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当代文学研究3篇

时间:2022-12-23 11:04:35

摘要:高校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创新教学方式,强化能力提升,注重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增强课程本身及相关训练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时代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 文学 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研究3篇

当代文学研究1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地方路径”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是同时兼顾宏观与微观领域的研究方式,弥补了以往地方文学、地域文学等研究方式中存在的不足。地方路径的提出深化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间意识,是我国文学学术主体性的体现。鉴于此,现围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情况,阐述地方路径视域的特征和地方路径概念提出的三方面意义,将其与地方路径相关概念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地方路径和地方性文学史料抢救与整理的重要性。经过十余载的沉淀和传播,地方路径逐步显示出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先进性,形成了独特性、全局性的研究视角。地方路径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框架的重构具有重要价值,为以往缺少创新性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显示出更大的研究潜力,成为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地方路径视域的特征

地方路径理念最早于《地方性文学报刊之于现代文学的史料价值》一文中提出,若想转变中国特殊的区域分隔模式,便要强化对地方性文学报刊的收集、整理、研究,即“地方性知识系统”的构建,这是抢救濒临消失的民国文献的重要方式。两年后有学者提出“地方性”和“世界性”重要性等同的论断,说明了同地方性有关的“地域性”“民间性”因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作用。之后还有学者论述了20世纪40年代我国文艺理论家和作家在理论与小说创造中提倡的地方性表现、特点、原因等,认为地方风物等地方性较强的元素在作品中的出现,能够转变20世纪40年代小说创作的面貌。另有学者认为,地方路径要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空间结构为切入点,将“地方”看作研究的渠道与认知的“工具”,为地方路径赋予文学作品“在地性”的特征和深厚的研究内涵,致使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虽然地方路径的研究集中在近10年左右,但研究结果初步说明,地方路径具有特定的研究优势和新颖性,在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发挥出了应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地方路径研究视域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理论创新性。部分学者借鉴《地方性知识》中提出的相关理论,引发了以地方路径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构想,其具有较强的新意,同以往对文学的区域性、地方性研究,以及对地域文化的解释具有较大差异,认为地方并非单独的概念,作家的作品同样包含了多地的经验,明确了地方路径本身具有的开放性特征,提出地方之间存在联系,指引中国现当代作家摆脱将自身思想局限在一地的束缚,以“多地联动”的理念使地方路径带有动态化特征,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转机。第二,实践操作性。地方路径研究视域翔实而细致,更加“接地气”。某学者认为,以往的文学研究缺少对“在地性”的深思,地方性是构成文学作品风格和文学现象的重要因素,地方路径则开启了缔造“文学中国”的大门,地方与知识作为研究的方法,会成为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空间结构的金钥匙。比如,某学者提出的“京津冀”文脉,以及“大京派”文学机制的形成具有创新性,认为当地文学要植根于历史,站在当代视角,面向未来开放视野,探索和思考文化和区域生活发生的变化。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提出地方路径的意义

