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模板(10篇)

时间:2024-03-01 14:55:19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例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3-0137-03

一、互联网教育行业的细分与优势

(一)互联网教育行业的细分

互联网教育是一种运用网络、多媒体和多种交互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互动的新型教育方式。互联网教育由计算机及基础网络设施、教师、教学平台、教学内容、学习者等基本要素构成,也称为“在线教育”。可以从两个维度对互联网教育行业进行划分,一个是根据用户年龄层将在线教育细分领域分为五种,第二个是根据内容进行划分。见图1。

图1 互联网教育行业细分领域

(二)互联网教育行业的优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教育企业的形式、内容都越来越丰富,且互联网教育逐渐显现出优于传统教育的特点,分别是:

(1)突破时空限制;

(2)使学习变得轻松,真正能实现有问必答;

(3)方便高效便携;

(4)教育的质量和水准都有所提升。

基于这些优势,互联网教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愿意尝试这种新型学习方式。

二、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互联网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历经十几年时间发展到现在可以划为第四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网校形式的互联网教育,即以网络为介质的远程教育平台,将师资力量用互联网手段分享。一部分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的网校如四中网校,还有一部分是1999―2000年左右,传统培训学校转战线上,如新东方网校等等。同时,线下培训机构开始快速发展,如学而思、学大教育,等等。

第二个阶段:2006―2010年期间,出现了以新东方为首的一波赴美上市的高潮,但整个在线教育行业仍处于发展缓慢的时期。到2012年,美国MOOC、可汗学院开始流行,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新兴互联网教育企业开始进入市场。

第三个阶段:2013年开始,我国互联网教育事业爆发,在线教育呈现井喷式增长,资本市场投资火热,形式、内容也呈现多样化形态,有行业人士把这个阶段定为互联网教育的新元年。

第四个阶段:2015―2016年,国家教育政策的放宽导致赴美潮流开始减弱,很多公司选择回归国内A股。同时,还有上市公司大量收购和并购,很多教育机构挂牌新三板,众多新兴在线教育机构出现。

从以上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前期互联网教育发展缓慢是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发展即互联网、电脑等技术还有待完善;另一方面,从终端用户来讲,还未形成接受线上教育的习惯,且有些人对网上授课还不信任,加上付费意识还没有养成,导致发展缓慢。

三、互联网教育发展现状

(一)市场规模

中国教育产业正迈入“黄金时代”,整体行业规模和市场活跃度都处于扩张阶段。2015年,中国教育产业的总体规模为1.6万亿元,预期至2020年这个数字将增长至近3万亿元,并实现12.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15年,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 111亿元人民币,2010―2015年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2.9%,预计2018年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2 680亿元人民币。未来几年,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将保持这个增长率继续稳步发展,特别是培训领域,包括早教、K12培训以及职业培训,都将成为未来的主力增长点。见图2。

图2 2016―2018年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规模预测

(二)对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AMC模型的分析

目前,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百花争鸣,细分领域众多且发展阶段差异化明显,整个互联网教育市场基本处于探索和市场启动期,且广受社会各界关注。见图3。

图3 2015年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AMC模型

1.探索期

目前,兴趣教育、留学教育、学前教育处于探索期,创新型厂商不断出现,资本市场长期关注,市场缓慢进入培育期,商业模式尚不清晰。

兴趣教育:初创阶段企业占主流,产品呈现多样化形态,涉猎范围广泛,属于非刚需性的慢热细分领域;用户市场处于萌芽培育期,尚未形成良性的盈利模式,在互联网上仍处于探索期。

留学教育:潜在用户范围广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线下中介转移线上,同时平台式在线留学机构出现。但各自发展阶段参差不齐,缺乏标准化产品,盈利模式稳定性较缺乏。

学前教育:用户规模在不断扩大,大量厂商及投资方涌入,厂商提供的产品/服务严重同质化,市场竞争激烈;商业模式不清晰,多以融资或并购为主要资金来源,形成规模化市场仍需时日。企业类型主要以创业型企业为主。

2.市场启动期

目前,综合平台、K12教育、外语教育处在市场启动期。产业领域主流厂商逐步确立,成熟的商业模式出现,市场进入快速推广期。

综合平台:现阶段主要由BAT、YY等互联网巨头占据,整体处于启动初期。互联网巨头介入综合平台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投资,为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创业型教育平台出资;二是独立或与其他传统线下教育机构合作,搭建全领域跨度的综合性教育平台。目前尚未找到较清晰的盈利模式。

K12教育:需求旺盛且基本为刚性需求,市场规模巨大并且还在逐步增加。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大多以网校为平台,在线提供教学视频、教辅资料文本等这类产品的盈利模式基本以都是付费购买的模式为主。

外语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刚需性,市场规模巨大,用户需求强烈,产品呈现多样化趋势。大型传统上市教育机构雄霸市场,新兴已获融资的初创企业发展迅速,整个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3.高速发展期

目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处在高速发展期,主流厂商进入IPO阶段,市场规模化增长,产品应用逐步成熟,市场门槛提高。高等教育受到国家政策的壁垒性限制,在教育资源获取以及用户市场方面具有很强的封闭性特征。但在国务院宣布“取消和下放网络高等学历教育的行政审批”政策后,这一细分领域将迎来潜力巨大的市场发展。加上从国外引进的MOOC教学模式带动了高等院校以及互联网企业的重视,用户规模正在高速增长。

(三)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在国家政策、市场刚需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互联网职业教育市场潜力巨大。

1.所占市场份额

2016年,中国互联网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在整体互联网教育市场中占30.2%,仅次于高等教育,排名第二。用户参加职业教育目的明确、主动性强、付费意愿高,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外语、 IT、会计等考试和资质类课程受到用户青睐。见图4。

2.互联网职业教育企业类型

互联网职业教育企业可以分为视频/网路课程类、题库类、综合平台类,每个领域都具有相关企业代表,竞争较为激烈。

3.互联网职业教育处于高速发展期

目前,中国互联网职业教育市场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期,以会计考试、 IT技能、外语培训等成熟行业领域的企业领先。BAT主要布局教育平台,优势在于资金雄厚并且本身自带巨大流量,目前处于务实者象限。随着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创新者象限的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投入产出比、加强品牌曝光度等途径向领先者象限转移。见图5。

