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美丽乡村人文建设模板(10篇)

时间:2023-10-26 09:48:32

美丽乡村人文建设

美丽乡村人文建设例1

一、丹棱县具有全国、全省影响力的人物风情

具有全国影响力:

(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有一条丹棱街;

(二)上海徐汇区有一条丹棱路;

(三)《宋史》《四库全书》和近代中华书局的史籍中,介绍或收录了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其两个儿子做到了副宰相、尚书;

(四)中学语文课本收录了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其在四川锦江书院长期任主讲,四川省博物馆、成都市博物馆均有讲述;

(五)3个与丹棱有关的成语:难登大雅之堂、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易易也;

(六)2张名片:中国民间唢呐艺术之乡、中国桔橙之乡;

(七)2处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唐代郑山石刻、唐代白塔。

具有全省影响力:

(一)丹棱大雅堂;

(二)唐代《松柏之铭》碑;

(三)丹棱书院,《中国通史地域文化通览》四川篇记载了巽岩书院、栅头书院;

(四)老峨山、梅湾桃花、幸福古村;

(五)丹齿公司;

(六)丹棱冻粑、鸡肉、矿泉水等。

二、丹棱人文历史上的几个奇特现象和未解之谜

(一)县人来历的疑问。成都平原及沿岷江流域是古蜀五王(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活动的重要区域,成都市博物馆、原乐山市志、周边武阳(彭山)、眉州(东坡)、南安(乐山)更早的建制及历史有记载。从公元前316年秦国灭蜀起至元末明初,当中原战乱时许多居民及衣冠士族纷纷进蜀避难,比如相传洪雅瓦屋山有楚国遗民,丹棱李焘一支是唐太宗十四子之后;清朝历经百年的“湖广填四川”更是达到顶峰。丹棱县目前没有发现明显的客家文化、湖广会馆,初步可判断丹棱人是被外来势力趋赶的古蜀原住民和元代以前入川的人口聚集、避难地。这点还需要有对方言、姓氏、习俗有研究的人士考察。

(二)县名来历的疑问。《县志》(清乾隆以后)载“因城北10公里有赤岩山,山势高峻,色赤有棱,故名丹棱县”。若从汉语发音讲棱,应读leng,《汉语字典》指地名时读ling,举例黑龙江有穆棱ling这个地名,这与“色赤有棱”的本意不符。解放前,有一个历史时期,也有将丹棱写作丹陵,陵的释义及意象更开阔。目前,对清以前丹棱的县名、辖区是不清楚的。即使仍按新中国成立后标准的区划名作丹棱,我们使用高德、百度导航时,语音提示发音仍是leng。因此,需由有关单位向《汉语字典》与高德、百度导航等对接,在地名举例和导航语音时,正确发ling音。

(三)县域范围的疑问。查四川图书馆《四川省志》《四川各县县域志》《四川公路志》,皆不能明了1400多年来丹棱县域范围的变化,但从相关文字可观民国以前丹棱的辖区肯定大于现状。目前,仍然受困于资料,权采信眉山县令与丹棱县令划界的故事。

(四)文史强而艺术弱的疑问。如前如述,丹棱文史均有全国一流的人物,但在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其名不扬。四川省博物馆、成都市博物馆有大量周边东坡、邛崃、双流、新津、名山、天全等地的书画作品收藏,市内彭山、仁寿在省博物馆有考古、名胜专著出售,我县是空白。而且我县周边的三苏、魏了翁(蒲江)、司马相如(邛崃),入蜀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齐白石、黄宾虹等没有到丹棱的确切记载和诗画作品,实为遗憾。黄庭坚与杨素的神交与相识即可传出大雅堂的佳话,历史里面实蕴藏着很多值得玩味的东西。理论上讲,建大雅堂的杨素、李焘两家与三苏应该有交集,彭端淑与北京、蜀中才子有关系,丹棱两大书院与同期周边仅几十里的书院应当有来往。而且,丹棱的人物风情在唐、宋、清三代格外强,实不逊同期中原、江浙、成都地区,在各大图书馆和私人藏书中应还有未发现的记叙,这条文脉如何理清,需要由专业人士继续探究。

(五)与周边重大考古发现、重大历史事件失之交臂的疑问。邛崃的古陶瓷、蒲江的古铁器、东坡的道教冶所、彭山的张献忠沉船、成都平原与滇藏的茶马古道经过蒲江、名山而不入丹棱,红军长征西路军杀到名山了,准备到“成都吃大米”了却没到丹棱。《省志》《县志》均载设在眉山的四川国民政府第四行政督察区曾责令丹棱在岐山(张场镇)修两座雕堡设防。另中国共产党1927年成立青神县委、1928年成立彭山县委,丹棱恰恰也是周边市、县最后成立党的组织的地方。这在相当程度反映了近代以前丹棱不在大江大河、交通枢纽位置,不出产盐、铁、陶等战略资源,受战乱影响很少,实为世外桃源、西蜀文化保留区,也为后世小富即安的带来影响。

三、以独特地域文化支撑中国美丽乡村典范建设

丹棱地处四川盆地西缘,自古是西蜀文化的重要区域,不可避免地具有盆地平原农业文明的封闭性和静态性,具有“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的理想,有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美好;兼之,受古代战略家“得蜀则得楚,得楚则天下并矣”影响,川西地区较早得到了开发,极早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成为蜀文化的重要一支,乱时是安居的世外桃源,安时是遍植人文的厚土。

我们在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典范中,有3条文化脉络可以重点关注:

美丽乡村人文建设例2

党的十召开以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也得到了贯彻和落实。农业部办公厅于2013年2月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使全国范围的“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正式开始。“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分为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五个部分二十个目标。创建活动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目标引导、试点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政策、人才、科技、组织为支撑,以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居环境、传承生态文化、培育文明新风为途径,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示范典型,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新农村建设内涵,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

一.“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义

1.“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较为重要的位置,因而,“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便是落实十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表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就要首先将农村的发展建设纳入重点考虑的范畴,进而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在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威胁的今天,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开展,无疑为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从这一方面来说,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也确有其必要意义。

2.“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实现农村发展的需要

创建“美丽乡村”活动对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下的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局限。面对不断发生变化的时代形势,农村的经济如何得到良好发展,是一个亟需考虑的问题。而“美丽乡村”活动的一个主要建设目标就是加快农村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提高,进而打造具有高效率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因而农业部进行“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当前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

3.“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农业部开展“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的生态文明,为人民的生活创造一个适宜居住的良好环境;此外,“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还能够加快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地区的物质方面极大丰富,从而保障农村人民的生活得到物质方面的有效保障,加之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改善当前的农村生活水平,加快农村地区现代化进程。因此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对全面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内容与效果

1.“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原则

在“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过程中,秉持相关原则,从根本上保障“美丽乡村”活动的有效性得到实现。基于此,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时将以人为本,强化主体;生态优先,科学发展;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等作为基本原则,活动开展过程中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遵循自然规律,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特点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制定不同的目标,并在同时发挥一些“美丽乡村”的典型建设模式的榜样作用,推动整个活动有条不紊的展开。

2.“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目标

“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建设目标包括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等方面的内容。而经过活动的有效开展,农村地区的产业形态、生产形式、资源的利用方面、生活的环境与基础条件方面、人民权益的维护方面以及乡风民俗的传承方面都取得了极大进展,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这些目标设置也比较符合创建活动的基本情况,适宜农村地区的建设基础与发展水平,对“美丽乡村”活动的良好开展提供了有效方向指导。

3.“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重点

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开展,首先要确定一些重点内容,这对整体的创建活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具体的工作中,组织乡村试点、创建发展典型、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利用科学技术保障创建活动的开展都是农业部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内容,如此使试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评选出了一些建设典范,极大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并有效推进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运用,促使农村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故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多选择的工作内容重点对整体建设的重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小结

总之,“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开展,对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以及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农村地区“美丽乡村”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农村的传统发展模式,为当前的农村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发展方式。“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的和谐发展实现了当前农村建设中的总体目标,为人们构建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发展了农业生产,也传承并发扬了生态文化,这一积极的农村建设发展模式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人们生活幸福程度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美丽乡村人文建设例3

[中图分类号]D6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7-0067-09

本次调查由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小组办公室委托开展;得到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430)的资助,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0ZD&018)的一项成果。调查问卷由袁方成副教授设计。本次问卷调查得到浙江省安吉县、永嘉县和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农村综合改革部门的大力支持。调查问卷在博士生周纯义指导下,采取Epidata软件,由华中师范大学2012级、2013级地方政府学硕士生录入。特此一并致谢!

