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科研创新机制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1 09:10:00

科研创新机制

科研创新机制例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270-03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增强了高校科研创新能力。高校科研工作能否实现进一步创新,不断上水平、上台阶,很大程度取决于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能否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最大程度地激发和调动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和投身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一、建立科研激励机制的意义

激励机制是现代管理实践中提高管理效能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学原理表明,人的工作效率主要取决于能力和激励水平,所谓激励,就是激发鼓励之意,使人自发产生一种内在动力,为实现目标不断努力。人的积极性一旦被激发出来,可以有效地促进其绩效成倍提高。高校科研激励机制是根据科研工作者和科研管理者的需求,以实现科研工作发展为目标,以各种激励措施为手段,以客观条件为保障,在科研工作者和科研管理者之间形成的相互联系的管理体制。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是确保科研工作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和提升科研管理效益的基本手段,也是长久激发教师从事科研的内在工作动力及释放其创新潜能的重要途径。

二、现有科研激励机制的弊端

科研激励政策的实施,为推动高校科研工作上规模、调结构做出了积极贡献,被实践证明是比较有效的推动科研工作发展的手段,但在实践过程中,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激励手段方式单一、评价考核重数量轻质量、不注重团队激励作用等。

1.激励政策缺乏实际性。科学研究作为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在高校中的地位不断突显,为了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积极性,大部分高校都实施了相应的科研激励措施。一些高校在制定激励政策时,由于自身的经验不足往往需要借鉴其他学校的做法。然而,我国的高校由于地域不同、历史不同、师资水平不同、学科结构不同、科研实力不同等,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一所高校的激励政策对另一所高校就有可能没有实施环境。在制定政策时,如果只是一味地遵循和照搬,未能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与特点,就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反而会引起反作用。因此,高校构建科研激励机制,要坚持实际性原则,既要汲取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更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建设,不能照搬照抄,要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激励机制。

2.激励手段方式单一。高校的激励措施,基本上以奖励为主。然而,激励并不同于奖励,奖励只是激励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正面激励,正面激励对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确实可以起到应有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负面激励,也称为约束激励,是以惩罚、督促为主要措施。目前,大多数高校缺少专门的负面激励制度,以致不能有效地约束教师的消极科研行为。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地利用负面激励机制给予一定的惩罚,同样可以起到激励效果。科学的科研激励机制需要奖励和惩罚并举,坚持正面激励与反向激励相结合。当前多数高校的科研激励手段主要集中在物质奖励方面,如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科研岗位津贴制度等,以奖励为主的激励机制给教师带来的最直接结果是获得物质上的收益,忽视了对高校教师在精神层次上的激励。事实上,高校教师同样十分注重对内心精神世界的追求,重视科研工作本身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注重自己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地位的认可与价值。因此,激励手段不能只注重物质激励,忽略了高校教师精神层次的满足感,长此下去,激励作用会逐渐减弱。

3.考核评价体系一刀切、标准相同。激励机制没有建立在科学公平的考核与评价基础之上,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首先,许多学校以追求数量的增长作为制定激励政策的前提,如职称评审、导师遴选对科研工作的评判,以数量作为评价指标,而不是以学术成果的质量作为评价教师的科研标准。这种制度的直接后果是可能短时间刺激了科研成果数量上的增长,却很难产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科研发展的目的是要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提升学校的学术影响力。这就要求制定激励措施不能片面追求数量的增长,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数量的飞跃。其次,考核评价标准缺乏公平性、科学性,忽视科研人员在年龄、性别、职称、学科上的差异,采取一刀切的考核评价标准。高校经过多年的发展,通常都形成了具备自身特色的优势和传统学科,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综合性大学的建设和社会的需求,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一些新兴学科和相对薄弱的学科在学科建设、教师队伍、科研条件等方面处于劣势,如果与传统优势学科采用同样的评价标准,对二者的要求没有区别,将使得薄弱学科难以得到较快提升。对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这两个不同层次的人群采取同样的考核评价标准,显得有失公平,很容易挫伤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青年教师处于科研的起步阶段,科研经费紧缺、待遇较低,与中老年教师相比知识积累不足,科研经验有限,此外,青年教师大都是高校教学一线的主力,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压力。同样的考核标准对与中老年教师而言也许并不困难,但是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却很难达到,长此以往,就会挫伤青年教师投入科研工作的积极性,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的主力,能否充分有效地调动青年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影响着学校整体的长远发展。科研激励机制不是为了某一类人群、某一个学科制定的,而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全校广大科研工作者投身科研工作,因此,政策的制定不能搞一刀切,要充分考虑差异性,区别对待,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才能对广大教师起到激励作用。

4.激励方式的阶段性和失效性。目前,高校通常采取将教师的工资待遇与职称挂钩的政策,职称晋升与教师的个人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科研工作量作为职称晋升时的重要评价指标,成为许多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唯一目的,这部分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缺少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是迫于压力,单纯为了达成目标任务,一旦实现阶段目标,职称晋升所发挥的激励作用就会消失,其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也会丧失,而科学合理的科研激励机制应当能够长效持续地发挥激励作用。

5.团队的激励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当前的激励机制注重个人激励,对团队的激励作用还比较弱。科研活动中单靠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往往很难完成目标,尤其是一些重大、重点项目,难以取得科研攻关的重大成果。高校研究队伍中科研力量分散,个体化、小型化、分散化现象还相当严重。究其原因,与科研激励机制有着直接关联,科研成果的认定制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等基本上侧重对个人的激励,从而忽视了对合作者的贡献的评价。科研评价中过分强调“第一作者”、“第一负责人”制度,职称评审、导师遴选中对“独著”的要求,都是注重个人激励的主要表现。侧重个人的评价制度,使有些教师不愿意参加团队项目。

三、高校科研激励机制的相关建议

1.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是最基本的激励,物质需要虽然是最低层次的需要,却也是最现实、最直接的需要,事实表明物质激励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对于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强调物质激励重要性的同时,不能忽视精神激励,精神激励能够提高科研人员的荣誉感,满足他们对人生价值实现和赢得尊重的心理需求。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同样重要,在加大物质奖励力度的同时强化精神奖励,是事半功倍的辅助措施。激励的方式也不能局限于正面激励,要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相结合,以正面激励为主,辅以负面激励,在制定奖励措施的同时要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适当地运用一些惩罚性措施,降低教师对待科研工作的消极态度,做到赏罚结合,起到奖励先进、惩治落后的作用。

2.坚持人性化与制度化相结合。高校科研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其实质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科研激励,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激励。其最终或主要任务是引导和促使广大科研人员为实现学校共同的科研目标不懈努力。科研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科研激励的任何政策,都应建立在教师的科研需求上,以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以满足教师的科研需求为出发点,以全面提升他们的科研水平为最终目标,要充分考虑教师的需求差异,因人而异,统筹兼顾,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心声,依此制定出来的政策才是为广大教师所认可的制度。同时,科研激励政策作为促进科研工作发展的重要手段,应保持其一段时期内的长效性和制度化,不能朝令夕改,流于形式。

3.坚持公平性和差异性相结合。科研激励机制作为科研管理的重要手段,不仅关系教师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学校科研管理制度的权威性与执行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就是要求制定这些政策时,要保证制定程序公正,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要真正做到制度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只有建立在公正、公平、公开基础上的科研激励制度,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另外,科研激励政策要有一定的差异性,根据学科专业的差异,教师职称级别的差异区别对待,分层次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如对学校的薄弱学科和新兴学科可以采取一定的政策倾斜,按照教师职称制定合理的科研考核制度,对不同的教师规定不同的科研工作量等。

4.坚持个人激励和团队激励相结合。科研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以科研创新为目的,由专业技能互补,致力于共同的科研目标,并且拥有团队精神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创新群体。科研团队不是科研人员简单组合在一起的群体,而是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使科研创新团队的总体绩效水平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能够产生1+1>2的聚合效应。凝聚科研力量,形成攻关合力。当前,以个人为主导的科研激励机制的弊端已逐渐显现,个人的单打独斗不利于高校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学科梯队的建设。在激励机制中,引入团队激励机制,通过对科研团队的激励,可以将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的教师组合在一起,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科研优势,增强科研竞争力,进而以团队力量去争取国家重大课题,利用团队的力量把科研做大做强。

科研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科研人员的共同参与,而激励机制正是为调动科研人员参与科研的积极性而制定的,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引导科研人员参与科研活动,在提升学校科研实力的同时,也保证了学校科研目标的实现。科学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重新审视现有的激励机制,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重新唤起科研人员对科研事业的追求,激发他们的科研积极性,主动投身科研活动,使科研潜能得到充分发掘。

参考文献:

[1]康龙.构建基于教师需求的高校科研激励机制[J].决策管理,2010,(2).

