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生命意义研究模板(10篇)

时间:2024-02-04 14:51:44

生命意义研究

生命意义研究例1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要去哪里?” 是人类历史上对生命最深刻的追问。这种对于生命及其意义的追问。一提到生命,人们把它抽象化为一个神秘的概念,或把它看成世间生物都一样的基本存在形态。由于缺乏对生命的认识、理解、热爱和敬畏, 当个体面对自认为无法应对的压力和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就容易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作为最彻底的解决方式,或者以伤害他人生命或其他生物的生命作为缓解压力的手段。

一、生命意义感的定义

生命意义感是一个模糊且难以界定的概念。Frankl(1969)提出人需要为某事或某人而活,人们需要他们的生活意味着什么,即有目的有意义。这种意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独特的,需要他自己去发现。

Crumbaugh(1973)认为生命意义是一种能给予个体存在有方向感与价值感的目标,通过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个体可以获得“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的认同感。

Hedlund(1977)认为生命意义指的是个体的意义,也就是“个体存在的理由”,当个体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理由时,个体就会感到有力量,并觉得自己存在是有价值的。

Fabry(1980)将生命意义分为两个层次:终极意义和此刻的意义,前者指宇宙中有一超越人类、且无法被验证的规律,有人称之为“神”,有人称之为“自然”,或其它名称如“道”;后者指在生命的每一瞬间皆有一个有待实现的使命,个人只能以负责的态度来对待。

Yalom(1980)也认为生命意义有两个层次:宇宙生命的意义和世俗生命的意义,前者指宇宙中有一不变的规律,而这规律是超越于个人之上或之外,非人类所能理解;后者指即个人有个有待实现的目标,在这过程中,个人可体验到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的。

释慧开(2001)对人生的意义看法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深入地探索人生的意义。

综上所述,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生命意义感的定义越来越全面,尽管许多的学者对生命意义的定义不尽相同,但他们普遍都认为生命意义包括生命存在的价值和生命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两个方面。生命意义是属于高层次的心理需要,透过思索个体生存的理由或目的,找到生活的方向和目标;且每个人的生命意义会随着年龄、身分、角色、时空的不同而转变,同时生命意义感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生命意义包含着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是需要去引导与发现的。

二、生命意义的测量

在生命意义的测量中,问卷是最为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下面将介绍一些最为常用的问卷。

(一)生活目的量表

Crumbaugh和Maholick(1964)是最先根据Frankl的概念采用心理测量的方法来测量生活的意义。早期的研究几乎都是采用这种量表来测量Frankl的生命意义结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0到0.90之间。后来Crumbaugh (1977)又发展了对抽象目标的寻求量表以补充生活目的量表。

(二)生活指数量表

Battista和Almond(1973)编制了生活指数量表一种28个题目,5点计分的多维度量表,克服了生活目的量表的一些缺陷。Debat(1990)报告了Fulfillment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0,Framework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79。

(三)生活目的的问卷

生活目的问卷由Hablas和Hutzell(1982)编制,该问卷是一种单维的自我报告问卷,操作简单,用来测量社会机构中老年个体的生活意义。对年老和酒精中毒患者的研究发现LPQ与PIL的相关在0.60到0.84(Hablas&Hutzell,1982)。

三、生命意义感的实证研究

(一)对生命意义感现状的研究

周娟(2005)采用《生活目的测试》对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意义感总体状况不容乐观。42. 8%的学生处于生命意义和目的不明确状态,26.1%的学生处于生命无意义、无目的状态。

(二)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20世纪70、80年代。西方文献中出现了许多有关生命意义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Zika和Chamberlain发现,在生命意义和情绪健康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生命意义能够持续地预测心理健康。Ganellen和Blaney的研究发现,淡化自我―――个同“意义”密切相关的概念,能够调节由应激引起的忧郁情。Coleman等的研究发现,药物成瘾与找不到“存在”的理由或生命意义有关。Yarnell(1971)的研究发现生命意义分数愈高的受试者,越少感到焦虑情绪,对自己的信心愈高。Reker(1994)的研究则指出,个人生命意义是健康最有力的正向指标;Weber(1996)则发现高生命意义感的人倾向于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

(三)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1. 性别。生命意义感是否受性别的影响,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一种观点认为,女生的生命意义感得分普遍高于男生,贾林祥等(2008)采用《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研究发现男女大学生的量表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何英奇的研究一致。另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无性别差异。

2. 年龄。Frankl (1986)指出最容易质疑生命意义的阶段是青春期。国外Meier和Edward (1974)研究结果发现 13-15岁和17-19岁两组青少年在生命意义量表之得分显著低于其它年龄组,表示青少年的生命意义感较低。

3. 不同生源。盛正群(2007)的研究发现,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生命意义的整体感差异显著。贾林祥等(2008)的研究结果,自农村的大学生意义意志因素评分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但也有部分研究显示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生命意义并无显著差异。

4. 家庭教养方式。关于生命意义的相关研究中,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较少。江慧钰(2001)探讨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家庭气氛融洽的高中生,其生命意义相对较高,即高中生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会受到其家庭气氛融洽与否的影响。

四、研究不足

综观以往对生命意义感的相关研究,发现国外对生命意义感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我国目前在生命意义上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而更多地是将它看成一个哲学问题,忽略其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在很多的研究中也存在着不足:

(一)关于生命意义的概念内涵尚不统一

生命意义是一个包含意义比较多的相对分散的概念,目前西方大量的实证研究也都是选择各自比较认同的理论来进行定义并验证,各研究者在同一维度上有时会出现完全相反的结论。因此,如何结合我国实际,确定我国生命意义的概念及结构是个待解决的问题。

(二)关于生命意义的测量不成系统

由于概念的差异相应地也产生了不同的测量方法。不同的测量工具是否测量的同一种结构还有待验证,而往往同时不同的测量工具对同一个因素的研究结果也不同。因此,应该严格遵循科学方法,确定生命意义感的测量工具,确定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三)取样不全面

目前考察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人口统计学变量,如年龄、性别、专业等。以往的生命意义感集中于高中生、高职院校的学生,而没有对大学生这个特殊阶段的大学生进行过研究,这样就很难对整个阶段的生命意义感的进行发展性研究。

(四)关于生命意义的整体研究模型与设计不完善

虽然研究者研究了生命意义与许多相关变量的关系,但缺乏理论支持,致使相关变量的选择不成系统。因此,寻找理论依据,以理论为基础,系统地选择相关变量,探讨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是研究生命意义感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生命意义研究例2

1.引言

随着物质繁荣,世界各国青少年却出现了精神与信仰危机,心理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在此背景下,弗兰克尔创立的意义治疗逐渐成为了继弗洛伊德、阿德勒之后维也纳精神治疗法的第三学派,该学派关注的重点是生命意义(贾林祥,2006;林安梧,2010;Frankl,1992)。研究表明,生命意义能够增加积极健康的行为(steger,FitchMartin,Donnelly,&Rickard,2015),负向预测焦虑和忧郁(彭霞,王鑫强,郭成,2011;王鑫强,2013;Shiah,Chang,Chiang,Lin,&Tam,2015;Wang&Zhang,2016),可减少压力知觉,促进适应(蒋海飞,刘海骅,苗淼,甘怡群,2015;王鑫强,游雅媛,张大均,2016),正向预测学习成绩(覃丽,王鑫强,张大均,2013)。然而,当前研究者多偏重于自我中心的生命意义研究,忽视了生命意义还包括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

自我超越生命意义是生命意义中的重要研究取向,西方研究者对它有过详细的论述(Frankl,1992;Wong,2014;Yalom,1980),它与自我中心的生命意义相区别,是个体能够去除自我中心观念,超越个人存在的更高生存境界的认知和信念(IJi,2002),即对超越自我生存境界的认同、信念和觉悟,在本质上属于认知和信念系统,体现为人们的生活态度,与东方佛教哲学和道家哲学有着天然的渊源(李虹,2006,2014),是生命意义研究本土化的重要方向。

东方的佛教哲学与道家哲学蕴涵着丰富的意义治疗资源(程志华,2014)。佛教认为现实生活万般皆苦,对现实人生持根本否定性态度(杨玉辉,2007),以出世视角看待世界,例如其经典典籍《中论》以“空”为中心来展开,强调舍离一切、扫荡任何偏执妄见的“中道”,迈向解脱和超脱(林建德,2015)。因此,根据佛教哲学的观点,对自我执着是所有痛苦的根源,而忧郁情绪是痛苦累积的结果,其意义治疗学为“佛家型的般若治疗学”。道家则不同,它对人的生命持一种积极的肯定态度(杨玉辉,2007),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同一元气运动变化的不同表现(强昱,2004),例如其经典典籍《老子》重视两两关系问的动态变化、辩证及消长律,以顺应和趋吉避凶为主要目的(林建德,2015),因此,道家哲学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辩证的,得失也是辩证的,其意义治疗学为“道家型的存有治疗学”。李虹基于佛教哲学中的“去我执”(减少或去除对自我的执着)和道家哲学的辨证“得”“失”观,以香港地区的大学生群体为被试,编制出了自我超越生命意义量表(Self-transcendence Meaning of Life Scale,SMLS)(李虹,2006,2014)。由于该量表是作为压力应对源,与自我中心的生命意义相区别而提出(Li,2002),因此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研究者对SMLS量表进行因素探索,但从已有文献中也可以清晰地发现,李虹一直强调自我超越的界定及该量表题目的编制都拥有佛教和道家哲学这两个理论作为基础(李虹,2006,2014;Li,2002)。其中,佛教强调“放下”,主张“缘起性空,证得涅”;道家强调“看开”,讲究辩证的和合,“恢诡懦怪,道通为一”,两者的理论原理不一样,也不能完全相容(程志华,2014;林安梧,2010;杨玉辉,2007);同样,基于佛教哲学和道家哲学形成的“佛家型的般若治疗学”和“道家型的存有治疗学”属于东方文化传统衍伸出来“意义治疗学”的两个向度,存在着重要区别(林安梧,2010)。因此,从理论上分析,SMLS量表可能存在一个基于佛教哲学和道家哲学的超越生命意义二维结构。

