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20 18:09:07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例1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6-0023-02

美丽乡村是深化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建设美丽乡村要求在推动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好蓝图。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建设美丽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不断地深化和升级。针对新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需要亟待解决理论和实践上的新情况、新问题。

为了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全面理解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了《美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以下简称《丛书》)。该《丛书》以论文论著、专家讲坛、实地考察、建设活动等形式,从政策篇、理论篇、实践篇、方法与技术篇、境外篇等方面对美丽乡村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这套丛书在乡村建设工作者以及其他读者群中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与认可。本文基于美丽乡村的建设现状,结合《丛书》中几本代表性著作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在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状况引起社会各届的高度关注。尤其近几年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的新农村建设,打造出了一批诸如浙江的高家堂村、广西的红岩村、安徽的宏村、河南的郝堂村等为代表的建设试点,在探索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美丽乡村这一建设任务,最早是在浙江省的安吉县提出并实施的。早在2008年,该县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经过认真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十年时间开展以“美丽乡村”为总抓手的新农村建设工程。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勾勒出了“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雏形,被誉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者”。2010年10月,浙江省委将安吉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上升到一项省级发展战略,专门研究并制订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近几年,浙江省的美丽乡村建设硕果累累,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目前,贵州、广西、安徽、福建、海南等地根据自身的地域优势,也在探索本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2013年2月,农业部在全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这是农业部贯彻党的十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同年7月,财政部启动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该工程各级财政投入资金约30亿元,在130个县、1 146个行政村实施首批推进工程。2015年,在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中,中央及各级地方财政共投入资金110亿元,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形成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

美丽乡村在取得实效的同时,对于其建设工作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有些部门思想不统一、部门协调难度大、重建设轻规划、市场机制发挥不够、农民参与度不高等。这需要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积极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路径,使美丽乡村建设永续发展。

二、《美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的出版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中国环境出版社与农业部科教司合作策划出版了《美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丛书》由农业部科教司唐珂任总主编,成立了编委会。该套丛书包括《美丽乡村――亿万农民的中国梦》《美丽乡村建设方法和技术》《美丽乡村国际经验及其启示》《美丽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等图书,分类系统地阐述了美丽乡村创建的要求、原则、方法、目标和建设模式,对国内外美丽乡村创建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客观、科学的总结,是新农村建设领域的权威性著作,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丛书》的出版对扩大“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社会影响力,调动人民大众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乡村建设的启示、引领与示范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美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1.传播建设理念,增强当地农民参与的意识。美丽乡村建设是在政府的引导下,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旨在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不同类型和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特别是党的十以来,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更是深入人心。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互联网、电视、广播等传媒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美丽中国乡村行》《美丽乡村快乐行》等电视节目的开办,全面展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和文化资源,带动了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了农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丛书》作为传统媒介,它的出版能够更加系统、规范、持续地传播建设发展理念,共享建设的方法和技术。

2.借鉴他山之石,探索发展之路。在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中,认真分析并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发展经验,对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丛书》之《美丽乡村――亿万农民的中国梦》的“实践篇”中,来自于不同省份的专家学者探讨了本地区的做法与经验,体现出了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探索出来的成功案例。如浙江省从先发性优势到内涵升级建设,广西省的“清洁乡村”适用技术引领生态乡村建设,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贵州省的农业示范园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等等。这些案例对我国其他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有着积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在《丛书》之《美丽乡村国际经验及其启示》中,介绍了北美、西欧、东亚、澳洲与南美等国外的乡村建设案例。在最后一章,该书从国外美丽乡村的建设模式、乡村经济类型、小城镇建设实践、农业科技推广、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培养“会思考的农民”“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农民职业化”培训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国外乡村建设的成果,旨在从丰富多样的乡村建设模式中,提出具有共通性的建设思路和经验,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3.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图书是知识和思想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丛书》的出版,丰富了城乡规划、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包含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方针、战略构想、理论基础、创新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它对实现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不同的专家学者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某些问题有着不同的观点,主要是基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不同而已。在《丛书》之《美丽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中提到“古代人眼中的美丽乡村”“现代人眼中的美丽乡村”“外国人眼中的美丽乡村”,不同的区域、时代背景和国情,对于美丽乡村的界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建设的愿景终究是一致的。为了全面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绿色梦”“致富梦”“乡土梦”,包括本套《丛书》在内的新农村建设类图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丛书》及其内容实现了远距离的传播,促进了学术交流,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4.营造社会氛围,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实施。近几年来,“美丽乡村”一词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美丽乡村建设也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实现“外在美”,而且要创造“内在美”,需要“内外兼修”,内核是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实在在地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它承载着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创建的新使命。网络、报纸、杂志等信息的传播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要求,《丛书》的出版能为人们提供新农村建设最为权威的信息、方法和技术,宣传科学的建设理念,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营造比学赶帮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快美乡村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董夫才.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的“乱象”[J].出版广角,2015,(2):94-95.

[2] 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5.

[3] 唐珂.美丽乡村――亿万农民的中国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4] 唐珂.美丽乡村建设方法和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

[5] 唐珂.美丽乡村国际经验及其启示[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例2

__县__镇,因辖区__村300亩秧田生产的大米晚熟、色亮、味香,被誉为“__之乡”,2012年被列为全国“美丽乡村”试点镇和2015年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镇政府所在地__社区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社区。自“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邀请西安园林设计专家先后4次到__社区调研、走访、修改审定“美丽乡村”设计规划方案,县委书记__亲自深入__调研协调“美丽乡村”建设突出问题,县政府副县长李萍曾带领20余个县职能部门领导到__召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统筹协调共推__“美丽乡村”建设。如今到过__的人都一致称赞“__变美了,__发展太快了,__将成为全县休闲养生的福地”。现以__为例,就__“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美丽乡村”规划要超前。“美丽乡村”建设涉及镇村建设、城市给排污管道铺设、传统古文化遗产保护、农村增收等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当地的党委政府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要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广泛调研,倾听不同的声音,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要邀请专家亲临现场调研、反复论证修订。就__“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而言,西安设计学院园林设计专家4次修改审定才定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规划的建设性、合理性、前瞻性。

