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经济学理论依据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8 17:25:37

经济学理论依据

经济学理论依据例1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109-0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科学的、先进的、有生命力的学说,深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结合我国的社会实际,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不仅具有理论依据更具有实践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科学求实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其科学性从根本上来源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坚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分析社会资源的配置过程,坚持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他说“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1]。他运用唯物史观,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关系出发揭示经济运动规律,把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建立在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基础之上,通过全面考察当时社会中的经济过程中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及技术与制度、实物与价值、本质与现象等所有重要环节,以历史的、客观的、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说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然出现的历史合理性,提出了一系列划时代的理论。正如列宁所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2]马克思以唯物史观这一科学而有力的理论依据,以科学求实、深入钻研的精神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求实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与时俱进的理论

“政治经济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所涉及的是历史性的即经济变化的材料”[3],这种历史的科学是以辩证法为基础的,“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在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在不断地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4],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最具有创新性和革命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在不断的修改、自我批判中完成,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丰富,在检验中不断完善充实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时俱进的品格贯穿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全过程中。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在开始经济学研究时,起先对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持有批判否定的态度,认为是不合实际的、抽象而空洞的,但是,在他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实际考察,特别是在形成唯物史观以后,他才逐步接受了劳动价值论并对它进行了改造和发展,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5],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6]。当今我们社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当前国情的结合,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特征,体现时代要求,形成符合时代特色的经济学来指导国家的经济发展,“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7]。社会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状态,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处于不断发展创新的状态,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是时展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自我理论品质的实质要求。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包容开放的理论体系

早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8]。恩格斯曾明确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从来到世上,就具有开放、发展的特征,以其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6]。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是在吸收和借鉴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如数学、物理学、心理学、制度学、生命科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的分析方法后,经过不断的批判、考察、检验而得出并处于开放中而不断发展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放而包容的特性是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的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实践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是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应对的挑战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具有无产阶级鲜明阶级性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阶级性是指这门科学的理论体系反映一定阶级的意志和要求,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

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思考中国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提出了我国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必须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巩固工农联盟等,形成了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思想成果。

邓小平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这个论断既提示了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又强调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力的根本任务,从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发展社会主义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构成了对社会主义的完整认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从我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现实出发,分析我们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目标和面临的挑战,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经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通过艰辛探索,深入分析解答一系列在现实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而形成的。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是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是人民自发的选择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1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是在解决中国各时期、各阶段所处经济、历史文化条件下,党和人民共同努力,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产生的。

邓小平深刻指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10]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符合人民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是党和人民共同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绝不是脱离时展和人民需要而产生的纯粹抽象思辨的理论,而是尊重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尊重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是符合中国国情并经实践检验的正确选择

马克思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8]优秀的理论一旦指导和服务于社会实践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已经走过了30多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历程。

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所有制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价值理论、经济发展理论等各方面的突破,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下经过实践的不断努力而取得的。

党和人民坚持实践这个标准,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的观点、立场、方法,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国内形势深入分析,吸取自身和他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正确判断经济建设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确定我党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我国经济建设,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现实,在实践中不断前进,积极探索,排除各种“左”和右的错误倾向思想的干扰,抵制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思潮的影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在实践中取得了辉煌成绩,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理论的伟大胜利,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在实践中举起了自己的旗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林岗,张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阐释[M]//政治经济学评论:第3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经济学理论依据例2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个亮点和一大突出贡献,就是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并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按照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全党正在分期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以期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必须清醒认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客观依据和现实针对性,从而清醒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最终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

人们都知道,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在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点。在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论超越历史和落后于现实,都将影响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对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深入考察和科学分析,并据此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大约100年的时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背离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提出目标、制定政策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实际、超越阶段。我国处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过的一个特定阶段。这一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贯穿这一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邓小平理论正是以此为前提和基础逐步展开,并发展成为一个包括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发展阶段问题、根本任务问题、发展动力问题、外部条件问题、政治保证问题、战略步骤问题、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等等在内的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显然,科学发展观作为同邓小平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也理应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重要理论依据。

二、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历史借鉴

人类社会现代意义上的发展始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由于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一些国家相继走上工业化道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财富。此后,世界各国均十分关注发展问题。20世纪40年代以后,基于世界发展实践的不断演进,人类探索发展问题的理念也纷至沓来,让人目不暇接。择其要者,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经济增长论。其基本观点是,工业化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是一国发展的主要标志,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发展规划是实现工业化和追赶战略的重要手段。在这种发展观指导下,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奇迹,但是,这种发展观不能体现分配制度的改善、社会结构的改良,也不能反映技术进步的变化,不仅没有给人们带来所期望的福利,却使一些国家出现政治腐败、分配失衡、社会动荡、环境污染的状况,被学术界归纳为“有增长无发展”现象。二是增长极限论。其基本观点是,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应该制止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一理论,主张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看待发展,较之单纯的经济增长论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它也内在地蕴含着对人类把握自身命运能动作用的忽视。三是综合发展观。这种理论认为,发展是以民族、历史、环境、资源等自身内在条件为基础,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文明、科技进步、社会转型、生态平衡等各种因素在内的一种“整体的”、“内生的”综合发展过程。它强调发展应致力于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促进人的发展。这种由物转向人的发展理念,是发展观的一大进步,但它的局限性在于强调了当代人的发展,忽略了后代人的发展。四是可持续发展观。它肯定发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权利,但推动社会发展时必须注重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它主张代内公平,但也主张解决代际公平的问题,最终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此外,关于发展问题还有其他一些理论,比如循环经济理论、自由选择与实现权利的发展观、真实GDP、人类发展指数,等等。

总之,国际上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经历了从传统的发展理念到新型发展理念的转变,使人类发展由以物为中心,不惜以破坏资源、环境和生态为代价,追求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在借鉴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教训、充分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我们说,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历史借鉴。

三、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现实依据

如前文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理论依据,这是相对于整个社会主义社会而言的。也就是说,考虑中国问题,从一个长期的时间段来看来,必须以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为理论论据。与此同时,我们又必须从一个中期的时点来观察中国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身的演进规律。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这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当前的具体表现,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提出最为重要的现实依据。

那么,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的阶段性特征?这必须从两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经过全国各族人民近30年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过近30年的不断探索,我们党回答了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执政党如何成功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思想,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确立了科学的指导思想。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人均GDP超过去2000美元;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水泥等重要工农业产品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温饱向小康的跨越;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我们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大范围、多层次、宽领域的大改革大开放格局,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迸发,中国社会活力空前增强,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改革开放的决心更强、信心更足、行动更加自觉稳健。经过近30年的对外开放,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不断增多,对外贸易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外汇储备不断增多,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所有这些,均表明我国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第二,要清醒认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十七大报告从从国民经济、经济体制、人民生活、协调发展、民主政治、思想文化、社会建设、对外开放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深入分析。从这八个方面可以看出,我们已经具备了非常好的发展条件,面临着空前有利的发展机遇,这是主要的方面;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教育、医疗、就业、分配、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亟待解决;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将给我们带来空前严峻的风险和挑战。

新起点、新机遇和新挑战,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当前的具体表现,集中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期正经历的“四个深刻”变化,即“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把握了这个新的历史起点,把握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握了这“四个深刻”变化,就把握了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现实依据。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特定的现实依据和明确的历史依据。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

经济学理论依据例3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多的高速发展,其成就举世瞩目。然而长期以来粗放型增长所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基于现实经济发展中不断积累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我国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并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谈了很多年,效果一直不理想,从“九五”规划提出两个“转变”,“十一五”规划更是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代替过去常提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入“十二五”以来更加重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但由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界定不清晰,体制、制度改革滞后,“数典忘祖”的事经常发生,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转变面临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如何有效破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困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已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界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视角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比较研究,重新界定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涵,从全新视角和深层次视角探究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因素,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新的理论思考。

二、理论分析

1、宏观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宏观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称为传统理论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即当下大家最熟悉的,也是正普遍应用的凯恩斯理论角度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核心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公式。宏观经济学的增长公式,即凯恩斯的增长公式,其核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GDP是由总需求决定的,而总需求是由三部分组成,用公式表示:GDP=AD(总需求)=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政府购买需求(G)+净出口需求(X-M)。

