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法理学的意义模板(10篇)

时间:2024-02-02 15:05:42

法理学的意义

法理学的意义例1

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公元前8世纪―公元15世纪,这个时期可以说是物理学发展的萌芽时期。这个时期的物理学严格上说来,还不能称之为“学科”。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物理学并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例如在西方,物理学就包含在自然哲学之中,而在中国,虽然有很多学者都开始关注一些自然现象,并对很多自然现象有了一些科学的认识,但更多的学者把一些自然界的物理规律同人文社会的社会规律统一起来,其中,“天人合一”的观点的出现就是重要的佐证。总而言之,这一时期的物理学一般都包含在哲学之中,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公元十六世纪左右。进入十六世纪以后,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了物理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近代物理学时期。这个时期是经典物理学的发展时期,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物理学开始与哲学分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并且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从十九世纪末开始,物理学进入了它的第三个发展时期――现代物理学时期,相较于以前,现代物理学研究的领域大大扩展了,并在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很多伟大的成就,包括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并发展起来的。

从物理学的发展史来看,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发展的速度都直接受到物理学发展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物理学对于社会的进步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既然如此,那么作为未来主人的初中生,又该怎样面对这一新鲜而又重要的学科呢,学习物理对于初中生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二、物理学对于初中生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相对于中学时期的其它学科,物理学往往与日常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学过物理的学生往往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物理现象,例如,为什么筷子放到盛满水的杯子里看上去像断成两截?学习了物理以后学生就会明白,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的原理。还有,为什么钉子要设计得又尖又细?学生通过学习就可以知道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的物理知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很多都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久而久之,就会使得学生习惯于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想要通过探索,来了解现象背后的物理知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紧密结合的科学,物理学中很多重大的发现都是通过各种物理实验来完成的,因此,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就成为了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对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比较反感,而对一些新鲜的授课方式,如课堂实验充满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经常组织物理实验,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会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学习物理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

在很多人的眼中,物理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一方面是由于物理学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另一方面由于学习物理对于思维能力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学习物理对于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首先,物理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模型化的思维能力。所谓模型化的思维能力,简单说来,就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并对它进行科学的简化,使之成为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原理。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将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进行其它方面的学习也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物理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很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只有一种方法,不同的问题,从不同的方向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最后也可能达到同样的结果。同样道理,同样的问题,如果思考的角度不同,或者是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却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发散性思维具有灵活、广阔的特点,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个体在遇到困难、解决问题的时候敢于打破常规,打破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去思考问题,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最后,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由于常常都要借助于物理实验去验证一些原理,这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验证的思维习惯。学生在做任何事情、下任何结论的时候,都会思考有没有可能先用实验去验证之前的结论,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大大地提高成功率,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三、学习物理的方法

法理学的意义例2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032-02

老子的“道法自然”是从宇宙的整体性的观点出发提出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世界科学高度发展,科学技术正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现代人在享受科技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在承受科技带给我们的恶果,如大气污染,高科技犯罪等等都是科技带来的负效应。科学、技术本来是无所谓伦理学意义的,它是一种客观的知识,和一种实用的技术,但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我们不得不去承担科技带来的后果。因此,我们需要反思人类对大自然的行为,生态伦理学应运而生。

一、“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张岱年解释为“人以地为法,地以天为法,天以道为法,道则唯以自己为法,更别无所法。”任继愈先生将“道法自然”译为“道效法它自己。”对于这个命题,迄今没有完全的定论。总体来说,道、天、地、人都是自然存在的,人效法大地,大地则依法于天,天则效法道,以道为其运行依归,道效法自己的自然而然,不需要寻求它物。

“道”是天地万物之母,是一切生命个体的本源,它存在于万物之中,但又不去决定左右万物的发展。它让万物按照各自本性自由发展,虽然万物的本性也是“道”赋予的。“道”是万物的本质,在不同的条件下,每个物种根据自己的内在价值而发展,最终形成了万千世界。而“道”就体现在这万物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它给予万物完全的主动性。这也就体现了“道”的本性“无为”。无为不是说不作为,而是“道”的活动方式是不控制、不干预,让万物自己发展。这也是在当代非人类中心主义者所积极倡导的,因此很多西方学者希望从东方思想中寻找生态伦理思想。道不是主宰者,只是“法自然”而运行。

“自然”是指事物的自己如此、本来如此,而不是指现在的客体自然界。“老子的“道法自然”正式将“自然”作为一种理想的价值观念提出来,“自然”作为一种理想的生存在世状态与过程,体现了对一切存在者的当下生存状态和现实生存境域的观察。”在目前的人类自然观中,人类在不断地控制自然,利用自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生态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老子的思想来看,我们应该模仿和观察世间万物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并将其作为指导人类行为的根本则准则。而万物是按照自己的本性自我变化,自我行事,这也就是“自然之道”。

二、天人合一

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天人合一”,这种传统的价值取向对于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今往古来”是指在生态伦理学理论研究中有一种明显的历史回溯视角,认为过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今天应当恢复或模仿的,过去的智慧是需要积极从历史深处打捞出来的,那里面已经包含了十分完整和成熟的生态伦理思想。

普遍绝对的“道”以自身为本原创造了整个世界,整个世界包括天、地、人所有一切。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也。”这句话阐释出,人是整个世界的一部分,人与天地万物一起在服从于自然运行法则之下构成了有机统一的共同体。老子进一步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的自然观中,这是统领自然的一个根本法则,也是现代国家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所应该遵循的。在神圣对的大自然中,万物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并依其自然运行,形成了生物圈。近代以来,人认识到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而去不断地改变生态循环,自然界也就用自然灾害来提醒人类。就像马克思所说,自然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应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按照自然“道”的天,即“无为”,从而反对破坏自然界的“人为”。道家以超越一切的道为出发点,从自然的天道契入天人关系,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要求顺应自然,去除人为,遵循天地循环所造成的自然界的和谐秩序,平等的对待万物,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道就是人道,天不具有鬼神作用,也不具有仁义品行,而是自然无为,不言,不争,处下,容纳。“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天道的品格就是“无为”。道家一向倡导“无为”,通过无为达到有为的结果。人类的行为做法和遵循的道德法则,应该向自然索取,从自然中得到“人道”。这样,老子就将通过宇宙观将天道与人道联系在一起,从而告诫统治者应该“无为”,顺应天道,以更好地治理国家与社会。

从天人关系来说,人类对待天地万物的标准,应该是顺应自然,自然而然的发展。老子认为,自然是一个“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五十一章)的有规律的发展过程。“道”为天下之母,为宇宙的根源,产生了天地,天地再生养万物,所以万物皆是“道”化生而来,随之便有了“德”的蓄养,其实“德”就是“道”的性能;由于道与德的功劳,万物各自形成并发展。道生万物,但却让物顺其自然,各自蓄养,各自成长。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并没有高出其他万物的特权,也应该遵循万物的准则,以自然德性为最高德性【玄德】。如果一旦做出破坏与违背自然的事情,也一定会遭到报复,破坏自然界,也就是破坏人类自身。“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第十六章)

老子通过天道去认知人道,最终得出结论,人道就是天道。治理社会的准则也就变成“人道”,人类就应该与自然规律一样,自然发展,而不是拔苗助长,一切以经济建设为目标,人为改变生态法则。这就是道家将人道合于天道的天人合一观的基本倾向。

三、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生态平衡。所谓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凭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作用,实现相对平衡与动态演进。其机理在于,通过生态系统所持有的循环机制和反馈机制,保持能量和物质的输出与输入平衡和结构处于最佳状态。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跟其他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必然会殃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在目前的环境伦理学中,存在两大阵营,即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在非人类中心者看来,人与世间万物平等,都是整个生态中的一员,并不是万物的主宰。自然不仅是被利用的资源,更有其他的价值,审美价值,科学价值等等。大部分自然的东西都比人造的东西好,人工美永远比不上自然的壮美。

