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有机化学物质鉴别模板(10篇)

时间:2023-12-20 10:37:08

有机化学物质鉴别

有机化学物质鉴别例1

中图分类号:X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14203

1引言

危险废物鉴别,是指鉴别机构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进行采样和检测,给出固体废物危险特性结论的过程。《“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要求“建立健全危险废物鉴定机制和制度,国家和省级环保部门要指定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固体废物属性和危险废物鉴定工作”[1~3]。我国于1996年颁布实施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并于2007年进行了修订;于1998年颁布实施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并于2008年和2016年进行了修订。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于2016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固体废物鉴别导则》

(试行)、《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固体废物检测方法标准等初步构成了危险废物鉴别体系。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危险废物鉴别体系。

笔者针对江苏省内光伏行业、印染行业和非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等重点行业的污泥危险特性的具体案例分析,总结出了该省现行危废鉴别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典型行业污泥危废鉴别的优化方案。

2现行危险废物体系存在的问题

2.1鉴别标准因子不全面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鉴别项目包括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毒性物质含量和急性毒性,涵盖了综合性指标和特异性指标,包括了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但是危险废物鉴别工作中所依据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编制于2016年而且物质主要集中在小分子物质方面,对于近些年新合成的部分有毒大分子物质未能做到及时的增补,造成在进行危险废物鉴定工作时样品或样品检出物不在浸出毒性或毒性物质含量危害成分项目名录之列的情况时有发生,如:印染废水污泥鉴定中,部分染料及染料助剂等大分子物质未包含在浸出毒性或毒性物质含量的因子中。

有些项目的测定如氟化钠、氟化锌、氰化钠、氰化钡等无法直接测定其物质的含量,而是通过测定无机氟化物和无机氰化物的值来通过分子量折算,因此并不具有准确性,其参考意义也有待考证。同时浸出毒性中已测定的物质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苯等在毒性物质含量中仍然包含,造成重复测定和双重标准。导致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可能出现漏洞盲区死角,给危废鉴别科学性带来不确定性,进而给固体废物决策管理带来一定风险[4~6]。

2.2鉴别程序不完善

现行危险废物鉴别流程及鉴定体系下,危险废物鉴定工作的周期普遍较长。原因主要为样品数量多、采样及检测时间长。鉴别周期过长造成企业对固体废物的管理出现滞后,在鉴别的过程中会出现鉴别对象的不合理处置,对环境可能造成危害。同时鉴别结论的认定缺乏灵活性,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因技术、市场、政策等多种原因发生一些工艺或原辅料等方面的变更。直接要求企业重新开展危险废物鉴别工作,企业负担重且不科学。

同时危险废物鉴别工作开展过程中涉及到多个部门,各部门之前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致使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环评审批、竣工验收及危险废物鉴定分属不同的环保主管部门负责,各部门之间如何解决上述矛盾,如何对危险废物鉴定工作的介入时间进行明确的定论,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2.3鉴别工作缺乏环境监管

为有效监督鉴别机构的鉴定质量,确保鉴定结果“准确、公正”,根据目前该省鉴别流程,环保主管部门将每年对鉴别机构完成的鉴别报告进行抽检,抽检比例数量不少于10%,但截至目前,该省尚未开展对鉴别机构的考核工作。

在际鉴别工作中,鉴别机构对检测机构的采样过程进行监督,陪同采样,但对检测机构的分析过程无法做到监管,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否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尚有待论证。如何对检测机构进行监管,在检测机构采样、分析过程中需采取哪些措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目前管理部门对固体废物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危险废物方面,对于鉴定后的固体废物缺乏有效的监管,既没有相应的管理部门,也没有完整的规章制度。虽然鉴定对象被鉴定为一般固废,但若处置不当,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如氟化钙污泥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若处置不当,可能存在一定的环境隐患:由于氟化钙在水及酸雨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浸出量远大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如氟化钙污泥直接用于铺路或填埋,其中的氟容易通过降水随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处置不当会引起地表水中氟化物浓度增加,造成地下水及土壤中含氟量超标,引起二次污染。

3典型行业污泥危废鉴别优化方案

3.1鉴别因子有针对性选取

从企业的原辅材料、生产工艺、污水处理工艺、污染物迁移等环节结合初步采样结果分析了待鉴别固体废物中可能存在的鉴别因子。各种污泥经原辅材料的迁移转化,鉴别因子较为复杂。从上述结果来看,不同的行业的检测因子是不同的,但当企业类型一致时,检测因子基本一致,略有差异。

3.1.1易燃性和反应性鉴别因子

目前江苏省鉴别的固体废物对象主要为废水处理污泥,对照易燃性和反应性鉴别标准中的条件,污泥基本可以排除易燃性和反应性。

3.1.2腐蚀性和急性毒性鉴别因子

从目前开展的鉴别项目来看,腐蚀性速率和急性毒性初筛这两项的检测周期长,费用高,导致鉴别周期长、费用高。氟化钙污泥因其酸碱影响较大,腐蚀性速率的检测还是必要的,但是针对印染污泥及非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其腐蚀性速率和急性毒性初筛远远低于标准值,因此建议,对这两项可不纳入检测,腐蚀性仅检测待鉴别固体废物的pH值,如pH值超标,再复测其腐蚀性速率指标。

3.1.3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质含量鉴别因子

光伏企业因原辅材料及废水处理工艺的不同,因子略有不同,氟化钙污泥中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质含量鉴别因子大部分为无机物质,主要为铜、锌、总铬、镍、总银、无机氟化物等。因此建议光伏行业的主要检测因子为部分重金属和无机氟化物因子。

印染污泥因使用的染料不同,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质含量鉴别因子略有差异。使用活性染料的企业有机物因子主要为硝基苯、硝基苯胺类、萘胺类以及酚类物质;使用分散染料的企业的有机物因子主要为苯酚、苯胺类等。无机物因子涉及染料中管控的铜、锌、总铬、镍和可能含有的氟化物、氰化物类物质。

污水处理厂的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质含量鉴别因子因其接管企业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接管企业为电子行业时,鉴别因子主要为无机化合物和卤代烃类物质;接管企业为印染企业时,主要为无机物质和苯酚、苯胺类衍生物;接管企业的类型较多时,鉴别因子也随之变得复杂。

综上所述,鉴别因子的选择因企业类别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应进行针对性的筛选。氟化钙污泥的鉴别因子主要为腐蚀性、部分重金属及无机氟化物;印染污泥的鉴别因子主要为pH、铜、锌、总铬、镍、氟化物、氰化物类无机物质,根据染料的不同成分选择硝基苯类、酚类、苯胺及其同分异构体类物质;非重点行业工业污水处理厂的鉴别因子根据其接管企业的类型进行针对性选取。

3.2鉴别流程部分程序适当简化

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固体废物危险特性的鉴别程序中,需经两次检测分析:初步采样检测分析和正式采样检测分析;经两次专家评审会:鉴别方案专家评审会和鉴别报告专家评审会。通过分析,废水处理污泥基本上均不属于危险废物,因此在鉴别流程中部分程序可以适当简化。

3.2.1初步采样检测分析

根据前面章节的分析,初步检测中检出的物质大部分均可以通过分析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工艺、污染物迁移等得出,因此可以不需要进行样品的初步检测,直接通过污染物迁移确定其正式采样鉴别因子,如在鉴别方案专家评审会上专家对鉴别因子有异议,再根据需要开展样品检测。

3.2.2鉴别报告专家评审会

鉴别报告仅是在通过专家评审后的鉴别方案中补充检测结果,相较于鉴别方案的编制工作,鉴别报告的工作难度较小,因此只要鉴别机构按照鉴别方案专家评审会上专家提出的要求及相关鉴别规范进行报告的编制,根据相关标准确定b别结论,无需进行鉴别报告的专家评审会,这样有利于缩短鉴别周期,提高鉴别效率。

3.3加强后续管理及资源化利用水平

含氟污泥、印染污泥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往往在鉴别后均不属于危险废物,但还是比其他一般固体废物具有更多的环境风险性。氟化钙污泥碱性较高,如管理不当,被随意堆放丢弃或作为一般固体废物进行填埋,会造成氟离子污染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环境质量超标。印染污泥由于含有大量的染料、助剂及衍生物,如简单的填埋或直接暴露在旷野中,易造成二次污染或成为土地的遗留污染源;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成分较单个企业的污泥成分更为复杂,造成二次污泥的可能性更大。

针对这些现状建议对这些固体废物进行分类管理,区别于一般固废,作为严控废物进行管理,有效防范这些污泥带来的一些潜在的环境隐患。另外,针对各类污泥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可进一步探讨其资源化利用方式的可行性。如氟化钙污泥含有大量的氟离子,可作为副产品出售、作为萤石替代剂应用于炼铁过程中的脱硫、作为飞灰的稳定化添加剂以及通过浮选回用污泥等;印染污泥因具有一定的有机成分,可作为燃煤的辅助燃料,生产陶粒和悬浮材料;多种污泥由于具有团粒、颗粒坚硬等特性,可资源化利用烧制轻质的节能砖,生产水泥压制品,制作陶瓷等[7,8]。

4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及江苏省危废鉴别体系,分析了我国现行危废鉴别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典型行业污泥危废鉴别的优化方案。为后续危废鉴别体系及程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目前,我国危险废物鉴别工作正处于试点阶段,虽然已建立了初步的鉴别体系,但尚不完善。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水平,仍需继续加强我国危险废物鉴别体系研究,总结试点工作开展经验,尽快完善现行的鉴别工作体系以及试行的鉴别工作程序等,正式的危险废物鉴别程序及鉴别机构管理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危险废物鉴别工作。

江苏省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并借鉴鉴别工作开展较好的其他省市的经验,进一步对该省危险废物鉴别体系及鉴别流程进行完善,强化监管,加强全省危险废物鉴别能力建设。

2017年6月绿色科技第12期

参考文献:

[1]

王琪,段华波,黄启飞.危险废物鉴别体系比较研究[J].环境科学与科技,2005,6(28):16~18.

[2]林锋,张瑜,沈莉萍,等.我国危险废物鉴别体系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16(2):77~79.

[3]孙绍锋,胡华龙,郭瑞,等.我国危险废物鉴别体系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2):37~39.