四、关于互联网教育行业进行创新的建议

(一)实行社区化

互联网教育会改变人们教育和学习的方式,可以将一群兴趣相同的人会聚集在一个社区里,实行以信息交流的方式学习,并且进行知识的分享和传播。

(二)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

互联网教育行业要发展得更好,就必须把更多的知识、经验传递给缺乏教学资源的地区,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三)广泛运用智能设备

互联网教育行业要广泛运用人工智能、高科技硬件等智能设备,使得线上体验优于线下,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互联网教育的兴起为教育O2O的发展带来机会,把线上和线下资源融合起来,提升教学效率。

(四)运用大数据

互联网教育行业通过运用大数据,可以实现教学模式的改变,比如,基于大数据和云,教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进度,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五)使用新技术形态

当投资人厌倦了在线外教、题库、拍照搜题之后,互联网教育行业要发展得更好,必须使用在线一对一教学、机器人教育、3D打印、电子笔、主观题测评等新技术形态。

参考文献:

[1] 吕森林.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研究[J].互联网天地,2016,(4).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例2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4-0285-02

1 背景

在“互联网+”在以多元化的信息方式呈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时,同时也把我们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创造的智力时代。用互联网的全新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思维,不用质疑,"互联网+"正解构与重构着我们的生活习惯,重构着新的经济动态与商业模式。而”互联网+”若需长久保持它的生命周期,则须以诚为先,后才有客户的信任作为坚实的基础,方能长久生存下去。

2 目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动态

从目前的发展背景来解析,“互联网+”尚处于初级状态,只是一个正在讨论的热门话题,却并未落到实处的理论初期。对这个行业还缺乏足够的信任感,从探索到实践的过程,互联网的商家会比传统的企业更为主动,因这些商家从诞生开始就不断运用“互联网+”去改变影响更多的传统行业,他们拥有足够的经验,并复用这些经验模式去探索开拓另外的一块区域,进而不断地融入到更多的领域,持续不断地拓展壮大自己的生态空间。各个领域都会针对“互联网+”做一定的探索与论证,但大部分实体店商家仍会处于观望的阶段。

目前网络产品可分为用户、商业产品,当前国内的用户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主要焦点放在了用户产品。而商业产品起步较晚,在研发与设计的过程中通常会过于重视技术与利益, 使得当前商业产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 “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是让现实的世界跨入虚拟的网络。

简而言之,“互联网+” 可不是简单的两者结合,而是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可以解释为“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 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结合,创造新时态。

全面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融合作用,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有机地给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当中,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提高全社会的创造力和生产能力。

特别是这几年来,目前用户人人皆知的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在线房产、在线影视、在线旅游等诸多行业几乎都是“互联网+”的最终成果。“互联网+”已充分影响及改造了多个行业领域。

4 “互联网+”建立在相互的诚信基础之上

其一,用户逐渐在转移,通往互联网的轨道,这是毋庸置疑的,而由于移动互联网促成了用户的思维观念。现代最核心的载体:各种智能手机,已形成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出现,帮我们做不同的选择,从各个领域,已在帮助用户随时接触现实中熟悉,展开各种社交或虚拟世界熟悉而陌生的朋友。

其二,纵观现实世界和互联网生存的虚拟的空间,则已形成了用户转移的主导方向,用户在转移的时候,是以大量数据的方式存在的。无论这些数据是否真实面对用户的脸,作为以网络为媒体或商家的在线教育平台,大家的初衷全都是要建立在真诚的服务之上,给消费者建立足够的信任感,让一些负能量的东西远离消费者。而我们不能看到用户的真实面孔各立体的人物造型,但用户则却以各种形式的行为轨迹的数据方式游离这个网络世界中。不管这些数据是否真实面对消费者的面孔,作为商家或以网络为媒体的在线教育,我们的出发点都要建立在真诚的服务之上,给消费者建立足够的信任感,让一些负能量的东西远离用户。

最后,大家可以自发地去扩散传递各自感兴趣的信息,并乐在其中。都用自己的方式活跃在这个生活圈内。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助于用户利益的逐步递增,更可让网络商家的营销形成强大的信任壁垒,以防同类产品的侵蚀,从而破坏了网络商家在用户脑海中的形象,破坏网络在用户心中的形象,没有了信任作为基础,如何去发展。从这点上来说,大家对各种商家企业的营销策略是拒绝的,封闭的。要去改变影响他们,须走入他们的世界,产品、品牌、企业和服务与用户创建价值的可供需关系,更深层次是产生心灵的默契。思考如何去建立这些价值关系,深入人心,须有精心的战略步骤,使之共存,产生不可分离的生态链。

总之,互联网的发展需要我们更深入地策划、经营、设计,用心去做好每一个环节,建立良好的信任基石。

5 “互联网+”改变思维模式,不改变教育,教育信任是基础

我们总理曾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好多地区在举全地区财力构建教育的三通两平台,如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现代教育已处在大改革时期,互联网则给教育变革和发展带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互联网已正打破学习边界、生活边界、地理边界,使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即时处理、接收、使用大量的有效信息为其服务,故互联网最终作用则是改变以前传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老师与学生的成长方式。还有些先进的地区全面实施,并完成硬件建设,包括一些落后地区也正在不断响应推进。拿一些先进地区而说,教育信息化已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教育现代化仍须依赖教育信息化,是不可怀疑的。

如没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没思想观念的创新,就算再先进的技术作为门面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老师在授课中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为我们提供的大量的教学资源服务于学生学习,学生也可运用互联网真正实现多元化与个性化学习,在这种新兴的教育资源环境下,师生们都能运用互联网,进而成为教学环境的主导者。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宗旨是教为学服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手段是课堂教学改革,而学的核心则是让我们的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互联网为服务于课堂,建立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互联网没有任何魔力去改变我们的教育,却可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使我们学生体会到学中享受快乐、享受更便捷的教学模式,创建友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并建立信任基础。双赢、双收、共享、共建,何乐而不为?