(2)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实现路径。依据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主要取决于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因而要刺激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刺激总需求来实现。但凯恩斯经济学理论揭示出三大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流动性偏好陷阱规律,且三大规律发生的作用分别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导致经济社会消费需求(C)的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导致投资需求(I)的不足;流动性偏好陷阱规律导致消费需求(C)和投资需求(I)的不足。由于三大规律共同作用,必然导致经济社会总需求的不足,进而影响GDP的增长。其结论是,经济社会要保持经济增长,必须增加总需求,要增加总需求只有借助政府力量来实现,即依靠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3)宏观经济学的经济转轨。依据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经济社会经济转轨问题的基本思维定式是,只要经济社会有需求,只要总需求是增加的,不论是国有企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还是私营企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GDP就可以增加。因而在一个市场经济还不成熟、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的国家,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强权政治沿袭下的“强政府,弱社会”的国家,增加社会总需求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大力发展国有经济,充分利用国有企业。在这种理论思维定式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有部门的比例大幅提升,尤其是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进民退”的过程加速推进,据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中国国有部门占GDP的比重高达35%以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国有部门占到如此大的比重。其理论的负面效应是:一方面,在中国的国有企业由于享有“共和国长子”的特殊地位,在得到了国家太多的资源、资金、项目的扶持和政策倾斜的同时,又能凭借它的垄断地位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导致技术创新动力缺失和经济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上交国家的利润比例偏低,大量GDP不能变成消费者的购买力,导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消费占GDP比重持续下降。

2、微观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微观经济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称新理论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就是亚当?斯密理论角度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核心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微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模型。亚当·斯密200年前提出的经济增长模型关注的是财富创造,即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依靠创新来实现;而技术进步和创新又靠什么来实现,主要依靠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即社会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那么社会技术水平越高、创新能力越强;分工和专业化又靠什么,主要依靠市场规模(包括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并保持内外需市场的平衡),市场规模越大,社会分工越细、专业化水平越高,最终通过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来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的积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了市场,尤其是充分利用了国际市场。中国在充分利用市场范围扩大的同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通过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以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中国制造”产品,由此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但是中国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和利用是不充分的,随着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在国际市场逐步萎缩的状况下,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未来中国经济如何保持可持续增长,重点应该是如何有效开发国内市场和继续开辟新的国际市场,使内外需市场结构趋向平衡,这是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和核心。

(2)微观经济学经济增长实现路径。下面就亚当·斯密理论视角的国内市场开发实现路径进行阐述。首先分析需求。从亚当·斯密经济理论角度分析,国内市场需求的产生和市场开辟,依靠的主体是企业,只有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才能开发出新产品进而进一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即经济学理论通常所讲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刺激消费需求的产生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如联想的乐Phone,苹果公司生产的IPAD新产品。而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内在动力,主要靠市场激励机制的形成;而激励机制形成的前提必须是科斯经济学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的核心是产权明晰),只有产权明晰了并且得到法律的安全保障,企业的创新才有回报,企业才有动力去进行创新、去开发新产品,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变。基于亚当·斯密的市场需求理论的结论是要扩大市场需求和规模,必须要依据科斯的产权理论来建立、健全市场激励机制以调动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确保创新得到应有回报。其次分析投资。从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视角分析的投资是为了获得未来的收益,投资是现在的事而收益是未来的事,未来有许多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则是经济学上所讲的风险。因此,企业放弃今天的消费进行投资,从机会成本分析则意味着企业放弃今天消费所能带给它的最大效用,显然企业放弃眼前消费而冒着风险进行投资,是为了通过投资效率的提升,以获取未来更多的收益,如果不能提升效率,那么投资不仅没有任何意义,反而还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浪费,因而只有具有效率的投资才是可行的,企业具有效率的投资既能为社会创造需求又能最终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水平。同时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还指出经济社会投资的主体是企业,不是政府,政府投资往往是低效率的并以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代价,因而要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必须要减少政府投资,充分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

(3)微观经济学的经济转轨。依据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经济社会经济转轨问题的基本思维定式是,经济社会的经济转型能否成功实现,其关键是能否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主导作用,尤其是民营企业家的作用(即使企业家根据他的经验,依据他敏锐的思维判断,依据他对市场信息灵敏的嗅觉去研究和开拓每一个市场,去发现每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并通过企业技术创新去创造更多新的需求和培育更多新的消费增长点,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去创造更多的GDP),并非依靠政府经济政策干预;要充分调动企业家积极性,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氛围,而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氛围的形成,至少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培育:一方面降低国有经济比重。其关键在于将更多的国有资产真正变成老百姓手里的股份,变成他们的资产性收入。如此同时,大幅提高国有企业上交国家利润的比例,真正做到既“善其身”又“善天下”;另一方面健全和完善产权制度,注重私有财产的保护和合法性。只有私有财产得到合理、合法的保护,才能促使企业家有动力、有精力去进行技术创新,去开拓每一个未被满足的市场,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需求和更多的GDP,而不至于由于缺乏安全感,当财富创造达到一定程度后,就思考如何转移财物,如何脱离实体经济。

三、结论分析

通过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视角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比较研究,可以引发我们脱离传统的思维定式,以全新的理论视角重新界定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涵,通过体制和制度创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创业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扎实成效。主要结论如下。

1、不能用解决短期经济问题的方法去解决长期经济问题

两种理论比较分析的结论是:凯恩斯经济学理论解决的是短期经济增长问题,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解决的是长期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学上所讲的短期经济问题主要指由于经济周期性波动而导致经济的不稳定性增长;由于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爆发所导致的经济大起大落等,这些短期经济问题的出现,凯恩斯经济学理论解释是市场运行出现偏差,市场会失灵,这时依靠市场本身“纠错”是不可能的,只能借助政府的力量,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尤其是经济手段对市场实行干预来实现。如当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爆发时引致需求不足、失业增加、经济萎缩现象出现时,可以遵循“逆向调节”原则,依靠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需求,进而刺激经济的增长,反之。长期以来,我们在经济理论认识上的重大误区,在于用亚当·斯密的短期经济政策去解决长期经济问题,导致经济内部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激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举步维艰。现阶段中国经济关注焦点应从短期的经济增长转向长期的经济增长,从关注经济的数量扩张转向经济质量的提升,因而必须暂时告别凯恩斯理论回归亚当·斯密经济理论(即回归市场,市场运行会出现偏错,但市场运行本身就是一个试错和纠错的过程),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否取得扎实成效的关键。

2、不能用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方法去解决微观经济问题

经济学理论依据例4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资源配置的科学,其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这是其最重要的目的,当代所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及结论都是为了该目的而服务的。然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个体特征的差异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差异导致了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发展出了不同的流派,而经济学思想在古希腊就已经萌芽,在亚当斯密的《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之后经济学才开启了成体系的研究。之后经济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所谓的主流经济学与非主流经济学的划分,所谓主流经济学就是指在经济学界拥有领导权与话语霸权、对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起指导、主导、引导和主要影响作用的经济学。这是最为普遍的对于主流经济学的定义,而非主流经济学则是与之相对,除主流经济学之外的经济学都可以统称为非主流经济学。而在主流经济学中,经纪人假设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假设,因为其假设人拥有完全理性,并始终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这在现实生活之中是几乎不可能存在的。而主流经济学对此的解释可以说是空乏无力的,经济简单地说经济人是对于社会人的高度抽象概括,是为了研究社会普遍现象而所做出的界定。显然这并不能让大多数人信服,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保持完全理性,始终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且在引入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之后,经纪人假设更是遭到了抨击。

因此对于经济人假设之中理性人的再次研究论证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文献综述

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以来,经纪人假设就可以看做已经成型。然而随着近代经济学的发展经济人假设开始备受质疑,尤其是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的提出更是对于经济人假设之中的理性人假设造成了重大冲击。诺斯提出经济人假设能够很好地解决自利的行为模式,然而对于人类社会中利他的行为模式却无法提供一个让人满意的回答。而当现代心理学所做的实验提供了对于经济人相反的证据之后,经纪人假设的地位更加的岌岌可危。在我国对于经济人假设的研究并不在少数,如赵磊指出了经济人假设存在五个误区,且重点指出了对于斯密问题现代经济学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答。杨立雄提出了经纪人还是社会人的争论实质上是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不同所引起的争论。陈孝兵则对于经纪人假设的流变及拓展做了一定的梳理。朱富强则提出经济人假设与现代心理学的发展理应密不可分。然而上述研究主演是在于经济人假设问题、完善等方面,对于经济人假设之中理性人的假定并没有做出相关的研究,所以可以说在对于理性人研究和完善这一领域,我国的相关研究依旧匮乏。

