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模板(10篇)

时间:2024-02-20 14:48:14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例1

关键词: 区域协调;城乡协调;泰尔指数

Key words: regional coordination;urban and rural coordination;theil index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159-04

0 引言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模式从城市尺度向区域尺度跨越,城市的职能和集聚效应已不仅仅局限在城市本身,而是更多地作用于整个区域内密切相关的城市群和城镇群,空间发展布局也围绕核心城市进行结构和布局调整,促进着经济、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

河北省地处环渤海经济区的中部,北京和天津辐射的核心层,自从国家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以来,无论从京津冀地区间的省际协调还是河北省内的地区均衡发展来看,河北省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可以预计,“十二五”期间将是河北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现阶段着手研究河北省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1 河北省区域发展历史沿革

一般而言,区域有三大基本类型:即自然区、行政区和经济区域。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之间越来越多的形成了相互依赖或者相互竞争的战略联盟,即经济区域,这种由区域内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分布、交通状况和经济联系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不再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行政管理的束缚,以各种资源要素间和产业间、地域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市场供求联系为基本纽带,不断推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河北省区域发展大体经历五个时期:

计划经济时期,河北省在强调自然资源禀赋与地理条件为主导的生产力布局思想,实施“提高两线”(京广、京山铁路沿线)、“狠抓两片”(黑龙港与坝上)、“建设山区”(太行山和燕山)、“开发沿海”的思路,大批大型骨干基建项目的投产建设,带来经济的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河北省经济区域的划分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经由“山海坝”(1985)、“环京津”(1986)、“以城带乡、铁路与沿海两线展开”(1988)、“一线(沿海)、两片(石廊开放区)、带多点(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建设产业园区、旅游开发区和保税区)”(1992)、“环京津、环渤海”(1993)、“外向带动、两环结合、内联入手、外引突破”(1994)的思路转变。在这一特定时期发展思路极大的拉动了河北省经济发展,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重点不突出,缺乏规模特色,经济中心区域始终未形成,同时在区域之间产业发展的相关性与协调性较差,缺乏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使得经济差距逐步拉大。

1995年以后,河北省正式确立了“两环开发带动战略”,根据河北省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特点,主要以加强与京津经济技术区域合作为内涵的区域经济战略。到了“十五”时期,为了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全面发展开放型经济,河北省将把新型区域经济战略与新的开放型经济战略提升到同一层级,形成两环开发带动战略与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形成的“双向开放”战略。

“十一五”时期,随着全国范围的“经济圈”、“经济带”、“增长极”不断涌现,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河北省将经济区域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提出了“加快发展中间一线,积极推进南北两厢”的区域发展战略,以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五市为中间一线,建设全省经济发展的隆起带;以邯郸、邢台、衡水、沧州为南厢,加快发展步伐,使其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张家口、承德为北厢,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十二五”时期,河北省面临着环京津都市圈、环渤海地区的加速崛起,《京津冀地区区域规划》、《河北省唐沧地区发展规划》有望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内“南资北移”的加快,河北省将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资源环境和产业基础吸引资金、承接产业转移,推动河北省经济发展。

环首都经济圈包括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兴隆县、承德县,地理位置紧邻北京,交通便利,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环首都经济圈的15个县(市)首尾相连,面积达35889平方公里,占河北总面积的19.12%。截止2010年底,人口达578万人,占河北总人口的8.05%,大部分县市在30万以上。建设环首都经济圈,将有效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和功能分散,接受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级要素的溢出,迅速提升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

沿海经济隆起带包括11县8个功能区,即山海关区、海港区、北戴河区、抚宁县、昌黎县、乐亭县、滦南县、唐海县、丰南区、黄骅市、海兴县、北戴河新区、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芦汉新区、渤海新区、以及在沧州沿海和唐山曹妃甸分别设立的冀中南、冀东北工业集聚区,总面积10748平方公里,占河北总面积的5.73%,截止2010年底人口达434万人,占河北总人口的6.03%,沿海经济隆起带有秦皇岛港、京唐、曹妃甸两大港和黄骅港等港区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运输通道,其中的黄骅港是我国西煤东运的第二大煤炭输出港,曹妃甸深水港是位于环渤海地区中心地带的天然深水良港,是国家“十一五”最大工程之一,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北方特大矿石、煤炭、原油和集装箱等物流集散地,沿海经济隆起带拥有景色宜人的沿海生态,被称为是最具有发展旅游业和商业潜力的地区之一。

冀中南经济区以石家庄为中心,包括石家庄、衡水、邯郸、邢台4市中沿两条复合交通干线的18县(市)即京广沿线的正定、鹿泉、栾城、元氏、高邑,临城、宁晋、内丘、沙河,永年、武安、磁县,京九沿线的深州、冀州、武邑、枣强,南宫、清河,总面积15928平方公里,占河北总面积的8.49%,截止到2010年总人口1334.5万人,占河北总人口的18.62%。冀中南经济区是河北省重要的粮棉、奶、油、肉产区,是我国重要的冶金、煤炭、纺织、建材生产基地。冀中南经济区也是河北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区,为信息化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专业的人才队伍。

2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特征分析

由于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冀中南经济区三大区域长期受到行政分割和政策因素的差异,以及在要素资源禀赋、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区位上的不同,使得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的发展特征。

2.1 河北省经济总量增长迅速,经济总差距逐渐减小

河北省经济总量增长迅速,“十一五”期间,在全国排名由第8位上升至第6位。2010年,冀中南经济区国民生产总值达4476.18亿元,占到河北省经济总量的21.89%,其次为沿海经济隆起带和环首都经济圈,分别为1640.79亿元,1394.23亿元。“十一五”期间,环首都经济圈国民生产总值增速最快,达17.09%,高于河北省总体平均增速,沿海经济隆起带和冀中南经济区增长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2.60%,11.07%。

对于经济差距分析本研究采用泰尔指数进行定量研究,与其他指标相比,泰尔指数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分解为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从而便于考察和揭示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各自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以及各自在总差异中的贡献率。一般来说泰尔指数越大,表明地区之间经济水平差异越大,当泰尔指数取到零时,则各地区之间不存在差异;当泰尔指数达到1时,则所有收入被一个地区单独占有。由于泰尔指数具有可分解性,我们将河北省的地区经济差异分解为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以及三大区域各自内部的差异,用于分解的公式如下:

Theil=■r■log■+■r■■r■log■

其中,r■表示第i个地区的GDP份额;p■表示第i个地区的人口份额;r■表示第i个地区在j大组中的GDP份额;p■表示第j地区在i大组中的人口份额。

由图1可知,河北省整体经济水平总差距逐渐缩小,泰尔指数维持在0.4以下,三大区域内部的差距之和对地区总差距的贡献率都在90%以上,决定着河北省经济总差距的走势。

三大经济区域内部,“十一五”期间,沿海经济隆起带经济差距虽然正在呈逐步缩小的态势,但其经济差距在三大区域中差异最大,达到了0.1065746,沿海经济隆起带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实施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渤海湾滩海地区冀东南堡油田的发现,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强力推进曹妃甸港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开发建设,在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刺激下,从2007年开始沿海经济隆起带内部经济差距有逐渐上扬的趋势。在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内部,丰南区2010年人均GDP水平达到763067元,是三大区域中人均GDP水平最高的地区。

在环首都经济圈的三河市人均GDP达58314元,是涞水县人均GDP的6倍。由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且工业经济结构单一,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能力有限,环首都经济圈内部15县平均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河北省县域经济平均发展水平,在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由于距离较远、自然地理差、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在接受北京经济辐射能力弱,大致呈现“东富西贫”的态势,其内部经济差距的贡献率占到三大区域内部差距之和的34%-43%。

冀中南经济区在河北历史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交通便利,工业基础较好,地区内经济差距水平变化不大,其内部差距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三区域内部差距总水平的30%以下。其中,武安市因其丰富的资源而形成冶金、煤炭、建材、机械、化工等相关产业,2007年钢铁行业纳税25.6亿元,占其县域经济全部税收的70.5%,2010年成为冀中南经济区内人均GDP水平最高的地区,达57359元。

2.2 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和三大经济区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逐年递增,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2010年环首都经济圈为28675元,分别比沿海经济隆起带和冀中南经济区高311元,3718元,并且超出全国平均水平9566元;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看,2010年沿海经济隆起带最高,为6541元,环首都经济圈和冀中南经济区分别为5403元,5518元。沿海经济隆起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率最高,分别为20.91%,11.17%,其次为环首都经济圈,冀中南经济区增长率最低。

