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法理学的知识点模板(10篇)

时间:2024-03-01 14:55:21

法理学的知识点

法理学的知识点例1

一、回归“方法本质”,显化科学方法内在逻辑

科学方法具有把不同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知识结构的功能,它是理解知识的纲领和脉络。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前提,就是要探寻方法的内涵,理解方法的本质。以初中物理重点知识密度、功等为切入点,分别显化比值定义法和乘积定义法的内在逻辑,从而给初中物理科学教育以有益的启示。

1.密度――比值定义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比值定义法是定义物理概念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适用于物质属性或特征、物体运动特征的定义,利用一个只与物质或物体的某种属性特征有关的两个或多个可以测量的物理量的比值来确定一个表征此种属性特征的新物理量。

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通常的教学设计采取测量出几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记录数值,然后分别计算出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最后分析数据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比值是恒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是不同的”的结论,从而引入密度的概念。但是这样的设计,忽视了比值定义法运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要用两个物理量相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这一种处理的缺陷在于并没有揭示出比值定义法的本质。

实际上,比值定义法本质是比较的思想,这种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早有体现,所以可结合生活实际,揭示比值定义法的实质。可以这样进行设计:“妈妈买了8斤苹果,花了17.6元钱;爸爸花了22.5元买了9斤香蕉,小明想知道是苹果还是香蕉贵?你会怎么办?”学生会直接想到计算出每斤的售价,即价钱与重量的比。而进一步思考,就是在相同的标准下再做比较。受到这样的启示,对于解决“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问题就要选取相同的标准,自然想到要计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比较单位体积的质量;计算后发现:不同物质,比值不等,相同物质比值相等。为描述物质的这种属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

2.功――乘积定义法

乘积定义法是用几个物理量的乘积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其中相乘的几个物理量均为被定义物理量的决定因素,这种方法所定义的物理量与其他各物理量都有关系,并会随着其他各物理量的变化而变化。

功是乘积法定义的一个典型例子。多数教学往往从一些生活情景中找出具有共性的决定因素,发现如果在力的方向上有移动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功;而对于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这两个物理量,相加或相减显然量纲上不允许,相除与效果矛盾,所以就将力与距离的乘积定义为功。但对于为什么相乘,却欲言又止,说不清楚。

究其原因,是在教学中没有强调乘积定义法的内涵。追溯其本质,还要起源于数学上的乘法运算,相同的数据累加起来的和可以用这个数乘以出现的次数,乘积体现的是一种累积的思想,所以,乘积定义法本质上是一种积累效应,这种积累可以是任何物理量的积累,可以是其对时间的积累或是在空间上的积累,具体到功是力对空间的积累。这种积累效应,如果用数学来衡量,不只简单表现于宏观上看似一个物理量在另一个物理量上的直线变化,也不是坐标图上某一点的累计,而是它带动的整个平面面积的扩大。

力对空间的积累效应,从物理学的角度认识,是人们在认识能量的历史过程中,建立了“功”的概念,如果一个力对物体做了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就会发生能量的变化。这种积累,也是能量的一种蓄积,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渡过程。

二、关注“知识生成”,显化知识获得路径

科学方法不仅是理解物理知识的纲领和脉络,而且它还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和手段,根据科学方法中心的知能结构图,物理知识的获得途径为:实验事实科学方法物理知识(概念、定律等)。显然,只有通过科学方法的参与,才能使客观存在的物理知识上升为理论形态。科学方法的显性教育,更能揭示科学方法的本质与科学方法的操作过程。显化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是基于科学方法中介的认识路径。

1.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演绎推理法

所谓演绎推理法就是指人们以已知的客观规律为依据,推知未知规律的方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比如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就是运用演绎推理方法推导得到的物理规律。取液体内一圆柱形液柱作为研究对象,当液柱静止时,由二力平衡得到,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F与液柱所受的重力G的大小相等,即F=G(大前提),又压力F=pS,重力G=ρgSh(小前提),得到p=ρgh,计算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结论)。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的显化方式,让学生对知识和方法有较深刻的认识:理想液柱 二力平衡(F=G)演绎推理法(F=PS,G=ρgSh,等量代换)液体内部压强规律p=ρgh。

另外,教学方式要同学生的不同认知发展阶段恰当配合,才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初中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少年,能够借助具体形象进行逻辑推理,但还不能从逻辑上考虑现实情景,所以现阶段的演绎推理是在教师具体抽象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本例中的“取液体内一圆柱形液柱作为研究对象”。

2.阿基米德原理――猜想验证法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合理猜想,设计实验实施科学验证,再经分析最终得到科学结论,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猜想验证法,有些重点规律都是由猜想引起,并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的。

浮力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重要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是测定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的基本原理。下面以“阿基米德原理”为例,来谈学习猜想验证法的显化途径。

教师首先创造问题情景,并提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合理猜想:根据生活中游泳的经验,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体积、物体浸没的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根据曹冲称象的故事猜想到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根据石头和木块一同落入水中时,常常见到石头沉底而木块漂浮,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又可以继续猜想到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等。

