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网络传播学概论模板(10篇)

时间:2024-02-07 14:51:57

网络传播学概论

网络传播学概论例1

正确传播党的政治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我国高校《概论》课的重要职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日趋复杂化,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能否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党的理论、政策和策略,始终是问题的关键。议程设置(agenda-setting),是指大众传媒通过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来建构公共讨论与关注的话题,从而影响公众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其实质是在灌输的同时予以引导。在网络大行其道的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对于对大学生进行党的理论政策传播,搞好大学生的政治舆论导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网络环境影响议程设置发挥积极作用的因素及对策做些粗浅的探讨。

一、网络环境下影响《概论》课议程设置效果的因素分析

1.作为《概论》课议程设置主体参与者的教师还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主要表现为:一是忽视公众议程,陷入“推定效果”误区。政治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公众舆论绝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单凭自己主观愿望出发。二是忽视议程设置规律,对政治理论教育传播的时机把握不准。在网络环境下,重大事件发生时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缺位、不作为或反应迟缓,极短时间内就会使其他民间意见占据公众议程的主导地位,而成为主导舆论。三是围绕议题开展的政治理论教育传播议程设置存在问题。目前的政治理论教育表现为过高的基调与实际内容的断裂,往往出现与大学生自身相悖的情况,这样便会造成各种情绪的产生,致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2.过去的受众已经成为政治理论教育传播议程设置的主要参与者,同时又有可能成为议程设置的“局外人”。由于网络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有着很强的互动性,网络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信息和表达观点,既是接受者又是传播者。同时,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作用程度也可能会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而有所改变。在网络中多数群体并不稳定,因此如果人们在某个群体中感到失调,可以通过转换群体的方式而不是从众的方式来平衡失调。同时,人们的交往空间随着网络的延伸而无限拓展,人们可以通过在网络中积极地寻找同盟者来消除孤独感,避免了在有限的生活圈子里,一旦在意见上孤立就会在其他方面也陷入孤立的尴尬局面,从而大大降低了从众行为发生的动机。通过这一渠道,大学生很有可能逃避现实的政治理论传播议程,成为“局外人”,这就更加增加了高校政治理论传播的难度。

3.网络的普及使得高校政治理论传播的外部环境正在日益复杂化。高校政治理论教师的媒介力量和议程设置功能削弱,代之而起的是“人际交往”的作用。也就是说大多数人的意见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是受了媒介的宣扬,而是受了人们主体意识是否认可的影响。网络时代被认为是一个更加尊重个体的时代,大学生受众在一定程度上被个体化、主体化了。相对来说,传统意义上的服从环境受到削弱,人们不再注重少数“权威言论”。信息的无序流动使得网络对社会舆论的有序形成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相对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而言,网络更容易使人类传播的社会环境在运作结构上发生无规则性的变化。原先相对明朗的舆论环境变得错综复杂,传统媒介对舆论的影响力也受到一定削弱,网络环境下形成一定的主流舆论会更加困难。由于网络中自发形成的舆论没有接受过宏观的统一的指导,从而有可能形成混乱的多元价值取向,这也给政治理论教育传播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此,如何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进行指导,这是摆在新时期政治理论教育传播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二、改进《概论》课议程设置的对策

1.教师应该顺应网络潮流,成为网络时代高校政治理论传播议程设置的合格的“把关人”(Gatekeeper)。“把关人”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的。他指出群体传播中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对传播者的传统“把关人”这一角色的地位提出了强烈的挑战。同时在传播过程中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会改变最终效果。鉴于此,高校政治理论教师应顺应网络潮流,积极提高自己的网络素质。邓小平同志强调:“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在信息时代面对网络传播带来的严峻挑战,高校政治理论传播工作者应当以豁达的态度对待这一时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新课题,充分认识网络的积极意义,并使之最大限度地为我所用。同时,还应该花力气去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寻求能够符合和满足广大学生需求的各种有效的教育方式,从大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加强政治理论传播,从而使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2.培养意见领袖,巧妙引导大学生关注和接受所设置的议程。意见领袖又叫舆论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到网络资源中各种类型的影响,其对社会现实的态度与行为趋向必然受到网络的潜在影响。在高校群体中,存在着意见领袖。一方面这些意见领袖对整个校园的舆论环境和氛围起到引领的作用,他们通常就是高校政治理论传播中的最活跃者。他们的身后有一群支持者,因此他们的言论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号召性。作为高校政治理论传播议程设置的主体——教师,要对这些人加以整合和引导,加强高校政治理论传播议程设置的舆论导向性和有效性。

3.开展网上交流,延伸议程设置触角。网上交流可以使政治理论教育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开展网上交流,可以使政治理论教育传播工作者以平等的身份,用大学生熟悉的语言,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和对话,交流思想,了解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呼声,形成师生平等、网上网下互动、可接受性强的新模式,使得政治理论教师的议程设置对其思维观念、政治理念等进行针对性引导,寓教育于服务、娱乐之中。

网络传播学概论例2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page_break]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网络传播学概论例3

[提要]网络走向社会已有11年的历程,对网络的概念进行历史性梳理,揭示出不同概念所折射的历史阶段的特点,抽象网络的本质,即网络对于人类的文化社会意义。由此出发,形成一个理解网络与传播、与传统媒体以及网络的自身发展方向等等的新框架。笔者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虚拟世界”,而不是“传播介质”。 [关键词] 网络 第四媒体/媒介 网络媒体 第二媒介时代 “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 has a history of eleven years since it is served for the common people in China. We should study the conceptions describing the “Internet” in a historic view, disc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hrases reflected by those conceptions, and eventually find the nature of Internet, and the Internet’s cultural and social meaning toward the human being. Then we can develop a new framework which is suitab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communication or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the growth of itself. My opinion is that network is actually the virtual world, not the communicative media. Key word:network; the fourth media;network media;the second media era;network as a virtual 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 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 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 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 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 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 [美]马克·波斯特 著 范静哗 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9]张允若:《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1期 [10]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网络传播学概论例4

为深入研究网络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对策,重庆邮电大学郑洁教授等人所著的《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一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之一,重点研究了网络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面的相关问题,致力于探索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如何依靠网络媒体的优势,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在构建全书的写作思路时,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分析了网络媒体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同时立足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和特点,剖析了网络媒体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现状,提出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且结合时代需求,对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具体方式、有效机制和网络媒体构建的途径,进行了探析和研究。从全书主要内容、行文思路及整体结构来看,该书主要有以下三点特征:

第一,逻辑严谨,分析有理有据。该书体现了非常强的问题意识,指出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对网络媒体及社会价值观的解读,对文章所涉及到的“网络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基本概念进行了层层剖析,并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阐释了互联网技术的演变过程,论述和归纳了网络媒体的具体含义、基本类型和发展优势,并着重分析了网络传播的特征和功能。

