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模板(10篇)

时间:2024-03-01 14:55:20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例1

关键词 体能训练 3-12岁少儿 健康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已远远超出了人们所意想的范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造成幼儿营养过剩,并使生长发育失调,更加上缺乏体育锻炼等。部分孩子出现了诸如身体肥胖,心肺功能下降、厌食、惰性等困扰着每个家庭,使其正常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本文就是通过少儿基本体能训练带来的好处来说明少儿进行趣味性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增强家长以及孩子体能训练的意识。

二、体能课程设计与分析

体能课程设计是少儿趣味性体能锻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体能教学的目的性、过程性、科学性与艺术学的统一,不但需要深厚的教育理论作支撑,而且需要适切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因此它的内容形式主要是各种各样的跑、五花八门的跳、花样繁多的投、魅力无穷的球类运动和综合身体的技能运动,主要包括三个版块:

(一)热身准备阶段。

(二)针对六大素质和技能的锻炼。体能素质各因素,在人体运动中并不是孤立存在发展的,它们相互影响、促进与制约。所以项目的设计主要是根据这一理念进行的,如表1。

(三)放松运动。少儿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之后,必须要对其进行按摩和语言交流等放松活动。对于出现的心理疲劳、心理过度紧张,可以在运动后放一些缓和的、富有节奏的音乐或采用暗示性的放松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调节。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少儿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体内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结构、功能、智力、心理的发育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所以经常进行体能训练有利于增进少儿健康,增强体质及心肺功能;有利于调节他们的心理,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促进他们个性的完善和发展,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锻炼他们自信、坚强、勇敢等品质。在礼仪方面可以使孩子学会基本的礼貌,增强规则意识,尊老爱幼等等。对于厌食、拒食、积食的孩子,更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使孩子胃肠蠕动增加,胃肠消化能力增强,食欲增加,营养吸收完全,使孩子发育更好。综合来说体能训练增进少儿身心健康、改变身体形态、提高生理机能,使少儿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建议

1.首先家长要提高对少儿体能训练的认识以及了解它的好处。2.少儿在家或者在公园等场合进行体能锻炼,要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并注意安全和讲究体能训练的卫生。3.在平常的体能锻炼中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动习惯,注意动作姿势的规范性。4.少儿进行体能锻炼之后要注意营养的合理分配。营养是保证身体正常生长发育,保持健康和增强体质的重要因素。5.教师是组织者,同时必须是参加者。教师要满腔热情地投入趣味性体能训练活动和少儿一起走、跑、跳、投、登、攀、爬等,在行动上感染少儿,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模仿中学到正确的动作。6.少儿在进行体能训练时要有相应的运动装备如运动鞋、运动衣等,在运动过程中要节量饮水,不要饮用碳酸型饮料。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 卢勇绅.浅谈少儿体能训练的重要性[J].才智.2015.

[3] 南仲喜,玉林.身体素质训练指导全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例2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a)-0228-01

近年来,为了提高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在国际上的地位,我国政府大力提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体育体能训练方法的更新。体育体能训练是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专项需求并通过符合的动作训练,目的是改善运动员身体状况,提高运动员机体各器官的组织机能,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促进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随着体育体能训练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法不断被应用到体能训练中。目前,现代体能训练方法中被应用的最为广泛的有软体训练法和计算机训练法,这些体能训练方法更加注重从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出发,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总结经验教训,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帮助很大。该文就传统与现代训练方法进行简单分析研究,为现代科学体能训练方法的应用做出更多贡献。

1 传统体能训练方法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科学的思想理论的指导

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是体能训练指导的方向,是训练的理论支持和基础,对体能训练的过程和结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体能训练所依靠的理论知识在时代的发展下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体能训练的需要,有些理论知识打着“科学”的旗号,贴着“科学”的标签,实际上这些理论并不科学,知识照抄照搬,并不适应我国体能训练发展的实际情况,或者引用的是错误的思想理论。这种现象在目前的体能训练普遍存在着,这些理论认识急需被更加科学的理论方法所取代。如果继续存在,将对未来体能训练的提高,竞技成绩的提高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发展创新更加先进科学的思想理论对体能训练的发展非常重要。

1.2 传统的体能与技术相分离现象越来越明显

体能训练方法应讲求体能与技巧的结合,不仅需要运动员良好的体能基础,训练过程中的技巧训练更加重要。传统的体能训练也讲究体能与技术的结合,但这种结合并不是将他们合成一个整体,而是更加注重体能的训练,在注重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忽视了技巧对体能训练的影响,导致了体能与技巧逐渐分离的现状。这种不科学的分离状态也造成了庞大的体能训练的堆积,造成体能与身体素质的极大不适应,体能训练的程度也难以深入,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平难以上升的现象。因此发展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将传统的体能训练与技巧训练相结合,才是提高体能训练的重要途径。

2 现代科学方法应用到体能训练中的建议

2.1 利用现代科学理论思想指导实践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传统的体能训练出现了严重的注重实践却不注重理论的现象,甚至是在利用了错误理论的情况下进行着错误的训练,也成为了我国体育体能水平落后于国际水平的最大原因。因此,更应该慎重选择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要借鉴世界上先进国家的理论研究,结合我国运动员体能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使其更加符合体育训练人员的体质。同时理论也应该是发展着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有关体能训练的科学理论也应该不断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运动员整体体制等需求。理论的创新发展也应该是在研究目前运动员体质和借鉴国际标准水平理论的前提下,不能盲目更新,造成理论脱离现实的困境。

2.2 注重传统与现代训练方法相结合

传统的训练方法虽然存在一些缺陷,但也是经过漫长的研究总结出来的方法,因此在创新训练方法的时候不能将传统方法一味的否定,而是应该在有利于提高体能训练效率的前提下,将传统的训练方法与现代科学方法相结合,达到最佳的训练目的。除此之外,运动员体能具有延续性、间歇性、重复性、循环性,在吸收传统训练方法精华之外,要研究利用一些有高技术含量的更加科学的现代方法,例如程序训练法、计算机训练法、软梯训练法等等,它们给传统的训练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将它们相结合能够在保持传统训练方法的基础上与现代科学训练方法碰撞出火花,为现代科学方法应用到体能训练中做出贡献。

2.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可以指导实践,但实践才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方法,因此在体能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和理念,这是提升体能训练水平的重要方面。首先,理论方面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要研究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手段提高现代科学理论方法,要通过研究逐渐摒弃错误的思想理念,摘除阻碍体能训练发展的各种标签,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我国运动员的身体技能情况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做出更加专业的理论知识研究,为将来的发展做出贡献。其次,在时间方面要坚持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思想,在理论的指导下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做出合适的引导,要在运动员身体机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下完成各种实践练习,避免由于超负荷训练造成南辕北辙的效果。最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已经成为提高体育体能训练的必要途径,因此,在体育训练中更要制定科学的计划,将理论应用到合适的实践活动中才是提高体育体能训练的重要方法。

3 结语

体育体能训练是提高竞技体育成绩的必要途径,我国在竞技体育方面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目前的体育体能训练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传统的体能训练方法忽视了思想理论和技巧对体能训练效果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错误的思想理论和观念,这些问题亟待解决。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体育体能训练方法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发现传统训练方法中的弊端,人们在深入研究现代科学思想理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传统与现代训练方法相结合,并在理论方法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逐渐的转变目前部分错误的思想观念,才能在提高体育体能训练方法的基础上提高运动员的体能,为将来我国的体育体能训练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例3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过程中,需要对事物的发展特征和发展规律进行了解,以便能够了解到事物运动的整个发展情况。运动训练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是体育科学中重点的研究内容,在我国拥有较长的历史。中国运动学在不断的发展中,展现出了自身的优势,通过变革和发展,实现了系统化的演进历程。应该对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和演进过程进行了解,促进学科研究的深入化。