三、影响理性程度的因素

1.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理性也会发生改变,且年龄越大,理性程度越深。我将理性程度按年龄划分,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16岁以下、16岁至30岁、30岁至65岁。之所以如此划分的原因是在16岁以下时,人还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也是一个人接受教育和性格养成的时期,容易受感情等因素影响作出不理性的决策,也就是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阶段,所以其理性程度最低。16岁至30岁作为一个阶段是因为在这一阶段人开始踏入社会,性格也基本成型,但是在这一阶段无论是在读学生还是已经毕业工作的人都是消费为主,储蓄较少。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父母还未退休,不需子女供养;超前消费习惯已经养成,也就是所谓的月光族;生活需要,如房租、购物、饮食等,很少有余钱可以用于储蓄。30岁至65岁这一年龄段属于理性程度最高的阶段,主要原因有在这一年龄段,普遍有家庭需要照顾;父母年纪增大,养老压力剧增;工作开始稳定,生活状况也开始稳定。至于65岁以上人群因其年龄过大且基本属于纯消费群体,所以本文并未予以考虑。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理性程度的划分纯粹是由社会现象归纳而来,并未作出十分周密的考虑。

2.受教育程度

一个人的理性程度与其所受教育程度应该是成正比的,即教育程度越高,理性程度越高。依据中国的教育制度,可将理性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以下三种:高中及以下、大学(包括大专)、研究生三类。之所以这样划分,主要依据还是中国的社会现象。高中及以下学历由于所学知识为基础知识,在校生上课时间占据了其生活的主要部分,而即使是初中毕业参与工作的也比较不稳定,其工作选择主要依据情绪,也就是很容易因为一些问题而辞职。同时,在这一阶段的人依旧处于父母的照顾保护之下,社会经历较少,对于自身的定位也并不清晰。因此这一人群的理性程度相对较弱,受情绪影响较大。相对于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大学(包括大专)学历的理性程度会更高一筹。其一是因为其年龄的增长会使得其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更加趋向成熟,思考问题时也会更加理性;其二是因为其心理状况和身边周围环境的改变,在进入大学以后,从心理上看,首先青春叛逆期已经过去,不会因为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影响其决策,其次是学业压力不再像高中一样繁重,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能够在较为轻松地环境下做出决策,最后是其周边同学和老师的影响能够促进其身心的进一步成熟,同时做决策之时的会拥有更多的参照物和有老师的指导,其理性程度会更高;其三是因为接触的社会信息更加全面,在高中及以下阶段,一般所接触的信息为学业信息和自己的娱乐偏好信息,信息较为单一,所以其决策过程相对参考较少,理性程度有限。

四、结论

理性人假设最为经济人假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于经济学的发展之中,然而理性人只是经济学家所设想的一种理想化性格,与完全竞争市场一样,其作用在于可以帮助人们更加简单地理解经济现象,但是其不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之中,因而理性人假设一直是经济学所争论的重点。针对理性人假设的研究,本文提出了可将理性人的程度按年龄和受教育水平做出粗略划分,并进一步考虑了决策重要水平、社会环境因素、自身财富水平以及个人偏好的影响,之所以如此划分的依据主要是社会经验型研究的结果。对于理性人程度的进一步细分能够对于经济研究之时对样本进行进一步的细化,提高其研究结论的精确度。同时细分理性人程度能够更有效地排除一些干扰因素,同时为剔除干扰因素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参考文献:

经济学理论依据例5

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问题,是法学理论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是最混乱的问题之一。在此,笔者认为,现代法治下,部门法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彼此渗透,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已在立法实践中显现出来。因此,经济法和行政法之间应在行政组织和职权、行政行为、行政救济学方面加强协调,互相补充。

一、从法律部门划分标准看,经济法与行政法存在差异

对于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理论上存在争议。传统观念中,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有两种:一是依据调整对象而分;二是依据调整方法而分。但也有学者认为,利益是划分法律部门的实质标准。但不管依据哪一种标准,经济法与行政法都存在差异。

(一)两者的背景不同

行政法保护的是国家或称之为公共利益。实质意义的行政法是伴随着国家权力而产生的。最初,行政法被认为是维护国家公权力的法,但在现代,行政法的任务已具有双重性,即维权和限权。

经济法则是商品经济高级阶段的产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生产社会化与个人垄断产生矛盾。此时无论是采用民法的平等手段或者行政法的强制手段都难以解决矛盾,必须以市场之手与国家之手的结合来解决。因此经济法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产生。它是社会化生产与社会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是经济管理的社会化与现代国家介入经济生活的必然产物,是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的直辖市产物,是纵向经济关系与横向经济关系平衡结合的产物,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对立统一的必然产物,是法律、法学包括经济法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可以说,经济法的产生,改变了社会利益的配置模式。它从极为宏观的角度维护着社会经济利益。

(二)调整方式存在差异

经济法是公私兼顾的法,即强调市场之手,也强调国家之手。因而,其调整方式既有意志自治的因素,也有强制性因素。经济法由外及里全面地调整经济关系,自始至终系统地调整经济关系,运用多种手段综合地调整经济关系。

行政法是公法,强调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强制性、隶属性和不平等性。因此,其调整方式主要反映出强行法的特色。

(三)调整对象不同

经济法调整对象是因国家干预而形成的经济管理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或经济协调关系)。主要包括:1·国家干预市场经济运行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现代经济法的产生,就是为了干预市场经济、弥补市场缺陷、防止垄断、不正当竞争、损害消费者权益等市场消极行为,建立公平的市场秩序。2·国家在宏观调控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通过宏观调控法协调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各种利益关系,从而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传统行政法的观点认为,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即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的关系;现代行政法的观点认为,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制监督时所形成的行政关系。但行政法反映控权理论,其调整对象的本质是行政关系这一社会关系。行政法最为关注的是控制行政权的滥用。所以,行政法并不重在经济管理中的经济性内容,也无法深入到经济运行中去,它重在经济管理中的程序性内容。也就是说,行政法的核心不体现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正确与否,而体现在运用这种手段的过程中权利是否被滥用,并以一种有效的方式——行政程序来监督权力的行使。

(四)功能差异

经济法以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为保护重心,为解决民商法、行政法均无法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而产生。它的本质是国家管理经济的法,是平衡协调国民经济运行的法。行政法保护的是国家公共利益。它本质是公法,以维护、限制国家权力为其功能。所谓行政法的维护,又称为行政法的积极作用,是指行政法对行政权力有效行使的保障作用和行政法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促进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所谓限制,又称为行政法的消极作用,是指行政法对行政权的监督和限制,即防止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越权和滥用权利以保护公民、组织合法权益的作用。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互相联系

(一)经济法与行政法均以国家权力的形式出现于特定社会生活领域中

行政法是创设、规定行政权力之法。它表现为国家对特定社会生活的直接强制的管理,要求行政管理关系中的相对一方必须在国家设定的权利义务范围内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往往不具有选择性和自由性,更多地则是以服从为特征。

就经济法而言,它虽不像行政法那样表现为鲜明强烈的“权力意识”,但国家为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健康和有序,仍将“政府之手”伸进经济关系中,对市场主体给予必要的限制、监督和引导,而不像民法那样国家尊重当事人意志,完全袖手旁观于外。因此,经济法是因为解决新的经济问题的产物。

(二)两法的价值指向均为社会整体利益

现代行政法的立法目的宗旨无一不是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社会所设之法,是社会在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之下,实现人们对公平、正义、秩序、自由和和平的美好追求,抑制打击强势个体和群体对弱势个体、群体和社会的入侵,甚而要求社会成员牺牲个人利益以谋求社会的整体利益,以使每个社会成果获得应获得和可获得之利益和生存空间,实现一个社会可以保障的最低的基本权利。