总而言之,是用一种新兴的思想工具与全新的思维模式来为创建教育新模式而服务,建立双方的信任基石,让负面的影响不再干扰彼此,教师做到诚,学生做到信,这咏逃无论以何种模式存在,都有着它重要的意义。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正在影响着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及思维方式,我们应如何去正确面对这个新变革时期,让我们隔着千山万水,也能感受到彼此的温度和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要享受到这样贴心的服务,信任是距离的基础。

参考文献: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例3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035-02

一、“互联网+教育”内涵分析

“互联网+教育”就是将互联网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发挥互联网的大数据优势,对传统教育进行整改,融入新元素,实现其繁荣发展。“互联网+教育”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将资源进行融合,再借助云端,使得学习无处不在,做到实时学习。“互联网+教育”不仅扩大了传统教育的规模,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需求。除此而外,“互联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化,使得不同地区的学习者都能享受到同样的教育资源,改善了教育资源地发展不均衡化。

二、沪江企业概况

沪江是一家专门从事于互联网教育的企业,全称为“沪江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沪江诞生于2001年,是由身为大三学生的伏彩瑞创办的,前5年进行的是公益化的运营,2006年企业开始公司化运营,现已拥有全职员工1600名、兼职员工2000名,注册用户突破1亿、估值超过10亿美金,在互联网教育行业中处于“龙头企业”。作为全国最大的互联网学习平台,沪江与500余家机构展开深度合作,合作老师数量超过2000人,累计公开课超过20000堂。除此以外,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沪江企业还推出了许多移动客户端产品,让用户能够用手机随意下载,随时随地学习。据官网公布,其移动端注册用户于2016年9月已超过1亿。

三、沪江企业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分析

(1)企业荣誉众多。

沪江企业在16年的发展中,以超前的思维将互联网与传统教育相结合,提供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获得了众多的成就。自2009年至今共获奖40余项,体现出其强大的实力。在过去的2016年中获得五项大奖,其中包括上海市授予其的“优秀网站”称号及全国评出的“2016年度最具综合实力教育集团”。

(2)注册用户量大。

沪江网在2016年电脑端和移动端的注册会员分别超^了1亿,这是其他教育平台所不具备的,这也是沪江企业的一大优势。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为注册会员提供所需的服务,可以实现较大的财富增长,同时,也可大大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3)产品类型丰富。沪江网旗下有许多的产品,有外语学习工具还有考证专区、学习社区等,为用户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教育资源。

(4)企业形象较好。

2017年年初,沪江荣获了“2016年度公益践行奖”。沪江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自己的企业优势,为贫困山区的儿童提供教育平台,使他们能够获得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沪江企业的献爱心不仅温暖了孩子,更温暖了社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劣势(Weaknesses)分析

(1)业务种类繁多。沪江主要以外语学习为主,还伴有相应的考试培训和考证学习。教育资源不能均衡化,造成“头重脚轻”的现象。

(2)发展经验不足。沪江作为中国互联网教育的一大企业,发展比较超前,可借鉴的经验较少。

(3)企业运营较慢。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产业,很多问题都会一一浮现,如资金匮乏、人才难觅等,再加上中国特殊的国情,这些问题都使得企业总体运营较慢。

(4)营销成本较高。

沪江的主要用户群体是年轻人,年轻人的需求呈现多样性的特征,企业推广产品难,营销成本较高,真正能在网站上进行消费的用户并不多。

(三)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1)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对“互联网+”表现出了足够的重视,给予了很多的政策。国务院于2015年7月还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行动提到了一个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

(2)市场潜力较大。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较大潜力的资源,尤其对于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种类单一化及教育优质资源缺乏的中国来说,有着较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3)新型教育产业。

互联网教育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产业,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在高速发展的时代,沪江企业要把握机会,抓住重点,在提高企业自身的同时实现转化升级,为下一阶段的挑战做好充足的准备。

(4)消费观念转变。

互联网成了当代社会的一部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因有了互联网而转变,网购是人类购物方式的一大变革。

(四)威胁(Threats)分析

(1)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互联网教育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事互联网教育平台的推广,市场竞争加剧,用户可选择的资源也越来越多,使得沪江注册用户有所减少。开发新用户和留住老用户成了沪江发展需要重视的一个部分。

(2)同行业的模仿。

看到沪江企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功,很多企业开始效仿,这就给沪江带来了较大的威胁,不仅使其失去了独特性,还造成潜在用户的大量流失。

(3)国家监管严格。

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网络信息真实性受到了质疑,个人隐私被泄露,网络犯罪越来越多,国家对网络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

(4)国外平台冲击。

互联网教育在国内尚处于发展阶段,可在国外一些国家却发展得比较成熟。在世界资源共享的今天,这些平台的发展会对国内像沪江这样的教育平台造成冲击。

四、基于SWOT分析“互联网+教育”产业未来发展对策

(一)国家加强监管力度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应该加强互联网的监管力度。具体在于对互联网教育企业要严格把关,不能只注重数量的增长而忽视了质量的提高。其次,要对互联网教育企业提供的教育资源进行审核,看是否违反法律条款的规定,或者是否违背了党的规范。再次,应要求教育网络平台对其用户的个人隐私进行保护,不能以非法的手段转卖用户信息,违者将予以重罚并封锁其网络教育平台。

(二)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互联网教育企业作为新型企业,发展初期会遇到很多困难,如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政府应该大力扶植本地的互联网教育产业发展,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条件允许时,还可以给予企业资金的支持,帮助其引进大量人才,减少企业发展的阻力。

(三)平台自身全面发展

一方面,互联网教育平台自身应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培训高质量的员工,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不论是业务上的还是售后上的,都应该加强,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用户。另一方面,平台对已有产品进行完善的同时应该积极研发新产品。创新是一个企业源源不断发展的动力,新产品的研发应该成为企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一部分。除此之外,企业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朱艳艳.沪江网:从免费到盈利[J].企业管理,2012(10).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例4

起源于网校,现已形成四大板块

“互联网+教育”在中国的萌芽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以网络为介质的远程教育平台将学习资源利用互联网进行分享,典型案例为电大远程平台。而后,传统的培训机构转战网络,新东方、好未来、学大教育等专业的培训机构兴起,这部分教育培训机构经营经验丰富,成为“互联网+教育”四大板块中盈利模式最为成熟的板块。

除了教育培训机构,“互联网+教育”业务板块还包括以流量为目的的教与学资源整合平台、辅助学习的工具(平台或APP)、实现互联网教育所需设备及技术。而随着互联网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其内涵或将进一步扩展,不局限于这四个领域。

