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初中历史明朝知识点模板(10篇)

时间:2024-03-30 09:33:07

初中历史明朝知识点

初中历史明朝知识点例1

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初中历史老师一定要认识到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加强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结合历史内容,历史图片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那么历史老师就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历史图片进行辅助教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图片的辅助教学作用,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

一、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通过加强对历史图片的应用,可以使得历史教学更加直观和生动,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拓展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由于历史是一门讲解过去的事情的学科,对于这些历史知识,学生是没有经历过的,因此仅靠口头讲解,是很难加深学生对于历史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的。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加强对历史图片的应用,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有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在讲解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历史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果学生能够认真仔细地观察,就能从一张历史图片观察到很多该年代所特有的特点,从而更好地认识图片所代表的年代。因此,加强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有效提高历史课堂趣味性

历史其实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然而由于大部分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使用演讲式教学方式,从而使得历史教学变得越来越无趣,从而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也不断下降。如果能够将历史图片应用于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就能大大增强历史课堂趣味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历史图片的分

1.人物图

人物图是历史图片中非常重要的图片类型之一,通过人物图,我们可以很好地认识到各个朝代的人物特色,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认识。例如,通过对清朝任务的观察,我们可以得知清朝男子衣着宽松,都蓄发挽髻。

2.地图

地图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也非常重要,不同朝代的地图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学习五代十国的时候,加强地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各个国家之间的纠纷与合作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3.社会经济图

通过社会经济图,我们就能判别图片当中的经济发展情况,并且结合图片内容判断是哪个朝代。

4.科学技术图

我国是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因此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比较发达,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科学发明,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就可以通过相对应的科学技术图进行教学。

三、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人物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人物图是初中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素材,在进行不同朝代的教学时,教师都应该借助人物图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不同朝代的服饰、文化等的区别。例如,在进行唐朝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播放唐朝时的人物图,然后让学生分析唐朝时的服装特点;在进行明朝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播放明朝的人物图,让学生分析明朝时的服装特点。服装、发型和妆型都能体现出不同朝代的开放程度及文化经济程度。例如,唐朝女子服饰是最为丰富多彩的,最基本的穿着为三件套,分别是裙、衫和帔。唐朝的女子妆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画黛眉和贴花钿。因此,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不同朝代不同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教师可以通过人物图进行辅助教学。

2.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也非常重大,例如在进行八国联军侵华时,历史教师就可以借助地图进行教学,通过播放八国联军侵华的地图,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八国联军侵华的顺序和所侵占的地方。此外,在进行抗日战争和内战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历史地图进行辅助教学,如在内战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红军长征的地图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结合现代地图更好地认识红军长征的路线。

3.社会经济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社会经济图是最能反映一个朝代的兴衰的,因此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社会经济图进行辅助教学。其中,最为著名的社会经济图就是清明河上图,通过观察清明河上图,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认识北宋商业的繁盛。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也应该加强对社会经济图的应用。

4.科学技术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是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因此我国古代的文明程度非常高,那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相关科学技术图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具体教学设计如下: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教学时,纸就是在秦汉时代被发明出来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展示秦汉时期的纸的图片给同学们观看,而且可以播放纸的生产过程图给同学们浏览,从而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到当时的纸的制作生产过程。除此之外,在发明纸之前,我国古代人是利用竹简、帛等各种物质进行书写记录的,那么老师也可以展示古代的各种书写记录的物质,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由于初中图片在历史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加强对历史图片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并通过历史图片,将历史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加强研究如何有效地应用历史图片。

初中历史明朝知识点例2

历史是对人类曾经发生的事件的客观记录,通过历史教学可以对人类自身的发展有充分的了解。但是在初中历史教学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

1.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历史学科包罗万象,初中历史教学是对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的初步解读。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1存在问题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这是初中历史教学中比较普遍的现象。现代的中学生思想新潮,个性鲜明,对于新事物和新观念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历史教学比较枯燥,记忆性的内容比较多,比如,不同朝代的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是需要学生死记硬背,不能够投机取巧。这对于生理和心理都不是十分成熟,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弱的中学生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初中学生对历史教学普遍兴趣不高,影响了历史教学质量的改善。

1.2存在问题的原因

初中学生历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2.1教育改革的结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历史学科在初中教学结构中的地位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已经列入到结业课程范围以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也是以能够取得结业考试优良成绩为主,对于历史教学中深刻内涵不在予以展开。这在历史教学质量难以有根本性的提高的重要原因。

1.2.2传统教学发生的影响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一般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在黑板上讲解知识点,学生被动的听讲,记忆,最后通过考试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人为的压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动力,这是历史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观因素。

针对以上问题及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课堂的效率,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

2.采取措施

历史教学枯燥乏味,记忆性的内容比较多,同时也需要对相关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是逻辑思维和感性思维的综合体,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予以充分的注意。

2.1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的效率

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引进个性、高效的教学观念,对于历史教学质量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个性教学是手段,高效教学是目标,相辅相成,彼此促进。为此,改进历史学习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引进元认知的思维理念。

