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科研经验分享模板(10篇)

时间:2024-03-30 09:33:07

科研经验分享

科研经验分享例1

科技资源是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战略资源,科技资源公平分享正在成为各国政府最具优先权的任务。公共科技平台(包括大型科学仪器、研究和实验基地、科技文献平台、科学数据、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是科技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促进公共科技平台的公平分享对提高创新效率和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行我国公共科技平台分享机制的特点

(一)供给机制以行政命令、政府供给为主

公共科技平台具有典型的公益性特征,如科普基地、科技馆等基础性科技服务平台以及国家实验室、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企业孵化器等专业性科技服务平台,很少有私人愿意投资,因此,这些公共科技平台的投入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投入,它们的供给模式主要是行政命令制。但有些公共科技平台的市场化建设趋势较为明显,例如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它的投入特征是政府投入作为引导,引导其他投入主体投资兴建。

对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中对其的供给机制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运行、科研仪器设备更新和自主创新研究。专项经费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建立省级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联合评议机制,由江苏省财政厅、科技厅等联合制定的《江苏省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管理办法》,从源头上控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促进该省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其供给机制是典型的行政命令制。

科普基地供给模式主要是以行政命令制为主,以市场经济制、义务责任制为辅,具体表现为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科普法》要求各级政府要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工作保障水平。在各级财政安排的科普经费中设立“科普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大型综合科普活动经费。按照《公益事业捐赠法》,倡导捐资赞助科普事业,开辟社会资金供给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服务,经营科普事业。建立科普经费支持制度,对经常性科普工作之外的科普项目,除政府资助部分资金外,鼓励执行机构从企业等其他渠道获取支持。

科技文献的供给是典型的行政命令制。以重庆市为例,重庆市专门出台了《重庆市科技文献资源共享促进办法》、《重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考评激励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明确规定了科技文献的供给机制,设立重庆市科技文献资源共享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分中心运行经费,服务中心工作经费,部分文献数据库的共建经费等。

(二)运行机制以委托为主

公共科技平台的管理运行机制表现为典型的委托制。某些平台基于共同的创新需求和利益而结合在一起形成大平台,实现整体运行,其管理运行机制则表现为共同联盟制形式。

如科普基地,国家整合投入,科普基地建设完成以后,把其运行管理交给委托单位来管理,但对其开放运行提出具体要求。以湖南省为例,湖南省要求科普基地有适合常年向公众开放的一定的科普设施、器材和场所等,累计每年不能少于200天,对青少年实行优惠或免费开放的时间不少于每年20天(含法定节假日)。

又如重点实验室,也是以典型的委托制进行运行管理。国家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中对开放运行管理机制明确做了规定:重点实验室应加大开放力度,建设成为本领域国家公共研究平台;并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重点实验室应建立访问学者制度,并通过开放课题等方式,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研究人员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

再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交由依托单位管理运行。以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为例,该中心建立《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开放共享管理办法》,规定核心分析测试仪器应提供有效工作机时(每年按200个工作日计算)不低于50%的时间用于中心共建单位和社会上有需求的单位的服务,根据仪器工作要求,实行24小时开机和开放服务,保证中心的开放度和仪器设备的共用共享。

(三)考核机制侧重结果、注重激励

目前我国公共科技平台机械的评价激励主要考核、激励为主。

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中规定:评估主要对重点实验室五年的整体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指标包括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办法中对实验室的评估属于整体评估,没有特别涉及对开放共享的评估,开放共享仅作为一个评估指标包含在整体评估中。湖南省在《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中规定对运行机制进行评价,评价组建方式和管理体制、独立运行和对外开放机制、专家管理委员会的组织结构是否符合工程中心建设标准等。

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建立的评价指标包括共享情况、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对科研工作的支撑作用、数据质量指标、分析测试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仪器设备研制项目等。《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网上服务系统用户手册》建立适合共享服务特点的科学评价机制,从共享服务业绩、仪器装备、服务质量等方面,针对各类仪器机组的特点,由管理部门、专家、用户代表共同参与,进行全面评估、科学评价;建立年度评价结果制度,公布评价结果,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接受社会监督。

二、我国公共科技平台分享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科研经验分享例2

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318-02

引言

高校科学实验仪器设备平台资源共享系统是高校发挥创新人才培养、技术研究与创新以及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基础条件。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保障,是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硬件支撑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在国家、自治区和学校的大力资助下,我校购置了一定数量的科技含量高的仪器设备,但由于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弊端,使用效率不高。因此,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加强仪器设备平台资源共享系统建设,充分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提升学科平台,科研创新,以及教育教学质量整体综合竞争力,为创建和谐校园,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就成为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

一、现状及原因

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我校仪器设备平台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工作相对滞后,有以下原因:

1.共享认识不足

当前各学院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经费来源及办学实际情况,加大了对有关实验仪器设备资源整合的力度。从我校各学院的情况看,基本上都是拘泥于实验仪器设备本身,仅仅是将相关或邻近学科专业以及原先的一些仪器设备加以简单归并,而没有从系统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致使管理使用部门与人员对其外延上理解及协调上出现偏差。同时出于保护部门或单位的实际利益,有关仪器设备资源的信息不对称化倾向比较严重,对其综合信息无法及时进行科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系统的有效控制,使其无法及时为相关决策提供有效支持。由于科研实验室基本按照自己项目研发的需求来购置设备,力求达到自己科研设备的小而全、小而精,而没有意识去寻找可共享的设备资源。

2.共享信息不畅,设备数据不全

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实验设备信息共享平台,缺乏畅通的共享信息渠道,许多教学和研究部门的教师不知道学校实验设备资源的分布状况,形成了想用设备者不知何处可用、拥有设备者希望提高利用率不知何处有需求的现象。目前由于政策和手段的限制,缺乏有关高校基本信息数据资料,同时因利益关系,其原有的部分信息资料既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更无从谈起信息资料的交换,闭门造车、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也限制了现有平台系统功能作用的发挥。

3.重建设,轻论证,缺评价

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系统是高校实现培养创新人才,落实创新体制和机制,涌现自主创新和原创性知识成果的重要基础。目前我校仪器设备大多数是利用国家(省部共建项目、日元贷款项目)、地方(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或学校自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有关资金投入。由于我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因缺乏一个完善的实验设备信息共享平台,因此相关实验室建设负责人对校内现有设备资源布局及利用率等信息不清楚,同时各学院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仅仅根据各自的需要提出实验设备购买申请,而作为实验室与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很难根据不全面的信息作出购买是否合理的判断,这就出现实验室重复建设、设备重复添置的现象,直接后果就是造成本就紧张的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浪费。如我校用于科研的价值200万元左右的共聚焦显微镜,在学校组织的论证过程中得以通过,但自从购置安装后,基本没有发挥作用,始终处于闲置状态。又如我校在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先购进一套罗氏公司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后,其他两个学院又先后购置了两套同样的价值近40万元的设备,目前这些设备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

4.缺乏共享制度,实验设备使用率不高

随着我校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的逐步增加,购置的设备数量越来越多,尤其是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购置的大型仪器和精密设备的数量也在大幅度的增加。而实验设备的管理、维护、运行,一般需要专职技术人员负责,由于受我校人员编制和资金的影响,直接使用和管理设备的学院不愿意投入较多的人力和财力,尤其是当有其他部门需使用有关的设备时,出于担心仪器使用过多造成损坏及相应的工作量无法落实的原因,常找一些借口予以拒绝,因而出现了学校的仪器需多,却各自为政,使用率低的现象。有些学院的实验室由于有大型试验设备,致使该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总值大幅增高,远远高于同类实验室的平均设备值,但由于开机时数低,产生的效益低,致使实验室在评估中不能达到合格水平。

二、 解决方案及建议

1.依托校园网建立设备资源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一个设备资源信息的共享平台,校内必须有一个专门的职责部门来负责校内设备资源信息的统计管理,以保证校内所有可以共享的科研实验设备资源的名称、数量、功能介绍等相关信息都在平台对外公布。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网平台,首先由各学院将设备信息挂在各学院的网页上,然后由资产管理处或发展规划处在其网页上建立仪器设备管理的共享信息汇总。通过该信息共享平台,校内的课题组能够清楚及时地获取设备资源信息,包括清单、管理人、联系方式信息。另外,设备管理部门对校内的设备资源情况有了系统详细情况掌握后,还需积极、主动地为不同的科研实验室提供该科研实验室进行的项目研究相关设备资源信息。

设备资源共享平台除对校内全面开放外,还应和其他高校、研究所、公司的研究机构建立一定的合作机制,为其他高校和社会承担实验教学及科研任务,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本校设备的利用率,同时又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2.完善的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机制,提高共享意识

为了保证实验设备共享的顺利实现,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机制和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在制定管理措施时,要做到全局考虑和优化配置,明确责任、义务和利益。学校应根据实际的需要,统筹规划实验室建设和配置实验设备资源,设备的购置方面应实行责任专家评审制度,在实验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更新等方面建立专家评审制度,对设备购置的必要性、设备调配的科学性、合理性等进行论证。如可在现有的基础上,参考内地一些大学内设立的实验教学中心,整合相关的资源,集中管理。比如显微镜室,可以将农学、园艺与林学学院、动物医学学院、草业与环境资源学院单独管理的显微镜集中到生物实验楼,可以消除现在学校存在的各自为政的状况,进而解决管理人员和设备重复配置浪费的问题。