多个因素都可能对浮力大小有影响,就必须设法把其他的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保持不变,只改变剩下的一个因素,从而知道浮力是否与所改变的因素有关,也就是所谓的“控制变量法”。经过验证,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而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计算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重力),进一步猜想到浮力的大小是否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设计实验,收集物体排开的液体,经测量可发现: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教师继续揭示,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也同样适用于气体。

三、注重“迁移应用”,显化科学方法教育功能

一个方法对应于很多知识的获得,那么,就可以应用已学习的科学方法去研究那些尚未研究过的事物,进行有效的迁移,即运用科学方法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新知识,彰显科学方法的教育功能。既让学生在运用中感受到科学方法的逻辑力量,也加强他们发展知识的能力,为提升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奠定基础。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比值定义法:在压强、功率、电流等概念的建立中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应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依据其意义的不同,还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两物理量的比值是个常数,如电阻、密度等,比值反映的是物质的性质,与两个物理量都没有关系;另外一类基于控制变量的思想,如压强、速度、功率、电流等,比值反映的是效果,受两个物理量的影响。但无论哪一类,其本质都是取相同的标准进行比较。

乘积定义法:力在空间的积累被定义为功,在时间上的积累就是冲量;电功、电热、热量等概念采取的都是乘积定义法,是电流在时间积累的不同效应。但以上不同物理量的共同特点,都是过程量,本质上是一种积累效应。

演绎推理法:如在推导连通器原理时,取容器底部一理想液片,根据平衡分析左右两端压力相等F左=F右,利用F=pS,导出压强相等(P左=P右),再依据P=ρgh,得到“装有同种液体时液面总相平”的结论;再如,串、并联电路电阻关系,以并联为例,用如下的演绎过程更能显化演绎推理法的逻辑力量:

猜想验证法使用的频率更高一些,在探究影响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关系;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杠杆平衡条件;影响蒸发的快慢的因素;影响动能、重力势能的因素都有体现。提出合理的猜想后,在验证过程中,常常体现出多种科学方法的交叉应用,如会用到控制变量法确定研究方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利用归纳法得出结论,等等。

四、结束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应当是把握科学方法这条主线。不论是概念教学还是规律教学,都要牢牢抓住科学方法,以重点知识的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科学方法的显化教育,并在其他新知识的教学中有目的地实现科学方法的有效迁移,将科学方法的掌握植根于每一个物理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从而让学生感觉到科学方法教育的真实性和实在性,这样既能加深对物理知识的把握,又能落实科学方法教育。

参考文献

[1]邢红军,陈清梅.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5,8

[2]陈清梅,邢红军,李正福.论物理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科学方法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9,8

[3]胡卫平,孙枝莲,刘建伟.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法理学的知识点例2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比较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比较法区分不同的地理知识。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地理知识时,会感觉知识点比较混乱,如果使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学生就可以很好地区分不同的知识点。当然,单一地使用比较法进行教学会有教学上的缺陷,教师可以将比较法与其他教学法相结合,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地理知识,实现地理教学目标。

(二)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比较法的实施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比较法,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比较法的实施,充分了解比较法不是单纯地进行比较,而是分两个方面进行比较,一个方面是概括比较,另一个方面是综合比较,这样可以对地理知识的不同点与相同点进行比较。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学习到更多知识[。例如,在教学《地球上的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水的分布进行简单的概括,让学生对干旱地区与雨水丰富地区进行比较,了解我国不同地方的水量是不同的。然后,要求学生进行综合比较,比较世界各地水资源的情况,对地球上的水资源进行了解。最后,让学生对这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讲述,进而提高地理学习效果。

(三)利用直观性的特点进行比较

教学由于比较法具备使一些知识特点突出的优势,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地理知识。教师可以利用比较法这一特点进行教学,促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真实性,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例如,在学习《城乡人居环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城市环境与乡村环境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城市环境与乡村环境的不同,了解城乡人居住的环境,有效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对知识点进行思考,让学生通过比较法学习到更多的地理知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四)将比较法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用比较法进行教学。高中地理知识中会出现地理景观和地区分布,这样的知识点是需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授的。如果一味地使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恰会适得其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把握每一个知识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当然,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将比较法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融合,共同应用在地理教学中。例如,在教学《旅游资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使用比较法与举例说明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对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地区旅游资源的不同。在学生进行比较后,教师再为学生举一些地区开发旅游资源的例子,让学生对旅游资源进行充分了解,这种集多种教学法为一体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避免由于教学方法的不合理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效果不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地理知识,并将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最终促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

二、高中地理比较法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比较法,教师应该注意对地理知识点比较后的分析,明确比较并不只是对知识点进行比较还应该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如果教师过于注重比较知识点,没有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将会无法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进行比较法教学时,教师需要对高中地理知识进行全面的整合,充分把握知识点的内容,在进行完地理知识的比较后,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做到完全掌握知识的目的。当然,在让学生进行分析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比较方法的理念,让学生明白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时,应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与比较。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展现出比较法应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比较法教学时,必须对不同的地理知识采取多种教学方式,避免盲目使用比较法教学导致学生思维混乱的现象。正确地应用比较法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法理学的知识点例3

