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低碳城市的意义模板(10篇)

时间:2024-01-06 17:07:39

低碳城市的意义

低碳城市的意义例1

关键词:碳补偿;低碳城市;零碳车贴

Key words: carbonneutral;low-carbon city;zero-carbon auto allowance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005-03

1 碳补偿的内涵及其意义

随着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一个名词逐渐走进中国人的生活――碳补偿。所谓碳补偿,就是一种特殊的环保方式,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

2006年,《新牛津英语词典》将carbonneutral这个词评为2006年度词汇,并将它正式编列到字典当中。而carbonneutral的意思即为碳中和,碳补偿。2008年12月,中国首个官方碳补偿标识――中国绿色碳基金碳补偿标识。如果公众愿意加入“消除碳足迹,参与碳补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活动,自愿捐资到中国绿色碳基金进行“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活动,就可获得碳补偿标识。2009年3月9日,中国艺人周迅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创立的环保意识推广项目“OUR PART我们的贡献”也将不遗余力地承担地球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并将“碳补偿”进行一辈子。《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减排能力,改善生态系统。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主席提出: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所以在这样政策支持下我们更有必要将“碳补偿”进行到底。

严格意义上来讲,碳补偿是一种奢侈行为。因为碳补偿实际上是为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付帐。但是,事实上,当城市的文明程度达到一定高度,大规模减少城市碳排放就会变得十分困难,而且其成本会很高昂。这时,购买碳补偿就会显得相对经济实惠。所以,在构建低碳城市的进程中,碳补偿机制的作用会变得越来越大。

2 国内外碳补偿机制的实施情况

2.1 国外碳补偿机制的应用 由于发达国家的节能减排措施相对科学,所以大规模地减排民用碳排放变得相当困难,所以碳补偿在国外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很高,碳补偿的行为也风靡发达国家。在几个重要的发达国家中,碳补偿行为一般由民众自发的一种环保行为。2003年,美国电影演员迪卡普里奥就付钱在墨西哥植树,用于抵消他制造的二氧化碳。自称是美国第一个碳补偿公民。2005年,好莱坞影片《辛瑞》成为第一部碳补偿影片。美国前副总统戈尔2006年执导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时也计入了碳补偿成本。英国最大的零售商特斯科超市宣布,超市内商品将贴上显示“碳足迹”的标签,告诉消费者,生产、加工、运输这些商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

同时,碳交易也变得日益风行,碳交易是《京都议定书》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排减,以国际公法作为依据的温室气体排减量交易。在6种被要求排减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CO2)为最大宗,所以这种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为计算单位,所以通称为“碳交易”。其交易市场称为碳市(Carbon Market)。

发达国家通过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并以此来弥补自身减排温室气体的指标。

2.2 国内碳补偿机制的试点 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碳补偿行为的最大试点。公众参与的自愿减排行动,是世博“碳补偿”项目的重要一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低碳交通卡发行不到一个月已售出近2万张。而所谓低碳交通卡,是上海世博会倡导绿色出行的全球首款低碳交通卡,具备普通交通卡的功能,并且每张卡内含有一吨碳指标,即购买一张低碳交通卡通过绿色出行就能减少一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在世博园区内,来自全世界的参展方也主动参与“碳补偿”项目。伦敦零碳馆通过场馆设计及各类低碳技术应用,努力实现零排放;比利时馆、葡萄牙馆等已自行抵消碳排放;联合国馆和万科馆将通过上海能源环境交易平台,购买场馆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

北京市建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北京专项,专门管理北京市企业、社会团体以及个人为林业碳汇造林所捐赠的资金。2010年3月30日,北京市直机关工委启动了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参与林业碳汇行动,领导干部带头购买了“零碳车贴”。每出资1000元的捐款获赠一张“碳汇车贴”,可贴在汽车风挡玻璃上,表明购买者已购买5.6 吨碳汇,通过碳补偿消除了该车一年的碳排放。1000元是北京地区造半亩林地的价格,半亩林地在20年之内可吸收的二氧化碳大约就是5.6吨。购买林业碳汇已成为北京市民履行植树造林义务的重要形式。

同时,广东、山西等地都开始积极发展林业碳汇工程,碳补偿在中国逐渐由理想变成现实。

3 碳补偿机制实施的经济学分析

3.1 博弈分析 碳补偿(carbonneutral)是指通过个人付款、植树等方式对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补偿,从而使个人或企业增加其外部成本,达到合理排放二氧化碳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由于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因此基于博弈论是分析碳补偿机制的重要手段。本文尝试使用博弈论分析碳补偿机制实施的合理性,为碳补偿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理论支撑。

3.1.1 模型假设

①假设参加碳补偿计划的A为支持,不参加碳补偿的A为不支持;

②企业或个人自发降低碳排放所带来的收益为k(k>0)(该收益可以是新鲜空气,清洁的河流);

③政府支持碳补偿,无论企业/个人支不支持,均可以获得收益a(a>0);

④政府支持碳补偿,企业/个人若支持,可以得到额外的收益m(m>0);

⑤政府支持碳补偿的概率为P1,企业/个人支持碳补偿的概率为P2;

⑥政府支持碳补偿,碳补偿机制实施成功的概率为P3;

⑦博弈对象:A(企业、个人),B(政府部门);

⑧博弈为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3.1.2 博弈分析

下面进行博弈分析,得益矩阵见表1。

①假如B选择支持,因为m+k+a>a+k>a>0,所以A一定会选择支持;

②假如B选择不支持,那么B的收益将为0,由于A支持的会有收益k,因此A会倾向于选择支持,也就是说无论B是否支持,A都会选择支持;

③由于b+n>n>0,因此B会倾向于支持,所以该得益矩阵的均衡解为(支持,支持);

④假如B选择支持,并且支持成功,A也选择支持,那么B的收益为I■■=P1P2P3(b+n),A收益为I■■=P1P2P3(m+k+a);

⑤假如B选择支持,但支持失败,A也选择支持,那么B的收益为I■■=P1P2(1-P3)n,A收益为I■■=P1P2(1-P3)(a+k);

⑥假如B选择不支持,A选择支持,那么B的收益为I■■=0,A收益为I■■=kP2(1-P1);

⑦假如B选择不支持,A选择不支持,那么A、B的收益均为0。

3.1.3 以北京市“零碳车贴”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①根据我们发放的743张问卷,其中544人选择支持并购买零碳车贴。即P2=73%,假定政府的支持力度为80%,即P1=80%,再假设成功率有P3=60%。所以I■■=P1P2P3(b+n)=0.35(b+n),I■■=P1P2P3(m+k+a)=0.35(m+k+a);I■■=P1P2(1-P3)n=0.233n,I■■=P1P2(1-P3)(a+k)=0.233(a+k);I■■=kP2(1-P1)=0.36k。

②通过比较I■■>I■■,I■■>I■■,所以无论B选择支持与否,A均会选择支持。

3.2 作图分析 在博弈分析之后,为了进一步确定碳补偿机制对减少碳排放的推进作用,下面讲结合北京市“零碳车贴”,运用经济学作图作进一步分析:

3.2.1 前提假设

①假设每一个个体(或企业)的收入不变,为I0;

②将碳排放赋予实体化,视碳排放具有单价,设其单价为m0=■,其中X0为消费者将收入全部用于消费碳排放所能排放的最大碳量;

③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为U0(X,Y),其中X表示碳排放的数量,Y表示购买其他商品的数量,这里假设其他商品的价格为1。

3.2.2 作图分析

下面作图分析,见图1。

原消费者(个体或企业)的消费量为X0,碳排放的价格为m0=■。

①当消费者购买了零碳车贴后,其为此付出了一定的成本,相当于以后的碳排放价格提高了,变成m1=■,为了保证碳排放支出不再增加,因此消费者往往会倾向于嫌少消费,即减少碳排放(减少驾车);