为了更精确地计算河北省和三大经济区内部城乡之间收入差距问题,分别城-城之间的差距指数、乡-乡之间的差距指数和城-乡之间的差距指数。

Theil=■■■×ln■■

其中,■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从图2可知,“十一五”期间,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以及农业税的全面取消,河北省整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总差距呈逐年缩小的趋势,但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远远大于城城之间和乡乡之间差距,可见,河北省地区经济差距主要由于城乡差距过大引起的。从图3可知,在三大区域内部,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城乡收入差距最大。

2.3 三产结构趋于优化,产业的传递梯度落差大,且趋同性较强 区域的经济结构与其发展水平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会消除发展结构上的障碍,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说,经济发展又将会带来其经济结构的优化。本研究利用三次产业的比重来衡量河北省区域发展中产业结构协调程度。

总体上看,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和冀中南经济区三大区域的二产、三产之和占地区GDP的比重都高达80%以上,其中,冀中南经济区最高为92.67%,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环首都经济圈和沿海经济隆起带分别为83.58%、82.39%。三大区域第二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最大,都在44%-50%左右,第三产业比重均在37%-43%。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为10.1:46.75:43.14,可以说,三大区域基本上转变了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的重农型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向“二、三、一”产业结构转型,但是由于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程度较低,且第二产业结构存在升级缓慢、科技创新能力弱、整体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使得产业结构的稳定性、均衡性、协调性不强。

从贡献率来看,冀中南经济区的二产与三产贡献率分别为50.56%和42.11%,第三产业已基本具备赶超二产的能力,在三大区域产业结构最优,环首都经济圈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7.59%,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奠定了基础。但相比之下,环首都经济圈国有企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使得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在沿海经济隆起带非国有经济所占份额较大,与其他两区域相比,其区域经济适应市场竞争和抵御经济波动的能力更强。

2.4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分布极不平衡 “十一五”期间,三大区域总人口整体变化不大,呈上升趋势,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4.1‰,低于河北省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6.61‰,截至2010年,三大区域总人口达2339.8万人,占河北省总人口的32.52%。

河北省人口密度为368人/平方公里,人口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出明显的南密北疏态势,加之北部地区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中南部地区相对偏高的生育率,使得三大区域中,冀中南经济区人口密度远高于其他地区,达822人/平方公里,环首都经济圈人口密度最低为158人/平方公里,有限土地资源和急剧增加人口之间的矛盾使得冀中南经济区对基础设施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2.5 城镇化进程较快,质量有待提高 “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城市地区对周边县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吸纳农村人口人数逐渐增加,城市化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三大区域平均城镇化率58.58%,相比于河北省城镇化率高出15个百分点,也高于2009年全国平均水平46.59%。三大区域中,城市化水平大体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其中冀中南经济区城市化水平最高,城市化聚集效应发挥得较为充分,而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环首都经济圈,村庄密度较大,农村人口多,城市的向心力作用较低,城镇化水平和宜居条件呈现明显的由东南平原向西北山区递减的趋势。

2.6 固定资产投资额快速增长,资金结构有待优化

基本建设投资是改变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方面,发展环境的优化是吸引外资和内资的必要条件,而经济实力的提升又可以提高基本建设投资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形成基本建设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因此,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十一五”期间,三大区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并以调整投资结构为主线,加快了优势主导产业、新兴战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方向的项目投资,以新增投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良性循环模式正在加快推进。2008年,随着国内外经济逐渐回暖和“城镇建设三年大变样”活动的深入展开,三大区域都加大了对城乡基础设施、城镇建设和住宅建设的投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保持了对经济的有力拉动,市场投资需求旺盛。2010年,三大区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48086011万元,占到河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9.05%。

3 “十二五”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趋势分析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加速崛起以及冀中南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十二五”时期将是河北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有以下几点:

3.1 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得到提高,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得到加强 河北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冀中南经济区之间经济合作的加速推进将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预计2015年,河北省生产总值突破40000亿元,年均增长16%,人均生产总值较2000年翻两番,达22300元左右。从区域看,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冀中南经济区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将分别达3500亿元、2350亿元、8000亿元,GDP增长率分别保持20%、10%、14%。同时,由于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与冀中南经济区在港口与岸线资源、自然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都有很强的互补性,具有区域整体协调的良好基础。

3.2 省内经济差距减小,地区内部差距仍然是总差距的主要组成部分 “十二五”期间,随着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各项职能,以及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河北省整体经济差异会逐渐减小,且各区域内部差异仍然是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发展较好的冀中南经济区将作为增长极,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力,带动周边地区或关联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沿海经济隆起带将依托地缘优势,环首都经济圈主要依托地理位置、能矿资源、劳动力和潜在市场优势,展开区域间的协调合作。

3.3 居民生活更加富裕殷实,更加追求生活质量与自我个性 随着政府加大投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居民生活水平将稳步提高。据预测,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分别达到24300元、8200元,保持年增长率8.5%。同时,收入水平的变动将影响人们的出行习惯,从而引起客运需求结构的变动。一方面,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将导致货运需求的增长,人们外出购物将带来客运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刺激人们出行的欲望,带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旅游、休闲、探亲访友等出行消费将逐步增加,出行范围进一步扩大。

3.4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融合和布局调整加快,产业合理分工和良性互动格局进一步形成 冀中南经济区将发挥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四市交通便利和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围绕钢铁、化工、食品、建材、纺织服装和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继续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沿海经济隆起带将发挥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产业集聚程度较高、技术创新能力强、中心城市地位突出等比较优势,打造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港口和临港开发区建设,推进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园区发展,推进重化工生产力布局向沿海转移,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建立以中心城市和港口为支撑的大流通服务体系。环首都经济圈将发挥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四市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力和活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旅游业和生态林业。

3.5 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城市化水平将有突破性的提升,农村人口加快向城市迁移,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密度不断增强。预计2015年,全省城市化率达到54%,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城市化水平已经较高的冀中南经济区,会进一步实现交通同环、信息共享、电力同网、金融同城,建成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格局;在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沿海经济隆起带和环首都经济圈,将继续以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质量为重点,并有选择地发展一批有基础、有条件的县城等中小城市,特别是沿路、沿边城镇和大中城市的卫星城和经济活力较强的特色城镇。

3.6 更加注重环境问题,倡导低碳经济,尽快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河北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水土流失和河流淤积严重,土地沙化与沙尘暴问题突出,水资源短缺和地表水污染等。“十二五”期间,政府将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设两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在遵循区域生态系统自然演替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强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证城乡发展的水源、绿色食品供应,协调流域上下游、开发与整治、人口与资源、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关系。以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冀中南经济区区域内生态环境整治为先导,加速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两大工程,以及科学合理的城乡布局和生产力布局模式,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将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发展低碳经济,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造林绿化工程,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预计2015年,通过社会经济合理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在基本消除贫困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改善,恶化趋势得到遏制;2020年,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能够得到基本解决,区域内部生态安全和生态健康得以保证,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4 结语

对区域协调现状的研究和分析,鼓励资源和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并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进行产业分工,寻求双赢或多赢局面。可以预计,“十二五”期间,河北省三大区域规模将不断扩大,定位更加明确,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使区域的产业发展趋于专业化、规模化,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将日益紧密。