此外,中学生阶段属于发展的特殊时期,面临诸多的心理社会问题,是辩证逻辑思维出现、形成和较快发展且逐渐占优势的时期,认知和信念表现出更加丰富而稳定的特征(林崇德,2009),同时该阶段也是个体生命意义发展的重要时期(覃丽,王鑫强,张大均,2013;Steger,Oishi,&Kashdan,2009;Wang,He,Yang,&Zhang,2016),超越生命意义二维结构在中学生中也可能已经形成并稳定存在。因此,本研究基于原有的两个理论基础,对李虹编制的SMLS量表结构进行再探索,并在中学生及大学群体中进行全面的信效度检验,以便为生命意义研究的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取向及我国生命意义研究本土化的顺利开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测评工具。

2.对象和方法

2.1对象

2.1.1中学生样本

在四川、重庆和湖北的三所完全中学中以班级为单位共抽取初高中生2200名,进行SMLS量表及所有效肆勘淼牡鞑椋最后获得有效问卷1987份。其中初一479人,初二472人,高一689人,高二347人;男生1004人,女生935人,性别信息不详48人。平均年龄为14.34±1.72岁。全部中学生样本用来进行项目分析和效标效度分析。

样本1:1987名中学生中,使用SPSSl7.0随机抽取976份问卷结果,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Cronbach's a系数分析。

样本2:除样本1外,剩余的1011份中学生样本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组合信度分析。

2.1.2大学生样本

样本3:在湖北和江西的两所本科院校以班级为单位抽取大学生790名,进行SMLS量表的调查,获得有效问卷726份。其中大一392人,大二184人,大三150人;男生266人,女生441人,性别信息不详19人。平均年龄为19.82±1.34岁,此样本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

样本4:在进行了SMLS量表的调查后,从江西的一所本科院校以班级为单位方便抽取样本3中的177名大学生紧接着完成所有效标量表的调查,考察效标效度。

2.2工具

2.2.1自我超越生命意义量表

该量表由李虹(2006,2014)编制,包括8道题,采用1~4四级计分方式,其中1表示“很不同意”,4表示“很同意”,得分越高表示自我超越生命意义越强。

2.2.2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

该量表由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编制,共有20道项目,采用0~3四级计分,其中0表示“没有或几乎没有,不足1天”,3表示“几乎一直有,5~7天”,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严重(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本次测试量表在中学生群体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在大学生样本4群体中为0.89。

2.2.3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

该量表由Charles和Spielberger等人编制,共有20道项目,1-4四级评分,其中1表示“完全没有”,4表示“非常明显”,得分越高表示钐焦虑越严重(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本量表仅在中学生群体中测试,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

2.2.4焦虑自评量表(SAS)

该量表由Zung于1971年编制而成的,含有20道项目,1-4级评分,其中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得分越高表示焦虑症状越严重(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本量表仅在大学生样本4群体中测试,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

2.2.5主观幸福感问卷

该问卷由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和修订后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组合而成,SWLS得分加上积极情感得分,再加上消极情感的反向计分之和为主观幸福感的得分。SWLS量表由Diener开发,5道项目,Likert 7点计分,其中1表示“非常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示生活满意度越高(丁新华,王极盛,2004),本次测试SWLS量表在中学生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3,在大学生样本4群体中为0.80。PANAS由邱林等人2008年修订,包括积极和消极情感体验描述词各9个,Likea 5点计分,其中1表示“非常轻微或根本没有”,5表示“非常强烈”,得分越高表示个体所体验到的相应积极情感或消极情感越多(邱林,郑雪,王雁飞,2008),本次测试PANAS量表在中学生群体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在大学生样本4群体中为0.91。

3.结果

3.1项目分析

采用临界比、校正题目总分相关对SMLS原量表8道题的区分度进行分析,中学生样本的临界比结果显示,8道题的临界比值在28.22至34.81之间(p

3.2结构效度

3.2.1探索性因子分析

使用样本1对SMLS原量表的8道题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的主成分分析法,不限制因子数最大方差正交旋转,结果显示,KMO值为0.87,Bartlett球度检验x2为2818.76,p

3.2.2验证性因子分析

使用样本2和样本3分别在中学生和大学生中做验证性因子分析,考察SMLS原量表的单维结构模型和探索性因子分析获得的二维结构模型的适配度指标。统计软件AMOS 17.0的分析结果发现,无论大学生还是中学生,单维结构模型的x2/df大于5,RMSEA大于0.08,相对拟合指数TLI、CFI、RFI、NFI都小于0.90,这些适配度指标均低于最低拟合标准的要求(黄芳铭,2005);而二维结构模型的X2/df小于5,RMSEA小于0.08,相对拟合指数TLI、CFI、RFI、NFI都大于0.90,这些适配度指标均达标且较为优良,具体参见表2。中学生样本二维结构模型的各因子标准化负荷系数均在0.58至0.77之间,大学生样本二维结构模型的各因子标准化负荷系数在0.50至0.73之间,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3.3效标效度

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关于心理健康包括抑郁焦虑等消极指标和幸福感等积极指标的观点(王鑫强,张大均,2011),在中学生及大学生样本中全面考察SMLS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结果显示,自我超越生命意义总分及失败意义获得、成败意义超然两因子分别与抑郁、焦虑呈现显著负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说明SMLS量表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失败意义获得因子与心理健康的各个指标的相关系数均大于相应指标与成败意义超然因子的相关系数,其与中学生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更为紧密。

3.4信度检验

使用样本1计算SMLS量表在中学生样本中的Cronbach's a系数,使用样本2的标准化因子负荷系数计算SMLS量表在中学生样本中的组合信度,使用样本3计算SMLS量表在大学生样本中的Cronbach's a系数和组合信度,结果如表4所示。无论大学生样本还是中学生样本,SMLS量表及其各因子的Cronbach's a系数大于或者接近0.70,组合信度大于0.70,这些综合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4.讨论

自我超越生命意义是一个西方学者关注且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研究主题,但目前国内受测评工具的制约,相关研究很少。本研究在大学生和中学生样本中对SMLS量表的结构及信效度进行了全面考察,发掘其编制的两个理论根源,成功地在原有量表中提取了“失败意义获得”和“成败意义超然”两个因子,符合原量表构建的道家哲学辨证“得”“失”观和佛教哲学“去我执”的两个理论基础(李虹,2006,2014;Li,2002),可更加精确地评估中学生及大学生的自我超越生命意义,拓展了SMLS量表的使用范围及使用价值,有利于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

道家哲W与佛教哲学存在重要区别(程志华,2014;林安梧,2010;林建德,2015),两者在超越生命意义上并不完全相容。本研究的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信效度检验的结果都表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二维结构在中学生及大学生中相比单维结构更能体现SMLS量表的内在结构。生命中伴随着得失,对成败得失的态度是个体生命价值追寻的映照。失败对人来说是消极的,但是道家并不为现实生活中既有的话语系统形成的价值所限制(林安梧,2002),主张从辩证的角度看到对立双方的相互转化,“面对挫折的辩证思维”是道家应对思想的重要内容(李晓红,2011),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个体应善于从失败、丧失中得到积极的内容,获得意义,这种观念要求个体突破已有期望的限制,实现自我超越。本研究在SMLS量表中提取的“失败意义获得”因子指个体对失败意义的获得感,正是反映了道家哲学的辨证“得”“失”观。佛教则认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世间并无实在的“我”存在,生命“内执我而外向取物”,以超越有无、苦乐、爱憎的“中道”来破除“我执”,成败得失是虚妄无实,以泯灭成败问的对立成就自我的超越,不像道家那样注重对立双方的转换关系,对失败、成功以超脱的“平常心”体验生命的意义,“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即是对此说(道原,2010)。本研究在SMLS量表中提取的“成败意义超然”因子指个体对成败的超然态度,人生无所谓成败,着重在过程中体验意义,符合佛教哲学的“去我执”理念。因此,本研究认为SMLS量表的二维结构具有强有力的理论基础支持,是我国生命意义研究本土化的重要方向。

效标效度检验结果进一步为SMLS量表的运用价值提供了实证依据。在中学生及大学生群体中,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总分及两个因子均与抑郁、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均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李虹,2006;许思安,张积家,2007)。我们认为失败意义获得是道家“面对挫折的辩证思维”的重要体现,李晓红(2011)的研究就曾表明高道家辩证思维者的抑郁、焦虑得分显著低于低道家辩证思维者,而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低辩证焦虑者,张亚林等人(2000)使用干预实验研究也表明长久的道家认知疗法能有效地治疗焦虑症状。成败意义超然反映了佛“中道”、“无我”思想,佛教认为人对自我执着,不能以超然的平常心对待成败得失,将导致“贪”、“嗔”、“慢”等烦恼,进而导致“忿”、“恼”、“昏沉”等不良心理(李尚全,2008),这些都是焦虑、抑郁的来源,并使得生活幸福感降低。

