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土地规划与设计模板(10篇)

时间:2023-10-19 09:58:09

土地规划与设计

土地规划与设计例1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3-0033-02

0引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管理的“龙头”和依法行政的依据。目前全省各县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通过省政府批准,批准后的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是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之一,是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等行政审批事项的依据。基于GIS技术开发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能够对土地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审查,及时了解与掌握土地利用变化数量和空间分布规律,对于保持耕地总量和土地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系统业务需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系统开发的主要目标为管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成果以及规划修编成果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日常应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成果主要包括规划大纲、规划文本、规划图件和规划数据库等内容,规划系统能够将规划修编成果入库、查询、调阅、打印输出等功能。规划实施业务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征转用地审批、农村土地整治等。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农村土地整治在空间布局上都需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规划系统中需要以规划矢量数据为基础对征转用地审批和农村土地整治进行审查。

2 系统开发及应用环境

3 系统主要功能

3.2.1文档资料管理

文档资料管理功能主要进行文档的管理,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图件等各类规划文档,可实现对各类文档的存档,调阅,更新及打印输出。

3.2.2规划报表管理

系统支持根据选择的行政区代码,输出当前行政级别对应的各类报表。

3.2.3查询统计分析

数据查询分析统计模块包括数据查询、统计、分析三个模块,在这两个模块里提供用户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交互式信息查询,并且对查询结果可按要求的格式进行统计输出。

3.2.4成果数据输出

成果数据输出支持矢量数据导出,子库导出和汇总成果数据包输出。

3.3制图输出

规划成果管理菜单下的功能主要是对规划成果中的矢量数据、文档资料、图件、报表、元数据以及成果包进行管理。制图输出的主要功能界面如图3所示。

3.3.1符号管理器

系统拥有完整的符号管理系统,支持多种多样的图式符号库,它包含了编制各种不同类型地图所需要的大量图例符号和相关要素,可以提供用户编制符号相应标准或规范的地图。

3.3.2专题图图层信息配置

系统提供省、市、县、乡四级图件的标准配置,包括图层组成,图层显示顺序,图层的渲染字段及所使用的渲染符号库;修改现有图件的信息,添加或删除图层,改变显示顺序等。

3.3.3行政区及任意区域出图

3.3.4打印输出

将各种专题图件输出为常见的图件格式,并将图件保存到数据库中,支持各种专题图件的打印参数设置,打印预览和打印。

3.4规划辅助审查

3.4.1导入地块

根据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时间、项目所在行政区及经手人信息把项目地块导入数据库中进行分析,系统支持dwg、dxf、shp格式数据导入分析。

3.4.2审查分析

系统提供对项目地块进行建设用地管制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土地用途区)、农村土地整治是否符合规划分析,分析结果以报表体现存储。

3.5系统维护管理

系统维护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系统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字典字典设置、备份还原、元数据库管理等。

3.6系统常用工具

常用工具菜单下的功能主要是用于辅助系统操作的,包括数据库工具、数据交换工具、查询分析工具及其他辅助工具。

4 结论

系统实现了省、市、县各级规划数据存储、管理、查询、更新、以及成果应用的一体化管理,为土地规划管理的现代化提供辅助支持和必要工具,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规划审查的效率,提高了全省各级土地利用规划部门的管理水平,使全省土地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土地规划与设计例2

中图分类号TP315,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7-0104-02

土地整治就是要通过对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为农业生产提供完整的机械耕作、沟渠灌排、道路运输和林网生态防护等保障体系,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项目区内的耕地实现平整连片、道路畅通、渠系配套、林网完善的良好格局,从而在提高农田亩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增强防灾抗灾能力方面呈现出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土地整治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途径,从而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重要平台。

规划设计就是要围绕新农村建设抓特色,围绕农业基础抓特色,围绕生态景观建设抓特色,与当地地形地貌想结合,与当地水系道路现状想结合,与当地广大群众意愿想结合,对项目区内的道路、沟渠以及闸、桥、涵等建筑物进行规划设计和优化布局,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严格坚持“三个围绕,三个结合”,全面提高项目的设计水平和完善设计成果,为后期的预算编制、标段划分、工程施工及工程验收等方面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过程中,由于各技术设计单位出于对软件的掌握程度以及单位偏好等原因,在软件应用上不尽统一,就目前江西省土地整治而言,各单位主要运用MAPGIS软件进行设计。但由于对其功能、特点认识局限性,使得设计成果在工程量赋属性、工程量统计等方面存在不足。本文通过对MAPGIS与CAD或者其他各种制图软件进行深刻的比较和分析,并结合自身规划设计和软件应用经验,从而完善MAPGIS软件在规划设计中的技术应用,为当前土地整治中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积极的技术参考。

1 MAPGIS的功能及其在规划设计中应用

针对土地整治中的规划设计及整个项目的性质,MAPGIS的功能及其应用当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来看。从宏观上来讲,主要表现在对点、线、面的编辑和处理上,主要表现在现状地物与测量要素相衔接、规划设计的路沟渠、涵管、闸、桥梁等工程的布置。而微观方面,主要是对点、线、面文件中建设内容的属性赋值,以便设计之后工程量的统计、图面整饰及预算编制,甚至便于项目区标段的划分。

2 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量属性赋值不够充分

土地整治是一项全面且紧密联系的工程,而设计工作又是重中之重,设计不仅仅是图面的优化设计和合理布置,更重要的是要对各项工程尤其是最基本的工程具有明显的区分,比如沟渠的型号、道路的建设标准等。但从目前各设计情况来看,各工程的赋值不够充分,主要体现在属性值的遗漏,导出的属性值存在空值的现象,这势必会影响到后期预算编制和工程施工。通过对工程量及属性值的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应用技术的局限性,目前大多数设计单位主要是通过单个赋属性值,而非应用技术自动生成,这就会造成遗漏,甚至在工程量区分不明显的情况下会赋错值。

2.2 工程量统计不够全面

在规划布局完成之后,工程量的统计是开展后期工作之根本,能否保证工程量的全面性及准确性,将显得尤为重要。工程量统计的不全面主要包括在工程量内容和工程量数值两个方面。其中,数值的不全面主要是因为属性赋值的不充分造成的空值、错值,而工程量内容的不全面主要体现在一些建筑物的统计上,例如涵管、桥梁、闸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不但要统计其个数,还要统计出他们所处的位置等详细情况,如果人为的单个统计不但会增加工作量,而且也缺乏准确性。

2.3 同其他软件衔接不够

当前,土地整治主要是运用MAPGIS和CAD两种软件进行规划设计,通过对它们的功能、特点及应用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的理论了解和实践经验,我们不能片面的偏好于哪一种软件,而应该进行综合的应用。当然,应用MAPGIS制图需要从以CAD成图的测量图转换相关测量要素与二调结合,但毕竟衔接较浅,对大多数工程布局及工程量统计掌握不够全面。作为一个土地整治的设计者,应当充分运用两软件进行深刻的分析和运用,需对两种软件进行充分的衔接。

3 技术创新

3.1 工程量赋属性

要在MAPGIS中对每种工程量详细的、全面的赋属性,首先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分层,也就是对每个建设内容建立单独的文件,而当前大多数设计单位却将所有的建设内容全部放入一个规划的文件当中,区分不明显。本文工程量赋属性将以新建农渠为例。赋属性流程如下:

1)单独建立新建农渠的线性文件――新建农渠.WL,完成规划设计,并在文件当中编辑属性结构,增加相关属性结构,如新建农渠等,以便建立属性连接;

2)导出规划设计文件原有属性,如长度等。方法一:在MAPGIS主菜单下的“库管理”中选择“属性库管理”,利用“MAPGIS属性管理子系统――属性――输出属性”导出属性。方法二:利用MAPGIS地价系统工具集中的“属性导出”导出属性。两者操作方法相同,不同的是前者导出的是DBF文件,而后者导出的EXCEL文件,不管是哪种文件,要进行属性连接均需另存为DBF文件;

3)在导出来的属性中,针对线文件之前编辑的属性结构,在属性表格中建立相对应的列,并赋相对应的属性名称,然后根据导出的属性如ID、长度等,对工程内容进行编号,如ID1――100米――新建农渠1,其他编号以此类推,设置完成之后,检查相关内容,力保结构和编号设置完整,达到属性内容一一对应;

4)属性连接,也就是说使得DBF格式的表格内容能与线文件属性结构一一对应连接,从而使得属性结构赋值成功。此过程可用两种方法,方法一是在MAPGIS主菜单下的“库管理”中选择“属性库管理”,利用“MAPGIS属性管理子系统――属性――属性连接”功能,在对话框中选择要连接的MAPGIS文件和被连接的DBF表格文件,并选择相应的字段如新建农渠,选择和设置完成之后,确定即可。方法二是利用MAPGIS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建库工具――文件属性连接――使用外部数据库”,之后弹出同方法一一样的对话框,按上述步骤进行属性连接。

经过上述连接之后,线性工程文件中属性赋值成功,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要在该文件中对属性结构进行梳理,以达到准确和简洁。

3.2 工程量统计

在上面赋属性的基础上,工程量统计将会容更具有准确性和全面性。由于线性工程只需统计型号和长度,在其赋值之后便可以得到。因此,在这里主要讨论一下如何利用MAPGIS统计涵管、闸、桥等建筑物的工程量,更重要的是要统计出其所处的位置。建筑物工程量统计以斗涵为例。

1)路沟渠等线性工程文件已赋好属性,这步工作可按上面赋属性完成,同时应将涵管所在的路和渠线文件合并,注意两者属性结构包括结构的内容和顺序要一样,这样合并之后属性才是完整,后期统计的工作也方便;

2)当涵管在图上布置完成之后,应单独建立一个区文件――涵管.WP,在涵管布置的位置上先建一个区,也就是路和渠或沟的交点处,即涵管.WP能够覆盖涵管所在的交点,该点就是涵管所在的位置。在与线性工程如沟渠和道路处理前,应对涵管赋属性,方法同上所述;

3)当涵管赋完属性之后,就可以开始统计涵管的工程量,包括涵管的数量、型号及所处的位置。操作过程如下:利用MAPGIS主菜单下的“空间分析――空间分析――空间分析子系统”打开涵管.WP文件和沟渠路.WL文件,然后在空间分析子系统中利用“空间分析――区空间分析――线对区相交分析”功能将涵管区和沟渠路线文件进行相交分析,最后得到一个涵管区和路沟渠线相交之后的线文件,也就是涵管区范围之类的路沟渠线段,属性为路沟渠和涵管的属性之和;

4)将相交之后的文件的属性导出,形成以下属性样式“ID――长度(周长)――路――渠(沟)――涵管”,从而得到涵管的个数和涵管所处的位置,此处的位置就是上述属性字段中的路――渠(沟)的编号。

3.3 工程量标注说明

在MAPGIS规划上,工程量标注说明如果不按属性来处理,不仅会增加工作量,而且还会出现误差。在这里,将介绍两方法来对已经赋好属性的工程量进行标注说明。

方法一:在MAPGIS编辑子系统的线编辑中选择“自动线标注”,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需要显示的字段名称,如农沟等,系统会生产一个农沟点文件,将点文件添加到工程文件当中即可。然而,该方法存在一个不足的地方就是生成的点是单个字符,而不是一个字符串,如“农沟”显示的是“农”“沟”,不管是对于显示还是编辑都很麻烦,对后期工作处理有一定的难度。方法二:在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编辑软件中选择“建库工具――条件生成点文件――属性生成点文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添加需要提取的线文件和选择需要提取的属性字段,可以是一个字段如农沟,也可以是两个字段如农沟―长度,最后生成点文件,将该点文件添加至工程文件即可。这个方法的好处就是生成的点事单个的字符,方便以后编辑及其他属性处理。

3.4 同CAD的衔接与糅合

当前,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中主要应用MAPGIS和CAD两种软件,从某种程度上讲,不能片面的说哪种软件好与坏,应将两者综合起来看,笔者结合自身经验,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将MAPGIS和CAD进行衔接和糅合:

1)由于现状底图和测量底图的不同,需要将部分要素进行叠加,但是出于两软件属性存在的差异,需在将CAD图件上的要素转向MAPGIS图件的过程中,分层要明确、简单,属性要尽量统一;

2)CAD利用编号工具进行编号的时候,生成编号之时工程量也统计出来了,通过相关处理可以将其工程量与MAPGIS连接起来,并赋到MAPGIS的文件属性之中。CAD工程统计出的工程数量及其编号以TEXT文本生成,将其导入EXCEL中,表格中包含编号和长度,在MAPGIS属性中也包含ID和长度,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长度”作为桥梁,将两者属性连接起来。具体做法就是在EXCEL中,将CAD工程量的长度进行排序,而不是以编号排序,之后将MAPGIS的工程量也进行长度排序,而不是ID排序,由于长度均不相同,两列长度会按排序的方式一一对应,最后在MAPGIS中会形成ID――长度(MAPGIS和CAD各一个值)――编号的属性结构,并另存为DBF文件,通过上述属性赋值方法便可以将属性赋到MAPGIS文件当中。

4 结论

在土地整治中应用MAPGIS进行规划设计,对路沟渠、涵管、闸及其他建设内容属性赋值是整个工作的开展的基础,完整的属性不但能够完成整个工程建设内容标注、工程量统计等,还能在其他方面发挥着作用,比如说路沟渠、涵管、闸等单项建设内容的型号划分和工程量统计;能在工程施工前快速、准确的对整个工程进行标段划分及标段工程量统计;能及时、有效的统计上下级沟渠如斗渠与农渠、斗沟与农沟的连接情况,及在此基础上统计出沟渠的排水面积和灌溉面积,从而计算渠的设计流量和沟的排涝、排渍模数。同时,通过MAPGIS与CAD之间功能、特点及应用上的异同,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互补,使设计达到一种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土地规划与设计例3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5-08-03

土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1-2]。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耕地总体质量差、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我国人口不断持续增长,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越发突出[3]。因此,进行土地整理,增加农用地面积,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前必须做好项目规划设计工作。土地整理的规划设计涉及的内容比较广,不仅需要强大的矢量化和绘图功能,还需要涉及土地利用的各种属性数据的统计功能[4],传统的方法主要通过AutoCAD和MapInfo、MapGIS或ArcGIS等软件进行操作,这种方法常常需频繁进行不同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工作,从而大大增加了土地整理规划的工作量,降低了土地整理规划的效率。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本文设计应用VC++结合ObjectArx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并最终在AutoCAD中实现对各种土地利用信息的查询、统计等操作以及土地整理相关工程量的计算等功能。ObjectArx编程是一种动态链接库(dll)编程,其生成的动态链接库文件在AutoCAD程序调用时被加载,与AutoCAD应用程序共享地址空间,可以直接访问AutoCAD的图形数据库[5-7]。

