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美丽乡村扶贫工作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4-21 21:51:43

美丽乡村扶贫工作总结

美丽乡村扶贫工作总结例1

始终把学习当作强素质的重要途径抓好抓实。一是注重做好理论知识的学习。全年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美丽乡村(扶贫)工作相关文件和讲话精神的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精确把握要点精髓,做到早掌握、早贯彻、早落实,思想上、行动上始终自觉与上级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抓好业务知识学习。为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我围绕自身工作特点,认真学习有关新农村指导员需要掌握的政策法规和任务要求,以及有关农村、农业、产业、技术等知识。三是严格执行工作队员驻村工作纪律。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尊重当地风俗,遵守村规民约,切实做到“吃住在村、工作到户、不侵民不扰民”,每月到驻村工作时间均达20天以上。

二、着力抓好党的建设,打造强有力村“两委”干部队伍

(二)加强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村党员和群众的理论水平,开拓视野,拓宽致富渠道,制定了村民学习计划,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学习有关农村发展、助农增收、农业增效的书籍,重点学习了有关清洁乡村、烤烟、林果产业、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政策和知识,坚持以正确的思路引导村民解放思想、勤劳致富。

(三)做好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工作。XX全村有党员XX名,为解决党员年龄结构老化、思想观念陈旧等问题,我认真协助村支部积极发现和培养年轻优秀党员,并注重加强党员对新农村建设理念、致富理念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全年组织学习了十、大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介绍了我县铁耕村、大深坝村、下湾村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先进经验,有效增强党员凝聚力、战斗力、生命力。全年共培训党员XX人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X名,发展党员X名。

(四)全力抓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2014年是村(社区)“两委”换届之年,能否顺利完成换届,选好选强村“两委”班子,将直接决定XX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我积极配合XX村党委按照换届选举规定程序,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到9月上旬,已按时完成了“两委”换届工作,顺利实现了“和谐换届、阳光选举”的目标。

三、着力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积极开展“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XX”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建立健全XX村保洁长效机制,落实保洁经费和保洁人员;向县XX局争取清洁工程帮扶资金2000元,进一步完善和夯实了清洁工程基础;带领村民深入开展“清洁城乡、清洁江河、清洁田园”环境大整治活动日活动,优化了发展环境,农村面貌有了大变化。

(二)做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针对XX村水利、交通落后等情况,我积极向有关单位汇报请示,协调县水电局、交通局、财政局等单位,规划发展项目,积极争取涉农资金。目前,XX村饮水工程项目、灌溉渠道建设项目已上报区水利厅,等待审核批复;已落实水泥20吨,对今年汛期水毁渠道进行了定点修复。

美丽乡村扶贫工作总结例2

一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提速的情况下,扶贫托底、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既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彩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奠基性工作,已经成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建设的美丽乡村,既注重硬件环境的改善,也注重软件风气的提升,是小康社会在农村的具体承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升级版。我们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扶贫托底工程,就是要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引导各类扶贫资源有效对接贫困对象,提高扶贫开发精准性和实效性,真正让贫困群众和低收入群体过上好日子。我们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仅要改善人居环境,更重要的是革除陈规陋习,提高乡村的文明程度。开展这三项工作,美丽乡村建设是总纲、总目标,扶贫托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具体抓手,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统一。当前,这三项工作对于我们凤县而言,持续加速推进已经刻不容缓。一方面,现实工作中的差距倒逼我们必须自我加压。从扶贫托底情况来看,自去年3月启动以来,各级帮扶领导和单位深入村组和贫困户开展调查研究,帮助理清思路,制定帮扶规划,积极实施项目和资金扶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精准扶贫的力度和广度还不够大,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还是贫困群众收入都与预期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有三分之一以上帮扶单位投入资金不足10万元,一半以上贫困村没有形成固定的支柱产业,三分之二以上贫困人口收入增幅缓慢,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在产业扶贫上差距很大,满足于救急救困,而不是从根本上通过“造血”来扶贫。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来看,近年来,我们以创建国家生态县为载体,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城乡面貌有了一定改观,污水横流、垃圾乱倒等现象得到根本扭转。但是,跳出凤县看凤县,我县农村环境整治的标准不高、缺乏长效管理,沿线村庄好、偏远村庄差,212沿线好、其他沿线差的问题比较突出,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现象依然存在。这次省委____永书记来我县调研,经凤太路沿线看到村容村貌尤其是土坯房,发出了“这个样子如何同步小康”的感叹,给我们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特别是拆旧建新工作敲响了警钟。从美丽乡村建设来看,自6月份启动以来,工作基本上是原地踏步、少有实质性进展。美丽乡村建设县委、县政府下发了文件,没有开会具体安排,效果就不明显,说明大家没有养成学习贯彻文件精神要求的习惯,还是习惯于会议督促。大家扪心自问一下,包抓领导、援建部门及责任乡镇到这10个村去过几次,现场解决了几个问题,协调了多少建设资金?部门在观望,乡镇在等靠要,工作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些折射出了党员领导干部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上的问题,值得大家深思并警醒。另一方面,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及兄弟县区竞相发展态势倒逼我们必须积极作为。拿扶贫工作来说,按照省政府2500元的新扶贫标准线,2014年末,我县还有农村贫困人口11331人,占农业人口的14.9%,覆盖全县100个村,贫困发生率14.9%,贫困群众生存环境恶劣,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因病因灾致贫、因子女上大学或者家中盖房子无力脱贫现象依然突出,这与2018年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有很大差距,如果这些群众脱不了贫,我们就拖了全市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后腿。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来说,这项工作我们起步早,前些年我们凤县是其他县区学习的榜样。但是近几年我们的工作落后了,从2013年起,全市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已经在兄弟县区开了七次,凤县一直在其他县区观摩学习,开会常常听到的是其他县区在介绍经验。再拿美丽乡村建设来说,近年来,我们把全县当作大景区来建设,把农村当作游园来布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东河桥村荣膺全市十大美丽乡村称号。但是,我县美丽乡村更多关注的是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民风民俗因袭传承还处于起步阶段。反观马嵬驿、庵岭古城、周至水街、礼泉的袁家村,都把村容村貌改善与产业发展、民风民俗挖掘传承有机结合了起来,实现了环境改善,产业发展,民俗传承几个方面的成效,我们凤县缺的恰恰是这一点。明年一季度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要在我县召开,届时,我们拿什么展示凤县形象、展示凤县人的风采,拿什么接受各县区、市级部门和市上领导的检阅,各镇和相关部门都要认真思考应对。实际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仅仅看的是环境的改善,更要看村容村貌、看产业发展,看乡风文明程度。因此,各镇各村都要认真思考,拿什么样的状态,拿什么样的措施来迎头赶上。找准差距就是找准问题,找准问题就要有针对性采取措施,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县级领导、各镇、各部门、各村的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狠下决心,采取措施做好这三项工作,把各位领导的安排部署落到实处。