“美丽乡村”建设要学会巧借力。“美丽乡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不是靠一个镇一个部门的能力就能搞好的。就__来说,镇党委政府善于与联镇部门沟通、汇报,争取项目支持;善于运用项目资金,集中力量搞建设;善于鼓励引导乡贤返乡投资,反哺建设家乡,对此我建议:一是当地党委政府要善于做“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工作,要能放下脸面,低下身子,善于沟通,勤于汇报,主动向联镇及职能部门讲清楚贫困的现状,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让人家觉得项目落户于你镇你村(社区)是合理的。要树立唯拉到投资、要到项目是“美丽乡村”建设成绩的理念。能积极协调处理建设企业与当地群众的利益纷争,让投资企业看到当地政府的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诚意。二是集中捆绑扶贫、__避灾移民搬迁、村镇建设等项目资金,尽可能的让建设项目落户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村(社区),做好建设资金的监管工作,握指成拳集中资金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上。三是充分发挥联镇联村部门、村(社区)三委班子、贫困村第一书记及当地乡贤对“美丽乡村”的促进作用,通过他们的人脉资源,同情贫困伸援手,感恩社会反哺家乡建设等途径,争取项目支持,引进建设资金,切实解决好“美丽乡村”建设融资难问题。四是加强宣传,让群众充分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上来。通过召开村组会议,“微信分享”、“__”手机客户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列活动等方式让群众知晓“美丽乡村”建设,评选“__好人”、“十星级文明户”、“善行义举榜”、“农民艺术节”等活动让群众共享精神文化生活成果,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上来,发挥好人民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就__“美丽乡村”在设计上突出__特色,注重“__之乡”、“__”、“夫妻树”等人文传说的挖掘与__古庙宇建筑、__老屋民居保护性开发,能突显__特色。在产业发展上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项目可行性论证充分,有长青缘现代农业项目支撑,降低农民承担市场风险的可能。__的文化旅游项目丰富,人文传说精彩,地方物产品种多,产业支撑相对合理,在“美丽乡村” 建设因地制宜方面我建议:一是保护与开发并重。突出挖掘太极文化,历史传说等文化地理的文化底蕴,传统古村落、旅游景区景点采取保护性开发,尽可能地重视还原回复,恢复未来本来面目。二是集中开发__、__、__平定千亩荷塘,__小区,__农业园区,____基地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突出“一村一品”,打造独具__特色的稻米、油菜、荷花、狮头柑、拐枣、樱桃等现代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园区。三是开发太极城夜景、__古镇、小河名镇等特色镇建设,让__“美丽乡村”建设“明珠生辉”、“光彩四射”。四是在后续产业培育上,要注重地域特色,充分调研,广泛论证,进行市场风险预测评估,宜种则种,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注重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农产品的产业链,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例3

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我国美丽乡村发展建设,国家农业部2014年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分别为: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十大模式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环境背景下的乡村发展提供范本和示范。

海南省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省政府先后制定了《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等,把美丽乡村分为产业特色型、滨海渔家型、乡村旅游型、生态保护型、文化传承型、环境整治型、城郊集约型、农村社区型等八个类型来建设。截至目前,海南全省已经分两批建成520个美丽乡村,初步评选出第三批246个星级美丽乡村,成为美好新海南建设的重要载体。

但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依然存在诸多瓶颈,特色不突出是通病和顽疾。海南本身的休闲旅游需求很小,需要外部市场支撑,但外省游客在自己城市周边已有诸多乡村休闲游产品,海南的乡村休闲游如何能吸引到这些游客,那就需要打造出海南的特色。

海南省委外办积极发挥部门特色,利用外事资源优势,积极营造博鳌“外交小镇”特色,因地制宜,推动在博鳌周边乡村建设“美丽乡村会客厅”,打造展现中国风貌、地方特色,面向世界的“会客厅”,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新模式、新范本。

具体案例:北仍村、南强村、沙美村

一、首创性

创新点1:首创“部门特色+当地资源”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径。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当地市县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事,也是其他各部门的共同责任。海南省委外办充分发挥外事部门优势,积极利用外事资源,推动博鳌周边美丽乡村建设,产生了明显成效。

2014年4月9日,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及琼海市政府在博鳌亚洲论坛签署三方战略合作意向书,宣布联合共建“博鳌公共外交基地”,开启打造外事特色小镇和周边乡村新路径。

2015年打造北仍村为“夫人外交”活动地点。

……

近年来先后打造北仍村、沙美村、南强村建设的案例说明,若各个部门都能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各个资源,在总体规划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必将丰富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程。

创新点2:首创“美丽乡村+外事引资”美丽乡村发展新模式。

美丽乡村不仅仅可以休闲旅游,还可以招商引资。将海南美丽乡村作为省领导外事会见、招商茶叙、田园漫步的活动场所,举办“美丽乡村会客厅”系列外事引资活动,让“田园风”遇上“国际范儿”,一边欣赏自然风光,一边进行深度对话。2019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海南省领导先后与美国微软、韩国三星等国际知名企业举行32场签约活动。这些活动同时提升了琼海城市及周边乡村整体形象和影响力,带动会展、旅游等产业全面发展。

创新点3:首创“美丽乡村+外事推广”美丽乡村展示新窗口。

2015年论坛年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夫人彭丽媛邀请出席年会的部分外方领导人夫人参观富有地方特色的海南村庄北仍村。从此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如今已是名声在外、红遍大江南北。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夫人外交”活动的影响力在持续发酵。

……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8-0078-04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陕南地区大规模避灾移民搬迁政策执行研究”(2013RWYB09);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资助项目(20130121);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影响研究――以西北地区为例”(11XZZ014)。

作者简介:何得桂(1982-),男,福建尤溪人,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研究中心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发展与基层治理。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主战场和难点在乡村。旨在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深化新农村建设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形式。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同年7月1日,财政部采取一事一议奖补方式在全国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做出部署,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实现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设美丽乡村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探讨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政策价值和学术意义。根据笔者的观察,已有研究较多关注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与内涵、典型个案与模式比较、现状与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议题,而对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别是运行机制、长效管理的探讨还很有限。作为一项复杂系统工程的美丽乡村建设,尽管目前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面临制度不完善、后劲不足等诸多问题。可以说,构建一套强劲、可持续的驱动机制对于更好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至关重要。本文拟借鉴和运用网络治理和系统论的学术智慧,对美丽乡村建设驱动机制系统模型的构建以及相关问题展开分析,进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美丽乡村建设长效驱动机制。

一、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发展的驱动机制模型

1.“四位一体”式美丽乡村建设驱动机制主体模式。作为公共管理新途径的网络治理已成为现代治理的一部分,它的治理主体在破解有相同利益的复杂性治理议题时,基于自治基础上的相互依赖推动了横向之间联系的关系与结构的形成;主体成员包括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第三部门等多方;其治理过程具有更加充分考虑非公共部门等治理主体重要性的显著特征。[2]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核心和实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乡一体化的问题。政府部门、社会群体、企业资本和学术机构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其中扮演不同角色并发挥作用。美丽乡村建设要构建能够集政府、农民、资本和学术机构于一体的政、民、资、学“四位一体”式新型驱动机制。其中,“政”是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民”代表农民和民间力量,“资”代表资本与企业,“学”代表的是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学术组织。“政民资学”四个部分各自承担重要功能且积极互动、共同协作,是美丽乡村建设运转机制的重要主体。这项机制还内蕴着确保有效运行的导向机制、约束机制等多个子系统,它们之间互相影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2.美丽乡村建设驱动机制的系统模型。根据一般系统论的观点,每个系统都是由输入、过程、输出、反馈四个环节构成,它们在具有相互影响的环境中运行并产生作用;各要素在系统中的联系往往是动态、复杂和未知的,且每个要素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3]涉及多个要素(自然、人、经济、社会等)的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驱动机制系统模型的构建须建立在对主体构成及其驱动力,要素层次及其结构功能等进行相应划分整合的基础上。其中的环境因素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当代农村社会的整体需求主要有:村庄治理创新、生态环境良好、乡土文化传承、产业支撑有力、农村社会和谐,这是驱动机制系统的压力源,对美丽乡村建设主体产生作用,从而形成系统的输入环节。上述压力在作用于驱动主体后产生各自内在的动力,它通过现实社会中更为具体的要素(公共政策、资金、科技、文化等)形成作用,从而产生一个动态的驱动运行机制。在环境因素的压力下,驱动主体通过上述要素的具体驱动,运行结果得以输出,也就是产生美丽乡村建设效果。它通过系统的反馈环节反作用于其中的环境因素。由此,一个比较完整的美丽乡村建设驱动机制系统模型(图1)就最终形成。