1 我国运动训练学发展阶段的界定

运动训练学是在20世纪50年展起来的,在中国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发展战略,相关的运动学研究人员对运动训练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在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时,却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进行整理,导致运动训练学在实际的运用中出现较多的问题,要想促进运动训练学的良好发展,需要对其发展历程进行重新梳理。系统化发展阶段是运动训练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竞技体育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促进了中国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深化和发展,需要细化内部的具体内容,加强对运动训练学内部理论体系和价值取向的研究,确保运动训练学各个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1]。

2 我国运动训练学系统化发展阶段的范式

2.1 理论框架

通过对运动训练学进行研究可知,运动训练、运动员教材和经济体育管理中都涉及了大量的运动训练学系统化理论,里面含有大量的体能训练知识。需要对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充分展现出运动训练学的发展理论,明确运动训练学的地位和作用,强化运动训练学的方法和手段,强化智能训练的内容。在运用运动训练学时,需要对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历程、任务和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按照训练原则和训练方法的相关内容,加强对运动员的训练,可以从身体训练、技能训练和心理训练等多方面的内容开展训练,选择的训练手法需要满足多方面的训练要求,将运动员选材作为训练的主体内容,完善运动训练的理论框架。运动训练学自身具有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工程,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不会受到理论研究框架的影响,能够展现出动态化的发展特点。应用运动训练学加强对运动训练,对丰富运动学理论体系,促进训练内容的丰富和充实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为运动训练实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2]。

2.2 历史背景

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受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对人们的意识观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人们生活中的各项行为起支配作用。意识观念的形式会受社会背景的影响,鸦片战争唤醒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展现出了中国竞技体育的性质和走向。人们将竞技体育作为振兴民族精神的突破口,希望通过体育,来向世界展现出中国的强大。中国竞技体育是世界体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竞技体育精神被运用到了奥林匹克体育比赛中,展现出了我国体育的辉煌,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2.3 研究取向

运动训练学与我国的其它运动理论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运动训练学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既能展现出运动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又能展现出运动竞技体育变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我国经济部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运动训练学理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展现出客观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充分和及时的反应出了竞技体育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促进体育理论学科的不断完善和丰富。当前我国的理论学者已经意识到了训练理论与训练学对体育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训练学思想,将训练运动学理论融入到我国体育发展中,促进运动训练学的整合的创新[3]。

2.4 实践成果

中国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对推动中国体育走出国门和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额作用,见证了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促进了中国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实在1974年德黑亚运会上,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对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使中国开启了奥运之旅,促进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促进科学训练理论与科研攻关的有效结合,对实践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为中国体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5 主要思想及学术平台

在对中国的运动训练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成了完善的中国运动学训练理论,将其作为运动学训练的主体,对促进运动学训练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必须要植根于传统的学术理论体系中,要想促进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发展,需要建立运动训练学学术平台,加强对运动训练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给人才提供沟通的交流的机会,通过不同训练人员之间的研讨,能够促进运动训练学的发展,为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4]。

3 结论

中国运动训练学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应该走在训练理论的前言,将运动训练学的实践理论作为运动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应该注重对运动训练学相关科研人员的培养,促进科研人员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将运动训练学的演进发展作为体育行业中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探索性实践活动,促进训练水平和训练能力的提升,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桂影.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与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3.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例4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4-0106-03

2003年7月茅鹏在《体育与科学》第四期发表的“一元训练理论”一文中提出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并对概念进行了阐述。他同时强调了一元训练理论的重要性,并认为二元训练理论在训练工作的发展史中,越来越暴露出其收效的局限和偏差。之后,一些学者就一元训练理论如何指导训练实践展开相应研究。但是,撇开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对应的外在表现,一元训练理论和二元训练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带给运动训练实践的启示又是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本研究将从一元与二元训练理论的哲学基础人手,探析一元、二元训练理论的辩证关系及对运动训练实践的指导作用。对客观认识一元、二元训练理论及更好发挥其理论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 一元、二元训练理论的哲学定位

整体论和还原论是两种不同的认识论,体现了人类基本的两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最基本的认识原则和知识构造原则。整体论者是把复杂事物看作一个整体,从整体功能角度提高整体,从宏观上把握整体,重综合,这是一种综合思维。还原论者是把复杂事物人为分解,把复杂事物简单化,通过分解后整体的部分认知,最终还原出一个整体,这属于分析思维。

一元训练理论是把运动员竞技能力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加以认识而形成的理论体系。“不存在没有体能内容的动作技术,不存在没有技术形式的体能发放。技术与体能就象形式与内容一样,在客观现实中是无法分离的(只能在概念的指向中,为了思考的需要,人为地予以分离)。”一元训练理论把运动员竞技能力看作一个整体,要求运动训练从整体出发,发掘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运动训练如果把体能和技能等子能力割裂开来发展,将不利于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整体性的提高。一元训练理论是从竞技能力整体性出发,居高临下,从宏观上认识、把握竞技能力,注重竞技能力的整体性,处理竞技能力问题时,总是把它放到一个包容它的更大的系统之中,属于整体论综合思维方式。例如,刘大庆教授在对竞技能力研究中,强调在整体竞技能力发展的约束下,探讨各子能力问的互补效应。

二元训练理论是把运动员竞技能力分为若干子能力(如体能、技能、战术能力等子能力)分别加以认识、提高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复杂的整体简单化,从简单的个体或部分人手,通过部分的认知最终解决整体的认知。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够将难以捉摸的复杂整体进行分解,在分别对部分的理解后加以整合的能力。竞技能力的复杂性,使得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者及教练员不得不把竞技能力肢解为各种子能力,将认识过程分解为不同的环节和部分,从整体训练分解到器官、组织水平,通过各子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竞技能力整体的提高。二元训练理论从“部分”出发,通过它各个组成部分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来加以解释复杂的竞技能力系统。这种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用研究低级运动形式所得出的结论去代替对高级运动形式的本质认识,属于还原论分析思维方式。例如,体能训练理论中,体能划分为力量、速度、灵敏、柔韧、稳定等能力。训练中教练员通过各种能力的训练最终实现运动员体能的提高。

一元和二元训练理论是分别基于整体论和还原论,整体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不同思维模式下形成的理论体系。

2 一元训练理论的整体论与二元训练理论的还原论

一元训练理论的整体论把竞技能力看作一个整体,认为技术和体能本是一元的,不可分割的。竞技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子能力之间不是孤立的,并有着一定的依存关系。另外,整体内的每一个部分都受整体规律的约束,整体规律决定着竞技能力整体的特征和每一个子能力的特征,整体规律在竞技能力整体内赋予每一个子能力的属性要远比这些子能力在竞技能力整体之外单独获得的属性大得多。这就要求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整体性发展,每一个子能力的发展必须在竞技能力的整体规范下进行,否则,子能力的提高难以还原出提高了的竞技能力,同时子能力之间的发展会出现相互抑制的问题。

一元训练理论整体论从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出发,强调了运动竞赛是运动员之间整体竞技能力的较量,而不是力量、速度、技术和战术某一个因素的比较。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竞技能力整体功能的提高,而不是提高某一子能力。整体论综合思维方式强调部分间的内在联系,打破了还原论的分析思维以个量分析为基础的线性方程的局限。一元训练理论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了另外一种认识事物的思路,尤其是在对运动训练宏观控制和竞技能力发展方向性问题上,其价值是不能否定的。如,功能性训练理念体现了一元训练理论整体论,是典型的整体性思维模式。功能性训练强调训练从一系列的符合专项运动需求的身体运动的功能出发,强调运动的多关节,多肌肉,多解剖面,本体感受的活动,使神经肌肉等系统功能整体、协调发展。功能性训练理念转变了长期以来受片面二元训练理论影响下的结构论训练理念。

