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区域地理知识点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0 15:06:11

区域地理知识点

区域地理知识点例1

1.课本内容太枯燥。学生会对科学知识感兴趣,通常第一原因是好奇,如果接下来觉得知识内容很有趣,能吸引他们继续研究下去,但是如果这些知识又枯燥又困难,甚至还得花精力强行记住,他们通常就对这门科学不感兴趣。目前地理教材中关于区域性知识的内容,都普遍显得很抽象,教学的形式严肃枯燥,需要记背的知识点多,学生普遍觉得没有兴趣。

2.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学生能否有效率地学习,跟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教师很擅长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很懂得怎样鼓励学生学习,通常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很高,反之,如果教师的教师方法不当,学生的学习效率普遍降低,目前绝大多数的教师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区域性教学依然使用划重点、划难点的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就觉得记背区域性地理知识就是很大的负担,特别是区域地理学习中,需要填图、看图填空等知识,学生光查资料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他们觉得光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就是很沉重的负担,更不可能愿意主动学习。

3.学生生理特点原因。通常学生会因为对新鲜的事物好奇对区域地理学习产生兴趣,可是接下来,男生因为比较擅长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愿意研究表格和地理图形,掌握区域地理知识还比较容易,可是女生会比较喜欢阅读,喜欢能让她们产生感情的东西,抽象的图表、图片、表格,她们会觉得没有兴趣研究,由于没有兴趣,掌握区域地理知识感觉更困难。因此女生对区域地理知识掌握得普遍[!]比较差。

4.生活与知识没有联系。区域地理中的知识涉及的范围广、内容丰富,他们涉及的很多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没有直接联系,谈到区域地理的知识,有些学生学习地理的知识,只是为了了解地理常识,了解风土人情,只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人文生活,为了日后出行旅游打基础,而区域地理知识对学生来说实用性太小,因此学生也普遍不喜欢学习区域地理知识。

二、区域地址学习存在问题的对策

1.从学生学习态度入手

①教师重新定位。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这个新的教学思想是要让教师意识到,单纯用灌输的方法让学生死记知识点,学生不仅感到学习很枯燥、学习效率低下,甚至还会有逆反的心理,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自己只是一个辅导者、引导者,自己只要引导学生愿意接触这些知识点、乐于接触知识点,学生自己就会有浓厚的兴趣钻研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要能从思想上和教学方法上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达到教学要求。②培养学习情感。区域地理知识不是一门死记硬背的知识,在区域地理知识中,含有大量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审美的艺术。这些都与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教师要让学生在地理学习时,感受审美情感。③借助信息化教学。如果地理学知识只是一堆图表,那么学生会感到很枯燥,很难以理解,但是如果利用信息化的技术让枯燥的图表“活”起来,那么这些抽象的知识立刻变为形象的印象。通过实践可以看到,如果把枯燥的图片放在地图中,用鲜明的颜色、特殊的符号、明晰的线条标记,学生立刻能牢记这些图片中表达的含义与数据,对区域地理学知识会产生兴趣。对于学生无法牢记每个地区的经纬度与每块地形的区别,可以推荐学生直接去打“大航海时代”,这款电子游戏与“文明”一样是全世界唯一在知识性方面被认可,而且没有任何负作用的电子游戏,具有相当的教育意义。许多不喜欢区域地理的学生,因为想通过游戏的关卡,在一周之内背完全部的区域地理图片与各大重要城市的经纬度与所处地理位置,学生由于喜欢,培养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学习能力。

2.从学习方法入手

区域地理知识点例2

一、区域地理课程新定位

中学地理知识体系由三部分组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本文所指的区域地理包括初中地理的区域特征和高中地理必修三的区域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生态建设、区域环境差异、区域生产联系,要求学生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概念、原理、规律、观点、方法等主干知识,分析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解决区域问题。

由表1可知,区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载体,选择题和选考题也常常涉及区域,必考综合题两题,给出文字和图表材料,让学生描述或推测地形、气候、河流(水文水系)、植被、农业、工业、城市、人口等地理要素的特征,概括其空间格局,分析、推断、阐释区域地理问题的成因、危害、对策,论证和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考查的重点是综合分析思维,强调地理能力。

二、区域地理命题新趋势

1.测试立意有变化

知识立意强调知识结构,重点考查记忆知识的数量与熟练程度;能力立意强调能力结构,重点考查运用知识的质量与思维品质,注重“读取信息,调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大能力要求;素养立意强调素养要素构成,重点考查地理知识、地理学科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水平。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区域认知、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实践能力。

2.区域认知高要求

区域认知是基于地理学的区域性特点,从区域的角度探讨区域的人地关系(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建议),从空间视角探析区域差异(如广东省佛山市与江西省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与江苏省、浙江省相比,说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从区域联系,探析区域协作和交流,从发展视角分析和评价区域变化,既要有全球视野,也要有国家视野、区域视野。高考试题需要不同角度的思维切换,需要空间认知能力(如东北春汛冻土、云贵高原春城喀斯特),关注小尺度区域的非典型性独特地理现象,有很强的认知冲突(如热带雨林气候的新加坡缺水、干旱地区新疆伊犁的水稻种植业、湿润半湿润区的沙丘形成等),区域陌生度高(如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3.知地明理重逻辑

综合思维是基于地理学的综合性特点,包括要素综合和时空综合,绕“区域+某一地理要素”模式,小角度、多角度,深切入,链式追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聚焦主题,深度探究。侧重时代性(如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城市合理规划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判断)和开放性(如茉莉花茶产业对脱贫致富的启示)。问题链引导思维品质向纵深推进,对地理原理考查更加精细,以因果逻辑思维为主线,以成因分析为设问主旋律,探究区域发展中问题的发生原因、过程、结果和对策,注重“一果多因”“一因多果”, 说明条件、分析成因,解释“微观”地理事象,解决实际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4.联系实际接地气

高考试题选材主要基于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主题,情境设计与背景材料源于生活、联系热点、切中时弊,多与时展、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经验相关联,如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状况分析等,充分体现“时代信息切入、实践能力考查”的命题要求,注重对学科素养、学科能力和地理基本原理的考查,强调用地理学科语言,把握知识的本质,让“地理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地理化”,关注现实意义并倡导地理价值观。

三、区域地理复习新对策

1.一轮复习理论联系实践,在讲解中辅以练习,完成“在知识传授中培养能力”