对于这三项工作,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是: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彩为核心,以打造一批全省有影响、全市有位次的乡村休闲游示范村为目标,紧盯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明年一季度在我县召开的时间节点,按照“规划引领,彰显特色,设施先行,产业跟进、干群联动”的原则,扎实推进扶贫托底、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

综合整治,推动扶贫重点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贫困群众收入持续增加,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壮大,美丽乡村建设快速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关于这三项工作,刘谆、陈新和张帆同志已经就“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安排部署,在此基础上,我就一些重点工作再作强调和重申。一要以农民增收、缩差共富为核心,深入推进扶贫托底工程。经统计,全县2014年底贫困人口3662户11331人,贫困发生率14.9%,领导干部下基层扶贫托底工程只涉及了630户贫困户,只占到其中一部分。县委、县政府决定对这些贫困分类进行扶持。第一类,就是对贫困群体中各种措施扶不起来的痴呆傻残群体,安排一次集中排查摸底,通过政府兜底的形式,把他们集中供养起来,这也是落实____永书记在凤县社会福利园区调研时要求的具体措施。第二类,就是领导干部下基层扶贫托底工程需要解决的630户脱贫的问题。去年扶贫托底动员安排了后,有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很多,特别是产业扶贫、造血扶贫差距很大。对托底工程,我强调两点。一要精准扶贫。对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体,一定要采取针对性有效的措施开展扶贫,不能泛泛的送点米面油。二要产业扶贫。要把增加贫困户的造血功能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中,结合村情实际培育产业,增加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推动群众持续增收。第三类,就是收入在1500元以上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贫困群体,通过专项扶贫来扶持。要发挥扶贫办、各镇以及包抓贫困村部门的作用,学习政府办采取的干部一对一精准帮扶措施,会后由刘谆同志牵头,组织扶贫办进行调研,安排县级部门、镇机关、直属事业机构中财政供养的4000余名干部,对此类贫困群体实行一对一包扶,实现贫困包扶的全覆盖。

二要以抓长抓实、干群联动为重点,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目前,我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上热下冷、上紧下松”“资金不足、人力匮乏”的问题十分突出,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等、靠、要”思想严重,抓一抓就有效果,放一放立马反弹,配备的环卫设施运行不正常,没有把群众发动起来,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比较普遍。对此,各镇、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浙江省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坚持点上整治和全面建设相结合、建设村庄和经营村庄相促进、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补充,标本兼治,抓长抓实,努力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打造成为移风易俗的文明劝导工程、美化环境的共建共享工程。一是强化党组织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明确镇村干部、驻地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村级组织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的具体职责,以网格化的方式分解任务,以量化的措施落实要求,做到环境管理无缝隙、无盲区。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镇村干部和农村党员公开承诺内容,以实际行动带领身边群众积极投身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共建美好家园。二是强化村民主体意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体是村民,而不是包村干部。各村支部书记要加强对村民教育引导,各镇的党委要加强村支部和村民的教育引导,强化“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村民自己的事情”的意识,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和健康生活方式普及活动,把村民动员起来,发动起来,逐步养成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要把公共环境卫生整治与维护纳入村规民约范围,通过群众间相互监督、自我管理,规范农民生产生活行为,破除陋习,传递文明。三是建立长效机制。立足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借鉴县城网格化管理模式,落实镇村网格化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美好家园共建共享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环境治理由粗放型、运动式向精细化、常态化转变。

三是以农业增效、农村增彩为目标,合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实现“生态宜居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民风淳朴人文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四美”目标。其中,村强民富生活美是其他美的基础,强产业、促增收是其他“三美”的关键,也是我们的短板。所以,各镇各部门要把农业产业作为农村发展的“原动力”、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硬支撑”,通过长期不懈的培育产业、发展经济来夯实基础,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点。第二个重点就是,在美丽乡村产业发展中要注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只有集体经济壮大了,村干部说话办事才有底气,美丽乡村建设才有物质基础,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才能巩固。

第三个重点,要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上下一心、同向同力,各级各部门要厘清责任,认真履职,确保责任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横向来说,县委农工部作为县委主抓“三农”工作的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综合协调、统筹指导、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等职能,协调各镇科学制定乡村建设规划、统筹农业部门科学布局产业、指导督促镇村精心组织实施。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要以乡风建设为重点,弘扬农村的新风正气,全面指导各镇、各村认真学习农村道德模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明乡风。县委政法委要以平安和谐为重点,全面指导各镇、各村加强平安建设,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加强依法治理管理,营造公平公正和谐安全的乡村生活氛围。县环保分局要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网格化综合管理为抓手,完善相关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按照“八清四改三化”的要求,拔高工作标准,指导镇村做好整体、做优亮点、做精细节,推动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县林业局要以秦岭花谷产业致富黄金带为重点,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要求,全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为全县树立典型和样板。县文物旅游局要以发展乡村旅游为抓手,结合秦岭花谷“一廊一道一带”总体布局,指导各镇加快品牌民俗村开发建设和星级农家乐规范提升,推动农旅融合、以旅兴村、以游富民。县农业局要将农业园区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统一谋划、协调推进,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加快建设一批主题鲜明的农业观光园和休闲农业示范点。县财政局、发改局要

将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并对涉农项目资金予以整合,确保此项工作及时启动、顺利推进、立见成效。纵向来讲,县级包抓领导要认真履行包抓领导责任,定期深入所联系的镇村,通过现场办公会、协调会等形式,加大指导、检查、协调、督促力度,并积极带领援建部门跑省上市争取项目资金,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源头活水。9月初的党政班子联席会,各县级领导要汇报包抓工作开展情况。援建部门要认真落实包抓援建责任,立足部门职能,发挥行业优势,为镇村提供有力的业务指导和项目资金支持。同时,要把援建作为单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这个机遇,作为锻炼援建部门干部的平台。各镇要切实肩负起组织领导责任,突出地域特色科学制订规划,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建设,明确重点任务加快推进落实。各村要切实担负起美丽乡村建设主体责任,广泛发动群众筹资筹劳,积极落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网络化管理职责,推动群众自我管理服务,积极主动共建美好家园。总之,要通过各方共同发力,通过“五个一”工作机制的严格落实,形成美丽乡村齐抓共建、有力推进的生动局面。扶贫托底、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各镇、各部门要认真履责、主动作为,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的既定目标任务。