科研创新机制例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能否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科技创新体系,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作为集聚高新技术企业的山东科技园,经过多年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呈现出蓬勃、规范的发展势头,已成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科技创新与进步的重要载体。然而,在以质量求发展的今天,山东42家科技园内外环境已经或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山东科技园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体制机制改革,走创新发展之路。

一、新形势下山东科技园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多年来,科技园区在推动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山东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推动力量。然而在新时期,山东科技园的机制体制存在的弊端与制约因素已成为园区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亟待解决。

1.科技创新能力低。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应用技术的突破是以硅谷为代表的科技园成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缺乏科技创新的支撑,科技园的发展就很难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性,特别是缺乏与其他成功科技园的国际竞争力,必然会在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落败。硅谷的成功建立在以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技术的突破基础上,剑桥科技园的成功建立在以剑桥大学国际一流的电子信息与生物技术创新基础上,而台湾新竹科技产业园的成功则是依托美国硅谷的创新成果在新竹园区企业的产业化应用转化基础上,科技突破与技术创新已成为保证科技园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如今,山东科技园发展缓慢或不成功的根本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科技创新的结果。缺乏充分的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一个追随者,丧失了领军者的先发优势,尽管并非完全不可行,但却难以抢占国际高科技产业链的高端市场,沦为其他区域科技创新集群的“打工仔”。

2.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园的成功不仅要有充足的科技创新成果,同时也要实现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才能实现其经济价值。现今,山东很多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制约科技园高科技产业集群的重要环节,缺乏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有效的转化机制是很多不成功的科技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这不仅需要系统的政府政策支持,也需要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紧密配合和互动。在多数情况下,政府主导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并不适应市场化运作的高科技产业发展需求,而需要建立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来确保科技成果与高科技企业的无缝对接。

3.缺乏独特的人文环境。创新文化与创业精神是硅谷等诸多科技园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孕育和培养很多高技术企业的重要社会文化基础。一个科技园如果缺乏深厚的创新和创业文化,其成功发展的机率必将大大降低。剑桥经验表明:政府推动创新技术集群的尝试必须与当地特定的历史、社会与空间环境相协调,成功的集群需要建立在现有的力量,主要是大学研究与科技领先基础上,其他地方很少有如此适宜的条件。体现创业与创新的社会文化背景“厚度”是加速推动科技园或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力支撑,而山东的科技园区在人文环境建设方面近乎于无。

4.公共投资强度较弱。一个科技园的成功发展离不开三个环节,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和规模化生产,其中除了生产阶段主要由企业或私用资本投入外,科技创新与产业化转化和企业孵化环节都需要政府的投入,特别是公共投资的支持。目前,山东政府对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技研发与创新的投入相对重视,也投入了相对充足的公共资金,但对于联系科技创新与市场化生产的中间环节普遍投入不足,这成为诸多科技园高技术产业化发展不足的障碍。此外,支撑科技园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科技创新的突破也需要大量的公共资金支持,没有雄厚的公共资金支持,不仅难以吸引高端人才,也很难实现科技创新的突破。如何与民间投资资本市场有机结合,强化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提高有限的公共资金的利用效率是山东科技园管理机构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5.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加速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是科技园的重要目标,但高技术产业所具有的特有属性对资本市场的要求特别高。然而现阶段,山东大部分科技园的资本市场仍以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传统资本市场为主,缺乏系统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特别是针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转化早期的种子基金,如天使投资者,造成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转化不足,直接对高科技产品开发与市场化生产形成制约。

二、山东科技园体制机制创新的对策建议

1.优化创新园区的企业培育模式。第一,加快母公司的引进与扶持。发挥山东科技园的基础科研优势,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到园区建立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同时加大对现有中小型高技术公司的培育扶持力度,使其尽快成长为具有一定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型企业。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支持,充分发挥大企业的辐射引导作用,利用其知识溢出效应,鼓励大型企业的科技成果转让、内部人员创业以及与当地中小企业建立合作或合资创新型公司,重点对大企业内部的合作研发成果或产业转让成果进行奖励。第二,制定重点鼓励产业名录。围绕各科技园的发展定位,结合各区域建设重点与主导产业选择,在山东重点产业目标基础上,制定各科技园重点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目录,短期以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技术为主,中远期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开发为主。第三,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积极培育创新创业文化,逐步形成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和投资创业环境。建立面向中小企业培育与发展的投融资、税收、保险与管理体制,打造“科技创新企业-风险投资-经纪公司-保险公司”一体化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联动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科技创新企业的创业风险。设立“产学研”保险基金,对市场化开发风险较大的科技创新项目和创新企业实施资金补助,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建立园区中小企业年度奖励制度,对重点领域科技成果实现市场转化的新创企业实施奖励。第四,构建专业中介服务网络。鼓励和扶持面向中小企业培育和发展服务的专业中介机构的引进与发展,包括科研外包、中试外包、专利申请、技术转让、法律咨询、融资服务、证券保险、人员培训、市场咨询、管理服务等专业化服务企业,围绕高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品制造与服务在园区内形成一个完善的专业化服务网络,为企业创建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化服务。

2.打造园区的科技创新集群。第一,组建科技创新联盟。在争取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等部门支持的同时,各科技园区应以现有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先期整合国内相关领域的科研力量,建立区域科技创新联盟。同时,依托驻园科研机构以及毕业后在国外科研机构或组织工作的人员,主动与欧美等科技强国的科技机构与科技高端人才建立联系,通过项目合作和学术交流纳入区域科技创新联盟。建立由国际知名科技专家领衔的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对科技创新联盟的发展和未来科技走向进行不定期的研讨,以及定期邀请技术领域的专家到园区参加各类高峰论坛。第二,推动校企共建科研平台。发挥现有科研机构在科研、人才方面和企业在资金、市场方面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合作研发平台。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建立技术试验室、工程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支持科技人才参与企业研发与产品设计,并通过以成果入股、知识产权入股等形式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或依托企业领办法人经济实体。鼓励企业向科研机构委托或分包科技研发项目,以及共同申报国家支持的重点科技创新项目。省、市科技创新资金向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倾斜,并对企业委托科研项目进行适度的资金补贴,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第三,创新技术成果转化模式。在建设园区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等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基础上,通过产学研共建研发机构、合作研发、委托研发、技术许可、技术转让与技术入股等多种合作模式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积极探索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开拓产学研互动、技术转移与科技信息交流的新工具,创建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如研发种子基金、研发外包、联合研发、有限合作伙伴等,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第四,实施技术管理模式。鼓励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以标准制定为导向,面向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开发需求,实施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科技创新项目的设立、研发方向与技术应用要瞄准国际发展前沿,将科技成果研发过程纳入全球技术研发产业链,充分发挥自己的科技能力和资源优势,选择具有较强市场开发潜力,具有一定技术基础和原始性创新潜力的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联合攻关,以求在特定产业领域实现产业化突破。