第一轮复习始于高二,要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地图,完善知识体系。心理地图又称脑图,是学生对地表各种地理要素的空间印象,是感知世界、存贮和提取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形成地理区域认知的前提和基础,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经线切割、纬线划块”的各种地形和政区图,熟悉轮廓和空间定位。要有学科内容整合意识,注重“知识梳理+方法指导+能力训练”,高中地理必修三要整合初中地理,以地理要素为核心,以区域为载体,梳理和整合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将教材中主体知识由点连成线、由线织成网,形成多个相关知识点的网络,形成思维序列,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科能力得到培养,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2.二轮复习实践联系理论,在练习中辅以讲解,完成“在能力要求中运用知识”

第二轮复习应该在省单科质检后,“思维密度”大于“知识密度”,要把微观区域如自然交界地区、生态脆弱地区、特色农业地区、特色工业地区等引入地理课堂,充分调用地理思想、地理方法认知现实世界,提高地理核心素养。如2016年7月9日福建省闽清县坂东镇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可以联系大尺度区域的孟加拉国易发洪涝的主干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小尺度坂东镇水灾的原因:受台风尼伯特影响,暴雨时间长;梅溪上游山区来水快;周边工业区建设、开矿导致植被少、涵养水源弱;水泥路面下渗少等。

3.尝试小专题,构建“问题中心”的课堂教学

小专题复习,针对高考易考点和易错点,以“在哪里”“有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为抓手,围绕区域要素精细化、区域特征联系化、区域发展协调化,运用纲要信号图,搭建因果关系链,构建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掌握学科的思想与方法,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小专题“西西伯利亚的气温”,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链展开:气温的时空分布特点?形成原因?从气温的角度分析鄂必河的水文特征?如何评价鄂必河的综合开发条件?又如气候因子分析(太阳辐射、大气运动、地面状况);沼泽成因(来水多、蒸发少、流不走、下渗少);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水量大小、水位高低、流速快慢、含沙多少、有无结冰等)。

区域地理知识点例3

1.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思路的构建

2.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方法的整合

学生怕区域地理根本原因是无法判断一幅区域地图,也就是说对“背景”不能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造成做答试题失分严重。为此,对地图的学习和训练主要采取画图法和空间训练法强化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1读图判图提高学习效率

区域地理教学中,一些教师会对世界或中国的概况在行政、地形、气候、水文、资源讲解之后,马上进入分区区域地理知识的教学。这样的做法,极易使学生在学了两三个分区内容后,知识产生堆砌,引起混淆。我们应该看到,虽然区域地理的知识点多,记忆量大,但都是以图为载体,它以形象的面貌代表抽象的地理规律和原理。通过读图和判图的训练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已成为区域地理教学的重点。因此,很有必要在分区地理教学之前开始对学生进行地图空间知识的系统训练。

2.2知识体系建构再现考点知识

区域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由若干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对区域地理的复习不是对初中地理的机械重复,而是对原有知识的整合,能力的提升,必须用高中的必修模块及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的分析。自然地理我们用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把一些主要分区的自然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学习分区时,我们就可以提纲的形式给学生,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及教材进行整理,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之前的知识进行再现,起到复习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以后的学习也有章可循,思路清晰,提高学习效率。

2.3区域对比分析提升地理学习的综合能力

对不同国家或区域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认识这些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以及区域差异;通过时间过程的比较,又可以揭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在区域地理复习中的比较就是要打破地理要素的分割,加强地理知识的综合性、直观性、系统性,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区域比较,可以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综合能力。例如当我们学习大洲的区域知识时,只要知道其中一个大洲的地形特征,其他大洲的地形知识就可以通过比较而获得。假如我们已经掌握亚洲地形特征,运用地形知识与欧洲地形比较,学生就会获得欧洲地形特征知识。同理,亚洲与非洲、大洋洲及南北美洲比较,同样会得到各洲地形特征知识。

3.联系实际,关注热点

3.1关注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

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经常是地理高考试题的切入点,而这些热点、焦点的发生又必然在一定的区域之中。所以区域地理的复习要关注社会的热点和焦点。

涉及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如空间特征与空间过程、地理基本原理、主要地理意义或影响等)的热点问题,如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中东问题、国际区域合作与国际区域冲突、地理科学或其它学科在科研上与地理科学有关的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以及地理科学要研究的新事件、能够用地理原理解答的现实问题等等要多加关注。

所谓热点地区,就是曾经或正在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地区。如:世界性交通要道:中东(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五海三洲之地”)、东南亚(马六甲海峡)等;油气资源蕴藏区:中东、中亚(石油与天然气)、中国油气资源分布及调配等;生态环境破坏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急剧消失)、主要海上航线(油轮石油泄漏)、极地(臭氧空洞产生与DDT等残毒污染)、温带草原区(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等;自然灾害高发区地质灾害高发区: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台湾、日本、东南亚、土耳其)等;但是要强调的是热点、焦点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知识与地理能力。复习中要将热点、焦点问题回归到课本,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

3.2关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地理研究的归宿,分析一个地区的区域地理优势及限制因素,进而分析其经济发展方向,是历年高考地理试题中从不回避的重点,也是高考命题者追逐的热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考对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关注的是,能根据所给材料分析该某个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的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如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总之,区域地理知识的复习,头绪较多、内容复杂、空间概念较强,因此,教师在教授区域地理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分析区域地理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技能,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元平.复习区域地理的技巧[J].山西教育.高中版.文科,2005年第6期

[2]谭智勇.区域地理命题特点及复习策略[J].地理教育,2007年第5期

[3]朱慧.高考地理复习中初中地理教材处理的策略[J].地理教育,2003第6期

[4]张静波.略谈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J].《新课程》教师版,2007年11月

区域地理知识点例4

确定区域位置是我们解答地理问题首要的、关键的一步,是基础。如果学生把区域位置判断错误了,那么学生所得出的结论一定是错误的,尤其在高考中的“串题”和综合题,会造成严重的失分。因此,必须熟练掌握区域位置,努力做到“心中有图”。 如何掌握区域的位置?针对这一情况,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根据经纬度确定区域位置。例如要掌握中国地图:首先,画出中国政区图。最好动手去画,而不是描图,同时掌握中国的“四至”(最北、最南、最东、最西),各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及相关位置。这样,一方面加深了记忆,另一方面提高了绘图技能。其次,说出20°N、23°26′N、30°N、40°N、50°N、80°E、90°E、100°E、110°E、120°E这十条经纬线穿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最后,找一个水平相当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互相问答、互相测试。学习中按上述方法反复训练,必须进入“心中有图”的境界,准确判断出区域位置也就自然水到渠成。

