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发展路径规划模板(10篇)

时间:2024-03-12 16:21:03

发展路径规划

发展路径规划例1

[关 键 词]文化旅游;发展路径;规划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具有关联性高、涉及面广、辐射性大、带动性强等特点,因而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产业,也是全国各地政府部门与文化企业热衷的领域。

文化旅游产业规划需要顶层设计以宏观视角布局谋划。如果从时间线考虑产业的发展路径,依照惯例会划分为短期、中期、长期,每一段时期的长短并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标准,而是以达到某种结果而划分的。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来说,笔者认为,短期应主抓“三项工作”,中期应打造“三大工程”,长期应注重“三大效应”。

一、短期的“三项工作”

一个城市或地区未来是否有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想法,必须着眼于本地区的实际。短期内必须要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梳理工作。文化旅游产业必须要有资源支撑,这些支撑可以看作是“相对独立的旅游元素”。梳理工作的主旨在于将区域内具备发展潜力的旅游元素逐一挑选、甚至挖掘出来,摸清家底,形成清单,以备日后整体规划。

旅游资源的梳理工作应该注意一个重点领域――旅游元素的挖掘。民间有很多“深藏不露”的好去处,只因知名度低,人迹罕至,因此被人忽略忘记。如果这样的景点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开发的条件,就必须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加以重视。同时,在梳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将目光集中在“自然风光”上,要兼顾甚至格外重视人文旅游元素,质朴的民风,奇特的民俗,古老的文化,绝版的传承……这些都是在未来存在发展可能的旅游元素,应该在最初的梳理工作中呈现出来。

(二)整合工作。区域内具备同一属性的旅游元素,应当在这一环节加以整合和归类。比如自然风光类中,就可以继续细分为山、水、林、花等等,如此划分的目的就是便于整合。将具备同一属性的旅游元素整合到一起就是设计旅游主题。用带有创意性的主题将相关元素关联起来,就形成了旅游项目。比如,某区域有ABCD四处山景,每年的春季,四个地方的山花相继开放,花期有交叉重叠,那么,由A到D的四个地方,就可以用诸如“观花之旅”的主题加以关联。这样,既延长了旅游路线,又带动了全境发展。

(三)优化工作。经过前期的梳理与整合,已经在域内形成了一系列具备发展条件的旅游项目,接下来,要对既有项目进行发展优化。一方面,要把有特色的项目打造成招牌项目、龙头项目和亮点项目,用这些“点”来带动“面”,形成牵动格局和引领效应;另一方面,要对发展不力项目进行改革和调整,做到扬长避短,突出优势。

短期内三项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区域内旅游产业发展筑牢基础。通过一个一个项目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范儿”,比如视觉冲击力、听觉追溯力、触觉感知力和味觉感染力等来让本地文化内涵外在化,底蕴直观化,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吸引游客到此游览度假。因此,短期内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目标就是利用上述直观力量来打造本地“非来不可的吸引力”,聚拢人气,发展旅游。

二、中期的“三项工程”

中期规划应当在短期的基础上侧重文化旅游产业的持久性发展,因此,中期内要重视如下三项工程:

(一)巩固工程。一个旅游项目的启动和运行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需要较多部门的密切合作,可以说成功来之不易。而现实中很多旅游项目往往是昙花一现,也许借助某一次旅游节、一次大型活动将项目“推火”,但活动之后便销声匿迹,从人们视线中淡出。透过这一现象,我们能够看到旅游项目在持续发展问题上还存在惰性和黏性。由此可见,项目的巩固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项目巩固不单要完善此前运作中存在的各项不足,还要着眼于未来进行有必要的前瞻性投入与策划。一个项目可以立在那里上百年风雨不动安如山,但围绕项目的思维却不能停滞不前,一旦停止思考,旅游产业便会下滑倒退,甚至被挤出市场。

具体而言,巩固工程细分为两大方面,三个环节――第一方面是供给方的巩固工程,这其中包含两个环节:一个是物化基础的巩固,比如基础设施的改善、硬件环境的改善、配套设施的改善等等;另一个环节是思维认识的巩固,比如发展理念的坚持与完善、运作模式的调整等等。第二方面是需求方的巩固工程,主要工作就在于市场维护环节。一是继续加大市场宣传,巩固市场空间;二是继续维护合作渠道,巩固项目辐射力;三是深入开展客户关系管理(CRM),增加游客对项目的忠诚度。

如果说短期内的准备工作决定了一个项目能不能走下去,那么中期内的巩固工程,则决定了一个项目能走多远。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的软硬件,不断巩固企业(项目)与市场的关系,一个项目将越发成熟,从而激发游客“再来一次的冲动”,按照市场营销中的1:8:25的原理,市场规模和游客到访将持续增大,项目才可能越做越大。

(二)拓展工程。中期,旅游项目进入了稳定的发展阶段,可以考虑项目的进一步拓展。首先,是项目区域的地理空间拓展。原来的景区向四周扩大,增加景区空间和接纳能力,也有利于进一步添加新的旅游元素;其次是行业的拓展。由单一旅游项目,向综合型项目过渡。当前很多旅游项目都存在内容单一的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切实做到“四个转变”尤为重要――即,在产业发展上,从行业办旅游向全民兴旅游转变;在产业增长方式上,从单一的“门票经济”向整体的“产业经济”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从单一型向融合型发展模式转变;在产业业态上,从观光游览向观光游览与休闲度假、研学、康体、养生、养老等模式并重转变。只有转变思维观念,才能够有效拓展。

(三)提升工程。巩固拓展两大工程,其落脚点在于项目的外在形式,而提升工程的落脚点则是在项目的内在底蕴。即,提升工程需要将该旅游项目上升到“文化引领”的高度。

对于文化旅游来说,旅游是“形”而文化是“神”。蕴含在旅游活动背后的文化,才是最具影响作用的“软实力”。各地区所拥有的景区、景点以及依托其建设起来的旅游项目,只是一种“文化旅游资源”,而非“文化软实力”。软实力是资源中的精华部分,是经过转化的资源。一般而言,文化软实力的实现需要得到“认同”,而认同的产生,则要经历“好奇―喜欢―欣赏―认同”这一步骤。而做到“认同”则必须通过文化引领来实现。

让游客通过一个旅游项目认同一个地域的文化,其实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这要求旅游项目的策划者要熟悉当地的文化亮点,挖掘项目的文化价值。比如一个项目无论名称、主体景观都与龙相关,那么上升到文化引领的层面,则需策划者深入研究当地龙文化的发展渊源,并且要研究当地民俗中的龙元素以及龙文化在当地的影响力。借助景区的硬件和文化的软件,共同设计出的龙文化旅游项目,才能算作真正的文化旅游项目。由此派生出的文化节、旅游节才能够和当地文化相衔接,一方面强化了景区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树立了项目的招牌,打出了项目的亮点。

综上所述,一个旅游项目的提升工程一定是一个文化创意产生的过程,在景区同质化趋势较为严重的今天,独特的创意无疑会为单一项目打开局面,赢得新的市场。

三、长期的“三大效应”

(一)品牌效应。做旅游产业最重要的就是知名度,有知名度才会有到访率,而品牌是提高知名度的最佳途径。同商品的商标一样,旅游产业的品牌也是一种“强信号”。比如提到西安,人们就会想到兵马俑、大雁塔和羊肉泡馍,显然,上述几种事物已经在人们心中形成了固有印象,是一种“标志性”的事物。这种“标志”会对消费进行一种强势的“指导”和“引领”。所以,消费者心中有了品牌,其消费就有了导向。也正因为如此,文化旅游产业才要求尽快形成特色品牌,以在市场中形成有力的引导效果。品牌的底蕴是文化,因此,文化旅游项目必须注重文化底蕴的培育和挖掘,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个时点以此形成品牌。

旅游项目的品牌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景观类品牌,即以独特的景观视觉效果在游客心中形成不可磨灭的印象,比如黄山的迎客松,桂林山水,九寨沟等等,这类品牌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自然禀赋,所以,具备奇观绝景的地区无疑是一种偏得;第二类是行为文化类品牌,这类品牌往往结合了人文的因素,用人的活动和行为,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旅游经历,让人久久难忘,口碑相传,最终形成品牌。比如云南泼水节、乌镇水乡、草原那达慕等等。由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类品牌成为今天各地竞相打造的旅游招牌和旅游核心竞争力;第三类是物产类品牌,即一个地区因为盛产某些物品而带动游客到此观光采购。比如武夷山红茶、景德镇陶瓷、宜兴紫砂壶等等,物产的成名都有久远的历史因素,非一日之功,因此,物产品牌在产品门类众多的今天不太容易形成,但可以与人文品牌一道开发,形成品牌互动。综上所述,无论哪一种品牌,都会起到拉动本地旅游的作用,旅游产业乃至服务业,最终都将依托品牌而生存,品牌战略应当成为各旅游项目(旅游区域)的长期重点目标。

发展路径规划例2

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通读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不难发现有这么几个关键词:规划、创新、发展。正如指出的“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美好的生活需要憧憬,美好的未来更需要规划。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高职思政教学要想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需要科学规划,而且要用创新理念规划高职思政教学发展新路径。

