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城镇规划设计模板(10篇)

时间:2024-02-06 10:08:24

城镇规划设计

城镇规划设计例1

1 小城镇规划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形成成熟的小城镇规划理论体系

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尚末摆脱自然演进的模式,没有形成成熟的规划理论体系。在小城镇规划和建设管理近30年的规划建设实践中,小城镇规划技术理论发展远远落后于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速度,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小城镇规划理论与技术管理体系。在小城镇规划实践中,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小城镇规划及村庄规划所含的各种内容、技术标准都在小城镇建设所必须的规划设计中运用,但往往内容及技术标准相互不衔接,不协调,造成工作的被动。小城镇规划理论急需创新。

1.2 缺乏资金,规划技术力量不足,管理不规范,

由于小城镇大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地处西部地区的小城镇,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相对东部及沿海地区落后,突出表现在财政困难,是吃饭财政,基本上就是保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政府基本运行,加上按照现行“乡(镇)财县管”的财政体制,很多小城镇没有财力将规划编制、实施及监督的经费纳入本级财政。据统计,全国60%的小城镇没有规划管理机构,缺乏专业技术人才,造成规划管理混乱,管理缺位,不按规划,无证违法及无序建设的状况非常严重。规划管理要实施“一书三证”的管理办法和管理程序,小城镇的行政领导往往没有按照上述规划和程序进行规划的实施及管理,误认为只要按照总体规划平面图和文字说明或凭经验及长官意志,去确定建设项目的选址定点即可,且往往无原则的迁就法律意识淡薄的建设业主。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行政长官对《城乡规划法》及城镇规划建设工作不熟悉,对专业了解甚少,对建设业主放任的结果;另一方面是规划编制单位缺乏职业精神,为了利益,迁就现状、迁就长官意志和业主不合理要求。

1.3 规划体系不完善,规划可操作性差。

很多小城镇只编制了总体规划,没有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各项专项规划等,还有,小城镇规划的一个规划期限大多为15~20年,,很多小城镇总体规划已经到期却没有修改等,这些造成规划体系不完善。以及很多编制规划的单位没有认真研究当地实际情况,规划内容达不到规定深度,从而导致可操作性差,且单凭批准的总体规划用于指导小城镇建设,其现实引导控制作用大打折扣,规划难以落地。

1.4,没有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很多小城镇,表面上是科学编制规划,而实际上对小城镇的土地经济因素、城镇空间、城镇景观、综合效益分析等大多缺项且缺乏论证说明,更没有仔细研究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没有保护历史文化资源,造成小城镇建设千城一面,没有凸显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1. 5 没有统筹协调发展

由于城镇体系规划缺位,加之规划意识不足,没有进行小城镇的职能性质定位,没有对其产业发展进行引导和区域协调,一些小城镇产业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分散无序的投资方式既形不成规模,又造成同类产业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经济效益低下,造成比较大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 小城镇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1 宏观指导的原则

区域协同、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整体战略指导下,谋求产业发展、人口分布、居民点建设、基础设施布点、生态环境改善的城乡有机结合,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达到城市与乡村共生共荣、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因地制宜原则:小城镇地区差异大,发展条件不同,要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强化地域特色,采用适宜技术,走特色发展之路。

人本主义原则:充分利用现代文明成果,强调人文关怀,因地制宜建立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和谐的人居环境,构筑具有一定乡土特色和地狱特色的小城镇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综合、长期、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市场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原则: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资源合理配置,充分提高提到利用效率。对城镇公共设施实行政府的有效调控,保证小城镇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

2. 2 规划技术原则

科学合理原则:坚持科学理性。兼顾小城镇的价值合理和技术合理。

完整性原则:全面考虑各项规划影响因素,完善各项规划内容。

灵活性原则:注重适应性,加大规划弹性,留有发展余地。

创新性原则:探索新方法,应用新技术,促进体制创新。

独特性原则:挖掘特色要素,强化地域特色。

集约性原则:节约资源,通高效益,促进集约化发展。

连续性原则;尊重历史,尊重现状,远近结合,滚动发展。

可操作性原则:着眼长远,立足现实;政策到位,措施得力;强化规划的可操作性。

3 当前开展小城镇规划的指导思想

3.1 进行规划理论创新,建立统筹规划的观念。

(1)制定和实施小城镇规划,必须以建立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三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基本目标,坚持城乡统筹的指导思想。

(2)必须具备区域全局观念,制订综合性的规划;编制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实施由政府组织、部门协调、专家领衔及公众参入的规划编制体制。要实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乡规划统筹协调,避免三个规划内容打架,实现三规合一。

(3)在改革实践中,把一些做的好的,先进的小城镇规划经验理论进行总结,上升到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高度,形成一套完整的小城镇规划理论与技术管理体系,用于指导小城镇规划实践。

3.2 保障经费、建立健全规划机构,引进技术人才,规范管理

小城镇要保障规划经费,要建立健全相应规划管理机构。每个小城镇都要设立规划管理站所,至少要引进2―3名规划专业技术人才,将规划的编制、实施、管理等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充足的规划经费,做的有机构、有技术人员、有经费,改变规划缺机构,缺技术人才,缺资金的穷迫状况,真正使规划落到实处。要严格实施“一书三证”的管理办法和管理程序,,发挥其在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执法,不管是建设业主,是单位或行政领导,只要违反规划规定,就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3.3 完善规划体系,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要按照《城乡规划法》要求,依据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规定和标准,及时编制和修改小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想详细规划及必须的专项规划。认真研究小城镇的土地经济因素、城镇空间、城镇景观、综合效益分析等,科学编制各项规划,要达到规划编制的深度和要求,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3.4 突出文化内涵,塑造地方特色。

历史文化是小城镇所特有的,它是城镇特色中“最内在、最具有恒久力的东西”,是小城镇的灵魂。因此,小城镇规划设汁应结合本土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小城镇文化的涵盖面很广 ,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还包括民族文化、经济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小城镇规划应突出文化原则,塑造小城镇自己的特色。小城镇规划要更深一层地去“做文化”,力求做出地方特色、做出品牌。规划设计人员在对小城镇进行规划设计之前,要全面地调查、掌握小城镇历史、地域、建筑、民族、产业等方面的特色,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3. 5 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完善城镇体系规划

要把小城镇放到小区域乃至全国甚至全世界等大区域的视野中来审视,来规划。要在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小城镇的职能定位,要编制完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1)贯彻城乡统筹的规划要求,协调区域范围内的城镇布局和发展。确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城镇化发展途径和城镇体系,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

(2)明确区域内各级城镇的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对开发建设活动提出鼓励或限制的政策。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

(3)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实现区域基础设施的互利共享和有效利用。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4)通过不同空间职能分类和管制要求,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实行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各类用地的空间集聚。

3.6 强化生态理念,进行生态规划

历史教训告诉我们,那种粗放污染式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到了应该进行检讨,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时候了。决不能以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获取暂时的经济利益,必须切实保护好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以利于小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仅仅是市政建设问题,而是涉及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发展过程。保护生态环境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小城镇经济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小城镇规划应按照建设生态小城镇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规划设计,提高小城镇的形象和品位,吸引农村人口就近进入小城镇,加速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生态城镇是今后小城镇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规划是小城镇趋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强化生态理念、注重生态规划设计是小城镇规划应该遵循的必不可少的原则。