参考文献: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例2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策略研究极具现实意义。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它是统筹规划、均衡发展的必然举措;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它又是人才储备、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针对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在此提出以下几种能够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互动式协调发展策略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分属于不同的领域,要想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此,在此提出了互动式协调发展策略供大家参考。所谓互动式协调发展策略有以下两个层面上的含义:在第一个层面上,所谓的“互动”是指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在第二个层面上,所谓的“互动”是指高职教育内部和区域经济各自内部的互动。对于前者而言,它也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宏观上的互动;对于后者而言,它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之为微观上的互动了。区域经济作为一个实体经济,在湖南省各地也具有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而区域经济发展这种不平衡的现状则需要发展不平衡的高职教育与之互动。否则,两者之间就无法实现彼此的协调。例如,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和地方产业发展的紧密度还有欠缺目前没有打造出一批与地方产业密切关联的特色专业随着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发展和武广高速经济带初步形成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快速发展急需与之相符合的人才。[1]在这段引文里,通过其对湖南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发展不协调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并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发现互动性协调发展策略的重要性。因为,在这段引文里,作者描述的不协调现象正是互动性策略所强调的、宏观上的互动性研究的具体内容。互动性策略的另一个内容是微观上,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内部的适应性调整。对于两者的协调而言,可以有两条不同的途径来实现。第一条途径是通过宏观层面上的两者互调来实现;第二条途径是通过高职教育或区域经济内部的相互适应性调整来实现。例如,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它可以调整办学规模、调整课程设置、补充专业来完成。湘南地区包括郴州、衡阳和娄底三市,经济发展居全省中等水平。三市矿产资源存量丰富,娄底的冷水江是著名的锑都,而郴州则是有色金属之乡,加之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各地区既要保持现有的高等职业院校布局还可考虑丰富专业设置,如在娄底市增加矿产加工类专业、在郴州设立旅游类专业等。[2]这也就是说,区域经济的发展与高职教育的调整都要依托本地所拥有的资源。因此,在分析清楚本地所拥有的资源基础上,高职教育也好,区域经济发展也罢,它们都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实现彼此和谐发展的目的。因此,对于互动性策略而言,辩证的理解尤为重要。互动式协调发展策略的内涵还应该有第三个层面上的分析,即针对特定区域而言,本地的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应该与其它省份或其他地域的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进行互动。也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互动,才又诞生了后边的另一个借鉴与创新策略。所以,在此虽然有提及,但对其第三个层面上的互动不作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二、合作式协调发展策略

合作式协调发展策略是另一个能够促进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对于合作式协调发展策略而言,它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首先,校企合作。高职教育不同于其它形式的教育,因为,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最为明显。它需要毕业生既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特别是后者,它更是高职教育研究者关注的内容之一。因此,以高职教育为中心任务的高职教育院校与在区域经济发展起核心作用的企业之间的合作教学备受研究者的青睐。因为,高职院校与作为区域经济主体的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是最能提升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途径之一。关于这一点,有研究者这样说:综合职业能力是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整体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现代社会中生存生活、从事职业活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涵盖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依赖于校企之间搭建的良好平台。[3]因此,校企合作是合作式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校校合作。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还可以通过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进行解决。在湖南的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之间也存在彼此的差异,而消除这些差异也可以在某种程度缓解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例如,虽然针对张家界而言,虽然它本地缺少相应的、以旅游为核心的职业院校,但在其他各地却还有许多旅游专业很好的职业学院。因此,如果能够实现校与校之间的合作培养,那么对这一矛盾的解决还是非常有利的。

三、补短板式协调发展策略

补短板式的协调发展策略是针对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现状中那些突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相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这种补短板式的协调策略主要包括:专业设置的调整、课程教学方式的调整、人才培养途径的改革、以及招生规模的缩减与扩大等;相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区域经济的管理者可以通过结构性设计、生态性发展以及供给侧结构改革等具体的途径来完成。补短板式协调发展策略与上边的互动式策略有明显的不同,它主要侧重于从高职教育自身或区域经济发展一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因此,这个策略的运用更侧重于微观上的、某一方面的内部改革。在运用补短板策略的时候,一定要从多维的层面上,对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短板”进行详细地分析:首先,高职教育办学规模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短板及其表现。例如,办学规模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相互匹配问题。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之所以不能及时就业,在一定程度就是两者不能相互匹配造成。因此,保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无疑是最能保证及时就业的关键所在。但是,对于这样的短板应该辩证地分析,也正是这样的不匹配,才使许多优秀的毕业生优先获取了工作,从而在一定的层面上改变了入学就能毕业的局面。这为提升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无疑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高职教育系统内部的短板。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在表面上看是两者之间的事情。但这种不协调事实的产生还与高职教育系统内部短板密切相关。例如,专业设置的不合理,院校间的发展不平衡等。特别是后者,院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更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因为,这种不平衡既表现在院校与其所在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上,也表现在院校内部的不平衡上。再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两种表现:第一个层面上,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又可以分为多种多样的表现。例如,区域经济发展总量的不平衡、区域经济在结构上的不平衡,以及区域经济种类的不平衡等。在第二个层面上,这种不平衡是指特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不平衡,它都会在与高职教育相互联系中表现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四、借鉴创新式协调发展策略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存在于各个省份之内,它并非只是湖南省发展现状中的独有现象。因此,可以通过借鉴创作协调策略进行改革现状的实践。在具体的操作中,借鉴创新式策略有以下几点需要关注:第一点,从借鉴的地域上分析,借鉴的对象可以是湖南省内相关经验,也可以是湖南省外的相关经验。这也就是说,凡是可以借鉴的经验,无论是省内还是省外的,都值得研究借鉴。第二点,从借鉴的内容上讲,既可以借鉴省内高职院校之间合作办学的经验,也可以借鉴省外高职院校与企业创作培养人才方式的改革。凡是可以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都可作为相互参考的内容。例如,在广西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中,有研究者发现这样的事实:首先,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根据所具备的耗散结构特点,在分析其基础之上,总结和探究了高等职业教育与广东省地区经济高效协调发展的外在联系;其次,结合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的作用和特点,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在地区的不同发展,决断的差异性作用等层面,分析和探究区域经济高效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需求。[4]在这段引文里,作者针对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提出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相互对照的协调研究。而这正是上边提及的借鉴地域、借鉴内容等方面所分析的关键性内容。第三点,借鉴与创新的关系。由于借鉴地域、借鉴内容的差异,势必会导致这些借鉴的经验不能直接运用本地的协调实践。因此,这就需要研究者、管理者进行有创新式的改革后才能运用于本地的高职教育或区域经济发展之中。第四点,借鉴的效果上分析,不同的借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借鉴效果。对于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与不发达地域的区域经济而言,它们产生的原因是有所不同的。因此,他们改革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策略,一定不会适用于解决其它地区所面对的类似问题。因此,这就需要研究者在借鉴的过程中,创新式地应用。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因此,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提出了以上四种可以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供大家参考、指正。

参考文献:

[1][2]汪华丽,田双喜,田艳媚.湖南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究[J].企业导报,2015(03).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例3

区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构成国民经济的地域单元,其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深入探讨制约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从人们对这一概念的运用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被用于代表如下涵义: 一是指从不平衡发展中求得相对平衡;二是指东、中、西或各省区间发展差距的缩小、或控制在适度、合理的范围内、即空间比例或地区结构的协调;三是指区域间分工协作的发展、建立和发展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体系、促进国家整体利益的提高、即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协调;四是指国家投资在地区间的分配合理化、即区域间生产力布局的协调;五是指区域间贸易封锁、市场分割的消除、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即区域贸易关系(区域市场)的协调;六是指区域间不平等竞争环境的消除、即区域间利益关系的协调。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既保持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又把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这个定义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界定为“状态”和“过程”。从“状态”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体现为: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经济交往密切、区域分工合理、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从“过程”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则体现为: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向合理、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逐步缩小。显然、“过程”反映了协调的程度。协调发展的实现目标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与良性互动”。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

第一,综合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不单纯指一个方面的协调、而是区域间各种协调关系的总和。无论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总量结构的协调、还是区域经济关系的协调、都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之一、都不是全部内容、都不能涵盖整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第二,互制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区域的变化和发展都以不损害对方或给对方发展造成障碍为前提、而且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成为另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第三,动态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动态概念而不是静态概念。这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对协调发展必须辩证理解。发展是协调的前提、只有相对于发展才有协调、协调是关于发展过程的规定、离开了发展就无所谓协调。二是协调是有条件的。第四,层次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相对概念、“协调”是相对“不协调”而言的。因相对性的存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会有程度之分,即根据协调的程度可以把其分为不同的层次,如协调、基本协调、不协调等。第五,量化区间性。由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相对的和动态的概念、因此、也就决定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区间”概念、而不是“点”概念。

3.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自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发生了转变,坚持全面实施邓小平关于“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发挥优势、加快全国经济整体增长为目标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3.1区域之间的利益磨擦和冲突

由于区域经济封锁、产业结构趋同化等现象阻碍了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地区间为争夺原料而发生的各种经济磨擦和矛盾严重,如流通领域中的无序状态加剧、区际经济关系恶化直接妨碍了资源在全国范围的合理流动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同时,在区域利益体系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也有一定的利益之争。