地方路径研究视域拥有属于自身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背景,地方路径的提出具有三方面意义。第一,有利于加强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空间意识”。以往的文学研究中侧重于依托“时间神话”,即大致认为历史现象伴随时间流逝而产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匀速前进的时间,成为人们观察和认知世间万物的依靠。人类站在时间的角度描述空间景物,但当代天体物理学证明了世界上没有恒定的时间,时间凭借空间的差异性而产生相应的变化,爱因斯坦的宇宙观启发人类意识到时间和空间并非绝对,不同的空间会伴生不同的时间。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文学研究中出现了“空间转向”概念,并引发了人们的共鸣,其认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语言、心理经验等已经被空间范畴支配。空间因素融入传统社会历史、文化、精神等方面的批评中,为传统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其对现代人类的精神遭际有着特别的解读视角,符合时代的演变与发展要求。而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学者以往坚信西方“进化论”的引入对于国民而言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力量,无论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还是鲁迅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均证实了中国文学历史依赖于时间紧迫感而被唤醒,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变化,更要落实到作家之于地方性的空间意识中,推动其思想的变化。我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在“空间”中体会到了现实社会制度,感受到了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但同时也发现此现象并非普遍存在于世界中,而是属于国家民族群体的整体事实,具有精神性和现实性等特征,位于自然社会和个人的“地方感”中,促使近现代国民的空间意识更加融入现实体验中,同个人的精神感受有机结合,为地方路径研究视域的提出夯实了基础。第二,帮助学者认知具体的现当代文学现象和流派等。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涉及诸多文学现象以及作家的作品、流派、社团等,容易受到“在地性”的影响,所以通常只会发生在特定地域范围内。比如,叶兆言的小说和散文同南京的历史和现实密切相关,具有显著的“南京路径”特色;张爱玲的作品则植根于20世纪40年代的“摩登上海”,同大都会内较为发达的市民文化有关;而汪曾祺的“苏味乡土小说”、冯骥才的“津味市井小说”等,则同上述具有其他地方路径特点的作品均有所不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不同地方的知识、体验等也不相同。第三,是对海外汉学研究动态的回应。美国汉学界对现当代中国的观察主要受到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影响,容易在无形中处于西方社会的现代化模式立场上观察和研究中国,认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只是对西方冲击的回应,并非来自本土。但在20世纪40年代后,这种思想受到了汉学界内部的质疑,由此诞生了“中国中心观”,尝试重新观察和研究中国社会演变的实际情况,在历史逻辑中厘清和探索现代化的线索等。在此类新的学术思想的影响下,汉学界发生了转变,从以往的宏观性历史概括,走向了区域问题考察之路,从整体性国家民族定义,转化为对中国内部与各地方区域的再探索,其在地方性文学现代进程的研究中发挥出了应有的价值。这些与地方路径研究有关的海外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值得国内学者借鉴。

与地方路径相关概念的对比分析

“地方”“地域”“区域”等概念同“全国”“全局”等有关,“地方”和“中心”相对应,“地方”的划分与政治、文化、经济、地理等因素有关,而文学的地方划分同样参考了这些因素,不具备独立性特点,原因在于文学是社会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会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同地方路径相关的概念有地方文学、地域文学、区域文学、文学地理学、地域文化等,均属于学者对相似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差异性的关注点与研究方法。其中,地方文学是发生在出版界的一种现象,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概念。地方文学的出版和发行在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兴起,通常和地方政府提倡开展的“文化工程”有关,在“地方逻辑”“地方认同”上不够明确。地域文学是指在民俗、语言、宗教等方面具有相互认同感的条件下,构成的文学共同体形态。区域范围内的文学共同体历史深远、内容丰富,比如岭南文学、江南文学等。以往存在部分学者混淆地方文学和地域文学的现象,但前者多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即省或直辖市、市、县或区、乡镇等级别,在中央政府推崇“文化自信”的今天,各级地方党政机关更加重视文化建设,加强了地方文学的创作和研究,集中体现在省或直辖市与市两级,许多省或直辖市与市拥有属于自身的文学史、文学创作和评论团队等,是目前地方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主要趋势。区域文学同样是带有地方性的文学概念,通常将区域内历史久远的地域认同作为中心,但在划分上同特定时期的行政规划有关,比如京津冀文学、东北文学等,它们在精神认同感上不如地域文学。文学地理学则是西方思想史上出现的概念,随着清末的“西学东渐”而进入中国,是中国近代文学地理思想的来源,但同其他三种与地方路径相关的概念存在较大差异。康德认为,文学地理学不是文学的分支学科,而是地理的分支,文化地理学将地理学科研究理念引入文学研究中,转变了4CULTUREINDUSTRY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文化传承CulturalHeritage以往文学研究中“感性主导”的特征,使研究更具系统性、定量性的特点。

