华……

教育与教师论文例8

教育科研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服务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决策、开展教学研究、总结推广教学成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作为大学办学的主体,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办学水平,因此,培养“科研型”教师,提高大学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科研能力并促进其专业成长.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意义重大。

在前一阶段地方高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活动中,高等教育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承担的工作出发,提出以课题研究为实践活动载体,努力构建学校发展的支撑体系,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水平。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工作的现状,了解教师的真实想法和建议.以期找准影响和制约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学校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一、问卷调查总体情况

本案例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本科院校。调查对象为教学部门和管理部门的教职工。其占全校专任教师总数59.8%。调查对象职称结构分布情况如图l所示,其中担任行政职务的有18.5%,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占29.8%。共发放问卷313份,回收答卷284份,有效问卷27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8%调查内容主要围绕“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教育科研的价值”、“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选题和方向”、“当前制约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主要因素”和“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应重点解决哪些问题”等方面展开,共设有13个选择题,1个开放性问题。在回收的284份问卷中,有116~q问卷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参与人数占42.2%(以有效问卷为基数)。

1.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职称结构、教学管理工作对教育科研能力存在影响。从职称结构与参与课题研究情况看,如图1所示,在省级或校级课题中,负责人是教授或副教授的比例远高于讲师、助教,其中教授、副教授分别有60.O%和29.5%主持省级课题,讲师、助教分别只有6.1%和6.7%,这反映出教育科研与教师的成长密切相关。青年教师在成长中参与科研活动,可以积累经验、打下研究基础。27.2%的讲师和45.6%的助教未参与课题研究.反映出这部分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尚未形成、经验欠缺。这就要求注重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形成研究团队。

调查显示了担任教学管理工作与教育科研的关系。29.8%的从事教学管理人员中。包括有院系主任、教研室(实验室)主任和专兼职教学管理人员,承担或参与各类课题研究的比例均高于总体水平,如图2所示。这一数据反映出他们在教学管理中关注问题、善于探究。

针对“您在教育科研方面有什么成果?”的问题。有29.1%被调查者回答“没有教科研成果或发表过文章”.这其中讲师占33.8%、助教占55%,如图3所示。这说明地方高校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还比较薄弱。教育科研成果太少,已成为影响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重要因素。

针对目前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6.9%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

2.教育科研的价值认识

对于“您认为所承担的研究是否具有针对性,能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或对教学改革有积极作用?”“您所取得的成果能否得到推广运用,发挥出示范作用?”的问题,70.9%的被调查者认为“所承担的研究具有针对性。能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或对教学改革有促进作用”,52.7%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取得的成果能够得到推广运用.发挥出示范作用”。这组数据说明大多数教师能够真正认识到开展科研对学校的发展和对提高自身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意义。

3.教育科研的影响因素

针对“制约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61.5%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学任务繁重”是制约他们教育科研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49.8%的被调查者指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制约教育科研的主要因素:47.6%的被调查者认为“缺少学术带头人和课题组织者”。从总体情况来看,影响教育科研的主要因素的前三位依次为:教学任务繁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缺少学术带头人和课题组织者。由于没有时间对实证资料收集整理.加之学校在教育科研工作量计算、教育科研和教学成果奖励政策等方面对教育科研工作激励作用不够.难以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和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再者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常常是单兵作战,如何把想法付诸行动,困难重重。

4.教育科研的保障条件。

如何处理好教学与教育科研的关系.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科研?针对“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应重点解决哪些问题”,61.5%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大教育科研资助力度;5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完善激励机制:另有55.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强研究团队建设。

在教育科研管理和指导方面,调查显示,62.5%的被调查者认为“课题指南对教育科研选题有指导作用”;7.3%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作用”;而30.2%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看到,说不清楚”。51.6%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教研究》和《高教信息》以及网站平台对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有帮助:¨.6%的被调查者认为“没什么作用”:36.7%的被调查者“没有看过,不知道”。69.8%的被调查者了解我校现有的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项目申报的途径;有30.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这组数据说明,大多数教师在开展教育科研时需要一些指导和帮助。作为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应科学规划和引导。

二、教育科研现状:不容乐观

从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科研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还滞后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步伐,教师教育科研现状不容乐观,问卷反映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科研能力不强。

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滞后.教育理论素养不高,问题与研究意识比较淡薄,导致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欠缺。

2.教育科研氛围不浓。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加之教育科研与教师职称晋升方面的政策失衡。不少教师认为教学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是硬任务,教育科研是软指标,另有部分人认为在高校扩招之后,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工作量大,相当多的教师整天陷于备课、上课等具体的教学事务中,无暇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因此对教育科研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广泛参与性。