资源共享的真正实施,需要完善成熟的共享机制作保障。这个机制应包括仪器设备的购置办法,领导机构的组成、具体管理人员的配备、共享资源承担实验教学及科研任务的工作量统计、管理人员的待遇政策以及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维修办法等。在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具体配备上应严格考察其资质和责任性,专业对口、学历高且热爱本职工作又有高度责任心的技术人员方可承担。对于共享设备实验室,建议实行专人专管,由于涉及的专业方向较多,管理人员的责任范围较大,对各类仪器设备及实验过程的管理也较复杂,可适当提高这类实验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待遇;大型仪器设备实行专人责任制,专人保管、专人使用操作,在工作量的计算上可根据保管人所保管的仪器设备的价值及其对其开发利用程度、完好率、利用率的高低实行有偿奖励,这样才能提高保管人的责任心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真正发挥人力、物力等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学校还应该通过大力宣传,使各实验室了解和认识实验设备共享的重要性,提高管理人员的共享意识。同时还要注重管理人员的培训问题。由于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社会的基本需求都在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因此我们必须随时对从事平台工作的人员进行理论、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

3.科学制定收费标准,实行有偿使用

由于实验设备(特别是大型仪器)的运行或维修经费严重的不足或没有维修经费,导致设备的“停摆”现象并不少见。因此,高校实验设备实行开放共享、有偿使用是必然趋势。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做到以机养机,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行,更重要的是,开放共享可以促进学术交流。

有偿使用的难点在于收费标准的制定,教学实验室对开放的费用、收费标准可参照校内实验教学成本制定,操作相对容易,核算出成本后,通过学院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学院教学投入的方式划拨;最大的难点在于用于科学研究的分析测试设备开放的收费标准制定,必须考虑设备折旧费、设备维护费、材料消耗费、水电消耗费、技术服务费和管理费等几方面的内容。目前,我校一些对外服务的实验室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制定一些收费标准,但还很不全面。建议对所收费用,可大部分留存设备所在部门作为支付仪器设备运行维护费、技术服务费、管理工作量酬金,余下部分上缴学校,同时建议学校能够利用这些资金和一些配套资金,形成共享平台建设基金,作为校内科研教师使用共享设备资源的补贴,减轻他们的压力,鼓励更好地使用共享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曾宏.高校教学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7):1-4.

[2]杨安,欧阳奇.仪器设备平台资源共享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8):147-150.

[3]张玉琴.实现资源共享的措施及建议[J].科技信息,2009,(5):118-119.

科研经验分享例3

建议与思考

科研经验分享例4

0 引言

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处于主导地位,高等院校扮演着“创新极”和生力军的重要角色,两者的作用缺一不可。我国政府对产学研联合工作一直高度重视,近年我国的实践也表明,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有效互动,加速了企业技术的创新,增强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产学研”问题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难题,各国都存在着不同的困惑。我国的现实中就存在一对突出的矛盾,一方面数以万计的企业急需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高校、科研单位所拥有的大量成果得不到转化和运用[1]。

然而,从本质上看,产学研合作是以知识流动为特征的交易活动[2],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科技成果的创新和转化,因此知识共享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但是,我国学者对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知识管理、知识转移、知识共享机制关注甚少。本研究认为,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中的深层次、根本性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很好的解决。抛开合作中的经济利益交换等问题,双方的共同发展更主要的依赖于双方持续的知识共享及其由此带来的持续创新。本文探讨知识共享和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验证知识共享和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能力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提高校企双方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并推进其实践应用。

1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1.1 关于校企合作创新的研究

较多的研究者把合作中的知识产权纠纷归结为企业和大学两类组织的不同目标及文化。Dierdonck[3]指出,企业与大学合作中存在三类障碍:文化障碍、制度障碍、运营障碍。Ditzel[4]认为,作为研究机构的大学追求学术上的成就,大学教员有很强的动机去发表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企业却希望通过尽可能长期的维持对新技术的专有权以攫取超额利润,双方关注点的差异自然引发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更多的学者从产学研合作的动机和障碍角度进行探讨。如,Senker[5]提出学术界与产业界增加密切合作的三大理由:大学在政府资金无法满足需求时转向第三方寻求合作;市场快速变化、研发风险增大、企业与学校相互合作共同取得研发成果变得更加有效;政府支持的研发,往往具有很高的外溢性,而校企合作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增加双方的利益。

1.2 关于知识共享的相关研究

关于知识转移和共享模式的研究。在知识转移和共享模式的相关研究领域中,Nonaka的SECI模型对于其他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Nonaka(1995)[6]提出了著名的知识创造转换模式,即SECI模型。我国学者张庆普和李志超[7]从企业隐性知识流动和转化的视角建立了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框架模型,并分析了影响企业隐性知识流动和转化的障碍因素。关于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外很多学者分别从个人的视角和组织视角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其中从组织视角开展的主要研究有,Connelly 和Kelloway(2002)[8]对企业的经验研究表明,过度强调集权会对企业间的知识共享产生负面影响。Taylor和Wright(2004)[9]的研究也指出组织内部,开放式的领导氛围会促进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

1.3 关于知识共享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与知识共享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较少。许多学者往往探究信任、知识共享等软性因素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网络关系的视角来进行研究。Ahja[10]以网络关系结构与技术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进行深入研究,得出网络关系对于技术创新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正向影响的结论。稽登科[11]则认为网络关系从三个方面影响着技术创新的绩效:外部网络有利于企业之间、企业与学校之间技术资源的共享;和竞争对手建立合作关系,尤其是知识共享合作关系有利提高双方的技术创新绩效;互补的资源与技术会同时提高彼此的技术创新能力。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校企合作知识共享的各个维度对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具有正向影响,即校企合作双方知识共享程度越高,则校企合作创新能力越强。因此,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有:

H1: 校企合作中,双方知识共享程度对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

H2: 双方知识共享广度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

H3: 双方知识共享深度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为了保证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本文所开发的量表均在前人已经比较成熟的量表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并通过与本研究领域的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后进一步修正量表。所有的量表均为里克特五级量表。具体情况如下:

校企合作技术创新量表主要以赵树宽等(2010)[12]和王一飞(2008)[13]等人的量表为主。将校企合作技术创新划分为:合作技术水平、研发沟通经验、技术工具与设备和创新投入四个维度,并每个维度下设3-5个题项。

知识共享量表主要在贺玲(2009)[14]等和徐瑞平(2005)[15]基础上形成。将知识共享划分为知识共享广度和知识共享深度两个维度。并且每个维度下设有5个选项。

针对上述开发的量表进行预测试。预测试样本主要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用随机发放纸质问卷和网上问卷的方法,共发出120份问卷,回收92份问卷,回收率为76.67%。其中有效问卷为83份,有效回收率为69.17%。结果表明,预测试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满足调查统计的要求,故每个题项均可以很好地反映所在维度的特征,可以成为正式量表。

2.2 研究对象

本调研问卷主要调研主体主要包括大连地区高校和与高校有过科技创新开发的大型企业。大连地区高校包括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校。调研企业主要包括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沈阳北重机器制造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项目涉及机电、煤炭、冶金等多个项目,共实际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56份,回收率为85.33%。其中,有效问卷242份,有效回收率为80.67%。

3 假设检验

3.1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校企合作科技创新能力和知识共享各分量表及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06-0.927之间均满足了0.7的最低标准,表明两个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在检验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后再对正式测试问卷的效度进行检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正交旋转之后所有题目都相应的负荷到了指定的因子上。既没有不符合到任何一个因子上的题项,也没有跨2个及以上因子的题项。负荷值在0.430-0.983之间,达到统计学的要求,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为了进一步检验数据对问卷结构的拟合情况,我们需要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从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可知,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能力的四个维度之间任意两个之间均成显著的正相关。知识共享的两个维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能力的四个维度与知识共享的两个维度之间的任意两个维度之间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3.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研究试图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来探究和验证知识共享与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能力关之间的相关性。知识共享包含了两个因子,分别是知识共享广度和知识共享的深度。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能力包含了合作技术水平、研发沟通经验、技术工具与设备、创新投入四个因子。

检验结果表明:第一,知识共享的广度与合作技术水平、研发沟通经验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知识共享深度与研发沟通经验、创新投入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第三,知识共享深度和广度与技术工具与设备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通过上述检验,知识共享与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验证了假设1、2、3的正确性。

4 结论与启示

4.1 企业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企业应强化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积极参与到知识共享过程。高校是知识的传播者,企业是知识的应用者和转化者,知识共享的成果只能通过企业才能最终走向市场。第二,企业应加强科研人员队伍建设,着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只有那些在资源、人才等方面存在不同竞争优势的合作伙伴才有弥补自身不足的可能。第三,企业应实施知识共享奖励措施,鼓励员工参与到知识共享中。合作双方必须采用一定的激励措施来引导和激励员工去进行经验交流和知识共享。

4.2 高校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高校应充分发挥其专业领域的优势。高校应将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运用以工代学、工学交替等产学合作教育方法,以探索多样化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增强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第二,高校应完善知识共享机制。高校往往承担着知识共享的发起者和提供者的角色,因而建立健全同企业的知识共享机制,有利于保证知识共享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第三,高校应与企业建立合作信任机制,高校应科学的选择合作伙伴。

4.3 政府应该采取的对策

第一,政府应承担起组织协调者的角色。政府应承担其校企合作知识共享中的协调者的角色,协调好校企之间的关系,保证知识共享的顺利进行。第二,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机制。传统的校企合作主要依赖于企业领导人和校方的觉悟和明智,而不是依靠政策和机制来推动。第三,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因为当法律条款的修修补补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时,只有与时俱进,结合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不断进行调整,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知识共享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才是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胡恩华.产学研合作创新中问题及对策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54-57.