图1中国美丽乡村建设驱动机制系统模型示意

3.美丽乡村建设驱动机制系统内在机理分析。“在一个复杂和动态的环境当中,治理的有效性要有一个相互依赖的行动者的互动整合及利益协调机制为保障。”[4]主体间互动与整合机制既存在于美丽乡村建设驱动机制系统,也是其内在机理。涉及农村内部利益调整的美丽乡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科学发展。它的内生机理可被理解为是一个集体行动问题,可采取多主体合作的网络化治理。任何一个治理主体是否作为以及作为状况都将关系到整个网络治理的成效。构建美丽乡村建设驱动主体间互动整合机制对完善驱动机制系统的内生机理具有必要性。既可通过“政民资学”驱动主体对美丽中国理念和思想的学习,建立一致的合作目标和愿景,也可通过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如采取协商、谈判、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问题,促进信息共享与合作共赢。这就解决了主体间互动机制的建设问题。在有效互动的基础上,“政民资学”驱动主体可从多层面、多维度对系统中的要素进行相应整合,并在驱动机制中进一步提高其效率。这就最终形成一个可提高驱动主体间互信、协同的较为完善的互动与整合机制;在具体行动中它们能一起面对风险、承担责任,取得互利互惠的结果。

二、美丽乡村建设驱动力及其特点分析

包括美丽乡村建设在内的网络治理规范基础离不开相关主体对彼此之间所具有互补性利益的充分认知。涉及到形式多样的个体和组织的美丽乡村建设要构建吻合它们共同理想预期的美丽乡村建设体系,即打造“政民资学”主体之间以制度安排为核心的关系结构。建构在对主要主体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动力充分认知基础上的美丽乡村建设驱动机制系统模型以村庄治理创新、生态环境良好、乡土文化传承、产业支撑有力、农村社会和谐等价值诉求为协同追求目标。这些主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经济社会各方面对他们所形成的某种压力。在一定的规则制度框架下,它们在采取最有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且持续调适自身行为的同时也影响着特定领域中其他主体的行为方式。在不断调整与互动之中,各主体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驱动机制治理网络,驱动力得到最佳发挥,美丽乡村建设得以不断推进。

1.政府主导的驱动力。目前,公共部门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动力巨大。美丽乡村是富裕与美丽的和谐统一,外部性收益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绿色发展,政府要对它进行有力推动。农村社会和谐与生态环境良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5]如何克服现代化发展所带来的人与自然关系失衡问题,如何让广大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不仅关系到我国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还影响着科学发展和政府公信力。公共部门要承担起职责,通过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政策,更加有效利用生态环境资源,以整体联动方式推动农村生态建设和综合治理。政府应通过城乡统筹发展等方式,在组织发动、规划引领、部门协调、财政引导上,推动更多的资源流向农村,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农民主体的驱动力。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其主体性。农民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主要受益者,也是其他驱动主体的行为监督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承载着我国农民的新期盼。他们的生态理念已由自发阶段迈向“自觉”阶段,环保意愿与行为也与日俱增。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使得我国农村也被卷入现代化的浪潮之中,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蔓延等严峻的环境问题对农民所造成的损害不断增加。这导致为了更好保护生活家园和切身利益而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行列中的农民日趋增多。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广大农民对洁净的淡水、清新的空气与绿色食品等方面要求愈发迫切。只有充分挖掘和激活农民和民间团体的创造性、积极性,增强集体行动能力,才能实现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

3.资本引领的驱动力。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市场拉动、资本引领,要用现代农业体系来改造传统农村,解决其动力不足问题。绿色发展、和谐社会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生存状况,也影响着子孙后代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已被日益严峻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改变。受生态环境、社会需求等因素制约愈发明显的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以及资本不断向符合美丽中国理念要求的方向前进。农村不美,城市也不会美。农村生态经济面临着加快发展的社会需求。乡村环境如果无法及时有效地改善,不仅食品安全难以保障,资本也将很难获益。受制于社会对“绿色商品”需求的增多,资本逐渐流向迎合绿色发展的方向和领域,以获取稳定丰厚的利益回报;市场准入门槛的提升,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生产更多完全符合经济转型要求的产品,以获得良好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资本引领等方式汇聚乡村最为紧缺的资源,激活农村原有的要素,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

4.学术机构的驱动力。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学术机构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时代赋予学术机构相应的使命。一方面要持续地为其进行理论创新和指导,研发先进实用科技;另一方面要培养优秀人才,进行文化传承,增强社会民众的美丽中国意识。离开学术机构的开拓创新和作用发挥,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难以有效推进。特别是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如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理论创新摇篮的学术界只有与“中国实践”接壤,才能更加“接地气”,并将理论思想转化为公共政策服务改革实践。通过亲生态的科技与机制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取向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例如,如何使美丽乡村建设与绿色经济发展相适应,如何建构全社会参与机制等,都要学术机构予以攻关。

三、美丽乡村建设驱动机制的要素层次和功能特征

通过上述分析可发现,主体驱动力是通过公共政策、资本、科技、文化等多个要素而产生作用的。根据这些要素的特点及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目前功能的大小,可将它们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动力最强的法律与公共政策驱动。公共部门通过法规和公共政策安排,实现美丽乡村建设逐渐由现阶段政府主导型转向社会共同参与型。驱动力也很强的资本与利益驱动处于第二层次。处于第三层次的是美丽乡村建设重要智力支撑的科技与人才驱动。尽管目前该动力已快速增长,但还比较薄弱。纳入第四层次的是所有驱动中最根本、最具潜力的文化与教育驱动,尽管当前它的动力还未充分释放。现阶段这些动力的发展并不协调,第一层次到第四层次之间呈现减弱的态势,未来应予以改善。

1.法律与公共政策驱动。“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乡村建设是当代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法律与公共政策驱动要通过公共部门制定和执行一系列制度,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公共政策与法律在其中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公共政策驱动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主要通过科学的政策安排渐进式驱动奋斗目标。在包括美丽乡村建设在内的美丽中国建设中,当公共政策驱动不足时,就要上升到法制化的高度来解决全局性、关键性的问题以及对政策实践的成功经验予以认可和推广。在法律和公共政策方面,公共部门已开始积极主动地实践并已见成效。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要求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同时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兴办农村各类公共事业,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等政策。中央财政2013年开始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发展公共文化事业。2013年9月,对浙江省近十年来开展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认真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出台或修改了一系列符合美丽中国要求的法律制度,如《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2.资金与利益驱动。发挥金融、资金等要素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可称为资金与利益驱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利益调控影响着包括企业在内的美丽乡村建设参与主体的行为。建设美丽乡村是克服“工业化、城镇化”弊端的重要决策,也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有力举措。不少因素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美丽乡村建设参与主体的利益,如国家的金融支农政策、生态补偿机制、税费减免政策等。要运用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税费杠杆,构建更加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创新金融支农方式,推进生态经济发展,为建设美丽乡村注入强大动力。我国已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例如,2003-2013年,浙江省投入1200亿元进行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6]以公共投资带动民间投资,将美丽乡村建设变成“企业行为”。要探索推行跨省区、市场化的生态环境横向补偿机制。尊重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构建美丽乡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加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本下乡”,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现代农业,推动乡村承载的人口与农村市场、环境容量相匹配,使农民富裕起来。