一要讲政治。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开展扶贫托底工程,就是向中央基准看齐的具体体现;市委、市政府把明年第一季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安排在我县召开,既是对我县工作的全面检阅,也是交给我们的一项政治任务。对此,我们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努力完成好各项工作。

二要讲责任。扶贫托底、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事关农村发展大局。切实做好这三项工作,是在座各位使命所驱、职责所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好本职工作与整建任务、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既要各尽其职、各尽其责,又要相互配合、注重衔接,更要服从安排、服从调度、服从大局,切实履行好责任,不折不扣地将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美丽乡村扶贫工作总结例3

我们自觉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关于扶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把扶贫济困深度融入三大建设中,以三个“千手爱心”举措来保障社会救困全时间、全范围覆盖,以“654321”结对帮扶机制和贫困村易地搬迁统领扶贫开发,推动扶贫济困精准化常态化,到2017年,实现省定贫困村“摘帽”、建档立卡贫困户“清零”。

三个“千手爱心”举措:推动扶贫济困常态化

在全县扶贫济困工作大会上,我们明确要求广大干部一定要有正义感,要秉持往上翻三代都是农民的朴素情感,不嫌贫爱富,不趋炎附势,不见利忘义,对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要真情相待、真情相助、真情相惜。我们坚持创新载体,从沩山密印寺“千手千眼观音像”受到启发,以“千手”命名三个爱心举措,以最基本的民生情怀普惠困难群众,动员全社会共同发力,使扶贫济困更便于参与、更富时代气息、更能打动人心,吸引了更多的单位和个人自觉参与、躬身践行,初步形成了党员干部与普通群众、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互为补充、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开通“千手”爱心救助热线。

设立“千手”爱心救助受理处置中心,针对因突发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等造成生活困难人员和行动不便人员开通绿色通道。24小时受理并通过“一个电话、爱心上门”为城乡居民提供紧急爱心救助。开通短短十余天,就在第一时间解决了200多户特困群众的燃眉之急。

设立“千手”爱心驿站。在县城设立“千手”爱心驿站总站,对“千手”爱心求助热线、“千手”爱心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和义工组织进行集中管理。实物救助按照“个人申请、集中采购、确保急需、实惠实用”的原则,由县“千手”爱心驿站总站负责调度。在全县各乡镇、村(居)设立“千手”爱心驿站,负责对社会各界及爱心人士捐赠物资进行整理、消毒、包装、储存和派送。

设立“千手”爱心救助基金。优化整合资金1亿元成立“千手”爱心救助基金,对特困群众进行不设比例的“全兜底”救助。把每年3月确定为社会慈善捐赠活动月,把3月5日确定为宁乡慈善日。目前,正筹备在近期结合千手千眼观音圣像开光活动举办一次大型扶贫济困募捐,积极向社会募集爱心基金。通过以点带面,搭建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救助网络。

“654321”结对帮扶:推动精准识贫、精准扶贫

最近,强调,“三严三实”是我们天天要面对的要求,大家要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我们自觉将扶贫济困工作作为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试金石和练兵场。今年9月开始,我们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开展领导干部进村入户、访困问需、访贫问计“一进二访”活动,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困难家底搞实,把贫困原因核准,制定完善脱贫计划,帮助解决突出问题,扎实开展结对帮扶。认真做好扶贫对象的校准复核和返贫人口的调查登记,精准识别出扶贫对象2.5万余户,贫困人口5.6万,并针对性的建立“县领导联乡、县直部门联村、干部联户”的扶贫结对帮扶机制。按照“654321”的标准,推进干部对口帮扶重点贫困户,即全县副厅级干部结对帮扶6户、正处级干部结对帮扶5户、副处级干部结对帮扶4户、正科级干部结对帮扶3户、副科级干部结对帮扶2户、一般干部结对帮扶1户,对贫困户进行资金资助、就业协助、致富援助和生产生活帮助。帮扶安排一定三年,切实做到贫困村不脱贫、驻村单位不脱钩、联点干部不断线。

实施三到村三到户:推动扶贫“补脑”“健体”“暖心”

对长沙全市而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宁乡;对全县而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在精准识贫的基础上精准扶贫,通过智力扶贫“补脑”、基础扶贫“健体”、民生扶贫“暖心”,以扶贫攻坚的“加速度”,为全面实现小康赢得时间。

首先是教育培训到村到户。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我们进一步加大贫困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大力实施“雨露计划”,设立专项资金,确保贫困家庭职业培训全覆盖。加强与宁乡经开区、宁乡高新区等园区用工需求对接,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就近就业。2014年以来,投入1200余万元用于农民专业技术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260期,培训2.1万人次,实现贫困人口转移就业1.6万人次。

第二是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将涉农项目资金纳入扶贫资金整合的范围,都优先向贫困乡镇的水、电、路基础项目集中,以此补齐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的“短板”。2014年以来,投入农村水利建设资金6亿元,重点完成了80%的水库处险加固和渠道护砌,解决13.7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其中惠及贫困群众4.6万。累计投入农网升级改造资金6.2亿元,完成96%行政村、15.2万户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重点解决了90%贫困村低电压、容量不足的问题。投入农村交通建设资金13.6亿元,新建和在建干线公路25.1公里;新建改造县乡公路157.4公里,村道803公里,县到乡镇公路和贫困村主干道全部硬化改造。

第三是公共服务到村到户。与国开行融资合作,启动50个农村党建文化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贫困村公共文化设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和宽带网络全覆盖。推动贫困村卫生室、幼儿园合理布局、就近服务。完善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优惠政策,逐年提高报销范围、比例和补助水平,努力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提高特殊残疾人员补助标准,将重度残疾人特殊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到100元/人/月,对一户多残贫困户发放生活补贴100元/人/月。

打造炭河古城、香山小镇:矢志探索贫困村易地搬迁新模式

当前,全县部分贫困村群众生活相当困难,特别是在作为全国三大土坝工程之一的黄材水库周边乡镇,有的村民靠自制小船出行,小孩只能坐船上学,有的生活必需品都靠肩挑背扛,生活条件落后、基础设施滞后,而村民居住又相对分散,靠一般的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

对此,我们把开展贫困村整村易地搬迁作为精准扶贫、彻底脱贫的重要途径,发挥宁乡人文底蕴深厚、特色城镇群落串珠成链的优势,以特色古城镇开发建设为载体,将贫困村整村搬迁到炭河古城、香山小镇等处,既承载困难群众对新生活的希冀,防止贫困代际传递,又展现宁乡新型城镇建设的新形象,真正让生存条件特别恶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村和贫困户“挪穷窝”。