1 土地利用信息查询与统计算法设计

1.1 算法功能 本文设计的算法主要为实现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进行相应的查询与统计操作,具体实现了以下3项功能:(1)根据权属查询指定区域内的土地利用信息;(2)根据地类查询指定区域内的土地利用信息;(3)根据特殊条件查询指定区域内的土地利用信息,如查询某条沟渠沿线的土地利用信息等。

1.2 算法设计及实现 上述功能的实现方法大致相同,因此,笔者仅以功能(1),即根据权属查询指定区域内的土利用信息为例,此算法具体分为以下6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需要查询的区域。调用函数acedSSGet()创建选择集,并将选择结果存入变量ssName中;然后,调用函数acedSSLength()提取实体,选择集中实体的数目,遍历选择集ssName,提取其中多段线实体ID并存入数组objIdArray中;最后调用函数acedSSFree()删除选择集ssName。

第二步:添加查询条件(关键字)。调用函数acedGetString()提示用户从命令行输入查询或统计条件,并将用户输入的字符串存入字符型数组strFactor中。

第三步:找出符合查询条件的图斑。遍历实体ID数组objIdArray,调用函数acdbOpenObject()打开实体,并将指向实体的指针存入变量pPoly中;调用函数AcDbEntity::Layer()提取实体所在图层,即图斑的权属;最后判断该信息与指定的查询或统计条件是否相符。若不相符则继续下一个实体;若符合查询条件则转入第四步,进一步提取图斑的信息。

第四步:提取符合条件的图斑信息。包括:(1)提取图斑地类信息。调用函数AcDbPolyline::elevation()提取多段线的高程字段的信息,存入变量tmpElevation中,由前述可知,该信息中含有两部分内容:小数点之前的部分为图斑编号,小数点之后的部分为地类代码。因此,将tmpElevation转换为字符型变量tmpData,然后以小数点为界将tmpData分割成2个字符串,即可得到该图斑的图斑编号和地类代码,然后将其分别存入字符串变量numofMapSpot及numofLandCategory中。(2)提取图斑几何信息。图斑的几何信息包括图斑的面积、图斑边界拐点坐标、图斑边界长度等。这些信息都可通过调用类AcDbPolyline的内部函数获取,如提取图斑面积,只需调用函数AcDbPolyline::getArea()即可。

第五步:显示图斑信息结果。自定义一个对话框类,然后,添加成员变量负责接收上述查询或统计结果,并添加一个list控件负责显示查询信息。最后,调用CDialog::DoModal()函数显示对话框,即可查看上述查询或统计的结果。

第六步:输出图斑信息结果。在第五步自定义的对话框类中添加一个command控件作为保存按钮,然后,为command控件添加实现函数,并在实现实数中调用函数CStdioFile::Open()创建文件,最后调用函数CStdioFile::WriteString()将前述查询或统计结果按格式“权属、图斑号、地类代码、地类名、面积……”写入文件,并调用函数CStdilFile::Close()关闭文件。

2 实例分析

本文以山西某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对上述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测试。见图1。

图1 部分土地利用现状

首先,在图1中任意指定一块区域,其次,由用户输入需要查询的关键字权属名称(此处以“李家店”为例),然后,点击回车键,程序开始查找及提取符合关键字“李家店“属性的图斑,查找结束后,程序把查询结果自动弹出,最后点击保存后即可使用。如图2所示。

图2 查询结果显示

点击保存按钮,即可把上诉查询到的所有的信息(李家店这个村庄中每块图斑的类型以及面积,进而可以求出每类图斑的总面积)以文本文档的格式保存在电脑硬盘中。见图3。

图3 查询结果保存效果

(下转52页)

(上接9页)3 土地整理工程量计算算法设计

土地平整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最重要、最复杂的工程,也是项目审查、资金审批的重要环节[8],而土石方量计算是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9],因此,快速完成土石方量计算,提高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效率对于做好土地开发整个项目有重要的意义。

常用于计算土石方量的方法有方格网法、等高线法、断面法、DTM法(不规则三角网法)、区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平均高程法等[10]。由于不规则三角网法(DTM)具有以下优点:(1)三角网中的点和线的分布密度和结构完全可以与地表的特征相协调,直接利用原始资料作为网格结点;(2)不改变原始数据和精度;(3)能够插入地性线以保存原有关键的地形特征,以及能很好地适应复杂、不规则地形,从而将地表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等[11]。因此,利用不规则三角网法计算土石方量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精度,本文亦采用不规则三角网法进行土石方量计算。具体算法实现步骤如下:

第一步:导入参与计算的地形数据。地形数据可以是野外实测的高程点数据,也可以是已有的数字地形图数据。以导入野外实测的高程点数据为例详述导入地形数据的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首先,调用函数CStdioFile::Open()打开数据文件,并调用函数CStdioFile::ReadString()按行读取点数据;然后,调用函数AcDbPoint::new()创建点实体,调用函数AcDbPoint::setPosition()设置点的坐标,调用函数AcDbBlockTableRecord::appendAcDbEntity()将点实体加入模型空间;最后,调用函数CStdioFile::Close()关闭文件。

第二步:根据地形数据生成不规则三角网。本文主要采用边扩展方法生成不规则三角网。

第三步:输入平场标高。

第四步:以平场标高为分界,计算第三个棱柱的体积,并最终计算出总的挖方量及填方量。若总的挖方量及填方量相差过大,则自动调整平场标高重新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图4所示。

图4 根据已有地形数据计算的土方量结果显示

4 结论

本文设计的方法可以降低传统方法进行土地整理规划过程中因需频繁进行不同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操作而附加的工作量,从而提高土地整理规划的效率。通过应用VC++结合ObjectArx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基于AutoCAD的土地利用信息查询、统计等操作,以及进行土地整理相关工程量的计算等土地整理规划过程中需频繁使用的功能。最后的实例验证测试结果良好,与客观事实情况相符合,证明了本文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衰胜平,赵静,彭君.我国土地整理的意义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0,3:9.

[2]王军,余莉,罗明,等.土地整理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2):8-11.

[3]徐小培.浅析我国土地整理[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9,4:19-21.

[4]张超,王秀茹,高楠.MapInfo和AutoCAD支持下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方法[J].水土保持与研究,2006,13(1):189-203.

[5]于萧榕,郭昌言,陈刚.结合Objectarx和C#进行AutoCAD二次开发框架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0(20):5 085-5 090.

[6]韦忠.基于的Jig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现代测绘,2010,33(3):45-47.

[7]杨小兵.利用ObjectARX开发小型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J].城市勘测,2010,4:74-76.

[8]陈国强.浅谈截面法在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J].农技服务,2009,26(9):144-145.

[9]杨小艳,雍新琴,陈龙高.《土地利用规划学》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1):119-120.