②另一方面,政府得到了消费者(个人或企业)的资金后,添补资金用于我国的绿化等事业,从另一个角度又再次减少了碳排放。

3.3 结论

通过博弈论以及作图分析可以看出,碳补偿机制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即当政府推出碳补偿的机制并积极减少碳排放时,群众会积极响应,主动购买,当他们购买了碳补偿物品时,他们为了维持原有消费的不变性,会倾向于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政府增加国家的绿化面积,从侧面再次减少了碳排放,达到了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4 碳补偿机制的SWOT分析(以北京市零碳车贴为例)

4.1 S分析

4.1.1 民众认可度的优势 单纯的捐款形式已经使民众感觉反感,而通过自愿认购零碳车贴的方式来达到募集碳汇林工程资金的方式显得有新鲜感和亲和力。认购零碳车贴者可以通过中国绿色碳基金会的平台查询自己认购的1000元的碳补偿基金的流向。这种方式,使民众捐款变得公正透明,并且认购者可以获得一张零碳车贴来证明自己已经补偿了一年的汽车碳排放量。

4.1.2 政府支持度的优势 北京市正在构建低碳城市。中国绿色碳基金北京专项的成立也证明了政府建设低碳城市的决心。零碳车贴的发行,得到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北京市的政府车,公务员私家车将率先成为认购零碳车贴的主力军。而政府的带头作用也会更好地鼓励民众认购零碳车贴的热情。

4.1.3 宣传力度的优势 零碳车贴的推行起到强大的宣传效果,这将使绿色出行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它将起到正面宣传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它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观念,使人们自发的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4.1.4 减轻交通压力的优势 北京的交通压力是巨大的,无论是单双号限行政策还是私家车限额认购制度都是为了缓解北京的交通压力。零碳车贴也许会成为另一种使人们主观上去减少使用私家车的方法。零碳车贴将会让绿色出行的概念深入人心,从而间接地去减缓交通的巨大压力。

4.1.5 提高知名度的优势 无论是个人认购零碳车贴还是企业集体认购零碳车贴,这都将提升认购者的知名度。尤其对企业来说,花费少量的金钱在公众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无疑是物有所值的。

4.2 W分析

4.2.1 政策法规的不完善 迄今为止,中国绿色碳基金会依然是一个非官方机构。在碳补偿方面,我国依然确实政策上的规范和支持。关于碳的定价,以及碳汇林工程的选址均无明确定位。只有通过合理的法制法规去完善它,碳补偿机制才有更好地发展空间。

4.2.2 缺失良好的社会导向 民众会有一系列的担忧,害怕零碳车贴将会成为另一种变相的收费形式。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市普通私家车每一年的综合支出在15000元左右,看似1000元的零碳车贴收费并不高昂,但是这不能成为一种收费形式。整个碳补偿机制是建立在自愿的原则上的。

4.3 O分析

中国大力建设低碳社会的机遇。如何构建低碳社会和低碳城市是今年的一大热点。而建设低碳社会不仅仅是从大方面去强制节能减排,如何从生活细节上去实施节能减排的目标是一大问题。碳补偿机制就提供了一个思路,这种非强制的措施能有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使之达到低碳生活的目标。

4.4 T分析

4.4.1 碳补偿依然只能小范围推广 狭义上来讲,碳补偿行为算一种奢侈行为,这注定了它不能无限制的推广到各个地方。小范围的试点和小范围的推广将会成为它的发展模式。所以碳补偿不能取代通过政策节能减排这种大方式。

4.4.2 碳补偿产业中潜在的不透明性 作为一种公益行业,很少有人不去质疑其不透明性。如果碳补偿行业无法做到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碳补偿机制将失去民众的信任度和政府的信任度,这会成为碳补偿产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4.5 针对碳补偿机制的SWOT分析的总结 通过以上SWOT分析,我们发现碳补偿是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积极效应的,但是如何克服劣势和风险将成为发展碳补偿机制的首要任务。这要求政府建立合理合法的碳补偿规范制度,使碳补偿机制规避潜在风险。同时,我们要明确,碳补偿机制只能和节能减排相辅相成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应。

5 碳补偿机制的推广及几点建议

5.1 碳补偿产业必须形成全国统一的规范,并且争取与国际接轨。加强林业碳补偿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引进国际林业碳补偿项目。

5.2 碳补偿产业可以尝试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推广。比如上海世博会的绿色交通出行卡,就可以面向全国发行;北京的零碳车贴也可以推广全国。

5.3 碳补偿行为不仅仅用于民众个体,可以广泛用于企业中。2009年11月17日,中国首笔企业间碳中和交易完成。2009年11月17日,上海济丰包装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济丰”)委托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以上海济丰的名义在自愿碳标准(VCS)APX登记处注销一笔6266吨的自愿碳指标(VCU),并向厦门赫仕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厦门赫仕”)支付相应交易对价。由此,国内首笔碳中和交易完成。此例说明在企业中,碳补偿行为也可以得到推广。该行为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

5.4 碳补偿产业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减少贫富差距,平衡区域的发展。森林具有多种生态价值,其中森林二氧化碳汇集量是最容易计量的生态服务功能。将森林二氧化碳汇集功能进行货币化,作为生态补偿的切入点,而城市是主要的排放源,山区是重要的吸收汇,所以生态平衡同时也会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

5.5 培育林业碳补偿交易市场,制定林业碳补偿交易规则及相关方法标准,充分利用中国林业产权交易和相关环境交易所的交易平台,培育林业碳补偿市场,发展壮大绿色碳基金,推动公众参与志愿碳市场。

5.6 建设覆盖全市的碳补偿宣传网络体系,搭建公众参与林业碳补偿的网络平台。在主要机场,政府办公大厅,剧院,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选择20多个具有代表性地点,安置网络终端查询机和林业碳补偿宣传广告机。将林业碳补偿宣传网络体系拓展到各大信息亭的多个网点,使林业碳补偿宣传体系覆盖到全市。

5.7 大力开展宣传,推广碳补偿理念,包括社会广泛关注和媒体宣传报道,还可以以音乐等为载体宣传林业碳汇应对气候变化的公益性活动。

5.8 制定发展规划,扩大绿化面积,增加碳存储量。包括全面完成宜林荒山地造林,加强郊区绿化卫星城建设,加强滨河森林公园和重点乡镇公园建设,积极推进垂直绿化,立交桥绿化,墙体绿化,阳台绿化,停车场绿化,屋顶绿化。

5.9 制定林业碳补偿计量监测技术标准,不断完善计量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为生态效益促进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低碳城市的意义例2

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生态环境的建立成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2007年APEC会议上,主席提出了要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国务院强调要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2009城市发展和规划国际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提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他将低碳经济和生态城市这两个关联度高、交叉性强的发展理念相结合,提出要把低碳城市和生态目标相结合,走自己发展的模 模,建立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低碳生态城市。到2011年,已经有许多大中小城市(如江西南昌、深圳等)打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口号,这些种种都说明了在全球低碳时代,低碳生态型是城市规划建设必须走的道路。

一、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以“低碳社会”为城市社会发展样本和发展蓝图,以“低碳生活”为城市生活方式和生活导向的城市。实质上“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理念、低碳社会理念、低碳生活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实际运用。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提出来的,它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最重要的是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加丰富的规律的认识。正如美国著名生态城市研究者R•White(2009)所指出的那样:生态城市是一种不耗竭人类所依赖的生态系统和不破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人类居住者提供可接受的生活标准的城市。

“生态城市”与“低碳城市”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座生态城市必然首先是低碳的,但是生态城市涵盖的范围要大于低碳城市,它是更为综合、更高更长远的目标。当然在当前的低碳时代,“低碳”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生态城市发展、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和需要优先突破的领域。