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加强课程建设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高职思政教学发展离不开课程建设,而拥有一支基础理论知识过硬、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双高”的思政教师队伍又是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实现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见,要寻求高职思政教学发展路径,从根本上说,还是应该从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两个方面着眼。发展路径要有新突破,就必须用创新理念加以规划。笔者将在下文中从思政课程建设和思政师资队伍建设两个方面谈一下如何运用创新理念规划高职思政教学发展新路径。

用创新理念规划高职思政课程建设发展新路径

1.高职思政课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受思政课一直以来不被重视的先天因素影响,很多思政教师认为思政课属于理论课,仅仅满足于把握教材;很多学生认为思政课就是给他们灌输大道理的课,平时不好好听,考前临时突击记一记、背一背,仅仅满足于考试合格。第二,高职思政教学内容与普通高校思政教学内容并无大异,还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等为主,其中对企业法规、企业文化、岗位职业道德以及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渗透不够,与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缺乏高职教育特点。第三,思政课没有职业操作要求,学生职业道德、思想问题与服务意识无法用具体实操标准来测定。

高职院校思政课急需加强课程建设,推进教育创新,变革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规划目标

第一,围绕职业化目标:融思政教育于职业生涯,融汇高职特色,着眼职业发展,面向学生实际。第二,组建专业化平台:融思政教育于专业文化,注重产学结合,实现校企联动,倡导知行并举。第三,渗透主流价值观:融思政教育于行为规范,探求职业精神,追寻生命责任,彰显人文特质。

3.发展路径

(1)创新教学内容: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力求贴近专业实际。以、教育部有关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课程特点,着眼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按照社会发展对高职学生的要求,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合格高职生。以此配合专业教育,服务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同时也推动了高职思政课从“理论教学”向“行动教学”的转变。

(2)创新教学模式:理论课实现模块化教学,实践课实现项目化驱动。理论课在遵循教材大纲的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和专业实际,打破原有的教材框架结构,将职业素养、企业文化、专业发展趋势、创新创业等内容融入教学内容,重塑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块体系。实践课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遵循实际的工作流程,通过有序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项目化驱动让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情境来体验实践和感悟问题,最后检查任务成果并总结学习过程。教学模式的转变带动学生学习状态的转变,使其主动建构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探究式学习体系。

(3)创新教学方法。第一,主题讲演与答辩法:提高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例如课堂上的“我是职业人”演讲,学生依据自身所学专业,以我是医生,我是会计,我是技术工人等为主题,就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怎样争当技术骨干,如何保证优质生产等进行讲演。引导学生主动查找资料、查阅图书,思考职业问题,把握行业最新动态。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职业问题、树立职业理想、增强职业荣誉,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第二,情境教学与讨论法: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课上设置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将会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情境,比如操作失误、产品质量不合格、与服务对象发生冲突、生产设备突然损坏、与同事出现矛盾纠纷、领导批评等,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并分析解决,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思维和职业道德修养。这种方法需要思政教师平时注意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认真的分析,将所收集到的信息上升至理论层面,形成切合实际的问题素材。第三,信息技术教学法:拓宽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空范围,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通过网络平台,开辟网络专题课程教学,通过学生自学和教师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课外学习;利用QQ群、电子邮箱、微博、MSN、手机微信等渠道开展合作学习与交流;利用网络加强个别辅导,及时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心理咨询、信息沟通等,解决学生学习、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时效性比较强的现实问题。

(4)创新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具有导向性作用,思政课有别于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最主要一点就是要求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故而思政课考核应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的考察,运用综合评定的方式,使“知行统一”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发挥到最佳。建立“4+1”模式的考核方式,将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日常行为规范以及班主任(辅导员)的评价考核四个部分与期末理论考试结合起来评定学生思政课的最终成绩。

用创新理念规划高职思政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的新路径

1.高职思政师资队伍基本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整体思政师资队伍的现状是:人数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科研和创新能力不强、教师来源较为单一。就现阶段来说,高职思政师资队伍建设还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全院共有思政课教师22名,其中专任教师13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助教3人、教员2人(其中硕士6人、本科7人);兼课教师9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助教2人(其中硕士2人、本科7人)。所有教师均毕业于普通高等院校。从中看出:(1)硕士学历所占比例未达到50%。(2)教研室内专任教师数量有缺口。(3)高级职称比例过低。(4)几乎所有教师都毕业于普通高等院校,而不是职业院校。高职思政师资队伍要想融入专业建设并适应未来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进行有质量的扩充和相关职业化的转型。

2.规划目标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对师资有高等性和职业性两个要求。因此,一方面,高职思政教师需要从学历、职称、专业技术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提升,以此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对师资高等性的要求;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不仅体现在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上,还充分体现在职业性上,即要具有指导学生实际生活工作的技能。因此,高职思政教师还需一改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思路,向强调技能、突出应用能力的高职思政教学新理念转变,以此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对师资职业性的要求。

3.发展路径

(1)在今后五年中继续引进高学历教师,鼓励现有的在职教师提高学历,大力开展科研攻关以晋升职称,从而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对师资高等性的要求。

(2)注重对新进教师的职业化培训。一方面要重视岗前培训,另一方面还需要派送新进教师到相关行业、校企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充分学习和了解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将这种模式与高职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专业设置等相联系,总结出高职思政课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等方面的专业要求,从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这对新教师实现职业化转型意义重大,真正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3)加强现有思政教师的职业化培训。第一,主动对接专业,促进思政教师转型提升。相对固定的教师到所在专业任课,加强思政教师与专业团队的联系与沟通,参与专业建设研讨,深入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再将其融汇贯通至思政课理论的教学中去,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派送思政课教师到部级示范高职院校考察调研、参观学习,聆听专家讲座、参观校企合作企业,并使思政治课教师切身感知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向,不断更新自身教育教学理念;第三,安排思政课教师去企业一线考察,了解企业的生产、生活、规章、奖惩等,与企业相关人员交流学习,了解企业最新动态。运用这些第一手材料,扩大对专业、职业和企业的认识,并结合教学内容形成思政课职业性的特点。

(4)引进行业企业优秀员工兼任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学力量可以多样化,通过对行业企业优秀员工进行师范技能培训,合格后到学校兼任思政课教师,把行业企业里的管理运营环境、最新专业动态、科研攻关方向、专业人才供求信息等“一手材料”带入课堂,满足学生对职业性的需求,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http///。

[2]宋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发展路径规划例3

1、城市规划是调控房地产开发的宏观依据。城市规划是一种整体的、长期的行为,而房地产开发是一种个体的、短期的活动。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的影响主要体现为:

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起着规范和管制作用。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开发商由于受到自身利益的驱使,往往只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全局和社会利益。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体现为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任意提高容积率或建筑密度或占用公共绿地。2010年8月,湖南省长沙市就发生了因开发商擅改容积率致使500户居民告规划局不作为的事件。长沙市广汇房地产公司在原告们居住的小区附近新建了一个名叫兰亭峰景的楼盘,楼盘有4栋高楼,其中3栋为连体楼盘。这些高楼几乎都存在楼层加高、与原告们居住小区距离太近等问题。自从这些30多层的“摩天高楼”建起来之后,原告们大白天都要开灯才能够生活。特别是冬季,寒冷的北风本来就让人难受,回流过来的北风更是雪上加霜。原本日照、采光、通风都很好的情况不复存在,严重影响到原告居民的正常生活。成为因擅自改变建筑容积率、被国土资源部披露并挂牌督办的湖南协力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铂宫”案后的又一社会反响强烈的事件。因此,有必要通过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行为进行规范和管制。

城市规划影响房地产开发效益。影响房地产开发效益的因素很多,城市规划就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城市规划通过影响地价从而影响房地产开发效益。城市的性质、职能、规模,城市土地配置的合理程度、用地功能布局以及城市建设总体容量控制标准从总体层面上决定了城市地价的高低,这些因素主要都是由城市规划决定的。

城市规划指导和促进房地产开发。由于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蓝图。因此,城市规划都是建立在详细调查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2、房地产开发是实现城市规划合理化的有效手段。房地产开发是实现城市规划的有效手段。房地产开发,尤其是房地产综合开发,由于能够较好解决规划和实施的矛盾,从根本上克服分散建设的不足,成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效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可借助房地产开发这一经济手段来调节和促进城市的用地结构、布局形态和功能分区等趋于合理。

房地产开发可以促进城市用地结构的合理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城市用地结构极不合理和土地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房地产开发热的兴起和城市土地的有偿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促进了城市规划的发展。地价促进了城市用地结构的合理化,通过集中合并,综合开发等途径,提高了城市土地的经济效益和利用效率。

二、房地产开发与城市规划的相关性分析

1、从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内涵、性质不同来看。在编制城市规划和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各自考虑问题的侧重点也不同。从发展战略方面看,城市规划侧重于从宏观角度分析城市的发展条件,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而房地产开发则多从微观角度考虑企业的发展;从时间上看,城市规划侧重考虑长远的和远景的效果,兼顾近期发展,而房地产开发更注重近期的效果;从空间上看,城市规划注重整体的空间结构组织和各类用地功能的配置,而房地产开发则多从局部考虑项目的区位选择;从效益看,城市规划注重研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的相互统一,侧重研究降低社会边际成本,提高整体综合效益,而房地产开发更关心开发项目、开发宗地或企业经济效益;从信息反馈角度看,城市规划侧重听取市民的反馈意见,满足大多数市民的需要,而房地产开发侧重搜集市场信息,适应市场的需要。所以,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是宏观和微观、整体与局部、长期与短期关系,后者服从前者、前者应兼顾后者的相辅相成关系。又因其侧重点不同而产生矛盾。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影响着城市未来的建设和发展。