生命意义研究例3

Abstract 267 college students were sampl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redom, sense of life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mental health scores, boring sense scores and the sense of the meaning of life does not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oring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the mental health, especially any factor monotony and mental health in the loneliness, boring tendency in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any factor in the sense of the meaning of life also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mental health; some factors such as the boring sense of tension and creativity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mental health, creativity and the tension of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of mental health: Y=50.045-1.860 creativity +2.106 ?creative tension.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boredom; sense of life; mental health

1 ο蠛头椒

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牡丹江师范学院的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300份,有效回收267份,有效回收率为89%。

基本信息如下:男生有68人,女生有199人;大一学生有89人,大二学生有98人,大三学生有80人;文史类学生有184人,理工类学生有83人;独生子女有158人,非独生子女有109人;家庭所在地在城镇的有143人,在农村的有124人;家庭结构完整的有240人,单亲家庭的有27人。

1.2 测验工具

无聊感问卷由黄时华等人编制,①分为六个维度:单调性、孤独感、自控力、创造力、紧张感和约束性,采用七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无聊感越强。

生命意义感问卷由王东宇、赵慧琴等人编制,②划分为六个因子:自主性、亲密关系、价值感、消极情绪、目标、死亡与挫折的接纳。

心理健康问卷由Goldberg编制,③由4个因子组成,即躯体症状、焦虑失眠、社会功能障碍和严重抑郁等。

1.3 统计学处理

测试结果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无聊感、生命意义感在人口学上的比较

本次调查所涉及的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年级、学科类型、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家庭结构。

研究发现发现性别在无聊感总分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年级、学科类型两个变量在无聊倾向中的紧张感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

2.2 无聊倾向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无聊倾向性问卷包含六因子:单调性、孤独感、紧张感、约束性、自控力、创造力。其中前四个因子为外部刺激,后两个因子为内部刺激。心理健康问卷包含四个因子:躯体症状、失眠焦虑、社会功能障碍、严重抑郁。

从表1可以看出无聊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地相关。尤其无聊倾向中的孤独感、单调性与心理健康中的任一因子都有显著相关(p

2.3 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生命意义感包含六个因子,分别是:价值感、亲密关系、情绪情感体验、目标、死亡与挫折的接纳、自主性。

从表2可以看出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生命意义感中的任一因子都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p

2.4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无聊感、生命意义感的回归分析

以心理健康各因子为因变量,无聊感、生命意义感各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孤独感(回归系数是0.237)、紧张感(回归系数是0.341)、创造力(回归系数是0.153)可以有效地预测心理健康中的躯体症状因子;情绪情感体验(回归系数是-0.156)、死亡与挫折的接纳(回归系数是-0.157)、孤独感(回归系数是0.318)、紧张感(回归系数是0.166)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中的失眠焦虑因子;自控力(回归系数是0.265)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中的社会功能障碍因子;情绪情感体验(回归系数是-0.351)、孤独感(回归系数是0.272)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中的严重抑郁因子。

以心理健康的总分为因变量,以生命意义感的各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因子都未进入回归方程,因此,这些因子对心理健康的总分没有显著地预测作用。

以心理健康的总分为因变量,以无聊感的各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创造力、紧张感依次进入回归方程,这两个因子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地预测作用,创造力与紧张感对心理健康的回归方程为:Y=50.045-1.860状丛炝?2.106捉粽鸥小?

3 分析与讨论

3.1 大学生无聊感、生命意义感在人口学上的差异分析

年级在无聊倾向中的紧张感因子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由于随着年级的增高,大学生的课业压力变得愈加繁重,休闲时间减少,面对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因此相对于低年级而言,处于高年级的大学生更容易体会到紧张的情绪。在创造力研究上,家庭所在地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由于城市里的孩子业余生活较少,课业负担压力较重,在创造力方面显著小于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课业负担压力较轻的农村孩子。在孤独感研究上,家庭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家庭结构完整的学生更能体会到家庭的关心与温暖,更能体会到关爱,那么他们所体会的孤独感就会相应较少,然而家庭结构不完整的孩子由于家庭的分裂,较少能体会到家庭的关心与温暖,久而久之,便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从而更能体会到孤独感。

3.2 无聊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从表1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得到的值,可以分析出无聊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尤其无聊倾向中的孤独感与心理健康中的任一因子都有显著相关。这是由于大学生在处于孤独的时候,内心可能会感到闭塞,与外界的交往相对就会减少,尤其是人际关系方面,以至于找不到可以发泄的出口,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孤独感得分越高,越容易危及心理健康。还可以分析出约束性和紧张感与心理健康中的躯体症状、失眠焦虑、严重抑郁都存在显著正相关,这是由于当人们受到较大的约束限制,以及自身感到十分紧张的状态下,人的身体健康都会受到损伤,高度紧张更容易引起失眠焦虑,危害身心健康,相反,当人们较少体会到约束与紧张,即经常处于放松的状态时,人的身体和心理机能也会经常处于健康状态。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通过降低大学生的无聊感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④⑤⑥因此,建议学校多开设些e极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员都参与进来,

3.3 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从表2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得到的值,可以分析出情绪情感体验与严重抑郁、失眠焦虑、躯体症状存在显著负相关,这是由于情绪情感体验越差,大学生越容易找不到正确的发泄口,处理问题的方式可能会更加偏激,这样就更容易危害自身的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失眠焦虑产生影响,进一步危害心理健康。亲密关系与躯体症状、失眠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社会功能障碍、严重抑郁呈现显著正相关,这是由于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与他人的关系越亲密融洽,越容易体会到心理安慰,心里没有负担,很少能体会到负面情绪,因此躯体症状以及失眠焦虑的水平都较低,社会功能障碍,严重抑郁水平也较低。价值感与严重抑郁、失眠焦虑、躯体症状存在显著负相关,这是由于大学生越能体会到生命意义所在,体会到自身的价值,越能认识自己生命的宝贵,这样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都会较高一些,心理健康水平也会相对较高一些。

因此,建议社会和学校呼吁大学生爱护生命,学校可以多开设生命健康教育的课程,让大学生知道生命的宝贵,多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需要,家长们也应该与学生多沟通,丰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提高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水平。⑦⑧⑨

3.4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无聊感、生命意义感的回归分析

孤独感、紧张感、创造力可以有效地预测心理健康中的躯体症状因子,这是由于孤独感、紧张感一旦超过一定的范围,便会对人的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情绪情感体验、死亡与挫折的接纳、孤独感、紧张感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中的失眠焦虑因子,这是因为以上的任何因子不仅对人的健康有影响,还会进一步使人产生一些负性的情绪,不仅会危害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心理健康;情绪情感体验、孤独感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中的严重抑郁因子,这是由于情绪情感体验较差,孤独感较强时,人们的内心会感到烦躁,不好的情绪憋在心里不进行宣泄,这样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建议大学生们不论发生什么困难,都要及时与家长、学校进行沟通,多与同学交往,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避免单一、枯燥的生活,尊重生命,要善于发现自身的潜能,关注自己的内心情感,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L芑鹣钅浚汉诹∩缁峥蒲а芯抗婊甓认钅?14E020);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JD1215072)

注释

① 黄时华,李冬玲,张卫,李董平,钟海荣,黄诚恳.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8(3):308-314.

② 王东宇,赵慧琴.大学生生命意义感量表的编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6):43-47.

③ 陈翠,张红静,江虹等.一般健康问卷(GHQ-28)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信效度检验[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8(3):159-162.

④ 钟泳如,黄时华,熊松滨.大学生的无聊倾向性与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7):1086-1087.

⑤ 黄时华,张卫,胡谏萍.“无聊”的心理学研究述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56(4):133-139.

⑥ 黄时华,刘珍仪.广州部分高校学生无聊倾向性和自杀意念现状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0.23(8):88-90.

生命意义研究例4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必然会发生的。因此,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方式及能力,在幼儿阶段如果不能与其他幼儿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这将会影响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在幼儿教育中,幼儿与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交往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幼儿阶段的混龄交往能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对提高幼儿认知,促进幼儿感情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存在的问题

1.1混龄交往的内容缺失,幼儿交往频率不高

在进行幼儿同伴交往的混龄交往中,幼儿教师要对交往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给混龄交往营造出良好的气氛。然而在实际的幼儿交往教学中,幼儿教师对其教学交往内容并不重视,只是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带入统一的环境中,但是却没有相应的教学交往内容,这样一来,幼儿之间的交往也就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幼儿的交往主要是通过玩具和游戏进行的,幼儿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特点准备一些玩具和游戏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增加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中放置一些幼儿喜欢的玩具或者组织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进行游戏等等。

1.2混龄交往的质量不高

就目前情况看,我国绝大多数的幼儿园中的混龄交往的效果都不太理想,混龄交往教育的质量不高,没有真正达到混龄交往的目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幼儿园混龄交往区域中的幼儿不稳定,每天都是不同的幼儿进行接触,这就造成幼儿未能形成固定的交往网络,缺少基础的感情培养,幼儿在不稳定的混龄交往环境中难以形成良好的交往模式,也就没能发挥混龄交往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还没有形成较为良好的交往方式。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相互并不熟悉,再加上幼儿的心理还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幼儿也并不知道正确的交往方式是怎样的,这也是混龄交往达不到理想要求的原因。