地理批评则将空间意识的探索当做重点,侧重于文学作品中空间彰显出的阶级、权力、族群等意识,让地理空间呈现出隐喻的含义。与来自海外的文学地理批评相比,我国对自身文学的研究没有单纯地“随波逐流”,始终维持着对地方风土的感情。地域文化同地域文学有关,在文学的文化学研究兴起后,基于地域文化视角对地方文学的研究持续至今。如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主要从地域文化的视域研究地域文学,以带有地域文化特征的文学现象与作品为切入点,立足于对地方文学的深入研究。通过对相关概念的对比分析,证明了地方路径的研究视域同相关概念关系密切,从“地方”的角度出发,显示了“地域”的重要性,突出了“区域”的特色,使得地方路径研究视域能让人联系到地方文学、地域文学文化学研究等,但地方路径涵盖了以往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内容。以往的地方文学、地域文学等的研究将视角更多集中在某地,从当地文化、民俗等研究当地文学,通常从区域文化学、区域民俗学、宗教学、社会历史学等角度出发,更加关注地方文学的意义。但地方路径研究视域不局限于某地以及对当地进行静态、孤立的研究,而是将地方的概念当做多地联动或跨国经验的融合,侧重于不同群体、区域间的沟通和交流,将“地方”视角当做中国自身,提倡利用地方路径参与现当代文学框架的打造,展示作家与国内外的生活体验,使地方路径研究视域包含的内容更加多元化,其强调的“在地性”比以往在地方文学等方面的研究视野更加开阔。

地方路径和地方性文学史料抢救与整理的重要性

《地方性文学报刊之于现代文学的史料价值》指出,地方路径的研究需要地方性文学史料的支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由于战争的影响,经济上的困难和政治上的因素,地方报刊获得保存的概率较小,若不及时抢救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另有学者呼吁在抢救我国现当代文学史料时要将地方性文学史料归入其中,地方性文学杂志是应当抢救的主要对象,地方性文学史料抢救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抢救和整理地方性文学杂志和报刊具有以下两方面重要性。第一,地方性报刊中刊登过知名作家的作品,属于知名、经典作家的起始点,见证了作家成长之路,有数不胜数的现当代著名作家在地方文学媒介上发表处女作、成名作等。我国许多作家以地方报刊为跳板,通过地方文学媒介的评论、扶持后最终走向全国甚至世界,地方文学媒介对作家的扶持、鼓励、影响等,对作家的成长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如果地方报刊以及评论性资料出现缺失,则会对研究知名作家的成长史产生严重阻碍。第二,地方性报刊、史料等与国家层面的材料相比更加分散、易损毁、层次较低,若社会尚未树立保存的意识则更容易使其发生逸散,不会受到管理者的重视。除了地方文学、报刊和各省作家协会的史料以外,地方性文学史料还需要涵盖地方文学评奖活动等内容。国家层面的文学评奖在现阶段已经具有较强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色彩,各省市的文学评奖机制相对健全,每个省市均拥有自身的评奖机制。比如,江西省从1989年起每三年设立一届“谷雨文学奖”,而江西省南昌市则拥有政府支持的“滕王阁文学奖”等。地方性文学评奖对地方作家的成长起到了更强劲的激励性作用,同样应该归入地方文学史料的范畴中。综上所述,地方路径为学者的思考带来了新的空间与可能,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将形成新的局面。因此,相关学者应继续做好地方路径的研究工作,同时注重地方性文学史料的抢救、整理和钻研,力求对研究和创新保持冷静、理性的审慎态度,看到地方路径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和真实价值,确保地方文学的活力得以被激活,达成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空间的最终目标。

作者:陈群支媛 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当代文学研究2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兼具人文性、应用性、审美性。此类课程不但包含风起云涌的文学运动,因时而兴、乘势而变的文学现象,还涉及不少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但包含众多的思潮流派,还蕴含着丰富的写作与编辑知识;不但包含深入的学术探讨,还涉及教与学的技巧。由于课程本身具有的丰富性、开放性及时代性,此类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颇有改革与创新的空间。学生毕业后无论是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新闻写作与编辑,还是文秘与文化宣传、专业学术研究,都可从中受益良多。与之相应,需要教育教学方特别重视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与践行。