学习的方式决定学习的结果。元认知是对学习方法进行调整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的学习进步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控制三个方面。具体在历史教学中表现为课前的复习,课堂听讲和课后复习方法的改进。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坚持不求甚解的原则,对相关的知识点有初步认知就可以了,不能够追求弄透弄懂。如果在预习过程中投入过多的精力,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失去新鲜感,出现认知疲劳的现象,影响课堂的学习效果。当然,在预习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那么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以便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了解。比如,学生在学习宋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查阅有关宋瓷的知识,宋瓷是陶瓷史上的分水岭,在宋朝之后,陶瓷才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在网络和社会生活中,这方面的知识是比较丰富的,学生可以进行查阅,以便加深对宋朝的陶瓷文化发展的理解。在充分了解宋朝陶瓷文化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对宋瓷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政治方面,宋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社会环境出现了难得稳定,这为宋瓷的出现创造了环境基础。陶瓷的工匠不再为逃避战火的而奔波,可以安心的进行陶瓷的生产。宋代经济由此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陶瓷的巨大市场需求,为陶瓷的生产提供了动力。同时,宋代文学的兴盛,尤其是宋词的出现,为宋瓷的制造平添了文化的色彩,陶瓷的制造水平有了根本性的提高。通过对宋瓷的相关知识的预习,举一反三,可以对宋朝的整体情况有初步的认知,为下一步学习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课堂上,学生需要集中精力,对重点的知识熟练的掌握。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精力旺盛,所以在听课过程中分清主次,掌握教学重点知识点,对于解释性的内容,可以粗略的了解就可以了。

课后的总结也是十分重要的。借助元认知的方式,对自己使用的学习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加以改进,以便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上一层楼。

2.2开展合作学习是高效教学的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是比较单调的。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讨论是比较有效的途径,学生通过彼此间的讨论加深对相关教学内容的了解。比如,在秦朝灭亡的原因分析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对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历来存在着很多的争议,不能够仅仅简单的归结为陈胜、吴广起义的造成的后果。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完善了法律,对以后的封建王朝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此伟大的朝代怎么可能因为一次起义就灭亡了呢。有历史学家把秦朝灭亡的原因归结为秦朝的暴政,这是有可能的,但是也不完成,秦朝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推行依法治国,这是对现代社会都有深远意义的创举,不能够就此断定秦朝一定是暴政,秦朝的历史比较短暂,其存在期间的细节是由秦朝的朝代记录下来的,由于立场的原因,难以会出现偏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此展开深入的探讨,以便建立科学的历史观,促使初中历史教学的不断进步。

3.总结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由于课程记忆性的内容比较多,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感性思维都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有鉴于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开展个性高效的教学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教师学生可以借此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婷.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宁夏大学.2013(3)

初中历史明朝知识点例3

在实际教学中,初中历史课程根据三年六学期的教学目标,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板块。因为在实际考核的过程中,重点就学生对于历史线索的记忆进行考察,而且课标中要求学生对于每个要点的理解和提问方式基本固定,所以,很多老师要求学生根据老师制订的标准答案进行背诵,然后根据考试中的可能提问方式回答。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实现历史考试中的高分,但是,对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培养,只顾及了知识与能力中的知识,而对于课标中要求的其他要点的教学几乎完全舍弃。

因为历史教学在初中三年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课时较短、中考分数比重较低的原因,其课时安排和校方整体重视力度较弱。为了在较短的课时安排中完成应试考核必需的知识点记忆要求,同时因为知识点记忆要求是课标中唯一的量化硬性要求,记忆为主的历史教学模式也就不由自主地成为了当前历史教学中的惯用模式。

课程实践

从“和跌倒嘉庆吃饱”的历史典故入手,在七年级上学期的中国古代史末尾,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讨论,讨论围绕清朝康乾盛世中隐藏的隐患。从这次讨论中,同学们一方面可以从中梳理出以往各朝代的兴衰过程进行纵向的比较,另一方面也给中国近代史中鸦片战争的出现、百日维新的失败、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直到新中国成立的整个过程进行了铺垫。清朝之前的朝代更迭,因为时代久远,其实际过程经过多个朝代的文学演绎和政治修正,已经变的过于理想化。而清朝的衰亡以及清朝末代的时局动荡,是刚刚过去不足200年的近代往事。通过梳理整个历史的更迭,学生可以对这个历史过程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老师可以在课堂讨论中给予纠正性的指导。讨论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清朝错在哪里?是不是康乾盛世时已经埋下了失败的种子?以往的教学内容普遍直接认定是资本主义的萌芽灭亡了清朝,清朝的灭亡代表了封建制度在中国的结束。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太平天国、义和团、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的侵华、内部变法都没有动摇清朝的统治,而最终灭亡清朝的,是清朝内部的军阀混战,而军阀混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军阀倒向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一边。以上理论并没有提到康乾盛世本身有什么过错,但是,近年来的整个历史研究学术环境,已经开始对于这一理论有所修正。因为清朝的康乾盛世是在闭关锁国的“天朝大清”的假想下维系出来的一种盛世假象,特别是在编修《二十四史》和《四库全书》的过程中,出现了焚毁书籍超过编修书籍总量的历史事件。当清朝大门被洋人的洋枪利炮打开,看到希望先进思潮的中国人,势必掀起了资本主义的强烈革命欲望。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看待近代史新观点与传统观点之间的冲突点的辨证统一性,如何引导学生辨证看待以上两种观点的一致性,是本次讨论的教学重点。

