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模板(10篇)

时间:2023-11-04 09:19:36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例1

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 A

一、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内涵及我国发展现状

可持续发展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新概念,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逐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共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经为世人普遍认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内涵,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内涵,布伦特兰夫人在论述可持续发展需求内涵的同时,还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可持续发展不应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大气、水、土壤、生物,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内涵,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也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此后,世界各国普遍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全球首脑会议,提出21世纪议程,该文件为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行动指南。1994年6月在英国曼彻期特举行94环球论坛作为持续发展委员会第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其主题就确定为:城市与持续发展。面对21世纪全球城市时代的严峻形势,城市问题更成为可持续发展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我国建筑业正积极地探索如何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发展绿色建筑或可持续利用资源的环保建筑,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学者的青睐,并由学术观点发展成为政府和相关组织的行动目标。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发展可持续建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发展可持续性建筑业经济的必然性

我国的建筑行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并且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安装以及维修更新的物质生产部门。建筑业围绕建筑活动的全过程来开展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主要是从事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为物质生产领域各部门提供所需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各种设备的安装工作;为人民生活提供住宅和文化娱乐设施等。如各种生产与生活用房的建造、各种构筑物(铁路、公路、桥梁、水库);影剧院、运动场等的建造以及各种机器设备的安装;各种房屋、构筑物的维修更新和与建设对象有关的工程地质勘探及设计。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城市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象征和生产力的空间载体,是一定地域内经济集聚实体和纵横交错经济网络的枢纽。我国城乡建筑发展十分迅速,房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有着及其密切的关系。但是建筑业也是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产业,对环境资源的破坏也是极其巨大的。2009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 1%。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5619亿元,增长14. 2%;办公楼投资1378亿元,增长18. 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172亿元,增长24. 4%。如此巨大面积的建筑规模、强大的社会需求,但我国能源短缺,人均矿产资源储量不足世界人均储量的1 /3,同时,我国目前还是耗能大国,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30%,有些城市甚至高达50%。据统计, 2009年年能源消费总量31. 0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 5%。其中煤炭消费量30. 2亿吨,增长9. 2%;原油消费量3. 8亿吨,增长7. 1%;天然气消费量887亿立方米,增长9. 1%;电力消费量36973亿kw /h,增长6. 2%。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单位面积的能耗高其平均值2倍。因此,发展可持续建筑具有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也是我国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中的极其重要关键的环节。

三、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建筑业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产业,要想实现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就必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我国建筑能耗大、节能效果差、污染环境重的现状,从而更好地面对当前能源和资源日益短缺的局面,同时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因而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绿色建筑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建筑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促进我国建筑经济和国民经济更上一层楼的必经之路。

四、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一)建筑经济政策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大力宣传绿色经济,是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措施的最基本步骤。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进行深入有效的调查研究,确定开展教育活动的方案,在全社会进行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宣传教育活动。并充分利用好媒体资源,把“节能、节材、节地”的思想向全社会灌输,并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系列宣传活动,积极调动全社会力量,引起组织和各界人士对于“绿色化”建筑经济的重视和关注,将绿色经济的重要程度和紧迫度向人们传递,同时也使绿色建筑经济工作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与完成。

2.加快培训步伐

除了进行基本的宣传工作外,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加快培训步伐也是绿色建筑经济能够深入发展的重要部分。绿色经济的思想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一个绿色理念的良好氛围,除了宣传,还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对于绿色建筑经济进行培训。作为“人才输出工厂”的高校,则应该充当最重要的角色。学校应该更加注重绿色建筑经济人才的培养,加大投资力度,在培养技术型人才和知识型人才的同时,培养适应时代的新型建筑人才。政府同时也要加大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支持力度,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与帮助,不断完善高校中的基础设施及先进的设备。

3.大力健全政府补贴政策

政府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支柱,是我国各项事业建设的推动者、执行者和监督者等。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扶持,政府既能在精神上给予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又能在资金、技术和政策上给予实质性的帮助。因此,要想在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稳而快地走下去,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绿色建筑经济工程浩大,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来自政府的资金补贴必不可少,因此政府对于享受补贴者的选择非常重要。绿色建筑产品的利益是长远而有利于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通过政府对这些绿色建筑产品生产者进行资金补贴或者政策支持,将有利于其在市场上具有同等的竞争力,从而发展壮大我国的绿色建筑经济生产规模。对于这项利国利民的工程项目,政府除了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补贴,税收的优惠也能够促进企业经营步伐,对绿色建筑经济产业的区别对待,鼓励绿色经济产业开发,为绿色建筑经济产业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帮助其快速稳健发展。

(二)建筑经济在施工技术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致力于绿色建筑外部效果成本的降低。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其具有一定的优势,而降低绿色建筑外部效果的成本,就是一个重要的措施。找出绿色建筑外部效果发展的优势,才能促进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始终遵循节能减排的基本原则,即尽可能地将绿色建筑的能耗降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对排放物的处理,切实做好保护环境是工作,以此打造舒适、安全、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最终实现建筑质量和功能与节能减排的高度统一。二是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应充分意识到绿色建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做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引导和指导工作,加大政策扶植力度,为投资商提供更多税费补贴,想法设法降低投资商前期资会的投人,使其觉得有利可图才能更好地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进而将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体现出来,提高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效果。

2.致力于绿色建筑外部成本的降低。一是从提高土地质量人手,这是因为绿色建筑对土地质量的要求较高,通常绿色建筑对土地的要求应具有良好的日照效果、较强的自然通风能力和良好的空气质量,只有在这样地段上的土地才适合绿色建筑的建筑,而这就会降低绿色建筑投资风险,从而更好地发挥绿色建筑的经济效果,因此,从这方面来说,绿色建筑虽然对土地的质量要求高,但其所取得的成效也较大,因此通过提高土地质量有助于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升。

二是稳操胜券,降低建设成本。绿色建筑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的进行,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对投资商的引导,对于确定的任何一项绿色建筑T程项目,必须采取正规的招投标方式进行,在实际过程中,可以先采取试点的方式,并对其未来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在建设时,不仅要减少建设规模,还要借鉴发达国家有关绿色建筑的标准,结合我国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以最大化的减少建设成本。

当前社会经济正处在转型与上升时期,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如何抓住机会,发展壮大,坚定可持续发展的信念是建筑行业的首选。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是全社会不可推卸的共同责任。

五、对未来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的展望

在全球碳排放激增、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因此我国应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进行调整,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未来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必然成为未来建筑经济发展的主流,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人们环保意识会不断提升,绿色建筑也会得到广大投资商、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

参考文献:

[1]黄英强,肖亚光. 建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解析[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5).

[2]陈慧娟. 浅谈建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J]. 经营管理者,2010,(7).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例2

有什么样的环境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经济发展主要是由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价值观主导,所以人类以牺牲环境换发展的思路占上风,先污染后治理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大行其道。而推进低碳经济这一新的发展模式,必须以构建与其相应的环境价值观为基础,如果没有新环境价值观的支撑,就不可能在全社会实施低碳经济。因此,低碳经济的表象是经济模式的转向,本质却是环境价值观的转变。在引入新的环境价值观之前,有必要首先对现有环境价值观与低碳经济的内在矛盾进行深入分析。

二、现有环境价值观支撑低碳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一)现代环境价值观与低碳经济的内在矛盾现代环境价值观主要指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价值观,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分类和解析,美国的哲学家诺顿(BryanGNorton)认为,现代环境价值观有强式和弱式之分。其中“强式人类中心主义”,也被人称作“人类沙文主义”或“极端人类中心主义”。这种观点认为,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不是客观的,而是由人主观地给予定义。即只有在它们能满足人的兴趣或利益的意义上才具有工具价值。如同法国学者霍尔巴赫在《自然体系》中论述的那样:“人必须使自己成为全部自然界的中心……人类必然确信整个大自然系为他而造,自然界在完成它的全部业绩时心目中只有人,或不如说,听命于大自然的强大因果在宇宙中产生的一切作用都是针对人的。”[2]