而有的学者倡导通过科学技术而改善生态环境问题。“现代的科技是典型的征服性科技,现代主义大写了人,把人提升到上帝的至高地位,认为人为的才是文明的,彻底的人工世界才是最美好的世界,他们的最高文明理想是彻底消灭地球上的野生生物,把地球彻底人工化。”这些主张都是极端化的,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要满足自己的生存欲望无可厚非,我们要借助科学技术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同时,我们也要有一颗敬畏大自然的心,才能保护好大自然,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环境伦理道德的建立,是把人类的善恶、正义、平等、责任等传统用于人与人关系的道德观念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它不仅表现人类行为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认为破坏环境,因而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而且表现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认为破换环境,危害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也是不道德的。”人类应该反思自己的主体地位,并以此来约束我们的行为。大自然不能说话,但众多的自然灾害是它对我们的警告,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蓝图。

西方文化自笛卡尔以来形成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人是主体,具有主体性和主动性;而自然界是客体,是人类利用、征服和改造的对象,并没有其内在价值。这样的思维方式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立。也就容易导致过分抬高人的地位,而忽视自然界的本身的利益。当今世界,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都给我们上了最沉重的一课,我们应该反思人类的行为。

在环境伦理学流派中,还有一个重要流派,即生态马克思主义流派。他们主张资本主义制度对当前环境危机有很大的责任,资本主义制度的追求剩余价值、异化消费,都使人类只管追求物质享受,从而扩大了对大自然的索取。他们主张改变社会制度,从而改善环境。

在中国哲学思想中,“道法自然”这一思想,给我们当今生态治理提供了借鉴。人与自然不再是主客二分的关系,而是合为一体,并且不能分离。这就要求人应该顺应与尊重自然之道。这在根源上体现了东方“天人合一”观比西方“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在生态伦理学方面的优势。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生产方式,国家干预等方面对治理环境都有优势,政府应该发挥职能,在各方面敦促环境治理。

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我们的生态系统。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又是靠自然供养而生存和发展的。在目前严重生态危机的困扰下,我们必须寻找出路,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管是对目前各种各样的环境伦理学流派的批判,他们对我们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指导意义。我们一方面要相信科学和理性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要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的自然观念对当今社会有重要的启迪与指导意义,我们应该理论加上科学技术手段,更好地了解自然,发现自然,以便更好地“道法自然”。

参考文献:

[1]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2]赵保佑.老子思想与人类生存之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卢风,刘湘溶.现展观与环境伦理[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法理学的意义例3

物理是高中教育中非常重视的科目,学好物理也是每位高中生所奋斗的小目标。要想学好物理就要先明白学好物理对于我们的意义,让我们学物理的动机更明确。了解学好物理对我们的意义,就需要简单地了解物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简述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物理学相比其他科目是较为完整的科目,知识体系较统一,但仍存在空白的地方需要我们去探索。也就更体现了学好物理的重要性。

物理学的发展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理学的萌芽时期,这个时期的物理知识一般包含于哲学中。人们也只能通过哲学的思维去解释物理的现象。在人们的不断探索中进入了第二阶段,近代物理学时期。这个时期,物理学快速发展,很快与哲学分开,形成独立的学科。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物理学也很快进入了第三阶段,现代物理时期。在这时期很多知识逐渐体系化,并在较短时期就取得了伟大的成绩,高中课本上的很多理论知识就是出自于这个时期的成果。从物理学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物理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实际上也有着不可分割的直接关系。鉴于此,作为高中生就更加有责任学好物理,为我们的社会发展献出我们的努力。

二、高中生学好物理的意义

从长远方向分析学好物理有助于我们将来为物理事业贡献我们的力量,从高中生自身学习情况分析,学好物理不仅仅加大我们在高考录取环节的筹码,而且助于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利于我们人生的发展。

(一)引起学生对学习的乐趣

物理学科中的很多理论知识都能够应用到生活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后在生活中得到运用,会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乐趣,感受到学习带来的自豪感。比如,在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就总是会在与他人嬉闹后来一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刚刚打的你自己都疼了。再比如,我知道摩擦力大小与受地面积有关,就会把家里的摆放物按受地面积大的一面放置。学习物理知识与生活接轨,就会发现学习物理有很大乐趣,激发我们对学习的乐趣,相信坚持学习就定有所收获。

(二)学习物理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

物理相对于其他科目,是需要花更多时间与精力去学习的科目。这也体现了物理学科的难度,但越有难度的学科越能让人学到更多,成长更快。物理学科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现象力、联想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也因此,学好物理更能够激发我们的潜能。

首先,学好物理能够锻炼学生对物理模型的运用能力。这里的物理模型指的是,根据事物的特性进行物理模型描述,使得理解事物更加容易。物理学习就是先建立物理模型,然后再对生活中的具体情况用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如,用自由落体的模型,学习如何运用这种模型去解答飞行遇到事故后的部分问题。这种思维的运用,可以训练学生的触类旁通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科目,甚至可以把所有科目串联在一起形成头关联的系统知识。

其次,学好物理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解答物理问题时往往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然后出现多种解决方案。这种多角度思考其实就是发散思维的一种。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就会不断地联想类似的知识点,进行发散思考,找到共同点,进行深度理解。发散思维能够帮助我们运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多种方法选择去解决问题,并且最重要的是,打破常规,不局限于现有情况,寻找更具有创新思维的解决方法或是做事风格。

最后,学好物理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验证能力。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实验课,通过做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探讨能力,而做实验的过程就是验证物理理论的过程,这有助于学生验证思维的养成。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愿意通过自己的事件而得出经验,而不是道听途说。

三、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

掌握了学好物理的意义,也就有了学好物理的动力。有了动力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就能啃下这块“大骨头”。

(一)学习环节紧紧相扣

学好物理不简单但也绝对不难。做好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复习、习题练习每个环节,跟着教师的步伐一个章节一个章节掌握就能够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板块。有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向教师请教做到及时解决问题。

(二)认真对待错题笔记本

错题笔记本是避免错误重犯,矫正错误思维惯性的最佳法宝。平时认真摘抄错误题,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再重做一遍,或者加深理解与记忆。

(三)在课堂上积极表现,与教师互动

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上课。并且思维能够快速运转,紧跟教师的步伐不错过任何知识点。与教师互动可以增加学习物理的自信心,课下会主动学习物理知识。

法理学的意义例4

其次,物理概念是物理基础知识中较难教和学的内容。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其主要原因就是物理概念没有学好,其中部分原因是教师只注意让学生背定义,记公式,多做练习,不注重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物理概念,因而导致物理越来越难学。所以,让学生掌握好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成败的关键。

对于高中物理概念,有的概念需要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推理,才能认识和理解其本质;有的概念抽象,难以理解,但是,可用直观形象的东西进行对比分析;有的物理概念所提到的现象或者物理量是摸不着、看不见的,需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做一些动画或者图片,让学生有直观感受;有的概念虽然抽象难懂,但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中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其加以理解。总之对于不同的物理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学好物理知识。

二、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方法

1.实验法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中学物理就其内容来讲主要是经典物理学中最基本、最简单、与实际联系最密切的部分,其主要概念、规律都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有很多概念仅用讲授法,学生很难理解。对某些物理概念,用演示实验法来进行教学是行之有效的,一个直观、生动、形象的演示实验,可创设良好的物理环境,给学生提供鲜明具体的直观感受和感性认识,这种演示实验,既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概括实验现象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如“弹力”概念的教学,教师可以用弹簧,钢片等做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产生弹力的实质是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概念都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使学生对概念的学习由抽象变为形象,从而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概念。诸如“压强”“电场”“电阻”“磁场”等概念的教学均可以用此方法。

2.类比法

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会遇到很多似曾相识,但其意义却相差甚远的概念,教师讲授这概念时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通过与类似概念的比较,弄清相互间的联系与区别,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已学概念的复习,又有利于加深对类似概念的理解。通过类比,建立新概念,是认知结构同化作用的体现。例如,速度与加速度、电压与电动势、功和能等等。在讲电场时,可以用已学的重力场来类比电场。如果我们能利用类比法对这些相似的概念进行对比讲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达到深化理解概念的目的。