2、从城市规划的不同分类对房地产开发的指导来看。房地产开发中的商品房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房地产开发和商品房建设,也要接受城市规划的指导,纳入到城市统一规划之中。但是,城市规划是有层次的,各层次的规划对房地产开发的指导作用是不同力度的。

一般来说,城市总体规划对房地产开发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指明房地产开发用地的方向和地段;确定房地产业的开发规模、时序和步骤;安排房地产项目用地周围的环境和配套设施。分区规划的指导作用更加具体,尤其是在如下两方面要更加明确:确定居住区、片区、组团的划分,大致框定各居住区、片区、组团的用地范围和人口规模;指明各居住区、片区、组团的建筑及用地容量控制指标。详细规划对房地产开发的指导性、控制性更强,规定各地块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规定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提出各地块建筑体量、色彩等要求。因此,以为有了总体规划就可以对房地产开发进行完全的指导,或者要求总体规划就做到像详细规划那样来指导房地产开发都是不切实际和无法做到的。

三、房地产开发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的路径

随着中国城市化快速来临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追求城市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是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经营协调发展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选择。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寻求促进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经营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

1、城市规划应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的管理。必须增强规划的超前意识。城市规划超前不仅能使房地产开发部门有一定的时间、思想和物质准备按照规划进行开发建设,而且能影响房地产开发的投资方向、策略,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各城市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以《城市规划法》为依据,超前规划,并注重城市规划的法律效力对房地产开发全过程的宏观制约作用发挥。以嘉定新城建设为例,政府从嘉定可持续发展角度,超前制定了符合城市长期发展的总体规划,合理配置多项城市配套功能,努力规划建设生态优美、产业繁荣、配套完善、交通发达的宜居、宜业、创业、创新的现代城市。在超前规划的同时,新城建设还进一步强化了详细规划的编制和管理,从而引领和促进各类资源集聚。目前、新城建设“千米一湖、百米一林、河湖相串、荷香满城”的景观生态系统已现雏形;汽车产业集聚和区域总部的引入,打牢了

新城的产业地基,产城融合已稳步推进;酒店集聚区、大剧院和各类名校等配套功能性项目相继开工以及轨道交通1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已初显新城宜居城市的魅力。嘉定新城始终坚持“规划设计先行、基础设施先行、功能性项目先行”的开发理念:在建设管理上坚持“三名”即“名人、名牌、名城”的原则,邀请名师设计,引进名牌企业,建设名牌项目,为打造了生态宜居、产城融合、功能完善、富有内涵的江南名城提供了先决保障。

2、房地产开发要符合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要符合城市规划,就要配合政府宏观调控和规划,不能违规操作。其次,在政府领导下,小区规划、建筑风格定位、产品定位、产品配套等方面,也要结合市场以及城市规划、城市发展定位、城市人文文化和风土人情。例如,在“绿洲香格丽花园”项目开发时,根据详细规划,我们在尊重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结合原有河道系统和人工创造的景观体系,最大程度地拓展水体在小区内的存在价值和主题内涵,营造出极具浓郁地域特色的嘉定水乡生态居住区。并根据产品定位,大胆采用建筑复合保温系统、天然植物湿地污水直洁技术、太阳能路灯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室内新风系统和中央除尘系统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充分体现了低碳、节能、环保理念,充分满足了嘉定城市规划要求的具有上海市郊特色、风貌鲜明、配套齐全、设施完善、居住舒适的现代化城区建设目标。

3、符合城市需求,达到可持续发展。将项目开发与城市运营结合起来,自觉围绕城市的总体发展目标,获得可持续发展,而且房地产开发要与城市的规划、发展相一致。这个城市发展需要什么,就做相应的开发。一个项目的定位一定要符合这个城市、片区的发展需求,也要符合片区消费的需求。万科集同在杭州市西北部开发建设“良渚文化村”时,充分利用紧靠著名的文化遗址,又有距杭州市中心最近的丘陵绿地和水网平原相结合的生态环境以及得天独厚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与便捷的水陆交通。经过切实的保护与开发,建设了白鹭郡、阳光天际、竹径茶语等居住社区以及良渚文化博物馆、良渚五星级度假村、良渚风情街、良渚生态森林公园等多元丰富的旅游休闲项目,将良渚文化村建成了集文化、人居、旅游为主的三大产业资源优势为一体的,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田园卫星城镇,并成为项目开发与城镇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的典范。

4、重视市场需求,促进城市运作。现代城市规划除了注重其系统功能,形象功能,商业功能,居住功能,交通及其基础设施等常规功能外,还应重视其经营和市场需求功能,在布局合理的前提下,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和经营效益。由于城市规划及建设目标的实现与房地产开发密切相关,对一些重要的城市中心区建设工程项目,应注意规划部门与房地产商的协同与配合。在嘉定新城开发中,通过规划部门与房产企业协同配合,嘉定新城与上海保利、平土集团、龙湖地产、世贸集团、广东中长信、上海中导等6家公司签约投资建设五星级酒店。这6家公司将携手世界著名酒店运营公司,在嘉定新城重要地块兴建五星级酒店或同等档次的专业特色酒店,使新城不仅建设成上海的休闲度假酒店聚集地,更能为辐射长三角经济圈服务。

5、城市规划应具有弹性。现代城市规划应具有一定的弹性。由于市场及环境是在不断变化中的,为适应这种变化,提高经营效益在总体规划布局不发生重大改变的前提下,局部应具有一定的可调性,这样可促进城市与环境也应注重创新,特别应考虑具有地方的资源优势和支柱产业特点民族风特色结合,增强城市的吸引及辐射功能。另外,在规划指导下的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也必须构建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以独特的环境文化,经营文化,经营技巧的运作手段提升自身的核心优势,增强自身竞争能力。

发展路径规划例4

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功能定位及解读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这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其中对实验区的战略定位是以郑州大型航空枢纽为依托,以发展航空货运为突破口,着力推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着力推进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着力推进对外开放合作和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以航空港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新模式,努力把实验区建设成为全国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为中原经济区乃至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郑州地处我国内陆腹地,郑州机场是国内大型航空枢纽,空域条件较好,地面交通发达,具有建设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的独特优势。确定国际航空物流中心这一定位,就是立足郑州现实条件和发展潜力,强调通过建设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机场,打通连接世界重要枢纽机场和主要经济体的航空物流通道,完善陆空衔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提升货运中转和集疏能力,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

近年来,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航空运输等企业在郑州机场及周边加快集聚,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初步形成,呈现出航空枢纽建设和航空关联产业互动发展的局面。确定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这一定位,有利于发挥实验区航空运输综合带动作用,推动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形成全球生产和消费供应链重要节点,引领和推动中原经济区乃至中西部加快转型发展。

确定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这一战略定位,有利于依托郑州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和航空港经济集聚发展,搭建起立足中原、服务中西部、连接世界的对外开放新平台,实现内陆地区与国际市场的直接对接;强调通过提升航空港开放门户功能,推进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发展和陆空口岸建设,完善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层次,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富有活力的开放新高地。

按照中原经济区战略确定实现“三化”协调发展这一核心任务,推动现代产城融合发展,是实验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确定现代航空都市这一定位,就是要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动集约节约发展,建设具有较高品位和国际化程度的城市综合服务区,为空港、产业发展提供服务支撑,建设现代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实现以航兴区、以区促航、产城融合。

确定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这一定位是基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潜在优势确定的,描述了未来十年以及更长时期内,实验区在中原经济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的作用。推动与郑州中心城区、郑汴新区联动发展,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最具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区域,既顺应了实验区加快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实验区与周边其他区域联动发展的要求。

二、郑州空港经济规划实践难点探析

郑州空港经济规划业已批复,下一步如何将其变为现实,完成各项既定目标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建设者面前的当务之急。从经济发展规律出发,科学地、客观地、全面地辨析出规划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难点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1.如何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持续性

2010年8月,富士康国际和其关联企业进驻郑州航空港区,以及随后的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的获批和封港运营,一大批实力雄厚的世界知名企业纷纷抢滩郑州,郑州航空港区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这是郑州空港经济规划的建设背景。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劳动力成本的增幅已经超过了用工荒引起的产品运输成本的增幅,出于控制成本考虑,以富士康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纷纷将工厂由运输成本较低的沿海地区迁至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中西部内陆地区,郑州、成都、重庆、淮安等工厂的建设和产能的日渐增加都是基于上述原因。

如何发挥实验区的政策优势,进一步吸引符合规划要求的能通过产业转移获益的企业落户,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持续性,是郑州空港经济规划的实践的难点之一。

2.如何建设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的比较性优势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同时又是重化工业大省,煤电铝等产业占比较大,适合航空运输的高端制造业占比相对较小。首先,随着欧美经济的持续低迷,海外市场的消费需求复苏乏力,我国对外出口贸易额仍将维持历史低位;其次,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收入偏低导致其消费进口产品能力不高;最后,河南远离我国传统国际航空货源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市场,运输成本高企限制了其集散能力的发挥。以上三点是建设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不可回避的现实。

因此,如何克服实验区的客观劣势,尽快找出自身建设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的比较性优势,是郑州空港经济规划的实践的难点之二。