[4]段华波,王琪,黄启飞等.中国危险废物名录研究[J]. 四川环境, 2005, 24(3):94~97.

[5]黄凤娟,柴春红.《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在危险废物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J]. 环境与发展, 2013(5):10~11.

有机化学物质鉴别例2

授课时数:4课时

教学课型:实验课

所属学科:化学

教 材:赵新华主编,《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对象:化学专业本科生

一、 教学内容分析

由于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的限制,很多阳离子或阴离子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共存于溶液中的各离子彼此干扰较少,且许多阳离子或阴离子有特征反应,故可采用分别分析法,即利用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分析特性先对试剂进行一系列初步试验,分析并初步确定可能存在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然后根据离子性质的差异和特征反应进行鉴定。本实验为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离子鉴定或未知物的鉴别,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新方法、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

化学专业的本科生在进行该实验之前,了解了一些典型物质的分析与鉴定,通过设计化学实验的相关内容,对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化学实验有一定认识,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在该实验之前,学生已进行了多次无机化学实验,掌握了大多数仪器的基本操作,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通过对设计的实验方案实施,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与教材进行比对,更好地明白和掌握理论知识,同时提高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

1、 思政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发现新方法、积极探索的精神。

2、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通过已学的元素及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进行常见的鉴定或鉴别。

(2) 巩固常见阳离子和阴离子重要反应的基本知识。

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运用所学的元素及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进行常见物质的鉴定或鉴别。

2、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常见离子和阴子重要反应的基本知识;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未知物进行鉴别或鉴定。

五、 教学方法

1、 采用理论讲授和操作演示的方法;

2、 采用“线上预习——线下实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线上巩固”的教学模式,以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时间

线

学习通线上学习任务:

预习实验;

了解实验原理、操作要点、实验关键点;

根据要求,设计实验方案。

登录学习通,完成线上学习;

预习实验内容。

自主安排

了解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再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可对常见物质进行鉴定和鉴别,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体会,尝试举例。

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

3~5min

问题铺垫:通过对前面一些实验中对一些典型的物质分析与鉴定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鉴别未知物的意识,但是还未系统的学习过鉴定或鉴别物质的方法,那么对某种物质或离子进行鉴定时的依据是什么?应该如何鉴定离子和鉴别未知物呢?

思考归纳,回答所提出 的问题,巩固理论知识。

思考、

讨论、

完善方案

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锻炼归纳总结与表达能力。

35 min

问题提出:

1、如何区别二片银白色金属:铝片和锌片?

2、如何设计实验鉴别四种黑色和近于黑色的氧化物:CuO、Co2O3、PbO2、MnO2?

3、未知混合液1,2,3分别含有Cr3+,Mn2+,Fe3+,Co2+,Ni2+离子中的大部分或全部,如何设计实验方案以确定未知液中含有哪几种离子,哪几种离子不存在?

4、当盛有以下十种钠盐试剂瓶标签被腐蚀,如何分别鉴定这些物质:NaNO3、Na2S、Na2S2O3、Na3PO4、NaCl、Na2CO3、NaHCO3、Na2SO4、NaBr、Na2SO3?

解决问题:(列出方案)

1、可以利用物质性质和化学性质(如先加稀盐酸溶解、再加浓氨水)对铝片和锌片进行鉴别。

2、根据他们与浓盐酸地反应条件和产物的不同进行分析,再利用不同阳离子的特征反应进行鉴定。

3、利用阳离子性质不同进行鉴别。

4、利用钠盐中阴离子性质不同进行鉴别。

问题解决详细方案见教学内容

动动手:讲解实验目的和要求,指导学生操作,指出其中的不足。

开展实验,解决问题。

2 h

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验方案以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中的不足,与先前的理论分析做对比。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进行思政教育:科学家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积极探索。

积极参与课堂小结,回顾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激发自主探索精神。

通过总结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2~3 min

线

线上讨论题:

1、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对盛有以下十种硝酸盐的试剂瓶标签被腐蚀试加以鉴别:AgNO3、Hg(NO3)2、Hg(NO3)2、 Pb(NO3)2、NaNO3、Cd(NO3)2、Zn(NO3)2、Al(NO3)3、KNO3、Mn(NO3)2?

线上拓展学习资料:

1、登录学习通,学习网课视频资料。

2、完成线上资料拓展学习。

学生积极参与且思考

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

自主安排时间

七、 参考资料

1、 李华民等,基础化学实验操作规范(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付强,普通化学实验,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勇等,现代化学基础实验,科学出版社,2000.

4、 袁书玉,无机化学实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有机化学物质鉴别例3

由于性状鉴定主要依靠鉴定者丰富的经验和感觉,这其中不可避免地带入了鉴定者的一些主观因素。由于每一个鉴定者的鉴别经验的差异,加上信息交流的限制,性状鉴定的准确性就不可能很高。

2显微鉴定的形成与发展

用显微鉴定的方法评价生药的质量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19世纪以后,显微镜的发明和生药解剖图谱的发表为生药的显微鉴别打下了物质基础。由于生药的各种组织形态均具有较稳定的显微特征,利用显微镜来观察生药的组织结构、细胞形状及内含物,可以成为生药品种鉴别和质量鉴定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弥补了性状鉴定的不足,尤其是在对破碎药材及粉碎后的药材的鉴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道地药材的显微鉴别特征也成为监测道地药材的质量、区分道地药材和非道地药材的一个重要依据。例如:道地药材茅苍术与北苍术相比,其横切面的显微特征表现为皮层中的油室直径大、数量多,一般其油室直径达450μm,而北苍术的油室直径约为270μm。再如,道地药材杭麦冬与其它麦冬相比,前者的块根横切面显示韧皮部束15~24个,与木质部束相间排列,而短葶山麦冬韧皮部束8~17个。作为道地药材的“味连”,其根茎横切面有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的石细胞,而“云连”的皮部及髓部均无石细胞。通过显微镜可明显观察到这些差异。很显然。显微鉴别为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使其鉴别标准更加客观,鉴别的准确度大大提高。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显微鉴别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有些学者运用显微镜、计算机图形学及自动图像处理系统,实现了某些道地药材的显微刻划三维化。如四川中药研究所与重庆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合作建立了麦冬、附子、川贝等道地药材组织细胞计算机三维动态显示与立体鉴别系统,与攀枝花钢铁公司设计院合作完成了黄连、杜仲等道地药材所含无机成分的显微定位定量研究[1]。这显然为传统的显微鉴定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也为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技术依据。

3理化鉴别的迅速发展

在化学和分析化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开始关注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因而,19世纪后半叶起,开始以药材中的化学成分作为衡量药材质量的标准。这种方法很快运用到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中,如郭兰萍等[2]在研究中发现茅苍术道地药材的挥发油组成特征不同于非道地苍术,丁平等[3]发现阳春砂道地药材和与非道地药材挥发油组分含量差异显著。张重义、李萍等[4]对道地与非道地产区的金银花的质量作了比较,对绿原酸、总黄酮、环烯醚萜、常青藤、皂苷元、齐墩果酸等进行含量测定,并用SAS统计分析系统进行聚类分析。

20世纪60年代后,在对道地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时,现代的分析手段不断地被运用,色谱法和光谱法越来越多地被用于道地药材和非道地药材的对比研究,很多学者用化学指纹图谱对道地药材进行识别鉴定。高分辨率气相色谱(HRGC)、高效液相色谱(HPLC)、毛细管电泳色谱(HPCE)等已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到生药学的研究领域,成为生药质量评价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尤其是在对道地药材的鉴别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这些现代化分析手段,完成了部分道地药材的指纹图谱,如马英丽等[5]分别采用指纹图谱和模式识别的方法对大黄、三七、黄芪等药材的道地性进行了分析。这些现代化分析手段的应用,为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4分子生物技术用于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

1995年,黄璐琦[6]首次提出了“分子生药学”的概念,引起了生药学界的强烈共鸣。2000年6月,《分子生药学》的正式出版,使原有的生药学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生药的质量鉴别方面也开创了一个新纪元。选用适当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在属、种、亚种居群或个体水平上对研究对象进行准确的鉴别。近年来,在PC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机扩增的DNA多态性分析(RAPD),用于道地药村的鉴别,通过RAPD技术找出道地药材的DN段,对此进行测序,进而制备DNA探针来检测相应的药材,成为判断药材的道地性的一个便捷、准确的鉴别方法。而遗传物质DNA及初生和次生代谢过程中酶系统发生的变异,是道地药材鉴别的理论依据。陈永久等[7]利用的RAPD技术对冬虫夏草的研究为冬虫夏草的药材道地性研究提供了分子水平的支持依据,肖小河等[8]对姜黄的研究表明,RAPD技术可作为姜黄属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与道地性评价的新手段。魏玉清等[9]运用RAPD技术对宁夏枸杞展开研究和质量评价,从RAPD指纹图谱的分析中得出结论是:RAPD技术用于枸杞道地品种的确定及药材真伪的鉴别是有效的。据文献统计,至2003年,对重要的植物药的分子鉴定研究已完成了六十多个类别,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道地药材。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的兴起和逐步成熟,在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方面充分显示了其不可比拟的优势,从基因水平上对药材进行研究,使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有了更为准确、可靠的依据,解决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中不能阐述和表达的问题,是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上的重大突破。

综上所述。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始终是生药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展,现代的分析技术和仪器被用于生药的鉴定,在道地药材的鉴定中,多种鉴别方法的综合运用,将会使鉴定结果的准确性越来越高。对于我国道地药材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推进。

【参考文献】

[1]肖小河,舒光明,方清茂,等.中药附子形态结构计算机三维重建与动态显示[J].中草药,1997,28(3):167.

[2]郭兰萍,刘俊英,吉利,等.茅苍术道地药材的挥发油组成特征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11):814.

[3]丁平,曾元儿,何智健,等.不同产地阳春砂挥发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4,39(6):418.

