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美丽乡村典型案例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0 16:02:07

美丽乡村典型案例

美丽乡村典型案例例1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概述

美丽乡村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念,到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提出10年左右时间,把安吉县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丽乡村。 从此后,“中国美丽乡村”的概念开始在国内普遍推广,除了浙江安吉外,江西婺源、苏州周庄、安徽西递、福建培田古村等二十余个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也相继加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行列。

从这些已经较为成功的“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可以大致总结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理念支撑,即在“美丽乡村”的方针指导下,获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二是这些成功实践“美丽乡村”的地方,都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大多数本来就是传统旅游景点,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地理优势。上述这两个条件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同时具备,因此要推广“美丽乡村”的建设理念,除了以这一理念为指引外,还需要充分挖掘自身现有的优势,并加以合理利用,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最重要的支撑。

“美丽乡村”这一概念的背景其实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在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都已经达到相当水平的今天,回过头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乡村,在理念上和可行性上都具有具备的较好的条件。

中国的有句老话叫做“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国在古代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历史存留和新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大多处在城乡结合部或是农村地区,在建设“美丽乡村”的理念下,这类水利工程是可以加以利用的有利条件。本文将就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利用水利工程及其开发模式展开探讨。

2、水利工程的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地位分析

尽管不同的乡村可供依托的自然、人文、地理千差万别,除了水利工程之外可供依托的还有名山大川等,但如果有水利工程可供依托,则水利工程在乡村开发建设中可处于基础性的地位。

首先而言,水利工程大多具有较大的建筑规模,大多具有较为直接的观赏价值,如宏伟的渡槽,大坝所形成的大型水库等,往往都具有进行旅游开发的潜力。因此水利工程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来说,直接提供了进行旅游开发的选择的可能性。利用附近的水利工程展开旅游开发这方面的例子是比较多的,例如浙江淳安千岛湖就是依托于下游新安江大坝这一水利工程所形成的大型水库,以水库为中心展开旅游开发,使之成为了全国闻名的旅游景点。而千岛湖附近的乡村也随这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得到了良好发展,成为符合“美丽乡村”理念的建设典型。由此可见,充分利用水利工程所形成的旅游景点优势将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其次,水利工程为“美丽乡村”的后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能够修建水利工程的地点,都具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这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后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水资源支撑,可以较为便利的提供市政供水、景观供水、建筑施工供水等。因此水利工程对于“美丽乡村”的具体建设事务可以提供物质支撑,因此也处于基础性的地位。

3、水利工程的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开发模式探讨

在“美丽乡村”的诸多定义中,“环境提升”、“产业提升”、“素质提升”、“服务提升”是四个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点。其目的是打造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产业特色鲜明、社区服务健全、乡土文化繁荣、农民生活幸福的新型农村。因此“美丽乡村”建设也属于一个区域现代化建设的范畴,应当从全局统筹的角度去考虑。就依托于水利工程展开“美丽乡村”建设来看,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规划。

3.1明确规划目的

围绕水利工程来展开“美丽乡村”建设,就应当在进行总体规划布局时突出水利工程的中心地位,以其为中心来展开规划。以水利工程为中心展开“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其他的以湿地、风景区来展开“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既是为了突出鲜明地方特色,也是处于环境保护的目的。失去了优美自然环境的支撑,污染的环境自然也就谈不上“美丽”。因此要围绕水利工程展开“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环境保护列为首要目标,尽量不对原有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以保持原生态为最佳方案。在做规划时就应明确所要建设的“美丽乡村”是何种类型,以水利工程为中心展开的“美丽乡村”建设,应突出“水”的特色,不论是水利工程本身,还是以水利工程所带来的其他地方特色,都应予以重点突出。

3.2因地制宜

水利工程的类型很多,可以从灌渠、渡槽、大坝、灌溉工程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给当地所带来的地貌改变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例如,都江堰水利工程既是防洪工程也是灌溉工程,新安江大坝所形成的千岛湖景区是大坝蓄水所带来的附属效益,而两个例子都属于水利工程,但在周围所形成的人文、地理环境却完全不同。因此,依托水利工程来展开“美丽乡村”的建设,因地制宜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只有因地制宜的利用水利工程所带来的附属社会效益,才能做到突出地方特色,而且让“美丽乡村”建设方案的具有可行性,而不是盲目的照搬其他地区的规划经验。

3.3明确“美丽乡村”的建设风格

“美丽乡村”的建设风格也是区别于其他“美丽乡村”的主要特征,不应该也不可能做到建设出完全一样风格的新农村。从建设风格上讲,要突出“水”的特色,并以“水”为中心来突出“美丽乡村”的美。就像已经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的苏州周庄、浙江乌镇、浙江西塘等,都是围绕“水”这一最重要的元素来展开的,而这一特色也成为了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美丽乡村”的最重要的特点。当以水利工程为依托建设“美丽乡村”时,也应当突出“水利工程”的特色,把水利工程的相关特性作为主要的乡村建设风格。

在选择建设风格时,如果要强调水利工程的宏伟外观所形成的旅游效应,把乡村建设成一个以旅游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农村,在建设模式上可参照黄山脚下的一些新型乡村的建设模式,依托旅游经济所带来的收入来作为乡村进一步现代化发展和环境美化的重要动力。这也是进行农村现代化建设中一种比较具有可持续性的建设模式。

如果水利工程属于不便于开发为旅游景点的工程类型,则最好借助于水利工程本身所带来的水资源方面的便利,以水文化为中心,注重对当地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扬。不论以何种名义来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发和建设,把农村建设成风景秀丽、适合于居住的环境才是最终目的,而不应当被“美丽”这一词所误导而走入歧途。优美的环境,良好的文化传承,本身就是一种美,不用另外再建设。如果达到了这一目的,就已经满足了“美丽乡村”的概念。

4结语

“美丽乡村”是近年来才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理念,也是比较热门的社会发展口号。这一建设理念已经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成为了“三农”工作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议题。要将这一建设理念落实到行动中,就应本着因地制宜的思想并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不拘一格的形式来实现,本文以依托水利工程为例展开探讨可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思路。

美丽乡村典型案例例2

大队充分利用农村超市、农商银行、乡政府门口等有LED显示屏的地方投放“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拒绝酒驾”、“一盔一带”等宣传提示语,提醒广大驾驶员拒绝分心驾驶、严禁酒驾、超员、超载,做到文明驾驶,安全出行。

美丽乡村典型案例例3

1.1本教学研究项目依托浙江省典型村镇三维仿真规划信息化平台模型,实现美丽乡村仿真场景漫游及规划信息化管理。着重研究在教学研究项目过程中采用的各种纹理建模方面的优化方案,包括纹理建模过程和烘焙过程的优化,以及开发软件平台自身提供的一些优化方案和优化技术。