城镇规划设计例2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镇建设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但是,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城镇建设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城镇虽然不大,但却是一个综合体,因此,城镇规划工作是一项综合性与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在城镇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一定要重视城镇规划工作,根据城镇自身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城镇规划工作,以确保城镇建设可以长远地发展。

一、城镇规划设计的内容

想要对城镇进行规划设计,就需要了解城镇的特定的内涵,城镇包括自身整体的某一个空间或场所,以及城镇区域范围内和以外的城乡地区涉及到人们的生活的环境,这就要求了小城镇规划的对象也是面向这些的。因为就小城镇整体的规模而言是很小的,且相应的地段对应的城市设计和局部的城市设计的范围也不容易控制,这时就需要制定一个用“区域规划的城市设计”来展现“城镇群体协调”的设计目标。因为区域规划的城镇设计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因而在该阶段不需要进行单独编制,可以和城镇规划体系结合起来,同步工作。在总体规划阶段中,城镇的设计对城镇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这就需要城镇设计时要配合总体规划,首先就是对城镇的空间有着根本影响的部分进行探讨和研究,比如,城镇的发展背景、形态、功能、结构及其发展的方向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策略型的研究。策略型城市设计需要确定好空间形态的格局、构造景观系统、布置人文活动体系等一系列的整体设计。对城镇进行详细的规划,主要是从总体规划中进一步深化,以人为主,从动静两方面入手,以人类的视觉感官对城镇的空间环境的安排进行设计,但这一阶段的只是城镇的局部设计。还有就是小城镇的设计涉及到的有建筑群体的形态设计、道路交通的设计、绿化面积的设计、公共空间的设计等等。

二、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忽略城镇地域特色,规划布局呆板,千遍一律

在我国有成千上万个小城镇,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各异、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不同,因而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但近 10 年来,许多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趋同一面,不管地形、地貌,道路多以棋盘式为主、布局模式也均死板教条,没有创新点,公建都以四方、条状格局,没有特点 ,失去了小城镇本身应有的特点,不能吸引人,也会丧失了发展中的机遇。

2、规划脱离实际,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弹性差

目前小城镇的发展依赖于规划,但是有些小城镇规划设计让人担忧。 规划时完全忽略了小城镇的现状情况,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特色而盲目追求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未把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而不顾客观事实,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盲目扩大用地面积,盲目拆迁旧宅毫无考虑到居民的搬迁问题 ; 将现有绿地,绿化带防护林破坏 ,这不仅破坏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影响了人居生活环境。

三、加快城市规划建设的措施

1、重视小城镇体系规划,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整体效益,体现个体特色

小城镇是一定镇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小城镇规划时,首先必须根据其在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结合各自的产业特点,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地的拟定城镇性质,确定城镇未来的发展方向,主导产业,把握好城镇发展的方向。 与此,研究各城镇之间的相对位置,相互关系,安排城镇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协调解决各镇自身难以解决的资源共享,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重大问题 ,切实发挥小城镇对资源的集聚效应,以达到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2、结合当地情况,根据规划的标准,因地制宜的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结合镇区实际确定建设目标,本着可适当超前的原则,合理确定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盲目模仿大中城市的发展规模,脱离小城镇实际,把标准定得过高,而使规划难以实现。其次,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符合当地实际,认真分析其城镇优势 ,城镇性质来建立配套的基础设施,其基础设施不应是小而全,由于有些镇与县之间的距离很近,仅几公里,有些基础设施可以考虑依托城市 ,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生态型工业园是一个经济发展、 生态保护两者保持高度和谐,园区发展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高效、稳定、协调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工业区是具有一定循环利用资源能力的工厂企业在一定空间范围的聚集区。

生态工业区的工业一是要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工业项目,二是要将在资源及原材料使用上安排具有共性的企业集中布置,尽量形成合理的“工业食物链”,使上一级工厂排出的废料成为下一级或下几级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既减少污染物,又降低产品的成本。同时,同类型工厂相对集中布置,也有利于污染治理设施的集中配备,三是要提高厂区的绿地率。只有建立乡镇生态工业园区才能有效保证乡镇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水平,服务全镇。

3、加强城镇规划设计人才的培养

城镇的规划设计效率的高低与人才水平的高低有很大关系,加强城镇规划建设,需要由高素质的人才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才能保证建设目标的完成。当前我县城镇规划设计水平得不到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专业性的人才,因此在城镇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城镇规划设计人才的培养,可以从高校吸纳更多专业化的人才,在工作中加强对规划建设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城镇规划设计的队伍不断壮大,以更好的服务于本县城镇规划建设事业。。

4、加强工程建设监督管理工作

由于小城镇建设工程对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在未来工作政府和建筑企业以及社会都要进行通力的合作。首先政府要加强对工程的监督管理;其次企业更要提高对质量的重视度,提高自身的认识;再次群众也要积极参与其中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因为这项工程最终是人们来享受的,如果有质量问题也必将对自身造成危险。及时对工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就一定能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

5、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全民规划意识

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对信息具有选择性,规划实施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决定了规划的宣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充分运用利用电视、报纸、广播、展示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领导和广大群众都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从而保证规划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功能分区科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增强对规划成果的认识同时,要加强规划法宣传 ,提高各部门及人民群众对规划的严谨性,科学性,权威性的认识,自觉遵守规划,理解和支持规划城建部门的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县域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与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 ,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所以,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正确分析和逐步解决发展中存在问题,以科学规划进行引领,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城镇规划设计例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和城镇风貌整治为切入点,坚持“统一规划、精心设计、重点突出、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以凉山州“新农村百村示范”建设和“城市品牌”创建工作为重点,着力打造优美的新型村庄和良好的城镇风貌,推动我州农村和城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打造“新农村百村示范”为载体,以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努力实现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电视,实施改水、改厕、改厨、改卫、改圈,做到乡村环境建设达到净化、绿化、美化、亮化。

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抓好村落布局、村庄规划和民居设计,建设各具特色的新民居、新村落。在木里藏区开展牧民定居行动,搞好彝区“三房”改造工作,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促进城乡人口和经济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逐步实现城乡互促共进的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各县市要按照省州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力争用2年时间,使我州城镇规划建设和特色风貌塑造迈上一个新台阶。要进一步提升规划品位,完善城镇功能,打造建筑精品,优化发展环境。结合城镇风貌整治,整合城镇经济、环境、文化等资源和优势,着力塑造富有地域风貌、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城镇,做靓“魅力城镇”。提升城镇品位、提高承载能力,发展城镇经济、促进城镇增容,推进城乡统筹、拉动居民消费,推进“全域凉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重点

(一)切实抓好新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管理

1.抓好新农村的规划与建设

围绕发展主导产业、培植后续产业、扶持骨干产业、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基层组织政权建设和村庄建设,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村容村貌整治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村生态环境等,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争取在1—3年内实现全州30户以上的村庄规划的全覆盖。凡是已经有建设规划的村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建设规划要求审批农民宅基地(原则上一户一宅),不得在规划区外批宅基地;没有完成规划的村镇必须按要求完成规划编制,未完成规划编制前,严禁乱批乱建。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全州各乡镇均要设立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负责村镇规划建设的具体管理工作,同时要保证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办公经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结合我州实际,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条件编制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其它地区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要注意提高民宅设计水平,务求适用安全、新颖别致、塑造特色、美观大方,充分体现地方民俗风情,要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加强全州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按照村庄规划标准要求,配置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农民中尽可能多地享受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与城市居民共享现代文明。