有机化学物质鉴别例4

尽快制定包括民间文物、古玩、艺术品在内的《中国民间古玩艺术品收藏法》;在合法收藏的前提下,在被鉴定之标的物合法的前提下,可同时制定《中国民间藏品鉴定法》,以下简称《鉴定法》,用以规范整个鉴定行业和鉴定活动。鉴定行为以公开、公平、公正、科学为原则。

《鉴定法》主要规范:“鉴定监管机关及职能”、“鉴定机构的资质”、“鉴定机构的设置和注册”、“鉴定人职业资质管理”、“鉴定人和委托人的合同管理”、“鉴定纠纷仲裁”等。要明确一系列的责、权、利关系。使鉴定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在法律规范的合法程序中,其鉴定结论具有法律程序的权威性,其论证过程、价值评估,鉴定结论等为社会所认可。藏品转让、银行抵押、财产价格、拍卖流通以鉴定结论和价值评估为参考和依据。

二、鉴定行政监管应予明确

目前民间鉴定处在无政府状态,谁来管民间收藏及其鉴定,众说纷纭。《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赋予国家文物局系统以文物保护和监管流通的职能。文物系统在长期文博工作中已聚集了大批专家人才。在政府各部门间比较,民间藏品鉴定,由国家文物局具体监管较为合适。因为,民间藏品中,文物众多,不乏民间“国宝”。文物局及其文博系统要充分利用资源,打破只管国家文博及文物进出口鉴定而不理民间鉴定服务的现行体制。

国家从《鉴定法》及行政上,赋予文物管理部门监管民间藏品鉴定的权利和职能。建议国家文物局设“民间藏品鉴定流通司”,统一监管民间文物、古玩、艺术品的鉴定、拍卖、市场流通等。直接管理鉴定机构的资质审核、设立审批、鉴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统一监管,使鉴定程序规范化,鉴定收费标准统一化。国家文物局还要设置一个最高的鉴定仲裁机构,由一批公认的最有威望的鉴定家组成。主要业务为鉴定珍贵藏品;指导全国鉴定机构的工作;对民间鉴定纠纷进行权威裁定。

三、鉴定机构设置应有序

众所周知,现在的鉴定机构可谓五花八门,呈现无序混乱状态。据了解,目前从事民间鉴定的民营机构有上百家,京城有约50家;另外,一些文物鉴定站、国家和民间博物馆、各地的收藏协会、社团组织也有不少开展鉴定业务的;还有其他机构和个人开鉴定证书的。形成鉴定机构无“门槛”,鉴定证书飞满天,鉴定结论无权威,诚信缺失无人管的现状。在制定《鉴定法》和明确行政监管办法之后,鉴定机构的设置,自然要纳入法制和行政管理的轨道。原已开展鉴定业务的机构,手续不全的要补办,不合格者要整顿,无鉴定资格的停止鉴定行为。鉴定机构设置,依法定程序和文物局监管规定,经文物局批准,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

除国家文物局设置最高的鉴定和仲裁机构外,省级和直辖市文物局应设立鉴定机构,加之各类民营鉴定机构和一些博物馆、文物商店、拍卖公司所属鉴定机构,形成一个由国家及省级文物局监管的以国有鉴定单位和各类民营鉴定机构为主体、其他鉴定资源为补充的鉴定体系。

国有文博鉴定单位和民营等其他鉴定机构,在法律地位上的鉴定行为是平等的,实行统一的公平、公开、公正的认证,注册和管理,使人才、资金、科技、诚倍等条件合格的社会机构,投入到民间收藏鉴定的行列中来。对有条件的国有文博鉴定单位可进行改制,使之成为具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民间鉴定机构,更多地承担为社会服务和为民间鉴定的功能。

四、鉴定人员资质体系应建立

鉴定行为是以鉴定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鉴定管理说到底是人的管理。目前鉴定行为不规范,鉴定者鱼龙混杂,归根结底是对鉴定者资质和行为缺乏管理。医生没有资质不能行医,鉴定者没有资质却可行鉴,这岂不荒谬!我国对行业的管理和规范,重要的一条是按照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公认、国际可比、事关公共利益的原则,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鉴定业务事关国家、人民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应当纳入国家职业资格体系。培训鉴定人和资格授予事宜,应纳入统一的规范管理。目前的混乱在于,劳动部门举办的古玩鉴定职业技能培训和文物部门举办的文物经营专业技术水平认证,互相交叉,国家某部委推出的职业艺术品鉴定师、艺术品评估师等认证项目,授权一些培训机构实施,经过几天培训,收取高额费用,即可获得艺术品鉴定师、评估师资格,欠缺严肃性,还有一些收藏鉴定的协会和社会团体,也在商议设立认证体系,这种状况加剧了鉴定资格认证的无序状况。

鉴定人的管理,应与鉴定机构的管理、鉴定行为的管理三者统一起来,均由国家文物局监管,不能政出多门。国家文物局可通过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劳动部门的协调,统管鉴定人员的培训和资格认证。通过鉴定知识考试、实践考核、道德考查,取得鉴定职称或资格。根据鉴定知识和能力,通过职称评定,形成助理鉴定师、鉴定师、高级鉴定师阶梯系列,使具有真才实学和职业道德者取得各级职业资格,使鉴定职称纳入国家正式的职称体系。

拥有一定数量执业资格的鉴定人员,乃是设立鉴定机构的前置条件。只有在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中,由具有执业资格的鉴定者,按程序出具台乎规范的鉴定结论,才是受法律保护的鉴定结论。鉴定者作为机构工作人员,其因违法执业或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所在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外;并依法追究鉴定者的责任,机构还可按内部管理规定处置鉴定者。这样,鉴定者在责、权、利相统一的制度下从事鉴定活动,从而在管理体制中规范了鉴定行为。取得鉴定执业资格者,在此管理机制中继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以便晋级,或在考核中再次取得执业资格。

统一的科学的资格认证及管理机制一旦形成,才能从制度上促使鉴定者的行为规范化,从而保障鉴定工作的有序化。

五、鉴定方法手段应完善

鉴定方法要从传统的“标形学”鉴定为主转到以“痕迹学”鉴定为主;鉴定手段要由传统的“目鉴”为主转到目鉴和科学仪器并重并逐渐向科学化过渡。

所谓“标形学”鉴定,是通过对器物外观形态的观察和分析,对已知的同时代,同产地、同品种的器物进行比对后作出的鉴定结论。这里的“标”是指标准,“形”是指外观和形态。标形学的标准来自于已有古物器形、古代文献资料、文物古玩行的约定俗称。鉴定家通过学习实践观察,熟悉了各种器物外观特征,面对鉴定物时,就会和自己头脑中的参照物比较,而得出结论。其特点是快捷、易行,以“眼学”为主,加之手、耳、鼻、口等感官和记忆中的知识分析。这种鉴 定方法从古至今被普遍应用。

“痕迹学”是以行为、动作及生物或物体痕迹特征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目的在于通过事件发生后的内在或外在的痕迹,推论出导致这些痕迹发生的原因或过程。痕迹学以对时间的反向指证为特点,研究和破译过程系统中的信息,得出结论。从古代痕迹检验到近代传统痕迹学和现代痕迹学,它是刑事、民事侦探的主要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考古领域。

所谓“痕迹学”鉴定,是通过对器物表面和质地因岁月或使用所留下的自然痕迹和人为痕迹研究分析,并由时间反证而得出的鉴定结论。现在,古玩艺术品的仿制越来越多,越来越精,越来越像。仅靠标形学难以识别。而器物的历史沧桑、使用情况、自然老化等痕迹是仿不出的。器物的痕迹是自然的,人不可能超越自然,不可能把器物的自然痕迹仿出来,更不能把痕迹所固有的神韵仿出来。痕迹鉴定可以用“眼鉴”,结合仪器分析将更为准确科学。“开门”的器物是重度岁月痕迹体现出来的,眼鉴即可识别,轻度的痕迹要借助仪器观察。比如,器物釉面上明显的使用和自然老化肉眼可见,明显的低仿痕迹肉眼也可见,而高仿品人为釉面摩擦老化、化学腐蚀等要用放大镜、釉面成份分析辨别。

鉴定手段科学化。“标形学”“痕迹学”“科技仪器”的综合运用,即传统鉴定和科技鉴定相结合,要不断研究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司法痕迹鉴定已经广泛应用,藏品痕迹鉴定比司法痕迹鉴定相对容易。因为藏品比司法标的物岁月长,痕迹明显;藏品比司法标的物取证参照更充分,如名人书画笔迹鉴定,可从该名人其他众多书画中取样分析,而司法笔迹鉴定要找普通人的笔迹则相对少些,碰到不大写字者取样更难。

目前科技鉴定刚刚兴起,不少鉴定机构从德国进口检测仪器。我们期望文物众多、鉴定业务量最大的中国,能开发出技术更先进的鉴定科学仪器,期盼由国家文物局组建最权威鉴定机构,除拥有对各类藏品目鉴水平最高的鉴定专家外,还拥有技术更先进的鉴定仪器设备,并要建立系统,齐全的资料数据库。这样,在新的鉴定体制不断完善,科学鉴定水平不断提高的良性发展中,藏品鉴定的“DNA”时代可望尽快到来。

六、鉴定者素质修养应提高

新的鉴定管理体制为鉴定者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提高提供了基本的社会环境机制。如个人鉴定资质认证和职称晋级,促使了鉴定队伍的正规化发展;鉴定人员只在一个鉴定机构任职,这是我国职业资格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实现职业公正、独立、中立的根本保证,自然杜绝了一些鉴定家四处兼职“走穴”而责任不清的弊端;尤其是鉴定委托人和鉴定机构签合同的规定,规范了鉴定者和鉴定机构及委托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鉴定者的不当或失误将会承担责任,这从制度上要求鉴定者必须以公正、科学、细致、严谨的态度进行鉴定。

但任何管理体制、法规制度不可能涵盖和约束人的一切行为,对于鉴定这个特殊行业而言,更是如此。因此,有必要强调鉴定者主观能动性的强化,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

鉴定对象大多数为古物。鉴定者充当的角色,正是古人和今人沟通的媒介。鉴定者要解读古人遗留之物,通过对古物所蕴含信息的解析,而断时代、定真伪、明用途,从而使今人在了解古物的基础上了解古人、了解历史。这要求鉴定者的知识量远比职业考核的知识量大,要通晓各类知识以及有关边缘科学。更高素质的鉴定者,能感应器物之神韵,甚至瞬间的灵气相通即可辨别。一些鉴定家能在一堆器物中一眼扫去而知宝物,能在书画轴刚展开之刹那,而辨明何人所作。这种通神韵、通灵气的素质,当为真鉴定者、鉴定大家。鉴定大家的道德品质修养在一般人之上,也在一般鉴定家之上。为什么现在鉴定者到处可见,而大鉴定家凤毛麟角,主要是商业社会中,众生悟道不足,德性受限,拜金主义盛行,物欲浮躁所致。