现代经济法的产生虽晚于行政法,但却是在一个高的起点上出现于法律之林,即肇始的首要动机即以谋求社会经济的公平为己任。它既是对民法的个人意思自治的限制,又是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尊重。其作用即在于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协调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平衡其相互利益关系,以引导、促进或强制个体目标和行为运行在社会总体发展目标和运行秩序的轨道之上,从而达到经济总量的平衡、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秩序的和谐。同时,通过对利益主体作超越形式平等的权利义务分配,以达到实质上的利益平衡和社会公正。

因而,不论是行政法还是经济法,在价值取向上均表现为对社会整体利益的追求,而非为某一个法律主体特别设定权利,保障其权利的实现。

(三)经济法具有行政法的某些性质

管理职能是我国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而发挥这一职能的重要方式,就是授权经济管理机关,运用经济管理权对经济生活实施管理。而在现代国家对经济实施管理均采取一定的法律形式。这种法律规范是确认具有行政权某些性质的经济管理权,调整带有行政关系特点的经济管理机关与企业、公民等之间的经济管理关系。正因为如此,经济管理法规范从其一开始就不能不具有行政法的某些性质。或者说,行政法的某些性质必然反映在经济法某些规范上。

三、经济法与行政法相互作用

(一)行政法依法行政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经济法

笔者认为,行政法依法行政原则中所依之法除行政法外,大量是依经济法;尤其是在经济管理领域,主要是依据经济法。原因之一是经济法中有大量的关于行政职权内容、行政权力行使程序和行政救济的具体规定,较之行政法更富操作性;行政机关在行使经济管理职能时,必须遵循经济法中在这些内容的规定,行政相对人亦可依经济法的相应内容在其权利受到分割时获得救济,以监督行政机关的行为,保障行政机关不滥用行政权力。

行政机关在认定企业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和如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时,必须依据经济法中的实体规定;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不服时的抗辩事由也需要依据经济法中的实体规定。认识到依法行政在经济领域中所依之法主要是经济法在实践中意义重大,这一认识要求行政机关,除了要明了行政法中关于行政职权、行政程序的规定,也要关注经济法中对行政职权和行政程序的具体规定,尤为重要的是应对市场参加者实体权利义务的具体内涵和立法意图有透彻的了解和深刻的领悟,以在具体的执法中能辨是非,保护合法、制裁违法,实现经济法的立法目的,实现依法行政的法治目标。同时,认识到经济法在依法行政中的作用也有利于立法者和执法者树立这样的观念:经济领域依法行政目标的最终实现有赖经济法的发达和完善。

(二)经济法自由秩序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行政法

经济法的实施大部分属于行政权实施的过程。离开行政权的实施,经济法所欲达到的经济秩序将无法完全实现。经济法中的经济管理机关行使行政职权时,除遵循经济法的特殊规定外,尚需遵守行政法中关于行政权力设定和行政权力行使程序的一般规定。离开行政法,行政机关的经济管理行为也会缺乏基本的法律依据。行政组织法对行政机关行政权力的一般规定,既是经济法具体设定经济管理机关管理职权的依据,也是经济管理机关行使经济管理权力、直接管理经济,以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和宏观经济秩序的法律依据。同时经济法的价值并非只是秩序,经济法也要保障市场主体的自由。经济自由是经济法的出发点和归宿,反垄断法便是例证。行政法对经济法的自由价值实现的作用体现在对行政权力的控制以及对相对人的救济上;尤其是对行政权力行使的一般方式和程序的严格设定,以保障经济法的市场主体的自由和权利不受分割。

四、经济法与行政法应该相互衔接

首先,行政组织法和经济法中有关经济管理机关职责权限的规定应当保护一致,经济法对经济管理机关管理职权的具体设定,应当符合行政组织法的一般原则和一般规定。其次,经济法和行政法在行政程序规定上应相互配合,在行政救济上二者应当加强协调。

参考文献:

1·江合宁:《论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现代法学》2000年02期

经济学理论依据例6

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问题,是法学理论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是最混乱的问题之一。在此,笔者认为,现代法治下,部门法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彼此渗透,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已在立法实践中显现出来。因此,经济法和行政法之间应在行政组织和职权、行政行为、行政救济学方面加强协调,互相补充。

一、从法律部门划分标准看,经济法与行政法存在差异

对于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理论上存在争议。传统观念中,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有两种:一是依据调整对象而分;二是依据调整方法而分。但也有学者认为,利益是划分法律部门的实质标准。但不管依据哪一种标准,经济法与行政法都存在差异。

(一)两者的背景不同

行政法保护的是国家或称之为公共利益。实质意义的行政法是伴随着国家权力而产生的。最初,行政法被认为是维护国家公权力的法,但在现代,行政法的任务已具有双重性,即维权和限权。

经济法则是商品经济高级阶段的产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生产社会化与个人垄断产生矛盾。此时无论是采用民法的平等手段或者行政法的强制手段都难以解决矛盾,必须以市场之手与国家之手的结合来解决。因此经济法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产生。它是社会化生产与社会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是经济管理的社会化与现代国家介入经济生活的必然产物,是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的直辖市产物,是纵向经济关系与横向经济关系平衡结合的产物,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对立统一的必然产物,是法律、法学包括经济法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可以说,经济法的产生,改变了社会利益的配置模式。它从极为宏观的角度维护着社会经济利益。

(二)调整方式存在差异

经济法是公私兼顾的法,即强调市场之手,也强调国家之手。因而,其调整方式既有意志自治的因素,也有强制性因素。经济法由外及里全面地调整经济关系,自始至终系统地调整经济关系,运用多种手段综合地调整经济关系。

行政法是公法,强调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强制性、隶属性和不平等性。因此,其调整方式主要反映出强行法的特色。

(三)调整对象不同

经济法调整对象是因国家干预而形成的经济管理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或经济协调关系)。主要包括:1·国家干预市场经济运行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现代经济法的产生,就是为了干预市场经济、弥补市场缺陷、防止垄断、不正当竞争、损害消费者权益等市场消极行为,建立公平的市场秩序。2·国家在宏观调控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通过宏观调控法协调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各种利益关系,从而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传统行政法的观点认为,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即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的关系;现代行政法的观点认为,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制监督时所形成的行政关系。但行政法反映控权理论,其调整对象的本质是行政关系这一社会关系。行政法最为关注的是控制行政权的滥用。所以,行政法并不重在经济管理中的经济性内容,也无法深入到经济运行中去,它重在经济管理中的程序性内容。也就是说,行政法的核心不体现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正确与否,而体现在运用这种手段的过程中权利是否被滥用,并以一种有效的方式——行政程序来监督权力的行使。

(四)功能差异

经济法以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为保护重心,为解决民商法、行政法均无法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而产生。它的本质是国家管理经济的法,是平衡协调国民经济运行的法。行政法保护的是国家公共利益。它本质是公法,以维护、限制国家权力为其功能。所谓行政法的维护,又称为行政法的积极作用,是指行政法对行政权力有效行使的保障作用和行政法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促进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所谓限制,又称为行政法的消极作用,是指行政法对行政权的监督和限制,即防止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越权和滥用权利以保护公民、组织合法权益的作用。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互相联系

(一)经济法与行政法均以国家权力的形式出现于特定社会生活领域中

行政法是创设、规定行政权力之法。它表现为国家对特定社会生活的直接强制的管理,要求行政管理关系中的相对一方必须在国家设定的权利义务范围内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往往不具有选择性和自由性,更多地则是以服从为特征。

就经济法而言,它虽不像行政法那样表现为鲜明强烈的“权力意识”,但国家为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健康和有序,仍将“政府之手”伸进经济关系中,对市场主体给予必要的限制、监督和引导,而不像民法那样国家尊重当事人意志,完全袖手旁观于外。因此,经济法是因为解决新的经济问题的产物。

(二)两法的价值指向均为社会整体利益

现代行政法的立法目的宗旨无一不是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社会所设之法,是社会在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之下,实现人们对公平、正义、秩序、自由和和平的美好追求,抑制打击强势个体和群体对弱势个体、群体和社会的入侵,甚而要求社会成员牺牲个人利益以谋求社会的整体利益,以使每个社会成果获得应获得和可获得之利益和生存空间,实现一个社会可以保障的最低的基本权利。