3.2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

长期以来,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是以资源耗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和经济社会等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极大地制约着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的思考

从区域经济现状与问题出发,如何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实现各地区间的共同繁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国家政策扶持与国家财政支持;而且要利用彼此区域经济优势,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要素整合、集成优势实现合作各方互利共赢;更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

4.1加大财税政策调整

优化税制结构、调整流转税与所得税比重,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必须从优化我国税制结构开始,增强税收的收入分配功能。流转税与所得税在实现税收政策目标上具有不可相互替代的功能和特点,只有二者相互协调配合,优势互补,共同构成主体税种,才能有效地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目标,才能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2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转变政府职能是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主导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行为、则是制约区域利益关系格局的主要方面。长期以来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和冲突,实际上就是行政区和经济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消除这些矛盾和冲突,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需要市场的有效调节,更需要政府这一“有形的手”通过宏观调控加以有效解决。政府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例4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

现有研究中,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并未完全统一,存在着以下几种主要观点:覃成林(1998)、张可云(2007)等认为区域协调发展表现出来是一种“过程”,该过程中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相互紧密,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形成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和谐;彭荣胜(2007)认为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区域之间是相互开发、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其他有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模式”一种“战略”,等等。本文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区域之间联系逐渐密集,依赖逐渐加大区域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动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包含着无数“状态”。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与要求

(1)以人为本,落实地区公平发展。科学发展观以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在区域协调发展上也必须坚决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区域经济之间共同协调发展,实现各区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做到各区域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内实现整体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缩小地区间经济总量的差距,实行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要发挥好国家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实现个区域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从健全财政体制入手,规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尤其要健全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体制,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大力发展西部等相对落后地区的社会事业。(2)协调发展,提高各地区发展效率。按照科学发展观之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建设、发展相协调,这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达到全面协调必须实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必须处理好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协调以及区域间的产业协调和市场协调。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3)强化落实可持续发展观。通常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会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面对着人口不断增长,环境压力加大的挑战,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取得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把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从根本上给予扭转。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1)实现地区基本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目标是国家实施公共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强调政府要在不同时期参照不同的标准,提供较为公平的、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这意味政府必须在极大满足社会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保障社会个区域、各群体人民享有相同的权利。(2)区域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收入的区域差距和群体差距,是中国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发展一直是国家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国家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因此各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必须控制在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适度范围。(3)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区域环境、经济基础、发展历程、潜在优势等情况存在差异,所以需要结合自己的特征,进行准确的定位,以此为支撑,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4)资源利用效率加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较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生活和生存的主要基础,在新的发展历程当中,必须把生态环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强调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集约型发展。

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要求,分析了去协调发展的新内涵,并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目标,以期为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例5

一、前言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直受到我国区域经济学界及相关学科关注的一个研究热点。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基本上形成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评价、机制和对策等四大研究领域[1]。山东作为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省,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伴随而来的区域经济差异也在不断加剧,对山东经济差异的研究成果有很多,但总的来看,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市域和县域两个层面上,选取衡量区域差异的评价指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和评价山东区域差异的现状和趋势,并结合山东实际分析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26]。总的来说,山东经济差异的对策研究最受重视,其次是对山东经济差异的定量评价也较多,但都是从各个衡量指标分别去进行分析,没有形成综合的评价指标;除此之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大都是静态研究,选用某一年度的指标数据分析区域经济差异特征,很少从动态角度对山东经济差异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这也使得根据年度指标提出的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时滞性。基于上述思考,本文拟采用覃成林等人提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从动态角度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对比。

二、山东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及测度方法

如何定量的测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是目前尚未解决的一个难题[7]。按照姜文仙和覃成林教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剖析,本文采用覃成林等人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辨析、判断标准与评价方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来分析山东17地市的城乡协调发展程度[8]。本文选用人均GDP作为基本指标,计算区域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差异三个测度指标值,然后运用平均赋权法将上述三个测度指标合并成一个反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态的综合指标,记为z。最后拟建立一个可作纵向比较的、稳定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记为U。具体测度指标计算见表1。

三、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演化格局

本文选择2002~2011年为分析时段,以山东17个地市单元为分析对象,选用人均GDP作为基本指标(数据来自2003~2012年《山东统计年鉴》),运用上述评价方法,对山东省城乡经济发展协调程度的整体变化及空间差异进行评价。如上所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测值z是区域经济联系指标、区域经济增长指标、区域经济差异指标合成的。其中,只有区域经济联系指标是一个越大越好的指标,其余2个指标均是越小越好。因此,本文在对这3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时,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函数计算的需要,将反映区域经济联系的指标Moran’s I指数作为逆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本文具体从两个层面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演变进行分析,一是以地市为基本单元,通过测度经济发展协调度从整体上分析山东省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演化,二是以东、中、西三大区域[9]为地域单元,具体探寻山东省内部的经济协调发展度的变化格局。

图1显示,以17个地市为区域单元,2002~2011年山东省经济协调发展度是趋于上升的,这说明了整体上山东区域经济是在朝着协调发展的方向演进,但演变过程是存在波动的。从图中可以发现:一是,在2006年之前,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处在波动期,虽然波动幅度较大,但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二是,2006~2011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总体上趋于协调,但值得注意的是,2009~2011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呈现出略微下降的趋势。

图2显示,东、中、西部地区各自内部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演进轨迹。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在2002~2004年呈V型变化,2004~2006年又转为下降,2006~2007年又出现上升,2007~2008年又转为下降,2008~2009年又出现上升,2009~2010年趋于平稳,2010~2011年又出现下降,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不稳定性。中部地区除了2003年波动较大以外,2002~2008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是持续上升的,2008~2011年则趋于平稳。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除了2003和2008年较前一年有稍微下降以外,2002~2009年呈上升趋势,2009~2011年较为稳定。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除个别年份有所波动以外,2002~2011年总趋势是上升的,但其内部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情况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在2002~2011年变动频繁,下降和上升交替出现;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整体来说呈上升趋势。就近期变化来看,东部地区呈下降趋势,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呈现出较平稳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姜文仙,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0):9095.

[2] 李新,郭宁等.山东省城乡经济差距现状与协调发展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2(04).

[3] 尹海伟,任建兰,孔繁花.山东省城乡差异及对策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6(4):417421.

[4] 王富喜,孙海燕,孙峰华.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09,29(3):323328.

[5] 张淑敏,刘辉,任建兰.山东省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定量分析与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3):6568.

[6] 吴先华,王志燕,雷刚.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以山东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4):596601.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例6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一个自然环境、人文条件基本相似的地理区域内,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实现最优化的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包含的要素有:特定的地理区域、资源条件相同或相似、人文社会条件基本相同、经济活动的方式及特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区域内形成统一、有序、健康的市场等。发展区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区域联结起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有利于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在我国现阶段,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

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和可行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首先需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构建原则,指导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框架及其具体指标内容。

1.目的性原则: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中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和选取的指标也应各有侧重。

2.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要能较客观地反映地区的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状况。

3.系统整体性原则: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指标体系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地区协调发展的基础和潜力。

4.动态引导性原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过程。因此,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系统动态变化的特点,体现出系统的发展趋势。

5.简明科学性原则:在构建本研究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时,指标数量不宜过大,在相对完备的情况下,指标的数目尽可能地简约和压缩,便于实际应用和操作,可以尽量选择那些概括性强、所代表的信息量大的指标,指标体系要全面但不可包罗万象。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以上原则,参考有关研究成果,侧重于从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视角构建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出苏北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见表1)。该指标体系分4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状态层和指标层。目标层反映苏北地区协调发展的综合水平;准则层包括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社会协调发展水平3个指标,反映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状态层包括10个指标,反映的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3个子系统的各个侧面的协调发展水平建设状况;指标层为基础指标,共有31个指标组成。

在指标体系中将经济协调发展摆在首位,将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作为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依托,把社会协调发展的提高作为苏北地区协调发展提高的最终目标,体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基本思想。在设置的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中,大部分指标可通过统计年鉴和实地调查获取,部分指标需要借助相关计算求得。

二、苏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本文采用SPSS软件,用多元统计(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苏北地区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数据主要选自《2008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一)确定变量是否适合因子分析

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来确定选取的变量是否适合因子分析。本文所选取的变量计算后得到的KMO值均大于0.80,相伴概率均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表明这些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二)主成分因子的提取