1.2教学研究项目通过本地或者远程管理界面,对三维村镇规划

信息化平台场景中的个体信息进行交互,做到规划信息数据实时更新。

2.教学研究项目平台的开发流程

2.1三维场景模型的构建

浙江省美丽乡村三维虚拟现实教学研究项目组织与实施及开发流程的研究。教学研究项目首先是对单个美丽乡村模型场景的创建,通过B/S浏览方式进行整合。(1)教学研究项目的需求分析及相关数据收集与整理。通过课程组成员调查走访,合作单位直接提供等方式获取一手资料,再结合卫星地图,综合创建地形地貌。大量的建设贴图通过单反相机进行实地拍摄。(2)CAD总平面图的处理。通过测绘部门或者乡村相关职能部门获取的乡村CAD总图信息量大,对模型创建来说需要精简,然后导入3dsMAX软件进行场景模型的创建。(3)优化创建的模型,通过多种技术手段,精简三维模型面数等信息,确保在平台运行时的流畅。(4)村镇场景模型的烘焙。在目前虚拟现实场景中,通常都是由建筑模型在贴图、灯光等一系列步骤后进行烘焙(在Unity最新的5.0系统中,可实现实时光影,不一定需要烘焙步骤)输出到相关平台,这样能获得的视觉效果更佳。(5)在3DSMAX环境中直接导出并合并场景至相关虚拟仿真平台,可分为两种方式进行,部分静态模型的导出与全部静态模型导出,根据不同需求选择进行。

2.2系统功能的实现

系统功能的设计,包括虚拟现实引擎和相关技术的选择以及在应用中如何提高信息管理水平的研究。(1)创建相机及相机动画,在无人交互操作的时候,可以通过动态相机对美丽乡村进行飞行鸟瞰等预设。(2)虚拟现实场景碰撞属性的设置,默认可以直接把场景中的所有物体设置为碰撞体,减少工作量,但在实践中发现,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系统运算量大,执行效率较低,影响最终的运行速度。所以一般都是人为设置一个较简单的物体,设置碰撞后,进行隐藏操作。(3)创建特效与周围环境。教学研究项目可根据需求,设置不同季节及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模拟环境,对表现水景效果、蝴蝶飞舞等特效的制作,动态效果通过3dsMAX进行动作设定,导入到虚拟现实引擎进行后期处理。(4)村镇地图的导航制作。导航图的制作关键是要在3dsMAX平台中进行坐标的定位,确定坐标参数后,在虚拟现实平台中进行相关的参数设定。(5)美丽乡村数据库的创建。平台可以支持的数据库丰富,包括ACCESS、Oracle、SQLServer、MySQL等,虚拟对象与数据库的关联操作和数据库查询功能的实现是平台实现交互的坚实基础。(6)交互功能的实现。平台支持的交互功能众多,可能鼠标事件、距离、键盘等触发调用相应的响应事件,大量的交互功能还涉及到数据库的数据读写,这在本教学研究项目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7)教学研究项目。教学研究项目平台支持生成EXE可执行文件脱离平台环境单独运行,也可以到互联网络中进行网页浏览交互,本教学研究项目最终是通过生成单个的网络版本,通过WEB树形目录,把浙江省的各个村镇的三维虚拟仿真系统合成到大平台中。今后的研究中考虑使用跨平台支持效果更好的Uni-ty3D引擎。

2.3平台特点与特色

本平台采用Photoshop,AutoCAD,3DMAX等图形图像软件结合虚拟现实平成,脚本引擎功能强大,压缩率高,真实感强,沉浸感好,可嵌入音频、flash、视频、图片、网页。(1)平台仿真度高,区别于能流畅实现村镇的三维漫游功能,部分村镇信息查询等功能,满足决策者对美丽乡村规划功能的要求。(2)可以实时把画面用“虚拟相机”进行拍摄出图,能直观、精确、更大范围地展现规划设计方案,有效地提高规划审批决策科学性。(3)该系统作为公共服务平台,可通过二次开发,开放接口,扩展到经济、卫生、交通、应急、消防等领域。

3.教学研究项目平台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浙江省村镇共有1500多个,教学研究项目建成后,为浙江省美丽乡村规划信息化水平提升做出明显成效,也为浙江省乡村建筑数字化程度的提升做出重大贡献。研究成果专注于虚拟现实与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浙江省美丽乡村规划领域中研发和推广,目标是国内领先的村镇虚拟现实技术解决方案。教学研究项目能满足不同数字规划管理领域,不同层次决策者对数字仿真的需求。

4.平台的保障力量

4.1人员保障

教学研究项目分别由高校、企业与政府职能机构等三部分技术力量组成:教学研究项目主持单位高职院校在教学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采集村镇基础数据,利用研究小组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调查数据、采集可视化资料及到乡村管理部门查询资料,也为教学研究项目的完成打下坚实基础。本科院校为本教学研究项目提供理论支撑,在校的虚拟现实方面的硕士研究生,也参与到教学研究项目中,为教学研究项目提供了技术保障。

4.2资料保障

规划设计院作为合作企业单位,负责提供浙江省典型美丽乡村规划图纸。企业内部有较多的规划专家,可以对教学研究项目进行深度研究。提供一手资料,研究中的浙江省溪口美丽乡村规划方案就由他们提供,为该教学研究项目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4.3政策保障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委村镇建设专业委员会,对教学研究项目的推广提供政策上的扶持,所在的村镇建设专业委员会在教学研究项目研究中还负责对村镇管理者规划信息化方面进行指导。每年都会对浙江省村镇优秀规划方案进行汇编、获奖教学研究项目的收集整理,具有非常丰富的参考资源,对建设系统相关职能部门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便于教学研究项目具体实施过路中的运行与推广。

美丽乡村典型案例例4

美式乡村风格历来是对舒适、轻松的家居生活最好的解读,其优雅浪漫的风格与欧式的雍荣华贵分庭抗礼,毫不逊色。繁花烂漫的季节,大自然本身的蓬勃生命力最令人心动,何不感受一下美式乡村的迷人风韵和田园情趣。

关于美式乡村风格

一路拼搏之后的那份释然,让人们对大自然产生无限向往。回归与眷恋、淳朴与真诚,也正因为这种对生活的感悟,美式乡村风格给了我们享受另一种生活的可能。美式乡村风格摒弃了繁琐和奢华,并将不同风格中的优秀元素汇集融合,以舒适机能为导向,强调“回归自然”,使这种风格变得更加轻松、舒适。美式乡村风格突出了生活的舒适和自由,不论是感觉笨重的家具,还是带有岁月沧桑的配饰,都在告诉人们这一点。特别是在墙面色彩选择上,自然、怀旧、散发着浓郁泥土芬芳的色彩是美式乡村风格的典型特征。