有机化学物质鉴别例5

关键词:羊绒;鉴别;原理;不足

1 前言

羊毛作为一种常见的动物纤维,在纺织服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羊绒,狭义上特指山羊绒,是取自山羊身上的一层细绒毛,其长度均匀,鳞片规则,手感柔软丰润,被誉为“纤维之王”。但是,由于羊绒产量较少,约为羊毛的1%[1],而羊绒价格却是羊毛的几十倍,因此羊绒是一种高价值纤维,又被称为“软黄金”。利用细羊毛、改性绵羊毛、马海毛和牦牛绒等掺杂进纺织品,从而以次充好,市面上该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建立完整精确的羊绒检测体系很有必要。羊绒和其他类似的动物纤维都是蛋白质纤维,具有相似的结构,因此在区分它们时就会有一定困难。

2 检测方法

当前国内外有多种鉴别羊绒的方法,国内根据标准GB/T 16988―2013《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采用显微镜投影的方法对纺织品中羊绒纤维含量进行测定。国内外的检测方法主要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三大类。

2.1 物理鉴别法

物理方法主要是利用显微镜技术对未知纤维的纵截面和横截面形态进行分析来鉴定纤维类别。主要包括光学显微镜法和扫描电镜法。

2.1.1 光学显微镜法

光学显微镜法[2]是使用最早且最为广泛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主要过程是通过对纺织品进行拆解,再将深色的纱线进行褪色处理后进行制片,观察纤维的纵截面形态,根据纤维鳞片形状以及整齐度,鳞片的光滑程度、翘角大小以及鳞片密度来鉴别纤维的种类,该方法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在对纤维含量进行定量检测时会出现耗时较长并且准确度不高的问题,该鉴别方法对试验人员的要求很高,需要具备一定操作经验的试验人员[3]才能够获得比较准确的数据。

2.1.2 扫描电镜法

扫描电子显微镜[4]的原理是使用电磁枪发射一束电子汇聚成的高能电子束,在扫描圈的磁场驱动下进行扫描,激发出二次电子,再由探测器手机形成的信号得出扫描结果。将扫描电镜所得的结果结合动物纤维表面的结构特征,借助图像来判断纤维的类型,判断的主要标准是通过纤维的鳞片厚度,如果大于0.1155μm,则认定为羊毛,否则认定为羊绒。高一川等使用扫描电镜法对经过丝光处理的羊毛纤维和羊绒纤维进行了区分,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这种方法相对来说费用高昂,且较费时,对该方法带来困难的是,现在许多不良商家都会通过对羊毛的鳞片进行剥鳞处理,从而导致此种方法并不能很准确地得到理想的检测结果。

2.1.3 近红外光谱技术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间接分析技术,其通过对所测对象的基础数据分析,再通过建立校正模型之后才最终实现对待测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此种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对羊毛和羊绒纤维进行鉴别,并且时间短,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前处理。赵国[5]等使用了近红外光谱法对羊绒羊毛w维进行了鉴别,在检测过程中选取二阶导数对光谱进行处理并调整光谱波长,最终对得到的光谱与标准光谱进行对比,得到了两种纤维的含量。但是,该方法的缺点是检测所得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建模型数据库的完整性,数据库要有代表性,并且要有足够的数据积累,否则很容易对检测结果造成不良的影响。

2.1.4 计算机图像识别法

计算机图像识别法的原理是借助高分辨率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取纤维的微观结构图像,然后对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图像中纤维的特征参数进行判断,最后由计算机输出结果。国外有通过对山羊绒和绵羊毛的纤维直径、鳞片高度等参数的分析研究,在CAT识别软件中采用纤维直径、鳞片密度、高度、径高比这4个指标来鉴别山羊绒和细支绵羊毛。早在1989年,苏格兰Robson等人就提出了这项技术,通过分析羊毛羊绒纤维的表面鳞片特征来对两者进行鉴别[6]。但在实际检测中,计算机图像识别法与近红外光谱技术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就是需要一个足够完整的数据库来提高计算机的识别准确度,统计模型的准确度会对检测结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2.1.5 热力学鉴别法

热力学鉴别法又称结晶度分析法,原理是对于纤维来说,其实也是高分子聚合物,以基原纤维为基础,逐渐构成微细纤维结构,因此,不同纤维的结晶度以及结晶构成是不同的,X-射线衍射法[7]就是一种利用结晶度来鉴别羊绒和羊毛的一种具有可行性的方法,羊绒纤维具有比羊毛纤维更高的结晶度,大分子排列的规整性比羊毛纤维要好。侯秀良等运用X-射线衍射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羊绒和羊毛纤维的结晶度,得到了试样中羊毛羊绒纤维的含量比。该方法前期处理较为复杂,并且成本偏高,耗时长。

2.1.6 摩擦拉伸法

摩擦拉伸法是根据羊毛和羊绒纤维表面鳞片的不同特征,对纤维的顺、逆鳞片的动静摩擦系数进行测试。羊绒和羊毛纤维的静摩擦因数均大于动摩擦因数,羊毛纤维的静摩擦效应和动摩擦效应要明显大于羊绒纤维。陈前维[8]等采用Y151型摩擦因数测定仪测定纤维与皮辊的多项摩擦,通过统计分析对羊毛和羊绒纤维进行鉴定。该方法从力学角度去鉴别羊毛羊绒,缺点是受到的影响因素太多,容易产生误差,得不到理想的结果。

2.1.7 贝叶斯分类法

贝叶斯分类法的原理是根据细羊毛与山羊绒的鳞片不同形状与结构特征进行鉴别的智能识别法。主要通过CCD系统获取羊毛和羊绒纤维的灰度图像,然后使用图像技术将其处理成单像素宽度的二值图,提取出4个两种纤维的鳞片形状特征的对比指标。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鉴定羊毛和羊绒纤维的贝叶斯分类模型。东华大学的石先军[9]等人通过贝叶斯法对羊毛羊绒纤维进行了鉴别,对山羊绒纤维鉴别的准确度达到了83%,对细羊毛鉴别的准确度则达到了90%。但该方法步骤复杂,测试速度慢,需要建立在完善精密的数据库基础上。

2.2 化学鉴别法

2.2.1 染色法

染色法的鉴别原理主要是根据羊绒纤维和羊毛纤维对于相同染料分子的上染率的不同来进行判断。这主要是由于羊绒纤维和羊毛纤维的表面性质有差异,羊绒纤维与羊毛纤维相比,其表面鳞片较薄,排列间隙较大,染料分子更容易扩散,因此有更高的上染率[10]。因此,可以使用相同的染料和染色工艺,通过纤维上染率就可以对纤维进行鉴别。曾志明[11]提出了采用计算机辅助染色检测法,减轻了染料浓度不同对于判断纤维种类的影响。该方法会受到颜色和光泽差异的影响,并且两者的差异并不明显,因此鉴定的准确度并不高。

2.2.2 溶液法

采用溶液法的原理是在相同的鉴别溶液中,羊毛纤维和羊绒纤维的皮质层的组成不同。羊毛纤维的皮质层主要由正皮质和偏皮质细胞组成,而羊绒纤维的皮质层则是由正皮质和间皮质细胞组成,并且羊绒纤维较薄的鳞片也更利于鉴别溶液渗透入纤维中。最终,同样处于鉴别溶液中的两种纤维,羊毛纤维基本保持原有状态不发生明显变化,而羊绒纤维则会变得伸展,在纤维的现行方向上的卷曲率变得很小。侯永良等人的研究表明,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这种方法确实可以对羊绒羊毛纤维进行鉴别。该方法的鉴别效果并不明显,只适用于纤维宏观形态差异的区分,测试精度有限。

2.2.3 碱溶度差异分析法

碱溶度差异分析法的原理是蛋白质纤维与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损失的质量与未处理纤维质量的百分率会有所不同。在碱溶液中溶解的初始阶段,羊绒纤维和羊毛纤维的溶解度差异不大,并且此时羊绒的碱溶解度略高于羊毛,但随着溶解过程的加剧,因为本身表面鳞片的结构不同,羊毛纤维被碱溶液接触的表面积更大,因此溶解速度也更快,可以根据相同时间内碱溶液中羊毛羊绒纤维损失的质量比来进行鉴别[12]。曲京武[13]等研究了强碱溶液的浓度,发现增加碱液浓度、提高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会对羊绒羊毛纤维造成更严重的损伤。该方法的缺点是需要特定的试验条件,并且过程复杂,耗时长。

2.3 生物鉴别法

2.3.1 DNA鉴别法

动物纤维作为动物身体的一部分,在自然生长过程中肯定受到了基因的控制。DNA遗传物质不仅存在于生物体内,也存在于依附于生物存在的毛发中。现代生物领域技术的进步使得采用DNA鉴别羊毛羊绒纤维成为了现实。Hanlym P.E. 等人早在1992年就制作了具有绵羊特性的DNA探头,可以区别从羊毛、羊绒分离出的DNA。该方法的缺点是测试时间较长、测试成本高,并且该技术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并没有完全成熟。

2.3.2 生物鉴别法

生物鉴别法的原理是利用不同有机物对不同物质具有的敏感性能,在两种物质作用的过程中记录下作用产生的反应,并将其转化成可以记录下来的数据信息,以此达到鉴别的目的。生物鉴别法归根结底还是利用了DNA提取技术。鉴别试验方法主要是使用微凝胶技术制作生物芯片,将多达一万多个微型测试管放置在显微镜载玻片上,测试过程中,每一个微型测试管都会与被测物质发生反应,在记录下测试数据后,就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得到DNA序列、基因变异等一系列参数,从而对羊毛羊绒纤维进行鉴别。美国Affymetrix公司和国力阿贡实验室已经开发出新一代的生物芯片,该芯片可以推进生物鉴别法的进步。但是生物鉴别法目前还处在开发阶段,技术还没有成熟,并]有被广泛推广,但是前景广阔[14]。

3 结语

目前国内采用的主要的羊绒鉴别法还是显微镜法。但是,由于该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力,并且需要有经验的操作员,因此使羊绒鉴别的成本很高。当前,发展最迅速的是将显微镜与计算机结合,采用图像分析系统对纤维的表面形态进行分析,相比显微镜法,此方法速度有了大幅提升。鉴别羊绒纤维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还是侧重于生物鉴别法。

参考文献:

[1] 高建会. 羊绒资源的特点及存在矛盾[J]. 上海毛麻科技, 1997(1):23-24.