二元训练理论是把竞技能力整体分解为若干子能力,通过对子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竞技能力的整体提高。还原论方法是近现代经典科学的方法论基础,托夫勒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拆零”法。把整体分解不是目标而是实现对整体认识的途径。二元训练理论把竞技能力分解为多种子能力,并分析各子能力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为子能力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恰恰是二元训练理论的还原论,在运动训练理论的积淀中发挥巨大作用,并将运动训练转变成为一个对运动科学知识依赖极高的竞技活动。如,体能训练理论、技能训练理论等的发展,这是二元训练理论还原论的结晶,促进运动训练分工的出现,专业的体能、技术战术教练员,大大提高了训练质量。

整体不能简单归结为部分的总和。分类、分解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事物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这是二元训练理论还原论难以回避的缺陷。“静止的、孤立的”的发展各子能力,然后将其“组装”起来,容易忽略子能力之间的关系及竞技能力整体的发展。法国博物学家布丰在对运动和连续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一切人为的分类都是“形而上学的一个错误”。能否有效解决竞技能力的整体发展及子能力间的协同发展问题,是二元训练理论指导训练实践价值高低的重要标

志。例如,孙海平专门为刘翔设计的“起跨腿负重提拉练习”,在促进技术的同时提高了屈髋肌群的力量,有效的提高了起跨腿的整体能力。

3 一元、二元训练理论的辩证关系

从整体和部分的系统关系视角,一元、二元训练理论即具有独立性,又具有互补性,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对立。一元二元训练理论都有其自身的哲学基础,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发挥着各自的指导价值,但两者都具有指导实践的局限性。教练员如果过分的强调某一理论作用,有可能落入理论自身设定的逻辑陷阱。

一元训练理论的整体论在认知层面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它脱离不了二元训练理论的还原论实践的推动。整体发展离不开部分的发展,相反,部分的发展应该在整体的规范下才能更好的提高训练效益。因为,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即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中,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一元训练理论为运动训练指明发展的方向,而在解决速度、力量、耐力、技术等具体问题上,显示了操作上的不足。如果没有还原论形成的知识的积累和结晶,是无从下手的。罗素的“假使一切知识都是关于整体宇宙的知识,那么就不会有任何知识了。”观点进一步阐明整体论是难以摆脱还原论事实。例如,20世纪以系统论思想而闻名于运动训练界的模式训练方法,充分体现运动训练的整体观。但在训练实践层面中,实现对运动员整体控制必须运用具体的操作性方法。

以还原论为理论基础的二元训练理论,要求运动训练在强调子能力的发展服从整体竞技能力发展的前提下,必须重视子能力的发展,尤其是薄弱子能力。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木桶理论给予的启示是系统的整体功能受到部分的制约,木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即短板效应。

运动生物学科发展的限制及其分析思维的局限性,二元训练理论在解决复杂联系的体能与技能子系统时显得力从不心。在此困境下,运动训练研究者和教练员寻求旨在把握整体性的一元训练理论有着一定的意义。二元训练理论离不开一元训练理论的宏观层面的指导。例如,竞技运动中,运动员体能的发展必须在项目运动特征的规范下进行,传统的躯干训练忽视了躯干在整个运动中的屈伸、扭转、稳定的整体功能认知,导致腰腹难以有效发挥其在运动中的功能。

4 一元、二元训练理论对运动训练实践的启示

以整体论为理论基础的一元训练理论,要求运动训练实践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体现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注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整体性,不能忽视子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强化训练的整体效益。训练实践中,教练员必须站在宏观的从面上,处理具体的训练实践问题。多年运动训练计划制定,在最终的目标下,肢解不同阶段中的训练任务,它充分体现了一元训练理论的整体论。此外,体能训练领域,核心稳定性概念的出现,整体论的训练理念。大多竞技运动都是机体的整体运动,一些教练员和运动员过多的强调身体某一部位力量的提高,而忽视了在竞技运动中各身体部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导致整体运动功能的下降。核心稳定性训练理念有效的解决了身体能力整体功能提高的困扰。

以还原论为理论基础的二元训练理论,要求运动训练实践不要忽视部分的重要性。在训练实践中,有时很难实现运动员整体运动能力提高的。在提高整体运动功能前,必须首先解决系统中薄弱关节的问题,如果过分强调整体,容易导致整体难以快速提高的问题。例如,“100米成绩的提高是跑出来的”观念,由于过分强调整体性,忽略了力量对速度的制约,最终由于力量发展不足导致运动成绩的止步不前。孙海平教练在强调整体论的前提下,剖析力量和速度之间的紧密联系,改变了跨栏运动员忽视力量训练的传统观念,取得较好的训练效益。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例5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表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的调整

原有项群名称调整后的项群名称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技心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表2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安排的要点

体能主导类各项群1.专项化程度的变化;2.负荷强度与复

合量的变化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1.由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的完成过程;

2.有序地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1.基本功训练,空射到实射的转换;2.

提高并力求完善定向的心理自控能力

技战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群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实战性

对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阵容选

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配,组合训练及成队训练;3.实战性对

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4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附图

图1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时空协同的结构模式(引自张英波1998)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图2)。

附图

图2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附图

图3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例6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264-01

1 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体能问题的研究仍是当前体育理论和教学训练研究的热点之一。[1]随着现代化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对运动的影响与渗透,当今世界运动员体能训练科学化进程也不断的得到加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先进的理论、先进的运动技术、先进和训练方法和手段,同时世界竞技运动的商业化与运动员职业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加之当今社会信息化时代的传播方式与速度的日新月异,使得运动员的成绩不断提高。[2]80年代中期以来,“体能”训练越来越被各个运动项目所接受。由于奥林匹克运动日益完善健全,比赛项目和训练中体能这一项显得尤为重要。现在体能训练也逐渐被教练员所重视,通过体能训练能够对身体机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使运动员在超负荷的运动量下能够承担训练和比赛的一切压力。

2 发展趋势

体能训练能够使运动员的器官系统能够有机协调运转,体能训练有利于掌握先进的技术,在充分发展自身运动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很好的掌握技术。现在的竞技运动越来越激烈。运动员也在为了能够创造优异的成绩获得更大的胜利而进行高强度的专项训练,为了达成更好的训练效果,运动员会专门找专业的体能训练教练对自己的进行因材施教。体能训练有利于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创造高效的成绩,同时体能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有机器官系统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增强骨骼、肌肉等运器官的功能,有利于促进运动员的身体健康,预防伤病,延长寿命。

3 对体能训练的探讨

3.1体能训练的含义

体能是人体机能的运动力,是竞技能力的关键环节,是运动员为提高技术水平、获得优异成绩和提高综合素质的必备条件。身体机能和素质是体能的最重要的因素。体能训练是是通过合理科学的动作练习来改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促进身体各器官的健康发展的训练活动。

3.2合理科学的体能训练需要遵循的原则

3.2.1适应性原则

从人体的健康角度出发,人体会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使内部如体温、体液等生理机能产生波动。因此体能训练需要与外部环境和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状况相适应。

3.2.2科学可行性原则

体能的训练一定要符合运动员自身情况、竞技比赛需求和与专项训练的结合的实际情况的基本要求。

3.2.3训练强度与质量相结合原则

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会使运动员在进行下一环节的专项训练时不能完全的投入和很好的掌握,所以需要体能训练的强度与训练的质量统一结合起来。