美式乡村风格的色彩以自然色调为主,绿色、土褐色最为常见;壁纸多为纯纸浆质地;家具颜色多仿旧漆,式样厚重;设计中多有地中海样式的拱。

客厅饱满的绽放 耐人寻味

走进客厅,便可感受到一份浓浓的美式乡村风情,未经修葺的原木、石材等天然材质的朴素本质是打造美式乡村风情的经典元素,而大面积的榆木运用为乡村风情的绽放做足了铺垫,同时引入大量“怀旧符号”,让整个空间散发出历史沉淀后的平静与深沉。在家具的挑选上也充分考虑了和风格主题的贴合,定下这个基调之后,在诸多细节的处理上也做得尽善尽美,因此整个客厅看起来非常丰富饱满,耐人寻味。

老旧的装饰画柜映在阳光中,更显出几分古老和沧桑。式样厚重,具有浓烈的大自然粗糙质感,细节上却精雕细琢,焕发出一种丰富的美。

客厅的整体氛围是沉静而柔和的。土褐色地板带有浓重的美式乡村风格特征,布满花朵图案的布艺沙发色泽亮丽,散发着清新的自然气息。木质吊顶透出古朴的质感,而古典气质浓郁的水晶灯则带来一抹怀旧情绪。

吧台区位于旋转楼梯的侧面空间里,砖墙、酒柜以及吧台与吧椅都有着浓浓的美式乡村痕迹,木材原始的纹理和质感展现出原始粗犷的美式风格。两边两株高矮不同绿色植物搭配的错落有致,传达着蓬勃的自然与生命气息。

一面落地窗为客厅引入充足的自然光,碎花布艺沙发和红色窗缦格外优雅纯朴,木色环绕下的壁炉让空间散发出乡墅的清新气息,里面的圆木装饰富有精致丰富的层次感,绝对是美式风格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卧室书房中西混搭的融合

美式乡村风格的卧室是主人可以随意彰显个人品位与审美取向的场所,中式与美式混搭的冲突与融合构成了卧室的主要风格,在颜色的搭配上极为考究,浪漫的藤制家具将乡村风悄然送入。在书房里,混搭手法的应用成就了中式与美式乡村的包容,中式家具清风高雅,诉说着书房不同于他处的气质,窗帘壁纸的加入似在演绎红袖添香伴读书的佳境。

浓艳的红色床品搭配在黑色铁制床具上,显得大方、庄重,壁纸选用浅亮色,中和了色调。床头墙上的花朵装饰画依然延续浓重艳丽的风格,而窗帘也是棕色底色上缀有缤纷花朵,让整间卧室的气质更加彻底和完整。

简洁的白色吊顶让灰暗的墙纸显得素雅静谧,配上极具风韵的紫色布艺灯和床缦,载起一室的浪漫、温柔。浓厚的中式意味在以美式乡村风格为主的设计中并不觉突兀,反而有一种新鲜感。

碎花床品和窗帘活泼甜美,连同花朵造型的吊灯,一起营造出一派浓浓的田园风情。浅色壁纸渲染出淡柔、轻松的氛围,白橡木床具线条简单,高贵大方,正是美式乡村风格家具的主要材质之一。

有别于其他的书房,这间书房多了几分精致小巧的美。紫色窗帘与壁纸上的紫色花朵呼应,给书房带来浓重的浪漫气息,而木制家具和木地板将大自然的感觉挥洒得淋漓尽致。

餐厅厨房温馨的田园风情

餐厨空间是美式家庭交流、欢笑、驻足的主要场所。开放式的厨房一直都是美式乡村风格的首选。设计中延用客厅的榆木天花装饰,使空间具有连续性。餐桌椅、岛台以及橱柜门都是特别定制的,毫无现代科技的加工与修饰,以最原始的姿态展现真实本色。仿旧的地砖、砖石装饰的橱柜为空间注入了悠闲和轻松的情绪,花卉绿植自然是不能缺少的景致,勾勒出一个仪态多姿的空间。

厨房是完全的开放式,在地材和墙材的选用上,更突出了原始的感觉,尤其是由不规则方砖拼接起来的墙面,流露出浓浓的乡土气息。两面小巧的窗引入了充足的自然光,而随处可见的小花束仿佛刚从山野上采摘而来,不但看起来赏心悦目,而且连空气里都弥漫着清新和芳香的味道。

餐厅区的天花设计做了简单的层次变化,和古朴典雅的吊灯搭配着,庄重而和谐。墙面色彩选用低调的浅浅黄绿色,既有大自然的气息,同时又和周围的氛围相融合,不会太过刺眼。而有着粗犷纹理的木制餐桌餐椅则带着典型的美式家具风格,更添了几分美国式自由创意的精神理念。

砌砖搭建装饰的整体橱柜具有浓厚的田园气息,赭黄色方砖仿佛散发着芳香的土地,灶台上一道五彩缤纷的水果主题镶边让细节更加活泼动人,大自然的美丽触手可及。这套特别搭建的整体橱柜不仅独一无二,与整体风格契合得丝丝入扣,而且在成本上也降低了投资,绝对算得上一举两得。

天台透明澄净 自在天地

天台的设计上,摒弃了一切繁冗复杂的元素,着力营造人和自然相对的惬意和轻松氛围。同时在墙面和地面的处理上不忘忽略和整体美式乡村风格的细致呼应,在这么一个透明澄净的天地,会不自觉的放下所有压力和烦恼,去感受专属于自己的那份淡然和宁静。若一家人欢聚在此享受天伦之乐,舒展的空间和宁静的氛围必将让其更加其乐融融。

别出心裁的斜坡玻璃吊顶让简洁的空间添得几分浪漫气息,后方一面墙选用褐色,彰显尊贵与稳重,墙上的两幅装饰画既有艺术气息又不乏清新甜美,恰到好处的互补着。在玻璃墙的围绕下,整个空间如一间玻璃屋一般优雅迷人。

两张米白色沙发可说是天台的绝对主角,厚重的质感让人产生依赖感,而米色又显得如此清雅亮丽。或坐或躺,或闲坐或小憩,无论相互谈笑还是独自静默,你都可拥有自己自由的姿态,舒展肢体间更是舒展自己的心灵。