[2] W Avan Niekerk, S Keva. The accuracy of Video Imagine Analysis and Optical Fibre Diameter Analysis to measure fibre diameter of cashmere [J].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Animal Scince, 2004(34):143-144.

[3] 金美菊, 阮勇, 石东亮, 等. 羊绒与羊毛纤维的鉴别检测综述[J]. 山东纺织科技, 2007(4):28-30.

[4] 高一川. 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纺织品检测中的应用[J]. 中国纤检, 2006(9):20-21.

[5] 赵国牛 徐静.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羊毛羊绒纤维鉴别[J]. 毛纺科技, 2006(1):42-45.

[6] 侯永良, 王善元, 孙锋. 山羊绒与细羊毛纤维的鉴别[J]. 上海纺织科技, 1999(6):58-60.

[7] 侯秀良, 刘启国, 王善元. 采用WAXD、DSC技术研究山羊绒、羊毛纤维的结晶结构[J]. 东华大学学报, 2004, 30(3):86-89.

[8] 陈前维, 张一心, 张引, 等. 拉细羊毛的结构形态与性能[J]. 毛纺科技, 2002, 37(35):45-49.

[9] 石先军, 于伟东, 袁子厚.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山羊绒与细羊毛的鉴别[J]. 纺织学报, 2008, 29(1):26-28.

[10] 王树惠, 李龙. 山羊绒和羊毛染色性能分析研究[J]. 毛纺科技, 1992(2):28.

[11] 曾志明. 用计算机快速检测山羊绒与羊毛混纺比[J]. 毛纺科技,2005(10):44-46.

[12] 陈国华, 王金泉. 羊绒与羊毛的碱溶度差异[J]. 毛纺科技, 2000(2):20-22.

有机化学物质鉴别例6

有机化合物分子最简单的便是甲烷,在学习甲烷时,老师可以先设问:同学们听说过瓦斯爆炸吗?你用棍子捅过垃圾污泥池或污泥沟吗?你家附近有烧沼气的吗?学生兴趣来了便立即作答,这时老师告诉学生瓦斯爆炸的原因、沼气的成分、捅踩污泥冒气泡的原因是因为污泥里面产生了沼气或空气等原因,化工由瓦斯、沼气引出甲烷,接下来讲甲烷的结构性质就使学生极易接受和掌握。

在学习乙烯时,老师可以这样先设问:同学们听说过有催熟剂吗?你是否注意过市场上的香蕉由购进到销售在颜色上的变化?学生便会马上相互讨论、打听或从书本中找答案,其活动多样化,在学生急需答案的情况下,老师引出本堂课要学习的乙烯可作瓜果催熟剂,接下来就讲乙烯的结构、制法、性质等。

二、用实验吸引学生去分析、理解、掌握

例如在学习乙烯的氧化反应时,老师将制取的乙烯气体通入盛有1-2毫升0.5%的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里,观察到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红色迅速褪去。从而学生知道乙烯能被氧化剂氧化。

在学习乙烯的加成反应时,老师把乙烯气体通入盛有溴水的试管里,可以观察到溴水的红棕色迅速消失。

分析:因为乙烯分子中有一个“C=C”双键,双键中的一个键成键电子云重叠密度不大而不稳定,容易断裂,与溴原子结合形成了新的化合物,不再存在单独的溴分子。所以,溴水的红棕色消失,可用下式表示其反应:

H H H H

H—C=C—H+Br—BrH—C—C—H

Br Br

在此基础上导出乙烯加H2、HCL、H2O的反应。

在学习乙炔的氧化反应时,可先这样提问:同学们看到过用氧炔焰切割金属吗?氧炔焰为什么能将金属切割下来?随后老师将制好的乙炔点燃要学生观察现象。 分析:乙炔在燃时火焰明亮而带有浓烟,火焰明亮说明乙炔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而形成高温使火焰显得明亮,在氧气中燃烧更为剧烈,氧炔焰温度可达3000℃以上,所以工业上可用氧炔焰来焊接和切割金属。

反应式为2C2H2 + 5O24CO2+ 2H2O(液)+2597.9千焦

得出乙炔与空气或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能被氧化,在适当条件下也能被其他氧化剂氧化。

三、利用同系物的共性鉴别非同系物,利用物质的个性鉴别出不同物质。

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在性质上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用合适的方法鉴别物质是化工行业日常之事,也是技校化工专业学生要学习的基本功。对有机化学入门阶段的学生来说在鉴别有机物这方面主要是简单的烷烃、烯烃、炔烃等的鉴别,但在知识面不能仅限于此,要从扩展的角度出发才能打开学生思路,才能有活力。

例如乙烷与乙烯的鉴别,老师可以演示,将乙烷乙烯二种气体分别通入盛有1-2毫升0.5%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里,可以发现一只试管里的紫红色迅速褪去。论文

分析:乙烷乙烯这两种气体的分子,在碳原子数目上是相同的,但乙烯分子中具有“C=C”双键不稳定,在通常情况下[!]能与溴起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能被氧化剂氧化,高锰酸钾是一种氧化剂,高价的锰得到电子后转为了低价的锰,试管里的溶液不再是原来的高锰酸钾溶液,所以紫红色褪去,而乙烷结构稳定,在通常情况下不能被氧化,所以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没有褪去。由此学生知道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否则是乙烷。

又如乙烯和乙炔的鉴别,两种都是不饱和的烃,都能在空气中燃烧,都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一个是分子中含“C=C”双键,一个是分子中含“CC”三键,两者因结构不同,性质也有异,乙炔分子中的含碳量高于乙烯分子中的含碳量,所以乙炔在燃烧时因燃烧不完全而产生浓烟现象,乙烯没有,根据这个现象可以定性鉴别出乙烯、乙炔。同样体积乙烯乙炔气体,发生双键断裂、三键断裂与溴起加成反应而达到饱和所需溴的量不同,因此乙烯、乙炔也可用定量法鉴别出来。

通过对上述几种物质的鉴别与分析可以小结为乙烷属于烷烃,其他烷烃的结构与之相似,化学性质也相似;乙烯属于烯烃,其同系物结构与之相似,化学性质也相似:乙炔属于炔烃,其同系物结构与之相似,化学性质也相似;非同系物因结构不同而性质也就有不同。利用物质的不同性质就可以鉴别出不同的物质。

四、综合复习小结使知识有机结合成整体。

例如在学习完烷烃、烯烃、炔烃之后,综合小结如下: 1、烷烃的通式是CnH2n+2,物理性质随碳原子数目递增,在常温下由气态、液态到固态。在通常状况下化学性质很稳定,在相应条件下能发生氧化反应,热分解反应和取代反应。烯烃的通式为CnH2n,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目递增,在常温下由气态、液态到固态。在相应条件下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乙烯可作为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农药的原料。炔烃的通式为CnH2n-2,物理性质随分子里碳原子数目而递变,化学性质都能发生氧化、加成、聚合等反应。乙炔是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

2、简单烷烃、烯烃、

炔烃的化学鉴别方法

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速度区别等

3、甲烷、乙烯、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甲烷:可用无水乙酸钠和烧碱共熔制取。

加热

CH3COONa + NaOH CH4 + Na2CO3

乙烯:可用浓度为95%以上的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取:

浓H2SO4

CH3CH2OH CH2=CH2 + H2O

170℃

乙炔: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论文可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得:

CaC2+ 2H2O C2H2 + Ca(OH)2

五、进行必要的考试和分析讲评

有机化学物质鉴别例7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b)-0214-02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学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医学的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以其独有的特色和优势与现代医药相互补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共同承担保护的增进人民身体健康的任务。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且有产业发展的优势。[1]

中药材的真假、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临床应用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对于中药材的鉴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中药材的鉴别

中药材的鉴别方法有很多,通常可分为对植物自然形态的鉴别,对炮制药材外表性状的鉴别,用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的鉴别,以及化学分析、生物测定等鉴别方法。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还是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法,也就是对药材的外观性状的鉴别。

(1)看外观,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如表皮、颜色、形状、粗细、断面等等。①看药材的表面,不同种类的药材由于药用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征会有差异。如根类药材多为圆柱形或纺锤形,而根茎类药材都有较多的茎痕,皮类药材则多为卷筒状等等。另外,一些药材有着它们自己特定的表面特征,或光华、或粗糙、或长有鳞叶、皮孔、茸毛和突起等。②看颜色。药材颜色的不同或变化,不仅与它的品种和本身的质量有关,不适当的加工和储藏方法也会直接影响药材的色泽,因此颜色是鉴别药材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对药材外表颜色的观察,分辨出药材的品种、产地和质量的好坏。③看断面。无论植物也好,动物也好,都是由一层层的组织器官构造而成的,当药材被切开,这一层层的构造就会清晰地展现出来,就像古树的年轮一样。很多药材的断面都具有明显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就是药材内部构造的直接体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各种分层、纹路和不同形状的小点。

(2)手摸,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疏松还是致密,光滑还是粘腻,细致还是粗糙,以此鉴别药材的好坏。不同药材的质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药材,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3)口尝和鼻闻,药材的气味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鼻闻是比较重要的鉴别方法,尤其对于鉴别一些有浓郁气味的药材是很有效的,如薄荷的香、鱼腥草的腥、阿魏的臭等等。口尝法鉴别药材的意义不仅在于味道还包括“味感”,味分为辛、甘、酸、苦、咸五味。药材的味感和所含的化学物质也有密切关系,在中药材口尝鉴别的实践中,可按药材的品种和质量分类进行判断。

(4)水试和火试,有些药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烧灼一下会产生特殊的现象。

2 中药材的检测

在中药饮片质量抽查中,不仅存在外观质量不合格的品种,还常存在药品质量标准不合格的产品。中药材的本身仅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其外部往往也粘附泥土、砂石、石灰粉等无机杂质(以根和根茎类药材及某些动物类药材更易见)。药材粉末直接入药的制剂,若投料前挑拣清洗不净,外来的无机杂质有可能被带到制剂内,直接影响制剂的质量,因此,进行中药材测定以作为控制药材质量的一种手段,是十分必要的。[2]

