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6 10:30:06

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

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例1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政府的包容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参与下,互联网金融市场蓬勃发展,总体上呈现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更多元、更繁荣。互联网金融的参与主体更加多元。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均在积极拓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有的还申领了银行牌照,创建了纯线上的互联网银行新业态;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也在传统电子银行业务的基础上,锐意创新,推出微信银行、直销银行等创新业务,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积极推动者;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旭日初升的新行业,产生了成百上千的科技型初创企业,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肥沃土壤。互联网金融的市场更加繁荣。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迅速延展至互联网支付、互联网理财、P2P、众筹等多种新业态,未来还将更加百花齐放。

更规范、更健康。为鼓励金融创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明确监管责任,规范市场秩序,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7月18日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对互联网金融的健康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指导意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互联网金融,遵循服务好实体经济、服从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的总体目标,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在互联网行业管理,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和合格投资者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与信息安全,反洗钱和防范金融犯罪,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以及监管协调与数据统计监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更普惠、更融合。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普惠金融,使金融服务以操作简单、体验便捷的方式服务于普罗大众。如全流程在线的网络贷款改造了传统信贷的模式,使消费者和经营者更方便地获取信贷服务。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不断跨界融合,共同拓展电商、支付、P2P、征信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形成了“互联网+金融”的良好格局。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为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时代潮流,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加大资源投入,在强化传统电子银行优势的基础上,多维度、多层次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强化传统电子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传统电子银行业务仍然是发展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抓手,包括大力发展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内容。

国内最早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其实是商业银行开展的网上银行业务。网银由于其灵活、便捷等特点,受到用户的好评,迅速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传统网银更多是作为银行柜面服务和产品销售的线上延伸,服务于商业银行原有客户,不具备获客的功能。因此,各商业银行纷纷对网络银行进行升级改造,从原有封闭形态向开放的生态圈模式转变。一是积极打造应用场景,增强电子银行的获客能力;二是借鉴互联网思维,简化电子银行的操作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三是开发专门针对性产品,打造多层次产品线。例如,推出专属渠道的理财产品,丰富电子银行产品线。 移动金融也是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之一。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是商业银行积极拓展移动金融的主要目的。在具体做法上,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推出手机银行客户端,将传统网上银行移动化,打造“移动银行”;二是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推出定制APP,融合各类娱乐、消费、金融等服务,积极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圈;三是与移动运营商合作,推出“NFC-SIM卡”模式的近场移动支付;四是以移动社交平台基础推出微信银行,实现网点查询、转账支付、交易提醒、无卡取现等功能;五是在客户业务办理流程中加入智能元素,如移动营销PAD的使用,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体验。

民生银行将发展手机银行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的重点布局领域之一。民生银行手机银行围绕客户需求和自身业务特点,围绕小微金融的客户需求特点进行创新。为方便客户,民生银行在手机银行中开发了公私账户集中管理、大额汇款、乐收银账户管理、小微贷款、回单验证等特色功能。同时还提供在线打车、交通罚款缴纳、微信微博分享、主题换肤等增值服务,这些功能使民生手机银行的便民服务和交互功能持续增强。截至2014年12月末,民生手机银行客户数超过1300万户,年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位居同业前列。

搭建开放平台积极获客。从2012年开始,五大行就先后进军电商行业,工商银行“融e购”、建设银行“善融商务”、交通银行“交博汇”、农业银行“e管家”等平台陆续上线。银行热衷于发展电商业务,重点不在于从商品交易中获利,而是在客户的交易过程中嵌入银行服务。在互联网时代,大量客户的购物行为发生在电商平台上,如果商业银行搭建电商平台,便能掌握并充分运用这些交易数据,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在电子商务的生态系统中,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体现了客户的真实需求和行为模式,是商业银行未来开发相关金融产品的基础和实现差异化经营的保证。商业银行搭建电商平台,能够较好地整合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掌控客户交易信息,为后续大数据融资等各项业务创新奠定基础。

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搭建直销银行平台是较为可行的平台发展策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末,已有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包商银行等20余家商业银行推出自己的直销银行。在已经上线运营的直销银行中,均将货币基金理财作为主打产品,体现了互联网理财注重简单、安全、便捷的特点。从总体上来看,推出直销银行的商业银行大部分属网点数量有限的中小型商业银行。这类商业银行通过直销银行平台开展金融服务,能够摆脱网点数量不足的限制,扩大服务的地域覆盖范围。

开展互联网融资业务。各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利用自身互联网平台,为客户提供多层次线上融资服务。一是通过推出网络贷款业务,实现全流程的线上审贷、放款,大大缩短商业银行传统信贷流程,提升客户体验。具有代表性的银行网络贷款产品有浦发银行“网贷通”、建设银行“快贷”等。二是搭建P2P平台。商业银行利用自身较强的信贷风险控制能力和信誉保障,建立P2P平台来撮合投融资双方的交易,增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具有代表性的有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该平台2013年10月上线以来,聚集的小企业、小微企业客户迅速增长,获客效果突出。

商业银行积极抓住供应链核心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的需求,通过深入开展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提高融资的便捷性,帮助企业降低财务成本。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模式包括:一是与第三方合作拓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具有代表性的有中信银行与海尔“日日顺”平台合作,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1号店”合作,为其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便捷融资和支付服务;二是商业银行自主开发相关产品服务,具有代表性的有招商银行专门面向物流和电商行业推出的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银行业有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在金融领域有着深厚的经营积淀。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种类齐全,产品线广泛,风险控制能力也经历了历史的检验。在发展互联网金融方面,商业银行具有如下优势。

客户基础和服务体系。商业银行同样拥有规模不小的客户资源,多年来积累了一定量的客户数据,并建立了科学、成熟的客户分层服务与经营体系,对客户的金融需求比较了解。商业银行具有较完善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渠道服务体系。在线下,分布广泛的银行网点在建立客户信任、提高服务体验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是实现将客户从线下引流到线上的最佳载体;在线上,已经构建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丰富的电子渠道体系,浦发银行已有近90%的交易通过电子渠道完成,在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也称之为O2O)的服务模式方面,具有更为有利的基础条件。

金融专业能力。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金融的专业化能力至关重要。商业银行在资产配置、产品设计、风险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金融全牌照优势,建立了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拥有良好的经营传统和稳健文化。这都将有利于商业银行利用互联网的先进工具,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

商业信誉和品牌。经过多年经营积累,商业银行建立了良好的客户口碑和品牌形象,并且始终都致力于打造金融的“百年老店”,重视对客户服务的价值传承,有利于快速建立客户信任和认同。

相对于互联网企业,商业银行在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过程中,弱项主要体现在对市场变化转身相对较慢。

创新需要兼顾存量业务的稳定运行。互联网企业做金融,业务范围相对单一,没有历史包袱,而商业银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包括公司、个人、同业、金融市场等在内的成百上千项业务,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更大,因此在创新决策上更审慎,业务创新实现的速度上相对偏慢。

管理模式影响决策效率。互联网企业的更多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强调以市场和用户为中心建立快速响应的机制。商业银行所建立的“总――分――支”分级管理,同级横向部门之间的公文流转机制,在确保执行力、防范经营风险方面具有显著的保障作用,但也导致决策链条相对较长,灵活性相对缺乏。