2、根据地理事物确定区域位置。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记住所有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比较可行的办法是:识记一些主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然后以它们为参照,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区域定位。例如知道了南美洲的经纬度范围,就可以根据相对位置推算巴西的大致经纬度。

3、根据轮廓特征确定区域位置。大陆、半岛、岛屿、海峡、海湾、国家、省区、主要山脉和河流等都有自己的轮廓特征,如意大利半岛像一个长筒高跟靴踢足球、黄河像个“几”字、内蒙古自治区像雄鹰展翅、台湾省像萝卜等,看到这些轮廓就可以判断大致是哪个区域。

4、根据地理数据确定区域位置。某些地理数据具有特定性或唯一性,如我国陆地最低处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面海拔为-155m,我国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澳大利亚中部平原最低处艾尔湖面为-16m,死海湖面为-400m等。看到这些特殊的数据就可以判断大致是哪个区域。

通过以上复习过程,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清晰而完整的“脑图”,迅速解决区域定位难题。

二、整合知识,构建框架

如世界地理中的“十三个区域和八个国家”以及中国地理中的“四大分区和重要省份”的复习,通过分析可以归纳出知识框架包括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方面,自然特征又包括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地形(类型和分布)、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和成因)、河湖和自然资源等,人文特征包括居民(人口、人种、语言、民族和宗教)、工农业(包括分布、特点、区位)、交通和城市(分布和区位)等。因此,复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区域地理知识框架,尤其是世界地理涉及到的各个区域,均可按照特定的思路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在复习每一个区域时就有了比较明确的思维方向,知道什么是需要掌握的要点,就不会感觉知识又多又杂、难以识记。在老师的引导下,复习过两个区域以后,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已经形成,可以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网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分析特征,比较差异

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是区域地理复习必须突出的重点。

区域地理涉及的内容繁杂,区域之间又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往往很难掌握。所以我们必须运用正确的方法来分析区域特征,我把这种复习方法概括为“定点、连线、结网”六个字。

(1)定点:即抓住主导因素,突出区域特征。如干旱是我国新疆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深居内陆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

(2)连线:即抓住知识联系,形成多条“知识链”。例如美国的气候分布与东西高、中间低的地形之间的关系,地形、气候与农业生产布局之间的关系,工业分布与自然资源、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等等。

(3)结网:即在牢固掌握上述知识“节点”和“链条”的基础上,点线相连,线线交织,形成知识网络。

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差异比较。比较法是总结区域地理特征最常见、最省力的方法,比如日本和英国的比较(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农业生产和工业布局等)、南北美洲地形和气候的比较等等。

四、图文转换,加深记忆

学生复习地理的最大弱项就是地理知识的空间概念差,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每一个区域地理知识的复习后,可以发给学生相关的填充图,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文字知识尽量转换成图的形式。这种复习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用图、填图、绘图、图文互换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利用填充图进行单元知识总结的能力。

五、联系热点,注重应用

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经常是地理高考试题的切入点,而这些热点、焦点的发生又必然在一定的区域之中。近几年的高考题都涉及到热点、焦点,但要记住,热点、焦点问题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基本能力,学生要将热点、焦点问题回归到课本,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每位学生将地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从地理学的角度去发现、解决这些问题。我在复习时尽可能地把热点、焦点具体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伊拉克热点,学生应弄清:伊拉克首都是巴格达,地跨底格里斯河,位于印度洋板块上,那里曾经是巴比伦王国的发祥地,美索不达尼亚平原以灌溉农业为主,白种人,阿拉伯民族,还有附近海区的密度流、石油的成因和出口路线以及石油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

六、精选习题,规范培养

区域地理知识点例5

一、新课改对高一区域地理知识的新要求

进一步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后,学业水平考试已由浙江省考试院主管,教育考试院明确指出“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高中生毕业的基本依据,也是高等院校招生录取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依据”。与以往地理会考条目要求不同,下表三个认识,是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新增的内容和要求

根据《学业水平测试条目》,新增区域地理知识中有一个a考试要求的条目,即识记美国的地理位置、首都,在地图上识别美国的领土组成。如《2013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41题的第(1)题为识记类型。题目具体如下:

4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五个b要求,即简述、比较地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特点(包括分布、结构、演变、成因等)。如41题第(4)小题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区域农业专门化为此类要求。

两个d要求,“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及相互关系”为综合要求,可分解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亚洲地形特点是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气候特点是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水系特点是呈放射状。第二部分是相互关系的梳理,亚洲地形总特点是地势高、地表起伏大,中高周低导致河流呈现放射状向外流,地形决定河流流向,河流流向反映地势高低。复杂地形决定气候类型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认识欧洲》中“欧洲西部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要求学生了解欧洲西部以平原地形为主,冰川地形广布,理解深受大西洋影响温和湿润气候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将气候各要素联结形成一个统一整体认识。如下题:右图为欧洲西部大不列颠岛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图中所示风带是

A.东北信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东南信风带 D.极地东风带

24.M所在地区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是

A.市场广阔 B.光照充足

C.海上交通便利 D.气候温和湿润

在高中地理必修课程体系中,必修Ⅰ和必修Ⅱ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通过两册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有良好的人地观,在此基础上学业水平测试新增认识大洲、认识地区、认识国家。我们有些老师对区域内容比较排斥,认为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考察的重点都是必修Ⅰ和必修Ⅱ的内容,从2013年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卷来看,新增区域地理知识部分考点分值达10分。补充区域地理知识,是为了提高高一学生运用知识原理解决具体区域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校招生重要参考的需要。

二、高一区域地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惑

1.高一学生面临区域地理知识断层的问题

我省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综合课程,分别开设了属于理科综合的《科学》和文科综合的《历史与社会》学科,并没有安排专门的地理课程,相关的地理知识分散于《科学》与《历史与社会》两门综合学科中。《科学》中安排少量自然地理知识,《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在教材的七年级上册和九年级第二单元安排了少量的区域地理及人文地理知识,以上两门学科中都没有系统安排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进入高中,高一地理课程在必修Ⅲ中涉及世界地理中的德国、美国,我国西北地区、洞庭湖、珠江三角洲等内容,可见区域地理知识并没有被编排进相应的教材,教材体系的衔接问题导致学生区域地理知识断层。