[2] 刘力.产学研合作的历史考察及比较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1.

[3] DierdonckVR,DebackereK.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at Belgium university[J].R&D Management,1988(4):77-91.

[4] Ditzel& Roger, G. Patent rights at the university/industry interface[J].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Research Administrators,1988: 221-229.

[5] Senker, A. Rationale for Partnerships, building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J].STI Review,1998 (23):23-37.

[6] Nonaka, Akeuchih.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D].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7] 张庆普,李志超.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J].中国软科学,2003(1):88-92.

[8] Connelly C E, Kelloway E K. Predictors of employees' perceptions of knowledge sharing cultures[J].Leadership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2003,24(3):

294-301.

[9] Taylor W A, Wright G H. Organizational readiness for successful knowledge sharing: Challenges for public sector managers[J].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urnal,2004, 17(2):22-37.

[10] Ahuja G. Collaboration networks, structural holes, and innov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0,45(3):425-454.

[11] 稽登科.企业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2006.

[12] 赵树宽,王慧军,张晶敏.集成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2):68-77.

科研经验分享例5

前言

知识管理是伴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而产生的,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知识管理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它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高度个性化而且难于格式化的知识,主观的理解、直觉和预感都属于这一类;而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则是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容易以硬数据的形式交流和共享,比如编辑整理的程序或者普遍原则等。知识管理更加强调和关注隐性知识的作用,认为隐性知识更能创造价值。卡尔·费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为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有人认为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知识管理将人、技术和过程作为三个互相联系的要素,追求三者之间的平衡和相互作用。它的基本精神即是将知识分享(Knowledge Sharing),通过知识的分享,促使整个团队及团队中的成员都得以进步。由此可以看出,知识管理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的特征之一。

科研团队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科学研究目标由相互协作的科研人员组成的正式群体。科研团队又分为实体团队和虚拟团队。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科学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科学家与科学家之间,科研单位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分工协作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频繁。以科研项目为单位,将不同地区、不同国籍的科学家组织到一起共同攻关的虚拟团队已经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重要形式。这种突破科学家的组织隶属关系,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具有灵活多样协作方式的科研组织,体现出了科研活动在充分组织化之后向自由和多样化方向的回归。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课题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庞大,跨学科、跨专业、跨地区甚至跨国度的合作研究需求不断扩大,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这种需求提供了支撑条件。虚拟科研团队的组织相对不稳定,成员随项目的进展随时会发生变动;项目成员对于项目的参与程度各不相同;成员之间的关系也相对松散,上述特点须在团队知识管理中予以注意。科研团队中的显性知识包括团队成员的基本信息和项目信息,隐性知识包括成员的经验、专长以及在项目交流过程中表现的一些相对零碎的知识。

本文的思路是:对于显性知识,团队成员通过系统能快速地找到所需的资料;对于隐性知识,团队成员通过系统能快速地找到可能具有该领域知识的人的路径;同时为团队成员营造经常总结经验和技能、乐于贡献和分享知识的氛围,搭建一个讨论和交流的平台。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节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第三节给出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第四节将本实验室科研团队作为示例验证知识管理系统,最后给出了结论。

2 知识管理系统设计

2. 1设计思想

根据知识的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策略管理知识源。对于显性知识,通过知识地图指引用户快捷地找到需要的资料;对于隐性知识,为用户提供了找到拥有所需知识的路径,并创造一种机制和提供氛围,使得团队成员勤于总结,乐于贡献、分享和交流。

2.1.1知识地图。知识地图是人操作知识管理系统的向导,它可以节省用户搜索知识的时间。在科研团队中建立一份良好的知识地图需要熟悉团队中的知识源,并按照类别和形态加以分类。科研团队中的知识源包括文档、参考文献、项目和人员,设计知识地图的依据主要是以项目为中心,建立各类资源之间的联系。项目属性包括项目介绍、项目成果、项目文档、重要参考文献,项目交流等。显性知识根据它的内容归属到项目不同的属性中,在同一属性中还可依据内容的性质做进一步的划分;而隐性知识则根据它的来源设置其在知识地图中的位置,具体的表现形式由显化的方式确定。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采用主导航栏配合副导航栏的形式就可追溯到知识库中的每个知识点。

2. 1. 2隐性知识的交流。在知识管理中,对于隐性知识的挑战在于如何系统地阐述,使之成为可以交流的类型。有些隐性知识并不属于深度的隐性知识,而只是一种逻辑上的、方法上的思维过程,它们被标识为隐性知识,主要是因为这类知识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才能进行编码。当团队中的文化能够促进和支持这种知识的共享时,就可以通过挖掘和翻译的方式将它们外化为显性知识。对于一些始终处于隐性状态的技术诀窍和经验,这类隐性知识需要采用“人—人”方式的传递实现共享。

本文提出两种交流个人技能的方式。第一,提供项目组成员的知识架构(包括项目经历)和联系方式,使成员在有明确需要时知道该找谁和找到该位专家的路径。第二,为成员提供管理个人知识的平台,提倡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总结、整理研究工作的心得、经验、技能等并归档,使个人在贡献知识的同时也能方便的获取到别人提供的知识。

对于项目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交流的途径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创造一个记录、保存、显示交流过程的环境,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

2. 2知识共享氛围的营造

有效的知识管理必须营造乐于贡献和分享知识的文化氛围,为了营造这样的文化氛围,采取激励机制是实施知识管理中必要的措施。激励的依据可以体现在一些数字指标上,所以在系统中的经验共享模块和讨论社区模块中增加了统计功能。系统应该具有界面美观、操作便利、功能实用等特性,当团队成员通过系统体验到了知识管理的优势后,无形中也可以激励他们使用知识管理系统。除此之外,激励机制还将体现在应用知识管理系统过程中的一些管理体制上。

2. 3知识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2. 3. 1系统模型。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了科研团队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本模型的要素有人员、科研团队知识资产、团队交流场所。知识地图的内容由科研团队中的知识库确定,知识库中的显性知识为经过编码的文档和数据。通过知识地图,人员可以检索、重用显性知识,该管理系统能够提供成员交流个人知识的平台,更新团队知识库;提供成员项目交流的环境,让成员在“你问我答”中实现知识的共享。

2. 3. 2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结合2. 1. 1节中对知识地图的分析,设计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它由人员信息管理模块、项目信息管理模块、安全信息管理模块构成。

人员信息管理模块管理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技术或学术经历以及工作计划,还包括了个人的经验总结(案例)等,可以给出其曾经解决过的问题、在哪些方面是专家和现在正在进行哪些研究等信息。用户可以据此推测其与自己所面临问题的关联。

项目信息管理模块用于管理项目资料和在项目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主要功能包括检索项目信息、展示研究成果、下载重要文档、参与项目讨论等,以实现对项目资源的存储与维护、访问和查询,让用户充分共享阶段性成果。

安全信息管理模块主要管理用户的权限。该平台将嵌人到本实验室网站中使用,系统共有三种类型的用户:网络用户、团队成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用户不需要登录便可浏览网页,可以使用一些互动功能,如留言、检索;团队成员通过登录界面进人系统,每个成员都有个人页面,他们在自己的页面里有添加、修改、删除个人知识的权限,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参与项目讨论、下载重要项目资料等权限;系统管理员是指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者,具有设计、实现知识管理系统、整合团队显性知识并录人数据库、管理一般用户的权限这些任务。

3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在2. 3. 2节的系统功能结构图中,主要采用人员信息管理模块中的个人信息、经验共享和项目信息管理模块中的讨论社区交流科研团队中的隐形知识,现分别介绍这三个子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

3. 1个人信息

隐性知识的管理强调的是个人之间的对话,知识的共享是通过“人到人”的方式进行的,通过与拥有相应知识的人进行直接接触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传播。专家黄页是获取个人隐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管理的技术,它将专家的详细资料和掌握的知识列示在黄页上,方便有需要的员工在适当的时间找到适当的人并获得适当的知识。

个人信息模块在团队中提供团队成员的基本信息、项目经历和工作计划.图3显示的是成员的个人页面.在“认识我”栏目下的知识体系说明中,可以了解到该成员的项目经历和个人技能,点击页眉的“修改个人信息”可更改该栏目的内容。工作计划是指团队成员每周的工作安排及对上周工作的总结。通过这些信息,团队新成员可以迅速了解团队成员的知识水平及日常工作情况,获取找到相关专家的路径线索,便于与相关专家进行直接交流,从而获得对项目研究有益的隐性知识。

