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城镇化范文

时间:2022-12-06 21:30:08

摘要:地理空间信息规划是城镇化建设环节的重点,可以有效保证城镇化建设的水平以及质量,应用智能化的处理技术,能够保障城镇地理空间信息在规划环节的精准性。

关键词: 城镇 城镇化

城镇化范文

城镇化范文1

1引言

目前,我国新型城镇正在实现飞速建设,为了更好地实现城镇在发展层面的诸多目标,推动城镇经济高速发展,就需要对地理空间信息应用智能化的处理技术,对城镇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城镇空间以及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城镇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所以,目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针对地理空间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技术,在应用层面进行研究以及分析,就现状而言,拥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地理空间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技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环节的应用价值

2.1对城镇化建设进行动态化规划以及管理

相比较于传统模式而言,地理空间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技术的优势相对比较明显,而且在时效性、空间分析层面具备相对较强的能力,可以对数据实现迅速转化以及更新,与此同时,也可以针对城镇规划实现动态化的调整,并在技术层面提供更好的支持。以此项技术为基础,可以针对城镇规划建设的具体内容实现监督以及反馈,然后按照具体落实情况,对城镇整体建设规划方案实行有效的调整。此项技术可以将建设地的真实图像,直观地向工作人员进行呈现,针对图像、表格在管理层面可以实现一体化,与此同时,针对一书两证、基础属性、基础图形相互之间,可以实现图形、数据的互相访问。同时,此项技术由于便捷性相对较强,为城镇化建设环节的地理测绘工作提供了崭新的平台,让参加城镇规划建设的工作人员,可以对自己规划管理的系统,在地图数据层面进行有效的管理。

2.2辅助城镇化建设规划的决策工作

空间地理信息化技术可以辅助城镇化建设人员,对规划方案进行模拟、评估、选择,上述工作如果采取传统方式,复杂程度相对较高,对此项技术进行应用之后,凭借此项技术在空间信息层面的强大处理能力,可以让规划工作人员做出更好的决策。城镇化建设项目通常情况下,规模较大且会涵盖诸多不同因素,比如土地征收环节,对旧城居民的安置以及拆迁工作,或者公共设施建设环节,都需要严肃认真对待。

2.3在城镇规划环节,提供构架理性、直观的工具

目前,一些常见的图形处理软件,比如CAD、AUTO等,对数据在处理和管理层面的效果相对较差,所以在绘图层面只能将其当做一般软件应用。比如,FM系统类型的软件,由于专业性太强,但又不具备绘图能力,所以无法得到大范围的应用。而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凭借自身较强的属性数据分析、空间数据分析能力,可以更好地弥补上述软件在应用环节存在的缺陷,将城镇规划环节的所有数据,通过空间分析、图形分析的模式进行展现,能够为城镇规划建设人员,提供更加直观、清晰的参考。

3地理空间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技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环节的知识发现分析

地理空间信息智能化处理技术提出了空间信息的智能化分析以及知识发现的方法,针对多元信息在协同层面的各项地理事件,实现了建模以及预测。在时空信息的持续表达、地理过程的高效探测、预测地理事件等层面,构建了一体化的知识发现技术体系,也为新型城镇的智能化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公共安全的管理、农作物等层面,提供了相应的决策支持以及知识服务。由于,目前对复杂地理事件在内部演化机理层面,缺乏智能化的挖掘方式,由此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以空间多元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地理过程智能化探测模型,针对影响地理事件变化的诸多影响因子,实现自动化的识别以及对贡献度进行度量,为新型城市在环境、交通、土地等演变过程的模拟和预测层面,提供了有力的知识、技术支撑[1]。

4地理空间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技术,在城镇建设环节的融合分析

在空间信息层面提出了以模式识别为基础的,信息变化识别、信息更新的新型方法,在多元异构空间层面研究开发了数据五维分类的聚合模型,在自适应空间角度对数据库实现了级联更新。以地理信息要素转变前后的匹配特点为主要着手点,同时更好地兼顾决策树达到更高效率的优势,对自适应的地理特点匹配以及地理要素更新予以实现。就更新冲突处理、跨尺度的综合化更新、信息匹配等三个层面,对地理空间数据库在级联更新层面,实现了系统化、全方位的研究以及分析。在自适应空间层面提出,并建立了数据级联的更新方式。构建了以随机森林建筑物群组以及图划分为基础的空间模式在识别层面的方法,主要彰显了建筑群的分布模式,在自动化识别层面存在的潜在优势[2]。