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策略――将生态环境承载力引入规划建设中

1、生态环境承载力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关系分析

①目标的一致性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目标是使城市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生态环境承载力本质上是使城市在保持城市自然系统可持续的基础上发展,因此,生态环境承载力是使城市得到“长治久安”延续的根本保证。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是人类营造栖息环境的阶段(当然这一行为可能是迄今为止最适合城市、并具有相当高的可行性的行为);而生态环境承载力对城市发展的制约和限制作用则更为长久。在目标层面上而言,尽管生态环境承载力与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在语义上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两者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却是高度一致的。这一目标的一致性,使得我们建构融合两者的城市规划体系的思考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②效应的双向性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对城市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这种意义又使其对城市发展具有广泛、深刻的“效应性”,即对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必须指出的是,虽然人们的正确的主观意志可使这种效应具有积极、正面的作用;但是,也不可否认,这种效应完全可能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当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路线出现偏差时――这正是低碳生态城市效应的双向性表现。与之类似,由生态环境承载力概念可见,生态环境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功能属性,其至少具有支撑、保障、调控城市生态环境状况及运行等正面作用和功能;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正面效应的另一面,则可以理解为,当坚持城市规划建设在生态环境承载力阈值下进行时,后者对城市发展速度、规模等的限制和制约。显然,这种效应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时出现偏差时纯粹的负面效应有较大的本质区别。但是,生态环境承载力促进城市发展的功能属性,以及“限制”城市发展的作用(尽管这种限制在长远意义上对城市有利)还是使其具有了明显的“双向效应”特征。而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所共同具有的“效应性”的特征,使得我们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及城市可持续发展途径等问题的探索。

2、生态环境承载力视角下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若干途径

①在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建立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制度

生态环境评估在我国已经颁布并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有所体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拟议中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但是这一规定只是重点控制,局限在工程项目上,并未在城市整体层面建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制度。

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对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1)生态环境承载力是城市发展的背景条件之一,它影响和制约了城市土地利用的方式以及强度。(2)生态环境承载力对该地域人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当生态环境承载力水平较高,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的自由度及强度可能较大;反之, 当生态环境承载力水平较低,则人的活动的自由度及强度可能受到限制。(3) 城市发展受生态环境承载力制约,要将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所有组成部分都作为城市发展的参照因素,如有所遗漏,则意味着城市发展有可能遗留隐患。以上说明, 掌握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动态、特征及趋势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制度是城市生态化建设评价的法定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的体现。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规划需要具有全局层面和意义的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信息作为规划的重要依据。缺乏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的信息,漠视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性,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将缺乏目标,并可能因此步入歧途。具体从事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可依据不同的城市发展目标与评估需要,构建各具特色的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模型。评估模型建立后应定期对城市区域进行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指导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方面面。

②将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融为一体

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是实现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目标的具体化工作之一。其功能具有多重性,既可对城市发展的生态化水平进行评价及测度,又可作为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目标及建设目标的分解之用,使之具体化、实际化和阶段化。 低碳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从构成内容上,可以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结构、效率、公平等指标;在阶段上可以分成近期、中期、远期指标;在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方面可以分成初级、过渡、高级阶段等指标;在功能或服务对象上包括低碳生态城市测度及评价指标、规划指标、规划标准指标;在指标体系来源上可分成国际性组织指标、部级指标、城市级指标等。

生态环境承载力可以按照其构成元素,从资源承载力、社会经济承载力和污染承载力(环境容量)等几方面分别构建。从类型上,生态环境承载力有综合承载力指标和专项承载力指标等数种类型。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明确和清晰地反映了其现状特征、问题、水平,可以作为对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调控的重要依据。

③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应加强碳汇系统建设,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

碳汇系统是指存在于地球圈中的具有储碳作用和效应的生态系统,包括植被(含森林、草地、农田)、水体、湿地等等。城市碳汇系统是指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内,以各种类型的碳汇组分构成的具有碳汇功能的整体。从内涵上归纳,城市碳汇系统具有生态、空间和社会等多种效应。 从这种意义上来解释城市碳汇系统,可以将其定义为:在城市空间环境内,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能发挥生态平衡功能,且其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目标之一为去碳化(decarbonization),去碳化的重要方式是采用低碳能源甚至无碳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同时,还包括加强城市的碳汇系统建设。 作为城市中的自然生态空间的构成要素, 碳汇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低碳生态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的外在体现。一般来说,生态城镇的绿色空间不应低于总面积的40%。可以通过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估测,结合城市产业构成、污染强度等推算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所需的碳汇空间比例。更重要的是,低碳生态城市规划通过加强城市碳汇系统的建设, 将有效地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水平,并因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居民美好生活的标准。

三、结束语

总之,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大势所趋,但“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一项范围广、时间长、新兴复杂、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它的一些新型的理念有悖于传统的城市规划理念,因而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因此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不同领域的科研合作,因地制宜,更灵活更有效地规划“低碳生态”城市。

低碳城市的意义例3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工作。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代表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国务院已经要求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与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的发展阶段,碳排放量将持续增长,电力、工业、交通、居民生活四部门排放量最大,约占总排放量的90%以上。豍而从生产领域入手实施碳减排对我国GDP增长有较大影响,越早开始实施碳减排GDP损失率越大。豎因此,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城市居民生活入手,加强城市居民低碳生活意识教育,以减少衣食住行等一系列活动产生温室气体为宗旨的低碳生活方式更具有现实意义。加强城市居民低碳生活意识教育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居民低碳生活意识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客观要求

马克思主义在批判旧哲学抽象自然观的基础上,把人和自然、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统一起来认识,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基本内涵。首先,马克思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豏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是人与人关系存在发展的前提。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并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产生、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界。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以实践为中介,能动地从事着改造自然的活动,人类的生产活动影响、制约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豐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这两者共同影响着人类的劳动实践过程和社会活动,形成了生态关系与经济关系结合的生态经济关系。再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一旦发展起来,就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豑人类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而人与社会的关系必定会影响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只有首先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才能真正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使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为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指明了方向。

低碳生活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以一定的低碳生活意识理论为基本内容,采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对一定的教育客体,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低碳生活观念教育,如:低碳伦理意识教育、低碳法制意识教育、低碳自觉参与意识教育等,以使教育对象的身心发生变化而使其生活方式向低碳生活转变。低碳生活意识教育其目的在于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主要与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偏差有关。目前,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等非理性的价值观还有较大的市场。在这种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下,人们关注的只是经济的增长,忽视了自然环境的承受力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更没有考虑到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所造成的威胁。因此,要构建低碳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只是技术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为此,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创建与低碳生活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使个人生活方式与道德价值观变革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是低碳生活意识教育的指导思想,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是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认为生态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个人的素质密切相关,其实质是人的价值观或社会发展观问题。因此,加强城市居民低碳生活意识教育,树立科学的低碳生活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客观要求。城市居民低碳生活意识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为价值取向和主要内容,改变传统的高浪费、高透支、极端物质化等“异化消费”的生活方式,代之以低消耗、健康合理、全面协调的绿色消费生活方式,使城市居民了解生态的重要价值,自觉践行低碳生活,积极投身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中,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二、加强城市居民低碳生活意识教育是推进应对气候变暖历史进程的必然要求

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近些年来,大气污染、酸雨、沙尘暴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社会破坏自然环境、高能耗的生产模式以及高碳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气候变化问题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减少碳排放不仅是政府、企业的职责,它更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参与。联合国环保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说“在二氧化碳减排的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

城市既是人口、建筑、交通、工业的集中地,也是高能耗、高碳排放之地。城市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力量,城市居民的生活行为方式是影响城市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因素。城市高碳生活方式根源在于人们对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动力技术系统的依赖性的增强,更乐意享受电气化、自动化技术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而城市居民的低碳生活意识和对低碳知识的了解和把握程度将直接制约着我国低碳相关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执行,会影响应对气候变暖的历史进程。据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的生活用能具有巨大的节约空间,在基本不降低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单是在住房(采暖、制冷、照明、家用电器等)、汽车、摩托车这几项就可以节约能源2176.3万t标准煤,占年居民生活行为用能的11.0%(按2002年统计),相当于每年减少1628.8万吨碳的C02排放。豒因此,我们应该将“低碳生活”的价值理念深植入城市居民的思想,让他们更多地了解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节约能源,践行低碳生活,从而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2007年,我国成为首个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通过节能减排计划实现相对碳排放,并已经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在应对气候变暖的过程中,提高城市居民对低碳生活的认知,自觉将低碳意识深入到行动中,强化公众参与,充分发挥每个城市居民在践行低碳生活方面的作用,通过示范和宣传获得广泛的公共支持,是推进应对气候变暖历史进程的重要路径。