3.图像电教法

法理学的意义例5

2组建护理药学中心的必要性和意义

2.1组建护理药学中心的必要性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约有20%的医疗差错与药物治疗错误相关,提示护理人员药学知识的掌握度直接关系着用药安全性[2-3]。近年来,医源性非故意伤害以及死亡率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因药物原因所致事故占有较大的比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护理人员缺乏药学基础知识有关[4]。护理人员作为医嘱直接执行人员以及合理用药最后也是最关节环节之一,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大意义。要提高药物疗效,全面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就必须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明确药物的药理作用、用药方法、途径、剂量、可能不良反应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服务理念的转变,临床用药种类日益增多,且药物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组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已经成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虽然药物配置中心能够对药品进行统一的配置和管理,大大提高了配药和用药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但临床用药仍然需要由各科室护理人员完成。因此,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组建护理药学中心非常必要。

2.2组建护理药学中心的意义

2.2.1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护理人员不直接接触配药过程,对于药物来源不明确,其对于药学知识的了解往往来源于临床经验、文献报道等。组建护理药学中心,专业组编、装订和配送药物说明,不仅包含了药物相关药理知识以及用药注意事项等,还可囊括药剂师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总结、经文献资料中关于新药用药方法及可能不良反应等的总结等,能够使护理人员更直观、快速、全面地了解专业、实用、准确的药物知识,不仅节约了护理人员的时间,使护理人员能够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操作中,提高护理质量及效率,还可使患者最终受益,提高用药安全性以及有效性,降低用药差错率和医疗纠纷[5]。2.2.2提高临床药物宣教的准确性由药学中心发送详细的药物说明,可便于各科室根据科室具体情况编制适合本科的药物宣教手册,再由医疗护士负责按照手册内容及规程针对患者的实情合理进行用药宣教或者更改药物宣教,使患者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说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从而积极地配合治疗和遵医嘱用药。且在更改用药时,使其能够及时地了解更改药物的名称、原因以及目的等,有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用药的目的及获益,并将用药反应及时地向医护人员反馈,可减少不良反应以及医患纠纷的发生。2.2.3促进配置中心的良性运行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通常不直接接触药瓶的审方及配置过程,主要工作内容为药液的摆放、加药以及遵医嘱处理等,每日的工作较为单一重复,且不接触患者,容易产生倦怠、厌烦等情绪。组建护理药学中心,增加配置中心护理人员与各科室之间的互动质控工作,有利于增强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以及工作责任心,并提高其工作含金量,体现护理核心价值。同时,组建护理药学中心能够更好地了解临床需求,提高配置中心的工作预见性及目的性,促进配置中心的良性运行[3-5]。2.2.4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通过组建护理药学中心,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掌握度,能够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医生的用药合理地提出建议,并更好地对患者进行用药知识宣传和指导,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进展,并降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2.5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药物的集中配置以及护理药学中心的药学知识完善,可实现护理人员药学知识的集中优化,并将各个病区的药物配置操作集中在一起,并由护理药学中心集中配送相关的药学手册及说明书,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可使护理人员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到对于患者的整体护理之中,并加强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等,可使患者的获益更多,对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法理学的意义例6

[作者简介]王正(1978- ),男,江苏南京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0023)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045-01

一、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高职院校应对招生形势的转变

近年来,全国高等学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以江苏省为例,普通高中招生数量逐年快速递减,导致普通高校招生形势严峻(如表所示)。高职院校招生批次滞后于本科大学,生源数量与质量整体呈下降态势。同时,中职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扶持,包括办学资金注入、学生学费减免等政策,在中考环节就已经吸引了一批生源。因此,高职院校在今后几年的生源竞争中,必然面临本科大学和中职院校的双重挑战。

对高职生源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有招生模式改革。江苏省已开始试行注册入学录取模式,并明确未来将逐步在高职(专科)院校全面实行。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从原先较为单纯的两种(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变为具有中等教育经历的复杂群体。

为了适应新的生源形势,教学的目标、模式、方法等必须进行改革,相应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也必须进行调整,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争取到关注技能岗位就业的生源,在生源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有利于高职院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为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高职院校需要找准自身的定位,调整教学质量管理方法,接受“市场”的考验,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毕业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为其今后走上第二、三岗位积蓄能量。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增强高校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三)有利于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能够很好地诊断、监督、激励、导向教学。它通过反馈原理,对教学质量进行价值判断,系统全面及时地获取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信息,使正确的做法、经验得到及时强化,不合适的计划、方案、做法得到及时调整,错误的方案、做法得到及时纠正。

二、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方法

(一)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

依据现代管理理论,对教学质量的理解分为两种:一是以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用学校提供的教学服务质量和“学生产品”质量来表征的广义的教学质量;二是以课程教学为核心,并以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增长来衡量的狭义的教务质量。教学质量管理应该立足于人才培养质量,以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加强人才培养各环节的监控与反馈,不断改进与提高教学工作质量。

首先,在思想上要统一认识。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建立的目的是通过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过程的指导与服务,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监控教学过程,反馈、分析教学效果,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一定是让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体系的建立与执行中来,避免对立情绪的滋生。

其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应与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重点关注过程控制及评价标准的研究。教学质量形成于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教学管理部门应有效地规范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实施过程中应合理安排监控环节,及时反馈信息,定期分析数据,确保各教学环节执行标准一致。条件成熟的高职院校可以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体系,利用其操作性的质量管理方法,观察和控制各教学环节,规范操作质量要求。

最后,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的建立还应该注重信息的采集、分析与反馈。来自各方面的教学反馈信息是分析教学效果、指导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教学反馈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教学督导、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采集信息的途径可以是网络问卷、电话访谈、师生座谈、企业调研等。教学管理部门除了科学设计信息采集点,还要筛选、归纳、分析各种渠道采集来的非结构化的信息,并利用相关软件形成有一定延续性的结构化数据库。这些数据一定要及时地反馈到教学部门,为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与监控体系提供线索。

(二)合理高效地使用教学质量与监控体系

1.营造制度执行氛围。开展新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实行督导工作通报制、教学事故通报制等,增强全院教职员工遵章守纪的意识,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2.按照PDCA的管理程序部署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形成闭环系统,以确保各项教学活动规范有序。如每年年初,教学管理部门依据学院年度重点工作安排,并结合上年度各教学单位的考核情况,确定当年度的教学管理目标。各教学单位根据教学管理目标,组织实施本部门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管理部门组织期中教学检查、专项教学检查、常规教学巡视等一系列监控活动,及时反馈检查情况,保障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地运行。

3.构建制度执行的监控机制。按照相应的制度文件,在课堂教学、考试管理、实训教学、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教学档案建设等多个教学环节上,进行每学期一次的常态化的内部审核。对内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开出“内审情况反馈表”,提出整改建议,并对受审部门的整改情况予以跟踪验证;实行常态化的教学常规检查、评学评教以及各类考核,监督检查教学制度的执行情况。

4.严格按制度规定进行奖惩。一方面定期开展教学技能比赛,以奖促治,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与满意度;另一方面加强监控与反馈,对教学实施监控过程中发现的教学异常情况,由教学管理部门汇总分析后开出《教学异常情况调查表》至相关教学部单位。教学部门负责实情调查,提出处理建议或整改措施,并将结果返回管理部门,情况严重的依据相关教学制度条例进行处理或事故认定。

5.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效率。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运作应统筹管理各类教学资源,利用高效快捷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管理过程实现“可视化”的覆盖。高校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中若能融合物联网、智能安全监控、数据挖掘技术、地理信息等技术,对教学活动、学术科研活动、学生管理工作、后勤服务工作、公共服务活动等数据进行综合采集、处理与分析,必将进一步促进高校各类资源的整合规划与合理分配,实现个性化信息的主动推送,做到“按需服务,循环感知,智能决策”,实现各教学环节的有效监控与反馈。

总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让其参与其中,深入研究评价标准、监控评价结果,重视信息反馈与利用,并从政策与资源上保证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的运作。

[参考文献]

[1]李建辉,詹曙萌.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作[J].大学:学术版,2007(6).