一、调查的缘起及基本情况

早在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立足县情,提出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两年后,“美丽乡村”建设升级为浙江省委、省政府决策。近年来,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成绩斐然,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排头兵。如今,安徽、广东、江苏、贵州、广西等省区也在积极探索本地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但在许多地方,“美丽乡村”建设主要是由地方政府主导并自上而下推动的,它是否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期待和要求呢?对于基层干部、群众而言,他们又是如何认识“美丽乡村”建设的?他们的所思所想是什么?

为了了解当前基层干部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看法和要求,课题组在2013年暑期跟随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小组办公室领导到浙江省安吉县、永嘉县和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等地调研时委托当地农村综合改革部门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79份,其中,安吉县样本数为167份(占44.18%),永嘉县样本数为45份(占11.90%),高淳区样本数为166份(占43.92%)。

表1是这次被访者的基本情况。被访对象涉及乡村干部、农民、农村事业单位职工等不同职业群体;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3.5岁,以中青年为主(21~50岁之间的占72.87%);家庭平均年收入79072.37元,人均年收入24926.04元,但收入结构总体趋向分散,人均年收入不足1万元和超过4万元的分别占14.16%和11.50%,因此本次调查的数据反映了基层干部、群众不同阶层的需求、态度和观点。

本报告主要以这次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在对基层干部群众态度、需求和“美丽乡村”建设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二、农村卫生环境

从调查来看,在一些“美丽乡村”建设的县区,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了较好治理,但部分农民囿于既有的生活习惯,并没有按照要求处理生活垃圾,仍然存在随意弃置生活垃圾的现象。与之相比较,农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治理较差,而乡村工业污染情况尤其严重,成为当前农村卫生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一)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一定处理

这次问卷调查的三个县区较早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其农村卫生环境得到较好治理,被访者对本村的卫生环境状况评价较高,3/4的人表示满意。不过,也有21.66%的人评价一般,3.74%的人不满意。①

这些调查的村庄,绝大多数都对生活垃圾进行了处理。其中,不少村庄有专门的保洁人员进行垃圾清理。对被访者所在村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问卷中设置为多选题)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选择“设有垃圾处理池”一项的被访者有55人,占被访者总数的14.75%;选择“设有垃圾收集箱”一项的被访者有21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58.45%;选择“有专门的保洁人员进行清理”一项的被访者有249人,占被访者总数的66.76%;选择“其他”一项的被访者有2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6.43%;选择“没有对垃圾进行处理”一项的被访者有32人,占被访者总数的8.58%。

被访者家庭的生活垃圾也进行了一定的处理。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一些农民因为仍然延续着原有的生活习惯,并未对自家的生活垃圾进行任何处置。例如,10.16%的被访者是将自家的生活垃圾随手扔到路边、沟道里或门外空地上。①6.37%的被访者将自家生活污水泼到院子里,更有26.60%的被访者只是将它排到室外,未作任何处理。②

(二)农业生产性废弃物有待进一步治理

尽管这些地方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了一定治理,但是农业生产性废弃物的处理仍然不尽如人意,需要进一步加大治理。譬如,使用过的农用薄膜,29.44%的人将它混同生活垃圾扔进垃圾箱,未作特别处理;还有8.51%的人将其直接丢弃在田地里,5.05%的人从田地取出后随意弃置。③

又例如,相当多的秸秆(稻秆)只做简单处理甚至未做任何处理。27.85%的人将秸秆烂在田里做肥料,15.65%的人在田里焚烧秸秆,5.84%的人随意弃置秸秆。④这些随意弃置的秸秆,不但影响农村卫生环境,而且极容易引致火灾,威胁农民生命财产安全;而焚烧的秸秆,则直接污染空气,成为近年一些地方频遭雾霾的“元凶”。此外,还有5.85%的被访者承认,将自家饲养的禽畜粪便随意弃置。⑤

对于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11.44%的被访者认为,它使人畜饮用水受到了影响,但还能使用;高达13.56%的被访者认为,它使人畜饮用水变质,不能使用。⑥

从这次调查来看,农业生产形成的废弃物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三个“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县区尚且如此,我国其他农村地区的情况想必更加不容乐观。

(三)乡村工业污染应该加强治理

相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乡村工业污染的危害更大。而且,调查显示,乡村工业污染并未得到有效治理。在有乡村工业的村庄里,只有30.24%的被访者表示,本村的工业废弃物经过了严格处理;13.29%的被访者表示,这些乡村工业废弃物没有经过任何处理;37.12%的被访者表示,这些工业废弃物虽然经过了简单处理但仍有污染。此外,还有19.35%的被访者不清楚情况。

三、村庄文化生活

调查数据表明,被访者的日常文化娱乐活动包括看电视、看书或看报、玩电脑、玩手机、听广播或听音乐、跳舞等健身活动、看戏或看电影、打牌或下棋、打球等体育运动、KTV唱歌、参加祷告、礼拜等宗教仪式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被访者做的最多的是看电视(占59.32%),其次只有14.41%的人看书、看报,仅有5.51%的人去KTV,4.66%的人做祷告或礼拜,3.81%的人玩手机、玩电脑,2.97%的人跳舞等健身活动。说明人们日常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单一,而且,基本上是一种私性文娱活动①,当前农村公共文化生活尤其匮乏。

调查的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情况。从调查来看,只有38.61%的被访者表明本村经常开展各种公共文化活动,26.94%的被访者反映本村很少开展公共文化活动,24.72%的被访者表示只在某些节日开展公共文化活动,9.72%的人说本村从未开展文化活动。

农村文化生活贫乏与当前农村的文化设施匮乏不无关系。从调查来看,59.60%的被访者反映本村有文化广场,另外将近一半的人反映本村有社区图书室、运动场、户外健身设施等(参见表2)。不过,人们去得最多的地方主要是文化广场(占比42.54%)(同时,文化广场和公园也是被访者最希望政府建设的②)。此外,仅有13.60%的人光顾运动场,9.65%的人去社区图书室(参见图2)。这表明,目前农村的文化设施不仅少,而且仅有的文化设施使用效率也非常低。它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局限于卫生环境的整治,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对于是否有必要保护本村的特色文化,高达83.65%的被访者认为有必要,只有6.27%的被访者认为没必要,还有10.08%的被访者认为无所谓。当然,人们之所以赞成保护本村特色文化,其目的是不同的。有不少人认为,保护本村特色文化,有利于乡村经营项目的开发,把保护特色文化视为乡村经营的一种手段;也有部分人认为,保存本村的特色文化,有利于人们加强对村庄共同体的认同,提升家园意识。

从调查来看,在安吉、永嘉和高淳这些“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区,当地政府对本地乡村历史遗迹遗存均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一半左右的被访者认为,当地政府对本地的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采取了保护措施,对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也进行了一定的保护和开发。还有部分地方建设了民俗文化公园。①在这些地方,它们被当地政府纳入“美丽乡村”建设之中统一规划、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四、美丽乡村建设

从调查来看,71.93%的被访者反映本村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另外,也有11.76%的被访者明确表示本村没有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还有16.31%的被访者不清楚情况。对于已经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人们大多给予了积极评价。73.17%的人表示满意(其中39.35%的人非常满意,33.82%的人比较满意),22.75%的人认为一般,仅4.08%的人不满意(其中,2.33%的人不太满意,1.75%的人很不满意)。

依据被访者的需求排序,在当前,他们希望“美丽乡村”建设首先应注重生态经济建设,其次依序是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人居建设、生态文化建设②。也就是说,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人们所注重的依然是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改善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他们的首位要求。

同时,被访者又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中最具示范意义的是“生态旅游”(占比36.89%)和“环境保护”(占比35.45%)。仅有11.53%的人认为是“特色产业”,16.14%的人认为是“居家环境”。这在某种程度上跟当地所选择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及其宣传有关。从我们的实地调查来看,许多地方的“美丽乡村”建设也主要是在生态旅游上做文章。很显然,“美丽乡村”建设并不局限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其根本目的不是为城里人提供休闲娱乐之地,而是为农民建设美好家园。

那么,结合本地实际,如何发展本村经济呢?60.86%的被访者选择扩大本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48.26%的人选择发展“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业,还有45%的人认为应该促进本村规模生产经营,建立现代农业园区,打造特色品牌。③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72.39%的被访者赞成对本村垃圾进行集中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68.36%的人赞成改厕并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60.32%的人赞同对本村企业、农家乐、农户污水、烟尘等排放物进行治理,55.11%的人同意建立健全环卫保洁制度,配备专门的环卫保洁人员,42.9%的人认为应该加强森林环境保护与加大绿化面积。(另有1.88%的人选择“其他”选项,在问卷中,改善本村生态环境的措施这一问题设置为多选)。