3.科技与人才驱动。先进科技和优秀人才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难以估量的正能量。前者可以为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实现农村经济的生态化转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现阶段要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来不断提升资源利用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高校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向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开阔视野、市场意识、科技素质与生态文明理念的新型人才。把握现代科技“生态化”发展趋势,把美丽中国的理念融入到农业科技进步之中,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加快健全基层农技推广的多元化体系,充分发挥农科教结合的大学依托型农技推广模式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作用。2012年中央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有关工作已在全国广泛开展。农业部2012年8月选择100个县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培育新型农民达10万人。这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也有显著价值。

4.文化与教育驱动。发挥农耕文明和优秀乡土文化对公民美丽中国意识的影响属于文化与教育驱动的范畴。农村是传统文明的发源地,文明的乡土文化环境能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效率。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要彰显文化与教育的元素。对于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所蕴藏的生态思想要予以弘扬。要借助学术机构等社会组织开展美丽中国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美丽中国意识。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展开不少积极探索。截至2012年底,全国各类环保民间组织达7881个,从业人员近40万人。快速发展的环保民间组织已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2012年底联合确立全国首批传统村落名录,646个村庄入选;2013年9月,第二批915个村落也被列入名录之中。村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景观和历史信息,各地应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历史记忆和地域特色的美丽村庄。在办好义务教育的同时兴办乡村创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发挥现代传媒在教育与文化中的作用,这些有利于生态文明的普及。要发挥传统村落文化引领风尚、促进和谐的作用,让美丽乡村更具魅力。

四、我国美丽乡村建设驱动机制运行中的问题

基于对“四位一体”驱动机制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在实践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1.互动整合机制的协调水平不高。美丽乡村建设要直面“政民资学”各主体目前相对分离、协调联动水平低和利益调整难的状况。就对社会的影响效果而言,民、学的表现差强人意,政、资的表现相对抢眼。主体间互动整合机制依然有待改善。例如,“政、资”在农村人居环境问题面前并没有很好地展现“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力量,而是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灵”。市场经济影响下的“民、学”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则往往显得“不作为”、“难作为”。本位主义和部门利益导致相关主体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通常会忽视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利益博弈导致“生态”往往成为它们的牺牲品。美丽乡村建设关系到美丽中国的实现,只有各主体协同配合、有效整合各要素,才能有最大化的效益。这也是美丽乡村建设驱动机制运行的关键所在。

2.法律与公共政策体系不够完善。拥有很强推动力的法律与公共政策驱动要建立于完善的制度体系之上。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的改革与发展面临诸多复杂问题,制定兼顾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与推进经济较快发展的公共政策具有较强挑战性。规划引领不够、制度执行不力和生态立法滞后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于美丽乡村建设中。现有环境综合整治的制度存在操作性不强、配套性不够、系统性不足以及执法不严等问题,致使政府难以有效调控和监管相关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绿色产品市场管理混乱,随处可见标有‘环保’、‘有机’等字样的商品,导致消费者难以区分真正的绿色产品,同时也使已通过绿色产品认证的企业在市场中难显优势。”[7]

3.美丽乡村建设参与意识需要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既要注重“行政性推动”,更要重视“内源性发展”。一些组织和个人认为应由政府来解决农村人居环境和田野自然景观问题,建设美丽乡村的主体意识不强,参与水平有限。有的村干部和群众认为这是政府部门的事,上面拨钱、下面干事,有多少钱、干多少事,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金融支农力度也不够,方式有待创新。因缺乏生态文明理念,部分组织缺乏对美丽乡村建设与社会长远利益之间关联的考虑,有的对美丽乡村建设所引发新的市场机遇、绿色发展带来的消费需求变化等问题认识不足,这些均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4.美丽乡村建设理论有待深入探讨。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探索以及美丽中国建设在农村地区的重要实践载体,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已成为我国党和政府推进“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和任务并付诸实践。然而,美丽乡村建设理论体系、体制机制目前还不完善,比如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利益调整、规划引领、推进策略、产业支撑、支持机制等方面还需要进行深入探讨。学界要结合中国国情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理论创新工作。既要从本土实践中提炼出美丽乡村建设机制与经验,也要认真学习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先进理论资源,以丰富和发展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体系。

结语

强劲的驱动机制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尝试构建了美丽乡村建设“政民资学““四位一体”式驱动机制,以更清楚地透视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来源、关键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当前,探索和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四位一体”驱动机制,至少要考虑以下方面:一是“政民资学”四位一体应良性协同。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着力规划、项目推进与强化激励相结合,遏制工业和城市污染向乡村转移的态势,协调相关主体间的利益矛盾,健全美丽乡村建设运行机制,规避市场与政府的“失灵”;另一方面则要进一步加强和凸显农民的主体地位,增强集体行动能力,并激发其他社会组织活力,增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合力与互动。二是有机整合现有涉农政策,加强驱动机制的要素保障。无论是法律与公共政策驱动、资本与利益驱动,还是人才与科技驱动、教育与文化驱动等要素都要予以重视,特别是要使之积极互动、协同发展。三是要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全社会重视美丽乡村建设的氛围,持续推动理论创新和增强建设美丽中国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EB/OL].(2013-07-10)[2013-09-07].http://wwwgovcn/gzdt/2013-07/10/content_2444166htm.

[2]Keith G. Provan,Patrick Kenis. Modes of Network Governance:Structure,Management,and Effectiveness[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08,18 (2 ).

[3] 成思危.复杂科学与系统工程[J].管理科学学报,1999,(2).

[4]鄞益奋.网络治理:公共管理的新框架[J].公共管理学报,2007,(1).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例5

浙江是美丽乡村的首创地。2003年同志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通过系统规划设计、持续建设和整治,浙江全省农村生态环境大大提升,带动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

第一阶段:从2003年至2007年,以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为重点,实施村庄整治建设。重点整治村庄“脏、乱、差”,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二阶段:从2008年至2010年,以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内容为重点,实施村庄整治建设。不断扩大整治范围,将生活垃圾收集、生活污水治理做为重点,从源头上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面貌发生了整体性的变化。

第三阶段:从2011年至今,以“四美三宜两园”为核心内容,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升级版,明确从内涵上推进“四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三宜”(宜居、宜业、宜游)和“两园”(农民幸福生活的家园、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乐园),整个浙江农村面貌逐步发生了质的变化。

截至2017年底,浙江积极打造“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景、一县一品牌”,现已培育美丽乡村先进县58个,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县12个,打造特色风景线300多条、特色精品村2500多个、美丽庭院43万多个,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7600多个。通过聚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出了浙江美丽乡村的“全景画卷”。

二、学习浙江经验的几点体会

(一)一张蓝图干到底。浙江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划引领的建设机制,通过15年的努力,围绕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先于、高于、优于云南的浙江是这样,于今天我们的发展而言,对时间基本需要,可能也是一项难以跨越的历史规律。