网络传播学概论例5

1社交网络概述

随着互联网技术、空间数据库、通讯设备等的不断发展,社交网络正在迅猛发展。社交网络正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服务于人们的社交,比如,有以交友为目的社交网络新浪微博、Facebook,有以分享地理位置为目的的社交网络Foursquare,有以分享图片为目的的社交网络Flickr。通常,我们把大量用户可以通过文本、声音、图片等各种形式的服务进行交流的虚拟网络平台称为社交网络[2]。为信息交流与分享提供了新途径的社交网络,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平台,但是由于社交网络平台门槛较低,也导致社交网络中用户层次良莠不齐。一些不法分子谣言、传播不良信息,催生了网络虚拟世界犯罪行为,尤其是对没有甄别判断能力的青少年来说危害是特别大的。因此,深入分析社交网站中危害信息传播,掌握不良信息传播内在规律,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掌握了其传播规律,我们就可以采取相关策略控制危害信息传播。本文将从社交网络传播相关理论出发,初步研究探索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2社交网络传播理论

2.1六度分离理论和150法则社交网络的理论基础源于六度分隔理论和150法则。在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Milgram首先提出了“六度分隔”理论。此理论阐述了在人们日常交往过程中,任何两个相互不认识的人都可以通过“朋友的朋友”这种模式建立联系。但是,六度分隔理论仅仅强调了任意两人之间建立社交关系的必然性,并没有进一步定量这种关系的强弱。然而,在现实社交和虚拟社区中关系强弱的区分都是真实存在的[4]。因此,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通过实验进一步提出了“150法则”,即在社会群体中,每个个体拥有稳定社会交往关系的人数一般不会超过150人。2.2自组织理论“自组织”指的是一个系统在内部某种机制驱使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演化和发展的过程[5]。当前,互联网环境下自组织的一个分支——互联网自组织,具备以下条件:互联网成员通过互联网进行互动,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是被互联网影响的;组织的形成和运作没有外界指令的介入是互联网自组织的前提;组织结构和互动关系日趋复杂是互联网自组织的必需动态条件[6]。

3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特征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传播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传递信息、想法、情感或与此有关的交流活动,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7]。本文研究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也属于这一定义的范畴。因此,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同样也存在着三大因素:信源(即传播者),指的是信息者或发送者;讯息(即信息),指的是传播者或发送的内容;信宿(即受众者),信息的接收者。但是,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和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是不同的。快速发展且大量普及的各种形态的社交网络,如新浪微博、Facebook等,成为当前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有以下特点:1)信息传播者更加层次化:社交网络的广泛普及导致其具有很强的草根特性,并且与多种形态的商业形式共存[8]。“网红”是这些商业性中最主要的形式存在,并且一般为舆论的主导者。与“网红”恰恰相反,草根用户往往是舆论导向的被动接收者。2)社交工具的便捷化:人们可以通过更加便捷的方式(如Web网页、客户端、手机短信、手机上网、电子邮件等)随时随地“玩转”微博,关注热门信息。3)即时性:社交网络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人们可以在家中知世界。4)信息传播形式多样化:现在信息的传播可以通过多样的手段(如文本、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进行传播。5)信息传播信道多元化:社交网络整合信息的渠道也非常多样(如PC客户端、移动客户端、online更新、手机短信、Facebook、Twitter以及通过输入法更换进行微博更新等)[9]。

4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探究

4.1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在社交网络中,不同用户之间的信息传播是以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为基础的。社交网络以真实存在的用户朋友关系为基石,考虑六度理论、自组织理论、150法则等,不断地扩展延伸网络中每个用户个体的社交范围,进而形成一个大规模的社会化网络,最后搭建成一个具有新特性的信息传播平台。基于前面章节分析,从传播学定义来看,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源与信宿、传播信息、传播范围、传播媒介、传播方式等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本文考虑上述各要素研究了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但是本文重点是建模社交网络信息传播。4.2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建模社交网络中不同用户之间信息传播过程和现实生活中的传染病感染过程非常类似,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感染上某种传染病之后,与这个人相关的人被感染或不被感染这种传染病的概率[1,3]。当前,SI、SIS、SIR、SIRS是比较典型4个传染病模型,其中,S(susceptible)代表易感染状态,I(infected)代表已感染状态,R(recovered)代表恢复或康复状态。社交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平台,人们日常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在社交网络中,假设当源节点发送或分享一条消息,朋友们在不同时刻看到该消息,对消息感兴趣的人会以一定的概率对信息进行转发。本文以用户的信息内容(比如用户微博上提到的兴趣话题)、转发的内容作为信息依据(比如分享的标签),将信息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出重要的特征——用户兴趣,进一步生成用户兴趣向量矩阵F,再将矩阵F映射到传统的VSM模型中[10],得出不同用户之间的兴趣特征距离,计算公式如下:通过公式(1)(2),我们可以计算出两个用户之间的兴趣相似性,值越大,代表了两个用户之间所关注和分享的内容越接近。进一步,基于传统的SEIR模型,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兴趣的改进的SEIR模型(如图1所示)。这里,1)代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用户消息之后,易感染用户节点因为接触传播用户节点且获知信息,并以概率转化为潜伏节点;2)代表易感染用户节点觉得接受的信息不具备传递价值,不传递该消息,从而以概率成为免疫节点;3)代表用户节点收到信息,但是不传递信息,以概率成为免疫节点,结束信息传递;4)代表用户节点收到信息,觉得信息具有传播价值,从而以概率变为传播节点,传播信息;5)代表用户节点以概率转化为免疫节点。假定社交网络中某一用户的好友总数量为N,一段时间内,任何时候的总用户量是保持不变的。在t时刻,易感染状态、潜伏状态、传播状态、免疫状态的节点数分别用S(t)、E(t)、I(t)、R(t)来表示。在图1所示模型中,假设S(t)在时刻t处连续、可导。在单位时间内,假设有S(t)个节点接收邻居节点所传播的信息,S(t)有个节点接收不到邻居节点所传递的信息,其中,代表信息价值,在本文中代表了传播信息对于用户的重要度,其取值范围为[0,1],取值越大,其信息重要度就越大。n代表同一时间段内同一条信息的出现次数,其值越大,说明信息的价值越高。综上,基于用户之间兴趣和信息传播机制,构建出基于传染病模型改进的SEIR信息传播模型。

5结论

本文针对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这个研究热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对社交网络及其相关理论进行介绍,然后提出了一个信息传播的模式,之后基于传染病模型对信息传播进行了建模。

参考文献

[1]李洋,恒,刘挺.微博信息传播预测研究综述[J].软件学报,2016,27(2):247-263.