3.建立完善的园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第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基础科学研究人才从事应用性研发,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科技创新。帮助和促进企业利用国内科技成果和自身创新技术,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经营品牌、在国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依托政府资金支持,围绕军工产品开发和政府采购,加快高科技自主产品和品牌建设。围绕科技产权保护,建立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主,地方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或规定为辅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条例,明确科技创新成果的所有权、让渡权和收益权;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与转让规制体系,探索建立新型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机制,结合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制定符合科技产权特点的保护体制,形成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申请、持有、转让使用制度。推进知识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第二,创新国有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改革现有的国有知识资产管理制度,完善知识产权定价机制,保证国有知识产权的合理转让。制定可以共享的知识产权判别标准,建立科技成果共享机制,实现行业内信息与知识的自由流动。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授予大学、科研院所拥有完整的国有知识产权所有权、经营权和让渡权,同时强化其承担成果转化的义务和责任。完善现有的成果转化奖励机制和转让制度,赋予科技成果发明人更多的知识产权转让权益,并简化知识产权转让程序,最大程度地发挥科技知识的溢出效应。

4.构建高效的园区投融资模式。第一,引导设立“天使基金”。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各类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入驻各园区,加速企业的成长过程,加大对中小企业上市的支持力度,扩大资本市场融资规模。成立园区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通过补贴、担保和合作投资等多种形式,发挥公共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鼓励常规风投基金和民间资本建立天使投资基金及各类种子基金,满足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创业初期的融资需求。第二,建立新兴产业培育基金。由政府出资,建立新兴产业培育基金,针对列入重点产业发展名录的产业领域,与风险投资基金配合,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原型设计以及产业化生产各环节进行支持,特别是针对新兴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新兴产品设计阶段进行重点扶持,加快园区新兴产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第三,立中小企业扶持基金。建立中小型企业扶持基金,以政府投入为主,广泛吸收私有与民间闲置资金,建立面向中小型创新企业的市场化运作的中长期扶持计划,按照其研发投入按比例进行研发资金补贴,比例不小于5%,并为中小型创新企业的研发投入提供低息贷款,还可通过股票期权等形式偿还。鼓励国有与民营银行在园区内设立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分支机构,实施单独考核和奖励,提高风险容忍度;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有利于科技型企业成长的信贷产品,如知识产权抵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外包贷款等;创新科技资本市场,通过集合债券、高风险债券以及集合资金信托等方式,增加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融资渠道。第四,建立完善的企业征信制度。成立园区企业信用联合会,引入信用评级和征信管理公司;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将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力、成长性、创新性和诚实经营行为作为重点考虑内容,纳入政府各类公共基金和补贴政策的评价指标;由政府主导搭建信用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失信惩戒机制,制定园区《企业征信管理条例》,对表现优良的园内企业进行税收、融资优惠,对不合格的企业实施清退。

5.创建科学的园区管理体制。第一,设立科技园区公共论坛。由各园区管委会牵头,围绕科技园发展大局,设立公共论坛。邀请园区建设相关各方,包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各类生产与服务企业、职能管理部门、地方社区以及各类产业协会和居民组织代表,定期举办研讨会、听证会和联谊会等多种形式的公共论坛,就园区发展规划、项目实施、城市建设以及未来发展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信息通报和征求意见,了解科技机构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发展问题并加以及时解决。建立不定期的一事一议联席会议制度,对某项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进行务实、高效衔接,落实部门责任,确定专人负责,解决实际问题,加快项目实施。第二,组建园区管理服务公司。各园区应成立市场化运作的专业管理服务公司,负责园区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后期的运营管理,与工商、税务、质检、卫生防疫等职能部门一起,建立“一站式”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园区专业分工管理体系,实施分区管理,对科技创新区、产业开发区和生活居住区实施错位管理。调整园区管理定位,突出园区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功能,为科研机构和创新型科技企业提供一个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第三,研究编制园区指数。充分借鉴美国“硅谷指数”编制经验,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指标,产业发展规模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关联指标,以科技与产业政策、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以及企业培育与发展潜力为辅助指标,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区域创新集群评价指标体系,编制“园区指数”,并将其打造成一个体现世界科技创新能力和新兴产业发展水平的国际标准指标。

作者简介:

科研创新机制例3

摘 要:“中国农谷”建设,农业科技是关键。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农业科技有了大幅提高,但与建设“中国农谷”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农业科技的体制机制创新,是建设“中国农谷”的关键。

关键词 :“中国农谷”;农业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3.002

收稿日期:2014-11-28

中国农谷作为“湖北样板、三农特区、中国高度、国际水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必须创新农业科技的体制机制。虽然近年来荆门市农业科技进步明显,但与建设中国农谷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创新现代农业科技的体制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1 “中国农谷”农业科技优势

1.1 农业科技研发队伍日益壮大

2013年,荆门市有农业科技专业技术人员675人,其中高级高级职称60人,中级345人,初级270人。人才队伍结构合理、梯队结构形成,已形成10余个农业科技源头创新团队,研究开发30余项农业新技术。近年来,全市积极推进校地产学研合作,成功举办“千名科技精英进荆门进千企”及“专家院士荆门行”等活动,先后与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荆楚理工学院研发力量不断增强,在承接转移国内外科技成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11年启动龙泉英才计划以来,共引进樊明武、方念伯等8位领军人才,聘请了朱英国院士等100名科技精英和10名市政府科技顾问,已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6家。

1.2 农业科技投入产出不断增加

近年来,荆门市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技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798项,争取科技专项资金突破2亿元。2012年,荆门市市级科技经费预算达到2 590万元,占地方性一般预算支出的1.51%。投入的增加,必然提高产出。全市和隆平高科合作组织实施“中国农谷隆平高科超级稻示范项目”,100亩连片超稀摆栽“广两优1 128”平均亩产量达910.3kg,创中稻高产纪录。荆门市多项农业科技项目获奖,如水稻外源DNA浸胚育种法及“红宝石”品种开发应用项目获荆门市技术发明一等奖,育种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农田土壤养分信息化管理技术及区域性推荐施肥系统研究”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高产优质抗逆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8号的选育与推广项目,超高产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华大麦4号选育与应用,分别获省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一、三等奖。2012年,荆门市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9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55%。

1.3 农业科技平台建设速度加快

2013年,荆门市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湖北省科技创新进位先进市”荣誉称号。荆门市围绕“中国农谷”大局,加强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强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通过平台建设,一大批创新性成果不断产生,如荆门市农业科技园是设施农业的典范,已成功实现组织培养-实验室扩繁-温室小苗培育-成花工厂化生产的整套蝴蝶兰生产全过程。荆楚理工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依托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筹建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检测技术。

1.4 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创新能力提升

近年来,荆门市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不断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合作,提升自主或联合研发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农产品精加工方面,部级龙头企业国宝桥米与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合作研究开发米系列产品,开发出米汁、饴糖、米乳等系列产品等。

2 中国农谷农业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

(1)农业科技投入少。2012年,荆门市科学技术经费预算仅2 590万元,占地方性一般预算支出的1.51%,相比苏州2011年科技支出53.6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35%。由于科技经费投入明显不足,造成荆门市农业顶尖人才缺乏,原创科技成果少,原始创新能力与国内外有相当的差距。近3年来,全市1 108件授权专利中涉农专利约占8.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率和贡献率不高。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自主创新不足,新技术在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新技术转化缺乏资金和人才支撑。

(2)农业科技教育落后,在中国农谷区域内,无一所农林院校,甚至连涉农的中专、技校也没有,而在周边地市,都有办学历史悠久的涉农专技学校乃至综合性大学,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中国农谷底子薄弱。

