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制造业科技创新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9 16:22:20

制造业科技创新

制造业科技创新例1

二、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普遍呈现产能过剩,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具有科技创新能力或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或不具有核心技术、专有技术、高端技术自,在成本控制方面缺乏话语权。总结起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宏观层面上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标准仍不完善,整体的科研平台扔在搭建当中①在政策、法规、标准完善方面,在2006年国务院的《意见》中有着清晰的认识。具体来说,《意见》指出“要在全面总结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通行做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有关法律法规,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另外,《意见》中也提到要对列入国家发展重点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调整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这点在2009年的《规划》中也再次强调。除了政策法规的发完,《意见》也强调了标准制定方面需要完善,指出“要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振兴装备制造业中的作用,提高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等级,完善我国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为我国装备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而在《规划》中进一步强调了“要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发展趋势,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促进自主创新产品进入国际市场。”②在科研平台搭建方面,就我国现有装备制造业企业来讲,一方面,国家认识到科技创新、自主创新重要性的时间不长;另一方面,整体的科研平台搭建工作也就15年左右时间。1999年国家开始认定首批部级企业技术中心,之后又陆续推动了部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国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授予、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863”计划申报、“973”计划申报等,部级高新区、部级开发区、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设等。这些国家推动的科研平台搭建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提供了较好的平台,但整体上企业参与不够,平台利用不足,这些方面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发挥其社会服务管理功能进行组织协调。2.从中观层面来说,装备制造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产业,其整体的管理体制和产业内的企业间的配套协作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科技创新,另外,产业创新支撑体系也有待完善①在产业管理体制与产业内企业间的协作方面,总体上看,装备制造业的行业范围涵盖广泛,其管理体制处于长期的条块分割和部门分治状态,这样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也同时影响企业间的协作合作(吴天宝2009)。另外,装备制造业的特点为产业链条长且链条之间的联系相对密切,因此在科技创新方面,技术对接和配套协作就尤为重要。而多方面因素,如价格竞争激烈而技术合作意识不足,导致整体上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配套协作不足,使这种企业间的科技创新协作效应很难发挥出来。②从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方面来看,我国相应的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创业服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还有待完善,另外,人力资源服务、投资和管理咨询等商务服务业,也对科技创新有着重要支撑作用,而这些方面,我国的相关行业还不够成熟,限制了其对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总体上说,这些相关的支撑体系在我国还没有完全构建和发展成熟,相应地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的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3.从微观层面来分析,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而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在战略制定和执行、现有技术实力、资金和人才四个科技创新主要的相关方面存在问题,这些现存的问题成为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内在制约因素①在战略方面,科技创新未纳入公司战略制定中,或者执行能力不足。目前,一些装备制造业企业缺乏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战略导向,这样就没有从战略高度去系统构建相应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及研发体系和平台。目前,创新战略基本可以分为三类,包括领先创新战略,跟随创新战略和模仿创新战略(程源,傅家骥2002)。现实中,更多企业趋同于跟随和模仿,技术改造、扩大产能成为大多数企业科技创新主要模式。很多企业缺乏具有领先创新战略的眼光和实力,而一些大型企业虽然有研发体系和相应的管理体制,但是很多企业的研发体系也主要是围绕市场现有需求搞研发,缺乏超前性、前沿性研发,缺乏清晰、明确且有效的战略计划或者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相关的管理和配套工作不足而大大降低了战略执行力。②在现有技术实力方面,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并且没有形成科技创新的内部合力。从之前所探讨的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历程中可看出,我国的装备制造企业比较年轻,相对发达国家来说,在科技创新重要性方面的认识时间不长、技术积累明显不足。事实上,现有的技术实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对我国装备制造企业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实效有极大的制约作用。另外,很多企业并没有形成科技创新的内部合力。比如,在同一个企业集团内,一些同类型产品技术工艺也没有实现技术共享,缺乏技术共享平台,技术标准化统一工作仍有待改进,这样的状况致使企业的科技创新潜力发挥不出来,整体合力不能形成,从而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趋势的前瞻性的研发。③在资金方面,企业资金基础薄弱,研发投入普遍不足。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可知,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创业发展和原始积累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这三十年,这三十年企业基本都处在创业阶段,原始积累不多,这极大的限制了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总投入。在资本有限的状况下,当宏观经济态势良好时,一些企业思维局限在将有限资金投入到产能扩张中而非投入到科技创新中去,这种资金运作方面的思维定式和企业短视的行为模式也影响了科技创新活动。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研发经费投入量是衡量科技创新重视度的一种重要指标,肖鹏、牟艳和杜鹏程(2012:183)文章表明,多年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研经费支出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大约为1%,这远远低于国际上普遍认定的2.5%-4%的指标,而国际上普遍观点认为这种比例占到2%才可以维持竞争局势,达到5%才会在研发方面有相对的竞争力。从这些数据可知,我国企业普遍研发投入不足不仅仅影响科技创新能力,还进而影响国际竞争力。④在人力因素方面,研发团队建设滞后,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不够完善。在人力因素方面,很多装备制造企业研发团队建设重视不足,而将重点放在了营销团队建设上,这主要是由于研发具有高成本、高风险、效益显现慢的特点而市场营销却很容易显现出短期效益。事实上,问题不仅仅是很多企业是对人才的重视不够,科技人员储备、培训不足,研发团队建设滞后,即便是建立了研发团队的企业,现有的研发团队也并不稳定,这主要是由于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方面的不完善导致的。很多企业现有的研发人员积极性不大,对企业的忠诚度不高,而技术人员的高流动性也导致了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难以延续。不灵活的激励机制和不完善的考核体系也影响到企业的科技人才引进,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保留,这就影响到了企业的技术升级、新产品研发和企业整体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制造业科技创新例2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石油机械制造企业要发展和做强做大,首先要对当前石油机械制造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及现状进行准确的判断;其次要对制约当前石油机械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三是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研究和确定企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并有将针对性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

1 了解石油机械制造业的科技创新

就机械制造业来说,它是一种从事各种机械性方面生产的一个行业,主要包括动力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农业机械、冶金矿山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机床、工具、仪器等等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机械制造业主要是为了整个的国民经济来进行技术装备的提供,这就使得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成为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科技创新,指的是原创性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总裁。它主要是指创造性地运用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工艺,使用新的生产方式和采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以此来更好的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实现产品质量进一步地提高,提供一种新的服务的过程。

2 简要分析我国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现状

2.1 2008 年经济危机后,石油机械制造业的设备需求下降。

自2008 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使得石油机械制造业在设备需求量方面产生了下降,但是生产石油的成本却在不断地增加。根据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08 年一月到八月之间,国内成品油消费同比增加可以达到15.8%,但是到九月份就下降到8.7%,十一月份全国的原油加工量则呈现出一种负增长的趋势,成品油的库存量是居高不下的。

2.2 石油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

我国对于石油石化两个大型集团的政策,可以看出集团内部的机械制造企业和它的油田主业部分进行一种关联交易,原则上集团油田内部的机械厂可以实现产品的生产就会先在集团的内部实行采购,这就使得油田内部的机械制造业可以更好的利用内部对于其自身的市场保护政策。

2.3 国外的石油机械制造业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我国自己的石油机械市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逐渐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外的大型机械生产商看准了中国市场,分享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必然给我国原有的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