现代经济法的产生虽晚于行政法,但却是在一个高的起点上出现于法律之林,即肇始的首要动机即以谋求社会经济的公平为己任。它既是对民法的个人意思自治的限制,又是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尊重。其作用即在于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协调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平衡其相互利益关系,以引导、促进或强制个体目标和行为运行在社会总体发展目标和运行秩序的轨道之上,从而达到经济总量的平衡、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秩序的和谐。同时,通过对利益主体作超越形式平等的权利义务分配,以达到实质上的利益平衡和社会公正。

因而,不论是行政法还是经济法,在价值取向上均表现为对社会整体利益的追求,而非为某一个法律主体特别设定权利,保障其权利的实现。

(三)经济法具有行政法的某些性质

管理职能是我国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而发挥这一职能的重要方式,就是授权经济管理机关,运用经济管理权对经济生活实施管理。而在现代国家对经济实施管理均采取一定的法律形式。这种法律规范是确认具有行政权某些性质的经济管理权,调整带有行政关系特点的经济管理机关与企业、公民等之间的经济管理关系。正因为如此,经济管理法规范从其一开始就不能不具有行政法的某些性质。或者说,行政法的某些性质必然反映在经济法某些规范上。

三、经济法与行政法相互作用

(一)行政法依法行政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经济法

笔者认为,行政法依法行政原则中所依之法除行政法外,大量是依经济法;尤其是在经济管理领域,主要是依据经济法。原因之一是经济法中有大量的关于行政职权内容、行政权力行使程序和行政救济的具体规定,较之行政法更富操作性;行政机关在行使经济管理职能时,必须遵循经济法中在这些内容的规定,行政相对人亦可依经济法的相应内容在其权利受到分割时获得救济,以监督行政机关的行为,保障行政机关不滥用行政权力。

行政机关在认定企业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和如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时,必须依据经济法中的实体规定;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不服时的抗辩事由也需要依据经济法中的实体规定。认识到依法行政在经济领域中所依之法主要是经济法在实践中意义重大,这一认识要求行政机关,除了要明了行政法中关于行政职权、行政程序的规定,也要关注经济法中对行政职权和行政程序的具体规定,尤为重要的是应对市场参加者实体权利义务的具体内涵和立法意图有透彻的了解和深刻的领悟,以在具体的执法中能辨是非,保护合法、制裁违法,实现经济法的立法目的,实现依法行政的法治目标。同时,认识到经济法在依法行政中的作用也有利于立法者和执法者树立这样的观念:经济领域依法行政目标的最终实现有赖经济法的发达和完善。

(二)经济法自由秩序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行政法

经济法的实施大部分属于行政权实施的过程。离开行政权的实施,经济法所欲达到的经济秩序将无法完全实现。经济法中的经济管理机关行使行政职权时,除遵循经济法的特殊规定外,尚需遵守行政法中关于行政权力设定和行政权力行使程序的一般规定。离开行政法,行政机关的经济管理行为也会缺乏基本的法律依据。行政组织法对行政机关行政权力的一般规定,既是经济法具体设定经济管理机关管理职权的依据,也是经济管理机关行使经济管理权力、直接管理经济,以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和宏观经济秩序的法律依据。同时经济法的价值并非只是秩序,经济法也要保障市场主体的自由。经济自由是经济法的出发点和归宿,反垄断法便是例证。行政法对经济法的自由价值实现的作用体现在对行政权力的控制以及对相对人的救济上;尤其是对行政权力行使的一般方式和程序的严格设定,以保障经济法的市场主体的自由和权利不受分割。

四、经济法与行政法应该相互衔接

首先,行政组织法和经济法中有关经济管理机关职责权限的规定应当保护一致,经济法对经济管理机关管理职权的具体设定,应当符合行政组织法的一般原则和一般规定。其次,经济法和行政法在行政程序规定上应相互配合,在行政救济上二者应当加强协调。

参考文献:

1·江合宁:《论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现代法学》2000年02期

经济学理论依据例7

司法会计技术主要包括的内容分为两个方面来表现,一方面是司法会计检查技术。利用相应国家法律法规对涉案企业会计报表、资产物质进行全面检查,为侦破企业经济犯罪案件提供帮助,并对企业经营管理信息、财务资料等进行全面检查。通过司法会计检查技术搜集和侦查涉案企业财务情况,并将侦查内容作为重要诉讼依据;另一方面是司法会计鉴定技术。该技术主要为了司法部门能够真实、准确、明晰的反映出经济犯罪企业的经营情况和涉案情况。聘请或指派相关专业司法会计人员,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案件调查流程,将涉案企业相关会计信息数据作为重要的鉴定对象,并对其展开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归纳鉴定结果,为涉及到的经济犯罪案件提供办案依据。

二、司法会计技术在经济犯罪侦查中的应用

(一)明确立案依据

司法会计通过利用科学取证和鉴定技术对经济犯罪进行打击,同时,也是维系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良性运作的保障。经济犯罪比普通刑事犯罪隐蔽性更强、智能化更高。司法部门在受理犯罪案件时很难对案件犯罪性质进行判断,立案依据取证较为困难,这严重的影响了案件的立案方向和调查结果。因此,通过科学利用司法会计技术,对会计主体一定期间内的经济活动进行重新核算和确认,分析经营管理情况和会计信息数据内容,判别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发现其中存在的经济漏洞和管理问题,挖掘出涉案企业会计信息资料中能够证明其经济犯罪的证据,进而确定企业犯罪倾向,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立案侦查。

(二)收集侦案证据

司法会计检查工作是针对财务会计资料的特殊查账工作,且直接与经济犯罪案件事实相关,因此,司法会计技术是收集经济犯罪证据的根本,更是确保经济犯罪案件侦破的首要技术方法。经济犯罪活动主要隐匿于正常的经济活动之中,司法会计人员根据掌握的线索对相关财务会计资料进行全面审核,并询问管理者相关经济运行特点和内部控制制度及存在的问题,收集有利侦破案件的相关财务会计信息证据。司法会计检查较为全面化、系统化,对整个财务会计资料进行深入检查,且较为容易发现其中存在异常财务信息,取得有效线索,为司法鉴定环节提供有效资料。在证据收集过程中,对挪用公款的犯罪行为,应当查看其账面公款私借金额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漏洞和差错;对利用假账侵吞公款的犯罪行为,应当通过利用司法鉴定技术明确嫌疑人经济犯罪涉及金额,进而采取相应的处罚手段。有效证据的收集对预防经济犯罪、维护市场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提供办案资料

司法会计技术在经济犯罪侦查的应用,不但能够根据经济活动规律侦查并收集实用的相关会计信息证据,而且还能够根据取得的相关会计信息证据,审查、核实所提供证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为侦查经济犯罪企业经营情况和会计信息证据提供有效保障。对财务票据主要审查其商品名称、单价、开票时间、发票号等逻辑关系,检查发票来源、用途、业务真实性,为办案提供必要资料。同时,司法会计技术检查除了检查票据真实性以外,还对固定资产数据进行审查,通过实物盘点,真实记录固定资产数据,将盘点数据与账面记录进行核对和比较,审查账面数据准确性。司法会计技术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多方面的,能够从各方面如实反映财务会计资料,对经济案件侦破有极大的帮助。

(四)侦查追缴赃款

当前我国经济犯罪案件中数量较多的是利用职务之便所进行的犯罪。此类案件确定为经济犯罪后,势必会涉及到大量的资金,因此,追查涉案资金去向、追缴赃款赃物成为了经济犯罪案件侦破的重要突破口。司法会计技术在追查资金和赃物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取得的会计信息证据内容,将信息证据与企业经营管理情况相结合,分析并排查能够破解案件的实际内容。财务工作人员在记账的过程中,一定会将整个资金的使用情况记录到账簿之中,司法会计技术正是利用这一特点,对会计信息数据进行逐笔审查,查明每笔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流向,进而查明涉案资金或赃款的去向,尽最大可能的追回资金,减少国家或企业经济损失。