一、与综合素质提升接轨,培养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及文学修养能力

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多注重传授文学史知识,带领学生识记文学思潮、文学现象、名家名篇,轻视或忽视社会的实际需要及个体的主体作用。为适应学生就业及进一步深造所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凸显基本应用技能的培养,推动传统的知识型、传授型教学向应用型、素质型教学转化,为学生将来尽快融入社会奠基。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主干课程的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多涉及教育教学、公务行政、文秘服务、文化产业、出版策划、中文信息处理等社会领域,这些行业大多要求从业者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及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灵动丰富的想象能力。因此,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宜停留于单纯识记,而应侧重知识贯通与实践转化,由一维的“听”过渡到多维的听说读写;由传统的知识考查过渡到根据社会和市场做适当的倾斜,突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及灵活应用,并积极向实践要效益。首先,改变以教师讲授、学生倾听为主的单一模式,多融入实践,让学生由听到说,由说到练,推行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审美能力。例如,《骆驼祥子》《伤逝》《腐蚀》等作品除了有深刻的思想内容、丰富的时代气息,还有细腻的语言表达、立体的人物塑造,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片段式的写作演练;《倾城之恋》《围城》等作品,除了严谨的情节架构、丰富的人性书写,还有复杂的人生百味、生动的对话描写,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提升表达能力;《谁是最可爱的人》《包身工》等名篇堪称通讯与报告文学的典范之作,教学中可以结合热点人物、热点事件引导学生的应用写作;讲授《茶馆》《雷雨》《一只马蜂》《获虎之夜》等剧作时,可以引导学生写小型情景剧。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坚持学讲结合、学思结合、学用结合,一边引领学生赏析,一边引导学生演练,通过作品诵读、戏剧排演、诗词朗诵、角色扮演等形式,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其次,丰富考核形式,少一些客观题的识记,多一些主观题的考查,让动笔与动口、动口与动手有机结合。另外,坚持课上与课下联动,让诗歌、小说、散文等各类体裁的经典阅读落到实处,多布置些写作类作业,如读后感、仿写、故事新编等。社会和市场呼唤并真正需要的中文专业学生,应是在表达方面锦心绣腹能出口成章,在沟通协调方面循循善诱能凝聚力量,在写作方面能因时因事制宜,“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具有丰富人文资源与开掘空间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与新时代、新形势相关联的听说读写能力,“探索一种复调式的大学人文教学”[1],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与中小学教学接轨,以教促研,以研促教

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主干课程的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学生,就业趋向占比较高的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培养其阅读、赏析的审美能力及写作、阐述的表达能力,以教促研,以研促教,这是教师当下的使命,既事关学生当下的知识掌握也事关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对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高校教师而言,创新教学方式,培养综合能力,其效益不仅体现在课堂,还延伸至学生毕业后。在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占据着较大的分量。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创新与中小学语文新课改关系密切。而当下,讲授此类课程的高校教师更多倾向于学术研究,在贴合中小学新课标改革方面倾力不足。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方面,教师应打破惯例,合理安排文学史讲授与文学作品品读的结构比例,让后者真正走进学生课堂的内与外,并入脑入心,濡养气质,陶冶性情,作为活水惠及未来。教师在课程设置方面合理降低文学史的占比,适当增加作品赏析的份额,不仅不会弱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反而更容易弥补短板,引领学生在理解中强化认知。同时,教师还需吸纳新的教学方法,“力求将‘告诉式’改变为‘问题式’‘启发式’”[2],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沉下去。例如,改清一色的课堂讲授为丰富的协作互动,让分组探讨、研究式学习、实践实训、对比阐释、角色演绎等形式真正进入课堂,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改革不但有益于当下,还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惠及学生毕业后的教学工作。另外,教师还可结合当下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多媒体等元素融入日常教学,诸如课程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影音资料的同步、学科精品课程的推介引入等,这不仅有助于推动课程教学的开放与立体,还可多快好省地实现教学的高效益,引导并提升学生运用多种资源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天下万物,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拿来主义”,可借助资源整合提升教学效益,也可在潜移默化中刷新学生的思维认知,无形中提高学生的资料搜集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还可偶尔开辟园地,直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讲授、赏析某一文学作品,进行模拟实践教学。当然,教师应要求学生提前全面搜集资料,认真准备教案,做好全程指导。模拟教学既可强化知识掌握与理解记忆,也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教学心理素质,为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技能储备和心理准备。真正高效的教育教学应是注重延展性与辐射效应的。为了当下目标与长远目标,中国文学课程教学需融入新的教学理念,与中小学语文新课改对接,使学生通过此时的学习,全面提升文学素养与实践能力,并融会贯通,融入将来的教学。