4 体能训练的基本原理

长期的实践中,运动学研究人员对体能训练和身体素质的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实现人身体机能的每一个器官都达到负荷的规律性变化,首先,要了解产生人体运动的生理机能的器官,从而一点一点的去实现身体的合理运动。其次,实现过程是通过骨关节和骨骼神经系统的传导和调节以及合理的协调共同完成的。[3]其所需要的基本原理主要有:(1)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通过肌肉收缩获得力量能力。(2)在体能训练期间通过周期性的运动练习出反应动作速度。(3)拉体能的过程中就是在为持久的耐力训练做铺垫。(4)在体能训练的中加强素质练习就是检验关节活动幅度和肌肉、韧带和肌腱等组织的伸展性。(5)体能训练期间需要完成考察灵活度的环节。

5 体能训练方法论研究

为将体能训练达到最佳效果,体能训练的方法论便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体能训练中主要包含以下几种训练:整体训练、专项训练、康复训练等。

5.1整体训练

整体训练主要涉及到整个骨干和盆骨的肌肉,很多是深层的小肌肉群。保持身体的姿势正确,重心稳定,将身体处于平衡状态,运动期间预防动作中产生损伤。

5.2专项训练

专项训练就是运动员在进行基本的热身、拉伸、放松等动态与静态的训练结合后进行的相对专项的体能训练。田径中的400米与200米的一系列一般体能训练,然后进行放松后再进行专业项目的战术和技巧训练。

5.3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主要是借助运动训练学、运动医学、功能康复学的手段进行的,依靠结合科学营养学采用合理的体能康复训练方法来预防训练中运动员的损伤,延长运动寿命。

体能训练主要练习的就是防卫能力、肌爆能力、柔韧性、速度、敏捷性、协调性、平衡性、技巧性和心肺耐力等。体能训练是在一种长时间、高强度、大负荷持续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体能训练中是对器官和机能系统超负荷的适应训练以达到机能潜力的挖掘和整体运动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在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基本的身体素质可以通过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和支撑的方法进行提高。在发展最大力量的采取两种途径,一方面是依靠改善肌肉内协调和肌间的协调能力,提高肌肉和肌间的协调性;另一方面是依靠肌肉体积增大来增强力量,训练系统中蛋白质的急剧分解使肌肉横断面积增大,再加之训练锻炼的肌肉协调性从而使力量发展起来。在此阶段中需要注意力量练习的强度与训练量的合理搭配。在发展速度力量练习的过程中需要的是发挥肌肉的力量能力在是力量最大化从而练习爆发力。也就是在锻炼肌肉的收缩速度和量的能力,这一能力的练习需要依靠短跑来达到。在柔韧度和平衡性的练习中,主要是依靠静力的拉伸、动力拉伸、转体练习等等。大多是正压退、侧压腿、前压腿、后压腿来练习肌肉的柔韧度。

参考文献: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例7

中图分类号:G 808.12 文章编号:1009-783X(2017)01-0146-05 文献标志码:A

1.中西方身体哲学的差异

人类对身体认识比对人类文明的认识要更早,不同人类文明,形成其特有的文化,世界上各个民族五彩缤纷的灿烂文化,其根源应该追溯到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同。对自然认识的差异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身体观,不同的身体观造就了身体训练哲学。身体训练哲学是指关于身体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产生、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同时探讨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和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身体训练哲学也是研究和指导身体训练的重要理论。

1.1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

所谓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看法、总的观点圈。由于中西方地域和文化的不同,产生了几近截然相反的自然观。何裕民先生指出,应当从哲学和医学的视角论述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另q:西方文化表现出偏重于结构还原、个别分析和宏观机械运动形式的研究等传统倾向;而东方文化表现为偏重于功能研究、整体综合和自然感应现象的思辨性探讨等特长。在认识自然世界视角方面,双方的出发点已经出现偏差。吕韶钧教授等从认识基础上深刻剖析:中西方传统的自然观分别以“元气论”和“原子论”为自然观的基础,形成了以“整体论”和“还原论”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在形成自然观的理论基础方面,完全不同,可见,中西方对于自然的解释与认识是2套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在本质上是对立的自然观。

1.2中西方身体观的差异

身体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载体,人类的各种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更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交互过程,由于地域的不同、环境的不同及历史的叠加,人们对身体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会随民族与性别的不同而不同,随历史与境遇的变化而变化。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身体一直在无形中被重视并且“敬身为大”。在儒家思想中,“孝”始于对生命身体的珍重,因为“身体肤发,受之父母”。老子也有“贵以身为天下“以身观身”的观点。儒家的积极人世与道家的崇尚自然从不同层面对“身心一元论”的格局进行了印证。

在西方传统思想中,身体与精神产生了对立,身体阻碍人类智慧提升。柏拉图把身体与灵魂相分离,认为离开灵魂的指引,身体本身是无法接近真理的;奥占斯则认为身体障碍了人类接近上帝;苏格拉底认为,身体是不可信赖的因素,是获取知识、寻求真理、正义和美德的障碍。传统的西方视角偏袒灵魂,而有意贬低身体。笛卡儿把身体解释为机器,可以被机械地理解并被灵魂所控制,这强化了身体作为纯粹物质的经验主义身体观。可见,西方传统将灵魂凌驾于身体之上,并始终将身体置于“身心二元论”的格局。

中西方对身体的认识方式不尽相同,中国古代思想家,是直接由人自身启发对宇宙思考,中国讲究“顺应天命,天人合一”;而西方古代的思想家则是始于探索自然,最后回到人自身,崇尚“挑战极限,征服自然”。中西方身体观区别的根本原因,是理解构成世界的物质基础的区别。中国依据“阴阳论”,逐步发展定型为。元气论”,其具体理论则是“精气神学说”;西方则摹霸素论”起步,然后定型为“原子论”,其具体理论则是“细胞学说”。

1.3中西方身体训练哲学的差异比较

中西方传统思想对身体认知的偏差,促使中西方对身体运动有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由此而形成的身体文化,中西方身体运动形式截然不同,身体运动形式决定了身体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特点。在2种自然观的基础上形成的身体观,即中国的“精气神学说”和西方“细胞学说”,促使中西方针对“身体”这样一个训练主体同时也是训练的对象,分别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对立”的自然观下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就不会相同。这使得中国传统身体训练形成了整体观的价值取向,而西方身体训练则走向还原论的“科学”之路。

在中国古代思想中,身体与内心互为表里,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身体始终与外界的环境和内心相互融通。身体感知外界的信息,同时身体表达了内心世界。身体是沟通自我与外界的渠道,认为身体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要求“存天理、灭人欲”,所以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追求“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同时也强调身体的完整性和对身体的尊重。在身体营养方面,孔子追求“食不厌精”;在身体的尊重方面,韩信视为“跨下之辱”;在身体的功能方面,王阳明则认为“万事皆备于我”。中国人对待身体从来都以身为本。可见,身体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具有本体地位。

民族传统体育注重修炼的过程,注重对人格的塑造,注重对身体的规训。在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中主要依靠主观的感知与体会进行训练和传习,例如武术中的桩功要求心静、体松、气沉、凝神等练功要领,并都有阶段划分,功夫程序中要求由静入定、由定入空的功力层级划分,这些练功要领都是以主观感知来判断。虽然这些技术有明显的阶段划分、层级划分,但是这些划分阶段、层级都是依据主观经验的提炼,在客观方面,无法对其主要标准身体指标上进行量化;因此,训练的技术动作和竞技结果方面很难有可操作的标准。例如传统的太极拳推手,并不只是比武竞技的项目,而是作为一种训练手段而存在,主要感受双方劲力的变化。这种中国传统的身体训练哲学思维催生了“天人合一”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朴素哲学思想决定了西方的身体训练哲学的基准,西医为西方身体训练理论解释范式上提供了更直观的依据,使其趋向“科学”。其中,被公认为西方运动训练理论先驱的有3位,即运动医学之父赫罗狄库、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古典运动医师盖仑,这3位古代学者是西方身体训练哲学的奠基人,他们的理论构建了西方身体训练的理论体系主题框架。同样,古希腊奥运会则从身体实践方面总结出成熟的运动训练方法的理论体系。直至今天,西方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依然较广泛地借鉴古典运动医师盖仑运动训练理论,其方法包括合理饮食、系统训练、充足睡眠,其中清洗肠道、出汗、放血是平衡体液的重要手段。