[2]ScottJ.Socialnetworkanalysis[M].Sage,2012.

[3]朱海涛,赵捧未,秦春秀.一种改进的移动社交网络SEIR信息传播模型研究[J].情报科学,2016(3):92-97.

[4]侯洋.社交媒体的传播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5.

[5]于树兰.基于社交网络的企业族群自组织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5.

[6]杨元龙.互联网自组织的组织结构及其传播演化过程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7]王磊.社交网络中基于用户动态交互机制的信息传播模型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5.

[8]贺岩.微博信息获取与传播模型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网络传播学概论例6

一、《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定位

(一)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新媒体概论》是因新媒体新闻传播事业的勃然兴起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属于新闻传播学的分支学科。《新媒体概论》主要研究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各类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在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习者了解各种新媒体的基本概念,把握各种新媒体的传播现状、效果和发展趋势,掌握各种新媒体的技术特征、信息发布流程以及盈利模式。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在实践中理解、掌握、深化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因此本课程除了进行理论课的教学之外,还有实践教学环节。为《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闻网页设计与制作》等后续相关课程打好基础,为将来在新媒体传播领域中工作奠定基础。

(二)《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增强学习兴趣、改善教学环境、促进学科发展为指导思想和根本出发点。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基础之上,加强课程内容建设,争取把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成为广东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二、《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为了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惠州学院的《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主要从教师队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和学习环境等方面展开。

(一)教师队伍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应该由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主持建设,教学团队应结构合理。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课程的教学队伍由5人组成,其中教授2名,高级记者1名,副教授1名,讲师1名,学历均在硕士以上,年龄在35岁至45岁之间,且都是从事新闻传播学教学与科研的一线专业教师,是一支具备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惠州学院制订了课程团队发展规划、青年教师结对培养计划、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等,优化了课程团队。

1.引进高层次、高水平人才,优化教学团队。惠州学院建立高级人才引进机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引进一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课题负责人近十多年从事新媒体与网络新闻学教学与科研。担任《新媒体概论》、《传播学》、《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闻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的教学,主持2013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舆论研究》。还引进一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传播学教授担任课程第一主讲,该主讲教师担任省级精品课程《传播学》的负责人,主持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网络非理性舆论的社会风险研究》,对新媒体课程教学有丰富的经验。

2.促进青年教师博士化。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一名主讲教师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新闻学博士学位,选修了与《新媒体概论》密切相关的课程。该主讲教师2011年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2年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网络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与治理研究》等都是关于新媒体的研究。通过教学结合、教研结合,深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3.鼓励教师参加学习交流和学术考察。课程主讲教师先后参加过中国新闻传播学年会、中国网络传播年会等学术会议,了解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与新媒体、网络新闻学等课程教师探讨交流教学经验。教学团队反复研究中国传媒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新媒体与网络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完善《新媒体概论》课程体系设置。

(二)教学内容建设

1.更新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惠州学院通过对国内外院校相关课程的比较分析,结合本校的教学情况,按照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有利于学习者能力培养的原则,增设了一系列增强学习者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教学环节。改革前的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没有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后增加了12个实践教学学时,总学时为42学时(见表1)。

2.调整优化课程内容,保证教学效果。关注最前沿的新媒体动态,使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保证学习者能及时获得最新、最有用的新媒体知识和技能,是《新媒体概论》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首先,惠州学院调整了教学大纲,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频网站”、“社会化媒体”、“手机之外的移动信息传播”等内容。其次,主讲教师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把新媒体发展最新成果及行业发展动态与趋势,整理、归纳、整合为教学资源,提高课程的科学性。通过改革,《新媒体概论》的教学内容具有清晰的逻辑性、系统性,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知识点和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学习者欢迎。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本课程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教学方法已从最早的老师单向授课模式,变为教师授课、学习者讨论、个人和小组报告、师生互动、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多元化模式,成功地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 习者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

2.“案例工作坊”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能力。《新媒体概论》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引入“案例工作坊”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以主讲人为核心,15名左右的成员组成的小团体。结合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主讲教师把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各种新媒体实际应用范例结合起来,让学习者围绕某个话题、案例进行讨论或实践操作,引导学习者对问题实质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与动手能力。由于该教学模式强调面对面交流、参与者的互动学习以及实践操作,所以,学习者可以获得更多通过普通讲课无法获得的思考和成长体验,可以把课堂上的体验内化成专业素养和行为态度。课程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习者在“案例工作坊”教学过程中积极性很高,并认为自己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3.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完善了多种网络资源和PowerPoint的演示教材,充分利用教学互动平台进行师生的互动。值得一提的是,《新媒体概论》课程利用魔灯教学平台,建立了具有多媒体特性的网络课堂,开展网络教学。利用魔灯教学平台提供的论坛、测验、资源、投票、问卷调查、作业、聊天室、Blog和Wiki等丰富的课程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在线自主学习、在线作业、在线答疑、在线自测/考试、在线实时交流等教学活动。使教学理念从传统的教案设计向课程设计转型,内容设计向“资源+活动”设计转型,教学方法从传统的传授型向传授型、研究型、社区型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转型。比如主讲教师和学习者可以通过新媒体网络课堂的课程管理中的资源上传、 下载教学资源, 以达到教师与教师、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多方位资源共享的目的。再比如,通过新媒体概论的论坛或博客,学习者可以在线提问,教师可以在线答疑,在虚拟的网络空间,突破空间的阻隔进行实时的同步交流,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时间进行异步交流。

(四)教学条件建设

1.教材的使用与建设。本课程早期采用中科院新媒体研究专家闵大洪研究员编写的《数字媒体概要》作为教材,该教材在编写中强调学理性、实用性、工具性、前沿性、延展性、交互性的统一。但是,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该教材部分内容难免过时。目前,该课程使用本课程主持人周海英教授著《数字新媒体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作为课程的主教材,并选用了如下书籍作为参考教材(见表2):

2.课程相关资料建设。课程组成员密切跟踪,及时购买与本课程相关的国内外最新出版的图书、资料,并向学生推荐阅读。比如《网络社会的崛起》(纽曼尔卡斯特著,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网众传播—— 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何威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微博—— 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王斌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新媒体概论》(宫承波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出版)等研究新媒体的著作。本课程组还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目前已有国内外新媒体传播类图书约100多种,与本学科相关期刊论文数百篇,光盘数据库文献资料也非常丰富。

课程团队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跟踪和吸收国内外有关本课程研究的最新成果。如教会学生熟练使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硕博士论文库、传媒学术网、传播学论坛、中华传媒网、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网等,增强了学生自主获取学术信息的能力。