1.1适用范围

在适用地理比较法的知识点中,可根据高中地理知识的特性将其分成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包括地理概念、地理成因、地理规律、地理特征等规律性强的知识点,感性知识包括地名、地理景观、地理数据、地理分布和地理演变这些较直观的知识点。在可以运用地理比较法进行教学和学习的98个知识点中,有77个知识点属于地理理性知识,另外21个知识点属于地理感性知识。在地理理性知识中,以知识特征性强为代表的地理特征知识点运用地理比较法最多,其次是地理成因和地理概念,地理规律运用的最少;在地理感性知识中,地理演变的教学运用地理比较法的情况较多,其次是地理分布和地理数据,一些过于直观的地名、地理景观等知识点则不适宜运用地理比较法。综上可知,地理比较法更适用与地理理性知识教学。诸如5大气候带的特征、13种气候特征、我国4大地理区域特点等地理特征类知识;黑子和耀斑、冷锋和暖锋、背斜和向斜黑子和耀斑、冷锋和暖锋、背斜和向斜;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分布及形成、四大渔场的成因、三大类岩石形成等地理成因类知识;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流向及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地理规律类知识等都适合运用地理比较法进行教学。

1.2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细分

在高中地理学科中,根据常见程度可把比较法细分为类比法、借比法、横比法、纵比法、中心内容比较法和综合比较法六大块。其中,类比法是这几种地理比较法中运用次数最多、适用范围最广的方法,剩下几种方法按运用次数多寡和范围大小排序是:横比法、纵比法、借比法、中心内容比较法和综合比较法。在应用次数最多、范围最广的类比法中,还可再细分为同类异型比较法、同类同型比较法和异类共性比较法三种。这三种类比法中,同类异型比较法运用次数最多、范围最广,同类同型比较法次之,其中用得最少的是异类共性比较法。

1.3配合传统教学方法

看图表是学习地理学科最传统最有效的方法。地图上具有一片区域、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大洲的特点与构成,蕴含大量的信息,包括课本上对于地图的分析也很详细。所以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重视地图上的信息。除了有地图,地理学习中还有大气中气旋与反气旋图、地质构造中的潜水与承压水图、背斜与向斜示意图、断层示意图等图表,这些图表都有助于我们对地理的学习。看图表的同时,要注意找出不同处与相同处,这样才会全面了解地理事物及知识点。因此,对于图表的利用与分析,可以使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更形象化和条理化,建立地理学科的思维模式,强化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应用思考

通过对地理比较法的简介、数据统计以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地理比较法的优点及重要性。但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其针对性,这就不可避免导致局限性,因此,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比较法也要与其他教学方法像结合使用。高中地理学科也具有地理学科地理学的特点:研究领域十分宽广、地理事物和现象复杂多样、区域性和综合性显著。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进的地理比较法和地图法、地理统计方法、参观法、野外考察法等方法一样是地理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地理比较法的应用要以地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地理学习和地理教学规律,充分体现地理学科思维。

法理学的知识点例4

1适用范围

在适用地理比较法的知识点中,可根据高中地理知识的特性将其分成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包括地理概念、地理成因、地理规律、地理特征等规律性强的知识点,感性知识包括地名、地理景观、地理数据、地理分布和地理演变这些较直观的知识点。在可以运用地理比较法进行教学和学习的98个知识点中,有77个知识点属于地理理性知识,另外21个知识点属于地理感性知识。在地理理性知识中,以知识特征性强为代表的地理特征知识点运用地理比较法最多,其次是地理成因和地理概念,地理规律运用的最少;在地理感性知识中,地理演变的教学运用地理比较法的情况较多,其次是地理分布和地理数据,一些过于直观的地名、地理景观等知识点则不适宜运用地理比较法。综上可知,地理比较法更适用与地理理性知识教学。诸如5大气候带的特征、13种气候特征、我国4大地理区域特点等地理特征类知识;黑子和耀斑、冷锋和暖锋、背斜和向斜黑子和耀斑、冷锋和暖锋、背斜和向斜;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分布及形成、四大渔场的成因、三大类岩石形成等地理成因类知识;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流向及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地理规律类知识等都适合运用地理比较法进行教学。

2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细分

在高中地理学科中,根据常见程度可把比较法细分为类比法、借比法、横比法、纵比法、中心内容比较法和综合比较法六大块。其中,类比法是这几种地理比较法中运用次数最多、适用范围最广的方法,剩下几种方法按运用次数多寡和范围大小排序是:横比法、纵比法、借比法、中心内容比较法和综合比较法。在应用次数最多、范围最广的类比法中,还可再细分为同类异型比较法、同类同型比较法和异类共性比较法三种。这三种类比法中,同类异型比较法运用次数最多、范围最广,同类同型比较法次之,其中用得最少的是异类共性比较法。