分别对经济协调发展、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社会协调发展、综合协调发展水平指标的因子变量利用SPSS提供的Factor Analyze进行提取。鉴于因子变量在未经旋转的载荷矩阵中在许多变量上都有较高的载荷而含义会比较模糊,所以通过Varimax法对因子载荷矩阵旋转,用旋转后的结果提取特征值大于0.85的主成分因子,即提取原始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由此,经济协调发展能力提取了2个主成分因子,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取了4个主成分因子,社会协调发展取了4个主成分因子,综合协调发展水平提取了7个主成分因子。

(三)协调发展水平的求算

借助SPSS软件,得出各县市各主成分因子的得分,并以各主成分因子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线性加权求和,分别计算。各县市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综合协调发展水平F(B1)、F(B2)、F(B3)和F(A)计算公式为:

经济协调发展水平:F(B1)=0.59128W1+0.21071W2

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F(B2) =0.22971M1+0.22950M2+

0.19951M3+0.16012M4

社会协调发展水平:F(B3) =0.437Y1+0.16618Y2+0.15649Y3+

0.08948Y4

综合协调发展水平:F(A)=0.37938W1+0.11852W2+0.08674W3+

0.07587W4+0.07375W5+0.07223W6+0.05030W7

苏北地区各县市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综合协调发展水平及排名(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苏北地区综合协调发展水平与经济、资源环境、社会3个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不同而呈现出不规则的空间格局。这说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是经济、资源环境、社会诸子系统非线性叠合、综合作用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陈新明.加快苏北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蔡思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界定及其运作[J].中南财经人学学报,1997( 3 ).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例7

[中图分类號]F124

宏观调控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展开社会经济控制,维持社会再生产协调状态。区域经济反映了各区域经济水平、状态、规律。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区域经济差距悬殊,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建设的核心,有责任、有义务协调区域发展。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政府宏观调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展开分析。

1 宏观经济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1.1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政府采取宏观经济管理主要作用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指导、促进作用,优化分配,完善生产资源,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稳定国家经济。而想要保证社会市场稳定还需通过市场自发调控与政府宏观调控,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百花齐放,增加社会就业率、推动企业发展。同时,还有助于调动政府参与主动性,对促进经济体系完善起到间接性作用,使社会经济处于稳定发展水平。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宏观调控也存在管理失效风险。宏观经济是以计划指导为目标,对今后经济发展趋势的预见,政府根据经济预测展开宏观调控,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主客观影响如:决策依据信息来源真实性、准确性,决策人员专业水平,政府反应要落后市场发展变化,成为宏观调控最大影响因素。所以,及时对政府行为科学引导保证发挥市场调控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发展。

1.2 宏观调控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区域经济协调是宏观调控的目标。政府想要进行宏观调控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工作目标,也是区域经济协调有效方法。首先,社会经济总量稳定。经济总量指的是某个阶段国家经济活动总成果的数量反映,宏观经济活动指标的集中体现就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宏观调控短期目标即是维持社会供给与需求稳定,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这也是区域经济协调重要途径。其次,社会经济发展。基于长远角度分析,宏观调控是社会经济长期建设发展的战略性指导,及时排除经济隐患,促进国民经济进步。区域经济协调具体而言,就是城乡、城市区域的统筹协调,要求两者必须保持同步状态。

1.3 宏观调控是稳定区域经济的根本需求

首先,宏观调控的基础前提就是计划手段,要求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短期、长期计划,适应宏观经济管理计划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次,经济计划。以间接形式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间接管理指的是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而是以市场为媒介通过经济手段对经济发展主要变量施加影响,通过市场传导引导微观经济行为,确保达到宏观经济管理标准。区域经济属于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内容,以宏观调控形式进行区域经济协调。最后,行政方案。行政方案指的是行政单位利用行政权力干预社会经济的有效途径。单位以宏观经济形式综合人力、物力应对宏观经济问题,如利益问题,都要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控制。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发展问题也随之暴露,尤其是区域经济失衡问题。现如今,我国经济水平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特别是长江、珠江、京津冀,根据所处地理环境看呈高密集状态。但是,想要通过高经济水平地区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存在一定限制,进而出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均,影响社会总体经济进步。现阶段我国主要劳动力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改革初期得益于上海工业与江浙区域农工相辅,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江苏、浙江的乡镇工业和家庭工业发展迅速。此后,汽车、石油化工、船舶产业迅速兴起,使长三角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3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想要通过宏观经济控制保持区域经济平衡,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第一要素是政府以宏观经济管理为方法,发挥着横幅作用。综合分析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与优势、问题,从而创建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蓝图。相对于个体控制,宏观经济控制更能够规避市场风险、进行市场控制,通过扩大投资、吸引优秀人才、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稳定区域经济,有助于控制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经济水平提高。

3.1 促进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就是扩大投资,鼓励科技创新、扶持第三产业。首先,推动区域经济朝市场化发展,开放市场、建立完善的法律体制和市场制度、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保证产品、生产资料等走进来、走出去,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同时,要求政府打破行政性贸易壁垒,发展多元化、互补性的区域市场。其次,鼓励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政府综合有利产业资源,健全指导机制与产业制度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在原有产业资源下以财政刺激形式带动企业走向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最后,扶持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包含各类服务和产品,有助于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政府应在制度政策上给予帮助,为第三产业谋求更多福利优惠政策,并进行劳动力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生产效率。

3.2 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

关于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应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其中,留下来是将区域高学历、年轻劳动力、具有创新、创造意识的人留下来;引进来则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资源。具体措施:首先,加强与金融、贸易、投资战略的互动,尤其是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贸的互动。“一带一路”建设既是现代社会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也是推动留下来,引进来的双向互动。其次,为外来人才提供更多福利政策,将优秀人才放在重点开发区,有助于达到人才流动的聚集效益。再次,政府应加大子女教育、公共卫生、就业支持,尽可能缩小与高经济水平区域在卫生、教育、文化、医疗方面的距离。最后,发展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专业水平,更好地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3.3 国家战略与地方战略协调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例8

区域差距问题备受关注,不仅在于这是关系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大事,更在于这是决定我国由区域非平衡战略向平衡战略取向的现实依据。那么区域差距的扩大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还是特殊发展战略作用下的偶然?如何从区域差距的内在本质出发,寻找实现区域良性互动格局的可行性措施呢?这些问题促使我们深刻反思差距扩大背后的深层原因。

一、我国区域差距扩大的困境:“极化陷阱”之谜

我国区域发展的非平衡战略在促进经济快速起飞的同时,也形成了区域差距不断加大的非协调态势:一方面以东、中、西部之间差异为主体的区域差距仍然十分显著;另一方面随着都市圈(或城市群)的逐步形成,都市圈(或城市群)的内部差距和都市圈(或城市群)之问的差距日益明显。

区域差距中无论是以东中西部差距为主的分布还是以都市圈为主的格局,都是极化理论的现实反应。区域禀赋的非均质性和历史机遇的偶然性会导致区域经济的差异发展,某些区域率先吸附周边地区的资源和要素迅速形成增长极或极点(核)。发达的极点(核)在强化对周边落后区域资源聚集的同时,弱化了扩散的功能,从而极点与周边的落后区域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两个极端,出现了“极化”。极化陷阱是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长期形成的极化过度而扩散不足的状况。在极化陷阱出现时,区域(部门)发展表现为先进的区域(部门)不断聚集资源和要素,而落后区域(部门)不断输出资源和要素,无法形成先进部门(地区)经济成果的扩散,从而造成先进部门(地区)与落后部门(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陷阱”一词形象地反映了经济进入低水平状态而无法自拔的情形,如果人们试图打破这种低水平的稳定,经济却有着一种回复到低水平稳态的趋向。这是在总量最大化过程中的阻碍因素,陷阱现象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刻的制度性因素和复杂的内在机制。基于对“陷阱”本身的理解,“极化陷阱”集中体现了经济体只极化不扩散或者极化过度扩散不足的情况,从而增长极点和周边落后区域的差距会持续性加大。