3.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教学改革重点之一是学习环境的改革。当前,课程学习环境的改革主要体现为学习者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环境的建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程团队在惠州学院的网络教学平台上搭建了《新媒体概论》的课程网站。在课程网站中,根据《新媒体概论》的教学定位、教学内容,建设了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师资队伍、教学日志、电子教材、教学课件、练习与习题、参考资料目录和教学录像等基本资源,并且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及时的更新。在基本资源的建设中力求涵盖新媒体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系统介绍《新媒体概论》的相关知识,既实用又易用,能共享,为《新媒体概论》的教与学提供平台。

除了建设《新媒体概论》课程的基本资源之外,还建立了课程的立体化拓展资源。拓展资源包括:图书资源库、多媒体素材库、视频讲座库、案例库等。在多媒体素材库中收集了中华传媒网、人民网传媒频道、新浪传媒、紫金网、中国新闻学评论等传媒学术网和传媒体资讯网,每一个条目设有网站名称、网站截图、网站链接、网站介绍。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些网站了解传媒体资讯、学术动态以及前沿的学术观点,丰富自己的传媒知识。视频讲座库收集了新媒体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共20场,便于学习者领略传媒领域专家学者的风采,了解传媒热点话题。图书资源库收集了40多本传媒书籍,每一条目设有书名、网络购书链接、内容简介、内容目录、作者介绍等关键信息,为学习者拓展知识面提供参考。

三、课程建设成效

从2008年以来,惠州学院在广播电视学专业开设了《新媒体概论》课程。经过五年的探索,课程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明确了课程定位,完善了教学体系,改进了教学方法,改善了学习环境,培养了一支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2012年5月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系列专题研讨会上,惠州学院的《新媒体概论》课程获同行专家、学校、学习者、社会等方面的高度赞誉,提交的教学改革论文《新媒体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被评为优秀论文。2012年《新媒体概论》被评为院级重点课程,2013年被评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被学院推荐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学机构、教学团队、学习者坚持不懈、共同努力,才能造就真正的优秀学习者以及惠及相关的教师和社会人士,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 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

网络传播学概论例7

“模因”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理查德・道金斯提出的,他认为除了基因以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复制因子,并将这种复制因子取名为“模因”。道金斯(2006)指出:“我们需要为这种新的复制因子取个名字,一个能够表达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的概念名词”。他的学生布莱克摩尔在她的著作《模因机器》中进一步完善了“模因”论的理论框架。“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进行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关注文化的传承性,并且诠释这种传承性的进化规律。

“模因论”对于我们解释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和传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现象,但不是单纯的语言现象,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探讨网络流行语问题,离不开对文化层面的审视。“模因论”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模因是一个文化信息单位,那些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等都属于模因。网络流行语,之所以称之为流行语,就是因为这些语言现象在互联网平台中得到大量的复制和广泛的传播。因此,网络流行语都是典型的模因,网络流行语现象也都是典型的模因复制现象。网络流行语,复制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有时颇让人感觉不可思议,我们以今年网络上最火的“江南style”为例,在2012年12月25-27号之间,连续三天用百度检索,相关网页的检索结果均在35000000以上,同时各种各样的“style体”也是数不胜数,比如“航母style、浦东style”等等。我们认为,无论是“江南style”还是“XXstyle”都是模因,它们就像电脑病毒一样,我们称之为“思维病毒”,感染了人的大脑,并且传染到其他人的大脑中,而“被传染”的人一旦被这种“病毒”所感染,它们就会选择“寄生”在他的脑子里,随后又会将这种“病毒”传播给其他人。这种模因的感染力越强,“传染”的范围就越广,这种机制和病毒在寄生细胞里的基因机制是相同的。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是传播者,也是宿主。流行的语言要素,从一个宿主过渡到另一个宿主,可以保持着其原有的形态,如“江南style”,也可以不断变化着形态,如“XXstyle”,但始终保持其固有的模式,即模因本质。

网络上流传的语言不一定意味着是流行的语言,能够定性为流行语的语言现象,必须满足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定要求。有些网络语词,在某个时期突然出现在网络上,短时间内被大量传播,甚至出现井喷现象,但有如昙花一现,过几天就消失了,或者是很少被使用和传播,这样的语词,并不能称之为网络流行语。比如“傲娇”这个词,一度在网络上非常热门,很多人争相使用,但我们通过检索发现,“傲娇”的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明显的加速度式的减少,我们设定一年的周期,在网络上检索到约20000000条结果,但是近一个月只有442469条,近一天只有1010条。这说明这个词语并没有形成流行的趋势,一度热门,但随即被新的流行语词所淹没。但另一个“高富帅”,在设定的一年周期内检索出1757181条,而在一个月的周期内检索出1221103条,说明这个词始终保持着相当的热度,并且一直广泛传播。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傲娇”和“高富帅”都是模因,都有自我复制并通过宿主传播的能力,但是模因的内部有强势和弱势之分,只能在短时间内或者是局部范围内有限复制传播的模因是弱势模因,而只有那些能够长期得到复制传播的模因才是强势模因,显然,网络流行语是强势模因的典型代表。

我们来看一看网络流行语流行的机制。通常来说,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往往基于某一个特定的事件,一般来说都是足以引起社会群体注意的特殊事件和焦点事件,事件触发了人们的认知机制,随即事件的核心概念迅速被人们获得并且传播开来,网络平台上的qq、msn、email、微博、空间以及内嵌在网页上的“转发”功能等为概念的传播提供了足够充分的空间,此时便形成了基于事件认知的模因。这个模因在人们的脑子里停留越久,越具有感染性,也越具有传播空间,逐渐形成强势模因,在进一步的传播过程中,一方面以原来的形态进行复制传播,另一方面有可能通过形态的变异,形成新的模因或者是模因复合体,适应网络平台焦急表达的多元化要求,从而保持模因的强势状态。我们以网络上曾经非常火爆的词语“范跑跑”为例进行分析。08年的汶川地震催生了范美忠不顾学生安慰而自己先逃跑的事件。这件事首先在知名网站“天涯论坛”上登载,迅速引起人们的关注,引发了全国性的网络大讨论,“范跑跑”的概念由此形成,随即“范跑跑”迅速占据了诸多新闻、评论网站的显要位置,可以说,这时的“范跑跑”以一种强势模因的形式感染了无数网民的大脑,诱使网民以发帖、跟帖、转载等多种方式进行网络传播。这是语言模因的得到复制和传播的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范跑跑”事件在网络上逐渐淡化下去,但是“范跑跑”的语言模因没有消失,人们从“范跑跑”模因中提取出一种新型的不同于传统语言学上的“ABB”模因,形成了“文跑跑”、“官跑跑”、“朱强强”、“楼脆脆”、“桥糊糊”等网络热词。“ABB”模因以一种更强势的姿态衍生了一系列新的网络流行语。