首先是谋划建设炭河古城集中安置区,投资3.3亿元,将黄材水库周边涉及的7个贫困村,552户贫困户1864人整体搬迁至黄材镇炭河古城建设“千手大屋”进行集中安置,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全面畅通安置区与外界沟通对接的通道,加快启动长沙市北横线建设,启动并加快长韶娄高速连接线建设,通过交通动脉的畅通,让古城的开发有效带动沩山风景区、黄材水库和周边其他地区的开发,形成一个整体,相得益彰,保障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再就是建设香山小镇农民集中安置区。发挥香山小镇靠近宁乡高新区的区位优势,按照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需要,在香山小镇建立一个易地农民集中安置小区,把全县分散在各地交通不便、没有产业支撑和经济来源的特困户,按照“两分两换”的模式,全部动员搬迁到集中安置区,通过对易地安置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既根本解决困难群众的就业生计问题,又从根本上纾解园区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将安置区打造成困难群众真正的心灵家园、创业乐土。

美丽乡村扶贫工作总结例4

认真组织村两委和全体党员坚持开展“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活动,坚持每周一到村参加例会,共同研讨、商量村务,积极组织党员参与扫雪除冰、森林防火、综治维稳、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同时抓好流动党支部建设和流动党员的日常管理,真正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积极开展政策宣讲促政策落地生根

以“讲政策、访民意、促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走农户、访民情”活动。我们以涉及教育、医疗卫生、产业发展的“菜单式奖补”、“大病医疗保险”等扶持政策为重点,组织全体帮扶队员进村入户,积极开展扶贫政策宣传。经常性地与扶贫对象面对面交流,拉家常、问冷暖,将相关宣传资料发放到每一位扶贫对象手中,认真倾听扶贫对象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广大扶贫对象对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以及我县的精准扶贫措施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也对按时完成“村出列、户脱贫”充满了信心。

三、关心贫困户的生活冷暖,做贫困户的贴心人

广泛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努力取得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每逢重大节日组织工作队员深入到每位贫困户家中,与贫困户聊聊家常,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想法,并送去慰问品,遇困帮扶,遇难解愁,增进与贫困户感情,提高帮扶工作满意度,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四、发掘优势,寻找致富门路

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拓宽增收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努力实现户户有门路、人人有活干、天天有收入。

美丽乡村扶贫工作总结例5

 

紧扣“稳粮、优供、增效”目标,结合自身特色,围绕农产品需求端发力,不断调顺结构、调绿产品。

通过引导农户流转土地,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完善现代农业产业生态链。打造了永龙线农业产业示范带,秋江茶园、中西山百合、杨梅基地,城上村千亩油茶基地,岭南、曾坊村千亩葡萄园,连片规模化。通过电商平台,按照“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自创品牌绿百合、良品、一方善土,带富一方百姓,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2.下好绣花功夫  决战脱贫攻坚

— —藤田镇脱贫攻坚阶段成果展示

坚持“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 全面把握目标方向,细化措施,做好做实脱贫攻坚。近年来,全镇稳定脱贫534户2251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5.78%下降到1%。

 

安居扶贫居有其屋  光伏发电细水长流

完成交钥匙工程32套并全部入住,加固维修3户,改建自建14户;城上村建成40KW光伏电站,全年发电量4万瓦,每年为相关农户增收1500元以上。

 

电商扶贫展现新途  产业奖补分红互联

通过藤田镇党群双创服务中心,带动困户就业36人;免费提供百合良种,订单回收贫困户产出百合1.6万斤;引导165户贫困户完成小额信贷805万元,本地企业参股分红获利高于8.4%,发放产业奖补资金20万元。

 

扶贫车间就业疏堵  智志双扶主动脱贫

全镇建成6个就业扶贫车间,解决33个贫困弱残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强贫困户自身脱贫能力,集中开展产业就业技能培训15场,培训人次350,发放就业培训补贴1.5万元。

 

社会扶贫彰显温度  万千爱心汇聚帮扶

广泛联系社会,让企业“主动参与、积极作为”,彰显社会温度。WIN团队为藤田镇贫困学生赠送学习用品、家电400余份,义捐金额25万元。

 

3.全域美丽乡村  共建共享新生活

— —藤田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果展示

坚持统筹理念,总体谋划设计,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美丽乡村建设增速提质,加快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步伐。2018年投资2600万余元,全面完成镇域内103个建设点。各村点共完成道路硬化45公里,新建排水沟16公里,拆除危旧土坯房、杂烂附属房29万多平方米;饮水安全率,无害化卫生厕拥有率,三网覆盖率均达100%。同时,坚持“显山露水”理念,打造古风新韵人文杏塘,提档升级城上村、秀美整洁易溪村、严坊河山内新村等“龙上沙”和永吉、永八公路美丽乡村示范带,形成“点上更加出彩、线上更有风景、面上更显美丽”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4.突出农环整治 提升“美丽”质量

--城上村村庄整治成果展示

围绕美丽城上、干净城上总目标,纵深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在城上村落地生根,有效清除了“脏乱差”,建立了“清净美”,提升了“精气神”,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累计拆除农村危旧土坯房面积37000平方米,蓝色铁皮棚、铁皮屋3200平方米;开展“清洁工程”,累计清运垃圾450余吨;170户农户完成卫生厕改造实现100%农户享有无害化厕所;深入开展“七改三网”,完成通村公路及入户路硬化共计9300米,改沟1790米,改塘960平方米,改房49栋14290平方米。  

 

 

美丽乡村扶贫工作总结例6

青原区以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产业化“三大”重点工作为抓手,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态势良好。目前,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突破14.2亿元,粮食播面33万亩,种植井冈蜜柚5.5万亩,绿色蔬菜播面6.6万亩,生猪出栏4.95万头,家禽出笼93.5万羽;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329家,家庭农场192家,创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其中省级5家)。荣获2016年度、2018年度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先进单位。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现代农业提档升级。注重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调优产业结构、推进产业扶贫等有机结合,2017年--2018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7万余亩,大力发展“六大”富民产业,形成了规模适度、业态丰富的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了一批优质大米生产区、标准化果蔬种植区和特色农产品发展区。优先选择贫困村实施农田标准化提升改造后,采取“公司+村集体+村民”等模式,统一流转土地,统一开发建设,统一集中管理,在富田、富滩、天玉等乡镇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和艾草、油茶特色种植等项目,推进产业扶贫,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8年全区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提质升级,富滩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8年争取到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园区企业和周边村庄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一区八园”建设,天玉、富田2018年又申报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省级现代示范园达到3个,成为全市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最多的县(市、区)。