1.3幼儿教师没有发挥其指导作用

实际上,在幼儿的混龄交往中存在着很多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共同游戏、相互交流、请教问题、邀请共同参与活动等等。这些教学内容都充分体现了幼儿之间交往的特点和规律,然而混龄交往中的的幼儿存在年龄差异,导致年龄较大的幼儿比年龄较小的幼儿更加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混龄交往过程中所能够教育的内容就会十分单一。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要对幼儿的交往进行正确的指导,并丰富交往内容,这样才能够让幼儿通过混龄交往全面、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2促进幼儿混龄交往的策略

2.1为幼儿混龄交往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幼儿时期,幼儿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幼儿园中度过的。幼儿园中的幼儿不仅在年龄上存在差异,而且具有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这为混龄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现如今,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幼儿在家庭中所能接触或者交往到的幼儿非常少,这就使有些幼儿养成了自私、霸道等坏习惯。要想改变这样的情况,幼儿园就必须加强对幼儿交往的正确引导,为幼儿交往营造良好的环境。幼儿园可以利用混龄交往的方式,来对幼儿进行交往指导,同时要保证幼儿数量、稳定性以及年龄梯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混龄交往的目的。

2.2幼儿教师要作出正确的引导,丰富交往方式

幼儿教师在混龄交往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正确的交往引导。在幼儿混龄交往中,幼儿教师不仅要为幼儿交往创造机会,还要引导不同年龄的幼儿进行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在混龄交往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玩具,例如,积木、拼图等这样能够通过合作完成的玩具,这样才能增加幼儿交往的频率。与此同时,还要丰富幼儿混龄交往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去与人交往。幼儿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将自己正确的交往观念与幼儿的特征相结合形成幼儿能够接受的、正确的交往方式并将其传播给幼儿,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方式,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2.3引导幼儿运用正确的交往方式

在实际幼儿混龄交往中,幼儿能够产生良好的情感交往,同时也能够产生不良的情感交往,例如,年龄较大的幼儿会对年龄较小的幼儿产生轻视或者是责备的情感,年龄较小的幼儿可能会对年龄较大的幼儿产生厌烦的情感。因此,幼儿教师要重视这一问题,并且要通过情绪疏导的方式去引导年龄较大的幼儿去关心和爱护年龄较小的幼儿,让有年龄差异的幼儿能够用良好的情绪与人交往,指导幼儿运用正确的交往方式与人交往,增强幼儿的情感交往,使幼儿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生命意义研究例5

对大学生生命认知的研究正日益成为社会和学者们关注的一个课题,关于大学生生命认知的研究也开始逐步增多。本文尝试对近十年来大学生生命认知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将“生命认知”作为主题词输入中国知网发现,最早有关“生命认知”的记录是1992年3月,到2012年3月为止这十年间的文章共有88条记录,可以看出有关方面文章数量较少。而将与“生命认知”相关的主题“生命意义”作为主题词输入中国知网,发现从1961年10月—2012年4月的文章记录共有4705条,但是把“大学生生命意义”作为主题词输入却只有32条记录。同时,把“生命意义认知”作为主题词输入得到2000年10月——2011年10月的文章记录只有6条。再者,将“生死认知”作为主题词输入中国知网得到2008年5月——2010年9月的文章记录为4条。总体而言,有关大学生的生命认知研究较少,但是鉴于该研究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有必要将该方面的研究进行整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便。

1 大学生生命认知研究内容

1.1 概念与结构的探讨。

在徐晓滢和李丹的文章中,他们认为“生命认知”一词囊括一切与生命和死亡相关的内容,是对生命过程和死亡现象的整体认知。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从无到有、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演变和深化的心理品质,可从“知”、“情”、“意”三大取向对其进行划分:“知”是强调个体对生命过程和死亡现象的看法和理解;“情”是注重对生命过程和死亡现象的体验和感受;“意”则指个体对生命价值及其意义的探索和领悟[1]。在“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及其培养”中,章坤认为生命认知就是对“什么是生命”和“生命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回答,是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核心和基础[2]。而贾林祥根据台湾学者何英奇编制的“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对大学生生命认知进行研究,认为生命意义认知包含六个维度:意义意志 、存在盈实、生命目的、生命控制、苦难接纳和死亡接纳六方面的认知[3]。对于“生命认知”的定义及其所涵盖的内容并未得到一个清楚的界定,当然这与“生命认知”本身所包含的复杂概念有关。国内,在“生命认知”方面的研究多围绕“生命意识”、“生命意义认知”、“生死认知”等展开。而国外,则用死亡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来作为“生命认知”的主要内容。

1.2 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生命认知的因素既与大学生自身特点有关,也与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情况有关。由于大学生自身心理特点的独特性,他们主要会遇到5 种心理挫折。分别是学习困难型、经济拮据型、人际关系障碍型、情感缺乏型、理想与现实冲突。一旦他们不能正确处理这些挫折,会严重影响生命认知,进而产生消极想法,甚至导致攻击他人或自杀行为。

同时,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物质的追求,社会的不良风气也影响了大学生。对物质过分追求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李忠红的调查中发现“关于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是否有压力问题”的回答中,98.88%大学生表示“有压力”。[4]

第三,缺乏正确的引导。大学生自身的不成熟以及社会变革情况下,极易出现生命认知偏差。当前我国生命教育的缺乏更是加剧了这种局面的严重性。我国生命教育还处在理论探讨阶段,真正实施生命教育的学校非常少。大部分高校只是在公共课中提到了生命教育,然而由于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忽视,效果并不理想。

1.3 生命认知现状。

在“当代大学生生死认知现状及对策探析”中,吴磊在对“你是否同意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应该珍惜”这一问题调查时发现同意的占90.1%,说不清的占7.3%,不同意的占2.6%。在“大学生自杀是漠视生命的表现”的调查中,有65.5%的调查对象持肯定态度,23.3%的调查对象觉得“说不清”,11.2%的答案是否定的。关于“遭遇挫折时,是否有结束生命的念头”,“从未有”只占可怕的5.4%,“经常有”和“偶尔有”共占94.6%。在涉及“是否了解生命的来源、组成、特征、规律、价值、真谛等相关知识”和“遇到地震、火灾、车祸、洪水等灾难时,是否具备最基本的自救和他救能力”时,“非常了解”和“具备”的选项仅为42.1%和39.6%。关于“如何看待死亡”的调查,72.4%的人认为有生必有死,不可避免,但要珍惜生命。10.5%的人对死亡充满恐惧感,不敢去想。10.7%的人表示说不清[5]。

李忠红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东莞理工学院的学生生命认知进行了研究。其问卷内容主要涉及生命的基本常识、大学生目前的生活状态、自我与社会、对自杀与死亡的态度、生命意义与价值等方面。他们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认知、生活状态总体还是积极向上的。关于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是否有压力问题,几乎所有学生(98.88%)都表示“有压力”,只有1.12%的学生表示“没有压力”。[6]这说明当今大学生普遍感受到压力的存在。

有学者采用考察了大学生的生命意义的认知,发现 男女大学生在量表总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男=138.34;x女=143.02 F=5.039 P

另有林静的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是正确的,体验是美好的,积极向上的。他们多数人渴求知识,积极对待人生。但是,有少数大学生认识不到位或有欠缺[8]。这说明当今多数大学生的生命认知是正确的,但有少部分的学生对生命认知不正确甚至扭曲的现象。

1.4 干预措施。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命认知,关键在于学校生命认知教育的开展。

首先,学校应开设专门的生命认知教育的课程。2005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选取该校145名二年级选修健康教育课的学生为对象,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实施,导致学生产生心理痛苦的9项危险因素中,8项出现了下降趋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开展生命认知教育课程,可以使学生对生命认知有基本的认识,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认知打下基础。

其次,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进行生命认知教育。把多样的活动形式,比如心理学讲座和各类生命教育的内容主题相结合,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比如2002年武汉大学在全国率先对学生进行生命认知教育,组织了一场“生命智慧——如何善待和开发一次属于你的生命”的大型讲座,深受大学生的欢迎。

除学校外,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对生命的正确看法,同时适当的与孩子讨论死亡,使孩子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进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2 常用的研究方法比较集中

笔者将收集的文献进行归纳发现,除关于生命认知思辨类文章外,61.5%的文章采用自编问卷来探讨生命认知有关问题。例如林静采用自编问卷对湖南科技学院490名大学生的生命认知现状进行了研究。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了生命的基本常识,大学生目前的生活状态,自我与社会,对自杀与死亡的态度,生命意义与价值等方面。天津大学杨燕教授探讨了社会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生命意义认知水平,她将问卷分为12个方面:(1)对轻生的态度;(2)对生命态度认知;(3)对生命意义的认知;(4)对生命价值观认知;(5)对遇到困难的态度;(6)对生活的态度;(7)对幸福人生构成要素的认知;(8)对父母及家庭关爱的认知;(9)对失恋的认知;(10)对社会竞争压力的认知;(11)对改革开放的认知;(12)对未来发展的认知[9]。而李建伟采用自编问卷《中国大学生多维完美主义量表》探讨了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与生命智慧的关系[10]。周媛婷采用BECH-h、ASLEC、SSRS、TCSQ、EPQ以及自编生命认知调查问卷对368名有不同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医学生进行了生命认知教育前、后对比观察[11]。另有30.8%采用他人已编问卷来研究生命认知,例如贾林祥采用台湾学者何英奇的“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对307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王继玉采用生命态度剖面度量表和孤独量表探讨了生命意义认知和孤独感关系的研究[12]。许海元采用《大学生生命意识量表》研究了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13]。总的说来,研究方法集中于问卷调查法,尤以自编问卷居多。