年月底内,要组织编制完成全州122个新农村示范村的规划,同时,抓好3县的整村推进规划,编制规划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编制村庄规划要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进行,乡(镇)政府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上报县政府审批。根据规定,相关单位要组织人员对规划进行评审,评审结果作为示范点、“以奖代补”和安排新农村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有关部门要及时提供户型设计方案,供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农户在房屋建设时参考。

2.抓好新农村的风貌塑造工作

新农村的风貌塑造工作分为以下几个层次进行:

一是安宁河谷流域的新农村风貌塑造要全域、全程、全面地稳步推进;

二是相关县的县城到景区沿线的村庄要进行风貌塑造;

三是县际间的主干道沿线的村庄要进行风貌塑造;

四是一般村庄的风貌塑造。

在进行风貌塑造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做好农村的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治理工作。

(二)切实抓好城镇风貌整治与塑造工作

1.加强对城镇风貌整治与塑造规划

(1)突出县城的风貌整治与塑造

县城在城镇体系中是承上启下的纽带,其地位十分特殊和重要。按照省上要求,县城和规划人口在1万人以上的镇都要按城市各项建设标准编制规划,在县(市)开展城市风貌塑造工作,逐步形成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突出的县(市)。

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城镇风貌规划,在启动全州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同时,把加强城镇风貌规划建设作为提升城镇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强化城镇风貌规划,着力提高风貌规划覆盖率。目前,全州各县市已经陆续开展此项工作,譬如,正在进行城市的升级改造、木里县正按藏式风格对城乡建筑进行全面打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以举办“服饰节”为平台,正在进行的城市风貌打造等。全州16个县城及于今年月底内必须完成风貌规划设计。

(2)注重对镇乡的风貌整治与塑造

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把资源富集、交通便利、工业基础较好的中小城镇作为推进城镇风貌塑造的重点,实行以镇带乡、乡(镇)带村,从而推进我州城镇风貌塑造和城镇建设工作,进一步扩大就业能力,吸纳农业人口,有力地推进我州新型城镇化步伐。

(3)对全州各县市的风貌塑造,应分层次进行

一是安宁河流域的城市要全域、全程、全面地稳步推进;二是具有旅游产业的县的县城及县城到旅游景区沿线的城乡风貌整治;三是余下的县城的风貌塑造。

2.城镇风貌整治与塑造具体工作内容

(1)街道立面

拆除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对建筑物的外立面进行清洁,使建筑物外立面整洁整齐。

(2)建(构)筑物附着物

拆除影响景观的建筑物附着物。对广告及店招等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形成和谐统一的建筑形象。

(3)公共配套设施

开展立体绿化普及工作,推进拆墙透绿、古树名木保护、城市绿地清理等专项行动,对城镇道路两侧各类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公共绿地被侵占的现象继续清理,对现有城镇道路绿化、广场及绿地内绿化进行升级上档,添加完善公共空间内的公共设施,改善城镇环境。

(4)主要道路及节点光亮工程

加大对城镇主要道路及节点夜景工程整治力度。对已经建设的夜景工程项目进行清理,规范和整改不符合城镇夜景工程规划要求的项目。对重要节点应依据规划结合建(构)筑物增设夜景工程,让城镇夜景更加亮化、美化。注重对城区内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物的包装整治,对历史文化特色进行整理与塑造。

(5)公共空间秩序

对城镇道路、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的宣传栏、标识标牌、占道经营点位、车辆停放等行为进行规范治理,做到整齐划一、秩序井然,体现文明、有序的精神风貌。

(6)裙房卡口及棚户区

对城镇规划区内裙房卡口及棚户区进行清理梳理,增添设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镇形象和品位。规范、改造农贸市场建设,消除安全隐患。

(7)道路交通整治

对16个县城和主城区主要路段交通标识标牌设置和标志线划定,主要路段、重要节点车辆停放的作出安排,对违章占道进行清理,保持城市道路交通畅通。

(8)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抓好城镇供水设施建设和管护,提高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加快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及相关市政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环境质量,必须于年底前完成垃圾填埋场的前期工作,正在建设垃圾填埋场的县必须于年底前完成建设,污水处理厂已经完成前期工作具备开工条件的必须于年底前开工建设。加强等县(市)重点城镇道路交通设施和停车场规划建设,搞好各县(市)城镇小街小巷道路整治;加强城市防洪、防灾、防震以及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建设,努力提高城镇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1.5个百分点。配套完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县市政府要以新农村建设和城乡风貌塑造为总抓手,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落实经费和专兼职人员。制定工作方案,确立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班子成员和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强力推进新农村规划建设和城镇风貌专项整治行动。

(二)突出重点,打造亮点

年内重点完成全州122个新农村示范村的规划与建设,抓好3县省级示范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规划与建设,形成亮点,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积累经验,引领我州下一批示范村的打造工作。

要以各类城镇风貌规划(设计)编制、城市主要街道两侧和农村沿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的风貌整治、查处影响城镇风貌的违法建设行为、拆除影响市容及交通畅通的“裙房卡口”、改造旧城棚户区、拆墙透绿、改善环境为重点内容,针对建筑风格不协调、广告店招不规范、绿化景观环境品质不高以及农村、乡镇、城乡结合部等薄弱地区等难点,通过抓重点、抓示范、打造亮点,以点带线、以线促面,实现城镇风貌整治行动的整体推进。

(三)分类指导,推广经验

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实际选择不同类型城镇和示范村。既要抓好铁路沿线、国道省道、风景名胜区附近基础好的城镇和村庄,也要特别关注偏远地区和基础薄弱的城镇和村庄。积极探索总结河谷经济发达地区、偏远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贫困山区等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经验,及时推广多种类型、多种模式的新农村建设和城镇风貌塑造路子。少数民族地区要结合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弘扬民族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和城镇风貌塑造模式。要区别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标准,通过分类指导扎实稳步推动村庄规划建设和城镇风貌塑造,努力扩大城乡群众的受益面。

(四)通力合作,扎实工作

要充分认识到我州新农村建设工作和城镇风貌整治塑造工作的全局性、系统性、复杂性。在工作中,各县市、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部门工作的合力,既要严格工作纪律,又要做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实现规划与实际效果的有机统一。

(五)广泛宣传,发动群众

要积极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形式,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社会监督作用,大力营造氛围,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新农村和城镇风貌的规模效应,赢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各级新闻媒体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城乡风貌塑造行动,大力宣传工作动态及成效。把新农村建设和城镇风貌塑造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群众素质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六)多方筹资,加大投入

城镇规划设计例4

引言

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可以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促进乡镇企业聚集,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节约用地和环境保护。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小城镇建设是国家城市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时期城市发展方针。大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合理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小城镇规划的内容在目前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框架下,形成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阶段并不截然分开且带有城市规划和乡村规划双重特色的小城镇规划模式,一般称为小城镇建设规划,其内容通常分为3个部分:1)镇域总体规划;2)镇区建设规划;3)重要地段的详细规划或意向设计。

