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生命起源和演化模板(10篇)

时间:2023-10-18 09:59:43

生命起源和演化

生命起源和演化例1

地球的起源、生命的出现、恐龙时代、人类的祖先以及冰河时代……我们这颗星球有着太多的谜团等待着去揭示。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对于地球以及地球生命奥秘的探索,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可惜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对地球科学的认识还过于肤浅。

长期以来,地球被赋予更多的是神话传说与文学想象,较之其他领域的科学研究来讲,人类揭开地球科学神秘面纱的步伐是迟缓的。在《地球生命的历程》一书中,4位当今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基于新近的科学研究成果,用简洁精准的文字和大量精美的景观复原图、照片及图表,生动地展现了地球、地球景观和生命演化历史,为读者开启一段美妙而又令人难忘的探索之旅。

本书第一作者理查德·穆迪是英国金斯顿大学地质学荣誉教授,曾担任英国地质家协会主席,在国际地质界享有盛名。第二作者安德烈·茹拉夫列夫现为俄罗斯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是古生态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

《地球生命的历程》共分为6章18个小节,分别对应于18个主要的地质时期。每个小节中,对于一个地质时期重要的地质和生物演化事件进行了详实的叙述。

对于这本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评价说,从宇宙的大爆炸起源,到现代生物多样性的危机;从基础地质概念的介绍,到重要发现和研究的具体过程;小到化石和矿物的形成,大到地球主要圈层和板块的演化;从研究方法的介绍,到著名物种的展现,本书显然是一本综合性强并带有浓厚人文色彩的书籍。强调地球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演化历史,是一本好的地史书的核心,本书显然在这方面表现突出。

科学家估计,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46亿年,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地质过程,伴随着地球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生命从无到有在时刻演化,而地球上的生命,一方面在适应着地球的环境,同时物种也在改造着生态环境。在不同的地质时期,曾经有不同的新物种出现,同时也有不同的物种走向灭绝。生命演化的场景,构成地球上最为壮观的"表演".

我们常说,地球孕育了生命,然而地球46亿年前在宇宙大爆炸中诞生时,是一个滚烫的高温星体。35亿年前,当大气层形成后,才使得地球生命的出现具备了生存条件。

在地球生命演化进程中,恐龙是无法绕开的动物门类。恐龙起源于2.25亿年,灭绝于6500万年前。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长达1.6亿年,将恐龙列为失败的演化者,确实是冤枉的。

恐龙到底是如何从地球上灭绝的?很多人认为这是外星球的陨石撞击地球后,地球形成浩瀚无边的火灾,在高温和食物锐减的情况下,恐龙走向了灭绝。还有学者经过研究认为,恐龙灭绝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可能是气候或海平面的变化引起的。但在《地球生命的历程》一书中,作者认为恐龙的灭绝是这两种因素叠加形成的恶果。

人类真正作为地球的主宰者,才不到1万年的历史,这和恐龙主宰地球1.6亿年的历史相差甚远。人类和所有物种一样,也历经了漫长的演化。现在的人类,也称为智人。智人是灵长目亚科人族的分支,大约在500万年前与组成人科的大猩猩、黑猩猩分道扬镳。

科学家研究认为,大约在15万年前,现代智人起源于非洲,后来渐渐扩散到世界。人类对于生存条件极为苛刻,需要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源、繁茂的植物,由此也不难看出,在远古的非洲,生态环境应该还算不错,否则人类不会首先在那里出现。

在地球生命演化的进程中,物种的消亡与新生,本属于正常的自然规律。可是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的活动范围迅速扩大,对自然的索取越来越多,无数的原始森林遭到肆意砍伐,水源地遭到破坏,使得地球正在遭遇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在过去的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有一种高等植物灭绝。然而,因受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倍~1000倍。

生命起源和演化例2

质疑归质疑,科学研究讲求的是证据。近年来,科学家逐步发掘出了一些这样的证据。此前,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20亿年前的卷曲藻化石,这是一种多细胞真核生物。2008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普瓦提埃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非洲又有了新的发现。他们在加蓬发现了一块独特的生物化石。起初,化石研究人员根据生物的组织结构初步认为,该生物是多细胞真核生物,出现于6亿年前。然而,经过进一步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这块化石的形成年代居然是21亿年前。是否是6亿年前的生物进入了21亿年前的石头呢?研究人员经过X射线扫描等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这块化石的形成时间的确源于21亿年前,也就是说化石中的多细胞真核生物的确曾经生活在21亿年前。

生命起源和演化例3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7-0084-03

彝医药理论体系完整、内涵丰富,但晦涩难懂、寓意深刻,今人要想弄清彝族先贤是如何认识与分析人体生命与疾病规律的,就必须对构建彝医药理论的源头进行逆向追溯,探明彝族古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古代天文历法对彝医药理论的影响。对此,王天玺在《先民的智慧――彝族古代哲学》一书中作出精辟论述:“彝族古代哲学认识的两大对象:宇宙与人类――先宇宙而后人类”。《哎哺啥呃》、《宇宙人文论》等彝文典籍都是通过认识宇宙来认识人类生命的。

彝族先民通过长期对各种天体运行规律、各种气候气象、各种地理现象的观测,已深刻认识到各种动物的“生、长、壮、老、已”和各种植物的“生、长、化、收、藏”的生命运动过程,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以太阳论生命、以天文论人文、以哎哺论万物”的彝医药理论体系,其中“哎哺啥呃”是其核心理论。“啥呃”是古彝文音译,汉译则为“气浊”,是彝族认识宇宙与生命的独特思维方式,渗透在彝族先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彝医药理论体系的源头性认识。彝文典籍《哎哺啥呃》的主题就是“哎哺”和“啥呃”,1991年,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西南彝志》中收载了《哎哺啥呃》,该书写道:“上古天未产,哎哺未生时,气浊先产生”。该书序言中是这样说的:“气浊变化产生哎哺,哎哺产生万物的观点,是彝族先民哲学的基本观点。”可见“气浊”不仅是彝族先民的哲学理念,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发展成为彝医药理论体系中最核心的“气浊学说”,体现彝医对宇宙、对生命的认知特点。

1“人体同天体”是彝医构建“气浊学说”的认知基础

“人体同天体”是对宇宙与人体生命关系认知的高度概括,说明彝族古代先贤已能够运用古代天文历法的原理、方法等阐释对人体生命与疾病变化规律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在各种流传至今的彝文典籍中均有详细记载,被众多彝医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要想弄懂彝医药的理论渊源,就必须明确古代天文历法、气象学等相关科学原理对彝医药理论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也就要深入理解古彝人是如何认识“人体同天体”的,其中天文历法等在彝族古代科学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彝族天文历法是联系人体与天体的共通规律,体现彝医对“气升浊降”的认知特点。天文指的是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宇宙间分布、运行等现象;天文学是研究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科学,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的规律等[4];历法则指推算岁时节令的方法。系统研读彝文典籍和深入田野调查,笔者发现彝族在长期天文观测中已形成具本民族特色的“宇宙发生演化观”和“天地日月星辰系统认识论”,通过辨星纪、正日影、定节气的方法,用图影、符号等表示各种天象、地象和物象,制定出多种具有深远影响的古代历法。

据彝文典籍记载,上古乾阳运年时代(公元前45―前27世纪)已形成彝族太阳周天日历,苟阿娄、阿娄朴时代已描绘“天星云图”,掌握天文知识;三世朴朴苏能时代,就绘制地图,认识到地理格局;四世苏能拉戛时代,已能进行日月历度的推算[2]。据《彝族源流》记载,在哎哺部落时期就有天文知识丰富的娄师颖先师,有使用文字写下无数经典的举哲奢等人;哎哺部落的每个氏族里都有一些“心里想知识,口里讲知识,手里写知识”的先贤,写下了“成千的天文,上万的地理”知识;将大地分为九块,认为“大地有九方,九方为九宫”,反映彝族先民古老的宇宙观[3]。在认识自然、探索宇宙、发明创造的历史长河中,彝族形成“宇宙化生万物”的哲学认识,通过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观察日月星运行及各种气象变化,对寒暑交替、生死荣枯、升降浮沉等各种运动变化现象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具彝民族特色的“哎哺啥呃”理论,包括“气浊学说”、“哎哺理论”等,是彝族阐释各种宇宙生命现象的认知模式。为便于广泛传播和深化记忆,毕摩等文化人对这种认知模式经常用“拟神”的手法将日、月、星等各种天体及各种生物赋予各种神的形象,造成后人认知上的误解,但仍然不能掩盖“气浊”、“哎哺”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与贡献。以往在田野调查中,笔者曾多次见到或听到过彝族祭祖有插树枝的习惯,当时仅从原始宗教意义方面去考察,现今从天文学角度去分析它的内容,才知道其包含着丰富的天文学知识,插枝图原来就是一幅完整的彝族星图[4]。

可见,对彝民族各种生活现象的研究,不能仅从其外在表象去认识,需要对其原型的出处深入挖掘,正确领会该民族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气浊”在彝医药理论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既是天地之源,也是人体之本。“气浊学说”作为彝医认识宇宙与生命运动的核心理论,除表达对宇宙生命发生演化的认知外,还表达其对“气升浊降”生命运动规律的认识,而这种认知正是建立在“人体同天体”之上。