3.如何创造实现核心区功能的引致条件

按照郑州空港经济规划,其核心区是以总规划面积为356平方公里的航空城为主体,主要发展航空服务保障和维修、飞机零部件制造和航空租赁等航空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光电与半导体、新材料等高端制造业以及教育培训、商务休闲、医疗保健等城市配套服务业。要实现上述核心区功能,需要上下游产业配套的硬件的支持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软件的支撑,目前这似乎都是郑州乃至河南的短板。

因此,如何尽快全面提升实现核心区功能所必需的软硬件的引致条件,是郑州空港经济规划的实践的难点之三。

4.如何构建实现主体区功能的外部政策

按照郑州空港经济规划,其主体区是以郑汴新区和上街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为主体。以郑州新区为依托,主要发展总部经济、金融证券、汽车制造、文化旅游、高端居住等产业;以汴西新区为依托,主要发展家电生产基地;以上街通用航空基地为依托,重点发展商务运输、飞机4S店、飞机租赁、通航飞行器组装制造等通航核心产业。要实现上述主体区功能,需要管理便捷、税收优惠、低空开放等外部政策的配套支持,积极思考和实践利用实验区的各领域优势去寻求外部政策突破是必要的。

因此,如何适时出台促进实现主体区功能的各项外部政策,郑州空港经济规划的实践难点之四。

三、郑州航空经济规划的实践路径探析

1.突破省域思维局限发挥广域辐射引领作用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实践不应只局限于服务和保障郑州市和河南省的地方经济发展的省域思维层面,而应将其置于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乃至国家整体产业升级的广域思维层面。突破狭隘的省域资源供给束缚,依据市场经济规律,高效配置和科学整合各种广域性资源。在继续做好承接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工作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发挥其在中原经济区跨省协调统筹发展的作用,为中原经济区搭建起区域性空中客货运输交通门户,以此降低中原经济区与区外的人员、物资、资金、信息的流通成本。

2.发挥区位优势建成国内航空货邮枢纽

郑州航空港地处内陆腹地,空域条件较好,加之郑州为国家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核心节点,使其构建起陆空对接、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成为可能。这一独有的区位交通优势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成为全国性的国内航空货邮枢纽创造了条件,应积极联合邮政航空、顺丰航空等国内大型货邮运输企业,发挥区位优势共同建设国内航空货邮枢纽,这将为其最终建成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3.通过颠覆性模式创新凸显实验区示范作用

简单的重复已有航空港经济区的核心功能规划必将制约中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示范作用的发挥。实验区要敢于尝试、勇于突破,应采取颠覆性的制度创新来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航空港经济发展模式。例如:实践产业升级和城市建设协同共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路,搭建基于冷链技术的高端多式联运物流网络等新型航空港经济发展模式,这些有益尝试必将推动实验区核心功能的再定位。

4.基于区域优势建设特有航空经济产业集群

主体区功能建设应充分考虑郑州、河南乃至中原经济区的现有产业客观实际,因势利导建设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特色航空经济产业集群。例如,通过建设低成本航站楼来吸引更多国内外低成本航空公司开辟航线,通过降低航空运输成本来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亲眼见证华夏历史文明的博大精深,以此弘扬中原文化,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这条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打造不失为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发展路径规划例5

一、农村的规划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

1、布局散小,建设无序。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住宅建设很快,但农村现有的规划缺乏系统性与远景规划体现不出个性,更谈不上对农村建设的科学合理的引导。因此导致许多村庄建设无序、建设凌乱的现象,村庄布局经常出现“只见新房、不见新村”,严重影响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的规模经营。

2、基础设施匮乏,居住环境差。由于缺乏给水、排污、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许多村庄普遍存在路面不硬、污水乱排等现象。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生产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完善,既影响了农民的居住环境,也阻碍农村规划建设的科学发展。

3、住房功能落后,浪费严重。“娶媳妇、建新房”是农民的两件大事。但现在针对当地农村的建筑研究太少,许多图纸过于简单,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不少地方依然沿用五六十年代的房屋格局,功能明显不合理。由于缺乏正确合理的引导,不少农民的建房观念还比较落后。一般的农户待孩子长大要成亲就得建新房,这样一轮轮地拆建,浪费大量农田,增加了经济负担。

二、农村的规划建设现存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1、是基础设施缺乏有效的投资主体。基础设施是农村建设最头疼的事,城市的基础设施依靠政府投入来解决,而对众多经济不太富裕的农村来说,内部基础设施建设靠村集体、农民自身力量很难解决。

2、是缺乏对农村建设有研究的设计人员,由于农村规划设计投入大、报酬低,现在专门的设计人员越来越少。农村规划建设人才的匮乏,制约着农村规划建设的总体质量与水平。

3、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不连续性。农村经济建设方针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这在某种程度上农村规划建设的统筹发展与科学规划。特别是在当前环境下,农村征地拆迁在某些地区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的热点,科学统筹农村规划建设不得不让位与经济建设时常发生。

三、农村规划建设的原则要求

1、坚持生态优先、和谐发展原则。新农村建设必须保持长远发展的态势,与现代化建设同步,与社会整体进步同步。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根据水资源和农田生产能力核定全村承载量和人口居住量。农村规划建设必须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1]P52,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在规划建设中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处理好人和环境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坚持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原则。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要融入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新观念,要通过对规划制定和实施的指导和管理,确保农村建设的连续性和方向性,统筹规划政策、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及产业布局。农村建设规划需要体现全面性、完整性。农村建设它既有物质层面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又有精神文明方面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还有政治文明范畴的(管理民主),而且这三个方面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村庄建设规划的重点,应该放在整治村庄环境、完善配套设施、节约使用资源、改善公共服务、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上。农村规划“应当涵盖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各个方面,兼顾农村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素质现代化的全面综合发展”[2]P76。

3、尊重民意、稳步推进原则。在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建设者,也是管理者。让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中来农民群众最关心规划可行性和项目研究,并引入群众参与机制,全面真实的反映农民群众意愿,根据农民的需求,科学地制定规划,选择发展项目引导农民参与监督管理,地防止和杜绝资源的流失和浪费,使农村规划建设尊重“民意”、符合“民意”。

4、是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原则。因地制宜就是新农村建设一定要符合村情来发展创新。脱离村情的农村建设是不可取的。与之相反的是上级整齐划一的要求。譬如在山区县农村,随着山村居民自然流向经济发展环境好的区域,同时“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政策引导农民开辟新的产业之路,高山、低山、资源汇集地区与资源相对贫泛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及发展思路就应该是不同的。农村村庄得以维持的基本自然资源直接来自于它周边的区域,在乡村规划建设中必须加以保护。乡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重要区别在于,应该尽可能地保留乡村原有的资源、地理、自然的形态,生物的多样性及人与自然生物之间的紧密不可分离的那种共生共存的关系。

5、是协调有序的原则。所谓协调有序是指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相互关联。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整体推进。与之相反的是强调一点,不计其余。如有的地方,一提新农村建设就想到村庄建设,用大城市观来美化村庄。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民的庭院经济还占很大份额,农民就业渠道还很不稳定和狭窄,农村村庄如果用城市标准来衡量是不现实的。新农村建设也必须有序,要有规划,不管是土地也好,饮用水也好,道路交通也好,往往在规划后的村庄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也是农民所要求的。农村规划建设的系统性就要求我们,建设要扎实,发展要充实,力求实现规划建设反映农民物质和精神的完满结合。

6、是持续发展的原则。所谓持续发展是指新农村建设必须保持长远发展的态势,与现代化建设同步,与社会整体进步同步。与之相反的是一种不计后果的发展,破坏生态,粗放式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必须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过去在农村发展中,提出靠资源发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破坏生态,降低资源利用率。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立发展目标,其次要依靠科学,有资源要合理开发利用,要思考农村的长远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来农村规划建设,科学、全棉地改变农村建设面貌。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在考虑城乡协调发展的同时,还要站在农村自然和文化发展脉络的角度,尊重农村的实际和特点,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四、农村规划建设的路径选择

1、推进农村规划有序建设。农村规划建设要加快完善村镇规划体系,统筹农村空间布局,积极开展规划编制,明确村庄发展规模、整治重点、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时序,统筹考虑自然条件,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措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农村规划建设不仅受到村庄周边地形地貌的影响,还受到区域内重大项目建设、现有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将农村规划建设置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中统筹规划,才能统筹协调村庄与周围区域的关系。农村规划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当地自身发展的需要,从地域资源经济的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提高区域的生态和经济系统效益,通过科学设计,提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实施方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实现村庄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

2、提高农村建设的整体品位。农村村镇规划建设应以整体水平、品位的提升为目标,力求符合农村实际,突出经济、美观、实用、环保、节能、安全的特点,体现各地不同山水特色、生态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要通过优秀建筑设计和施工图集的广泛推进,为农村建设提供质美安全的规范文本,有效提升了农村建房的品位和质量。“新农村景观建设和规划不仅需要结合当地特征创造优美的景观,还要注重环保,使生态系统能持续、良好、稳定地发展”[3]P108。