图表1:“互联网+教育”业务板块

教育资产政策破冰,风投掀投资高潮

在我国,教育具有公益属性,《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政策的限制在使得早起的互联网教育机构,如新东方,赴美上市。从2013年开始,教育企业相关政策逐渐松动,其中,《民办教育促进法》允许民办学校自主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法人;《高等教育法》同时也删去了设立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内容;2015年1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则指出要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允许兴办营利性民办学校。此后,对“互联网+教育”行业的投资突飞猛进,其中风险投资尤为突出。

2014年,国内“互联网+教育”行业风险投资86起,增长195%;投资额4.8亿美元,增长584%。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投资达到14起。

图表2:2013-2014年互联网教育风险投资规模(单位:万美元,起)

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3000亿,职业教育前景广阔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例5

0引言

从古至今,教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教育家千百年的努力,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教育体系。应试教育即为传承了千百年的传统教育,其教育教学理念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记忆,甚至“死记硬背”,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忽略培养应用和实践能力,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过于注重知识的教授。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最大特点是“重理论、重知识、轻技能、轻实践”[1-5]。如何更好地完善教育体系,是当今教育界亟须解决的问题。眼下,“互联网+”掀起热潮,诸多传统产业受“互联网+”的影响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形成新的格局和业态。教育行业同样深受“互联网+”的影响,迎来改革发展的新契机。

1传统教育模式和互联网教育模式

1.1传统教育模式的优缺点

1.1.1传统教育模式的优点

(1)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系统地组织教学,循序渐进地教授课程;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有目的地学习,系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2)传统教育模式一般以班集体的形式组织教学,为师生交流互动提供了空间,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3)传统教育讲授过程中推崇教师面对面地给学生上课,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感成分在学习过程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1.2传统教育模式的缺点

(1)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并未处在主动的学习状态,主体地位得不到突出,学习积极性不容易调动;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过于同一,无益于学生的天性成长,其个性、潜力和才能得不到发挥,阻碍了兴趣和特长的培育,无益于达成因材施教。(2)传统教育的教学过程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很少,不利于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发展智力和能力。(3)教师个人才干技能对教学效果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果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就会引发许多问题,甚至用错误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误人子弟。(4)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室听课,限制了学生的数量规模。

1.2互联网教育模式的优缺点

1.2.1互联网教育模式的优点

(1)互联网教学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人机界面友好,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地学习,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自己搜索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根据个人的学习需要构建知识,实现个性化学习。(2)在互联网教育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同时,教学过程对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要求特殊,也促进了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发展建设。

1.2.2互联网教育模式的缺点

(1)互联网教育在一个虚构的情景中进行,学生缺少真正的感觉。在互联网环境中,学生不能体会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魅力以及同学的榜样行为。学生的表达主要通过键盘输入,其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算能力受到限制,汉字书写得不到训练,造成提笔忘字。(2)互联网教学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学生必须自我控制能力强,能独立学习,且须具备使用计算机的基本环境条件和能力。

1.3传统教育模式和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6]。任一教育教学模式都须体现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1)教学理论与教学思想。任何教育教学模式都要展现其教学理论,体现独有的教学思想。例如,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的是传统的教学理论;互联网教学模式体现的是现代化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也比较先进。(2)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无形中影响着教学模式,它们之间相辅相成、息息相关。传统教学通常在常规的教室环境中进行,使用的教学媒体和手段也是非常传统的,例如粉笔、黑板、教科书等;而跟随时展的网络教学模式,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平台为环境,使用的教学工具功能强大,教学软件丰富多样。(3)要素关系与模式结构。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学模式的每个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联和典型结构,这是教学活动的关键。传统教育模式和互联网教育模式在关系形式、组成要素、结构进程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区别。

2“互联网+传统教育”模式

传统教育模式和互联网教育模式各有优缺点,应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取长补短、改革创新,对两者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种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互联网+传统教育”模式创建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新的沟通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交流和协作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交流互动方法多种多样,信息获取更加方便快捷。此学习环境要求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索、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的深层次改革,构建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有利于培育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1)身份认证,学号唯一,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达成毕生学习跟踪。在“互联网+传统教育”模式实施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唯一的终身学号。教师把教学课件、教案、教学要求、教学实况录像等放在建立好的教学网站上,学生通过客户端输入学号进行身份认证,进入教学网站下载资料。学生可在各种终端和网络环境下随时随地地接入学习,不受时空地域影响。学校还可提供一个供师生实时交流的平台(如北京师范大学开发的E-learning教育教学平台,北京西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网络咖啡屋),也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设计开发互联网交流平台,实现终身学习跟踪。(2)个性化教学。互联网教育要因材施教,支持个性化。为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互联网+传统教育”模式除了创新表现形式(如“云教室”等一屏多显技术)之外,更要注重所表达和传递的教学内容。“互联网+传统教育”模式依据学生的需求和选择安排课程,学生可以依照自身的学习基础、兴趣和方法进行个性化学习,学习和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教学过程得以优化。教师通过计算机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互联网信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弥补教材不足,依据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优点进行教学设计,同时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特殊训练,训练内容与学生的优势有机结合,而不只是关注如何修正学生的缺点。(3)基础知识免费,增值服务收费。在“互联网+传统教育”教学中,推行基础知识无偿教学,比如语言知识、数学领域的内容、外语等免费;个性化辅导、定制的测试和其他增值服务、专业技能的学习等可以施行收费。(4)实时反馈,随时测验。“互联网+传统教育”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实时测试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通过练习测试系统进行测试,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从而定制更有效的学习计划。(5)扁平化知识拼图,按需学习。“互联网+传统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学习,而不像传统的教育模式那样有年级的观念;在学习过程中,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进入和跳出,虽然有一条推荐的学习主线供参考,但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学习。(6)内容完整、有组织性,表现形式丰富,实现公共编辑和P2P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作用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在互联网教学技术平台上以超文本形式将基础知识连接起来,让学生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使用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营造宛在眼前的虚构教学环境,让学生易于掌握,使其对知识的理解领悟能够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将过去死板无趣的课堂变成生动有趣的场所,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通过论坛、QQ、E-mail、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或是在互联网社区里建立模块,进行学习资料共享交流、专题研讨学习等活动,营造教师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学习环境和氛围。(7)UGC(用户生成内容)内容沉淀,浸入式学习。“互联网+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学习的不一定是自己的笔记,可以借鉴学习其他优异者的内容,甚至可以学习众人共同完成的一份笔记。学习者添加的注释以及参考材料等更是需要积淀的UGC。(8)网络资源严格筛选。网络资源信息多种多样,教师要辅导学生对网络资源进行定向筛选,严格把关,及时排除不利信息,并将筛选后的资源分享在学校已建好的交流平台,供学生下载学习。(9)分组学习。在学校开展正式教育之前,对学生基础能力进行测试,把水平相近的学生分到一个学习小组,避免水平差异导致的心理落差,让每个学生都树立自信、激发学习积极性。小组内建立讨论组,学生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也教授他人。组内可以设置奖励制度,以压力与竞争促进高效的学习,实现小组人员集体进步。3结语“互联网+传统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了互联网教育和传统教育的长处,使两者有机融合,促进了现有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未来工程类高等教育中,“互联网+传统教育”模式将会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辉.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比较研究[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5(2):85-89.