因此,我们可以理出一条线索,说明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传播机制:

焦点事件――核心概念认知(初级模因)――扩散(强势模因)――语模提取(模因泛化)――再传播

我们不禁要问,我们为什么会如此认同这些网络流行语,并有如此的冲动去复制和传播它们?原因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准备从模因文化的角度做一些解释。

网络作为时下人们交际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形成了非常有独特性的网络文化,必须承认,网络文化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双线发展逐渐变得越来越大众化。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主流文化意识的缺失,促使很多人将感性表达作为自己的审美追求,人们参与到网络中多是以一种狂欢的态度去张扬个性,追求纯粹的娱乐。网络的发达使大家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坐在电脑前便可以猎奇,寻求新鲜和刺激,甚至很多人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不是很清楚,比如“范跑跑”,又如“X门”,有很多热词,“牵手门”、“内定门”、“日记门”等等,都是基于“水门事件”的原型,而很多人也并不十分了解“水门事件”,便争相传播。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需要一种简单的快乐,可以不要太崇高,也可以不要太抽象,能够提供一种简单而直接的愉悦大众的方式,体现一种娱乐的精神,就有可能成为大家追捧的热门对象。模因论中谈到的语言背后的深层次的模因,就是指模因文化。而文化是抽象的笼统的,具体还是要以语言的形式体现出来,即语言模因,在网络平台上,就是网络流行语。

参考文献

网络传播学概论例8

【 正 文】

网络出版是伴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电子出版形式,是与单机型的电子出版相对的一个概念。随着上网用户日益增多,网络出版物的品种亦越来越丰富、质量也越来越高。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网络出版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有的人把报刊、图书上网称为网络出版,有的人把网上书店、网络印刷称为网络出版。出版业、新闻业、娱乐业、IT业、政府、立法部门从不同角度对网络出版做出不同的界定。总起来说,网络出版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其中最为狭义的定义认为网络出版就是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将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传统出版流程中的编印发环节的商业性活动。最为宽泛的界定则将网络出版定义为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内容的过程。

1出版界的看法

出版界的一般看法是,网络出版是指利用因特网发布(传播)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供大众使用的行为。既包括传统出版单位把传统出版物上网,也包括ICP(因特网内容服务商)和个人在网上发布信息和作品。但是具体看法却不相同:

①一种看法认为,网络出版是以网络为介质,大幅度简化出版程序、降低出版成本、通过网上支付系统完成下载图书在线阅读的一种交易行为。

②有的出版业内人士强调的是网络出版的主体合法性,认为网络出版是: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销售数字出版物的行为。网络出版与传统纸介质图书出版相比,具有产品数字化、流通网络化和交易电子化三个明显的特点。

③有人认为,网络出版就是著作权人通过因特网发布自己关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成果,并让受众自由方便实时阅读或下载的全开放的一种新的出版行为。

④另有人认为:所谓网络出版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发表、记录、存储、阅读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出版不是网络和传统出版的整合,它与包括电子出版在内的音像、图书、杂志等传统出版有着本质不同。网络出版要求网络产品数字化,其形式多种多样,目前主要有在线阅读、ebook(电子图书)、POD(按需印刷)等形式。

⑤也有人认为网络出版目前大约有5种类型。第一种模式是目前国外较为流行的自行出版,个人就是在线出版商。第二种形式就是以网络公司为主体,谋求各种出版商服务或者代理权,出版电子图书并进行销售,然后给出版商提成版税。第三种模式是出版商自行出版发行电子图书。第四种方式是POD这种比较成熟的模式,在美国进行绝版书和小批量书的出版发行。第五种模式是微软开发的ebook软件。

网络出版物的形式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在计算机上直接阅读、通过专门的阅读器阅读,以及印刷到纸介质上阅读。

⑥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许超则从版权的角度来界定网络出版,认为只有有形物的发行才构成出版,如书、报、刊、磁带、录像带、VCD、电影拷贝、制成CD—ROM的软件等。没有有形物则不构成出版。在网络上传播的只是虚拟的电磁波信号,用户主动获取信息,并自行保存在硬盘上。因此,尽管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在传播作品的性质上相类似,但是传播方式却有本质区别。网络出版仅仅是公众对网络传播的习惯性称呼,而不是著作法意义下的出版。

⑦人民时空(由人民出版社发起组建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副总经理黎松则十分强调出版的商业交易环节。在他看来,出版是将信息经过加工、整理,通过某种载体、通过交易发布出去的过程,是具有商业意义的传播,而非公益活动。是否产生交易是判断出版的一个重要标准,即便是将作品放到网上供免费浏览,尽管不直接产生利润,但是商家通过收取广告费等手段来获利,因而也可纳入出版活动的范畴。与此相对应的是,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言论就不属于网络出版。

2学术界的看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匡文波老师对网络出版和网络出版物多有研究,他认为所谓网络出版物是指将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的出版物。网络出版物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以电子介质为存储媒介,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保存的目的。网络出版物亦是电子出版物的一种类型,与之对应的是非网络(封装型)的电子出版物。目前一般所说的网络出版物是指基于因特网的网络出版物。按照出版物的不同性质,网络出版物可以分为: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网络论坛、MAIL INGL IST等。

清华大学传播系教授、多媒体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博士认为,出版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精神产品公开向社会发布的过程。网络出版尽管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于传统出版,如具有人机交互、即时更新、海量存储等新特点,但在出版的内涵上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他还强调,网络出版并不等同于网络信息传播,眼下的讨论实际上大都集中在后者。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谢新洲老师认为,广义上,信息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的过程都可以叫做作网络出版;从狭义上讲,网络出版是指出版单位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信息的过程,即出版主体限定为传统出版单位。他认为,要跳出传统出版的概念,把网络出版看成一个全新的事物,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王锦贵老师对网络出版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他认为:网络出版就是将作者的著作经过加工后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以电子文献的形式广为传播(出版发行)。它的实质是拥有固定域名并与互联网相连的网络实体,以计算机网络为介质,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网络用户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信息传递模式。网络出版概念和行为是传统的出版概念和出版行为在互联网时代合乎逻辑的延伸。按照一般的理解,出版概念和行为包括三个方面:编辑加工、复制和发行。1997年我国发布了《出版管理条例》,其中对出版活动作了限定:“本条例所称出版活动,包括出版物的出版、印刷或者复制、发行。本条例所称出版物,是指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这就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出版概念和出版活动的界定。同样,网络出版也包括这三个方面:编辑加工、复制和发行,只不过后两者因通过互联网进行而与传统出版有了不同的表现。同时,他认为网上发布从广义角度来看,应属于网络出版范畴。从出版的定义和目的来看,出版是促进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活动,出版的目的是将经过筛选整理的信息尽可能快地向用户、读者传播。验之以网上发布活动,我们可以看出,网上发布一般是经过选择的(经过网络编辑筛选加工),并且通过网络向用户尽可能快地传播。虽然表现形式与传统出版有所不同,但其实质是一致的。因此,目前的网上发布除了BBS、E-mail及chat(网上聊天)等少数内容外,大部分可归于网络出版的范围。他认为,不能拿传统的图书出版来规范今天的网络出版。图书出版一般要经过编辑、印刷、发行三个阶段,但我们不能认为不具备三个阶段的信息传播行为就不是出版。比如古代印刷术发明前,图书的复制主要靠手抄,手抄其实也是一种出版活动。再比如封建王朝的石经刊布,尽管没有复制和发行阶段(由读书人以捶拓等方式进行传播),也仍是一种出版活动。依此来看,网络出版尽管可能不具备复制和发行等阶段,其编辑水平和标准尚不规范,但它仍然属于出版的范畴。因此,网络出版既可以是传统出版手段(印刷出版)在因特网时代的新形式;也可以是利用网络进行信息发布、网上交易等活动。