企业责任不同导致的经营理念差异。商业银行做为经营性企业,需要以实现盈利为目标,但作为支撑国家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还同时具有服务国家经济发展、保障民生、促进金融普惠的社会职责,企业发展需要与股东的经济效益、民众的服务效益、社会的示范效益等因素相结合考量,决定了商业银行要把稳健经营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互联网企业则强调以风险投资、高薪、股权、期权等激励方式,以扩大市场盈利为主要导向。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方向思考

商业银行具有特许经营、资本雄厚、客户资源丰富、风控体系完善、物理网点广泛等可利用的传统优势,完全可以在发挥自身优势、规避劣势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第一,注重顶层设计,再造业务流程。商业银行应从自身组织结构的顶层设计开始,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和重构,建立便捷、快速、高效的互联网金融新形象。一是以业务电子化、网络化为手段重构服务体系,组织架构实现扁平化,加强沟通效率;二是简化业务操作流程,减少用户申请到审批的各项中间环节。

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例2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159-03

引言

互联网金融即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也就是借助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用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既包括非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也包括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开展的金融业务。本文主要探究的是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的金融业务。

在金融脱媒,利率逐步放开,银行利润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与发达地区银行同业及早认识到互联网金融的潜力,推出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其互联网金融业务普遍较好。而山西省中小型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与经营方式不同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与发达地区,其发展相对缓慢,在互联网金融业务方面尤甚。本文通过对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的实地调研及网站体验等方式,分析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现状,提出发展互联网金融对策与建议的探讨,以期对山西中小商业银行及我国类似银行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一、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现状分析

在互联网金融大背景下,我国银行同业,一方面快速推出各类银行系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另一方面,各家银行也开始从原来的金融互联网化道路,转变为尝试成立专门的互联网金融职能部门或独立机构,摸索互联网金融发展新的突破口。就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来看,我国各商业银行基本处于初始阶段,其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普遍较好,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层次不一,山西省中小型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方面,普遍相对落后,但是他们在互联网金融理论与实践方面也进行了尝试。互联网金融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比如,晋商银行作为山西省最大的城商行,在其网站开通有:小微网上银行、个人网银、企业网银,针对不同客户群提供基础金融业务的办理,为客户提供足不出户的便捷服务。但是尚未完善直接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在线融资、网络信贷类产品亦不足;山西运城农村商业银行网站有个人网银、企业网银,但在“理财E站”,只有理财信息公布,而无实质交易界面,该银行的“小额农户贷款”产品,以农户信誉为保证,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无需担保的贷款,方便农户进行贷款,但是网上只有申办流程,未能在网上提供实际办理贷款业务;尧都农商银行作为山西省首家改制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在网上交易界面比如,“特惠商户”,信用卡业务下,只罗列了各个行业,竟然没有图片上传,截至2015年5月23日,“E融九州投融资平台”,有投资意向的人数仅166人,累计交易额仅13,000,000元;大同银行金融业务中:个人业务公司业务、中小企业专项服务、卡业务、结算业务,无直接的网上银行及网络金融服务。有些小型银行没有网上业务,比如,类似曲沃新田村镇银行,有存贷款业务,为小区域客户金融服务,在互联网方面未涉足;山西省长治银行发展惠普金融,推出创新型产品:“2013年引入德国IPC微贷技术,长治银行开展小微贷业务,截至2015年末,累计发放贷款达到27744万元,总计1487笔金额,而微贷中心营销客户累计达99792户,覆盖全市包含13个县市区全部小微客户的70%”。本质上来说,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也就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理财业务,解决资金闲置的问题,提高资金利用率与收益的问题;另一类主要是面向本省资金需求者,特别是小微企业及个人急需资金者,通过在互联网信息,为资金需求者解决资金需求的问题。对于这两类金融产品来说,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于大型商业银行,不同于发达地区客户群,在产品设计方面也应不同,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提供方面缺乏个性化,产品不规范,使用过程出现诸多麻烦,高风险的品种又会造成不利影响。

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有不足也有优势:首先,对山西省区域内的客户资信与经营状况比较熟悉,在产品供给时,容易把握,“关系型”投融资易于建立。范围内的业务相对集中,审批环节少,容易决策,当市场发生变化时,业务调整速度快。其次,还具有较强的区域优势:比如晋商银行可主要定位在山西省内发展,在本省内建立社区营业网点,重点在太原市建立社区物理营业网点,结合山西省会城市区域优势,客户个人基本信息、资金实力等信息容易获得。在区域内开展运营活动,可充分运用本地人才资源,因而,其信息成本、经营运作成本、固定设施成本等都较低。面对用户的不同需求,能发挥自身易于决策、业务集中的优势,及时高效满足客户需求,同等技术条件下,相比较外省及大型银行,更能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不同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有针对客户的投资咨询、财务顾问、理财产品及提供结算便利条件等,不仅实现业务收入,还方便调整收入结构,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

二、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机遇与挑战

山西省中小银行商业银行,面临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同行业竞争压力以及新的发展阶段中风险控制把握等问题与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开始根据自身特色和当地环境优势发展互联网金融。一是中小银行在山西本地和城间区域发展上更具竞争优势;二是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可以重点发展省内或地市h域小规模区域的经营规划,在自己熟悉的“市场土地”上精细耕作,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和反馈,挖掘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特别是关于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资产变动状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规避不必要的风险。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首先,发展定位不甚成熟是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面对的问题之一,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多样化,客户追求服务个性化,需求高层次化,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要立足创新发展模式,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发展定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管理手段,实现组织结构转变,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决策层,扮演好原本作为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的角色,得到客户特别是本省客户的认可。其次,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急需变革。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大多数仍为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一方面,银行需要在互联网金融大背景下调整客户结构,利用大数据资源和电子商务交易信息不断完善客户信息,把握客户的经营行为,正确评价定位客户信用等级,减少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为银行发展综合服务提供业务基础,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需要有效联合互联网各参与方,对银行不同的产品进行分类,对相同类型的进行整合,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传统银行要发展必须将传统业务与互联网金融结合,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后,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综合经营模式有待完善。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虽然有部分中小银行发展了网上互联网业务,搭建自身银行综合平台,但是还存在信息技术不完备,网上银行服务功能少,提供的服务有限,大多手机银行还不完善或者没有手机银行业务,这必然需要加强跨行业的合作,拓展不同产品和服务,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突破地域和时空限制,转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完善综合经营管理模式。除上述之外,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金融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策略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总体思路

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总体思路:以简约、极致、体验优越的产品和服务吸引客户,利用区域优势,互联网低成本优势,以客户为中心,运用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社会化思维和跨界思维,在资金理财、消费金融服务、新型支付探索以及省域联名账户基础上全方位合作理念,建立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相适应的省内区域范围的相对独立的体系。通过实施与互联网生态相适应的社会化营销传播及跨界渠道结合的新型营销策略,推进快速聚拢客户,促进新型互联网银行体系的建立,实现在大零售业务方面打造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连锁超市的远期目标。