(二)强化规划引领。注重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推进美丽乡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外桐坞村借力自身优势,在中国美院的协助下,着力打造艺术村落,对整村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设计,并且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全覆盖和软硬件全面配套。同时,从机关干部、村组成员至普通百姓,依次划定时限,拆除院落围墙和违建,有力保障了规划的有效实施。在经济发展方面努力夯实艺术家工作室、高端民宿、艺术品展示拍卖等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了从原来单一依靠西湖龙井生产,向艺术旅游、休闲养生、名家学术交流为一体的“江南艺术旅游第一村”的转变。外桐坞的这一转变与西湖龙井产业的联系似乎可以追寻到一些蛛丝马迹,但除了底蕴深厚的茶文化外,高低错落,有致分部,优雅有序的村庄建设,可能才是更重要的吸引艺术名家聚集的根本因素。

(二)抓好环境整治。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建立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桐庐县环溪村、荻浦村对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分类处理,村里大街小巷分类设置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按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垃圾分类存放,每家每户也统一配发了有编号的垃圾袋,引导农户分类倾倒,分类处理。其中:可堆肥垃圾送至资源化利用站制成有机肥料,不可堆肥垃圾收集后运至垃圾处理场,实现了垃圾的“户集、村收、镇中转”。另外微型化的污水处理设施也较为特色,相对于我们实施的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而言,环溪村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特点是小,有的结合地势环境收集处理5-10户人的污水,再通过管网汇集到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有效提高入户收集率的同时,还实现了村内污水2级以上的生态处理。

(三)注重资源挖掘。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一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环溪村是北宋大儒周敦颐后代集居地,该村深度挖掘《爱莲说》文化底蕴,不断将“清莲环溪”文化发扬光大,打造成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凸显传承千年孝廉价值观。在荻浦村,当地群众还将从前的猪圈、牛圈修缮,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猪栏咖啡屋、牛栏咖啡屋,挖掘了乡土文化。二是安吉鲁家村创新运行架构,在村委会领导下设立鲁家两山学院以及安吉乡土农业发展和安吉乡土旅游服务两家有限公司,特别是“鲁家两山学院”承担的“两山理论”研学和理念输出,固然是历史机遇的造就,但在意识的先进、机遇的把握和资源的挖掘方面,对比而言,我们的落后可能比两省之间的GDP差距还要大得多。

(四)着力产业发展。牢固树立建设和经营并重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规模种养、农家乐和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的同时,只要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村美与民富相结合,发展工业也未尝不可。一是航民村占地不足2平方公里,仅有304户1079名村民,在1979年创建的村办企业萧山漂染厂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经营范围,至今萧山航民集团全资、控股、参股工商企业达28家,已形成以:防止、印染、热电、船运、酒店、黄金饰品加工的股份制集团公司,至2017年年底全集团公司实现工业产值133.8亿元,利润9.1亿元,拥有职工1.2万人。村民每年分红达6.5万元,从小学至大学村民实现免费入学,大米、食用油等无偿供应。二是 日昌升集团作为一家建筑新材料生产为主的企业,以建设美好生活为愿景,引领产业变革、推动产业进步为使命,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自2008年成立以来,组建了国内首家新材料研究院,形成数十项技术专利,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第四代新材料制造工艺。在生产厂区创新性的采取自上而下的台阶是开采模式,真正实现了边开采、边恢复,采区见不到扬尘、黄土,大型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有效,花园试的厂区环境对传统高科技企业来说可能不那么难,但在一个以矿石开采、沙石料生产的企业而言,不仅仅是厂区环境优美,富春江边的码头水质也碧绿清澈,就更让人长见识了。

三、启示与思考

同志以“两山论”为核心的生态文明观,系统论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工作着力点和制度保障等,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两山理论”不仅仅为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撑,更是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石。从理论上看,“两山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的集中体现;从实践上看,“两山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的本质体现;从理念本身的价值上看,“两山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全区不断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程,紧紧围绕发展定位,持续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面貌,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三农工作成效明显。但对照发达地区发展现状和先进经验,我们还有更大的短板和不足,尤其是以下几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等靠要和发展意识僵化问题的同时,还存在寄希望于靠“大”项目解决所有问题,盼望馅饼砸到自己的幻想;二是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长远和系统规划,分类管理等滞后,“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比较普遍;三是缺乏对特色文化的有效挖掘和保护利用,“千村一面”没有特色;四是没有产业支撑,后继乏力,成果难以巩固。通过学习浙江先进经验,结合全区实际,对于晋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个人主要有一下几点浅显的认识和想法:

(一)摸清底数、高标规划。首先要对全区农业农村进行深入调查,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坚持保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对村庄规划布局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完善总体和专项规划,实行分类指导,不搞大拆大建,不能千村一面,体现农村特色。

(二)打造重点,示范带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不能“撒胡椒面”,一哄而上,急功近利。要制订美丽乡村建设长期规划,每年选定一批条件较好的村开展规划建设管理的试验示范,不追求固定模式,注重从细节入手,因村制宜,突出特色,追求个性,彰显魅力,打造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建设一批山水人文特色的精品村,一片一片的推进,形成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片区。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例6

********年,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任务是:全面完成********年度****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个省级、****个市级中心村建设,全面启动********年度****个省级、****个市级中心村建设任务。一是********年度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今年以来,****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重点开展了公厕改造、污水处理、道路建设、绿化提升、停车场建设、亮化、交通信号灯设置、农贸市场整治等治脏治乱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个省、市中心村围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卫生改厕、污水处理、沟塘河渠清淤、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绿化、亮化等方面开展建设提升工作。**月下旬,市美丽乡村办组成两个验收组,对各县(市、区)********年度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考核验收,验收全部合格。二是********年度美丽乡村建设进展顺利。根据年度工作任务,我市加强工作谋划,突出工作重点,统筹推进,持续发力,******个省、市中心村建设稳步推进。先后完成了中心村建设规划编制、群众动员和环境整治“三清四拆”工作,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等工程建设进度,目前工作进度已超过总体建设任务的****%以上。三是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成效显著。通过整治和建设,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和中心村脏乱差状况根本改观,环境面貌换然一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明显加强。今年以来,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共计清理垃圾****余万吨,改厕**.**万户,新建公厕******座,新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个,修建道路******公里,河塘沟渠清淤******口,增加绿化****万平方米,安装路灯**万余盏,新建文化广场******个。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月**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市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大会,将美丽乡村建设提升行动列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大专项行动”之一,市美丽乡村办结合**实际,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提升行动方案。**月**日,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安排年度重点工作,审议了********年度市级中心村建设名单和********年度市本级财政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安排意见。**月****日市领导小组召开美丽乡村建设专题调度会,通报分析各地美丽乡村建设暨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整改意见。会后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函告形式,将市级督查发现的美丽乡村建设问题清单发各县(市、区)书记和县长。由市领导带队赴重点县区进行调研和现场督查,督促指导各地进一步抓好问题整改落实。**月****日,市领导小组在**召开了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暨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现场推进会,进一步调度部署,压实工作责任。为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支持力度,今年我市继续组织开展了市级领导联系、市直有关单位和重点企业结对帮扶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从****个省级中心村中,选择****个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中心村(其中贫困村****个),按**名市级领导联系,**个市直、驻宜单位或重点企业进行结对帮扶。