法理学的意义例7

一、引言

随着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物理教学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对于不少中学生来说,中学物理学习算是一门较为复杂、困难的学科,需要缜密的思维与勤奋的学习态度。但是,当前中学生由于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而对物理学习失去了学习兴趣。因而,本文将从科学方法教育的角度出发,试图找到中学物理教学的新途径,切实发挥出科学方法教育对于中学物理教学的积极作用与重大意义。

二、中学物理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

所谓科学方法教育就是指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为了探寻出一些物理现象而进行的物理实验,并通过一定的学习或研究来总结、归纳出物理实验中的一些物理规律,这是一种综合性的物理手段和方法,并不是单一或独立存在的,它是物理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人们在物理学习中搜集事实、提出假设并给出一定的解释和认证提供了可以依据的标准。当前,中学物理中的科学方法主要有:实验法、观察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理想化物理模型法(建模法)、归纳法、累积法、放大法、比较法、逆向思维法、等效法、科学推理法、图像法等。这是学生物理思维形成的有效方法和科学程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品质。

因此,中学物理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指导中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切实的投入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当中去,让他们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出最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让他们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科学探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与提高,培养他们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从而让学生不仅掌握了物理知识,还提升了自己的科学探究精神与能力,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法,是中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

三、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途径

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途径具体如下:

(一)在实验教学中实施。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开展实验教学。那么,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接受一定的科学方法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并深刻领会物理实验中使用的科学方法。应该来说,物理学科的本质就在于物理实验,它是体验科学方法教育的基础所在,是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因此,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结合实际,启发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教给学生进行观察的一些具体方法,比如说对比观察法、分步观察法、归纳观察法等。

(二)在理论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的实施,就是应该在具体的科学理论知识中进行,它是人们对于科学知识的认识过程,学生只有在领会到科学方法的提出角度以及解决途径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学习到科学方法。因此,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在物理概念以及规律教学中,充分挖掘出科学方法,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渗透科学方法教育,从而让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来获取科学方法。

(三)在习题讲解中实施。中学物理教学中,必然会有物理习题的讲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努力渗透进科学方法教育,这是因为科学方法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定的物理习题讲解,有利于学生的物理知识达到理解的水平,并通过一定的习题实践,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能力。因此,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创设情景,强化习题教学和训练,让学生在科学方法教育中把对物理问题的解决由知识向能力进行转化。显然,物理解题训练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有利于学生提高物理知识掌握能力与水平。

(四)在物理学史中实施。中学物理教学中,也会不时的穿插一些物理学史方面的知识,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物理科学思维,因为物理学史中必然会提到一些伟大的物理学家,有些会详细介绍这些物理学家如何发现一些物理现象并做出解答的。因此,它将引导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某些物理现象,更好的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思维方法,还让本来较为枯燥的物理学习变得有趣而生动,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那么,中学物理教学中就必须突破各种条件的限制与制约,不仅需要一些逻辑性的教学方法,更要采用一些非逻辑性的创造性思维方法,比如说直觉、灵感等,而这些很多都可以在物理学史中获得充分的材料。

(五)在物理讲座中实施。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适当的举办一些物理专题讲座,比如说邀请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等。他们的学习经历是非常有价值的,他们的贡献不仅仅在于物理理论知识,更在于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方法。因此,中学物理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多举办类似的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多的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认真学习物理学家们的科学思维过程和科学方法,并把一些物理内容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渗透到科学方法教育中去,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得中学物理教学中通过物理专题讲座来实施科学方法教育。

四、结论

综上,中学物理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一件事情与任务,而是需要进行认真且缜密的安排的教学过程。为了避免普遍认为的枯燥乏味,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努力实施科学方法教育,运用科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将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隆含性原则、触合原则、适度性原则的基础之上,切实有效的推进并实施科学方法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形成并提高自己的物理科学思维与科学品质,从而有效提高物理知识学习效率,又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军.浅谈中学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基本途径[J].新课程研究,2009(07)

法理学的意义例8

中图分类号:K9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4-0028-07

一、商业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与学科特点

商业地理学是研究商业活动的地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即研究地球表面人类商业活动与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的科学。从学科从属关系看,它属于地理学中经济地理学下的一个分支学科。但从它的发展历程看,它又远远早于经济地理学的产生而产生,是古代地理学中最早分化出来的分支学科之一。

商业地理学的产生,可以上溯到公元15世纪左右,它的出现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与环境因素。15世纪以后,随着地理大发现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以及重商主义的刺激下,欧洲许多国家不断进行海外殖民,商品的对外输出量增大,商业活动遍及世界各地区,有关世界各地商品生产、销售以及运输路线和贸易市场等情况的了解,对欧洲各国的经济繁荣和对外扩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于是,在一些资本主义发展速度较快的海洋型国家中,商业地理的研究逐渐兴起。当时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于各国、各地区的物产及资源分布、集散中心、贸易关系、城市港口以及运输线路等与商品生产有关的地理因素的描述。在当时它丰富了世界商业地理的知识,同时也标志着古代地理学的分化。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为1889年英国G.G奇泽姆的《商业地理手册》,被称为经济地理第一书,然而,就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来看,其回答的是何地可以廉价购进和高价售出何种物品,严格来讲,它是商品地理,而非商业地理。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方面的推广与应用,使许多国家的农业与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含量增高,其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伴随着经济地理学的产生,综合的经济地理学研究逐渐取代了商业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并扩展到对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生产、消费、贸易、运输等一系列经济现象的综合研究,商业地理学成为部门经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的重要意义有所削弱。

20世纪上半叶,西方地理学研究中出现了所谓的“计量革命”,它成为20世纪地理学的头等大事,将数理计量方法与学科理论相结合,并带入到具体的实证研究当中去,产生出各种以模型分析为基础的空间行为理论模式。如农业地理学中的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地理学中的工业区位理论,而30年代初,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提出中心地学说,则进一步奠定了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中心地学说主要阐述了聚落与市场分布的关系,通过市场的空间分析,强调人类活动与空间组织内在的关系,这就使商业企业空间分析方法得到强化,市场空间分析理论在商业地理学中加以运用。商业地理学逐渐走出对商品产销关系的简单描述,进而转向对市场空间关系的分析,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商业地理学再次复兴,并由近代商业地理学开始转变为现代商业地理学,领域不断拓展,理论不断加强,形成独特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20世纪70年代以后,行为地理学、结构主义地理学、后现代主义地理学进一步出炉,丰富了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同时也使得地理学研究形成多元结构,商业地理学首当其冲,随着二战以后,尤其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商业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在经济系统中的地位日趋显著,对于城市零售区位结构的研究,如贝里(Berry B.J.L)对于商品流、市场中心和零售商业的研究;墨菲(Murphy R.E)对中心商业区的研究;对新商业中心的规划,分析区际商品流及市场网络系统等等,新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不断注入到市场的空间分析当中去,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形成今天地理学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理论也不断熔入区位论、数量方法以及经济学、行为科学乃至社会学的方法,出现了大量有关商业、服务业空间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方法不断更新,商业地理学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从商业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来看,虽然它曾经历过从商品地理到商业地理的发展过程,中间也几经周折,至今仍有人强调可以用“商业活动的地理学”或“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地理学”或“市场地理学”等名词来代替商业地理之名词。但从整个学科研究对象与范畴来讲,我们可以说商业地理学是地理学中比较成熟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基本得到地理学者的普遍认同,这对于规范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历史商业地理学的概念、理论与研究内容

历史商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脱胎于商业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商业活动地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即研究历史时期地球表面人类商业活动与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的科学。

人类的商业活动不仅具有地域性,同时还具有显著的历史承袭性。商业市场分布与商品流通格局所表现出来的地理特征,往往具有一个历史的形成过程,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讲,地理要素的空间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因此,探求历史时期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网络的空间组合与地域分异,阐释当代商业景观与区域分布的历史成因,尤为必要,也是历史商业地理学所应回答的问题。中国的文明历史悠久,各地区商业活动的历史变迁影响深远,而在中国传统史籍中又从来不缺乏有关上述商业活动的历史记载,这对我们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中国最早的地理学名著,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已对中国主要商品的产销区域和运输路线作了记载。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和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对人口、经济、物产、交通、商业和城市的分布及地区差异,也有详实的记载和评论。司马迁十分注重人类社会商业经济的发展,强调国富民强,农、工、商三者缺一不可,“农不出则乏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而地理环境往往又是经商致富的源泉,范蠡为越王句践的谋士,助句践雪会稽之耻,以后“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这里司马迁明确强调朱公经商对地理环境的选择,强调朱公之所以能够19年之中三致千金,以“天下之中”的陶为贸易基点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以后历朝历代,大到全国性的地理总志,小到地方层面上的州县方志,对于地方物产与市镇结构也多有详细的记录,不论商业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亦或偏远落后的西部省份,可见历代统治阶层对于地区商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那么,我们说历史商业地理学究竟应该研究哪些问题?又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呢?