三、加强城市居民低碳生活意识教育是构建“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议,首次把“两型社会”建设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目标。“两型社会”的提出是建立在对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的正确认识上,其核心内涵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追求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是对我国较低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增长质量的反思,而环境友好则是对经济发展的环境影响以及生存环境的考虑。

低碳城市的意义例4

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低碳发展是世界潮流和历史要求。自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推动低碳试点城市的工作以来,全国已有8省34个城市列入低碳试点城市建设,不少城市为实现产业结构低碳化、能源结构低碳化、消费结构低碳化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气候司[2012]3760号)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个人和家庭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随着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享受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推进城市消费领域低碳化成为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城市是资源终端消费和碳排放(直接和间接)的集聚空间,研究社会消费领域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1构建城市消费领域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1.1实现城市低碳消费是推进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的客观要求

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将对其他城市的低碳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效应,而构建城市消费领域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评价低碳试点城市建设的水平和成效,而且能够为低碳试点城市建设提供方向和思路。众所周知,城市空间集聚大量人口,是物质与能量交换最为频繁的区域。据联合国人居署出版的《世界城市状况报告》表明,城市集中了全球50%以上的人口,在未来20年内,城市居民将占到世界人口近60%。城市占地球表面不到1%的面积,却消耗世界约75%的能源,城市消费领域的低碳化正日益受到政界和学界广泛重视和关注[1]。从目前情况看,许多低碳试点城市的工作思路和方案设计仍然参差不齐,尤其是低碳试点城市的消费领域的低碳化评价指标更是五花八门;因此,科学地构建消费领域的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城市管理的政府而言,既能明晰工作目标和方向,又能突出工作重点和抓手,也可通过评价指标评估低碳试点城市建设的工作绩效。

1.2科学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是引导城市消费领域低碳化的有效途径

城市既是能源消耗的高强度地区,也是温室气体(CO2)排放重点地区。目前,中国拥有4个直辖市、333个地级市、县级区划数2852个(含860个市辖区、368个县级市、1453个县、117个自治县),如果每个城市都实现消费领域低碳化,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就有坚实的基础;因此,城市的消费低碳化既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也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科学、合理、可行的消费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还能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如低碳交通指标可引导公众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公共自行车、公交车、地铁和高铁)实现绿色低碳出行。低碳家庭指标可引导公众多用“峰谷电”、节能灯(LED绿色照明)、办公室倡导“2026空调计划”等,把低碳消费的抽象概念转化为操作层面可评价的指标,把抽象化的低碳消费概念变成具象化、可量化和具体化的社会行动,其意义是深远和现实的。

1.3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为实现城市消费领域低碳化

转型提供有效的政策工具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姆(BenjaminBloom)认为,评价(evaluation)是对想法(ideas)、方法(methods)和材料(material)等做出的价值判断的过程,是运用标准(criteria)对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方法,从而得出可靠的并且符合逻辑的结论[2]。评价指标具有导向性、规制性、激励性、可测性、可量化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城市低碳消费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能让城市的管理者和政策的制定者清晰地认识到城市消费领域低碳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发挥政府和市场在城市资源配置中的自身的功能,倡导和引导社会公众和消费者的绿色低碳消费行为。同时,也可直接转化为政府推进城市消费低碳化转型的明晰的、量化的政策工具和评价方法,成为政府评价各个相关的职能部门工作绩效的重要的量化指标,也可作为城市间在消费领域低碳化发展水平和工作业绩的评价标的。

2城市消费领域的碳排放的特征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消费领域碳排放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联合国人居署(UN-NABITAT)认为,基于消费端,城市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占全球比例达60%~70%。联合国IPCC组织第五次评估报告认为城市的CO2排放水平已经占全球能源利用排放的71%~76%[3-4]。据统计,中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54.91%(2013年),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增加到7.44亿,人均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增加了3.6倍左右[5]。随着中国城镇消费特征从生存型向享受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城市消费领域的低碳化将倍受关注。

2.1城市能源消耗终端具有碳排放的放

大效应”城市是人口和资源高度集聚和高度消费的物理空间,是以其人口资源要素集聚而凸显运行的高效率,也正是这种高度集聚性成为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碳排放(碳耗)的集聚区域。研究表明,每一个能源消耗终端都具有几倍至十几倍地减少一次能源消耗的“放大效应”,消费终端的节能减碳是一项“事半功倍”的工作。国际地方环境行动理事会(ICLEI)对全球41个城市进行了各行业温室气体贡献率统计,结果显示城市消费领域和行业碳排放贡献率持续走高(如表1所示)。同时,交通、住宅等社会生产活动和路灯、建筑及设施、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成为了城市碳排放相对集中的几大领域。

2.2城市的直接碳排放与间接碳排放

城市的碳排放来源(简称“碳源”)包含了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通过区域内的火电厂为城市提供电力和供热属于城市的固定碳排放源,即直接碳排放;从理论上讲,电力消费过程并不产生碳排放,但是,根据国际能源署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当前全球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占据总体碳排放的40%左右。其中更多的是表现为间接碳排放,或者叫做“消费型耗碳”(即主要使用“二次能源”后产生的碳排放,如居民生活、商业活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绿地、城市照明、社会废弃物回收以及基础能源资源供给(供电、供水、供气)等)。

2.3城市社会公众(家庭)是节能减碳的主体

城市社会公众(家庭)构成了城市的活动细胞,是参与城市各项功能的核心要素,也是最重要的能源消费部门之一。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CO2越来越多,并对社会总的碳排放量产生重要影响;每位社会公众个体以家庭为单位,通过消费推动城市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居民的人均碳排放已达7.26t/人•年(2014年),家庭年碳排放量达到平均20.52t/人•年,其中仅家庭日常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就占社会碳排放总量的21%[6]。对比国外发达城市的家庭碳排放水平,具有很大的降低碳排放潜力。

3城市消费结构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城市消费特点与重点、关键碳排放源,以及城市能源资源消费的模式和领域分析,城市消费领域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应从以下四个重点领域着手:一是城市低碳交通领域的相关评价指标;二是城市家庭低碳消费领域的相关评价;三是城市公共事业消费领域的相关评价;四是城市低碳商业消费领域的相关评价(如图3所示)。

3.1低碳交通消费评价指标

根据OECD和IEA的报告,城市交通部门所产生的排放量达到1/4,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排放源部门。交通部门碳排放量已经呈现骤升态势,据相关研究表明,到2050年,全球交通部门所排放的CO2总量将达到2×105亿kg[7]。而在城市交通领域,公共交通系统低碳化建设、私家车的绿色出行、电动汽车进家庭是低碳交通发展的重点评价内容。1)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与评价。城市低碳交通评价指标,主要评价城市地铁(轨道交通)的发展水平,地铁系统越发达,人们越乐于低碳出行;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施里程数,反映了一座城市低碳交通建设水平,也反映了消费者低碳出行的程度。城市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车辆的比例,反映城市管理者在低碳公共交通上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城市公共自行车普及率,也是评价城市低碳交通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的可量化的评价指标。2)社会低碳交通消费的评价。私家车数量的增长是城市交通领域碳排放快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根据调查统计,城市私家车平均年碳排放为3.0t/年左右;因此,城市机动车拥有量和私家车拥有量都能反映一座城市在汽车交通领域中的碳排放水平,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量和年行驶公里数是社会公众绿色低碳出行的重要评价指标。同时,城市公交分担率,一方面衡量低碳公共交通体系的便捷程度和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评价社会公众使用公共交通出行习惯和低碳意识。此外,新能源私家车数量、城市公共自行车人均拥有量都是评价城市低端交通的发展水平的指标,对低碳城市建设具有导向意义。