二是抓好规划和项目管理。通过招投标,委托规划编制单位编制了《**市美丽乡村中心村布点规划》,全市共布点中心村********个,到********年规划实施中心村********个。各县(市、区)聘请有资质的规划编制单位,完成了********年度各省级中心村建设规划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在编制中心村建设规划的同时,各县(市、区)对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实行全程项目化管理,严格按规划落实项目,实行“先批后建”和“财政专项资金随着项目走”原则申报和核定中心村建设项目,各中心村严格按批准的项目进行施工。

三是强化工作督查。认真落实月督查、季调度工作机制,市美丽乡村办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对县(市、区)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工作情况开展现场工作督查。督查以暗访为主,不打招呼、不定路线,直接深入集镇村组、田间地头,以“解剖麻雀”方式,现场梳理发现存在问题,盯紧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交办责任单位,“点对点”地发出督查通报和整改建议,要求限时整改并及时反馈整改结果。对年度申报建设的中心村逐一现场审核、实地把关,落实县级择优初评、市级审核把关责任,确保中心村建设既符合布点规划要求,又符合群众意愿、贴近基层实际。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例7

受我国基本国策影响,建设美丽乡村是当下我国新农村发展的主要方向。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诸多地区都建设了属于自己的美丽乡村,也成为了联系城市与乡村的枢纽。在对乡村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中,因为构建步伐较快,对乡村一些基础要素或是实质原则有所忽略。因此,本文从园林学的角度去探究思考美丽乡村建设。

1园林学视角的概述

1.1生态性

景观生态学是把乡村景观看作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形成的生态系统,其研究对象包含农业、生物、湿地景观、农田等。当前乡村面临着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园林研究者以保护环境为原则规划村庄,对环境进行改造,有效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其发展。基于此展现乡村生态的优点,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1.2地域性

乡村的地域性包括了情感记忆、生活特征以及地域特征等。当地居民居住的环境以及一些植物、建筑等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可以充分体现出人文情怀以及乡土气息。这些要素不单单依赖于具有特征性的建筑以及山水等,同时,也依附在地域的文化认知与情怀中。

1.3文化性

基于园林视角下的乡土情怀不单单包含了传统文化形态,还包含交流方式与精神情怀等。在古典园林中经常会用到对联与牌匾等一些具有文化特征的元素,一方面可以传达该地域的特色,另一方面就是应用牌匾或是对联本身就是文化特质组成元素的。美丽乡村中的文化要与其他乡村的文化进行区分,从而突显乡土特点。延续乡土文化是确保乡村建设的基础,可以使美丽乡村的构建更加多样化,使乡土民情得以保留,进而增加乡民的自豪感。

2基于园林学视角的乡村建设

2.1生态性建设

在对村庄进行规划建设中,充分体现了乡村生态的特性。村庄的布局与溪流、河道、山体等诸多元素进行有机结合,或是与自然风景进行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出当前已有的景观资源。绿化建设是体现乡村生态的基础,不论是在山水风貌上,还是生物保护中,都是属于生态建设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自然流水的添加,可以有效还原出自然生态的美观,对于一些垂柳或是滨水植物等基调树种的配置,创建出一个适合生物与乡民栖息的场所。植物需要应用适地适树原则,时刻注重季节变化,建设出一个美丽且生态的景观环境。在树种选择上基本使用乡土树种,搭配使用引种驯化的景观树种。

2.2地域性建设

在建筑改造方面,保留乡村区域中具有较高价值的历史建筑,对于一些破损的建筑作复原处理,既能确保乡村具有文化特色以及地域特色,还能对其地区的文化传承与保留带来极大帮助。一些新建的建筑物需要通过门楣、门窗等在形式或是颜色上进行处理,使其充分与原有的建筑物协调统一。同时,应用传统的设计元素展现出该地区的文化特色与地方特色。例如,在建设美丽新疆乡村建设中,更要加入民族团结的设计元素,使其空间具有领域性与识别性。对于目前因住宅而形成的巷道,在满足原有机理的状况下,可以对其空间进行梳理,使其空间结构更加合理有序。在景观建设上,可以通过种植植被的方式,有机融合景观建筑物,从而构成统一有序的整体。

2.3文化性建设

依据乡村用地设计与该区域地质地貌的特点,依附该地区的人文景观建设文化风景区。可以在一些具有明显文化特征的建筑物旁边构建休闲公园,使其成为邻里情感交流的主要场所,或是组织一些文化活动的区域,构造出一个可以供乡民娱乐休闲的活动场地。公园可以充分结合一些我国传统文化,例如,结合孝道,自古以来我国都在提倡孝道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公园的核心雕饰,形成地域文化特色。除此之外,还可以构建乡村文化广场,提供给乡民一个休憩、锻炼的场所,可供村民品茗下棋等,不仅满足乡民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其精神需要。

3结语

基于园林学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所涉及到的学科较多,统一的目的就是使乡村更加美丽。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构建美丽乡村不单单是口号,而是需要通过实际构建,满足现代化发展。与城市发展相比,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是多样的,在构建美丽农村时需要重点加强文化、生态、地域的建设,基于此,才可以真正将乡村之美充分体现出来,从而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作者:赵晓忠 单位:哈密市园林管理处

参考文献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例8

一、强化组织领导,争取工作主动性

今年以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多次召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切实加强阴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及时成立以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为组长,包村科级干部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对全面开阴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了细致、周密的安排和部署。二是严格评审论证。多次邀请专家、领导对项目规划进行汇报评审和现场视察论证,并广泛征求村内老党员、村民代表的意见,认真讨论研究,形成了《阴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方案》,拟定了一个符合村情民意的整体规划和年度目标。三是统筹项目资金。光明路街道统筹使用好各类项目资金,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全面推行市场化运作,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社会资本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二、全面推进实施,确保工作实效性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例9

为了给各地的“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打造展示平台,提供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的机会,也为下一步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工作提供支撑。“美丽乡村”博览会于2015年1月24日-26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据了解,本次展览是“美丽乡村”创建成果的首次集中亮相,展览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分为创建实践、科技支撑、传统文化三大篇章,系统梳理了两年来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理念和脉络,重点展示各地的宝贵经验及取得的丰富成果,全面展示了支撑美丽乡村的农业科技创新集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工作。同时展出的还有传统农耕文化里的精髓,试图从中寻找“美丽乡村”的历史根脉。

“美”在实践

2013年11月13日,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名单的通知》(农办科[2013]64号)印发,在全国遴选确定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1100个乡村作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单位,力争用3年时间把这些乡村打造成“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乡村。

据介绍,在农业部的大力推动下,各省相继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当前问题、探索未来发展路径的根本性举措,均予以高度重视,出台了大量政策措施,加大资金、人才、技术支持,全国形成了政府加大投入、各界热情支持、农民积极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热潮。在这个过程中,各地涌现出大量好典型、好模式、好做法。如浙江省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载体,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浙江的特色、浙江的品牌。北京市通过一系列既生动活泼又贴近群众的活动,在全市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进而极大推动了美丽乡村的建设。当前,无论是在美丽富饶的北国,还是在风景迤逦的江南,无论是在引领改革风潮的东部沿海,还是在充满机遇的西部边陲,诸如贵州黔西南州、辽宁宽甸县、山东青州市、北京韩村河村、江苏永联村、河南平乐村等各级美丽乡村创建典型,正引领着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向更高层次、更大深度蓬勃发展。