3、探索新型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体制较为单一,要通过调查研究,大胆创新,结合城建规划的行政管理体制,创建农村规划管理与村民自治及农村建筑行业行业自律、自我监管向结合的新型管理机制。基层组织、乡村建筑行业、农户是农村规划建设的主体性因素。要统一管理的范畴,使基层组织、乡村建筑行业、农户主动接受参与管理,特别是要让农民建房的基层建设者纳入直接管理,扩大管理层面,提高了管理效率。通过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建设,减少了村镇建设中存在的随意压价、违法建房、违规施工等现象,从源头上抓品位、抓质量、抓安全,综合提高村镇建设工程的水平和层次。

4、加大农村建设服务指导。农村规划建设要根据农村的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特点,主动整治、积极帮扶,加大指导。农村规划建设要通过开展村镇规划方案下乡展示,广泛征求规划意见,并在一些集镇设立固定规划展板宣传规划,引导农民改变农村传统的住宅建设观念,提高规划意识。同时围绕农民迁建、下乡脱贫、移民安置、灾民安置等农民新村建设,及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通过教育、引导和示范,加强了村镇工程的勘察设计、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服务和管理。实际工作中要发挥示范村、整治村编制规划的整治及示范作用,做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与规划设计,积极开展法规、规划下乡宣传活动。

5、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多渠道、多形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创新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农村规划建设从农民群众迫切需要,并有条件实现的事情做起,立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眼长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突出重点、逐项推进。坚持依靠农民、多方支持原则,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6、规范农村农民建设行为。首先,应该设立专门机构,因地制宜,精心编制农村村庄规划。村庄体系规划很大程度在于村庄布点规划,要明确哪些村要作为中心村,统筹安排区域道路网络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共享。农村村庄规划,不能简单看做是农居点的规划和老村庄的改造,使它既能反映乡村的特色,又要适应区域的产业结构。其次,农村规划要根据农村自然分布状况,既尊重农户住房习惯,又方便耕作,因地制宜设计建筑风格,做好农村住房个性设计,规范农民的建房行为,根据村庄和农户家庭状况确定造房类型,使农户建房有选择、有规划,改变他们住宅拆了建、建了拆的观念。

农村规划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规划的龙头地位也越发凸显” [4]P38农村规划建设的原则与路径实质就是正确处理农村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等关系,促进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体现特色,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统筹协调和综合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发展路径规划例6

一、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体育旅游产业除了自身是构成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部分外,还兼顾推动旅游业发展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其特有的性质如下:一是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衣食住行游的集合,具有综合性质;二是能满足体育旅游者的需求而提供体育旅游的相关服务,具有服务性质;三要依托于体育旅游资源及国家经济发展及国民消费状况,具有依托性质;四能促进国家之间体育旅游活动的对外交流,具有涉外性质。

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较晚,但速度却不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领域扩展速度加快、规模增大,质量有所提高,获得较高的收益,我国的体育旅游产业也顺势成为市场经济的崭新门类,在社会主义市场浪潮中散发其独特的魅力。

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在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促进了体育与旅游的灵活互动及相互融合,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方面作用明显。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投资也在逐年增长,像潜水活动、登山项目、滑雪运动等成为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亮点,积极推动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向前跨步。

二、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潜力无限,但是由于发展晚、底子薄,其滞后性造成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落后,管理缺乏健全机制;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意识比较淡薄,相对落后;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资源天然性强,缺少必要的维护和整修而导致品质不高;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不注重对环境及基础设施的保护,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设施设备的破坏;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缺少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在提供体育旅游产业的相关发展咨询及服务时不能及时有效;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不健全;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缺乏宣传。

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观念更新的引导,十三五规划给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要协同体育发展和旅游产业,实施促进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策略,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漏补正:对于体育旅游产业要加强监管,尤其是旅游相关部门要认真监督管理;提高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思想意识,主动促进文化社区发展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培养专门人才,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及人才储备;积极开发寻找富有特色的体育旅游资源,开设体育旅游产业新景点;促进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力度,加大体育旅游产业的规范力度,扩大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宣传途径和方式,积极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在十三五规划下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在十三五规划的指导下,将会以培育体育和旅游紧密结合点为重点,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上进行新出路的寻找。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既要考虑到体育活动和体育衍生产品服务的发展,也要考虑到旅游行业的监督管理及经济发展,在借助市场的调节作用之下,促进体育旅游产业消费额度的提升,拉动体育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合理有效的推动我国体育和旅游业双发展。

(一)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将体育赛事与旅游相结合。像国际马拉松比赛在中国的赛事,众多马拉松比赛的参与者及爱好者就会赶赴赛区,这就给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人群,既能满足人们对体育的爱好和追求,又能刺激消费,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要合理运用现有体育旅游资源及相关设施,举办文化体育旅游项目。如吉林省的净月潭滑雪场,既能提供给广大的滑雪爱好者一片运动场地,又曾举办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集娱乐、文化和旅游于一体,利用净月潭广阔的雪原冰湖资源,同时结合萨瓦文化及东北民俗特色旅游,从而在体育旅游产业中产生较大影响,有利于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要优化体育旅游产业的市场环境,进行体育旅游产业人才培养,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及专业知识,推动体育发展和旅游业发展,借此推动社会经济大发展。

发展路径规划例7

一、水利经济发展概述

水利经济是指水资源、水环境、水利工程为要素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统称,水利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水利经济的发展。我国建国以后在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水利经济也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水利行业逐渐的形成了以水利建设的勘测、施工、运行管理为主的产业结构,我国水利企业无论在人员、规模及技术方面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企业的未来也充满了希望,但如何使水利经济的发展能够更迅速,水利企业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依然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二、水利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1.水利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水是一种自然资源,以一种生态要素的形式出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但当水以一种经济资源存在时,其在经营活动中就是一种生产要素,能够增值且有经济效益。以水为原料的生产包括:水产养殖、水路运输、水能资源开发、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强调水的自然属性和公益性作用,而忽视了水的经济属性,这使得水利经济的发展失去了很多机会,影响了行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可以说水利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2.水利经济与实行水务管理体制的客观必然性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极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源,我们既要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又要充分发挥其经济功能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水资源科学管理、统一规划。只有协调好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使二者可以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及科学利用。

3.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必然性

与交通、通讯、电力等行业相比,水利同样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行业,而在发展中却明显落后。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水利经济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甚至要超越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水利行业要根据水资源的双重属性创新水利的投入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财政的力量,加大水利投入的规模,加强安全水利、环境水利、民生水利的建设,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牢固的基础支撑及保障。

三、关于发展水利经济的主要措施

1.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资金

对于水利建设资金的凑集要采取多渠道、多方式的办法,要挖掘民间资本,推荐民营水利建设。对投资大、收入高的项目可成立股份公司,在行业内部或是面向社会凑集资金,水利企业的内部员工可以参与投资入股,共同开发水利市场。值得注意的是,水利建设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设计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水利建设部门必须对相关审批严格控制,对水利公共事业的安全性负责。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来满足城市水务建设的需要,将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引入来做大做好水利项目。目前我国很多的公司已经和水利部门合作参与到水利市场中来,共同来发展水利经济,并在水务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这样水利部门达成了预定的目标,参与企业也实现了经济效益,达到一种双赢的结果。

2.法制经济、依法收费

水利建设必须形成一种法制经济,目前中央及地方也出台了很多保障水利经济发展的政策,但水利建设实现法制经济还是存在着法规不完善、法规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水利行业要坚持实行依法收费,将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真正的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同时要杜绝企业内部资源浪费的现象,做好水土资源保持工作。

3.实行体制改革

我国现行的区域分割治理方式容易造成地区利益争夺,也不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及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力,会出现一个地方水资源充沛浪费严重,而另一个地方水资源又极度紧张的情况。所以要注意城市供水由水利管理部门统一分配、农村用水要由水利行政部门管理、发动地方群众参与当地的水利建设兴休等问题。

4.重视人才

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是技术及经验的载体,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我国水利行业的发展中培养了很多懂水利建设的人员,但精通管理、善于经营的人才却较少。所以水利行业在寻求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对人才的培养、培育,企业内部要重视人才,建立起人才培育的体系。另外,企业也要敢于在市场中引入高端人才,使企业可以更好的发展。

5.提高科技含量

相对于欧美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水利科技的发展程度、水利科技的含量都较低,水利行业内部员工的素质、科学文化水平也都不高,这些因素的存在阻碍了我国水利经济向世界一流水平前进。我国水利行业应该改变原来那种仅仅依靠经验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思维方式,变成依靠高科技、劳动技术、经验等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水利建设科技化发展。加快水利企业技术改造,鼓励水利企业技术创新,努力形成低投入、高产出的企业经营状态。

发展路径规划例8

1 引言

在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应用过程中,路径规划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算法,路径规划要求机器人可以自己判定障碍物,以便自主决定路径,能够避开障碍物,自主路径规划可以自动的要求移动机器人能够安全实现智能化移动的标志,通常而言,机器人选择的路径包括很多个,因此,在路径最短、使用时间最短、消耗的能量最少等预定的准则下,能够选择一条最优化的路径,成为许多计算机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2 背景知识

神经网络模拟生物进化思维,具有独特的结构神经元反馈机制,其具有分布式信息存储、自适应学习、并行计算和容错能力较强的特点,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信息处理方法,在自动化控制、组合优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大规模网络数据分析和态势预测中,神经网络能够建立一个良好的分类学习模型,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优化每一层的神经元和神经元连接的每一个节点。1993年,Banta等将神经网络应用于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过程中,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morcaso等人构建利用一个能够实现自组织的神经网络实现机器人导航的功能,并且可以通过传感器训练网络,取得更好的发展,确定系统的最佳路径。神经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可以分为:

2.1 前向网络

网络中各个神经元接受前一级的输入,并输出到下一级,网络中没有反馈,可以用一个有向无环路图表示。这种网络实现信号从输入空间到输出空间的变换,它的信息处理能力来自于简单非线性函数的多次复合。网络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反传网络是一种典型的前向网络。

2.2 反馈网络

网络内神经元间有反馈,可以用一个无向的完备图表示。这种神经网络的信息处理是状态的变换,可以用动力学系统理论处理。系统的稳定性与联想记忆功能有密切关系。Hopfield网络、波耳兹曼机均属于这种类型。

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

神经网络解决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思路是:使用神经网络算法能够描述机器人移动环境的各种约束,计算碰撞函数,该算法能够将迭代路径点集作为碰撞能量函数和距离函数的和当做算法需要优化的目标函数,通过求解优化函数,能够确定点集,实现路径最优规划。神经网络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过程中的算法如下:

(1)神将网络算法能够初始化神经网络中的所有神经元为零,确定目标点位置的神经元活性值,并且能够神经网络每层的神经元连接将神经元的值传播到出发点;

(2)动态优化神经网络,根据神经网络的目标节点和障碍物的具置信息,在神经网络拓扑结构中的映射中产生神经元的外部输入;

(3)确定目标值附件的神经元活性值,并且使用局部侧的各个神经元之间,连接整个神经网络,并且在各个神经元中进行传播。

(4)利用爬山法搜索当前邻域内活性值最大的神经元,如果邻域内的神经元活性值都不大于当前神经元的活性值,则机器人保持在原处不动;否则下一个位置的神经元为邻域内具有最大活性值的神经元。

(5)如果机器人到达目标点则路径规划过程结束,否则转步骤(2)。

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展望

未来时间内,人工神经在机器人路径规划过程中的应用主要发展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与信息论相融合,确定神经网络的最优化化目标解

在神经网络应用过程中,由于经验值较为难以确定,因此在神经网络的应用过程中,将神经网络看做是一个贝叶斯网络,根据贝叶斯网络含有的信息熵,确定神经网络的目标函数的最优解,以便更好的判断机器人移动的最佳路径。

4.2 与遗传算法想结合,确定全局最优解

将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结合起来,其可以将机器人的移动环境设置为一个二维的环境,障碍物的数目、位置和形状是任意的,路径规划可以由二维工作空间一系列的基本点构成,神经网络决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规则,利用相关的神经元的传感器作用获未知环境的情况,将障碍信息和目标点之间的距离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信息,使用遗传算法完成神经网络的权值训练,神经网络的输出作为移动机器人的运动作用力,实现一个可以在未知环境中进行的机器人运动路径规划。

4.3 与蚁群算法相结合,降低搜索空间,提高路径规划准确性

为了提高神经网络的搜索准确性和提高效率,可以将蚁群算法与神经网络相互结合,蚁群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首先采用栅格法对机器人工作环境进行建模,然后将机器人出发点作为蚁巢位置,路径规划最终目标点作为蚁群食物源,通过蚂蚁间相互协作找到一条避开障碍物的最优机器人移动路径。

5 结语

随着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路径规划作为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得到了许多的应用和发展,其在导航过程中,也引入了许多先进的算法,比如神经网络,更加优化了移动的路径。未来时间内,随着神经网络技术的改进,可以引入遗传算法、信息论、蚁群算法等,将这些算法优势结合,将会是路径规划更加准确和精确。

参考文献

[1]朱大奇,颜明重,滕蓉.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综述[J].控制与决策,2010,25(7): 961-967.

[2]刘毅.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1,28(6): 227-230.

[3]熊开封,张华.基于改进型 FNN 的移动机器人未知环境路径规划[J].制造业自动化,2013,35(22): 1-4.

[4]柳长安,鄢小虎,刘春阳.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动态路径规划方法[J].电子学报,2011,39(5).

发展路径规划例9

关键词: 产业集成;路径规划;技术路径规划(TRM)

Key words: industrial integration;roadmapping;Technology Roadmapping(TRM)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0-0009-05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技术路径规划方法使用频率的提高和使用范围的扩大,该方法成为企业或行业为其未来发展识别关键要素(包括技术、组织能力、产业政策等)、从而规划发展路径的有效工具。其应用范围主要体现在如下六类:①产品-技术规划;②业务重组;③流程开发;④战略评价;⑤研究网络的开发;⑥部门预测,并体现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的趋势[1]。值得一提的是,TRM方法在新领域的每一次大胆尝试,都为该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甚至引发了本领域管理思想中的文化变革[2]。尽管TRM方法的应用背景千差万别,但是均依托于包含多个层次的概念性框架,经过科学合理的筛选,将各层次的核心要素和指示要素演变的时间轴纳入最终的路径图,从而引导具体实践。这一思想可被产业集成的路径规划所借鉴,用于制定对地方乃至国家产业集成进程有指导意义的路径图。

我国目前对产业集成路径的研究主要在于集成路径的关键点提炼上,对产业集成的研究则侧重于其内涵和特性,以及对该理论的经济学解释[3-6],缺乏可用于路径规划的概念性框架和规划流程。本文以TRM的结构框架为基础,建立指导产业集成路径规划的概念性框架和规划流程,以期为特定产业的路径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1TRM的结构框架

技术路径规划的过程就是技术路径图的构建过程。技术路径图有很多形式,最普通的一种是描绘目标如何与资源、能力联系起来的多层图示,并辅之以时间轴,以指示特殊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例如用于新产品开发的技术路径图中,会使用时间轴指示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阶段付成果。特定应用领域的概念性框架是技术路径图的构建基础,然而概念框架的建立除了依赖所应用领域的特定知识体系外,在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间关系上还依赖技术路径规划本身的结构框架,表现为技术路径图的层次及层次间关系。

技术路径图的顶层用于代表路径规划要取得的成果或要满足的状态,包括外部市场和产业趋势与驱动(社会的、技术的、环境的、经济的、政治的、和基础设施的),以及内部商业趋势和驱动、里程碑、目标等,根据评价标准识别目标是技术路径规划的第一步。中层代表对顶层的趋势和驱动做出反应所借助的方式、手段、途径等,例如随着时间将要交付的产品、服务或能力,这常常直接与产品(特征和绩效)的演进相关。商业视角和技术视角通过中层得以沟通。底层通常与对趋势和驱动做出反应所需的资源相关,包括基于知识的资源,例如技术、技能和能力,以及其他资源,例如财政、伙伴关系和设施,用于支持中层的方式、手段、途径等。为了使技术路径图尽可能完整的反映路径规划的各个阶段,可根据实际需要把每一层扩充为多层。技术路径图一般指明了两个方向的路径:水平方向的路径指的是市场、产品、技术随着时间的变化过程;竖直方向的路径反映的是研发计划、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关系路径。技术路径图就是由这两个维度纵横交错而成的[7]。

2产业集成的概念性框架

产业集成是当产业集群发展到高级阶段时,由主导产业、相关性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紧密联系所形成的具有整体竞争优势的创新集合体,其实质是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动态性和网络特征的复杂系统。

产业集成的概念性框架是基于技术路径图的层次结构构建的。技术路径图的顶层用于代表路径规划要取得的成果或要满足的状态,鉴于产业集成是依托所在地域而发展起来的,其目的是要以产业集成为载体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应把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产业集成概念性框架的顶层。技术路径图的中层代表对顶层趋势和驱动做出反应所借助的方式、手段、途径等,援引至产业集成中,即是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成要具备的能力,表现为产业集成的竞争优势。技术路径图的底层代表对趋势和驱动做出反应所需的资源,用于支持中层的方式、手段、途径等,援引至产业集成中即是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用以获得中层的竞争优势,表现为产业集成的承载力。产业集成概念性框架与技术路径图结构的对照如表1所示。

2.1 顶层: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集成是实现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载体。首先,产业集成使交易成本从本质上降低,进一步促进集成内外企业及相关机构的合作与创新,强化区域经济系统的内外经济联系,增强区域经济的开放程度,降低区域产品成本,使市场扩大,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增强;同时令区域经济系统的分工与协作愈加明显和集中,强化其主导产业;再者,产业集成的发展可以增强区域的聚集效应,形成规模经济,强化区域经济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使区域主导产业前向、后向扩散的范围和程度扩大,提高区域经济的区位优势,使区域的投资吸引力增强,从而加快新的优势产业的形成,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2 中层: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的增强是产业集成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源动力。产业集成是由产业集群演化形成的,且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已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得到验证,因此产业集成的竞争优势也就不言而喻了,只是与一般的产业集群相比,产业集成的竞争优势有其特殊性。产业集成的竞争优势以成本优势、创新优势和结构优势为主,辅之以其他优势。

2.2.1 成本优势

产业集成的成本优势体现在成本节约的广度和深度上。产业集成的成本优势离不开由于地理位置临近而引发的成本节约,包括处于同一产品链上的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降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节约生产时间与库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相同生产领域内企业通过合作和联盟等形式共同进行原材料采购,使议价能力提高,节约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产业地理集中能够共同分享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节约设施的重置成本;企业的经济活动根植于地方社会网络,良好信任基础的形成能够减少投机行为的发生,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企业的集中可引发人才的集中,劳动力的获取和使用成本也得到降低。产业集成特有的成本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通过集成网络紧密联系,频繁的创新活动能够不断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在产业和服务的分工程度和专业化程度方面产生更高需求,从而形成正反馈,通过生产效率的提高达到成本降低的目的;另一方面,产业集成的网络特征使得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在更大的空间展开,有利于企业改善官僚制的组织形式,从而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从更深层次上节约成本。