千百年以来,在“强式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价值观的指导下,人发挥了自我的巨大创造力,改变了人类从属自然和依附于自然的地位。但正如恩格斯在100多年前就告诫我们的那样,“不要过分沉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3]可以说,人类当今生态危机的很大程度上源于近300年来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等实践活动产生出来的负面效应,而支撑这种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石便是“强式人类中心主义”。显然,这种环境价值观与当代的生态危机有着直接的逻辑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首先,“强式人类中心主义”征服、主宰自然的观念,直接误导了人们对于自然关系的理解,使得人类的行为纯粹出于自身需求而不考虑自然的承载度。其次,“强式人类中心主义”以“主———客”为框架的单一主体中心论为指导,这种理念极易导致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以“征服者”和“统治者”自居,不能看到人自身的能动作用,从而不能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4]第三,“强式人类中心主义”究其本质,起主导力量的是以少数人经济和利益为驱动、为导向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正是因为以这种价值观为归宿,以狭隘的个人利益、地方利益和国家利益为中心,而不是从全局的、整体的全人类角度考虑,才造成了今天环境与生态严重失衡的局面。低碳经济社会建设强调的是环境的合理承载、资源的有序开发、能源的节约环保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反观“强式人类中心主义”的种种表现,都很难与低碳经济所呼唤的新环境价值观的要求相匹配。

相对于“强式人类中心主义”,“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又被称作“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弱式人类中心主义”最著名的辩护者,诺顿在理论上既肯定了满足人的偏好的合理性,还能依据一定的世界观对这种偏好的本身进行评判,使得它对肆意破坏和攫取自然资源的行为进行批判,从根本上限制人类对自然的伤害。简而言之,“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就是为了实现人类自身利益而善待自然。但是这种理念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从这个名词本身出发,“弱式”中所强调的“弱”的程度如何体现,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因而从实现代内、代际公正的目标上看,对于资源利益的统计计算以及合理的分配问题,都将是使这一理论付诸实践的一大难题。其次,这一理论的基本立场,仍然是基于人在自然界中的权利和生物学上的最高地位,它的价值观导致了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把自然存在物仅仅当作对人有利的资源加以保护,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在于人类自身的利益和价值,一旦离开了这一目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便会失去动力。“在实践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以人类利益为中心,其行为必然带有一定的不彻底性、局限性,不可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5]最后,“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只站在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诚然,这得益于人类的换位思考能力,但是这种换位思考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还应扩展到对他物、对整个自然的广义层面。由此可见,无论是何种形式的人类中心主义,要么重增长而轻环境,要么重个人利益或短期利益而轻视自然的生态利益或长远利益,本质上它们都与低碳经济模式有内在排斥的地方,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此,消解或修正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价值观,成为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所在。

(二)后现代环境价值观与低碳经济的内在冲突

后现代环境价值观,即“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价值观,是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价值观的批判,主张自然环境具有内在价值的生态伦理价值观。“非人类中心主义”在18世纪后期就已经萌芽,但在本世纪中叶以后才得以迅速发展,它可以划分为“动物权利论”、“生物权利论”和“大地伦理学’等观点。这些理论虽然具体观点差别很大,但他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都反对以人类为中心,他们的共同观点:一是在结构、功能上否认人类与自然物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二是认为自然物与人一样都具有自己的固有价值,这种价值是“即使在荒野中,不管人是否体验它,它都客观存在”[6];三是肯定自然物与人一样拥有道德权力。后现代主义环境价值观由此构成了“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点。

虽然“非人类中心主义”建构了新的价值理论板块,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着诸多其自身无法解决的痼疾。首先,“非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上陷入一种误区,它看到了人与自然界及其他物种之间的不平等,却未想更深层次的不平等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下生存在地球上的人并不是平等地享受清洁环境且不遭受环境伤害的权利;一是当代人和后代人不能平等地享受地球资源和生态环境。其次,“非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主客二分”,将一切生命体甚至是大自然都看作伦理和价值的主体,将其他生物和人等同化,强调物种之间的相互依赖、互利共生。然而这种观点强调人与自然的共性,却淡化了人与自然的差异性,抹杀了人作为真正的主体的存在的意义,降低了人的独特价值,从而在实践中减弱了人对环保的驱动力。就低碳经济而言,强调了低碳却忽视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本质。最后,“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作为自然界中的普遍成员,其个人价值不能凌驾于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之上,甚至指出,“若是人类的存在妨碍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消灭人类也将是一种善”。[7]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也是低碳经济实施的必备要素。倘若过于注重所谓的“平衡”而削弱对人类内在价值的尊重,对人类的存在和行为进行限制的话,那么,且不说低碳经济发展无从谈起,人类的发展前景亦变得岌岌可危。因此学界也有人将“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称为“生态法西斯主义”,对并其中包含的这种“反人类”的倾向深为忧虑。

三、低碳经济发展呼唤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

如上文所述,现代环境价值观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对于所造成的环境困境却难辞其咎。后现代环境价值观虽然对环保注重有余,但对经济发展推进不足。低碳经济的第一要义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纠缠于诸多理论上的孰是孰非。作为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无疑需要一种崭新的、有利于人类整体利益与生态环境的环境价值观支撑,方能顺利转型,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以,如何支撑起低碳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环境价值观作为指导,在经过理论和实践的反复探索和无数争论之后,我们确立了一种新的,重视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价值观。

(一)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起草了一份《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全面地、系统地分析了人类面临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并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8]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以看出,它包含了3个相互关联而又不可分割的方面:经济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的可持续性。其中,生态的可持续性要求人们尊重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过程和整个生态系统,它是可持续发挥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不仅是当代人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而做出一种生存选择,也标志着人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这种价值观要求人类对生存的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与自然进行有效的合作,把环境保护和人类的持久发展统一起来,作为人类的共同目标去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既尊重人的价值,又尊重自然界的价值。正如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和环保先驱奥尔多•利奥波德指出的那样,“当一件事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9]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全新概念,是一种哲学范式的诉求与超越,是人类环境价值观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价值观把地球的环境资源看作是属于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共有财产,当代人在谋求发展利益的同时要为后代人保存可供其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同时,人类作为生态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与其他生物种群共享地球的,人类的共有财产和资源的永续利用,离不开自然界其它非生物的支撑,人类应当尊重其他生命物种,与之和谐相处,惟有如此,人类才能维持自身的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崭新的环境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既不是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完全肯定,也不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完全否定,而是对以上两种环境价值观的扬弃,在理论上实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价值观的超越。它既坚持了人类对发展的追求,又兼顾了生态整体利益,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有机统一,因而是一种科学的价值观。

(二)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价值观一经提出便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它为人类社会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涉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作为一种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模式,可持续发展立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其基本特征如下:首先,可持续发展是以公平为前提的基本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发展的前提是公平。公平包括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之间的代内公平,也包括当代人与后代人的代际公平,以及所有的主体都应该平等享用环境资源、清洁环境而不遭受资源限制和不利环境伤害的权利的种际公平。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求人们调整好当代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界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其次,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基本价值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以此类推,我们生存的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矛盾统一体,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自然,必须要通过劳动来实现与自然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另一方面,人类为了追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总是不断地更改自然的状态,不断作用于自然。而这种人类作用于自然的力和由此产生的自然反作用力,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衡。作为可持续发展方式建立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高追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实现人类与自然界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必须首先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价值观。第三,可持续发展观是对现代和后现代环境价值观的扬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价值观在坚持环境以人类为价值标准的前提下,重新界定人类这一“价值标准”的内涵:首先,强调人类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是根本价值尺度。在这种价值尺度的视阈下,可以更加客观和全面地意识到尊重自然、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安全性的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解决片面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所造成的高碳排放等生态失衡问题。其次,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避免了狭隘的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和国家主义带来的环境问题。最后,以代内、代际利益为环境价值尺度。当代人的又好又快发展固然重要,但后代人的拥有较好的环境去生存和发展同样意义重大。因此,以代内和谐共处、代际共享发展的视角去协调与自然的关系,给自然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就可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助推低碳发展的作用与挑战

(一)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是低碳经济的必要指导

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为低碳经济发展明确了道路选择。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基于生态、环境、资源问题而提出,是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诉求日益迫切的情境下应运而生的价值观,也是人类在面临由于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生存危机情形下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明确了现阶段我们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和低代价的发展。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在这种基本要求的明确下提出的,低碳经济强调促进节能减排,推进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与国家正在开展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