在“科学”的引领下,西方的身体训练哲学进入了身心分离的二元论中,这种人为的身心二元分离奠定了西方世界对于身体的理性思维,并促使对身体与性灵的认识,分属于不同的现代学科,进而建立了直观分解为基础的“身体观”,使身体成为医学、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而心灵的问题则隶属于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范畴。这种分解的“身体观”为西方现代体育学科范式的形成和理论认识奠定了学科基础。今天的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仍然存有西方身w哲学的缩影,高度、速度、远度、重量、分数、点数等成为竞技体育量化评判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指标,其优点是这种量化的思维和评判方式促进了竞技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走向公平和公正;但这种身体哲学却把西方体育引入了“天人对立”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

2.中西方身体训练方法的融合

2种文化背景下,身体训练哲学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身体训练方法,它们相安无事、并行不悖地存在了近千年。随着近代世界格局的变迁,二者得以谋面,中国传统身体训练在与西方身体训练比较时,我们自身存在优势;但是由于中国文化被排斥在世界主流文化之外,中国的身体训练理论和方法,不能被世界所认知,就不可能被认同,更不能像西方体育的各种训练方法那样,被全世界所推崇。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项目不可能由别人来开发整理,必须认识到整理发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任重道远,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学者,每一个人都该担负这样的历史使命,为中国文化的复兴添砖加瓦。

然而,在近些年,运动训练理论不断更新,国外的新理论不断被引入国内,例如核心训练理论、悬吊训练法(SET)、肌筋膜训练理论、动力链理论、身体功能训练理论,这些新的训练方法被国内运动训练专家们顶礼膜拜。通过分析中国传统的身体训练方法和手段的优势,发现依托西方的现代体育科学的训练理论正在不自觉地向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训练方法和手段靠拢、转化、融合。可见,这些被国人引进的西方训练方法似乎可以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找到影子。当中国教练员与中国学者对西方身体训练方法和手段津津乐道时,这也在倒逼我们去反思如何整理发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优势基因,挖掘整理中国武术和养生项目中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为现代体育训练服务。这也正是吕韶钧先生呼吁的,要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身体训练领域里的科学研究和规范,在内容上坚持传统观点,在理念上坚持国际语境,建立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身体训练新模式。

2.1中国传统身体训练方法中的核心力量训练理论

中西方文化的交汇融合之处惊人地相似。例如风靡一时的核心力量训练理论,在深入对比之后发现,“核心力量”与中国人的“气存丹田”具有异曲同工的妙用,“以不动之腰脊运动之”中,腰脊的“不动”,反映了在运动中核心区的稳定作用,“催”手足的运动则反映了核心力量提高运动效能的作用。中国人的训练关注于身体内在训练的“写意性”,而西方的“核心力量”更注重训练手段的“写实性”。

传统身体训练中对于“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与理念随处可见,特别是武术的功法中有静力性练习的动作方法,例如平衡动作功法、铁板桥功法、睡罗汉功等功法;有动力性练习的动作方法“鲤鱼打挺、龙穿虎坐、端腹、栽碑、抢背等动作。与“核心力量”理论相比较,传统武术所强调的“整劲”“丹田”“以气催力”等概念确实有殊途同归的效果,确实反映了武术前辈们的“先知先觉”,这些认知与理念对于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传统武术功法训练方法与现代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相比较,二者运动原理相同,只是外在表现形式不同。例如太极拳要求“以腰为轴”就是要求腰部力量的稳定性,胯部的松活,身体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做到太极拳“起于根,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太极拳理中说的腰,包含腹前的丹田、腰后的命门所在的关键部位。许多相关的研究表明,武术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及核心稳定性明显高于其他运动员,这说明武术的身体训练早已经具备西方训练新发明的“核心力量”,从武术理论上不难发现,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有学者从现代体能训练的角度将武术功法中腰功的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进行对比,认为2种训练都是针对脐下的臀、髋周围的核心区。根据核心力量训练的生物力学特征将其训练方法归为3大类:调整自身肢置使核心区肌肉受力的训练法、身体应对不稳定条件下维持核心稳定力的训练法、增强核心区稳定性与核心区肌肉作为主动肌时的训练方法。通过以上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对于核心力量的分析与总结,然后对传统武术训练理论进行梳理,该学者引入了“腰马合一”理论、“丹田”理论和“三节”理论3个与核心力量有关的传统武术功法训练理论。在中国传统武术训练方法与手段中归纳了3大类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一是以调整自身肢置而训练核心区肌肉力量的卧虎功和面壁功;二是身体在不稳定状态下的训练提高稳定性的水中抗阻训练、一线穿、梅花桩等;三是变化外力使核心区稳定性与动力性增强的抖大杆、扎大枪等3套训练手段。当我们对核心力量进行整体认识之后,我们再回归到传统武术中去寻找我们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会发现129个拳种中无穷无尽的身体训练理论、方法、手段对于现代竞技体育身体训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2中国传统身体训练方法中的动力链理论

人体运动动力链理论认为参与完成人体动作的组织结构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链条式结构,每一条完整的动力链由肌肉链、骨关节链和神经肌肉链3种次级结构构成,肌肉链在神经肌肉链的控制和调节下收缩和舒张,为骨关节链提供机械运动的动力,3条链相互协同配合而完成目标动作。目前,在功能性力量训练理念基础上形成了本体感觉功能训练、悬吊训练等具体的训练方法,能有效地解决竞技体育中的“弱链接”现象。这不由地让我们想到中国武术“内三合,外三合”。因为武术更多地讲究的是劲,劲在身体内有清晰的劲路。“劲”就是动力的传导,“路”就是动力传导的路径。劲路与动力链理论有一种中西方身体训练的不谋而合。例如,武术的劈挂拳讲究大合大开、猛起硬落、吞吐伸缩、放长击远、回环折叠的动作特点,这些技术动作对现代体育项目的许多“鞭打”“蓄劲”有很强的启示,对于加发力的训练,提高动作效能,增强身体灵活性和柔韧性,预防运动损伤都有积极的意义。其实用动力链理论就是巩固神经肌肉链对于动作模式、增强肌肉链的动力、提高骨关节链做功效能。又如太极拳拳谚说道:“劲起于根,顺于腰,达于稍,腰一发力,力达四稍。”其实质是要求人体各部位的发力顺序正确,实现力量顺达,这“动力链”理论强调的动作模式极为相似。对于传统的太极拳的发劲,老拳师们一般不讲发的大与小,而讲发劲发的整。这里的整就是整体,不是注重局部的快慢,而是整体的协调与配合。集全身之力发于一点,才会显得威力无比。太极拳讲究“一身备五弓”,太极拳平时对于“弓”的训练,就是改善动力“弱链接”的方法。