3 研究不足与建议

3.1 对生命认知的定义不统一。

综观生命认知的研究发现,李丹、章坤、贾林祥等研究者的定义均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与生命认知本身所包含的复杂概念有关,也与这方面的研究是一个新点,该研究刚刚兴起有关。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规范生命认知的定义,这是展开应用研究的基础。

3.2 大学生生命认知研究工具存在局限性。

现有的有关大学生生命认知研究使用的工具几乎均为问卷或量表,自编问卷尤其多。这也带来一些问题:一方面,自编问卷的信度、效度和标准化问题有待检验;另一方面,自编问卷中对生命认知维度的划分不统一,使得研究结论也难以统一。更重要的是问卷法都只能得到描述性的结论,不能进行因果相关研究。我们期待能够在此方面有更高级更严格控制的实验法的研究,以得到更加准确的结论。

3.3 大学生生命认知干预措施的研究明显不足。

大学生正确的生命认知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有关大学生生命认知的研究多是围绕“现状”进行研究,很少有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措施来干预大学生的生命认知,比较干预前后的生命认知状况,进而得出影响生命认知的因素。只有找出影响生命认知的因素,对其进行干预,才能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命认知打下基础,真正使得生命认知研究得以应用,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3.4 研究角度较单一。

生命认知这个概念较抽象,但其本身能影响人的某些具体行为。如王继玉就研究了徐州地区250名大学生的生命意义与孤独感的关系,发现大学生生命意义认知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r=-0.442,p

大学生生命认知的研究不能仅仅只停留在现状层面的研究,更要以此为起点来深层次地分析影响生命认知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可行的措施来改变他们错误的生命认知,引导他们拥有一个正确的生命认知,健康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徐晓滢,李丹.发展视野下的生命认知:研究取向与整合[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202-209

[2] 章坤.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及其培养[J].中国青年研究:社会综合版,2009(11):102-104

[3].[7] 贾林祥,石春.307名大学生生命意义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5):420-421

[4].[6] 李忠红.对高校学生生命教育有关问题的思考[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4):111-117

[5] 吴磊.当代大学生生死认知现状及对策探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07-109

[8] 林静.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生生命认知现状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7(5):382-383

[9] 杨燕,林晓燕,王亚杰等.社会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生命意义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对策[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555-560

[10] 李建伟,余鹏.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与生命智慧关系的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8-82

生命意义研究例6

因而,教师职业理应是充满探究欲望的一种职业。研究对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来说,更有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相对于其他教育阶段而言,幼儿教师是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心理学所揭示的“向师性”特点的教育学意义在幼儿教育体现得尤为突出。在实践中,常常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从班上孩子身上往往可以看出该班教师的影子,即什么样的老师会带出什么样的班级和什么样的孩子。幼儿在与教师高频次的互动中,则幼儿教师的职场“生存状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幼儿。一个好学习、好探究的老师,在他所带的班级的孩子必然能被这种职场生命的情绪、情感所熏陶的。幼儿教师只有能惊讶幼儿的惊讶,去探究幼儿的探究,才能有效地激起幼儿更大的惊讶与探究;反之亦然。幼儿教师研究的工具性价值取向是将研究与教学、更与教师职场生命相割裂开来,这不符合幼儿教师角色的历史与当下存在的事实,也不利于正确认识研究在幼儿教师生命哲学层面的意义。研究是幼儿教师角色应有之义,对幼儿教师来说,没有研究的教学和脱离教学的研究,则其职场生活方式都将犹如跛脚走路,既未能真实地反映研究与教学运行的应然轨迹,也严重扭曲了幼儿教师职场生活的真实面貌,使幼儿教师职场生活处于一种单向度的职场生活方式,即有教学,无研究。研究活动和教学活动本应是共同构成教师职场生命活动的有机存在,研究与教学是幼儿教师职场生命这一主体中的“一体两面”,教学与研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生共荣,共同反映出幼儿教师职场生活的本真存在。幼儿教师研究价值的工具性取向是教师职业价值工具化的自然演绎,从大家所熟知的“工程师、园丁、人梯、春蚕、蜡烛”等教师角色的隐喻中,便可知教师职业价值长期被社会工具化,教师职业生命是单维度存在,只有他向的社会维度,没有我向的内在维度;教师职业生命是用来奉献和牺牲给学生和社会,是为他人而存在。可以这样说,就当前而言从社会到教师自身都缺乏对教师职业内在价值给予足够的关注,教师职业本体性意义长期被人们所遮蔽。值得欣慰的是,在期刊文献检索中,也发现了少数学者是跳出了工具性价值窠臼对教师研究价值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如柳夕浪(2003)认为,教师研究的价值取向是建构积极的“教学自我”。陈振华(2006)从教师生存的角度阐发教师研究的意义。吴义昌(2010)也对教师研究的生存论意义作了探析。陈学军(2012)认为,中小学教师可以从人生意义的角度思考教师研究的价值。但目前尚未发现明确地立足于生命哲学层面对教师研究价值做较全面探讨的相关文献。本文所谓的生命哲学是持广义的理解,生命哲学强调人存在的生活世界是充满意义的世界,而其中的人也是活生生的、极具个性的存在者;强调人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在不同程度上把人当作哲学认识与理解的出发点和归宿,认为要把握这种生命存在,最需要的是一种直截了当的“思”、“观”、“领悟”,当然理智方式也是必要的。尊重与敬服人的生命意义,观照人的存在价值,对人的生命延展进行反思与追问,最终在精神与文化层面使人得到提升。费迪南•费尔曼在《生命哲学》一书的前言中指出,生命哲学之所以一直还那么有吸引力,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生命哲学认为,哲学的思考只有服务于生活才有价值,因为“我们拥有的生命是唯一的一次”;二是生命哲学的价值在于它包含的思维形式要比形式逻辑的思维形式更丰富、更灵活。

二、本体性意义:在生命哲学观照下幼儿教师研究的应然转向

以生命哲学视野来审视幼儿教师研究,则必然要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幼儿教师研究与幼儿教师职场生命有何联系与意义。笔者认为,幼儿教师职场生命是专指幼儿教师作为特定的社会角色的生命存在,其不同于教师自然生命,也不同于幼儿教师在其他领域活动的生命呈现。幼儿教师研究,不仅是幼儿教师职场生命的有机构成,而且有利于唤醒幼儿教师的职场生命意识、深化幼儿教师的职场生命体验以及创造幼儿教师的职场生命价值,即确立起幼儿教师研究的本体性意义。

(一)唤醒幼儿教师职场生命意识

幼儿教师职场生命指的是幼儿教师作为特定的社会角色的生命存在,其生长与发展是建基于职场活动之中;其不同于幼儿教师的自然生命,也不同于幼儿教师在其他领域活动中的生命呈现。而所谓的幼儿教师职场生命意识,则指的是幼儿教师在职场活动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生命哲学认为,生命是意义的存在,生命是有追求的,是不断寻找意义的存在。马克思说“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的过程。”幼儿教师职场生命及其意义在其职场实践活动中展开。幼儿教师是怎样表现他们自己职场生活,他们的职场生命也就以怎样的方式而存在的。“人的整个生命机能正是在这个学习与创造的过程中,亦即正是通过创设‘属人的现实’而由自然原始性的生命向着主体的、属人的生命即‘自由自觉’的生命不断地生成的。”幼儿教师职场生命要走向“自由自觉”,则唤醒幼儿教师职场生命意识即是首要的前提,有了职场生命意识,明白了职场生命为何与何为,也才能主动去追求职场生命的意义。研究对幼儿教师来说就意味着是一种怀疑、批判和探究。幼儿教师所研究的乃是其职场生活中所境遇的实际问题,是“我”的问题。在对“我”的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其实就是幼儿教师对问题中的“我”保持一种批判反省的态度,以不断地澄清、质疑问题中的“我”背后的预设、信念、思维模式,从而开启了新的视野,摆脱了问题中“原来的我”,并从中获得内在的启蒙和解放的力量。幼儿教师在基于职场活动的研究过程,其实就是其不断地认识、反思与评价职场中的自我,并由此而获得职场中的某种自我意识,即获得了一种生命在场的职场存在意识,一种对职场生命为何与何为的自我关注的意识。关于教师研究与教师职场生命意识的关系,也许从时下在教师研究中所倡导的叙述教师教育情境中的真实故事,寻找故事背后的教育意义的教师叙事研究,更能管窥教师研究本质之一斑。教师叙事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对职场生活意义的体验感悟与发现,以及建构积极自我的过程。有学者明确指出,“关注自我与自我职业的教师研究,本质上即是教师自我意识的彰显,是一种自我理解、自我发现的过程,是教师从‘不自觉人生’走向‘自觉人生’的体现。”而若从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的观点出发,也可推知,研究即是幼儿教师职场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对幼儿教师而言,“我思我在”,那“我所思”必然是生命哲学所关注的基本问题,即“生命是什么”的问题。也许对幼儿教师职场生涯而言,不同职场阶段所关注与所境遇的问题不同,相应的所研究的问题也是不尽相同,但贯穿于“我思”的主线仍然是基于职场生命及其意义的追问。幼儿教师有了对职场生命及其意义的追问,也就意味着其职场生命意识的觉醒。如果说“教育是唤醒人的生命意识的一种活动”。那么,教师理应先唤醒职场生命的自我意识,唯此,也才有可能去承担起唤醒受教育者生命意识的神圣使命。一个人在职场生活中没有养成研究的习惯与能力,怎么有可能去思考起职场生命这一沉甸甸的主题呢?不研究、不质疑、不思考的幼儿教师,则意味着其职场生命只能是无意识或无奈地生活在工具性价值的世界里,其职场生命是难以超越生命的自在性和盲目性。生活盲目,生命则必然是苍白的。