(3)从中国农谷所处的地理位置,特别是核心区的位置来看,距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较远,无法与硅谷、光谷以及杨淩等相提并论。长期以来,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经费不足,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不高,机械化普及率不高。

(4)随着打工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青壮年和有文化的劳动力大量外流,留守农民身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偏低,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3 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3.1 创新科研体制机制

(1)设立中国农谷农业技术管理机构。为了抢占中国农谷农业科技制高点,建议由荆门市科技局、市农业局联合组建中国农谷农业技术管理中心,中心设在市科技局,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整合全市农业技术研究机构,围绕科技制高点,出台涵盖人才引进、人才奖励、资金安排、重点产业支持、项目资助、专利扶持、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科技扶持政策,并负责实施、考核、监督。同时,跟踪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为企业创造各方面条件,引导企业逐点突破,切实为企业服务。

(2)组建农谷农业科技研究机构。①构建中国农谷首席农业科学家制。首席科学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由我国农业技术领域的顶尖级专家组成,是荆门市农业科技发展方向的决策机构,全市农业科技制高点总体由首席科学家决定;②建设院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是主要执行机构,按照首席科学家的决策,明确研究方向,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成为实实在在的研发实体;③引进一流企业研发总部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际粮农组织技术工作站、中试基地等,围绕科技制高点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研究;④依托荆楚理工学院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加强对七大高新技术的研发,搭建国内外相关成果承接转移的平台。

(3)创新科研经费投入体制。在科研项目的选择上,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围绕科技制高点,选择一批服务于中国农谷现代农业发展的科研项目,在人才、资金、政策上给予重点支持,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可以选择动植物良种繁育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生物技术等七大技术研发作为投入重点,科研资金的分配引入竞争机制,实现项目负责制。

(4)完善农业科技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建立一套适应农业科技创新要求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的机制和制度,加快出台包括对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方法。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辈出的环境。

3.2 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1)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引进国外农业高科技企业到荆门落户,重点引进如孟山都、杜邦先锋,以及生物技术类、智慧农业类、农机制造类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500强企业在荆门落户,或在荆门设立分支机构,形成一批农业高科技企业集群,快速提升荆门市的科技研发实力,缩小荆门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同时,引进国内农业高科技企业,如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相关企业,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如联合建设实验基地、组建科研生产联合体、技术入股、合作办厂等形式,推动中国农谷农业科技的研发,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2)大力扶持、培育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目前,荆门市农业高新技术企业4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5家,部级龙头企业6家。叶威机械、神地生物、新美香食品精加工等技术与科技制高点发展方向一致,且有多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自主研发实力强,是全市实施农业科技制高点的重要依托。对于上述企业,要进一步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合作,为科技制高点提供技术支撑。不断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成立企业研发中心,培养企业的研发人员、增加企业的研发费用。政府要在项目上给予优先支持,争取国家或省级的重大项目立项,并在税收、贷款、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等方面支持企业开发新技术。

3.3 建立中国农谷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1)设立省级开发区“湖北荆门中国农谷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将相关农业科技企业集中在园区,给予园区企业一定优惠政策,形成农业科技企业集群集群式发展,并在园区建设生物工程技术中心、农业机械工程技术中心、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大宗农产品种子研发中心以及各类良种繁育基地等。并在园区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供应、科技开发、成果转化、信息共享的科技开发产业链,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荆门农业整体发展的先导型成功模式,成为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壮大的孵化器。

(2)完善园区的服务功能。美国硅谷“孵化器区域”,从资金筹集、申请执照、战略计划、生产业务、财务管理、销售管理、公司上市等都有各种专业公司提供流水线式的相应服务,能够降低创业门槛,缩短创业周期,培养吸引创业人才。建议全市构建类似硅谷的“孵化器区域”专业化服务体系,建立一套齐全的支持创业制度化的基础设施,引进、培育、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围绕七大技术进行产品研发、创新、创业。

4 建立多渠道的农业科技开发投融资体制

农业科技开发周期长、投资大,面临着极高的市场风险。因此,需要建立企业、政府和风险投资基金共同投资、共担风险的投融资体制。首先,政府应成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主体, 致力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及农业技术结构调整,围绕七大技术组织力量协同攻关。同时,建立多元化的机制和鼓励性政策体系,促进非政府公共投资从事农业科研;其次,充分利用国际上的优惠贷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国外资本、社会资金、民间资本的投入,向高新农业技术企业提供贷款;第三,搭建租赁融资交易平台。租赁融资是当今世界发展最迅猛的新兴服务产业之一,也是世界上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金融工具,极大推进了金融市场业务多元化、综合化、专业化发展。此外国内外通行的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都是荆门市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徐顽强,段萱.我国产学研集群创新形态及优化策略——以湖北“光谷”和“农谷”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8)

科研创新机制例4

1前言

科技需要不断地创新,我国的发展和富强必须通过创新来不断实现。自从我国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以来,高校占据我国科学研究的主要地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不断创新对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在国际的竞争力与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有直接关系。2013年4月11日,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首批入选名单,被选中的高校把培养人才、科研、学科等方面的创新作为高校发展的主要方向,不断转变高校的创新机制并且不断深化高校的改革制度。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是制定并实施高校科技发展规划的关键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的科研,从而影响高校的综合实力。

2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

2.1缺乏完善的资源共享体质

通过高校与高校、政府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实现高效在发展中的协同创新和科研资源与成果的共享,避免浪费。目前,我国的科研力量存在较为分散的形象,各个科研部门分别为了自己的成果而科研创新,因此无法组成掌握核心科技的团队。当遇到国家重大创新课题时,各个科研机构无法共同将自己的科研成果相互分享并共同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资源造成浪费。由于高校、企业、科研院校之间各自研发创新,各个机构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的脚步因此缓慢下来。

2.2缺乏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高校科研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呈现出科研成果,而是需要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为国家所需要的生产力,从而实现科研成果的价值。但是,我国的很多高校缺乏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体制和途径,从而导致很多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科技生产力。

2.3缺乏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

长久以来,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大多议论文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给我国的科研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国目前实行的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大部分与教师的职称评定挂钩,科研项目的申请与教师的自身利益有关,很多高校教师为了为参与科研,却没有在意科研成果是否转化为科技生产力。另一方面,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只局限于,而对于工学研究来说,很多科研成果可以以专利和成品的形式呈现出来。

3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改革的必要性

3.1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基本保障

人才的培养是提高高校创新能力的基本,这其中包括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师主体作用的体现。完善有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可以为教师队伍提供较好的服务保证,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保证。对于高校的高素质、高学平的教师来说,较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可以促使教师较好的培养学生,除此之外,为教师提供更好的科研场所,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完善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可以为高校教师提供更好的科研保障,使教师将理论知识更多的转化为科技力量,进而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总而言之,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的改革能够为高校留住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提供重要保证。完善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可以使科研和人才的培养上提供更多的支持。

3.2创新要素有效汇聚的途径

在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的改革能将创新要素有效汇聚起来。协同创新的科研管理机制可以使各个团队共同合作,充分结合个体的优点,规避缺点,从而发挥整个团队的最大力量,提升团队的创新能力。同时,团队和个体之间相互作用,高水平的创新团体也要求个体具有较高的创新水平,从而有效地汇聚时间、成本等创新要素。在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的今天,实现突破性创新越来越困难,只是依靠单独的科研场所或者企业和高校很难解决难题,因此更加需要完善协同创新机制。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可以为高校、企业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将重大项目的的研究小节进行有效划分,在有效节约资源的同时及时与团队的其他人共享资源和科研成果,进而积累创新经验,提高重大课题的创新效率。

4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的完善措施

4.1建设全新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高校科研工作的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果。但是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理念仍然停留在过去,使得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变慢。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科研工作也应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适应公平竞争的科研环境。同时增加对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知识产权的保护,进而提升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应当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使高校的创新产品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创新性。最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为科研工作者建立完善的科研资料数据库,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资源。

4.2有效的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我国普遍存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因此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必须面对并且解决这一问题。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加强与政府、企业的沟通,建立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在为高校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多的科研资源的同时加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成立专业化的科研机构,作为科研成果转化的专业机构,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技术、市场和资金提供服务。

4.3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是保证高校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必须首先完善体制。对于应用型的工学科研成果,不应该仅仅以论文为考核手段,可以把科研成果的产品创造的市场经济效益作为考核的手段,将考核的重心放在科研项目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大小上。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建立赏罚分明的工作制度。大部分的高校科研管理的评价体系都不完善,因此有很多教师在获得科研项目之后并没有真正的对学术方面的探索,通常只是象征性的写了几篇论文,在最后的项目评审中却依然获得通过,这暴露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及时改革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洋.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1):124~125.