1 正确认识小城镇规划设计

从规划学的观点来看,一个合理的小城镇规划至少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超前性。即用改革和发展的观点,科学预测小城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做好小城镇规划工作。首先要考虑到地震的破坏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汶川大地震给我们每一个规划工作者都提出了一个警示,并对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搞规划很少考虑地震的影响,特别是对地质板块的运动,在以往的规划设计中并没有考虑,今后要认真分析规划区域地质灾害,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特别是地震灾害对规划城镇的破坏。小城镇规划的标准和起点要高,但不能脱离对小城镇未来发展的科学预测。二是科学性。即优化布局,节约土地,每个小城镇都要妥善安排各个功能区的协调发展。各个规划区的安排要合理,发展要留有余地,不同时期的建设任务要有衔接性,做到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三是本地性。即小城镇规划要体现地方特色。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因此,如果小城镇一味照搬大城市的模式,必将使小城镇失去自我,失去特色,也失去了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的意义。

2 小城镇规划面临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小城镇建设也逐步由以前的政府投资行为转变为市场调节为主的多元投资行为。小城镇的开发建设表现为多种经济法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是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的关系。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市规划体制无论在自身机构、管理体制还是规划方法等方面都难以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的小城镇规划对小城镇的土地和空间价值认识不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二是传统的规划管理强调的是计划性和强制性,若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进行管理,则投资商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容易影响投资商的积极性,若执法不严又容易产生各种腐败现象;三是小城镇规划代表的是小城镇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目前我国低水平的城镇规划管理机构难以承担起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关系的职能;四是传统的小城镇规划是以土地利用控制为核心的一种静态的物质规划,规划缺乏实施可行性论证和评估,造成了规划的目标过于僵化,实施中缺乏可操作性,难以适应干变万化的市场,从而造成大面积的违法建设;五是传统小城镇规划关注的是既定规划蓝图的实现,而忽视了小城镇对土地开发过程的调控功能,容易引起土地的投机活动等等。

3 要从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入手

3.1 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

3.2 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3.3 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

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要对开发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要从维护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进行限制。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3.4 要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

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应区域论区域。

3.5 要注重规划的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多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4小城镇规划设计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营造人性化的城镇新区。① 要使“人”成为小城镇发展的中心,为“人”服务成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目的。② 让农民有归属感,不要有距离感。小城镇是农民的小城镇,要让农民真正感觉到小城镇的舒适和方便,真正感觉到是自己的小城镇。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广大农民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③ 要制止或控制那种沿交通要道两侧发展的“龙形”规划。

(2)突出文化内涵,塑造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传统是小城镇所特有的,它是城镇特色中最内在、最具有恒久力的东西。因此,小城镇新区规划设计应结合“本土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小城镇文化的涵盖面很广,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还包括民族文化、经济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突出文化原则,塑造小城镇自己的特色。不要把小城镇新区规划仅仅当成规划去做,而要更深一层地去“做文化”,力求做出特色、做出品牌。规划设计人员在对小城镇新区进行规划设计之前,要全面地熟悉、掌握小城镇历史、地域、建筑、民族、产业等方面的特色,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3)强化生态理念,打造园林式景观。伴随着乡镇企业的繁荣和小城镇自身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的考验。小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表现在:企业、商业、居住等功能区划分不明显 乡镇企业沿路展开,分布分散 城镇内部绿化面积、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均达不到国家标准 城镇缺少园林建设,景观设计更是匮乏污水、雨水等地下管网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等等。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小城镇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规划和景观设计,提高小城镇的形象和品位,吸引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加速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生态园林城镇是今后城镇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设计是小城镇趋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生态建设进行景观设计使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协调统一是建设生态园林城镇的必然选择。因此,强化生态理念、注重景观设计是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该遵循的必不可少的原则。

城镇规划设计例5

根据我国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的小城镇就是城市,因此对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一般都运用和大城市一样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规范。但由于小城镇本身具有自身的特点,与传统的大型城市有很大的区别,在进行小城镇规划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城市和乡村的双重特点,以此进行的小城镇规划才具有良好的合理性。根据现行的我国小城镇规划设计分析,一般情况下的设计需要三个步骤,首先对城镇的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并结合城乡两方面的因素进行;然后对城镇的地区进行建设规划,规划的同时要结合大城市的全面建设规划方法进行;最后就要对重点的地段进行详细的规划,城镇的核心是城镇发展的重点,在进行城镇核心规划时,就要结合城镇的特点进行详细的规划。

一、小城镇规划设计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同时与环境相适应、平衡原则

小城镇的规划设计本身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并结合城镇本身的文化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从而提升小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小城镇在规划设计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对环境的保护,很多地方的小城镇在规划设计时没有对环境进行合理的保护,在建设后导致环境一度恶化,在进行治理的时候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

2.特色原则

小城镇与综合性大城市不同,大城市注重经济发展的地位,而小城镇则是要突出其本身的文化底蕴和自身特点。综合性规划设计的小城镇,一般都具有良好的自身特点,不管是良好的文化底蕴还是良好的园林景观小城镇,都突出了自身的特点。为了突出以人为本的要求,并避免出现很多相同的小城镇,就要重点考虑城镇的自身特点,并将其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在小城镇规划设计时,严禁生搬硬套,对于拿来主义要坚决说不。

3.合理布局乡镇工业

小城镇的工业是其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因此对于小城镇工业的布局,要做好多方面的考虑,既不能阻碍去发展的势头,更不能对环境造成影响。很多小城镇的工业发展具有盲目性,规模小分布散乱,没有核心技术,资源利用率较低,对环境有很严重的影响,这就是小城镇传统工业的基本情况。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对其进行综合考虑,从一个点着手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二、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以物质环境建设为尺度的规划设计模式,缺乏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

很多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往往以城市的发展为主要设计方案,这就导致城市在发展建设的同时,缺少对环境的保护,更不能突出人文的特点,长此以往建设成的小城镇只能成为快速发展的小城镇,不能成为具有自身特点的综合性小城镇。

2.注重“摊大饼”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历史文化的保护观念淡薄

对于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一定要以其本身的历史为基础,并深入的考察小城镇的风土人情,将小城镇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体现出来。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是小城镇在发展中凸显自我的基础,纯粹为了发展的规划,只能导致多方面发展而没有自我的专长。

3. 设计模式以功能主义和技术主义为价值取向,缺乏对人居环境的关注

小城镇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要求,如果仅仅为了提升城镇的发展而进行规划设计,必然导致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破坏。这样就会导致很多人离开小城镇,进而导致小城镇的发展受到全面的阻碍。

三、现代小城镇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思路

1.小城镇整体物质形象空间的塑造

对小城镇的整体物质形象空间建设和塑造,需要重点考虑的就是小城镇的重要公共空间和小城镇的实体。一般情况下规划设计的小城镇没有良好的公共空间,除了有街道以外,小城镇基本没有其他的公共空间,而城市的设计要求中规定,一定要有用作人们活动的良好公共空间,以此提升人们生活的质量,并要方便人们的出行。在空间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多层的特点进行设计,并结合所使用公共空间的具体作用,进行不同公共空间的综合性管理。小城镇的实体主要是城镇中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对于这些实体建筑,要有全面的设计考虑,既能满足城镇居民的居住生活需要,又要具有美观保护环境的特点。