(二)生态品牌更加凸显。突出青原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坚持品牌化建设与产业标准化生产相结合,主动融入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和可追溯体系,现保有“三品一标”农产品21个,其中获有机农产品认证3个,“井冈绿宝”创建为中国驰名商标,井冈蜜柚多次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展销会金奖,青原农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及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2018年创建为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区域农产品运营中心和益农信息化57家,2019年创建为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

(三)休闲农业全域推进。深入挖掘青原的自然资源和产业特色,以全域旅游新景区为引领,快速发展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在富水河风光带和青东公路沿线建立了休闲农业基地180余个,美丽休闲乡村20余个,打造集诗画山水观光、生态田园休闲、古村民风体验于一体的多彩田园风情体验带。在2016年创建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了休闲农业品牌创建,创建全省休闲农业十大精品线路1条、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4个、全省十佳美丽休闲乡村1个、全省十佳休闲农庄2个、星级农家乐2个等,休闲农业品牌数量居全省前列。

(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厕所革命等“五大”系统工程为主要内容,实施了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项目,力争全市率先实现圩镇污水处理、圩镇厕所革命、圩镇垃圾终端处理“三个全覆盖”。突出美丽示范创建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按照“四年任务三年完成”目标要求,着力打造河东浒岗、文陂大贤等2个特色村点和201个标准村点,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提前一年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域覆盖。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打造了东固敖上、新圩璋塘等一批生态宜居村落点,荣获2016年度、2018年度全省农村清洁工程先进县(市、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不够,乡镇(街道)和村组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抓宣传推广工作经验不足,群众环保意识较为薄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共建参与度不高,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后期持续维护压力较大。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整体推进力度还不够,部分村、组仍未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分村点建设进展缓慢。

二是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今年多场暴雨洪涝灾害影响水稻、蔬菜等主导产业发展,造成农作物损失惨重。全区农产品加工水平较低,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实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较少,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目前处于招商阶段,未启动建设。

三是产业扶贫带动辐射能力不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产业支撑,村级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对产业风险评估不足,农业发展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投入不足,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业整体效益较低,部分扶贫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上半年农业经营主体因灾损失巨大。

三、下一步建议

(一)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规程和相关单在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责任,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齐抓共管机制。抓好河东浒岗、文陂大贤两个特色村点建设和201个美丽乡村标准村点的“七改三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项目后续扫尾工程,在乡镇核实工程量、完成前期项目验收的基础上,尽快与中铁四局、上海建工集团签订补充协议,同时,建议早日明确责任主体和管理办法,完善改善人居环境项目。

美丽乡村扶贫工作总结例7

一、加大入户走访宣传力度,确保扶贫政策扎根人心

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每月3次入户宣传2018年扶贫政策和党的精神,宣传打黑除恶政策,散发《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引导他们“解放思想、脚踏实地、勤劳致富”,通过政策引导、合作社带动、技术培训、乡贤会能人影响等手段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动力,提高自身发展的能力和积极性,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贫困面貌、改善自身处境。

二、制定规划,压实责任

按照昔阳县2018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动员大会会议精神,会同村两委及全体村民代表研究制定了《2018年前东峪村脱贫巩固提升行动计划》和《前东峪村乡村振兴三年脱贫巩固提升规划(2018—2020年)》,并以红头文件下发。驻村工作队严格按照要求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严格落实驻村帮扶责任制,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通过乡村振兴计划,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发展思路,按照计划稳步推进饮水设施工程更新、红白理事会、日间照料中心、街心广场等工程。致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村民内心修养和精神面貌,逐步打造“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三、开展脱贫摘帽反馈问题的整改

(一)是农村人才短缺,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村两委积极联系在外能人组建乡贤会,为村里发展献计献策。

(二)是产业扶贫还存在小、散的问题。去年以来中药材种植产业项目:种植300亩柴胡、550亩连翘、板蓝根300亩,涉及贫困户104户,由于技术、气候等多种因素的不利影响,造成板蓝根当年收益不好,但柴胡和连翘目前长势良好;鑫晨峪合作社山羊养殖联接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47户,目前,厂房已完工。村级集中光伏发电项目:实现集体经济零突破,带动贫困户20户。

(三)是健康扶贫“双签约”后续宣传服务有待加强的问题,要求严格执行健康扶贫“双签约”的有关规定,采取印发材料、制作版面、开办专题广播、上门入户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各项政策,进一步提升覆盖率和知晓率。

(四)是有的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我们以党的十九的精神为指针,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员村民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好、用活各项帮扶政策,通过诚实劳动、辛勤劳动持久实现家业兴旺。

四、完善基础资料,做好动态监测

驻村工作队严格按照县委每月脱贫攻坚工作要点,稳步推进工作,完善《脱贫手册》、一户一档基础资料,健全规范2017年考核整改建档立卡调整和第二季度贫困人口动态调整相关资料。完善监测机制,对已脱贫人口跟踪监测,强化相对脱贫户、贫困边缘户后续帮扶,防止“刚越线,又返贫”。继续稳定原有各项扶贫政策,确保“脱贫不脱政策”。

五、全面推进“五洁净”“六要六有”达标工作

根据晋中市脱贫攻坚领导组《关于深化“五洁净”“六要六有”达标工作确保脱贫质量的通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推进“五洁净”“六要六有”达标行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和帮扶责任人,树牢目标意识,围绕巩固、提升全村脱贫攻坚成果这一总目标,层层传递压力抓好落实,聚焦工作短板,明确重点任务,做到心中有数,着力解决鳏寡孤独等特殊贫困人口的具体问题,帮助他们清理垃圾、清扫房屋、清洗被褥、清理杂物,倡导勤洗脸、勤洗脚,勤洗头、勤理发、勤刷牙、勤换衣;把推动“五洁净”“六要六有”与拆违治乱提质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农村环境整治相结合,努力塑造前东峪村美丽宜居新形象。圆满完成了“五洁净”“六要六有”达标验收工作。

美丽乡村扶贫工作总结例8

龙冈畲族乡和三坊乡都是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的贫困乡镇,属于名副其实的“老少边穷”地区。

龙冈畲族乡总人口1.5万,分布在11个行政村144个村民小组,现有10个行政村、136个村小组不通水泥路,全乡移动信号覆盖率只有20%,贫困人口达4000余人。三坊乡地处永丰县西南部,与吉水县、青原区接壤,全乡总人口6068人,交通设施严重滞后,全省最后一条未改造S223省道穿境而过,4个行政村63个村小组均未通水泥路,2两个省定贫困村,仍有贫困人口974人。