2.3中国传统身体训练中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关注多关节、多方位、融合本体感觉的训练,追求动力链的高效、动作模式稳定、整个运动过程能量传递的效率与经济性、训练产生的身体素质长效性。笔者在张英波教授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课中亲身经历了专家们对运动员进行从前链到后链、从侧链到旋转链、从短链到长链的训练过程。中国武术注重整体。例如,形意拳中最基本的动作是三体式站桩,动作外形简单;但是讲究的是桩功的内劲,特别强调多关节、多方位、融合本体感觉的训练,通过意念反复地内视身体,理顺劲路(动作模式训练),达到出拳发劲时动力链的稳定与高效。这就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核心理念:在不利条件下能够有效地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态,成为上下肢运动的支点,从而提供发力的动力,并使得其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的机能状态,从而产生优异的运动功能效益。不论是体能方面还是技能方面,竞技体育中都有传统身体训练的身影。摔柔项目都把“听”劲作为其核心的技术训练,就引进了太极拳站桩功法,且效果显著。我们还可以将桩功、拍打功、靠桩、太极推手、太极拳听劲等功法训练作为专项体能训练,为篮球、足球等对抗性项目的训练寻求突破点。此外,传统功法中的眼功训练方法、泅水术的训练方法、硬功训练方法、轻功训练方法、导引养生功训练方法都可以根据现代运动项目特点和规律与射击眼力训练、水上项目体能训练、格斗对抗性项目的体能训练、现代康复训练相结合,从而极大地完善训练方法与手段,为现代竞技体育的运动训练做出贡献。

康复训练在对运动损伤方面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干预作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康复训练始终贯穿于人体的康复过程。打破以往的先治疗再康复的理念,在损伤治疗于康复之前、之中、之后都及时进行康复训练。中国传统武术经典著作中有着丰富康复医学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例如《人身穴道并治疗法》《拳经》《少林寺伤科妙方》等著作,其中有大量阐述经络、穴位、脏腑、气血、导引等方面理论,对于现代康复医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在治疗运动员损伤时,传统正骨理筋的手法来处理肌肉和韧带的局部撕裂、整治脱臼错位显得更便捷、更有效;因为传统正骨理筋手法,可以消除肌腱与健鞘、肌肉与筋膜的粘连,分解人体组织中产生的结块,增强营养的输人与代谢废物的排出,达到活血化淤的作用。这样可以促进组织的新旧交替,加快变性组织修复,加快运动功能的恢复。这应该成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新的技术资源。

当今多赛制的竞技体育,已经让运动员在面对训练与比赛的矛盾时,难堪重负,许多运动员的损伤可能就意味着失去比赛的机会。预康复理念的提出,就是针对受伤的部位与因子,进行提前训练以达到预防的作用,不至于等到亡羊再去补牢;而是通过提高固定肌的稳定性作用,提高协同协调作用,提高拮抗肌的放松作用,来巩固正解的动作模式,避免了运动的代偿与动作效能的流失,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运动损伤。这似乎与中医养生理念提出的“上医治未病”不谋而合。从身体功能训练与中国传统武术比较发现,科学水平越高,越是发现东西方的人体科学惊人地相似,在表现的手法上也是逐渐的弥合、趋近。目前,在运动损伤的诊疗中,己经引入了中医的推拿、按摩、针灸、火罐、针刺等多种手段,但对武术伤科、气功、药功、按摩、正骨的认识还不够。这也是许多学者慨叹的:懂传统武术的人不懂现代竞技体育,懂现代竞技体育的人不会传统武术。复合型人才可能会在体育领域中的创新力取得更大的突破,当然这些需要这2个领域的学者共同努力,才会有更好的结合。

3.结束语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例8

Movement training cycle theory appraisal and forecast

Sun Junjiang

【Abstract】The movement training cycle theory formed makes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until now to the movement training development, but as a result of the competition system’s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caused traditional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 movement training cycle theory and the movement training practice asks has the conflict, to cause the movement training cycle theory to instruct the modern movement training practice well. Through the consult massiv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the expert interview law, carry on the commentary and the forecast to the movement training cycle theory, i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trainer.

【Key words】Movement; Training

1 前言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形成至今已历经大半个世纪.对运动训练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近几年来由于竞赛制度的重大变革,赛事频繁,导致传统的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受到很大的冲击,并与运动训练实践产生冲突,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断引起人们对这一理论提出质疑。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对于现代运动训练和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解释不足,特别是对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规律缺乏科学的方向指导在。因此,为使运动训练周期理论更好地为训练实践服务,有必要对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行回顾,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总结,以使教练员、运动员更好地把握训练理论的时代脉搏,进行科学的训练,促进运动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不断提高。

2 运动训练理论的简介

2.1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形成:周期训练的思想与实践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已经萌芽,并先后出现了“阶段性分期思想”、“全年训练分期思想”,后经诸多学者,如台逊、格兰登、奥卓琳等的努力,为初步形成运动训练周期理论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马特维耶夫通过对参加1952年第15届奥运会(赫尔辛基)的原苏联国家队的游泳、举重和田径等竞赛项目的训练安排,以及后来对备战各种世界大赛的训练计划总结与分析,,在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将这些训练的经验理论化,于1964年发表了专著《运动训练的分期问题》,标志着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正式形成,形成了“运动训练周期理论”体系。

2.2 训练周期理论的核心内容与实质:“周期”指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如何合理安排训练过程,它的实质就是要有计划、分阶段、有重点、有节奏地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进行系统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以及智力和心理训练。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核心问题,直到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许多学者仍然是以马特维耶夫的观点为基准。马特维耶夫认为,人体的竞技状态具有周期阶段性,即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需要经过获得、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获得、保持和暂时消失竞技状态决定了训练的性质,其随着竞技状态不同发展阶段而有规律地交换,这与传统的周期理论相一致[3]。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年度为时间单位,划分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三个训练周期,并以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在不同训练周期的安排比例为中心,即在准备期以训练量和一般训练为主,在比赛期以训练强度和专项训练为主,在过渡期采用积极休息,促进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恢复,进而进入下一个训练周期,这也是马特维耶夫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基本思想。

3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辨析

3.1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优点:训练周期理论作为一般训练理论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是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按照生物学的观点.将竞技状态的发展过程分为形成、保持和消失阶段,与此相对应训练周期中的准备期、比赛期和恢复期。准备期着重发展一般和专项竞技能力,促进竞技状态的形成:比赛期要求提高专项竞技能力,发展稳定的竞技状态;恢复期则以消除疲劳,积极恢复为主要任务。各时期的任务明确,有利于教练员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及分析解决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期系统训练,有利于竞技状态的形成和保持,在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近40年来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影响了很多国家和不同水平的运动员。特别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3.2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质疑

3.2.1 训练周期理论缺乏基础理论和实验的支持:有学者指出:一个训练模式必须建立在运动训练理论的基础上,须对运动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要从人体机能,人体运动的生理、生化机制和运动力学特征等方面支持并解释训练理论的科学性。陈小平博士研究认为: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提出的依据主要是对部分体能类项目训练计划的分析与总结。他对一些在该理论中起关键支撑作用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条件提出质疑,具体来讲就是,训练周期理论是在体育科研水平较低的时代背景下,在缺乏严格控制的研究和实验条件下提出来的,且该理论多年来一直没有在这些方面进行补充和改进。训练周期理论的另一个缺陷是缺乏基础应用理论的支持,缺乏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方面的支撑。

3.2.2 训练周期理论不适合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和体育科研水平的提高,国内外一些学者开始认为训练周期理论并不能覆盖整个训练过程,它忽视了训练规律,即不同训练年限、训练阶段、训练水平运动员的生理、生化特点,以及人体机能对训练规律、方法和负荷的不同要求,缺乏对不同层次运动员的区别对待,影响了高水平运动员成绩提高,制约了训练理论的进展。陈小平博士认为,我国部分体能类项目优秀运动员的成绩长期徘徊不前,是因为受传统周期训练理论的影响,在高水平训练阶段缺乏正确的训练指导思想口。1980年,前西德的马丁认为:“马特维耶夫的古典的周期模式对那些竞技水平仍停留在当年的运动员来说仍然是适用的,但高水平的运动员必须经过高强度的负荷才能提高竞技水平。”前苏联训练学者维尔霍山斯基在对训练周期理论进行长期和深人的研究后认为它已不适于指导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