2.4 我国石油机械制造企业所处的现状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已经实现了从单一品种到门类齐全的发展,完成了高精尖石油设备主要依靠进口才能拥有到自己可以生产任务,可以看出我国在石油机械制造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成绩。从重大的石油机械设备生产来看,石油开采所需要的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热洗车、采油车、修井机、洗井车等各种机械设备,以及钻井工程需要使用的电动钻机设备在我国都可以实现生产,而且这些石油机械制造设备的生产已经形成了系统化和专业化,不仅可以满足我国的需要,一部分产品还可以出口到中东、中亚等地区。

我国在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运用,以及如何根据我国特有国情进行适时的创新能力还是不足的,这就造成了我国的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还无法与发达国家进行抗衡。

3 我国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

(1) 石油机械制造业在管理体制方面

市场经济相适应我国现有的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大多数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改组而成的,一般都是把原有的机械厂经过初步的重组或者改制形成一种新的总厂模式,或者是较为新颖的公司管理模式。

(2)在分配机制的建立上不够科学和完善

我国的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的车间管理者和车间员工在进行薪酬分配时一般主要采取两种分配方式。

(3) 对于上线的新产品,审批的过程是十分繁锁的

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在管理模式调整方面,以及用人、分配方面要想进行一定的变革,都需要上级对于这些改革进行一道道程序的审批。

4 我国对于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发展要改进的措施

(1)学会树立科技创新的观念,具备科技创新的意识

石油机械制造企业要加强对于科技创新观念的培养,增强每一位管理者以及每一位员工不断进行创新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这个企业不断吸收引进先进技术,不断地发展自我,更好的实现跨越式发展。

(2) 石油机械制造业要制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企业

在指定战略计划时,要把科技创新发展作为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企业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更好的屹立于激烈竞争的市场之间,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取得优势地位,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发展。

(3) 企业要敢于突出创新,不断进行科技研发

企业在进行生产研发时,要敢于进行突出的创新,要使得企业具备行业领先水平的产品,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自主研发的开展,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技术水平,追求在一些方面可以具备世界先进水平,增强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争取市场,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4) 利用现有设备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企业

还需要不断进行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要敢于对于技术设备进行改造的资金的投入,适时地引进一些先进的生产设备,并且要学会更好地运用这些设备,争取研究透这些设备,在这些设备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研发,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还要提高员工积极性地调动的能力,加强员工的日常培训以及考核,建立完善的奖励处罚机制。

(5) 加强科技创新的培训,提高效益

企业还需要运用不同的形式求得更好地发展,比如可以采用联营加工的形式,促使员工更好地学习技术,提高企业的效益,达到进一步地发展。

(6) 学会运用科技创新,降低成本

企业还需要利用科学技术来降低产品生产的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一定的价格优势,使得企业的产品可以占据更大的的市场,实现营销。而要想实现这一过程,企业就必须不断的进行技术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更好的适应我国石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更好地发展。

总结

随着我国对于石油方面重大项目的实施,不少企业也学习了不少的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较为乐观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石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而且在管理方面还继承着传统的管理模式。所以石油机械制造业需要进行科技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这个行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琳.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J ].财会通讯,2011(23).

[2]石琳娜,石娟,顾新.基于知识溢出的我国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途径研究[J ].软科学,2011(08).

[3]陈耀.技术创新与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J ].中国橡胶,2011(15).

制造业科技创新例3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所以制造业对于我国来说关系到国民的根本生活所在,在现代化农业中农业机械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发展基础制造业就必须稳扎实打,一方面要通过政府的支持,其次要引入先进技术,最后要注重人才运用与产业规划管理;在最适中的地域发展最适合的农业制造企业,真正让我国制造业走上正轨。

1 我国现阶段制造业现状

现阶段我国各省份的制造企业争相发展,虽然各省在发展规划上都很宏远,但是在现实的实施中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极小,因为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品牌效应上以及市场占有份额上都存在很大的制约性,就拿重庆省的制造业发展来说其主要方面体现在如下:

1.1 生产企业规模过小

据相关调查分析,在2005年重庆省农机制造业方面年产值超过五千万元以上的制造企业只有仅仅六家而已,在2006年,天津市的制造企业在年产总值超过五千万的企业有近10家而已,所以这与大的企业相比相差甚多,所以企业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规模大小,只有一个企业做大并且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才会有机会发展。

1.2 缺乏创新能力

创新不仅对于个人很重要,对于国家企业的发展更是所必须经历的渠道,一个族民缺乏创新就会使整个民族走向衰败,一个人缺乏创新就会停滞不前,同理一个企业缺乏创新也会被社会淘汰,因为在这造业中只有掌握了自己开发的核心技术才可以让企业有发展得可能,另外在创新之路上拥有一个专业化的队伍也是相当重要的;在1988年1月17日发生的铁路列车事故造成伤亡人数分别为40,19人次,其中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列车制动失灵,造成与其他列车相撞,事实上在火车制动器这一致命零件的生产上我国存在技术落后阶段,此时的中国还没有完全打开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此时又不加以创新,所以只是事故发生,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1.3 惯用老式经营理念

很多制造企业认为农机产品的市场需求方面有一定的限制,在产品价格方面过于低廉,在产品生产数量上过于少量,在企业所得到的利润方面过于微小,所以制造业在发展趋势上由于定位不准造成发展受限;而此时的定位缺乏就是由于还是一味的惯用老式经营理念,运用以往手段来发展制造产品的销售网,认识不到经营理念的过时。

1.4 产品市场影响力低

在现代化市场需求中,由于各省份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在产品品牌效应上有很大的困难,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对于企业来说能带来较大收益,换句话说品牌的效应决定产品的销售量,比如重庆合盛公司与重庆农机企业相比两者的品牌影响就会有显著差别。

2 制造业主要面临的问题

根据调查显示从2007年一月份到七月份之间,我国制造企业中发生的安全事故率与以前相比有所下降,其中在发生的事故数上下降了23%,在造成的人员伤亡数方面下降了14%,而在一次事故中伤亡最大的人数也同比下降了21%。一直以来我国的煤矿业是发生事故最多的制造企业,由于这些年国家对煤矿业的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频率,从以前的45%下降到如今的16.5%,通过以上数据的显示,虽然我国在制造业方面事故发生频率以取得显著效果,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加大改进,把安全事故降带最低。

2.1 与农业经济要求脱轨

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状况不仅仅只存在于品牌效应一个因素,由于生产技术问题导致产品滞留量增加,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农用耕种的需求,从而影响产业链发展,例如发生在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公司的拖欠银行贷款一事件,在2006年齐齐哈尔机床公司由于研发了重大技术组装方案而导致疯狂的集资研制计划,此研究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家银行的支持,所以只是该公司可以大展拳脚,但没成想事实却不是如人所愿,由于技术的研发失败致使贷款无法偿还,进而使员工共同受到限制。那么发生这一事件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国家在没有认清国情的基础上就支持企业大肆的研发项目,其二是企业未能认识到当前技术根本不符合此企业所能研发的阶段,设备落后,人员专业技能不够,管理不完善等等诸多因素都导致研发的失败。

2.2 发展道路方向模糊

要想制造业前景发展广阔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在,从基础上提高技术含量,把生产设备的资金降到最低,而且在人员管理上要符合国家专项人事管理条例,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现代化工业步伐,还没把基础打牢就想跃升脚步,所以结果只能是失败,依照我国现阶段制造业发展水平来看与新型工业化道路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所以在没有把握的状态下不要盲目追求。