实证研究显示,我国已出现京津冀单核创新极化区、(泛)珠三角双核创新极化区和长三角三核创新极化区。以极化度指数来考察,这三大创新极化区中极化过度而扩散严重不足,特别是京津冀和(泛)珠三角周边都出现了明显的以“创新飞地”或“创新空洞化”为特点的“极化陷阱”。从扩散视角来考察,扩散不足导致区域联系始终停留在低水平之上,由此力”速“极化陷阱”的形成。brun et al(2002)证明了从东部到四部的扩散效应,并未发现从中部到西部的扩散效应。zhang and flemingham(2002)认为部分的存在从中国东部到中西部,以及从中部到西部的技术空间扩散效应,但过程极为缓慢。在对空间扩散效应的实证研究中一个基本的结论是:东部地区通过技术的聚集形成了一定的经济极化,却未能很好的实现扩散。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区域差距的产生和扩大,形成了区域发展中的“极化陷阱”。

事实上,世界经济中的二元经济现象不断发生着演化:从最初全球范围内的南方——北方之间的二元现象发展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系中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二元现象;目前又转化为一国内部区域之间增长极——周边飞地之间的二元现象。对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认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与此相对应的经济特征以经济聚集为主,扩散为辅,因此,空间扩散不足在一定时期内是一种常态。不可否认,二元经济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但是仅仅将二元经济简单地归结为历史阶段论则容易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寻找极化与区域经济协调之间的内在机制和原理,确定促进扩散的主导因素,成为理解“极化陷阱”的关键环节。

二、“极化陷阱”的经济学解释——区域补偿机制的内在冲突

极化陷阱的形成存很大程度上与经济成果可能带来的经济福利紧密相关。从我国经济福利目标的宏观转变来看,我国资源禀赋非均质的特征和经济赶超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在发展之初以追求经济的快速起飞为主,故周家政策倾向于基础条件优越的先进地区,由此带动资金、人才等资源向这些区域聚集,形成增长极;而随着经济发展,国家目标转向公平与平衡,国家政策制定也偏向落后区域。这是典型的卡尔多-希克斯标准(kaldor-hicks criterion,以下简称卡一希标准)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即在承认资源要素禀赋非均衡的前提下,优先发展少数地区,再通过少数发展起来的先进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然而,我们发现这种先富带动后富的模式,并未真正按照理想的路径实现。我国东、中、西梯度发展的构想也一直停留在理论设计基础上。相反,以“极化陷阱”为特征的区域差距正在加大。

卡-希标准认为只要存在一种虚拟的补偿机制使得一部分人财富的增加足以补偿另一部分人财富的减少即可认为社会总福利的增加。这体现群体福利实现过程在时间上的先后性和地域上的非均衡性,符合资源分布的非匀质性和资源有限性的经济现实。然而矛盾就在于:理论上卡尔多-希克斯标准中的补偿机制是虚拟的,即财富的增加部分对财富减少部分的补偿仅作为前提存在,而并未论证前提的可实现性。因此,依据此标准调节区域资源配置时,先进地区对落后地区的真实补偿需要现实基础。

构建如图1所示的卡尔多—希克斯标准模型。假设有a地区和b地区,a地区偏好劳动力,其中(5单位资会,5单位劳动力)>10单位资金>5单位资金;b地区偏好资金,其中(5单位资金,5单位劳动力)>10单位劳动力>5单位劳动力,假设有两利状态s和t:

如果双方达成协议:从状态s——状态t,a地区给b地区5单位资金;从状态t——状态s,b地区给a地区5单位劳动力,那么从状态s——状态t是一种改善,从状态t到状态s也是一种改善。那么无论是从状态t——状态s还是从状态s——状态t,都是一种优化,这样就不存在唯一解,也无法判断福利。的何种改进更好。然而,这只是一种静态判断。如果从动态角度来看,极化过程是资源从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聚集,落后地区对先进地区进行补偿,促进经济起飞,实现前期的福利优化;扩散过程是经济成果由先进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先进地区对落后地区进行补偿,促进经济的平衡,实现后期的福利优化。从而在不同时期,这种状态的转换都促进了特定时期的福利改进。然而现实发展中,前后期不同的价值判断和补偿要求导致补偿制度失效。

第一,不同主体对于补偿有不同的价值判定,将导致补偿不可实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价值判断会随之变化,即使对于相同价值也存在不同的价值评判。如果从状态s——状态t时,a地区愿意补偿给b地区5单位资金,而从状态t——状态s,b地区只愿意补偿给a地区2单位人才,b地区认为此时2单位人才即等于原有5单位资金,而a地区则坚持认为5单位资金必须等于5单位人才。这种价值判断上的时间差异会导致这种补偿协议的失效,从而补偿机制就无法实现。这是卡-希标准在现实应用中的动态非对称性。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于补偿标准的认识不同,从而形成了落后地区补偿需求过度与先进地区补偿供给不足的非对称状况。

第二,不同主体进行交换补偿时的要求存在差异,即进行补偿后的社会福利总水平比补偿前有所提升。发展前期,当落后地区的资源向先进地区聚集时,先进地区只需要形成高于落后地区的增长率即可。此时,这种增长率是与平均增长率相比较而言的。然而当发展后期,需要先进地区补偿落后地区时,则要求落后地区形成高于先进地区的增长率才能实现赶超,这一增长率是与最优的增长率相比较而言的。因此,当用前期先进地区所获得的福利来补偿后期落后地区发展时就存在两个内在的冲突:一是发展前期先进地区只需打破低水平的稳态与发展后期落后地区必须打破先进地区基于资源聚集累积效应所形成的高水平稳态的矛盾;二是发展前期先进地区对起步发展速率的低要求与发展后期落后地区对起步发展速率高要求之间的矛盾。

“极化陷阱”是区域经济发展中非均衡战略福利判别标准——卡-希福利标准内在冲突的结果。这种内在冲突如果在强政府主导力量下仍能实现一定程度的矫正,然而政府分权运动和市场化改革使我国利用政府这一第三方力量拟合卡—希标准路径的做法没有持续,从而使“极化陷阱”客观上成为地方政府主导下利益市场选择的结果。

市场化改革减弱了政府主导的力度。经济起飞阶段,资源按照市场规律向先进地区聚集,同时政府给予了补偿引导,这加速了先进地区的极化;当发展后期,先进地区对落后地区进行补偿时,这是一种逆市场的行为,因此需要政府克服市场的阻力。否则,在纯市场交易的环境中,只有等待先进地区的收益足够低或成本足够高到必须向落后地区流动时,进行扩散的市场选择才会发生。然而,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后期的市场化力量不断加强,逆市场行为的政府调控显得较为乏力,这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四部大开发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地方分权运动使得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中具有较强的主导性,中央政府调控的市场强化与地方政府调控的政府强化并存,这种模式的直接后果就是资源向经济中心聚集容易,而极化后的扩散困难。地方政府在本区域的主导性增加了不同区域间协调的难度,为经济极化后的区域协调与产业互动设置了障碍。因此,中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已出现了明显的只极化不扩散,或者极化不足与区域差距扩大外存的奇怪局而,这被视为“极化陷阱”。特别是产业聚集只实现了资源要素的集中,而没有体现经济成果和技术创新的扩散,阻碍了区域产业的规模扩大和区域分工。

三、结构性协调与功能性协调的互补——对“极化陷阱”的进一步分析

补偿机制失效是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深层原因。当补偿机制失效后,利益协调受阻,这种阻力不断循环累积,促成了极化陷阱的形成。在补偿机制整体失效的前提下,我们需要对不同的补偿进行具体分析,以寻找政策的突破口。

区域之间的差距可以分解成三个部分:一是由要素增长带来的增长差距;二是中要素流动带来的结构差距;三是全要素增长带来的竞争差距。以这三种不同的差距为基础,对区域利益的补偿主要依赖于两种途径:一是利用不同要素在区域之间的价格差,通过要素的区域流动实现区域增长,从而获得资源结构性配置的收益。这种资源共享的结构化机制,形成了结构性协调。二是依靠技术或要素融合等因素形成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而获得资源功能性配置的收益。这种价值深化的功能化机制形成了(全要素)功能性协调。

第一,结构性协调的增长空间越来越小。卡—希标准所强调的区域补偿是依靠要素在区域之间转换所释放的生产力米实现区域利益平衡。落后地区低成本劳动力向先进地区相关产业的转移,通过不同地区要素价格的差异实现了区域利益的转移和分配;或者先进地区资金向落后地区转移,从而实现资金的区域转换。然而,这种协调只是一种简单的要素的流动,是区域要素之间的结构变动,并没有改变要素的内在性质。在结构性转换到一定程度时,这种转换会趋于稳定。根植于原有区域市场而形成的关系网络,通过原有区域的加总来实现市场的扩大,并没有创造新的区域市场,也没有改变落后地区承接能力和经济实力落后等关键问题。