[2]刘晓艳,安宁,张银玲等.协同创新视角下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的研究[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8):21~24.

科研创新机制例5

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引入协同创新机制,有助于科研效率、质量和创新性的提升,这可以更加有效的推进我国社会科学技术革新。但从现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创新机制下的科研管理模式还并不是非常健全,须得尽快做出改进与完善,以真正确保科研成效。

1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科研的基本含义

与传统的高校科研形式有所不同,协同创新机制下的高校科研,主要指的是以高校为主导,通过学校内部、政府、企业、中介机构以及其他科研单位的协调合作,共同进行创新性的科研活动,这可以有效集合多方的力量与资源,与传统的高校科研形式相比优势非常显著。例如,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科研可以获得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设备、政策支持,而且可以将科研成果更加快速的转换到生产实践当中,获得自身利益和社会效益[1]。不过,现目前我国高校在协同创新机制下的科研管理模式还并不是非常健全,这会对实际的科研工作开展带来一定的阻碍,为此我们应当尽快对其做出改进与完善,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有效性,确保科研成效。

2如何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下的高校科研管理模式

2.1健全科研管理体系

第一,改变科研管理理念。现代科学的发展,使高校科研获得了很大提高,并且出现不同的新情况。但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仍然习惯于用过去的管理理念管理科研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现代社会是一个需要竞争和创新的社会,科研亦是如此。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服务意识,营造公平竞争的科研氛围。同时,科研管理部门还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对高校科研工作者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以更好地保护科研人员从事创新工作的积极性[2]。第二,创新科研管理方法。高校行政化一直为许多学者所诟病,其中科研管理工作也不例外。高校科研管理的行政化无法调动科研工作的创造性,过于保守而被动。创新科研管理方法应当以市场为导向,将企业所需与高校科研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高校的科研工作能够更好地契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第三,建立信息化的科研管理平台。高校和其他的相关协同合作单位应当共同构建信息化的科研合作平台,这既是为了方便沟通联系,也是为了实现更高程度的信息资源共享,减少重复的科研劳动,对于提高科研效率和成效来说作用显著。

2.2强化内外沟通协调合作

现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在科研成果的转换率方面还较为偏低,这主要是因为高校内外沟通协调合作有所欠缺而造成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强化内外沟通协调合作。例如,应当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等单位进行沟通联系,从实质层面上整合一切的科研资源、科研力量,了解当前的社会科学技术需求,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资源,确保科研成果能够立即投入实践应用,解决社会所需的,从而提高科研成果转换率。另外,高校还应当通过与相关单位的合作,成立“高技术研究院”、“工业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专业化实体机构,为科技成果转化、孵化衍生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构建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及具备技术、市场和资本融合功能的科技服务平台以及产业链[3]。

2.3提高科研队伍素质能力

在协同创新机制下的高校科研工作当中,作为科研人员除了要具备出众的科学知识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外,还要具备奉献精神、服务意识、法律知识、保密意识以及良好的政策解读和执行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继续学习意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科研工作当中干出成绩,为科研工作和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做出有效的贡献。所以,高校应当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教育培养管理,增强他们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能力的科研队伍,确保科研工作高效、有序、规范的向前推进,并获得有效的科研成果。

2.4改进科研评价体系

在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的科研评价管理体系必须要做出改进,改变以往以论文、著作及课题数量,科研经费额度,刊物与项目级别为标准的评价和激励的机制。创新科研的统一考核评价形式,依据科研类型对科研成果进行差异化评价,应用型的科研着重考核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贡献,重大的基础性研究侧重于项目周期进行考评,切实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3结语

在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科研工作想要取得良好的成效,在当前就必须要对科研管理模式进行完善,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有效性,因此我们应当继续加强相关的研究、探讨与实践,以促进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曹越,蔡晓燕.论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路径[J].山西科技,2016,(1):134-136.

科研创新机制例6

科技创新正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最新潮流。从世界范围看,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正孕育突破,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世界发展的核心力量;从国内来看,地区间的竞争,正在从传统领域的资源要素竞争向创新领域的首位度竞争转变,科技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最核心资源。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全球600多万名高层次科技研究人员,利用1.25万亿美元研发投资所创造出来的知识和技术,回流到社会之后为世界创造了高达63万亿美元的GDP。

南京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加速、产业高端化加速、国际化进程加速、城市化进展加速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创新是南京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可以说,南京在错失苏南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外向型经济高歌猛进的两次发展机遇期之后,真正迎来了符合南京发展优势的第三次重大历史机遇期。南京如果再次丧失这次机遇,很有可能彻底丧失新优势、失去提升首位度的机会。因此,南京必须要抓住用好这次机遇,将创新作为城市发展核心要素,努力发挥好科技、教育、人才、文化资源优势,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上实现新的突破。

二、南京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及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依靠自身的科教资源禀赋优势,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建设。从发展历程来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自发发展阶段(1978年—2000年)。这一时期南京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发展主要选择了以要素投资为主的数量型经济增长方式,自主创新的内在需求不强。因此,该阶段南京自主创新发展主要表现为教育科技内部的自身发展,科教资源与当地经济发展关联度、带动性不强。

二是自我推进阶段(2001年—2010年)。这一时期南京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明显增强,外部环境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转为现实生产力成为市委市政府领导普遍共识。南京市十一次党代会的召开,确定了科教兴市战略,并努力把南京建成全国有影响的高教科研中心。2006年南京市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这对改善南京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提高南京市自主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政策强有力的推进下,南京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得到了加强,并逐步形成了基于科教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南京模式”。但这一时期,科技对南京产业的提升远不如深圳等先进城市,专利产品转为当地现实生产力还很少,著名的科技创业型的企业家仍然较少。

三是自觉发展阶段(2011年—今后)。这一时期,南京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进一步加强,特别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南京必须走上一条“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2011年以来,南京建设“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陆续推出“1+8”政策体系、“科技九条”、南京“321政策”、“创业七策”等一系列政策,为全市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可喜的是这些政策已经在全市形成强烈反响,创业创新正引领南京新一轮科学发展的潮流,创新驱动已成为南京城市发展的“自动引擎”。

三、南京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南京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教中心的地位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应清醒地意识到,南京与先进城市相比,科技创新的总体水平还存在不少差距,特别是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不显著,特别是科技创新的动力仍然不足,总结起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不明显。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细胞,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没有企业的参与,就没有创新与市场的结合,科技创新也就不会转为现实生产力。从南京的现实来看,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在高校、科研院所。一是面向企业的科研经费投入比重较低。2011年南京市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3.1%,是全国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但是来自企业的研发投入只占一半,也就是说,直接面向市场的研发投入比重只有1.5%左右,低于苏州、无锡、深圳等同类城市。二是企业研发机构较少。2011年,苏州88.6%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无锡91%研发机构建在企业,而南京只有43.5%。正是由于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未能真正建立,极大影响了全市科技创新的能力提升。三是企业研发人员比重低。2011年,苏州86.1%的研发人员在企业,无锡95.5%的研发人员在企业,而南京在企业的研发人员只占48.6%。