从伦理学上看,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的核心就是“和谐”与“公平”。“和谐”是指全球范围内人类整体与自然的和谐;“公平”包括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之间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上,要求人类善待自然,以理性、健康和文明的态度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强调人类对大自然的关怀,明确地球生物圈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强调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是人类的家园,珍惜和爱护地球就是呵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空间。它要求人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谐发展的原则和宗旨下,积极转变以往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秉承的“征服”、“统治”的惯性思维,注重对自然可再生能力的维持和保护。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注重代际平等。它认为,作为人类共同的生存空间,地球自身的资源储备量、资源承载力以及对污染的消化率都是有限的,人类的活动必须且只能控制在这种“有限”的范围之内,否则,一味地坚持“以自我为中心”的消费观念,掠夺性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无限透支生态价值的后果,就是地球上的各种资源的蕴藏量将不断减少,最终枯竭。因此,人类在为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断开采自然资源的同时,要本着“发展机会均等、资源分享平等”的原则,承担起代际之间协调自然资源分配的重任,充分考虑和科学安排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而不是只顾当前利益,罔顾后代人利益,破坏人类世代延续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人类世世代代生存在一个地球上,而只有每代人都接受并贯彻这种思想于行动之中,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才能亘古绵延,这也正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伦理意义所在。

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基于生态、环境、资源问题而提出,是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诉求日益迫切的情境下应运而生的价值观,也是人类在面临由于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生存危机情形下的必然选择。纵观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和发展困境,其始作俑者在于人类自己,在于人类价值观的迷雾与偏失,在于人类实践的偏颇与失当,在于人类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内部关系的矛盾与冲突。是人类罔顾一切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了这些问题的产生。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问题的关键也在于人类自身,人类只有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变革自身,转变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规范、约束和限制自己的生产和实践,以理性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才是解决人类自身困境的根本路径。

(二)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的挑战与实现途径

如前文所述,人类今天所面临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人类不适当的经济活动导致了这些问题,造成了不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出现,而这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又是根源于人类发展价值观的迷失。因此,改变人类的经济发展方式,首先需要更新人们的环境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既是一种高层次的利益观,又是一种新确立的道德观,它的形成要求较强的自觉性、自为性。因此,认真探讨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挑战和实现途径,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从我国国情来看,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工业化尚未完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的形成与付诸实践,仍面临诸多的困难与挑战。这主要因为一方面,我国总体经济水平较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很多地区的人们仍然在为摆脱较为艰难的生活状态而努力,而地方政府也是GDP“挂帅”,低碳经济的理念被束之高阁;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现阶段对与低碳经济相关的科技知识的普及率有限,很多人对此并无清晰的认知和明确的概念,不少人以为可持续发展问题离我们比较遥远,责任感就相对比较淡薄。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在我国形成和实践有相当阻力的基本原因。此外,从宏观层面的原因分析,在近代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人类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人与人之间功利主义、利己主义价值观泛滥,人与自然之间征服主义、拿来主义大行其道,人们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来获取利益和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而无暇顾及他人利益,不计算社会成本。这种价值观的偏差不仅体现在微观群体之间,还广泛存在于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将人类共同的资源占为己有,却将污染和垃圾留给了全世界。受此价值观影响,各国内部的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显然,在一个贫富悬殊且充斥着不公平的社会中,可持续发展是很难有效实施的。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例3

纵观人类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劳动,社会的发展是在劳动的创造中产生的,而社会的发展也包括农村经济的发展。劳动人民才是社会的主力建造者,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人民的小康生活目标就必须从发展农村经济做起,科学规划,合理计划,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经济

(一)农村经济的含义

概括来说,农村经济包括农业经济和农村中的非农业经济。农村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农村中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其补充结构。在农村经济中,农民是主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因此,农村经济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综合,是我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保障。

(二)农村经济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农村经济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经济形式:1、农业经济,主要以农林牧资源为基础,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林业等;2、以矿产资源为基础的经济;3、农副产品的加工行业;4、以打工为主要收入的农民工;5、以运输为主的经济;6、旅游业为主的经济;7、其他服务行业为主的经济;8、农村的个体经济;9、其他。

二、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纵观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我们发现,当前农村经济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2003年才有所回升。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具体来说我们将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在我们的实际考察中,不难发现,农村的基础设置相对于城市来说,十分落后。基础设施,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保障,要发展农村经济就要做好农村的基础设置建设。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为:1、道路设施落后。道路是外界和农村的联系桥梁,是农村经济对外发展的必要保障。在农村许多道路并没有开通,即便是开通的道路也是质量薄弱,道路狭窄,负重不足,不能满足日常车辆或是大型货车的通行,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民不能即使或得外界信息,使新的科技水平不能及时被宣传到农村中。2、水电、通讯设施不完善。虽然目前农村的水电设施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依然存有许多不足,例如农村基本没有路灯,夜幕下的道路是漆黑一片,只有一些乡镇道路上有为数不多的路灯,却也是处在半瘫痪中。此外,农村的通讯网络比较落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宽带系统几乎没有覆盖,只有少数地方的电信网络可以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的信息更新和与外界沟通。水电、通讯设施不健全,减低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模式落后

从现实来看,目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农村的经济模式比较落后,受传统的经营方式影响较重。其问题集中表现在:1、生产力落后。生产力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目前我国大多农村经济的生产力比较落后,依然存在对天气过渡依赖的现象,生产模式局限于小家生产、自主消费,农民科技知识欠缺,导致生产技术含量不足,劳动者素质低,进而导致生产力不强。2、农业结构单一。目前,土地是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农民也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并没有形成科学上的农业生产一体化,农、林、牧、副、渔的经营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农业结构单一,经济作物和粮食品种单一,经济收入刚好自足。3、农村市场规范性欠缺。从我国的农村市场建设来看,市场管理不规范,场所设立不完善,经济农贸市场规模小,商品流通力度不强,再加上农村市场的网络性不健全,导致农村许多农产品卖不出,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4、农村资源开发力度低,劳动力过剩。在农村由于资源开发利用不科学,导致许多资源闲置中,农村的劳动力也因此剩余,这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第一大难题。5、乡镇企业过少或是发展缓慢。乡镇企业是新时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主要的带头作用。但是实际经营中,我们发现农村乡镇企业的管理和生产规模都比较落后,不能满足新时期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其自身科技含量低,品种单一,没有竞争实力,甚至无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不健全

对于农村经济来说,完善的经济发展制度是当务之急。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经济建设中,由于发展制度不完善,导致许多问题产生。1、给农民带来严重的负担。由于农村经济制度发展不完善,导致许多不良经营出现,给农民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使他们不能积极生产和经营,缺少投资热度;2、基层干部管理机制。在经济制度不完善的环境下,我国基层干部的管理机制也有所影响,基层干部不务职,甚至腐败管理,使许多农民问题不能解决;3、农村经济发展中激励机制不健全。在农村许多经济发展激励措施没有被实施,使农民的积极性不能被鼓舞,大部分的经济发展政策不能被有力执行。4、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加就是缺少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使村民的素质较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话题,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就是建设新村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构筑新设施,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培育新农民,就是要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推进农村科技推广和医疗卫生体系等,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以此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如何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将科技引用到农村,改善农村的经济条件,完善农村各项管理机制,是建立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农村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发挥特色经济

“特色带来发展,特色就是生命力”,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结合农村的现状发展特色经济。如城市郊区的可以利用交通的便利条件和市场的流通条件来发展蔬菜的种植产业,在给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也给城市市民提供了方便,树立特色的农村产业,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

2、发展农村产业集群,创立重点龙头企业

在农村发展产业集群,建立龙头企业,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实行一帮一,一带一的经济发展措施,在集群中创立龙头企业,打响知名度,对外实行招商引资策略,对内实行人员培养计划,内外结合推动农村的经济建设。

3、建立农村专业市场

专业的农村市场可以帮助农民实现农产品和经济产品的销售。在农村农产品和特色产品的销售是一大难题,为此,我们可以建立专门的农村市场,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扩大农村产品和农村企业的销售渠道,实现产品的集中销售。此外也可以跟某些大型签订交易合同,或是对外出口,实现物流式运输等等,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4、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在农村,土地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农民生活的根本保障。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农村的生产模式也逐渐实现机械化,这就造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多,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因此,我们可以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充分利用农村的资源条件来创造特色产业和企业,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依赖土地的农民数量,另一方面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实现了农村经济的新发展。