2.2.2 创新优势

产业集成具备长期的创新优势,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产业集成内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了主体间的资源共享与能力互补。除了群聚使得群内知识和信息不断累加从而为共享提供可能性外,集成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完善的集成网络使信息的交流壁垒减少甚至消失,加快信息的交流速度,节约企业的学习费用,推动知识创新的增值与扩散,从而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第二,产业集成内的分工协作降低了创新过程中各行为主体需承担的风险。集群使得风险由于行为主体数量增多而被分散,但更主要的是集成后其应对风险的综合能力得到加强,使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减少,并缩短技术研发和商业转化之间的时间差,从根本上降低了需承担的风险。第三,产业集成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便于其长期保持创新优势。产业集成能够突破因路径依赖所导致的集群锁定效应,保证区域内不断有新的行为主体加入,使纷繁复杂的信息不断涌入并得到交流,促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各类创新活动的发生,为集成企业提供更广阔的竞争和发展空间。

2.2.3 结构优势

产业集成内的产业结构虽然也是由主导产业、相关性产业和支持性产业构成,但随着外部环境变化,产业集成内的企业能够根据企业自身条件灵活地在主导产业和相关性产业间转化,同时仍享有其支持性产业所提供的便利,从而不会因主导产业衰落而失去竞争优势。一方面,主导产业和相关性产业可以互相转化。当主导产业已经成熟,竞争者之间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时,企业内的人员和设备往往随着内部创业而重新配置,伴之以产业间的技术转移,促进了新的相关性产业产生。然而,各企业为了满足自身成长需要,往往是同一时间进入到了同一相关性产业中,由于新的相关性产业是由不同领域的不同企业转化而来的,因此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能汲取各方面新技术,产生活跃的创新活动,使其发展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另一方面,主导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相互融合。为了使产业间信息流通顺畅、服务更加完善、应变能力增强,处于主导产业的企业往往和其支持性产业中的供应商互相投资控股,企业与供应商长期合作关系能够使主导产业衰落企业转而进入相关性产业时,仍可获得可靠的产品或服务。上述分析与产业集成的经济学解释相一致[5],进一步证实了产业集成的结构优势能够使其获得竞争优势。

除了上述分析的三个优势以外,产业集成也具备其他优势,如营销优势、融资优势、组织优势等,在进行产业集成路径规划时,要根据产业集成的实际情况以及要取得的预期效果选定。

2.3 底层:承载力

“承载力”是从工程地质领域转借过来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地基的强度对建筑物负重的能力,应用到产业集成领域,是指产业集成所在区域对其竞争优势的支撑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产业集成的各个竞争优势是由不同的承载力以及承载力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支撑的,主要包括环境承载力、行为主体承载力、社会资本承载力、体制政策承载力。

2.3.1 环境承载力

产业集成所在区域的环境承载力是其竞争优势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地理环境在产业集成早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硅谷优美的自然环境与适宜的气候吸引了先驱企业进入,其持续衍生与裂变又为集成产生了新的进入企业。基建环境由交通、用水、电力、通信、休闲设施、公共建筑设施共同构成,其中便利的交通与通信条件是影响产业集成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可使企业之间信息资源及时并充分共享,实现企业间业务协作,为整体竞争优势获取提供物质保障。同属于环境承载力的还有市场环境、市场发育程度及发育空间决定了产业集成内资源的转化能力,直接影响创新成果转化成产品投入市场的周期,开放的市场环境能够保持集成行为主体的异质性,从而促进新知识获取和创新,从而影响其竞争优势的形成。

2.3.2 行为主体承载力

产业集成的行为主体与产业集群一致,包括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企业构成了产业集成日常运作的核心,是影响产业集成竞争优势的关键,位于同一价值链上的企业通过合作竞争等行为获取利润,同时还通过经验与知识共享等方式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产业集成保持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其不仅为集成输入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更是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加速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例如在硅谷地区大学与产业界之间建立了产业联盟,加强了本地公司与整个地区基于知识的动态竞争优势。中介服务机构包括行业协会、各种服务中心、事务所和金融机构等,此类组织在形成产业集成竞争优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缩短行为主体相互之间的搜寻与选择的过程,通过综合比较优势、沟通供求信息和规范企业行为等方式促使其走上协同。

2.3.3 社会资本承载力

社会资本是指行为主体建立在相互信任与合作基础之上的持续社会关系网络,以及行为主体在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共享知识、规范、合作和信任等各种形式的资源,它能够给拥有主体带来利益。例如硅谷内的非正式交流促进了各种隐性经验类知识的传播,使其区域内信息和知识得以有效交流和扩散,成为其创新优势的来源之一。社会资本有利于拥有主体间信息、知识的快速流动,使拥有主体获取社会稀缺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增强创新能力。产业集成正是这样一种关系网络综合体。值得一提的是,企业与高等院校、中介机构由于特殊的地缘、亲缘、学缘和行缘等多重关系,在长期的、频繁的交互作用中能够形成基于信任的社会关系网络,从而使所属区域具有比大企业等级组织更灵活、比市场效率更高的优势,从而将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降到最低[8],从这一角度来讲,社会资本承载力是产业集成竞争优势的显著来源之一。

2.3.4 体制政策承载力

体制政策承载力除了包括国家层面的体制政策外,主要是指产业集成所在地区地方政府对产业集成的特定体制政策支持。在我国,大多数高新区都是由政府规划而产生的,并通过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外资吸引政策、人才保障机制等来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区内集聚,特别是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的企业进入园区,从而有效推动高新区走向产业集成的进程。新竹科学工业园在规划伊始为了保证园区的高科技品质,建立了严格的高新企业审查机制,确保入园企业均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从而使园区发展迅速,产业特色很快形成。班加罗尔工业园则是借助印度对软件产业实行的零关税、零流通税和零服务税等措施,成为全球最成功的软件外包中心。由此可见,源于政府的体制政策支持是产业集成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推动力。

以上对产业集成概念性框架中各层的分析,如图1所示。为了尽可能完整地反映整个框架,特在承载力一层下设微观要素层,作为对承载力层的支撑。

3用TRM进行产业集成路径规划的流程

鉴于路径规划的演变是由管理实践引导,而不是源于管理理论,因此,对于该方法的每一次应用都需要根据特定背景和目的进行定制[9]。产业集成路径规划的流程由三个核心阶段组成,分别是竞争优势选择阶段、承载力评估阶段和规划制定阶段。此外,在路径规划正式开始前,还需建立规划小组、确定规划目标、制定规划进度表,在产业集成路径规划制定完毕并付诸实施后,还需对实施效果进行动态跟踪,将其反馈到先前路径规划的制定流程中,由此开始新一轮的集成路径规划。三个核心阶段具体如下。

图2是按上述方法绘制的典型产业集成路径规划图。规划图中的各层与产业集成概念性框架中的层次一致。ME1,ME2,ME3,BP1,BP2,CA1是对应层次中权重较大的要素,各层中的要素个数可根据路径规划背景和计算结果选定,通常情况下,要素个数自上而下逐渐增多。水平方向的路径指明了各要素随时间推移的预期发展过程,可通过添加字母下脚标的方式区别各时间点的要素状态。竖直方向的关键路径在图中用粗箭线表示,即路径ME2b-BP2a-BP2b-CA1b-REDb。其中ME2是微观要素层中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权重最大的要素,BP2是使ME-BP路径权重最大的承载力,CA1是使BP-CA路径权重最大的竞争优势。同时,纵向路径需要指明路径中各要素的状态,因此有必要添加字母下脚标对要素状态进行区分。在图中,路径ME1a-ME1b-BP1a-BP1b-CA1a-CA1b-REDb和路径ME3a-ME3b-BP2b-CA1b-REDb是除关键路径外的另两条纵向路径,连接着各层中权重较大的因素,对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样有深远影响,故不可忽略。

路径规划图本身,尽管概念和结构相对简单,包含的具体信息也十分有限,但却基于组织内大量的支持性分析,从不同视角整合了组织内的微观要素、信息资源、工具和方法,代表着路径规划过程的最终精炼产出。纵观产业集成路径规划整个流程不难看出,路径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环境变化而灵活调整,以维持其生命力,便于其效果的持久发挥。

4结论和展望

将TRM方法应用于产业集成路径规划是一种大胆尝试。该方法的结构框架为产业集成概念性框架构建提供了有益指导,概念性框架中的区域经济发展、竞争优势和承载力构成了路径规划图的三个层次。路径规划流程很好地整合了各层中的核心要素,通过现有的分析技术和分析工具有效地建立起层级间的联系,从而为特定产业的路径规划提供指导。然而,还需从产业集成路径规划实践中提炼出涉及更多层次、更多方面的新内容,并将其他有效的分析工具与分析方法合理引入到规划流程中,从而提高此方法的使用效率并拓展其适用范围,这是后续研究有待深入的方面。

参考文献:

[1]Robert Phaal, Clare Farrukh, David Probert. Customizing Roadmapping.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4,47(2):26-37.