[2]周志毅.网络学习与教育变革[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01-110.

[3]赵雪山.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及其实现[J].中国西部科技,2004(6):29-30.

[4]倪政林,李家森,苏平.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研究[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5-8.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例6

首先教育必须随着时展而不断发展,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被学校所认可更要被社会、时代所认可。所以在信息时展下的社会,中职会计教学课堂必须在教学中融入互联网技术,为中职会计教学课堂带来新色彩。其次,互联网时代下,会计行业与互联网也密不可分。在会计行业中,互联网既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和准确性,也通过电子票据、电子凭证等将会计工作中的纸质书写所取代,解放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劳动力。这就说明会计行业与互联网密不可分,所以在中职会计教学课堂上,也必须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并且,中职会计教师由于受传统方式影响,采用过分单一的教学手段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但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将单一的教学方法变成多元教学,将枯燥的教学课堂变为生动教学,恰好的解决的中职会计教学课堂中所出现的问题,展现其优越性。

二、“互联网+”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并且开始走进中职会计教学的课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互联网并不能够与中职会计教学很好的融合。笔者经过总结,主要发现了两点原因。互联网思维的缺失,是影响互联网与会计教学融合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部分会计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较深,对互联网的接受度较低,所以不能够很好的运用于联网在教学课堂上。此外,中职会计学校的互联网教学技术利用率不高也是影响互联网和会计教学融合的问题之一。即使部分教师对互联网有所认识,并且有所接受,但是却不能够很好地利用互联网,这样也只是导致互联网作为一个教学“鸡肋”存在,不仅增加了教师教学的压力,还浪费了各种设备资源。

三、“互联网+”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应如何实现创新发展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例7

互联网正以很快的速度在我国农村普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2007年底,农村网民数量己经达到5262万人,其中新增网民2917万,年增长率达到127.7%。据笔者实地调查,即使山区农村的经济和地理条件很差,互联网的普及速度也是比较快的。而互联网在农村道德建设方面的重要影响也日渐突出,并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怎么发表论文

一、互联网在山区农村道德建设方面影响的主要特点

    从总体上看,互联网在山区农村道德建设方面的影响呈现出几个主要特点:

    (一)初期性

    互联网对山区农村来说,由于普及率还相当低,因而影响面较小。在道德方面,人们主要是看到了对青少年的影响,而较少看到对成年人的影响。从区域上看,目前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乡镇中心及周边少数农户,其他未开通互联网的农村基本上处于隔离状态。在农民外出打工的时代背景下,一些留守人口,特别是留守儿童,通过进城或到乡镇中心上网与农民工联络。显然,互联网在山区农村道德建设方面的影响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非主流性

    从有关调查情况看,目前山区农村的主流媒体是电视。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取得了较大进展,部分村已经开通电话和有线电视,没有有线电视的村,用上了卫星电视接收装置。人们在劳动之余主要通过电视了解外界信息。此外,农民工外出打工本身也是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一些现代道德观念通过电视和外出打工经历逐渐传入山区农村。相比之下,互联网还是非主流的影响途径。

    (三)正负混合性

    人们经常将互联网比作双刃剑,就是说它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在山区农村,网络开始应用到课堂教学、远程教育、课外阅读等教育活动以及农村基层行政工作中,在义务教育、继续教育和民主法制观念的传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一些青少年在课外上网,以网络游戏为主,既耽误了学业,又朝着网瘾发展,进而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如言语粗鲁、顶撞师长,产生心理障碍或疾病,乃至出现盗窃、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和学校是否进行教育引导以及教育引导方式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受网络影响的性质。

    (四)产生更大影响的潜在性

    一般而言,今天的山区农村青少年中,有较大部分将成为未来的农民,他们现在受到的来自互联网的影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未来农村人口的道德价值观念.一些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树立起来的道德观念,在互联网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下,迅速地被消解或否定,形成青少年道德信仰危机,如暴力游戏导致的青少年暴力倾向、网络黄色小说和视频导致的青少年性早熟和性犯罪倾向、网络诈骗现象导致的青少年诚信意识淡化等等。怎么发表论文

    (五)应对措施的不成熟性

    从目前情况看,政府在山区农村互联网推广方面一般都持大力支持的态度,其基本出发点就是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各地党政部门都启动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等,并以新农村建设试点为依托尝试了一些利用互联网对广大农民开展教育的做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客观地说,当前应对山区农村互联网推广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影响的措施还很不成熟。这主要表现在山区农村各类人口对互联网的认识模糊和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的力度不大。山区农民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很不充分,有的没有看到互联网的经济价值,有的根本不了解互联网为何物,有的则简单地将互联网看做洪水猛兽。而山区农村青少年要么缺乏互联网知识,要么只看到互联网的娱乐功能,只有少数受到了学校或家长的教育引导而将互联网作为学习工具。文化监察大队等机构权力有限,人员不足,经费不足,技术条件有限,难以贯彻有关管理制度。怎么发表论文

    二、山区农村社会道德建设应对互联网影响的对策

    在充分认识互联网对山区农村社会道德建设的影响的基础上,社会各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将应对互联网影响作为山区农村道德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多管齐下,共同努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价值,积极建设山区新农村道德价值体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媒介宣传教育农民正确认识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互联网在山区农村的普及是必然趋势,一味拒绝和隔离互联网并不是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长久之计。因此,当前最紧要的事情,就是要让广大山区农民正确认识互联网的利与弊。有的农民通过电视等渠道间接地了解到互联网的有关情况,但往往只有两个事实在他们头脑中产生了深刻印象。一个事实是,有的农民利用互联网获得了经济效益;另一个事实是,许多青少年上网导致学业无成或道德败坏。从笔者的调查情况看,许多山区农民对有网瘾的子女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要么因高压控制而导致激烈冲突,要么因自由放任而导致青少年网民越走越远,成为互联网消极作用的产品。可见,教育广大山区农民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作用是解决青少年网民道德教育难题的关键。由于山区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低,很难从切身体验中掌握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的方法,所以只能通过电视等现有主流媒介教育他们如何认识互联网,如何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此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先期受益者的积极性和示范作用,做好互联网推广过程中的网络道德教育。怎么发表论文