引导思考

其他朝代衰落的转折点是否存在相似性?清朝的衰亡与之前朝代的衰亡确实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为其他朝代的衰亡过程并不存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但是,如果清朝官员清廉自律,朝纲军纪整齐严明,当权者善于变通敢于改革,洋务运动能否成功且改变历史,尚不是定数。但是,不管基于何种哲学思想的历史观,都不存在“如果”和“可能”,历史是已经发生的确凿无疑的事情。但是,通过与之前朝代对比,清朝的灭亡过程与之前朝代的灭亡过程都存在一个共性,就是官员贪污,皇帝昏庸,政权无为。

初中历史明朝知识点例4

历史对于每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本应该受到很多初中生关注的问题,却一再被轻视、被忽略。想到很多学生面对“长征”时的淡然、“南京大屠杀”时的冷漠,新时期的初中历史教师不禁陷入沉思,历史教学应怎样开展,才能矫正学生的价值观,进而使学生真正做到读史明智、以史为鉴?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深刻领悟到,历史教学的核心应当唯真、求实和从简,创设“历史”情境,让历史教学走向自然天成。本文立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际,探讨了“自然历史”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打造“唯真”的历史课堂

历史不但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过去,更是让学生在了解过去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因此,摒弃课堂教学中虚华的“枝叶”,打造“唯真”的历史课堂,有利于矫正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用,以史为鉴。如学习我国当前土地资源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学生的家乡为背景,为他们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一是从几十年前家乡遍地坟墓到如今殡仪馆内的骨灰纪念堂、生态公墓的对比;二是一组数据对比:某渔民如果想建一个坟墓就要动用上万元,但如果将骨灰存放于殡仪馆只需要花费2500元左右,到底哪个更“划算”?从对比中,你是否想到了我国土地资源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了吗?这就是将生活转化为知识,然后将知识上升到实践理论的一个过程,这种取材于现实的教学模式更真实,更贴近生活,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的点滴均与历史有关。他们会在关注历史、关注生命的同时,产生积极的行动,而一旦落实到行为上,历史教育的本质就凸显了。

二、用问题简化知识

中国的历史结构是24个王朝,每一个王朝都有很多历史事件,而每一个历史事件中都有中心人物。根据中国历史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联系法学习历史,让学生通过历史人物把握历史的发展,同时辅以问题,用问题简化知识,让学生把握住重点知识。

以“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一课为例,受近年来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或文学作品的影响,很多初中生对明朝的建立并不陌生。然而,明朝采用了哪些集权制度?学生则不甚明了。对此,笔者引导学生从人物入手,结合问题的提出,带领学生全面解构这段历史。

从明朝276年的历史来看,专制集权发生在王朝建立初期,而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因此,笔者引导学生以朱元璋为研究的对象,采用提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找到解构明朝专制集权加强的突破口。

问题1:明朝为什么要专制集权?

合作解答: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两个线索,一是朱元璋的出身经历、性格特点和处事作风,二是朱元璋在起义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些重要事件。最后得出结论:为了便于统治,必须采取专制措施,加强君权。

问题2:明朝加强专制集权采取了哪些办法?

合作解答:笔者引导学生从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两个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朱元璋的做法是:政治军事:①废除丞相制和中书省,权分六部;②建立内阁;③建立厂卫制度;思想文化:①八股取士;②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

如此,通过这种问题的呈现,学生从纷乱无章的历史事件中找到学习的突破口,学会以历史人物为突破的重点,通过对与历史人物相关的事件进行研究,逐渐向扩展,从而简化了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求实意识

求实意识是揭示问题真相的前提,更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初中历史新课标最强调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思维,让学生具备求实意识,能够积极自学。培养学生求实意识的途径,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实现。

如“”一课,当学生在视频中看到维新志士谭嗣同用鲜血、用死亡试图唤醒国人之麻木时,学生并没有预期的热血沸腾和心生敬畏,而是表露出了不赞同的态度,他们认为用这种方法太过迂腐。这就暴露了学生对待历史时太过于主观与片面的缺陷,同时说明了学生已经学会了用自己的立场看待历史问题,这恰恰是学生思维的活跃点,借助这个“点”设问,就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对此,笔者立刻组织学生们围绕“谭嗣同就死的意义何在?”这个问题情境进行了现场辩论,提醒学生可以以当时历史特定的背景对人物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见解。很快学生就投入到激烈的辩论中,有的提出了谭嗣同如果不死,就应该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如号召领导更多的人投入变法中;有的学生认为,当时国人已经麻木,只有鲜血和死亡才能够将人们从麻木的状态中唤醒,就如同明朝时期的杨继盛一样,用死谏点燃人们的愤怒之情,正义之感。在学生的争辩中,或许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已经开始了对历史的分析与思考,在历史面前他们展现出了最真实的自我。

总之,唯真、求实、从简是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需重点关注的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以多种手段突出历史本质,引导学生从细节上解读历史、感受历史,提升对历史的客观认识,通过唯真、求实和从简,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历史,进而通过学习历史提高自身素养。

初中历史明朝知识点例5

1.初中历史因为在中考中的占分问题,在整个初中教学中仅仅是辅助地位,老师、学生、家长均不重视,很多学校每周就一节历史课,还经常被语数外的老师借用,历史课在老师和家长的心里就和玩一样,在历史课堂上,也经常出现学生上课做语数外等科目作业的情况。