(一)历史时期地域商品生产的空间差异及其变迁

商业地理紧紧围绕着市场与流通的空间特征而展开,而商业市场与商品流通都离不开特定的物质基础——商品。商品生产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商品生产,由此构成劳动的地域分工,是商品流通的前提与保障。马克思在1857年论述交换与流通时指出:“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反之,“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历史商业地理虽然研究的是以往时代的商业活动,但所要回答的同样是市场结构与流通体系之关系这样的命题,因此,要研究历史时期的商业地理问题,首先就要阐述历史时期地域商品生产的空间差异。

从商业地理的产生,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最早的商业地理学主要就是关于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的地理,如奇泽姆的《商业地理手册》重点即在告诉人们何地有什么样的商品生产,又流通到哪些地区。在今天来讲,人们对于各地商品性生产的重视程度更有过之,大到全球尺度,中到国家尺度,小到地方尺度,相关研究层出不穷。有人以为,经济地理的产生,可以更加全面地研究各地生产的配置与地域分异,完全可以取代商业地理学中的商品生产。其实不然,无论从农业地理还是工业地理的角度来研究地区生产布局,都无法取代商业地理学中商品生产的地域格局,因为三者在地域生产中所关注的问题是截然不同的。商业地理学所关心的生产是商品性生产,换言之,与商品无关的生产并不在其研究范畴之内,这也是商业地理学研究的生产与农业、工业地理学相关研究存在的最大区别。在农业与工业地理学中,我们只需区分各地的地理条件与资源分布作用下的生产,而商业地理学则需进一步区分各种生产的商品性与自给性问题。

历史时期商品生产的空间差异及其变迁受各地自然与人文环境影响,与地区的发展进程相一致。中国古代的商品生产地区差异很大,它为历史商业地理学中商品生产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二)商路与商品运输条件研究

商路是沟通商品流通的渠道,商路与商品运输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区商品生产的畅旺与商业市场的兴衰。从市场分析的角度来讲,由商业交通网所联系起来的港、站、码头、枢纽的分布走向,是形成商业网点、商品集散中心、贸易中心的前提与条件,它不同程度地受到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因素的影响,构成区域市场分布格局的骨架。就商品流通来看,交通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品的成本价格和交易路线。商品经过运输,不会增加使用价值,还会产生损耗,又要支付运费,但是,“物品的使用价值只是在物品的消费中实现,而物品的消费可以使物品的位置变化成为必要,从而使运输业的追加生产过程成为必要”。商品的地区流通必须通过交通运输才能实现和完成。尤其历史时期,传统交通工具简单,车拉马驮,交通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区商品流通的畅旺。据李吉托·尤恩《日记》第1卷中说:“中国的陆路交通费用高于水上交通的二十至三十倍。”从今天我们的研究结果来看。明清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要远远高于北方地区,优越的水上运输条件是其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就明代陕西的陕北与关中两区来看,仅在棉布差价上即有数倍之差,也是由于交通道路追加的运费所造成的结果。因此,区域道路交通是商品流通的前提与保障,是商业地理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 商路同驿路的分离与商业地理区划问题

驿路在中国古代出现较早,多由官方开辟或加修,为官方信息往来的交通主干道,从秦始皇修筑“驰道”与“五尺道”,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驿路交通的维护,关于这方面的记载与研究也极为丰富。但商路与驿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吻合的,这样,根据商人经营贸易的需要,有关各地商路的记述也不断见诸史籍以及民间文集。诸如《天下水路驿程》《通商便览》,民间商书有关内容也不断增多,而商路往往是联系市镇间往来的桥梁与纽带,研究驿路与商路的分离对于我们理解历史时期商品交流的地区关系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以之窥测古代社会政区区划与商业地理区划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2 商路改变与市场结构性变迁

由于商路对于市场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商路改变经常会引起市场的变动。中国古代商路包括陆路交通、水路联系等多重纽带,水、陆交通的开辟直接会促进一个地区商业市场的繁荣与商业市镇的兴起。明清京杭运河的兴衰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中国传统时期地方经济开发与经济重心转移直接与交通相联系,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三)商业市场的地域分布格局

商业市场是商品流通的载体与承担者,“市场是流通领域本身的总表现”。现代商业地理学在分析研究商业地理过程中往往以市场研究为起点,历史商业地理研究同样要抓住此点。

市场往往包括城镇市场与农村市场两个方面。城镇市场依托商业城镇,是各经济区主要的商业中心,是在区域内担负区内外商品交换中心作用的大市场。它辐射性强,具有商品集聚性、服务开放性等特点。同时,它又分层级布设,有区际的、省际的乃至各经济小区的,不同层级的商业中心影响范围不同,吸引的门槛值有别,然而往往都是大的商业中心城市依托中小商业城镇,实现和扩大自己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在现代社会,商业中心城市发达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是衡量区域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历史时期商业城镇都经历过一个成长、演替的发展过程,与区域间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相一致,中国古代商业城镇在时间上有从北方向南方集中、过渡的发展趋势,在空间上也表现出这种分布形态。商业城镇在区域间分布的不平衡,受到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双重作用,考察区域商业城镇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分布规律是了解一定区域内商品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杠杆,因此,对历史时期一定区域内商业城镇分布的研究是历史商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研究过程中,大体应注重两个方面的研究。城镇市场的空间发展与演变过程是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城镇市场空间结构的分析则是另一个重要方面。

农村市场是中国传统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体系中最基层单元之一,也是联系城乡之间、市镇之间以及农村本体的经济中心地。中国传统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广大的农村市场不仅数量多,而且在商品交换、社会联络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也非常重大,因此研究区域商品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考察农村市场的发展与作用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1 商业中心的地域格局

商业中心是担负一定区域商业活动中心职能的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是由经济条件、交通网络、城市腹地等等众多因素促成的。商业中心的地域格局是通过对一定区域内各种经济要素的分析,来深入理解商业中心的成长经过及其影响因素,商业中心可以是一个单体商业都会,但在许多地区也会出现复杂复合的商业实体,这些结构组成各异的商业中心往往受政治、制度与文化传统的多重作用。中国古代的商业中心往往随着地域经济的开发而成长,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都会,贯穿北方,雒邑位于秦、齐、楚、赵之间,被称为“天下之市朝也”。陶(今山东定陶)地处中原主要水运航道济、泗二水的交会处,为诸国“货物所交易”的“天下之中”。濮阳(今河南濮阳)为战国时卫国的首都,也是地处水运要冲,是可与陶相媲美的商业都会,史书常称“富比陶、卫”。齐国都城临淄更是战国第一大商业都会,“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韩国旧都阳翟、燕都蓟城等等,都是当时重要的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组成与结构虽与当时诸侯王国的地域结构有一定关系,但其发展与北方经济区的开发程度也具有很大的关联性。