刘磊

美丽乡村典型案例例5

一、抓改革。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今年是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最后一年,我们在严把质量关的同时,通过“周通报、月调度”、“奖先罚后”、“一对一包村指导”等工作方法,协调各乡镇和各作业公司,全力加快确权颁证进度。截止目前,我县应确权的456个村,开展确权工作比例为92%,完善家庭承包合同比例为97.8%,建立登记簿比例为97.8%,权证发放率为92%,综合完成指数为136%,确权数据已通过省级验收和农业部初检,在全省排名第7位,全市排名第2位。二是启动了以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为基础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献县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已制定下发,全县清产核资工作已全面铺开,目前进程过半,年底前可基本完成。三是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今年以来,我们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和有关规章制度,完善了相关工作程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流转指导价格。截止目前,全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7.3万亩,流转率达到45.6%,在全市排名第四位,提前完成了全年任务目标。四是今年以来,牵头起草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关于三区同建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献县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0年)》、《关于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农业农村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三农思想、扎实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推进三区同建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区工作方案》、《落实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空心村治理实施方案》等多个改革文件已制定下发,《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已征求完意见,近期常委会审议后即可下发。我单位承担的4项改革任务已完成3项,1项正在实施中。

二、抓示范。一是抓好河街镇周官屯、垒头乡沈于村两个三区同建示范区建设。目前,周官屯新型社区已建成楼房8栋,入住7栋206户;沈于村产业园区已投资0.8亿元,中医培训理疗基地已初步建成。二是美丽乡村建设。今年共安排128个村(含农场)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已完成118个,其余正在施工扫尾。通过三区同建示范区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我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造了样板,探索了路径,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三、抓整治。一是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自3月15日以来,按照省市部署,先后组织开展了环境卫生“攻坚月”、“提升月”、“百日攻坚”等活动,到8月上旬,全县501个村(含农场)基本完成垃圾集中清理工作,初步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营。在省市考核通报中,我县在全市排名第2位,《河北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为规范运行秩序,我单位牵头起草了《献县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暂行)》,分清责任,严格考核,以确保全县城乡干净、整洁的良好形象。二是努力做好改厕工作。今年上级分配我县改厕完成3000座。我们与县卫计局紧密配合,制定详细工作计划,认真宣传发动,目前已全部完成验收工作。三是抓好乡镇政府驻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目前全县18个乡镇,除乐寿镇驻地位于县城以外,其余17个乡镇政府驻地有8个已列入小城镇建设规划,其余9个为永久保留村,已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四、抓发展。一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今年以来,全县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种养加项目18个,总投资1.2亿元;省级龙头企业达到5家,市级龙头44家;新增农产品品牌13个,总数达到200多个。二是培育壮大新型农业农村经营主体。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9家,家庭农场132家,全县新型经营主体达到2041家。针对农业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政策业务水准参差不一、功利思想短期行为较重等问题,我们采取政策宣传、业务培训、树立典型、示范引导等方式方法,强化指导作用。目前,我县现有部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8家,市级25家,使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引入规范发展轨道。三是积极跑办引进扶持资金。今年以来,先后引进中央和省市上级扶持农业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资金1700多万元,促进了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和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五、抓稳定。今年以来,结合信访百日攻坚行动,我们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深入摸排,全面化解,大力调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矛盾纠纷,特别是针对确权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遗留时间长、矛盾纠纷大、调处化解难的问题,我们不等不靠,不推不拖,充分利用村情、乡理、县法等各级力量和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各种手段,不解决矛盾纠纷不罢休。今年以来,调处矛盾纠纷135件,其中省市县督办件8件,调处成功率64%,促进了农村稳定局面。在全省上半年纠纷仲裁考核工作中,我县获良好位次,在全省排名40位,全市排名第4位。

此外,完成了扶贫脱贫、防范农民合作社非法集资、固定资产投资入统、招商引资等责任目标。

美丽乡村典型案例例6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9-0008-03

1 精准扶贫的涵义

在我国,扶贫的主体是政府。政府通过政策支持、财政援助和其他方面的支持等举措帮助穷人群体,实现贫困群体摆脱贫困的目的。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要求创新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扶贫政策,加快实现精准扶贫,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力争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以来,中国贫困人口已经从1亿人左右缩减到4000万人左右,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系统思维抓顶层设计,以治本之策抓短板弥补,以改革办法抓难题破解,支持和鼓励全社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扶贫,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精准扶贫是相比以前的扶贫政策而言的。一般来说,精准扶贫是根据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不同类型,使用不同的贫困治理模式,是新阶段扶贫工作的重要措施,是精确的扶贫战略的实施。精准扶贫的本质举措集中在实现4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和脱贫成效精准[1]。同时,应该彻底分析不同对象的贫困原因,施以不同的具体措施,以缓解贫困,实现有针对性的扶贫效果。

2 精准扶贫视角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农村的全面脱贫是不可想象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美丽乡村建设是一块硬币的两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了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长远目标,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长期发展势在必行。

2.1 美乡村建设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渠道 文化遗产是每个国家独特的灵魂依托和精神力量,是重要的文化软实力,载体则是不同地区具有独特风情的魅力乡村小镇。国务院《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根据农村村庄治理特点,当地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进一步保护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古代遗址;要保持区域特性和传统文化的继承。美丽乡村建设应该建立在维护地方特色和农村文化创新的本质基础上,走出一条适合传承创新乡村文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道路。

2.2 美丽乡村建设是群众保护乡村文化留住乡愁的迫切愿望 一般来说,生活习惯和自然条件有很强的相关性,传统乡村建筑风格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紧密联系。加强保护和继承传统的村庄和传统文化资源,并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可以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充满地方特色的传统戏剧、民俗活动、传统节日等村落文化,深受当地人喜爱,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使人民受到教育,而且当地人民更容易接受。今天,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给农村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人口膨胀、资源破坏、交通拥堵和其他问题,更严重的是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和造成的损失,改变了地区传统的田园风格[2]。

2.3 精准扶贫脱贫有助乡村建设 总之,从整体和长远战略考虑,要有意识地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思考,在现在和未来都应该将之作为农村工作的主旋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美丽乡村建设是当地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人民的心声。在建设的过程中,除了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现代风格的延续,也需要注重农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减少乡村千人一面的现象,这样人们在他们住的地方就有更多的归属感和精神依托,从而使美丽乡村建设成为未来“美丽中国”的一个缩影。

3 精准扶贫视角下美丽乡村发展的具体路径

试点先行,逐步推进,是多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在工作中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美丽乡村建设也要借鉴这一经验,总体发展思路是“特色产业强村,现代科技兴村,生态环境建村,村党组织带村”。制定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规划”以及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一地一策,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卓有成效。

3.1 精心组织,打造特色产业型新农村 一是全面推进农业主导产业增产增效。引进优良新品种,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扎实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二是全面实施特色农业提升计划。加大扶持力度,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培育示范典型,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提高科技服务水平,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广使用“三膜”覆盖、塑钢大棚、温棚塑膜、喷滴灌、防虫网、秸秆沼气等多项农业“三新”实用技术。通过申报注册系列蔬菜品牌和无公害瓜菜农产品认证等措施,初步建立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形成“协会+农户”、“公司+农户”、“示范园+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三是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实施农业产业化跨越发展计划,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扶持优势产业、优势品牌,促进名牌产品产业化。