2“气浊”是事关宇宙与生命发生演化的基础理论

彝医药是以河洛、八卦为理论构建的医药学体系,是应天应地、应日应月的宇宙时空医学,其医药理论也事关宇宙与生命的发生与演化,其中“气浊”扮演重要角色,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2.1气浊是天地之源,也是人体之本彝族先贤认为宇宙与生命的发生、演化均从气浊开始。《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物始纪略》、《土鲁窦吉》、《宇宙人文论》等重要典籍所论述的第一问题均是事关宇宙与生命的演化发生论,认为“气浊”是天地万事万物发生演化的“总根子”。但“气浊”到底是什么?气浊在不同的运用中有不同的称谓,如清浊、气浊、天气地气、青气赤气,名虽各异但理却相通,即实为气与浊尔,表达各种天地发生演化、阴阳消长变化等现象的根由而已。彝医所说的“气”,彝文写作“”,发“sa(啥)”音,有人也翻译为“清气”;彝医所说的“浊”,彝文写作“”,发“ge(呃)”音,也有人翻译为“浊气”。

彝族先贤认为太古之初,杳杳冥冥,什么有形之物都没有,只有动态的气和浊,气浊不断交织变化,形成天地;天气与地气交织变化,形成万物。气浊-哎哺-天地-万物,彝族先贤用一条简洁的、自然演化的路线,解答了宇宙的发生问题,解答了宇宙的起源[5],当然也表达对生命运动的认识。如彝文古籍《宇宙人文论》论述气和浊产生天地、万物和人类时说:“在天地产生以前,是大大的、空空虚虚的‘无极’景象,先是一门起了变化,熏熏的气,沉沉的浊产生了”[6]。又说:“气熏熏的,浊沉沉的,气浊互相接触,一股气,一路风就兴起了;两者又接触,形成青幽幽,红彤彤的一片,清的上升为天,浊的下降为地”[6]。“气浊相互接触,气翻出青色,浊翻出赤色。青、赤二气成对如桴叶飘飘,又起变化,变成天线、地线,织天又织地,天地同时出现”[6]。《哎哺啥呃》:“十二层天下,充满气浊,产生万物,又不断变化”[7]。可见,彝族先贤认为宇宙存在是气浊演化的结果,人体形成是气浊结合的结果,人体能在宇宙生存,是人体与宇宙相互调节的结果[8]。

气浊是彝族先贤解释、概括人体及自然界各种“象”变的认识基础,是彝医药论“常变”的理论来源,认为气浊之多少、异用均可通过声、色、脉、体等病症特征而相应的表现出来。而彝文典籍《哎哺啥呃》中有专篇对气浊的论述:“浊之路三条,末之路一条,根尾侧上经,头顶上之越,鼻底下之生。次之路一条,胛节顺之经,脑髓中之生,首之路一条,肾水中之漫,肾腹上之经,头顶上之生,源源循环呢,肾水直上冒,头火下而降,水之火不过,金与木不合,五之相合者,脐底往之上,动动而弹弹,无循无经根,古今其面看,看来的是了。其根我来写,其命我来说,人类身体中,气血经路是,气浊路六条,肺肝心喉肾,其不知的怕,论的抄之放,此凡读人呢,请的学着吧”[9],可见彝医是从“气浊”认识宇宙生命的发生与演化,气浊既是天地之源,也是人体之本。

2.2气浊解答宇宙生命演化的起点和顺序对宇宙生命发生演化的起点,彝汉两族是存在差别,汉族文化从“气”开始而彝族文化从“气浊”开始。汉族医学强调“气一元论”在中医学界已达成共识,而彝医学却强调“气浊二元论”。笔者查阅各种彝文典籍的原始版本,发现“气”与“浊”在彝语言文字系统的指代不同,表达两类不同的事物。彝医传人王正坤先生解释“气浊”时说道:气与浊不同,气为阳,上升则为天,具轻清、薄靡、上浮之性;而浊为阴,下沉则为地,具重浊、凝滞、下沉、下降之性。彝族先贤已认识到“气”与“浊”是以二元形式出现的,二者属性的不同。如《土鲁窦吉》(又名“宇宙生化”)言道:“天与地之间,气与浊二元,影和形两面,由五行定干”。对于气浊关系,彝医传人张之道先生给出准确解释:“气就像一条龙,浊就像滇池的水,如果龙不潜藏在水里,露出水面,人不就得病了吗?”张之道先生的论述可谓精辟,形象生动地解释了气与浊关系,也说明了“阴平阳秘”的真正内涵。正如日常生活所见,气可凝成水,水可蒸发而化成气,但绝不可以说“气就是水,水就是气”,二者虽然可相互转化,但绝对是两类物质。可见,彝族先贤在认识世界本源时是以“气浊二元论”立论的,承认气与浊是不同,属于两类事物。

对宇宙生命发生演化的顺序,彝汉两族也存在差别。彝族认为宇宙发生演化的动力源于气升与浊降,众多彝文典籍均反映这一点,“竖竖剧而冒”的气和“熏熏降而沉”的浊经过不断交织变化,形成哎哺;哎哺有千千万万,其中最好的哎和最好的哺形成天地和日月[10];天气与地气交织变化,形成天线和地线的变化规律;青气与赤气交织变化,形成青线和赤线的变化规律;而正是这些变化规律形成了万物,其变化规律可用天地五行和宇宙八卦等宇宙数学模型给予概括和认识。“气浊-哎哺-天地-五行-八卦-万物”是彝族先贤认知“气浊产生宇宙、气浊化生万物”的基本图式。

3小结

气升与浊降是宇宙生命的基本运动。彝族先贤认为宇宙生命不是静止存在的,气浊的升降运动是各种生命现象存在的前提条件,故众多彝文典籍均言道“气转浊而生”、“有命才会动”。总体说来,彝族对气浊的升降运动可从以下方面认识。

3.1天地的发生演化均来源于气浊的升降运动,而生命的形成和变化亦离不开气升浊降。彝族先贤不仅认识到气浊存在升降运动,还明确了几组由气浊演化的事关宇宙生命发生、演化、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概念:如天气与地气、天线与地线、青气与赤气、青线与赤线等,这些术语组成了“气浊理论”的概念体系,不仅能够解释天体运行的规律,也解答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3.2明确气浊运动的表现形式为“首萌长遍退藏”,其本质均遵循“升降出入”的原则。彝医认为气浊“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体现在与四季的密切契合上,体现在气血在不同的时空下具有不同的血峰特点上。在此理论指导下,形成了彝医独特的血峰理论、禁刺理论和用药理论。

3.3说明有生命的物质才有气浊,没有生命的物质是没有气浊的。人之体源出于自然,秉承于父母,生长于宇宙之内,留迹于人世之间,原本就是一个气浊运动而形成的高级动物,彝医强调“血循而气生、气循而浊生”,而《哎哺啥呃》中也讲“动会命有的,灵气兆多衍”,其中的“动”,讲的就是气的活动与浊的活动。无论是气的活动,或者是浊的活动,都需要能力,但能力从哪里来?从宇宙天地的气浊运动变化来,无论人体与各种生物如何变化,但宇宙天地“气升浊降”的运动规律不会变,“人体同天体”恰好表达了人体乃至各种生命个体“气升浊降”的运动规律均需要遵循宇宙天地“气升浊降”这个总规律的原则,故彝文典籍里常强调“一人一宇宙”、“一者一宇宙”、“一相一宇宙”。这些看似简单却很复杂的问题,却正是当今困扰人类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彝族先贤早已认知并且写在书本上了。

总之,彝医学是沟通天文、历法(或者是时空)、人体、天地、宇宙相互关系的一门宏观医学,以“气浊二元”立论,解答了事关宇宙生命发生演化的系列重大问题。显然,彝医学不可能与现代力求微观的精准医学相比较。但是,无论是纵观或者是横观现阶段医学的发展状况,都会发现微观的精准医学也并非能解决医学领域的一切问题,尤其是日益更新不断出现的疾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迫使我们对多元医学共同存在的必要性进行思考。对待民族文化,更要谨慎,不能一概否定。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124.

[2]王天玺,张鑫昌.中国彝族通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37.

[3]《中国彝族通史》编委会.中国彝族通史纲要[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15.

[4]陈久金.彝族天文学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5.

[5]刘明武.事关宇宙发生与演化的理论――彝族文化对阴阳五行、图书八卦的解释[J].彝族文化,2013(2):53.

[6]罗国义,陈英,马学良.宇宙人文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11-16.

[7]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西南彝志(三、四卷)[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377.

[8]王正坤.彝医揽要[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20.