(二)确立本土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

在总体思路基础上,确立本土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1)在市场定位方面,以客户结构中小化、经营对象地方化、产品服务个性化为策略。在客户选择上,应避免与国有大型银行重叠,避免脱离自身比较优势与大银行争夺大客户、大项目。应注重培养稳定的具有忠诚度的客户,可以通过关心初创期的小企业,扶植成长期的小企业,与小企业共同成长,相互支持,探索银企深度融合,形成稳固持久的银企关系。对于同样服务农村地区的山西省中小银行而言,专注服务“三农”,培养忠诚客户,也是理想的选择。(2)在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方面,可与电商平台合作。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数据整合,获取用户有效信息,关键交易数据,提供网络融资平台,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备的用户信用评级体系,以便快速挖掘和分析系统用户数据。也可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将线下金融产品在第三方平台上实现在线金融服务,不断研发新的网络融资创新产品,提升知名度,开拓市场,利用其客户数据资源,拓展新的目标用户群,搭建客户基础数据平台。在合作机构的选择上要慎重,结合中小商业银行特点,提前制定有关的应对策略,做到快速反应,迅速决策,提高服务质量。(3)在完善综合经营能力方面可搭建自有平台。借鉴国有四大银行成功的经验,建立省区域的电子商务平台,根据地县市区域产品特点,进行各种电商交易,找准目标,比如农产品、土特产等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电商平台,这样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既结合自身地域优势,又弥补在资金、人力等方面的不足。允许信誉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在该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链接,实现债权转让,资金流动,合理利用自有客户资源,满足客户资金需求,带动区域经济。还可与省内同等级的银行进行平台合作,针对同业金融产品,不定时地进行交流,对经营活动产生的信息流、物流、商流等相关信息进行交换,整合信息。与此同时,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顺应移动支付的大潮流,采取线上支付和线下支付并行的模式,满足客户需求,降低成本支出。为此,还须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既要培养掌握互联网金融专业知识、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以及金融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又要关注国内外银行互联网金融新的举措,取长补短,学习其先进技术和思想,在借鉴中进步。

(三)构建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体系

结合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特点,根据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在客户定位、互联网银行发展方向、基础平台建设等方面,构建商业银行互联网银行产品业务体系。首先,推进互联网账务核算系统、联名账簟⒅绷支付机制、收银台建设,为互联网银行的产品部署、渠道合作、移动金融创新、融资授信产品的推出提供基础平台。应用零售信贷平台,通过山西省内中小商业银行零售信贷平台的授信模块功能,对多渠道合作客户进行征信评分,进行统一授信管理,对接信用卡借贷系统,促进互联网银行业务的发展。

其次,围绕互联网生态,建立专业化的线上营销机制,辅以传统媒体和网点渠道,开展以口耳相传为特征的微营销、众口营销,策划分享、体验、推荐、交易等系列营销活动,实现客户规模和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提升山西省互联网银行品牌的知名度。此外,在积分与优惠机制方面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增强客户黏度、培养客户忠诚度。引入第三方机构,提供专业服务。为快速响应互联网金融市场需求,在传播推广、数据采集分析、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逐步引入优质的第三方服务公司提供快速、专业的营销宣传配套服务。

最后,从山西经济发展现状出发,探索建设互联网银行业务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诸如在加强客户体验,推动产品创新及引进,推进市场化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建立差异化财务管理以及完善在线直销银行风险管理措施与机制。并探索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网络银行发展配套措施和机制,构建山特的企业群、个人群与山西经济发展现状出发的网络银行的新业务新模式的体系,促进山西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合作与发展。

结语

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新商业模式、新运作机制和新表现形式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政府高层对互联网金融采取鼓励创新与加强监管兼顾并举的政策,互联网金融将更加规范有序发展。为此,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总体策略指引下,基于移动互联网及传统银行互联网化,银行以简约、极致、体验优越的产品和服务吸引客户。发展低成本优势、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运用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社会化思维和跨界思维等方式,在为客户提供投资理财服务、消费金融服务、新型支付方式探索等基础上增值应用方向不断发力。建立与互联网银行业务发展相适应的独立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体系。打造山西地方特色的在线直销银行品牌,推出联名账户、线上理财、融资授信、信用支付、移动支付等产品线。通过与互联网生态相适应的社会化营销传播渠道与跨界渠道结合的新型营销策略,推进快速聚拢客户,促进新型互联网银行体系的构建,实现山西区域地方特色的互联网金融连锁超市的远期目标。以期为我国中小银行业互联网金融发展找到适合自身发展路径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

(本文为山西省社科联2015至2016年度重点课题,课题主持人:任新利,课题编号:SSKLZDKT2015090)

参考文献:

[1] 郑岩.变革时代的痛点: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探索之路.金融电子化,2015(12)

[2] 白志鹏.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天津经济,2015(8)

[3] 姜增玲.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研究.当代经济,2016(19)

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例3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142-01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商务很好的与金融行业发展融入到了一起,这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形式大大改变了传统金融行业发展的格局,对于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但是目前来看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不容乐观,下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

1 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

在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就是第三方支付,以支付宝等支付平台为首的第三方支付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发展极为迅速。一方面随着当前我国移动设备的增加,人们基本上实现了移动设备的普及,而出门在外的人大多数都喜欢通过支付宝以及网上支付的方式来消费,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第三方支付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目前来看,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一方面第三方支付的竞争平台是非常多的,对于一个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来说,如果企业没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是很难在市场中立足的,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用程度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说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激烈市场竞争促进了第三方平台的发展,反过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又作用于激烈的市场竞争。

虽然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实际上具有一定市场竞争能力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数量是非常少的。一方面当前第三方支付平台主要被几大巨头所盘踞,很难有新的竞争者出现,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潜力。当前虽然支付平台的信誉问题值得保证,但是在实际的网络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其他安全隐患也是非常多的。一方面当前网络黑客盛行,人们会通过手机病毒以及计算机病毒的方式窃取客户的信息从而导致客户的损失。另一方面客户的一些不合理操作可能会导致一定的损失。

因此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中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一定的创新手段,保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安全,从而降低客户的损失。而且有必要提升人性化的操作,使得人们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操作。

2 直销银行的发展现状

对于我国当前的直销银行发展来说,由于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存在的问题是较大的。直销银行主要就是指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实现资金的转让、理财以及支取等。直销银行不同于传统银行的最大特点就是直销银行没有实际的营业点,也就是说客户在进行资金的转让和理财过程中都是通过网上操作来实现的。

相比与传统银行的发展,直销银行大大降低了客户的成本,而且也提高了客户资金转让等业务的办理效率。但是由于直销银行大部分都是通过网上操作来实现业务的办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定的业务风险。当前互联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因此直销银行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如果受到黑客以及计算机病毒的攻击,很容易造成客户的损失。

也就是说直销银行的发展需要网络安全监管部门的辅助,在进行一些重要业务的办理过程中需要相关监管人员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从而保证直销银行的业务办理安全性。[1]

二、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前面我们对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主要从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直销银行两个模式进行探讨,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下面我们主要来分析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

1 与传统金融业有机结合

虽然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对传统金融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得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如果完全脱离了传统金融业这一基础性行业,那么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一定不会长久。因此对于互联网金融业来说,应当合理有效的与传统金融实现共生。

一方面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实现了消费者的虚拟化操作,大大降低了消费者在进行相关业务办理中的时间并且大大降低了成本,但是这种成本和时间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承担相应的安全风险。因此客户在进行一些重要业务办理的过程中一般还是会到一些传统的实体金融企业中办理。