2.1 药材取样法

(1)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①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②100~1000件,按5%取样;③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④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⑤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2)破碎或粉末状药材的取样:包件多的,每一包件的取样量一般按下列规定:①一般药材100~500 g。②粉末状药材25 g。③贵重药材5~10 g。④个体大的药材,根据实际情况抽取有代表性的供试品。如药材的个体较大时,可在包件不同部位(包件大的应从10 cm以下的深处)分别抽取。

(3)平均供试品的量:平均供试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的3倍数。

2.2 杂质检查法

中药中杂质的混存,直接影响药材的纯度。这些杂质系指: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无机杂质,如沙石、泥块、尘土等。

2.3 水分测定法

第一法(烘干法):本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第二法(甲苯法):本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消除了挥发性成分的干扰,测定准确度高。但样品消耗量大且使用过的样品不能回收利用,故不适合贵重药材的水分测定。本法适用于蜜丸,如:六位地黄丸。

第三法(减压干燥法):本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样品消耗量少,用过的样品可以回收再利用。

第四法(气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按药典规定进行。本法方便,快速、灵敏、准确,且不受其它组分的干扰,不受环境湿度的影响。被广泛用于各类中药制剂水分的测定。

2.4 灰分测定法

(1)总灰分测定法:总灰分是指中药材经加热炽灼灰化遗留下的无机仅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其外部往往也粘附泥土、砂 物;酸不溶性灰分主要为不溶于稀盐酸的砂石、泥土等、石灰粉等无机杂质。药材的总灰分包括药材本身经过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类(即生理灰分)以及药材表面附着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类(即外来杂 质)。

(2)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酸不溶性灰分即总灰分中不能溶于10%盐酸的灰分。测定酸不溶性灰分能较准确地表明药材中有无泥沙掺杂及其含量。

2.5 浸出物测定

例:刺五加胶囊,取本品10粒,倾出内容物,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刺五加浸膏0.75 g),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以甲醇作溶剂进行测定。其控制指标为甲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30%。

几千年来中医中药在历经数代人们的总结、提炼,形成如今的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并逐渐形成像河南“四大怀药”“浙八味”等一系列的道地药材,正是这些道地药材以质量可靠、性能稳定、效果确切,为我国中医药发展奠定了基础并确立了道地药材的独特地位。道地药材就是指一定的药用生物品种在特定环境和气候等诸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3]历史发展到今天,总结前人经验,补充完善、制定中药系列标准是中药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中药国际化,造福全人类的需要。

参考文献

有机化学物质鉴别例8

文物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遗存物。就文物保护工作而言,文物藏品的鉴定非常重要,也是相关业务得以开展的基础。在文物藏品内涵不断扩展、文博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在面对五花八门的文物时,如何才能够掌握文物鉴定的基本方法,就成为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也只有掌握了文物鉴定的方法,才可以不断地提升人们对于古代艺术品的鉴赏能力,确保具有东方古老韵味的艺术品能够绽放出永久的光芒,并且在现阶段的世界艺术之林占据极高的地位。

一、文物鉴定的概念、特征

(一)概念

文物鉴定是一项通过传统的方法或者是现代科学技术对文物的年代、质地、真伪等进行鉴定的一项工作。文物鉴定本身属于博物馆学和文物学的范畴。一般来说,对于考古地层中出土的文物,基本上不需要辨别真伪,一般利用类型学、地层学等就可以进行文化遗存的判别[1]。

(二)特征

第一,文物鉴定本身属于主观认识的一种活动。就目前的文物市场来说,文物的鉴定主要取决于道德素质以及鉴定人的认识能力。文物鉴定专家在进行文物鉴定的时候,主要是依靠自己的道德良知以及自身的鉴定经验,这主要是因为文物市场过于混乱造成的。除此之外,还有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

第二,文物鉴定需要利用科学的方法。在理论界以及实务界,都存在是基于“肉眼”来进行鉴定还是基于科学鉴定的争论。

第三,文物鉴定的结果就是形成一种结论。这一结论主要包含鉴定文物的名称、质地、真伪、价值等诸多内容,一般形式为专家出具的鉴定书。虽然书面结论对于文物的保护、收藏、定级有关键性作用,但是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只能够成为一种参考,是否承认完全取Q于当事人以及相关的组织[2]。

第四,文物鉴定与文物考古的关系。很多人对于文物鉴定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文物鉴定属于文物考古范畴。甚至很多专家都是利用考古学的方法与特征来对文物进行鉴定,以假当真、把真作假,最终产生严重的后果。文物鉴定和与文物考古其实是有较大区别的,其主要表现在对象和责任两个方面。考古的主要对象是原始的古迹或出土的文物,其本身都是真实的文物,不需要进行真伪的判断,只需要在评级和断代的基础上,确保其保管的完整性。然后再进行研究,将其历史背景、艺术价值、民俗风情以及科技工艺水平等挖掘出来。文物鉴定的对象呈现出真真假假、鱼龙混杂、难以辨别的现象。针对这一部分文物,首先需要进行的是真伪的辨别,然后再进行价值的判断、评级以及断代等。如果文物本身无法进行辨别,考古专家不需要做出相应的结论,就算是存在争议,甚至是出现了错误,都不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或者是经济责任。但是文物的鉴定却有所不同,虽然目前的责任机制还不够完善,但是就鉴定专家而言,完善责任机制,尤其是经济责任与法律责任的完善,还需要解决制度这一个问题。相比文物考古来说,文物鉴定需要从事鉴定工作的专家拥有更高的判断力和水平。

二、文物鉴定的工作性质、对象和内容

文物鉴定主要是对文物的时代、产地、真伪等进行辨识,从而揭示文物的价值以及内涵,并且对人类社会发展史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这样不仅可以做好文物的保护,同时还能够提高人们对古代艺术品的研究能力和鉴赏能力。文物鉴定是开展文物保护的基础,只有通过鉴定,才能够将文物真正的价值揭示出来。在进行文物鉴定的时候,鉴定对象又包含了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如文物藏品、文物遗址、流散文物和遗迹等。文物鉴定主要内容包含了辨伪、评定价值以及断代等。

(一)辨伪

在文物收藏中,尤其是传世品,存在很多伪品。在陈列、研究与保管之前,需要将伪品辨别出来。对于真伪的辨别,主要是针对流散文物和馆藏文物。针对文物史迹,只需要辨别其中的一部分。建筑物上的附属品被毁坏之后,会按照原本的形状重新进行雕刻,同建筑物本身并非同一个时代,如果不能有效地辨别,很容易造成混乱[3]。

(二)断代

文物的断代是鉴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在具体鉴定中,需要有效地辨别那些因为作伪而导致文物年代混乱的现象。同时,针对没有纪元的文物,则需要鉴定其年代。

(三)评定价值

文物本身拥有历史价值,同时也可以成为有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存。在还没有将其确定为文物之前,需要对其价值进行合理地评定。这需要在具体的鉴定环节中,能够基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做好具体的分析,鉴定文物本身的历史地位、内容以及制作工艺等。

(四)评定等级

评定等级也是文物鉴定的重要内容,按照文物相关法律法规,就可以对文物自身的价值加以鉴定。评定等级是主要的鉴定任务。按照国内文物法规的具体规定,按照文物价值的高低,可以将流散文物以及馆藏文物划分成为一、二、三这三个级别;对于文物史迹区则需要划分成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并且由人民政府进行审核。

三、文物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文物鉴定本身的专业性很强,部分专业的研究者才能对文物的真伪以及价值进行辨别。目前社会上存在个别机构和专家职业操守有问题,他们所出具的文物鉴定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很多收藏者将赝品当作“宝物”,因为他们相信了专家的判断与鉴定,这都是因为利益的驱使。一般来说,市场中文物鉴定的费用是文物本身价值的10%,所以,文物价值越高,鉴定费用越高,专家所获取的收益也就越多。另外,个别不法分子与文物拍卖公司相互勾结,联合欺骗消费者[4]。

出现文物市场问题原因主要是:第一,投机分子恶意炒作。文物市场的运作与股票有点类似,首先是收购一定时期的文物,然后将价格炒作起来,然后进行“放水”。如乾隆时期的青花瓷,就曾出现过被垄断的现象。由于文物市场本身联动性强、交易时间长,所以,很难识破恶意的炒作。第二,因为文化冬季或者是政治,国外的政府有时候也会参与到中国文物市场。例如,1996年,韩国政府投入资金收购高丽青瓷,原本价格只有数千元的高丽瓷最后被炒到数十万元。第三,拍卖行与媒体的炒作。对于文物收藏而言,拍卖行和媒体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上海市拍卖行就将10片甲骨文抄到482万的天价,在业内人士严重,这是完全不符合规律的。

四、文物鉴定的方法

在进行文物鉴定的时候,不同类别的文物所选择的鉴定方法会有所差异。同类的文物也需要做好相对应的比较和辨别,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做好文物的鉴定工作。

(一)基于不同类别的鉴定方法

在实际鉴定工作中,不同的文物类别,选择的方式也会存在差异。所以,在鉴定文物之前,首先就需要完善文物本身的分类工作。具体而言,就是能够按照地质,做好文物产品本身的合理划分,之后再对其价值、真伪以及时代做好相对应的研究。在具体的鉴定环节中,虽然鉴定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在具体的分析中,可以将其划分成为传统鉴定法和现代鉴定法两种。

第一,传统鉴定法。一般来说,文物鉴定都会选择这一种方式,选择观察的方式来鉴定文物。在文物鉴定过程中,完全是依靠鉴定者的经验和积累,才可以将相应的观察完成。通过文物本身的观察,就可以及时地做好文物的鉴定。在使用传统鉴定法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有差错,这主要是因为关于文物方面的著作很多都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这给现代社会开展文物鉴定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支撑,对于文物鉴定工作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鉴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在文物鉴定时使用的方法也越来越先进。现阶段,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缘故社会创造生产情况、复原人类历史生活背景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进行文物鉴定时,主要偏向于成分的分析、年代的评定等多个方面。由于很多文物的鉴定使用传统的方式难以取得成效。在文物鉴定过程中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所能够选择的方式很多,包括:X射线荧光分析法、中子活化法、电子探针法、热释光测定法、放射性碳素测定法等诸多方式[5]。