2.小城镇整体人文形象的塑造

小城镇一般都具有长久的历史,我国的五千年文化底蕴很多都在小镇中有所体现,想要对小城镇的整体人文形象进行塑造,就要结合小城镇的文化特点,对城镇的独有历史和文化体现出来。在规划设计的同时,要将小城镇的特点进行合理的保护,并以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创造出具有独特特点的历史小城镇。对于小城镇进行规划设计的同时,要对其原有的道德和社会网络进行合理的融合,最好是不对其进行改变,以此保证其具有良好的道德的社会网络,并以此提升每个小城镇居民的安全度和满意度。

3.突出文化内涵,塑造地方特色

文化的内涵是城镇规划最值得重点注意的,但也要对其本身文化特点进行整合,将城镇文化中的多方面文化如民族文化、经济文化、宗教文化等进行合理的布局。当新型的小城镇规划设计开始前,要对小城镇的文化特点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以此确保小城镇规划设计时能够全面顾及到历史、建筑、民族等多方面的自身特点,以此确保规划建设的新型城镇具有良好的文化内涵。

4.强化生态理念,打造园林式景观

小城镇在整体规划设计后,建设成的新型小城镇必然是具有良好生态特点的园林城镇,因此生态建设是小城镇规划要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体现。想要将小城镇建设成具有良好绿化的园林城镇,就要在城镇规划设计时做到全面结合城镇的环境特点进行综合性规划。对于乡镇企业的分布,要做好居民区和商业区以及企业区的分开,并将城镇的景观设计放到设计的重要地位,结合高标准的生态规划标准进行小城镇的景观设计。

结束语:根据我国的小城镇规划的规定和专家的预测,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速度增长开始进入最后阶段,我国目前已经有将近2亿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这对城市是十分严重的考验。小城镇作为主要的农民聚集地,必然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带来巨大的商机,只有做好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才能为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发展铺平道路。希望本文对我国小城镇规划设计的分析和探讨,能给每个从事小城镇规划设计的人员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唐建兵,王玉琼,张薇.旅游业和小城镇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

[2]于今.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协调城乡发展步伐[J].小城镇建设.2013(04)

[3]伦海,徐敏.小城镇的生态建设[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05)

[4]周向红,袁瑞娟.现代城市住区规划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开发.2014(07)

[5]荣西武,文辉,郭建民.完善小城镇规划管理的思路和建议[J].小城镇建设.2010(01)

城镇规划设计例6

前言

最近几年的小城镇的规划规模逐渐变大且也十分得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这种不可阻挡的形势令城镇总体规划越来越受到关注,从编制规划到审批,每一个环节都有法可依,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正走向一个新的局面。因而,对小城镇的规划建设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认真研究其设计的内涵意义,积极研究从理论到实践,促进发展。

1 小城镇规划设计的内容

想要对小城镇进行规划设计,就需要了解小城镇的特定的内涵,小城镇包括自身整体的某一个空间或场所,以及小城镇区域范围内和以外的城乡地区涉及到人们的生活的环境,这就要求了小城镇规划的对象也是面向这些的。因为就小城镇整体的规模而言是很小的,且相应的地段对应的城市设计和局部的城市设计的范围也不容易控制,这时就需要制定一个用“区域规划的城市设计”来展现“城镇群体协调”的设计目标。因为区域规划的小城镇设计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因而在该阶段不需要进行单独编制,可以和城镇规划体系结合起来,同步工作。在总体规划阶段中,小城镇的设计对小城镇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这就需要小城镇设计时要配合总体规划,首先就是对城镇的空间有着根本影响的部分进行探讨和研究,比如,小城镇的发展背景、形态、功能、结构及其发展的方向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策略型的研究。策略型城市设计需要确定好空间形态的格局、构造景观系统、布置人文活动体系等一系列的整体设计。对小城镇进行详细的规划,主要是从总体规划中进一步深化,以人为主,从动静两方面入手,以人类的视觉感官对小城镇的空间环境的安排进行设计,但这一阶段的只是小城镇的局部设计。还有就是小城镇的设计涉及到的有建筑群体的形态设计、道路交通的设计、绿化面积的设计、公共空间的设计等等。

2 小城镇规划设计的注意问题

2.1 保留小城镇特点

在我国,有许多的小城镇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在规划设计中一般突出小城镇独具地方特色的可识别性,是营造出小城别具一格的风貌的重要方法。尤其是一些在历史上有名的传统古镇,它们的城镇形态、可感知性和识别性都十分强大,当人们进入小镇时,或在边界时就可以清楚地感知到目的地。因而,这些小城镇可以利用自身的历史文化风貌与当地的第三产业旅游业相结合,开发旅游资源。

小城镇风貌是其长期的建设历史和特殊的环境相结合的产物,是相互适应的过程,极具鲜明的特色。在进行城镇规划设计时,可以利用历史文化风貌的观赏游览来设计,不仅充分展示了文化特色,还可以结合现代设施和技术,把握好“文化节点”营造出富有本地区特色的空间景象,避免了“千镇一面”的现象。

本土文化也是小城镇设计的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不管是什么地方,都应该保持自身的风格特色,立足历史文化根源,将抽象的转化为具体的空间展示出来。最后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应该将目光放到其形态的可感知的研究,利用土地、交通等来构建整体的空间设计,避免“贪大求洋”,不伦不类。

2.2 确定合理设计尺寸

目前,小城镇的发展正处于一个上升的趋势,其速度和规模都发展迅速。在小城镇规模的日益扩大下、机动交通的引进,传统的步行尺度已经完全不能够适应小城镇的发展了。而且,盲目的追求宽大的街道和广场,使得与周围建筑的体量与高度格格不入,不仅让人感到空旷、寒冷,还有就是容易造成土地的荒废,而且,还有许多因素牵制着小城镇的发展,因此,确定小城镇的一个合理的设计尺度和如何建立合理的空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体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所以,在小城镇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其动态应变力、近远期目标、环境容量等,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实际的资源条件、经济能力,科学的、客观的、合理的确定城镇人口与用地规模,避免城镇无限扩张,也要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

2.3 挖掘景观素材

小城镇的景观素材一般有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其中自然景观是由山体、植被、水域和地貌等构成的;人工景观是由古代建造并且遗留至今的文物古迹和现代建造的建筑、艺术品等构成的。规划设计师在设计之前应充分了解小城镇外在和内在的设计素材,在规划设计中不断提炼出景观素材,利用这些塑造小城别具匠心的风貌特征,并融入到小城镇的空间形态中去。因而,详细观察、记录、分析并挖掘小城镇的景观素材是其规划设计的基础资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2.4 注重空间的轮廓设计

想要为小城镇创造出优美的空间轮廓线,就需要研究小城镇原有的轮廓、区域背景和自然背景,还要保护其自然特色、历史现象,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的构造出新景观,提供新的景观点、线和面。对小镇现有的轮廓分析,规划出以后的变化趋势,进行制高点的设置,控制好视线范围的平面和剖面。小城镇的空间视觉效果取决于自然景观、空间形态、社会风貌等组合在一起的整体效果,以及轮廓形态和视觉效果的设计。小城镇的空间形态不能平铺直叙,应该要充分运用起各种景观要素,设计出一个变化丰富、具有本地特色的空间组合,令其层次清晰。因此,重视其用地布局对空间轮廓的构成有着很深的影响,在总体规划时应同时研究整体的轮廓设计。