2.3 与全球发展方向不统一

我国现代制造业的眼光受到约束,只是停留于中国自身角度上,没有正视中国已经走向世界化方向,在世界激烈化竞争市场中如果不能随机应变符合趋势而行,那么最后也会走向失败,而现在我国的中小型制造企业正是如此,只顾眼前利益不敢跃步发展,对外资的投入不加以重视与接纳,最终发展停滞;就当前我国2008年前十省份制造业数据如(图1)。

从图1可知在2008年江苏省是制造业年产值最高的省份,即使是最高才达到4145亿万的产值,相对于国外来说我们这只能说是凤毛麟角;所以针对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制造业在发展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制造业牵动着民情,所以要实现国家进步就要在制造业上也要加快脚步。

2.4 安全事故发生

根据国家每年的各企业事故报告数据显示,在2005年,我国有近100万起事故是发生在制造企业中的,而事故的伤亡人数达到14万之多,并且造成国民经济损失的数目更是惊人,数目达到我国总生产总值的4%,这些种种事故的发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制造业的发展;在制造企业中发生事情的因素很多,由于生产的复杂性和存在一定的意外性,更进一步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一般造成事故发生的因素有:工作人员的技能问题,工作人员的心理因素影响,设备的自身因素,工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操作合理性,另外还有生产环境因素影响等等,这些都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

3 科技创新

近几年来,由于制造业对技术的应用还是大多采用传统式技术,所以导致生产出的产品没有新的功能,最后使得产品市场停滞不前,据调查分析我国的纺织业在1980年到2012年之间产品制造率从原来的6.1%下降到2.7%,而且在食品工业上产品销售率也有所下降,现阶段只维持在3.7%左右,所以我国现如今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那么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就需要科技的创新,通过人才对技术产品的研究创新,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化制造产品。那么现阶段我们的产品创新技术的开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产品开发符合实际需要

运用现代话高端科技手段,开发未来制造业中农用产品的市场需求,例如:现阶段平原地带的耕作设备已经达到饱和,但是在山区丘陵地带的农制产品还尚未进入市场,正因为山区丘陵地带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必须具有高端化,从这角度出发运用高端技术开发符合这一要求的产品打开这一市场,这对制造业来说是一次提升,对于我国制造产业技术也是一大突破,既保证了科技的含量,又突出产品的实用性能。

3.2 国家的扶持政策

一个科技的创新需要得到国家的积极配合,如果没有一定资金支持也是徒劳的,所以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要取得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把创新的风险降到最低。

3.3 建立创新团队

在制造企业的的发展规划中,成立专业的技术中心,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预谋性对策,另外此技术中心建立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将创新产品做到标准化,符合国家的法制规定,质量可靠,品质保证等一系列条件,为各大院校机构建设一个技术共享,资源共享的通道。

3.4 开设多元化渠道

科技创新需要前期的多方面准备,最重要的就是前期科技创新的投入阶段,如果在此阶段的不到政府的支持就会使创新之路终结,另外还存在一方面原因就是即使得倒政府支持,但由于政府的财政紧缺而不能足够支付,所以也会造成创新之路终结,所以在科技创新道路上要实施多元化渠道,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的支持与投资,其次是寻找能够给予一定资金的的投资者或者是某个单位,按照国家一定的法制程序实现科技创新,最后一方面是遵循一个谁投资谁享受的原则,寻找社会有能之士加入。

3.5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科技创新离不开高端人才,所以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对人才的培养是必然手段,人才是创新的基础,所以在制造企业的队伍中加大对人才队伍的建立,要做到能够发现人才,重用人才,另外还可以通过面向社会招聘高端人才,人才不在乎出身只要有能力就值得培养值得重用。现代化社会是科技型社会,无论在哪方面都需要科技的运用,所以在制造领域也不能懈怠。

3.6 科技创新产品市场化

在机械设备成功研发之后,对于产品的前期宣传以及推广需要做到位,让基层殷实的享受到科技产品的优越性,认识到高端技术的真实性,从而打开产品市场之路。

4 创新的措施应用

开设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通过网络的运用来实现现代化产业销售平台,以及也可以通过网络端口的运用扩大制造企业的品牌效应,从额外手段来提升企业的效益。

4.1 加强各企业制造技术改进

近几年来我国很多方面都显现出科技运用的不足,尤其在铁路建设,纺织产业,重要器皿设备制造等方面都存在技术问题,这些产业从一定角度上来说都隶属于国家的重点扶持产业,所以在这些产业中应该先一步实施科技的融入,创建科技核心团队,为生产一线设备达到高端化;大力开发重型设备产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加强国家机构的重点建设,为产品的市场占有做出应有的准备。

(1)扩大生产合作范围;(2)产品信息化结合的实际运用;(3)吸纳多元资金,开放改革战略;现今的中国已经是在慢慢融入到世界组织中,不再走封锁道路,虽然大体发展方向是正确的。

4.2 实施领域互补策略

对于国家制造业针对的重点领域,需要重点扶持,在铁路的建设装备上与电子装备以及我国发展较弱的动力设备方面,加强这两方面的技术运用,高端化的实施与基层人民相结合的装备产品,真正意义上实现军工设备与基层设备两方面的制造企业相结合,做到互惠互利。

现代诸多制造企业都需要科技创新思路的融入,才能进一步发展产品的高端化,才有走向全球化的可能,所以现阶段我国要加强在此方面的力度,重点建设各制造业中所存在的科技问题,要做到真正认知问题并解决问题。

5 结语

振兴制造业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要做好详细的计划准备,注重核心技术的运用,增加科技创新理念的融入,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产品市场的推广占有,全面的为我国制造业发展之路提供坚实基础,希望通过本文对制造业中科技运用的分析与探讨,能够对我国中小层制造企业做出辅助功效。

参考文献:

[1]张俊敏.振兴铸造业策略的思考[J].四川兵工学报,2009-7.

[2]苏凤昌,周阿莉.危机影响下的西安装备制造业振兴研究――西安五大主导产业细化研究[J].西安社会科学,2009-02.

[3]廖理.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J].科研管理,2010-5.

[4]刘厚民,王富刚.单县依靠科技创新打造产业基地[N].菏泽日报,2009-05.

[5]王秋菊.东北振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08.

制造业科技创新例4

近5年研发资金投入比重增长率以2008年和2012年两年的数据为基础,计算样本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的增长率。对于2008年和2012年数据有部分缺失的企业,以可获取的第一年数据和最后一年数据为依据计算其增长率。其中,研发资金投入比重负增长的企业有66家,正增长的企业有80家[2]。在80家正向增加的企业中,有3家企业的增长率在10倍以上,分别为沈阳昊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和平子午线轮胎制造有限公司和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沈阳昊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2008、2009年的研发资金投入比重分别为008%和005%,从2010年起开始大幅上升,2010—2012年分别为496%、545%和650%;沈阳和平子午线轮胎制造有限公司的情形同昊诚电气公司相似,2008、2009年的研发资金投入比重分别为005%和007%,2010—2012年大幅增加,分别为305%、313%和317%;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2008年的研发资金投入比重为018%,2009—2011年增长分别为131%、119%和214%[3]。增长率介于0~10倍之间的企业共77家,这77家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增长情况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这77家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增长率主要集中于042~084,共计59家企业,其他区间各企业基本均匀分布。