生命起源和演化例4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3-0018-02

收稿日期:2011-11-04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2011B651)

作者简介:张青民(1979-),男,山西新绛人,讲师,硕士,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雅斯贝尔斯说过:“人们为了寻求生命的答案,总是通过各种实践去不断变换身心自由释然的游戏,这种不断超越以求更新的活动可以说是倾听生命律动的行为。”[1]教学就是这样一种实践活动。教学以“培养人”为质的规定性,理应关注人的生命,让人舒展生命,体验生命,享受生命。然而,现实教学的繁重和无趣却压抑和遮蔽了人的生命,教师“感受不到因从事这一职业而带来的内在尊严与快乐的满足”[2],学生也感受不到由学习自身带来的乐趣。在一定意义上说,对教学表演性的漠视是造成教师厌教和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何为表演性 从最普遍的意义即从人类生活和生存的意义上看,表演是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之一,它是作为生命存在者的人对某种角色存在的主动承担,是其通过对角色的表现和显示而实现的以使他人确信为目的的自我投射和自我呈现,并最终达成的自身敞露[3]13。表演性是指表演的内在品质,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超越

超越源于人的生理和物理属性。人类具有自然表现的天性,表演既是以此为基础的,又是对自然表现的超越。初生婴儿的啼哭只是一种生理反映,但当儿童发现自己的这种自发活动会对周围人产生某种效果时,便开始有目的地重复这种以往纯粹是盲目的活动,用啼哭引起他人的注意和安慰。此时,原先那种本能的、自发的和无目的的啼哭转而变为一种用来表达某种交往效果的手段,这种手段远比本能的自然表现要更为精微和奇妙。

2.愉悦

愉悦是表演的原初品质。我国著名话剧导演王贵在他的《我的戏梦》中写道:“演戏是玩耍,是游戏,戏要好玩才好看,这不是戏谑,也不是单为话剧艺术的过分严肃和沉重而发出的感慨。纵看人类戏剧文化的长河,我歪打正着地发现,戏剧的本质就是游戏,只不过成人造的游戏稍有些不同于儿童的游戏罢了。戏剧的单一属性是愉悦性。我坚持戏要好玩些。”[4]

3.角色

人在表演中生活和生存。表演是存在者存在的基本状态,人的存在始终是承担着某种角色的存在。只要人生命存在着,就在以角色为核心主动呈现着和敞露着。角色是表演的轴心,表演者按照角色期待和规则来寻求自我表现,并在不同的角色承担中实现责任和义务的承担,这是人性获得的标志之一,也是超越而来的重要成果。如果追根溯源,所有的表演都可以在表演者身上找寻到他“角色”的根源,这种角色(这是一种角色结构,而不一定是某种单一的角色)成为他之所以如此表演的理由和依据。

4.生成

在表演中,表演通过对角色的理解,达到对自我的理解、对他人的理解和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理解,进而达到对人本身的理解。同时,表演又是对话,是自我与自我的对话、自我与角色的对话、自我与他人的对话乃至自我与世界的对话。所以,表演中表演者与观看者都会对所表现的内容与信息进行发现、整理、重组、加工、探索甚至创造。这是一个从本能到理性的过渡与超越,其根本的要义是“生成性”。

二、教学为何具有表演性 1.表演是教学的源头之一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5]。如前所述,角色是表演的核心,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是“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交往行为转化为一种角色行为,在交往中以角色为依据,在行为中分别满足各自的角色期待,由于遵循角色规范,他们的交往行为因此就具有了表演性,其过程是一方做出表演,向另一方投射某种信息,目的在于使对方发生某种预期的影响和改变;另一方则被要求接受和理解这些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态度和情感等。前者是作为教师的表演者,后者是作为学生的观看者。这里的“信息”就是表演的内容,它同时被转化为教育内容。显然,通过交往,表演与教育原型发生了关系,这一关系可以概括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表演性的交往活动,教育行为是人类一种特殊性的表演[3]170。

2.表演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

一些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超越认识论的范畴,从本体论的角度论证表演与人的关系。他们认为,人具有表演的本质,表演是人存在的方式。达尔文从进化论的角度证明,情感的表现来自于自然本能的先天遗传和进化环境。他相信,人类已经使用的大多数情感表现方式,都可以在其生物性的刺激和反应活动中找到痕迹。戈夫曼在其《日常生活中的表演》中首次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论证了表演是本体的普遍存在状态。邓晓芒在《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中,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探析了“人生即表演”这个隐喻性话题,他最终的结论是“人生即艺术,即创造,亦即表演――表演艺术是最本原的艺术”。

3.表演是教育生活的存在状态

教育生活之所以被隐喻为“表演”,是因为首先学校即是剧场。学校具有剧场所有的基本元素,学校的教室、操场等场所都具备了剧场的基本功能;学校中的人(教师和学生)成为表演者和观看者;学校中的一切表演活动都是以“角色”及其扮演为核心的。所以,教育就在这样的剧场内进行,这种以完成教育目的为使命的剧场,可以称之为“学校剧场”。其次,教育活动具有戏剧性。生命发展本身具有戏剧性,它反映的是人与事件、人与环境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学校剧场中进行的教育活动与戏剧表演活动一样,他们是对生命形式和表达的观照。

4.人的发展需要教学具有表演性

人的生命发展需要教学具有表演性。人是由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构成的完整生命存在。对于人的自然本质,尼采作过这样的描述:“自然的本质要象征性地表现自己,必须有一个新的象征世界,要使整个躯体都获得象征意义,包括频频运动手足的丰富舞姿。然后,其他的象征能力成长了,寓于节奏、动力与和声的音乐的象征力量突然汹涌澎湃。为了充分调动全部象征能力,人必须达到那种自弃境界,而要通过上述能力象征地表达出境界来。”[6]人性的这种本质通过“表演欲”的形式显示出来,这种表演的欲望,也就是展示或显示自己的需要,是人的主体性的需要。人表演的天性需要教学具有表演性,天性是自然性在生命中的体现,是生命的自然造化,教学应当尊重人的天性,遵循生命的自然发展规律,正像罗素所说:“教育在于培养本能,而不是压抑本能。”[7]

人的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发展需要教学具有表演性。通过习得文化使自然人向完整的精神人转变,人文化的过程同样需要教学具有表演性。教学具有表演性能满足人愉悦的需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有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人为了生存,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人在工作之后,为了消除疲劳,必须进行娱乐享受,这是人精神上的恢复与休息,是自我实现的基础。教学的表演性能满足人超越的需求。人是超越性的存在,超越性是生命本性的需要。西美尔认为,生命过程是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教学具有表演性能满足人体验的需求。生命需要体验,体验是主体把握自身和外部世界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教学的表演性能使人以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学具有表演性能满足人表演的需求。表演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行为,是人存在的基本状态。杜威就认为,人具有表现性的冲动,这是人得以发展的基础。总之,教学具有表演性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愉悦、超越、体验和表演的本能需求。

三、教学表演性的意蕴 1.教学是对人生命关怀和引领的活动

关怀包含期待、责任和引领。教学应关怀生命的整体性,教学不再以认知为唯一目标,必须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人的理性和非理性,关注人的认知和非认知。教学应关怀生命的独特性,教学不再强求完全趋同和整齐划一,它强调每个生命的独特性、不可重复性和不可置换性。教学应引领人的生命意义,教学要帮助人认识生命的可贵性和可能性,实现生命的超越。

2.教学是一种愉悦的活动

教学作为“为我性”和“我为性”的统一的精神生活,它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种方式,应充满着人文关怀和生命情趣,应使师生不断地创造和表现自己,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感情,共同体验,共同创造,共同见证成长,共享教学幸福[8]。

3.教学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活动

人的生成和发展从自我开始,而且始终围绕这个“自我”。蒙田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但必须经过中介才能认识自身”[9]。自我发展高级阶段之所以能成为可能,有赖于教育的介入和影响,尤其是学校教育的促进作用。在自我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具体的人的生命处在被建构、塑造和生成的境遇,这样的自我是有待于通过系统的课程与教学设置来建构的自我,是有待于教育活动或教育行为锤炼的自我。这样,教育者们通过自己的表演把学生送上自我发现和发展的大道,而学生也在学校教育中努力完成“自我整合”,从而创生新的生命意义,实现生命的自我超越和更新。

4.教学是一种“视野融合”的对话活动

生命起源和演化例5

影片中说,自从人类发现了基因的结构,就可以相信哪怕是尘埃,只要经过特别精致的编排,就能缔造出生命这样的高级物质形态,而且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它就能演化出智能。

我觉得这段话说得很好,它用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向我们诠释了世界是物质的,生物起源于物质,物质是人类起源的基石。

在中学课本里,我们学习了生物的起源,明白了单细胞生物到智能的人类是如何一步步进化的。孰不知地球源于太阳,太阳才是真正的生命的缔造者。宇宙是那么地神奇,在众多星球中,它选择了地球,给了它生命,这更是奇迹。看了影片,我们明白了,这种奇迹其实也是有它一定的必然性,因为地球特殊的构造为生命的出现提供了机遇。

自然界中,四种相互作用力的存在维系着整个宇宙。太阳为地球创造了生命,但由于力的存在,或许曾经地球也被这种力毁灭过,又诞生生命。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向我们揭示着那些奥秘。宇宙创造了人类,人类发展了,又去研究宇宙,或许这就是哲学吧!