三、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接轨,推进研究性学习

因研究兴趣或就业压力推动,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主干课程的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学生,会有一部分在本科毕业后考研继续深造。因此,相关课程的教学还需注重深化“奠基未来”发展战略,以经典文本为基,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感知能力,积极训练他们的分析与解读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文学研究的专业眼光,强化科研能力的培养。第一,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扮演好引导者角色。打铁还需自身硬,铸金更要本人精。教师本身要不断加强学习,积极追踪学术前沿动态,坚持教学与研究一体双翼发展,全面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以丰富的研究成果促进教学,让学生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激发专业探索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借助、推荐丰富的外在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将当今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有机熔铸到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第二,构建开放式学习环境,引发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课前设计问题—课上研讨交流—课后总结深化,可充分刺激学生的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思考、研究及创新的能力。特别是集体研讨,如果巧妙设计、利用得当,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科学研究能力。教师应鼓励大家各抒己见,立足文本又跳出文本,提出不同见解。研讨结束后,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总结升华,撰写较为规范的学术文章。比如,与学生一起研读张爱玲作品时,除了分析其作品的日常性与世俗性,解读其作品中的“市味人生”“饮食男女”,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其文学创作中的政治复调性,启发大家深刻地理解作家生命和艺术沉潜的轨迹,思考政治生态与文学书写的复杂关系。再如,教师讲析欧阳予倩的剧作《木兰从军》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电影版和桂剧版的《木兰从军》分析剧作家在战争语境下的创造性改编,启发大家思考“木兰”传说中蕴含的时代品格与现实意义,了解改写背后的社会性。在讲析金庸作品时,教师还可以采用翻转课堂式教学,布置作业让学生于课前或课外观看视频讲解,自主学习,将课堂真正变成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合作探究等,从而在学习共同体中获得进步。第三,设置专业平台,拓宽专题研究。对有志继续深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进一步研究的学生,可设置相应的模块课,“开小灶”培养其理论素养和分析能力,为其将来从事相关的科研探索奠定基础;根据学生个性发展与兴趣点开设专题,实施“订单式”培养,形成课堂内外互补的学术写作培养体系,“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潜力,让学生掌握可以触类旁通的方法”[3]。第四,加强写作锻炼,鼓励学生写书评、读后感,或围绕人物形象、叙事形式、写作风格等提出新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与创意写作及专业性人才培养接轨,淬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越来越多的作家提倡写作能力的后天养成,认为“感染熏习多于天授神与”。国外的创意写作已经培养了一批相当知名的作家,白先勇、严歌苓等人都颇有受益并积极提倡。国内也开始了创意写作专业的培养工作,相关机构或组织开始走进高校。随着新形势下的新需要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写作边界在不断扩大,创意写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现当代文学因其作家作品丰富,写作资源多元,受众特别多,自然是培养学生写作素养的重要源泉活水。基于教材资源挖掘与利用的写作能力培养事关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除了知识的传授,还需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断扩大其写作的格局和视野,积极淬炼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创意写作有机融合,首先应注重改变同质化、批量化的思维方式与写作模式,着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当事人对世界、对人生更深刻、更个人的认知,推动创造性思维的砥砺,这无论是对学生个人还是对社会发展大局都意义深远。例如,开展对名家名篇的“解剖”式想象与迁移性思考,教师既应注重“还原”整个写作的过程,“将写作解剖开来,向学生一一展现其‘内理’”“将写作的‘操作性’展示给学生”[4];还需积极提倡个性化、新颖化、开放化,引导学生打乱或重组,鼓励大家尝试创造性模仿或颠覆性写作。其次,应注意强化创意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开展文学沙龙,丰富文学讲座,组织多样化的文学创作竞赛,组建文学兴趣小组,实现演练与评讲现场化与一体化,建立诗歌写作工坊、小说写作工坊,推动经典作品再创造……从而将文学审美的培养与写作训练的践行渗透于各种文学活动中。最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还需注重对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培养,正如《创意写作的兴起:战后美国文学的“系统时代”》一书所述,“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印、广告、演艺娱乐、文化发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所有文化产业提供具有原创力的创造性写作人才”[5]。影视行业需要能够独立创作剧本、服务台前幕后、为影视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的人才;广告行业需要洞悉市场行情、理解消费倾向、体察社会人心的人才及主题表达;出版发行需要体察消费倾向、把握社会敏感度、制作个性文案的人才。当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是单纯的吟唱、诵读和诗歌散文的写作,而是更倾向于多元化与实用化。与之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除了文学作品的写作培养,也需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策划与编辑能力,借助现场模拟演练、“小剧场式”体验、课外写作延伸式教学等方式提升大家对非文学作品类的写作实践能力。