2.初中历史在授课的课程中,教师教学方法古板,通常采用:读课本——划重点——学生背诵重点——教师把重点整理成习题,给学生进行习题练习。这样反而导致学生出现背完即忘完的情况,缺乏正确的理解,对历史一知半解,仅有的认知都是来源于电视电影等,但这些影视作品中的知识都是经过艺术处理的,认知非常片面。

二、作为教师必须端正对初中历史的态度,明确初中要学习历史的目的

虽然历史科目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不高,但历史的重要作用必须要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正确的对待初中历史的学习。并且积极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拓宽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和知识,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作为初中历史老师,自己必须要非常清楚从古到今的各个历史朝代,以及这些朝代中发生的故事、人物、出现的谚语、诗词等,并且各个历史朝代与脍炙人口的故事、电视、游戏拓展起来……去伪存真,让学生了解这些电视电影中真实历史的情况。这些都是需要初中历史老师去掌握的。

三、提高学生对历史兴趣的策略

本人通过阅读多种教育相关的书籍,以及其他老师在教学中的研究结果,结合本人自身在教学中的体会,总结了一些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供各位老师参考。

1.从历史中发生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历史的内容比较枯燥,将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甚至都是远古的内容,就照本宣科会比较单调,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妨多插入一些讲授历史中发生的故事,甚至可以与时兴的电视剧或游戏挂钩,不再死板的读课本(如讲到三国时,各国势力的情况,可结合游戏三国进行讲解)。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到故事中的历史朝代里面去,引发学习的兴趣,轻松且深刻地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

2.结合新课堂教育方式,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微电影、电影片段剪辑、声音等方式让历史的情境再现,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初中的学生多处于对影音图像痴迷的阶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如在讲到隋唐时代历史的时候,可以先播放一段经过剪辑的隋唐英雄传的电视剧片段,引出历史朝代、历史人物,然后通过教学掌握知识点,从而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

3.与初中语文中的诗词联系,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丰富的历史资源,他们讲述着情绪的同时还反映着历史的背景,时代的变化。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讲解不同朝代的时候,可根据对应时代的诗词情况进行导入。如讲到宋朝文化发展的时候,则可以连带出相应的语文诗词,让历史变得更加有趣,而且可以让学生重温语文知识。

4.组织活动,走出课堂,去到当地有历史的地方组织课外活动(如博物馆、或一些人文历史景观),在历史发生地讲历史。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历史的感觉,把历史和自身生活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让学生去体验。比如说,学到几大发明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动手,采用泡沫板等方式,亲手体验尝试用印刷术。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历史情境,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

5.技巧的授课方式,在课程结尾留置悬念,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迫切的期望下一次的历史课。在历史的课程教学中,有不少知识点是相关联的,教师在知识点相关的地方可以设置悬念,以此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教师在讲授的课程中不妨在结尾的时候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发兴趣,让学生对之后的课程内容充满期待,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当然,这要求教师在准备的课程中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悬念设计。

6.提高教师的讲授技巧,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用轻松、快乐、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语气语调去教学、讲解。尊重学生的想法,认可学生、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初中学生在学习中通常出现“喜欢哪位老师,那位老师的课就会学得很好”的情况,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让学生认可老师。教师在讲授的课程中如果呆板、乏味、语气语调一成不变,甚至要死不活,那么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喜欢他的课程,所以老师要进行自我修养,改变自己,让自己提升,让自己成为学生认可的人。

7.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影响非常大,教师应多于家长沟通,把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性传达与家长,让家长参与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培养中来,让家长言传身教的行动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让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发展和提升。

四、结束语

总之,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有学习的欲望,高效的课堂是教学发展的必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因为学生年龄比较小,而且历史课的特殊性(枯燥乏味),这就要求作为初中历史的历史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去为打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准备,教师需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历史知识,真正的去了解历史,吸纳历史。虽然初中历史教学的大环境不尽人意,但只要老师通过良好的情景导入,增强历史学科的导研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一定可以为学生学好历史知识,打好基础。

作者:于立军 单位:山西省长治市第十八中学

参考文献:

[1]赵英.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2010,(08):197.

初中历史明朝知识点例6

第一章 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教学的必要性

从历史的特点来看,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正是历史的博大精深,使它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取代的优势,丰富的历史人物,精彩的历史人生汇成了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来说,历史故事是教学的一部分。如果一位历史教师从未在课堂上讲过故事,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位教师的教学太过刻板。初中学生的的兴趣非常广泛,对历史故事也非常感兴趣。下面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和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说明历史故事适当的引入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节 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

曾经上课前问八年级学生是否喜欢历史及其原因,大部分学生都回答:“喜欢历史的原因是历史有很多有趣的的故事。”教育学认为,学生的认知活动,不仅包括智力活动,也包括非智力活动。非智力活动是指在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好奇、欲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活动[1]。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赫尔巴特强调“兴趣就是主动性”;“没有这种兴趣,教学无疑是空洞乏味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种个性意志倾向性,指对某事物所抱有的积极态度和特殊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2]。布鲁纳曾指出人的心理生活中存在两种本质不同的思维模式,即例证思维和叙事性思维,前者是哲学、逻辑学、数学等科学的思维方式,而后者这是关于人类条件、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思维方式,是依赖于情境的经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且愉悦的情绪会使人产生更有效率、更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和问题的解决方式。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需要和趣味性越强,学习内容就会越吸引他们。如果学习的内容符合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就能吸引他们用心学习和探索[3]。