第二,功能性协调的力量正不断增强。卡-希标准最终落实上的困境反映了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必须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上形成融合之态,才能摆脱简单要素转移,形成区域之间经济功能的互补。经济功能是区域的主导功能,反映了区域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分工状态。主要包括区域间技术的研发与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企业的深度合作等等。当前我国各省份,从自身作为经济增长极的视角出发,形成产业同构化和重复建设,这不仅是一个产业分工和布局的问题,更是区域之间利益尚未融合所导致的功能互斥的结果。因此,极化陷阱的困境提出了改变对增长极传统看法的要求。增长极所带来的极化陷阱反应了各区域对增长极的过度偏好,由此忽视了区域中以产业链、价值链等经济技术联系为基础的系统重构。这种重构不能简单地依靠资源的共亭或资源流动所形成的结构调整,而必须依靠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所形成的区域价值网络的延伸。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区域协调的组织细分和竞争规则。

四、弥补“极化陷阱”的路径优化

(一)由重视要素的区域转换向重视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转变,保持区域之间合理技术差距

过大的差距已使结构性协调趋于减弱,因此加强对功能性协调的投入力度将是未来政策的着力点。可行的建议包括:按照各区域经济规模(gdp)占比,从地方财政中提取相关产业的培训基金、技术推广基金、信息平台建设基金、产业配套建设基金等专项基金用于加大对落后地区劳动力的培训、技能的升级、技术的推广,以加强落后地区的技术承接能力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先进地区企业在落后地区的投资给予在税收、折旧、人员工资等方面的优惠。加大落后区域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增加对区域转移支付的政策奖励等。同时科技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应加大对落后区域创新的直接投入,包括对科技投入的增加,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政府科技采购的规范化和透明化,落后区域科技配套的建设等;另一方面应加大对创新的间接支持:包括落后地区人才培养、人才留用、人才引进和人才创业的配套政策,户籍制度改革,高新产业区域的科学规划以及产业政策的科学化等等。

(二)由重视单向聚集的增长极向开放型的区域竞合体系转变,建立区域互动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例9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133-03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形势之下,经济利益是市场经济的强大驱动力。企业生产也更加注重经济利益的获取率,无论是哪个经济团体都更倾向于将生产资本投入到配置合理、生产高效的地区,希望以此带动整个生产环节的效率和效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适用于同样的道理,若想获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让不同区域的经济要件满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求。[1]当下,广东省有四个经济区域,分别为珠江三角洲区域、东翼区域、西翼区域以及粤北山区。广东省是一个现代化进程起步比较早的国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的历程的不断推进,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广东省告别了以往落后的农业大省局面,开始了经济大省的发展态势,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都比较乐观。虽然广东省的整体发展状态呈现出一个良好的态势,但是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存在差异,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不仅成为广东省经济水平提升过程中的一个阻碍,而且也拉大了广东省地区的贫富差距,使得区域间矛盾不断深化,不利于广东省的地区稳定,违背党中央要求建设和谐社会的宗旨。当下,广东省各市以及地区并没有感受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利处,无法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各市以及不同的地区还没能够认识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下整体进步的现实需要,未能积极地树立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并付诸于自觉积极的行动,这也是制约广东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阻碍。[2]

一、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不同方面共同造成的结果。广东省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理念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福利政策也各不相同,因此相关联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下面我们将借助经济学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具体如下:

(一) 需求牵引论:区域间缺乏相互协作的动力

广东省政府为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良局面,把广东省整合分为四个区域,四大区域并非严格的行政区划,没有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格局,造成了一种省里急、市里等的上热下冷局面。另一方面,四大区域之间没有形成一个不同情况不同标准的考核标准,而是采用经济总量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等指标进行统一衡量,也并未形成一个评比各地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贡献的考核,无法激发各区域为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努力的动力,不同地区仍然各自发展,并且存在一定的误区,经济水平占优势的地区顾虑区域间经济发展会失去优质资源,经济水平占劣势的地区担心区域间经济发展会对本区域经济发展造成更大的威胁。

(二) 输出基础论:主导产业缺乏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主导产业是带动一个地区发展的关键元素之一,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越强劲,对地区的辐射带动范围越广泛,辐射带动效用也越强大,可以聚集其他相关产业迅速靠拢,不断支撑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3]目前,广东省除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发挥了一定的聚集带动作用之外,其他区域的主动产业的带动力存在显著不足,一方面三大区域内的主导产业数量较少,三大区域内的五大行业占全省的比重偏低,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行业更是无法发挥带动作用。另一方面缺乏规模宏大的工业企业。广东省有343家大型工业类企业,但是除珠江三角洲区域以外的三大区域的工业企业只有24家,远远低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难以为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增长极论:核心区域缺乏辐射带动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成功地运用了增长极经济理论,通过区位以及政策等优势让特区经济发展先行一步,随后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广东省并没有将核心城市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一方面,广东省的核心城市的城市影响力不断减弱,以广州和深圳为例,两大城市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降低。另一方面,从区域来看,广东省的东西北三大区域没有形成自己的经济扩张力,不仅没有形成经济增长极,反而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不利于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力量的凝聚。[4]

(四)区域创新论:区域内的科学技术应用性不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将科技成果不断应用于经济生产过程中,对于商品化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极大的促进。创造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竞争力,形成一个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大法宝,只有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将先进的技术以及应用理论应用到生产中不断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竞争优势。广东省的地西北三大区域的科技投入力度明显不足,科研费用的投入远远低于全省2.3%的水平,无法为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应用的贡献。

(五)梯度转移论:区域内难以形成后发优势

梯度转移理论是经济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经济理论,它主张让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优先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随后通过产业转移以及要素转移来带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经济整体提升。广东省的珠江三角区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明显优于其他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但是三大区域并没有借助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反而不断在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拉大差距,并没有形成后发优势。[5]虽然广东省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但是区域内难以形成后发优势,这对于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和阻碍。

二、 促进广东省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回顾历史,广东省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改革开放开始初期,广东省通过让少数地区先富起来的发展战略,首先选择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先富区域,带动整个广东省的经济发展。进入90年代之后,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先期发展导致了四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地区间经济不协调发展的矛盾和弊端日益显露,广东省又通过增长极带动策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继续发展经济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的同时,积极采取有力的措施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6]伴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广东省面临着新的经济形势和经济任务,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只有适时采取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才能实现广东省经济协调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美好愿景。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地区考核体系

广东省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之所以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是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适合实际情况的考核体系。切实可行的地区考核标准是加强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方向标。地区考核标准的制定可以将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真正落实,不断加强区域之间的联合行动。考核体系的建立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考核的标准,另一方面是考核的内容。关于考核标准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实行不一样的考核侧重点,不能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对于经济发达的区域,需要鼓励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需要偏重于考核它的人均水平以及环境保护状态,积极转变剩余劳动力,提高城镇化的水平。对于考核内容,应该变革过去的考核项目,适时调整,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突出贡献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改变地区只顾自己,不顾大局,目光短浅,不顾未来的偏激想法与做法。[7]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合理进行资源配置

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做出了不同的战略选择,从最初的效率优先,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如今的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就是将两者放在一样重要的位置。在广东省资金投入、技术投入等资源配置上,立足于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立场,从全省的整体利益以及长远发展出发,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与选择。兼顾效率和公平可以有效地避免政府与市场失去主导问题的出现,是广东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法宝。[8]广东省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问题,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充分了解地区的阶段性状态,通过适时有效的政策,合理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 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增强政府的主导力量

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元素,市场作为主体地位,对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市场调节也存在了一系列的弊端,比如自发性、盲目性以及滞后性,容易造成地区的经济波动,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还需要借助政府的主导力量进行有效的调整。政府应该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增强对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建立健全广东省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向制度化与法制化,树立全局意识,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进行全省统一规划,通过各种形式的政策支持,实现区域间的交流与联动。[9]只要将市场与政府这两大法宝联合运用,在遵循市场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贯彻落实各项政策进行有效的干预,那么广东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将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四)加强全省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实现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便捷的交通条件、畅通的信息网络、便利的服务设施等一系列的区位条件都是经济团体进行经济发展需要考虑的要素。[10]同时,这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经济团体经济发展的经营成本,更是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能否具有承载发达地区辐射带动作用的关键考核标准,为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奠定重要的基石。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对交通网络的建设,完善多项交通,构筑畅通快捷的交通通道,打通顺畅的信息交流渠道。通过区域建设一体化,统一规划,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关联化,不断减小区域内的联系障碍,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省范围的自由便捷流动,增强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交流,克服交通信息的一系列弊端,充分发挥成本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协调发展。