5新型城镇化建设环节,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应用及服务分析

①对大范围且复杂程度较高的场景进行了研究,与此同时绘制了计算机体系的架构图以及实时处理系统,对城镇在微环境下的空间信息实现了定量分析,与此同时,也对新型城镇在面向多个业务层面,实现了一体化的应用以及服务。对于城镇空间存在的场景复杂、可视化程度相对较差、效率低、延时高等诸多问题,以图像融合理论、负载平衡理论、力度模型理论为基础,研究提出了一种维持视觉特点的简化LOD方法,构建了以三维标量场为基础的光线投射高效并行模型,由此确保了复杂场景下的纹理特点、几何特点,提升了三维场景下的实时性、并行绘制效率,对于大范围内的供电信息在复杂场景层面,实现了快速化、实时化、精细化的绘制。对于电磁波、日照、噪声等诸多城市为环境要素,在三维空间体系内的量化难题,以研究城市在复杂场景下的各种类环境要素,在施工层面的分布特征、传播层面的制度,提出了一种以面向微环境要素理论的空间数据架构、表达模型,构建了以空间信息模型为基础的空间辅助决策的支持系统、城市微环境下的定量分析模型,极大程度地拓展了城市信息,在服务层面的技术体系,同时延伸了空间信息在工程化层面的应用领域。②研究提出了以元胞自动机为基础的未来土地应用模型(FLUS),实现了针对城镇土地空间,在不同情景下的增长模拟、生态环境的评估等诸多应用。对于目前土地应用建模环节,很难同时实现兼顾土地种类之间的复杂竞争、自然环境的互相作用、人类活动、土地应用变化等难题,提出了一种耦合性的人类活动、自然作用的多种类别的土地应用变化预测模型(FLUS),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只能单纯对城镇用地进行模拟的局限性。FLUS模型可以对城镇土地,在未来应用空间格局层面进行有效的模拟,可以对城镇在增长边界层面进行精细化的刻画,而且在土地应用模拟的基础之上,对于城镇增长在未来对碳排放的影响予以分析,与此同时,可以实现在不同的发展情景下,对城镇国土空间在规划层面的模拟预测,以及各项环境数据评估(见图1)。当前,此模型在我国三十多个城市、乡镇得到了具体落地,并且应用层面获取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同时为地方政府在国土空间规划层面,提供了极其有力的现代化技术支持[3]。

6新型城镇化建设环节地理空间信息的智能化项目集成化应用分析

对于多元空间存在的信息更新速度慢、统一性差、集中度低等诸多问题,在规划检测层面提出了,内业、外业实现一体化管理的智能化处理方式,研发出了对地理空间信息实现一体化的整理、动态化的更新管理系统,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更新的难度,并提升了更新速度,对地理空间信息在一体化管理层面,实现了智能化的更新。目前,项目有关成果,在我国广东省的国土资源部门、省内的各个市县、一部分省外业务部门,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以及应用,在基础地理信息的应用服务、测绘数据的生产、预测以及管理环境污染事件、整合以及更新地理数据、监测地质灾害问题、城市规划等诸多层面,都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同时在社会、经济层面收获了较好的效益。目前,在我国广东省的增城区、中山市,以及湖南省等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都得到了推广以及应用。此项目研究开发的空间数据库,在管理层面,与降水量的时空预报模式、软件快速更新平台、地理信息的空间整合,系统更新等诸多技术、平台,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应用单位数据信息处理质量、有关项目的实施效率,节约了项目实施环节的成本开销。项目所研究开发的空间优化模块、地理模拟的FLUS模型,可以让社会各界科研工作者免费应用,当前已经有近二百所国内外的应用单位、科研院校、高校等对有关成果实现了应用。以FLUS模型为基础,特别针对城镇开发、边界规划等国家层面的要求,研发出了FLUS-UGB软件,而且很快就被有关规划部门所采纳以及应用。广东省针对城镇开发边界在划定技术的规章制度层面,明确规定建议应用FLUS模型当做主要技术,对于城镇边界开发进行有效划定。当前,此项成果已经在我国重庆、广州、郑州等三十多个城市,得到了具体落地以及较为成功的应用,也为地方政府在空间规划层面,提供了积极有力的技术支持[4]。