3.2 坚持村民为主,全力抓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建设 按照“农民积极参与,政府投资引导,政村合力推进”的总体思路,制定建设方案,明确建设内容,确定投资总额。在具体方法措施上,采取“示范引导、典型引路,区巷结合、整体推进”的方法进行。一是建立村干部包巷包户目标责任制,确立阶段性工作任务。落实“双三包”责任(包片、包巷、包户、包宣传发动、包清障、包管理);二是建立标准示范巷。先集中精力狠抓后院整治示范巷建造,通过示范巷带动整个村容村貌建设。三是发挥村务理事会的作用,利用“五老”成员等与村民之间的情感纽带,配合村干部做好工作。四是村干部、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率先响应,带头完成自家的改建任务。五是建立激励扶持政策,政府研究决定对村民自建的宅间道路、下水道、后院整治等项目实施补助。六是加大建设管理力度。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图纸、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四统一”管理方法。按此方法,对按标准施工、验收合格的户及时兑现补助资金,对社区住户新建或改建后院厨房的,必须申报批准,按标准施工。对未按批准建设的,下发整改通知书,签订协议,缴纳保证金,限期整改。为解决外出户和经济困难户的房屋整治问题,可由政府先拿出资金垫付,通过签订协议,亲属担保形式,统一施工。

3.3 著力提高村民文明素质和民主管理水平,加强软环境建设 为实现建设与管理的无缝对接,要建立村级组织监督管理,专业公司承包管理,社会力量参与管理,社区农户定责管理的“四位一体”卫生管理模式,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解决卫生管理问题。为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村部要建立文化图书馆,购买科技图书,免费供村民借阅,通过协会例会、现场会、培训班、科技下乡、“阳光工程”等多种途径,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在基层组织建设、民主管理方面:村两委要建立健全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明确村“两委”工作职责,规范民主议事决策程序。同时按照“四规范、一满意”的要求,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村务和党务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着力推进民主化管理进程。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事项,都要征求村民意见,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确定[3]。

3.4 宣传先行,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美丽乡村建设要依据自己的特点,充分调动村民的参与积极性。村里要组建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由一定威望的“五老”人员(即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村民组长、老村民代表)及科技致富能手等组成,下设生产发展、科技示范、文明新风、村容管理、民主管理等组,以协助村委会开展宣传动员和组织实施等工作。集中宣传、教育,使美丽乡村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营造出浓烈的舆论氛围。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转变思想观念,纠正“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的错误思想倾向。要加快乡镇文化站、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校舍安全、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加快实施“城区教育翻番工程”,有序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巩固和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加快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环境保护,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和美好家园创建工作[4]。深化人口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机制,推进人口计生群众自治,全面提高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水平。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强统计、气象、档案等各项工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继续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

参考文献

[1]潘帅.新常态下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美丽乡村典型案例例7

色彩运用

大地色是最重要的选择。大地色通俗讲就是泥土的颜色,所有褪色的黄、白、黑均是营造大地色场景最好的元素,代表性的色彩是橡胶色、蜂蜜色以及旧白色。

大地色体现秋季收获时的场景,较易表达两种感觉:一是沉稳大气:具有历史感、丰收的喜悦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不由得让我们对品味、爱好和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一是清爽素雅的感觉:反映出一种质朴而实用的生活态度。

空间特色

美式乡村风格,是美国西部乡村的生活方式演变到今日的一种形式,它在古典中带有一点随意,摒弃了过多的繁琐与奢华,兼具古典主义的优美造型与新古典主义的功能配备,既简洁明快,又温暖舒适。

美式乡村建筑风格主要依据于四个主要时期的建筑风格:古典时期的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风格,中世纪时期和现代风格。它没有过多的装饰,外部效果简洁诚实,新的结构技术的应用使其空间有了变化的余地。因此,美式建筑风格实际上是一种混合风格,不像欧洲的建筑风格是一步步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它在同一时期接受了许多种成熟的建筑风格,相互之间又有融合和影响。

总的来说,空间结构上具有注重建筑细节、有古典情怀、外观简洁大方,融合多种风情于一体的特点。

搭配

美丽乡村典型案例例8

XX县农业农村局

(2019年3月26日)

2015年,XX县被列入第二批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全省8个试点县之后,按照“需求导向、因地制宜、政企合作、机制创新”总体思路,立足实际,开拓创新,试点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作为全省利用益农信息社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商上行成效显著的典型在全国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工作会议上做典型交流,作为全县特色工作之一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议上作典型交流,作为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在全省数字农业培训班上做典型经验交流。一是覆盖广。在全县22个乡镇设立236个村级简易信息服务站与45个标准型信息服务站,在省级示范社与龙头企业设立5个专业型信息服务站,覆盖全县所有村(社区)的所有群众,实现了群众不出村就可以了解三农政策信息、展示销售农产品和享受各类便民服务。二是平台好。开通“XX县三农通”综合服务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广电网络电视首页,建立XX县三农通运营中心,实现电脑、电视、手机三屏操作,逐步培育成为区域信息服务品牌,有效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三是效益佳。目前,全县农村电子商务涵盖XX县芦柑、佛手茶、蔬菜、笋干、面线等特色产品50类500多种,产品销售全国各大城市,尤其是XX县芦柑、XX县佛手远销国外,2018年网络销售额达XX亿元。四是典型靓。在试点过程中,涌现出一批示范典型,如XX村益农信息社在2018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展示整省推进示范成效,XX村信息服务站被评为农业部全国百佳益农信息社,XX村信息服务站XXX被评为全国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员典型案例。

一、狠抓“七个一”,确保有序实施

从组织领导、工作方案、项目运营、服务平台、工作队伍和服务保障等六方面发力,确保各项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一是成立一个领导机构。为确保把信息进村入户打造成为“互联网+”行动在农村落地的示范工程,2016年3月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XX县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与任务分工,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制定一套工作方案。结合实际,2016年3月制定下发工作方案《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为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有力的保障。三是确定一个项目运营商。经过多方研究与商讨,确定了项目运营商,2016年4月签订运营协议、6月签订补充协议,2017年12月签订再补充协议。四是开发一批服务平台。建立XX县三农通运营中心,2016年6月开发“XX县三农通”综合服务平台,开通“XX县三农通”微信公众平台,2016年8月开发广电网络电视的“XX县三农通”首页,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完善平台服务功能。五是筛选一批信息站与信息员。2016年3月起,逐一调查筛选具备“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电脑与电视)、有宽带”条件、人流相对集中的站点,至2016年7月确定村级标准型信息服务站45个、专业型信息服务站5个、简易型信息服务站236个;挑选“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和互联网、有“责任心、沟通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信息服务站信息员50名。六是遴选一批服务商。积极与平安保险、移动、电信、邮政、农信社等多家服务商洽谈合作事宜,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目前已精心筛选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的平安保险公司作为服务商,还有多家服务商正在进一步接洽。七是打通最后一公里。依托“智慧党建+”云平台,开发建设了包括美丽乡村、阳光在线、便民服务、远程教育等四大版块的平台,将农业政务、农技服务信息、农产品商务、信息进村入户等内容通过电视送入农户家中,在全县所有美丽乡村的党员用户开通美丽乡村云平台互动功能;目前,全县已开通该平台服务的农村党员超过1万户以上,切切实实地推进农业农村信息进村入户。