因此,我们把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是非常有用的,不仅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而且使历史课堂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从而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阶段是人生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萌芽的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加强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大家都知道,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上一些名人的生平故事,来展现伟人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格。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劝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告诉我们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它需要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如《报任安书》中写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尔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而不是把被教育者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4]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促就个人的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的发展。“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接受和理解了多少历史知识,更要注意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其终身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因此,我们无论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还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将历史故事引入中学历史课堂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必须转变传统应试教学模式,充分展现历史教学对学生不仅在知识方面的作用,而且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影响,促使学生最终可以健康发展。

第二节 从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角度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历史故事适当的引入课堂是达到教学目的方式之一。在历史课堂上以故事为载体,传授知识,启发智慧,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历史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和富有趣味性。

我们知道历史故事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容易理解历史的一些内容,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说:“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都以他对过去的认识以及这种认识对他的目前行为和将来的计划的应用为根据。”[5]

第二章 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运用

谈到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一些人可能认为不就是在讲课时插入几个历史故事而已。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什么时候插入历史故事是根据课堂自身需要选择在导入新课或教学过程中或课堂结束前引入历史故事。

第一节 在导入新课时,引用历史故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好课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肯定会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教师的授课中。尤其是初中生,他们好奇心强,讲故事,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抓住他们的求知心里。故事导入是新课导入的方法之一,在导入新课时引用历史故事,通过历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和完成教学目标。

曾看到一位教师在讲述八年级上册《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课时,老师首先给学生讲述:“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你们知道为什么这样设置吗?”教师然后告诉学生:“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齐鸣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为什么要在如此隆重的时刻来纪念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个设计新颖,构思巧妙,过渡自然,很好地完成了导入新课的任务。

如此导入新课,要求故事具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故事一般不宜过长,1-2分钟,短小精悍。

第二节 教学过程中插入历史故事

我们知道初中课堂一节课四十分钟,要始终保持学生的热情相当难,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述,学生也没兴趣,教学过程中也要适当加些故事,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也很愿意接受。

以前八年级讲第一课《鸦片战争》,讲述清朝的闭关锁国程度,清朝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以及鸦片战争失败的具体原因,如果单纯讲当时清朝怎样腐败,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各方面有何表现,课堂枯燥并且抽象,学生也无法正常理解。曾经一位老师指出,如果课堂跟学生分享两个经典的小故事,也许效果大不一样。1842年,中英开战已两年,道光帝竟然问道:“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与俄罗斯是否接壤?”这样非常可笑的问题。讲完之后,学生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教师进一步总结:当时的清朝号称“天朝上国”,但是从上到下都很封闭,通过这个小故事学生不仅加深了清朝在鸦片战争前闭关锁国愚昧无知的社会认识,而且也对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影响有了侧面的启示和对晚晴“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三节 课堂结束前设置历史故事

如果一节课的结尾草草结束就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课堂结束前合理利用历史故事,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讲“商鞅变法”的时候,课本小字讲了商鞅“徒木立信”来取得百姓信任推行变法,最后讲到商鞅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学生都觉得可惜,因此老师就问:“商鞅被处死了,那么变法失败了吗?”为了便于启发学生,老师讲了一个《史记.商君列传》中的故事,秦孝公死后,惠王即位,反对商鞅的贵族开始诬陷他谋反,秦王就派出官吏逮捕商鞅,商鞅逃到边关打算住客栈,客栈的人不知道他是商鞅,就说:“按照商君的法令,留宿没有通行证的人要判罪。”结果他只能离开秦逃亡魏。这个故事一方面是说商鞅变法关键时刻却没能救自己,但另一方面却说明变法已经深入秦国的各个角落,广泛的推行。所以商鞅虽死,但是变法却被持续下来,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为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此外让学生认识到商鞅的变法已经深入人心,同时也认识到变法不是件纸上谈兵的事,有时甚至是付出鲜血和生命。

上述谈到的都是历史故事在课堂的具体应用,选择什么样的历史故事在课前、课堂中、课堂结束时插入,不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随意引入的,不仅要考虑教学的内容,而且也要考虑学生的自身特征,具体的应用方式也灵活多变,还要具体设计方案。所以教师在选择何时插入什么样的历史故事开展教学,必须考虑周全,才能达到自己预先所期望的效果。

第三章 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的意义

历史故事的特点决定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可以帮助学生化繁为简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也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一节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积极探索,并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的心情。”“人的兴趣不仅在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而且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由小学进入初中学习的少年学生,随着科学知识的进一步分化,他们对各科学习的兴趣也随之产生分化。他们更喜欢那些教材内容丰富、教师讲课生动形象、自己有所收获、并能取的好成绩的学科。”[6]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到清朝对文人的思想控制时,学生一般都知道八股取士,之后教师再讲其实文字狱也是清朝政府控制人们思想的一种形式,清朝中比较著名的文字狱有:康熙时的明史狱,雍正时的吕留良狱,乾隆时的胡中藻狱等。