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75.80%的被访者同意完善本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67.37%的人赞成整治本村水利设施、加固山体和改造危旧房,52.66%的人建议重新规划村内房屋布局、统一美化村庄建筑外观,51.99%的人同意引导本村人口集中居住、推进中心村建设,38.20%的人对规范村内宣传与广告牌设置持赞同意见(有5.57%的被访者选择“其他”一项)。

在保护本村文化方面,67.73%的被访者建议引导村民向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转变,62.67%的人赞同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宣传、培训活动,59.47%的人希望保留本村的历史遗存并建议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保护,59.07%的人同意对村民开展“民主法治村”、“平安乡镇”等活动,提高人们的民主法治观念,此外还有接近一半的人主张发展文体教育事业、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所占比例为48.53),有6.67%的受访者选择“其他”一项。

调查表明,75.07%的被访者认为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符合村民的利益,超过一半的人(所占比例为54.25%)认为建设的项目没有超出现有的村庄能力范围。另外,36.16%的人表示村民可以自愿决定建设项目,32.05%的人经过了村民商议,26.58%的人允许在可接受范围内分摊资金和劳动力,但仅有13.97%的人表示项目建成后经过村民商议进行管理。这说明,一些地方比较重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民主决策,却相对轻视对建成项目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进行管理。

从调查了解到,被访者认为推进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应加强财政支持、提高村民参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发动以及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加强后续日常管理。如被访者中有282人选择政府财政投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保障,占被访者总数的75.00%;受访者中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保障依赖于村民参与程度、组织领导方式、宣传动员力度、社会资金参与、科学技术支持、后期日常管理以及绩效奖励与奖惩激励的各有214人、209人、177人、173人、154人、142人、66人,分别占被访者总数的56.91%、55.59%、47.07%、46.01%、40.96%、37.77%、17.55%。另有66人针对美丽乡村建设保障一题选择“其他”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2.33%。

从调查来看,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上级政府补助(占79.48%)、村集体组织投入(占66.49%)、部门项目资金(占56.21%)。①因此,如何积极引导社会、企业加大投入,是“美丽乡村”建设亟待探索解决的一项课题。

60.78%的被访者赞同政府补助、部门帮扶、社会捐赠、企业赞助、乡村自筹和农民筹资筹劳相结合的筹资方式。不过,也有26.61%的人依赖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投入。对“以村民分摊为主”、“以社会捐赠和企业赞助为主”、“以村集体组织自筹为主”、“不需要村民出资出劳就行”以及“其他”方式持赞同意见的被访者人数相对来说较少,各有8人、11人、2人、23人、1人,分别占被访者总数的2.24%、3.08%、0.56%、6.44%、0.28%。

五、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新事物,从调查了解到,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不符合“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美丽乡村”建设倡导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但是,不可否认目前仍然有相当一些农民因为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习惯,随意弃置生活垃圾和生产性废弃物现象随处可见。这在传统的小农社会里或许不会产生问题,因为在这样的社会里,农民的生活垃圾和生产废弃物基本上是生物性的,可以自然地溶解、分解,甚至成为农业生产的自然肥料,成为再生性资源。但是,在一个日益开放的工业化社会里,农民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塑料等化工产品以及大规模耕作,使得农业生产废弃物和生活垃圾不可降解或者不能尽快分解还原,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尤其是在一些农房聚集的地方或新建的农村社区里,由于人口的高度集中,如果这些生活垃圾和生产性废弃物不能及时得到处理,环境卫生问题会更加严重。

2.乡村社会个体化阻碍“美丽乡村”建设。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乡村社会日渐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农民公共意识大大衰落。农民不但从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中的全能主义国家中相脱离,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从地方性共同体、家族、家庭乃至亲密关系中解脱出来,把日常性生产和生活关系转变为即时易关系。这些从旧有社会性关联中脱离出来的个体,他们行为关照的对象由传统村落社区、社会主义集体、家族乃至家庭转变为个体自身。他们对村落社区的认同越来越淡漠,跟集体几乎没有任何利益联系,“为自己而活”是其信条,除此以外别无价值信仰。人们主要关注自身利益,却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1]。

从这次问卷调查来看,这种个体化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民文化生活个体化。农民的文化生活不但单调,而且基本上是一种私性文娱活动,村庄的公共文化生活日益衰落。其实,农民文化生活个体化只是当前乡村社会个体化的一个侧面而已;二是乡村卫生环境治理呈现“差序格局”。一般地,农民比较重视自家的生活卫生,却不顾及自家门院之外的卫生环境。对于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乡村工业废弃物的治理依次变弱,呈现出“差序格局”。在一个日渐个体化的社会里,“公地悲剧”越发突出;三是农民难合作。如今,农民越来越难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村庄公共建设,即便像“美丽乡村”建设这样关涉农民利益的事情,许多农民也只是一味地仰赖政府的投入和外力支持。四是农民公共意识淡漠,对村庄公共事务、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日益冷漠。

3.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推动。调查了解到,在许多地方,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是由地方政府依靠行政力量推动的。譬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财政投入,建立部门协同、层级联动机制,将它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体系等传统行政动员方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没有积极地去探索如何激发乡村社会内部动力和活力,通过农民群众的有效参与,建立“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发展机制;没有积极地去探索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引导社会性力量的必要参与,形成多元参与、共同建设“美丽乡村”新格局。

尤其是,政府主导有余、农民参与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以致部分农民群众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的事,养成“等靠要”思想。这就难免会出现“美丽乡村”建设“上热下冷”、“外热内冷”的现象,甚至出现“干部热情高,农民冷眼瞧,农民不满意,干部不落好”的情况,其主要症结就在于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4.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单一。在许多地方,“美丽乡村”建设目前仅仅局限于农村卫生环境治理和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认识。而且,还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护”、“重经济、轻文化”、“重硬件、轻软件”、“重外观、轻内涵”以及“重基础建设、轻制度创新”等现象。“美丽乡村”建设不等于村庄整治,更不等于乡村旅游开发,也不简单是改善乡村公共服务,而是乡村社会“人”、“文”、“地”、“产”、“景”的综合性建设,是建设美好乡村的系统工程。卫生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产业发展固然重要,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同样重要;不仅要让乡村美观、让农民富裕,还要增强农民对乡村的认同感、归属感,把“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

“美丽乡村”建设还要深入到体制机制层面,着力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乡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上积极探索,真正融入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最终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5.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同质化严重。从调查来看,绝大部分受访者都赞同保护本村的特色文化,而且在安吉、永嘉和高淳这些“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区,当地政府对本地乡村历史遗迹遗存均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但是,毫无讳言一些地方“美丽乡村”建设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问题。首先是由于认识的误导所致。对于什么是“美丽乡村”,有不少人片面地以城市人的眼光、思维去想象、设计所谓的“田园风光”,或者简单地以所谓的“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甚至以“消费主义”的“美学”去曲解乃至剪裁“美丽乡村”。以致一些人认为,所谓的“美丽乡村”建设就是把农村建成欧陆风情小镇。其实质,乃是将文化问题简化成美学问题,即“装饰和美化问题”,而不是从人们如何使用生活环境并与之发生关系的人类学角度去考虑[2]。之所以产生诸如此类的误解,最根本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尊重农民的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尊重农村特色、尊重农耕文明。

六、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1.重建乡村公共生活,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一个真正的美丽乡村,应是农民所向往的幸福家园。然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以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农民从乡村社会旧有的社会关联中解脱出来,乡村公共生活日益衰落,人们的集体观念和公共意识随之消解,这些个体化的农民只注重个体的利益,而不再关心集体的或公共的利益,它势必影响乃至破坏“美丽乡村”建设。显然,这种个体化的乡村不是人们所期待、所向往的。因此,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注重乡村公共生活的重建,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重建乡村公共生活,除了要建设乡村公共设施、公共空间,开展公共活动以外,还要建立公共参与机制,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乡村公共事务、公共建设中来。

2.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建构群众民主参与机制。村庄不仅是农民的居住地,也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家园,农民才是“美丽乡村”的主人。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单靠外力输入是不可能持久的,关键在于要激活“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发展活力,最根本的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生活在本地的农民提升幸福指数。评价“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标准是增进农民民生福祉,让农民真正享受“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经营,自始至终都要建立农民民主参与机制,从而保障政府规划建设的“美丽乡村”和农民心目中想要的“美丽乡村”相统一,而不是政府的一厢情愿,更不能沦为显现政绩的形象工程。通过一定的群众参与机制,切实让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与能动性,真正拥有“美丽乡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真正共建与共享“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3]。

3.积极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财政奖补资金为引导,鼓励吸引工商资本、银行信贷、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投入大,不能靠政府用重金打造“盆景”,不能靠财政资金大包大揽,否则不可持续,也无法复制推广。建立有效的引导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结对帮扶、捐资捐助和智力支持等多种方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农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部门投入整合、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赠赞助”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些具体项目(譬如乡村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实施,要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交由企业或市场去运作,形成长效运行机制。村庄内部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维护和运行,也须积极发挥村民自治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乡村社会组织,探索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维护、自我管理的社会民主治理机制,最终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4.尊重乡村特色,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无论是聚集发展型、旧村改造型还是景区园区带动型、古村保护型“美丽乡村”建设,都要注意尊重农民意愿、尊重乡村本地特色,切不可简单地用同质化的建设标准裁剪、改造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命力在于乡村特色的保存、彰显和弘扬。

5.不断提升内涵,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向前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在抓好村庄整治、乡村外形美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提升“内涵”美。“美丽乡村”建设要“形神兼备、内外兼修”,既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也要以硬件建设为引导,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金融体制创新、乡村治理机制改革等软环境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凭借“美丽乡村”的内涵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活力与生命力,供给“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6.坚持城乡统筹,把“美丽乡村”建设跟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

“美丽乡村”建设不能与城镇化相脱节,也要城乡统筹,实现以乡村推动城镇建设、以城镇带动乡村发展的联动发展战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既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抓手,又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把“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统一纳入到“美丽中国”建设大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吴理财等.公共性的消解与重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237-240.