三、加快司法会计技术发展的相应措施

(一)建立健全司法会计相关法律法规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司法会计的关注度逐渐上升,其被视作当前最重要的司法诉讼活动。扩大司法会计适用范围,提高司法会计办案成效,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让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合理、有效的司法会计法律法规,能够让司法会计技术在经济犯罪案件侦查中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加强其案件侦查的实效性,提高司法会计工作质量。近年来,我国经济犯罪案件数量逐渐增多,每年都有国家官员或企业管理者涉案其中,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带来严重影响和局限。根据经济犯罪案件涉案实际内容和涉案的具体金额程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司法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内容采取不同的办案方法和处罚,加大经济犯罪案件惩罚力度,打击并控制经济犯罪发展趋势,从根本遏制经济犯罪的发展。

(二)全面提高司法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能力

经济学理论依据例8

论和科学分析方法,对特定范围(地区、部门、单位)经济活动(包括生产、销售、成本、财务等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不管是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单位,只有经常分析经济活动,才能情况明、眼睛亮、心中有数、脚步不乱,顺利地开展各项经济工作。”(引自《财经应用文写作教程》文天若著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按照上述观点,可以将经济运行分析理解为:经济运行分析就是对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成果及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按照科学的政治经济学观点,结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以预定计划指标、统计数据和调查研究所获得的信息资料为依据,运用统计分析和综合分析的方法所进行的旨在找出其运行特点、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性分析判断活动。其目的就是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以便吸取教训、指导未来。

我们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所作的民营经济运行分析,一般是运用统计资料和调查获得的经济信息,与历史同期纵向或与全国和其他省、市、县横向对照、比较和研究,就其经济内容、运行过程、显著特点、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作出分析、判断。通过经济运行分析,真实反映当地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和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也正是我们开展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目的。

二、抓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意义

搞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是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编委明确规定:中小企业局是指导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府工作部门。其主要职责之一,是拟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监测、分析中小企业运行态势;承担中小企业分类、信息收集和工作;拟定并落实中小企业发展调控目标和措施。要履行好上述职责,必须首先作好经济运行分析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府职能转变后,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主要体现在加强经济工作的宏观调控方面。具体讲,就是通过研究制定方针、政策,引导和调控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中小企业局作为指导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府工作部门,必须把握民营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针对民营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这样才能保证各级政府适时调整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必须适时搞好调查研究,分析运行动态,及时发现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向政府提出应对措施和政策调整建议,为企业发展提供导向性意见,这样才能达到为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发挥部门应有的职能作用。

3、做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既是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体现政府服务宗旨的重要内容。作为指导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府工作部门,不了解民营经济的运行发展情况,或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就无法履行好协调、指导和服务的工作职能,长此下去,必将有损部门和政府形象。

三、搞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应具备的条件

(一)掌握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经济运行分析是一项综合运用经济理论、方针政策、统计科学等多种知识及与具体分析对象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分析对象进行的一种研究活动。所以,做好经济运行分析需要具备如下一些知识。

1、经济理论知识

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是我们目前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象、经济运行过程的基本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辩证法思想、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反映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经济学专著以及我国当代经济学家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都对我们进行经济运行分析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我们必须善于学习和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研究经济现象、经济过程,并从中发现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

2、方针政策知识

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级政府相应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如国务院制定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河北省人民政府制定的《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保定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实施“催生、助长、扶强”战略,全面推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等,都是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政策依据。我们必须把这些方针政策学深、弄懂、吃透,才能用以指导我们的民营经济分析工作。因此,随时关注党和国家 方针政策及其变化,加强对方针政策的学习领会,对于分析研究民营经济运行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3、统计科学知识

统计科学在经济分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我们进行经济分析所依据的基础资料主要是通过统计调查所获取的统计信息;第二,对统计资料、统计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所使用的方法,如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

态分析法、指数法等等,都是统计科学所提供的;第三,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所使用的预测方法,也主要源于统计科学提供的统计预测方法。因此,统计科学知识是民营经济分析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知识。不掌握统计科学知识,就无法做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

(二)调查研究是做好经济运行分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做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需要以包括统计调查在内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在调查研究获得准确、翔实的信息资料之后,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比较和判断。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是可信的。要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健全和完善现有的统计网络体系,为调查研究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从乡镇企业管理局发展到目前的中小企业局,在我们系统内已形成自下而上的统计工作网络体系,担负着民营经济统计信息的采集、整理、汇总、传输的职能。这一统计工作网络系统为我们进行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提供了重要组织保障。为确保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搞得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必须继续加强民营经济统计工作网络体系建设,做好扎实的统计基础工作。没有健全的民营经济统计工作网络系统和扎实的民营经济统计工作基础,调查研究工作就无从得到保证,更谈不上搞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

2、调查研究的方法科学、手段完善是获得完整可靠信息的技术保障

我们进行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所依据的信息资料既然是靠调查研究获得的,因此调查研究的方法就必须科学,调查手段必须完善。一方面要依靠民营经济统计网络系统进行统计调查;另一方面也要发挥统计网络之外的调查作用,如通过深入企业、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获得来自基层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信函、电话等载体进行咨询、了解或利用网络、报刊等传媒获取信息等等。总之通过方法科学、手段完善的调查研究所获得的信息,才能为经济分析提供翔实、完整、准确、可靠的材料依据。这是搞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的前提条件。

3、求真务实是确保调查研究及其成果真实可靠的必要条件

调查研究必须具备深入实际、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不管是调查研究,还是收集、整理、传输、使用信息,都要坚持如实反映客观情况。对统计数据进行随意删改或主观臆造所谓“数据”的作法,既是统计工作的大忌,也是调查研究工作的大忌,不仅影响调查研究工作的质量,降低可信度,而且依据这一结果作出的经济分析,将会对领导决策产生误导作用。因此,搞好调查研究、确保信息质量,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四、正确使用经济指标(略)

五、编写分析报告应把握的重点

经济运行分析书面报告是依据经济运行分析过程和结果形成的文字材料,可按时间形成定期、不定期、事前、事中、事后预测分析报告以及短期、中期和长期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等;也可按领域范围形成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分析报告;还可将分析对象、分析角度、分析内容作为分类标准,形成综合性分析报告和专题性分析报告等等。应该说它是整个经济运行分析的最后一道工序。

(一)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从文章结构方面看,经济运行分析应具备清晰醒目的标题以及由开头、主题、结论三部分构成的正文。从文章的内容看,经济运行分析主要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当前主要经济指标及经济运行情况

本部分概括叙述当前经济运行的情况,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如增加值、上缴税金、出货值等)完成情况等。这些指标完成情况可以与基期有关指标或计划指标分别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析、判断,得出某些结论。

2、当期经济运行特点及原因分析

本部分要求将根据经济运行情况概括出的若干特点表述清楚。为说明这些特点的存在,需要辅之以必要的统计数据资料和其他活资料,并就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作出恰当的分析阐述,以起到总结经验的作用。

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本部分是就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应当引起关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作出分析。目的在于吸取教训,针对存在问题及原因,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分析时予以特别的关注,对问题要尽量反映清楚,对原因则尽可能分析透彻,以期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4、对未来经济运行趋势的预测

这一部分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未来民营经济运行总体趋势的预测、判断;另一方面则是对反映民营经济运行成果的主要经济指标未来期完成情况的预测和估计。这种预测和判断,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预测和判断,目的是能够使关注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业内外各界对未来情况心中有数、以便在心理和物质两个方面做好必要的准备。

5、对策和建议

对策含有两重意思。其中主要针对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属于解决问题的措施;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对策,属于预防性措施。建议,则既包括了对解决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方面的建议,也包括了对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性建议。无论对策还是建议,都是针对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采取的策略和措施。这既是进行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重要目的,也是民营经济运行分析重要作用的体现。因此,这项内容的阐述,特别需要强调观点明确、针对性强、切实可行、表达恰当。

(二)编写报告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准确性。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做到统计数据资料要准确,情况要真实,观点要正确。要扎扎实实地把数据资料搞准,对大起大落的数字要查明原因。但分析报告不应是数据资料的简单罗列,要正确地使用数据资料,通过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判断、提炼出观点,揭示经济现象的规律性。要处理数据资料和观点的关系,做到观点从大量真实的数据资料中提炼,所运用的数据资料要紧紧围绕说明观点,使二者相统一。只有这样统计分析报告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和足够的份量。