雷芳深知,要消除贫困、实现同步小康,扶贫开发是重头戏,而摸清底数、理清思路则是推进精准扶贫的关键环节。不管是初到龙冈畲族乡担任副乡长分管扶贫工作,还是在三坊乡任乡党委书记统管全乡,她都喜欢走访调研,了解当地特点和优势,以因地制宜地制定扶贫措施。

在实地调研基础上,雷芳理出了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和产业扶贫齐头并进的扶贫攻坚思路,向乡党委、政府提出了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挥资源优势,培植特色产业;依托项目支撑,全方位推进扶贫开发;强化科技培训,提高群众素质等。她还亲自拟定扶贫开发重点项目,成立乡扶贫开发工作组,自己担任组长。

汇聚合力吹响帮扶新号角

面对贫困落后的乡情实际,雷芳深深认识到要想让当地群众过上富裕的好日子,仅靠村民的艰苦努力难以实现,必须争取国家扶贫开发项目和各级单位的帮扶。于是,雷芳积极主动向上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请示汇报,多次与省市县扶贫部门协调,把重要扶贫项目列入规划盘子,多方位争取扶贫资金和相关部门挂点帮扶。

多年来,在雷芳的努力下,由省扶贫办、省水利厅、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等一批省直机关单位定点帮扶龙冈畲族乡和三坊乡,其它省直单位虽不定点帮扶,但项目资金纷纷倾斜,省直机关单位的各位领导带着感情到山区小乡攀穷亲、出资金、引技术、输人才。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雷芳争取到贫困村整村推进工程、新农村建设、公路建设、小农水建设、校舍建设、移民搬迁、产业发展项目50多个涉及8000多万元。

在龙冈工作的9年间,雷芳协调省交通厅支持新修了80公里的通村水泥路、70公里的通组水泥路;实施农网改造二期工程,全面消灭了断头路和无电村;争取省水利厅项目资金近3000万元,完成 17.4公里长的孤江河防洪治理、圩镇万人千吨自来水工程、3000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新建校舍10所;新建移动机站8座。2012年,龙冈乡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建新学校、组组通水泥路、户户通自来水、人人覆盖移动信号的夙愿。

在三坊乡工作不到一年时间,雷芳全力推动全省最后一条未改造的省道S223“古高线”二级公路改造项目动工,2014年年底全面竣工通车;半年时间内完成投资近400万元,修通了丁坊村至罗坊村8公里长的断头路;筹资300余万元完成了圩镇升级改造一期工程建设及宗溪村匡韶美丽乡村建设;争取50万元完成了省级贫困村丁坊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这些项目的完成,让三坊乡贫困落后的面貌得到很大改变。

雷芳在积极争取外部帮扶的同时,特别注重山区群众的自身“造血”功能。在龙冈乡,她引进万功山油茶有机食品有限公司落户县工业园区,新建高产油茶示范基地1000亩,并将龙冈9万亩油茶山设为万功山茶油的定点原材料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使全乡传统支柱产业焕发勃然生机,山区贫困群众产业收入大幅攀升。

在三坊乡,雷芳走访了大量农业产业基地、发展大户,为谋划三坊农业产业发展殚精竭虑,为从事产业发展的农户支招出力。下坊村食用菌种植户出现资金问题时,她亲自出面帮助协调产业贷款问题;当得知高山红果合作社有意向发展蓝莓产业时,她十分关心,并安排干部帮扶,为合作社流转土地100亩,带动8户贫困户种植蓝莓。在她的努力下,2013年三坊乡有序流转土地1600多亩,新办家庭农场8个,新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1个,新组建种植协会1个。全乡先后建设了1000亩药材、200亩井冈蜜柚、200亩珍贵楠木、100亩蓝莓种植、200亩高产油茶等8个农业产业基地。通过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抱团闯市场,贫困群众收入不断增加,贫困人口逐步减少,2013年该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80元,较上年增长了20%。

部分群众深居大山,思想落后,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基础设施改造成本高、难度大,移民搬迁是一条有效途径。

2006年,龙冈在全县率先启动移民搬迁工程,将全乡各村边远的少数民族群众搬迁安置到圩镇,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雷芳争取省扶贫办扶持,在圩镇集中建设民俗文化村,并配套建设民俗广场、团结会堂等设施,使“民俗文化村”成了全省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的一张靓丽名片。截至2012年底,全乡共实施移民搬迁350户、1500余人。在三坊乡,雷芳按照一村一个集中安置点的要求,完成180户、800余人的移民搬迁工程,4个集中安置点全部开展了新农村建设。

通过移民搬迁,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彻底改善,收入来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有效转变,真正做到“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情系百姓树立党员新风尚

美丽乡村扶贫工作总结例9

1、强力推进“六边三化三美”行动。完成省级交办“两路两侧”、“四边三化”问题清单7个,市级问题清单409个,县级清单402个,乡镇(街道)自查清单1850个,省市级交办任务完成率为100%,县级交办任务完成率为95%,乡镇(街道)自查任务完成率为70%。重点建设高速公路沿线以及入__通道的__村、__村、__村、__村、__村、__村、__村等“5+2”精品村。共拆除“六边”区域可视范围内各类违法广告2313块(条),面积9250平方米,清理牛皮癣10890处。集中组织自拆助拆违法建筑782处,累计拆违24万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754处;改造或拆除菇棚530处,共8.9万平方米。

2、加快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建立路段长、街长和弄长管理机制,分别由县领导和各部门单位负责人担任,负责辖区的全面整治工作。在美丽乡村风景线沿线__村、__村等建设景观节点15个。按“处州民居”的风格,推进风景线18个村庄农房外立面改造,完成改造3467户,111万平方米,超额完成总工程量。抓好公路绿化,种植大乔木4000多株、小乔木39000多株,种植灌木和花球40000多平方米,建设花坛150处,共4000余平方米。

3、落实“5+2”帮扶机制,建设精品村。县委书记联系的__村完成公园建设90%,村便民服务中心内部装修,公厕瓷砖铺设,实行垃圾减量化处理,完成通村桥梁建设和村委综合楼道路两侧花坛绿化,五彩稻田水稻种植,瓜果长廊建设,花样农家创建等工作(外墙搭设花篮);__村完成竹海公园、古树公园等观光休闲亭4个,建设游步道900米,鱼塘边砖砌花坛及绿化300平方米,建设观光鱼池6个以及湖边(鱼塘)古建景观长廊,发展农家乐22户,启动800多平方米的中心广场建设。县长联系的__村完成一期新村路面硬化、排水管网、村内绿化施工设计、环村道路基础工程建设以及新村各景观节点初步效果图设计。新村二期道路硬化项目已完成,面积10000多平米;第三期建房基础工程、老人照料中心基础工程已完成,老人照料中心项目主体建房工程实施中,便民服务中心基础工程已完成,主体建房工程施工中。其他县领导联系的精品村整合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各类项目顺利推进当中。