科学家们研究太阳系的行星,只想发现有没有生命存在。然而,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和地球最相似的金星,也未成为另一个生命的摇篮。太阳创造了生命,但它也可以毁灭生命,它的强光、强磁场及射线等都是非常可怕的,都是可以将生命彻底毁灭的。

地球上生命的诞生也是经过无数日日夜夜的进化得来的,地球的演变最终产生了生命。地球上环境的完善也是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月球作为地球的天然卫星,它留给我们了足够做美梦的温馨长夜,然而它却由于质量太小而只能成为一颗死行星,或许这就是宇宙的选择。

生命起源和演化例6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85-02

一 旅游演艺与文化创意

1.旅游演艺的内涵

旅游演艺是指在旅游景区现场以及旅游地其他演出场所内进行的、以表现该地区历史文化或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且以旅游者为主要欣赏者的表演、演出活动,统称为旅游演艺。旅游演艺来源于传统表演艺术,到了现代工业社会以后,人们的注意力开始从传统转向现代,大量传统表演艺术都面临着难以适应现代文化的困难,面临消失的危险。然而,现代社会又催生了旅游业的发展,传统表演艺术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日益受到重视,全国各地纷纷挖掘本地传统表演艺术资源,进行一系列的整合包装后推出旅游演艺这一旅游形式,并取得了显著发展。现代旅游演艺脱胎于传统表演艺术,而传统表演艺术是某一地区传统文化的体现,因此现代旅游演艺的灵魂就在于文化。

2.文化创意旅游的兴起

文化创意是指文化的原创性、创新性,是指蕴含在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中独特的内容与崭新的形式,简单地说,文化创意就是用创造性的想法对原有文化形态进行改变。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创意理念及产业受到世界各国重视,并且超越经济领域与旅游业快速结合在一起,形成文化创意旅游,当前的创意旅游即指文化创意旅游。在文化转向的影响下,现代人对文化的关注日益密切,对旅游背后的文化价值越来越重视。文化资源是创意旅游的素材,对文化的消费和体验是创意旅游者的原动力。在文化创意旅游中,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文化创意与旅游演艺的共同属性

旅游演艺是旅游的业态之一,文化创意旅游演艺是文化创意旅游的具体化和继续发展。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文化创意与旅游演艺都以文化为基础,都离不开文化,两者具有天然的一致性,所以文化是旅游文化创意与旅游演艺的共同属性。正是这种共同属性,文化创意和旅游演艺拥有了共同的基础,才使得两者能彼此促进、共同发展,也使文化创意与旅游演艺的融合成为可能。此外,创意这一要素非常重要,为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演艺提供了持续的创新动力,使旅游演艺不会长久拘泥于某一段固定文化状态,从而有力地促进旅游演艺的可持续发展。

二 文化创意与旅游演艺融合动力分析

1.旅游者需求层次提高

传统旅游者对旅游对象主要停留在直观观赏和简单的体验上,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尤其是体验旅游理念逐渐兴起以来,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层次在不断提高。在文化创意旅游大力倡导发展的今天,旅游者对文化创意旅游的需求呈现多元性、娱乐性、符号性、实用性和虚拟性体验的趋势。同时,旅游者已开始从传统遗产保护式的旅游原真性向注重符号的后现代旅游原真性转变。后现代主义原真性认为真实性是超真实的,是真是假,是原件还是复制品,是实体还是象征,无关紧要,是对真实进行仿制、模仿的像,以一种超真实而存在。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理论,主要说明了心理需求是从生理――安全――社会――尊重――自我实现不断由低向高递增的过程。有学者据此理论与桂剧旅游演艺结合,分析旅游者在观赏桂剧时在五种心理需求状态下的各种具体表现。旅游者需求的提高,契合了旅游者心理层次需求的顶端部分,对社会交往的需求表现在旅游者不甘心把自己当作过客,希望在旅游演艺中通过亲身体验及互动交流满足对社会交往的需要;对受他人尊重的需求表现在旅游者对旅游演艺多元性、娱乐性等需求希望能够得到旅游演

艺表演者的响应,从而使旅游者感觉到被尊重;对自我实现的需要表现在旅游者欲使自己的想法、需求在旅游演艺中得到体现,而表演者为迎合旅游者对旅游演艺也做出必要的改动,从而使旅游者自我的意志得到体现。

旅游者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既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动力,又给旅游发展造成了压力,在当今旅游业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发展格局中,旅游者的需求必须被重视,旅游发展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对旅游演艺而言,其发展也应跟随旅游发展主流和趋势的步伐,才能使自身的地位稳固。单纯简单复制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和内容,可能在一时会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但如果不能很好地认清旅游者需求的变化,最终可能会丧失大部分旅游者。

2.现代科技进一步推动

现代科技的进步对旅游演艺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尽管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甚少,可现代科技在旅游演艺中的表现则是实实在在的。传统表演艺术除了单一的舞台和必要的道具和简单的工匠技巧应用之外,其表演效果自然十分有限,难以在视觉、听觉、嗅觉、情绪渲染之中对旅游者产生巨大的冲击。现代旅游演艺对科技的使用远远超出了传统表演艺术的能力范围,使传统表演艺术只存在想象中的场景得以实现,这具体表现在:(1)音响效果。传统表演艺术舞台声音除了表演者说场外,就是后台有限乐器的伴奏,而且无论是表演者的说唱还是乐器伴奏都只能停留在原声而不能使声音扩大;现代音响系统实现了声音的电子化,不仅扩大了表演者说唱和乐器的声音,而且乐器在数量、搭配、合音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进和提高,并且能对音响效果进行修正。(2)灯光效果。传统表演艺术基本上是没什么灯光效果的,可用的只是自然光和火灯光,更谈不上什么灯光搭配;现代舞台灯光效果主要借助电力,从光的颜色、光的搭配、光的投射方式等方面完全开启了一个新的舞台格局,给旅游者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效果。(3)影像效果。传统表演艺术没有影响效果,主要是在幕布上绘制一些简陋的图像;现代舞台运用先进的投影、摄像技术,通过对电脑技术的应用,可以播放录制影像和制造虚拟景象,并且已经实现了舞台的3D化,创造了立体式舞台,这一系列的现代舞台影像极大地丰富了舞台内容和效果,是传统表演舞台无法比拟的。

科技因素对文化创意与旅游演艺融合的影响十分巨大,不论理论设想多么合情合理,如果在技术环节上不能实现也是徒劳。科技因素是区别传统表演艺术和现代旅游演艺的关键,文化创意与旅游演艺的深度融合永远依赖现代科技来实现。

3.旅游演艺产品发展规律的需要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旅游产品发展的经典规律,1980年由Butler提出。Butler认为一个地方的旅游开发不可能永远处于同一水平,而是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演变的。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模型中生命曲线呈S形,分别代表介入期、发展期、稳定期、滞长期和衰弱期六个不同阶段,说明每个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是无限的,必须要精心保护以延长其存在时间,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旅游产品在总体原则上都不会脱离这一规律的制约。如果对处于稳定期的旅游产品不精心维护,紧接着必然会走向滞长期和衰落期,相反如果对处在滞长期和衰落期的旅游产品重新整合提升,就会从滞长和衰落阶段转向复兴阶段,从而延续新的产品生命周期轨迹发展。

当前,关于旅游演艺产品的生命周期问题还没有学者系统进行研究,但笔者可以坚定地认为,作为旅游业态之一,旅游演艺产品一定符合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哲学上说,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之中,必然经历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任何一个旅游演艺产品都不可能跳出这一哲学命题。从旅游演艺产品竞争的关系来看,新形式的旅游演艺产品出现就会将原有旅游演艺产品置于被动地位,即使原有旅游演艺产品正处在发展稳定期,也会因受外部性原因影响被迫沦入滞长和衰落阶段。从旅游者角度来看,旅游者对旅游演艺产品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一成不变的旅游演艺产品会造成旅游者“审美疲劳”,这样的旅游产品一定会被旅游市场淘汰,跟上旅游者旅游需求的步伐,就会延长处于发展期和稳定期的时间。从旅游演艺产品本身来看,旅游演艺产品自身处于对文化基础的不断挖掘之中,对新的现代科技不断使用之中,对新的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理念和模式应用之中,即使旅游者的需求暂时未表现出来,但旅游开发者对预判旅游演艺产品发展趋势,在没有旅游者需求外在压力的影响下,也会对旅游演艺产品本身进行提升发展,引导和创造旅游者需求,最终延长旅游演艺产品的生命周期。所以从多角度上看,旅游演艺产品都符合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既然旅游演艺产品符合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延长其生命周期就十分必要。旅游演艺产品的基础是文化,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也是文化,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是延长旅游演艺产品生命周期的最主要路径之一,而文化创意就是延长旅游演艺产品生命周期的动力。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创意的发展,旅游演艺是旅游业当中最具活力的发展方向,文化创意和旅游演艺是两个不同的业态,但两者又有文化这一共同属性,因此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规律将进一步推动旅游演艺和文化创意的结合。