二、狠抓“四提供”,推广三农服务

1、提供公益服务。积极推广“电话、电脑、手机”三位一体的“12316”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协助村民下载手机客户端,通过软件向专家咨询,共享了全省专家和政策、基地、品牌、市场、服务等资源,病虫纺治、农业技术、特色农业等服务,协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通过网络就能获得专家远程视频服务、农业技术培训、查寻农业政策、农业咨询、生产技术等信息,累计提供各类公益服务XX万人次,实现了群众不出村就可以了解三农政策信息、展示销售农产品和享受各类服务。

2、提供便民服务。为村民提供代缴通信费用,代办金融小贷、保险、票务、医疗挂号、社保、民政福利、惠民补贴查询、法律咨询等各类便民服务,累计提供各类全民服务金额XX万元,逐步培育成为区域信息服务品牌,有效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3、提供电商服务。提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及生活用品等代购服务;主动联系村民,成立乡村特色合作社,整合县里、村里的特色产品进行统一的推广和宣传,主动了解相关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市场供求信息,并做好信息采集上传到三农信息平台,帮助村民在网上销售农副产品,提供物流代办等服务,累计销售农副产品XXX万元以上,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4、提供培训体验。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培训,提供农业信息技术和产品体验,向村民传授网购和开设网店的经验、技巧,已累计组织各类培训50场次以上、受训3000人次以上。

美丽乡村典型案例例9

XX县农业农村局

(2019年3月26日)

2015年,XX县被列入第二批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全省8个试点县之后,按照“需求导向、因地制宜、政企合作、机制创新”总体思路,立足实际,开拓创新,试点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作为全省利用益农信息社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商上行成效显著的典型在全国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工作会议上做典型交流,作为全县特色工作之一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议上作典型交流,作为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在全省数字农业培训班上做典型经验交流。一是覆盖广。在全县22个乡镇设立236个村级简易信息服务站与45个标准型信息服务站,在省级示范社与龙头企业设立5个专业型信息服务站,覆盖全县所有村(社区)的所有群众,实现了群众不出村就可以了解三农政策信息、展示销售农产品和享受各类便民服务。二是平台好。开通“XX县三农通”综合服务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广电网络电视首页,建立XX县三农通运营中心,实现电脑、电视、手机三屏操作,逐步培育成为区域信息服务品牌,有效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三是效益佳。目前,全县农村电子商务涵盖XX县芦柑、佛手茶、蔬菜、笋干、面线等特色产品50类500多种,产品销售全国各大城市,尤其是XX县芦柑、XX县佛手远销国外,2018年网络销售额达XX亿元。四是典型靓。在试点过程中,涌现出一批示范典型,如XX村益农信息社在2018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展示整省推进示范成效,XX村信息服务站被评为农业部全国百佳益农信息社,XX村信息服务站XXX被评为全国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员典型案例。

一、狠抓“七个一”,确保有序实施

从组织领导、工作方案、项目运营、服务平台、工作队伍和服务保障等六方面发力,确保各项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一是成立一个领导机构。为确保把信息进村入户打造成为“互联网+”行动在农村落地的示范工程,2016年3月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XX县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与任务分工,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制定一套工作方案。结合实际,2016年3月制定下发工作方案《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为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有力的保障。三是确定一个项目运营商。经过多方研究与商讨,确定了项目运营商,2016年4月签订运营协议、6月签订补充协议,2017年12月签订再补充协议。四是开发一批服务平台。建立XX县三农通运营中心,2016年6月开发“XX县三农通”综合服务平台,开通“XX县三农通”微信公众平台,2016年8月开发广电网络电视的“XX县三农通”首页,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完善平台服务功能。五是筛选一批信息站与信息员。2016年3月起,逐一调查筛选具备“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电脑与电视)、有宽带”条件、人流相对集中的站点,至2016年7月确定村级标准型信息服务站45个、专业型信息服务站5个、简易型信息服务站236个;挑选“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和互联网、有“责任心、沟通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信息服务站信息员50名。六是遴选一批服务商。积极与平安保险、移动、电信、邮政、农信社等多家服务商洽谈合作事宜,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目前已精心筛选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的平安保险公司作为服务商,还有多家服务商正在进一步接洽。七是打通最后一公里。依托“智慧党建+”云平台,开发建设了包括美丽乡村、阳光在线、便民服务、远程教育等四大版块的平台,将农业政务、农技服务信息、农产品商务、信息进村入户等内容通过电视送入农户家中,在全县所有美丽乡村的党员用户开通美丽乡村云平台互动功能;目前,全县已开通该平台服务的农村党员超过1万户以上,切切实实地推进农业农村信息进村入户。

二、狠抓“四提供”,推广三农服务

1、提供公益服务。积极推广“电话、电脑、手机”三位一体的“12316”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协助村民下载手机客户端,通过软件向专家咨询,共享了全省专家和政策、基地、品牌、市场、服务等资源,病虫纺治、农业技术、特色农业等服务,协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通过网络就能获得专家远程视频服务、农业技术培训、查寻农业政策、农业咨询、生产技术等信息,累计提供各类公益服务XX万人次,实现了群众不出村就可以了解三农政策信息、展示销售农产品和享受各类服务。

2、提供便民服务。为村民提供代缴通信费用,代办金融小贷、保险、票务、医疗挂号、社保、民政福利、惠民补贴查询、法律咨询等各类便民服务,累计提供各类全民服务金额XX万元,逐步培育成为区域信息服务品牌,有效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3、提供电商服务。提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及生活用品等代购服务;主动联系村民,成立乡村特色合作社,整合县里、村里的特色产品进行统一的推广和宣传,主动了解相关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市场供求信息,并做好信息采集上传到三农信息平台,帮助村民在网上销售农副产品,提供物流代办等服务,累计销售农副产品XXX万元以上,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4、提供培训体验。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培训,提供农业信息技术和产品体验,向村民传授网购和开设网店的经验、技巧,已累计组织各类培训50场次以上、受训3000人次以上。