3.教育科研意识淡薄。

教育科研意识的强弱与教师对教育科研价值的认识及自身教育科研素质紧密相关。虽然大多数教师能够认识到教育科研价值和实践意义,但在观念上仍存在着忽视教育科研的现象,认为教育科研属于教学行为,教育科研无非搞些教学改革,与“科研”没有关系,仅在晋升职称时要开具从事教研的证明时才给予关注。有的认为工科院校做教育科研难以形成一定的水平.认为其取得成果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或实践意义比不上自然科学研究。

4.教育科研保障条件不够。

教育科研保障条件包括经费的投入,相关制度与激励机制等。良好的条件是教育科研顺利进行的保障。现实中存在的科研经费欠缺、制度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科研的顺利开展,对于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影响很大。

三、思考和认识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实力普遍还不够强。随着“质量工程”的提出和实施,指导和推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高校自身发展都要求地方高校加强教育科研。而教育科研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何改善地方高校教育科研现状,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可以从学校和教师自身两个角度人手。

1.正确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

地方高校教育科研的定位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学校要正确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学改革。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树立“科研兴校”的思想.将教育科研与科研同等看待。并将教育科研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并由校领导负责将具体落实到学校工作计划中去,从制度上加以保障。

2.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育科研资助力度。

地方高校多是教学型高校,在工作中强调以教学为中心.虽然也能够认识到教育科研对于促进教学以及提升办学水平的积极作用,但是能够用于教育科研的经费在学校总支出中的比例还是很少的,加之由于实力有限,获得高级别的项目不多,这就容易使得一些具有科研和教改价值的项目无法正常实施,因此在教育科研项目上要有专项和充足的经费加以保障。

3.完善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

教育科研工作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对教育科研工

作及其研究成果转化的政策性支持、制度性奖励和宣传推广工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在了解制约学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主要因素后.需要清理和修订现有的规章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教育科研培育良好的政策环境。将教师教育科研与院系考核、教研组考核、教师评聘挂钩;可以设立青年基金项目,鼓励扶持青年教师成为研究者。培养研究型教师:通过组织开展“教学示范”、“论文评选”、“成果表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多方面展示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给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或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相应的奖励,从而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

4.不断充实和强化教育科研工作体系.完善教育科研工作体系。

教育科研工作离不开规划和引导.我们要逐步实行课题分层分级管理,加强课题校院(系)二级管理、过程管理,健全从学校到二级单位的教育科研网络.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加强应用研究。作为课题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对课题研究的规划。必要时实施“一对一”的课题指导计划,不断提高服务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发展教育科研机构,加强基础研究,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学术与应用逐步实现一体化.在服务教育决策、组织教改实验、开展教学研究、总结推广教学成果、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5.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必备的素质

从教师角度来讲,要确立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增强开展研究的自觉性。要将教育科研看成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还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既是专业业务尖子,体现学科专业化,又要具备教育科学素养。在教学中高校教师应提高研究意识,注重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具体来说:

(1)树立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思想。大学作为一个文化实体和学术组织,其特点是以高深知识的继承、传播、发展、转化和利用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机构。教学与科研作为大学的两大基本职能,两者不能相脱离。教师要打破纯教书的传统思想,应做“善于思考的实践者”,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刻、严谨的思考,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在科研上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与教师论文例9

近年以来,在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综合国力竟争的强劲推动下,全球范围内兴起了教育改革的新潮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倾注于教育。美国于年启动了一项面向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和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肠计划”,年召开了全美第一次教育高峰会议,哭辞年通过了美国力年教育目标法。日本则提出了在“轻松宽裕”中培养“生存能力”。印度也主张实行“全面的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继提出了“全民教育”、“和平文化”、“全纳性教育”等重要思想,特别是卯年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学习财富蕴藏其中》的重要报告。报告用全新的观点分析了跨世纪教育所面临的六个方面问题教育与发展教育与文化教育与公民教育与社会和谐教育、劳动与就业教育、科学与研究。同时,还提出了三个跨领域的主题教学过程与教师职业通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教育组织与体制。呼吁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教育的四大支柱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学知此抑,即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学做玩。。,即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学会共同生活玩翻罗,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学会发展,以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环境。最后,报告认为教育是人的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人类走向世纪的通道,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是科技发展和知识普及进步的贡献者。这些观点和主张令人耳目一新,催人奋进。

所有这些,对于正在积极实行改革开放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中国不音是一种鼓舞。我国的教育改革根据基本国情,顺应世界潮流,在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引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改革。党中央先后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家加强了教育立法,制定了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重要法律,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护空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年,我国教育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在对传统教育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逐步形成了共识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也就是说,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正如李岚清副总理所总结的“素质教育则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都热爱祖国、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可见,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完全不同的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模式。