[2]Colin Mercer?穴1999?雪?熏Cultural policy?押research and the government imperative[M]in D.Boswell and J.Evans?穴eds?雪?熏Representing the Nation?押A Reader.London?押Routledge?熏398.

[3]吴理财、吴孔凡.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4,(1).

①此次问卷调查将被访者自家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设置为多选题。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被访者中选择“扔到路边、沟道里或家门外空地”一项的有3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10.16%;选择“扔到田地里”一项的有3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8.99%;选择“扔到垃圾池(桶),自己处理”一项的有6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17.99%;选择“卖给收废品”一项的有9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25.93%;选择“扔到垃圾池(桶),并有专人收集清运”一项的有271人,占被访者总数的71.88%;选择其他方式的有1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3.7%。

②此次问卷调查将被访者自家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设置为多选题。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被访者选择“泼到院子里”一项的有2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6.37%;选择“浇到田地里”一项的有19人,占被访者总数的5.05%;选择“通过排水沟排到屋外”一项的有100人,占被访者总数的26.60%;选择“下水道收集后排到村外”一项的有5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15.47%;选择“排入自家挖的污水下渗池”一项的有7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20.74%;选择“下水道收集后并统一净化”一项的有19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51.73%;选择“将污水集中,喂养家畜”一项的有21人,占被访者总数的5.59%;选择“其他方式”一项的有1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3.73%。

③将被访者家里使用过的废弃农用薄膜的处理方式设置为多选题。其中被访者中选择“直接丢在使用过的田地里”一项的有32人,占被访者综述的8.51%;选择“从田地里取出后随意弃置”一项的有19人,占被访者综述的5.05%;选择“交给薄膜收集站统一处理”一项的有62人,占被访者综述的16.49%;选择“混同生活垃圾扔进垃圾箱”一项的有111人,占被访者综述的29.44%;选择“卖给收废品的”一项的有79人,占被访者综述的20.95%;选择“其他方式”一项的有22人,占被访者综述的5.84%;选择“家里不用薄膜”一项的有141人,占被访者综述的37.50%;

④对被访者家里收割后的秸秆处理方式的调查(问卷中将其设置为多选题)结果显示:除文中所示外,选择“交给秸秆收集站”、“发酵秸秆产生沼气”、“使用秸秆烧饭”、“其他处理方式”以及“家里没有秸秆”的各有30人、30人、61人、20人、153人,分别占被访者总数的7.96%、7.96%、16.18%、5.31%、40.69%。

⑤对被访者家里的禽畜饲养点(场)废弃物的处理方式的调查(问卷中将其设置为多选题)结果显示:选择“加工禽畜粪便生产有机肥料”一项的被访者有51人,占受访者总数的13.56%,选择“建立禽畜粪便收集站”一项的被访者有34人,占受访者总数的9.04%,选择“发酵禽畜粪便制造沼气”一项的被访者有38人,占受访者总数的10.11%,选择“将禽畜粪便堆积作农田肥料”一项的被访者有101人,占受访者总数的26.86%,选择“随意弃置禽畜粪便”一项的被访者有22人,占受访者总数的5.85%,选择“其他处理方式”一项的被访者有28人,占受访者总数的7.45%,选择“家里没有禽畜饲养点(场)”一项的被访者有179人,占受访者总数的47.61%。

⑥针对被访者家里因使用农药造成的影响的调查(问卷中设置为多选题)结果显示,除文中所示外,选择“使用规范、保护得当,对人畜没有危害”、“使用的是无害农药”、“没有使用农药”选项的各有113人、89人、157人,分别占被访者总数的30.05%、23.67%、41.76%。

①为了便于描述当前农村文化活动,笔者将它划分为“公共文化活动”和“私性文化活动”两种类型。前者一般是指超出家庭以上的单位(如村庄、社区、政府或民间组织)组织的具有公共性的文化活动,如庙会、歌舞会、民俗表演等活动;后者主要是以个人或家庭私性活动场域为单位而进行的文化活动,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文化需求,不能给其他更多人提供文化享受的文化活动,如看电视、上网等。请参阅吴理财、夏国锋:《农民的文化生活:兴衰与重建――以安徽省为例》,2007年第2期《中国农村观察》。

②59.2%的被访者最希望政府在本村建设文化广场或公园。

①针对受访者所在乡村历史遗迹遗存的保护情况的调查(问卷中设置为多选题)结果显示:有194人选择“保存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例如祠堂、牌坊、古桥、古塔、革命旧址等)”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52.72%;有218人选择“保存古树名木”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59.24%;有148人选择“保存当地民俗文化(如节日习俗、婚丧嫁娶礼仪、宗教等)”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40.22%;有73人选择“建设民俗文化公园”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19.84%;有28人选择“其他”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7.61%;有28人选择“没有采取措施”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7.61%;有19人选择“不清楚”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5.18%。

美丽乡村人文建设例4

党的十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论述,不仅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同时也明确了我国下一步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湖北省黄石市是资源枯竭型城市,2013年市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了“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建设鄂东特大城市”的战略目标,掀起了黄石市建设生态文明的高潮,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美丽新村涌现出来,对探索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本文拟对这些生动案例进行剖析比较,归纳总结,以期为其他同类地区建设秀美生态乡村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黄石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种模式及成效

黄石市各地基于本地地理特质与基本条件,地方党委和基层组织通过解放思想、争取政策、组织推动和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对具有本地特征的美丽乡村建设展开了广泛实践,并逐步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模式,涌现出了一批成功的典型。这些模式类型及成效主要如下:

(1)特色产业引领型。特色产业引领型,是指依据所在区域独特的优势资源,通过做大做强一个或几个特色产品或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逐步发展壮大地方经济,并以此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这种模式突出了产业支撑和经济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一般适应于产业特色鲜明、经济基础比较雄厚的地方乡村。例如,灵乡镇坳头村早年依靠矿业成为远近闻名的经济强村,转型后以发展环保工业、开发生态旅游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省级宜居村庄、省级生态村、湖北旅游名村;灵乡镇谈桥社区的谈桥千张、谈桥豆豉风味独特、广受喜爱,村里办起了豆制品公司、肉牛羊养殖基地、矿泉水加工厂等,壮大了集体经济,从贫穷落后的偏远小村变成了美丽的省级宜居村庄。

(2)景区依托带动型。景区依托带动型发展模式,适用于有良好的自然、人文风景旅游资源或位于旅游风景区周围,与风景区之间有较为便捷的交通联结的地区,主要是在旅游资源丰富、道路较为通达的风景区周边,把产业结构调整、高效生产模式与人文资源景观紧密结合,实现资源互补的新村建设发展模式。例如,大冶的小雷山村和阳新的王英镇新屋村分别位于本地著名的旅游景点雷山风景区和仙岛湖风景区周边,依托景区大打生态旅游牌,切实提高了村民收入。

(3)旅游产业带动型。旅游产业带动型也叫休闲带动型或农庄型,是指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生态,发展环保生态种养殖产业,修建回归自然的新型农庄,利用农村自然环境或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通过集观赏、采摘、体验、知识教育于一体的观光旅游休闲产业,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的一种模式。例如,保安镇刘通湾,一到春天漫山的桃花、遍野的油菜花吸引了不少观光客,到了秋季,采摘狗血桃、吃农家菜,品尝纯绿色食品米糕、糍粑,也带来很多游客,还让米糕、糍粑这种农家糕点名声远播,畅销武汉、鄂州、黄冈、咸宁等地。