3. 2经验共享

该模块以记录的方式外化个人隐性知识,团队成员在自我总结的基础上将个人知识中能够用语言表达的部分提取出来,图4显示了在个人页面添加经验的界面,用分类、标题、经验内容这三个字段表示一条经验的提取结果,其他成员可以浏览彼此的个人页面,按照类别、标题等关键词查找感兴趣的经验,可以针对每一条经验与经验提取者进行互动交流,由此加快知识碎片的利用率和深化知识半成品,也有利于个人技能在团队中的传播,经验互动界面如图5所示。

利用该模块可以在科研团队中推广及时整理知识的好习惯,团队成员大部分是以自我为主导的非正式学习,及时整理动态知识是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控和知识持续发展的需要。该模块通过成员的主动性贡献个人知识,以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3讨论社区

以隐性知识的所属对象划分,可分为个体的隐性知识和集体的隐性知识。集体的隐性知识依附于组织,是某一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人格化特征,如某一组织或团队的价值体系(观)、团队默契、组织文化和氛围等川。在科研团队中建立讨论社区就是为了增进这两种类型隐性知识的互动,在讨论的过程中,由个人智商形成组织智商,群策群力,共同解决问题;成员之间通过讨论,实现知识共享和流动,就能快速提高团队的知识总量和集体智慧。

讨论社区模块为同一科研团队成员间提供了项目讨论的虚拟社区,具有相关权限的人员才可进人。图6是以团队成员身份登陆系统后进人讨论社区的主页面,成员在里面以发帖的形式开展一次讨论,讨论内容可以是与项目相关的热点和难点、项目组任务分配、重要通告等,并可上传文件,成员通过主题进人目标问题的讨论区参与讨论,可下载文件,不但可以屏蔽时空的限制,又活跃了团队的科研气氛。但是不能完全依靠以IT技术为基础建立的网络虚拟社区进行项目交流,也需要进行面对面形式的交流,如专题报告、交流会等,只不过前者可以自动将讨论内容记录到数据库中,而后者需要整理材料,然后录人数据库才能达到共享。

4 应用示例

根据本文的思想,选取本实验室科研团队作为知识管理的实例进行实验验证。本团队成立于2002年,主要从事认知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两个方向的研究。团队平均每年招收博士生2-3名,硕士生5--6名,同时每年都有6-7名毕业生离开团队,人员流动较大。团队目前主要研究基于认知机理的无字库智能造字系统和数控系统加工中心的伺服驱动器的研究这两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若干个子课题,且具有延续性,成员参与项目的内容和程度各不相同。

限于篇幅,以基于认知机理的无字库智能造字系统项目为例做简要介绍。该项目开展研究工作已达6年,期间参与研究人员达12人,包括汉字基元研究、汉字结构研究、汉字结构识别研究、汉字映射知识获取研究、汉字知识表示研究、汉字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等几个子课题。研究中产生的科研成果有:针对汉字字符集GB2312一80, GB18030一2000 ,GB18030一2005形成了较稳定的汉字原型和汉字结构,搭建了汉字编码平台、修正仿射变换系数平台、造字平台等实验平台;完成了汉字集中所有汉字的编码并获取了基元的映射知识;获得了三项专利,另外发表了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有重要参考文献二百余篇,重要项目文档十余份。这些资料大都分散于团队中不同的地方,不便于查找和利用。团队以前采用传统工作交接的方式进行项目管理,交接工作的内容常仅限于一些显性的文档性资料,在研究中积累的个人经验却随着人员的流动而没有成为团队的资源,新成员无法借鉴传承。

科研经验分享例6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381(2013)05-0020-05

高校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等统称为高校科技物理资源。这些资源数量、品种众多,是高校教学、科研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高校重要的战略性科技资源之一,对支持国家、区域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高校管理体制的行政性、分割性以及各高校在资源使用上“画地为牢”等原因使得丰富的科技物理资源不能充分地为社会共享,制约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出台的“协同创新机制”是新时期非常重要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战略,该机制明确指出,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同区域内各高校沟通交流,共同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因此,研究区域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就十分有必要。

湖北省是科教资源大省,是国家重要的研究开发基地,高等学校数量多。截止2012年5月10日,经教育部审批或备案的普通高等学校96所,其中中央部委属高校8所,省属本科高校32所,高职高专学校56所。另有独立学院26所,成人高等学校7所(不含已停办学校)[1]。所以,湖北省的高校数量多而集中、层次丰富而全面;高校科研实力雄厚,科技物理资源丰富,在全国高校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另外,湖北省地处中部,经济发展处于起步初期,更需要整合资源,避免浪费。因此,为了避免各高校科技物理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湖北省高校要着重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努力突破高校之间的体制障碍和壁垒,搭建科技物理资源共享与合作平台,将湖北省高校之间可共享的科技物理资源重新配置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实现省内高校实验室和仪器设备资源的充分共享,为各高校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科技资源保障。

一、湖北省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分布与共享的现状

(一)湖北省高校科技物理资源

目前,各省拥有的国家实验室为数不多,湖北省就有其中一个——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还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部委专业、开放实验室5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8个。而高等院校是重点实验室的主要载体,全省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委开放、专业实验室中,高校和科研机构等联合建设3个,依托高校建设54个,依托科研机构建设9个[2]。而且,据最近开展的湖北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初步结果显示,被调查机构共计拥有各类科学仪器设备119788台(套),其中3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1317台(套)。全省高校仪器设备占总量的70%[3]。

从上述数据来看,湖北省是我国名副其实的科教大省,在电子信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先进制造技术、能源和环保等学科领域拥有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研究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在国内外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在科学仪器技术领域,湖北省科学仪器拥有量位居全国前列,武汉市被科技部列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重点建设的八大中心城市之一。这些都为顺利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提供了物质前提。

(二)湖北省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分布

湖北省高校科技物理资源的分布很不均衡,大多集中在“985”和“211”工程的高校。从湖北省高校教育信息网了解到: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湖北省唯一的国家实验室,隶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其他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集中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部属高校,没有一所省属高校。其他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其他部委的重点实验室大部分资源也被“985”和“211”工程的高校所占据。

在科学仪器领域,同实验室一样,其分布依旧集中在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武汉大学成立了科学仪器工程技术中心,华中科技大学也成立了精密仪器研发中心,这些中心专门从事新型科学仪器的研究与开发,在显微分析、病毒分析、分子分析、材料分析、地球探测、生命科学、食品加工、计量技术、质量工程、信号处理技术和工业测控技术等诸多科研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丰硕的成果。

(三)湖北省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现状

湖北省各高校对于其仪器设备的处置随意性较大,使得高校资产流失情况严重。据湖北省教育厅的统计资料显示:我省高校科研设备中竟有高达近19%处于闲置状态[3]。以价值不菲的大型仪器设备核磁共振仪为例,高校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化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湖北大学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等都拥有此仪器。其中,湖北大学的核磁共振设备的年使用机时数为1400小时,可提供外单位使用机时数400小时,实际对外使用机时数仅为200小时;华中师范大学同类仪器的年使用机时数为1530小时,可提供外单位使用机时数300小时,实际对外使用机时数为100小时。这些单位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发挥,形成了资源的部分闲置和浪费[4],让科技物理资源的价值较难完全实现,不适应协同创新的机制。

从湖北省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分布与共享的现状来看,其拥有的科技物理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但是,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的缺失导致了湖北省高校科技物理资源的极大浪费,急需查找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二、制约湖北省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协同创新共享的因素

(一)缺乏引领协同发展的文化

首先,从科技物理资源共享的协同发展的文化来看,协同发展文化是区域内高校在科技物理资源共享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信念,包括价值观、经营哲学、管理制度、行为规范、信任与合作精神等。协同发展文化是一种黏合剂,是区域高校互相信任、密切合作的基础。科技物理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是以协同发展的文化理念为前提,以区域高校间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为基础,并相互联结而构成的区域性合作体系。高校因为协同发展文化所体现的共同信仰而凝聚在一起,共同促进物理资源效用的最大化。然而,由于各高校长期习惯于各自为政,在科技物理资源使用上缺乏协同发展共享的意识和文化,导致高校校际之间的物理资源共享裹足不前[5]。

(二)缺乏引领协同发展的组织机构

如今湖北省各高校科技物理资源的开放及共享,在条件保障、资源配置、信息共享等方面缺少整体措施和指导,一般是靠各高校自行组织和实施,特别是校际间的开放及共享更加是难以协调。因此,迫切需要在省教育厅领导下建立科技物理资源开放共享管理组织,此组织要对全省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全面负责,并且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与配套管理办法,从而从组织上保障各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