生命起源和演化例7

1 生物学自主性在以往理论结构上的表现

(1)生物学理论的公理化尝试

生物学具有独特的内容,可建立一个与物理科学并行的演绎体系,这种观念导致了对生物学进行公理化处理的尝试。伍德格尔(j.h.woodger)早在1937年就试图对孟德尔遗传学定律进行公理化处理,但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到七十年代,在生物哲学界发生了达尔文进化论是否属于科学理论的争论。在这种背景下,威廉斯(m.b.williams)在1970年给出了关于达尔文进化论的完整公理化模型理论〔1〕,它包括两个初始概念、进化的两个公理、有关适应和选择的五个公理、适应度的操作定义,由这些可推导出达尔文理论的一切概念和关系或定理〔2〕。

威廉斯的体系只是直接从宏观上对进化的原始概念和公理的认定,脱离了微观的遗传学机制。还原论者认为,仅仅将进化论改造为演绎体系是不够的,还应当在物理科学与这个演绎体系之间建立起逻辑演绎关系。因此,鲁斯(m.ruse)建议,群体遗传学应是进化论的演绎基础〔3〕,首先应阐明从群体遗传学到进化论的演绎关系,而公理化处理后的群体遗传学体系,其逻辑公理则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然后,再将孟德尔定律作为演绎结果从分子生物学中导出。

在下文的分析中将会看到,分子生物学本身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演绎体系,并且它与经典遗传学之间存在着逻辑蕴涵上的脱节。这是生物学自主性的一种表现,其根源来之于演绎体系的构建之始,即演绎的公理和原始概念直接来之于生命界,从而独立于或自主于以无机界为研究对象和直观经验来源的物理科学。这种构建过程的合理性在于,人类的直观经验有两大类或两个来源,除了无机界之外,还有生命世界的生命现象。人们无法漠视生命这一独立于无机界的现象或实体的存在,因而它们也成为人类直观经验的基础。

(2)分子生物学中的功能性解释

事实上,在诸如分子遗传对经典遗传学的还原,那一部分不能还原的独特内容,以功能预设或目的性预设的形式出现。

对孟德尔遗传学稍加考察,便可发现,它首先直接从遗传现象和数据中设定了一个生命实体即遗传因子(后来称为“基因”),接着给予了这一实体两个承诺:第一,它们既可以彼此分离,又可以再组合;第二,它们自身带有某种生物学性质,这种性质是使生物体显示某种性状的原因。在孟德尔遗传学或以此为基础的公理化体系中,不必给予这两个承诺以解释,因为遗传因子在此是最基本的实体。但是,当分子遗传学从实体上将基因与dna片段相对应,或者说将前者还原为后者,随之而来的则必须从dna分子行为上给予这两个承诺以解释,并且只有演绎的解释,才能达到理论还原的要求。

然而,分子生物学对经典遗传学的所谓还原,只达到了对第一个承诺的还原,可以从dna分子的性质和行为来解释遗传因子或基因的分离与组合。而关键是第二个承诺,无法对此给予从dna分子到遗传性状的上行演绎解释,例如,在将性性状与蛋白质相对应的解释中,dna碱基顺序代表了基因即遗传信息,而遗传信息是从生物学功能角度来定义(而不是从dna分子的性质及行为来定义),涉及到与细胞器和其他生物学成分的关系,涉及到与细胞器和其他生物学成分的关系,涉及到转录、合成、生长、发育等一系列过程,即它是从生命整体角度来定义的。dna分子的行为与性质并没有蕴涵遗传信息的概念,因此,dna决不等于基因。在这里,体现了功能性解释的特点;基因的含义有一部分是从这一实体或dna分子在生命整体中所具有的功能这一方面来定义的。人类直观经验之一的生命现象在此以功能预设的方式参预了理论的构建,所以,生物学在理论上的自主性,并没有由于分子生物学所谓的还原而消失。内格尔(e.nagel)、罗森伯格(a.rosenberg)等人把功能(或目的性)解释看成生物学自主性的依据和根源。

2功能性(目的性)、演绎性和理论构建

由于功能预设的存在,使得生物学解释框架不同于物理科学。那么,在生物学理论中,是否能实现一种从功能解释模式框架向演绎解释框架的模式转换,在消除功能预设的同时,又不破坏分子与生命之间的联系呢?模式的建立与科学理论的构建过程相关,通过其构建过程的分析,对于模式转换问题有着莫大的启示。

演绎性解释框架模式如下:

(1)l1,l2,……,lr

解释性陈述或前提

(2)c1,c2,……,ck

━━━━━━━━━━━━━━━━━━━━━━━━━━━━

(3)e

解释对象

其中,l1……lr是规律般的全称陈述,c1………ck是关于初始条件的特称陈述,e是描述单个事件的特称陈述,也就是对要给予解释的现象的陈述。如果e能够作(1)中的全称陈述和(2)中的初始条件的特称陈述的演绎结果,则它就得到了解释〔4〕。这种解释框架实际上就是要对自然现象寻求一种因果性解释:如果条件c1、c2…ck存在,则必有现象e出现。

一个严密的、完美的科学理论体系必须使用这种解释框架,这已成为一种模式。从物理学到化学,基本上已达到了这种要求。而生命现象的特殊性,如趋目的性,使我们在传统的生物学理论中仍到处采用目的性或功能性解释,特征是以未来的一种既定状态作为当下行为的依据,或以生命现象为整体背景,以组成部分(如分子)对整体所具有的功能作为组成部分的行为依据,因而我们常采用这样的语句:“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如何”,或“……具有使达到某种目的功能或作用”。功能的依据不能仅仅从组成部分本身的性质给出,必须依据整体的状态才能得以解释。〔5〕因此,这一框架与人们寻求自然界因果关系的精神不相吻合。

演绎体系的建立,主要在于规律性全称陈述的建立,即定律、原理建立。在这个过程中,解释的对象先是作为经验基础参预了定律的构建,例如,对无机界实体及其性质的认定,依据于宏观的经验现象和数据,然后,回过头来演绎解释其他现象。既使遇到新的观察事实,它与规律性的全称陈述的演绎结果不符甚至相反,也可以通过修正或证伪的途径,或修改、或重建规律性的全称陈述。证伪,也是“解释对象”参预构建“解释前提”的途径之一。由此保证了演绎性解释框架在物理科学中的有效性。

解释对象,将其看成一个集合,其中某些“元素”作为经验基础参预了理论构建,从而内化于解释的前提。这样的解释前提,再去解释其他“元素”时,可能会发生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演绎的结果与新的解释对象相符,从而得以证实和支持;第二,演绎结果与新的解释对象不符,发生证伪,因而要对理论进行修正,新的解释对象就此参预了理论构建;第三,解释前提的演绎结果,与新的解释对象无关,既不证伪,也不证实。

第三种情况对于我们非常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以此为经验基础,构建新的解释前提。这是物理科学体系中并非存在唯一的解释前提的原因。重要的是,生命现象对于物理科学中的解释前提来说,也正是处于既不证实、也不证伪的境遇。但,第一,它没有参预构建新的解释前提,第二,它也没有作为解释对象:生物大分子行为的结果,只局限于物理、化学领域内,生命的特性似乎游离于分子行为之外。作为解释对象和参预解释前提的构建,二方面具有潜在的统一性,而生命现象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即在解释之先作为一个其作用类似于解释前提的目的性或功能性预设。当然,它并不与解释前提等同。事实上,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代表了与演绎框架不同的目的性或功能性解释框架。下图表示出分子生物学理论中同时采用的两种框架之间的关系:

━━━━━━━━━━━━━━━━━━━━━━━━━━

┃ 解

┃ 释 ━━━━━━━━ 物 ━━━━━━━━ 释

┃ 前 演绎或因果关系

大 演绎或因果关系

┃ 提

┃ c1

e

c2

━━━━━━━━━━━━━━━━━━━━━━━━━━

┃赋予生物学意义

整体的生命现象(目的性或功能预设)

方框内是演绎解释的框架,解释前提c1是指以微观实体为起点构成的物理科学解释前提,它来之于物理科学的理论构建过程;解释对象e是指用物理和化学手段将生物体进行处理后,形成的无机环境背景下所显示出的现象,如dna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试管中的化学现象;生物大分子行为c2是指诸如dna、蛋白质等行为过程;目的性或功能性预设来之于对宏观生命现象的认定,它不是作为解释的对象,而是赋予生物大分子行为以生物学意义,赋予dna碱基变化以“变异”的意义,赋予血红蛋白与o2、co2的结合与分离以“呼吸”的意义,即生物大分子的活动或行为都必须指向生命整体,以其为最终目标。在这种框架中,生物大分子的行为只是一种形式或“载体”,负载着生命现象所赋予的意义,这是分子本身并不逻辑地蕴涵着有关生命特征的概念的原因。

人类对于生命现象的直观经验,在此以目的性或功能性预设的形式出现,这提示我们,生命现象要融于物理科学的演绎体系,其本身要参预物理科学的解释前提的构建,从而使其从这种预设的形式转换为某种内化于解释前提中的成分。

我们从化学还原为物理学的历程中受到一种虚幻的鼓舞,从而忙于将生命还原为已有的物理科学定律,这是一种狭隘的还原主义。化学现象之所以可以成为物理学解释前提的演绎结果,是因为物理学的解释前提不仅仅属于物理学,而是二门学科共同享有。