另一方面当前传统金融业面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冲击也发展了许多副产业,例如各个银行开展了自己的手机银行,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的方式直接与实体营业厅实现业务的办理以及资金的转让等。这种传统金融业所派生出来的相关网上平台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人们在进行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安全。[2]

2 向移动终端的转变

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移动设备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基本上人们的出行必须至少要有一台移动设备,移动设备对于当前人们来说已经不仅仅只是局限在通信业务,在线路查询,旅游出行,网上支付等都有所涉及。并且移动设备不同于计算机设备,其最大的优势之处就是方便,人们出门在外可以方便的通过移动终端来实现相关业务的办理。

因此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应当积极的向移动终端设备上进军,发展相关移动终端设备的电子业务,建立相关的移动金融平台,增加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来实现对资金的控制手段。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移动终端设备必然将超过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移动设备的移动化以及开放化的趋势都很好的体现出了这一点。当前云处理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更是为移动终端设备增添了发展动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金融行业需要重视移动设备,发展相关移动设备的服务平台。

总结

综合上文所述,本文我们主要对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中我们主要从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直销银行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可以发现当前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后面我们在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展望中主要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和互联网金融向移动终端设备的转型两个方面展开讨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能够实现更加合理有效的转型。[3]

参考文献

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例4

村镇银行的发展为我国农村经济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互联网+”为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模式,有利于破解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与我国的村镇银行

“互联网+”为我国村镇银行的产业升级提供了环境和条件。一是“互联网+”能够改善村镇银行分布不均衡状态。从地域看,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布呈现出中西部分布较稀疏,东部地区较密集;农村地区分布较少,而城市地区分布较多。当然,各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都已形成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足鼎立的格局。但这三家金融机构并没有撑起广大农村金融市场的一片天。所以,农村,特别是经济较落后地区的农村企业和农村居民所能享受的金融服务非常少。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与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状态。二是“互联网+”能够改善村镇银行资源流向城市的现状。长期看,农业信贷资金存贷差在扩大,存贷比在下降。商业性金融机构逐利性特点决定了从农村吸收到的存款大多会流向利润丰厚的城市重点行业和大集团、大企业,这进一步加剧了村镇银行资源供给不足的状况。三是“互联网+”能够改善村镇银行需求增加与供给不足形成的矛盾。农村经济格局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后发生深刻变化。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出现了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个体户等组织形式。因此,对金融需求的主体过去只有种植户,而现在还包括农村中小企业、龙头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多种主体。农业生产上由粗放型农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转变,这些转变会需要大量的信贷资金和更先进的网络金融方式。

二、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网络化程度低,业务风险较高。目前,村镇银行网点还是少,现代技术手段缺乏,缺乏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部分居民将钱存到村镇银行,其初衷也主要是为了获得村镇银行的优惠贷款。改革开放以来,为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得到了很多实惠,因而也使一部分农民对国家政策产生了很强的依赖心理,凡是国家在涉农方面的政策举动都被认为是对农民的“救助”行为。以村镇银行来说,他们中肯定有人认为在村镇银行获得了贷款就等于在财政部门拿到了补贴,可不用考虑归还;加之村镇银行发放小额贷款时多以信用贷款为主,很容易形成贷款的道德风险。

第二,人才制约发展,做大做强较难。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是一个银行能够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由于村镇银行主要设立在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在吸引人才方面,很难与大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媲美,更难以与外资银行相竞争。村镇银行应在人才招聘方面更具灵活性,但应该严格避免“近亲繁殖”。从已开业的一些村镇银行来看,其员工大部分是从农村信用社转来的,来自大银行的有经验的专业人才很少,即使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对村镇银行也缺乏“入行”的兴趣,更是缺乏网络金融方面的技术人才,因此村镇银行业务急需的专业人才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发展的后劲。

第三,服务条件不足,业务品种单一。根据银监会下发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可经营业务较广泛。但就目前村镇银行的软硬件条件看,远不具备完成这些业务的水平。第一,有些村镇银行没接入人民银行的实时支付系统,资金清算只能依靠手工操作,汇划到帐速度慢且易出错。第二,有些村镇银行尚未接入征信系统,这就制约了其发展信贷业务,也给其带来更大的风险。第三,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滞后。一方面,与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相比,村镇银行设备投入少、管理水平低、技术力量薄弱,这就使许多业务无法开展。另一方面,村镇银行的服务对象是在乡镇的广大农村居民,所处乡镇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农村居民对金融行业的认知、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和居民收入等因素都限制了村镇银行业务的开展。

三、“互联网+”视域下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对策

第一,利用网络技术,创新营销模式。客户是银行经营的生命,商业银行不仅要通过银行内部数据梳理、分析、评价、筛选、管理、维护存量客户群,更重要的是充分借助互联网与数据流量牵引,增加和拓展有效渠道,延伸渠道触角。对于村镇银行来说,网络银行、电子银行、电话银行、微信银行等等均是可行的经营方式,是互联网技术渠道的不同形态,变有形网点为手头网点,借助互联网技术将银行便利服务的入口渗透到一切可能的角落和终端,随处可见、唾手可得,为争揽客户特别是小微客户创造可能。

第二,加强产品创新,拓展特色业务。目前村镇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吸储、放贷,其他方面的金融业务开展较少,这样一来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存在业务上的较大重合,但其规模和信用又远比其弱。因此,村镇银行应深入农户和乡镇企业,了解他们对金融的需求,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和经营特点,进行产品创新。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快速发现新需求和潜在客户,实现个性化精准定向销售,跳出原有商业银行产品服务设计的固有思路,更加贴合客户需求,以需求组织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通过快速定义和体验互动,不断拓展银行业务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有效释放银行的内在产能,实现银行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的新突破。

第三,完善体制机制,引进优质人才。对于我国村镇银行而言,发展互联网金融是改造村镇银行传统的经营方式、产业结构等重要方式,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提升效益,从而促进村镇银行的健康有序发展,这一方面有助于较大程度上的放权,激活运营机制,从而能够在薪酬激励与决策机制方面更加靠拢互联网企业,增对相关人才尤其是互联网人才的吸引力。现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与探索的阶段,并没有形成一条较优的发展路线,但是对于村镇银行而言,借力互联网金融是一条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例5

一、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的金融行业逐渐意识到互联性金融的重要性,我国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尽管我国在网络银行的发展中得到了国际的认可,但金融犯罪仍然大量存在,这凸显了我国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安全性难题。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缺少相应法律的制约,必然会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地在金融领域大肆横行。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难题,未来互联网金融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和法律保障措施,尤其以实施实名制和个人信誉机制作为典型。完善监督管理和法律保障措施能够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安全的国内金融环境,并带动整个互联网金融的规范性,但完善这措施是一个深远而长久的过程,监督与信用体系应该在搜集金融客户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搜集的客户资料,进行信用程度的分级,以分析大数据与历史交易基点来确定此次融通的金融额;互联网金融企业在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后,根据客户的资金需求,利用互联网提供行金融服务,不断开发网银的附加功能,充分使用余额宝这一新兴交易方式,建立起完善的互联的营销金融体系,更可以深入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共享平台,结合传统和网络两大模块的营销方式,创新交互式的营销类型。