2.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南京虽然拥有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优势,每年产生大量的科研成果,但能真正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比重却很低。据相关部门统计,南京地区高校的科研成果只有10%有可能应用转化,高校科研课题只有20%直接面向市场应用,尚有70%左右的职务发明专利在“沉睡”。这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投入占比高达近50%的比重相比,形成巨大反差。正是由于科研成果转化率的低下,影响了科技南京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南京虽然是一座科技教育人才资源丰富的地区,科技进步却没能走到前列,经济却不是很发达的原因。

3.科技创新要素集聚能力较弱。长期以来,南京由于缺乏完善的创业空间和孵化环境,大量的科研成果要么“墙内开花墙外香”,要么被束之高阁。正是没有适合的科技创新环境,南京的高校院所才舍近求远,到苏锡常乃至其他地方去转化成果。科技创业人才是一个地区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也是决定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南京创新创业环境相对较差,不能吸引到更多科技创业人才来南京创业,自然很难产生像华为、中兴这样的高科技企业。目前,南京市现有国家“”专家116人,但创业类专家仅15人,而苏州“”人才中80%是创业人才。

四、南京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

1.企业实力较弱限制了科技创新的能力。创新往往意味着较高的投入和较高的风险,因此创新往往需要较强的企业实力支撑。从南京企业发展现状看,实力较强的往往都是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和少数民营企业,绝大多数都是资产和销售规模很小的中小型企业,这限制了南京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2.创新环境不够优化影响了科技要素的集聚。创新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从软环境上来看,主要有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长期以来,南京虽然也出台了多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但由于没有相关配套政策和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实施意见和相关行动计划,政策落实起来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南京文化相对传统,缺乏勇于创新和激励创业的文化氛围,极大影响了南京科技创新的能力。从硬件环境上来看,虽然也建了不少大学科技园,但相比发达地方,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比较滞后,严重影响创新要素在南京集聚。

3.传统竞争方式缩小了创新应用的市场。低生产要素成本竞争目前仍是当前我国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式,压缩成本和降低价格仍是南京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主要手段,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还未能上升到企业的核心战略。因此,只要低生产要素成本竞争仍是市场主要方式,那么创新产品的应用市场很难推广,自然科技创新的动力很难真正形成。

4.考评体系落后阻碍了科技成果的产生。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南京科技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未能跟上现实发展的要求,特别在科技创新考评体系上仍遵循过去的传统做法,只注重各类论文、课题和专利,不追求科技成果向现实应用的转化。正是由于南京科技创新考评体系与现实需求的脱节,南京虽拥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但真正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果却很少。

5.激励机制不强削弱了科技创新的激情。创新活动需要创新机构和创新人才去完成。只有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制度才能真正激发出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的激情,一个城市也就自然形成较强科技创新动力。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南京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内在动力不强,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未能充分调动,特别在“招才引智”力度上、在利益分配制度上、税收优惠政策上与先进城市有相当的差距。

五、增强南京科技创新动力的实现机制

要增强南京科技创新动力,必须努力克服和改善上述制约因素,建立能够提升南京科技创新的实现机制。南京科技能力的提升既取决于发展环境的营造,也取决于技术创新活动主体积极性的有效发挥,还取决于适应南京特点的科技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科学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从南京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必须着手抓好以下几项制度的建设:

1.以实力提升为动力,建立企业主体机制。企业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主体,对产业创新、技术创新最为敏感,处于产学研合作的集成环节,是科技与经济的关键结合点,同时,创新能力也是企业提升自身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南京要真正建立起企业主体机制,按照“平台向企业集中、人才向企业集聚、政策向企业集成”的思路,不断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打造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为骨干的创新主体,引导企业不断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切实加强品牌、专利和标准化建设,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标准;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要把服务和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推动中小微企业加快成长;积极引导和支持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面建设研发机构,引导企业活跃研发活动、提升研发水平。

2.以环境优化为目标,建立政府引导机制。政府在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通过制定和落实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法律机制、财税、金融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等政策,能够营造和改善科技创新环境,提升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南京政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一是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正确把握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作用,重在从微观管理中抽身,更加注重宏观管理;二是积极吸引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创新创业人才,积极打造“紫金人才特区”,由过去“招商引资”重点向“招人引智”转变;三是突出创新载体,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四是进一步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大力拓展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进一步发挥政策引导资金的作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五是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营造鼓励创造、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引导和推动科技人员树立创业的精神。

3.以产业升级为先导,建立市场导向机制。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有效率的经济形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利用达到最优化,生产成本达到最低化,因此,科技创新要发挥出最大潜能,必须建立起以市场导向为主的运行机制。南京在充分科教资源优势的同时,更加发挥好市场的作用,积极引导民间力量在科技创新上的渗透,提高科研机构的自主地位,全面提升科研成果产业化水平。在发挥市场导向功能的同时,南京更应该注重科技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紧密结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国际最前沿、未来有前景、南京有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突破。

科研创新机制例7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034

0引言

技术创新作为一种以科研院所为第一主体的经济行为,必然受到主体变量和环境变量的双重因素影响,受到科研院所内在动力和外在环境刺激的双重作用影响。内在动力是创新动机和创新需要,要受到科研院所内部的目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激励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科研院所外部的市场、政府等环境因素又会对内部的创新动力产生激励。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正是这些耦合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内外部要素相互影响、作用,通过同向耦合和匹配,对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动力。

由于动力机制的要素都不是孤立的,本文将其分为内部动力要素和外部动力要素分别展开论述。

1内部要素

1.1科研院所员工的创新动力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更多地依赖于集体的创新,科研院所员工产生的技术创新动力不可忽视。科研院所员工的创新动力是指充分挖掘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在生产工作中产生的技术创新思想,通过中层管理人员的过滤,经过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最后由广大基层员工生产、加工和销售,成为科研院所技术创新的动力,促进科研院所不断向前发展。科研院所员工是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过程中最基本的层面,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是技术创新的直接实施者,科研院所管理人员是管理创新的直接实施者,科研院所基层员工是执行创新的直接实施者和技术创新的最终体现者。努力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提供技术创新的舞台,帮助员工了解和把握现行产品、技术和工艺和合理性,不断得到创新信息和灵感,激发员工的创新动力,同时提倡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创造和谐的科研院所内部创新环境,将大大提升科研院所技术创新的动力。

1.2科研院所文化

科研院所文化(corporate culture)是科研院所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思想和管理风格,是指科研院所以形成最优的经营管理机制为目的,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主体,以培育单位精神为核心,以群体行为为基础的单位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单位管理体系。科研院所文化属于柔性管理,它主要通过感性因素,充分调动每个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精神上的趋同使得他们行为一致,它就如同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科研院所的经营理念与发展方向,决定着科研院所的兴衰成败。优秀的文化是技术创新主体的精神动力,它能够把员工的思想行为引导到科研院所的目标上,从而提高科研院所文化的凝聚力。科研院所文化的凝聚力是科研院所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当员工将其命运与科研院所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的时候,便是科研院所凝聚力的直接表现。优秀的科研院所文化还可以形成自身的发展机制,产生激励效应,促使协调科研院所内部各要素之间和谐统一,制约和调节科研院所内部矛盾,形成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科研院所文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1.3科研院所内部保障制度