2、实用性。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有着明显的目的性、针对性,它是为一定对象服务的。因此必须抓住经济运行中反映出的主要矛盾,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找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为各级领导宏观调控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统计分析报告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越强,质量也越高。

3、逻辑性。经济运行分析是由数据资料形成概念,从概念形成判断,由判断进行推理,并由此得出结论。要正确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判断是以准确的统计数据资料为依据,推理是以充分的依据为前提,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就是要有合乎事实的逻辑性,判断推理的结果不能含糊不清、前后矛盾,要做到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因此,经济运行分析报告要主题突出、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经济学理论依据例9

“经济活动分析,又叫经济分析,是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简称。它是反映经济分析研究所获得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计划发展指标、统计数据和调查研究所获得的资料为依据,以正确评估、总结发现规律,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胜利完成任务为目的,运用现代科学经济理论和科学分析方法,对特定范围(地区、部门、单位)经济活动(包括生产、销售、成本、财务等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不管是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单位,只有经常分析经济活动,才能情况明、眼睛亮、心中有数、脚步不乱,顺利地开展各项经济工作。”(引自《财经应用文写作教程》文天若著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按照上述观点,可以将经济运行分析理解为:经济运行分析就是对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成果及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按照科学的政治经济学观点,结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以预定计划指标、统计数据和调查研究所获得的信息资料为依据,运用统计分析和综合分析的方法所进行的旨在找出其运行特点、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性分析判断活动。其目的就是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以便吸取教训、指导未来。

我们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所作的民营经济运行分析,一般是运用统计资料和调查获得的经济信息,与历史同期纵向或与全国和其他省、市、县横向对照、比较和研究,就其经济内容、运行过程、显著特点、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作出分析、判断。通过经济运行分析,真实反映当地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和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也正是我们开展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目的。

二、抓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意义

搞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是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编委明确规定:中小企业局是指导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府工作部门。其主要职责之一,是拟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监测、分析中小企业运行态势;承担中小企业分类、信息收集和工作;拟定并落实中小企业发展调控目标和措施。要履行好上述职责,必须首先作好经济运行分析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府职能转变后,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主要体现在加强经济工作的宏观调控方面。具体讲,就是通过研究制定方针、政策,引导和调控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中小企业局作为指导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府工作部门,必须把握民营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针对民营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这样才能保证各级政府适时调整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必须适时搞好调查研究,分析运行动态,及时发现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向政府提出应对措施和政策调整建议,为企业发展提供导向性意见,这样才能达到为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发挥部门应有的职能作用。

3、做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既是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体现政府服务宗旨的重要内容。作为指导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府工作部门,不了解民营经济的运行发展情况,或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就无法履行好协调、指导和服务的工作职能,长此下去,必将有损部门和政府形象。

三、搞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应具备的条件

(一)掌握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经济运行分析是一项综合运用经济理论、方针政策、统计科学等多种知识及与具体分析对象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分析对象进行的一种研究活动。所以,做好经济运行分析需要具备如下一些知识。

1、经济理论知识

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是我们目前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象、经济运行过程的基本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反映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经济学专著以及我国当代经济学家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都对我们进行经济运行分析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我们必须善于学习和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研究经济现象、经济过程,并从中发现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

2、方针政策知识

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级政府相应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如国务院制定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河北省人民政府制定的《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保定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实施“催生、助长、扶强”战略,全面推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等,都是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政策依据。我们必须把这些方针政策学深、弄懂、吃透,才能用以指导我们的民营经济分析工作。因此,随时关注党和国家 方针政策及其变化,加强对方针政策的学习领会,对于分析研究民营经济运行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3、统计科学知识

统计科学在经济分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我们进行经济分析所依据的基础资料主要是通过统计调查所获取的统计信息;第二,对统计资料、统计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所使用的方法,如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分析法、指数法等等,都是统计科学所提供的;第三,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所使用的预测方法,也主要源于统计科学提供的统计预测方法。因此,统计科学知识是民营经济分析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知识。不掌握统计科学知识,就无法做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

(二)调查研究是做好经济运行分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做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需要以包括统计调查在内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在调查研究获得准确、翔实的信息资料之后,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比较和判断。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是可信的。要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健全和完善现有的统计网络体系,为调查研究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从乡镇企业管理局发展到目前的中小企业局,在我们系统内已形成自下而上的统计工作网络体系,担负着民营经济统计信息的采集、整理、汇总、传输的职能。这一统计工作网络系统为我们进行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提供了重要组织保障。为确保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搞得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必须继续加强民营经济统计工作网络体系建设,做好扎实的统计基础工作。没有健全的民营经济统计工作网络系统和扎实的民营经济统计工作基础,调查研究工作就无从得到保证,更谈不上搞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

2、调查研究的方法科学、手段完善是获得完整可靠信息的技术保障

我们进行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所依据的信息资料既然是靠调查研究获得的,因此调查研究的方法就必须科学,调查手段必须完善。一方面要依靠民营经济统计网络系统进行统计调查;另一方面也要发挥统计网络之外的调查作用,如通过深入企业、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获得来自基层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信函、电话等载体进行咨询、了解或利用网络、报刊等传媒获取信息等等。总之通过方法科学、手段完善的调查研究所获得的信息,才能为经济分析提供翔实、完整、准确、可靠的材料依据。这是搞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的前提条件。

3、求真务实是确保调查研究及其成果真实可靠的必要条件

调查研究必须具备深入实际、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不管是调查研究,还是收集、整理、传输、使用信息,都要坚持如实反映客观情况。对统计数据进行随意删改或主观臆造所谓“数据”的作法,既是统计工作的大忌,也是调查研究工作的大忌,不仅影响调查研究工作的质量,降低可信度,而且依据这一结果作出的经济分析,将会对领导决策产生误导作用。因此,搞好调查研究、确保信息质量,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四、正确使用经济指标(略)

五、编写分析报告应把握的重点

经济运行分析书面报告是依据经济运行分析过程和结果形成的文字材料,可按时间形成定期、不定期、事前、事中、事后预测分析报告以及短期、中期和长期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等;也可按领域范围形成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分析报告;还可将分析对象、分析角度、分析内容作为分类标准,形成综合性分析报告和专题性分析报告等等。应该说它是整个经济运行分析的最后一道工序。

(一)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从文章结构方面看,经济运行分析应具备清晰醒目的标题以及由开头、主题、结论三部分构成的正文。从文章的内容看,经济运行分析主要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当前主要经济指标及经济运行情况

本部分概括叙述当前经济运行的情况,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如增加值、上缴税金、出口交货值等)完成情况等。这些指标完成情况可以与基期有关指标或计划指标分别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析、判断,得出某些结论。

2、当期经济运行特点及原因分析

本部分要求将根据经济运行情况概括出的若干特点表述清楚。为说明这些特点的存在,需要辅之以必要的统计数据资料和其他活资料,并就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作出恰当的分析阐述,以起到总结经验的作用。

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本部分是就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应当引起关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作出分析。目的在于吸取教训,针对存在问题及原因,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分析时予以特别的关注,对问题要尽量反映清楚,对原因则尽可能分析透彻,以期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4、对未来经济运行趋势的预测

这一部分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未来民营经济运行总体趋势的预测、判断;另一方面则是对反映民营经济运行成果的主要经济指标未来期完成情况的预测和估计。这种预测和判断,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预测和判断,目的是能够使关注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业内外各界对未来情况心中有数、以便在心理和物质两个方面做好必要的准备。

5、对策和建议

对策含有两重意思。其中主要针对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属于解决问题的措施;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对策,属于预防性措施。建议,则既包括了对解决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方面的建议,也包括了对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性建议。无论对策还是建议,都是针对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采取的策略和措施。这既是进行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重要目的,也是民营经济运行分析重要作用的体现。因此,这项内容的阐述,特别需要强调观点明确、针对性强、切实可行、表达恰当。

(二)编写报告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准确性。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做到统计数据资料要准确,情况要真实,观点要正确。要扎扎实实地把数据资料搞准,对大起大落的数字要查明原因。但分析报告不应是数据资料的简单罗列,要正确地使用数据资料,通过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判断、提炼出观点,揭示经济现象的规律性。要处理数据资料和观点的关系,做到观点从大量真实的数据资料中提炼,所运用的数据资料要紧紧围绕说明观点,使二者相统一。只有这样统计分析报告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和足够的份量。