二、国内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随着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逐步深入台湾、香港地区,并增多关于沿海城市的金融服务种类。近年来受经济发展态势和金融利率的影响,整个金融行业发展比较低迷。在这种金融环境下,尽管银行收益都有所增长,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受限,同时中小型银行缺少大量的自由资金和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整体的管理水平依然低下,发展速率也比较低。首先,通过对国际贸易领域发展的分析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也存在着难题与阻碍,迅猛发展的其他银行产生了发展阻力,严重制约着商业银行的对外经济活动,而当前国家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却加剧了商业银行贸易融资风险。贸易融资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体化世界经济趋势,快速增长的对外贸易,使我国商业银行融资业务的市场环境也不断受到挑战。其次,我国的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以缺失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提供的业务服务单一最为明显,这令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环境中处于不利地位。这要求国内的商业银行积极抓住机遇,制定科学的金融创新模式和风险监管策略,以更好应对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的冲击。

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热潮推动着私人订制的金融产品的出现,各种创新性金融产品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热点,互联网金融在带给客户更多的便利与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互联网金融引发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一旦客户的个人信息泄露,这种方便快捷的网络将加速泄露的速度,扩大个人信息传播的范围,这将引发个人信息泄露的重多金融困难。其次,互联网金融要求金融工作人员更为谨慎小心,一旦在网络平台上操作失误,不仅有泄露客户信息的难题,而且对企业信誉造成影响。倘若损害了国家和客户利益,更可能引发法律纠纷等,引起整个金融行业的混乱。再者,互联网金融的实施并没有减少金融行业的风险。金融风险只是通过互联网金融机制被转移,但从整体而言,整个金融行业的风险依然存在,并没有减少。最后,互联网金融机制甚至可能增减金融环境的风险,金融环境整体面临衍生出的道德风险,营销风险,设备服务风险等。

四、传统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互联网带动着国内各行各业的交互性联系,其中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既带动着金融行业的发展,也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在互联网金融快捷和方便的显著优势之下,传统的商业银行要想保持原有市场份额,并进一步推动整体经济发展,就必须针对当前经济环境制定相对的发展目标与计划,采用大数据计算的方法,满足客户的需要,进一步发展银行业务种类,提高整体服务态度。

1.拓宽互联网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大量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他们不仅是未来金融发展的客户资源力量,还能够带动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全面发展,而互联网金融被认为是最具开发能力的金融平台则是因为其快速便捷的特性,这使其具有超强的吸引力。传统的商业银行要想继续占领市场,就必须重视网络业务的份额,着重发展互联性新业务,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扩宽互联网的服务范围,不断进行创新,满足客户的各种合理需求,带动整个经济业务的发展。在拓宽互联网读物范围的同时,重视服务业务种类的增多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关注更多的客户需求,发展更为个性和重要的业务。

2.学习先进信息技术,合理配置资源

传统的商业银行应重视互联网金融的成本低和信息交换便捷的特点,坚持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合理配置银行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着力研发互联网领域的新技术,立足当前的客户资料来完善整个银行的信息数据库,建立客户的信用分级机制,明确各类金融业务的种类,从而推进整体互联网金融在日常的运用与发展。

3.大力开发传统商业银行手机银行业务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越发喜好便捷的生活方式,手机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服务外延性业务便也应运而生。而商业银行不同于投资银行和中央银行,它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通过给客户提供多种金融业务服务的金融机构。根据其定义我们可以明确这一点:商业银行的目的是营利。为更好获得更多收益,商业银行就需拉动顾客关注,而通过提供多样的服务类型能有效满足客户需求,增加商业银行的收益。因此,出于增大自身收益的原因,商业银行选择提供手机银行业务服务,这是手机银行业务得以发展的原因之一。第二,手机银行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服务效率。开展手机银行业务能减少客户在银行的排队时间,提高银行服务效率。第三,利用手机银行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成本。客户通过使用手机银行,减少了填写的单据、排号纸的各种消耗,大大减少了银行成本支出。第四,通过手机银行办理业务是传统商业银行向办公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标志。

4.建立健全综合性的服务机制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冲击,但传统商业银行应发掘自身发展优势。长久经营的传统业务保证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和资金资源,尽管在小额贷款领域不如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但通过建立健全综合性的服务机制能够维护原有的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并推动其不断发展。完善自身的服务业务种类,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综合性的服务机制定能带动传统商业银行在新兴互联网经济中的快速发展。

5.建立完善的客户数据库

长久经营所带来的大量客户资源是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势,正确利用客户信息是传统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关键。建立完善客户数据库是当前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最好方式,传统商业银行的客户信息仅包括客户基本资料,其涉及范围过窄,而新兴的互联网的客户数据库包含着客户的基本信息,并记载着客户的消费力度,购买地点,甚至于消费方式等各种信息。因此,传统的商业银行要想保留原有经济业务的数量,建立一个有效及时的信息搜集和反馈机制尤为重要。此时,传统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客户数据库,可以设立相应的金融业务售后附加条件,其中关注客户相关资料。

五、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快速发展,但整体来说发展不够完善,尤其与国外成熟的金融体系存在差距。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冲击,原有的传统商业银行优势被削弱,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具有方便快捷,信息沟通快速,成本低的显著特点,客户数据库信息全面,能够快速响应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尽管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有这些优点,但传统商业银行则具有客户资源多,资金储备大的特点依然无法否定。在金融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事物与传统事物相辅相成的特点,从根本上解决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仍需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相关从业者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谢子门.当今步入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进一步思考[J].中国商贸,2014(13):11-14.

[2]刘新海.互联网金融新模式探析[J].金融电子化,2013(4):34-37.

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例6

互联网金融早在1995年就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如招商银行的网上银行、易保在线的网络投保等。互联网金融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传统银行的融资、存贷、结算等业务,在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完善,有着传统的银行无可比拟的特点和优势。

1.交易成本低。传统的银行为了方便客户群,拥有庞大的实体营业系统,银行为此要付出巨额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人力资源费用。而互联网金融利用的是虚拟空间,可以大大减少营业费用、人力资源费用的支出,据估计,互联网业务成本和传统的业务成本相差很大,往往能达到1:100,甚至1:1000。同时,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行、交易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这可以大大减少交易双方的时间成本和资金匹配成本,从而加快了交易的进行,极大降低了市场的交易成本。

2. 交易信息对称。交易双方的信息的对称性是互联网金融优于传统银行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在传统的银行模式下,银行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去考察银行客户信用情况,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信息,传统的征信模式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等银行获得了该信息时,这个信息往往又有些落后。互联网金融依托的是大数据、云计算、社交工具和搜索引擎,互联网快速的信息传播,使得任何主体都可以比较容易的获得任何企业和个人的信息,能够了解该企业和个人的比较完整的信用状况,可以改善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当贷款对象违约时,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通过公开违约和降低评级信息等方式,增加违约成本。

3.提高交易效率。互联网缩短了空间上的距离,也加快了我们互联网金融交易的速度。依靠强大的数据积累,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手段,互联网金融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往往可以更加直接的参与到金融交易中,透明度提高,减少了金融中介的环节,极大的缩短了交易的时间。互联网金融趋近于一般均衡定理上描述的无金融中介的状态,极大的提高了资金流通的效率。