创新要素:技术人员对于技术人员这一创新要素的分析,主要从技术人员数量和比重、高级人员数量和比重这4个方面进行。1技术人员数量装备制造类企业的技术人员规模情况如图8所示,统计范围内的企业平均拥有技术人员247人,其中技术人员数量主要集中于4~296人之间,共有131家企业;此外,有6家企业的技术人员数量在2000人及以上。2技术人员比重如图9所示,统计范围内企业技术人员比重的平均值为3251%,各企业的技术人员比重分布在623%~8178%这一区间,比重在50%的企业分布较为集中;此外,技术人员比重在70%以上的企业有5家。3高级人员数量对这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的高级人员情况,由于数据缺失仅统计了73家企业,如图10所示。由图10可以看出,其平均值为278人,高级人员数量主要集中于1~63人之间,共有27家企业;此外,高级人员在36~89人之间的企业有14家,另外有两家企业高级人员数量超过200人,分别为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260人)和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317人)。4高级人员比重同对高级人员数量的统计,高级人员的比重也仅统计了73家企业的情况,如图11所示。图11显示,其平均值为1006%,高级人员比重分布于019%~3354%之间,有62家企业的高级人员比重集中于019%~18%之间;高级人员比重在20%以上的企业有8家,在30%以上的企业有2家,分别为沈阳东大自动化有限公司和沈阳大兴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创新要素:专利申请及授予情况专利情况主要涉及申请和授予两个方面,企业所申请的专利主要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一般不含外观专利,其中发明专利的数量和比重是衡量一个企业专利申请情况的核心内容。1专利申请情况由于部分数据获取的缺失,因此仅统计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中67家企业的专利申请情况。这67家企业平均申请专利443项。这些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主要集中于0~64项,共有57家企业;有4家企业的专利申请数超过200项: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专利572项,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专利227项,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申请专利423项,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申请专利271项。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如图13所示,这些企业的发明专利平均申请数量为209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主要集中于0~64项,共64家企业,这64家企业中包含了15家发明专利申请数为0的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在100项以上的企业有3家,分别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72项,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128项,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74项。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总数的比重如图14所示。这67家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比重的平均值为3948%,由于有15家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为0,因此这15家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比重也为0;在0~100%的区间上,这67家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比重均匀分布。2专利授权情况统计范围内企业平均专利授权数量为319项,如图15所示。这些企业的专利授权数主要集中于0~110项之间,有6家企业的专利授权数在110项以上。发明专利的授权数量如图16所示,这些企业的发明专利平均授权数量为43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主要集中于0~7项,共93家企业。这111家企业中包含了33家发明专利授权数为0的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在20项以上的企业有6家。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总数的比重如图17所示。这111家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比重的平均值为2904%,由于有33家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为0。因此这33家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比重也为0;这111家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比重主要集中在0~50%的区间内,共有91家。

制造业科技创新例5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293-02

一、引言

1.创新驱动的内涵。创新驱动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获取竞争优势不可或缺的要素,其内容至少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新活动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推动力量,技术进步促进了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第二,技术、知识、组织、制度、人才、学习能力等“软实力”是获取竞争优势不可或缺的条件,且其在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第三,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的关键内容之一,提高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大竞争优势。第四,逐步降低对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等初级要素的依赖程度,降低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自然资源。第五,新市场的开拓,即所谓的市场创新。市场创新是创新驱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区别于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属于广义的创新范畴。

2.创新驱动作用经济增长的机理。创新驱动是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创新活动推动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的一种方式。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还是内生增长理论,都将技术进步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而创新活动是影响技术进步的最重要因素,其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内在的严密逻辑和作用机理。

首先,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源泉,生产技术水平的改进可以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减低生产消耗,最大程度地提高产出水平;生产设备的更新则可以产生一定的规模效益,提高投入产出比。其次,制度创新能够激励和引导个体的经济行为,有效的组织和制度安排,可以使经济主体的行为成本与收益相联系,解决实际中的“搭便车”行为,最大程度地减少外部性。再者,管理创新能够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交易成本的降低、提供更为完善的经济服务和为合作创造激励机制。此外,制度上的创新设计还能够将外部性内部化。

3.实行创新驱动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1)创新驱动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能够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制造业整体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和提升行业的创新能力,还要抓住关键,着重解决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壁垒和薄弱环节,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整体竞争力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实践表明,技术、知识、组织、制度、人才等“软实力”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不可或缺的条件。(2)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转换率。制造业企业除了关注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量,还应关注技术创新资源的生产转化率,即技术创新的“质”。创新的生产转换率或成果转换率较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量更为重要,其关系到企业利用技术创新资源的真实效率,直接决定了企业科研投入的成果和有效性。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推陈出新,才能够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抢占优势地位。

二、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行创新驱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科技体制滞后阻碍自主创新机制的形成(1)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设计不合理。我国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始终没有跳出就科技改科技的圈子。在宏观管理上,重复配置科技事业资源、政出多门的局面仍没有改变。部门、行业、地区之间的沟通联系还有所欠缺,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加以统筹。在科研管理上,经常出现多个部门权责交叉,科研课题的立项、招标和结项整个过程不仅耗时长而且审批多,而且不利于科研工作高效运转。在科技管理机制上,鼓励创新的环境氛围还不够健全,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片面强调学术成果的总量忽视质量问题日益严重,并且适应科研和技术研发评价和监管机制还没有建立,科研成果的认定存在浓厚的行政色彩。(2)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科技支撑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必然途径。然而,作为科技支撑的关键环节,我国的产权制度还不完善、产权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这直接导致创新的原动力不足。

2.自主创新和科技转化能力较差(1)缺失技术平台,科技成果仍不成熟。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的科研指标任务,一些单位出现了为科研而科研的现象,单纯追求论文的数量、成果的多样,忽视了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这往往导致科研成果质量不高,难以与生产对接。没有良好的技术研发平台支持,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率很难提升。(2)资金平台不健全,成果转化资金不足。目前我国科研投入远不能满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需求。我国的科研投入总量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与需求相比,投入力度仍有待加强。不仅如此,用于成果转化的资金也严重不足,过多地重视了计划项目的投入,不少科技成果因为缺少资金不得不停滞在实验室阶段。这也是制约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3)我国成果转化平台不够成熟。表现在:科技成果推广组织不健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法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优质的、切合实际的全程化服务,所提的指导意见也很难真正解决现实困难,在一些地方,科研机构形同虚设。科技成果转化信息不对称。科研院所、推广机构与企业面对面沟通的有效渠道尚未建立。两者无法实现有效衔接,使得科研成果与企业需要脱节。

3.信息化发展迟缓阻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现。一些制造业企业缺乏前瞻性视野,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略显迟缓。缺少既懂业务知识、专业知识,又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和实施主要还是依靠系统开发商,缺乏自主创新。此外,缺乏充足的可支配资金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障碍。企业单纯依靠资金和人才并不能很好地推进信息化进程。有些制造业企业管理不规范,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共享,缺乏规范的制度和业务流程。也影响信息化发展。由此可见,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有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也要依靠人才、管理和外部市场的整体规划。显然,我国的制造业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还有不少亟待完善的方面。

三、制造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的具体对策

1.把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更多放在创新上。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命题,本质上是探寻增强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是打造创新链,构建制造创新链;路径是从制造链到制造创新链、再到制造创新方法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从“增量改革”过渡到“存量改革”,逐步夯实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未来,中国经济要进一步向质量、效益、内涵、集约方向发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更多放在创新上,发挥创新对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乘数效应,使制造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工业体系和发展模式。近年来,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兴起,互联网金融、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一批新兴产业相继出现,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在制造业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去中心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生产方式正在替代传统工序分工和规模化生产,开放式创新正在取代传统创新模式,这是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未来我国仍需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实施“互联网+”,先进制造行动计划,促进业务模式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