(4)古村保护带动型。这种类型的发展模式,适用于自然和文化遗产保留较好、原有古村落景观特征明显,保护开发价值较高的古村落,通过保护性的修缮、维护,再现传统街巷格局与形态、地貌遗迹、古文化遗址、古民居建筑、石刻等文化遗存,同时对道路、水系、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提升村庄人居品位。例如,大冶金湖街办上冯湾,因为拥有古民居、古树、古井、古碓、古墓、古庙等,被誉为“九古奇村”,入围中国传统村落,近几年被发现后得到开发商大量投资,被打造成了本地的旅游名村。

二、黄石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经验

建设美丽乡村,是我国农村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美丽中国”的乡村平台。各地基于对美丽乡村建设理念认识的差异,加之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的不同,以及城乡一体化水平推进的差异,形成了特色各异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虽然类型各异、风格有别,但却存在诸多共同的经验,值得推广借鉴。

(1)地方党委和基层党组织主导,国家政策支助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坚实后盾。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及其产业的基本特性,决定了农业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但其直接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小。因此,农业需要国家的扶持和帮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国家的发展战略,在此过程中,地方党委和基层组织肩负着抓具体抓落实的责任。而国家的各种扶持政策,也只有通过各级地方党委和基层组织的运作,才能落地生根。毫无疑问,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地方党委和基层党组织扮演着引领者和推动者的重要角色。一是各种扶持政策的争取到位,各种建设资金的合理分配调度都必须通过组织之手予以落实。二是各地新村规划的高起点设计、高质量建设、高力度的监管督办都付出了地方各级党组织领导者的心血。三是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农民宅基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有序流转,各种纷争的排解都凝聚着地方各级党组织成员的智慧与辛劳。

(2)规划引领,因地制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品质保证。“美丽乡村”美不美,规划设计是前提,如何让乡村建设得更美,领导者的理念,设计者的智慧,民意的吸纳,本地本村地理特质、人文风貌、历史传说等的综合有效利用与展示,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从实践来看,注重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建设并加强跟踪质量监管,是美丽生态乡村建设的品质保证。首先,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做到统筹兼顾、城乡一体,不能单打一,顾此失彼。其次,建设发展要做到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特色。要综合考虑农村山水肌理、发展现状、人文历史和旅游开发等因素,结合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做到“城乡一套图、整体一盘棋”。

(3)产业支撑,特色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经济后盾。美丽乡村不可能画饼充饥,幸福生活也不可能一味靠外资援助,所以,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本地经济,才能找到美丽乡村的源头活水,才能实现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有特色产业作为支撑。首先,要立足资源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并形成特色。有特色就有优势、就有竞争力。特色产业的发展要突出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地域特色,资源禀赋的独特、地域条件的个性便是“特色”,找准了自己的个性,培育独特的产业,提升经济竞争力,就有了建设美丽乡村的资本。其次,要建立专业化特色产业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绩效为核心,对本村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进而探索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农业企业模式,把产供销、贸工农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第三,还要注重技术创新,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提高产品质量,赢得市场空间。

(4)调动农民参与、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能动性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源泉。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直接和主要的受惠者也是农民。因此,怎样调动一家一户的分散耕作的农民的积极性,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它需要各地党委和村级党组织既要发挥主导作用,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既要自身有较强的领导能力,还要有会做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能力;既要身体力行投身美丽生态乡村建设的主战场,还要学会尊重群众、倾听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要善于借用民间组织的力量,共同打造美丽生态乡村建设的合力。

三、黄石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建设美丽乡村是一个反复探索实践的动态过程,要看到上述成功模式的经验对其他同类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其中必然存在某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

一是重建设轻规划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地方在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注重硬件设施建设的多,但不注重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长期行动计划的科学制订,导致同质化建设严重、特色化建设不足,短期行为多、长远设计少,以及视野狭隘,缺乏全域一体的建设理念。要根据乡村的地理位置及资源特质,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人文资源旅游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兼顾起来,精心编制村庄规划,努力突出村庄风貌特色,着力体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的原则对村庄进行合理的分类规划。

二是参与部门之间组织协调难度大。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各个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但是,在具体实施中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美丽乡村建设往往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的政策指导。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明确不同政府层级之间的职责定位,理顺各自责权关系。例如,由县级政府负责美丽乡村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和相关制度办法的建设、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考核等工作;乡级政府负责整乡的统筹协调,指导建制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并在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建制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由其负责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等相关工作。同时,理顺部门之间的横向关系,对各部门的责任和任务进行量化细分。

三是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许多地方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没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而是采取传统的行政动员、运动式方法,尽管一些设施(如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一时高标准建成了,却难以维持长期运转,缺乏长效机制。政府主导有余、农民参与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以致部分农民群众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的事,养成“等靠要”思想。这就难免会出现美丽乡村建设“上热下冷”、“外热内冷”的现象,甚至出现“干部热情高,农民冷眼瞧,农民不满意,干部不落好”的情况。建设美丽乡村一定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建立农民的民主参与机制,让农民切实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真正共享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不能沦为凸显政绩的形象工程。

四是农村建设的相关制度“软件”不足。美丽乡村建设不是“做盆景”、“搞形象”,更不是“涂脂抹粉”。美丽乡村不能停留于外在形态上,更需要通过内涵建设来体现乡村特色;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农耕文化保护上,而是要放在统筹城乡、推进城乡现代化的历史大进程之中。在完善农村硬件设施、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要同步推进农村改革,着力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乡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上积极探索,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与潜力。

美丽乡村人文建设例5

理念决定高度。提升理念,就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把原来单纯的“物”的建设提升到“人”的建设上,实现“物”美向“人”美的转变,打造有灵魂的美丽乡村。在这一理念指导之下,始终坚持把美丽乡村内在的魂树起来,这个魂就是文化。就是把各种文化元素融合注入到每个村的建设过程中去,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要有文化、有故事,从内部挖掘美丽乡村的内在品质和文化内涵。同时,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高位运作、高标准推动,每年都定期召开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对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多次调研部署。特别是今年,制定了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工作方案,以精品路线打造、环境提升提质、村史馆建设为切入点,张扬美丽乡村个性,突出抓好文化品牌建设,全面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

二、深入挖掘,打造品牌,让美丽乡村在文化的滋养下强起来

工作中,坚持规划主导和自主设计相结合,根据全县各村的地理区位、历史背景、民风民俗、地域风情等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南长白山这个地理区位,把不同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建设中来,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文化建设格局。

(一)在历史文化挖掘上,打造南长白山历史文化品牌 通化县历史底蕴厚重,文化遗产存量颇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让历史文化成为牵引乡愁的触点。一是在历史遗存、遗迹保护开发上做文章。通化县文物保护单位达116处,我们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利用,不断巩固提升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快大茂镇江沿村依托江沿村古墓群和下龙头村古墓群遗址,专门邀请相关专家,深入挖掘高句丽政权肇兴之地的历史,打造继集安、桓仁后又一个高句丽历史文化品牌。二是在挖掘村史文化、寻根溯源上做文章。2015年以来,全县已建成村史陈列室22个,保护古井22个,古树182棵,古建筑13处。快大茂镇繁荣村深入挖掘民族英雄高志航的历史,打造“英雄故里、印象繁荣”村史馆,复原了高志航故居,修建了高志航塑像等,实现依托历史名人效应带动美丽乡村建设。三是在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上做文章。通化县境内有“河里”会议遗址、“白家堡子惨案”发生地、四保临江战斗遗址等红色文化遗址40多处。近年来,通化县深入挖掘这些抗联文化内涵,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抗联历史密切融合,打造“重走抗联路”路线,红色文化已经成为通化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知名品牌。

(二)在乡土文化挖掘上,打造南长白山民俗文化品牌 通化县是满族发祥地、朝鲜族聚居地之一,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努力挖掘乡土文化品牌,使每个村都拥有自己特定的文化符号和标识。一是在深入挖掘民间故事上下功夫。做到村村有故事,山水有传说、草木有文章。现已编辑出版《南长白山老故事》、《通化县地名考》、《通化县风土人情》等一系列书籍,成为各界了解通化县美丽乡村的一个重要窗口。二是在开发乡村美食文化上下功夫。通化县地处南长白山,富含独特的绿色有机天然食材,形成了独特的美食文化,比如朝鲜族的打糕、泡菜、冷面,汉族的大煎饼、烤全羊、特色山野菜、人参宴等烹饪工艺等,既是通化县的传统美食文化,也是通化县传统民间手工制作技艺。三是在展示民间手工文化上下功夫。在美丽乡村创建中,充分发挥满族剪纸、撕纸、满绣、核桃拼接、蛋雕、松花石雕刻等民间工艺作用,将这些“名匠”打造成鲜明的乡村文化景观。近日,将开展通化县首届“名匠、名师、名医、名家”评选活动,进一步加以推介和宣传,展示美丽乡村中的能工巧匠。四是在挖掘沿线田园文化上下功夫。充分利用村头、村尾、沿路、沿河的四荒地、河滩地等闲置地因地制宜打造田园景观带,做到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绿,行车途中即可领略自然的山水田园风光。