4.减少金融排斥性。金融排斥也就是说,在当前的金融体系下,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往往缺少途径去利用金融产品和享受金融服务。在当前传统的银行经营模式下,银行的金融产品往往有一定的准入门槛,面对的往往是资金比较多的大客户,而忽略了部分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而互联网金融克服了传统的银行的这一弊端,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天弘基金公司推出的余额宝,让更多的人群享受到了金融产品的福利。

5.风险的复杂性。任何金融产品都具有一定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比传统的银行金融系统更为复杂的风险。传统的金融行业面临着市场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还存在着基于计算机技术导致的安全风险和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一旦发生风险,其波及的客户群范围更加广泛,风险的诱因更加复杂,传播速度也更快。

二、农村信用社的特点和网络金融发展现状

农村信用社建立伊始,相对于其他的商业银行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模式。

1.农村信用社客户群特点。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提出了“一二三四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将农村信用社的客户群体定位为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相对于其他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客户群的金融观念没有那么先进,对于银行的金融产品,由于资金等问题,他们关心的往往也比较少,对于互联网金融这种新兴的事物,他们接受的没有那么快。所以在农村信用社的客户群中,能够认可互联网金融的客户并不多,这刚好为农村信用社发展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契机。近年来,全省农村信用社积极开展电子银行宣传营销活动,截至4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客户总量881.9万户,较年初增长30.6%;交易笔数6930.1万笔,其中账务类交易4421.4万笔,金额1355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9.5%和58.2%,发展迅速。

2.农村信用社的金融互联网发展现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农村信用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已经开发了网上银行,也已经推出了自己的手机银行,方便广大的客户随时随地快捷的办理自己的业务。同时,农村信用社也跟很多的电商合作,开展自己的网上支付业务。农村信用社已经与支付宝、财付通、方付通展开了合作业务。除了支付宝,农村信用社与国内的各大电商,如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都签订了协议,可以利用农村信用社的网上银行进行支付。可以说,农村信用社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支付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网上个人贷款和企业融资等方面的业务还没有发展起来。在各大银行和电商纷纷进军网上个人贷款、企业融资和金融投资产品等领域的时候,农村信用社也要针对自己的客户群开发互联网金融产品,培育自己的互联网金融领域客户群。

三、关于农村信用社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建议

从短期来看,相对于传统的银行业,互联网金融的规模相对比较小。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客户群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的加深,互联网金融必然会成为最终的发展趋势,从长远的利益来看,农村信用社必须抓住互联网金融的这个契机,才能在以后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1.重视“三位一体”的平台模式的建设。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日益壮大,“三位一体”的发展平台越来越受到各大银行的重视。“三位一体”的平台模式,是银行业务和互联网相结合的典范,重视用户体验,满足客户的个性化的需求和发展。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之上,银行获取的客户的信息更加的全面,这就为分析客户的需求奠定了信息的基础。重视农村信用社“三位一体”的平台建设,重视农村信用社实体网点的建设,同时重视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的建设,甚至将发展的重点放在网上银行上,这样,农村信用社在某个有优势的地区才能逐步成为客户的“财务管家”和“金融服务集成平台”。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电商平台服务模式的创新,整合网上网下的金融产品供应链,从而解决各个参与方在不同的环节上的需求问题,同时通过整合金融产品、金融信息和金融服务等,为客户群提供更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方案。

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例7

互联网诞生于美国,欧美国家的金融体系也比较完善、成熟。因此,其传统金融体系与互联网的融合较之世界其他国家,时间更早、程度更高。

1975年,美国开始佣金自由化,证券经纪业务竞争加剧,1990年代互联网技术大发展使高效、低成本的网络证券经纪服务竞争优势凸显,从而诞生了纯网络经纪商E―Trade,嘉信理财也由折扣经纪商转型为网络经纪商。1999年美国颁布实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消除了银行、证券、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服务提供者之间经营业务范围的严格界限,对于互联网金融业态和产品创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0年以后,除了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化”以外,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并获得大众的青睐。目前,“移动支付”成为全球互联网金融的宠儿,美国发展相对滞后,但是2010年以后,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二、瑞安市支行的网络金融信息服务现状

(一)农行网络金融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网络金融信息服务在中国各家银行发展至今,其主要载体便是电子银行,各家银行通过各自的电子银行向客户们传递相关金融信息;通过电子银行这个平台,办理各种金融业务;通过电子银行,推销各自的金融产品。电子银行业务如今在银行业的竞争中已经上升到了战略层次。

因此,我们不得不说,发展网络银行对网络金融信息服务的发展至关重要(二)瑞安市支行网络银行发展现状

(1)网银交易规模。2013年瑞安市网银交易规模为1.79万亿元,增长率为23.1%。网银交易规模放缓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经过多年发展,瑞安市支行网银交易规模基数增大并且多元化的网络银行手段有所分流,导致网银交易规模增速有所下降;第二,2013年银行业整体业绩不佳,整体盈利下降,加之第三方支付等相关产业的侵蚀,导致网银的交易规模增幅放缓。不过尽管增速下降,但随着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及网络经济的走强,瑞安市支行网银交易规模仍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

(2)个人网易企业网银交易规模比较。2013年,瑞安市支行企业网银交易规模占比依然较大,为78.7%,个人网银交易规模占比为21.3%。个人网银交易规模占比比去年提升1.3%,预计未来仍会缓慢提升。个人网银交易规模扩大的原因在于:首先,个人网银交易规模的提升,得益于小微企业交易的分流,但是未来随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正规化,这种分流不会持续太久;其次,随着更多银行业务转移到线上,网银安全性的提高以及网络经济对用户使用习惯的改变,未来个人网银用户的规模、使用频率和单笔交易资金规模都会逐步提高,导致个人网银交易规模占比稳步提高;最后,如果小微企业的网银业务需求被有效挖掘,那么企业网银占比可能回升,或者出现单独的小微网银交易规模。

三、网络金融信息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例8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2

一、我国的传统银行业

(一)传统银行业的含义,发展的历史和当前状况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银行就是一个金融机构,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主要从事货币的经营。它作为一个中间人对资金供求的调节和货币流通的管理具有很深远的影响。二战后银行一词开始在我国出现。起先银行这个词语是来源于意大利文,然后通过英文传入我国,它最初是指交易所中用的桌子和凳子,后来逐渐变成与货币相关的汇兑和资金结算的金融机构。最初在意大利银行是属于私人的产物存在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威尼斯银行的出现开始使得银行接近现在意义上的银行,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为了方便商人们进行贸易,于是出现了货币兑换以及报关货币的机构。渐渐的货币兑换和保管就发展成了处理存款,支付结算以及货币兑换的早期银行。

银行按照类型划分有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世界银行以及投资银行。我们在这篇文章当中讲的是商业银行,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业务均受到了重大的冲击,商业银行的改革刻不容缓。