土地规划与设计例4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1-0187-0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实际的要求,对工程项目所需的资金、技术、资源和环境等条件进行分析,以做出合理、科学、实用的规划设计,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建设提供支持性文件和图纸,是工程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指导性文件,也是项目验收考核的重要依据。

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1)对项目实际情况了解不到位。

在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做规划设计之前,对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交通现状、水电资源及其他要素等重要因素的现场勘查、资料查证等工作不到位,加之工作过程中不细致,勘测工作不准确等问题的存在,致使项目规划设计人员对项目的实际情况缺乏真正了解,在不全面的资料基础上,硬性展开项目规划设计,对实际限制因素考虑不足,以至于做出的规划设计与实际情况产生偏离,影响项目的施工[1]。

2)规划设计目标理想化。

设计人员在做项目规划设计中,脱离项目的实际情况,单纯的考虑“田成方,路成林、渠相连,林成行”等理想的规划模式,使做出的设计与项目实际产生重大差别,打破了原有的布局,造成施工难度几何倍的增加等,甚至还可能涉及到项目区内的用户住房和土地所有权等问题,导致出现纠纷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给项目的顺利开展增加了难度。

3)项目的收益率不高。

设计人员在进行项目规划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项目施工后,如何与农民的最终使用相衔接,增加农民收入等因素,造成作业半径过大,与实际不适应等问题,体现不出土地开发整理后的综合效益,也就造成了项目施工后收益率不高[2]。

4)忽略公众的作用。

农民是土地整理项目的受益主体,对土地项目的实际情况最为了解。在项目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容易出现忽略农民作用的问题,与农民交流工作不够,只是简单的与部分项目涉及的乡镇工作人员交流,通过几张表、甚至是随便填写的会议纪要就敷衍地完成公众参与过程。不能真正了解农民意愿,也没有与当地农业、水利等情况与专业人员进行探讨,只是想当然的纸上谈兵,忽略公众的作用,做出的项目规划设计自然也就会脱离实际,达不到相应的效果。

2 提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质量的措施

1)对设计机构和设计人员的资质管理。

设计机构和设计人员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制作人,对规划设计的质量高低有着最直接的影响。首先,应该建立对土地规划设计机构的审查监督机制,对存在不到现场勘查,只是依靠资料进行设计等现象的规划机构进行严格批评和惩罚,端正设计机构的工作态度,加强资质管理,对屡次出现问题的规划机构取消其资质。其次,对土地规划设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进行考核,定期进行培训和考试,以及其做出的项目规划设计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考察,提高规划设计工作人员对国家新政策和规则的了解,提升其设计理念、技术和方法,以使其做出的规划设计符合国家和实际情况[3]。

2)加强对项目实际情况的了解。

在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之前,充分了解对项目的实际情况信息,保证其真实性与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实时变化做出及时调整,以保证做出的规划设计最贴近于项目实际。

在对项目实际情况的了解中,首先要保证实测的地形图质量与精度符合项目实际;设计人员要多次进行实地的踏勘核实,了解项目地区的水资源、水文气象情况,原有水利的数量、类型、结构、可利用程度和农田灌溉;交通道路情况及土地所有权等信息,实地考核测绘地图与项目区实地的一致性,综合考虑各方面元素,从项目问题出发,做出满足人们需求的项目规划设计[4]。

另外,还需要考虑不同区域的人文、生活习惯、自然地理资源等特点,使做出的规划设计符合当地群众的需要,同时反映出地方特色。

3)前瞻性和整体性的规划设计。

土地开发整理不是为了一时的利益或者政绩而做的,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和可持续化利用。

在道路的规划设计中,要合理结合项目区域内沟渠和村庄布局,合理设计田间道路类型和分布,确定道路密度和级别,做到进得去、出的来,并满足农民运输需求;对田块和田间灌溉系统设计时,要充分根据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现状,合理安排耕作田,做好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管理,协调田块与沟渠、道路、村庄的布局;灌溉系统应该选择水源充足,容易连接的地方进行布局,灌排渠系统应该做到引有渠、排有沟,灌排分开;在材料使用设计上,要本着“就地取材、节能环保”的原则,积极推广使用新工艺和新材料;在土壤用途上,要保持表土层的完整性,避免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要适应多种经营的要求[5]。

4)加强与公众的交流互动。

公众是项目规划设计的主要受益人,影响着规划设计的实施效果。在规划设计之前,应该积极与当地群众、行业专业等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意见,使做出的规划设计能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做出的项目规划设计,切合实际,充分预计了现有和潜在问题,平衡了各方利益,能够得到充分的执行,有效地实现项目经济效益与当地民众需求的共赢。

5)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行业标准要求。

土地开发整理是国家为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维持社会的长治久安以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等而制定的一项战略决策,围绕着土地开发整理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条例和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在项目规划设计之前,所有的设计人员应该对这些内容有着充分的了解,掌握其内含的精神实质,在规划设计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的要求。

3 结束语

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质量的保证,加强规划设计质量要素的控制,是实现规划设计科学合理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投资的收益率。

参考文献

[1]欧阳磊.文山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与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3):143-145.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质量要素[J].浙江国土源,2014(5):35-36.

土地规划与设计例5

一、我国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与计划管理在控制建设用地,保护耕地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土地利用规划与计划管理特别是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实施等方面都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一)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计划体系不完善

第一,重总体规划,轻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在规划的编制和执行上不具备强制性,是总体规划的补充。有利于总体规划的具体落实和实施,编制该类规划的驱动力来自于行政命令和用地调整的需要。第二,各级规划的核心职责分工不够明确。现行总体规划分为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应该说我国土地规划体系在层次上是完整的,但每一级的控制指标和口径基本上是一样,上下级规划之间,大都是由战略到战略的简单重复。

(二)管理机构设置不尽完善,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管理主要涉及县乡两级国土管理部门.在规划的编制实施等具体管理上又集中到县级规划管理相关科室,使得乡镇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的编制、实施、管理存在缺位。

(三)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理的城乡统筹不足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区域各类土地资源利用的时空安排.也是土地资源配置的具体调控手段。目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统筹城乡不足。由于城乡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巨大差异,土地规划计划管理也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别,而且越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城乡差别越突出。

(四)规划计划管理信息化水平区域差异巨大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管理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主要表现在组织机构建设、专业人员的配备、硬件设施、资金投入、数据标准、信息系统建设等多方面。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仅停留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上。将调查区域内信息化程度指数100设为满分,表1-1表示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城乡差异。

各地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不同地貌条件地区的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信息化建设呈现不同水平。

二、完善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与计划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以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导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理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管理是农村土地管理的核心内容。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是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进行统筹协调所作的战略性、宏观性规划。新时期.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理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强农村土地利用的用途管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用地保障,充分发挥农村土地对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利益的多重保障作用。

(二)建立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共同责任机制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理的共同责任包括规划计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共同责任,其核心是理顺土地管理部门与政府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在农村土地规划计划编制上的关系,明确各部门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编制上的共同责任,防止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各级地方政府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各唱各调。

(三)加强相关规划的协调与衔接,发挥规划的整合效益

由于我国各级规划的编制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区域规划、行业规划以及其它的专项规划隶属不同的主管部门,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进行有效的统筹规划,导致规划问不协调和不衔接,严重削弱了规划的整体功能。因此在编制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时,要完善和加强“三个衔接“和“三大评价机制”,防止规划间脱节,充分实现各规划间的协调与衔接。

(四)健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实施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