量子化学的诞生与发展,是化学从理论上成为物理学演绎体系的一部分的标志。这一度使人相信在生物学中也可以发生类似事件。但是,从理论构建历史中可以发现,生物学与化学,二者在同物理学的“亲缘”关系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用来作为化学现象的解释前提的微观物理学同化学本身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只要罗列一下原子结构、量子力学的形成历史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早期化学

原子论

元素论

量子化学 ──

元素周期律─电子运动理论

原子结构论─ 量子力学 ───

①道尔顿所创立的原子论,首先是化学理论,为近代化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动机则是期望用经典力学的观念来解释化学;

②元素及原子一开始是化学研究的对象,也是一个化学概念,以后成为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元素周期律是化学体系中举足轻重的理论;

③原子论、元素周期律导致了原子结构理论的诞生,以及成为电子运动理论诞生的契机;

④玻尔创立量子理论的基础是原子结构模型、氢光谱及巴尔末公式;而量子力学首先对分子最成功的解释正是对氢分子的说明,因而诞生了最子化学;

⑤量子力学、电子运动理论是量子化学的理论基础。

因此,用来演绎解释化学的那部分物理学理论,首先是从化学走出来的,微观物理学便“天生”具有了解释化学的胎记。这种历史性的构建过程,保证了它们的概念、命题、现象之间存在着天然的逻辑蕴涵关系和证伪、修正关系。

对于生物学来说,只需指出下面一点就足够了;物理学、化学的理论构没有采纳生命界的任何生命现象的特征,或者说生命现象没有参预物理学、化学的理论构建。至少在系统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或自组织理论建立之前是这样的。

3广义还原与生物学自主性的新含义

在狭隘的还原主义看来,仅从无机界现象中构建起来的理论诸如实体的性质、行为、运动规律等,相对于生命世界来说,无可怀疑地有着先天的真理性,是永恒的基石,对它的证伪、修正或完备性的补充,只能在对无机界的研究中进行,而生物学、生命现象只能动地等待着解释和还原。针对于此,我们应持有一种广义的还原主义,将物理学理论或演绎的解释前提体系看成一个对生物学、生命现象开放的理论体系。系统理论的奠基人贝塔朗菲、控制论的创立者维纳无不受到生命现象的启迪。正如贝塔朗菲所建议:考虑到有机体具有整体性,会发育、变异、生长,为了描述它们,我们必须运用调节、控制、竞争这些传统自然科学(主要指物理学、化学)没有的新概念。〔6〕另一个著名事例是耗散结构理论诞生于热力学理论对于生命自组织性的不完备性。

生命界的各种现象中,是否存在着对现有物理学、化学定律证伪的事件,是否能象黑体辐射现象对经典物理学进行证伪从而赋予基本粒子以一种全新的行为和性质,到现在为止还不得而知。现在的情况是生命现象对正统的物理学既不证实也不证伪,而系统理论、耗散结构论、超循环论等新兴学科,正在吸收生命现象的特征,并与正统物理学相联系。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认为“生物学能否还原为物理科学与能否用物质的原因阐释生命现象”是两个问题〔7〕,那是不妥的。将两个问题截然分开的根源在于把物理科学所研究的物质运动规律封闭于无机界,同时认为生物界中的物质运动规律独立于物理、化学规律,也就是独立于无机界。但是,只要承认生命来之于无机界,就无法把无机界的运动规律与生命界运动规律绝对地划界,因而也就不应在物理、化学与生物学理论之间人为地划出一条不可通约的鸿沟。物理学的还原地位是先天的,这是它所研究的对象决定的。即使生命界存在许多现有物理学所不能解释的现象,甚至出现与现有物理学规律相悖的现象,也不应成为生命运动规律独立于物理规律、生物学独立于物理学的理由。生命界存在物理学不能解释的现象(或与物理学定律无关),说明物理学的内容还不完备,有待于充实、丰富和发展;如果相悖,说明二者至少有一方是错误的,要么修正物理学,要么修正生物学规律,要么二都有待于修正,以达到逻辑上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理学和化学规律在生命体中的作用的“范围被限制”了,物理和化学规律在生命体中并不具备发挥作用的充分条件。我们必须深化这一观念,对此做出更清晰的解释和理解,而不能在此止步不前,更不能将这种“范围被限制”作为生物学规律与物理学规律之间存在一条天然的逻辑鸿沟的理由。只要我们追究这种“限制”(即生命的有序性、组织性)是如何从无机界产生的,并将封闭于无机界领域的物理科学解放出来,那么生物学就可以广义地还原为物理科学。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超循环论等都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新物理科学,所取得的成果使我们看到将生命现象纳入演绎框架体系的希望。这虽然只是初步,但科学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引进新概念来解释不曾解释的现象。

在此,可以提出生物学自主性的新含义,这种自主性并非表现为生物学必须具有独立于物理学和化学、并且不能从后者获昨解释的规律,而是表现为生物学及生命现象作为物理科学的构建基础之一,参预物理科学的理论构建;物理科学自身也不应拘泥于无机界之中,只有如此,才能构建一个对于整个自然界是完备的物理科学体系。反过来说,仅将无机界作为理论构建的经验来源的物理学,其对于生命现象的不完备性,体现了生物学对这种物理学理论的那种过去所理解的自主性。

4 非线性还原

将物理科学与生命科学统一于一个演绎解释的框架之中,是还原的需要,因而也是广义还原的需要,以反映从分子到生命的逻辑过程。不过,这是一个非线性的逻辑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所认为的“不能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中的“归结”一词,其意义是模糊的,含有“演绎解释、还原、简单地组合或机械地相加”等诸多含义。我们认为,“不能归结”的提出,有着历史背景,是针对十八、十九世纪机械的、线性的还原论进行的批判。机械自然观认为,生命运动是低级运动形式的机械组合,相应地,生命体是一种机械装置,用今天的术语说,生命是生物大分子及其行为的线性迭加,二者之间是一个线性的逻辑关系。现代自组织理论已揭示出,生命的自组织过程是一个从分子到生命的非线性动力过程。与理论之间的广义还原相应,本文提出实体上或本体论上的非线性还原。现代物理学发现,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是非线性关系,而线性关系极为少见。无机界同样存在着非线性的自组织过程,这说明自组织性并非为生命界所独有,而是生命界与无机界的桥梁,而物理学所研究的就是这种发展过程的动力学原因,描述它们的逻辑过程,无论是线性还是非线性的。这是物理学处于先天的还原地位的理由。如果说物理学内的演绎框架体系是由于对无机界运动或现象的统一解释的需要,那么,在物理科学与生命科学之间建立一种非线性逻辑演绎关系,则是对无机界与生命界统一解释的需要。因此,演绎框架的合理性并非只存在于物理科学与无机界之间的关系中,并不仅仅是建立物理科学体系的标准。这种合理性同样存在于物理科学、生命科学、无机界、生命界之间的关系中。

5 总结

生物学自主性的根源在于:生命现象是人类直观经验来源之一。它以不同的方式参预了理论的构建:在威廉斯、鲁斯那里,直接针对着生命世界构建一个公理化体系,如果将理论封闭于生命世界中而不向无机界拓展,可建立一个自足的演绎体系,与物理科学演绎体系相并列,这是自主性的一种表现;在以分子生物学还原经典遗传学的过程中,它以解释之先的目的性或功能预设的形式参预了生物学理论的构建;本文受到新兴学科的启示,提出生物学自主性表现为这种经验来源及理论(或陈述)直接参预物理科学的构建过程。

阿亚拉(f.j.ayala)曾提出,可以把还原论区分为三个层次:本体论还原、方法论还原,理论的还原。对此,本文提出了在理论之间的广义还原,本体上的非线性还原;方法论上,物理科学应是对生物学、生命现象开放的体系,生物学、生命现象应直接参预物理科学的理论构建,这并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手段将生物体破坏,在试管中还原为无机背景,因为这已推动了生命现象作为直观经验的价值。生命现象参予物理科学理论构建的价值体现,离不开生物学理论作为必要的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1〕wiliams,m.b.(1970).deducing the consequence of evolution: a mathmatical model.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29:343-385。

〔2〕rosenberg.a.(1985)).the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science.(cambridge: cambrideg university press)

〔3〕董国安:论生物学自主性,《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年第10期,第48页。

生命起源和演化例8

[中图分类号]F4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1-0116-03

[作者简介]侯茂章,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理论。(湖南长沙410004)

产业集群作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空间组织形式,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国内外学者通过划分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研究和分析各发展阶段的特征、形成条件等,目的在于判断某一产业集群目前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以及与同类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相比较,从中揭示产业集群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促进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外有关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研究的文献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分类研究中。