2.缺少适合高一学生用的区域地理针对性教材

新课程改革后,“一标多本”即目前高中地理有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中图版等四个版本的教材。目前我们使用的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依据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作为湘教版的区域地理知识补充教材,又有不同版本,由于今年是教材改版的第一年,必修三的课本没有作相应的改动,补充区域地理知识,就我们身边就有多套区域地理知识教本,如北斗系列王树声地理教学研究室《区域地理》,吴祖良地理教学研究室编著的《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高考必备知识读本》等,每套各有千秋,令人眼花缭乱,但高一学生恐怕都难选择,针对性不强。

3.初中区域地理知识与系统地理知识缺少有机整合

初中的课程设置,使我省高中学生的区域地理知识相当缺乏(比以前初中时用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社会》教材时更加缺乏),这给高中地理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地理教师都知道,区域地理与高中系统地理本身是融为一体的,是难以分割,但初中系统地理知识却分散在《科学》教学中,而科学老师是没有受过专业系统地理熏陶的,造成学生系统地理原理、规律的掌握碎片化、不系统。

三、高一区域地理教学的实践探索

1.利用主要经纬线,进行区域宏观定位

区域定位方法包括经纬线定位,相对定位和区域典型特征定位。从学生反馈的信息表明,认识区域时,学生不知图示和区域的位置,加上高一很多是从高三轮转下来的老师,习惯于知识点的挖掘,教学目标随意加大难度,个人觉得区域定位不宜过难过细,高一同学的定位能力知道有赤道、回归线和极圈5条特殊纬线,经线有本初子午线、60°E、90°E、120°E、150°E、180°、知道亚洲南起赤道北至北极圈、西起60°E,东边150°E,脑海里有四条经纬线亚洲大部分在框内了,与欧洲经线相关的主要有0°、30°E、60°E和北美洲的经线90°W、120°W,如60°E经过乌拉尔山,120°E经过杭州,尼罗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等河口在30°N附近,以他们为参照,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这三个大洲的定位是为气候服务的,整个高一,气候这部分知识始终比较尴尬,在教材中没有完整气候类型、气候成因、气候分布的教学内容安排,但在后面许多内容中有涉及,如大气运动中大气环流对气候影响中分析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中的自然带分异规律,需结合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分布判断就需要经纬线定位。必修Ⅲ要学习亚洲、欧洲西部及美国,三个区域都有气候特征、分布、成因的教学要求。当然还可以利用海陆轮廓形状、河流、湖泊、人文建筑进行定位。代表性的如巴黎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埃及金字塔,美国自由女神像,意大利轮廓想靴子,阿根廷的轮廓像踢足球的脚弓;五大湖、中国青海湖都有自己的轮廓特征;河流的源地、形状、注入的海洋等特点确定区域地理位置。

要想提高学生定位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读图、填图,培养地理空间的整体定位意识和能力,综合考虑经纬度、区域轮廓、相对地理位置、特殊地理事物等信息加以判断。

2.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抓住区域知识各种联系

一个区域是多种要素的综合体,而且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区域的纬度位置一般影响该地区的热量;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影响该地区的降水;气候和地形因素影响该区域的水文特征、作物种类分布;气候、地质条件影响该区域水热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资源的分布又与工业分布又有一定联系。如对欧洲西部这一区域的研究(右图:欧洲西部地区),可以从以下几个联系中加以把握。

(1)理解区域地理事物因果联系,即这种地理事物或现象为什么在那里的问题。欧洲西部为什么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分布区?因为该区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又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2)理解区域地理事物时间上的联系,即从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把握欧洲西部以平原地形为主特点。教学时首先呈现新生代冰期大陆冰川覆盖欧洲大范围、遭受侵蚀,后进入温暖期冰川融化,冰碛物堆积,波状平原由此形成。

(3)理解人类与区域地理环境的联系,即辩证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怎样使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有利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西欧农业生产活动中,种植业不占重要地位,原因是西欧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但利于牧草生长,加上地形平坦,发展乳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区域知识联系到什么样的程度,毕竟是学业水平测试,基本知识掌握,不追求难度。

3.善用区域比较法,提升分析区域问题的能力

比较法就是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对照、比较和分析,范围上可以是总体的比较也可以是某一要素或现象之间的比较。根据学科指导意见:“要求学生不再局限于区域特征的描述,而是能从不同角度对不同时空尺度的区域基本特征进行比较”。

如必修Ⅲ“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属于学业水平最高的综合要求,即“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将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地理现象及地理事实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因素联结起来,形成统一整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教材是以德国鲁尔区的兴衰作为教学案例的,主要考查的是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并应用到生活形成统一整体的认识。在教学中我采用比较分析法。第一步:结合地图册《鲁尔区地理环境》和《鲁尔区工业区位》两幅地图,自主探究,归纳得出德国鲁尔区兴盛的区位因素,第二步:呈现19世纪鲁尔区鼎盛时的图片和20世纪50年代鲁尔衰败不堪的图片,形成强烈的对比,且呈现背景材料,由学生合作学习,讨论分析总结出鲁尔区衰落的原因;第三步:进行角色扮演,假如你是“鲁尔人”,请献计献策,提出整改的措施;通过这三个环节学生培养了读图能力及从地图中获取和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但应用能力呢?第四步:这是最关键的,推而广之,鲁尔区作为传统工业区的典型代表,它的问题,措施都有其典型性,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把传统工业区的兴衰治理与中国东北老工业区中的辽中南地区(参阅必修Ⅲ63页)列表比较:

作为知识的深化。通过以上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结合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念。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学生区域知识落实、区域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艰巨的过程,虽然上述教学实践可以提高高一学生解决区域问题能力,但学业水平考试要求下仍需进行多方位的教学探索。

四、实践后的反思

1.如何抓住区域社会热点,挖掘地理原理

从2013年浙江学业水平测试来看,试卷不容易,整张试卷时政热点为背景材料的题目多达15个题,彰显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学生只关注课本知识,且现在大多是是寄宿制学校,限制了学生信息来源,因此老师对于社会热点的选择,如何挖掘与教材知识联系点也摆在了我们面前。