(五)实行不同区域梯度错位发展战略

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处在一个中等偏上的层次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扩散效应正在不断加剧。广东省应该从两方面着手克服严峻的形势,一方面,要不断打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增长极弱化的矛盾,与此同时,还要避免出现集聚出现的不良反应。若想突破这一问题,兼顾大局。首先要进行合理的定位,科学进行产业布局,最大限度降低同质竞争的存在,实行区域梯度错位的发展战略。珠江三角洲地区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高端的国际服务平台,其他三个区域要着重发展第三产业,注重地区环保等工作。不同层次的不同地区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增长极。逐步打破地区界限,尊重客观发展规律,着重发展沿海地区,创建沿海地区经济带,最终构建成一个横向纵向相通的多极网络经济格局,为实现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三、 总结

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的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问题,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探究,结合最新的时代形势,把握时展的新变化,适时制定适合当下发展的新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需要站在全局的观念之下,秉承着科学的精神以及务实的态度,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广东省不同地区的政策法规,从上到下,树立全民意识,不断提升推进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全省应该贯彻落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计划,通过完善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机制,不断落实监督机制,真正做到将计划科学完善,将行动落实到位。唯有将一系列的战略选择落实成一项项具体可行的实施措施,全民多区主动参与,认识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并付诸于有效的行动,才能不断推进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步伐,最终为广东省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走在路上,虽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相信经过全员共同坚持不懈的努力,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定可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任军,张加恭.广东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6(03):9-12.

[2]周立坤.广东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03):62-64.

[3]朱继武.广东省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性分析[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 2005(01):51-55,

[4]雷小清,易建华.广东省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分析及对策[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7(03):57-62.

[5]胡振宇,黄宁生.广东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结构性及人口因素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91-97.

[6]孙良媛,潘志刚.广东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1(05):62-66.

[7]薛声家,吴永新,陈浩.基于DEA有效性的广东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分析[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2004 (04):30-34.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例10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十年来,山东经济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山东省各地区发展并不平衡,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并且成为制约山东省经济进一步发展与经济质量提升的障碍。对于如何实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我认为,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进程,区域经济的现状以及实现协调发展的途径和对策进行梳理,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进程的概述

(一)1984年至1991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起步阶段。薛克在《山东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指出了山东省东西部发展的差异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东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措施。

(二)1992年至2002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深入阶段。徐瑞华,杜德斌在《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程度不断扩大,并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举措。

(三)2003年至今: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成熟阶段。这一时期,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傅增清:《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策略选择》;李广杰,侯晓敏:《论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他们均指出新时期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解决地区发展差异问题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促进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和途径。

二、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

学者们认为,造成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张平,朱智强在研究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时,认为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的说来,是主观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客观方面,由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历史发展水平等差异,山东省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可能是均衡地同步发展,这就深刻地影响到当地农业的产业升级和第二、三产业的兴旺,进而产生区域差距。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和人口素质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长快、人口素质普遍偏低,居民缺乏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观念,缺乏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的理念,是阻碍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致命性因素。[1]

李广杰,侯晓敏也指出,受自然、历史及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征。与山东东部发达地区相比,鲁西和鲁南等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差距明显。[2]

三、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研究

近年来,学者们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徐瑞华,杜德斌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区域经济差异程度不断扩大,山东经济发展不均衡体现十分明显,胶东、胶济沿线、京沪鲁中南段两侧是山东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其他地区发展水平较低。以国内生产总值来说,上述半环状地带涉及9个市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3/4,鲁西北,鲁中南8市所占比例不足1/4。产业结构层次普遍提高,但地区差异显著。地区经济发展支持力“东强西弱”。[3]

张广威,车培旭认为,山东省是全国的经济大省,发展速度快,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向集约型转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下,国际产业不断向省内转移,山东半岛地区近几年迅速崛起,经济实力凸显,日趋成为全国重要的增长极之一。但山东市域、县域经济差异较大,东西部地区间和城乡间贫富差距大,同时也存在“问题”区域。尽管全省的空间经济有差异和问题,将成为发展的挑战,但这也为区域要素的整合提供了战略空间,今后在区域结构调整和区域开发上大有文章可做。[4]

傅增清也指出山东区域经济的差异表现为以下几点:(一)山东地区经济差异长期存在且程度不断扩大。(二)产业内部结构地区差异显著。(三)地区经济发展支持力“东强西弱”。(四)城市化水平“东高西低”。总之,山东目前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是综合的差距、全方位的差距。[5]

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影响,张平,朱志强认为: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它可以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及提供区域竞争与合作的平台,有利于形成一种区域间你追我赶的和谐局面,并最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健康地发展。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将会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扩大将阻碍我国步入小康社会的进程,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6]

四、关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的研究

当前,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山东省政府应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确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加快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各区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充分发挥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地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山东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徐瑞华,杜德斌认为,必须正视地区差异,重视经济发展效率;建立省域差异警戒水平,在省域差异警戒线下进行合理的政策调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发展;构筑产业“点—轴”系统,增强经济辐射功能;实施“科教兴鲁”战略。[7]

时亚栋指出,实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立足各地特色,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必须着眼于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局限,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山东在全国区域发展大格局中的竞争力。(一)充分发挥半岛经济区和省会经济区的带动和脊梁作用。(二)加快东西结合步伐,加大政府资金扶持投入力度,努力振兴鲁西南经济。[8]

张广威,车培旭认为,需要采取以下策略:(一)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崛起;(二)协同区域发展;(三)统筹区域城乡发展;(四)承接产业转移;(五)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和“海上山东”建设;(六)重视省界区域经济发展。[9]

姜绍华认为,要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考虑,山东地区差距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扶持措施,另一方面,需要启动西部地区的内在活力。(一)制定规划,把解决地区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作为重要的宏观政策目标。(二)加快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动西部落后地区的开发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三)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开发的特殊区域政策。(四)积极调整财政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五)积极运用金融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的信贷支持。[10]

傅增清指出,缩小山东地区差距的策略选择如下:西部的鲁南、鲁西等区域宜选择增长极跨越式发展模式,可优先做大济宁、日照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应将中部崛起提升到新的高度;以青岛为龙头,一体化网络模式开发半岛城市群。[11]

马浩认为,要正确处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全面贯彻蓝色经济战略背景下的山东省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充分发挥东西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抓住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在继续发展东部的同时加快发展西部经济发展,实现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完善市场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生态互补型产业结构,促进企业间合作共赢。进一步完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政策体系,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政策扶持力度。[12]

贾希亮,郑艳娜认为,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有以下几个:(一)强化青岛、济南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二)建立内外联动机制,促使区域经济由差别发展走向协调发展。(三)加快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步伐首先,要加快推进工业化。[13]

五、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研究中对文化因素的关注,国际区域经济研究中出现了强调文化和制度因素的学派。一些主要来自有地理学背景的学者们,认为经济空间差异只有放置于文化、社会和政治关系之中,才能很好地加以解释;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半官方机构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制,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中,对于文化、社会等因素关注较少。此外,对于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半官方机构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制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也鲜有研究。

此外,目前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的研究视野不够开阔,大多局限在山东省内部。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应当将山东省经济的发展置入全国乃至世界经济格局之中。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其他省份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经验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平,朱智强:《和谐山东构建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李广杰,侯晓敏:《论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学刊》2007年第7期.

[3]徐瑞华,杜德斌:《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山东经济》2002年第5期.

[4]张广威,车培旭:《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年第1期.

[5]傅增清:《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策略选择》,《山东经济》2009年第1期.

[6]张平,朱智强:《和谐山东构建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7] 徐瑞华,杜德斌:《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山东经济》2002年第5期.

[8]时亚栋:《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2期.

[9] 张广威,车培旭:《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年第2期.

[10]姜绍华:《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战略选择》,《山东经济》200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