3.2低碳家庭消费评价

城市家庭是能源消耗(碳排放)的终端,低碳家庭的建设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和细胞,低碳家庭评价是城市消费领域低碳化评价重要指标,主要分两方面进行评价:1)家庭低碳消费评价。评价低碳家庭主要看一个家庭的低碳意识、低碳文化和低碳知识,具体体现在家庭在装修和生活中是否有意识地使用低碳产品、节能产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家庭装修在选择照明技术产品中,会面临传统的白炽灯、节能灯、LED绿色照明灯的选择,LED灯绿色低碳照明,不仅节能效果好,而且价廉物美。在家用电器选择上也有能效标识,家庭是否都采购节能产品。家庭峰谷电使用比例是评价城市家庭用电结构优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家庭垃圾分类实施比例,既评价家庭绿色环保意识,又评价家庭是否把垃圾处理作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资源再生利用认识水平和行动结果。2)家庭消费的低碳化评价。家庭消费领域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用能领域,如照明、家电、暖气、空调、炊事等方面,具体主要反映在几种能源资源的消费形式,如用电、用热(北方暖气、南方取暖)、燃气和用水等;因此,采用评价指标:家庭年均用电量(AD用电量)、家庭年均用气量(AD用气量)、家庭年均用水量(AD用水量),AD为活动水平数据,EF为碳排放因子。核算家庭年均碳排放量,还包括家庭用热量(AD用热量)和家庭私家车耗油量(AD汽车油耗量)

3.3商业低碳消费评价

商业低碳消费是城市消费低碳化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关注商业低碳消费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最直接的标识,评价指标和维度主要选取三个方面:1)低碳宾馆绿色低碳评价。低碳宾馆评价的指标和内容很多,城市宾馆和酒店星级、档次不同,提升设施的用能效率是常态化的工作,如宾馆和酒店开展智慧节能系统、采用LED绿色照明技术。根据统计分析,我们选择两项评价指标,主要起到导向性作用,如“一次性洗簌用品”减少量和宾馆的新能源开发利用率等指标进行评价。分别反映城市宾馆绿色消费意识和水平,评估宾馆行业中新能源普及情况。2)商场低碳消费评价。商场是现代城市商业消费活动的重要平台与场所,能源消耗很大和物品包装用量多,重视商场的绿色低碳消费的评价十分必要。倡导商场使用高效节能LED照明、提高商场商品包装回收比例、减少塑料袋使用量、线上网上购物比例都是消费绿色低碳化的具体体现,设立相应的评价指标,能得到各方的重视。此外,商场销售绿色低碳标识的商品种类也是评价商场低碳消费理念和意识的重要指标。3)餐饮业低碳评价。餐饮业是现代城市服务的重要部门,无论其能源消耗,还是用水、食材消耗都与城市消费者息息相关。餐饮业低碳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低碳餐饮“光盘行动”、餐饮业节电节水节料行动、“一次性”餐具使用等方面。

低碳城市的意义例5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们知道,自然资源有限,而煤炭、石油等燃料的过度使用导致了温室气体的无序排放,造成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必须认真的加以研究。

低碳城市建设研究的长远意义

低碳城市建设的提出,是基于低碳经济的概念以及普通居民的低碳生活理念。这是个认识问题,也是建设低碳城市的上层建筑,解决好了,事半功倍。

(一)低碳城市建设离不开低碳经济依托。全球气候变暖已成共识,恶劣天气比率正在加大,人类生存面临威胁,低碳经济不是可为可不为,而是非搞不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碳排放大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占全球的五分之一以上。从长远看,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企稳,再一次进入快车道,能源需求还会不断攀升。不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将对国民经济和自然环境产生恶劣的影响,推迟城镇化的建设速度。

(二)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急需改变。城市建设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不顾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地大搞雷同的低级建设。要推广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和环保能源,确保城市建设和自然景观达到相对的平衡。城市经济,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形成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取最大的生态效益,才能保证城镇建设顺利展开,保证生产持续发展,保证居民绿色生活。

(三)新能源替代意义重大,应及早安排。与低碳型城市建设、低碳经济紧密相关的能源体系调整很有必要,必须要有超前意识。以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代替煤、石油等传统能源,是低碳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需要。

二、建立符合我国地域特点的评价体系

首先就是指标,低碳型城市的标准。欧美的标准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国情,必须有中国特色。我国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就不能不考虑建设更多的低碳型城镇,而不是一窝蜂的搞混凝土大战。不能走西方曾经走过的高速度、高污染、高危害的老路,要建立一套中国人自己的低碳型城市标准。

其次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搞清低碳型城市建设和低碳经济的关系,同时要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设定评价和考核的底线。城市规划必须体现天人合一、社会和谐、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高度统一,并可健康的持续发展。

三是,改变城市居民的消费观念与方式,倡导低碳生活是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低碳和生态的生活方式逐步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日积月累,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低碳型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

低碳型城市概念的主要方面就是,较低或更低的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型城市建设就是通过制度制约、技术开拓、产业调整和新能源的开发使用,达到发展和环保双赢的态势。

(一)低碳城市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我们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许多后遗症,尤其是在大中城市中表现突出。虽然采取了重污染企业的迁移,城市道路的升级,供电供热的改造等措施,但是问题仍然严重。近日在我国多地出现的雾霭天气,足可说明建设低碳型城市的重要。

低碳型城市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城市企业的生产的污染、城市交通的拥堵以及居民生活碳排量过多。在较老的工业城市中,企业生产沿袭了旧有的生产模式,能源消耗、环境污染、违规排放仍然严重;交通设施利用的饱和,车辆废气的排放直接造成空气污染;居民的低碳生活意识还很薄弱,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惊人。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与城市环境的状况关系十分密切,由于碳排放过量造成城市的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抓主要矛盾,以技术进步为动力,改变趋势。在一些城市中环保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达到了重度污染的水平,而且随着国际气候的变暖,形势更加严峻。企业是城市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发展和税收的大任,但很多还是技术水平低下,以粗加工为主,解决起来相当困难。

发展低碳经济是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方面,一定要以技术进步为导向,才能破解。1、积极推动低碳技术运用。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提升科学技术的水平;2、推进主导产业链向纵向延伸,提高煤炭、石油、石化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3、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三)从粗放型到资源循环转变。发展低碳经济就要在资金投入、生产过程及产品的消费和垃圾的处理全过程中,把粗放型的企业逐步改造成依靠资源循环,可以持续发展的,最小碳排量的低碳企业。以资源的完全利用、重复利用、循环利用为主导。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无污染、无废弃、零排放为目标。把住这一关,就为低碳型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建立低碳城市模型,在新的城镇建设中统一规范。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底子薄,经验少,技术弱,发展是第一位的,无法复制西方的城市文明,必须走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型城镇建设道路。

低碳型城市建设不单纯是经济建设,也是经济关系、道德关系、人文关系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构建,体现着人性的光芒。要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数据,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展开论证,对建设方案进行研讨和审查,确保在建设中,低碳型城市拥有一定的比例。

【综述】:综上所述,低碳型城市建设不仅仅国际主流趋势和我国国情的需要,也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低碳型城市建设包罗万象,相互联系和制约,应该引起我们建设者的高度重视,深入探讨,仔细研究,付诸实践。努力把城镇建设成蓝天、碧水、清洁、美丽的人间圣地。

【参考文献】:

[1]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

低碳城市的意义例6

2.低碳城市建设。低碳经济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城市的碳排放量占了全球碳排放总量的75%,是碳排放的主体,同时城市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因此,低碳城市建设是实现全国的低碳经济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全国的低碳经济目标实现最终要靠低碳城市建设来分解实现,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的平台,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的“主战场”。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低碳城市的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发低碳能源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有效方法,持续发展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根本方向。国家发改委曾于2010年7月19日《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为我国第一批国家低碳试点。第二批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范围为:北京市、上海市、海南省和石家庄市、秦皇岛市、晋城市、呼伦贝尔市、吉林市、大兴安岭地区、苏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宁波市、温州市、池州市、南平市、景德镇市、赣州市、青岛市、济源市、武汉市、广州市、桂林市、广元市、遵义市、昆明市、延安市、金昌市、乌鲁木齐市。在26个城市中,延安市、武汉市、广州市、昆明市所在的省还是第一批国家低碳试点省,其中广州市和昆明市还为所在省的省内低碳试点城市。低碳试点已经基本在全国全面铺开,低碳城市将成为城市品牌的新高标。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审计评价是重要的管理环节和手段。基于低碳城市建设的碳审计可以准确客观的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或城市的低碳经济发展程度,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政府进一步完善调整低碳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促进人类和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因此,基于低碳城市建设的碳审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碳审计与基于低碳城市建设的碳审计的目标定位