一、从生命周期角度分析

Porter(1998)从集群生命周期的角度,描述了产业集群诞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并认为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来源于自身持续的竞争能力,取决于创新的速度。同时,他指出产业集群萎缩和衰亡的原因:一是集群内部的僵化,以及集体思维的惯性,最终致使生产力和创造力的降低;二是集群外部环境持续发展。Tichy(1998)认为集群的发展应该放在一个相当长的发展周期中来考察,并且将集群的生命周期划分成诞生期(the Initial Phase)、成长期(the Growth Phase)、成熟期(the Maturity Phase)和衰退期(the Petrifv Phase)四个阶段。Tiehy指出集群衰落的原因,主要是构建和维持集群的网络成本逐渐高于聚集经济带来的收益,使集群内企业或者选择转入其他产业,或者选择迁移到其他地区,从而使集群逐步走向衰退。池仁勇等(2005)依据生命周期理论,结合企业出生率与死亡率、企业成长率、集群网络联结度、集群产业配套度等指标,将产业集群发展分为孕育、快速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

在这一分析角度上,国内外学者对集群存在生命周期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其中Tiehy的四阶段论观点具有代表性。但是在发展阶段划分、各阶段特征描述等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主要来自学者们对集群内部因素和集群外部因素解释的不同。但是,对于集群走向衰败的原因,Porter认为是源于集群创新的能力和速度。Tiehv则认为是集群的网络成本高于聚集经济收益。而池仁勇等认为是集群化生存成本过高及宏观经济的影响等。

此外,笔者认为Tiehy和Porter等对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的划分比较粗糙,在实践中缺乏正确判断的可行性。而池仁勇等虽然给出了划分集群阶段的具体指标,但由于不同集群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又太复杂,因此,这些指标是否真正适应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在实践中也存在疑问。但总体而言,学者们从生命周期角度对产业集群发展阶段进行划分是比较科学的。

二、从集群演化发展角度分析

Ahokangas等(1999)运用演化理论提出了一个演化模型,将产业集群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源和出现阶段、增长和趋同阶段、成熟和调整三个阶段。他们分析了集群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及其机制,揭示了集群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对集群发展过程的研究。Bergman&Feser(1999)指出,集群发展历程包括潜在(Potential)、显现(Energing)、已存(Existing)和衰退(Deelining)等四个阶段。

于秀婷等(2005)分析了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及其各个阶段的生存条件,将集群的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并认为产业集群的演化并不一定会经历所有阶段,它可能由于某些原因而过早夭折。他们根据对产业集群演化和成因的分析,将我国产业集群分为三类:一是由政府建立起来的科技园区和开发区,是处在第一阶段的企业集聚形式,集群内企业缺乏必要的协同合作,集聚的外部经济效应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不是真正的产业集群; ~,-v处于衰退期的产业集群,如一些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集群,急需进行战略调整和重新定位,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升级;三是正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园区,如中关村等,但由于内部共生机制并不健全,没有形成根植于当地文化的区域创新网络。

笔者认为,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性组织,其演化过程就是其生命周期过程,也肯定具有生命周期的特征。因此,从上面综述可看出,以上观点与有关集群生命周期的论点是相似的。当然,集群演化理论强调演化过程更具有动态性特征,其演化主体(如集群自身、集群内企业等)、演化环境(如制度等)及演化主体与演化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是集群演化研究的重点。而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反映集群发展的时间顺序,具有静态性特征,它更多的是反映出一种集群内部与外部因素作用过程的结果。

三、从集群内部关系发展角度分析

Weber(1909)从工业区位理论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时,将集聚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集聚初级阶段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而集聚高级阶段则通过各企业相互联系的组织而产生工业化,是真正意义上的集群。Giovana&Dini(1999)根据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从投资项目角度提出了中小企业网络化发展的5个不同阶段:初始阶段、形成战略计划阶段、联合发展阶段、实施战略性项目阶段和自主管理阶段。

LyIlll Mytelka&Fulvia Farinelli(2000)基于产业集群的内在关系,把产业集群分为三类:一是非正式集群,由技能和技术较低、高度竞争的个体或小企业组成,企业间的信任和合作几乎没有,企业的创新也较低;二是有组织的产业集群,由竞争度高、具有一定的技术和技能的中小企业组成,企业间建立起较高的信任,也有一定的合作,企业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三是创新型集群,由竞争度高、技能和技术较高的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组成,企业间建立起高度的信任并有广泛的合作和联系,企业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

王(2002)按区域内企业的分工合作形式,将集群划分为水平一体化型和纵向一体化型两种,并且认为集群从水平集群向纵向集群演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以大企业为主的网络化资源进入集群,集群内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网络联系,以及建立与完善相应的交易制度。张学华等(2006)提出了基于市场集中度的集群阶段定量判定方法,并根据市场结构类型的动态变化:认为产业集群演进存在4个阶段:生存期、发展期、起飞期和成熟期。

因此,学者们都非常强调集群内部企业之间联系、信任

和合作,只有集群内企业和组织联系紧密而稳定,才能使集群向更高阶段发展。作为集群的主要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集群发展阶段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因为任何集群都是由企业所构成的,企业是集群的最重要的微观主体。因此,这种从集群内部关系来分析集群发展阶段性特征,认为内部合作与联系是集群由低级走向高级的重要方式与推动力量,抓住了集群阶段性特征的本质。

四、从集群的要素利用、技术与创新水平角度分析

Sehmitz(1995)按专业化产业类型将集群划分为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前者的技术和创新水平不高,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与原料,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后者亦称为创新型集群,以新知识新技术扩散活跃、鼓励合作、创新文化、风险投资等为特征,因而技术与创新水平较高。而从传统产业集群发展到高技术产业集群,其核心是生产要素的高级化,即从使用传统的可消耗性自然资源到使用可循环利用的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

基于集群要素结构演化角度,秦夏明等(2004)将集群分为基本要素集聚、价值链集聚、社会网络集聚和创新体系集聚4个发展阶段,并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动态演变关系,即产业集群在一定的条件下既可能依次进化,也可能随时出现演化中断。他们以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为例,分析了该集群经历了从基本要素集聚型集群一价值链集聚型集群一社会网络集聚型集群一产业集群的持续衰退一价值链集聚型集群的漫长演化过程。

许正中等(2005)从生产要素流动角度将产业集群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一是产业集群形成阶段,以某一主导产业为主,生产要素主要在集群企业间流动;二是产业集群成长阶段,产业链不断延伸,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链之间流动频繁;三是产业集群成熟阶段,生产要素低成本流动,集群之间交流更广泛。赵海东等(2006)指出,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是动态的,其总的趋势是:低级阶段形成条件比较简单,主要是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基本生产要素;高级阶段形成条件除了基本生产要素之外,还有技术、制度创新以及社会资本等高端要素,并且高端要素的作用在增强。因此,他们将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划分为企业集聚阶段、产业集聚阶段、结网阶段、植根阶段和发展极阶段。

从以上文献可发现,学者们认为集群发展阶段与要素利用是高度相关的。笔者对以上观点持肯定态度。因为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必然与各种生产要素紧密联系,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与创新、制度以及社会网络等要素,对集群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这种从生产要素角度剖析集群发展阶段的理论,实质上是从集群的外部环境与条件来研究集群发展过程的。

五、从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由区域向全球发展角度分析

生命起源和演化例9

由长春电影集团领衔出品,上影集团、北京天鹤信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北京耀莱国际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电影制片厂、天津北方电影制片厂、华夏电影发行公司等共同推出的大型史诗献礼片《辛亥革命》于2011年9月23日在全国院线公映。作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献礼影片,《辛亥革命》是一部“不走寻常路”的主旋律电影,影片将恢宏而惨烈的战争场面、浪漫凄美的烽火恋情、人性的刻画、成龙武打戏等这些商业元素前所未有地融合在这部“主旋律影片”里,使这部“主旋律影片”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除了影片传统的院线营销外,该影片运用了现代化的市场运营手段,整合多种营销媒介,并努力拓展市场。为此,本文试对《辛亥革命》市场运营的成功之处进行探讨。

一、启动《辛亥革命》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

近年来,利用论坛、门户网站、微博等网络资源为电影营销逐渐成为一种新的重要的宣传趋势,《辛亥革命》剧组主创人员也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为影片宣传造势。2011年6月,上海电影集团与群海网络公司联手制作的《辛亥革命》官方网站正式启动,长影集团董事长刘丽娟、全国政协办公厅新闻办公室主任张敬安、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以及影片各位主创出席官方网站启动仪式。长影集团董事长刘丽娟在官网启动仪式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影《辛亥革命》汇集了70多位明星,台前阵容堪称豪华,影片的幕后团队也是由超强阵容组成的。目前正在紧张的后期制作中,长影作为影片的第一出品方,竭力使所有参与该片的团队注入各自最优异的品牌、团队,把友谊、融合、责任、信心等元素结合起来,夯实了与各个优异团队合作的基础,站在凝聚力量、振兴中国电影的新起点上为辛亥百年献礼。从官方网站上观众可以了解影片的主创人员相关资料、演员阵容、影片预告片、拍摄花絮、精彩剧照、影片快讯等信息。作为一部带有厚重历史感的电影,观众可以在官方网站上参加“辛亥革命速成班”的培训,在观影前对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有基本的了解,对辛亥革命中的核心人物有一定的认识。此外,《辛亥革命》在其官方网站特别设置了互动环节,通过参与官方网站上设置的小活动,观众可以获得限量版的海报、免费电影观摩券等一些奖品,而且还有机会参与影片的首映仪式,赢得与主创人员面对面互动的机会。