(三)缺乏引领协同发展的管理制度

造成湖北省高校科技物理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个部门管理、多种途径投资。各高校还没有出台促进构建科技物理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机制的管理制度。现今湖北省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投资途径众多,例如学科建设专款、“985”专款、“211”专款以及各类教育教学科研专项资金,设备在购买和使用过程中基本不过多思考及计算其成本。各学校、学科以及每个科研任务小组大部分都从自身利益出发,贪大求全,使得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变成形式,从而造成各高校和各学科之间相同或相似地重复采购大型仪器设备。并且,学校内部由不同部门管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例如教务处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科技处管理重点实验室,其他实验室归口各学院。这造成各院校缺乏对大型仪器设备的统一管理,使设备的使用效益受到影响。高校将大型仪器买回去后由于保养及使用成本较高,使得设备在实际中成了摆设,有的设备甚至到报废的时候还没使用过几次,更不用说该设备在高校间共享了。

三、构建湖北省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

高校若要在服务社会发展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将自己与所在区域的发展结合起来[6],与时代的要求结合起来,突破思维的禁锢、冲破校园的藩篱,探索区域内各高校主体之间科技物理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路径和创新机制,以区域发展的现实需求为目标,建立跨学校、区域的科技物理资源联盟,凝聚协同创新力量,实现资源最大限度的整合。

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主要依托于建立“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平台”,从共享文化、制度环境、共享服务系统和共享平台管理等方面实现区域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的管理上的创新。区域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是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立起的一个集效率性、协调性和集成性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共享平台通过整合区域内各高校的科技物理资源信息,在共享中实现科技物理资源信息的共享与调动及服务的整合与聚焦,实现校际之间科技物理资源的良性互动,为高校科技物理资源的综合开发提供服务保障和信息支撑。

共享平台的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应具有以下功能:较强的专业性功能;完善的功能系统;运行故障率低;性能好,拥有水平先进的装备,并且能够开放服务于校内外。因此,共享服务平台所关注的是高校仪器设备的“效率”问题,而不是“产权”问题[7]。要想构建好省内高校校际资源共享的平台,必须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文化和制度环境

首先,宣传和弘扬科技物理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的理念。要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前提,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广播、网络、报纸、电视等宣传媒介来充分进行宣传报道,增强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意识。让开放的条件,资源平台的建设、参与技术创新的机会愈来愈多地被高校所享有,形成良好的共享文化,为科技开发营造良好的氛围。

例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985”、“211”高校都有若干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拥有的科技物理资源名列前茅,而对于其拥有的大型设备和贵重设备仪器对外宣传的信息力度还需提高。这类科技物理资源丰富的高校,应率先提供共享信息,为省内高校科技物理资源的开放与合作共享做出表率。对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师范学院”这一层面的省属本科院校,虽然面临科研经费不足,实验室及仪器设备较少的现实,但却拥有丰富的实验室以及教师教育特色设备:例如微格实验室等,也可作为彼此共享的资源。

其次提高高校在科技物理资源上的统筹能力、协调能力、整合能力,形成倡导、鼓励、支持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为科技物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强科技物理资源保护、开发、共享的政策制定和立法工作,建立和完善与科技物理资源共享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相关的法律、规章等体系。建议制订激励科技物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相关政策。修改和完善《湖北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办法》,制定《湖北省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加强科技物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促进科技物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和运行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建立科技物理资源共享服务系统

首先要借鉴和推广《中央级新购大型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管理办法》,建立湖北省各高校联动机制,实施重要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资源建设的备案审查制度,解决大型科学仪器等领域的重复购置、利用率低的问题,带动和促进科技物理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

其次要突破高校资源分散、互相封闭的状况,用整合实验室现有大型仪器设备的方式构建共享平台,探索共享的管理机制,逐步建立资源共享体系。湖北省早在2004年已经设立了专门的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开展社会化服务。共用网成立以来,共建共享取得了系列进展,虽然入网的仪器设备数量有所减少,但2004年当年的服务时间从1998年的20327小时增加到65763.5小时,增长了223.53%;测试服务样品数量从7419.3个增加到52129个,提高了602.61%[3]。可见,实施科技物理资源共享的平台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同理,以现有的“湖北省科学仪器协作网”为基础,在湖北省高校之间建立科技物理资源共享专属平台,对现有的实验室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进行信息整合,以资源共享机制和政策建设为关键,建设湖北省高校实验室和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分析测试和技术方法等信息资源库,开发功能完备的应用和服务系统,提供在线查询和服务,促进科技物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推动湖北省高校科技物理资源的共享和服务。具体措施如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构建网络实验环境,开发和完善网上申报、网上补贴申请、网上预约、实验室和关键仪器设备远程实验和数据传输、用户与专家和技术人员互动网络服务等功能,实现实验室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远程应用,建立一个资源丰富、功能先进、应用面广的科学仪器设备服务系统,为整个湖北省的高校用户提供物质保障。

(三)加强科技物理资源共享平台的管理

1.规范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组织制度。对实验室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规章制度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以国家有关政策为依据,并建构资源库及与之相联系的信息管理系统,此外对有关实验室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可利用资源的信息进行定期。

要加强宏观层面的组织协调,为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建议在湖北省科教领导小组下,成立由省教育厅领导负责,省内各高校相关部门的领导共同参与的湖北省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管理委员会,制定颁布促进共享平台建设的有关政策和发展规划,总体协调全省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有关事项。

此外,成立由省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和高校研究人员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参与共享平台建设的咨询工作,提出平台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为湖北省的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供智力保障。还要成立共享平台建设管理的执行机构——湖北省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全省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和部门间有效协调机制的建立,如协调和管理校际之间实验室和大型科学仪器的协作共用等相关日常工作。同时建立湖北省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标准化工作组,在省科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重点负责平台及相关建设内容的共性化标准的制定和采标等事宜。

2.建立开放基金保证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对外开放。湖北省高校数量多,层级丰富,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实验室和大型贵重仪器的完好运转,以保证本校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为前提,积极向其他高校和社会开放,并提供优质服务。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开放基金,保证实验室和贵重仪器设备的有效利用。实验室和仪器设备有偿使用的对内对外服务收入所得,除上缴学校的部分外,其余可用于实验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酬金以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技术支持。这样,不仅可以调动仪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保证了贵重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基金,从而提高使用效益。

3.加强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共享的监督和评估制度。建立完善的统计监测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形成完善、科学和公正的评估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平台各类建设任务、运行服务等关键环节,实施动态监测。相关的考评档案要建立在定期对实验室的使用、科学仪器的运行、管理和资金运用情况的检查、考评上。实验室和科学仪器设备的运行、管理制度是建立检查和监督的根据,只有这样,管理中的缺陷才能被及时发现和解决。任何违规操作行为、有损国家利益的行为都要予以打击。重点建立重点实验室和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考核奖惩制度,通过“共享平台重点实验室和贵重仪器设备年度评价表”的评估,可以得到各个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年度的评分值,通过分值可评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档次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效益标准[8]。对重点实验室和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考核仅是一种手段,考核的目的在于通过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科技物理资源的使用效益,构建湖北省高校的协同创新机制,促进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湖北省高等学校名录\[EB/OL\].[20130104].http://doc88.com/p696137935369.html. 

[2]湖北省科技基础资源导航:研究实验基地\[EB/OL\].[20130105].http://zydh.hbstl.org.cn/. 

[3]湖北省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现状\[EB/OL\].[20130112].http://zydh.hbstl.org.cn/inforlist. 

[4]黄国斌.大力发展高校科技产业,促进湖北经济在中部崛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7):5456. 

[5]吴绍芬.协同创新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J].高校教育管理,2012(6):1619. 

[6]张正国.着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18):57. 

科研经验分享例7

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紧缺的条件下,打破隔阂,在全校范围内乃至跨校重组优化、构建“共享性”学科大基地,以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大学的原始创新能力是教育专家们的共识,也是社会对大学学科建设模式转变的期望。本文通过对“共享性学科基地”建设的原因探讨,以期引起更多的有识之士对高校学科基地建设的进一步关注和重视。

一、共享性学科基地含义

一般来说,“学科”可以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个是教育学意义上的学科(subject),另一个是就高校而言的学科(discipline)。前者是指一种科学知识分支,后者是指一种研究分支。[1]不过,当我们立足于大学教育层面谈论“学科”时,“学科”的概念则相当宽泛。例如,当我们评估某校某一学科时,常常包括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取得的研究成果、使用的研究方法及设施等。再比如,国家在进行一级学科综合水平评价以及评选、考核重点学科时,其评价标准几乎都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学科方向和学科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学术交流和跨学科合作能力,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教学、科研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馆藏量,等等。可见,学科既包含有“人”的主体要件,也有“信息”和“物”的客体要件。

根据上述对学科的初步认知,我们不妨将“学科”理解为一种融合了人、信息和物三个要件的有机的“资源共同体”,这个“资源共同体”由三种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学术人员、学术信息和学术物质。[2]学术人员主要指在学科带头人领导下的专家群和学术团队(含在校研究生);学术信息主要指科学知识及其载体(课程、教材、专著、论文、科研成果等)和信息互换平台;学术物质主要指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场所、设备、设施、手段等,是学者进行开创性教学、科研工作赖依的物质基础。这种学术物质基础,通常称之为“学科基地”,其构筑的稳固程度将直接影响“资源共同体”中其它两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即关系到学者能否充分利用学术信息创造社会价值和科研价值。高等教育实践证明,“学科基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它能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学术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中一般的教学科研实验室均可以称之为“学科基地”。