(三)在产业文化挖掘上,打造南长白山特色产业文化品牌 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致力于农村环境的优化美化、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乡村旅游的培育建设,推动“美丽经济”发展。一是做好生态观光休闲农业项目。紧紧抓住“有机、绿色”特色农业这一绝对优势,建设了振国养生谷壹号庄园、赤柏松村高丽谷花海等生态观光休闲农业项目,吸引大量游客纷至沓来,形成了采摘、饮食、娱乐一体的健康乡村游文化品牌。二是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项目。依托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的有利契机,积极打造历史生态文化路线、特产和生态农业观光路线、人参之路与健康养生路线、东北抗联红色记忆路线四条美丽乡村建设精品路线,通过精品路线带动打造乡村旅游产业,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三是着力打造中国人参国际城。通化县是吉林省人参主产县之一,人参是东部山区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建设人参之路精品旅游路线基础上,以人参产业全产业链为依托,深入挖掘人参文化品牌内涵,加快人参国际城建设步伐。

三、搭建平台,文化自净,让美丽乡村的人更加的美起来

美丽乡村建设最终要由“物的美”达到“人的美”,美丽乡村的“美”要有文化的美、精神的美、心灵的美,使人与环境、经济与文化和谐统一。

一是建设文化展示平台,让人们感染文化之美。在美丽乡村创建中,利用乡村集中地公共休闲广场建设文化长廊、结合村容村貌改造,在乡村公路旁村民房屋相对集中的农户院墙上,精心打造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充满正能量内容的文化墙等方式,并定期更换内容。目前已绘制文化墙930幅,总长度7300延长米;设立文化宣传栏179个,总长度达1040延长米。

美丽乡村人文建设例6

我市将美丽乡村建设分初。中、高三个版本。“清沟、扫地、摆整齐”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初级版,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始终。“拆旧、拓新、整漂亮”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中级版,应做到“污水成网、有效运行;垃圾分类、减量利用;规范建房、小区示范;更新改造、风貌提升;规整漂亮、生态宜居”,用5年时间建成一大批最美乡村。“穿衣、戴帽、扮靓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高级版,有条件的村庄应通过对存量农房“穿衣、戴帽、扮靓丽”,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坡屋顶和外墙装饰,系统进行景观绿化美化,全面提升村庄人居和人文环境,力争通过10-20年的努力,把福清农村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乡村。

二、提前启动建设项目。

在我市原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方案的基础上,我市提前启动19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2018年10月,我市组织美丽乡村“百日冲刺”行动,对列入19和20年的新建设村提前下拨20万元资金用于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并对全市扣除列入城市建设范围的村庄外的375个村庄(包含19年和20年新建设118村)全面开展“清沟、扫地、摆整齐”工作。

三、引入第三方专家机制

(一)实施双重技术指导:我市聘请工程学院、省村镇服务中心等4家单位,组成美丽乡村建设顾问专家团队,分4个片区定期指导,每季度每村指导不少于1次。建立专家团指导微信工作群, 加强顾问专家团与镇村、规划设计单位、项目施工单位的沟通交流。根据美丽乡村办的文件的指导意见,推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陪伴式服务,及时指导项目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

(二)委托第三方机构考评:我市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市95建设村进行第一季度考评,新建村和再提升村考评结果分别分为4个等次,作为兑现季度考评奖依据,体现公平公正、等次分明。其中,有补助的省级美丽乡村季度考评排名未列一、二等次的建设村取消季度奖。

四、宣传发动

(一)编制简报

每月通过编制简报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集中宣传全市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广大农民的崭新风貌,全面反映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并对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经验进行概括总结,达到分析、归纳、提升、深化的目的,引导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深入扎实推进。

(二)公众号推广

创建公众号,实时更新美丽乡村建设最新动态,展示各村的亮点与特色,互相借鉴,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

五、资金保障

(一)加大资金奖补力度

我市财政对新建设的美丽乡村按1:2.5配套级奖补资金;对再提升的往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平均按1:4配套级奖补资金。同时也督促乡镇及时将补助资金拨付到村,将专项资金用于村庄美丽乡村建设,避免资金滞留影响建设,并且根据乡镇每月报表随机抽查资金使用情况。

(二)合理分配奖励资金

美丽乡村人文建设例7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县、中国绿色名县、中国生态文化建设示范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等。在推进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澄迈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将澄迈8年多来国内率先进行的生态现代化建设工作,以“美丽乡村”为载体凝炼和集萃,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有机结合,绘就美丽澄迈新篇章。

1 产业造血带动乡村发展

宽阔整洁的街道,现代时尚的小区,郁郁葱葱的绿化……走进澄迈福山镇向阳村,实在看不出这里曾是茅草屋连片,垃圾随地可见,道路坑洼不平的村落。

“这几年来福山镇的游客越来越多,给我们村也带来的巨大变化。新房一栋接一栋地盖起来了,村民不是打工就是做生意,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了。”向阳村村民蔡琼花感慨。

向阳村是一个幸运的村庄。2007年,乘着海南省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春风,在当地政府及农垦的大力支持下,向阳村经济收入年年增加,并开始进行文明生态村建设,村民逐渐盖起了小楼房。 2010年,澄迈县借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海南西部地区开发建设的东风,抓住承办第十一届中国海南岛欢乐节的契机,在向阳村的前面建设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沾风情镇的光,向阳村的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如今与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融为一体。2013年,澄迈县开始创建3条“美丽乡村带”,向阳村又幸运地成为该县创建的第一个“美丽乡村”。

得益于福山风情小镇的带动,向阳村有许多农民开始建起咖啡手工作坊,边供游客参观体验,边销售咖啡。还有些农民,以咖啡为原料,制作咖啡糕、香草糕等特色小吃销售,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村里楼房越盖越多。

澄迈认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绝不仅仅是建几条村道,种几株花草就能解决,而是要通过产业“造血”,让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增收致富。

例如3条美丽乡村带中的福桥带,以“美丽乡村”旅游带以咖啡文化为主题,在试点村庄重点建设品牌咖啡文化产品,形成咖啡文化氛围,从而打造成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的休闲度假旅游带,并引领和推进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建设成为国内著名的以咖啡文化为主题的5A级旅游景区。

2 农旅结合结出致富之果

随着城市化发展加速,澄迈同样也和其他市县一样,面临乡村“空心化”、老幼留守等问题。农村城镇化发展,劳动力是基础,绝对不能让农村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经过调研与探索,澄迈县委、县政府认为,以县域内小城镇的发展为城乡连接点,实现城乡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共建共享,并依靠乡村的土地、旅游、农业等资源,吸引农村人才回流创建家园。

侯臣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就是澄迈目前正在探索的农旅结合方式之一。以党委政府引导、企业投资、村民入股共建,积极探索解决农村空心化、农村土地流转发展新模式,实现党委政府、村民、企业多赢。政府美丽乡村专项资金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路网、电网、给水、排水管网、水系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引进优质社会资金投入旧村改,将旧村庄闲置的房屋和宅基地建设为集商铺、家庭旅馆、茶坊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民居,村民获得财产和经营收益,参与新村经营管理获得工资收益;村集体成立管理公司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澄迈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让村民生活更舒心更便利,收入更多。”自从咖啡风情小镇开放之后,便吸引了大批游客,毗邻小镇的侯臣村村民摇身一变,成为风情小镇里的保洁员、销售员,甚至是超市老板、农家乐老板。以前的果园菜地也变成可供游客采摘、玩乐的农家田园。

如今,侯臣村规划建设了“美丽乡村”项目,将进一步发展当地的乡村旅游业。侯臣村村民蔡亲袖告诉记者,通过引进公司,农民入股的模式进行美丽乡村改造的侯臣村,平均年收入已经超过2万元,部分村民通过搞第三产业(农家乐、饭馆、茶艺馆、特色产品超市等)和现代高效农业(石榴和木瓜种植基地等),年收入轻轻松松达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

“收入增加了,幸福感也在增加。”在工作之余,喜欢跳跳舞唱唱歌的梁大姐表示,当她住在花了40多万盖起的自家楼房里,在大枣基地和咖啡作坊里被游客争相邀请合影时,她感觉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2015年4月21日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与澄迈县战略合作备忘录暨侯臣村美丽乡村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在澄迈县福山镇举行,海南广电与澄迈县强强联手、合作发展乡村旅游的一次大胆创新和积极探索,双方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和资源,将“侯臣美丽乡村项目”建设成海南“旅游特区”的一个成功范例。