(二)传统银行业的主要业务种类

银行是由这三类主要业务构成,他们分别是: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以及中间业务。负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了获得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资金,进行筹资产生负债的业务。它是其他业务的基础;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运用筹集的资金作为自己的资产去贷款给别人,投资,买卖外汇,租赁,票据贴现等的业务。其中最主要的是贷款和投资业务;中间业务是将银行作为受托人,由客户委任它作为代表去处理各项收付事项,在办理中间业务时,银行不需要动用自己的资金,它只需要通过它的先进技术,专业机构,信用度和优秀人才等优势去服务客户,然后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三)商业银行的功能

商业银行的功能有很多,包括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经济调节和风险管理这六大功能,其中最基本的功能是信用支付。

二、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功能和特征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我从字面上理解的互联网金融就是指互联网行业与金融业共同合作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从广义上来来说,具有互联网精神的金融行业都可以叫做互联网金融。但它不仅仅局限于理财产品的销售、金融中介、第三方支付平台、电子商务、信用评价审核等模式,还有很多其他的模式。从狭义当面来理解,我们可以涉及到货币流通,那些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达到融资目的的融资方式就是互联网金融。

2.互联网金融的功能

(1)支付功能。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新的交易支付平台能够让交易更快更便捷,同时只需要更低的费用。但是新的支付方式规模的扩大,对于传统商业银行的支付地位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2)搜素处理信息的功能。互联网模式下人们利用云计算原理处理数据,提高了数据的使用效率,然而传统模式下信息多而散乱。

(3)融资功能。互联网金融的融资并不是间接融资而是一种更加直接的融资。

(4)平台功能。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自己寻找合适金融产品的渠道。

3.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1)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存共同发展。一方面来说,在当前的制度下银行平台为所有的机构资金结算划转提供通道。如果现在互联网公司想要开拓市场,拓宽业务的话,他可以考虑与金融机构合作。另一个层面来说,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它是一种创举,它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就拿支付结算来说,互联网金融有以下两个贡献。一是促进了身份认证的数字化进程。二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原先的支付终端已经改变,现在不仅仅可以通过银行支付而且还可以通过电脑以及其他移动设施,这个改变不仅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增加,而且也降低了支付费用。

(2)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相比较以往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能够通过借助互联网得到更多更全面的市场信息,它能够迅速找寻有需要的交易双方,为双方的快速交易提供可能。

(3)资源配置的去中介化,我们知道在传统模式下,资金借贷双方是需要通过中介去互相联系的,双方的信息会出现不对称的状况,然而互联网金融打破了这一弊端,互联网金融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寻找到资金借贷双方。

(4)增加了资金的可获得性,互联网金融下的参与者可以打破地理位置的局限,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信息。

(5)交易双方交易信息相对来说比较对称,与传统模型下中小企业信息成本高不同的是:互联网可以为交易双方很快的提供对方的信息。

(二)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对我们来说其实不算陌生,我们应该早有耳闻,它的出现对于互联网行业以及金融行业是一个大的变革。相信很多人关注到互联网金融,主要是由于阿里巴巴余额宝的出现,作为一个新事物互联网金融通常会按照这样的一个发展经过:新事物刚开始是微弱的,但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它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积累到一定的量,就会产生质变,互联网的质变吸引了人们去积极的关注它,并且它逐渐被社会所接纳,最后成为轰动社会的大事。但就互联网金融而言,它并不是出现在余额宝之后,其实早在很久以前,互联网金融就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它与移动通讯合作产生的支付宝使得我们不再需要为支付转账奔波,我们可以坐在家里,坐在工作场所就可以实现支付转账,而且我们可以通过移动设施去时刻关注理财产品的变动情况;我们也不需要交易大厅买卖股票等等,关于互联网发展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一下:

1.第三方支付方兴未已,在当今社会中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且需求也日益壮大。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超过了8亿元,具体达到了80767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50.3%,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第三方支付的市场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

2.移动支付义军突起。据中央银行的相关调查显示,2014年我国关于电子业务往来共有333.33亿笔,相比较2013年仍然有一个很大的增长,尤其是移动支付业务的增长更为明显,2014年全年完成业务达到45.24亿笔,累计金额达22.5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70.25%和134.30%。

3.网络借贷受到热烈欢迎。首先网络借贷指的是通过网络这个媒介实现资金的借入和借出,借贷双方不需要出户便可以实现交易,网络借贷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将网络信用度作为贷款的参考标准之一,抛弃了传统银行业以抵押为特点的风险管理手段,以此客户不需要靠企业色担保和固有财产作为贷款的参考标准,有了更深远的发展。当说起网络借贷时,一些人可能会想到P2P,那什么是P2P呢?这里有很多种解释,但是我们主要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从宏观的角度来说P2P讲的是互联网的信贷业务,微观角度的P2P是从个人角度去认识的,它是指互联网贷款业务。据我国有关数据统计,截止2013年我国的P2P网站大约有800家,它创造了将近268亿元的贷款数目。到了2014年,它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整个网络贷款行业开始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在提高网络平台数量扩大规模的同时,问题平台也再创佳绩,面对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这里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网络上有很多信息难辨真伪,觉得他不可靠,潜在风险大;但也有一些人认为P2P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另一个途径去借款贷款,提高了人们的可选择性,人们不需依赖金融机构便能获得借贷款。但是我国在P2P业出现了两种极端的现象,有些电商借助互联网金融产生了非常好的收益,但是一些专门从事P2P业务的小公司而言,发展的前景并不是很好,由于这些企业缺少客户的信息资源导致了一小部分的资金流向高风险借款人,然后引发了违约与公司破产。

(三)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融通资金是金融服务最基本的功能,资金融通双方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资金融通,一个就是通过商业银行这个间接的融资方式,另一个就是通过证券交易市场直接融资,由于这两种融资方式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所以他们的交易成本也不低,包括金融机构的薪水、利润和税收。互联网利用现代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为保障,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将对金融模式产生革命是的影响,或许在几十年之后会产生互联网金融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一些证券交易和证券投资支付都可以通过网络快速实现,它有利于打破交易双方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状况,给交易双方带来较低的风险承担损失,而且与此同时双方的直接支付可以将银行业与金融市场联系起来,这样可以达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经济增长的目的。

三、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展望

(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1.传统银行业的中介地位受到影响。传统银行业在金融机构中往往是充当一个中间人的身份,但是现在这个身份的地位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互联网高效快捷的优势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快速,而且借助网络的费用低,这就使得人们更加原意去选择互联网这个平台去完成支付结算,所以对传统银行业来说如何吸引客户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经营方式大体上是驻点经营加上广告宣传再加上关系经营,但是目前的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是传统银行业最大的软肋。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事件的成本,第二个是交易的经济成本,第三个是信息传递的方式。

3.传统银行业本身的业务体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它通过信贷这一突破口,很快涉及到了保险理财各项传统的业务,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不少的竞争与挑战。

(二)传统银行业面对挑战的建议

1.着力于提升服务的质量和环境。服务质量和环境的改善要通过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务软件和硬件设施的改善。

2.努力创新,拓宽银行业务,加大与互联网的合作。一方面,银行要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容纳优秀人才,吸引优秀人才就业创新;另一方面银行要积极寻找与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机会,开拓在支付结算的市场,尽可能收取佣金。

3.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银行要加快转型速度,加大转型力度,提升网络银行安全性,不断开拓移动电子智能银行,当然也要大力发展和通讯产业的关系为人们提供更加快捷,安全,高效的服务。

4.尽快的实现利率的市场化,给金融机构足够大的自去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利率水平,促使人民群众愿意去接受你们的价格,面对互联网金融高利率水平带来的威胁,传统银行业应当适当提高它的利率水平,去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去支持银行业的发展。

四、小结

相比较互联网金融,虽然不及传统银行业的发展历史久远,但是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发展速度不可小觑,它作为新时代的产物是适应时展需求的,同时它也弥补了传统银行业当中的一些不足,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传统银行业应当不断完善自我,努力融入到现代社会当中去,适应时代的潮流,在发展中不断优化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互联网金融互相合作给人们提供更多的理财产品以及更好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戴国强.商业银行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周宇.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货币研究中心.探索与争鸣, 2013(9).