内部制度因素是指科研院所内部与创新有关的各种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总和,它包括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激励制度等,合理科学的科研院所内部保障制度是科研院所技术强有力的后盾。公司的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杨建君(2004)认为,科研院所技术创新的选择受治理结构影响,科研院所家对技术创新行为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公司治理结构特性。通过制定激励性的技术创新政策,鼓励员工创新,提高员工积极性,从而为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助动力。

1.4科研院所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是指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科研院所充分利用其所拥有资源来获得创新收益的实力和可能性,是科研院所在创新过程中一系列能力的综合体现。通常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使科研院所保持强劲的创新动力。较强的创新能力还可以保证科研院所在较高的技术层次上进行自主创新,取得较大的技术竞争优势。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是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一个基础能力,也是保持科研院所创新的一种基本保障,对科研院所进行创新决策有较大的影响。

1.5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驱动

创新给科研院所所带来的利益和优势是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创新动力的来源。科研院所经济活动的最主要的动力来源是对最大经济利益的追求。在买方市场状态下,因为有众多竞争对手,科研院所的产品销售策略和定价策略就不能以我为主,只能按市场的需求,科研院所也只能获取产业的平均利润。在这种情况下,而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等则是取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这种状况下,通过对产品、技术、工艺、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来增加F有产品的市场份额,开拓新产品和新技术市场,从而科研院所可在一段时间内成为某种商品的特定生产者,进而使其获得商品的定价权,获得更大经济利益。

2外部要素

科研创新机制例8

一、 引言

高科技企业创新的市场支撑来自于资本市场、人才市场。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是企业实现创新的重要支撑。高科技企业普遍面临融资约束、创新人才短缺问题,以及难以保留高素质创新人才等问题。资本市场机制解决高科技企业融资约束和资本支撑问题,人才市场机制解决创新人才供给、培养、激励等问题。高科技企业盈利可持续的保障来自于技术市场的支持。技术市场机制对创新成果进行适度知识产权保护,并且为创新产品提供技术交易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激励高科技企业持续创新。

二、 高科技企业创新的产品市场机制

1. 市场结构与高科技企业创新。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市场竞争与创新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家一致认同市场竞争会影响创新,但是在不同的竞争程度如何影响创新上,学者们观点存在差异。有的学者认为完全竞争有利于创新(竞争与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Arrow,1962;Aghion et al.,2014)。相反,有的学者认为垄断有利于创新(竞争与创新存在负相关关系)(Schumpeter,1942)。大部分学者研究认为,竞争适度有利于创新(竞争与创新存在倒U型关系)(Aghion et al.,2005;田原等,2013)。

企业规模、所有制结构与市场竞争密切相关,因此对市场结构与创新关系的研究也体现在对企业规模与创新、所有制结构与创新的相关研究上。

规模大小对企业创新有重要的影响。现有很多关于企业规模和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但研究结论不尽一致。Schumpeter(1942)最早强调了大企业在创新中的关键作用,他认为只有大企业才能够负担得起研发费用,较大而且多元化的企业能够通过大范围的研发创新来消化失败,创新成果的收获也需要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控制能力。随后很多学者研究都发现企业规模与创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Minguela-Rata,2014;程聪,2013)。但是也有学者并不认同该观点,他们认为企业规模和创新之间存在负向相关关系,小规模的企业比大规模企业创新动力更强,进行的创新活动更多(Freeman & Soete,1997;柴斌锋,2011)。除此之外,还有人认为企业规模大小和创新活动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创新活动不受企业规模大小的影响(Jefferson et al.,2006;吴延兵,2006)。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企业规模和创新二者之间也许不单单存在着一种单一的线性关系,在企业规模和创新之间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小于临界点时,规模增加,企业创新能力增强,超过临界点之后,即使规模继续增大,创新不再随规模增加,甚至随规模下降,也即企业规模与创新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Acs & Audretsch,1987;李婧,2013)。

企业资源的分配、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合作以及所有者的协作和控制等相应的治理结构问题都是由企业产权结构来决定的(Jensen & Meckling,1976)。企业的创新行为与绩效也会受到产权结构的影响。在相应的研究中,Marshall(1907)第一个发现,在那些需要持续创新的生产领域,一旦政府介入,往往会阻碍创新及知识的增长。随后,Shleifer(1998)进一步研究提出,国有背景的企业中,管理层往往缺乏降低成本与提高业绩的创新投资激励,所以私人所有权在那些需要创新激励与降低成本的行业会优于政府所有权。

用西方发达国家数据进行的研究基本上围绕着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和创新的关系进行分析(Cosh et al.,2005),较少研究所有制类型不同的企业其创新行为与绩效的关系。其中可能的原因是国外的研究通常以发达国家的私有产权作为基础,从而导致用发达国家数据进行研究的重点与用发展中国家数据进行研究的重点存在着不同。在所有制结构对创新的影响研究中,有的学者关注研发投入,发现私有企业和合资企业比国有企业有更高的研发投资倾向(Lin et al.,2010);有的学者关注创新产出,发现非国有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有更高的专利申请倾向、专利注册数(Hu & Jefferson,2008;Choi et al.,2011);还有学者关注所有制与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国有产权对创新效率具有负效应(吴延兵,2006;李婧,2013),国有控股企业的创新效率低于非国有控股企业(吴延兵,2012;李永,2014)。

科研创新机制例9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249

0 引言

当前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纯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创新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其置于核心地位。在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将科技作为其宏观调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 构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必要性

1.1 我国当前国情的要求

现如今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而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国土资源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多地少是我国现在发展的现状,人均矿产资源更是不足,资源浪费严重,也写现象的存在就更加剧了我国的资源紧张。

1.2 有利于国土资源的长远发展

我国的科技虽然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是还无法满足国土资源的发展现状。国土资源方面科学技术应用不高的表现如下:第一,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强,地质科学仍然处于过渡阶段;第二,本领域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以及精密仪器需要进口;第三,相关的科技创新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

1.3 有利于创新源动力的激发

国土资源的长远发展必定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因此可以说科学技术就是国土资源创新的原动力。当前国土资源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开采需要面临供应紧张和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构建可以有效缓解当前比较激烈的矛盾,是国家的国土资源得到安全保障。

2 构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途径

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构建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科技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科技需求,才可以针对需求开展各种研究,得到需要的成果;科技创新则可以把相关的成果直接进行转化,进而为国土资源事业服务;科技创新支撑机制则是通过信息共享和服务等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2.1 科技需求反馈机制的构建

国土资源科技需求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划分为社会需求、管理需求和国家需求三个方面[2]。社会方面的需求,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主体进行构建,比如矿产开发的企业需要的是矿产资源开发的科技方法,而 地质勘探企业则是需要更加先进的成矿理论。管理层面的需求,主要研究的是怎样发挥国土资源管理中科技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国家层面的需求则是要通过科技的力量来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协调发展。在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构建中需要注意对科技需求反馈机制的构建,从而为国土资源的长远发展提供获取和捕捉信息的渠道。

2.2 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构建

构建科技创新动力机制需要构建起相应的平台、充足的资金以及相关的制度作为保障。具体构建的过程如下:第一,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积极的建设一些重要的科技示范工程、产业化基地等,建立起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创新平台,使各种科技创新项目可以实现有效的对接。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科技研究项目,比如地质或者地质等,可以和高校进行合作,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起可操作性。另外也要建立水平更高的研发中心或者是科技创新孵化器,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第二,科研主体创新制度的建立。此种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相关的科研主体进行科技创新。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面临着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最需要进行科技创新了,应该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多种类型的创新协会。而公益性的视野单位则可以探究现代化的科研所制度,在人事制度管理和经费制度方面提高自主管理的能力。高校则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理论的主要研究基地,所以要加强对新理论的研究,加快技术转化应用。