历史无法重演,这是历史学科独有的特点对于七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许多过去发生的事实在太久远,难于理解。历史故事可以帮助老师生动地再现了过去历史的场景、人物,揭示历史发展的重要细节、历史人的内心世界,改变了历史教学限于枯燥乏味的说教和干瘪深奥的理论状况,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其学习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对历史故事的兴趣迁移到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上来,决不能本末倒置。

第二节 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主题和难点

初中历史的知识有过去性、时序性等特点。就过去性而言,“历史知识来源于客观历史,都是对过去已经发生而且不可能再次发生的客观历史的反映”,造成了“历史知识,特别是远离现实社会和学生生活的历史知识,学生大都比较陌生”的现状,这就决定了初中历史教学必须千方百计的拉近历史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就时序性而言,“历史知识由远而近的时序性特点和学生学习由易而难、由近及远的认知规律存在着矛盾。”“历史课程的时序性特点制约了历史知识按照‘由易而难’来进行构建,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越是学习陌生难懂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内容。”[7]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学必须设法化解学生认知历史现象的难点。

例如,在讲到隋文帝是一位勤俭节约、励精图治的皇帝,开创了隋朝经济的繁荣。学生可能对“繁荣”一词很难理解,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教师就可以从此时隋朝粮食之多来帮助学生理解。隋朝为了储存粮食,建了许多粮仓,其中之一含嘉仓在洛阳城内,约有粮窖四百座。其中,大窖储粮可达一万多石,小的也可以存数千石。唐朝建国20年,隋库的粮食尚未用完,可见隋朝粮食之多。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隋朝粮食数量之多,从侧面反映了隋朝经济的繁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把课本中阐述的制度、理论转化为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历史知识,让历史名词转化为生动的历史实例,让历史人物站出来与学生展开对话,从而显示历史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时,历史名词就不再枯燥,理论与制度不再抽象难解,事件不再是“年代+名词”那样枯燥,历史人物不再是一个姓名的符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的接受程度将大大提高。

第三节 有助于加深学生印象和知识记忆

我们知道单纯的历史知识往往比较单一、枯燥,学生会感到难以理解和记忆,而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历史故事,则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历史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学习历史最重要的是‘思’,教学中所选的史料(故事)要暗藏‘思考’的玄机,要有思考的价值,这对培养学生的史学意识与思维能力至为重要。”例如讲隋炀帝修大运河,可以先讲一个故事: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稀奇美丽的花,名为琼花。隋炀帝知道后,急切的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交通又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不让他看,隋炀帝大失所望。从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看出隋炀帝开运河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游玩江都,连琼花都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也可以看出当时的人民对隋炀帝的痛恨,加深学生对隋炀帝残暴这一方面的认识。

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历史故事不仅要具有趣味性,而且能够给学生一些启示,加深对某个人、某件事的某些特点的认识,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一定的印象,从而更好的辅助历史学习,方便他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第四节 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

因为历史故事能够吸引学生、打动学生,所以才把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故事引人而不强迫人,发出邀请而不是提出命令,通过捕获形象来感动人的心灵。历史课堂中讲故事,不只为了引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更重要的是旨在通过故事让学生理解、体验历史知识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8]在中国古代中外交流中,张骞就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大月氏,中途被匈奴抓走。几年后逃到大月氏,但大月氏人已经无意和汉朝联合攻打匈奴,所以他只好返回,途中又被匈奴抓去一年多,最后他克服重重困难回到汉朝。但他并没有气馁,公元前119年,他又出使乌孙,也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但他访问了周围其他几个国家,促进了汉朝和西域国家的交流。张骞作为一个使者,他身上不仅有满腔的爱国热情,也有坚韧不拔、顽强的意志,他不畏困难的精神和对祖国的热爱都值得学生学习。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同于传统的知识教育。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确定性相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隐蔽性、不确定性。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是初中历史教学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典型事例、优秀人物是作为社会道德标准的榜样而存在,他们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像“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一定会让学生感受到先人的爱国热情,从而也影响他们的言行举止。

总之,本文对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课堂的必要性、故事的选择、怎样运用、运用的意义做了初步探索。将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课堂,使其不仅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且符合教学目标和增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都是值得我们长期研究的问题。因本题涉及广泛,本人能力有限,对某些问题认识的还很肤浅,我将继续探索,将其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 赵振洲,隔岸对唱:近二十年关于中国大陆德育讨论本土与国际焦点之对比[J],教育学报,2007(4)

[5] 刘克辉,历史:人类生活经验的回忆-关于历史是什么及其作用的一个理解[J],江汉论坛,1999(2)

初中历史明朝知识点例7

导学案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通过导学案的模式进行学习,学生可以自主分析研究问题,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1]。我们要积极的完善导学案,促进其发挥更大的效益。

1 导学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1 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初中历史教师还在沿用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仍然把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作用,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锻炼,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十分枯燥,学生没有兴趣去学习,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不高。所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就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利用导学案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行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学习。