7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型现代化城镇建设环节,地理空间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城市规划在数据信息层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保障了城市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此项技术不仅可以对规划编制外的各项测量工作进行精准测量,与此同时,还可以应用到城镇内部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中。此项技术为我国城镇化发展、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数据,在构建层面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更好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新型城镇发展的进程。

作者:安彦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城镇化范文2

乡村振兴战略是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战略,也是新时期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主要方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和人们消费结构的升级,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形成了非常密切的关系,乡村旅游逐渐在乡村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旅游既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领域,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生力军。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到文旅融合是赋能乡村振兴的八大重点领域之一,要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整体格局。因此,以乡村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为核心,整合乡村资源,为乡村传统或特色产业注入发展新动能,实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成为当前农村经济特色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旅融合视角下乡村经济创新发展的必要性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共同构成人类生活的空间。我国有漫长的农业文明发展历史,乡村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资源。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乡村人口外流和乡村社会生活的分解导致农村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社会心理等出现迟滞、弱化与退化现象。因此,要想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生活面貌,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收入只是一部分,还要看到重建乡村文化自信、丰富乡村地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在农村发展中长期缺位,许多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服务效率低下,富有特色的、传统的乡村文化在城市强势文化、流行文化等多元文化的渗透和冲击下逐渐式微,乡村人民的精神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充分、合理地融合旅游与文化,能为农村单一、落后、僵化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注入新的活力,也能够促进乡村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乡村文明程度,推动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发展差距大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8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仅有1713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城市居民的39.1%。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目的就是缩小农村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合理调整收入结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当下,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模式是我国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文旅融合发展实质上是将不同产业融合在一起的新模式,通过“旅游+”模式推动康养、乡村体验、生态、红色教育等与旅游多元复合,利用统一的形象、品牌、营销等让乡村资源得到充分发掘和利用,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乡村经济全面发展。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经济只要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实现城镇化。在改革开放早期,我国城镇化水平较低,除了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异外,在发展中国家中也处于较低水平。1980年,我国城镇化率不足20%,但同一时期的美国城镇化率达到77%,日本为78.3%,加拿大为75.5%。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的城镇化率明显提高,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表明我国城市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3.89%。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此外因为农村人口纷纷流向城市,导致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城乡经济差距不断加剧,发展新型城镇化有利于解决上述问题。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种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特点的城镇化建设方针,旨在推动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其本质是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文旅融合能够带动乡村文化发展,改善乡村面貌,吸引、引导离村乡民甚至是企业家、文化学者返乡、下乡,为乡村“聚人气”,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城市化发展进程过快导致乡村文化传承主体断层缺位传承是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就当前我国乡村传统文化传承而言,村民作为乡村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观能动因素,也是乡村文化传承问题的根本因素。

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然而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现代的文化价值取向主要以城市为话语阵地,城市文化也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成为当前社会的引领性文化,乡村文化已被挤压至文化体系的弱势:乡村传统特色民居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一些甚至已经消失;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民俗规范认同感降低甚至渐趋消解;传统技艺面临失传;民俗仪式及民俗活动渐趋式微;村民在面对乡土文化时没有自信心,并且极为崇拜城市生活。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或孩子摆脱农村人的身份,真正融入城市,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和青少年成为农村的主要居住群体,乡村文化的发展和生存日益困难,文化传承的主体出现断层和缺位。

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大部分城市游客为了了解更多的乡村文化而来到乡村,但目前乡村旅游项目主要以资源消耗为主,如农家乐、果蔬采摘或传统的自然景观观光等,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和季节具有明显的依赖性,缺少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导致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无法满足城市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此外,由于公共卫生间和垃圾处理设备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乡村地区尚未形成完善的旅游服务保障体系,致使游客体验不佳,造成游客停留时间短、回头率不高的问题,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空间逐渐变小。乡村文化展示与传递效果不理想乡村文化淳朴、独特,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丰富的文化资源造就了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但由于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建设和管理,乡村文化无法得到有效的传递和展示。从不少地区的实践中不难发现,多数乡村旅游项目不仅缺少健全、规范的解说系统,还缺少专业化的解说人员。当前,我国专业化的乡村旅游解说人员非常少,解说服务站点也十分有限。大部分解说员都没有经过专业化教育培训,解说工作大多由本地居民担任,其解说意识、技能、水平都非常低,无法完整展示、传递当地特有的文化符号的内涵,增加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文旅融合视角下乡村经济创新发展模式构建路径以文带旅,打造特色文旅产品,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要素开发是乡村振兴战略基于文旅融合开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乡村文旅产品的开发,本质上是对乡村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乡村自身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是文旅融合的基础,对乡村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深入挖掘和重新包装是打造文旅产品应遵循的基本路线。