3配合传统教学方法

看图表是学习地理学科最传统最有效的方法。地图上具有一片区域、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大洲的特点与构成,蕴含大量的信息,包括课本上对于地图的分析也很详细。所以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重视地图上的信息。除了有地图,地理学习中还有大气中气旋与反气旋图、地质构造中的潜水与承压水图、背斜与向斜示意图、断层示意图等图表,这些图表都有助于我们对地理的学习。看图表的同时,要注意找出不同处与相同处,这样才会全面了解地理事物及知识点。因此,对于图表的利用与分析,可以使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更形象化和条理化,建立地理学科的思维模式,强化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二、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应用思考

通过对地理比较法的简介、数据统计以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地理比较法的优点及重要性。但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其针对性,这就不可避免导致局限性,因此,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比较法也要与其他教学方法像结合使用。高中地理学科也具有地理学科地理学的特点:研究领域十分宽广、地理事物和现象复杂多样、区域性和综合性显著。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进的地理比较法和地图法、地理统计方法、参观法、野外考察法等方法一样是地理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地理比较法的应用要以地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地理学习和地理教学规律,充分体现地理学科思维。

法理学的知识点例5

关键词:

地理比较法;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高中地理知识繁多,内容范围广,学生在记忆知识时不仅仅需要记忆数据、图像,更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地理比较法通过对比不同知识点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的差异,更能把握知识整体。

1.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地理比较法即比较地理知识中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让学生对相应的地理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并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兴趣。地理比较法类型多种多样,具有系统性、总结性、简洁性等特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据统计,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8个单元中,几乎每个单元都有相应地知识点可以用地理比较法来展开教学。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也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同类同型比较法,同类异型比较法以及异类共性比较法。除此之外,地理比较法更广泛的运用于高中地理理性知识的教学。如,地理特征、地理概念和地理成因等比较适合用地理比较法来开展教学,而地名和地理景观等则不适合。如教师在教学生们地球的自传和公转时,就可采用地理比较法,通过其差异性来加深学生记忆。地理比较法对于地理基础知识相对而言比较薄弱,或者对地理学习不太感兴趣的同学来说,是提升学习兴趣的重要的学习方法。他们可以通过地理比较法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自主探索知识的相似性和内在规律,如此便可以对地理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地理比较法对于地理学习较为容易的同学来说,也是一个总结知识,查缺补漏的方法。他们可以通过地理比较法对已掌握的知识做一个全面的归纳总结,加深记忆,并探索新知识。因此,地理比较法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有很大帮助,对于学生平时掌握知识和考前复习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2.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时需注意的事项

虽然地理比较法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有着重要作用,但是总有许多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发现效果不太明显,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使用地理比较法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地理比较法的应用对象

高中地理知识点繁多,却并不是所有知识点都可以运用地理比较法,教师在教学时,尤其应该考虑到这点。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的知识点不适应运用地理比较法,如地理数据,地名,地理分布等客观概念,若强用地理比较法进行分析学习,反而会弄巧成拙,降低教学质量。

2.2地理比较法应注重其形式的灵活多变

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地理比较法时应意识到,比较不仅仅是简单的比较,不能仅仅流于形式。教师更应该从整体去引导,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内容繁多却不至于杂乱。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将知识概况和综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而不仅仅是流于每个小知识点的比较分析。除此之外,教师还需注意,不同的知识点,应该采用相适宜的比较方法,这样教学效果才明显。

2.3地理教学法直观化的特点

地理教学法应该更具直观性特点,这样才能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单纯的数据比较会显得枯燥乏味,而地理图像和地理表格等都是必要的辅助手段。地理比较法可以和地理观察法或实验法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实践来获取知识,这样学到的知识就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数据,而是融合了亲身实践经历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3.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的发展前景

地理比较法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还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3.1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使用地理比较法

目前来说,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比较的现象还是较普遍的,然而学生自主使用地理比较法的情况鲜少见到。因此,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自主使用比较法作为教学目标。学生应该在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自主使用比较法,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探索新知识。

3.2地理比较法结合其它教学方法

教师在运用地理比较法进行教学时,可以考虑结合其它教学方法,使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以提高学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学习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使知识更加生动形象,使学生记忆深刻。教师在采用地理比较法教学时,如果能够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辅助手段,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能力,地理教学法就能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4.总结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倡,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理比较法的实施更加符合新时期的教学理念,高中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将地理比较法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地理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促进国家地理事业不断发展。

作者:李文 单位:江西省龙南中学

参考文献:

法理学的知识点例6

策略一:以固定搭配或固定用法的形式记忆课文中的语法知识点

初中英语教学中,语法专题教学根据内容要有所侧重,要正确做到精讲与略讲。一些用法比较难,但又很常用的语法规则,如动词时态、复合句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就需要精讲多练,甚至要用专门的语法课进行深入探讨;有些语法现象容易理解、实用性强,但在运用中容易出错,如非谓语动词、名词的复数形式、介词短语等,这类语法则可少讲多记。对于可以略讲的语法现象,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固定搭配、固定用法熟记在脑海里。只要熟练地记住了这些语法规则,学生才可以在做题中运用自如。