2.5 建立绿化开放空间

小城镇的规模比较小,周围大多会被农田、树林等自然环境包围着,像农田、山野、水系等都是上好的天然的防护用地和大环境绿化,如果在这样绿化环绕的小城镇再建设大公园或者广场,就是浪费。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应该是完善小城镇的绿化,让绿化系统网络化,要保护好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的多样性、连续性,尽量减少水土流失、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抗干性、演替群生能力。在设计时要注意利用自然景观构成的开放空间的基体,例如,陡坡、深谷、自然岸线等等应该是永久开放性的空间。将其自然山水格局和绿化体系结合起来,以生态原则为准则,来确定土地形态各自的差别、价值及限制,由此确定开放空间,构建一个和谐的开放空间系统,令其处在一种生长的趋势,并能够引导城镇的可持续、良性的协调发展。

3 结语

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必须以正确、适宜、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处理特色与通俗的关系,以切实提高整体质量为目的,注重改善小城镇的空间环境的质量,来达到一个效果良好的设计,也为小城镇的日后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平台。

参考文献:

城镇规划设计例7

中图分类号:TM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城镇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在整个城镇规划设计中,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是人们的不断追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的增强,在城镇规划设计中低碳理念产生并逐渐得到广泛的运用。该理念的出现对城镇规划设计的影响是深远的。然而,如何更好的落实该理念,如何在城镇规划设计中更好的落实低碳理念,这些都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文章主要探讨分析了低碳城镇规划设计的意义,并提出了推行低碳城镇规划设计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能够对新型城镇规划设计中更好的推行低碳理念发挥借鉴和指导作用。

二、低碳理念及低碳城镇规划设计的概念

1、低碳理念。低碳理念是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而产生的新的理念,它要求人们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它倡导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废旧循环利用,节约能源资源,最终实现城市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2、低碳城镇规划设计的概念。低碳城镇规划设计是指在城镇规划和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并利用自然环境因素,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使城镇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低碳城镇规划设计就是在规划设计的时候,通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各类废物的产生,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低碳城镇规划设计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策略之一。

三、推行低碳城镇规划设计的意义

作为一种新的城镇规划设计理念,在城镇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推行低碳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的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低碳城镇规划设计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缓解当地资源压力,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比如,在规划设计的时候,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设计低耗能的建筑物,倡导低碳排放生活方式;通过就近获取建筑材料来节约运输成本;通过运用各种节能墙体材料来实现建筑物的保温节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等以上规划设计策略的运用,都能够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拓宽建筑材料使用范围。运用低碳城镇规划设计理念,能够推动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有利于拓宽材料的使用范围,为新材料的进一步运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为了满足低碳城镇规划设计的要求,在工程建设中采用各种新型墙体保温材料,各式各样的新型的建筑材料也被不断的研发出来,并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拓宽了建筑材料的使用范围。

3、有利于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城镇规划设计有利于资源能源的节约,降低碳排放量,而通过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节约资源,启动整个社会的低碳行动建设,有利于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四、低碳理念下的新型城镇规划设计的策略

正因为低碳理念对城镇规划设计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城镇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以低碳理念为指导,并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更好的推动低碳城镇规划设计的运用。结合城镇规划设计的实际工作,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做好城镇的整体规划设计。在进行城镇规划设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文化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从整体着眼,优化规划设计,做好对道路、建筑、产业、能源等的整体规划设计工作。优化各种设施的布置,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倡导低碳排放理念,为城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因地制宜。低碳城镇规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地域条件,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采光、通风,集热和制冷,从而降低这些方面带来的能耗和污染,减少人们为达到这个目的而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减少碳排放量。例如,在日照充足的西北地区,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非常必要。而对于阴雨过多的地区则没有必要利用太阳能。对于寒冷地区,应该在保温材料方面增加投入。而在炎热地区则要考虑遮阳板的方位和角度,这样能够防止太阳辐射,避免产生眩光,充分利用各种有利于条件来为生产生活服务,降低城镇人们生活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量。

3、尊重当地环境。低碳城镇规划设计首先应该保证规划设计的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经济性,在此基础上,并结合当地的环境特征,尊重当地环境。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地理特征、人文环境等因素,了解当地气候、水文、资源、交通等各方面的资料,使得城镇规划设计与当地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合理规划各项城镇设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量。

4、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城镇规划设计的时候,建筑材料的选择是一项重要工作。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该选用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小的材料,尤其是优先选用无放射、低挥发、低活性的材料。在选择油漆、胶水、粘合剂、地板、木板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它们的优良性能,还要考虑它们有无毒物质的释放。此外,还要注重外墙保温节能材料的使用,这样能够减少人们家居时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碳排放量,以采暖空调为例,如果使用绝热维护材料,能够有效节能约50%。

5、重视利用可再生能源。城镇规划设计的时候,尤其是要重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例如,利用空调冷凝热作为生活热水的辅助热源,利用太阳能热水作为日常生活用水,利用太阳能光电系统支持日常生活用电。不管使用何种能源和技术,都要重视节约,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有利于能源的收集,充分收集和利用能源。

6、采用节能新技术。在能源使用的时候应该注重节约,根据日照强度调节室内照明系统,换气系统、节水系统;重视对能源的回收和二次利用;使用耐久性强的建筑材料;重视节能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7、做好道路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的规划设计。加密公交站点的布置,提高交通的便利性,减少私家车的出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按照合理的服务设施半径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等,倡导就近就医、就学,合理设置大型商业服务中心,减少人们外出购物的距离。在市场设施布置的时候,重视运用采暖节能系统,合理布置污水处理设施,对污水进行处理和综合运用,重视收集和利用地表水,加强对废弃物的再生利用,从多个方面入手,落实低碳理念,更好的促进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低碳城镇规划设计是城镇规划设计新理念,它对整个城镇规划设计的影响是巨大的。今后在城镇规划设计的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以低碳规划设计理念为指导,合理规划,科学设计,以降低碳排放,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注重保护自然环境,使城镇建设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城镇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寻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周巍.基于低碳理念的园林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秦宇楠.基于低碳理念下的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城镇规划设计例8

【中图分类号】TU398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196-01

一、前言

就小城镇而言,其特点是区域小、人口少;商业、金融、行政、居住、生产等区域的分布相对集中,由于其发展的阶段性及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其空间的混合,不协调的发展比比皆是,要改变其现状是比较令人头痛的问题,旧城区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今天的社会发展。单从交通方面说,就显而易见,停车位数量不足,街道狭窄,不能适应现时机动车保有量的发展,大规模单行线或步行街显然也起不到作用,其可实施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基于这种矛盾,城镇自然就不断向外扩张或另建新城。这种情况下,与基本农田政策及大规模动迁就形成了摆在眼前的尖锐问题,限制了其发展的规模及选址,相当难以协调。

二、小城镇规划及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1、一哄而起、遍地开花搞建设。

不顾小城镇的具体客观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建设能力,盲目拉大城镇骨架,遍地开花搞建设,既没有真正把城镇建好,又浪费大量人力、大面积的耕地,结果欲速则不达。