1.碳审计。1989年英国地球的朋友协会(FOE)在其章程里拟定了地方政府环境审计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提到作为环境审计一个分支的二氧化碳排放审计。伴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碳审计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1997年《京都协议书》将市场机制引入到温室气体排放项目中,允许将碳排放权和减排量额度作为一项稀缺资源进行交易,碳交易产生。2005年《京都协议书》正式生效,全球碳交易出现了较大增长,随之关于碳会计、碳审计的研究与实践也日益增多。2009年12月英国环境审计委员会(EAC)了关于政府针对环保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采取的低碳措施和执行情况的审计报告。

广义的碳审计是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碳审计,是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碳审计。碳审计基于控制碳排放量并改善生态环境而产生,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而发展。碳审计是一项管理工具,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为了实现低碳经济推行的政策举措。国家和社会推行碳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审计监督,促进低碳政策、低碳经济杠杆、低碳技术的有效应用,保障低碳经济健康发展,减缓气候恶化,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狭义的碳审计是基于碳交易的碳审计,是微观层面的碳审计。《京都协议书》构建了一种碳排放权交易模式,通过这种模式政府行政手段与市场调节机制相互配合,鼓励和督促企业自觉承担节能减排责任和义务。建立和发展碳交易市场需要第三方的鉴证、评价和监督,碳排放交易平台需要第三方来对碳排放量进行审核和确认。在配额与限量机制下,碳排放量需要经过独立的鉴证才能进入市场,也只有经过第三方独立鉴证过的碳排放额度才能登记,余额才能转让。第三方鉴证保证了交易的可操作性、规范性和公正性。这就是狭义的碳审计,即审计主体依据审计标准,运用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对被审计组织低碳消费社会责任、温室气体排放的合法性、公允性和效益性进行独立鉴证并发表意见,并把结果传递给相关使用者的系统过程。

2.基于低碳城市建设的碳审计目标定位。基于低碳城市建设的碳审计是服务于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碳审计,是广义的碳审计。它的总体目标应该是通过审计监督,促进城市低碳政策、低碳经济杠杆、低碳技术的有效应用,保障低碳经济健康发展。具体还应该包括:对市政府实施的低碳政策、法规和制度制定的科学性、实施的适当性进行评价;对城市企业单位低碳责任履行的效果性进行评价等。

在碳审计诸多具体目标和任务中,碳资金审计、碳交易审计等固然重要,但是笔者认为,基于低碳城市建设的碳审计的目标中心应该放在低碳政策的执行评价上,即通过城市的低碳经济水平审计,掌握责任主体低碳责任履行情况,为政府改进低碳政策献计献策。此谓“低碳城市审计”。

通过低碳城市审计可以让我们掌握了解目前城市低碳经济运行状况,判断和衡量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能客观认识城市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以后应该如何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明确节能减排的责任与方向。通过低碳城市审计,还可以发现城市之间的低碳经济发展差距,从而明确追赶方向。通过低碳经济审计评价,可以有效地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使现代产业中的软件、电子信息、清洁能源、旅游经济等低碳产业更好的发展,推动经济的新一轮增长,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提高城市竞争力。

三、基于低碳城市建设的碳审计评价指标的探索

低碳经济评价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不少的研究。从2008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中国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研究,构建了以“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为维度的衡量指标体系,并在广元市等一些城市应用;2010年北京工商大学构建了遂宁市区绿色经济指标体系;2010年瑞士发展合作署在中国发起“中国低碳城市项目”,并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深化拓展中国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研究,他们提出了“LCCC(中国低碳城市)”指标体系。此外类似研究还有很多。总体来看,低碳城市评价越来越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林林总总建立的评价标准也很多,其中也不乏内容重复而表述不同的存在,当然也不乏缺乏操作性指标的存在。因此,加强研究以尽快在此方面达成共识并尽早指导审计实践已经是当务之急。

低碳城市的意义例7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121-03

1 建立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1.1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

在所有碳排放中,作为生产和生活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区,城市的碳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86%(从终端需求角度计算)。可以看出,减少城市碳排放是减少整体碳排放的关键。城市碳排放根据其源头可以分为建筑、交通和生产三个部分。因此,为创建低碳城市也应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以上三个类别中的碳排放比例因不同城市的发展程度、工业结构和社会文化不同而存在差异。

1.2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环境友好型城市提供发展方向。适当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政府管理部门制定规划和发展方向的依据。规划部门可以通过所在城市自身优势与缺陷确定城市可以加以利用的优势和存在的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争取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将低碳城市的抽象概念转化为操作层次的指标,有利于公众对其加深了解和执行部门贯彻实施。指标体系对抽象的概念进行量化和具体化,避免了定性或定序区分的模糊性造成的评价的困难。公众可以通过具体化的指标体系深入理解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它与自身行为模式的联系;规划的执行者也可以通过指标体系准确判断规划的执行效果。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低碳城市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评价依据。在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情况下,对各城市低碳发展的实现程度的评价将变得有据可依。

2 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低碳城市的含义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产生途径、碳排放减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协调程度、政府部门采取措施的力度。从以上三个角度制定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成果、途径和措施实施力度三个方面反映一个城市在低碳方面的环境友好程度。在考虑碳排放量应当减少的同时,也不应忽略低碳作为总的发展方向应当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协调。低碳城市概念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发展,而不是为了遏制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而限制经济的发展。

2.1 有关减少碳排放指标

有关减少碳排放的指标包括建筑、交通和生产三个方面,主要反映的是在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方面的低碳城市的实现程度。建筑碳排放指标包括住宅生活和公共建筑碳排放两大类。交通方面碳排放可通过城市车辆总量、城市节能汽车比例、城市公共交通覆盖程度、城市分布密集程度四个指标来反映。城市注册的正在使用的汽车总量能反映城市总体的交通碳排放量,能反映一个城市的碳排放对自然生态的压力;节能汽车比例可以反映交通节能化的实现程度,说明在固定汽车总量的条件下,一个城市的交通低碳程度;城市生产用能源消耗总量反映一个城市总体生产规模和其相应的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大小;城市生产用非化石燃料能源比例反映一个城市生产过程中燃料投入方面的低碳实现程度;城市产业结构反映城市的成熟化程度,进而间接说明一个城市在生产方面实现低碳的难易程度和未来所需时间。

2.2 反映碳排放减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指标

这类指标有城市总体人均碳排放量、碳生产率和含碳能源消费系数三项。城市人均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是碳排放总量/人口总量,反映不同消费模式导致的城市人均碳排放水平差异,是从消费角度考虑的指标。碳生产率是城市GDP与城市碳排放总量的比值,说明整个城市的能源生产效率,具体说明一个城市的低碳技术水平对于城市低碳化发展的影响程度。碳能源消费系数为整个城市的碳排放总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比值,主要用于衡量资源禀赋、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等。

2.3 反映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力度的指标

低碳城市的意义例8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推行低碳生态城市的现状和实际意义

目前,低碳生态城市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低碳生态城市在规划建设理论研究方面也越来越深入。

我国众多城市也进行了相关方面的规划建设实践。2011年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共提出了15项指标,在八项有关资源环境的指标中,有七项具有强制约束性。由此可见,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在我国政策层面已经得到了极其高度的重视。可以说,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只有采用低碳发展的模式与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才得以真正实现,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然而,就我国现状的国情来看,在很多方面仍并不具备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条件,包括方法体系、理论基础、政策体系、规划原理及建设技术与经验等。因此,我们国家的低碳生态城市就目前来说才刚刚起步,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态城市还有一定距离。