3.2.3 训练周期理论不适应新赛制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竞技体育商业化和职业化影响,高水平运动员的年度比赛数量大幅度增加,因而运动员只能按赛事安排而无法以旧的训练理论模式来进行训练。年度比赛的增加要求运动员在较长的时期内都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而这只能靠加快体能的恢复来保证,同时要使机体适应频繁的比赛,就必须提高训练的质量。因此,年训练安排上越来越多地采用双周期和多周期的训练模式,其大周期中的阶段划分也随之发生变化。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模式已不能适应目前赛制的变化,必须加以发展与创新。而目前我国的状况是,面对新赛制,许多教练员不能及时调整训练方法,还没有找到与之相适应的训练途径,继续盲从马特维耶夫并不完善的训练周期理论成为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障碍之一。

4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新发展

4.1 运动训练学三屉次理论体系的确立: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l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l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田麦久1998年正式出版了《训练理论》专著。分别阐述了依不同主导竞技能力而划分的8个项群的训练特点,使运动训练的理论体系更趋完善。这是我国运动训练学界对运动训练学理论建设的重要贡献。

4.2 项群训练学下的训练大周期划分的特点: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l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若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5 结论与建议

5.1 传统的周期训练理论对运动训练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至今对那些超长距离、长时间耐力性项目和全能多项运动仍然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但是,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高速发展,商业化比赛更多地介入到竞技体育中,训练和比赛强度不断增大,传统的周期训练理论已不能客观地解释和代表现代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己不完全适应现代赛制的发展,已不利于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

5.2 对训练周期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运动训练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周期理论”也应不断向前发展,它从产生至今,包括马特维耶夫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学者都对其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在.. 20世纪90年代初期前后提出的训练个体化的问题,即在周期训练过程中应考虑到项目特点和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因而对运动训练周期理论不应该简单地否定,而应对这一理论的科学依据是否具有普遍性意义做出全面的判断。

参考文献

[1] 陈小平.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审视[J].中国体育科技,2003(4):6-9,51

[2] 金健秋,杨克新,刘强.运动训练周期理论辨析[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313-316

[4] 邓成涛.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辽宁体育科技,2004(6):1-2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例9

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多间歇、持续时间长的项目。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的跑动、变向、急停、投篮表现为间断性、多向性和多元性,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体能。

体能是以人体三大供能系统为能量代谢活动的基础,通过骨骼肌的做功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体能是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体能训练的目的是根据项目竞赛的需要,提高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改善运动员的机能状况,使运动员的身体形态适合特定运动项目的要求,确保运动员的体能状况适应比赛中战术活动的进行与技术水准的发挥,同时保障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掌握新的技术,并将已经获得的素质在运动竞赛中充分发挥出来。

运动员体能水平是通过速度、力量、耐力、协调、灵敏、柔韧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体能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先天的体能是通过遗传获得,后天的体能则是经过有效的体能训练而获得,适宜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将促进体能的发展。

篮球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前提条件,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身体保证,是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延长运动寿命的物质保障。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应以未来高水平专项竞技的需要为导向,为专项高水平竞技阶段的训练和比赛打下良好的基础,将早期的基础阶段的训练与优秀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1.目前在我国基层青少年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1.1思想重视不够

在我国基层青少年篮球运动体能训练思想重视不够表现在教练员配置、体能训练与战术训练的替代和青少年篮球训练理论研究三个方面。

基层篮球教练员的配置结果显示,业余运动学校很少有专门的体能教练和体能训练教练员研究小组。

调查发现,90%的篮球教练员认为体能训练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的训练中经常以战术训练代替技术训练,认为体能训练在战术训练中实施就可以,实际上这仅仅解决了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的问题,而基础的力量训练不够,将影响到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的水平。

在理论研究方面,基层的教练员缺乏针对青少年体能训练的专门研究,尤其是在篮球的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的研究理论严重缺乏。缺乏长期跟踪和系统的理论研究;缺乏系统完善的青少年篮球运动的理论研究体系。基层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大多处于自然阶段和经验训练的阶段,缺乏科学系统性。

1.2理论研究缺乏

在日常训练中必须根据篮球运动的专项规律,结合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理和身体形态特征开展体能训练。

篮球运动具有集体性、对抗性、转换性、动态性、统一性规律,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高负荷强度。运动员跑动的距离时长时短,跑的速度时快时慢,在激烈的高强度的身体对抗中实现各种技术和战术的配合,导致运动负荷强度起伏变化,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时的心率都在200次/min,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非常高。

一般来说篮球运动员成熟较晚,但是运动寿命较长。青少年篮球训练分两个阶段:(1)预备训练阶段(7~11岁);(2)基础训练阶段(13~18岁)。

预备训练阶段以一般体能训练为主,全面发展运动员的一般身体运动素质,提高运动员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使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得到均衡的发展,为提高专项运动所需的身体能力打基础,主要发展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

基础训练阶段包括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随着训练的深入和时间的发展,逐渐增加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具体的比例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

青少年主要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1)绝对力量的发展特点是7~9岁为力量发展的第一个阶段,10~13岁是快速增长期。(2)速度力量的发展特点是男女在7~13岁速度力量增长都很快。13岁后,男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16~17岁时增长的速度下降。速度力量的发展与最大力量的发展相比,速度力量发展要快些和早些。(3)力量耐力男子从7~17岁的发展是直线上升,女孩15岁前是持续上升的,之后开始停止,甚至下降。(4)反应速度的发展特点6~12岁是快速增长期,在12岁时反应速度到达第一个高峰点。在性发育阶段,反应速度减慢。20岁左右出现第二个高峰点。(5)步频的发展特点,男孩在8~12岁、女孩在9-12岁增长最快。(6)耐力素质的发展特点男孩在10岁时首次出现快速提高,13岁再次出现快速提高,16岁耐力有最本质的提高。女孩在9岁首次出现快速提高,12岁再次提高,15~16岁耐力水平下降最大,16岁后下降速度减慢。(7)协调能力的发展特点,青少年在6~9岁是发展一般协调能力敏感期,9~14岁是发展专门协调能力的敏感期。

1.3体能训练概念模糊

1.3.1对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的概念认识模糊

一般体能训练是采用多种多样的非专项的身体训练,增进运动员身体健康,提高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促进运动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为发展专项素质打好基础。专项体能训练是采用专项技术动作,或者在动作结构和用力形式上与专项动作生物力学特征相近似的身体练习。

1.3.2安排体能训练的比例不合理

体能训练应与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应根据项目、训练阶段、训练任务的不同合理地安排体能训练。

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根据训练周期原则,在多年训练、年度训练、周训练计划中,随着训练的深入和时间的发展,逐渐增加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通过篮球运动素质专门的练习同篮球运动所特有的运动性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和技术动作的要求加强感受器与运动器官的效应器一致性的训练,提高专项运动的成绩。

1.3.3错误的运用技战术训练取代体能训练

基层的教练员经常错误地认为,解决好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和运动员有限的体力范围内,安排各种训练内容的难度,运用篮球运动的技战术训练取代体能训练。首先,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运动素质基础薄弱的运动员容易出现运动损伤,最终达到事倍功半的训练效果。其次,在青少年发育阶段,各种身体素质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快速增长期存在差异,运用篮球运动的技战术训练取代体能训练,容易错过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专项运动素质无法得到相应的发展,影响竞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再次,缺乏良好的体能素质,不仅严重影响运动技战术的学习,更会缩短日后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的保持时间和运动寿命。最后,青少年阶段是心肺功能发育的重要时期,采用一般体能训练结合少量的专项体能训练发展心血管,呼吸系统功能,提高对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的适应能力。