(二)以技术培训引导农民正确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不会使用互联网,就谈不上对互联网的真正了解,也就难以在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方面做到得心应手。因此,对广大山区农民进行有关技术培训,既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条件,也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步骤.当广大山区农民自己学会了使用互联网时,他们就能够了解青少年网民的内心世界,找到共同语言,开展有效沟通,在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正确上网上取得新进展。技术培训的形式,可以采取商业化运作,由互联网经营企业在乡、镇、村开展宣传和培训。也可以采取政府组织培训队伍,建立起农村基层信息员制度,由点及面,逐渐渗透,对乡镇及村级信息员进行道德教育培训,指定有关责任。还可以采取学校为中心的培训机制,以家长会为依托,定期对农村家长开展计算机技术、网络运用常识、网络文化与道德知识培训。在各种培训中,尤其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突出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如了解新闻、了解市场和就业信息、学农技、学法律、学政策等。

    (三)以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占领山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

    从目前山区农村整体道德建设水平看,山区农村道德价值体系正处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上,崇尚劳动、诚信好客、尊敬长者、亲缘团结等传统的道德观念逐渐受到挑战,改变现状、恋爱自由、以富为荣等新的道德观念被青年农民广泛接受。与此相应,山区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当医乏,搓麻风气往往盛行.在互联网影响还比较有限的情况下,多途径地丰富山区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其效果必然非常显著。工作的主要方向,应该是继承、发扬和挖掘民间艺术和传统道德营养,引进外界优秀的艺术形式和思想道德观念。以电视节目、放电影、农民艺术节、旅游文化节等形式,切实做好文化下乡工作,占领山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少数民族地区的节日、歌舞、民间故事、风景名胜、民族特产等民族文化更是一种值得挖掘和充分利用的资源.在此方面,湖北省巴东县等一些地方政府己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怎么发表论文

    (四)以积极主动的监管措施有效控制互联网的消极影响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例8

互联网正以很快的速度在我国农村普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2007年底,农村网民数量己经达到5262万人,其中新增网民2917万,年增长率达到127.7%。据笔者实地调查,即使山区农村的经济和地理条件很差,互联网的普及速度也是比较快的。而互联网在农村道德建设方面的重要影响也日渐突出,并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

一、互联网在山区农村道德建设方面影响的主要特点

从总体上看,互联网在山区农村道德建设方面的影响呈现出几个主要特点:

(一)初期性

互联网对山区农村来说,由于普及率还相当低,因而影响面较小。在道德方面,人们主要是看到了对青少年的影响,而较少看到对成年人的影响。从区域上看,目前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乡镇中心及周边少数农户,其他未开通互联网的农村基本上处于隔离状态。在农民外出打工的时代背景下,一些留守人口,特别是留守儿童,通过进城或到乡镇中心上网与农民工联络。显然,互联网在山区农村道德建设方面的影响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非主流性

从有关调查情况看,目前山区农村的主流媒体是电视。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取得了较大进展,部分村已经开通电话和有线电视,没有有线电视的村,用上了卫星电视接收装置。人们在劳动之余主要通过电视了解外界信息。此外,农民工外出打工本身也是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一些现代道德观念通过电视和外出打工经历逐渐传入山区农村。相比之下,互联网还是非主流的影响途径。

(三)正负混合性

人们经常将互联网比作双刃剑,就是说它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在山区农村,网络开始应用到课堂教学、远程教育、课外阅读等教育活动以及农村基层行政工作中,在义务教育、继续教育和民主法制观念的传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一些青少年在课外上网,以网络游戏为主,既耽误了学业,又朝着网瘾发展,进而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如言语粗鲁、顶撞师长,产生心理障碍或疾病,乃至出现盗窃、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和学校是否进行教育引导以及教育引导方式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受网络影响的性质。

(四)产生更大影响的潜在性

一般而言,今天的山区农村青少年中,有较大部分将成为未来的农民,他们现在受到的来自互联网的影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未来农村人口的道德价值观念.一些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树立起来的道德观念,在互联网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下,迅速地被消解或否定,形成青少年道德信仰危机,如暴力游戏导致的青少年暴力倾向、网络黄色小说和视频导致的青少年性早熟和性犯罪倾向、网络诈骗现象导致的青少年诚信意识淡化等等。

(五)应对措施的不成熟性

从目前情况看,政府在山区农村互联网推广方面一般都持大力支持的态度,其基本出发点就是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各地党政部门都启动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等,并以新农村建设试点为依托尝试了一些利用互联网对广大农民开展教育的做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客观地说,当前应对山区农村互联网推广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影响的措施还很不成熟。

这主要表现在山区农村各类人口对互联网的认识模糊和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的力度不大。山区农民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很不充分,有的没有看到互联网的经济价值,有的根本不了解互联网为何物,有的则简单地将互联网看做洪水猛兽。而山区农村青少年要么缺乏互联网知识,要么只看到互联网的娱乐功能,只有少数受到了学校或家长的教育引导而将互联网作为学习工具。文化监察大队等机构权力有限,人员不足,经费不足,技术条件有限,难以贯彻有关管理制度。

二、山区农村社会道德建设应对互联网影响的对策

在充分认识互联网对山区农村社会道德建设的影响的基础上,社会各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将应对互联网影响作为山区农村道德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多管齐下,共同努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价值,积极建设山区新农村道德价值体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媒介宣传教育农民正确认识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互联网在山区农村的普及是必然趋势,一味拒绝和隔离互联网并不是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长久之计。因此,当前最紧要的事情,就是要让广大山区农民正确认识互联网的利与弊。有的农民通过电视等渠道间接地了解到互联网的有关情况,但往往只有两个事实在他们头脑中产生了深刻印象。一个事实是,有的农民利用互联网获得了经济效益;另一个事实是,许多青少年上网导致学业无成或道德败坏。