3泛网络出版

2000年3月14日,美国畅销小说作家Stephen King发表了小说《骑弹飞行》,这是第一部只发行eBook,不发行印刷本的书,小说发表的第一天就被下载了40万份,与印刷书相比,以前新发行的小说第一天销售的最好记录是7.5万本,传统书的售价在30至40美元之间,而这本eBook只卖2.5美元,Stephen King在推出这本仅仅70多页的恐怖小说的半个月内,个人获得的版税就超过了40万美元,如果只通过传统的方式来出版的话,他只能挣1万美元的版税。这件事在电子书籍销售史上创造了传统出版界所没有的奇迹,同时,也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网络出版热潮。并由此引发了仅次于微软公司的美国第二大电脑软件供应商Adobe提出了“泛网络出版”(Network Publishing)的概念,泛网络出版认为在第三代互联网条件下,即在信息技术产品和基础网络的发展实现了可以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上获得生动的、个性化的信息的条件下,出版内容的创造可以在跨媒体、跨设备、跨标准中进行,新旧出版业中的所有业务可以融为一体,包括个人在内的所有出版者都可以在更为综合的内容和更加个性化的形式之间自由取舍。泛网络出版的目标是要满足尽可能多的媒体形态和更具个性化需求的出版市场,使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通过纸张、因特网数据流等多种媒体同时传播,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设备的个性化出版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设备:计算机、掌上电脑、机顶盒、手机甚至冰箱和微波炉,随时、随地地获取各种所需的信息,而相关技术和标准的出现又使这种期望成为现实。

更多的网站、更多的网页、更多的媒体和更多的个性化定制内容,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出版市场将发生深刻变革。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组织或机构利用因特网发布的每一个信息,都是一次出版过程,与此同时,每一个人看到的每一个信息,无论信息的载体是纸张、网络还是路牌广告都是一次阅读出版物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出版正变得无所不在,每一个人既是出版者又是阅读者,我们迎来了跨媒体的泛网络出版时代。这是一个出版高度个性化的时代,每一个人不仅可以出版仅仅属于自己的高度个性化的内容,而且可以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读取仅仅自己感兴趣的出版物,实现出版物与读者之间的1∶1。

4本文对网络出版概念的界定

综上所述,无论是网络出版(包括狭义的和广义的),还是泛网络出版,以及上述的BBS(电子公告牌)、E-mail(电子邮件)及chat(网上聊天)等,如果根据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肖东发老师的一贯主张“公之于众即为出版”,并且作进一步合理推论,都可以包括在网络出版范围之内。持此观点的并非一家之言,例如,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的付立宏老师在有关网络出版的伦理讨论中也认为BBS是网络出版的一种形式。所以笔者认为网络出版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网络出版既可以是传统出版手段(印刷出版)在因特网时代的新形式;也可以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信息发布、网上交易等各种活动。

参考文献

1余敏.加入WTO与中国出版业发展.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5

2陈玲.网络出版:从概念到行动.中华读书报,2000,5,10

3http://cgan.net/book/books/print/netpub/link/tedian.htm

4林江.宽带时代的网络出版及其监管.中国出版,2001(8)

5http://cgan.net/book/books/print/netpub/link/dingyi.htm

6高朝阳.对网络出版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科技与出版,2001(2)

7http://www1.yb.jl.cn/ybxx/xwkd/kj/xx15.htm

8http://bjprint.net/news/2001/01/0110/011003.htm

9谢新洲.数字出版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网络传播学概论例9

“公共领域,指的是介乎于国家与社会(即国家所不能触及的私人或民间活动范围)之间、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地方”。它为市民不受国家干涉,自由发表言论、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公共空间。公共领域的建立实际上为公众构筑了一个“观点的自由市场”。

从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特征的概括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共领域”概念本质上强调的是对话性。公共领域是为人们提供自由、公共的话语交流的互动公共话语空间。在这个公共空间中,参与者通过沟通、商谈达成共识。为了构建这种理想的公共话语空间,哈贝马斯构想了自由、平等、开放的交往环境,被称之为“理想的话语环境”。

根据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和“理想的话语环境”理论,可以概括出公共领域的以下特征:

1.开放性。公共领域原则上应该是向所有人开放的社会公共生活空间,目的是使“不同等级的个人相互之间实现平等的交往” ,无论任何阶级、地位的人都能够广泛地参与讨论,并且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和听到在公共领域中发生的一切现象,因而具有最广泛的公开性。

2.多样性。阿伦特指出,“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这在本质上意味着一个物质世界处于共同拥有它的人群之中,就像一张桌子放在那些坐在它周围的人群之中一样。这一世界就像一件中间物品一样,在把人类联系起来的同时,又将其分割开来。”“作为一个共有的世界,公共领域可以说把我们聚在一起,又防止我们彼此竞争”。也就是说要通过话语的多元流达成共识。

3.平等对话性。人与人交往中的对话是公共领域的基础。正是通过这种平等的对话商讨解决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平等的对话中排斥专制和特权。“公共领域所产生的‘公共意见,是经由公共的讨论而来,即使参与者从未在同一时间地点聚会。” “在公共领域中,整个社会透过公共媒体交换意见,从而对问题产生质疑或形成共识。”意见只有通过在公共领域内的公开讨论才能形成。