4、加快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15年省里下达我县143个村、16380户的治理任务。我县总结2014年治污工作经验,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按照省、市时间节点安排,有序、有力、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143个项目村全面开工,完成投资1.33亿元,建成污水处理终端180个,铺设主管29950米,铺设支管61460米,铺设接户管166160米,农户接入16480户,安装检查井和清扫井2095个,实施农村卫生改厕5873户。

5、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首批__重点村完成项目建设并通过验收。第二批__重点村河道整治已完工,景观道路拓宽至13米,人行道完成35%,省保单位“卢福庙”维修工程顺利完工,村口文化广场、__溪景观提升、道口游园、__等工程进入项招投标程序。__重点村实施沿线房屋外立面改造,完成外墙喷砂8万平方米,铁艺花架安装2000米,樟子松护栏安装1900米,各类花艺摆放2500盆,水墨墙画1500平方米,店招牌安装100平方米。其他电信、电力等网线迁移、环村绿化、接待中心、渔人码头、界碑等工程紧张施工中。另外的13个一般村的项目正有序推进中。

(二)发展美丽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全面实施第二轮24个特扶项目建设,完成投资4.8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2%,其中省特扶资金报账1.67亿元,报账率83.5%;启动6个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建设,实现农家乐直接营业收入6434万元,同比增长33.5%;完成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6432人;实现农村电子商务销售收入3.1

2亿元;全县来料加工点271个、经纪人240人、加工队伍稳定在3万人以上,发放加工费2.2亿元。预计全年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3000元,增幅10.5%,低收入农户现金收入8100元,增长18%。1、全面完成“消除4600”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全面消除农村家庭可支配收入4600元以下低收入群体的贫困现象列入县政府2015年十件实事之一,做到早部署、早落实、早完成。通过产业扶贫、结对帮扶、政策兜底、社会扶贫等扶贫帮困措施,实施精准帮扶,合力推进人均纯收入在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的脱贫工作。全县共发放保障资金1327.5万元,安排扶贫切块资金667万元,累计发放小额扶贫信贷贷款1765万元,消除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6916户15107人,全面完成了“消除4600”工作任务。

2、深入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续建的__新村、__、__等安置小区加快建设进度,__新村一期安置房申购工作有序进行。制定出台了《__县深入推进生态搬迁扶贫改革试点方案》,对选择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的搬迁农户实施分类补助。全年完成农民异地搬迁任务677户2072人,其中整村搬迁682人。

3、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总结__和__艺农家乐综合体创建经验,安排资金加大对__、__、__等农家乐综合体的创建力度,建立了县委书记和县长联系制度,加快了__和__农家乐综合体的创建进度。建成__“溪岸图”、贤良“懒猪窝”等一系列主题民宿,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点赞。全县共有农家乐特色村(点)19个,星级农家乐民宿经营户(点)110家,床位900张,餐位10338个,从业人员887人。全县农家乐共接待游客132.86万人,同比增长37.8%;直接营业收入7985万元,同比增长33.73% 。全年共举办贤良亲水季等民俗体验活动20余场,乡村旅游迸发勃勃生机,农家乐民宿经济成为我县农村发展的亮点和农民增收的重点。

4、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继续加大“菇乡师傅”、农村电子商务、来料加工等培训力度,利用农村文化礼堂、村会议室等资源,积极创建第一批19个“农民讲习所”,对生产型、经营型农村实用人才、农业种养殖户、留守农民等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6432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417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165人,农民普及性培训3850人。

(一)“六边三化三美”协调推进难。群众作为主体的参与意识不强,给“六边”区域的整改任务带来较大的压力,洁化、绿化、美化后的点位容易反弹;资金紧缺问题突出,现有的县财政要保证全面推进“六边三化三美”工作资金有困难、压力大,美丽环境催生美丽经济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施工难度大,建后运维管理不到位。一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涉及设计、地形图测绘、预算、财审、招投标、物资采购、施工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程序繁杂。二是政策处理、部分设计与现场情况不符等问题的出现,影响工程进度。三是建后运维主体住建、环保等部门还没真正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后日常维护、水质检测等纳入工作范畴。

(三)古村落保护与农户生活改善的矛盾突出。农民向往城市与生俱来,做为农户本身生活需求来讲,房屋破旧,屋内光线不足、阴暗潮湿、房间窄小、无卫生间、无洗澡间、布局不合理等情况,不适合现代居住生活要求,为改善居住条件,相当一部分居民在原址进行改建或新建,一些砖混结构房屋的出现在所难免。

(四)农家乐综合体(民宿)发展基础薄弱。受交通和区位等因素制约,我县农家乐综合体(民宿)存在起步晚、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按照农家乐综合体(民宿)的高标准、高要求,具备创建雏型的点不多,要以现有的条件打造功能齐全的农家乐综合体(民宿),难度较大。二是工商、民间资本参与少。目前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工商、民间资本参与农家乐综合体(民宿)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后继发展乏力。

(五)农民增收任重道远。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连续7年实现两位数的较高增长,但新一轮扶贫,我县有扶贫重点村222个,低收入农户23588户59721人,今年虽然全面消除了46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但我县农民的增收渠道仍然不多,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正常增长机制,每年要达到增长10%左右的目标要求存在一定的困难。

2016年,__农村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美丽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施精准扶贫,为建设中国避暑胜地,加快打造“寻梦菇乡、养生__”作出贡献。

(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1、深化“六边三化三美”行动

(1)重点落实市里交办任务整改销号。根据市委、市政府“六边三化三美”工作“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检查、一月一点评、一月一核查”交办任务清单,全县上下以高度政治责任感狠抓整改销号工作,明确每个整改项目责任主体、责任人和完成期限,确保整改任务圆满完成。

(2)深入推进“六边”区域洁净专项行动。结合“洁净乡村”、“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无违建县”创建等工作,组织力量深入开展“六边”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全面清除公路、景区和河道垃圾,达到“六边”洁化的良好结果。进一步完善“六边”区域卫生长效保洁机制,明确人员、经费和管理制度,防止整治效果出现反弹。