2011年8月14日,《辛亥革命》官方微博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辛亥革命》官方微博在新浪正式落户,成为影片进行公关宣传的即时平台。剧组通过官方微博曝光影片幕后花絮,转载相关热帖,微博预告影片的相关信息和直播落地宣传活动,以及对相关衍生产品进行推广等。自《辛亥革命》官方微博启动以来近千余条信息,拥有50 000多名粉丝,为《辛亥革命》制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得到了网友们的普遍关注。

二、《辛亥革命》同名手机网络游戏

《辛亥革命》出品方考虑到当下年轻观众是票房消费群体的主力军,影片的营销要力求通过年轻人最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年轻观众潜移默化地接受这样一部题材宏大的电影。为此,《辛亥革命》在得到上影集团官方授权后,特别与手机网游开发商展开合作,推出同名红色手机网络游戏,并在电影上映当天同步上线。作为电影式手机网络游戏,游戏采用电影分镜的表现手法,将历史叙述与游戏完美融合,除了动感的打斗动作、丰富的场景、绚丽的大招特效这些基本要素以外,“血染黄花岗”“武昌城首义”等电影情节都将移植在手机游戏中,让玩家如同看电影一样玩游戏,从而开创了我国电影营销的先河。

三、推出《辛亥革命》同名小说

伴随电影《辛亥革命》的上映,由电影编剧王兴东、陈宝光历时3年精心创作而成,由重庆出版集团推出的同名小说也同步推出。全书以秋瑾就义为序章,精彩再现了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阳夏保卫战、创建共和制等重大历史事件,真实展现了辛亥革命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穷尽史料揭开辛亥革命历史真相,深入剖析错综复杂的时局背景,生动刻画了孙中山、黄兴、徐宗汉、秋瑾、林觉民、黎元洪、袁世凯等近百位历史风云人物的生平事迹,实现了艺术性与历史性的完美结合。相对于同名电影,《辛亥革命》一书着力讲述了辛亥革命前后错综复杂的时局背景,以令人欲罢不能的可读性、尊重客观历史的真实性以及俯仰皆是的知识性,成为广大读者了解辛亥革命历史的首选读本。

四、迅雷为《辛亥革命》保驾护航

“现在每一部大制作的商业影片都希望能够与更好的新媒体平台进行合作”,同样,《辛亥革命》的主创人员与迅雷达成了独家的战略合作。迅雷投进大量宣传资源为《辛亥革命》进行推广和预热。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影片《辛亥革命》,迅雷不仅动用了大量的互联网资源,还启动了包括机场广告、地铁广告在内的线下传媒资源进行传播,传播价值将达到千万级别。除了综合众多资源进行传播外,迅雷在保护《辛亥革命》影片版权方面也进行着积极的努力和尝试。迅雷副总裁王珊娜表示,“迅雷对全国25家大型网站上千家中小型可能涉及非法内容的网站进行24小时监测,迅雷有能力也有信心通过诸多努力让盗版在网络上无所遁形,为国内众多凝聚了主创职员心血的优秀影片打造干净的新媒体环境”。

五、《辛亥革命》的首映启幕

《辛亥革命》于9月15日下午在南京举行盛大首映礼。作为影片公映之前的首场大规模活动,《辛亥革命》的总导演兼主演成龙、导演张黎、主演赵文、孙淳、胡歌、李冰冰、姜武等明星主创以完整阵容亮相,与观众分享影片的幕后故事。当日活动主持人已经确定为江苏卫视的当家主持孟非,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将全程对活动进行录制,并在23日影片正式公映前在电影频道播放,起到了绝佳的宣传效果。

9月18日,《辛亥革命》长春首映活动盛大启幕,主演兼总导演成龙,导演张黎,演员赵文暄、孙淳、余少群、林鹏、杜宇航等都亲临现场。由于影片是9月17号才完成了最后的细节打磨,并洗印出拷贝,所以在长春市举行的首映礼上,电影《辛亥革命》可谓是实现了全球首秀,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与观众们共同分享了本片的拍摄心得以及鲜为人知的幕后花絮。

9月23日晚,影片总制片人、编剧携演员赵文、胡歌、杜宇航等明星来武汉,出席了首映礼晚会。晚会上,主创们纷纷讲述了影片幕后的故事,编剧王兴东更是充满激情地讲述了武昌首义在辛亥革命的重要意义。

影片在各地举办精彩绝伦的首映礼,使影片在上映前得到社会更好的关注,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观赏影片。

六、众多国际巨星参与演出,增加国际认同

《辛亥革命》中有63个完整角色,剧组主创人员在选定角色时就从国际影响、演技、青春偶像三方面考量了影片的大制作、国际化路线。影片中成龙饰演黄兴就是出于成龙的国际影响力。成龙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开始踏入好莱坞,因电影《红番区》在美国上映时所创下的高票房纪录,让成龙闯进了好莱坞的大门,随后的《我是谁》《尖峰时刻》系列等好莱坞电影更加奠定了成龙的国际巨星的地位,特别是该片又是成龙从影以来的第100部影片,众多“成龙迷”成为影片票房的重要力量。而且影片中还展示了一把“成龙式的功夫”,此外,影片的许多情节也违背历史地拔高了黄兴的形象,比如历史上黄兴主张总统让位于袁世凯,影片中黄兴却成了袁世凯的反对者,这都是利用成龙的号召力来打开影片的海内外市场。除了成龙以外,导演张黎舍弃了自己曾在《走向共和》中老搭档的马少骅,换成海外知名度较高的赵文,李冰冰饰演徐宗汉、陈冲饰演隆裕太后、宁静饰演秋瑾、孙淳饰演袁世凯、姜武饰演黎元洪,这些实力派演员在海内外有着广泛影响力。影片还启用了一批青春偶像来出演青年革命志士,余少群演,房祖名灰头土脸扮演革命将士张振武,扮演林觉民的胡歌也一改小生形象,化身热血男儿,战场上扛枪冲锋,审讯室里激昂应对清廷。这些偶像演员的粉丝团也为影片的票房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美国Well Go电影公司于2011年2月16日宣布购得该片的北美发行权,并且实现中国与北美地区同步上映。美国Well Go电影公司总裁多里斯在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够成为《辛亥革命》的北美发行商,购买这部作品并不仅仅是因为影片本身的历史意义,更因为它是成龙的第一百部电影作品,”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影片的营销产生了一定的拉动作用。

七、因地制宜的全球化宣传策略

《辛亥革命》的海外营销团队考虑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和欣赏习惯,对于本片在不同国家宣传的侧重点也因地制宜,尽一切可能将《辛亥革命》在海外传播时的文化碰撞减至最低。影片在内地发行的版本以《辛亥革命》命名,主创人员担心这场以中国年号命名的革命外国观众难以理解,故而将影片海外版的名字定为简洁的《1911》,这样的命名既符合影片的主题内容,又能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得到各国观众的认同。

《辛亥革命》的海外营销团队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对影片关注点的不同,就在不同国家宣传时使用不同的宣传语。在中国内地打出“战火激情,血色浪漫”的宣传语;在香港和新加坡的宣传语是“从此,中国没有皇帝”;到了北美,则主打“成龙第100部电影”……这样的宣传语更有利于减少文化的断层,将文化的碰撞降到最低,利于《辛亥革命》得到更好的认同。[JP2]同时,《辛亥革命》在海内外推出的不同版本的海报,也能看出影片打开国际市场的营销策略。《辛亥革命》国内版本的海报是用“一文一武”呼应的概念,将众人拉回到百年之前,海报上方是革命志士奋勇搏杀,而下方是孙中山筹集募捐,寓意革命胜利是由千千万万仁人志士的热血和生命换来的;国内的另一款海报是展示影片中的角色及明星阵容。而《辛亥革命》的海外版海报主打成龙牌,整个版面就是成龙的特写,如果对历史没有认识的观众,还以为这是一部新的成龙式动作片。[JP]

综上,《辛亥革命》的市场运营实现了商业化的营销策略与主旋律题材的完美结合,为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多媒介营销及海外市场运营提供了成功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大勇,艾兰.电影营销实务[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

[2] 田长广.影视创作与营销策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黄文龙.《辛亥革命》票房告捷,主旋律大作如何叫好又叫座[EB/OL].ent.省略/movie/news/mainland/detail_2011_09/26/9471894_0.shtml.2011-09-26.

[4] 杜迈南.《辛亥革命》今上映 导演张黎:让主旋律电影接地气[EB/OL].ent.省略/movie/news/ mainland/detail_2011_09/23/9414474_0.shtml.2011-09-23.

生命起源和演化例10

3、天体演化同物质结构和生命起源等基本理论问题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同地球科学有更直接的关系,因此,天体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4、研究太阳系各类天体(主要是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的形成和演变,说明太阳系的现有特征,一般侧重于起源的研究。自康德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以后的二百多年中虽然已有四十多种学说,但至今还没有一种完善的理论被普遍接受。困难在于我们能直接观测到的只有千千万万个行星系中的唯一的“样品”——太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