2.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开放式创新。“中国制造”要形成新优势,就一定要参与国际竞争,广泛利用国际资源,取长补短,在开放中搞研发、拼市场,进一步支撑制度创新。推动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必须处理好社会监管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可以采取负面清单的方式,确保加强社会监管与推动企业创新并行不悖,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同时,努力促进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市场上公平竞争,大力保护知识产权、确立公平公正的税收制度,扶持培养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耐力,推进企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为此,企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努力开启“移动互联网+”战略,让产品及产品承载的文化同消费者互动。要使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常态,就必须通过行政体制、决策体制的改革,来配合技术创新。通过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让各类高素质人才充分涌流,更加需要各类人才竞相施展才干、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以具有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来进一步支撑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3.大力创新制造业价值链。在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我国制造业能否跨越发展的“陷阱和高墙”,完全取决于自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效果,即创新制造业价值链,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未来制造业发展将从当前的大批量定制阶段转向个性化发展阶段,制造业的设计创新和技术研发将成为企业发展关注的焦点。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世界先进制造业企业逐步采用柔性制造、网络制造、智能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正经历着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蜕变,通过融合工业设计、工业文化来改进产品提升价值。制造业企业不能再走传统低端、同质竞争的老路,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同时加快其他方而创新,努力占领产业链高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只有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把相对低的成本优势与技术进步和提高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提高要素生产率,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制造业企业才能站稳脚跟。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后危机时代,制造业企业从生产导向到研发导向,从重视共性产品到更重视个性化需求,始终关注源头动力,努力创新制造业价值链。

参考文献:

[1] 曾繁华,何启祥,冯儒,吴阳芬.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机理及演化路径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24)45-50

[2] 庄志彬,林子华.创新驱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对策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45-52

制造业科技创新例6

1 制造业的内涵及其地位

我国国家统计局在2003年5月14日印发了《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制造业下属29个大类,具体包括: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本文不涉及武器弹药制造业)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1/3。目前,我国的钢铁、水泥、化肥、洗衣机、冰箱、空调等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的总体规模排名世界第4位。

2 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分析

2.1 自主创新的定义及内涵

2005年8月20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上发表了《加强自主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讲话,讲话中提出了自主创新的内涵。自主创新通常有三层含义: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这三个方面都与基础研究的发展水平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基础研究的水平越高,对客观规律认识得越深入,创新的视野和思路就越宽阔,创新的成果的影响也越大。

2.2 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现状

从自主创新投入的结构来看,2004年中国制造业研究开发机构R&D经费内部支出额为91389万元。

从制造业自主创新的产出结构来看,2004年,中国制造业全部大中型企业新开发产品项目数8084340项。

2.3 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整体水平仍不高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2―200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在参评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增长竞争力在第33名,而创新能力仅排在第43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不仅表现在基础研究领域,而且在应用技术领域,我国原始性创新成果也是屈指可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核心技术少。

当前,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主要依赖国外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虽然我国的钢铁、冰箱、空调等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的总体规模排名世界第4位,但这些“中国制造”普遍未掌握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同时,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结构层次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不高。

2.3.2 我国制造业的R&D投入偏低

研究与开发活动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R&D投入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和重要动力源。企业是技术创新R&D投入的主体,如日本企业R&D投入占全部R&D投入的比重高达70%以上,美国等国超过60%,法国等国则在50%以上。近年来,我国企业R&D投入占全部R&D投入平均为40%。

R&D投入的强度(即R&D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是决定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企业R&D投入强度一般在3%左右,高新技术企业在5%―15%,一些跨国公司则高达15%以上。我国企业对技术创新的R&D投入虽然不断加大,但R&D投入强度仍然偏低,我国企业R&D的投入强度平均不到1%。

2.3.3 基础研究投入占R&D经费的比例不够合理

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的源泉。如美国、德国的基础研究经费都在其R&D总经费的15%―20%之间,而我国则长期徘徊在5%左右。同时,投入结构严重失衡。若以基础研究为1,我国2002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与开发经费支出的比例为l:3:13:美国2000年为1:1:3,法国1999年为1:1:2,日本1999年为1:2:5。基础研究投入越少,再创新的能力就越低。

2.3.4 适应我国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实用性人才还很缺乏

在发达国家制造业中,高级技工的比重达30%以上,而中国只有5%。同时,近年来一批跨国公司在我国国内纷纷设立研究开发机构。著名跨国公司还投资于中国的高校与科研机构,这些虽然有积极的一面,但对我国自主创新的研发能力、人才的稳定构成了威胁。

2.3.5 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经过十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改制后的科研院所在面向经济主战场方面发挥了作用,但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存在明显缺陷。缺乏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够依靠的共性技术平台和大型研究实验基地,缺乏行业层面上共性技术创新基地和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大多数制造业企业没有研发机构、缺乏相应科技经费和人员,制造业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目前,许多中小制造业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融资困难、创新资金不足、人才缺乏等问题。

3 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政策的内涵及表达方式

3.1 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政策的内涵

以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宗旨,制定和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通过税收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行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制定和完善促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政策,继续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3.2 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政策的具体表达方式

3.2.1 加大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

加大科研投入、拓宽创新经费的来源是推动制造业自主创新的重点。在美国,针对制造业的科技政策有:先进技术计划(ATP)、制造业合作发展计划(MEP)、巴里奇国家质量计划(BNQP)、增加R&D投人鼓励政策、鼓励产学研合作政策、促进科技成果商

业化、制造业劳动力优化计划(NWEP)等。国家在明确支持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在国家科技政策中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加大对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源泉――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使得我国R&D投入占GDP的比重保持稳定并结构合理,并逐步达到发达国家的投入水平。另外,国家还可设立专门支持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基金或资金,如尝试设立国家产业自主创新基金,重点用于支持共性、基础性、关键性和竞争技术的研究开发。

3.2.2 建立健全国家创新系统

国家创新系统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改造和扩散新技术。政府部门在国家创新系统建立和运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政府应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包括建设国家科技基础设施、教育基础设施、科技情报信息基础设施,如共性技术研究与开发平台等。(2)制定和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国家的创新战略应该把高新技术作为战略产业,制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创新战略,激励、引导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和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3)提供政策激励。相关政策应以创造一个有益于各类主体积极创新的宏观环境,重点侧重于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鼓励企业运用新技术、推动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等。(4)提供制度激励。政府通过制度建设,制定专利保护制度、公平竞争制度、财税金融制度以及其他优惠政策,保护创新者的利益、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我国应当积极制定和实施多层次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建立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立体式知识产权战略体系,以强化自主创新专利保护。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具体化、本土化。由于各地在产业分布、经济结构、金融政策等方面存在区别,各地政府应因地制宜,在国家创新系统框架内,建立适应当地经济、科技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

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也是建立国家创新系统的一项重要内容。以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网络中心、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主的科技中介机构,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主要载体,在技术咨询、人才培训、企业诊断、成果孵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降低了创新的风险,提高了创新的成功率。针对制造业高级人才还较缺乏的现状,可依靠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制造业相关方面的培训,提高制造业从业人员水平和素质。针对制造业企业与研究机构、大学合作不够紧密的特点,依托科技信息网络中心开展科技信息服务,把研究机构、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推荐给制造业企业,把制造业企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反馈给研究机构、大学,促进产学研更紧密的合作。鼓励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中小企业将科研成果在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

3.2.3 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主体,这是所有先进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做法。这就要求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究开发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由于自身创新能力的欠缺和国家政策的缺失,我国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除了成果应用外,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差距还很大。政府可在科技奖励等方面加大对自主创新的鼓励和奖励,逐步引导企业成为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的主体。