二、现阶段中国进行低碳生态建设所遇到主要问题

第一、大城市的建设过于盲目,忽视中小城镇

据统计,全国约90%的地级市以上的城市都提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设想,并以此为发展的目标。但往往停留在规划层面,建设中的实际运用还不成熟。同时,中小城市则缺少对自身的生态建设的关注。

第二、对“新城开发” 过于盲目,对建成区的生态改造不够重视

新开发地区实践低碳生态城市虽然投入较大,但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大部分城市在进行低碳建设时选择了“新城开发”,把推动缓慢、见效慢的建成区改造放置一边。而建成区的低碳生态改造才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点。

第三、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没有充分的结合中国国情和客观需求

地少人多是我国最大的特点,开展低碳生态城市首要必须结合国情,在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滩涂地、盐碱地等未利用地的生态化改造来进行建设。

第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建立的指法标体系不具有权威性、导向性

任何的城市建设都需要指标体系的引导。我国缺乏指导性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各地区有地方性的指标体系,但都存在一些导向不明的问题。

第五、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多样,定义不明确,

“低碳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很早就提出,而对其还没有一个明确、公认的理解。各种概念的混淆,例如“低碳城市”“绿色生态城市”等,对这些概念的确立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基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 ,也出现了滥用概念,偷换概念的问题。

第六、没有确立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地位、编制方法和体系等

低碳城市的规划还处于探索阶段,各个地区的编制方法、内容、指标都没有得到明确规定,缺乏统一的宏观的指导,无法对规划后的城市建设起到良好保障和引导作用。

第七、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过多追求技术的奇、新、特,没有合理控制建设成本

中国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丰富的传统经验和智慧,因此,这些传统的经验与智慧加上部分简单的措施就可以使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现在进行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却不再运用以往的方法,而是在技术上有了更高更远的追求,并且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些奇、新、特的技术在没有熟练运用之前往往成本难以控制。

第八、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打着“生态”的旗号干着“反生态”事情

低碳生态城市的目标是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而事实上,很多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都具有很大的问题。在生态敏感区进行开发建设,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给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留下隐患。

三、低碳生态城市内涵详述

第一、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目标

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在促进城市良性发展中是一项重要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二零零九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国际会议中,仇保兴博士首次提出了这种发展模式,组成低碳生态城需要把生态城市与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复合起来,这个理念关联度高且交叉性强。明确指出了建立在以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加深刻的认识为基础,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建立和谐、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就是低碳生态城市。

第二、低碳生态城的主要类型,具体如下:

1、在技术方面具有创新的生态城市。

2、适用性较强,适合宜居的生态城市。

3、逐步演进式的生态城市。

4、灾后重新建设、改造的生态城市(一般为乡镇)。

第三、我国各地低碳生态城的初步实践

中国截止到目前有很多改革试验区正在规划建设中,包括曹妃甸国际生态城、中新天津生态城、深圳光明生态城等,目前统计显示,已在实施生态城市计划的城市有十几个,着手规划生态卫星城的城市已有二十多个,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投入低碳生态城建设的城市会越来越多,可见,我国正在以最快的步伐迈进世界生态城市的行列。

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对于我国经济的重要影响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就是要提高能源结构与效率,这是低碳经济的核心。在最大限度上减少石油与煤炭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就是低污染、低能耗的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转变发展的观念,在发展模式上进行创新,使发展质量得以提高。

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为我国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打下基础,对加快低碳城市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顺应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中做出积极应对与选择。可以说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多变的国际环境的应对,及对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实现来说都是具有重大影响的举措。因此我国生态城市的发展道路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五、关于低碳生态城市形成模式及建设建议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是通过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改变社会经济与发展的模式,平衡与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使生态城的规划设计中的每一个环境都贯彻生态理念,因此,这不是一项短期的社会工程。

若想使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城市得到可持续发展,想重新建设与自然平衡的城市与多元价值的社会,需将绿色低碳价值与文化融合起来,构建一种新的社会体制,此体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与活力。城市里社区,不只是拥有教育、居住、医疗等一些基础性的设施,更是有一定社会学意义的社区,是一群人能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形成制度性与规范性的整体。

城市研究者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包括:绿色低碳本质、可持续性本质等相关的一般性的抽象问题,向着对绿色低碳城市具体的制度问题、文化问题、环境问题以及能够使这些问题得以缓解的方面转化,并对规划政策与措施进行理论研究,从而对决策者做出的决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是积极的影响,使生态城市的理想逐步得以实现。

无论是城市的开发者还是城市的规划者,都需要反思自己,在创作思想和开发思想方面的反思,不管是在城市的规划还是建筑的设计中,都应该注重有关地域城市在文化方面的营造,注重适合技术的应用,在自然建筑环境方面创造的适应,在我国创造具有文脉的城市文化。使东方国家在对于现代以及后现代主义的理解上更具多样化,更具全面化,只有如此,我们的城市建设才能成为真正的绿色低碳城市,而不只是虚名。

六、结束语

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低碳生活,众多城市也在努力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并且数量越来越多,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在中国实施低碳经济指日可待,我们必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向低碳生活,实现我们的低碳生态城市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9, 16 (a) :1-6.

[2]庄贵阳.中国:以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J].环境经济,2007(1):70.

[3]方虹.国外发展绿色能源的做法及启示[J].中国科技投资,2007(11):35.

低碳城市的意义例9

1 低碳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气候安全方面屡次彰显了大国责任,2014年11月与美国共同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计划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预计在2015年上半年提出达到碳排放总量峰值的时间。由此可见,低碳发展是中国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2 低碳社区建设进展及评价指标体系

社区是承载城市人口最基础的单元,因此建设低碳城市必然不可缺少建设低碳社区这一重要环节。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4]489号),明确了开展低碳社区试点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低碳社区试点建设的主要内容,并计划到“十二五”末在全国开展1000个左右低碳社区试点建设。为指导和推进低碳社区试点建设,2015年2月国家发改委了《关于印发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5]362号),指南的核心内容关于指标建设及评价进行了阐述。针对既有社区,设定了9类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覆盖了既有建筑、基础设施的改造和社区环境、运营管理和生活方式的提升等方面;针对新社区,设定了10类一级指标和46个二级指标,覆盖了社区低碳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全过程。这样的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可以协助了解社区建设的碳排放情况“家底”,一方面可以准确监测评价社区的低碳建设及实施方案,从而可以预测引导低碳社区建设的下一步措施;将成为评估低碳社区建设的有效工具。

作为世界上节能最先进的国家,日本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经验可以供中国借鉴。在日本,“低碳”观念深入人心,习俗障碍减排方面的经验包括家电产品能效标签制度建立,以及能源诊断员制度,都将日常生活中的部分排放做到了指标量化,促进家庭节能。

3 低碳城市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城市产生了全球7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学界一致认同低碳城市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对于“低碳城市”的概念和评价方式尚未达成普遍共识。从世界各国的低碳城市建设经验来看,城市规划、能源结构、交通方式、建筑质量、生活消费等方面都有所涉足。行之有效的评估考核标准和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无疑是监测评估国家建立的各低碳省市建设效果的有效工具。关于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有多种学术观点: 如有学者认为从碳足迹维度、城市发展模式维度、经济发展维度、社会发展维度四个维度构成立体的低碳城市发展指数对低碳城市进行评价,形成系统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014年12月,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等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0次缔约方大会期间共同了首个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用标准――《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国际标准》(GPC),GPC将通过有力和清晰的框架、可信的排放核算和报告实践,帮助城市建立排放基线、设定减排目标、制定针对性更强的行动计划并追踪减排进展。

从中国低碳社区试点的建设经验来看,低碳城市的建设也亟需国家出台类似的《低碳城市建设指南》,搭建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4 结语

低碳城镇化将成为我国城镇发展的转型模式,有助于提升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通过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及建立,对各地低碳建设的规范和引导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将有助于早日我国建成智能城市、生态城市,推动城镇化向集约、智能、绿色以及低碳的发展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低碳城市的意义例10