大众媒介与公共领域的关系

公共领域的形成和传播媒介的发展密不可分。早期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表现为剧院、博物馆、音乐厅,以及咖啡馆、茶室、沙龙等,随着公共领域参与者的扩大,公共领域中的交流需要特殊的传播媒介来传递信息并影响信息接受者。传播媒介的发展过程历经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时代和网络时代。新媒介技术的产生影响着公共领域的发展。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形成了比过去任何一个传统公共领域都庞大的“虚拟空间”,并且更具多元化。

网络成为新型的公共领域

网络空间的形成和发展已经超越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设想,已经成为公众自由进行话语交流的新型公共领域,形成多元化的交往特征。

传统媒介的单向传播,把关人过滤、缺乏互动功能弱点不利于公共话语表达,而网络自身“去中心化”、开放性、交互性的传播特点,比传统媒体更符合公共领域要求。网络传播具有以下特征:

1.开放性。网络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使大众自由地参与到公共空间中来。网络覆盖全球,这种跨地域的特点打破了空间限制,使参与者更加广泛。

2.多元化。哈贝马斯认为,“理想的公共领域绝非单一、普同的公共概念,而是能够开放给弱势者表达不同意见,容纳多样的意见表达,丰富公共论述的多元性。”网络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非线性传播模式。网络点对点的传播特性,为大众多元化意见表达提供了空间。传统媒体点对面的传播方式无法摆脱精英分子的话语垄断,而网络的信息传播方式分散了媒介的话语霸权,使话语表达呈现多元化特征。

3.交互性。网络的交互性特征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传受关系。交互性意味着传播过程中传者和受者地位的重叠,在人际传播中,对话双方既是传者也是受者,网络传播的这种交互性使其具有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双项特征。因此网络的传播方式模糊了传受之间的界限,真正实现了参与者的信息交流。与传统媒体单向的传播方式相比,网络传播的多元化让普通大众掌握了话语权,提供自由交流平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观点的自由市场”。

公众参与网络公共空间的形式主要有E-mail(电子邮件)、即时聊天工具、BBS(网络论坛)、BLOG(博客)4种网络形式,而BBS(网络论坛)、 BLOG(博客)更具有公共性特征。

1.网络论坛

网络论坛向所有人开放,参与网络论坛的大众只需遵守论坛协议,便可以匿名的方式在论坛上发帖、回帖。这种匿名的形式使不同身份、不同社会地位和社会背景的人都能广泛参与到论坛的交流中来,排除了影响交流有效性的外在因素,从而使网络论坛呈现一种多元化的交往特征。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中强调两点,一是面对面交流;二是语言的口语化。网络论坛中不同身份、地位的大众的多元化特征使网络语言呈现一种口语化的形式,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在这里交流碰撞,既展现了参与者个人的独特风格又集聚大众智慧。这种话语表达的多元化和平民化正是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鲜明特色。

2.博客

1998年,“博客”正式出现于美国,是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表达方式,也称为“网络日记”。博客比网络公共论坛更具颠覆性。博客的诞生标志着个体媒体时代的到来。个人日记在网络的公开,使极具个人私密性的信息实现与他人分享,这种分享的意义在于交流。一种个性化的内容具有了公共性的形式,这也意味着从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的迈进。每一个博客用户都有固定的网址,所有人都能通过链接网址阅读博客,使个人信息最大限度地达到共享,这时个人空间变成了公共领域。没有互动和交流,博客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博客用户和读者之间通过留言保持着实时互动的关系,也意味着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的产生。

网络成为个人和社会的交流平台,人人都能在这个公共空间中自由地发表观点、进行平等对话。这种网络交往空间改变了传统的交往方式,使多元化的互动交流成为时代的主流。

参考文献:

①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2,3

②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③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J],《社会学研究》,1999,3

④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网络传播学概论例10

【英文摘要】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different views &nb

【 正 文】

网络出版是伴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电子出版形式,是与单机型的电子出版相对的一个概念。随着上网用户日益增多,网络出版物的品种亦越来越丰富、质量也越来越高。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网络出版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有的人把报刊、图书上网称为网络出版,有的人把网上书店、网络印刷称为网络出版。出版业、新闻业、娱乐业、IT业、政府、立法部门从不同角度对网络出版做出不同的界定。总起来说,网络出版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其中最为狭义的定义认为网络出版就是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将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传统出版流程中的编印发环节的商业性活动。最为宽泛的界定则将网络出版定义为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内容的过程。

1出版界的看法

出版界的一般看法是,网络出版是指利用因特网(传播)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供大众使用的行为。既包括传统出版单位把传统出版物上网,也包括ICP(因特网内容服务商)和个人在网上信息和作品。但是具体看法却不相同:

①一种看法认为,网络出版是以网络为介质,大幅度简化出版程序、降低出版成本、通过网上支付系统完成下载图书在线阅读的一种交易行为。

②有的出版业内人士强调的是网络出版的主体合法性,认为网络出版是: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销售数字出版物的行为。网络出版与传统纸介质图书出版相比,具有产品数字化、流通网络化和交易电子化三个明显的特点。

③有人认为,网络出版就是著作权人通过因特网自己关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成果,并让受众自由方便实时阅读或下载的全开放的一种新的出版行为。

④另有人认为:所谓网络出版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发表、记录、存储、阅读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出版不是网络和传统出版的整合,它与包括电子出版在内的音像、图书、杂志等传统出版有着本质不同。网络出版要求网络产品数字化,其形式多种多样,目前主要有在线阅读、ebook(电子图书)、POD(按需印刷)等形式。

⑤也有人认为网络出版目前大约有5种类型。第一种模式是目前国外较为流行的自行出版,个人就是在线出版商。第二种形式就是以网络公司为主体,谋求各种出版商服务或者权,出版电子图书并进行销售,然后给出版商提成版税。第三种模式是出版商自行出版发行电子图书。第四种方式是POD这种比较成熟的模式,在美国进行绝版书和小批量书的出版发行。第五种模式是微软开发的ebook软件。

网络出版物的形式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在计算机上直接阅读、通过专门的阅读器阅读,以及印刷到纸介质上阅读。

⑥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许超则从版权的角度来界定网络出版,认为只有有形物的发行才构成出版,如书、报、刊、磁带、录像带、VCD、电影拷贝、制成CD—ROM的软件等。没有有形物则不构成出版。在网络上传播的只是虚拟的电磁波信号,用户主动获取信息,并自行保存在硬盘上。因此,尽管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在传播作品的性质上相类似,但是传播方式却有本质区别。网络出版仅仅是公众对网络传播的习惯性称呼,而不是著作法意义下的出版。