5、加强农村干部建设

要实现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加强基层农村的干部建设,提高干部的素质水平,培养他们勤政爱民的作风,严格对其进行考核,从各方面提高农村干部的建设水平,使他们将自身的发展与农村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为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起到带头作用和引导作用。

总之,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和将来的一项重要课题,只有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富强,才能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例4

风景旅游区多依赖山川和河流,并提供人文景观供人旅游。有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说法。风景旅游的看点还表现为历史人物,古迹名胜等。吸引游览景观常常表现为一定的叠石,亭院,小溪,石桥,碑塔等。然而名胜之地多为佛寺所在。这些旅游表现为一种长期的,经典的特色,能让人产生迂回曲折,流连往返,空气清新,身心愉悦的感受。

农业旅游又是什么呢?革命圣地井冈山的旅游,故居韶山的旅游,刘少奇故居炭子冲的旅游等等,其间也揉杂地表现为一种农村特色:如农家饭庄,竹篱茅草房,竹椅,竹筒饭,还有女儿红酒,红烧肉,农家饭,这就是地方特色,农家特色,让远离喧嚣闹市的人而有的只是恬静和快乐,让人体会到绿色食品给人的是健康快乐,让人看到纯朴乡情的亲近、亲切和自然的快乐,正如陶渊明诗:“久在繁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受,农村旅游就是田园之乐,绿色之乐,远离污染的快乐。

自然性又是什么呢?前几年在荆州农村看到一个桃花村,很是美丽,三月桃花朵朵开,阳光明媚,城里人出来踏青,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有举家带着孩子出行的;有情侣依依走着的;有爷爷,奶奶,祖孙三代其乐融融的,一切看起来都是和谐的、欢乐的。满眼望去尽是桃花,中间只是稀疏地隐约可见几处招待游人的农家酒店(小客栈)。而今年在车上的所见,着实惊愕不小,中间的农家酒店连成一片,到处都是,桃花倒很少了。耸立起了几幢楼房。只见房子不见桃树林了。一切都是那么刺眼,与桃花村名称不协调,这些个房子破坏了桃花的整体形象,犹如前几年,武汉市政协委员指出:龟山之上的某一幢大楼破坏了龟山的景观一样。自然之美的破坏还表现为汽车在桃花村入口之处堵塞,在桃花林中胡乱穿梭,一切打破了自然的静谧。

田园性又是什么呢?田园性就是在农村才能体验到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种自然和谐之美。旅游的田园性,可以从现代体验经济这一角度来阐述,华西村的旅游,就是旅游者在观赏布局合理,绿化成荫的农家别院,在采摘黄瓜,西红柿等的过程中,在水塘的垂钓中,旅客在自己烹饪食品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内心愉悦的体验活动,旅客在观看参与、激动、兴奋的过程中得到的一种知、情、意的升华。这种田园性的旅游,经典就在于它的地方性,田园性和参与性。

农村旅游经济的这种自然性、田园性如何持久呢?持续发展呢?工业文明以来,人类越来越战胜了自然,控制了自然,甚至开始疯狂地破坏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而言处于对立关系,人是主体,自然为客体,自然美不可能高于人工美的地位。

农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的环境主要突出其自然性、田园性、地方性,以及绿色性这四个方面的完美和谐。第一,自然性表现为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田野金黄菜子花,绿色麦浪滚滚,比如:二月梨花满地香,六月西瓜绿油亮,八月金秋梨子满枝头等等方面。人工建筑物不要体量过大、突兀,并且可尽量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体现出地方性和新颖性。农家别院的布局不该是密不透风,没有树木,在城市里钢筋混凝土处处皆是的情况下,如果到农村还是这样,怎能会有看点了?马路两边要多种树种好树,树种的好与城市产生巨大的反差才会吸引城市人。第二,田园性表现为多让旅客参与农业生产相关,情趣味浓的活动,如采摘果实和梨、桃、樱桃、草莓等比赛。喂养畜禽类,让孩子们开阔眼界等比赛,让孩子们渔塘钓鱼等等,增添自然休闲的情调。减少横平竖直的大马路的数量,增加弯曲小经,石板路,土路营造一种处处自在,自我,安静,抒情诗情画意氛围,如果到农村还是这样,怎会有看点呢?第三,地方性,农村的旅游建筑可以利用当地自然材料。如江南丘陵之地红壤、杉木、茅草、毛竹等建材。食品可以采用地方特色的烹饪方法,酒店、饭馆用本地的农产品,如红辣椒、玉米、红薯、茶菇、木芋、豆制品等,尽量利用好本地的传统建筑吸引旅客,如黟县的南屏,宏村利用当地明清以来的徽商民宅,同时要限制汽车等机动车辆擅自闯入,建立停车场进行必要的保护,规范秩序。第四,绿色性,尽量让食品远离污染,使用低残毒农药、禁止使用食物添加剂,营造绿色食品来吸引旅游,推广纯朴乡情、自然风情、地方风情和民族风情。另外,绿色性还表现在农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因此,在绿化、道路、卫生等方面要创造出宜人环境,营造天然氧吧。不能像安徽南屏等地十月时节,苍蝇处处飞,小旅店、厕所也不能因缺少人手冲洗保洁,就不注意保持清洁和卫生,致使游客中有痢疾特别多,卫生上影响旅游。

就根本而言,利用好农家肥,生产绿色食品,减少化肥、农药的污染,同时要减少或处理好农业旅游景点、酒馆的生活废弃物的排放量、白色垃圾的数量,增强生活中绿色产品的使用量、利用量。保护好环境,营造绿色的环境,有利于巩固绿色农业旅游环境。

在农村旅游景区,为了农业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注意的方面固然很多,就环境方面形象方面来说,第一,为了便于指导旅游、发展旅游、建立良好的视觉传达系统是重要的。建立很完善的交通视觉传达指示系统,利于停车进入景点:酒馆、酒店、垂钓、桃园、梨园、桔园、荷塘等等;柏油路、水泥路、泥土路不同质地的路来导引看点;用不同宽窄的路来限制车辆通行,通过道路设计的语言暗示进行导向。规范导游的行为、举止和服装;作好酒店或旅馆的工作人员的服装等的形象的设计和言行和举止的规范等。第二,在旅游景区或者次景区或不同农庄,寻求差异性进行个性对比、风格对比、季节性对比。如满足二月赏梨花、三月赏桃花、五月赏荷花、六月采摘桃、八月采摘梨、十月采摘柿,同时提供垂钓,赏荷花,摘西红柿等,吸引不同季节的旅游需求。第三,农村住宅建设、绿化、美化与农业生产相协调,形成干净、整洁、文明、景致优美、空气清新、绿色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通过生态循环,科技农业来顺应城市居民追求绿色环境,向往田园生活,让农村的生活环境成为城市的绿色生态环境的梦想,在心理上产生吸引,生活上产生互补。第四,农村山水、田园、绿化、住宅环境等应具有强烈的环境意识,减少污染,增强生态农业意识、保护环境、减少塑料垃圾、白色垃圾、农药、化肥的污染,利用好农村的住宅、寺庙、古树、名人、传统文化等发展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常常会带来环境的破坏,在此需要特别重视,环境资产一旦破坏,经济的发展也将是得不偿失的,不然农村旅游产业也只是昙花一现,特别是批量化大量占用耕地、建房、修很多的水泥路。搞成一种农村式的混凝土城市,最终结局也将是废都一座。第五,农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关键还是要发展好农业。

总之,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主要在于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发展、绿色化发展、合理化发展,无论是蔬菜瓜果、鸡鸭禽畜,还是渔业、养殖业等等都可以为城市社会各种阶层提高休闲、娱乐、参与、体验的形式,让旅客产生身心愉快、情感放松、精神上的慰籍、知识的开阔、生活的丰富。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从环境整体上规划、管理,从文化观念、服务等诸多方面来进行综合治理,在整体视觉形象,环境的田园性,绿色农业,地方的特色上把持方向,整体和谐,才能持久,才能发展。

参考文献: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例5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隐患也不容小觑,针对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是促进国家合理调整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必要途径,这也是目前处于转型阶段中国经济理论所不能回避的实际问题。本文将对关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 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体研究