3 绿色低碳创建美丽家园

党的十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改善人居环境的战略要求,海南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战略部署。澄迈县迅速行动,贯彻落实党的战略要求和部署,以发展“三农”(农村、农业、农民),改善农村生产、生态和生活为抓手,多措并举,全面推进该县“美丽乡村”建设。

2013年,澄迈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杨思涛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澄迈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体方案》,提出“示范引领、打造品牌、连点成带、全面推进”的思路建设美丽乡村。到2015年,建成6条美丽乡村带,力争全县99个500人以上的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

美丽源于规划。为了科学有序地开展建设工作, 澄迈县提出了“五个结合”工作原则和“五化”标准,“五个结合”即是建设美丽乡村要和推进城乡一体化、文明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农村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结合起来。“五化”即是环境净化、闲地绿化、村庄美化、村道亮化、布局优化。

为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地城镇化,澄迈依据县、镇、村三级规划,综合考虑各个村庄不同的资源优势、区位条件、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突出特色,按照“示范引领、打造品牌、连点成带,全面推进”的思路建设美丽乡村。

例如福桥带中的白堂村、敦茶村,这2个相邻村庄都是以种植香蕉和槟榔为主,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福山镇政府对2个村庄进行了路面绿化平整、垃圾中转运输、房屋立面改造等工程,2个村庄焕然一新。村民也不乱扔垃圾污染了,房屋全部刷漆以香蕉、槟榔为图标,各有特色。

美丽乡村人文建设例8

一、美丽乡村的背景和内涵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党的十报告更全面的诠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蓝图。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凝聚了生活美、社会美、环境美、时代美、百姓美的生态和谐之美,而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在农村的体现和实施就是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的内涵概括起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二是产业发展、农民富裕、特色鲜明、社会和谐;三是人文素质提高,文明道德风尚。

二、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

自2013年初,渭南市委市政府发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渭南的号召后,渭南市下辖各县(市)积极响应,认真贯彻党的十“美丽中国”的目标和中央一号文件“美丽乡村”的要求,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各县(市)乡村环境面貌发生巨大改变,其中大荔县在推进美丽乡村工作中走在全市的前列,建设成果丰硕。总结起来,有四条经验值得借鉴:

1.政府引导与村民意愿相结合

政府引导是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还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形成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和自下而上的积极参与,确保了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实施。一方面县委、县政府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要求、工作计划和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组织和奖惩制度,实行县级部门包联、镇政府组织实施等制度,另一方面采取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舆论引导工作,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感受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和实惠,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效。

2.村庄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大荔县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坚持统筹村庄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原则,在建设规划编制过程中,一是立足村庄特色,结合村庄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产业发展,探索不同类型村庄建设美丽乡村的途径,对村庄建设与发展实施差异化指导。二是在村庄建设规划中,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综合整治田、水、路、林,为村庄的发展和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三是以农业发展为基础,进行村庄产业规划。一产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特色农业;二产结合一产,发展生态食品和绿色产品加工业;三产围绕一产和二产,发展与旅游、商贸相关的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

3.乡村发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大荔县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来推进乡村的发展。一是运用新材料提升民宅品质。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和防水材料,提高住宅护结构的保温、防水性能;实施农村改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设冲水式公厕或者双瓮式厕所。二是利用新能源改善生活环境。利用植物秸秆、人类、畜类粪便等原料制造沼气,安装太阳能路灯,推广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太阳能建筑等。三是应用新技术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积极开展新型日光温室、自动卷帘机、平衡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的示范推广,为设施果蔬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4.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相结合

大荔县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实行县域全覆盖的环境设施集中大整治,村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一是镇驻地成立环卫队,配备10-20人的保洁员,负责镇区街道、镇辖区主干道卫生保洁,确保当地环境卫生。二是建立系统垃圾处理模式,实行“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并对有害垃圾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三是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机制,包括财政资金、整合项目资金、群众自筹资金、社会捐助资金、部门联保资金等。四是制定严格的督查考核制度,将美丽乡村建设列入全县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月检查通报、季讲评评比、年考核奖惩。

三、渭南市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和措施

渭南市其他县(市)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大力借鉴和推广大荔县美丽乡村建设成功的案例,坚持政府引导与村民意愿、村庄建设与产业发展、乡村发展与现代科技、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相结合,同时提出以下几个建议指导渭南市美丽乡村建设。

(一)因地制宜,差异化建设美丽乡村

根据各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村庄产业发展、交通区位、资源禀赋等,充分利用和挖掘村庄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科学确定各县(市)美丽乡村建设目标、重点、方法和标准。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防止生搬硬套和“一刀切”。

(二)产业先行,推进产业链顺畅发展

美丽乡村的建设,必须注重农民生活方式、居住方式与生产方式变化的一致性。一是加快建设农业产业链的信息化,在农业相关的各个产业链组织建立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如运输业通过建立农产品信息链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根据网络数据来提前安排和组织运输,实现运输业和农业的互利共赢。二是加大力度发展农业产业链物流,农产品特点是量大、点多、面广、作业独立,因此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节约物流成本就要减少存货量、加速流转,将生产、储存、运输、装卸、再加工、流动、销售等活动连为一体。

(三)分类对待,营造不同特色

美丽乡村在建设模式和风貌营造上也需要分类对待,按照交通区位、产业类型不同,不同类型营造不同的特色。一是贴近城镇的乡村,在建设风貌上应尽可能与小城镇建设统一起来,建筑形态以多层为主,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建设,并与周边已有设施协调共享,统筹考虑,避免重复,注重营造公共交流空间,尽可能保留原有乡土文化。二是位于农业片区、旅游景区的村庄,要考虑乡村特色,保持乡村风貌,建筑以低层为主,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照搬城市居住区的建设模式。

美丽乡村人文建设例9

3、石坑崆峰禁止游客进入后,我乡旅游发展遇到较大瓶颈,缺乏吸引力强的新的、条件成熟的景点。旅游也仅是传统的“赏乡村景、吃乡村饭、住乡村屋”的单一观光体验模式,如何向多元化的乡村度假与农业休闲转变,带动本乡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

4、我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村民对美丽乡村的性质、目标、范围、组织关系认识模糊,参与意识不强,管理者综合素质不高等情况,如何准确找到群众在参与美丽乡村“观望”的症结,在既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又维护群众权益与利益的情况下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关于赴浙江学习考察乡村振兴工作的调研报告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区人大常委会、市财政局、市国土规划局、市农委相关负责人和部分涉农企业代表,先后考察了湖州德清县莫干山特色小镇、安吉县横山坞村、高家堂村,杭州桐庐县荻浦村、环溪村,金华义乌市青岩刘村,舟山市新建社区等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实施情况。通过现场参观、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流座谈等方式,学习考察浙江的先进思路、运行模式和创新方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浙江是美丽乡村的首创地。2003年同志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通过系统规划设计、持续建设和整治,浙江全省农村生态环境大大提升,带动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

第一阶段:从2003年至2007年,以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为重点,实施村庄整治建设。重点整治村庄“脏、乱、差”,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示范村达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目标;整治村达到“环境整洁、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目标。全省大部分村庄得到了基本整治,农村局部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第二阶段:从2008年至2010年,以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内容为重点,实施村庄整治建设。不断扩大整治范围,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以生活垃圾收集、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从源头上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省绝大多数村庄得到有效整治,农村面貌发生了整体性的变化。

第三阶段:从2011年至今,以“四美三宜两园”为核心内容,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升级版,按照生态文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明确从内涵上推进“四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三宜”(宜居、宜业、宜游)和“两园”(农民幸福生活的家园、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乐园),整个浙江农村面貌逐步发生了质的变化。

截至2017年底,浙江积极打造“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景、一县一品牌”,现已培育美丽乡村先进县58个,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县12个,打造特色风景线300多条、特色精品村2500多个、美丽庭院43万多个,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7600多个。通过聚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出了浙江美丽乡村的“全景画卷”。

二、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经验

浙江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划引领的建设机制,在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为内涵特色的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

(一)强化规划引领。注重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推进美丽乡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桐庐县依托独特的山水资源,按照全域景区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新理念,邀请浙江省规划设计院和浙江省美院设计了“山水如画、人间仙境”的县域大景区,着力打造“潇洒桐庐·秀美乡村”。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施工建设。整个规划建设中,既体现了个性设计,又保证了总体协调。每个村都能根据山水走势和流向,因地制宜,高低错落,少有联排成栋房屋,使自然景观与村落建设浑然一体,体现了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 