从笔者的调查情况看,许多山区农民对有网瘾的子女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要么因高压控制而导致激烈冲突,要么因自由放任而导致青少年网民越走越远,成为互联网消极作用的产品。可见,教育广大山区农民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作用是解决青少年网民道德教育难题的关键。由于山区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低,很难从切身体验中掌握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的方法,所以只能通过电视等现有主流媒介教育他们如何认识互联网,如何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此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先期受益者的积极性和示范作用,做好互联网推广过程中的网络道德教育。

(二)以技术培训引导农民正确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不会使用互联网,就谈不上对互联网的真正了解,也就难以在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方面做到得心应手。因此,对广大山区农民进行有关技术培训,既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条件,也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步骤.当广大山区农民自己学会了使用互联网时,他们就能够了解青少年网民的内心世界,找到共同语言,开展有效沟通,在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正确上网上取得新进展。

技术培训的形式,可以采取商业化运作,由互联网经营企业在乡、镇、村开展宣传和培训。也可以采取政府组织培训队伍,建立起农村基层信息员制度,由点及面,逐渐渗透,对乡镇及村级信息员进行道德教育培训,指定有关责任。还可以采取学校为中心的培训机制,以家长会为依托,定期对农村家长开展计算机技术、网络运用常识、网络文化与道德知识培训。在各种培训中,尤其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突出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如了解新闻、了解市场和就业信息、学农技、学法律、学政策等。

(三)以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占领山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

从目前山区农村整体道德建设水平看,山区农村道德价值体系正处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上,崇尚劳动、诚信好客、尊敬长者、亲缘团结等传统的道德观念逐渐受到挑战,改变现状、恋爱自由、以富为荣等新的道德观念被青年农民广泛接受。与此相应,山区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当医乏,搓麻风气往往盛行.在互联网影响还比较有限的情况下,多途径地丰富山区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其效果必然非常显著。工作的主要方向,应该是继承、发扬和挖掘民间艺术和传统道德营养,引进外界优秀的艺术形式和思想道德观念。以电视节目、放电影、农民艺术节、旅游文化节等形式,切实做好文化下乡工作,占领山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少数民族地区的节日、歌舞、民间故事、风景名胜、民族特产等民族文化更是一种值得挖掘和充分利用的资源.在此方面,湖北省巴东县等一些地方政府己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以积极主动的监管措施有效控制互联网的消极影响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例9

互联网正以很快的速度在我国农村普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2007年底,农村网民数量己经达到5262万人,其中新增网民2917万,年增长率达到127.7%。据笔者实地调查,即使山区农村的经济和地理条件很差,互联网的普及速度也是比较快的。而互联网在农村道德建设方面的重要影响也日渐突出,并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

一、互联网在山区农村道德建设方面影响的主要特点

从总体上看,互联网在山区农村道德建设方面的影响呈现出几个主要特点:

(一)初期性

互联网对山区农村来说,由于普及率还相当低,因而影响面较小。在道德方面,人们主要是看到了对青少年的影响,而较少看到对成年人的影响。从区域上看,目前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乡镇中心及周边少数农户,其他未开通互联网的农村基本上处于隔离状态。在农民外出打工的时代背景下,一些留守人口,特别是留守儿童,通过进城或到乡镇中心上网与农民工联络。显然,互联网在山区农村道德建设方面的影响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非主流性

从有关调查情况看,目前山区农村的主流媒体是电视。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取得了较大进展,部分村已经开通电话和有线电视,没有有线电视的村,用上了卫星电视接收装置。人们在劳动之余主要通过电视了解外界信息。此外,农民工外出打工本身也是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一些现代道德观念通过电视和外出打工经历逐渐传入山区农村。相比之下,互联网还是非主流的影响途径。

(三)正负混合性

人们经常将互联网比作双刃剑,就是说它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在山区农村,网络开始应用到课堂教学、远程教育、课外阅读等教育活动以及农村基层行政工作中,在义务教育、继续教育和民主法制观念的传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一些青少年在课外上网,以网络游戏为主,既耽误了学业,又朝着网瘾发展,进而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如言语粗鲁、顶撞师长,产生心理障碍或疾病,乃至出现盗窃、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和学校是否进行教育引导以及教育引导方式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受网络影响的性质。

(四)产生更大影响的潜在性

一般而言,今天的山区农村青少年中,有较大部分将成为未来的农民,他们现在受到的来自互联网的影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未来农村人口的道德价值观念.一些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树立起来的道德观念,在互联网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下,迅速地被消解或否定,形成青少年道德信仰危机,如暴力游戏导致的青少年暴力倾向、网络黄和视频导致的青少年性早熟和性犯罪倾向、网络诈骗现象导致的青少年诚信意识淡化等等。

(五)应对措施的不成熟性

从目前情况看,政府在山区农村互联网推广方面一般都持大力支持的态度,其基本出发点就是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各地党政部门都启动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等,并以新农村建设试点为依托尝试了一些利用互联网对广大农民开展教育的做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客观地说,当前应对山区农村互联网推广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影响的措施还很不成熟。这主要表现在山区农村各类人口对互联网的认识模糊和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的力度不大。山区农民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很不充分,有的没有看到互联网的经济价值,有的根本不了解互联网为何物,有的则简单地将互联网看做洪水猛兽。而山区农村青少年要么缺乏互联网知识,要么只看到互联网的娱乐功能,只有少数受到了学校或家长的教育引导而将互联网作为学习工具。文化监察大队等机构权力有限,人员不足,经费不足,技术条件有限,难以贯彻有关管理制度。

二、山区农村社会道德建设应对互联网影响的对策

在充分认识互联网对山区农村社会道德建设的影响的基础上,社会各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将应对互联网影响作为山区农村道德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多管齐下,共同努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价值,积极建设山区新农村道德价值体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以媒介宣传教育农民正确认识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互联网在山区农村的普及是必然趋势,一味拒绝和隔离互联网并不是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长久之计。因此,当前最紧要的事情,就是要让广大山区农民正确认识互联网的利与弊。有的农民通过电视等渠道间接地了解到互联网的有关情况,但往往只有两个事实在他们头脑中产生了深刻印象。一个事实是,有的农民利用互联网获得了经济效益;另一个事实是,许多青少年上网导致学业无成或道德败坏。从笔者的调查情况看,许多山区农民对有网瘾的子女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要么因高压控制而导致激烈冲突,要么因自由放任而导致青少年网民越走越远,成为互联网消极作用的产品。可见,教育广大山区农民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作用是解决青少年网民道德教育难题的关键。由于山区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低,很难从切身体验中掌握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的方法,所以只能通过电视等现有主流媒介教育他们如何认识互联网,如何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此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先期受益者的积极性和示范作用,做好互联网推广过程中的网络道德教育。