不过,本文要探讨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科基地”,而是特指集共享性、开放性、经济性于一体,在组织结构、地理空间上独具特色,能够为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从事教学科研而提供的一种共用共享的特殊“基地”,即“共享性学科基地”。该基地的显著特征就是通过科学研究的合作与协调,降低教学与科研的经营管理成本,鼓励研究者积极探索,以期提高研究者的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并借以取得原创性成果。可见,它不仅仅是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的教学科研活动赖以进行的场所、设施、设备、手段等,更重要的在于它是人才的汇聚地,是信息集中与交流的中心,是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的纽带,是科技创新思想得以实践的理想基地。按照这种解释,目前的院、系的公共教学实验中心、交叉学科基地、仪器分析测试中心、部分高校建立的跨校的公共教学实验中心、省部级实验室、国家实验室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开放性研究机构均属于“共享性学科基地”的范畴。

二、高校共享性学科基地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构建共享性学科基地的紧迫性

1.学生人数迅猛增加使得学科基地硬件设施的数量显得严重不足

众所周知,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高等教育规模急速扩大。以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为例,据《人民日报》报道,2005年新生入学后,中国研究生在校数量将突破100万人,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3]本科生的规模增长之快更是有目共睹。连续的大规模扩招已使得学科基地硬件设施数量的严重不足与学生人数急速增加的矛盾更加突出。在扩招之前,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本来就不充裕,扩招后又很少扩建或新建,新的硬件设施数量更显得不足。由于国家资金有限,许多硬件设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补给,使得实验设备设施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学科发展的需求。

2.学科基地物质设施的落后与陈旧成为影响科技创新的“瓶颈”

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是当代高等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这在客观上对学科基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证实理论、培养操作能力、掌握实验技术”的实验教育方式已经落伍,现代实验教学必须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4]而转变的关键在于基地上的实验仪器设备等物质技术手段要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很难想象依靠落后的研究设备能做出令人瞩目的创造性研究成果。然而国内高校的现实情况却是:由于运行机制及资金等因素的制约,物质技术设备的更新由于经费的限制滞后于科研内容的更新,不同专业实验室之间,设备的重复购置现象严重,无法形成规模。另外,资金使用过于分散,使得一般的研究单位很难有足够的财力购置先进的机器设备,实现研究手段的先进化、现代化,以致低水平、重复建设成为必然,教育创新目标无法实现。可见,学科基地硬件设施的陈旧与落后已成为制约教育创新目标实现的“瓶颈”。

科研经验分享例8

(一)目标

到2010年,建立与平台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规范,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搭建由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科技环境平台等六大平台为主体框架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全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

主要目标:建成资源丰富、面向社会开放的重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信息平台,率先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建设和完善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推动全国仪器设备资源高效利用;新建一批大型科技基础设施,整合、优化各类重点实验室,初步形成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建成以20余个资源、环境等领域的观测、考察数据中心和科学数据网为主构成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外文科技期刊网上资源种类占国际主要科技期刊资源的50%以上,实时服务系统延伸到县市;在自然科技资源领域,农作物、林木、微生物等种质资源保存率和利用率实现大幅度提高;建成全国统一规范的科技成果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在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建立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国家支柱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实施原则

⒈有限目标,科学部署。贯彻落实《20*-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平台建设的有限目标,强化科学部署和严格论证,按轻重缓急分阶段实施,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⒉分层建设,分级管理。根据国家、行业部门(单位)(以下统称部门)、地方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分层次开展平台建设,国家层面的平台建设在部门和地方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责任和权利,分级加强管理;促进军民优势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有机结合和高效共享。

⒊整合为主线,共享为核心。贯彻“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平台建设方针,按照不同类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整合方式和共享模式,实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高效利用,积极推进与国际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互补、共享。

⒋调控增量,激活存量。有效调控新增经费,调整支出结构,统筹协调涉及平台建设的经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有效调控新增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激活存量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

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

(一)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⒈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

对全国单台(套)价值50万元以上,总价值超过150亿元的科学仪器设备资源进行信息整合,形成全国性的共享网络;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八个中心城市现有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依靠各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推动区域性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实行政府引导和市场竞争相结合,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提高科学仪器的综合使用效益。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和各级分析测试中心集聚了我国各类先进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这些中心的能力建设,提高仪器设备装备水平,开展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整合和推广工作,为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发展、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支撑;在综合集成现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资源环境等领域新建若干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⒉研究实验基地

进一步强化“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在国家、部门、地方现有实验室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在生命、海洋、医学、农业、林业、地学等重要基础学科和部分前沿学科领域,组建一批重点实验室,为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根据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建设若干为多学科研究服务并具有强大支撑能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支撑新兴学科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⒊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体系

按照不同类型野外台站的特点,结合不同学科领域和区域科学发展的需求,以现有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为基础,遴选出百余个具有代表性的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在“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阶段稳步实施”的原则下,进行整合与布局,改造并完善野外台站动态观测与研究所需要的野外仪器设备、站内试验室、标本和数据存储等实验研究基础设施,分别形成生态系统观测研究台站网络、材料环境腐蚀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络、地球物理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特殊环境和特殊功能观测研究台站网,使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⒋计量基标准体系及检测技术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高准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体系,重点完善长度、力学、光学、热工、无线电、时间频率、电学、电离辐射、声学、化学等计量领域的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加强重要标准物质研究,建立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计量基标准。解决量值传递及量值溯源的关键技术,建立完善计量基准标准共享服务平台。

建立和完善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检测资源共享体系。重点解决涉及国家与社会公共安全、人身健康、食品安全、公平贸易、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在线、快速测试技术及检测技术标准;着力解决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信息工程、生物技术、现代农业、大型工程等领域重要参量的有效测量;建立完善国家检测/校准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二)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⒈植物种质资源

重点开展农作物、林木、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热带作物、牧草植物、药用植物、野生植物等种质资源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加强植物种质资源共享条件建设,形成新型共享机制,提高保存设施的水平,实现约45万份植物种质资源实物共享。

⒉微生物菌种资源

整合具有一定科学意义、有实际或潜在研究应用价值的细菌、真菌、病毒及相关的信息资源,重点开展农、林、医、药、食品、兽医、海洋基础研究及教学实验用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共享体系建设;建立国家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和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微生物菌种资源约10万株。

⒊人类遗传资源

结合我国人种特点和民族众多的国情,以我国各民族生命健康和人种安全关系密切的少数民族遗传资源、特殊健康体质人群遗传资源、亚健康人群遗传资源为重点,整合共享人类遗传资源约15万份。

⒋动物种质资源

根据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充分调研我国动物种质资源的发展现状,筛选、整合现有的畜禽、水产、特种经济动物、寄生虫、经济昆虫等种质资源,开展珍稀、濒危动物的种质资源库建设。选择具有种群数量优势的单位,进行种质资源共享体系建设。

⒌标本类资源共享体系

重点开展动物标本、植物标本和菌物标本等生物标本资源的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实现约1000万号生物标本的整合共享;开展岩矿标本、化石标本和国家紧缺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矿床模型整合共享体系建设。

⒍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及实验细胞库

整合目前国内已有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开展常用实验动物品种资源的种子中心建设,建立以7~10个国家实验动物种质资源中心及20~30个功能独特的实验动物种源单位共同形成的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开发、自主创新、国际合作等不同方式,不断扩大资源种类。建成细胞株(系)近千种、容量超过5,000份、符合国际标准的国家实验细胞库。

⒎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

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规范,对植物、动物、人类遗传种质、微生物菌种、生物标本、岩矿标本和矿床模型、实验材料等资源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作,实现约1,100多万份(号)自然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形成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推动我国的自然科技资源信息的全面共享。

(三)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⒈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针对国家长期布局的公益性、基础性科学数据采集系统持续积累的科学数据,重点对观测性、考查与监测性数据汇交整理,按照行业特点整合集成规模化的主体数据库,建设和完善包括气象、测绘、地震、水文水资源、农业、林业、海洋、国土资源、地质与矿产、对地观测等领域在内的10余个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实现数据采集、加工、保存的标准化、规范化,使科技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取科学数据,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⒉科学数据共享网

在数据资源管理相对分散的科学技术领域,集成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和科技人员拥有的数据资源,按照学科领域构建主体数据库,在地球系统、医药卫生、基础科学、能源与交通等领域建设约11个科学数据共享网。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建立科学数据共享信息系统;开展科学数据元数据资源目录库建设及其检索等系统的开发;形成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信息系统。

(四)科技文献共享平台

⒈科技图书文献信息保障系统

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为主体,按照“统一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扩大科技期刊、图书、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声像文献等文献资源的收集和服务;到2010年外文科技期刊总量达到约30,000种以上;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网络服务系统为基础,加强与高校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国家图书馆等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互联与对接,实现外文科技期刊网上资源种类占国际主要刊物的50%以上;向用户提供网络化、集成化和可定制的文献信息服务;实施精品战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水平和质量,增强国际影响力。