(二)完善环境整治。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建立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村湾的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全覆盖,软硬件全面配套。桐庐县环溪村、荻浦村对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分类处理,村里大街小巷分类设置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按可堆肥垃圾(剩菜剩饭、农作物秸杆等)和不可堆肥垃圾(塑料、玻璃、泡沫等)分类存放,每家每户也统一配发了有编号的垃圾袋(便于倒查监督),引导农户分类倾倒,分类处理。其中可堆肥垃圾送至资源化利用站制成有机肥料,不可堆肥垃圾收集后运至垃圾处理场,实现了垃圾的“户集、村收、镇中转”。

(三)注重文化传承。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一是充分利用现存文物古迹。如荻浦村充分利用村庄历史悠久,各种文物资源较多的优势,大打历史文物资源品牌,2006年被评为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村镇,2007年被列入第三批部级历史文化名村。二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环溪村是北宋大儒周敦颐后代集居地,该村深度挖掘《爱莲说》文化底蕴,不断将“清莲环溪”文化发扬光大,打造成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凸显传承千年孝廉价值观。在荻浦村,当地群众还将从前的猪圈、牛圈修缮,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猪栏咖啡屋、牛栏咖啡屋,挖掘了乡土文化,让游客感受到亲切的乡土气息,仿佛回到几十年前的农村。除了利山村整村拆旧建新外,很少有大拆大建的情况,每个村在做好古街、古巷、古桥、古居以及祠堂、石坊等文物古迹保护的同时,还尽可能保留了几十年前农民居住的土砖房、石头房,既展示了村庄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历史,也成为当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宝贵财富。 

(四)加强产业培育。注重产业培育,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牢固树立建设和经营并重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规模种养、农家乐和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将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村美与民富相结合。德清县现有农家乐、洋家乐等民宿350多家,其中以莫干山镇发展 “洋家乐”为代表的精品民宿达到72家,床位750余张,其中创造了一张床税收达10万余元的奇迹,成为德清县旅游的品牌,推动了区域旅游向高端、生态、精致、特色方向发展。横山坞村抓住与塘浦工业园区相连的便利条件,充分发挥当地区位和产业优势,着力打造“文化休闲”为主调的中国美丽乡村展示馆、高式熊艺术馆、横山坞雕塑园、山水灵峰·田园熊出没乐园为特色的休闲产业布局,引进的灵峰精品酒店、闲逸谷休闲度假区、雷露营房车宿营地等九大项目,总投资达20亿元。新建社区依托独具特色的海岛风情,通过精心设计,深度挖掘自然美,探索出了一条发展“美丽经济”的新实践,通过“文化+”模式打造独具特色的美丽渔村,实现休闲、旅游、文化、采风等元素联片发展。这两个村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抓住了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不仅自己有实力建设美丽家园,而且增强了农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五)打造农村电商。被李克强总理称为“中国网店第一村”的义乌市青岩刘村,依托“全球小商品集散地”的货源优势,在旧村改造的过程中抢抓机遇,充分盘活利用闲置的房产、店铺等资产,打造农村电子商务,形成大众创新、全民创富的格局。吸引千余家电商企业在这里聚集,并形成服务商、网商、线下网货中心等多渠道共生共赢的新农村生态。据介绍,目前全村共有网店4000多家,年销售额60亿元,日均出票12万单,从业人员3万多人。青岩刘村党建实行组织共建、先锋共创、活动共办、资源共享、网络共治的“五共”工作法,以党建带动群建,营造更加浓郁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

三、启示与思考

去年以来,在市委的领导下,我市创新实施“三乡工程”,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体目标,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打造了一批市民下乡、能人返乡、企业兴乡的示范样板,取得了较好成效。对照外地先进经验,我市仍有较多的不足和短板,突出表现在: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长远和系统规划,分类管理等滞后,“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比较普遍;缺乏对历史文化的有效挖掘和保护利用,村湾建设容易造成“千村一面”,农村乡愁特色不鲜明;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投资农业的各类要素动力不足,农民致富增收存在一定困难,农民就近就业比例较低,美丽乡村建设后继乏力。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给我们以下启示:

(一)要注重搞好科学规划。要对全市农村进行深入调查,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近期需要搬迁进入社区安置的村庄和长期保留的历史文化村、特色村,坚持保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对村庄规划布局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完善总体和专项规划,实行分类指导,不搞大拆大建,不能千村一面,体现农村特色。 

(二)要注重坚持示范带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不能“撒胡椒面”,一哄而上。要制订美丽乡村建设长期规划,每年选定一批条件较好的村开展规划建设管理的试验示范,不追求固定模式,注重从细节入手,因村制宜,突出特色,追求个性,彰显魅力,打造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建设一批山水人文特色的精品村,一片一片的推进,形成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片区。

美丽乡村人文建设例10

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活动,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吉林为总体目标,突出农村生态、经济、社会、文化与政治协调发展,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配套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保护农村生态和充分挖掘乡村特色文化,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天蓝水清、创业增收、宜居宜业、幸福和谐的美丽乡村,打造一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精品村屯,实现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可持续发展生态美,整体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开创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

创建示范活动要坚持以下6项原则:

――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民俗文化差异,差别性制定各类乡村的创建目标,统筹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形成模式多样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贴近实际,量力而行,突出特色,注重实效。

――生态优先,科学发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遵循自然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生态特色,统筹推进农村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

――注重文化,打造品牌。加强对古村落、古建筑、古文物的修缮和保护,积极挖掘历史名人、民俗文化,赋予特产品文化内涵,创造地域美丽传说,收集祖训家规,弘扬特色文化,提升“软实力”。加强对现有街路、广场、桥涵、景点、园区、社区、河湖等公共建筑物的命名,赋予生命力。

――综合建设,整体提升。突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与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综合发展,按照先基础设施后环境整治再提升田园景观的时序,整体改变农村面貌,整体提升农村建设水平。

――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根据各地特点,有侧重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型、生态保护型、文化传承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和民族特色型等美丽乡村典型,创新机制,创造模式,总结经验,大力推广。注意典型集群建设,连点成线,扩线成面,连线成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推动美丽乡村创建示范工作。

――以人为本,强化主体。明确并不断强化农民在美丽乡村创建示范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切实把农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发挥农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引导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创建示范活动要按照以下10个类型打造:一是高效农业引领型;二是三次产业融合型;三是农村生态保护型;四是古村民居整理型;五是环境整治提升型;六是民俗文化传承型;七是名景古迹挖掘型;八是乡村旅游打造型;九是历史名人弘扬型;十是传统农耕展示型。各地在申报时确定美丽乡村类型,如同时符合两个及两个以上类型,按照主导类型申报。

二、主要任务

按照吉林省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继续组织全省有条件的行政村创建美丽乡村。按照行政村年初申报创建、年中完善提高、年末验收评定的办法,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00个左右。申报时,各地区根据实际掌握。已经获得部级美丽乡村荣誉称号的行政村,符合吉林省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条件和要求,可获得省级美丽乡村荣誉称号。

三、实施步骤

2017年创建美丽乡村分四个阶段进行推进。

(一)申报阶段:2017年2~3月份,由县、市提出创建示范计划指标和总体工作方案,采取村申报、乡镇把关、市县审核的办法,综合提出创建各项目标任务,填写《2017年吉林省美丽乡村创建申报书》。申报书一式五份,省、市(州)、县(市、区)、乡镇、村各一份。村级申报要由村党组织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决定,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履行公示7天程序,再逐级上报审核审批。

(二)创建阶段:2017年4~9月份,充分利用有效的建设时期,广泛开展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建设农村各项产业,精心打造村屯,全面完成创建示范的各项基础建设任务。县、市新农村办要对本辖区申报的美丽乡村进行检查验收。申报创建的美丽乡村要将创建开展情况形成综合材料,并将建成效果形成影像资料,上传省里。

(三)评审阶段:2017年10~12月份,根据年末考核评分参考细则,对全省创建的美丽乡村情况进行评比打分,省里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论证,合格的登记造册,建立档案,文件,授牌授匾。

(四)完善阶段:2018年1~12月份,完善美丽乡村创建档案,加强宣传。继续深化美丽乡村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提升建设水平,确保完成任务。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力配合、快速推进。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省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的组织推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抓好创建示范的工作实施,各相关成员单位要积极主动配合,按照各自责任分工,抓好有关项目建设和工作责任落实。各市(州)和县(市、区)党委政府要将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活动,作为统筹推M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工作、主要任务,切实抓在手上,落在实处,扎扎实实做好各项组织工作,确保创建示范活动圆满成功。各乡村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完善措施,履职尽责,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各地开展创建示范活动情况,省里将纳入年终绩效考核、评比奖励之中,开展好的将在新农村建设选点布局、专项资金分配中给予适当倾斜。

(二)精心组织,科学推进。各市(州)、县(市、区)、乡镇、村屯和广大农户要精心组织、积极参与、有效行动,必须做到目标一致、协调一致、行动一致。在操作过程中,美丽乡村创建省里积极推动,地方搞好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