制造业科技创新例7

1.问题的提出

所谓技术追赶效应:一是指技术后进国技术扩散率明显高于技术领先国技术创新速度,显示出技术追赶特点。这是因为技术创新成本高于技术引进成本,技术创新应用于商业化的时间多于引进技术商业化的时间,虽然发展中国家技术落后,但是引进技术可以降低创新成本,节约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技术创新主要为新产品、新市场方面创新。二是指当后进国有技术创新时,就可以加快技术追赶步伐。正是在这两种条件下,后进国才能实现技术追赶,进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济追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看,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就是比较成功的例子,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正在成为第二代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成功范例。

辽宁是全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科研、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一大批装备制造业企业,担负着为全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提供重大装备的重要任务。辽宁装备制造业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自主创新和产学研联合开发,先后开发研制出石油化工、化肥、军工、冶金及矿山、大型火(核)电站、建材等行业所需的重大技术装备,其中72万千伏安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千万吨级露天煤矿综采设备、30万吨级油轮、核电站250吨环形起重机、30万千瓦核主泵、大功率内燃机车以及新型歼击机、舰艇等一批重大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按规模和能力评价,辽宁装备制造业名列江苏、广东、上海、山东、浙江、北京之后,位居全国第七。在装备制造业8大制造业中,辽宁的金属制品制造业居第六,普通机械制造业居第五,专用设备制造业居第十,交通运输制造业居第五,武器弹药制造业居第十一,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居第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居第七,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居第11位。可以看出,辽宁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尚有很大的差距,更何况国外发达国家,所以在技术追赶上要走的路还很长[1]。

2.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追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引进能力较低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尽管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整体来说效益比较差。一些主要的经济指标如总资产贡献率、资产利税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资产负债率等与上海、广东等省市有着比较大的差距,甚至有的指标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其技术追赶还有很大的空间。而且,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科研;企业对科技投入缺乏足够的重视,科技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导致技术人员缺乏对相关先进技术动向的了解和适应先进技术的系统知识;由于大部分企业缺乏专门的研究开发机构,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投入严重不足。

2.2 技术引进方法不当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引进方法的不当。主要有:第一、盲目引进。在一些技术引进过程中,没有充分地结合自己企业和省内的实际情况,只是盲目引进一些高新技术,涉及到操作和销售问题则无计可施。引进的一些技术无法与国内的相关产品配套,而且无法完全消化和吸收这些先进技术,导致引进之后无法应用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浪费资源。第二、在技术引进过程中,由于缺乏政府宏观的一些调控和指导,导致一些重复引进,从而造成技术和资源的浪费,有时甚至导致一些矛盾。第三、在引进过程中,只重视硬件设备等,不重视操作、管理等软件。而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恰恰是一些软件的东西非常重要。

2.3 技术创新环境不够完善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现行的技术创新体系主要属于政府主体模式。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和行为主体是政府;科研活动国家化、行政化,科研任务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型研究多由政府科研单位或高校科研人员完成,企业研发力量薄弱。技术创新的一般程序是:科研单位立项,主管部门批准,划拨科研经费,科研单位进行科技研究,各级政府评审创造发明成果,授予获奖者证书、奖状和少量奖金;科研人员集中于不搞生产的科研单位,使得科研、开发、生产严重脱节,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比率很低;尚未为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营造出良好的外在环境。同时,应该成为技术创新核心主体的企业尚未完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缺乏有效的动力激励机制,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动力显得不足;目前普遍采用的任期制、承包制往往助长短期化经营行为[2]。由于缺乏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所以在技术引进上缺乏足够的保障环境,所以这也是当前技术引进落后的一大主要原因。

总的来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技术上的,技术创新的不足导致了整个行业的落后,所以,有必要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战略下,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加大技术追赶步伐,缩小差距,甚至形成超越,大力发展辽宁省装备制造业。

3.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追赶过程中的一些建议

3.1 增强企业技术引进能力

建立行业技术引进创新协会,追踪国外技术研究,加强对国外技术研究与追踪及对国内条件的分析,负责对该行业技术引进创新的指导与协调工作,以免或最大程度地减少技术引进的盲目性、重复引进和低水平引进。建立一个完备的技术引进信息共享系统和为引进企业服务的上网查询,解决企业技术引进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可以在一些如数控机床、汽车等领域大力促进企业合并,形成一批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巨型企业集团;同时采取政策、措施鼓励高水平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以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大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科技投入,在诸如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大力支持,以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3.2 加强对技术引进的宏观调控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资金短缺,因此技术引进中注重适宜性十分重要。但同时我们也要在一些重要领域的技术引进中搞一些重点项目,如汽车领域等,因为这些领域的技术关联性强、扩散性好,搞一些重点项目对提高技术水平增强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同时,在对技术引进时应该加强一些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引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不仅仅要重视对高精设备的引入,也要包括对一些技术、管理等软件的学习。总之,要加强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的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引进等一些问题[3]。具体做法是:(1)通过财政优惠政策,创建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创新平台。设立“装备制造业技术消化创新基金”,加大对辽宁装备制造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技术改造的财政补贴。设立“装备制造业风险投资基金”,鼓励组建产学研以及企业联合攻关的横向技术开发联合体。扩大政府采购规模,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市场空间。(2)制定产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引进创新。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创新全过程实行税收优惠。仅有对新技术产品的引进、开发上给予优惠,不利于鼓励企业加大对消化吸收的投入。为了增强税收优惠的整体效力,应为技术引进创新的全过程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3.3 完善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强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核心是从体制、机制、法制等各方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使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动力,能最充分地激发人才的创造力,熟悉市场,信息灵通,反应灵活,能最迅速地、直接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尝试建立的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即以企业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和行为主体[4]。在这样的创新体系中,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有比较明晰的分工。政府以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和国家安全需求为研究开发的基本出发点制定科研开发规划、法律和政策,以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推动大多数科技力量进入市场创新创业;深化经济、科技、教育体制的配套改革,为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提供有效的体制保障;推动应用型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实行企业化转制,大力促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完善科技立法,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实行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完善科技人员管理制度,正确评价科技成果和进行科技奖励,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民营科技企业,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方向和重点的宏观引导,协调各方科技研发活动;资助基础理论研究和公共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的研究开发,高校应鼓励教师和学生进入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领域;努力发展高校科技园区,培育一批知识和智力密集、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产学研紧密结合。

从总体上看,建立这样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求政府创造一个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体制、法制环境,企业成为具有有效创新机制的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显然,这样的技术创新体系将会更有利于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

4.结束语

总的来说,现阶段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所以要加强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增强企业技术引进能力和宏观调控,同时,应该完善以企业创新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主体,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加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追赶,促进辽宁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晓波 黄娟.从技术差距、吸收能力看与中国的技术追赶.科学学研究,2005,06.