商业中心一般与行政中心相一致,但在许多时期、许多地区,商业中心又常与行政中心相背离,这种商业中心的分布格局组成一定经济区内特殊的经济景观。唐都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可谓国际大都市。中唐以后,伴随南北运河的开发,长江下游以及南方经济的繁荣,大大促进了这些地区城市的成长与商业繁荣。尤其扬州,作为运河水运交通的枢纽城市,政治与经济地位空前提高,逐渐成长为全国第一商业都市,所谓“扬一益二”成为中唐以后南方经济崛起的重要标志,因此,唐代后期,中国商业中心与政治中心是南北分离的。明清以后,随着全国性工商市镇兴起,这种现象就更加普遍,各地区、各省区均出现一定数量的发达的商业市镇,经济发展程度超越其所在府县,如明代的“四大聚”,佛山、北京、苏州、汉口,其中除首都北京外,均不是地区行政中心,佛山与广州,苏州与南京,汉口与武昌,构成政治与经济中心的分离。当然,除此之外,有些地区还出现几个商业市镇共同构成大的地域商业中心,如明清时期的西安、泾阳与三原县就是一例。这些均是历史商业地理学值得研究的经济现象。

另外,历史时期城镇市场的布局具有一定规律性,尤其是作为区域商业中心城市,商业街区布局、专业市场兴衰往往受区位选择规律的制约,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矛盾统一。历史商业地理研究历史时期商业中心城市市场分布格局,可以充分理解封建时代商业发展与城市经济两者的互动关系。历史时期区域商业中心的研究与现代不同,历史时段变换,社会形态差异,以及交通道路改变均会影响到商业中心的成长,也会造成商业中心位置的递嬗。因此,研究历史时期商业中心的产生及其发展演变规律就成为历史商业地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

2 城市内部商业区位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城市内部商业区位的选择问题在今天的商业地理研究中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无论从带状环形布局、扇形结构、楔形结构还是多中心结构,无不围绕着商业中心而展开。历史时期商业中心内部的市场区位选择同样值得我们深思。今天我们所能够了解到汉长安城存在“九市”;唐长安坊市结构的中规中矩的“东、西两市”结构;北宋东京城市场结构突破坊巷限制,进一步发展为沿街、沿河的市场景观;从元大都到明清北京城的市场由点状分布到具有中心地结构的市场与庙市分布等等;虽为都城,但却能够让我们看到中国市场发展的结构性变化。而事实上,这种变化并不仅只体现在都城一个层面,大到府、州,小到县、镇无处不在,尤其明清以后,由于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市场突破城墙、突破关墙,关城面积的扩大、关外沿河市场的崛起以及由市场扩大进而加筑城墙而引起的城套城现象比比皆是。这些城镇发展的外在表象,实际上无不体现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与制度发展变迁的内涵,有些甚至与特定时代的文化与风俗相联系,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经济的空间发展进程均具有重要意义。

3 边疆区、边缘区与过渡地带的市场结构研究

边疆区的市场发展往往受外在因素影响更多,市场的兴衰起伏剧烈,市场结构也较为复杂,受国家政策与制度性因素影响较大。明代长城沿线市场的空前繁荣,完全受军事驻屯的影响,形成长期的军事供给与军事消费市场,市场出现超前发展的状况,这种军事消费所带来的影响是一时的,经常会随着军事防卫体系的变化而变化,市场的历时性不高,但是有些时候它的作用与影响又会持续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甚至远及当代。边缘区的市场研究也是目前学术界关注较少的话题,可以是农牧交错地带,可以是两种地貌的过渡带,其市场的结构均呈现出与中心地带极大的差异性。这些研究都会丰富我们对传统市场结构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地貌条件是如何影响市场发展的。

4 商业中心与城市腹地关系研究

城市腹地研究是现代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称商圈,商圈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民族结构、人口规模、地貌特征,交通道路、文化背景等等。城市腹地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各地间的商贸联系,大到全球尺度,近代以来世界主要海港与贸易中心及其腹地结构;中到国家尺度,古代国家间的贸易关系,贸易与空间扩张,陆路与海上交通线的开拓与区域商业空间的拓展,贸易与国家间的空间控制等等;小到地方尺度,从一定地域,一定省域,乃至某个县域出发,研究其腹地的结构。商圈不受行政区划的影响,跨县域、跨省域、跨地区的现象时常存在,历史时期这样的现象也很突出。明清时期,陕北地区与山西省的商业联系远比省会所在的关中地区紧密得多。陕南地区的商贸联系则主要针对湖北与四川,这些受自然条件与地理因素影响的商业区的形成,及其与中心商业城市的结构关系往往也有一定的历史承袭性。

5 市镇兴衰的诸要素分析

中国古代市镇的兴盛多是由市场主导发展起来的,而市场在一定区位的设置与选择又有着非常复杂的历史背景,并受各种要素综合作用。明清时期是中国地方市镇普遍发展的历史时期。明清江南市镇的兴起过去一直作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典型案例来分析。近年来,随着各方研究力度的加大,生态学、环境学、社会学与地理学等交叉学科理论的引入,进一步开阔了人们的学术视野,从区域开发的角度人手,对市镇兴衰起伏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各市镇发展的阶段性与空间转换,更提醒我们对各市镇的兴衰条件进行微观分析,近年来许多学者沿此方向做过诸多有益的尝试。制度因素影响市镇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话题,一些市镇成长过程中的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如粮长制与明代市镇成长的关系等等课题均值得我们思考。另外,随着历史地图学与GIS的应用,更加方便了我们对区域市镇发展作长时段与空间模拟,突破县界、府界乃至省界进行不同地貌条件下的分析成为可能,这些都为历史商业地理研究开拓了新的探索空间与学术视野。

6 农村市场形态研究

农村市场网络结构分析是历史商业地理研究的另一重要课题。中国封建社会往往强调以农为本,在广大的农村中,农民成为封建国家最主要的支柱。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结构为小农经济,这也就决定了封建时代的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民是封建社会市场中商品的主要生产者,也是最主要的消费者,分布于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商品市场就是广大的农村市场。农村市扬不仅数量多,而且在商品交换、社会联络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也非常大,它是市场体系中最基层单元之一。因此研究商品经济发展的地域特征,考察农村市场的发展与区域分布规律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中国传统农村市场大体包括农村集市与庙会市场两种形态,两者均作为定期市担负起农村商贸往来的纽带与桥梁作用。但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两者的作用与影响截然不同,在市场层级中所处地位又有所不同。在施坚雅的市场体系中,庙会市场是被完全排除在市场层级之外的,那么对于中国传统庙会市场的历史定位又是怎样,在边疆地区、边缘地带庙会市场的作用又非它类市场可以替代,中国面积广大,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与民族格局差别非常大,多元市场格局表现明显,影响农村市场空间发展的要素研究是商业地理学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四)区域商品流通格局与商贸区研究

区域商品流通格局分析是对整个区域商品的流向与流通格局的分析考察,是在地域商品生产的基础之上所作的商品流通地理分异的研究,是研究商品产地与销地联系的重要环节。在中国古代地方志物产卷中大都保存有对各地“货属”的记载,它们既包括流通于本区内的产品,同时也包括售出境外的商品,这种商品的流通古来即有,且各地区间的差别也非常明显,这些内容都为区域商品流通格局的研究提供了方便,也为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商品流通格局,进一步划定商贸区提供了可能。商品流通格局受地区自然条件限制,交通与市场结构影响了商贸区的发展,不同历史时期地区的商贸格局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制度与经济条件的制约都会影响到商贸区的转变,研究一定历史时期商贸区地域格局及其与行政区划划定、文化区的形成都会有一定的帮助,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

三、历史商业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其研究意义

历史商业地理学与商业经济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历史商业地理学研究中要面对历史时期各种商业经济现象。商业活动的空间差异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地区经济基础以及区域经济结构不平衡性表现出来的,对于这些指标的衡量,需要以商业经济学的方法为依据。商业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同样适用于商业地理学,如区位论、空间价格、区域成长理论等,时常被商业地理学所采用。但是,商业经济学与商业地理学在研究对象上又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差异,商业经济学是研究商品流通领域中以商业为媒介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规律,其中包括商业结构、商品流通形式、商品同市场相统一的运行机制等。两者均研究市场,在这一点上存在着共性。但商业经济学所研究的市场侧重于市场机制与供求关系;商业地理学则研究市场的网络结构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在分析商品市场的同时总是结合地区条件,并且是以地区流通为中心,联系商品生产的地区分布。因此,两门学科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历史商业地理与商业史的研究同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以历史时期商业发展问题为总的研究对象,这是两者的相同之处。但是两者的研究重点与研究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从时间角度说,历史商业地理不以研究历史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为自己的主要任务,而是主要研究商业活动在历史时期中的空间过程。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围绕着商业活动的空间发展过程以及区域分布同环境的关系这个中心,这样一来,历史商业地理研究所要面对的就是各种地理条件下商业活动运行的机制与发展规律问题,发达地区商业活动的运行机制、欠发达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规律及其制约机制,均属它的研究范畴。而商业史的研究则与此明显不同,是以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出发点,研究其逐渐发展、发达的过程。在研究方法上,两者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受历史商业地理学研究内容的限制,它在许多时候需采用地理学研究方法以及空间分析方法,这与商业史的研究方法比较是不相同的。