家质教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阶段,是在教育数量速度和规模发展到一定水平上的一种质量教育,是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卯年代出现的解决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等问题的新思路和新理念。素质教育具有如下鲜明的特征一是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慈潜能,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的教育。不仅重视人的发展需要,而且重视社会发展需要。二是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尊重人的个性和人格,使每一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三是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等各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四是基础性,素质教育讨论的范围一般限于“基础教育”,实际上指“基本素质教育”。因此,素质教育必然具有基础性。五是普通性,素质教育是“为人生作准备”,是公民教育。六是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为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莫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拨地发展”。明确地揭示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原国家教委于年月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十项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建立完善课程体系,建立督导评估体系,改革升学考试制度,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区域教育实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奖励优秀教学成果,大力调整教育结构。

奥珍年月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站在迎接世纪的挑战,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高度,全面部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计,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使我国的素质教育开始进人全面推进的新阶段。从领域上看,素质教育由主要是在中小学领域推行,扩展到各级各类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由教育部门的工作变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推进方式上,由过去主要是经验总结推广转变到科学化、法制化推进的轨道在范围上,由区域性推进变成全国的整体推进在措施上,不仅仅是教育教学的改革,而且要从教育结构、体系、体制,包括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以至教育思想全方位推进。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基础教育领域里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同志在年月日会见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代表和出席教师节庆祝活动代表时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是崇高的社会职业。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摇篮”,“科教兴国是我们的战略决策”,“师范教育具有超前性,更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把造就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内容、方法和技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这为我们建设一支面向世纪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指明了方向。

从学历要求上看,高素质的教师必须达到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在发达国家,甚至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硕士研究生已在中小学师资队伍中占有一定比例,还包括一些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小学教师接受硕士教育已经形成制度,高等学校普遍开设了教育硕士学位课程,如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每年招收仪名学员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美国一些州政府要求所有的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以后的六年之内必须获得教育硕士学位,否则不能继续在教育部门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础教育师资的学历要求是低的小学教师的合格学历为中等师范毕业,初中教师的合格学历为大学专科毕业,高中教师的合格学历为大学本科毕业。而实际现状离这还有差距,据原国家教委年月日公布的统计公报,至卯年底,全国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是卯,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是,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是,职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是,因此,我们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我国基础教育师资的学历要求分成合格要求和较高要求。第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全部达到合格要求,同时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率先达到较高要求第二步,在此基础上,再用十年或者更长一些的时间,使全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基本达到较高要求,达到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毕业。

从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来看,高素质的教师尤其应该具备以下素养、以时代精神为主体的思想品德素养列宁曾经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抬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决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教师肩负着以科学的理论引导、教育、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培养“四有”新人的祟高事业,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以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影响学生,而且以“为人师表”的姿态将自己的道德、人格、情操责任感、正义感及献身精神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育过程中,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的思想品德素养具有特殊的意义。高素质教师具有时代特征的精神表现在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学生充满热情和关心面对知识经济,既要“学会生存”,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自觉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更要“学会关心”,关心他人、关心国家、关心人类面临的共同生存问题,形成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和全球意识,推进教育民主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教育国际化趋势的日益明显,既需要有国家民族意识,又要具备国际化开放观念。

以学科专业知识和人文学科知识为内涵的文化修养文化素质是教师所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结构及其程度,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素质。乌申斯基说过“一个教师如果不落后于现代教育的进程,他就会感到自己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他感到自己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素质教育的宗旨是让社会需求指导教育,培养适应社会的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传统的文化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探求新知识、创造未来的能力。所以高素质的教师要有广博合理的知识修养,既能在一个学科中有较深的造诣,又具有多学科的文化知识底蕴。我国着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指出“克服‘应试教育’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能够居高临下,举一反三。真是一语中的。

二、以开拓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结构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主席埃利雅德博士认为未来人应具备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高素质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学习的能力、教育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学习的能力。在知识社会里,人类知识总量呈“滚雪球”式增长,印年代到年代初科学知识增长率已从提高到,知识陈旧率也越来越快。罗马俱乐部早在卯年就曾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要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即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治学方法,并善于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不断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