制造业科技创新例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较低、科研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等。重要原因在于体制机制存在障碍。众所周知,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但是,在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科技创新的动力不强;外资企业对母公司技术依赖较强,难以成为科技创新主体;民营企业还没有进入大规模科技创新阶段。长期以来,我国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大学和科研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依赖财政投入,注重于理论研究,忙于申请课题与,与经济现实的结合度不够,科研成果产业化机制不顺。因此,体制机制创新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关键。

健全人才制度,支撑科技创新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制度,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建设人才强国;要改进人才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实用型专业人才和创新型团队,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还要在人才的培养、凝聚、使用、保护方面下大力气。第一,培养创新人才。人才不是天生的,要在才能创造期之前经历才能萌发期和才能培养期。因此,要注重人才在进入创造期之前的培养,抓好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这两个关键环节。第二,用好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具有独立自主的特点,有创新型思维方式,这就要求平等待人,尊重人才;创新型人才看重事业,愿意为事业献身,这就要求为人才搭好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靠事业留人;创新型人才注重用人者的真诚,这就要求真诚地对待人才,靠感情留人;创新型人才自尊心强,希望得到与自己的贡献相匹配的物质生活,这就要求根据合理的分配原则,给予相应的报酬,靠待遇留人。第三,保护创新人才。要根据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实际情况,促进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保护人才的政策和措施。要鼓励创业者,建立和完善优胜劣汰的工作机制,营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要健全创新人才制度,切实做到对创新人才政治上关心、事业上支持、生活上照顾、物质上优待,使创新人才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保障科技创新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知识产权制度是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我国要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要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要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努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第一,要推动知识产权创造。强化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把创造知识产权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目标,把获取知识产权优势作为开拓市场、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努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创造一批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二,要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有效促进知识产权转移应用、专利技术产业化、企业商标应用和知识产权综合运用。第三,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依法惩治和遏制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及侵权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监督,建立知识产权预警与维权援助机制。第四,加强知识产权宏观管理和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第五,要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推进知识产权市场建设。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我国必须把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必须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我国要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构建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和共享,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第一,构建立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一体化创新平台,促进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与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基础与应用研究,企业主要从事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开发。要将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为市场需要的产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只有通过整合科技创新平台,我国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才能以市场为导向,才能缩短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时间,才能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例如,在上海市的积极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以制度创新为抓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国家电网、上海电气、新奥集团、华锐风电等单位战略合作,实现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的科学有效整合,与闵行区共同成立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旨在加强前瞻性技术研发,引领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事实证明,发明创造需要法律支撑,因此,科技创新离不开法律保障,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教授提交的制定《产学研合作促进法》议案,是我国第一份制定关于产学研立法的建议,受到了广泛热议和高度评价。第二,深化技术开发类院所企业化转制改革,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开放合作的研究开发体系。第三,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竞争机制,坚持国家科技计划对全社会开放,支持和鼓励国内有条件的各类机构平等参与承担国家重大计划和项目,为全社会积极创新创造良好条件。第四,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科技评审评估和成果评价奖励等制度。

创新金融财政制度,扶持科技创新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一项创新真正能变成技术,变成产品,变成生产力,取得效益,离不开金融和财政制度的支持。国际“创新型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技术革命与金融创新是社会财富创造的两翼。从近40年的统计数据看,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巨大差距,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对经济体财富增长贡献的差距。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型安排,是由科学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要加快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等优惠政策。例如,美国联邦政府税收优惠不针对特定产业,税收激励主要就表现在鼓励研发,研究开发费用直接作为成本列支,而不作为资本性支出。企业在创新方面投入有多大,往往要看是否有完善的激励制度。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和完善金融财政制度,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财政体系,以满足科技创新的需要。第一,健全支持科技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板制度创新,缩短公开上市辅导期,简化核准程序,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进程。第二,加强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金融机构要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的规模化融资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等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给予重点支持。第三,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在政府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同时,还要改善对中小企业创新的金融服务,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事业,支持开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保险服务,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的外汇管理政策。第四,完善有助于科技创新的税收制度。在税收激励措施中,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促进转制科研机构发展的税收政策。

加强政府创新,引领体制机制创新

关于经济增长的定义较多,但笔者认为,迄今为止,美国经济学家S・库茨涅茨给出的经济增长定义最为完美。在他看来,“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的制度和意识形态调整的基础上”。该定义有三层含义:其一,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表现为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加;其二,科技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其三,制度与意识形态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可见,体制机制创新驱动科技创新与进步,进而推进国民经济创新发展。政府是体制机制的供给者和体制机制创新的主要推动者,体制机制创新离不开政府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国家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明确国际科技创新和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与趋势;二是确立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与目标;三是设计实现科技战略目标的体制机制、步骤、政策和措施。

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和用人制度改革。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因素是人。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关键在于它构建了一套有助于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机制体制。因此,政府要围绕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自身创新,牢固树立教育和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把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靠教育来提高全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要积极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统筹推进各类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创新政府考核制度。由于我国政绩考核体系中凸显“唯GDP论”,以超额完成GDP增长目标作为政绩标准,从而促使地方政府走了一条“GDP-地方财政-政绩”的路径,使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居高不下,造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果不显著,科技创新乏力。“十五”计划将经济增长速度目标设定为7%,旨在把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但实际增长是9.5%。“十一五”规划将经济增长速度目标设定为7.5%,但每年经济增长计划目标都是8%左右,而实际增长是年均11.2%。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已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因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完善政府考核制度,将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纳入考核内容,引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制造业科技创新例9

以培育创新农业科技人才为重点的政策环境

国家科技人才政策对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意义重大,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与成长需要在国家宏观层面营造一个更有针对性的政策环境,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农业科技创新行为的强公益性特征决定了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等问题难以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需要政府部门政策与资金的大力支持;二是重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产生受制于多种制约因素(如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工程,一般性人才政策缺乏足够的政策引导力,很难满足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特殊政策要求。因此,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需要在国家宏观层面予以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与政策引导。国家应该制定专门的农业科技人才发展战略,进一步从国家长远发展的全局战略出发,制定并健全专门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与造就政策体系,例如,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农业工程师队伍建设与培训计划等。

政府引导下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环境

要切实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以产学研合作为依托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产学研合作体制。在推进产学研进程中,政府的职责主要包括:①建立以政府引导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发挥政府组织协调、资源调控、公共管理等优势,统一规划当地的校企合作,指导和协调校企合作的有序开展。②创建一批部级、省级、县(市)级农业科技实训基地,政府投资兴建或支持一批以高校、职业学校为基础的农业科技实验室或交叉型综合实验室,在一些基础较好的企业中建立一批农业科技教育基地。③构筑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地位和作用,确保校企合作的法律地位,充分发挥产业联盟的作用。④建立校企合作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鼓励农科院校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农业科技人才,通过资金引导或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扶持充分调动和保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⑤建立校企合作的政府投入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农林科技人才的教育基金,切实解决农林院校在安排学生教学实习和工作实践时经费严重短缺困难等问题。

全社会范围内自由、宽容、重农的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氛围是宏观人才环境中最为隐秘的环境要素,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还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自由、宽容、重农的社会文化氛围。一是自由气息与民主氛围。现代科技创新活动是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具备各种才能的人才组成一个创新集体,现代创新活动呈现协作化、群体化的趋势,整个社会范围内都应该营造一个充满自由气息与民主氛围的创新环境。二是求异思维与宽容文化。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创造性,而原创意味着原创者依赖于自身的创造力,意味着打破常规和标新立异,意味着有新的发明、发现或创造。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打造一种提倡争鸣的求异文化和宽容理解的社会风气。三是重视农业与尊重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亟需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重视农业与农业科技创新、尊重农业科技人才的社会文化氛围。在改善农业科技人员工作待遇的同时,积极营造一种尊重农业科技人才的社会舆论环境,使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得到应有的社会尊重与鼓励,进而为创新型农业人才的培养与成长消除观念上、思想上的障碍,注入更多的精神动力。

微观组织环境

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三大微观组织主体是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科技企业,无论在哪种组织主体中,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成长都离不开微观组织环境因素的强力支撑。