土地规划与设计例6

前言

城市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尤其是对于一些城市土地资源较为紧张的城市,做好城市的规划设计是城市发展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动脉,也是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现今,我国各大城市都面临着沉重的交通压力,做好城市交通建设缓堵保畅已经成为了城市交通运输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在城市交通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城市交通建设项目的需求与城市土地供需紧张的现状两者之间是极为突出的矛盾。为解决这一难题,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将城市交通体系纳入到城市规划设计的范围中,通过构建城市土地、交通一体化的规划方式来最大限度地解决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1 城市规划设计中土地利用与交通之间的矛盾分析

城市地块面积的合理规划与民众之间的出行有着紧密的联系。以某一区域为例,其在城市土地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住宅和办公用地占据了土地面积的近6成,道路交通占地约占27%,这一数值要高于城市规划设计中对于道路占地面积的标准,但是其在道路结构和布局方面规划并不到位,导致规划区域内仅分布着一条主干道且缺乏次干路,对于人员与车辆的分流,从而使得经过这一区域的车辆或是人流都需要经由这一主干道从而导致交通压力巨大。通过卫星地图测算后发现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对于土地大小划分差距较为悬殊是导致道路交通压力较大的主要原因。此外,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项目引导规划、忽视规划衔接等城市乱象是导致城市道路交通结构和完整性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土地规划设计中,片面的强调对于土地的开发利用,而忽视了城市道路网络体系的规划容易在后期造成城市交通题。此外,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由于并未从全局进行考虑导致城市规划设计区域与其周边区域之间的规划衔接之间存在沟通问题,容易导致城市交通网络存在重大的设计隐患。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应当将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协调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主线贯穿于整个城市规划设计中。最大限度的在城市中构建起合理、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

2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做好土地使用和交通一体化规划的策略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包含有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几个层面,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注意做好城市道路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之间的协调统一的问题。只有做好规划层次的对接才能对下一步规划中所需要的数据类型、数据尺度以及相关性。做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设计总体战略之间的协调统一是做好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重要保证。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空间拓展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以最低的消耗与环境污染代价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规划利用是其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应当加强对于资源和对环境污染的约束。通过道路交通规划和土地使用之间协调发展的方式来减少城市空间的浪费。城市规划设计是对城市在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时间的远期发展规划,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中应当对影响城市线性发展规律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对城市的发展进行模拟、预测,结合这一预测来制定城市用地和交通的规划。做好城市规划设计中土地与交通一体化规划的关键在于加强土地与交通两者之间的反馈互动。首先,在交通规划设计中需要结合土地开发利用规划来实现最优化设计,通过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类型和强度所引发的交通需求进行分析,并对有可能造成的拥堵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从而降低城市局部的可达性,并以这一可达性作为城市土地使用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并对重新分配的土地使用方式再次带入到城市交通构型中分析其可达性,直至达到相对平衡。此外,在土地规划和道路规划中通过对不同交通发展模式对于空间结构支撑及优化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对不同交通模式的方案进行评价:即通过交通发展模式及空间结构来对土地使用性质进行优化或是选择适合于城市发展模式的交通建设规划模式。

3 做好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

土地尤其是城市土地并不是无限供给的,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当注意做好对于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避免土地浪费,做好对于城市土地尤其是耕地的保护。做好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予以解决:(1)做好城乡统筹规划,现今,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应当通过做好城乡统筹规划协调城乡统筹发展,不能一味的将城市建设放在第一位,避免在城市建设中出现破坏耕地的行为,合理布局现有的土地资源,提高城市土地的空间利用率。(2)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各区域土地资源的价值,加强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应当积极做好城市中各区域、土地功能的有机协调,完善土地使用功能,使得城市规划设计土地空间利用上发挥出1+1>2的效果。从而使得城市规划设计能够最大限度的完善城市功能,使得城市的发展更为集中和集约。(3)做好对于城市中公用空间的规划开发。城市活动中的公共空间的数量和功能以及城市之间的资源整合情况对于城市规划设计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当做好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综合规划设计,最大限度的发挥公共空间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使得公共空间能够更好的、更加全面的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通过加强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在完善城市需求网络的同时还能够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利用。尤其是对于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土地,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当通过沟通协调加强对于其的开发利用,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价值避免浪费。(4)城市交通网络的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设计对土地使用性的前景规划,在这一规程中应当对城市交通规划所起的作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城市规划设计中对土地开发的强度和性质直接决定着交通的强度和交通的分布形态进而对城市中的交通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应当积极加强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交通规划之间的协调统一,将城市规划设计中对于土地建设开发项目的交通需求控制在道路交通设施的承载范围内才能有效的保证两者之间的协调统一发展。(5)交通中对于能源的消耗巨大,尤其是我国大部分的机动车都在城市中运行,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当注意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通过用地布局、城市道路网络、交通设施等的优化,从而使得城市中的土地使用和交通网络布局更为协调合理,促进城市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4 结束语

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与指引。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态势,城市人口激增所导致的城市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大为增加。以城市交通为例,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当注意做好城市规划发展与城市交通建设之间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土地规划与设计例7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6-0229-02

1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概述

我国从2000年开始的土地整理是以增加农用地面积,特别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为目的,达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人居生活条件,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在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前,必须做好项目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工作,即在该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指导和控制下,通过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在充分考虑土地整理工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前提下,制定工程总体布局方案。在这项工作中选择科学的规划设计方法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国家投资是否有效,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实施等问题[1]。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主体包括四大工程,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从工程角度来讲,涉及到土地复垦、水利工程、市政道路工程、绿化工程、环境工程等,门类繁杂,对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要求较高。因此,应用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法与技术更具现实意义。

2 GIS在土地整治单元工程设计与管理中的应用

2.1 土地整治单元工程

按照TD/T 1041-2013《土地整治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单项工程由若干个单位工程组成,能够独立发挥某一类土地整治功能要求的工程项目。单位工程是具有相同的设计功能特点,可以组合发挥作用的工程项目。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单独发挥作用,且具有独立施工条件的工程项目。单元工程是分部工程中有多个施工工序共同完成的单体结构综合体,构成工程质量评定基本单位的工程项目[2],以单项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为例,工程项目划分如表1。

2.2 GIS的应用

从工程项目划分表中可以看出,灌溉与排水工程分布工程种类繁杂,且每个分部工程又包括若干个相同或不同设计标准的单元工程,且项目区大多分布在农村地区,外业测绘路途远,且规划凌乱,给工程设计带来困难。GIS(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地理信息查询、统计、显示、管理与应用功能,当前大多数的土地整治工程应用AutoCAD平台进行规划设计,若结合GIS平台,可以实现项目位置查询、添加设计以及工程管理所需要的必要属性信息、单元工程造价等统计功能。结合遥感数据,在分辨率高的影像上设计,可以免去很多的测绘成本。此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图件大多为GIS平台下作业生产的矢量数据,因此,在GIS平台设计的土地整治项目,与以往的数据具有较大的匹配性,且设计过程中可借助、调用以往的数据作为参考图层,给作业人员带来极大的方便。

3 RS在土地平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3.1 土地平整工程

依据GB/B 30600-2014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土地平整工程是指为满足农田耕作、灌溉与排水的需要而采取的田块修筑和地理保持措施,包括耕作田块修筑和耕地层地力保持工程;土壤改良工程是指为改善土壤质地、减少或消除影响作物生长的障碍因素而采取的措施,包括沙(黏)质土壤治理、酸化和盐碱土壤治理、污染土壤修复等[3]。