1.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内容距离现在的时间都比较久远,有些时代背景、故事等,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而且对于这些比较久远的知识,许多学生没有兴趣去学,不愿意了解,及时学习了,马上就会忘掉,所以学习的兴趣不高。所以教师要运用导学案,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图文并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积极的阅读教材,完成导学案的内容,对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对问题探究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1.3 因人而异,分层教学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完善,会出现许多不同的个性、特点等,而且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也是不同的,如果采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生,那些基础较差,能力不强的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一定的困难,而且由于正处于青春期,学生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学不会知识就干脆放弃不学,对历史学习型失去信心[2]。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历史导学案的优势,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用难易程度的导学案,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习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历史的信心,具有积极的意义。

2 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导学案的案例

例如在学习《君主集权强化》这节课,可以设置如下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满洲的兴起,清朝的建立及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归纳努尔哈赤的活动,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以及制造“文字狱”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生收集资料,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满足对祖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认识清朝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认识到文字狱对社会进步的阻碍[3]。

学习重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文字狱的影响

学习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

2.1 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2.1.1 女真的杰出首领_____统一了女真各部。_____年,他自立为_____,国号_____,史称_____。几年后,又迁都_____,改成_____。

2.1.2 清朝建立: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___,___年,他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_____。_____年,清军入关,迁都___,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4]。

2.2 君主集权的强化

2.2.1 清朝初,保留着由_____贵族组成的_____,权力很大。

2.2.2 君主集权的强化:

(1)设立军机处:目的:________。设立者:_____。人员组成:由皇帝选调_____组成,军国大事完全凭______裁决。职责: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给____和_____去执行。影响:标着着我国______的进一步强化。

(2)大兴文字狱:目的:加强______专制,从_______领域严密控制______。时期:_____、____和____三朝最严重。含义:统治者从____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_______,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____。

后果:造成了_________,摧残了________;禁锢了________。阻碍了中国社会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

2.2.3 文字狱最严重的三朝是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结合下列表格内容,分析满洲兴起的内因和外因,归纳努尔哈赤的功绩。

(2)请制作并完成以下表格,列出明清两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了解明清时期我国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加强这一史实。

(3)女生:“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好处。”男生:“设立军机处,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帝的,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都没有了,一点好处也没有。”你同意他们谁的说法,为什么?

知识拓展

阅读下列材料:

1、“军机大臣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清 赵冀

(1)材料中的“军机大臣”是什么机构的办事大臣?

(2)这一机构何时创立?其目的是什么?

(3)这一机构的创立有何影响?

2、浙江富户庄廷珑修订前人遗著,取名《明书》。书中叙述清朝入关前的史实,使用明朝年号,并且保留了一些明朝将领抗击“后金”的事迹,触怒了康熙帝。参加编写、刻印和销售这部书的70多人,都被处死[5]。

(1)这则材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推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最为严重的是哪三位皇帝的统治时期?

(2)清朝统治者采取这种政策的目的是什么?与前代的哪些政策目的相同?

(3)这种政策给当时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后果?

3 结束语:

导学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更加完善导学案,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侍守武.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案导学的运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13).

[2] 于霞,马世章.“学案导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历史教学问题,2011(4).

初中历史明朝知识点例8

一、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并进行串联

历史基础知识是建立历史知识体系最基本的元素。就如同一幢大楼,没有地基,高楼将无从建立!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过程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的。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找出历史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讲述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时,众所周知,汉朝根据不同阶段的国情对匈奴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汉朝与匈奴的关系表述为:和亲——战争——和亲,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各时期不同情况说一说汉对匈奴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学生经过分析可以得出:汉朝初年由于国力不强,面对强大的匈奴只能用卑微的和亲政策来换取短暂的和平。在汉武帝统治时期,汉朝达到鼎盛时期,军事实力增强,一举反击匈奴的进攻,收复失地,匈奴被迫逃回漠北,自此之后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汉元帝统治时期,匈奴的一部分与汉朝关系和谐,民族融合加强。为了维护统治,稳定社稷,促进匈奴与汉朝的融合,汉元帝统治时期与匈奴和亲,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传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脑海中的“点”无形中就连成了“线”。

二、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历史时代特征

同一个时代的历史不可能超越本时代的特征。把握各阶段历史的时代特征才能更深刻地了解该时代的人物与历史事件。所以,学生要学会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看历史。从整体上把握某个时代的特征,这就需要学生对这一阶段的历史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例如,讲到秦汉和隋唐的历史时,可以引导学生:统一王朝的历史具有相似性。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这几个方面对比来讲,使学生在对比中梳理头脑里已有的知识线索,并建立起纵向的联系。再如,讲到中国汉朝的造纸术,可以联系到当时欧洲用羊皮、埃及用纸草、印度则用树皮和树叶等作为书写材料。这样与中国的造纸术相结合来讲解,学生会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国造纸术的领先水平,理解中国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通过对比和分析,学生可以跳出这个时代,以旁观者的视角从整体上把握这个时代的特征。与此同时,学生的历史经纬网也建立起来了。

初中历史明朝知识点例9

民初:解禁后的“狂欢”