以文带旅,就是以文化为导向,挖掘地方文化优势。各个农村之间的差异不大,但是每个农村的文化条件却存在明显的不同,应从村落建筑、山水风景、器物手工艺、民俗生活风情、宗祠文化、戏剧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等方面切入,立足于乡村特有的文化特质,针对家庭、学生、社会等不同消费对象,以“文旅+产业”“文旅+研学”“文旅+游戏”的思路,让农村的“土气”得以全面展现,对农村的“老气”进行灵活运用,差异化开发设计不同形式的、兼具观赏性和沉浸式体验特性的特色文旅产品,如油菜花节、赛马会、非遗展示节等。这样既能推动当地文化的传承,又能打造出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增强乡村地区的旅游魅力和吸引力。深化“文旅农”产业融合,实现乡村产业多元化布局产业融合在产业整体发展以及产业布局优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需要基于文旅融合,让乡村与第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效果得到强化,推动乡村特色休闲农业发展。比如,对涉农旅游景点进行科学的开发,在农业观光旅游中设计生态果园、生态农场、生态农庄等项目,致力于发展现代新型观光园模式。也可以将农业生产资源与研学产业相结合,打造农耕体验园、咖啡茶叶研学基地、农业科普基地等项目。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推动农村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依托当地高质量的农产品、特色手工艺品,打造网络商城,销售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

这样既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打造了特色休闲旅游项目,又形成了休闲农业和观光的完整链条,从而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项目化运作,打造系统产品呈现体系在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文旅融合中,项目运作属于核心环节,精品项目有利于文旅融合实现多元效益,所以必须将项目运作视为核心元素,同时将以下几方面作为依据选择针对性的措施:第一,发展精品项目。开发项目必须拥有精品化意识,并和当下大众旅游的需求充分结合,重视对项目的开发设计,重视开发项目的特色性、增值性、经济性、生态性等,形成一套从文化景观、特色文创产品到特色农产品包装的完整体系,让项目获得多元效益。第二,对文旅融合内容进行拓展。立足于“农商文体旅”,在文旅融合项目中增加大量体验内容,让旅游链条不断延长。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具备多样化的文化资源,但是在产业开发时却表现出滞后性。发展旅游经济能够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合理运用旅游经济的优势,对文化产业进行创新开发,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三,加强服务能力。要想让旅游服务能力得以加强,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要提高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其次要创建旅游信息集成平台。服务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地方文化旅游软实力,对服务人员进行培养还能促进地方产业升级。信息平台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其将旅游信息资源集中起来,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游客的具体诉求。促进文旅融合还要坚持对地方旅游业进行优化、升级。重视市场推广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同质化的旅游项目不断出现,不同地区乡村旅游的竞争也不断升级。怎样才能在复杂的旅游市场中取胜,是所有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通过各级电视台、报纸等媒介,对特色小镇、饮食文化等进行大力宣传、推广。比如以文旅融合、乡村旅游为核心打造宣传节目,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第二,高度重视对户外广告的应用。户外广告的特点是直观、醒目,在人口密集并且流动性大的区域进行宣传具有显著的效果。具体而言,可以在机场、公交车站、码头、火车站等地投放相关的户外广告,最大程度地利用这些地区的地理优势,充分发挥广告的功效。第三,形成精准营销理念,为游客提供定制旅游服务。以旅游信息平台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游客对旅游的需求和偏好等有关信息,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掌握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对当地的旅游项目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升级。总之,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文旅融合是方向也是要求。文旅融合既在乡村经济创新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又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行,因此需要将文旅融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找出来,让乡村振兴战略效能得到显著提升,拉动乡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从而让农民真正富裕起来。
作者:渠小玉 单位: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城镇化范文3

一、民间传统音乐和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民间传统音乐集中展示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追求和精神风貌,包含民歌、民族器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等。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21世纪初期,国家明确提出了兼顾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的协调发展,鼓励农民工进城务工。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全新城镇化建设要求。二、民间传统音乐在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民间传统音乐在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机遇