(二)深化幼儿教师职场生命体验

生命哲学认为,体验是生命存在的方式,主张通过体验来理解生命,认为最能感受和表达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人的体验性。生命体验是一种生命历程,是在生命个体经过努力而主动争取后得到的一种体验,生命的这种“体验”是超越基本的感性“经验”,比感性“经验”更内在、更本源,它“跃入”生命内部去感受,又“跃出”生命去反观。生命体验是直接指向主体自身,是内化于主体生命世界的有异于外在世界的原初体验。不断的体验构成了人的永不停息的生命。生命体验是生命活动的过程,也是生命活动的结果。在幼儿教师职场生命中有什么样的职场生命体验,也就决定其拥有着什么样的职场人生。研究作为幼儿教师职场中最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无疑是最能让幼儿教师的职场生命体验带来最别样的感受。研究对幼儿教师职场生命来说,可以拓宽其职场生命体验的广度,提升其职场生命体验的高度,从而深化了其职场生命的体验。研究可以使幼儿教师养成一种批判的态度、怀疑的眼光来看待惯常的职场生活周遭的一切,改变幼儿教师职场思维方式,让幼儿教师能积极地找寻职场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意义和生命意义。幼儿教师因研究而改变了其职场行走方式,从而其职场生活显现其本真之貌。不同的职场行走方式,意味着其职场生命的体验方式也是不同的。研究无疑是最能激起幼儿教师对职场生活的怀疑与好奇之心,研究使幼儿教师对职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想去探究一番的冲动和必要,因而研究大大地拓宽了幼儿教师思考的范围。在“研究性思维”视域下,幼儿教师职场生活呈现了职场生活的本真性———多样性、丰富性和情趣性。在教育活动中,每个教育对象都是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正在成长变化的个体,教育情境也一直是稳中有变,人是活动的、景是变化的,职场生活本身就是弥漫着一种不断在变化着、生长着的浓浓气息。因而,叶澜教授曾有四句新基础教育的名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带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而为什么现实中的很多幼儿教师的职场生活却是灰色的呢?教学生活是昨日故事的重复,职场生涯更是没有乐趣的孤独之旅。这是因为幼儿教师职场活动长期处于“研究空场”的生活世界里。因为缺乏研究的观照,日复一日的职场生活也就慢慢地涂抹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色,看不到职场生活丰富多彩的一面,工作没有乐趣,职场生命的体验是单调的,职场生命也自然失去应有的活力与冲动。研究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探寻,幼儿教师研究的过程也是其职场生命能量贯注与释放的过程。对幼儿教师来说,研究的过程是艰辛的,研究所带给幼儿教师的是艰辛的意志考验和强度的智力挑战,浓烈的情感体验,这一切无疑说明了这样的一个事实,研究所带给幼儿教师的是职场生命的深刻化体验。研究使幼儿教师获得依靠自己力量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在研究中解决了问题,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无疑可以使幼儿教师认识到自身能力的存在。研究为幼儿教师开启了职场生命潜能得以现实证明的另一扇曾被尘封的大门,让幼儿教师的职场生命存在获得了根本而有力的自我确证。在职场生命得以有效的自我确证中,让幼儿教师深深感受到他们不再是知识的纯粹的消费者,更不是知识的奴役者;他们是知识的驾驭者,甚至是知识的生产者之一,研究使得幼儿教师得以走向职场生命自尊。“Piaget(1966)极力倡导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他认为中小学教师正是由于脱离了科学研究才使他们失去了应有的学术声誉和专业化地位,不能像医生、律师、科学家等职业一样享有受人尊重的地位,他主张通过参加教育科学研究使教师获得应有的尊严,使教育学成为‘既是科学的又是生动的学问’。”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这样说道,“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正是因为研究具有深化幼儿教师职场生命体验的功能,让幼儿教师有效而有力地确证了职场生命的力度、广度和高度,研究也才能给幼儿教师带来职场的幸福之感。

(三)创造幼儿教师职场生命价值

生命哲学认为,生命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这种超越性就来自于生命与生俱来的能量与活力,因而,生命具有无限可能性。生命哲学的主要代表性人物柏格森认为,“生物是生命的载体,生命的冲动有一种内在的需要,就是创造,这是生命本真的意义之源。”正因为“创造进化”,人类和宇宙人得以发展,生命的意义得以不断更新。关于生命的超越性和创造性特征,齐美尔提出了“生命比生命更多”“生命超出生命”这两个著名的命题加以说明。他认为,生命有超越自身的能力。生命过程是不断保持生命自身,不断壮大、发展生命自身的过程。但是生命的含义不仅仅于此,它不仅创造更多的生命来时时更新自己,而且从自身创造出非生命的东西,这些东西又具有他们自己的规律和意义。正因为人的创造性也才让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确证成为可能和必然。“人是一个意义的存在,人的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获得是人生命的一种自觉活动,是人生命存在的本质特征。”对幼儿教师而言,其职场生涯必然要承载着创造生命价值的使命。生命价值是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人既要注重自身价值的满足,又要注重社会价值的提升。人在满足自己的自然生命的基础上,还要不断超越自然生命,追求生命的意义,体现生命的价值。幼儿教师职场生命价值就是在育人育己的同时,完成自我生命在职场生涯中的自我确证和自我实现。概言之,就是“达人达己,己达达人。”幼儿教师所从事的研究活动,是有效地完成其职场生命价值创造的不二法门。研究对幼儿教师来讲是最具有挑战性的脑力劳动,是幼儿教师在职自我学习、自我进步的最好途径。幼儿教师在某一个领域某一个时段的研究,其实就是在特定领域特定时段对幼儿教师智力的最大挑战。因为其所研究的问题是自身已有知识与经验所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幼儿教师必须要有效地调动起已有知识结构,通过积极吸纳新的知识,并加以创造性地改造与应用于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之中。因而,研究也是学习难度与强度最大的一种在职学习方式。研究有助于教师自身经验条理化、理论化,使已有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是教师更新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锻炼了幼儿教师自身能力,让幼儿教师看到自身的能力潜能和真实力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幼儿教师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增强幼儿教师自我效能感,使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由此看来,研究所带给幼儿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事实,其实就是为幼儿教师在职场生活中有效创造生命价值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果说幼儿教师本人是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第一受益者,那么,幼儿则是第二受益者。高水平的专业教师无疑能在其职场生涯中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更能担当起“培养人”的职业使命;同时也更能体会到职场成就感与幸福感。研究使幼儿教师满足了自身专业发展需要,创造自身职场生命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使幼儿教师更好地履行社会所赋予教师角色的神圣使命,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创造了职场生命的社会价值。幼儿教师对某个问题的研究其实就是丰富和加深其对某一问题的个性化认识,这一基于研究而获的个性化认识,即“研究成果”对幼儿教师来说,既可以将此个性化认识应用于问题解决之中,即将研究成果转化于个人的日常教学活动之中,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效益,促进幼儿发展。幼儿教师劳动是一种精神性劳动,幼儿教师劳动成果更大程度上是体现在幼儿的身心成长之上。幼儿身心的健康茁壮成长,就是幼儿教师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的最有价值的转化与体现。幼儿教师可以将基于研究所获得的个性化认识以文字的方式表述出来,即所谓的“将理解的做出来,将做好的写出来”。这种基于自身职场研究的论文,其实就是幼儿教师职场生命中的某一时段对某一问题所的精力而获得生命体验与认识的一种记录,是幼儿教师职场生命所走过的痕迹。幼儿教师研究论文的发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幼儿教师职场生命内在价值的一种外显的自我确证方式,也是幼儿教师职场生命的自我超越,即“生命多于生命”。

生命意义研究例7

从3月8号马航MH370失联到如今的4月16号韩国沉船事件发生的海难,以及各种事故的发生,世界上每天会有很多人因为不同的原因离开这个世界。这不禁使人们再一次感受到生命的脆弱,然而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蔡某某在宿舍内自缢身亡的消息再一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复旦投毒案至今令人匪夷所思。近年来,研究生自杀的现象逐渐增多,研究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加强研究生生命观教育迫在眉睫。

一.生命观教育

所谓生命观即是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是对待生命的一种价值取向。生命观教育则是有关生命方面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世界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观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命观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关注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关注一切生命;广义的生命观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还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1]研究生的生命观教育主要是加强研究生对生命的认识,真正体悟到生命的价值,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研究生的生命观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

1.认识生命的教育

对于生命的可贵,荀子作了论证:“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费尔巴哈说过:“生命本身就是幸福。”费尔巴哈眼中的幸福是简单的、纯粹的,他将生命提高到一个新的维度,只要生命存在,拥有生命就是幸福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也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认识生命的教育在于引导广大研究生认识到生命的本质,以及生命的不可逆转性,真正体会和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2.敬畏生命的教育