2.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

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具有不同的发展潜能,部分同学课外知识丰富,对区域知识非常感兴趣,老师补充区域知识正是想求知的内容,但对于必修Ⅰ和必修Ⅱ学习困难的同学(未来可能高二分班时学习文科的同学),老师补充区域知识,加重了负担,地理怎么又增加三个认识区域考点,心理已经蒙上了阴影。

3.如何合理安排课时开展区域地理教学

根据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第一节认识大洲5课时,第二节认识地区4课时,第三节4课时。我们学校三块认识区域的大致安排:认识大洲――以亚洲为例3课时,认识地区――以欧洲西部为例3课时,认识国家――以美国为例3课时,第二学期的长假和学校各项考试会对这个课时安排有冲击,课时不能保证。

当前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学业水平考试刚起步的形势下,认识区域、区域基本知识有点“散”,但我们老师不能“乱”,认真研究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帮助学生加强对区域的认识,掌握区域地理研究方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版;

[2]《地理教学》――关注区域分析与综合培养地理空间与综合思维能力2013第16期;

区域地理知识点例6

区域地理复习时要充分利用地图,掌握最基本的地理知识,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并与高中地理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知识的整合与迁移。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初高中知识整合,理清复习思路,构建知识体系

“初中区域地理搭台,高中原理规律唱戏”,是近几年文综地理考试题的重要特点。初中地理中很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与高中地理有联系而且有所深化,因此在复习初中区域地理知识时要注重与高中有关知识的衔接,既要对初中知识稳扎稳打,又要将初、高中地理知识进行整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构建系统知识框架做好准备。例如区域地理中的经纬度、地形的形成、世界与中国的气候、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等知识点都要与系统地理紧密结合。

每个区域的地理知识复习可采用以下学习模式。

1.区域范围和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经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重在分析典型特点及影响。

2.自然地理环境

地形:地形的类型及分布,地势,典型地形区,影响等;

气候:气候类型分布、特点、成因、影响等;

河湖:主要河湖的水文及水系特点;

自然资源:主要类型、分布、影响;

其他:植被、土壤、自然灾害等。

3.人文环境

人口:人口数量、分布、问题等特点及原因;

经济:经济特点及发展条件,以农业、工业、交通为主;

城市、环境问题等。

在复习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搭建起知识框架,每个区域都基本上按照地理位置和范围、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水文等)、人文地理特征(工业、农业、交通、居民、城市等)逐个落实并找到联系,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整理。这样学生在复习每一个区域时就有了比较明确的思维方向,就不会感觉知识又多又杂、难以识记,同时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与提高。

二、突出区域特征分析,比较区域差异

对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是区域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区域问题的关键。区域特征的描述和区域特征成因分析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技能,由于各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要素各不相同,造成了区域间的差异,因此如果应用比较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区、国家的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进行对比,就能发现不同区域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好地把握每个区域的特征。比如,中国西部和美国西部的地理差异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美国与巴西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经济特点、工农业的比较;日本和英国从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农业、工业等的比较;非洲气候与南美洲气候特点差异的比较;南北美洲地形、气候的比较;南美洲40°以南大陆东西两岸气候和生物的差异性的比较;南北纬30°~40°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的差异及原因;我国和美国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异同;我国东南沿海气候与纬度相似的撒哈拉沙漠气候成因的比较;德国鲁尔工业区等传统工业区与硅谷新兴工业区区位因素的比较等。

三、从教学方法上看,可以采取画图法、填图法等

学生复习地理,最常见的弱项就是地理知识的空间概念差,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每一个区域地理知识复习后,可采用画图训练法。具体来说分三个环节:首先画轮廓图。对于重要地区,分析其轮廓特点,形状较简单地把它默画出来;形状较复杂的,用纸覆盖在区域地图上,描画出区域轮廓;然后添加一条或两条整数的经纬线,标出经纬度,这对掌握区域位置很重要;其次填图。在轮廓图上,把一些需要掌握的地理事物名称填注到相应位置上,如主要国家、山脉、气候、河流、城市等,要求默填,且填写规范、准确;第三析图。即分析图中各地理事物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如分析城市、人口分布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联系等。经过一系列动手动脑的地图训练,使学生清晰地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状况,在脑海中形成图文并茂的区域地理概貌。

区域地理知识点例7

确定区域位置是区域地理学习第一步,学会空间定位是区域地理复习的出发点和基本点,一般而言可从两方面指导学生完成区域定位。

1.利用经纬网和海陆位置等完成大致定位

阅读区域地图须学会利用图中经纬度确定区域位置,需要在区域地理学习时帮助学生在脑海中记住一些经纬线,而非让学生背一些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指导学生通过画图、用图,总结出一些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特征与范围更实用。从世界角度看,重要的地理事物首当其冲是七大洲和四大洋及它们的分界线。如非洲大多位于东半球,大部分位于20°W~40°E地区;从纬度位置看,可知大致位于热带区域,最南、最北都是什么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侧。非洲大部分位于0°~30°南北纬之间,所以非洲经纬度特点为“小号经度,小号纬度”。欧洲叠在非洲之北边,欧洲经纬度特点为“东半球,小号经线,大号北纬”。美洲为“西半球,23.5°N以南为拉丁美洲,以北为北美洲”等。学习区域地理应注重通过画图、读图总结归纳地理规律。

2.利用标志性地理事物形状和相对位置关系完成精确定位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标志性地理事物。区域地理学习应引导学生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标志性地理事物进行区域定位。例如,海陆轮廓形状、地形起伏特点、河流、湖泊、城市、人文建筑等。除此之外还可用相对位置记图定位。例如,中国地形分布难以记住,可引导学生用相对位置掌握分布(图1)。

在此基础上可以叠加中国的河流,得出中国主要的农业区;叠加中国主要铁路干线,找出交通枢纽城市,其中很多交通枢纽还是重要工业城市,再联系工业布局区位因素等。通过上述方式学习,可帮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比较清晰且完整的“脑图”,以便迅速解决区域定位难题。

区域地理知识点例8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考试卷来看,区域地理是文综地理部分的主要考试内容,也是文综的背景材料和文综试题的载体。在高考中,区域地理是考查高中系统地理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的重要依托,试题的设置往往从某一区域切入,由具体事实推导一般原理,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运用所学地理原理、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的试题具有出现频率高、情境灵活多变、覆盖知识面广、答题综合性强等特点,成为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瓶颈。

为了解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掌握的现状,笔者对所教高二文科班学生进行了调查。试卷发放40份,收回38份,有效试卷38份。问卷结果显示,学生的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空间定位不清、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结合、对于区域特征的分析能力较差、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混淆等;中国区域知识略好于世界区域知识。