城镇化建设为民间传统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和空间。首先是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由此可见,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历史记忆保存、文化脉络延续、精神风貌传承的过程。这种全国自上而下的重视,无疑是民间传统音乐发展最大的底气所在。其次是国家对特色城镇建设的大力支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遵循文化传承、彰显特色等基本原则,切忌在城镇建设中千篇一律、千城一面。这个要求也是符合民间传统音乐特点的。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创造出了类型丰富、风格多样的音乐文化。国家对特色的要求,正是其传承和发展的新机遇。相关部门可以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积极依托国家和地方各项政策,实现民间传统音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本地新的文化名片。最后是文化消费市场的壮大与繁荣。近年来,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已经成为很多地区的支柱性产业。特别是国家对非遗工作的重视,拉近了人们和民间传统音乐之间的距离,多数人都对民间传统音乐充满兴趣,并乐于进行适当的消费。民间传统音乐可以通过本体以及周边开发实现产业化发展,彻底摆脱对外界“输血”的依赖,生成自身造血机制。

(二)民间传统音乐在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城镇化建设是一个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程。首先,对民间传统音乐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生存环境的变化。以民歌为例,山歌、号子等,是人们在田间劳动或休息时创造和传承的,现在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其生存空间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其次,广大农村地区的空心化。在民间传统音乐传承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莫过于“人”,只有喜欢并长期从事这门艺术的人,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在城镇化进程下,大量的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或者直接搬到城镇居住,老艺人日渐衰微,很多技艺陷入了失传的境地。没有人,传承和发展也就成为空谈。再次,文化全球化和都市文化盛行。新世纪以来,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鲜明,特别是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加持下,任何一种文化都能实现飞速和全面传播。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人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而一些传统文化为了迎合当代人新的审美观,也出现了内容变异化、形式低俗化的情况。加之都市文化的盛行,缩小了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存空间。通过简单分析可以看出,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民间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扬长避短,将成为其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民间传统音乐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保护路径

(一)制定专项保护规划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的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民间传统音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所以有必要制定专项规划,为今后一段时间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明确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引。在规划内容方面,需要对全域的民间传统音乐资源分布状况、保护和传承情况、资源特色等进行全面调查与梳理。在城镇化建设中,可以为其保留或新建外部环境。规划要以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为主导,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参与,与区域总体规划、文旅发展规划、文化产业规划等充分衔接,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邀请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等共同参与,充分考虑人民群众、民间传统音乐人的意见,尽可能做到集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于一身。在规划的实施方面,要将各类保护和传承工作统筹到计划中来,定期召开推进会、研讨会,定期考核工作绩效,实施奖惩分明的管理制度,力争让规划落到实处。专项规划可以从原则和方向两个方面为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民间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最为坚实的保障。

(二)扩展资金来源渠道

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民间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需要外部资金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产业化发展初期,投入大、回报慢的情况下,及时的资金支持对其传承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要全面扩展资金来源渠道。首先是政府的专项投入。政府要认识到城镇化背景下民间传统音乐保护和传承的价值和意义,在每年财政规划中拿出专项资金,用于相关场地和设施建设、传承人补助等。同时,为了鼓励其产业化发展,还可以从市场的角度予以帮助。比如,减少租赁资金、减免税收、引入投资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后,还要对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对于表现良好的企业或个人予以充分奖励,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其次是建立专项基金。可以由政府牵头,联合多方共同成立专项基金。既可以为一些急需资金,又有着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提供直接支持,又可以在行业内部起到风向标的作用。接受支持和帮助的项目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要有特色和潜力,兼顾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二是要有良好的增长率。虽然从民间传统音乐的实际特点来看,其爆发性增长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要表现出充足的后劲。第三是项目要有规模效益。要以长远的眼光分析项目与其他领域结合的可能性以及是否能够通过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规模效益等。最后是支持非公有制资本融入。政府文化部门不仅要对其持欢迎和鼓励态度,而且要做好多项服务工作。比如,系统收集和整理本地民间传统音乐资源,作为投资的重要参考,并在土地、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等。