例如,在对陶瓷器等文物进行年代评定的时候,如果没有参照物,就只有使用现代化的热释光测定法进行处理。又如,在对铜器的产地、矿产来源以及制造工艺进行鉴定的时候,很难依靠传统的方法完成。所以,在具体的鉴定中,就需要利用金相分析法来进行鉴定。

现代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将文物鉴定的准确率和可靠性全面提升。但是与传统的鉴定方法相比,使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不但其本身需要的成本费用偏高,在鉴定环节还可能出现文物损坏的问题。尤其是针对石质的文物或者是在明清时代之后出现的陶瓷器等,如果在鉴定的环节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进行,其本身会受到局限。在鉴定年代相对久远文物时,很容易出现误差。

(二)比较与辨别同类文物

文物鉴定中可以采取比较的方式,或者利用同类文物辨别的方式,其具体的操作如下:

第一,比较。在对文物进行鉴定的过程中利用比较方法进行,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方式。在具体的文物鉴定过程中,需要选择年代相同或者已经知道真伪的文物作为其判断的标准,然后做好相对应的分析和对比处理,这样才能够鉴别文物在花纹、质地以及工艺等方面出现的异同,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做出科学的判断。

第二,辨识。对文物的本身进行合理的调查与考证,利用科学检验的方式来进行合理的辨识,利用概括、理论思S以及抽象的作用,形成这一类文物最普遍的概念。然后再通过逻辑的推理,合理地概括以及具体的抽象,就能够满足对文物的识别处理,这样所获取的鉴定结果本身也拥有一定的科学性。

五、结论

总而言之,文物作为历史文明的有效载体,也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过程的集中体验。围绕文物,逐渐出现了文物保护以及文物市场两个社会主题,这是基于文化传承的需求。文物的保护逐渐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这样对于文物鉴定的重视度也在逐渐提高,相对应的,对文物鉴定的要求也会逐渐提高。所以,在今后的文物鉴定中,还需要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地分析与理解,这样才能够满足现代化文物鉴定工作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岳峰.文物鉴定与文物鉴定学略论[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11):148-156.

[2]苗建强.对文物鉴定与鉴赏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240.

有机化学物质鉴别例9

文章编号: 1814-8824(2007)-10-0003-03

摘要:DNA指纹图谱可从分子水平对中药材的种质进行准确的鉴定。文章介绍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mRNA差异显示技术、微卫星DNA技术、单核苷酸多态性技术在中药品质鉴定的应用。

关键词 DNA指纹图谱 测序技术 中药鉴定 综述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医学界的一项巨大贡献,它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但是由于中药成分十分复杂,存在着难以定性定量分析,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质量不稳定、难以控制等问题。因此,国外对中药的看法是:有效成分不明,质量可靠性、质量可控性不够。有的中药只是部分查明了有效成分,而且成分还会因产地、品种、采摘季节、气候条件、炮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同。在有效成分不明确的前提下,用什么客观指标来保证中药质量? 同时,中药是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在人体内发挥整合作用,这些都给中药的深入研究和质量控制带来很大困难。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一起致力于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中药进行研究,其中基因分析技术在中药分类、鉴别、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应用是目前最令人鼓舞的进展之一。

通过基因工程的分析手段来获得中药的DNA 指纹图谱,是近年来研究出的一种新的、便捷的、准确的分子标识鉴定方法。据初步统计,我国有12807种中药,它们由于成分不同,而各有自己的特性,只要能获取每一种中药的DNA指纹图谱,便可将它们准确的鉴别出来,建立生药质量标准。

中药的鉴定是中药应用的首要工作,其意义和重要性日益突出而且亟待解决,这直接关系到中药各项研究工作结论的正确与错误和临床疗效的好坏。中药的鉴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药材的真伪,二是质量的高低。我国中药历史悠久,用于临床的大都是野生资源,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异,从而造成资源混乱,在人工种植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鉴定,致使农民种植了伪品或混淆品,造成很大损失。尤其是目前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中草药的育种,更需要有真实可靠的资源保证。近年来,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对植物药,尤其是中药进行研究引起了许多科研人员的关注。通过基因工程的分析手段来获得中药的DNA指纹图谱,可以从分子水平上对药材的种质进行准确的鉴定。

1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

这是目前常用的DNA指纹图谱法,用随机合成或任意选定的单一引物在低温条件下与模板DNA序列随机的配对实现扩增,获得DNA指纹图谱,对研究对象的基因组DNA做多态分析。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的曹晖是国内较早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先后对苦地胆、蒲公英和人参等同它们的混淆品进行了比对、鉴别[1~5]。李晓波[6]综述了1999年以前国内外基于PCR技术的中药DNA分子鉴别研究,重点论述了RAPD法和DNA直接测序法的应用,提出了DNA分子鉴别研究的思路与实验设计。

黄芸等[7]用RAPD技术对射干类药材射干及混淆品鸢尾、野鸢尾、蝴蝶花、德国鸢尾等进行了分子水平的鉴定,用OPD - 80等作随机扩增时,可得到识别这些物种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片段, RAPD法能有效地鉴别射干类药材,把射干和鸢尾、野鸢尾、蝴蝶花、德国鸢尾等药用植物区分开。

据对茅苍术、北苍术、关苍术和白术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发现,苍术类主要含苍术素( atractylodin) ,而白术类主含苍术酮( atractylon) 。《日本药局方》以此成分的差异作为白术与苍术的理化鉴别依据。然而日本市售苍术商品药材中常常有白术的特异成分苍术酮,因此有人认为这是茅苍术和白术类植物杂交的结果。Kohjyouma等[8]采用RAPD方法对日本和中国野生或栽培的术类进行分析,发现日本栽培的茅苍术与中国产的RAPD指纹几乎一致。虽然存在含较高苍术酮的茅苍术,但未显示茅苍术与白术或关苍术的杂交谱带,这表明茅苍术存在种内变异。

Nakai等[9]采用RAPD和PCR - RELP方法对淫羊藿属8种植物进行了DNA分析,结果发现RAPD指纹较易区别中国特有箭叶淫羊藿和日本其他7种淫羊藿。同时采用叶绿体基因组rbcL (引物间距约1. 4kb)片断扩增后,用ScrF I酶解进行了RFLP分析,表明日本7种淫羊藿属内变异较大,与形态学结果不符。

动物龟板和鳖甲来源复杂,加之资源急剧下降,市场上龟板与鳖甲出现的混乱品种达15种之多。而其鉴别特征不明显,进行真伪鉴定十分困难。王亚明等从保存9年以上的药材龟板和鳖甲中提取DNA,并用线粒体基因组cyt - b基因(引物间距约500bp )通过PCR方法对龟板和鳖甲成功地进行了DNA指纹鉴定[10]。

此外,还有采用RAPD对溪黄草[11]、黄连属[12]、山麦冬属[13]、铁线莲属[14]、木蓝属[15]、蛇类[16]以及用PCR - RFLP对人参属[17]、黄芪属[18]、海马[19]的DNA分析报告。

王培训等[20]运用RAPD技术对来自不同产地的西洋参样品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引物能扩增出清晰的DNA指纹图,西洋参真伪品之间的指纹图谱差异较大,而各地产西洋参DNA指纹图基本一致。同时,发现个别产地产品的指纹图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考虑有变异可能。于燕莉等[21]采用RAPD标记方法对山东临沂地区栽培的金银花两品系:大毛花金银花、鸡爪花金银花的DNA指纹图谱进行分析,试图从DNA分子水平上为两品系的鉴别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 RAPD技术可有效地用于金银花品种的分类与鉴别。刘文生等[22]采用RAPD技术扩增植物基因组DNA样品,获得清晰可靠的DNA指纹图谱,根据琼脂糖凝胶上显示的DNA带型差异可区分出厚朴、凹叶厚朴和其伪品、混淆品。张庆芝等[23]比较了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黄芪品种及其民间西用品的DNA指纹图谱和有效成分黄芪甲苷、总黄酮机总多糖的含量,对黄芪质量标准进行多为研究,结果显示,DNA 指纹图谱分析表明膜荚黄芪、蒙古黄芪和梭果黄芪有着较紧的遗传关系,而另外3种黄芪,即苦黄芪、黑毛多枝黄芪和直立黄芪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RAPD指纹图谱鉴别不仅被用于单味中药材,也被用于复方制剂中组成药的鉴别,如采用RAPD技术检测“玉屏风散”中的白术、黄芪、防风3味中药[24]。

2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

将药材DNA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确定其基因的种属特异性,如苍术属药用植物的鉴别。亦要对药材DNA的PCR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找出种属特异性来鉴别中药。

罗志勇等[25]采用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DNA (AFLP)分子遗传标志技术,分析人参、西洋参基因组DNA多态性。结果显示,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成功构建多态性丰富和重复性好的人参、西洋参DNA指纹图谱。虞泓,和锐等[26]采用AFLP技术对石斛属类石斛组4个种和1个外类群种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从64对引物组合中选出5对引物组合构建了5个种的DNA指纹图谱。通过聚类分析,石斛属4种植物聚成一个大类,彼此间关系得到了很好的分辨,并获得bootstrap校验的有力支持,证明AFLP技术可用于石斛DNA指纹图谱研究。

3 mRNA差异显示技术

这是一种新的、以标准PCR 为基础的基因分析方法。在动植物的细胞中,很多基因的表达有其特定的模式,即具有细胞或组织特异性。通过将总RNA反转录成单链cDNA,进行PCR扩增,挑选出有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该技术有助于将野生植物与栽培植物、地道药材与普通药材之间的差异鉴别出来,因此在中药村的质量鉴定上应用前景广阔。

4 微卫星DNA技术

微卫星DNA 技术即SSR, 也可称为SSRP ( Simp le Sequence Repeat polymorphisms)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与微卫星重复序列两翼的特定短序列来设计引物,用来扩增重复序列本身。由于重复的长度变化极大,所以这是检测多态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5 单核苷酸多态性技术

同一位点的不同等位基因之间常常只有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差异,因此在分子水平上对单个核苷酸的差异进行检测是很有意义的。目前SNP作为一种新的分子标记,已有2000多个标记定位于人类染色体上,在植物上也在进行开发研究。检测SNP的最佳方法是新近发展起来的DNA芯片技术。利用DNA分子的特征进行物种鉴别的DNA分子标记鉴别法,与现有的中药鉴别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真实、稳定、可靠; (2)不受样品形态的限制,原药材、饮片、粉末乃至含有生药原型的中成药(丸剂、散剂等)均可应用; (3)所需检样量少,对珍稀药材及化石标本的鉴定更具应用价值; ( 4) PCR技术的快速、便捷性使得DNA分子标记鉴别法更适宜推广。

中药鉴定是以鉴定药材的真伪优劣为目的,根据不同药材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结合现有的鉴别方法,建立既能反映中药材整体固有特点又能给出稳定的中药质量评价标准的鉴定方法,将是今后中药鉴定研究的热点。

随着中药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对中草药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会逐渐加强,尤其是在资源的开发、遗传多样性分析、指纹图谱的构建、基因操作技术等方面,从而把我国的传统医药学进一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曹晖,毕培曦,邵鹏柱. 中药材苦地胆及其混淆品的DNA指纹鉴定[J]. 药学学报, 1996, 31 (7) : 543.