一、高中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原因

1.初、高中地理学习缺乏衔接,增加了高中的学习难度

(1)初、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存在差异

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知道世界、中国的地理面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主要任务是了解地理概况,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而高中新课标中关于区域地理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主要任务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区域则成为教学的载体。

初中阶段强调的是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地理基础技能。在初中的基础上,高中阶段则强调理性认识地理环境,要求理解地理环境的特征、发展变化,运用地理原理进行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这种初高中教学目标不同,即“初中的知识,高中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地理学习。

(2)初、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态度存在差异

初中地理在学生的心中只是一门副科,家长、学生、学校,甚至地理教师对于地理学习和教学都不重视,因此对于课程标准的落实并不到位,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是应付了事。此外由于初三不设地理课,增加了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

(3)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存在差异

大多数高中学生沿袭了初中死记硬背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很少有同学做到图册在手经常翻阅,几乎没有同学通过绘制示意图来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记忆,并且不重视知识结构的总结,不关注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初中地理讲世界气候特点和成因时,教师就是直接告诉学生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以及成因,并要求学生记住即可;而高中学习气候时必须学会绘制示意图,识记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所处的纬度位置及其季节移动规律,并要推导出气候的成因和特征,从而得出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只能记住“有什么”“在哪里”,却不知道“为什么”,更谈不上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迁移从而分析、比较其他区域地理特征。

2.高中地理教学课时有限,区域地理缺乏系统复习

在知识体系中,初中地理不要求全面系统,因此对于某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讲解不全面,学生对于该区域的认识也存在漏洞;而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从内容上看,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相比,更加注重地理原理规律,知识难度加大。从时间上看,高中地理的学习也不可能全面系统。但是区域地理知识作为系统地理的背景,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例如洋流的分布、气候的分布、天气系统对我国的影响等,这些都是高中地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中学生认为困难的就是和区域地理联系在一起的分布图。

区域地理复习课是初中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不是将初中教材的知识简单重复。教师要善于将初中区域地理知识与高中的系统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二、高中学生区域地理知识和技能缺失的解决策略

1.针对学生“区域定位不清”的解决策略——构建地图空间结构,明确空间位置联系

近几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中的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这类区域地理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阅读背景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对试题涉及的区域进行准确的认定。所以“区域认定”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学生怕区域地理,面对区域地理试题无从下手,原因之一是不能准确进行区域认定。要想解决该问题,地图无疑是最佳工具,为此对地图的学习和训练必须贯穿区域地理复习始终。这也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弥补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有效办法。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它用形象的方式表示抽象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区域地理内容庞杂,记忆量大,都是以图为载体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作为区域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建立在学生“心中有图”基础之上的,学生必须自己建立起宏观大地图,才能从大尺度空间中准确定位出小尺度空间,进而分析其区域特征。

在一般的区域地理复习教学中,教师先进行世界或中国总论的复习,而后进行分区区域地理的复习,因为课时紧张或对建立学生地图空间知识结构不够重视,在两部分知识之间没有过渡,没有联系,没有强调。如此学习区域地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两三个分区后,知识堆砌,引起混淆。因此对学生进行地图空间知识结构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日本”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用了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图,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在授课伊始反复出现亚洲或东亚地图,加强不同尺度的空间转换,并强调不同尺度的空间位置联系,如纬度位置、气候类型等地理要素,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关于亚洲、东亚、日本的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图1)。

当零散的知识形成网络时,知识就会变得有序,便于记忆。同理,当空间地理事物按照尺度大小建立起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后,地理事物的分布也会变得有序,学生可以熟练准确地提取结构中的任意地区。

2.针对学生“区域特征判定不清”的解决策略——以区域地图为依托,构建区域知识网络

地图将广阔的地理空间和纷繁复杂的地理环境缩编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地图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广大地区的地理事象呈现出来,才能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地域空间分布的各种事物,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地理空间概念。

但是仅有读图训练还是不够的,面对区域地理繁杂凌乱的知识,如果没有条理,学生就会陷入记忆的“海洋”,死记硬背只会导致更快的遗忘,不能灵活应用,经常出现不能准确把握区域特征的问题。

区域地理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由若干要素组成,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的“八股”式学习,也不能是初中地理知识的机械重复,而是要与高中的系统地理的相关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才能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用提纲形式给学生分析区域的思路,对中国和世界区域进行不断的知识再现,明确每一个区域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制约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整个区域特征形成的前因后果,形成有利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例如对“日本”一课地理环境的分析后呈现出如图2的知识结构。

人的思维过程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就会产生联想,这种联想要有依托,而地图就是这种依托之一。靠着这种依托我们可以把一些有关的地理事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学生阅读某区域地图时,联想到的不是孤立的区域地理知识,而是一个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特征。

3.针对学生“区域特征混记”的解决策略——通过区域定位分析,对比区域特征差异

近年来北京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中经常出现对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的试题。题目提供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工农业、环境与环境问题等信息,要求考生对提供或展示的背景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并回答相关问题。比较、分析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区域特征、特征成因和区域差异。

世界上只有相似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区域,不同规模的地域系统在地球表面都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与区位属性,有着地理环境差异性,区域间也具有差异性。形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区的各地理要素存在差异。例如长江三角洲平原与东北平原的区域差异的形成,是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导致的气候差异,进而影响到土壤、河流、植被等地理要素,从而影响到人类活动,造成整体的差异。

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进行正确的复习记忆方法的指导,那么学生的头脑中只是堆砌着所学过的所有区域的区域特征,它们之间没有区域联系,也没有差异比较。当接触到这类试题,学生就会出现没有上位思想,不能从整体性角度看待问题的现象,进而陷入区域特征记忆的“海洋”中,在头脑中快速地提取出相似的内容,不管试题是要求比较分析,还是归纳总结。

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对于不同国家和区域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对于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比较,可以让学生看出地理事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做到既兼顾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又不被某地理要素或区域禁锢,就区域讲区域。

例如,在复习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后,可以将世界几个干旱地区,如我国新疆和中亚、西亚和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端东坡地区的气候进行异同的比较。明确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导致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不同,但却形成了气候特征相同的干旱气候。