教育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组织能力、实验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顺利地从事教育活动必须具备的要求。尤其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学生以主体的姿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教师若没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良好的教育组织能力、灵敏的教学机智,是无法把几十名个性丰富的学生组织得有条不紊,并创造出思维活跃、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开拓创新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高素质教师能力结构的核心。菲律宾大学赫兰德博士在总结加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所起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使人们能够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应付自如,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科学教育必须培养综合化的技能、态度和知识,即开拓能力发挥作用。”同时指出,对教师来说,“开拓能力是使教育内容符合社会的需要,适应自然科学和社会形式的变革,对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做出贡献而必须具备的某种能力。这种开拓创新能力表现为科学的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间题的能力,也表现为教育教学中的求异性、新颖性和高效性。

以心理健康为标志的身心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健全的心理素质是高素质教师其他素质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了一个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年,世界卫生组织又进一步发展了健康的概念,认为“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使人容易陷人紧张、焦虑、压抑和苦闷之中。为此,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既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心理平衡,又要以良好健康的心理影响学生,发现和纠正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学生从心理上适应社会竞争、克服生活中的挫折,锻炼承受心理能力。此外,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和脑力,需要教师有个健康强壮的身体加以保证。

三、高素质的教师如何来培养我们认为,应该“双管齐下”,切实抓好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

一方面,要从“源头”抓起,切实推进高师院校的教育改革,把素质教育作为当前高师改革和发展的主题。首先,高师教育中注重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竞争的实质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竞争的优势在人才,作为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人才的高师教育,在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如果不改变现状,不走素质教育的革新之路,就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其次,高师注重素质教育,也是师范教育性质任务所决定的。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它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和造就精于素质教育的师资人才,在提高全民素质的时代任务中,高师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高师教育的素质教育抓好了,对整个基础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培养与提高劳动者和接班人跳素质,将发挥出持久的全面的奠基、示范和辐射作用。再次,高师教育只有注重素质教育,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高师教育只有密切注视并掌握中学教育转轨的新动向、新趋势,抓住机遇,因势利导,主动强化自身的素质教育,才能适应教育的转轨需要,为自身的改革和发展注人新活力,走出新路子,创出新业绩。最后,高师教育注重素质教育,还是高师学生进一步发展成才的基本条件。素质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必经途径。高师教育只有加强素质叔育,才能在校期间,逐步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能力结构和身心素质,从终身需要出发,为学生打下进人社会做人、办事、健体的基础,并进而为其修身处世、立业发展成为高素质的教师提供墓本条件,促使他们对教育事业做出积极贡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教师的方式、方法应是多元化、多样性的。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借鉴国际上通行傲法,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教育学院。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培养高素质的教师。

在具体运作中,一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应该看到高师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单一、封闭、狭窄等弊端。当前,高师教育特别要强调三个转变即从单一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从传授专业技术的“授技型”向“育才型”转变从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向真正全面地培养能力为主转变。

要通过广泛深人的教学思想大讨论,逐步形成共识,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文化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按照知识、能力、素质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确认大师范、新师范和开放式师范教育的新观念,敢于迎接市场挑战,善于抓住自我发展的机遇,按照世纪对师资素质的要求,对学生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师资人才。

二要加快教育改革,提高质量效益。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振兴教育,师资先行。国家对师范教育采取优先办好的重要决策,实行适度超前发展、大力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方针。从世界师范教育体系的发展来看,师范教育体系结构重心向高等师范教育这一头转移,即中等师范学校逐步消失,这是一种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辅相成的必然趋势。这在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已得到验证,同样,在发展中国家也将成为可能。在我国,少数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已呈现出这种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师范教育从低到高、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发展态势。这种态势的形成,是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人口等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表明了师范教育不断寻求自身发展与整个教育及社会发展的同步性。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一趋势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童,优化结构,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提高办学效益,办出高质量的师范教育,大地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合格师资,努力造就一批未来教育家。

四、要重视师德教育,培养良好品格。思想道德教育在高师整个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要进一步用邓小平理论来武装师生头脑,通过“两校”团校和党校、“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和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解决好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观等问题。结合高师特点,突出师德教育。

育人德为本,围绕着育人这一中心,抓好两代师德建设,在师生中开展“铸师魂、立师德、练师能、树师表、扬师风”为中心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为人师表教育,着力塑造面向世纪的教师人格。