作者:鹿义霞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当代文学研究3

2020年5月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各类学科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做出指导。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是推进“三全育人”、切实培养高素质及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需要被教师视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根据学校育人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科课程的特点,打破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狭隘界限,挖掘并运用好专业知识与技能中承载的思政育人元素,实现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一、价值引领,重塑课程目标以“立德树人”、培养“四有”好老师、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为旨归,基于课程的未来职业导向、课程特色等,团队教师应积极构建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为基: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中出现的重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熟悉中国现代文学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家及其创作面貌。技能为本:提升准确、多角度赏析作品主题、人物、艺术特征的能力;增强与人交流、自我表达的能力;具备全面解读小学语文教材现当代文学选文的能力,能够引导小学生品味现当代文学思想内涵、感受文学艺术魅力,并且能够组织与文学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素质为根: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自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与担当意识;热爱教育事业,拥有文化育人育才的理想;提升人文内涵,增强生命意识和对人类生存的思考,塑造健全人格。

二、铸魂育人,多维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教师多维挖掘课程德育元素,构建点面结合的思政库,为课程思政育人提供源头活水。构成该库的三个面主要是:

(一)家国情怀文学的现代化转型是在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里完成的,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救亡图存、追求个性解放、探索民族解放、追求国家富强的历程。因此,百年历史长河里的现当代文学作家经历与故事及经典代表性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乡土情结等方面的育人元素。学习者可以经由这一部部作品,穿越历史百年了解中国革命曲折而光辉的历程,认识中国改革的突破与奋进的道路,感受中国人民抗争、追求、奋斗的精神等,从而实现家国情怀的培养。

(二)文化自信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中讲到:“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产生了灿若星辰的文艺大师,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1]上世纪30年代支持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左翼文学、40年代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的解放区文学,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文学”中的红色经典等,蕴含着党史文化、革命精神、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育人元素;其次,老舍笔下的“老北京市民世界”、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展现了中国地域文化特色;再者,新月诗派里的“三美原则”、阿城《棋王》里的老庄哲学,体现了作家们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创新。通过文学传递文化,让大学生们感受文化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身魅力,从而形成文化自信。