3.2 RS的应用

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田块范围界限不清给作业人员带来困难。通常,作业人员借助土地利用现状图在未利用地图斑上进行土地平整工程设计工作。实践证明,借助合理分辨率的项目区RS(遥感)影像,可较精确地画出设计图斑界限,提高了设计方案、概预算等可行性研究的精确度;同时,RS影像可以直观地辨别设计图斑和周围地物的位置关系,较便利地识别作业位置,为日后的工程管理提供方便。

4 结语

在GIS和RS技术日渐成熟的今天,传统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方式已无法满足信息数据量越来越大,精细程度越来越高的要求,地理信息和遥感技术作为高科技的应用技术定会成为土地整治项目设计领域的主流设计工具。

参考文献:

[1]张 超,王秀茹.Map Info和AutoCAD支持下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方法[J].水土保持研究, 2006,13(1):189~2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 1041-2013土地整治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土地规划与设计例8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5-0343-01

一、“两规”需要协调的原因

1由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都要对未来相应区域的土地利用进行安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均为国土规划专项规划,因此许多专家学者建议两个规划的上一层次的国土规划基础下进行协调。

2“两规”研究的角度不同,在用地调整的问题上具有从属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行政区域内全部土地的利用结构及其布局所做的安排;而城市总体规划则着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的建设用地的分类及其布局的安排,如果忽视两者的差异和关系,将导致两者在规划思路和规划结果上的矛盾。

3“两规”对于用地均以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为核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质上是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所进行的一项综合部署,其中心任务是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布局和土地利用方式,以达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和保护土地的目的。而城市总体规划重点是用地规模的确定、用地选择和用地分类及布局等。由于土地数量的有限,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两规”在用地上都要以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为核心。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不协调的原因

1“两规”各自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尽相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目的是:在不增加土地面积投入的条件下,优化土地供需平衡的结构,统筹安排各类用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目的是:统筹安排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它侧重于规划的过程,它的结果只是一种预测,强调的是为达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而进行的调控过程。

2编制所依据的基础资料和统计方法不一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的是土地详查资料及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更新成果可信度较高;而城市总体规划依据的是城建部门的统计资料,对用地进行统计时,往往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所得到的数据为概查和估算数据。此外两部门统计口径不一致也是造成基础数据不一致的原因之一,如:城市规划部在统计城市建设用地时,往往将已有城市总体规划区的、还没有建设的郊区或部分农村也计人城市现状用地,土地部门则以实际成为城市建设用地或已办理了建设用地手续的用地作为现状城市建设用地,所以统计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会大于土地利用详查及变更调查数据。

三、“两规”不协调对规划实施影响的分析

1编制不同步,“两规”城镇用地规模的规划结论缺乏可比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由土地部门负责编制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始于20世纪8O年代,直到1998年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了原则性规定。我国的城市规划始于20世纪5O年代初期并确立了《城市规划法》同时早于《土地管理法》。往往在各地的编制过程中,规划的起点和规划期限也不同,使得“两规”在表述城镇用地规模时明显存在不同,其结论缺乏可比性。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水平影响用地规模的控制效果。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为指导思想,由上而下编制,实施以来虽然在控制城市的发展规模和避免城市无规则蔓延上起重要作用,但由于土地系统的复杂性、规划基础条件的欠缺,加之我国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其规划的理论与方法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大打折扣。

四、“两规”协调途径

1实行规划的同步编制。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建议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将“两规”编制的基期年和目标予以规范化、制度化,做到同步编制,并且其他相关规划也应在规划期限内进行编制,不得随意改变规划编制的期限。

2人口规模预测的协调。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人口规模的预测关系到建设用地规模的预测,因此,在“两规”的协调过程中,首先必须在人口统计口径上达到一致;其次二者统计的行政区域范围必须一致,这样的话,二者所用的数据基础是一样的,由此确定的规划建设人均用地指标也显得科学合理。

3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统一。在“两规”的协调中,目前以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作为控制城镇用地规模的标准,但它忽视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原因和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研究,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关系研究,从而影响了城镇规模控制的效果。只有在对已有的扩张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判断的前提下,针对城市集约利用水平和闲置地、空地情况,根据对未来城市土地需求量研究和区域土地需求的矛盾,才能提出未来城市用地适宜扩张的范围。显然,通过上述两者的结合,将城市现状、城市用地扩张分析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可确立统一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

4城市发展方向协调统一。要使“两规”在城市发展方向上达到协调统一,必须先确定城市的性质,城市性质的确定对城市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根据我国的国情,保护耕地应作为城市发展用地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其次结合区域范围内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在确保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合理的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即向宜建区和基础设施有所延伸的地方拓展。

5“两规”实施一致有效。“两规”只有通过实施,才能够真正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在“两规”的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对“两规”的实施予以同等重视。“两规”的实施都应注重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的综合应用。此外,应加强规划宣传、社会的监督和进行规划实施评价,建立规划公众参与制度、规划公示制度和规划管理公开,调动公众的主动意识,促进政府部门的公正执法,提高工作效率,制约和避免各种违反规划行为的发生,保证规划的实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冯广京,严金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战略思路[J].中国土地科学,2002.

[3] 许德林,欧名豪,杜江.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研究[J1.现代城市研究。2004.

土地规划与设计例9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346-0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Planning and Design Changes of Land Reclamation Project:Taking Land Reclamation Project in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ENG Xiao-gang 1 WEI Jing 2 LIU Shu-ming 1

(1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Center of Hebei Province,Shijiazhuang Hebei 050051; 2 Hebei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Abstract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changes of land reclamation project were inevitable in the process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In order to reduce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changes,the paper took land reclamation project in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integrate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project management,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change types,reasons and problems,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to reduce planning and design changes.

Key words land reclamation;the planning and design changes;Hebei Province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变更是指在实施项目原规划的过程中,由于国家重大工程的实施而导致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原规划设计与预算存在严重的错(漏)部分、施工现场条件或工程使用意图发生变化、因权属纠纷等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对原规划设计需进行局部调整的活动[1]。

为规范管理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变更,国家、河北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文件。从国家层面上,出台了《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3〕122号)、《关于加快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建设和竣工验收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57号);在省级层面上,出台了《河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冀国土资发〔2014〕19号)。虽已有规范文件的约束,但各级国土管理部门、各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项目设计变更总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变更的类型、原因,并提出对策。

1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的类型

一是项目区受益群众意愿发生改变,与原设计有冲突,提出变更。二是施工单位根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施工情况的变化,或者遇到不能预见的地质条件或设计缺陷或为了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提出的变更。三是由项目承担方提出的项目变更。项目承担单位根据政策调整、发展方向变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等因素,提出变更。四是监理单位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水文、施工材料等因素,及施工现场突况,提出的变更。五是设计单位为进一步完善原有设计及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等,提出的设计变更[2]。

2 造成项目设计变更的原因

2.1 不可抗拒因素变更

由于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文物、国家(省)重点工程建设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造成项目地块需要进行局部调整的变更。如最近几年高铁、南水北调、高速公路的建设都造成了个别项目局部田块的调整,甚至影响到项目的总规模、新增耕地等指标,必须通过变更才能完成计划指标。

2.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从申报到实施时间过长

从项目申报程序较多,程序过长。根据《河北省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办法》申报程序,一个总量项目县局组卷、经市局审查、论证,才可上报省厅,省厅再进行会审,论证。一个项目从申报到审批下来可达1~2年的时间,导致的后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项目区在未动工之前项目实地已经与申报时的现状不符,导致无法按原设计施工;二是项目预算还未执行,已经遇到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流标等问题出现。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变更。