历史商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这和商业地理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商业地理学的发展,使之迷失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研究领域,更缺乏基本的理论支撑,这使前些年商业地理学研究走入一个瓶颈期。而历史商业地理学同样如此,历史地理工作者在进行较为具体的历史农业地理研究与历史时期手工业与工业布局的研究同时,对于主要集中于流通领域的历史商业地理学如何定位并形成体系,一直表现出认识上的模糊与学科领域的不明确,对于它的学科内涵亦少有人问津,理论规范与方法总结非常欠缺,这些都阻碍历史商业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史商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科发展的角度上讲,加强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研究是促进历史地理学学科完善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在今天我国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商业空间网络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之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因此加强历史商业地理学的学科发展,研究地域商业格局形成的历史成因,就更加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法理学的意义例9

探究式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通过动手操作或实验的方式,自己主动的去发现或得出有关的结论。通过对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实验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比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实现“老师的导完全为学生的学服务”这一现代教学思想理论,同时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非智力因素影响紧密地联系起来,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大力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与传统的验证实验教学相比,它具有以下优点:

1.运用得当,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心和好奇心是人的本性,当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除了应予以必要的指导外,还应及时表扬,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因为此时的鼓励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动力,能起到助推器的作用,能增加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心理学家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当学生经过探究解决了一个问题时,他能从中体验到一种成功感,这是一种强有力和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验,他就会产生再次体验这种情感的愿望。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进行探究实验过程中,学生以“科学家”的身份做实验,将知识的学习和方法的训练结合起来,所以它更能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方法的训练不仅能使学生获取科学知识也培养了科学精神。

3.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过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创新精神是力求发现在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进取精神,就是百折不饶,努力实现目标的奋斗精神。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生动的问题情境、平等的交流气氛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例如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材(鲁科版)中,在讲第三章第3节时,本章的目的就是要探究自由落体运动,但在开始时,将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两位伟人对下落物体的看法都引出来,到底谁正确呢?再通过探究实验得出结论。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而创造性思维的主要万分就是发散思维,也就是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比如高二物理(鲁科版)选修3-4,在讲第一章第3节“单摆”时,引出单摆的定义并把单摆运动在摆角很小时近似简谐运动后,提出问题“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单摆运动的周期?”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如可能的因素有振幅、摆长、摆角等,然后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一个一个地检验,最后得出结论。

5.有利于培养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在探究式教学中,老师创造性地设置问题的情境,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能够容易地抓住问题的实质,探求多种求解的途径。当然,也可在探究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几组,通过本组内同学之间的相互启发,让创造性的设想产生连锁效应,产生共鸣,从而联想出更多的创造性设想。课题组研究发现,较繁重、较难或需要协作完成的、以及由于条件的限制而器材不足的探究任务,适宜合作完成。老师可充分利用物理教学中的分组实验进行有效教学。

6.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探究式教学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就要在已有的知识与问题间建立联系,也就是说要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对已有的知识也巩固加深了。我们在探究时要遵从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创设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情境、重视合作与交流技能的培养原则,给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欲望,从而激发创新热情,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

(二)物理探究实验教学的方法

在现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实验呢?在教育实践中,笔者觉得以下几种途径比较可行:

1.在讲新课前,利用现有教材中实验里面的一些可供探究的细节问题,可以达到一定的探究目的。如:在“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这个学生分组实验中,因为整个实验过程才几分钟,所以需要较精确的测量。此时可让学生探讨一下如何“使用秒表测周期”、“测量摆长的误差最小”,“摆球的半径”,只有弄清这些细节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误差。

法理学的意义例10

法治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西方法学家对法治概念做过系统化整理后而可大致将之归纳为两大类涵义。第一类将法治定义为依规则治理。法治是指政府和人民所有的行为都应当受到事前订定规则的约束,法治也就是依规则之治或法的统治。这一定义显然契合消极国家和有限政府的法治范畴,并为其所用。法治的另一类定义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仅用来保障和促进个人在自由社会之中享有公民权利,并且要建立社会的、经济的、教育的和文化的条件,使其正当愿望和尊严得以实现。不管采用何种定义,法治的内涵起码包摄法治的理念,并体现为如下两方而:其一,无论法律的内容为何,国家的一切权力都应该要根源于法,而且必须要依法行使。其二,法律本身应当以尊重人性尊严的崇高价值为基础。而价值表示物的对人的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价值折射着主体设定客体的理想与目的,蕴含着客体实证性运行的宗旨与归宿。所以,就大学治理而言,大学举办者(国家)、管理者(政府)、办学者(学校)对于法治状态下的大学治理应当有自身的价值诉求。

维护个人自由与权利既是法治价值的起点又是其归宿。而人的权利与自由内核是人的尊严及其实现。因为,人只有具备尊严,才有资格获得权利,并有能力承担义务。人的尊严主要表现在人能够为自己规划将来、制定计划,并按照自主方式来实现目标,只有这样,才可称谓人是有尊严的。一般认为,尊重人的尊严包括尊重人的自主和控制其未来的权利。而反法治的人治与专制张扬的是扼杀个性和抑制自由,同时对人进行侮辱、奴役与操纵。侮辱即是对人的尊严的践踏与否定;奴役则是指没有人身自由、独立人格与社会地位的下层人进行役使。如果一个人的兴趣、选择、信仰、行为方式等被强制,那么便可以认为一个人被他人所操纵狂何把权力集于一身的国家,都潜在地是个能够运用绝对权力的国家,览对权力的国家是非宪政国家即不受法律约束的国家,这种国家的掌权者不受或脱离了宪法的监督和限制。但是,自由的边界与行使如果缺少法律的明确性、可预测性与合法性,那么自由则会被滥用的权力或权利所异化,导致自由权的无所顾忌、横行霸道、毫无章法,自由则会失去自我、丧失个性、没有尊严,而此时唯一的尊严就是专横的权威自由乃是每个人据其人性所拥有的一个唯一的和原始的权利。而法治是对自由的直接承诺与宣告,更应当彰显其对自由的终极追求法律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扩大和保护自由。换言之,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民主是法治的灵魂,没有脱离法治而独存的民主。法治是民主的载体,或曰体现、实现与寄托。只有良好的法治才能使民主变成事实。民主即人民做主,即由多数人进行统治,是相对于专制独裁政治而言的。以自由平等为基础、以少数服从多数,同时保护少数为原则的民主是由全体公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代表,并代表公民行使权力。民主函需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制度的设计。以民主为核心的制度设计有时会出现权力挟持民意,或由于实体或程序制度缺陷而操纵民意,或产生多数人暴政压制民意等弊端,故而只有解决好民主异化以及制度缺陷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既不能全靠把控权力者的道德之善,也不能仅靠民主的制度之善,而应当依靠法治。换言之,法治是民主的承载、实现和保障。法治的内涵是依据制定良好的法律进行治理,其本身是依法治理的一种理念。大学治理就是通过法治实现其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与权利保障。

二、我国大学治理的法治缺失

我国虽然出台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众多法律法规,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却并没有细分政府、高校、学生之间具体的权力、权利与义务的分配,缺乏对权力与权利的范围界定,缺失责任违反的惩罚措施和正当程序,难以从实体法的层而确定大学治理中各权利(力)主体行使权利(力)的标准或者程序。