[2] 曹晖,刘玉萍. DNA分析技术在中药质量研究中的应用[J]. 中药新药与临床研究, 1997, 8 (2) : 112.

[3] 曹晖,毕培曦,邵鹏柱. 香港市售蒲公英及其混淆品土公英的DNA指纹鉴别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1997, 23 (4) : 328.

[4] 曹晖,刘玉萍. 分子标记技术在中药品种鉴别中的应用[J]. 中国中药杂志, 1998, 33 (5) : 269.

[5] 曹晖,刘玉萍,毕培曦. DNA分子指纹图谱预测序技术在中药品质研究中的现状及展望[J]. 中国中药杂志, 1998,23 (11) : 643.

[6] 李晓波,伏见裕利,小松习子,等. 基于PCR技术的中药DNA分子标记鉴别[J]. 中草药, 2002, 33 (8) : 760.

[7] 黄芸,秦民坚,杨光,等. RAPD法鉴定射干类中药[J]. 中草药, 2002, 33 (10) : 935.

[8] KohjyoumaM, Nakajuna S, Namera A, etal, Random Amp lified Polymorphic DNA Analysis and Variation of Essential Oil Components ofAtractylodes Plants[J]. Biol Pharm Bull,1977, 20: 502.

[9] Nakai R, Shoyama Y, Shirashi S.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Ep imedium Spectes Using Random Amp 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and PCR -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Diagnosis [J]. Biol Pharm Bull, 1996,19: 67.

[10] 王亚明,周开亚,吴平,等. 中药材龟板和鳖甲种DNA的提取与扩增[J]. 药学学报, 1996, 31: 472.

[11] 陈林娇,屈良鹄,施苏华,等. RAPD技术在溪黄草类原植物鉴别中的应用[J]. 中国中药杂志, 1998, 23 (6) : 328.

[12]Cheng K T, Chang H C, Su C H, et al. Jdentifucation of Dried Rhizomes of Cop tis SpectesUsing Random Amp lified Polymorphic DNA [J]. Bot Bull Acad Sin ( Taiwan) , 1997,23: 328.

[13] 吴雯,王义权,余伯阳,等. RAPD在山麦冬属四种植物分类中的应用[J]. 中草药, 1998, 29 (1) : 37.

[14] 张荣,邵建本,田学明,等. 用RAPD分析法对钱线莲属7种中药的鉴定研究[J]. 中草药, 1996, 27: 686.

[15] 张荣,张步振,叶浩. 用RAPD 分析法鉴定木兰属生药[J]. 中国中药杂志, 1997, 22: 72.

[16] 王义权,周开亚. 蛇类药材分子遗传标记鉴别的初步研究[J]. 药学学报, 1997, 22 (5) : 72.

[17] Fushuni H, Komatsu K, IsobeM, et al. App lication of PCR- RFLP andMASA Analyses on 18S Ribosomal RNA GeneSequence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ree GinsengDrugs. Biol Pharm Bull, 1997, 20: 765.

[18]Liston A. Varition in the Chlorop last Genes rpoC1 and rpoC2 of rhe Genus Astragalus ( Fabaceae) ; Evidence from Restriction SiteMapp ing of a PCR - Amp lified Fragment.Am J Bot, 1992, 79: 365.

[19] 吴平,周开亚,张朝辉,等. 海马类药材的分子遗传标记鉴定研究[J]. 药学学报, 1998, 33 (3) : 226.

[20] 王培训,黄丰,周联,曹柳英,等. 商品西洋参DNA指纹图谱鉴别[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9, 10 (6) : 367.

[21] 于燕莉,向凤宁,夏光敏,等. DNA序列分析在金银花品种鉴定中的应用[J]. 山东科学, 2000, 13 (4) : 39.

[22] 刘文生,朱建明,何斌,等. 中药材厚朴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图谱研究[J]. 中药材, 2004, 27 (3) : 164.

有机化学物质鉴别例10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价格认证机构是调解价格矛盾、处理价格纠纷、承担价格裁定任务,做好有关价格公共服务工作的重要部门,是物价部门的一个重要窗口。它在公共事务中行使涉案、涉税、涉纪财物价格行政认定管理职能。特别是在刑事案件中,价格鉴定直接关系到犯罪量刑的轻重。涉案物品价格鉴定是新兴发展行业,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涉案物品价格鉴定过程中会出现价格鉴证风险,价格鉴证风险是指价格鉴证机构和人员在价格鉴证活动中因出具了价格鉴证结论而可能遭受损失的一种不确定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分析涉案物品价格鉴定过程中的风险成因,及时规避可能产生的风险,针对风险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是摆在价格鉴定机构面前的紧迫问题。

一、涉案物品价格鉴定过程中产生风险的原因

涉案物品价格鉴定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目前这些风险主要有:价格鉴定机构和人员的声誉受到损害,相关人员承担经济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这些风险成因主要来自两方面:相关制度机制和鉴定机构内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格鉴定基础理论不够完善。价格鉴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许多领域的价格鉴定理论还很不完善,一些特殊的物品的价格鉴定甚至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的价格鉴定机构出具的价格鉴定意见相差甚远。对于一些涉案的特殊物品的价格鉴定,很大程度上决定罪犯的量刑定罪。由于价格鉴证基础理论不够完善,导致在价格鉴定过程中存在很多漏洞,鉴定结果很不稳定,不仅会影响鉴定机构的声誉,同时也会影响司法部门的公正性。

(二)价格鉴定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价格鉴定作为一个新世纪发展起来的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的的并不是十分完善,许多方面的价格鉴定并没有相应的法律相支持,个别价格鉴定法律领域还存在着相当多的空白,这导致许多涉案的物品在进行价格鉴定的时候并没有法律作为支持,使得案件的判定缺乏有说服力的鉴定依据,导致案件的判定出现一定的争议。

(三)价格鉴定人员主观因素造成风险。1.价格鉴定人员责任心不强。价格鉴定人员由于缺乏责任心,导致许多鉴定工作不能顺利的进行,而且往往责任心的缺乏导致许多失误的发生。一些价格鉴证人员有时存有私心,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价格鉴定,或者在为了讨好上级故意迎合领导的心意,从而做出有失偏颇的鉴定意见。

2.价格鉴定人员业务能力不强。一部分价格鉴定人员没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合格的业务能力,鉴定人员参加各种业务培训不够多,花在学习业务知识方面的时间不够长,不具备过硬的价格鉴定业务能力和技术操作水平,导致他们进行的价格鉴定出现许多问题。

(四)鉴定过程中的违法因素造成风险。价格鉴定需要按照严格的程序和流程,程序上的违法往往造成涉案物品价格鉴定过程中的风险产生。主要包括:

1.鉴定主体的不合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不具有法定资质,或者鉴定人存在应当回避的情形而没有进行回避,导致鉴定主体存在不合法性。

2.鉴定材料的不合法。鉴定检验材料的来源、取得、保管以及送检不符合法律和有关规定的要求,鉴定材料与相关提取的笔录、扣押物品清单等记载的内容不相符,检验材料不够充足、可靠导致鉴定结论不具合法性。

3.鉴定程序不合法。鉴定的过程和方法不符合相关专业的规范要求,超出该鉴定机构业务范围、技术条件,鉴定意见的形式要件不够完备,缺乏提起鉴定的事由、鉴定委托人、鉴定机构、鉴定要求、鉴定过程、鉴定方法、鉴定日期等相关内容,还有的鉴定结果没有加盖司法鉴定专用章并由鉴定人签名、盖章,严重影响鉴定结论的合法性。

二、防范涉案物品价格鉴定过程中发生风险的有效措施

基于涉案物品价格鉴定过程中发生风险的危害性,我们应当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措施进行风险规避。

(一)加强政治、业务素质以及管理制度建设。价格鉴定执业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业务素质。鉴定机构应该定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业绩观,加大力度鼓励员工不断加强学习,跟随党的方针政策,让员工从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工作作风做起,坚持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价格鉴定规程开展价格鉴定业务,杜绝业务人员办人情案和一味的追求金钱,以保证每件鉴定报告的高质量。

(二)严抓质量,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对于每一个案子的价格鉴定工作都要严格把关,提高涉案物品价格鉴定的质量。同时要定期的对价格鉴定执业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丰富执业人员的理论知识,提高执业人员价格鉴定的业务操作水平和职业素养,促使价格鉴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鉴定机构整体鉴定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规范价格鉴定程序,提高鉴定质量和服务质量。鉴定机构要提高物品的鉴定质量和服务质量,坚持内部审议、两人签字、法人审核、过失追究等制度,规范程序,有效地提高鉴定质量。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价格鉴定工作,保证对每一件涉案物品都能公平公正、合法合理的作出价格鉴定。

(四)鉴定的过程一定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要求。鉴定程序要符合法律、有关规定,同时鉴定的过程和方法也要符合相关专业的规范要求,鉴定意见应当具体明确,同时开具的鉴定意见要与案件待证事实有关联性,鉴定意见要依法及时告知相关人员,争取让当事人对鉴定意见不存在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