(一)完善的科研条件与重大研究项目支撑

农业科技人才不同于一般的科技人才,有着极其复杂的工作对象与工作环境,不仅有仪器、设备、设施等非生命体,而且更大量的是具有生命的物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因此,农业科技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和条件相当艰苦和复杂、可变且不可控。这就要求在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成长环境塑造中,必须提供一个保障良好的工作条件环境。首先,良好的工作条件意味着良好的科研仪器、设备条件,特别是大型专有仪器设备及专业性实验室、实验场等,确保农业科技开发拥有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其次,对于塑造高层次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而言,重大农业科研项目的支撑更是必不可少的。例如,袁隆平院士曾承担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石元春院士曾承担的“黄淮海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等都为他们产出重大科研成果奠定了良好基础。这就要求,一方面,农业科技人员所在单位应尽可能密切产学研联系,推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增强自身向市场筹资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于农业科技研究的投入,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农业科技项目投入。另外,还应当加强和改善农业科技人才的生活环境,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物质待遇等。

(二)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

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机制是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特别是管理机制中所蕴涵的鼓励科技创新、服务科技创新的价值倾向,对于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选拔机制方面,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选拔与使用,一定要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选拔与用人原则,坚持公开选拔,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科学方法选用农业科技人才。在人才评价机制方面,应建立一套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体现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特点的人才评价指标和参数体系,着重考察创新人才的知识层次和科技创新实绩。在人才激励机制方面,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物质待遇,改革和完善现行分配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创新人才分配激励机制,针对农业科技人员所处的艰苦工作环境,应特别注重非物质因素激励措施的实施。

(三)尊重科学、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的组织氛围

组织氛围也是影响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工作阶段的成长环境构建需要在组织内部营造一种尊重科学的创新氛围。首先,这种创新氛围必须建立在科学精神之上,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必须树立埋头苦干、不怕挫折、勇于献身的科学精神。其次,创新的组织氛围还意味着悠久的科学传统积淀,不论是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科研院所,还是农业科技企业,在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同时,都应注重自身科学传统的积淀。再次,创新的组织氛围还意味着严谨而宽容的治学精神,重在强调学术求真,容不得半点掺杂,重大农业科技创新事关国计民生,一旦其创新成果系造假或掺假所为,将有可能对我国的整个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四)以团队合作精神为核心的和谐人际关系

现代农业科技的综合性与复杂性,使得农业科技创新需要以团队研究的形式集体创新。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成长需要建立一个以团队合作精神为核心的和谐人际关系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意味着以科学团队为核心的同事间的充分交流与合作。据统计,1901—1972年间,在286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有2/3的人是与他人合作取得成果的,且合作研究的比例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大。团队合作的目的在于通过不同资源或者个体要素之间的参量配置协调、同步、合作与互补,形成科研活动协同高效的运转机制,从而使科学创造的整体功能得以增值放大。特别是重大的农业科技创新,必须根植于涉及自然的复杂大环境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若缺乏有效的团队合作,仅凭个人的奋斗努力,很难取得重大创新突破。积极营造农业科技人员之间的团队协同氛围,这是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所必须的重要环境要素之一。

制造业科技创新例10

【摘 要】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关键之一,有其鲜明的特点。本文在国内外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并针对制造业自身发展的特点,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劳动率、贸易竞争等方面深入地研究了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2014Z068);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课题;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应用经济学)项目(1050XJ3314027G)。

作者简介:李伟庆(1973—),男,汉族,浙江上虞人,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与自主创新。

1 相关概念分析

1.1 创新驱动的概念

创新驱动的概念最早由波特(1990)提出,是利用知识、技术、制度和商业模式等创新要素对现有劳动力、资本、物质资源等有形要素进行新组合,以创新的知识与技术进行科学管理,改造物质资本,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创新驱动氛围后端驱动、中端驱动和前端驱动三个阶段,在创新驱动的每个阶段中,创新驱动的主体、重点、投入来源以及创新主要类型均有所不同,均有其鲜明的特点。

其中,前端驱动主要是知识创造与积累阶段,由于探索科技创新收益未知、风险高,政府及跨国性企业的研发机构是大规模投入的主力,其创新形式为原始创新并构建知识创新体系,抢占未来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中端驱动重点是通过协同不同创新主体以及各种转化媒介,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后端驱动对市场发育程度有较高要求,主要是发挥企业和产业集群重要作用,直接面向市场,其创新形式也较为多样化。

1.2 产业升级的概念

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通过产业协调发展提升产业结构,促使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的过程,包括转化能力优化和结构效益优化两方面内容。其中,结构效益优化是通过同级结构相关性关系的合理化,提高产业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而转化能力优化是通过产业结构高度化提升传统产业和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转化社会资源以满足市场需求的效率和质量。产业素质效率的提高表现为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

1.3 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是以创新为驱动力,依靠科技创新全面优化传统制造业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使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低附加值的发展方式向技术密集型、集约型、高附加值的发展方式转变。

2 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

科技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存在一系列作用机理,包括创新改造产业结构机制、创新提升需求结构机制、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机制以及创新改变贸易竞争机制。

2.1 创新改造产业结构机制

创新改造产业结构机制是通过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进而优化产业结构。该机制主要体现为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变革,以提高其技术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换代,甚至创造出全新的产品,改变传统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使得传统产业高技术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科技创新通过技术扩散与渗透等方式融合关联产业,催生并形成新兴产业群。一方面,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科学技术的发明及其应用,向外扩散到多个企业,甚至渗透到其他产业,创造新的生产领域,形成一些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技术扩散导致原有产业和产业部门分解,致使某些产品或原有某一生产环节随生产技术变革和社会需求扩大而分离出来,形成新产业和部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2.2 创新提升需求结构机制

创新提升需求结构机制是指科技创新提升需求结构,促使产业优化升级。科技创新提高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使得企业资源消耗强度下降,可替代资源增加,导致市场需求结构随之发生变化,促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由于资源深加工技术的提高以及工艺改革、技术改造等科技进步因素,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不断改善产品的设计、结构以及重量。在不影响产品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用价格低廉的材料代替原来贵重材料,促使被替代资源消耗比例下降,导致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也促使产业结构变化。与此同时,为满足消费需求,科技创新也促使消费品升级换代,致使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发生改变,进一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2.3 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机制

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机制是指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变劳动力就业结构,进而优化产业结构。一方面,科技创新提高了行业劳动生产率,使得劳动生产率较高行业的生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该行业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这将导致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进行重新分配,并向该行业集中,并导致不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不平衡,在整个产业结构中造成各个产业比重和地位发生变化,促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劳动分工,改变劳动力就业结构。随着科技进步和分工不断精细化,科技创新不仅导致生产成本下降,扩大生产规模,而且使得体力劳动力和脑力劳动力比例发生变化,使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向需求上升的新兴产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转移,改变劳动力就业结构,从而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2.4 创新改变贸易竞争机制

创新改变贸易竞争机制是指科技创新改变贸易结构和国际竞争格局,促使产业优化升级。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具有发展一切行业以满足全部国内或地区内的需求,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增加其综合竞争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科技进步不仅改变了国际分工的格局,而且各国都需要从自身生产要素禀赋出发,依靠科技创新,生产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促进一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和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动,进而带动国内产业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刘明宇,张琰.制造业协同创新的网络化治理机制与产业升级对策[J].社会科学,2013(4).

[2]巫强,刘志彪.进口国质量管制条件下的出口国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J].管理世界,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