(3)重点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及精品村。打造县城至__镇__村、县城至__镇__村2条美丽乡村风景线,推进S329__线省道,__3条乡道的沿线整治工作。深入推进__村、__村、__村、__村、__村、__村、__村 “5+2”县领导联系帮扶村等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并推进__村、__村、__村、__村、__村、__村等6个村要按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的要求进行建设。

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2016年,我县将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属地为主、规范管理、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基本原则,计划完成66个村、8190户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到年底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90%以上,收益农户80%以上,建立起以县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为管理主体、村级组织为落实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的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体系。

3、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工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坚持科学发展。一是做好首批重点村__村及屏都街道洋背村、__镇__村、__乡__村等3个一般村项目省级验收工作。二是加快__村、__村、杨楼村等3个重点村和黄皮、__、葛田等10个一般村项目进度。三是强化建后经营管理与发展,将盘活古村经济做为历史文化村落建后经营管理与发展的重点,加大

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发展民宿、农家乐、古村休闲旅游、民间工艺作坊、乡土文化体验等历史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四是积极组织申报2016年度省级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村落重点村和一般村。4、花样农家创建工作。根据《中共丽水市委办公室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花样农家”创评活动的通知》(丽委办发[2014]37号)文件精神,紧密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通过宣传发动、创建典型、示范带动等措施,全力打造一批花团锦簇、花开四季的新农家—“花样农家”。2016年度,评选乡镇(街道)级花样农家500家,县级精品“花样农家”50家,推荐评定市级精品“花样农家”10家。力争到2017年,全县5%左右的家庭打造成为“花样农家”。

(二)扶贫开发工作

1、精准扶贫,做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以低收入农户是“哭了”还是“笑了”为标准,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扶贫力度,精准扶贫,切实做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

2、深入实施第二轮特扶项目。认真编制好2016年特扶项目实施计划,确保规划的25个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同时,结合我县实际,积极谋划好下一轮省特扶项目。

美丽乡村扶贫工作总结例10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按照“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和“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的要求,遵循美丽乡村建设“八不八多”理念的工作思路,以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动农民群众,帮助指导农民群众解决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将驻点村建设成产业旺、农民富、环境美、班子强的文明祥和美丽乡村。

二、主要任务

1.深入广泛宣传动员,切实增强农民主体意识。帮扶工作组要以巩固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为重点,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加强指导服务,努力提高新常态下“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采取召开村民会议、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宣传中央及省、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措施,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市、区美丽乡建设的部署上来,使广大农民群众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工作目标和建设方法,明确自身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责任、义务,树立自信、自助、自立、自强、自建的观念,激发农民群众的内在动力,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2.大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提升建设水平。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实行“一次定点、一次性规划、两年建设”,围绕中心村建设得“有质量、显特色、传文脉、提品位”突出抓好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栏、改塘、改沟”“七改”及电力、广电、电信网“三网”建设、垃圾污水处理、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村庄文化建设等方面,最终实现规划优化、道路硬化、饮水净化、卫生洁化等“十化”目标。大力开展文化示范村“8+Ⅹ”创建活动,注入文化元素。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农村清垃圾、清撂荒、清违建“三清”工作为抓手,广泛发动群众,强化工作措施,加强督促检查、建立长效管理,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农村清垃圾活动,集中时间开展综合专项整治,规范农村垃圾处理方式,大力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为主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队伍建设,保障资金投入,完善工作机制,减少垃圾污染,建设清洁家园。认真抓好农村清撂荒工作,坚决纠正和切实解决农村承包耕地管理中出现的弃耕撂荒、毁损耕地等现象和问题,依法保护农村集体和农民合法权益,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推广节肥、节药、节水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建设清洁田园。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抓好农村清违建活动,加强日常巡查,严格责任追究,堵疏结合,加大农民建房管控力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有效遏制农民违章建房势态。

3.积极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切实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持之以恒发展壮大特色富民产业。进一步壮大井冈蜜柚、绿色蔬菜、花卉苗木等富民产业规模,认真实施“老乡工程”,强化技术指导和苗木供应保障,提高建设质量;巩固提升原有示范基地;着力推进城郊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抓好蔬菜标准园建设,鼓励发展设施栽培,提升绿色蔬菜产业水平;继续抓好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建设,扩大规模,强化管理,提高效益。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着力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和专业大户建立一批千亩集中连片基地,形成规模效应,改变“小而散”的局面。壮大特色富民产业规模。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重点围绕井冈蜜柚等富民产业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壮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规模,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和扶持办法,强化政策扶持和指导服务,实现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标,不断壮大发展数量和规模。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技物结合、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采取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模式,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服务。加快建立覆盖镇、延伸行政村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鼓励发展土地入股、土地托管、联户经营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4.大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切实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强村级干部思想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对新当选的村级“两委”班子成员进行轮训,提高政治素养和为民服务能力。推进村级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强化农村信息服务站、农村e邮服务站等基层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健全为民服务平台。建立基层党建项目发展帮扶基金,切实提高基层干部报酬水平,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反腐倡廉教育,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从严查处农村基层干部、贪污受贿,侵占、截留和挪用集体“三资”等腐败案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公共服务,办好农村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功能标准化建设,支持农村公办民营幼儿园建设,推进农村初、高中未升学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挖掘和弘扬庐陵传统文化,创新地方特色文化宣传进村入户形式,丰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卫生计生服务,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村计生管理和服务。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提高农村低保覆盖面和保障标准,落实统一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继续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评选活动,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等活动,凝聚向上、崇善、爱美的正能量。

5.全面推进扶贫攻坚,切实抓好“三个一”精准扶贫工作。全面推行“核定对象、因户施策、责任帮扶、限期摘帽”的精准扶贫新机制,逐户选择致富项目,安排帮扶资金,落实帮扶责任。加强贫困人口统计监测动态管理和贫困农户信息系统应用,做好“十三五”扶贫调研、动态监测扶贫对象变化和扶贫措施落实情况,确保扶贫到村到户的精准性、有效性、可持续性。推进基础设施扶贫,将贫困村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范围;推进产业扶贫,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和乡村旅游业;推进智力扶贫、劳务扶贫、保障扶贫,强化技能培训和务工对接,提高贫困群众低保、医保、社保及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就业、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继续实施“三个一”精准扶贫工作,确保每一户贫困户有一名干部、一个合作社或产业帮带人、一万元资金进行帮扶,采取因户施策,一户一策等办法。咬定“瞄准一个,减少一个”工作目标,力争年内减少贫困人口20%以上。

6.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帮扶工作组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化解群众内部矛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用好政策,动真感情,切实做好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保持和谐的社会环境。对帮扶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及时进行协商研究,落实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和措施。督促帮扶村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及时掌握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协助村“两委”把矛盾、问题处理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