再如,带着学生分析完“日本”的区域特征之后,除了相应的巩固练习之外,教师还可以选取与该区域相似的英国,让学生进行自主或小组合作分析,以加深学生对区域地理分析方法的落实,达到分析能力的提升;同时让学生将日本与英国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即使同为岛国,但由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不同,两国的区域地理特征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4.针对学生“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整合”的解决策略——依据地理事物联系,进行知识滚动复习

很多学生感到迷茫的是地理试题在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中来回转换,同一道题,前面让分析区域特征,后面又要求分析某现象的成因,学生应接不暇,思维混乱。学生在作业和试卷中出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更多的是教师在高三总复习中没有将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进行有机整合,因此学生对这种试题不适应。在高考地理复习中,教师一般的复习顺序是在高二年级进行初中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复习,在高三第一学期进行高中必修选修5本教材的复习,到高三第二学期进行专题复习。如果复习区域地理时仅要求学生在记住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界线及重要的区域特征,而复习系统地理时只关注成因规律,那么这样的复习方法就是不科学的,是违反地理学科本质的。

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间一个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的整体,各要素共同构成了地域系统。例如在认识某区域时,主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相互关系来揭示区域特征的,因此区域地理特征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

区域地理复习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地理事象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区位意义,还要解释与其他环境要素的空间关系。因此在区域地理复习中要结合空间分布,重视对具有空间联系和因果关系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而在系统地理复习中,要重视在区域中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两部分内容的复习虽各有侧重,但一定要相互渗透,要重视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二者有机结合,进行滚动复习,将系统地理穿插到区域地理复习中,同时将区域地理贯彻复习的整个过程。

例如,利用世界地图,在复习大气环流时,在图中绘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在复习气候类型时,在图中填绘世界各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对应的自然带名称;在复习洋流分布规律时,在大洋中绘制洋流分布图等等。在一张图中叠加多个地理要素,既可以复习某个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又可以针对某个区域分析多个要素的相互联系。

区域地理知识点例9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考试卷来看,区域地理是文综地理部分的主要考试内容,也是文综的背景材料和文综试题的载体。在高考中,区域地理是考查高中系统地理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的重要依托,试题的设置往往从某一区域切入,由具体事实推导一般原理,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运用所学地理原理、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的试题具有出现频率高、情境灵活多变、覆盖知识面广、答题综合性强等特点,成为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瓶颈。

为了解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掌握的现状,笔者对所教高二文科班学生进行了调查。试卷发放40份,收回38份,有效试卷38份。问卷结果显示,学生的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空间定位不清、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结合、对于区域特征的分析能力较差、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混淆等;中国区域知识略好于世界区域知识。

一、高中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原因

1.初、高中地理学习缺乏衔接,增加了高中的学习难度

(1)初、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存在差异

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知道世界、中国的地理面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主要任务是了解地理概况,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而高中新课标中关于区域地理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主要任务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区域则成为教学的载体。

初中阶段强调的是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地理基础技能。在初中的基础上,高中阶段则强调理性认识地理环境,要求理解地理环境的特征、发展变化,运用地理原理进行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这种初高中教学目标不同,即“初中的知识,高中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地理学习。

(2)初、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态度存在差异

初中地理在学生的心中只是一门副科,家长、学生、学校,甚至地理教师对于地理学习和教学都不重视,因此对于课程标准的落实并不到位,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是应付了事。此外由于初三不设地理课,增加了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

(3)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存在差异

大多数高中学生沿袭了初中死记硬背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很少有同学做到图册在手经常翻阅,几乎没有同学通过绘制示意图来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记忆,并且不重视知识结构的总结,不关注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初中地理讲世界气候特点和成因时,教师就是直接告诉学生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以及成因,并要求学生记住即可;而高中学习气候时必须学会绘制示意图,识记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所处的纬度位置及其季节移动规律,并要推导出气候的成因和特征,从而得出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只能记住“有什么”“在哪里”,却不知道“为什么”,更谈不上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迁移从而分析、比较其他区域地理特征。

2.高中地理教学课时有限,区域地理缺乏系统复习

在知识体系中,初中地理不要求全面系统,因此对于某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讲解不全面,学生对于该区域的认识也存在漏洞;而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从内容上看,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相比,更加注重地理原理规律,知识难度加大。从时间上看,高中地理的学习也不可能全面系统。但是区域地理知识作为系统地理的背景,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例如洋流的分布、气候的分布、天气系统对我国的影响等,这些都是高中地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中学生认为困难的就是和区域地理联系在一起的分布图。

区域地理复习课是初中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不是将初中教材的知识简单重复。教师要善于将初中区域地理知识与高中的系统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二、高中学生区域地理知识和技能缺失的解决策略

1.针对学生“区域定位不清”的解决策略——构建地图空间结构,明确空间位置联系

近几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中的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这类区域地理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阅读背景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对试题涉及的区域进行准确的认定。所以“区域认定”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学生怕区域地理,面对区域地理试题无从下手,原因之一是不能准确进行区域认定。要想解决该问题,地图无疑是最佳工具,为此对地图的学习和训练必须贯穿区域地理复习始终。这也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弥补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有效办法。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它用形象的方式表示抽象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区域地理内容庞杂,记忆量大,都是以图为载体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作为区域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建立在学生“心中有图”基础之上的,学生必须自己建立起宏观大地图,才能从大尺度空间中准确定位出小尺度空间,进而分析其区域特征。

在一般的区域地理复习教学中,教师先进行世界或中国总论的复习,而后进行分区区域地理的复习,因为课时紧张或对建立学生地图空间知识结构不够重视,在两部分知识之间没有过渡,没有联系,没有强调。如此学习区域地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两三个分区后,知识堆砌,引起混淆。因此对学生进行地图空间知识结构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日本”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用了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图,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在授课伊始反复出现亚洲或东亚地图,加强不同尺度的空间转换,并强调不同尺度的空间位置联系,如纬度位置、气候类型等地理要素,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关于亚洲、东亚、日本的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图1)。

当零散的知识形成网络时,知识就会变得有序,便于记忆。同理,当空间地理事物按照尺度大小建立起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后,地理事物的分布也会变得有序,学生可以熟练准确地提取结构中的任意地区。

2.针对学生“区域特征判定不清”的解决策略——以区域地图为依托,构建区域知识网络

地图将广阔的地理空间和纷繁复杂的地理环境缩编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地图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广大地区的地理事象呈现出来,才能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地域空间分布的各种事物,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地理空间概念。