⒉专利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以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文献资源为主,收集我国相关部门和世界各国的专利文献信息,使专利文献收藏数量占全世界出版专利文献总量的比例由目前的80%左右提高到90%以上;建立联合目录和全文数据库,构建从目录到全文的检索和传递公共服务系统。

⒊标准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以国家标准文献资源为基础,整合行业、部门与地方标准文献,提高我国标准文献收藏比率;建设标准文献全文数据库;开发标准检索、阅览和服务系统,形成完善的标准文献的检索与传递公共服务系统;推动我国和世界各国以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标准文献信息网的链接,拓展标准文献的资源和服务范围。

(五)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⒈科技成果信息服务体系

以全国科技成果信息服务网络为基础,集成科技成果信息、技术交易服务、工程化中试、创业孵化相关的信息资源,完善成果信息资源库、技术交易数据库及创业孵化服务数据库,构建基本覆盖全国主要行业和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服务网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深入到基层中小企业和农村。

⒉公益与行业共性技术转化平台

建立行业技术评价推广服务体系,制定重大共性技术、公益性技术推广绩效评价体系;整合重点共性技术开发、中间试验、产品测试等领域的基础条件资源,在国家安全、社会公益领域和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每年选择建立10个左右公益与共性技术转化中心,提高公益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集成、配套能力和工程化技术服务水平。构建国家、部门和地方在公益性技术、共性技术转化方面的协同工作网络平台。

⒊技术标准支撑体系

开展农业、能源、环境、公共健康与安全等方面的基础性、公益性技术标准研究和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生物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开展与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工作相关技术标准的支撑性研究,提高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构建全国技术标准研究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建立与技术标准相配套的研究和验证的工作体系,提高技术标准研究能力。

(六)网络科技环境平台

⒈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应用服务支撑系统

围绕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信息共享的目标,制定统一的平台信息系统标准规范,集成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资源,形成统一的平台应用服务系统,实现与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的互联与对接,向科技工作者和科研管理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源信息服务。

⒉网络计算应用系统

依托成熟的网络计算技术,在全国范围规划建设若干个计算节点,在气象、地震、医药等领域开展网络计算环境系统和网络计算重大应用示范系统建设,为重大科学发现和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突破提供重要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支撑服务。

⒊网络协同研究与工作环境

充分利用国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分布于全国的视频、音频及数据交互服务系统,开发便捷的网络协同研究工具软件包,形成网络协同研究公共支撑系统;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远程操作应用示范系统,打破科研工作中的地域和时空界限,促进我国科研方式的变革。

⒋全国科普数字博物馆

联合有关部门,汇集国内现有的数字博物馆资源和相关科技资源信息,通过开展优秀科普作品评选征集活动、择优购买版权、扶持开发创作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把可利用的社会科普资源进行数字化入库,制定规范要求,综合集成,实现与相关科技信息资源的连接,形成全国科普数字博物馆,为我国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全民素质教育提供基础性支撑。

⒌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

整合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建成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部级科技信息资源库,提供分类科学、实用有效的科技信息;形成以1个部级、30个省级科技信息服务节点及部分地区科技信息服务节点为支撑的全国科技信息资源加工处理、共享利用体系;建立县(市)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试点示范,扩展基层科技信息的推广应用渠道。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⒈平台建设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国务院有关综合部门成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平台建设整体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工作,对平台建设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和协调,联合审定平台重大建设任务,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发挥平台建设部际联席会和平台建设专家顾问组的作用,保障平台建设规范、有序地开展。

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办事机构设在科技部。

⒉各部门、地方是平台建设组织实施的主体,负责本部门、地方平台建设规划和实施工作。

各地要根据本地特点和需求,成立本地方平台建设领导小组,采取有效的组织保障措施,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二)加大投入力度,明确投入渠道

⒈各级财政根据需要安排平台建设资金;原有用于支持文献、数据、种质等资源采集,仪器设备购置和基本建设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的经费渠道保持不变,并根据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⒉各地方财政负责地方平台建设的投入,各部门负责落实本部门平台建设的经费,中央财政平台建设专项经费主要支持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建设。

⒊政府资金要发挥引导、调控作用,调动有关企业、社会组织的积极性,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等为平台建设投融资提供便利条件。

⒋各级财政应根据需求安排平台运行经费,运行经费要与绩效考评挂钩。具体管理由科技等相关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负责。

(三)强化监督管理

⒈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实行对平台建设项目和运行全过程的规范管理。

⒉建立以绩效考评为基础的奖优罚劣制度,对执行良好的项目、运行服务效果好的平台和在平台建设中有特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给予表彰,及时调整或中止执行不力的项目,充分体现“谁先共享,谁先受益”。

⒊平台建设工作要公开透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平台建设项目和平台运行情况数据库,及时将平台建设项目和平台运行情况向社会公示,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⒋财政部门、科技等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实行新型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⒈强化牵头部门(地方)的权利和责任。平台建设项目实行项目储备及滚动支持的机制,对于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建设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确定拟实施项目的牵头部门(地方),由牵头部门(地方)负责,联合各有关部门、地方根据整体框架和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各方任务和责任,负责协调各方面关系,保障平台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和完成。

⒉实行资源整合、制度规范以及队伍建设三结合的项目管理模式。在平台建设项目执行过程中,制度规范、标准规范以及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要结合具体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平台建设同时开展,项目验收时,每一个建设项目成果都应成为服务于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资源共享平台。

⒊建立有效的平台运行管理机制。资源共享平台必须建立、健全资源汇交管理制度,制定可行的共享服务方案,保障一定规模的相关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持续增加、不断汇集和对社会开放服务,有一批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队伍和稳定的工作场所;组织管理模式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成立用户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对平台的运行服务加强监督指导。

⒋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培养方式。建立符合科技基础条件工作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设置相应的岗位,在有条件的领域推行上岗资格认证工作;设置与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相关的学科专业,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开展从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有关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技能培训和在岗继续教育工作;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基础条件管理与技术支撑的人才队伍。

科研经验分享例9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2- 0111- 02

地方高校的大型实验仪器,在高校的教学育人工作中必不可少,是进行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必备物质基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招生规模在扩大,高校的基本建设投资,也必然随之大幅增加。各类高校的大型试验仪器,在数量上迅速增长,质量也相应地不断提高。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地方高校大型实验仪器,构建科学共享机制,以促进教学效率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的发挥,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 地方高校实验仪器的特点

实验仪器设备的技术含量高、品种较多,对操作实验仪器的专业要求较高。由于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研究方向不同,各高校所使用的实验仪器在规格型号、技术指标上存在较大差异。加之地方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方向的不同,导致对所需实验仪器也不同。实验仪器为高精尖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以延长实验设备的使用寿命。实验设备的价值一般较为昂贵,地方高校的实验设备存在短缺之处。

2 管理和咨询机构的设立

关于高校的大型实验仪器的共享管理,此项机制的建设是涉及职能较多的系统工程。管理机制的建设,能有效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部分高校相应地成立管理委员会,以负责设备管理和咨询方面的工作。在高校的领导下,管理委员负责仪器设备的购置、管理和维修的科学论证,对专门机构进行指导、监督,另外也会负责相关的咨询和协调工作。其组成主要是由长时间从事科学研究,也或者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专家、领导。

3 购置论证

高校大型实验仪器的共享机制管理中,仪器设备的购置论证,在高校的管理和建设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保障作用,以大大提高设备使用率的作用。相关实践证明,加大力度对实验仪器设备购置前的论证,能够有效改变配置不完善、重复购置、选型不准等情况,有效节省运行维护的经费,能充分共享资源,使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最大化。购置论证,通常包括学科论证、专家论证(校内和校外)。学科论证目的是保证采购的仪器设备的功能、使用范围、科学化程度等特征,符合高校的学科内容、配套资源等,能够促进教学进程以及高校的总体发展。校内外的专家论证,是按照拟购设备对学科发展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及对相关学科方面,可能会产生的辐射作用,以及已购同类设备相关的使用情况, 控制和管理仪器购置的必要性、可行性。重点是选择仪器设备的型号,落实使用条件以及售后等方面要予以特别关注。并以上述为基础,加之相类似设备的校外专家进行校外论证,重点是对该类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包括设备技术指标的稳定性、售后服务的落实等,需要特别关注。

4 共享机制的信息管理平台建设

很多地方高校,用政府经费进行实验仪器的购置,而设备仪器始终归购买者使用并占有。仪器设备由政府经费购置,学校和社会占有所有权,但除非占有人开放使用权,不然就会有仪器设备公有权的私有化出现。影响到大型仪器设备教学、科研及社会效益方面作用的发挥,影响使用效率。

新时期,高校设备的管理工作,毫无疑问地会朝着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校园网的开放,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的信息,必然也会在校园网上公布。很多大学将现代化的技术予以利用,建立了实验仪器的信息管理平台。此管理平台是大型仪器的开放使用、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利用率的有效方法。信息平台上,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规定,以及设备的名称、型号和使用领域等。对管理员的信息、开放时间以及测试的费用等信息予以公布。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合理构建,不仅能够有效拓宽高校大型实验仪器的共享渠道,有效防止实验仪器的重复购置,同时也为购置论证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管理变得更加透明化、便捷化。