美丽乡村典型案例例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感悟一

一、关于赴浙江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伟大思想创造伟大实践,浙江率先践行“两山”理论结硕果。浙江是红船精神发源地,改革开放先行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同志主政浙江期间,2003年就提出了“八八战略”(发挥八大优势,推进八大举措),提出发挥浙江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并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05年在浙江安吉调研时,第一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10多年来,这些重要思想理论在浙江大地结出硕果,成功打造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浙江标杆。浙江农村正初步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景、一县一品牌”的大美格局,农民人均年收入连续10多年在全国领跑,美丽宜居示范村部级试点和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总量居全国首位。

(二)“功成不必在我”、“一张蓝图干到底”,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方能成气候。在浙考察学习期间,很少看到标语,只见杭州市中心矗立了一个醒目标牌“接力实施八八战略,一张蓝图干到底”。浙大教授介绍,这些年来浙江就是这么干的,同志之后的赵洪祝、夏宝龙、车俊等省委领导也是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干,一届接着一届干。凭借这种境界和精神,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入手,到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之江两岸正绘就水清景美人和的美好景象。美丽浙江已成为世人瞩目的亮丽名片。

(三)重生态优先、综合整治,“千万工程”切入换新颜。2003年同志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过15年的努力,浙江通过乡村环境绿化、路面整治、立面外墙美化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垃圾分类、河道治理、生活污水处理等农村环境设施改善,以及“最多跑一次”等乡村行政效能的提高,全省已有2.7万个村完成村庄整治建设,占总数的97%。同时,将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化为生态效益和美丽经济,已成为产业兴旺、游人如织、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特色乡村、富裕乡村。

(四)重文创策划,用文化铸魂,美丽乡村内涵式旅游成品牌。浙江省乡村旅游注重文创谋划,讲好历史故事,散发人文气息,吸引各方游客,尚书干村是此中翘楚。该村六百多年前出了一位礼部尚书,尚书干村因此闻名。此后,尚书街、尚书阁、尚书台一系列景点应运而生。随后,该村深度挖掘,每年都举办尚书文化节,通过开展舌尖上的尚书文化、趣味农事活动、传统文化体验游、美丽乡村建设和经营交流等系列活动,不仅聚集了人气,提升了知名度,而且浓厚的传统文化,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实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旅游的融合共赢。

(五)抓融合发展,“五个乡村”、“八个互促共进”作法值得借鉴。浙江省是美丽乡村的首创地。近年来,浙江省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美丽经济、新型城镇化、社会建设、农村改革、美丽党建、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八个“互促共进”原则,创新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划引领的建设机制,在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等“五个乡村”为内涵的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

(六)强化组织、人才措施,美丽乡村、美丽经济快速发展有保障。乡村振兴首先是人才支撑。浙江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关键是人力资源开发得好,人才使用得好。近年来,浙江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明确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科技人员创业创新试点建设、推进千万农民素质提升、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等方面,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传统农业发展与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良性互动,创造了多种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经验、新典型。

二、关于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鄂州正值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建设江南美丽田园城市的历史时刻,结合赴浙江的所学、所看、所想,谈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坚定信心,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气魄和胸怀,往实处干,往实效处干。要坚决贯彻“两山”理论,焦点不散,靶心不变,久久为功。在确保农业农村绿色基调的基础上,推进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振兴,用一张蓝图统领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一是建议每年全市高规格召开一次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科学统筹,细致谋划,分段推进,一环紧扣一环,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在全市上下形成大抓、真抓、用心抓的工作局面。二是各地各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按照“条块结合,高效对接,科学规划,有序建设”的要求,形成全市乡村振兴“1+N”方案,在思想上同频,行动上共振。三是完善市区乡村四级乡村振兴考核机制,定期组织项目拉练,公布正反典型案例,形成工作“闭环”和责任“倒逼”,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努力把全市乡村振兴的“规划图”变为“实景图”。

(二)顺应大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发韧于农村的这场变革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四十年来农业农村现代进程的历史轮廓,以及乡村改革发展各项议程,充分说明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和拐点条件是城镇化的充足发展,浙江经验印证了这一发展脉络和相应规律,鄂州乡村振兴之路也须遵循相关规律和内在逻辑。在大格局、大趋势、大逻辑下做好城乡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首先,要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打通阻碍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梗阻,使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相得益彰,进而在资本下乡与农民进城之间形成置换机制,再向资本下乡与农民返乡的阶段转化,形成劳动、资本、技术和土地的优化组合。其次,在农村内部要大力实施价值提升工程,不断挖掘农业农村新的价值和功能,既注重新型经营主体,也尊重小农自然发展路径。围绕生态农业、农村电商、农村新业态和农旅结合等方面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要在产品供给、要素供给、制度供给上全面协同发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综合提升,以鄂州城市发展基础和临空经济转型发展的独特条件,助力“互联网+农业”异军突起。

(三)紧盯关键,以“独具匠心”的项目和设计,将文创规划设计贯穿乡村振兴始终。无中生有发展都市景观旅居农业,是补齐历史文化欠账,实现农业农村价值提升的重要抓手之一,这方面策划水平有多高实践效果才有多好。我市有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有得天独厚的好山好水好区位的资源禀赋,襟江抱湖枕名山,自然资源条件不比浙江差。但酒香还怕巷子深。在高质量完成《鄂州市乡村振兴战略暨城乡融合发展规划》编制的同时,如何确保各项规划能高标准落地?差的就是“包装”和文创策划,当务之急,要抓紧引进一批懂农村、有活力、有创意的农村文创策划运营团队,加强对我市重点村的项目化设计、包装和运营。目前此类人才相当稀缺,且大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我市应加快出台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政策,加速引进高水平、专业化的文创团队,担任美丽乡村的设计大师、创作大师和“吹鼓手”,让鄂州美丽乡村提档升级,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统筹力量,以“凝聚多方合力”的方法和路径,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乡村振兴是一项需要打持久战、统筹战、技术战的系统工程,要善于借势借力科学推进。一要巧借外力。全面收集全国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汇编成册,滚动刊播,并结合鄂州实际归纳分析,借智借力,分类推广,不搞“千村一样”。同时,要在武鄂黄黄协同发展中借力发力,营造自我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和环境条件。二要善聚内力。成立“全市乡村振兴指导委员会”,从统筹、农林、旅游、文化、科技、金融等相关领域,聘请专家组建参谋团、智囊团,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跟踪指导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三要形成合力。各相关单位有针对性出台相关支持政策、规划方案,重点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打通资金链、产业链、信息链、政策链和利益链,激活多元主体,激活多种要素,激活多级市场,共筑城乡命运共同体和企村利益共同体,形成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五)创新思路,以“超常规”的思路和举措,将鄂州率先打造成“两个示范市”。当前,全国各地正使出“浑身解数”大力开展乡村振兴,鄂州要走在前列,作出标杆,必须用创新的理念,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形成竞争优势。一是以超常规标准选配“领头雁”。以今年村“两委”班子换届为契机,扩大范围,不拘一格选准一批有情怀、有思路、有魄力、有带头致富能力的村支部书记,对于优秀的村支部书记,每年拿出一定比例享受乡镇副职经济待遇,完善激励机制。二是以超常规政策引育人才。尽快研究出台“一揽子”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作用发挥的“鄂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政策”,建强一支回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三是以超常规举措强化综合治理。大力实施“百塆示范、千塆整治”工程和“四个三”重点生态工程,注重地域特色,集中优势资源和资本,精心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创建一批示范性特色小镇和美丽宜居村庄,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四是以超常规力度加大扶持。抓紧出台支持农业农民金融扶持政策,设立“农村发展基金”,充分遵循市场规律,让更多实力雄厚的市场主体投入现代农业产业、旅游产业,让更多的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五是以超常规阵容打造“鄂州品牌”。集中宣传、创作优势力量深度挖掘鄂州历史文化,大力挖掘、讲好“鄂州故事”,按照“有故事、有LOGO、有创意、有特色、有品牌”的“五有”标准,将更多鄂州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景点、景观带建设及旅游产品开发之中,为美丽乡村注入文化之魂,这样的美丽经济才能更持久,更有魅力。