策略二:记忆类比和归纳后的语法知识要点

记住语法规则是熟练地运用语法的前提。学生掌握不好语法知识,通常是因为对语法规则的不理解,即便理解了,如果记不住的话,很难做到熟练运用。初中英语教师要重视对语法知识的系统讲解,对语法规则进行分类和归纳,说明其变化和运用规则,并让学生掌握这种分类和规则,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分散的语法进行归纳,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背语法知识点,对各种语言现象进行有规律的操练,训练他们正确、熟练地使用语言,才能够做到“熟能生巧,学以致用”。

策略三:听写是记忆语法知识点的有效教学手段

1.听写语法的难点和易错点

英语语法中,各类词性的变化形式多样,各种用法灵活复杂,容易混淆。如名词的单复数、词性的变化、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介词、代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用法等。这些都是语法中的难点和学生做题的易错点。通过听写难点和易错点,有助于学生区分、理解、熟记和运用这些语法知识点。

2.听写语法的固定结构和特殊用法

在初中英语中,某些语法现象由于其特殊性和多变性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讲授时,常以固定结构或特殊用法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方便学生理解。学生可以较快地记住这些固定结构,但运用起来却容易出错。经常听写这些语法“公式”和例句,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正确运用这些固定结构和特殊用法。

3.听写重点语法项目

像现在完成时、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等语法项目,理论抽象、内容复杂,却又在初中语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样的语法规则,也可以利用听写来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这些语法重点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听写训练,既可以促使学生关注和记忆语法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又可以发现学生的错误和薄弱环节,及时给予必要的辅导和帮助,因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策略四:在试卷讲评中标注错题原因和知识点,使记忆语法更深刻

初中英语考试中,主要通过单项选择题来考查学生对语法的掌握情况。老师要对学生做过的单项选择题进行评讲,才能纠正学生做题中的错误,加深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并使之准确运用。试卷经过批改后,先让学生订正错题,画出关键词,在错题的旁边写出错误原因和相关语法知识点。课堂上老师再把易错题进行讲评。学生在听完老师讲评的同时,结合自己所标注的错因和知识点,进行修改和补充。这样学生就会对语法概念更加明确,思维更加清晰,知识的记忆也会更加牢固。要求学生在每道单项选择题旁边都标注语法知识点,以巩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每次考完试后,都让学生在单项选择题旁边标注错题原因和知识点,让学生作为错题集和笔记整理保留,经常朗读、熟记、听写,这也是期末考试前的宝贵复习材料。

策略五:课后辅导,确保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后辅导是对课堂所授语法知识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后的语法辅导,及时解答学生心中的疑惑,弥补学生在课堂上对语法知识的接受不足。通过辅导,学生对语法知识掌握得更准确、更透彻、更全面,更能帮助加深理解记忆。上完英语课后的下课十分钟,教师可利用这个时间及时解答学生刚才英语课上还未解开的语法知识困惑,也可以有意识地抽查部分目标学生对某个语法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及时对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把关,不让问题遗留和堆积。批改作业发现错误或者考试成绩出来后,应尽快把学生找来,当面进行辅导,为其答疑解惑。对个别语法知识薄弱的学生,利用自习课、晚修课为其讲解语法知识,开小灶,抓学生语法知识点的背诵和过关。

法理学的知识点例7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确定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非常广泛,可以选择各个工业企业的生产、销售、物流和消费终端就业,也可以选择经济、金融等行业就业。因此,在工业工程专业开设应用统计学要有其针对性和实用性,对重点知识要重点讲解,突出知识点的应用和掌握。

由于传统的统计学课程主要是在财经类专业或者是经管类专业开设,本课程没有专门应用于工业工程专业或者是相近专业的教材,所以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还是在以传统的教材内容为基础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确定。通过分析相关的各类教材和工业工程的专业特点,使学生系统掌握应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确定讲解的主要包括: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抽样与抽样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产品质量的统计管理。其中重点内容为抽样与抽样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这些方法在实际生产和工作中能够广泛使用。

二、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于应用统计学的教学方法来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突出对统计学知识的应用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相对于传统的数理统计也有相应的区别,也就是对知识的讲解主要采用以案例教学为主和以理论推演为辅的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以学生的工业工程专业课学习兴趣为基础,开发其对专业课知识的渴望心理,将统计学知识与专业课知识有机地揉合和统一起来,使学生们在学习统计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同样掌握专业相关知识。案例教学在实际教与学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1.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本方法是基于在学生对专业知识有相应兴趣,主要是以相关专业的工程实例或案例为知识载体进行知识点和知识结构的组织与讲解,所以能够恰巧抓住学生的主动学习心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调动学生学习本知识点的主观能动性。