2.3 规划设计脱离实际

目前,还有一批2006年左右的项目发生设计变更,主要是由于当时项目是在缺乏经验、缺少符合本地实际的土地整治设计与建设标准的情况下设计,导致方案设计效果较好,但是实际落实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设计过程着重于追求画面美观性、可视性,忽略了设计区域的实际情况,一味追求田成方块、路成行的“理想效果”,以至出现“丘陵区的路还是直线”这种违背自然规律、脱离实际的情况[3]。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进行设计变更。

2.4 群众意见的多重影响

在进行设计时,当地群众或者群众代表充分参与了项目设计的全过程,从项目选址、到项目工程规划,都听取了群众意见。当地群众为成功立项,对项目设计也充分配合;但到项目实施工程中,个别群众为了私己利益,或者是群众矛盾,对施工不予配合,阻挠项目施工。

2.5 施工条件发生变化

施工条件的变化,一是地质勘探深度不足,开挖后暴露的地质条件与规划设计提供的情况不符,被迫更改设计,如机井工程,原设计时参考与项目区相近或相似的水文地质资料,并没进行物探工作,到实际施工时经常出现与设计不符的情况。二是在人们无法预测和抗拒的自然力作用下,地面、地质情况发生巨大的改变,如特大洪水、地震、灾害性地质滑动等。三是经济、社会环境等发生了改变,如战争、罢工、动乱等。四是国家政策、法令、法律和地方政府的政策、规定的变化这些施工条件的变化,都会引起规划设计变更。

3 项目规划设计变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随意变更

个别项目承担单位不按照变更的有关文件规定的原则,随意变更。从审查的变更资料来看,普遍存在变更后设计标准降低的问题,主要是农田水利工程和道路标准降低。究其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为获取更多的利益,不惜随意变更设计方案,减少工程数量,降低工程质量,导致变更后工程缩水,故意降低设计标准。

3.2 变更申请滞后,造成审查困境

为了减少项目改变后等待申报的时间,有的项目承担单位直接先进行变更后施工,等施工结束后再向有关部门提出变更申请,给变更审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不符合有关文件的要求。

3.3 变更申请材料质量较差,无从审查

各项目承担单位所提交的变更材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变更理由不充分,东拼西凑;二是报卷资料不全,如缺少项目所在地村民监督小组、原设计单位、项目承担单位、施工单位或监理等单位的证明资料;三是内容不全,主要是每部分要求写的内容不全;四是数据一致性差,变更文本、预算和图件数据不一致;五是提供图件制图不规范;六是变更预算编制不合规,导致上级审查部门、专家无法进行可行性审查。

3.4 对变更内涵理解不清,申报程序不规范

《河北省土地整治管理办法》对变更分类和批准权限有明确的规定。但各市、县国土管理部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对变更政策理解不透,或者寻求蒙混过关,擅自使用批准权限,经常出现“不该本级批准而批准”的现象,导致项目验收时无法验收。

4 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管理的建议

4.1 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严格执行《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河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规范项目管理和项目规划设计变更工作。

项目设计已经立项,必须严格执行。确实符合变更条件的,应当按照河北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执行。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项目实施日常监督检查,按规定执行项目报备制度,完善项目实施中期报告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查处。

4.2 规范申报资料

规划设计变更申请资料是审查的基础,也是批复规划设计变更的重要依据。各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项目承担单位应严格按《河北省土地整治管理办法》提供变更资料,要求资料翔实,佐证齐全,数据一致,图件制图规范。

4.3 加大变更申请资料的审查力度

规划设计变更影响到各有关单位的利益,处理时协调、沟通的工作量非常大。对规划设计变更既要重视又要谨慎,既要避免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更要禁忌不计后果、草率处理。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审查变更设计时,一要注意时效性,及时办理变更事宜;二是要规范审查程序和审查权限,要按程序报批,不能越权审查批准;三是审查时要内业与外业相结合,在深入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变更方案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保证变更后项目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4.4 进一步加强规划设计工作管理,提高规划设计质量

在施工后进行规划设计的变更,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同时也给工程管理带来了困难。因此,要加强工程前期的规划和设计,做好科学、严谨的规划,从源头上减少更改规划设计情况。一是加强规划设计队伍的资质管理,目前参与河北省土地整治设计工作的单位不仅有本科院校、科研院所,还有企业单位。从调查看本科院校、科研院所取得的资质与土地整治设计无关,企业单位就根本没有相关资质。为从源头把关,建立土地整治管理制度实行准入制度,对设计标准不高、脱离实际、影响项目实施的应予追究责任。二是省级国土技术部门要规范规划设计工作,制订相应的项目勘测、规划设计规范和规程,让设计单位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确保规划设计科学、切实可行。尽管河北省出台了《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但随着土地整治内涵的推广,部分内容已经不合时宜,标准必须解释修订,达到与时俱进。

4.5 加强对各市、县土地整治管理人员的培训

由于近几年各市、县土地整治管理人员变动比较频繁,真正对业务熟练的少之甚少,而土地整治事业正经历一场新的革命,土地整治内涵的拓展,为这个事业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新的一些规定、要求也扑面而来。为此,必须加大市、县级土地整治管理人员的业务培养,把国家、省最新的政策、法规贯穿下去,让基层人员真正领会,才能避免土地整治项目立项、实施、验收管理上的失误,减少项目设计变更。

5 结语

随着河北省土地整治事业的拓展,整治项目数量不断增加,项目规模、投资不断扩大,尤其是随着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开展,项目管理的复杂性不断增大,规划设计变更成了项目实施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工作。必须逐步规范项目变更的程序和制度,提高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的审查力度,使得项目的变更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促进河北省土地整治事业的健康发展[4-5]。

6 参考文献

[1] 田玉福.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管理初探[J].资源产业,2005,7(2):38-40.

[2] 姜国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辽宁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J].国土资源,2009(6):46-47.

土地规划与设计例10

1 概述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近几年来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不可避免的占用了大量的易农耕地。国家为了解决我国群众吃饭问题,特提出保证国家18亿亩耕地的战略红线,有效缓解了我国粮食自给自足问题。实施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是保护耕地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对区域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以及改进,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进一步改善区域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粮食产量。可以说,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是使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的编辑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前期工作中重要环节,是项目前期申报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的基础依据,项目的实施能否有效改善区域生产生活条件是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编辑的目标,规划设计和预算编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否充分指导项目的实施和严格控制项目投资是规划设计和预算编辑质量好坏的重要评定。由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国家为了调控城市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矛盾新兴提出的建设项目,项目本身还在摸索实施过程,其中难免出现相关法律规范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本论文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为对象,就如何完善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编辑进行简单分析,为更好的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摸索道路。

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编辑

2.1 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编制程序 规划设计和预算编辑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及资金下达情况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规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等等规范确定项目规划的目标和任务,通过项目可行性研究对项目区域内土地资源、自然资源和经济进行适宜性的评价,并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配套工程设施和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生物工程措施,提出项目规划方案和实施计划和措施,制定和执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和预算,是搞好土地开发整理的前提。