但是仅有读图训练还是不够的,面对区域地理繁杂凌乱的知识,如果没有条理,学生就会陷入记忆的“海洋”,死记硬背只会导致更快的遗忘,不能灵活应用,经常出现不能准确把握区域特征的问题。

区域地理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由若干要素组成,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的“八股”式学习,也不能是初中地理知识的机械重复,而是要与高中的系统地理的相关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才能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用提纲形式给学生分析区域的思路,对中国和世界区域进行不断的知识再现,明确每一个区域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制约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整个区域特征形成的前因后果,形成有利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例如对“日本”一课地理环境的分析后呈现出如图2的知识结构。

人的思维过程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就会产生联想,这种联想要有依托,而地图就是这种依托之一。靠着这种依托我们可以把一些有关的地理事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学生阅读某区域地图时,联想到的不是孤立的区域地理知识,而是一个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特征。

3.针对学生“区域特征混记”的解决策略——通过区域定位分析,对比区域特征差异

近年来北京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中经常出现对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的试题。题目提供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工农业、环境与环境问题等信息,要求考生对提供或展示的背景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并回答相关问题。比较、分析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区域特征、特征成因和区域差异。

世界上只有相似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区域,不同规模的地域系统在地球表面都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与区位属性,有着地理环境差异性,区域间也具有差异性。形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区的各地理要素存在差异。例如长江三角洲平原与东北平原的区域差异的形成,是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导致的气候差异,进而影响到土壤、河流、植被等地理要素,从而影响到人类活动,造成整体的差异。

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进行正确的复习记忆方法的指导,那么学生的头脑中只是堆砌着所学过的所有区域的区域特征,它们之间没有区域联系,也没有差异比较。当接触到这类试题,学生就会出现没有上位思想,不能从整体性角度看待问题的现象,进而陷入区域特征记忆的“海洋”中,在头脑中快速地提取出相似的内容,不管试题是要求比较分析,还是归纳总结。

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对于不同国家和区域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对于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比较,可以让学生看出地理事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做到既兼顾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又不被某地理要素或区域禁锢,就区域讲区域。

例如,在复习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后,可以将世界几个干旱地区,如我国新疆和中亚、西亚和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端东坡地区的气候进行异同的比较。明确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导致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不同,但却形成了气候特征相同的干旱气候。

再如,带着学生分析完“日本”的区域特征之后,除了相应的巩固练习之外,教师还可以选取与该区域相似的英国,让学生进行自主或小组合作分析,以加深学生对区域地理分析方法的落实,达到分析能力的提升;同时让学生将日本与英国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即使同为岛国,但由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不同,两国的区域地理特征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4.针对学生“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整合”的解决策略——依据地理事物联系,进行知识滚动复习很多学生感到迷茫的是地理试题在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中来回转换,同一道题,前面让分析区域特征,后面又要求分析某现象的成因,学生应接不暇,思维混乱。学生在作业和试卷中出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更多的是教师在高三总复习中没有将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进行有机整合,因此学生对这种试题不适应。在高考地理复习中,教师一般的复习顺序是在高二年级进行初中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复习,在高三第一学期进行高中必修选修5本教材的复习,到高三第二学期进行专题复习。如果复习区域地理时仅要求学生在记住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界线及重要的区域特征,而复习系统地理时只关注成因规律,那么这样的复习方法就是不科学的,是违反地理学科本质的。

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间一个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的整体,各要素共同构成了地域系统。例如在认识某区域时,主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相互关系来揭示区域特征的,因此区域地理特征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

区域地理复习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地理事象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区位意义,还要解释与其他环境要素的空间关系。因此在区域地理复习中要结合空间分布,重视对具有空间联系和因果关系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而在系统地理复习中,要重视在区域中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两部分内容的复习虽各有侧重,但一定要相互渗透,要重视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二者有机结合,进行滚动复习,将系统地理穿插到区域地理复习中,同时将区域地理贯彻复习的整个过程。

例如,利用世界地图,在复习大气环流时,在图中绘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在复习气候类型时,在图中填绘世界各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对应的自然带名称;在复习洋流分布规律时,在大洋中绘制洋流分布图等等。在一张图中叠加多个地理要素,既可以复习某个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又可以针对某个区域分析多个要素的相互联系。

区域地理知识点例10

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中记忆量最大的教学内容,学生首先需要记忆不同区域所特有的自然、经济、社会特点等。但同时区域地理又不仅仅只是对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记忆。我认为各区域特点只是作为基础储备知识,而利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陌生区域问题才是高考考察的关键,因此区域地理的教学重点在于教会学生区域分析的方法,并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其他的区域。记忆是基础,重点在于掌握地理各要素间的联系;利用地理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树立正确的区域地理的地理定位思想

虽然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重点考察的是掌握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利用地理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但记忆区域地理特点是基础,因此如果连基础都打不牢,又何谈运用呢?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首先要树立学生空间定位意识,在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时,首先应给学生强调区域定位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如果对区域不能准确的定位,那么分析的思路就会发生偏向,答案自然就不可能准确了。可以通过习题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区域定位的重要性。

2.认识区域地理研究结构,构建区域地理的知识体系

区域地理分析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区域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聚落、交通、农业、工业、文化等;区域整治和开发利用:资源条件、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经济结构调整、重大工程等建设等。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可概括为:首先区域定位――根据区域位置,判断分析地形、气候的类型和特征――以地形、气候条件为基础,确定其相应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以自然地理特征为条件,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主要人文地理现象的影响。分析评价区域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确定区域发展方向、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老师以第一个区域为例,分析介绍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其它的区域则可以采用学案导学法,由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通过学习小组自学,教师课堂答疑,学生课下记忆巩固。

3.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区域地理部分内容繁杂,需要记忆的内容多成为很多学生学习过程中无法逾越的障碍,从而失去对区域地理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稳定的兴趣能使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学生的观察更加敏锐,记忆更准确,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地理教学中我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感觉到地理知识是鲜活生动有趣的,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喜欢地理,从而在教学中达到培养地理素养的目的。

为了提高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兴趣,我在讲解世界地理部分是,每个章节讲解之前,首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该地区旅游宣传片,使学生感受不同地域的自然、人文景观,民俗民风或者代表性人物等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置了每课一题的环节,讲解本章涉及地区或国家的奇闻异事,风俗习惯等等。学生为了介绍本区域,通过查阅资料,扩充知识,可以说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地理课堂生动有趣,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无形中加强了学生对于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