2014年2月,农业部正式“美丽乡村创建十大模式”,根据不同类型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差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因村施策、各有侧重、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建设美丽乡村。十大模式具体包含产业发展型模式、生态保护型模式、城郊集约型模式、社会综治型模式、文化传承型模式、渔业开发型模式、草原牧场型模式、环境整治型模式、休闲旅游型模式和高效农业型模式。

记者了解到,“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一直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著名学者、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为“美丽乡村”创建活动题字。著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先生、农民艺术家赵本山先生受邀担任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形象大使。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持续、系统地报道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央视七套2013年推出了《美丽中国乡村行》节目,并每年评选出中国十大美丽乡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美丽乡村”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美”在科技

建设“美丽乡村”不是要回归原始,而是要在继承传统精粹的同时集聚科技的力量,以科技为支撑,平衡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关系,把农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从“保供增收”拓展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上来,实现农业永续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在建设美丽乡村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科学生产――用先进生产技术与科学管理方式改造传统农业,如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二是科学生活――用科技产品和能力建设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包括生活节能、环境整治、农产品加工与物流等方面;三是科学发展――以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及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等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主要表现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资源保护、农业生产环境等方面。

粮食“十一连增”、肉蛋奶等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农业重大病虫害的有效防控、农村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这一切都得益于科技的进步。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介绍,全国农业科教环能系统积极行动,加强科技创新,取得了超级稻百亩连片亩产1026.7公斤等重大成果。农业部加强重大科研成果和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机械深松整地、绿色防控、农作物科学施肥与水肥高效利用、生态工程化池塘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关键技术的应用率,推广了一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模式。同时,逐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资源环境安全,确保资源环境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农业农村生态文明程度,让科技引领生态农业、低碳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据统计,2014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55.6%。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始终依靠创新驱动,努力解决好“三农”问题,让美丽乡村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得更高、更快、更远。

“美”在文化

“美丽乡村”是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它既秉承和发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宗旨思路,延续和完善相关的方针政策,又丰富和充实其内涵实质,集中体现在尊重和把握其内在发展规律,更加关注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功能多样性发展、农村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因此,美丽乡村注重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注重内在美,注重农业文明的保护与传承。

据了解,“美丽乡村”的创建结合了传统农业中的智慧和营养。传统农业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民胞物与的理念,孕育出许多顺天应地、指导生产生活的方法技术。一是因时制宜,运用天文气候知识形成二十四节气的精辟认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其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时至今日,依然指导人们安排传统农事日程,举办节令仪式和民俗活动,安排家庭和个人的衣食住行。二是因地制宜,保持地力合理开垦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从历史发展中,我们看到,土地的利用方式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变化、发展、进步的,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认识到,人和自然是和谐共生关系,这一生态理念为中华农业能够实现几千年的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因事制宜,治水因势利导、村居因势而宜。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水的忧患意识异常强烈,兴修了各种类型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着作用。农耕文化孕育着样式众多且风格独特的乡间村镇建设,或民族风情浓郁,或文化底蕴深厚,或村落形态独特,充满了先民与自然相处的智慧。这些科学思想都是我们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取之不尽的智慧源泉。概言之,“美丽乡村”应该是“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典范,是让农村人乐在其中、城市人心驰神往的所在。

在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今天,乡村情结持续升温、发酵,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奠定了“美丽乡村”深厚的群众基础。而建设“美丽乡村”,其意义则远远超出了情结的范畴。

唐珂表示,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今天,“美丽乡村”建设对于改造空心村、盘活和重组土地资源、提升农业产业、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创建“美丽乡村”也是亿万农民的中国梦,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在农村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可以说,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符合农业农村实际,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广大农民的期盼。

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让我们继续努力。

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标志图案设计说明: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例10

 

“美丽乡村”与农村经济“新形态”概述

 

“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内涵。“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要求,在没有融入“美丽中国”执政理念之前,主要用来规范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社会问题,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明确提出了五项要求,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很显然,在“美丽乡村”建设初期重点突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性,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两项是以实现农村经济收入水平提高为目的,促使农村人口从温饱迈入小康生活水平。 “乡风文明、管理民主”重点反映在农村社会风貌的改良上,这也是“十一五”期间我国针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普及科学、民主、法制,改良落后、愚昧、迷信的农村社会。

 

关于“村容整洁”的要求解读,笔者参考了十七大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意见,本质上说是从社会公共服务角度,缩小农村环境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差距。

 

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的社会建设理念,不仅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概括其中,还将其视为一个重点工作领域。“美丽中国”的理念并非是单纯的改革发展范围扩大,而是从更高的理论层面入手,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改造的着力点;这其中,“生态文明”被置于突出地位,在“十三五”期间的工作中,需要不断地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毫无疑问,“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必须针对现有的农村社会环境进行重构,尤其是要积极引导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美丽乡村”的美不仅仅表现在外观上,还要美在可持续性发展层面,也可以说这种美不是人为生产制造出来的,而是在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农村人口的必然需求。

 

迈入“十三五”之后,“美丽乡村”的概念得到了升华,不应该再简单地理解为“美丽的村庄”,根据党的十八大对“美丽中国”的相关描述,强调在经济发展中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富起来的同时美起来;由此可见,美丽乡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并驾齐驱、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简单地说,无论是经济收入增加而破坏环境,或生态环境优美但人民依旧贫困,都不能够称之为“美丽乡村”;只有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层面的统一进步,才能称之为是中国“美丽乡村”。

 

很显然,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文明”,泛指人类在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所创造出的物质、精神价值的综合,而这一观点的提出,恰恰是针对长期以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利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而言的。

 

农村经济“新形态”的内涵。广义的“经济形态”指的是经济的社会形态,研究中将经济视为一个社会整体,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经济形态”研究为“商品经济形态社会”。那么基于我国农村经济范畴来说,其形态进化的过程与宏观经济存在密切联系。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千百年来孕育了深厚的农耕文化,特别是在农村经济领域存在较强的独立性和封闭性。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快速恢复国内经济秩序、提高国民经济收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向工业领域倾斜,造成长期缺乏对农业生产及农村市场的扶持。

 

事实上,在2006年取消农业税之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力量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城乡二元化”以及户籍制度的弊端逐渐凸显,从农民工进城到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为重心,农村经济从依附实现了独立,尤其在“十一五”期间针对农村市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产品市场价值的提升,农村经济逐渐活跃,并呈现出全新的形态。“十二五”至今,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丰富,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经济”瓦解了传统农村经济渠道,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镇人口总量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新的农村经济形态再次萌生。

 

根据文章的研究范畴分析,笔者按照农村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经济形态的划分(1949~2015年),大致存在三种类型:

 

第一,劳动力经济形态。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种全会期间,我国主要是劳动力经济形态。这一时期国家基础薄弱,农业人口多、产值低,主要以传统的农业生产形势创造经济利润,农业税是农村经济形态中的主要因素;以公粮为例,数据显示,1949~2000年间,中国农民缴纳的粮食作物超过7000 亿公斤,是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很显然,由于经济体制、市场条件和生产环境等限制,劳动力在这一经济形态中发挥的作用最大。