5 共享机制管理办法

实验仪器资源的开放共享,能够有效提高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在完成相应的教学、科研任务的基础之上,高校大型实验仪器也可能会对校内外开放, 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最大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运行经费的短缺现象,高校大部分都实行了有偿使用的制度,校内外采取不同标准进行收费,激发校内教师的研究积极性。通常情况下采取收支区分管理,收入的费用用作高校实验仪器的维修资金,用于开放仪器的运行维护保障。仪器开放共享机制,通过补贴的形式,来资助校内使用者,调动其积极性。另外一方面,能够保证运行维护资金的充足性。加上合理的奖励方式的运用,对管理人员充分开放使用予以一定程度的鼓励,调动其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热情。管理者和使用者,其积极性与高校主导性形成合力,以便能有效完善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机制。

6 共享机制管理技术队伍的建设及大型仪器的效益评价

无数实践结果告诉我们,如果缺乏技术人员对仪器的管理和维护,对仪器的完好率以及使用率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仪器设备投资效益的降低。所以,完善大型实验仪器的共享机制,需要加大力度培养高质量人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且相对稳定的管理队伍。分析测试的技术人员要有别于基础课教学实验的技术人员,须具有较厚的理论基础,以及一定的学术背景,还需经过专门培训,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胜任高校大型实验仪器共享机制的相关工作。要将大型仪器设备的相关效益评价等,与技术人员的岗位考核相挂钩, 以此来激励技术人员,在实验技术研究方面的积极性,以便提高服务水平。

另外,要加大力度对大型仪器进行有效的经济管理。建立并健全开放使用机制的效益综合评价体系、考核和监督体系。设备开放共享机制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是以绩效为主, 合理利用机时、注重人才培养、关注科研成果、提高服务收入等方面涵盖。

7 总 结

地方高校通过构建大型实验仪器共享机制,促进管理部门对仪器设备的全面掌控、及时维护,以提高实验仪器的使用效率,为实验室的进一步建设提供可靠依据,加快实验室建设速度。

主要参考文献

科研经验分享例10

作者:林伟君 单位:广东金融学院

实验设备资源是实验教学及实验技术研究和开发的重要辅助工具[3]我院在领导的重视及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的政策支持下,现有的实验设备达3000多台,拥有一批高端的应用服务器和网络交换设备;通过购置、合作开发等方式,现有实验教学软件达52套。实验设备资源日益丰富,为实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硬件设备的共享我院实验硬件设备的购置以系部为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管理部门如采购中心、资产部门、财务部门、实验教学中心对硬件的采购进行审核管理。在硬件设备采购回来后,由实验教学中心统一管理。为了避免管理中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我院采取如下3个方面的措施增强设备的透明度及使用率:(1)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开设跨学科实验课程教学,使同一套硬件设备服务于更多的系部开设实验课程,有利学科交叉,形成良好的实验教学氛围。(2)硬件设备开辟服务于“科研”的渠道,支持实验教师用现有的硬件设备申报实验课题,凡是利用现有设备进行实验科研的将优先立项[4]。(3)建立实验设备共享机制,将实验设备信息上网,向学院各系部实验教师开放查询,让实验教师清楚地知道实验设备有哪些、放置何处,这样大大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实验软件设备的共享实验教学软件是实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它通过应用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相关技术实现业务逻辑的高度仿真,把现实的业务环境有效地搬进了实验室[5]。我院多数实验教学软件是软件公司定制开发或者与软件公司共同合作开发而成。实验教学软件的共享体现在:(1)开放程序接口及相关开发文档的共享,实验教学软件往往需要多次修订后才能较好地满足实验教学。由于资金有限,先开发出部分功能的实验模型,随着实验教学的不断推进,扩展更多功能服务教学,助于实现教学软件的二次开发。(2)鼓励实验教学软件研发向横向学科发展,实现不同专业间的软件对接与共享,如:管理学科的ERP实验教学软件,它包含有人力资源模块、供应链模块、财务管理模块等,相应的人力资源专业、工商管理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使用同一套ERP实验教学软件,实现不同专业间的实验教学软件的整合和实验数据充分共享。实验课程资源是实验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资源[6]根据我院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所有学生毕业前都要完成课程实验、专业实验和跨专业跨学科实验等相关项目实验,这也从客观上对实验课程资源的规划、配置和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教学中心从校情出发,从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出发,合理规划、立足挖潜、实施整合,通过提高实验课程资源的共享来满足全院学生的实验教学需求。我院开出的实验课程从单一实验向多元化实验进行转变,实验课程越来越丰富。

从2009~2010学年度第2学期开课情况看,每学期上实验课学生超过5000人,其中管理学科实验2000多人/学期,开出实验课22门;经济学科1500多人/学期,开出实验课16门,部分实验课程教学情况。建立实验课程资源网上共享平台实验课程的不断丰富,与我院实行的实验课程共享策略是分不开的。为了增强实验课程开设科学性、严谨性及共享性,必须在实验课程平台中建设实验课程的实验项目、实验案例及实验知识库资源。目前,实验课程平台的实验课程达70多门,极大地丰富了实验教学资源。(1)实验项目资源除来源于我院人才培养计划中设置的实验课程外,要从我院教师的科研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企业非主营业务外包项目、学生的创业项目以及各种学生竞赛项目中去进一步挖掘,这既有利于丰富实验项目的内容、提供实验项目不同层次需求,又充分体现出实验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的特点。(2)实验案例资源除案例知识内容的选取外,更重要的是案例场景的制作、实现。实验案例的一个重要的共享是案例工具、案例制作的技术共享。(3)实验知识库资源主要用于学生自主学习、考核测试的知识库资源。不同专业共享一门实验课程实验课程建设往往比理论课程建设要复杂、繁琐得多,为了满足更多学生实验课程的需要,打破各学科专业间实验课程的限制,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可以选修其他学科专业的实验课程,实现不同专业共享同一门实验课程,如图3所示。学院教务规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所有实验课程均可用于实验选修课程,选修实验课程的人数达30人均可开班。银行会计实训、股票交易、ERP电子沙盘等实验课程的每年实验人数均达到600人。实验师资队伍资源共享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师资队伍分经济、管理、法律、文学、理学、工学6个学科实验教师团队,均由实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或具博士学位的副教授作为带头人。另外,学院还为部分学科实验教学带头人配备了专职实验教学人员,其中经济学科3人,管理学科6人;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技术人员9人,负责实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5人。实验师资资源是实验教学的关键资源,过去单打独斗的人才格局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人才的合作与共享已成为必然趋势。(1)加强学院6个学科实验教师团队间的合作,共同申报及探讨跨专业、跨学科的实验教学项目,实现人力资源优势互补;初步形成金融与数学、金融与法律、金融与管理、管理与文学等多个跨学科实践团队。(2)加强与社会企业的人才合作交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策略,让实验管理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教师到企业、到其他高校学习先进管理方法、先进技术、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派遣实验教师深入企业挂职学习,长期聘请企业一线员工到实验室讲学,使实验教学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紧密结合。(3)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与软件开发商共同研发实验教学软件及实验教材编写;目前,学院与广州金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实验银行教学系统项目,与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实验管理平台项目,与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金融ERP实验室项目;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我院组织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教师与合作单位共同组成研发团队,共同实施产学研项目。

为使实验室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高效共享,我们务必强化实验室内部管理和协调能力,增强实验室资源共享意识,建立健全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整合实验管理平台、实验课程平台、实验科研平台等实验室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有效地服务于实验教学、实验科研等[7]。增强合作,提高实验室资源共享意识在实验室资源建设过程中,真正树立起“共享而提高效率”的理念,使有限的资金建设最大、最好的实验室资源。为此,各部门必须加强沟通机制,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实验室的运作离不开后勤、教务、系部等各部门的合作与支持,需要增强部门间的合作沟通机制,这样才能使实验室资源共享工作顺利、稳定开展。建立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保障共享机制的落实(1)建立实验室场地的开放管理制度,大型实验设备管理制度;完善实验设备购置、使用、保养、维护等规章制度;完善实验人员考核制度,将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设备利用率、实验课程资源建设等指标纳入年终绩效考核,有效的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8]。(2)建立共享有偿服务制度。为了使共享良性发展,必须建立共享有偿服务制度,对于超过正常工作量的劳动给予适当的工作量报酬,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3)深化实验师资队伍的制度改革,打破传统人才观,建立一个以学科建设、团队建设为主题的实验室师资共享新理念[9]。构建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是为全校师生服务的实验资源共享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主要实现实验场地资源、实验设备资源、优秀实验课程资源、师资人力资源等信息,通过资源整合、更新共享等功能的综合管理,实现实验资源的信息化管理[10]。

实验室资源的共享与深化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需要政策制度,引导各教学单位间充分重视并且落实资源的高效共享,而且需要各高校间加强合作,建立并且完善各高校间的资源共享机制。目前,我院实验室资源共享多数限制在学院内部,其规模较小、形式较单一,共享机制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我们认为,实验室资源的共享需要借鉴兄弟院校、国外高校的实践经验,积极拓展实验室资源共享的空间,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资源共享模式,共同探讨共享效果及共享管理办法,推动我院实验室资源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