总之,浙江之行收获颇丰,虽然与浙江相比,我们仍有差距,但我们更有独特优势,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坚韧的历史耐心,久久为功,上下齐心,群策群力,科学规划,健康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定能以江南美丽田园城市展现鄂州版的现代富春山居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感悟二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中央会议上、在调研考察中,他多次就“三农”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此次集体学习前两个月,总书记就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

定战略、明思路、论办法,主席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重要讲话,为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乡村振兴,是关乎中国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国家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下的一项伟大工程,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下,正逐步成为现实,一步一步的向着目标迈进。

振兴乡村,聚焦三农,需要解决面对的问题很多,这时候就要严格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从上抓起,严格落实《乡村振新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行动纲领。实施乡村振新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最突出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显著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呼唤,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说,就是要切实把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应认识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在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同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样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乡村振兴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遵循国家策略,提高农村的经济收入是十分关键的,要想让农民提高收入,一方面是加强农业的帮扶和现代化农业作业的发展,让乡村的土特产有销路,打开市场。另一方面是可以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经济收入。在发展的同时,同样要贯彻国家的政策要求,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

国家重视农民,特设了农民丰收节,由此可以看出,国家重视农民的辛勤劳作,同时也为了农民的丰收带来了许多好的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同时也要保留绿水青山,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提高农民的收入。在此同时,农村也要大力引进发展需要的人才,引入资金,大力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化的特色农产品。同时在互联网的助推下,开拓网络市场,将市场扩大化。

要以科学、全面、实用、精准为原则,大力发展乡村事业,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要改革任务,落实好乡村振兴的计划,未全面实现小康生活努力,为了让乡村城镇共同发展努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感悟三

从行走中体味乡村田园之美,从思考中感悟集体经济之路。经过长达十多天的社会实践,亲自观察,走访思考,对集体经济发展有了颇深感悟。

乡村的振兴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努力,每一个先进富裕或有发展希望的村庄都有着一个或多个真正有心的人才,在青州圣峪口,五个年轻人真的只是靠着一腔热血与理想追求,带着建设家乡,振兴乡村的希望,回到村庄,集思广益,拧成一股绳,为家乡图发展。在栖霞,退伍军人理事长,带领全村妇女老人齐上阵,靠肩挑手凿,战天斗地,仅仅用了六个月的时间便在山上开辟出一条可以通车的道路,天堑变通途。在郑家庄,村支书真诚地和我们说到,乡村振兴需要人才啊,我们看到了村落的发展对人才的渴求,空心化日益严重的今天,村里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纷纷离开,村里几乎只有六旬以上的老人,再过二十年,乡村人才若继续流失,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些村落将何去何从,想象一下,可能很多历史悠久的村子都会面临消失的风险。

乡村的振兴根本的依靠不是外部的支持,而是内部的衍生与升级,我们看到了对知识分子的渴望,淳朴的村民他们也许不懂专业知识,但是他们有振兴乡村的愿望,建立起集体经济的形式,以合作社的力量解决个体解决不了的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的问题,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依托村级党组织的力量,推进土地流转与集中,将集体收入固定比例用于困难救助,公益事业。提升村民的整体福利,让村民留住乡愁。不让一个人掉队,广泛吸收全体村民,整合土地果园,让绿水青山变成百姓的金山银山。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村的力量也许弱小,合村并建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新思路,通过合作,我们建立起多村之间的分工,各取所长,促进共同的发展,从而促使整个地域范围的发展。集体经济靠的便是集体,通过大规模集约化,从而使传统的农业更加专业,更加现代化。有效的激活了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和村级发展潜力,整合管理,实现减耗,提质,增效,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

社实中的一个深刻感悟是,有时候我们听到的真的可能只是表面,只有亲身深入去观察,去问询才能获得最真实最可靠的事实,我们发现集体经济的发展的确有很大的阻力,我们也发现了众多困难,需要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强村富民同举,党建工作起到重大作用,村两委与合作社双向进入,实现合作社发展与村级建设共同研究,一体推进。

让农民这个职业有尊严是我们听到西杨村的支书深切的说道,当农村的医疗教育真正得到改善才能吸引村民返乡,在招远的大户陈家社区,我们看到了这种可能,我们的走访发现不只是空间上的变动,而且是一个时间上的推进,从初期到成熟,我们看到了一个可行的可复制的发展道路,村里基础设施兴建,医疗教育蓬勃发展,生态农业新六产,旅游业同时推进,重构田园的美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风民风明显好转,群众幸福感和生活指数连年提高。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被现代人重新追求,我们似乎看到了突破重重阻碍后的新农村,看到了蓬勃的生命力与新希望。看到乡村花开的呢喃,雨歇的峥嵘让乡村振兴,让乡愁更美。

乡村真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对于振兴的模式需要不断地探索,相信在可复制的集体经济的模式下,越来越多的乡村将趋于成熟,乡村振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实现。

行走了七八个村落,从广阔的平原,到崎岖的山地,从辽阔的田野,到飘香的果园,我们亲自走过,我们用心体会,我们深入思考,我们知道也许我们学识尚浅,但是我们更知道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们为了那份中国村落的乡愁,为了乡村的振兴付出我们微薄的力量,我们的脚步不会停止,我们也相信乡村在不远的将来会变得越来越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感悟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重点发展工业,并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制造大国”,但在农业发展上,投入较少,历史欠账太多。现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整体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中央站位全局,适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我认为我党作为工农联合政党,始终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正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体现,因为我党始终代表的是广大劳动阶级,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乡村振兴正是“初心之所在、使命之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