2.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统计学教学只告诉学生怎么做,教学方法偏向于灌输式教学,没有针对性,因此其内容显得乏味无趣,且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但案例教学是要求学生在处理知识时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而且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要勇于提问和交流,这样一是可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二也是起到一种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效果。

3.增加学生课堂上对知识点的接受度和理解度,提高课上消化效率。由于大学三年级课程多、平均学习时间短,因此课上知识消化效率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度量标准,案例教学法将统计学知识点揉合于专业知识中,减小了学生的消极心理,提高了学生对课上知识的兴趣和精神集中度,从而对加强知识点的接受可能性和理解度起到重要作用。

三、课程考核方式的建设与改革

课程的考核是检验教与学两个过程的必要环节,在统计学的考核方式与方法选择上也要有针对于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考核方式,因此,在《应用统计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对考核方式的建设与改革也是重点内容之一。传统的统计学考核方式主要是闭卷考试,由于考试内容严格按照考试大纲,主要考核内容以课本上理论知识为主,这就导致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前沿知识得不到学生的有效重视,出现教师讲课内容与考核内容不符合的情况,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培养。因此,必须对统计学课程的单一考试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从考核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学习、掌握、运用和拓展多个方面出发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法。

在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方面,拟采用的考核方法为考试。考试作为一种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方法之一,是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学习、掌握、运用和拓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工业工程应用统计学课程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上采用考试方式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的认知、理解和掌握,考试在全部考核成绩中占的比重为50%。

在考核学生对统计学在本专业相关知识的运用方面,主要采用课堂讨论提问与即时作答的方法。此种考核方式主要是在课堂上老师根据上节课讲述的内容,结合本专业的知识内容制定相应的题目,让学生在设定的时间内进行答题,一般每章设计一道题目,考核学生统计学知识的同时,也考察了其对相关的专业课知识的理解和对数据的提取和处理能力。

在考核学生对重点方法与内容的掌握和运用方面,采用教学互动的方法。一是在每章的课后习题讲解过程中,让学生先对题目进行作答,然后互相讨论作答内容,教师对每位同学的表现予以评分;二是每章讲完之后设置专门的考核重点环节,让学生分组对重点知识在课堂上互相讲解给其他同学,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思考如何才能让其他人掌握相关知识点。另外,在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主动性方面还应该采用常规的课堂出勤率和出勤表现方面对每位学生进行记录,确定相应的课堂表现成绩。

法理学的知识点例8

一年一度高考即将来临,成千上万的莘莘学子又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复习备考。据有关方面的调查,在影响学生学业成绩提升的因素中,“学习方法”位居第一位,方法比勤奋、头脑都重要。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不善于复习的同学十之有九是学不好考不好的。有人说:方法好,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又苦又累。这道出了好的方法不仅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一定促成好的学习结果。复习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提升水平不可缺少的有效学习方法之一。那同学们如何高效的进行复习备考?笔者结合近三十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建议。

1.梳理学科内在知识,强化基础掌握。

首先要“知其然”,明确什么是基础?各学科有哪些基础?如语文的字音字形、成语、默写、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翻译中的特殊句式、固定句式、通假字等;英语的词汇、语法、词组和短语等;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的重要概念,重要原理,重要观点、方法、规律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一些重要考点和基本方法都是教材的基础。这些基础不仅要熟知其“点”,还要熟知其“面”,比如以数学“立体几何”为例,那就必须知道:有几条公理?这些公理都是些什么?每条公理都能推出哪些定理?垂直同一平面两直线平行对吗?可以直接用吗?平行于同一平面两直线呢?垂直于同一直线两平面平行吗?可以直接用吗?这些东西都要熟记,要非常非常清楚。此外基础还包括那些在教材中的隐性知识点,像历史学科隐性于目录标题、插图、地图和注释中的知识点,如奴隶社会编中“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一夏商”,就要求同学们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诸如此类的隐性知识点,有时也会出人意料地呈现在考试题中,因此也不能忽略。

其次,要明确记忆是为了应用,记忆的重点一定要依据知识的用途来决定,比如语文的诗词和文段,重点在于理解记忆它的构架、手法、技巧和文笔,以便在今后的写作中借鉴;历史政治知识的记忆,重点在于记住历史事件的脉络和政治理论的逻辑结构,以此在分析解答问题的时候应用,至于具体的表述,无需记得一字不差;英语文章的背诵,重点在于加深对单词、语法和句型的理解,记住文中有用的语法和句子结构。总之,熟记该记的,决不可面面俱到,切忌“无用功”(该会的不会,该记的没记)。

最后,要明确如何记忆基础知识?方法很多,之一便是熟读教材,通过熟记于心,做到不仅能口头表达,而且能熟练、准确地用书面阐述出来。

2.归类整合学科知识,形成思维导图。

在复习前,同学们总感觉到要掌握的各种知识点太多、太杂、太零乱,思维零碎无序,没有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感。那么如何整理知识呢?