1912年,老大帝国轰然坍塌。言说者面对原本属于“”的这一段历史,“解密”的热情空前高涨。期刊编辑和大小书商们也很快发现了这一大“商机”,直接的反映便是出版市场上快速形成的“清官热”。清官、官场、政治事件、皇家轶事,均成为历史写作者们热衷写作的对象。不论是掌故笔记(如许指严、狄保贤等人的笔记小说),还是历史演义(如蔡东藩、许啸天等人的长篇演义),关于有清一朝的“故事”绝不愁没有读者。“辛亥以后,国人喜谈胜朝遗事,尤乐道宫禁轶闻,大抵得诸传闻者十之二三,出诸附会者又十之三四,欲求语有本源,堪作一朝信史者,十不一二觏,识者悲之。”(迦龛《清宫谈旧录》,《小说大观》第9集第1页)

事实上,清朝的终结,不单单是一个王朝的终结,更是整个中国帝制时代的终结,因此,民初时读者和写作者面对历史的热情,并未单独集中于清宫,在新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之下,所有的历史都面临着重新书写的可能。民初的通俗历史写作潮中,自上古史到晚清史,均有不同热度的呈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清史写作无疑是热点中的热点,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这段历史还没有权威的“官修”文本,相对而言,发挥空间最大;二是如前所述,由于“解禁”,必然带来言说的。恰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刚刚结束时在影视和文学中兴起的“‘’题材热”,“禁忌的划定,极为有力地加强了大陆社会的精英知识分子某种斗牛士式的‘突破’的热情,以及市民心态定的‘禁书’、‘禁片’情结,引发了一种对‘’、真相、珍闻,对当代政治悲剧、政治内幕、秘闻的空前的,不间断的关注与热度,并在不断地强化、制造着一种特定的政治文化‘窥视癖’的类型”。(戴锦华《隐形书写》,第77页)这段分析转接到民初知识分子的身上似也完全契合,历史解禁引发的窥视热潮,就这样在文学市场上促成了一次消费热潮。

和当下大众文化中的“清宫热”相比,民初对于清官的消费自有其“时代特色”。换言之,民初的读者和写作者们向历史索取的和当下大相径庭。中国本有隔代修史的传统,其好处显而易见,便是可以更多地保证历史的客观性,当然,修史者所受的限制也相对较少些。民初与清宫清史相关的写作在这些方面则欠缺明显,大部分带有鲜明倾向性和情绪化特征。以面对历史的姿态而论,民初的清史写作不论形式如何,大抵可分为“正说”和“野史”两大类。考虑到这类写作对面对的多为通俗文学消费市场,后者的受众面更广是可想而知的。即便是以严肃态度面对历史的写作如蔡东藩的《清史通俗演义》,力求遵循“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唐史通俗演义·序》),也不可能在写作中完全放弃民众喜闻乐见的“轶闻”,以《清史通俗演义》为例,诸如“太后下嫁、顺治出家、血滴子、乾隆身世”等,虽不如其他书中重笔渲染,但也颇有涉笔。至如以“宫闱秘史”为卖点的历史小说,在这方面的表现也就不难想见。

初中历史明朝知识点例10

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对夏朝的建立者及国家的性质进行了不同的叙述。课程标准内容:“简述尧舜禹的传说和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人教版教材叙述如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北师大版教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

华东师大版教材:禹死后,儿子启击败伯益,夺取权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我们暂且撇开这几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实验本)是否正确领会了《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宗旨不谈,那么,历史教科书在某些历史内容的叙述上是否都必须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呢?

专家们会说不一样很正常,因为《历史课程标准》对个别知识点的表述带有一定模糊性,这正是唯物史观的科学性的表现,为以后进一步挖掘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样就允许历史教科书编写者们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各自的风格。但是,专家们想过问题的另一面吗,对不同青年学生同一史实明显有两种不同的结果,理由就是为了照顾专家们的个性和历史的模糊性,专家们应该把未搞清的抓紧搞清楚,模糊的也应有个模糊的标准,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跟着你模糊。最终教师们也来个模糊教学不更好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课改是有问题的。

再具体到某一版本教材,就以初中的北师大版和高中的人教版教材为例,体现出鲜明的板块(主题或专题)特色,它的好处很多,这一点不再赘述,在此谈谈几点意见:

以高中历史必修模块中的政治史专题为例,目录看起来很清晰,中西贯通,古今相连,而且专题性、专业性很强,便于集中学习,但是却忽略了一点:只有块不够,还应有条,即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也只有培养结构意识,从宏观到微观,才能去分析、认识事物,否则,你为了讲述政治制度而讲述政治制度,你讲得透吗?你还得联系当时的经济、生活、生产状况去讲,这样的结果又导致专题还得建立在对历史有个宏观了解的基础之上。做到这一点可以从初中抓起,因为初中三年的历史教学内容与高中内容上基本符合,只不过要求程度不同而已。但是这仅是个可能性,由可能性到现实性转化的条件也被扼杀掉了,因为初中也是主题式学习,都是块块,没有条条,聪明的教师会把块块转化为条条,实现条条和块块的结合。那作为教材编写的专家们也可在适当的时候做些适当的调整。

以必修模块中的古代史为例进行专题整合看效果如何。为什么要整合?因为有的专题好像为了照顾专题而忽视历史上最不能忽视的因素――时序,给学生造成时空混淆,产生对历史教学的厌烦情绪。如必修(Ⅰ)中政治史:先从古代中国到现代中国,又回头从古代古希腊讲到现在,把它整合一下可能更容易符合认识规律,不易产生认识疲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