1 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内容

1.1 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发展经历了较长时期,这种思想是人类发展道路上必要的产物,也是人类进一步与环境建立起关系的有效展现。我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相继在21世纪提出相应的行为纲领以及基本议程,使得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更好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发展之所以在21世纪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根本原因在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了各个层次人民的共识与认可,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促进我国能够积极投身于对自身的研究,从而逐步产生了新的发展观念,即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

1.2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定义及内容

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众多方面,比如说科技、环境、社会以及政治等等,所在领域的不同,导致研究者的思考角度有所差异,自然而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也有所出入。获得社会广大的学者认可的定义来自于一九八七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报告,其中指出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既能满足当代社会人们的基本需求,又可以确保不危害到后代人的发展,“满足当代人们需求”即指满足贫困人们的需求,“不危害后代人的发展”即指限制不必要的需求,防止人类能力提升所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可持续性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为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和平与自然环境都要达到全面统一、协调的效果。

2 影响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人口问题

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上,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快速前进的重要问题,在人口数量方面,我国目前已经拥有超过十三亿的人口数量,每年的人口数量还在不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相关权威统计,到达本世纪中叶时期,我国人口将超过十五亿,这也就意味着人均资源占有量将减少尽四分之一,这是人口第一大问题,第二大问题是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据计算,大约到二零三零年,我国老年人会超过三亿大关,赡养老年人将成为社会一大难题。第三大问题是劳动人口的快速增长,劳动人口的增加直接导致就业困难、住房、交通等相应福利问题十分凸显。

2.2 投入较大、回报率较低

虽然我国从改革初期至今,在经济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目前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提高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效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稳定上升的趋势,即使这样,也不能十分肯定的说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可以处理较大波动以及通货膨胀等问题,许多企业在项目投资、地点扩大环节上还较为盲目,违纪违法的现象层次不穷。第二个方面是效益,虽然中国经济的发展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投入较大、回报率较低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单位产值所需要的劳动力、原材料以及资金投入都比其他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高出许多。

2.3 环境与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大气被污染方面而言,全国共六百多城市进行调查,只有不超过百分之一的地区处于国家一级标准的范围内,即二氧化硫、酸雨程度都大幅度超出国家标准。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加大了大气中氮氧化合物所占的比例。从水资源污染方面而言,全国七大水系超过一半的河流出现不同层次的污染。资源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匮乏,首先是,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导致人均占有量较低。其次,资源分配的空间十分不均匀,南方耕地占有量为百分之三十五以上,淡水含量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北方资源所占比例较为偏少。

3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3.1 经济型增长主导因素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科技、劳动以及资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提升以上三种主要因素所拥有的结构比例。资源积累目前已经在我国经济形势中发挥了第一推动力的效果,通过不断地积累,可以帮助可持续性发展放缓自身的劳动效益。劳动力在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一直是热议的话题,作为人口大国,虽然劳动力的促进效果不够明显,但是它正以第二产业的身份为第一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是优化发展构架的主要因素,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经济型增长主导因素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发挥其最大作用。

3.2 科技创新式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我国在以往三十年的发展道路上,经济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科技的发展却出现了较为显著的下降,科技创新效率也在逐年下滑,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科技发展的速度不足以跟进经济增长的速度。科技创新式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根据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以及未来趋势,开展的具有选择性创新的主导策略理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应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转型经济体制将得会到前所未有的提升。科技创新式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还应该根据企业的规模情况、规范程度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投入和研发。

4 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与环境、能源方面的必要联系

4.1 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与环境的必要联系

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否存在环境质量与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之间的倒U联系。第二,其他必要的经济发展变量因素,比如说:人口密集程度、收入支出分配情况以及国际化交易等等。为了解决环境质量与其他必要因素所产生的内生问题,可以通过两种方法。首先,采用回归向量模型,通过分析经济可持续发展各个变量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得出有效的长期动态作用特征图。其次,构建基于经济思想的联立方程,通过对各个方程之间的估算与分析,减少变量所产生的内生因素。

4.2 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与能源的必要联系

能源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源泉,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与能源的必要联系主要分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经济消费与能源消费的联系,这种能源对产出的性质处于中性,由于GDP中能源消费的比例较小,所以不易造成明显的影响。第二方面,经济发展与能源价位的联系,能源价位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进程,但这种影响程度还不足以达到线性模型关系预期的影响。

5 结论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经济的增长有了显著的成效,然而目前我国人均资源占有率与利用率还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为了促进工业化发展的速度,在经济体系改变以及构架调整等方面还将面临许多挑战。本篇论文主要从影响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等方面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论述。

参考文献

[1]腾藤.中国可持续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例6

关键词:合理利用水资源;水资源的管理;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rational use of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V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9-0166-01

1减少污水的排放,运用保护水体的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的用水量越来越多,导致了水体的严重污染。水体的污染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如果人类生存环境周边的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那么只能实施远距离取水的计划,这样给生活和生产环境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所以,合理利用水资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减少污水的排放。

2管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据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供的资料,农业用水约占用了全球淡水资源的70%。联合国预计,在未来20年内,世界需要增加17%的淡水灌溉农作物以满足人类对粮食的消费,农业节水尤为重要,应该根据不同农作物具有不同的需水量这一规律,把各种农作物进行优化配置,使产量和用水量达到最佳,从而提高灌溉用水效益,并大力推广优化技术与计算机在灌溉用水管理中的应用,提高水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同时,应重视发展高科技节水技术。

在全球水资源日趋匮乏的今天,合理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而合理用水的关键在于管理。

首先是强调水资源的公共性。鉴于水具有流动性、多功能性以及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海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性等特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强调水资源的公共性。强调水的公有性的实质,是为了消除各种以牺牲更大的社会利益为代价,追求狭义的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协调水资源利用上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坚持水利共享、水害共当的原则。

其次是实行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世界各国大多都强调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据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第13次自然资源委员会资料,在22个成员国中,已有13个国家设立了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综合管理机构,另有6个国家正在筹建这种机构。从各国实践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和水质、工农业用水和城乡用水等各个方面,并通过立法予以明确的规定。

最后是实行水权登记和用水许可制度。世界各国大多以用水许可制度和水权等级制度为切入点,规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并对用水量进行管理。各国实施的水权登记和用水许可制度,通常包括下列内容:实施水权登记和用水许可的程序、范围;许可用水的条件、期限,用水权的等级及用水权丧失、废止或转让的规定,以及有关奖励和处罚的原则等。

3科学利用水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坚持人水和谐,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人水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核心理念。必须尊重自然、尊重科学,既要满足人类的合理需求,也要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更加注重节水型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水资源开发、配置、调度中的生态问题,加强需水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生态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要形成“人水和谐”的社会风尚,就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合理地利用好天上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用地上水置换地下水。要用“量水而行”的原则指导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能用损害水资源环境来换取经济和社会指标的增长。

其次是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把节约保护水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节约水资源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基本要求。必须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建设节水型社会,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满足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经济发展用水安全、生态用水安全要求。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牢固树立起“没有充足的水资源,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充足的水资源,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充足的水资源,就不可能实现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思想。要拿出抓经济工作的力度去抓水资源保护,把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树立水资源忧患意识,绝不能以牺牲水资源、严重破坏水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性的经济繁荣。要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抓好管理保护,切实处理好水资源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系。

最后是坚持统筹兼顾,把推进水利协调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是重要的水利工作方针,也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根本方法。必须坚持地表水地下水统筹,水量水质共管,水体水域兼顾,开源节流保护并举,建设管理改革齐抓,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实现水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首先要考虑本地区水的利用不能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使其依靠自身的水资源能够支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能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做到量水而行、以水定产业、以水定发展。同时,在用水秩序上应以人为本,先生活后生产。通过水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保证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综上所述,要加快改革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发展管理体制和机制,实行水资源一体化统一管理,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开源节流并举,节水与防污并重,建立完善用水节水保护水的责任目标体系,层层落实责任。要不断破除制约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障碍推进水资源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例7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0164

1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从小我们所听、所见、所闻的工业污水乱排放、垃圾随意丢弃、煤矿等资源的肆意开采等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现象绝非个例。如果长此下去,必然会影响生存环境的健康,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物质资源,我们国家现在都可以自己生产、制造,甚至每年都有大量商品出口海外,销往世界各国。但是正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略了对大自然的保护和对环境的改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各大重工业企业迅速崛起,它们在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威胁。所以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中主要通过阐述现阶段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