规划设计和预算在技术上需要大量的区域内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人文资源、水文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潜力状况、基础设施状况、土地政策、法规及相关的规定、标准等资料。通过对原始资料审核,对原始资料按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等分类分组,对数据资料初步计算、整理、汇总。做出技术性可行性分析,优化比选方案,结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最终确定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方案。

2.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的作用 2000年国土资部下发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工人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0]144号),明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立项必须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而规划设计和预算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指导方针下,结合申报项目区域实际情况编辑的,所以规划设计和预算间接的成为了项目立项的依据。

项目规划设计通过对区域内项目区土地资源、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人文需求等通过技术论证和实地调查,并分析工程投资效益,配套提高或改善土地资源的分项、单项、单位和分部工程设施,达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目标和任务,是规划设计方案可行性的反应。而预算则是从经济层面衡量规划设计方案合理性的重要依据,是约束规划设计规模和比选不同规划设计方案,对规划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从而优化比选出合理性与经济型较高的规划设计和预算,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经批准的规划设计预算文件,是项目招投标阶段的投标框架,是签订建设项目总包合同、拨付工程预付款和办理工程结算的基础性文件。签订承发包合同,要以工程预算为重要依据和必备的附件,以确定建设单位发包给施工单位的全部工程造价或需要完成的那部分工程价值。而规划设计工程内容是施工单位投标报价参考性依据,结合招投标文件从而确定施工单位投标报价。

施工阶段的规划设计、图纸和预算是施工单位编制施工组织计划、进行施工准备、组织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的储备等等施工前准备工作的数据依据,也是考核施工单位施工管理和控制施工成本的重要依据。监理现场监督施工质量、确定拨款进度除了遵守监理相关监理规范和规定外,规划设计、图纸和预算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文件。同时也是业主单位检查施工质量、督促施工进度和确定拨款金额的重要技术文件。

此外规划设计、图纸和预算在验收阶段可以通过项目实施情况和设计进行对比,通过预算和竣工结算进行核算也可作为规划设计和预算对比,是能否顺利通过验收的重要指标之一。

3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规划设计深度不够图纸指导性不高 项目在前期工作中涉及前期项目区的测量工作,云南省国土资源厅虽然有规定土地开发整理的测绘工作必须是在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备案并具备相应资质专业的测绘单位,但受前期经费限制地形图测量均以1:2000作要求。地形图比例较小,满足不了丘陵山区规划设计阶段需要。按现行土地开发整理可研究、规划设计要求,丘陵山区地形图测量不小于1:2000,但山区地形复杂,1:2000地形图根本满足不了土地平整规划设计要求,加之勘测工作不到位,测绘市场也比较紊乱,有些情况下出现测绘工作外包,保证不了测绘图纸的质量。设计单位由于设计工程内容是以1:2000地形图为基础原图,丘陵地区地形变化较大,设计单位现场踏勘、调查时间不足、工作不细,以及勘测工作不到位,加上相当部分设计单位大都是科研院校,项目规划设计工作大多由在读博士生、研究生来完成,由于设计人员专业单一,实践经验不足,导致设计图纸和实际情况有较多差异,无法有效指导施工单位按规划设计图进行施工,施工变更频繁。

3.2 项目规划设计脱离实际 设计人员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设定理想化的规划设计目标,单纯考虑“田成方,路成林,渠相连,林成行”的规划模式,打破原有景观布局模式,反造成给农户生产不便利、生产成本增加。甚至部分项目规划设计统一规划标准田块,造成土地权属调整较大,出现纠纷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3.3 前期工作群众参与性不够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地点多为乡镇,而项目后期的工程实施接触最为频繁的莫过于当地人民群众,项目竣工验收后使用收益的也是当地群众,所以当地人民群众是最为了解当地需求的群体,没有充分了解当地群众的需求而编制的规划设计和预算不是符合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也是造成项目后期实施组织难度大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规划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对于项目的公众参与调查深度不够,往往只是和乡镇干部和村干部进行简单交流,通过乡镇和村干部的一些简单的调整表和一些简单的项目宣传就完成了项目前期的公众参与过程,不能真实具体的体现项目当地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想法,也没有充分通过和各相关部门进行深层次的协调和交流,听取相关部门专家的意见。项目规划设计公众参与环节只是走过场。

3.4 预算费用有待优化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一个涉及面积广,涉及部门众多,参与人员比较复杂的系统性整治工程。而项目的前期工作对于项目后期的规划和实施起到决定性作用。项目的前期踏勘与勘测是项目规划设计和项目预算工作的第一手资料,由此可知前期勘测的重要性。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预算费用构成中项目前期勘测费占项目施工费的1.5%,根据新费率规定丘陵地区可乘以1.1的调整系数,现阶段测绘使用的1:2000的地形图作为规划设计的基础性测量成果图明显不能够满足丘陵地区地形变化较大的特点。

3.5 预算费用的组成部分有待完善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后期实施的顺利与否一方面是看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能力和施工管控,另一方面则要看项目工程布置的用地协调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目前项目预算费用里面还没有占地补偿费用这一部分费用组成。这就意味着工程设施占用土地是没有补偿费用的,这也就加大了当地政府和村舍干部协调工作的难度,这也是造成项目施工工作进展与群众利益的主要矛盾。

4 今后规划设计和预算工作的建议

4.1 建议国家和省级国土部门尽快完善项目相关规范和制度 建议国家和省级国土部门定期进行广泛的征求各地国土部门实施项目的经验和建议,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地形地貌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汇总和分类完善项目相关技术规范,完善制定出针对不同地区的相关技术规程和规范,从源头上优化设计理念。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形地貌和实际情况尽快完善优化项目费率构成和出台针对不同地区预算费用构成和费率。充分考虑复杂地形地貌情况下提高项目前期勘测费用,并提高预算标准。

4.2 加强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的参与程度以及实施关键环节的管理和协调 通过加强和规划设计单位的协调,通过积极和项目区域内群众的沟通和深入的交换意见,把当地群众的想法和思路反馈给设计单位,从而优化规划设计和预算,使规划设计和预算的编辑更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减少项目后期不必要的变更,同时也可以更有效的控制项目资金。

建议加强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的管理和协调,在完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相关技术标准的同时,严格要求项目规划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执行相关技术标准。强化规划设计人员职能落实和责任制度。特别是对因规划设计单位承担的项目设计成果不符合相关标准,连续多次未通过专家审查论证,项目实施中出现因设计问题导致严重工程质量或其他后果,以及在项目规划设计中违规的人员,实行限期整改。项目前期勘测的成果图建议提高比例尺,以满足复杂地形地貌情况下工程设施合理布局,使规划设计图纸在后期施工实施中更具指导性意义。

5 结论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还在不断完善和优化中,由于它涉及的面比较广,制约规划设计和预算编辑实施的因素众多,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和财力,通过在实施中找缺点,在进步中找弱项,逐步完善和优化规划设计和预算相关的规范、规程,科学合理的制定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不断在实施中摸索才能找到符合不同区域不同地形地貌类型实施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侯长红,林光美,陈倩,等.福建省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8,28(3):254-255.

[2]冯德显.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景区开发研究[J].人文地理,2006,21(6):67-70.

[3]王敏.金华山地旅游资源整合开发[J].山地学报,2008(S1):88-92.

[4]祁元,王一谋,等.基于RS、GIS的宁夏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2,25(3):245-250.

[5]李东坡,陈定贵.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及其经营模式[J].中国土地科学,2001,15(1):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