2、城镇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虽然一些城镇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和进步,但在城镇建设上仍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城市化进程的整体推进。

3、财政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欠账多拖了城镇建设的后腿。

城镇供水、排水、环卫、防洪、路灯、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明显滞后,出现了路上倒污水、处处放垃圾等不良现象。

4、规划滞后于建设及规划执行不到位,建筑档次不高影响了城镇建设的整体形象。

三、如何加强小城镇规划及建筑设计

1、提高认识,形成共识是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基础。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甚少,人口却大部分都居住在农村,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当今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小城镇规划与建设是农村改革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点和突破口,在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村工业化、集镇城市化,实现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增强对规划建设好小城镇的决心和信心。

2、强化领导,健全机构是小城镇规划建设的保证。

小城镇规划建设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领导应站在工作第一线,指导、指挥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规划建设专业人员要及时到位,跟踪管理,指导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及时提出一些改善规划、优化建设的专业技术性建议和意见供领导决策。及时解决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3、编制一个具有小城镇自身特色实时超前的规划,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关键。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是发展的方向。规划应适当超前,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重科技、合理布局、一步到位,根据本地的经济水平,建设可分期进行,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一个合理的规划对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城镇规划必须强化区域意识,与区域规划相结合。小城镇同周边农村、城镇以及中心城市之间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要克服就城镇论城镇,孤立地着眼于单个城镇的发展定位和规划建设,而要从镇域、县域以及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和全局的高度和思路来编制城镇规划。同时,小城镇规划应该根据其社会条件、经济状况、地理位置、人口数量等具体特点因素考虑,编制符合当地实际的规划,经有关专家、学者、领导评审通过,报政府或其主管部门批准,作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依据。

4、加大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前提。

小城镇建设除有一个好的规划外,还必须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上去了,城镇才有生命力,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小城镇基础设施是促进小城镇社会化,保证小城镇生存运转及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

5、因地制宜,坚持项目带动是加速发展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动力。

在加快小城镇建设中,应防止一哄而上、遍地开花搞建设,及时制止贪大求洋等不良倾向。政府应该制定一些配套政策和措施,如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服务态度,减少办事环节,鼓励具有实力的个人、单位、企业进城投资,搞房地产开发,厂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招商引资,积极争取外资建设,以加大小城镇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只有项目的发展和推动,城镇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才能实现。同时要深挖小城镇的发展资源,以开发区建设为着力点,加快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发挥它们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靠项目把小城镇支撑起来,突出特色,以项目建设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城镇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得以迅猛发展。

6、规划突出地方特色是小城镇建设的精品和结晶。

城镇规划设计例9

一是努力实现家庭旅馆上档升级。按照突出特色、严格管理、整合资源的原则,不断加大家庭旅馆建设力度。在硬件改造上,积极协调区规划、房产等部门,以建设别墅式家庭旅馆为标准,逐步对各村家庭旅馆进行改造升级。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加强内部设施建设,使其达到布局合理、设备齐全、风格独特、装饰典雅、安全卫生并突出我区文化特色的星级旅馆标准。在软件建设上,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联合公安、卫生、质检、工商、消防、旅游等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与旅馆服务有关的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市场营销、收费标准、行业自律等方面的制度,并对服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不断提高家庭旅馆整体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宣传推介方面,将家庭旅馆与我区旅游品牌进行有效整合,采取召开推介会、网上宣传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以切实起到增加客源、促进发展的目的,努力打造东西部各具特色的家庭旅馆服务区。二是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和特色旅游产品加工业。借助我镇南临渤海的区位优势,结合休闲旅游,在全镇各村大力发展“渔家游”,力争早日建成几处集养殖、垂钓、游乐、餐饮、度假为一体具有*特色的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与此同时搞好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扩大规模,打造北戴河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好的经济效益。三是不断扩大特色种植业规模。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对现存耕地村农业种植业进行整体规划,重点发展与我区城市定位相匹配的花卉苗木、特色优质果品种植业。积极协调区相关部门和市区相关专家,为农民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力争早日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集观光、采摘、销售为一体的陆庄村、丁庄村特色果品种植基地。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采取外出招商、网上招商、以商引商等多种方式招商引资。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搞好管理和技术创新,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和旅游纪念品生产项目。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加快培养农民技术人才,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门人才,创新人才机制,深化体制改革,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努力构建环境优美宜居型城镇

一是借势“三年大变样”活动,改变全镇环境面貌。在结合*镇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协助区委、区政府完成好西港饭店片区以及农机站门前临时建筑拆除工作;结合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加强各村“三化”建设工作,致力于加快村容村貌的改善,以期达到改变全镇环境面貌,提升环境档次的工作目标。二是完成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按照全区制定的西部五村修建性发展规划,以配套富士康项目建设为目标,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要求管理的原则,立足于壮大经济基础、完善城镇功能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在西部陆庄、丁庄、河东寨村三个村实施欧洲风情村建设工程。力争将西三村建设成集商业、娱乐、生活、农业观光为一体富有欧洲风情的现代新村,并为其提供和倡导自然、休闲、随心所欲、富有人情味的欧式生活方式,打造世界一流的沿海城镇品牌,为吸引外地客商到我镇投资兴业和旅游宜居提供良好的环境。三是做好拆迁改造工作。加强对赤土山村拆迁改造工作的重视程度,定期向区委、区政府汇报拆迁工作及拆迁区稳定工作进度,并及时协调各相关部门共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四是加大管理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加强镇城管中队建设,不断完善城管中队职责,以疏管结合的方式加大各村小市场及重点路段的管理力度。同时,尽力妥善处理好市容管理与民计民生的矛盾。

三、加强安全稳定工作力度,努力构建合谐平安型城镇

一是夯实基础,做好普法、民调、社矫工作。加强法律宣传,提高村民法律意识;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调,防止矛盾激化;有效落实社区矫正工作,防止矫正对象再次犯罪。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对村级综治稳定工作人员重新进行登记,同时,加强基层队伍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和责任感。对因年龄问题不再适合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进行调整。三是加强重点人及重点地段稳控力度。加强对“6.10”对象的监控,围绕每一名重点人员都制定帮教组织和监控力量,对等近年来一直缠访、无礼上访的上访户,加大监控力度,并严格执行信息反馈制度,确保不发生越级访事件;将人员比较集中的草厂村便民市场、刘庄村红石路市场、两宫市场确定为重点整治场所,增加治安巡逻人员,充分发挥治安岗亭作用,保证报警电话畅通,确保安全稳定。四是突出重点,确保暑期期间稳定。镇、村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专项投入,在暑期期间加强中直、省办等重点区域监控,防止负面事件发生。五是宣检结合,消除安全生产隐患。采取多种渠道,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高度关注、广泛参与、积极有效监督安全生产工作的良好氛围;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共同把好检查关,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责令整改,努力将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构建社会进步和谐型城镇