贵阳市自2010年被评为全国首批低碳城市试点以来,把“全国低碳试点城市”作为城市名片,统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既要赶,又要转”的战略目标,努力探索西部地区“在保护中发展”的低碳路径。遵义市自2013年被列为国家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以来,坚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实现后发赶超的有力抓手,各项低碳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一)以低碳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为主导,构建城市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

贵阳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组建了贵阳市低碳发展领域的专业智囊团和低碳发展专家顾问委员会,借力专家智慧为城市低碳发展保驾护航;出台了《贵阳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贵阳市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贵阳市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攻坚方案》、《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等一系列低碳发展的政策文件;此外还正在筹备编制《贵阳市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2014―2020年)》和《贵阳市应对气候变化条例》,加快构建低碳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遵义市按照《遵义市低碳试点工作初步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低碳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将低碳试点的各项任务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将低碳发展相关要求纳入《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启动了低碳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形成以遵义市环科所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开展低碳发展研究,为稳步推进低碳试点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二)以重点领域为突破口,构建以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产业体系

贵阳市将工业、能源和建筑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建立以低碳、绿色、环保、循环为特征的低碳产业体系。一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编制了《贵阳市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杜绝新增“两高”项目,2014年淘汰了24家企业的落后产能;二是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缅气入筑”工程。2014年底,居民用气全部实现天然气供给,建成开阳、清镇两个生物质燃料基地,一期装机容量为49.5兆瓦的花溪云顶风电场投入运行,全市水电、风电发电量已占总发电量的47%;三是推行绿色建筑。出台《贵阳市绿色建筑实施方案》和《贵阳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推广土壤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地表水源热泵、太阳能光热等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遵义市则实施了“新型工业化、绿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低碳发展战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节能与提高能效、增加碳汇等措施推动尽早达峰。一是发展低排放的特色轻工业。将烟、酒、茶等特色轻工业作为经济发展重点,推进茅台酒厂循环经济示范园技改,打造“遵义名烟基地”,提升茶叶种植加工水平,形成西部赤水河流域白酒工业走廊和东部烟草、茶叶加工带的产业空间布局;二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形成了以电能为主,煤炭为辅,农村沼气、城市天然气为补充的能源消费模式;三是节能提效。2014年关闭淘汰落后产能11户,中心城区累计改造4吨以下燃煤锅炉182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5%;四是增加碳汇。2014年完成造林75万亩,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森林覆盖率达53.6%。

(三)开展多层次试点示范,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贵阳市作为第一批国家低碳试点,同时也是全国首个循环经济试点城市、2013年度智慧试点城市和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全力推进低碳社区试点和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贵阳市先后实施了“乌当碧水人家”、“温泉新城”等一批市级低碳社区试点,探索形成具有贵阳特色的低碳社区“G”模式,建立社区低碳指标统计办法和贵阳市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为低碳社区建设和改造提供可以量化的评价标准;贵阳市高新区于2014年6月获得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编制了《贵阳国家高新区低碳经济示范园实施方案》,充分发挥高新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特色。

遵义市在低碳试点建设过程中,打造了茅台镇绿色低碳城镇、凤冈富锌富硒茶低碳示范区、高新技术园区循环化改造等低碳园区,累计创建了5个部级生态示范区、39个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县、24个生态乡镇和45个生态村,积极探索适合园区、集镇发展的低碳绿色发展模式;创建打造了一批示范性强、带动面广、关联度高的低碳项目,发挥了引导示范作用,扎实推进低碳发展。并于2015年1月被评为贵州省首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二、两市低碳试点工作特色与亮点

(一)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低碳产业

贵阳市本着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金融、旅游、会展等低碳产业。在金融领域,实施“引金入筑”工程,有近20家金融机构签约入住贵阳国际金融中心。截至2013年9月,贵阳市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5684亿元,同比增长31%,占全省地、市、州的43%;主打旅游业,发挥生态、气候、人文优势,打造“爽爽贵阳、避暑之都”品牌,推进旅游标准化、国际化建设,优化提升一批景区景点;发展贵阳特色的会展经济,通过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以及中国科协年会、酒博会、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重大会展活动,使会展经济效益年均增长30%以上。

遵义市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加快茅台、土城、苟坝、沙滩、赤水文化旅游创新区和长征文化博览园、赤水景区、中国茶海景区建设,深度开发娄山关景区,打造《传奇遵义》常态演出精品剧目和中国长征、茅台酒、仡佬等文化旅游节,打造“红色遵义、人文遵义、醉美遵义”旅游形象品牌。

(二)创新驱动,构筑低碳发展的智慧城市

贵阳因四季温差小的气候特点被评为“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是唯一被授予“2014年中国智慧治理领军城市”称号的西部省会城市。贵阳将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实现后发赶超、产业转型和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选择,努力打造高度信息化、全面网络化的“智慧贵阳”、“数谷贵阳”。截止2014年,大数据产业规模达660亿元,“云上企业”超过2900家,预计2017年“呼叫中心”将带动就业50万人(贵阳市人口约400万)。以上可见,大数据产业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贵阳以相对较低的排放代价实现经济的较快发展。

(三)全方位推动交通领域低碳发展

贵阳市是国家甲醇汽车试点城市,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在促进交通领域低碳发展、控制交通领域碳排放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贵阳市以“疏老城、建新城”为核心推进城市建设,规划建设1.5环快速路,促使城市交通流由“中心集聚”向“环网分担”转变,以此改进交通运输的整体效率。城乡路网不断完善,“三条环路、十六条射线”的现代化交通路网体系全面完成,这些都进一步缓解了交通拥堵,减少车辆尾气排放。此外,贵阳还启动编制了《贵阳市快速公交系统专项规划》,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混合动力汽车,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贵阳市公交公司根据贵阳市的能源和道路特点,因地制宜,研制推广了气电双燃料混合动力汽车和甲醇燃料车,产生了良好的减排效果。

三、两市低碳试点工作的建议

(一)需尽快研究提出碳排放峰值目标及其实现路径

调研发现,遵义市提出力争到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目标,但缺乏明确的达峰路径;而贵阳市并未提出峰值目标,对于峰值目标的测算也缺乏研究。我国已经提出在2030年左右达峰,因此建议两市进一步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研究,提出碳排放峰值目标及可行的实现路径,并将相关目标纳入未来的规划当中。

(二)进一步提高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能力

调研中发现,贵阳、遵义两市的关键排放源没有基础数据支撑,温室气体统计核算领域的专业学者缺乏,低碳领域的研究机构和技术平台能力较弱,缺少基础数据统计及监测平台,影响了地方低碳发展进程。建议两市尽快开展本地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摸清排放家底,同时加强数据收集和核算系统建设,建立相关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管理体制,为低碳发展做好数据基础支撑工作。

(三)鼓励两市积极开展低碳城市间的国内、国际合作

贵阳、遵义等西部地区是全国的生态屏障,关乎国家的生态安全。全国各地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应帮助西部地区走向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双赢之路”,同时西部低碳试点地区也应主动汲取东部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自身特点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建议贵阳、遵义两市总结城市低碳发展的经验和成果,积极参加中美气候智慧型城市合作。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思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结成“低碳姊妹城市”,共享低碳发展经验。同时,积极探索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框架下的低碳城市合作模式,推进本地区绿色产能国际化。

(四)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和模式探索

贵阳和遵义在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方面起步较晚,2014年,全省首单中国自愿减排(CCER)项目上海金融机构购买贵州盘江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责任公司80万吨CCER指标成功交易,实现碳交易的零突破。建议贵阳、遵义两市积极做好参加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前期准备,加强对城市碳资产的盘查工作,并推进贵阳市环境能源交易中心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中的积极作用。

(五)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人才队伍建设

发挥好“贵阳市低碳发展专家顾问委员会”的智囊作用,建立贵阳市低碳发展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机构,打造本土应对气候变化的专业研究团队。在国家下一步打造低碳城市试点升级版的过程中,邀请更多国际、国内专家学者为贵阳和遵义两市的低碳发展建言献策,探索出一条适合西部地区发展阶段的低碳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李闽榕,王金南.“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