(二)以技术培训引导农民正确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不会使用互联网,就谈不上对互联网的真正了解,也就难以在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方面做到得心应手。因此,对广大山区农民进行有关技术培训,既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条件,也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步骤.当广大山区农民自己学会了使用互联网时,他们就能够了解青少年网民的内心世界,找到共同语言,开展有效沟通,在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正确上网上取得新进展。技术培训的形式,可以采取商业化运作,由互联网经营企业在乡、镇、村开展宣传和培训。也可以采取政府组织培训队伍,建立起农村基层信息员制度,由点及面,逐渐渗透,对乡镇及村级信息员进行道德教育培训,指定有关责任。还可以采取学校为中心的培训机制,以家长会为依托,定期对农村家长开展计算机技术、网络运用常识、网络文化与道德知识培训。在各种培训中,尤其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突出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如了解新闻、了解市场和就业信息、学农技、学法律、学政策等。

(三)以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占领山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

从目前山区农村整体道德建设水平看,山区农村道德价值体系正处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上,崇尚劳动、诚信好客、尊敬长者、亲缘团结等传统的道德观念逐渐受到挑战,改变现状、恋爱自由、以富为荣等新的道德观念被青年农民广泛接受。与此相应,山区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当医乏,搓麻风气往往盛行.在互联网影响还比较有限的情况下,多途径地丰富山区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其效果必然非常显著。工作的主要方向,应该是继承、发扬和挖掘民间艺术和传统道德营养,引进外界优秀的艺术形式和思想道德观念。以电视节目、放电影、农民艺术节、旅游文化节等形式,切实做好文化下乡工作,占领山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少数民族地区的节日、歌舞、民间故事、风景名胜、民族特产等民族文化更是一种值得挖掘和充分利用的资源.在此方面,湖北省巴东县等一些地方政府己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以积极主动的监管措施有效控制互联网的消极影响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例10

0引言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便逐渐产生了“互联网+”。在“互联网+”发展形势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要进行不断地改革。借助互联网技术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维护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所以,在“互联网+”时代探索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互联网+”时代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带来的优势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粉笔与黑板进行课程传授,如今,这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便是使用PPT教学也较难激发起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其次,传统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分数,将升学率作为学校追求的目标,轻视学生学习过程,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因此,很多信息技术课程会被主课程取代,课时存在明显不足的情况,这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再次,课程更新远远落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较落后,并且教育部门出台相应的教材指导性文件,教材审定工作尚未开展,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妨碍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目标的实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就硬件方面而言,更多的信息技术被用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空间以及各种教育公共管理服务平台便能了解到有用的信息。在“互联网+”时代,学校在加速建设网络平台。原有的微机室已经改造为网络教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保障每个学生都有一台电脑[1]。就软件方面而言,与其他任课教师相比,信息技术教师更具专业性,更能有效的搜集有用的教学资源,开发课程等。就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看,信息技术课程属于一种比较实用的课程,完全可以通过自学习得这项技术。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活动以互联网为基础,在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方面具有交互性。学生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完全实现“人机对话”。学生将从教师那里学习到的内容,结合自身的理解,对计算机进行操作。与此同时,计算机会及时响应,最终得出反馈信息传达给学生。

2“互联网+”时代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探索

2.1借助互联网建立在线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在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学校要改变分数第一的观念,减少急功近利的做法。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转变为重视评价学生学习过程,逐步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在“互联网+”时代,学校首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积极开发信息技术课程管理网站,运用微信圈、QQ圈以及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其次,学校还要开发在线测试系统,在完成每章学习内容后,学生可以通过登陆在线测试系统,进行在线测试,同时,系统会立刻输出学生的测试结果,学生以结果为向导,不断地弥补不足之处,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有效的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成绩。再次,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一个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良好通道,保持线上与线下交流的便捷性,做好及时反馈与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工作。借助互联网,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过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最终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率。

2.2以互联网为基础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具有巨大的优势,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承担着很大的责任。所以,教师要借助新进设备,总结教学经验,对优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互联网+”的作用发挥到实处[2]。首先,教师要善于总结先进信息技术教学经验,在原有的教学资源上进行整合,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其次,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在以往教学过程中,课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W习知识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教师的教导,而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真正地交还于学生。

2.3促进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开发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要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作用,确保教师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正常教学。此外,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带动教育信息化发展,学校定期地组织教师参与信息技术培训课程,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与好经验,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3]。在学习交流中,促进教师间的学习,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其次,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开发课程资源,实现在线课程教学;不断地充实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在线精品课程,并提高课程的开放程度,以供学生随时学习,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增长。

2.4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的几点问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脑已经普及,上网的人数在逐渐增多,更多的人通过电脑进行网络聊天。但是网上聊天具有特殊性,人们互相隐秘自己的身份,其行为可能与其日常表现不同,网上聊天的虚拟成分比较多,网络成为更多人发泄情绪的地方。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这类问题,让学生对这些问题也给予重视[4],教授学生辨别是非的方法,善于分辨真伪。最终促使学生能充分享受互联网的便利之处,减少不良信息的冲击。其次,学生面对着网络游戏的巨大诱惑,很多学生陷身于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因此,教师也要做好相应的引导,使学生正确地对待网络游戏,以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作为学习重点。同时,对于一些非常热爱游戏的学生,教师应教育学生尝试自己编一些有趣的游戏,并鼓励其参加相应的游戏制作比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3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信息技术课程带来很大的便利条件,但有利有弊,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抛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利之处,借助互联网开发新的教育平台,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同时,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同样面临着很多的诱惑,教师要警惕重视这些问题,正确地引导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索的路程较长,教师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充分利用互联网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率提高。

参考文献:

[1]马海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网络课程资源[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5,56(02):69―73.

[2]梁以芹.信息技术是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的有效平台[J].信息技术教育,2015,15(08):69―76.

[3]王晖.网络环境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J].吉林教育,2014,05(01):33―4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