 

第二,产品经济形态。改革开放到“十一五”期间(2006年),需要区分的是,此处的“产品”是相对农村经济而言的,与《资本论》中关于产品经济形态(共产主义社会)不属于同一范畴。这一时期农村市场开始活跃,与市场经济的对接逐步深入,同时在现代化农业背景下,粮食作物产量提高,农业税压力减小,市场进一步开放,个体经营比例增加,劳动力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开始减小,并逐步开始向城市经济体系蔓延,如改革开放初期的“打工妹”、近年来的“农民工”等;人力资源的流动,直接导致了物流的加速,社会物资匮乏的现象开始逐步得到解决,因此这一时期农村经济中体现经济价值的主要是产品。

 

第三,资源经济形态。从2010年至今,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催生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形式呈现独立,即“互联网经济”,它泛指通过互联网产生的各种经济活动综合。互联网技术的强大渗透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各行业、各领域不可或缺的应用。2015年,我国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发展规划,“互联网+农业”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项目。事实上,在互联网经济影响下,农村市场“触网”的时间可以追溯到电子商务初期阶段,产品交易在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下不断扩大范围,传统市场的吸引力开始减退。基于更广阔的市场需求,原本被闲置的大量农村市场资源开始升值,如特色农业、土地资源等。

 

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农村经济“新形态”干预

 

农村经济“新形态”是一个相对性变量,“新”必然有“旧”预知对应。事实上,经济形态本身就是不断变化的,从我国宏观经济角度来说,某一个时期特定的环境、政策、局势等因素影响,必然形成经济形态的突出特征。这种特征会在一段时期内相对稳定,但必然会随着新的干预手段出现而彻底改变;“新”代替“旧”是一种进步,而现阶段的“新”必然也会变成“旧”。在限定“美丽乡村”这一背景下展开研究,农村经济新形态指一个较为稳定的特征出现时期,即资源经济形态。

 

从理论上分析,“美丽乡村”的系统性体现在生活、生产、生态三个方面,在建设活动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缺陷,都不足以支撑“美丽乡村”的整体架构,并进一步使农村市场经济的形态发展方向偏离。例如,单纯地重视生态环境美化,集中资金和社会力量改造农村生活环境,但却忽略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长期维持较低状态。这样即便实现了“美丽乡村”的外部建设,也会由于经济水平的不适应性,而无法实现真正的“生态文明”效果,一段时期后,片面的建设成果就会消失。总体而言,“美丽乡村”建设中,必须把握好经济形态的适应性,尊重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利用合理手段展开干预。

 

结合现状来说,广大农村市场直接向社会提供丰富资源,是市场经济主体的主要补充,通过对资源经济形态的有效干预,可以促使“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更加突出。

 

生活干预。构建美丽乡村需要政府各级部门、社会机构、农村经济主体等共同参与,农村人口是主要的动因,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者。前期的政府财政主要用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包括水电、交通、饮水工程、文化广场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市场体系制度方面的引导,帮助农村市场构建完善的政策体制。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生活干预对象主要为基础生存条件改善,如危房改造、基础医疗、扶危救困等,这些是农村经济“新常态”实现步伐一致性的具体工作。

 

在实践的过程中,农村经济新形态的生活干预暴露出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一些经济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完善的乡村区域对 “美丽乡村”的公益性抱有不满,原因是政府提出的大量建设项目往往缺乏资金,经济个体投入收益较小,反而增加了自身的经济负担。而对于一些经济条件差、发展缓慢的地区,一方面希望通过美丽乡村项目建设来改善投资环境、生产环境,另一方面则受到村级管理层的抵触,因债务问题引起纷争。

 

农村经济环境中的组织结构松散是一个典型问题,小农意识影响下人们习惯性的“自扫门前雪”,对公共事业的建设缺乏收益信心,这就导致现阶段农村经济“新形态”优势表现的个别性以及劣势表现的普遍性,与农村经济整体走势不符。

 

生产干预。资源经济形态的形成基础是农业生产的成熟性,包括农业现代化、管理现代化、加工现代化、营销网络化等,改变传统的农作物经营模式,提高其市场附加值,进而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但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资源被政府管理或接收,直接影响到了资源经济形态所具备的优势,如土地资源。“美丽乡村”建设中建设内容,如景观、广场、绿地、文化中心等,土地资源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在建设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短期利益的干扰,包括土地商品化、无偿强行占有等,农民无法享有到“美丽乡村”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之前,自身的权益也无法保障,因此造成较大的矛盾。又例如,在农村道路交通方面的建设,农业生产中利用的现代化机械设备越来越多,道路损坏程度也不断扩大,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项目,同时也是经济新形态的构成因子,进一步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生态干预。构建“美丽乡村”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文明,根据十八大的相关总结,生态文明是贯穿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建设的系统性内容;同时,“生态文明”这一概念本身就具有进步性,它把人类从工业文明以来造成的社会发展偏离进行了纠正,让人们认识到生态是影响人类社会文明的基石。

 

狭义的说,生态干预是经济发展中最明显的部分,也是经济形态最突出的表现。与过去的任何一个时期相比,当前的农村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环境基本实现了水电供应,人们独立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界限更明显。同时,从农业生产角度来说,也都在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生态干预,包括化肥、农药等大量应用,畜牧业养殖所形成的污水、粪便排放,农作物秸秆燃烧所产生的烟气等,这些行为都是当前农村经济“新形态”的具体表现。

 

以雾霾引发的罪魁祸首之一—秸秆焚烧为例,一方面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景观影响很大,高温浓烟对大气、土壤都会造成破坏,另一方面,反映了当前资源经济形态下的因素价值转变。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秸秆是重要的价值物资,可以用来作为农村牲畜饲料、肥料、取暖材料甚至建筑材料,而在农村经济形态进入当前时期,经济价值衡量的标准发生了变化,导致资源处理的方式产生差异,而这对生态干预的影响是很大的。

 

农村经济“新形态”研究对中国经济的作用

 

优化农村市场经济结构。“美丽乡村”的基础任务是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将生态文明与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

 

一方面,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农村经济长期存在的组织结构松散、竞争力不强的弊端,与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的联系。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性的对比不难看出,社会行动意识依赖于社会构建形态。通过“美丽乡村”的理念改变乡村自然环境,实现整体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寻求更多的利益增长点。

 

另一方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丰富经济收入渠道。充分了解农村经济“新形态”便于制定针对性更强的发展策略,对“美丽乡村”建设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有机采摘及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极大扩展了农村旅游市场的开拓,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维持国民经济增长动力。“工业反哺农业”的实施从侧面上反映出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瓶颈期,造成国民经济发展整体上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但不可否认通过工业经济的发展,我国迅速摆脱了贫困的事实。同时,另一个全新的问题也摆在全社会面前,即国民经济呈现的增长动力不足问题。 “十二五”期间的2012年、2013年年、2014年三年中,我国GDP增速维持在7.5%左右,而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GDP增速平均值为10%。根据世界银行的国民经济收入标准,2012年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6100美元,这一标准已经排入了世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队列,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很有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