2、实用性。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有着明显的目的性、针对性,它是为一定对象服务的。因此必须抓住经济运行中反映出的主要矛盾,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找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为各级领导宏观调控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统计分析报告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越强,质量也越高。

3、逻辑性。经济运行分析是由数据资料形成概念,从概念形成判断,由判断进行推理,并由此得出结论。要正确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判断是以准确的统计数据资料为依据,推理是以充分的依据为前提,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就是要有合乎事实的逻辑性,判断推理的结果不能含糊不清、前后矛盾,要做到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因此,经济运行分析报告要主题突出、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经济学理论依据例10

我们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所作的民营经济运行分析,一般是运用统计资料和调查获得的经济信息,与历史同期纵向或与全国和其他省、市、县横向对照、比较和研究,就其经济内容、运行过程、显著特点、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作出分析、判断。通过经济运行分析,真实反映当地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和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也正是我们开展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目的。

二、抓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意义

搞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是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编委明确规定:中小企业局是指导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府工作部门。其主要职责之一,是拟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监测、分析中小企业运行态势;承担中小企业分类、信息收集和工作;拟定并落实中小企业发展调控目标和措施。要履行好上述职责,必须首先作好经济运行分析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府职能转变后,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主要体现在加强经济工作的宏观调控方面。具体讲,就是通过研究制定方针、政策,引导和调控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中小企业局作为指导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府工作部门,必须把握民营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针对民营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这样才能保证各级政府适时调整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必须适时搞好调查研究,分析运行动态,及时发现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向政府提出应对措施和政策调整建议,为企业发展提供导向性意见,这样才能达到为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发挥部门应有的职能作用。

3、做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既是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体现政府服务宗旨的重要内容。作为指导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府工作部门,不了解民营经济的运行发展情况,或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就无法履行好协调、指导和服务的工作职能,长此下去,必将有损部门和政府形象。

三、搞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应具备的条件

(一)掌握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经济运行分析是一项综合运用经济理论、方针政策、统计科学等多种知识及与具体分析对象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分析对象进行的一种研究活动。所以,做好经济运行分析需要具备如下一些知识。

1、经济理论知识

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是我们目前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象、经济运行过程的基本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辩证法思想、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反映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经济学专著以及我国当代经济学家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都对我们进行经济运行分析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我们必须善于学习和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研究经济现象、经济过程,并从中发现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

2、方针政策知识

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级政府相应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如国务院制定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河北省人民政府制定的《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保定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实施“催生、助长、扶强”战略,全面推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等,都是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政策依据。我们必须把这些方针政策学深、弄懂、吃透,才能用以指导我们的民营经济分析工作。因此,随时关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其变化,加强对方针政策的学习领会,对于分析研究民营经济运行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3、统计科学知识

统计科学在经济分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我们进行经济分析所依据的基础资料主要是通过统计调查所获取的统计信息;第二,对统计资料、统计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所使用的方法,如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分析法、指数法等等,都是统计科学所提供的;第三,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所使用的预测方法,也主要源于统计科学提供的统计预测方法。因此,统计科学知识是民营经济分析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知识。不掌握统计科学知识,就无法做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

(二)调查研究是做好经济运行分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做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需要以包括统计调查在内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在调查研究获得准确、翔实的信息资料之后,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比较和判断。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是可信的。要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健全和完善现有的统计网络体系,为调查研究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从乡镇企业管理局发展到目前的中小企业局,在我们系统内已形成自下而上的统计工作网络体系,担负着民营经济统计信息的采集、整理、汇总、传输的职能。这一统计工作网络系统为我们进行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提供了重要组织保障。为确保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搞得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必须继续加强民营经济统计工作网络体系建设,做好扎实的统计基础工作。没有健全的民营经济统计工作网络系统和扎实的民营经济统计工作基础,调查研究工作就无从得到保证,更谈不上搞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

2、调查研究的方法科学、手段完善是获得完整可靠信息的技术保障

我们进行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所依据的信息资料既然是靠调查研究获得的,因此调查研究的方法就必须科学,调查手段必须完善。一方面要依靠民营经济统计网络系统进行统计调查;另一方面也要发挥统计网络之外的调查作用,如通过深入企业、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获得来自基层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信函、电话等载体进行咨询、了解或利用网络、报刊等传媒获取信息等等。总之通过方法科学、手段完善的调查研究所获得的信息,才能为经济分析提供翔实、完整、准确、可靠的材料依据。这是搞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的前提条件。

3、求真务实是确保调查研究及其成果真实可靠的必要条件

调查研究必须具备深入实际、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不管是调查研究,还是收集、整理、传输、使用信息,都要坚持如实反映客观情况。对统计数据进行随意删改或主观臆造所谓“数据”的作法,既是统计工作的大忌,也是调查研究工作的大忌,不仅影响调查研究工作的质量,降低可信度,而且依据这一结果作出的经济分析,将会对领导决策产生误导作用。因此,搞好调查研究、确保信息质量,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四、编写分析报告应把握的重点

经济运行分析书面报告是依据经济运行分析过程和结果形成的文字材料,可按时间形成定期、不定期、事前、事中、事后预测分析报告以及短期、中期和长期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等;也可按领域范围形成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分析报告;还可将分析对象、分析角度、分析内容作为分类标准,形成综合性分析报告和专题性分析报告等等。应该说它是整个经济运行分析的最后一道工序。

(一)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从文章结构方面看,经济运行分析应具备清晰醒目的标题以及由开头、主题、结论三部分构成的正文。从文章的内容看,经济运行分析主要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当前主要经济指标及经济运行情况

本部分概括叙述当前经济运行的情况,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如增加值、上缴税金、出货值等)完成情况等。这些指标完成情况可以与基期有关指标或计划指标分别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析、判断,得出某些结论。

2、当期经济运行特点及原因分析

本部分要求将根据经济运行情况概括出的若干特点表述清楚。为说明这些特点的存在,需要辅之以必要的统计数据资料和其他活资料,并就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作出恰当的分析阐述,以起到总结经验的作用。

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本部分是就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应当引起关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作出分析。目的在于吸取教训,针对存在问题及原因,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分析时予以特别的关注,对问题要尽量反映清楚,对原因则尽可能分析透彻,以期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4、对未来经济运行趋势的预测

这一部分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未来民营经济运行总体趋势的预测、判断;另一方面则是对反映民营经济运行成果的主要经济指标未来期完成情况的预测和估计。这种预测和判断,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预测和判断,目的是能够使关注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业内外各界对未来情况心中有数、以便在心理和物质两个方面做好必要的准备。

5、对策和建议

对策含有两重意思。其中主要针对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属于解决问题的措施;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对策,属于预防性措施。建议,则既包括了对解决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方面的建议,也包括了对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性建议。无论对策还是建议,都是针对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采取的策略和措施。这既是进行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重要目的,也是民营经济运行分析重要作用的体现。因此,这项内容的阐述,特别需要强调观点明确、针对性强、切实可行、表达恰当。

(二)编写报告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准确性。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做到统计数据资料要准确,情况要真实,观点要正确。要扎扎实实地把数据资料搞准,对大起大落的数字要查明原因。但分析报告不应是数据资料的简单罗列,要正确地使用数据资料,通过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判断、提炼出观点,揭示经济现象的规律性。要处理数据资料和观点的关系,做到观点从大量真实的数据资料中提炼,所运用的数据资料要紧紧围绕说明观点,使二者相统一。只有这样统计分析报告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和足够的份量。:

2、实用性。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有着明显的目的性、针对性,它是为一定对象服务的。因此必须抓住经济运行中反映出的主要矛盾,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找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为各级领导宏观调控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统计分析报告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越强,质量也越高。

3、逻辑性。经济运行分析是由数据资料形成概念,从概念形成判断,由判断进行推理,并由此得出结论。要正确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判断是以准确的统计数据资料为依据,推理是以充分的依据为前提,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就是要有合乎事实的逻辑性,判断推理的结果不能含糊不清、前后矛盾,要做到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因此,经济运行分析报告要主题突出、结构严谨、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