1.4训练方法和手段简单化

根据“生物适应”理论,结合青少年阶段生长发育的生理和身体形态特征,只有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合理地安排训练的次数、持续时间与间歇和负荷强度,才能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运动训练负荷的本质是运动员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长期过于简单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会导致机体运动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敏感性,神经-肌肉兴奋传递速度下降,运动器官耐受力减弱,训练定向发展的效果不明显,事倍功半。

在日常力量训练中过于依赖杠铃,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单一,训练的气氛枯燥;速度训练经常采用较单一的训练方法,如:长期在篮球场上的折返跑和田径场的重复跑等,缺乏采用灵活多样的持续、间歇、重复、变换和法特莱克跑有机组合的训练方法。

1.5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和科学的评价体系

感觉和经验是基层篮球教练员体能训练的监控手段和评价最常用的方法。体能训练的运动负荷的强度和量的控制,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测量的数据)和仪器,很难准确把握在体能训练过程中疲劳调整和超量恢复的时机,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由于缺乏对体能训练长期系统的测量数据,基层篮球教练员很少采用对运动员自身素质发展的纵向比较进行评价体能训练的效果。体能训练的评价主要是教练员凭借直接和间接的经验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表面和即刻反应,与同日历年龄的队员进行横向的单一性比较。

2.改善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的对策

2.1树立高度重视体能训练的指导思想,篮球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前提条件,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身体保证,是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延长运动寿命的物质保障。

2.2通过各种途径的培训学习,丰富基层教练员的运动训练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体能训练理论指导运动实践,在运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归纳和升华理论。

2.3正确把握篮球运动的竞技规律,结合青少年阶段生长发育的生理和身体形态特征开展体能训练。

2.4明确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任务,根据篮球运动训练的规律、任务、阶段、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合理安排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使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有机衔接。

2.5利用现代的科学仪器、各种生理指标和技术数据监控体能训练过程,合理的安排体能训练的运动负荷;运用多种技术诊断方法和手段,评价体能训练的效果。

2.6完善体能训练体系,设置篮球体能训练的专职教练或篮球体能训练研究小组,长期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能训练研究。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王保成.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院学报,2002.

[5]王保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水平的基本理论和内容[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

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例10

大学足球是一个产生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相对新生的事物,属于中国足球的一个分支。大学足球为中国足坛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为中国足球事业培养有潜力的队员,为国队探索训练模式与实行新兴理念,可以说,大学足球为中国足球做出的贡献不容小觑。然而,由于中国足球事业整体上成绩并不理想,大学足球的发展随之受到重重阻力。在这种困境下,新的足球训练方法和新的足球训练理念便成为国足的出路之一,于是创新足球训练的概念方法就成为诸多足坛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声。而为了实践创新足球训练概念,大学足球便成为一项很好的平台,其中大学足球的组合训练模式备受业界关注。

1有关大学组合足球训练的理论探究

1.1组合训练的概念

为了突破和拓展传统的训练模式,大学足球对传统足球训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经过长时间的磨合训练总结出一种将多种训练手段无缝结合,将各个不同的专业动作拼接组合成一个连续的肢体行为来训练,全面增强了训练效果,整体提高了训练方法的合理性,是一种极具人文与科学性的训练理论。有关大学的训练理论、训练理念、训练方法、训练手段都在大学足球的组合训练理论的范畴内。

1.2训练理念的理解

所谓理念,即是对存在事物的具体性的、客观性的、精确性的定义描述,它是一种理想信仰,一种哲学追求,一种精神向往,一种客观意识,是广大人民在长期的客观思考与现实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追寻所得到的的智慧结晶。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学习等各个方面我们都能发现它存在的身影,比如生活理念、教育理念、经营理念等,而这些理念在该行业中往往起到了独树一帜的引领指导作用,是其他方面影响所不能撼动的地位。足球组合训练理念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实践性,二是固定性。它形成于足球比赛和足球训练之中,有极强的准确性和固定性。据研究,组合训练理念要求训练过程必须同时兼顾四个方面:其一,真实性;其二,训练技巧要与市级比赛相衔接;其三,多种训练方法有机结合;其四,着重关注队员足球意识的成长性培养。

1.3训练方法的选择

所谓方法,即是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一种方式,它的定义相对广泛,领域不同意味的含义就不同,即使同一领域内,方法也有数种选择形式。为了提高训练效果,增强比赛技能而使用的手段便是运动训练方法。它的前身是对训练理念和理论有足够的认知和理解之后产生的,否则脱离现实性与客观性,方法便没有可可行性。组合训练则深谙方法原则,紧接实际情况,充分分析队员的身体状态、训练程度、心理素质,从现实情况出发,制定出的相对科学的训练方式,因材施教,将不同强度的训练内容合理统筹,统一安排。

1.4训练手段的采用

训练手段,即是有着提高某种专业能力目的的某种专业训练任务。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在比赛中更有优势,科学的训练手段便是运动员所需要的。以目的分类,训练手段可以分为体能训练手段和心理训练手段;以效果分类,可以分为基础训练手段和提高训练手段;以动作的连续性分类,可以分为单一训练手段和多项训练手段。组合训练即属于多项训练,相较于单一训练有着极大的效能优势与实用性。

2大学足球训练理论的实践

理论就实践来说有着极强的指导引领作用,如果只是盲目的研究理论却不以实践验证,便沦为变相的纸上谈兵而已,看似科学强大的理论就变成一纸空书毫无意义;而只是一味地进行实践却不遵循理论概念的引导,则必定会造成运营方向的偏离,导致实践的结果与预期不符。因此,实践与理论必须合理结合才能事半功倍,达到走出困境的目的。大学足球组合训练理论可以在三个方面体现在实验的应用中。

2.1大学足球组合训练理论在体能训练中的应用

身为运动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它支撑着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纵横驰骋努力拼搏。比如一场足球比赛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在这60分钟内所有的运动员都会不停进行跑、传、接、射等各种大幅度高消耗身体动作,下半场就有运动员难以支撑的情况时有发生,于是体能耐力的训练就十分必须与重要。以组合训练的理论为指导,体能训练就要采用持续训练法,中间间断进行应变力训练,用强化训练法确保训练结果。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五段加速跑、两人三项跑动传球、旗杆障碍跑、掷实心球、跑动中传接球等多种方式同时进行,通过数种手段的共同作用,可以显著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从而达到赛场上的优势。

2.2大学足球组合训练理论在技术训练指导中的应用

在技术训练指导中运用组合训练理论有以下三个原则:其一,情景再现,将比赛环境真实地提供给运动员。各项训练的单项实施对于运动员来说只适用于初学者,对专业运动员而言远远不够,于是身为教练就需要不断创新训练手段,完善训练理论,制定新的训练项目,尽力模拟比赛的真实情景,循序渐进地提升运动员素质。训练计划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从单一到多项,第二,从模拟到实战,第三,从简单到复杂,第四,从一人到多人,切记不要一蹴而就。以组合训练理论为指导,具体到队员的自身状况,设计不同的传球、射门、对抗训练,将所有练习以小组形式进行,达到提高队员比赛技能的目的,最终在赛场取得优势。

2.3大学足球组合训练理论在战术训练指导中的应用

在比赛中为了战胜对手而制定的方法和技巧就是所谓的战术。战术训练的制定原则运用到足球比赛中首先是要制定一个主战术,主战术就是在赛场上确定的绝对不变的战术,以主战术应万般战术,一个战队所有其他战术也是在主战术基础上进行提升和改进而来的。其次其他战术是根据赛场具体情况而确定的。

3小结

国家的将来和希望在于大学生,大学足球同样可以为中国足球的曙光提供巨大助力,组合训练作为大学足球的新兴科学性理论,极有可能带领国足走出困境,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