2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不是个别国家和地区所关注的问题,这是国际社会共同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目前各国相关政府都已经把环境保护放在了经济发展的首要重心位置。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也就是保障了人类的生存。大自然为我们创造了资源,但是这些资源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不维护环境建设,将会导致生态恶化,威胁人类生存条件,阻碍经济建设和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3环境污染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环境是与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的。在各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必然是要受到威胁和牺牲的。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就早早进入了工业时代,工业发展时期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是举世瞩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工业国家感受到了科技革命和工业化发展给它们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亲身体会到了环境破坏给它们的生活和工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伤害。记得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就曾提到过欧洲国家大力发展工业而造成的河流污染等问题,它们也因此付出了代价,从而致力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中。这对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我国来说,无疑是一种经验教训。

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要牢牢记住这一历史教训,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先污染,后治理”。我们要把环境问题放在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保护环境已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可是尽管如此,我国在经济建设中仍然出现了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有待解决。保护环境、减少工业污染,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和存在隐患的环境安全问题,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4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性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环境保护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同时又是影响社会发展和进步、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重工业生产产生的工业垃圾、煤矿等资源的不合理开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极大地威胁着和谐社会的建设,从而影响我们享受工业化、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成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河流污染严重、森林面积逐渐减少、臭氧层破坏、能源资源短缺等问题越来越凸显,环境问题愈演愈烈,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

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两者之间必须保持平衡的状态。这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条件的重要因素。在西方工业化的发展历史面前,在中国转型期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深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建设和环境保护必须齐同并进。经济社会的建设不僅仅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国民收入,更是要为大众创造健康良好的生存环境,如果生存环境都不能得以保障,那么谈何经济建设?谈何社会和谐稳定?所以说,环境保护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发展绿色经济,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1坚决反对西方国家向我国进驻和出口大污染企业和产品

我国在经济建设过程当中,不仅仅是要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要提高环保意识,正确认识外来产业和产品将会对我国环境建设带来哪些影响。近年来,由于国外高污染企业进入我国市场,我们已经深刻意识到了其对我国环境和资源造成的极大威胁,从而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与其他国家建立产业合作的同时,认真履行中国加入的全球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各项公约,高度地重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以更积极、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参与保护地球环境及追求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国际合作。同时各个国家和地区也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严格控制向其他各国出口高污染、有害的企业、产品以及不安全技术,维护各国的利益和环境安全。

52提倡低碳生活,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

为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绿色经济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鼓励低碳经济产业的发展,更是发展绿色经济的核心内容。政府相关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订低碳经济发展宣传方案,采取实际行动和政策的支持,一是要引导群众和企业家对绿色经济的正确认识,引导全民参与,绿色出行等;二是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引导、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从而根据我国国情实际发展需要,制定出以减少污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为发展目标的适合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体制,转变社会群体的观念。

53加强科技创新,积极促进环保事业建设

科技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在环境保护、绿色经济建设的同时,当然也是离不开科技的创新。面对现实存在的社会环境压力,我们的环境工作者们要积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环保企业和职能部门要不断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环境专业相关科研工作者们要积极推动科研技术和设备的创新研发,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推行清洁能源开发等科技,加快节能减排、控制环境污染的低碳科技的研发速度,同时也要将环保设备广泛推广应用于各大行业中。从而建立起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生活的消费模式。

6结论

近年来,中国重化工业产业发展迅速,科技进步飞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企业在满足人们日常消费需求以及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忽略了对周围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我们要正确看待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经济的稳定发展。本论文中针对两者的相互作用做出了相应的阐述,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及自身感受和网络宣传活动的了解,对如何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促进生态和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指出。

参考文献: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例8

(一)利用外商投资虽稳步增长但也带来威胁产业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

2006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94.68亿美元,同比下降4.06%,但我国仍是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7年1~2月,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97.09亿美元,增长13.04%。外资的不断进入对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外资并购给我国产业安全带来影响。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并购的对象已重点转向一批具有竞争优势和成长力的重点企业,如装备制造业企业等。而且众多属于国民经济命脉的经济领域,如交通运输、电力、公共设施等,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外资企业并购的对象。可以看出,外资企业开始谋求对我国工业从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全面控制。二是部分地方政府为吸引外资不计成本。在我国目前以GDP为主的官员考核机制下,一些地方政府对跨国公司投资采取过于积极的态度,把扩大招商引资作为保持经济增长、实现企业改制、扩大就业、体现政绩的重要途径,甚至通过行政手段,以国有资产流失为代价强行推动。三是跨国公司带来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发达国家环保标准的日益提高,跨国公司不断将橡胶、塑料、制革、造纸、电池以及五金矿产等污染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治理这些外资企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将加大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成本。四是吸引外资面临其他国家的竞争。如日本、越南、印度等国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加可能会分流部分跨国资本,成为导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下降的因素之一。

(二)外贸依存度过高引发贸易摩擦、产业安全风险等

2006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67.5%左右。2007年1~2月,我国出口总值1687.1亿美元,增长41.5%,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进口总值1291.0亿美元,增长20.6%,同比减缓6.8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贸易顺差396.1亿美元,增长2.3倍。强大的出口需求有力地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但也蕴含诸多风险:一是巨额贸易顺差引发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针对我国过快增长的贸易顺差,发达国家制造和滥用多种形式的贸易壁垒,使贸易摩擦逐步从产品、企业等微观层面向宏观经济政策、体制和制度层面延伸。截至2006年,我国已连续13年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调查和被实施反倾销措施数量最多的国家,因此而导致巨额损失。二是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虽较快增长但蕴含不良因素。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28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1%,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0%。近年来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逐步形成了以我国为加工中心、以东亚为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方、以欧美为技术研发和主要市场的产业链,这决定了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只能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生产多集中在增值较少的装配环节,再加上国内出口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而竞相压价,从而造成出口产品附加值较低。同时发达国家对我国高技术产品进行出口管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急需产品的进口。三是我国出口企业面临巨额坏账风险。目前我国众多出口企业由于缺乏外贸经验,面临海外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或不能按时收回的状况。据有关部门预计,我国出口企业的坏账率高达5%~30%,而发达国家平均仅为0.25%~0.5%;我国海外应收账款总额约达1000亿美元,而且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递增。四是对外依存度过高诱发产业安全风险。一方面,我国部分出口产品对外依存度过大;另一方面,部分资源性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对外依存度过高将使我国相关产业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加重产业安全风险。

(三)外汇储备过快增长成为短期内不可逆转的趋势

截至2007年2月底,我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11573.72亿美元,比上年底增加910.28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位。虽然外汇储备是一国经济实力的表现,但如果外汇储备过快增长超出适度区间,且结构不尽合理,将不可避免地给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一是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加重金融调控难度。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持续累积,外汇大量流入导致外汇占款不断增加,使货币政策难以保持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陷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抑制货币供给增长难以兼顾的两难境地,加重了金融调控难度。二是引发通货膨胀和投资膨胀风险。巨额外汇储备在央行账目上的对应项是外汇占款,外汇占款是构成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组成部分。尽管政府会采取“对冲”政策来吸收过多的货币,但囿于金融工具短缺的限制,难以对冲过多的外汇占款。如果对冲量不足,基础货币的投放速度加快,将进一步构成通货膨胀的潜在威胁。同时,基础货币投放所导致的大量流动性,给银行信贷扩张提供了资金条件,可能会引发信贷规模的膨胀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三是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外部环境。外汇储备的激增将会引起国际上对我国人民币升值和贸易状况的高度关注,容易引发争端,造成更多的贸易摩擦,引起反倾销等一系列问题。人民币升值反过来会助长外汇储备增加,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四是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结构面临贬值风险。据估计,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60%为美元资产。这种过于单一的储备结构使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受到严峻挑战。

(四)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稳步实施,但抗风险能力亟待增强

2006年,我国企业境外投资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全年中方协议投资额约15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2%,投资领域和方式不断拓展,但油气和矿产资源类投资仍是我国对外投资的重点,约占投资总额的73.6%。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优势主要在于规模经济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但也存在缺乏世界性品牌与自主核心技术、跨国经营经验不足、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等劣势。目前我国企业总体上仍处于转换机制、学习和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阶段,缺乏经营全球业务的管理技巧;对市场前景缺乏应有的调查和评估,缺乏可行性分析,盲目投资现象较为普遍;大部分企业对所在东道国的法律缺乏应有的了解和掌握,导致法律风险;由于政府补贴和金融配套措施的缺乏,部分“走出去”企业处于资金不足的窘境。同时部分“走出去”的民营企业囿于经营规模的限制,难以承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强烈冲击,导致收益水平难尽人意。