(三)人文内涵高尔基有言“文学即人学”[2],文学的字里行间透露的是对人的命运遭际、复杂人性、思想情感等的关照。五四新文学的先驱,如鲁迅,着意用文学唤醒沉睡的民众,用文学改造国民灵魂;[3]钱钟书用《围城》对人的生存困境做了哲理思考;张爱玲用千疮百孔的爱情诉说人性的贫弱、暗淡的一面……这些文学史现象或文学作家作品,都能引发学生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关注与思考,启迪他们的人生智慧,涵养人文情怀。在这三个面下,是更具体的一些思政育人点,如家国情怀育人面下包含爱国精神、社会责任感等具体的思政点。该库里的思政元素是动态变更的,取决于教师思政水平的提高、时展过程中涌现的新元素、新素材等方面的因素。

三、润物无声,全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进行深入探究和讲授,成为课程思政是否能够落地落实的最根本因素。”[4]因此纵深推进学校“三全育人”,教师要革新理念、优化设计,多措并举,实现课程教学全方位育人。以重要的文学发展现象或代表作家及其作品构建专题,课程在具体教学中,采用小组任务融入、作家经历融入、作品文本融入、课堂互动融入及课外活动融入五融入的方式展开课程思政教学。这五项融入可以是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结合。

(一)小组任务融入教师利用学习通平台设置课前小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锻炼学生团结协作与相互交流的能力。此外,教师精心设计小组任务的具体内容,融入思政育人元素。例如,在学习“文学转型与文学革命”专题时,课前在学习通任务:“结合内忧外患的历史社会背景,说一说从晚清到五四时期,诸如梁启超、陈独秀、胡适等知识分子为何要推动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学生一方面通过阅读上传到学习通的资料、上网查阅资料、翻看教材等诸多方式来探索答案,另一方面则了解了中国历史,感受到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以及勇于创新的先驱精神。课堂小组成果展示时,教师加以话语引导,从而进行升华学生爱国情感的课程思政教育。

(二)作家经历融入通过教师解读、学生小组成果展示、学生独立讲述、作家专访视频播放、作家传记引述、话题延伸讨论等方式,同学们走近代表性作家,并从作家的成长经历、创作道路或者审美追求等中获得启示、感悟、思考、感动与激励,从而实现知识学习与价值观引导。例如,在鲁迅专题,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过往学习与阅读经历来介绍自己心目中鲁迅形象,随着刻“早”字、弃医从文、与许广平的爱情等作家经历的讲述与点评,学生们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勤学,富有社会责任感,追求民主、自由的现代思想等品质;教师则结合鲁迅先生的创作经历、思想发展历程进一步带领学生理解和感受为何鲁迅被誉为“民族魂”,从而深化学生对鲁迅先生创作贡献的认识,并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忧患意识,渗透了不断探索进步、开拓创新等精神的教育。

(三)作品文本融入文学作品承载着作家的思想情感、价值判断、审美追求,以艺术化的手法记录了生活、历史、社会,映照着美与丑、崇高与卑下、光明与黑暗、真实与虚伪等等,思政元素映射点较多。课程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灵活采用教学手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在作品文本教学中实现思政育人:首先,创新视角讲故事。如以“破产农民小伙子祥子来到北平打拼,树立了怎样的理想?你能生动描述祥子的追梦之旅吗?”这一提问引导学生从“追梦”视角去看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融入关于理想追求的教育。其次,立体建构人物形象。如在曹禺专题,利用争论点———周朴园爱不爱鲁侍萍,发起辩论,进而引导大家以多维视角点评周朴园形象。在虚伪而又有真情、自私而又可怜、反叛而终归妥协的周朴园立体形象的认知教学里,辩证思维、人性的思考与关照等育人元素也融入其中。再者,多维解读作品主题。如在杨沫专题中,教师创设情景,置身历史,引导学生从革命视角解读作品红色主题,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创设话题,引导学生从青春成长视角解读主题,塑造进取、无畏、坚定、有理想的青春姿态;热点新闻引入,引导学生从女性视角解读主题,思考女性独立价值的实现途径。最后,深入品味文本艺术。教师基于文本特色,引导学生从语言描写、艺术手法、写作风格等方面品味经典文本,提高学生审美,增强文化自信。如采用朗读法,让学生用富含激荡情绪的声音演绎胡适的《天狗》,从中感受胡适诗歌火山爆发式的炽烈情感,感受五四先驱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追求。