2.3 科技创新支撑机制的构建

第一,需要完善科技创新合作制度。为了实现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可以跨地区、跨行业的合作,可以将地质学会、土地学会等相关单位作为纽带,加强和国内外科技组织之间的联系,积极的参与到国际上的重要科研计划中,建立跨部门的科技立项以及攻关制度。第二,服务和信息平台的完善。为了建立起更加强大的咨询服务系统,使大型的仪器设备实现共享,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可以建立起国土资源相关的服务和数据共享中心,使一些基础的数据资料可以快速的和实现网络共享,使一些应用性比较强的成果可以进一步的扩展和使用。第三,科技创新评估制度建立。通过对科技政策和专项工程中的科技创新进行评估,提高科技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总结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和灵魂,而科技是综合国力提升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在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积极构建科技创新机制,推动国土资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科研创新机制例1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8-0010-02

科学研究是指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真理的活动过程,是对研究变量或指标的共同的本质的概括。专升本院校加强对科学研究的管理创新能够有效地提高院校的科研水平,促进其又好又快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一、专升本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

(一)科研是专升本院校不可或缺的职能。科研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最终会落实到两个方面上:一个是学生对学生的培养水平,另一个就是学校的师资水平和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要想使这两个指标能够不断的得到提高,就要不断进行科研,使其成为最直接、有效的推进器。

(二)科研是专升本院校教师服务社会、实现专业价值的重要途径。我国专升本的院校只要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他们能够具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等一系列操作的技能,同时又具备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在进行知识的水平上能够不输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这就使得专升本院校的教学工作要更加严峻,教学工作更加繁忙,使它成为了学校的中心工作,但是这些都不能妨碍专升本院校进行科研活动。可以说,适当的科研能够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两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专升本院校的教师通过进行科研,能够对科学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进行探讨,从而发明出新的工艺,能够为教学工作注入新的内容,从而使教学工作能够有源源不断的知识点和实际范例。

(三)应用性研究是专升本院校科研工作的重心。专升本院校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让他们不但具备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实际的操作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需要在院校内培养一批“双师型”的教师,另一方面专升本院校需要与从事这些工作的企业或者单位要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从而使得教师能够随时带领学生进行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的练习,从而使他们能够掌握其中的流程和特点,能够对过程中出现的生产工艺及时进行学习,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的需求。同时,与企业和单位建立密切的联系,也能够实现学校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使学校以企业单位的实际需求为依据,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创新技术和材料,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专升本院校科研管理机制出现的问题

(一)科研管理机构缺乏规范化。我国目前的专升本院校来看,基本上没有设置有效的科研管理机构,学校里面进行的科研工作,大多是由其他职能部门进行操作和行使,这种工作方式使得专升本院校的管理职能的不明确,没有办法形成统一的科研管理模式。

(二)科研管理的投入不足。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的投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科研管理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就是关于科研管理人才的投入。专升本院校本身进行科研的基础就很薄弱,再加上科研经费的投入不足更加剧了院校进行科研以及科研管理上的难度,无法得到较快的发展。就目前专科学校进行科研管理的队伍状况来看,极大程度上缺少专业的科研管理人员。在当今的科研工作进展中,当前的管理人员已经很难肩负起寻找市场信息、寻找可供转化知识的重任。所以,要想提高专升本院校的科研管理,就需要投入从事管理的人力资源。

(三)对科研管理目标缺乏正确认识。专升本院校科研的总体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进行的科研课题也都是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科研人员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所擅长的知识而提出的,并不是依据市场的需求对课题进行论证申请,导致了水平低、重复性的项目偏多,这都给专升本院校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再加上对其进行科研管理的时候,只注重数量,重视课题和论文的数量,不追求质量,导致专升本院校的科研成果精品少,转化率低。

(四)科研管理的激励机制不健全。专升本院校对科研管理缺乏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也是造成院校科研管理出现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因为没有有效的奖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起进行科研的人员的积极性,导致了院校中部分优秀的科技人才的流逝,没有这些人的带领,使得学校的科研不能顺利的开展,也就无法取得优秀的成果。而进行院校科研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有效地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专升本院校能否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成为了院校能否建立一支高水平、稳定的科研队伍,创造出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关键。

三、专升本院校科研管理机制的创新

(一)科研管理观念的创新

1.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就必须要在科研管理的创新中,充分考虑人在这个过程中的首要作用,也就是以人为本,实现关心人才、培养人才、重视人才的目标,从而能够使科研人员能够在这种气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更好地投入到科研的研究中,为实现科研目标和成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从而不断提供服务。

2.确立市场的观念,这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课题的立项、成果的鉴定以及对于成果的推广和在实施过程中的开发,这些都要求以市场作为导向,从而不断提高市场经济和科技转化的意识。

3.通过联合攻关的观念,从而将分散、个体的科研力量集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性有组织、有序的科研,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同时要不断地争取较高级别的资助项目和重大的科研课题,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科研队伍和学校独有的研究方向,创造出更多、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逐步提高社会对专升本院校的认可。

4.要确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观念,抓住这个核心,并将其进行结果转化作为重要目标。我们要加大对于知识产权的宣传力度,从而使科研人员能够有效地进行科研,获取保护自身权利的知识和途径,充分调动他们进行科研的积极性,不断地将成果进行转化,以提高专升本院校的科研水平,实现知识产权在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二)科研管理模式的创新

1.创新专升本院校对于科研的管理制度,不断地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于科员人员进行科研结果的奖励力度,充分激发科研人员进行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他们提供一个轻松的工作环境,根据自身院校的特色和优点进行校内科研基金的合理分配。通过项目的申报操作,做好陪审的工作,为申报部级、省级的科研项目做好充足的准备,努力争取上级部门对于本校科研的资金支持。同时,专升本院校要增强科研的精品意识,设立一系列学术著作基金,为院校的科研成果奖励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专升本院校的科研管理需要与社会的需求相互结合起来,这就需要院校不断加强政策的指引,不断促成成果的转化,以满足市场的需求。首先,院校需要加强本校科研队伍的建设,着重培养和选拔一批高素质和骨干人员,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改变分散的科研的现状,逐步形成统一的学术团体,为进行科研联合攻关提供必要的前提。其次,院校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将科研管理与经济结合,提高院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加快对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加强院校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将专利文献检索作为主要依据,进行科研的选题和项目的验收工作。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避免项目出现重复研究的现象,同时又不会造成侵权行为,既保证了院校选题的新颖性,又实现了项目成果的创新。

(三)科研管理方法的创新

1.在进行院校的科研管理的时候,需要和科员人员进行及时的沟通,从而能够满足科研人员在一些方面的需求,及时的为他们提供科研政策、情报等方面的信息和建议,引导科员人员的研究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关注社会需求,向学科前沿靠拢。

2.专升本院校的科研管理,需要与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向符合,为了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及时的调整科研计划和方向。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不但要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也要注重科研的质量。在进行科研项目的申请立项、成果转化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做好,实施对知识产品的实时跟踪管理。

3.在进行科研的过中,要处理好教师在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之间的矛盾,不能顾此失彼,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人才保障政策体系,充分调动教学进行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合理安排时间,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又能够不断进行科研活动,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提高专升本院校的科研水平,为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4.也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行学术交流。比如通过举报学术报告会、学术会议和科学讲座等一系列的活动,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法为院校的科研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同时要注重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他们进行定期的专业管理技能的培训,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管理能力和综合组织,积极地投入高专升本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中来,为院校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四、结束语

总之,科研管理对于专升本院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专升本院校要想实现进一步的开拓发展,就必须创新本校的科研管理机制,从而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双向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实现其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添锦.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途径探析[J].商业时代,2008(1):57-58.

[2]张敏.专升本院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23):34-35.

[3]陈小健,屈文斌.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