首先,要将相同、相似、相近、相通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思考它们在哪些方面是存在异同,区别点在哪里?联系点在哪里?并将它们有机的串起来,形成有机联系的知识框架。比如,高中物理的力学问题、电场问题、磁场问题、电磁感应问题都可以归纳为涉及力的问题(在高考试题中,涉及力的题目占了80%左右),高中物理的力学问题可以用三种类型进行概括,一是合力为零,二是合力恒定,三是合力变化(大小、方向),在考试中有些题目看似很复杂,条件问题太多,其实不过是这三种类型的相互叠加。如果我们平时的复习注意了知识点的串连思考,做题也就不难了。

法理学的知识点例9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曾经在谈学习方法时说过,有效的读书必须经历“由薄到厚”然后“由厚变薄”这两个过程. 由薄到厚,就是指读书时依据书中内容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来充分地挖掘书本的内涵,读者的收获比书本内容要多. 由厚变薄,它指读者按照一定的方式将书本内容提炼为能反映精髓的纲目要点. 以课题学习为例,课堂上教师对知识的讲解与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以及知识的运用就是“由薄到厚”的读书过程,而课题知识归纳就是“由厚变薄”读书过程. 然而,绝大多数教师仅注重“由薄到厚”的学习活动设计而忽视“由厚变薄”学法指导.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学法指导教学理念淡薄而未致力于学法指导的深入研究,以致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 本文就数学课程知识归纳方式及其学法指导,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知识归纳若干方式

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是一种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过程,虽然教材内容具有条理化与系统化特点,但由于课堂学习内容的局限性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片段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把握却属于一种零碎的元认知模式,或者说对课程知识与方法还未形成条理化与系统化的认知结构,而条理化与系统化的认知结构又是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知识归纳就是梳理知识之间的层级关系,辨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同时对知识与方法的把握达到要点化、条理化、系统化并简明化,建立便于贮存与提取的信息编码形式,进而提升知识与方法的运用能力[1]. 对于知识归纳方式,依据数学课程知识特点,一般为下面几种方式.

1. 枝干结构式

枝干结构式,就是依据课程知识的形成与结构来梳理知识之间的层级关系,采用树木枝干的形式来表示这种层级关系. 使学生站在知识结构的层面来认识课程内容,从而对课程内容的认知达到条理化与系统化. “枝干结构式”的方式一般用于章节归纳或模块归纳. 如《简易方程》章节,依据教材内容结构,它可以梳理为如下“枝干结构”形式:

上面“枝干结构”中,箭头连接表示知识间的层级关系,箭头方向则表示知识与方法的形成过程,如果学生能明确并梳理成这种知识结构,那么他对简易方程模块知识内涵与解方程的方法则有着本质性的把握.

2. 表格要点式

表格要点式,就是将那些相近或相反概念知识或技能方法,采用表格并比较要点内涵的形式来辨析知识与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突破把握中的难点或澄清理解中的混淆点,而这些难点与混淆点正是知识运用的关键点. 如《分数》模块,对于“真分数”与“假分数”等相近概念、“通分”与“约分”等相反运算方法的技能知识,就可以采用如下“表格要点式”方法来归纳:

图形之间联系:正方形是长方形特例,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的变形,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组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是平切三角形顶角部分所剩的图形.任意多边形都可以分解为这几种图形的组合.

图文注释式的归纳方式,其特点为内容直观,要点简明,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方式的小学生,表象思维是其突出的思维特征,因此图文注释式的归纳方式便于学生对知识的长久记忆. 尤其是通过梳理图形之间的联系的归纳过程,它有利于促进领悟各类图形面积计算的研究思路并能较好地掌握各类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4. 代数示例式

代数形式,即用字母和运算符号来描述事物的数量关系,它是数学学科的特有语言,内容简明,形式简洁,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便捷的思维方式. 代数示例式,就是指用代数形式来表示概念与规律,同时提供相应的具体样例. 小学生在高年级才接触代数,数学形式逻辑思维仅处在起步阶段,具体形象的表象思维仍为他们的主要思维特征. 因此,知识归纳中配置样例可以促进学生对概念与规律的准确理解与把握. 代数示例式的归纳方法适用于代数类课题内容或模块内容.

二、知识归纳学法指导

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小结,教师要从学生的学力实际出发. 中年级以下的小学生,他们不会分析教材,也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基础. 高年级学生,他们已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知识与方法积累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基本具备了知识归纳的学力基础. 因此,知识归纳的学习活动应安排在高年级学段开展,其能力与习惯培养的发展过程为:先重在教师引导,逐步过渡由学生自主归纳.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引导学生归纳课程知识,其过程方式如下.

1. 填充引导式

高年级学生,既不具备自主归纳知识的能力,也没有形成知识归纳小结的习惯,因此,起始阶段,还需教师进行有效引导. 填充引导式,就是指教师按某种归纳方式来设计内容要点,由学生填写具体内容. 如对“比”与“分数”内涵的辨析,教师就可以设计“表格要点式”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辨析归纳:

“比”与“分数”

在平时课题学习中,一般学生都不会将“比”与“分数”来对比辨析,然而教师提供这样“表格”形式,学生学习任务清楚,思维方向明确,通过“表示的意义”的比较可以促进学生认识两者在表征事物方面的本质区别,而通过后面两个栏目的比较又可以促进学生认识两者在运算方面的方法联系. 可见,这种辨析归纳,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化.