“所谓敬畏是指我们对事物的一种态度,它饱含了圣洁的景仰、尊重、敬爱,以及崇高的畏惧、悚然、惶恐。心之存畏是因为纯粹的敬畏,由此超越了狭隘的非理性束缚。”[2]敬畏生命的教育就是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态看待生命,对生命崇高的景仰、尊重、敬爱之情。《孝经开宗明义章》中提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人认为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顺的开始。古人对身体的爱护认为是孝的开始,怀着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去生活。敬畏生命的教育在于使研究生认识能够怀着崇高的心去看待生命,爱惜自己的身体,珍惜生命。我们不能随意伤害自己的身体,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权利这样做,生命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

3.生命价值的教育

“在具体价值物中,人居于最高层次,是目的价值。人的效用价值(作为客体的人对主体人需要的满足或肯定)必须以人自身发展为目的,才能称之为“价值。”[3]人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人的生命价值是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追问。研究生生命价值的教育在于使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体会到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生命的存在是创造和实现一切价值的前提,人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生命的存在为前提,追求充实、奋斗、有意义的人生,生命才会有价值。人不是生来享乐的,生命的存在只有一次,在生命的过程中,求真,求善,求美。生命的存在也是一种责任,每个个体对于家庭和社会的意义都是不可替代的。

二.加强研究生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

1.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研究生的需要

现代社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研究生是具有高学历、高知识的人才,是国家的栋梁,祖国的未来,对于民族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马克思指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产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完整的人”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而“完整”、“全面”不仅指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也指精神世界的全面发展。健康的人不仅指身体上的健康,而且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即健康的精神面貌等。我们更要求的是心理的健康,一些研究生出现问题大多是心理问题,对待生命的意识淡薄,因此研究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社会的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研究生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研究生的心理问题。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十报告中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5]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研究生的生命观教育有助于研究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格的内涵,对于个人来讲,加强研究生的生命观教育使研究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体会人生的美好。对于国家来讲,加强研究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生自杀事件减少,伤害他人的事件减少,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

三.加强研究生生命观教育的策略

1.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命观教育

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进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过程中,加强对研究生看待生命的引导,培养其生命意识和生命责任感。在研究生生活中,开展适当的生命教育的活动,比如开展有关生命的学术沙龙、以及相关的话剧等等,将生命教育当作研究生的日常工作来抓,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深其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利用多种渠道和平台做好生命教育,尤其是网络的应用,微博、微信等平台都是传播生命观教育的良好渠道。

2.发挥导师的带领作用,做好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研究生生涯中拥有比本科生更多的自由时间,而导师在研究生生活和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虽然研究生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已经基本确立,但德高望重的导师依旧会对研究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导师应及时与学生沟通、联系,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就业、学业上给予适当的帮助,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提高研究生的思想境界

党的十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6]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研究生的信仰教育,使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思想境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研究生的内心,以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加强研究生感知生命的能力,体会生命的真谛,敬畏生命,珍惜生命。

4.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加强敬畏生命意识的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哲学,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加强研究生的生命教育可以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励志的句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等等都表达了古人坚强的意志。以传统生命哲学为基础,在研究生学习和生活中开展传统生命哲学的讲座、选修课,让研究生在体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领悟到古人对待生命坚强不屈的意志,深切体会生命的伟大,从而促使其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使研究生更加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参考文献

[1]马颖,余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生命观教育[J].滁州学院学报,2011(06):100.

[2]陈一平.生命观教育的核心:强化敬畏生命的意识[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20.

[3]郁建兴.关于马克思价值概念的商榷[J].哲学研究,1996(08):47.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

生命意义研究例8

对象与方法

对象。横断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在某省的三所中学选取1659名高中生被试。A中学245人(男98、女147,高一106、高二139)平均16.5±1.2岁;B中学278人(男140人、女138,高一145、高二133),平均16.8±0.8岁;C中学1136人(男569、女生567,高一613、高二523),平均16.7±0.8岁。追踪研究对象:从C中学的被试中随机选取高一、高二各1个班,共84人(男48、女36,高一40、高二44人),平均16.5±0.9岁。

工具。中文版的生命意义问卷(MeaninginLifeQues-tionnaire,MLQ)[8]:共两个分量表,生命意义寻求(MLQ-S)和生命意义体验(MLQ-P),各5题。在横断研究的3批被试中,寻求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7-0.82,体验分量表为0.75-0.80;在追踪研究的3次测量中,寻求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0-0.81,体验分量表为0.81-0.82。

研究程序。横断研究在一个星期内收回所有数据。追踪研究第一次测量(T1)与第二次测量(T2)间隔一个月,与第三次测量(T3)间隔5个月。所有测量在施测前皆征得了班主任和当节课任课老师的同意,在晚自习最后一节课后15分钟进行整班施测。

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信度分析和相关分析,AMOS7.0进行路径分析。

结果

在所选取的3所学校的高中生中,同时测量的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均呈正相关。追踪研究结果:

(1)三次测量的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的简单相关分析从表2的简单相关分析结果来看,三次同时测量的寻求和体验仍为正相关,前次测量的寻求与后来测量的体验以及前次测量的体验与后来测量的寻求之间也为正相关。同时,前后三次测量的生命意义寻求之间,以及前后三次测量的生命意义体验也具有较高正相关。因此,在考察前后测的寻求与体验或体验与寻求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干扰变量。

(2)前后测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的偏相关分析由于同时测量的寻求和体验之间、前后测的寻求之间以及前后测的体验之间都呈正相关,所以要想了解前测寻求和后测体验之间的真实关系必须控制前测体验和后测寻求,要想了解前测体验和后测寻求之间的真实关系必须控制前测寻求和后测体验。在控制了相关变量之后,发现前测寻求与后测体验之间以及前测体验与寻求之间都没有显著相关。

(3)三次测量的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的关系模型根据偏相关的分析结果,对三次测量的生命意义寻求和体检建立关系模型,见附图。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估计,各项拟合指标表明此关系模型与数据高度契合:χ2/df为1.470,P值为0.184,GFI为0.964,NFI为0.998,CFI为0.984,TLI为0.985,RMSEA为0.078。从附图中可知:三次同时测量的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之间均呈正相关;后测体验只受前测体验的影响,与前测寻求没有关系;后测寻求只受前测寻求的影响,与前测体验也没关系。

讨论

Steger及合作者们对美国被试进行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同时测量还是间隔一个月的测量[4],无论是在年轻人还是老年人[9],寻求和体验均呈现较弱的负相关。这似乎暗示着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的关系可能是体验—寻求式的,即个体失去生命意义时会去进行意义寻求,在体验到意义时则倾向于减弱或停止寻求。不过体验—寻求的关系是否具有普遍性还未知,因为两者的负相关仅存在于美国被试中,而在日本是正相关[5],在西班牙为零相关[6]。此外,这些研究对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只进行了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没有对相关变量进行控制,因此难以确定二者的真实关系。

生命意义研究例9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Cultivate Postgraduate Party Members' Revolutionary Spirit

Abstract Revolutionary spirit is the valuable spiritual wealth of the Chinese nation, it is the spiritual support and source of strength of Chinese Communist person to creat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Graduate student Party member's advanced contains lofty revolutionary spirit. By strengthening the revolutionary spirit learning, establish the common ideal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hance political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aduate training members of the revolutionary spirit, and to promote the group adhere to the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Key words postgraduateparty members; revolutionary spirit; advanced

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42次集体学习时讲话中强调,全党同志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侈浪费,坚决反对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真正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夯实。这就需要大力弘扬和培养崇高的革命精神。研究生党员是高等学校高层次的学生群体,是研究生群体中的精英和骨干,是否具有革命精神、如何培养革命精神,关系到革命精神是否能在青年群体得到继承和弘扬,是新时期增强研究生党员先进性的重大课题。

1 革命精神的内涵

从词源角度考察,“精神”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二是指宗旨、主要的意义。精神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即人脑的产物,在哲学上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人脑产生的观念、思想上的成果。革命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长期艰苦斗争中逐渐形成的共同具有的意识观念、意志情感、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等。“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①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铸就了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伟大的革命精神。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将革命精神发扬光大,熔铸成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新的革命精神。不同时代的革命精神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蕴。比如,井冈山精神包含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等内容;长征精神包含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等内容;延安精神包含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等内容;“两弹一星”精神包含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等内容。

革命精神是民族的魂魄、时代的精华。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渊源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又使优秀传统不断升华到新的境界。古代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饱含进取的民族精神熏陶和感染中国共产党人以无比的革命热情和无坚不摧的力量取得革命的胜利,并形成敢于牺牲、敢于创造、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结合中国革命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革命精神发扬光大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新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 研究生党员的先进性包含崇高的革命精神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研究生党员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应该具有先进性。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由于不同历史阶段党的纲领和路线的变化调整而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革命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斗争上。改革开放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努力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身体力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和纲领,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这就需要研究生党员坚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将传统要求与时代要求相结合,传承和发扬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等丰富内涵的革命精神,坚持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中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对于完成研究生党员的历史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研究生党员的先进性与培养崇高的革命精神结合起来,是新时期研究生党员区别于非党员研究生的显著标志,是研究生党员报效祖国,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锻炼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基本途径。

革命精神与中国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一脉相承。革命精神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实求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具体而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表现为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开创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走了一条不同于苏联十月革命模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表现在“两弹一星”研制工作人员在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表现在红军冲破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征服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纵横十余省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艰苦奋斗、务实求效的精神表现在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陕北和延安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作出一系列促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的重大决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现在白求恩深入革命地区,毫无利己地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表现在张思德在炭窑意外坍塌的危急时刻因抢救战友而以身殉职。由此可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事迹凝聚和体现着不同时期的革命精神。