城镇规划设计例10

1小城镇规划设计遵循的原则

1.1以人为本,同时与环境相适应、平衡原则作为小城镇主体的人,在积极努力改造改善自身赖以生存环境的同时,又不自觉地破坏了自身生存的环境,通过生产和生活将大量废弃物排向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直接破坏小城镇的生态系统结构。近年来,作为农村中心的小城镇人口增长很快,由此带来的小城镇污染日趋严重,往往超过小城镇的环境容量及自净能力,引起小城镇生态环境系统调节能力失控,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别人的身体健康。故要特别注重人与环境系统协调一致的原则,乡镇的工业布局、人口规模、不能超越环境提供的保证程度。

1.2特色原则

特色是小城镇的灵魂,它可以树立小城镇良好形象,提高小城镇的知名度,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如果有历史传承下来的特色固然很好,但即使没有我们也可以积极去创造,特别是生态景观特色方面,由于小城镇规模小,形成特色的景观要素也少,故在小城镇的生态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个性与特色”,小城镇景观要“小而精,小而特”,要综合运用生态、文化的观点去创造组织这些景观,形成“以人为本”的各自特色,也将避免“千城一面,万屋一统”的尴尬。当然,我们所说的特色一定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不能生搬硬套。

1.3合理布局乡镇工业

乡镇工业结构与布局实质上就决定了小城镇技术经济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同时又体现了小城镇的产业特色。因而乡镇工业的发展与布局直接关系到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直接关系到小城镇的环境保护和优美环境创建,是小城镇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核心。把乡镇工业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合理的规划布局与引导发展,对于完善小城镇技术经济系统结构与增强小城镇技术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良好循环都是及其重要的。

1.4对现有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节约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原则水、土是人类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是小城镇居民赖以生存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基础,对它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小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结构的演变与优化。目前许多小城镇土地利用粗放,摊大饼式扩张,有的是搞政府形象工程,有的是圈了地闲置几年不管。而对于日趋紧张的水资源,不仅因给排水设施简陋导致污染严重,而且从人为的节约意识上而言,造成的浪费也十分惊人。绝对不能把水土资源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即使是土地扩展潜力大、水资源暂且充足的小城镇,随着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人均资源必然减少。

2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以物质环境建设为尺度的规划设计模式,缺乏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

1)物质性的规划设计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表现为:“经济理性”和“发展优先”的思想。在小城镇规划与设计中,一般也将反映自然特征和状态的地形测量资料、气象资料和水文资料等作为分析和考虑的主要内容,并作为土地适宜度分析的主要评判依据,而地形地貌存在的生态价值则考虑较少。

2)小城镇规划中的景观与绿地规划仍停留在追求空间视觉效果的形式层次,强调人工对环境的改造,以期在短期内获得崭新的景观。

2.2不注重地方特色,盲目套用大城市的模式,小城镇结构形态环境雷同

1)小城镇规划中“技术乌托邦”的思想与文化的趋同性带来的小城镇规划色的缺失。

2)小城镇规划对特色的认识有待全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a仅注重规划中的物质特色,忽视了小城镇特色中的非物质要素。b小城镇特色应是一个整体,从结构形态规划,用地总体布局到详细规划、单体设计的各个步骤,从小城镇总体景观到街道、建筑都是其特色所在。

2.3设计模式以功能主义和技术主义为价值取向,缺乏对人居环境的关注

1)过于强调理性分析与功能分区,缺乏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

2)缺乏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和综合思想,人居环境观念淡薄。

3)我国目前小城镇规划属于物质性规划,主要解决小城镇物质环境建设的空间布局问题,以理性安排小城镇物质建设的布局和顺序为特点,注重理性分析,而形象思维欠缺。

3现代小城镇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思路

3.1小城镇整体物质形象空间的塑造

3.1.1小城镇的主要公共空间

传统的小城镇除街道空间外,往往缺乏良好的公共空间。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城市设计要注重小城镇的重要公共建筑空间、街道空间、广场空间及河流绿地等公共性空间的营造。

1)城市设计要结合建筑的功能、用地的性质以及人流活动规律来形成不同功能和不同性质的小城镇公共活动空间,如居民公共活动空间、交通空间及自然风光地带等,从而满足小城镇居民多种活动方式的需要。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要结合主要的公建如活动中心和商业建筑等布置;交通空间要结合居民的出行方式、重要的交通场站和小城镇的布局特征进行布置;自然景观空间的塑造要结合河流、山体、林地等自然景观因素,同时考虑园林绿地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建立小城镇良好的自然景观空间。

2)要丰富小城镇的空间层次,空间层次的丰富不仅要建立不同功能和性质的公共空间,而且要建立不同规模的相同性质的空间。如绿地的建设要分类别,按照服务不同地域范围来确定,按照镇区、片区来设定;如广场的建设要考虑不同功能组成,交通集散、休闲娱乐、集会、市政等不同内容。

3.1.2小城镇的实体

小城镇的实体是指城镇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等,是小城镇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小城镇的实体,城市设计主要考虑公共建筑的组织,小城镇建设规划中城市设计主要重视小城镇公建的组织,目的是保护城镇景观,创造和谐与协调的城镇面貌,并控制建筑实体与空间的比例关系。城市设计道德要使公共建筑合理分布,形成小城镇的主要景观节点和次要景观节点,从而建立小城镇的实体景观系统;其次,要注重小城镇轮廓线的控制,城镇轮廓线组织的关键是合理控制建筑物高度、体量和体形等,使主要因素成为城镇轮廓线的主要控制,使次要因素处于从属地位,从而使城镇轮廓线具有一定的清晰性,丰富小城镇的总体空间。

3.2小城镇整体人文形象的塑造

3.2.1历史文化环境的表达小城镇一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历史遗产,在每一个特定地区,种族群体的文化传统及其演进对城镇空间的组织与发展产生影响,形成了城镇空间的文化特色。因此城市设计要注重城镇历史文化形态的延续性。

在城市设计方面:1)要充分尊重地方文化,强化地域文化特征,把历史文化因素融入到小城镇景观设计的总体构架之中,保护一切有价值的历史遗存如村落布局、居民生活方式和民俗民风等,使小城镇的人文特色得以延续,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如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等进行重点保护;2)要处理好特色保护和小城镇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等的关系,使特色保护和各项用地布局、社会环境效益相结合;3)由于小城镇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空间环境,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还要反映当代城镇生活,创造出既具有浓厚人情味,又具有时代感和个性特色的小城镇风格。

3.2.2意义性环境的表达

小城镇的意义性是由空间要素及实体要素所具有的内在文化涵义,主要是由历史传统、社会习俗、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及聚居方式等的影响所形成。小城镇的意义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和实践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小城镇的环境意义不仅能使环境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安全感和归属感等,而且和居民的生活融为一体,使得生活环境更加动人。因此,城市设计要加强环境的意义,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充分注重社会习俗和思想观念等的影响,对小城镇形体和空间的造型、尺度及色彩等进行规定,从而使小城镇的整体环境具有一定的意义。

3.3突出文化内涵,塑造地方特色

“历史文化是城镇所特有的,它是城镇特色中最内在、最具有恒久力的东西”。因此,城镇新区规划设计应结合“本土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城镇文化的涵盖面很广,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还包括民族文化、经济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新一轮的城镇新区规划仅仅当成规划去做,而要更深一层去“做文化”,力求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4结语

总之,随着会社会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城镇的规模也会持续地增长,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会逐步提高。在这种形势下进行小城镇新区规划,就要求城市规划师们树立超前意识和发展观念。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