(三)建设特色音乐小镇

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很多特色音乐小镇应运而生,实现了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特色音乐小镇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真正做到产业建镇,做精做强主导产业。其次是要将文化本身作为建设之根。在建设过程中,要通过对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宣传,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让当地人看到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愿意继续从事这门艺术,从根本上缓解人才资源不足的窘境。再次是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在小镇建设前期,政府要予以全面的支持和帮助。但是,政府不是万能的,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小镇仍然要全面融入市场,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独立发展。最后是要科学规划,务实推进。小镇的建设和发展不能求大求快,而要始终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统筹推进,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丰富保护传承方式

前文中提到,“人”是民间传统音乐保护和传承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民间传统音乐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近年来,随着保护和传承工作的深入,老艺人和年轻人的思想都有了较大转变,愿意继续从事民间传统音乐的创作、表演等相关活动,但是又出现了跟谁学、如何学、学会了干什么等一系列具体问题。所以要丰富传承方式,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首先是完善传承人保障。近年来,各地都建立了非遗传承人名录,使诸多民间老艺人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让他们可以全身心投入相关活动中,这值得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借鉴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验,建立“人才国宝”工程体系,将一些技艺精湛、影响力广泛的老艺人纳入规划编制,在通过积极推广提升其知名度的同时,鼓励他们广收门徒,并为学习者今后的就业提供一定的支持,免除其后顾之忧。其次是推进产业化传承。诸多民间传统音乐的产业化发展,也为人才的产业化传承奠定了基础。可以将原本零散的传承学习转化为统一规范——整合资源——形成规模——产生利润,实现传承效果的提升。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的评估、检测等管理机制,既要做产业化传承的推动者,又要做监督者和责任承担者。最后是实施现代教育传承。民间传统音乐最常见的传承方式就是口传心授,基本没有文字记录,教学规模也比较小。而在当代,有必要运用现代化教育理念和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比如,积极推动与学校、科研院所、社会培训机构的合作,成立民间传统音乐研究中心,在高校或职业高中开设相关专业,利用线上教学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等,对于成绩优异者给予相应的奖励,并提供工作岗位,逐步构建起现代化、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五)实施文化旅游融合

文旅融合是新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方向。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多项具体措施,旨在实现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这对于民间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无疑是一个新的机遇。对此,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推动民间传统音乐与旅游业的全面融合。首先是静态开发模式。所谓静态开发,就将民间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进行集中展示。一方面,近年来,伴随着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深入开展,诸多新的资源得到了挖掘。另一方面,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当代人的文化修养也逐步提升,博物馆旅游已悄然兴起。所以可以通过专题展览馆、博物馆的建造,对民间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全方位展示。其一方面可以作为展示、教学基地;一方面则可以成为新的旅游景点。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要避免传统展览馆、博物馆在展示形式、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弊端和不足,特别要注重对高科技的利用,如交互式装置、360全景展示等,增强观众与资源的互动。在此基础上,还应定期开展线上线下的表演和交流活动等。其次是动态开发模式。所谓动态开发模式,是指将民间传统音乐的创作、表演的全过程都直观展示在观众面前,给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这也是文旅融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比如,当下很多景区都推出了专题的旅游演艺节目。这些演出以真山真水为舞台,将地方文化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白天游览景点,晚上观看演出已经成为一条新的旅游线路。如果尚不具备打造专题演出的条件,则可以在热门景点设置固定位置,定期演出。同时,在文旅融合过程中,还应该注重相关文创产品的研发,使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补充。通过简要分析可以看出,文旅融合可以形成一个涵盖餐饮、住宿、手工业于一身的产业链条,为其产业化发展和保护传承起到了基础性作用。综上所述,民间传统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其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传承至今,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始终与社会、时代相适应。城镇化建设是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努力探索与之相契合的民间传统音乐传承和发展之路,而且不再是以往“输血”式的被动抢救和保护,而要逐渐使其形成自身的造血功能,并成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也是新时期民间传统音乐发展的新方向,更是当代广大音乐工作者大有可为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冯梓函.京津冀视域下河北民间音乐与文旅产业文化融合创新研究[J].今古文创,2021,(02):91-92.

[2]樊祖荫.发挥“传”与“承”的两个积极性促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音乐探索,2011,(03):7-8.

[3]徐芸.民俗角度下的民俗音乐[J].牡丹,2019,(24):108-110.

[4]周砚馨.论20世纪音乐对西方音乐传统的挑战[J].长江丛刊,2017,(07):70-71.

作者:王科 灵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