[2] Alec McMillan. Roadmapping――Agent of Change.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3,46(2):40-47.

[3]王海龙、武春友:《基于产业集成的科技创业企业成长路径――以路明科技集团为例》[J];《管理学报》2007(5):668-673。

[4]张贵、周立群:《产业集成化:产业组织结构演进新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5(7):36-42。

[5]黄建康:《产业集成:基于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的分析》[J];《宏观经济》2004(4):16-18。

[6]张立、王学人:《推进我国产业集成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探讨》[J];《当代财经》2002(7):56-58。

发展路径规划例10

关键词:一体化 二元物流 战略路径 物流孤岛 帕累托最优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一个战略方面,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城乡经济一体化又是城乡一体化的一个战略方面,是城乡一体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成都市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试验区,在城乡物流一体化方面也是有作为的。

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这“三集中”是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特色。虽然集中化并不就是一体化,但是适当正确的集中有助于产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城乡经济一体化必然要追求集聚效应、规模效应、互补效应。散、小、孤很难获取上述三效益。工业、农民、土地的适当集中也从战略上为城乡物流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城乡物流一体化

城乡物流一体化就是要破解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二元物流之间的分隔、分离,把各个物流孤岛联系起来,协同起来,求得协同效益,求取全域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

城市物流是指为城市服务的物流,它满足城市经济、政治、社会、人口、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对于物流服务的需求。与农村物流相比较,城市物流具有集中性、常年性、同质性、复杂性、广泛性等特点。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Urban Logistics)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与城市物流比较,农村物流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站在战略的高度,结合城市和农村的特点,结合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特点,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理念,对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两个系统进行战略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谋求提高,谋求发展,谋求协同,谋求较大的城乡全域物流系统的战略协同效益,从而提高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并提高其水平。

城乡物流一体化的非零起点

由于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发展,由于环保意识和竞争的日益加强,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居民生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从而受到极大重视。

在城市和乡村早已都存在物流,只是由于社会经济技术地理上的历史局限性等原因,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表现为两个“物流孤岛”,在物流规划、物流建设、物流运营、物流资源分布、物流能力分布、物流人才分布上各自为政,自成条块,相互区隔,没有形成协同效应。城乡物流一体化就是要解决城乡物流分离化、分散化问题,通过整合城乡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资源的效率,优化和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从而提高城乡物流的效率、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保效益)。

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路径

所谓战略路径就是起始于现状,面向未来目标,由特定时间和空间及其他战略状态要素所构成的一条有向、不规则的开放式曲线段,是成长方式、战略方案和实施途径选择的集合。

(一)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流程

城乡物流统筹规划城乡物流统筹建设城乡物流统筹运营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绩效评估和改进是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流程,在整个流程中应实行统一管理,至少要有统一的职能协调。

本文主要分析城乡物流统筹规划。以成都市为例,2004年成都变过去的“城市规划”为覆盖全市的“城乡规划”。成都市是把中心城区、县城、区域中心镇及乡村区域作为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的四个不同的战略状态要素,这也应该是城乡物流统筹规划的四个不同的战略状态要素。

在进行城乡物流统筹规划时,明确上述四个战略状态要素及其内在关系的非零起点很有必要,必须考虑已有的战略性物流资源,尽量把其纳入新的物流体系中,不能视而不见,弃置不用,这在当今特别值得重视。

对此,应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体系,把项目运营期望值和原有物流资源利用率作为关键的评估指标中的两个。还要建立项目绩效评估体系,用以判断项目的绩效,以便总结经验,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的经验曲线。

城乡物流一体化规划的本质:利用物流经验曲线和物流预见曲线,规避城乡物流一体化建设中的盲目性、动荡性、随意性、杂乱性、无序性、狭隘性、短视性,从而降低整个城乡物流一体化工程的总成本(规划成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闲置成本+沉没成本等)。建设成本,特别是基础建设成本、固定成本往往发生了就是沉没成本,具有较强刚性、不可逆性,成本大,而规划成本相对较低,规划的弹性较大,调整起来也较容易,调整成本相对较低。一分钱的物流规划成本可能降低十分钱的物流建设及其相关成本。科学的、可行的城乡物流一体化规划的效益比较巨大,可以说是战略性的效益,成本的节约是战略性的节约。

(二)规划和实施的组合矩阵

需要明确的是实施路径中必须遵循轻重缓急原则,规划上则应是全域性、整体性、系统性、未来性的。城乡物流一体化既要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又要服从于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还要服从于全国、大经济区区域以及省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物流发展战略规划,还要协调于邻近区域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物流发展战略规划。规划和实施的组合矩阵如图1所示,规划分为详细的和粗略的,实施分为立即整体实施、分步实施、暂不实施。

有的是规划后即刻全面建设,该规划较为详细,其前瞻性可能在5年之内或者10年之内,且不确定性较小,主要是用于抓住当前的物流建设的战略性机会;有的规划是分步实施,该规划中详细部分和粗略部分并存,其前瞻性可能在10年之内或者20年之内,其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相互参杂,既可抓住物流建设的战略性机会,又可规避将来物流建设的战略性风险;有的规划是规而不建,即先规划暂时不实施,以备将来情况较为明了、条件较为成熟时实施,其前瞻性较大,常在20年至100年之间,相应的不确定性就较大,确定性较小,以便从战略上规避物流建设及相关风险。

如成都市在1990年修建完工的成都市区到郊县新津县的成新大件路,当时设计为双向两车道,该路在促进该地区及邻近地区的人流、物流的发展上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当时在该路的规划设计时就缺乏较大的前瞻性,以致在2008年进行改扩建为双向六车道时付出巨量居民拆迁安置成本,如果当初在规划时具有20年至30年的前瞻性,禁止沿路两百米以内进行永久性建筑修建,上述战略性成本绝大部分可以规避。

(三) 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实施路径

图2中所示的4条战略实施路径中大、中、小城市(群)、城镇(群)和乡村区是路径的5个节点,节点的不同排列顺序构建成不同的路径。不同的路径有其各自的特点、各自的优劣、各自的适用条件。

路径1:以大城市为核心,充分发挥大城市在物流方面的核心辐射功能、物流扩散效应,首先整合与其相似、彼此联系较为紧密、融合度较高、一体化基础较好的中等城市(群),同时强化中等城市(群)的极化效应,为下一步整合小城市(群)及城镇(群)和乡村区域的物流,实现全区域物流一体化积累一体化经验,构建一体化经验曲线,打下一体化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其优势在于充分发挥大城市对于中小城市、城市对于乡村的各方面的中心作用、示范作用、辐射作用。其适用条件是城市的极化效应、集聚效应已达到相当程度,城市已发展到相当发达阶段,其扩散动力强大,扩散意愿强烈,扩散作用明显。这时采取该路径的战略利益极大,战略风险较小,全域物流一体化的进程可能较快、水平较高。该路径是始于大城市,终于全区域,先城市后农村,城市包围农村,属于渐进性的战略路径。成都市的三圈层战略路径类似于该路径,成都市在规划时把全市分为一圈层(中心城区)、二圈层(近郊区)、三圈层(远郊区)。

路径2:先从整合难度较低的城镇(群)和乡村物流一体化开始进行初级的一体化,其一体化的程度较低、较简单易行,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不很复杂,由于大部分城镇(群)和乡村的开发度不是较高,其整合效益、一体化效益容易显现出来,利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该一体化不仅是城镇(群)和乡村物流内部的一体化,而是面向整个城乡物流大系统一体化的。其适用条件是城市的极化效应还未达到相当程度,其扩散动力不强、扩散意愿不强、扩散作用不明显,而城镇(群)和乡村物流的一体化意愿强烈、动力较强、利益较大。这时采用该路径较为稳妥,也可逐渐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的经验曲线,全域物流一体化的完成总时间可能较长,该路径属于渐进性的战略路径。该路径特别适用于未开发即将开发的城镇(群)和乡村,可规避先散建乱建后治理后规范的战略性调整成本。该路径是始于农村,终于全区域。类似于改革开放的区域战略路径――先农村后城市,农村包围城市。

路径3:类似于路径2,其差别体现在起点有些不同,比路径2的起点高了一些,比较注意发挥城市对城镇(群)和乡村的带动作用,其前提条件依然是城乡物流互动意愿和能力较强。

路径4 :该路径的起点和终点与路径1相同,但也有不同。路径1是渐进式,路经4是突进式的,该路径实施成功的话会极大缩短全域物流一体化的时间,可尽早尽大地谋求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利益,其前提条件是一体化所需的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生态、政治、自然等条件的具备,即物流一体化的天时、地利、人和三条件都完全具备,至少基本具备。此战略路径的战略利益可能较大,其战略风险也较大。

这四种路径只是示例,还有其他的路径可供选择,不过基本思想是要分轻重缓急,要考虑客观的物流需求水平和客观的物流供给能力及其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四)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实施路径选择的战略约束变量

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人口、文化、技术、生态、自然等方面的状况,及其决定的客观的物流需求水平和客观的物流供给能力及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更高层次的物流规划都是其战略约束变量。

结论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乃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战略方面。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实践和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本文涉及的问题值得进一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李仁良等.中国农村物流市场及其特征,物流经济[J],2008(6)

2.谢守祥等.战略新视角:战略路径及其控制,江苏商论[J],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