⑦人民时空(由人民出版社发起组建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副总经理黎松则十分强调出版的商业交易环节。在他看来,出版是将信息经过加工、整理,通过某种载体、通过交易出去的过程,是具有商业意义的传播,而非公益活动。是否产生交易是判断出版的一个重要标准,即便是将作品放到网上供免费浏览,尽管不直接产生利润,但是商家通过收取广告费等手段来获利,因而也可纳入出版活动的范畴。与此相对应的是,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言论就不属于网络出版。

2学术界的看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匡文波老师对网络出版和网络出版物多有研究,他认为所谓网络出版物是指将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的出版物。网络出版物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以电子介质为存储媒介,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保存的目的。网络出版物亦是电子出版物的一种类型,与之对应的是非网络(封装型)的电子出版物。目前一般所说的网络出版物是指基于因特网的网络出版物。按照出版物的不同性质,网络出版物可以分为: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网络论坛、MAIL INGL IST等。

清华大学传播系教授、多媒体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博士认为,出版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精神产品公开向社会的过程。网络出版尽管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于传统出版,如具有人机交互、即时更新、海量存储等新特点,但在出版的内涵上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他还强调,网络出版并不等同于网络信息传播,眼下的讨论实际上大都集中在后者。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谢新洲老师认为,广义上,信息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的过程都可以叫做作网络出版;从狭义上讲,网络出版是指出版单位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信息的过程,即出版主体限定为传统出版单位。他认为,要跳出传统出版的概念,把网络出版看成一个全新的事物,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王锦贵老师对网络出版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他认为:网络出版就是将作者的著作经过加工后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以电子文献的形式广为传播(出版发行)。它的实质是拥有固定域名并与互联网相连的网络实体,以计算机网络为介质,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网络用户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信息传递模式。网络出版概念和行为是传统的出版概念和出版行为在互联网时代合乎逻辑的延伸。按照一般的理解,出版概念和行为 包括三个方面:编辑加工、复制和发行。1997年我国了《出版管理条例》,其中对出版活动作了限定:“本条例所称出版活动,包括出版物的出版、印刷或者复制、发行。本条例所称出版物,是指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这就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出版概念和出版活动的界定。同样,网络出版也包括这三个方面:编辑加工、复制和发行,只不过后两者因通过互联网进行而与传统出版有了不同的表现。同时,他认为网上从广义角度来看,应属于网络出版范畴。从出版的定义和目的来看,出版是促进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活动,出版的目的是将经过筛选整理的信息尽可能快地向用户、读者传播。验之以网上活动,我们可以看出,网上一般是经过选择的(经过网络编辑筛选加工),并且通过网络向用户尽可能快地传播。虽然表现形式与传统出版有所不同,但其实质是一致的。因此,目前的网上除了BBS、E-mail及chat(网上聊天)等少数内容外,大部分可归于网络出版的范围。他认为,不能拿传统的图书出版来规范今天的网络出版。图书出版一般要经过编辑、印刷、发行三个阶段,但我们不能认为不具备三个阶段的信息传播行为就不是出版。比如古代印刷术发明前,图书的复制主要靠手抄,手抄其实也是一种出版活动。再比如封建王朝的石经刊布,尽管没有复制和发行阶段(由读书人以捶拓等方式进行传播),也仍是一种出版活动。依此来看,网络出版尽管可能不具备复制和发行等阶段,其编辑水平和标准尚不规范,但它仍然属于出版的范畴。因此,网络出版既可以是传统出版手段(印刷出版)在因特网时代的新形式;也可以是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网上交易等活动。

3泛网络出版

2000年3月14日,美国畅销小说作家Stephen King发表了小说《骑弹飞行》,这是第一部只发行eBook,不发行印刷本的书,小说发表的第一天就被下载了40万份,与印刷书相比,以前新发行的小说第一天销售的最好记录是7.5万本,传统书的售价在30至40美元之间,而这本eBook只卖2.5美元,Stephen King在推出这本仅仅70多页的恐怖小说的半个月内,个人获得的版税就超过了40万美元,如果只通过传统的方式来出版的话,他只能挣1万美元的版税。这件事在电子书籍销售史上创造了传统出版界所没有的奇迹,同时,也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网络出版热潮。并由此引发了仅次于微软公司的美国第二大电脑软件供应商Adobe提出了“泛网络出版”(Network Publishing)的概念,泛网络出版认为在第三代互联网条件下,即在信息技术产品和基础网络的发展实现了可以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上获得生动的、个性化的信息的条件下,出版内容的创造可以在跨媒体、跨设备、跨标准中进行,新旧出版业中的所有业务可以融为一体,包括个人在内的所有出版者都可以在更为综合的内容和更加个性化的形式之间自由取舍。泛网络出版的目标是要满足尽可能多的媒体形态和更具个性化需求的出版市场,使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通过纸张、因特网数据流等多种媒体同时传:请记住我站域名播,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设备的个性化出版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设备:计算机、掌上电脑、机顶盒、手机甚至冰箱和微波炉,随时、随地地获取各种所需的信息,而相关技术和标准的出现又使这种期望成为现实。

更多的网站、更多的网页、更多的媒体和更多的个性化定制内容,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出版市场将发生深刻变革。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组织或机构利用因特网的每一个信息,都是一次出版过程,与此同时,每一个人看到的每一个信息,无论信息的载体是纸张、网络还是路牌广告都是一次阅读出版物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出版正变得无所不在,每一个人既是出版者又是阅读者,我们迎来了跨媒体的泛网络出版时代。这是一个出版高度个性化的时代,每一个人不仅可以出版仅仅属于自己的高度个性化的内容,而且可以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读取仅仅自己感兴趣的出版物,实现出版物与读者之间的1∶1。

4本文对网络出版概念的界定

综上所述,无论是网络出版(包括狭义的和广义的),还是泛网络出版,以及上述的BBS(电子公告牌)、E-mail(电子邮件)及chat(网上聊天)等,如果根据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肖东发老师的一贯主张“公之于众即为出版”,并且作进一步合理推论,都可以包括在网络出版范围之内。持此观点的并非一家之言,例如,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的付立宏老师在有关网络出版的伦理讨论中也认为BBS是网络出版的一种形式。所以笔者认为网络出版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网络出版既可以是传统出版手段(印刷出版)在因特网时代的新形式;也可以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信息、网上交易等各种活动。

【参考文献】

1余敏.加入WTO与中国出版业发展.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5

2陈玲.网络出版:从概念到行动.中华读书报,2000,5,10

3http:///book/books/print/netpub/link/tedian.htm

4林江.宽带时代的网络出版及其监管.中国出版,2001(8)

5http:///book/books/print/netpub/link/dingyi.htm

6高朝阳.对网络出版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科技与出版,2001(2)

7http:///yb__/xwkd/kj/__15.htm

8http:///news/2001/01/0110/011003.htm

9谢新洲.数字出版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