(一)大学治理之主体独立法人地位不明确

与传统的统治与管理的不同之处在于,大学治理的前提是独立的法律人格与明确的法人地位。如果大学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必将失去法治的承载根基。大学只有拥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与明确的法人地位,才能谈及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治理。

我国大学治理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如果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符合法律规定的法人条件则可以获得法人资格《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第三十九条至第四十条规定了校长、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教育行政部门等机构的基本权限。这些法律法规不仅是大学法人设立的法律依据,也是大学推行法人治理的法律基础。在建构大学法人治理的过程中,不仅要使作为教育法规体系中处于母法地位的《教育法》对大学法人性质进行清晰界定,而且《高等教育法》要对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权力与权利划分等明确规定、合理配置。然而从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来看,学校内部和外部的权力主体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法律职责和义务并不明确,其规定(或者)仅是一些原则性条款,非常笼统。政府的行政管理权与高校的自主办学权如何界分,二者的关系维度如何,是大学治理能否法治化的关键所在。高校内部作为行政权力代表的管理层与作为学术权力代表的教授之间的教育利益冲突、学校侵犯师生权益如何处理,法律法规对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权力与权利划分等仍然缺乏明确规定、合理配置。因此,如果不能建立适应学术自由发展规律、限制行政权力、保障师生权利、倡扬民主参与协商的大学治理体制,行政化的病疾则难以治愈。

(二)大学治理之保障性程序缺失

程序的正当与否决定了法治与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程序是正义的蒙眼布,程序是各种人权的守护者;程序能使制度获得其存在的合法性与正当性。现代行政法治是通过程序实现法治,并以抗辩程序来限制行政权力的滥用。对大学而言,学校章程是大学的最高法、根本法。章程由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而在教育实践中,正式的章程制定程序规则涉及有关章程动议、诉求表达、利益交涉、表决运行等,但却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有效表达和博弈的机制缺乏;充分交涉程度低下;有关权力行使程序鲜有规范。大量的利益诉求仅仅停留在表达层面而无法过渡到经博弈后的集中层而,审议也具有明显的行政化倾向。章程在什么情况下可引发修改程序、多少代表提议可以启动章程修改、章程修正案以会议参加人数的多少比例才能通过等,在《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均没有明文规定。以培养中国法律精英人才的中国政法大学为例,《中国政法大学章程》(2010年)第六十八条规定,本章程需要修改时,由校长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提出要求并说明需要修改的理由,章程修正案由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生效,并报教育部备案,就是明显例证民主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程序没有一定的程序,民主就体现不出来。还以中国政法大学章程为例,第四十八条第八、九款规定:学生知悉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及关涉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参与民主管理,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然而,民主如何体现,管理有何渠道与方法,有何法律保障与程序规定在章程中都未有明文规定。对于侵犯师生权益做如何处理,章程亦未有细化。第四十二条第七款规定的就职务、福利待遇、评优评奖、纪律处分等事项表达异议和提出申诉,以及第四十八条第十款规定的对纪律处分和涉及自身利益的相关决定表达异议和提出申诉的内容均缺乏可操作性,因为异议和申诉通过什么途径、向哪一级部门启动该程序、多少日之内予以答复、如何组织人员审查以及权限等相关问题都没有论及。

(三)大学治理之法律关系规定模糊

大学法律关系是指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大学与内外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主要涉及大学与政府、其他社会组织、大学之间的管理、协助、交流关系,以及大学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学校与师生权益之间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不同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以德国、英国为代表的体现校内各方意志的权力机构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我国大学的治理结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虽然,法律规定在法律、法规授权的范围内享有办学自主权,但大学依然没有摆脱政府附属机构地位,没有形成独立的治理结构和法人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术自由的价值内涵就难以有明晰化的制度保障。一旦学术投靠权力则很容易被后者绑架并蜕变为一种中看不中用的社会饰品。政府行政管理权与大学的自主办学权在法律中亦没有清晰界定。与此同时,大学强势与傲慢的行政权力往往会侵犯学术权力和师生权益,以前两种权力为代表的管理层与教授层之间的教育利益冲突等行为的规范处理,法律并未涉及。同时,我国法律法规中对于师生、校友、政府等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规定相当笼统。

三、我国大学治理之法治原则的落实

从新公共管理的治理角度看,大学治理是将市场的激励机制和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引入政府的公共服务,强调的是效率、法治、责任的公共服务体系,凸显的是政府与民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从行政学的角度看,治理理论强调一种多元、民主、合作的、非意识形态化的公共行政。从这一意义上说,以互利、民主、合作为核心的大学治理,与其说互信是其存在、发展的价值基础,倒不如说建立在法治架构之上的大学治理更加真实、确定与规范。

(一)大学治理的前提基础独立的法人治理结构

最早对法人治理结构进行研究的是经济学界。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为保证正常运作,其自身所具有的一整套组织管理体系。按照国际惯例,这套组织管理体系大都是由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法人治理的目标和由此而生成的机制也从传统理论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股东利益至上主义转向现代企业治理的共治主义股东利益的实现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并不是健全的现代企业治理的唯一目标,而只有在所有利益共同参与治理、各自利益相对均衡的状态下,企业才能成为真正的具有独立经济利益追求的市场主体。根据有关我国法人的分类,我国的大学属于事业单位法人。从法人地位上来说,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大学天然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确立大学法人地位的意义在于,大学可以成为享有独立的财产支配使用权、自主办学、人事评聘、独立核算的实体。现在的问题是,大学治理的关键在于法律条文上的大学法人地位如何落实?大学自主权不仅包括财产自主权,还包括教育自主权,法人制度只是确立了高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但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大学还没有获得自主权中的核心方而教育自主权,包括董事会自行任免校长的权利或由学校的决策机构向政府部门就校长人选提名或建议的权利;在不违背法律和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自行设置、变更学科和专业的权利;自主录取;在宪法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学术自由、设置课程自由、讲学自由等权利。

大学法人治理是一种善治。其衡量的标准包括合法性、法治性、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等。围绕大学治理需要重点解决三大问题,即政府如何依法管校,学校如何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如何依法参与监督。正确的选择应当是:政府应充分放权,发挥自身的宏观指导职能;学校则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确保大学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同时,探索建立高校理事会或董事会,为大学利益相关者,诸如政府、教师、学生、出资人等参与学校管理搭建组织平台;加强大学章程建设,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与扩大社会合作,推进第三方评价;将大学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也是促进大学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的有效路径。

(二)大学治理的核心内容保障学术自由

学术的自主与神圣背后蕴含着自由的理念,是心灵自由的产物。在探索事物本源的过程中,学者历经了愉悦自我、超越必然、不受外界规训、通向心灵自由的旅程在文明的国家里,学术自由己发展为一种受到特别保护之思想自由的角落。大学教师之所以享有学术自由乃基于一种信念,即这种自由是学者从事传授与探索他所见到的真理之工作所必须的;也因为学术自由的气氛是研究最有效的环境。要完成大学的发展目标与实现其价值理念,保证学术自由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学术自由的话,大学本身创造知识、追求真理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大学治理的核心内容就是保障学术自由。以学术自由保护为核心的权利保护体系是大学治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当然,这种学术自由不是无边界的,是在符合法律与法治精神前提下的自由。

在德国,洪堡创立的柏林大学最早确立学术自由原则。而首次将学术自由上升为一项法律权利的是1849年通过的法兰克福《宪法》,该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保障学术与教授自由。日本承认学术自由与所有国民皆受保障的市民自由具有相同性质,虽然大学是学术研究的中心机关,但并不意味着学术自由仅限于大学才享有。⑤=美国的最高法院自1967年将学术自由视为第一修正案的特别关切后,教师的学术自由得到了承认。我国《宪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冲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高等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除依法保障高等学校中的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外,还在第四章对高等学校诸多方而的自主权利进行了规定,包括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开展对外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等。虽然我国的根本大法与基本法都对学术自由作出了规定,但无论是从理论界定还是从实践操作层而都没有具体可操作的依据与标准。因此,需要借鉴他国的法治创设经验,依据法定程序制定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实施细则与大学章程,对学术自由从法治价值、理念与精神到规定具体的法律条款都应当得到明确体现与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