(四)课堂互动融入师生互动可以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生成技能、内化情感价值观。课程通过小组成果展示、自由讨论、个人思辨、角色扮演、师生问答等形式,在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展开课堂互动。在话题互动中融入思政育人,如通过讨论话题“《伤逝》中子君与涓生的爱情悲剧原因”,理解个人幸福与解放的追求只有融入社会大环境的解放中才能实现。在线上学习平台互动中融入思政育人,如学生在学习通平台发帖讨论作品、点赞精彩发言、给优秀的小组活动成果评分、投票表态等行为,形成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自我对话,传递着价值判断、人性思考、情感好恶。在教师的言行反馈中融入思政育人,如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倾听的姿势、一个鼓励的手势等非语言行为[5]以及一句中肯的点评,会营造一个自由、亲切的课堂氛围,为师生共鸣创造机会,从而实现课程内容蕴含的思想情感、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课外活动融入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丰富、拓展,为更好地促进和保障课程思政课程育人效果,从三全育人理念出发,教师在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要注重与其他教育教学工作人员共同开展如爱党爱国、身心健康、理想追求等系列主题下的班会活动、文化节、阅读周等校园活动,实现全员育人;要善于打通课内外、线上线下相结合,如将文学的思想价值、审美价值、情感价值融汇在一场舞台表演中,融汇在学生的专业见习里,融汇在志愿服务活动里,实现全方位育人;要积极指导不同年级与文艺相关的学生赛事,实现全过程育人,如参与指导全校开展的“庆祝建党100年系列征文活动”,让学生写好人生第一篇向党致敬的文章,参与指导大三学生的顶岗实习,让中国文化的经典之光更好地传播开去。

四、成果导向,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以培养“四有”好老师为导向,团队教师建立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多元化的课程育人评价体系。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有利于实现从各维度、多层面来监测和反馈课程思政教学成果。例如,小组互评、组长打分、全班集体打分、学生自由点评等形式,主要是以学生之间互相鉴赏、互相认同、互相纠正监测教学效果。此外,教师通过口头或书面评价、量化打分、统计学生参与校内外活动的成绩来监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最后,领导组织、教师参与课程诊改、公开课、听评课、座谈会等,进一步丰富教学、育人成效的评价主体。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首先,对思政目标的设计与学校定位、总目标、专业、课程、学情的契合度;思政内容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融合度;思政映射与教师教学风格、课程特色的和谐度;思政育人效果与专业知识教学、职业技能训练效果的协同度等的考量,是基于教师教学设计、实施等流程来开发的课程思政评价内容。其次,对学生学习热情度、任务完成度、课堂互动参与度、考核结果优秀率、思想情感升华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度等的考量,是基于学生的参与、体验、收获、满意度来开发课程思政评价内容。开展课程思政是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承担起为党、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使命。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重塑课程目标,构建点面结合的思政元素库,极大开发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思想价值内涵,拓展了育人空间。并采取五融入的方法将思政元素映射到课程的教学环节、组织形式、内容板块之中,实现“以文化人”。最后从主体、方式和内容三个维度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以期全面、有效地监测课程思政开展效果。专业课程要更好地发挥育人主阵地的价值功能,需要学校顶层设计的改进,教师理论修养、专业功底、教学育人技能的提升,这是一个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参

作者:漆盈 单位:鄂州职业大学教育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