(五)巨大的能源消耗使我国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世界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

由于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没有根本改变,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目前我国GDP大约只占世界GDP总量的5.5%,而能源消耗却占到了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5%左右;2006年能源消耗系数高达0.87,比发达国家水平高出4~8倍。由于庞大的能源消耗,2006年我国石油进口量超过1.8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47.0%。这种过高的对外依存度将会使我国的石油供给在很大程度上受世界政治、军事形势变化的影响。目前,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三大国有石油公司的商业储备量加上第一批国家储备基地的储油量,也仅够全国30天的消费。由于我国进口石油的60%来自海湾地区,因此,如果伊朗战争发生且超过一个月,我国将可能减少近50%的石油供应,这会使正在高速增长的我国经济难以承受。而且如果石油供给大幅减少,将会导致从上游的石化产业到下游的化纤、纺织、服装以及塑料、家电乃至汽车等与石油相联较密切的产业都受到影响而可能会放慢增长速度,从而引发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全面下滑。

(六)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可能使我国产生输入性通货膨胀

目前,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贸易的方式得以实现,即通过影响进口价格水平,最终对我国国内价格水平产生影响。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为例,据国际能源署研究表明,如果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上涨10美元,将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减缓0.8个百分点。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国际油价猛涨可能会使我国产生输入性通货膨胀,将深入影响我国油品以及化工、电力、钢铁、造船等相关生产资料的价格,增加公路、水路、航空等交通运输行业的经营成本,带动服务价格上涨,进而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波动我国整个价格体系,最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带来不良影响。由于目前市场格局的变化,这种传导影响的最终程度可能有限,但仍值得给予重视。

二、对策建议

(一)构建内外需均衡的发展战略

如果能成功地将过多的外部盈余转化为国内需求,那么我国经济增长将保持持续性,因此要力争把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更多地建立在国内经济自身和企业内部,实现内外需均衡发展。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使消费升级;稳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开拓农村市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完善消费信贷品种,健全与完善消费信贷的担保与保险制度;继续改革和规范公务员工资制度,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力度,坚决制止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市场行为,保持消费者食品安全知情权,为居民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转变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不断优化进出口结构

调整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促使外贸出口从规模导向转向效益导向。提高出口产品科技含量,既要保持中低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又要提高和实现中高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继续严格控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逐步淘汰增值比例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对名牌产品的扶持措施,加大对名牌企业提高研发能力、产品自有科技含量和培育国际营销队伍的支持力度。健全重要商品出口预警和贸易摩擦协调应对机制,妥善解决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强化出口企业的信用风险控制。进一步扩大有关节能环保等方面资本设备的进口比重。

(三)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利用外资的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跨国公司投资,特别是与跨国并购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注重其可操作性。探索以产业基金、投资基金等方式利用外资的新途径。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中心,积极参与我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研究以及和国内科研单位、企业研发中心合作研发。积极探索有效方式,逐步拓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范围以及使其参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和重组不良资产的途径与管理办法。利用好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实现外资政策和国家的区域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对跨国公司大型并购投资的审查和监督,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和产业安全。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严禁引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四)改善外汇储备结构,拓宽外汇储备使用范围

通过多元化来增强其安全性,增加除美元外其他国家货币比重,鉴于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黄金储备占比过低的状况,应选择适当时机,适度增加黄金储备,逐步形成以美元、欧元和日元等世界三大货币和黄金为主体的多元外汇储备体系。选择适当时机对部分外汇储备进行分散投资,提高其他资产如长期国债、公司债券或优质证券的投资组合比例,通过有效的管理获取合理的预期回报,减少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发挥国家外汇储备对促进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和确保经济金融安全的积极作用。加大原材料进口及对国外资源的开发力度,对境外资源开发给予相应鼓励。考虑运用部分外汇储备,用于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建设等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

(五)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境外投资健康快速发展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例9

摘 要: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副省级城市GDP增速来研究城市经济发展是否具有“热手效应”, 笔者研究发现,14个副省级城市以五年计划计算GDP增速不具有持续性,但其中10个城市以五年计划计算GDP增速具有持续性。

关键词 :热手效应;副省级;可持续性;双向表

中图分类号:F832.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5.001

收稿日期:2015-05-16

0 引言

所谓“热手效应”,就是在NBA比赛中,教练和观众对连续几次投中的篮球运动员期望比较高,认为下一次仍然会投中,而对前几次连续投失的期望比较低,认为下一次投篮会依然不中。“热手效应”意味着成功会持续,失败也会持续。然而,也有不同结论的研究,如Thomas Gilovich等发现人们在篮球比赛中普遍认为,如果一个球员以前表现好,连续命中,则下次他投篮命中的可能性大;如果一个球员以前表现不好,连续投失,则下次投篮他失败的可能性大。但Thomas Gilovich的研究表明人们在预测体育比赛结果会产生系统性偏差,下一次投篮是否命中与之前并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不存在“热手效应”。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以深圳、宁波为代表的一大批城市发展迅猛。现在我们考虑,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好的城市(GDP增速快)的城市是否下一阶段继续表现出色?还是所谓的“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前段时间表现不错的城市下阶段会沦落?研究城市经济发展是否具有“热手效应”,意义重大。首先,有助于城市决策者、管理者科学认识国内城市发展,正确认识自己城市在国内城市的位置;其次将有助于城市管理者作出合理的政策决策,避免其做出受短期业绩目标驱使的短期行为,避免城市发展“大跃进”或不作为。

1 副省级城市发展现状

从2014年的GDP总量来看,广州、深圳、武汉、成都和杭州居于前五位,分别为16 706.87亿元、16 001.98亿元、10 069.48亿元、10 056.6亿元和9 201.16亿元。从地理位置看,上述城市即有处于传统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也有中部、西部城市。2014年GDP排名与1978年比较,东北城市退步较大(长春市1978年起部分年份数据缺失,不参与排名,见表1),如沈阳、哈尔滨和大连排名分别退步9名、8名和5名,包揽退步榜的前三甲。深圳、杭州、宁波和成都则排名分别进步12名、4名和3名。从GDP增速看,剔除长春和深圳(深圳1979年建市),13个副省级城市GDP相对1978年平均增长251.6倍。分区块看,东北三城市(大连、沈阳、哈尔滨)GDP相对1978年平均增长159.7倍,西部两城市(成都、西安)GDP相对1978年平均增长252.4倍,略高于13城市平均水平,中部地区武汉市GDP相对1978年增长251.3倍,略低于13城市平均水平;而深圳相对1979年GDP增长8 163倍。

我国副省级城市中部分城市总量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人均GDP也已经比较高,如广州市2014年GDP与当年埃及、以色列、菲律宾相当,和新加坡也相当接近。深圳市2014年人均GDP为14.95万元,连续多年位居副省级城市首位,与韩国水平相当接近;GDP总量近年来多次排在副省级城市第二位,GDP增速多年超过15%。

2 实证模型与数据

从国内外文献看,关于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比较多。但各种研究一般是针对“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或危害后续发展。”研究一般侧重于可持续性发展的要素为主,如用人文发展指标、生态发展指标、绿色GDP、熵值法。而对这种行为是否存在持续性,尤其是城市发展是否具有持续性,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

目前研究持续性大多数采用双向表研究办法,本文研究采用办法就是双向表。本文双向表的具体操作办法为:①按照每个5年计划,将评估期分成若干个阶段,把各个城市每个5年计划GDP平均增速排序,增速排在前半部分的称为领先者,后半部分的称为落后者,然后分别计算出领先者和落后者在第二阶段的领先落后概率;②依第二阶段的领先落后分类,并统计在第二阶段的落后或领先的情况下第三阶段的领先落后概率。依此对各阶段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卡方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

本文数据的范围及来源:本文的研究样本为1978年到2014年国内15个副省级城市的GDP(现价)数据,由于长春市缺失1978年以来部分年度数据,加上分组用偶数个城市,特剔除长春市,数据来源于统计年鉴。本文采用ExcL和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