四要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学科渗透。教学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学科教育是高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教师的教学行为则是其素质的外化形式。因此,高师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科教育的教育功能,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开发学生潜能,为高师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条件,这是高师培养师资人才、提高质量教育的核心环节。原国家教委师范司推出的“高等师范教育面向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是一项具有前瞻性、起点高、立意新的教学计划,其积极实施将会开创高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五要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再好的教育方针、再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相匹配,还是要落空的,至少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高师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教学手段简单落后的状况。这显然不利高素质教师的培养。我们要按照现代的教学思想大力改革高师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方面,要贯彻“启发式”原则,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训练式为开发式,把被动变为主动。搞双向交流,不搞单向传导,重诱导,重探索。在教学手段方面,除了口说笔写外,还应充分运用幻灯、录音、录像、语言实验室、多媒体、微格技术、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六要丰富实践空间,培养各种能力。高素质的教师应该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要具备解决实际间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只传授知识,不重视能力培养,是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为此,应为高师学生能力的培养创造丰富的实践空间通过课堂教学、师能训练、教学实习、科技制作、文体比赛、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途径,培养高师学生获取、加工和使用信息的能力、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要“截流”提高,建立竞争淘汰机制,加大在岗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切实抓好目前在岗的数以千万计的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这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更大而又非搞不可的工程。因此,必须加强继续教育的立法建设,完善继续教育的有关政策配套,加强领导和管理,教育广大中小学教师转变观念,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更新学科知识和扩大知识面,以适应社会、教育的发展,形成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要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不合格的人不能进人教师队伍。实行竞争上岗,调整不能履行岗位职责的教师,把教师继续教育与评职晋级、淘汰不合格教师结合起来。教师的继续教育应该是一种高层次教育、跨学科教育和超前性教育。

在具体操作上,一要加强教育,铸造“师魂”。“师魂”就是教师的政治灵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职业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有“正确的政治观点”。教师是教育人的人,教师的立场、观点、政治态度、思想境界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通过继续教育,认真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使广大教师对社会的要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深刻的理解,对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战略地位有充分的认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二要努力培养,陶冶“师道”。“师道”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祟高性、示范性和深远性的特点。作为一名教师,没有良好的师德是不行的。教师对学生的教,既要通过言传,更要通过身教。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职责,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为人师表。教师要求学生遵守和做到的,教师自己就要更加严格地遵守和做到。

教育与教师论文例10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对初中语文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便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点。

一 反思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语文教师的岗位责任不明确

当前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主课之一,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于一身。更为严重的是,在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匾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除担任班主任与某些班级(有些为跨年级)的语文教师外,还兼有学校的管理岗位职能。这一局面的存在,囿于学校导向、个人认识、精力分配等主客观因素,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很难制定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

2.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精细化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一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就课程内容本身而言,应解读出语文的文字美、艺术美、逻辑美、德育美、思想美等多维知识体系,并通过不同的讲授和互动方式及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授业目标。但是在“唯成绩导向”的原则下,语文教学过程机械化、功利化,很难实现精细化、人文化的教学过程。

3.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乏自我检查、评估及改进

对于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往往更倾向于将精力用于参加或被动参与学校的教学效果考评中,教学反思多为任务性地、零散地记录教学得失。在实践中,很少有初中语文教师将教学反思固化为一种行动力,对阶段性教学工作成果进行自发地自我检查和评估,并建立形成与之相关的教学反思档案制度。由于不善自发检查及评估,对阶段工作结果的成绩和不足分析不力,很难准确掌握自我提升的进程。

二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改进举措

综上,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反思工具,从“教学目标清晰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四个方面,对教学反思进行科学梳理与重构,从而助推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与完善,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提供强大的能力保障。

1.制定多维的综合教学目标

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研读教学大纲之要求,并针对所教授学生的能力、素质缺陷、兴趣点等,制定本学期的语文教学目标。该项工作与 "PDCA循环”中的‘`P阶段”相契合,主要是“依据前阶段(学期)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本阶段(学期)的工作任务,制定本阶段(学期)的工作目标”。

2.对多维教学目标的精细化执行

初中语文教师要针对“P阶段”制定的多维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通过启发式、情境式、角色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传统教授过程与现代教学媒介的整合利用,实现师生之间快乐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除了实现以成绩为主要结果导向的教学目标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德育、心理、团队意识等目标的教学。

(1)德育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正在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同与应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课本内容进行深浅适度的引申和发散教育,通过课文中的典故联想到相关典故,再由故事性向思想性进行升华,完成德育之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由于该目标更具抽象性和不易测量性,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要结合课文内容,辅以课外读物,通过现代教学媒介,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交互性,并要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团队教育

在社会生活中,团队意识作为一种协作精神被大力提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要体现团队精神的培养,除了借助语文课文内容灌输相关理念外,教师更要注重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分组辩论等具体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但是,无论教学目标如何多元化,这些目标在实践中都应该有机联系在一起,不能简单地分解目标,孤立地进行单一目标的执行。在教学目标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建立详细的教学反思档案,记录在各阶段、各目标实施过程中完成成果、工作创新等。

3.持续改进教学反思,不断推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