指出,“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②中国共产党人在追寻中华民族解放的历史岁月造就革命精神,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进程呼唤革命精神。“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③作为青年群体的先进分子,研究生党员需要按照党员的先进性的要求,具有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民族性格,创造精神、实事求是的知行方式,胸怀天下、精忠报国的爱国思想,重义轻利的高尚品格,在思想境界、精神面貌、行为上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3 培养研究生党员革命精神的途径

3.1 强化革命精神学习,提高认知水平

培养革命精神首先需要研究生党员对其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强化革命精神学习,提高认知水平是培养研究生党员革命精神的首要环节。以往革命精神的学习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是学习内容的教条化,形式单一化;二是研究生党员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多元化。面对上述挑战,高校党建工作者和研究生党员首先应把握革命精神的深层次内涵。革命精神学习不仅包括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也包括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的革命精神。其次,高校党建工作者应结合研究生群体的特征,创新学习形式,增强学习的有效性。研究生党员具有思想较为成熟、知识层次高、个体差异较大等特点,并以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为主,具有较强的民主参与意识。必须坚持正面教育和自我教育为主的方针,增强研究生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激发其通过学习革命精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

3.2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不同的理想决定着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追求和境界。始终坚持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是培养研究生党员革命精神的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指出党的奋斗目标是“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直到阶级斗争结束。”革命精神的理论支柱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奋斗目标是共产主义社会。这些革命精神共同孕育、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都以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最终目标,都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基础,都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同发展变化了的革命形势与任务相结合的产物。高校党建工作者和导师在研究生党员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引导他们树立党员应该具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需要引导他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奋斗精神不懈怠,具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雄心壮志。

3.3 增强政治责任意识,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研究生党员的双重角色不仅需要在学术研究方面做好模范带头作用,更需要在青年政治责任意识方面有良好的表率。政治责任意识是影响政治责任行为和表现研究生党员是否具有政治觉悟的重要因素。通过增强政治责任意识,可促进研究生党员勇于承担时代重任并保持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高校党建工作者通过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研究生党员在党组织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主体性的发挥。

3.4 提高科学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内化革命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研究生党员作为国家人才的后备力量,科学创新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科学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和创新技能。创新意识需要研究生党员敢于冒险、敢于质疑、勇于挑战权威;创新品格需要研究生党员在完善的知识结构基础上,脚踏实地、埋头钻研,坚持用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新技能需要研究生勇于实践。由此可见,科学创新能力饱含着革命精神。近年来,研究生党员深受学风浮躁、弄虚作假、粗制滥造等现象的影响。在提高研究生党员的科学创新能力过程中,党建工作者与导师可以通过严把学术论文质量关和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共同鼓励研究生党员在科学创新过程中始终坚持和内化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创新精神,保持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高昂饱满、全神贯注的参与热情,始终保持踏实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作风,保持和发扬革命战争时期的一股劲、一股革命热情、一种拼命精神。

注释

①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136.

② 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323.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人民出版社,1977:327.

参考文献

生命意义研究例10

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由来已久,并且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一直是应用心理学领域的热点[1]。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十年来,研究者将目光指向了自我效能感在人际情境中的具体表现,即社会自我效能感[2]。社会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交往中获得和维持人际关系的能力的信念[2]。综观已有文献发现,目前社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侧重探讨与其他变量的相关,对其影响因素及影响效应的研究较少[3]。以往有研究发现,生命意x感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生命意义感影响着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自我价值感,还能正向预测学生的生活适应[4][5][6]。

同时,高生命意义感的个体更可能产生宽恕行为,表现出更多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面对压力和人际冲突会更多地采取成熟的应对方式,即生命意义感也是影响学生宽恕行为的重要因素[7][8][9]。此外,宽恕在中学生应对侵犯事件和人际冲突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对提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学习及生活质量等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宽恕行为可能对其社会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的影响。许多研究也支持宽恕能够预测社会自我效能感的观点,比如有研究发现,自我宽恕与学生的应对效能呈正相关[10]。因此,本研究认为,中学生的宽恕行为可能在生命意义感与社会自我效能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四川省成都市和贵州省铜仁市两所中学在校学生为被试,发放问卷600份,得到有效问卷588份。其中男生265人、女生323人;初中生256人、高中生332人。

2.研究工具

(1)生命意义感量表

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采用7级评分,该量表适合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的评估[11]。本次测验中,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

(2)宽恕心理量表

采用Hearland等人编制的宽恕心理量表,采用从1完全不符合到7完全符合7级评分;在本次测量中,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12]。

(3)社会自我效能感量表

采用Smith等人编制的社会自我效能感量表,该量表的中文版由孟慧等人修订[13],由18道题目构成,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

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t检验、中介模型构建。

二、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宽恕与社会自我效能感的特点

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的生命意义感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P

2.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宽恕与社会自我效能感相关分析结果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命意义感与宽恕、自我宽恕、宽恕他人以及社会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正相关(P

3.生命意义感、宽恕对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结果发现,生命意义感对社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宽恕的预测效应显著(P

三、讨论与分析

1.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宽恕与社会自我效能感的特点

研究结果显示,男、女生在生命意义感上的得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这与诸晓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而独生子女的生命意义感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14]。究其缘由可能与中学生需要的满足有关,独生子女能获得更多物质和精神上需要的满足,而这种满足将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因此,其生命意义感高于非独生子女[15]。结果还表明女生的宽恕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即不同性别的个体有不同的宽恕倾向,在同样的条件下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做出宽恕行为。农村学生的宽恕得分高于城镇,这可能是因为农村学生家庭人口较多,更懂得体谅家人和朋友;而城镇学生被父母呵护过度,以自我为中心,较少体谅他人,宽恕行为因此较少[15]。

与此同时,在社会自我效能感得分方面,男生的社会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城镇学生的社会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的社会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城镇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去参与社交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间接地提升城镇学生的社会自我效能感,提高其社交能力。另一方面还可能因为独生子女的父母会给予孩子更多的希望和关爱,会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让他们在社会交往中更有自信。

2.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宽恕与社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结果

相关结果分析发现,生命意义感与自我宽恕、宽恕他人均呈正相关。这一方面表明生命意义感水平较高的学生更易于自我宽恕,这或许是因为生命意义感水平较高的个体倾向于情境归因,他们认为冒犯是其行为而不是自身的错误,进而促使他们勇于承担责任,并进行补救,从而走向自我宽恕和自我接纳[16]。另一方面还表明生命意义感较高的学生更易于宽恕他人,这可能由于他们体会到的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等也会较多;这使得他们更易于宽恕他人的侵犯行为。此外,结果还表明社会自我效能感与自我宽恕、宽恕他人呈正相关。一方面,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自我宽恕行为越多,社会自我效能感水平也会越高。究其缘由,可能因为自我宽恕是个人美德的概念化,在社会互动中扮演了维护与调节个体人际和谐的重要角色,因此,学生的自我宽恕行为越多,其社会自我效能感水平也会越高[17]。另一方面,学生的宽恕他人行为越多,其社会自我效能感水平也会越高,这或许表明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的宽恕行为能间接地提升中学生的社会自我效能感。

3.生命意义感、宽恕对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中介效应结果显示,自我宽恕在生命意义感与社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这表明中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不仅能够直接提升社会自我效能感,而且还能通过增加自我宽恕行为来间接地提升其社会自我效能感水平。上述研究结果说明,自我宽恕在生命意义感与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以后的研究应当密切关注生命意义感的预测作用,并深入考察自我宽恕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过程。个体自我宽恕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身心健康有着密切联系。承担相应责任是自我宽恕区别于自我开脱的最本质特点,自我宽恕意味着行为改变,勇于负责,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生命意义感对个体幸福和健康具有重要预测作用。因此,中学生的生命意义感越强,越能勇于承担责任、进行自我宽恕、表现出亲社会行为,进而提升其社会自我效能感。

另外结果还显示,宽恕他人在生命意义感与社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这表明生命意义感强的学生更易选择宽恕他人,从而间接地提升了社会自我效能感水平。生命意义感越强的个体感受到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也会越多,进而越容易宽恕他人的侵犯行为。综上,提升中学生的社会自我效能感,一方面应从提高生命意义感的角度出发,另一方面还应重视学生宽恕行为的培养,不仅要重视学生宽恕他人行为的培养,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宽恕,在冒犯行为出现后让他们能勇于负责,采取道歉等补救行为,从而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参考文献

[1] Bandura A.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J].Pearson Schweiz Ag,1986.

[2] Smith H M,Betz N E.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elf-Efficacy[J].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2000,8(3).

[3] 顾佳旎,孟慧,范津砚.社会自我效能感的结构、测量及其作用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4(11).

[4] 罗小漫,何浩,刘文令.心理资本、生命意义感对高职生择业效能感的影响[J].教育导刊,2016(1).

[5] 高原.大学生人际关系、自我价值感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

[6] 冯媛媛.高校学生生命意义感、生活压力与生活适应的关系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7] 张姝h,林艳,黄婷.中学生生命意义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自杀意念的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8).

[8] 赖雪芬,江冬梅.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5).

[9] 周友焕,盛建军,张标.高职生宽恕心理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版,2015(12).

[10] 祁焦霞.大学生应对效能、归因风格与自我宽恕水平的关系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0.

[11] 王鑫强.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在中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5).

[12] 王金霞.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13] SmithH M,Betz N E.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self-efficacy.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2000(3).

[14] T晓.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特点及其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15] 聂兵霞.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宽恕的关系:自尊、感恩的中介作用[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