3 实证结果及分析

把14个副省级城市GDP增速按照每个五年计划分两组排序,增速排在前半部分的称为领先者,后半部分的称为落后者。可以看出,深圳市、广州市成为最大领先者,分别有7次为领先者(共8次),尤其是深圳,其中4次排领先者中的第一,一次第二;宁波市、厦门市也分别获得6次领先者。而哈尔滨市成为最大的落后者,共7次成为落后者;青岛市和大连市也分别有6次成为落后者。另外,十一五期间相对十五期间14个城市中有10个城市领先落后出现反转,十一五期间发生了国际金融危机。

(1)15个副省级城市剔除长春后,剩下宁波市、深圳市、广州市、厦门市、杭州市、南京市、武汉市、西安市、成都市、哈尔滨市、大连市、青岛市、济南市和沈阳市14个城市。利用双向表得出的城市GDP增速持续性的结果。表现最好的7组(每组7个)城市在下一个半年表现仍然好的有25个,不好的有24个。反过来,表现最差的7组(每组7个)城市在下一个半年表现仍然差的有24只,变好的有25个。再来看检验结果的显著性,在领先/领先、领先/落后、落后/领先、落后/落后的情况下的观察值分别为Q1=25,Q2=24,Q3=24,Q4=25,理想假设下的数学期望值为Ei=24.5(i=1,2,3,4),构造统计量:χ2=∑(Qi-Ei)2/Ei=0.04,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χ2临界值为3.84,因此接受原假设。说明我国上述14个城市以五年计划计算,GDP增速不具有持续性。

(2)剔除武汉、成都、西安、南京后,南方城市剩下宁波市、深圳市、广州市、厦门市和杭州市五城市,均为长江以南的城市;北方剩下哈尔滨市、大连市、青岛市、济南市和沈阳市五城市。利用双向表得出的城市GDP增速持续性的结果。表现最好的7组(每组5个)城市在下一个半年表现仍然好的有21个,不好的有14个。反过来,表现最差的7组(每组5个)城市在下一个半年表现仍然差的有21个,变好的有14个。再来看检验结果的显著性,在领先/领先、领先/落后、落后/领先、落后/落后的情况下的观察值分别为Q1=21,Q2=14,Q3=14,Q4=21,理想假设下的数学期望值为Ei=17.5(i=1,2,3,4),构造统计量:χ2=∑(Qi-Ei)2/Ei=4.6,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χ2临界值为3.84,因此拒绝原假设。说明我国上述10个城市以五年计划计算,GDP增速具有持续性。

4 结论和建议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副省级城市以五年计划计算GDP增速不具有持续性。暂时落后的城市,可以通过城市管理者的努力,正确施政,借助国家政策,实现弯道超车。越是出现危机,落后城市越是可能出现弯道超车。2008年左右的金融危机,就造成了副省级城市GDP增速反转。

(2)南方、北方10个城市以五年计划计算GDP增速具有持续性。改革开放以来,南方副省级城市GDP高速增长,而以东北为代表的北方副省级城市GDP增速总体上落后于南方副省级城市。南方副省级城市通过解放思想,加大开放力度,深化市场改革,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3)在全国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根据波特教授对后发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四阶段理论(分为四个依次递进的阶段: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财富驱动阶段),大部分副省级城市经济比较明显处在投资驱动阶段后期。前期表现好的副省级城市,下阶段通过创新来驱动经济,继续保持领先的可能性比较大。创新是下一阶段副省级城市GDP增速是否具有持续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杨湘豫,谭国威.开放式基金经理与热手的实证研究.系统工程,2007(6)

2 Thomas Gilovich,Robert Vallone and Amos Tversky.“The Hot Hand in Basketball: On the Misperception of Random Sequences”[J]. Cognitive Psychology,1985(17)

3 Gotzmaun W N and Ibbotson R G.Do win repeat[J].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1994(20)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例10

中图分类号:F1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004-0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着持续、平稳、高速的增长势头,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中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基本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过渡,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但是,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资源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的现象日益严重。因此,中国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及其特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史上创造了又一个“奇迹”。据统计,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 645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1.8%,居世界第10,提高到2009年的33.535万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的份额超过6%,居世界第3位。1979―200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实际增长为9.8%,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着实是极为罕见的。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也由1978年的190美元,提高到2008年的3 266美元,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25 616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由1978年的0,增长到2008年的924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国家的外汇储备,也由1978年的1.67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23 992亿美元,居世界第1位。

但是,在经济取得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也产生了经济失衡这一事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特征。

第一,需求结构失衡。中国经济的增长严重依赖于出口需求来维系,而内需却严重不足,导致外需和内需失衡。

第二,投资与消费的结构失衡。国内的扩大需求,主要是通过扩大投资的需求,而居民消费所占的比重却不断下降。

第三,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失衡。中国经济增长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二、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源

(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以来都是以粗放型为主,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这种依靠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显然是难以持续的。据统计,1999―2003年间,投资拉动GDP从1.8%上升到6.4%;2004―2007年,也维持在4.9个百分点。200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2.3%,拉动GDP增长8个百分点。而从1999―2006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74.7%快速降为38.7%。中国现在每百万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6倍。而我国一吨煤所产生的效益仅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据统计,由于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的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5%。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低回收”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直接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当前在收入分配结构中,国民收入分配重点向垄断性资源、资本收益和政府倾斜,而劳动者报酬收入却不断降低。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垄断性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的2倍到3倍,如果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差距可能更大。在居民劳动者报酬上,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续下降,2005年已经下降到36.7%;而在1990―2005年,企业的营业余额所占GDP的比重从21.9%上升到29.6%。造成这种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原因主要是:(1)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所以城市居民的收入要高于农村居民的收入;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更为迅速,居民拥有更多的贸易机会,所以沿海地区居民的收入要高于内地居民的收入。(2)产业结构与劳动供给结构之间失衡。一般来说,知识性、高技术等人员的报酬要高于一般简单劳动所获得的报酬。(3)资源、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稀缺,造成垄断性资源、资本要素报酬偏高。

(三)全球经济失衡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一是美国利用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向世界征收铸币税,不断向全球注入流动性保持逆差,导致美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性项目逆差不断加大。二是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的贸易盈余,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支撑了美国的逆差。这种全球经济失衡加剧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导致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同时对中国这种严重依赖投资、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加大了国民经济的风险。由于内需不足和对出口的过分依赖,致使经济发展依赖国际市场,而一旦国际市场出现震荡,必将造成国内经济的萧条,甚至出现经济发展停滞,严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三、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现时期。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使中国经济真正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常规发展轨道。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长期以来,这种主要依赖于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给中国资源、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必将制约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煤炭的消耗为例,2000年,中国的燃煤消费量占世界燃煤消费总量的27%,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2007年,中国消耗了21亿吨煤炭,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未来10年中国的煤炭消费量将在此基础上翻番,在40年内用光所有的煤炭储量。同时,大量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给环境也带来了严重破坏。据统计,在全世界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就占了16个;中国70%的河流和湖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近一半的人口缺乏干净的饮用水。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切实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理顺经济利益关系

“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发展的成果,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因此,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理顺各种经济利益关系是维持经济发展动力的核心所在。当前,中国的中低收入者所占比重过大,分配结构呈“金字塔”型,制约了中国国内的有效需求,使消费疲软。因此,一方面,需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政府要为社会各成员提供均等的机会和公平的结果,使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及调整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行为等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

在总需求结构中,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稳定、最长效、最为可持续的手段。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其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率普遍在70%以上。而长期以来,出口和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所占的比重远远超过60%,而消费对增长的贡献不足40%,形成了典型的投资与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因此,要实现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协调拉动型经济增长,需要政府采取积极引导,推动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外需驱动型增长向内需驱动型增长的转变,实现投资驱动型增长向消费驱动型增长的转变,这是拉动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源和决定性力量。特别是在全球经济衰弱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出口风险加剧,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成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

(四)坚持全面协调发展,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长期以来,中国走的是“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发展道路,显然,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难以为继。这表明,在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经济发展上,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社会发展方面,缩小城乡间、地区间贫富差距,健全和完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重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保持社会的政治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环境方面,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倡导环境文化、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周明生.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年会综述[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