2. 问题启发式

问题启发式,它指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与方法的归纳. “填充引导式”的归纳,它除了能引导学生较好地理解与掌握课程知识与方法外,还具有使学生领悟知识归纳的手段与方法. 当学生基本领悟了知识归纳方式后,教师就可以依据课程知识与内容结构来提出含有启发性的相关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有关归纳.

3. 完全自主式

随着“填充引导式”与“问题启发式”归纳活动的开展,学生已建立了知识归纳的学习意识,归纳小结能力也有所发展,对归纳方法也有着全面且较为熟悉的把握. 同时,当学生对教材知识与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后,教学中就可以要求学生开展自主归纳活动.

课题知识归纳一般安排在课堂进行,而对章节或模块知识的归纳,视容量或难度而定,容量小且难度低的可以作为课堂活动,对于容量大或难度大的知识归纳,最好放在课外. 因为“完全自主式”归纳是一项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它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人们常说的“慢工出细活”,就是这个道理.

法理学的知识点例10

在数学教学中,复习课不好上。看看复习课,不难发现,让学生进行自主复习时,大部分学生所谓的复习:1、捧着数学书反复地背诵概念、公式;2、把数学书一页一页翻来翻去,不知看什么好,纯粹装装样子。针对这些情况,我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三大法宝”。

第一大“法宝”:教师做引领者,引领学生自主复习。

相对于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来说,平时所学的数学知识体系是零散的、局部的。如何有效地掌握知识,对所学知识进行相关整理,形成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网络,是十分重要的。学会整理知识,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表现。而教师就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把零散的知识分门别类,系统整理。这就要求教师自己要心中有数,清楚知识的分类和复习方法。给学生示范,引领学生往正确的复习方法上走,还要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在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复习有三种 :单元复习;期末复习;六年级大复习。单元复习在每个单元后,复习内容少,知识点都有联系,加以汇总复习很容易。期末总复习在学期末,要把一册书的所有知识整理复习,哪些单元有联系,适合合而为一来复习,学生一看目录就能分门归类。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平时上复习课时就要有意识引导学生掌握复习方法,前路铺好,后面的路才会越走越顺畅。

最难的是六年级的大复习,要把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复习。教师要有意识上几种不同类型的复习课,并对这几种复习课加以分析点评,让学生明白,哪些知识点适合这种复习方法,哪些知识点适合那种复习方法,这样,学生有迹可循,才会模仿此类复习方法自主复习。

第二大“法宝”:教师做示范者,引领学生自主复习。

想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复习,教师要针对不同知识适宜怎样整理复习,给学生上示范课,教会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怎样有效地把知识系统整理呢?

1. 归类整理。归类整理知识,就是把同类知识归纳在一起。比如,代数初步知识中:数的认识;数的运算;量的计量等;几何初步知识中:线段、射线和直线;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等都可归类到一起。让学生回顾知识的同时就要分门别类。

例如:在“量的计量”知识整理一课中,就可把小学学过的所有单位归类如下图:

这样归类,所有的单位尽收眼底,中间标上进率,并有意识让学生从高级单位排到低级单位。学生全面了解所学“量的计量”的基础知识,在此之后对有关单位换算的各种类型题练结,这样复习既全面又系统,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2. 图表归纳。图表归纳法,就是把相联系的知识点用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方法适用于有联系的知识点并且概念性知识比较多时,利用图表法可使其层次清楚,一目了然。

例如:复习“数的整除”这一部分内容时,概念较多,就适合用图表法。

这样把知识之间的联系清清楚楚列出来,就像一个知识链条,想到一个“整除”概念,往下的概念一一展现,既有联系又各成一家,水到渠成。

3. 对比辨异。对于一些相似或相关联的知识,可整理到一起分析比较,列出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便进一步认识各自的特点,掌握规律。

例如:除法、分数、比这三个概念的复习,就可以放在一起对比复习,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异同,如下:

这样可从各部分之间看出相互的联系,又能看出概念的区别。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的对比;求比值和化简比等都可用此类复习方法。

第三大“法宝”:教师做辅助者,辅助学生自主复习。

复习课不仅要进行知识的整理和汇总,还要进行配套练习。练题的形式有:先整理知识点再练题;在练题中整理知识点;边整理知识点边练题。这三种练题形式因内容而异,因人而异。

学生会整理知识,但配套练习却需要教师做个辅助者,辅助学生来进行练习。因为练什么题,没人比教师更清楚,哪些知识点适宜哪些练题内容,哪种类型的题是重点要必练,哪种类型的题易错要加强练习,这都需要教师来做。

总之,小学数学复习课要在教师精心引领下,示范下,辅助下多角度、多方位的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他们多思多想,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这样的复习课才能焕发活力,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