[3]费洋.四川农业大学.商,2014(3).

[4]罗微.上海大学产业经济学.中国商贸,2013(31).

[5]周华.招商银行广州分行.南方金融,2013(11).

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例9

[中图分类号] F620 [文献标识码] B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定义

互联网金融以传统金融模式为基础,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为媒介,和企业公司间建立起便捷的交易渠道的新兴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将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进行整合形成环环相扣的服务链。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互联网技术和传统金融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结合,在新媒体时代的需求下互联网金融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呈现递增的状态,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并应用于日常的生活工作。互联网金融通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失误率,并形成了趋于功能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形成,特别是普惠金融、平台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特色金融模式的形成,突破了原有的金融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特征

1.成本低。在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环境下,交易双方在网络平台的监督鉴定下,执行无中介无交易成本的信息筛选、匹配、定价和支付的过程。这种新兴的金融模式不仅有利于金融机构节省大量用来拓展市场业务的资金,将预计投入营业网点的建设资金和运营资金投放到新业务发展上,其次相对开放、种类较为齐全的金融产品为消费者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途径,提高了工作运转效率。

2.效率高。互联网金融业务不能脱离计算机发展,在严谨操标准的操作规程上,加快了业务的办理速度。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崛起缩短了业务办理所用的时间给客户带来质量高的体验,避免了用户排队等候的现象。部分放贷机构将业务推广与电商建立的信用额度实现资源共享,在风险分析和个人信用评估问题上进行分析解读经过数据挖掘和分析,短时间内为用户提供贷款。比如当下发展较快的阿里信贷在发展逐步趋于成熟的过程中成为新一代的“信贷工厂”。

3.覆盖广。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金融受地域和时间等客观约束条件。当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整合了现有资源,为客户提供了多元化,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提供了标准安全的交易平台,创造了商业契机。另外传统金融模式更趋向于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联营企业等,在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和金融项目方面一直处于留白区。而互联网金融模式有效的填补了传统金融服务的盲区,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带动经济整体跃进。

4.发展快。互联网金融发展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体现之一,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金融依托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和进步很好的解决了互联网金融大量数据统计繁琐问题。2013年天弘基金推出的余额宝,推行一个月,资金规模逾百亿,客户数量达400万,吸金能力不可小觑,资金募集规模庞大。

5.管理弱。互联网金融管理环节薄弱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风险控制能力较差,其次风险监管工作不到位。风险控制能力差具体体现在互联网金融还没有与银行征信系统进行对接,由于信用信息没有进行共享,加之互联网金融目前还不具备成熟风险防范经验和科学有效的风险预防机制,限制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脚步。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优势劣势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优势

首先互联网金融在运营成本和市场监管成本上比商业银行投入的少的多,这就利润空间的放大提供了相对适应的温室环境。我国商业银行在控制金融风险的问题上执行着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与监管办法。在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下对银行业务进行合规合法的检查,过高的门槛使得商业银行的数量被限制。而商业银行过严的监管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与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形成制约的关系,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互联网金融很好的化解了门槛过高和运营成果负荷较重的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准入门槛与市场监管成本较低,因此该领域成为众多投资商眼中的“肥肉”,使得互联网金融模式快速复制拓展,占领金融市场。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劣势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这就决定了业务本质就是要依赖于网络平台来完成业务流程。因此,一旦网络平台遭到木马病毒攻击、钓鱼网站等恶性影响,互联网金融将进入瘫痪状态,网络事故的处理能力和应对能力的缺失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之路上的绊脚石。其次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发展程度较低,与商业银行的个人隐私数据库还不具备可比性,因此客户的隐私问题和财产安全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互联网金融的另一劣势在于监管缺位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和重视,导致了交易风险系数大幅度上升。互联网金融机构繁多,各机构相互独立,缺乏合作与共享,不能较为全面获取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无形中加大了放贷的风险。并且互联网金融机构处于“数量多,规模小”的状态,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和业务办理受到业务资源的制约,同时也让信用信息的使用率大打折扣,互联网金融在该方面的缺口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趁之机。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拓宽了竞争市场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应用和发展极大的拓宽了原有银行服务业务,同时也将服务客户群体范围扩大。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影响下,商业银行定位的传统目标客户群结构发生改变,打开了金融市场的大门。在发展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呈现白热化状态。随着受众的增加,竞争者也越来越多,中小型银行也一起加入到这场追逐赛中,传统物理网点的优势被缩小,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优势被放大。互联网交易极大程度的方便了企业与个人的业务办理流程。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应用为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契机。

(二)优化资源配置,解决融资难题

互联网金融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数据量大的难题,同时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云计算和微贷技术的辅助,能在短时间内对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经营行为和信用等级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评估,极大的降低了人为操作的失误率。同时互联网金融平台促进了个人数据库和网络信用体系的建设步伐,将投资者的网络交易记录作为其信用贷款的参考指标,大大的降低了银行方面的财务风险,也简化了中小企业融资及个人贷款的繁琐过程。该模式的应用极大程度上克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大幅度的降低了交易成本,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

互联网金融模式作为市场供求双方的中间桥梁,客观的反应出双方的价格偏好。互联网金融模式对金融机构而言是其有效应对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举措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金融为借贷双方提供交易平台,资金借方提出报价,资金贷方通过流动性、风险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贷款对象,达成共识完成交易。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央行的基准利率不再作为金融机构的中心指导了,而将目标投放到市场,寻找利率基准。互联网模式下,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变化成为金融机构判断客户群利率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四)加速金融脱媒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企业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金融搜索平台,充当资金信息中介的角色。就融资问题来看,互联网金融模式提供了便于融资集资的平台,并对资金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提供了合作契机。从支付角度来说,网络收付款、自动分账、转账、汇款业务的便捷操作对传统支付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并开始逐渐替代银行的支付业务。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开启和发展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金融脱媒,商业银行的资金中介功能被逐渐边缘化。

四、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一)提升科技研发与应用水平

在互联网金融崛起的时代背景下,研发与创新成为第一生产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无疑更便捷更安全的官方交易系统,成为客户信赖应用的不二之选。商业银行逐步将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数据处理、产品设计、业务操作等诸多环节,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系统发展水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显然科技先进的优势将成为市场的宠儿,占据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因此商业银行要重视对科学技术系统建设的投入。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中,提高数据分析整合的速度和效率,形成科学全面的市场细分系统。商业银行在不断的发展构建科学系统的同时,也要在系统风险防范问题上投入精力,提高重视。保障网络交易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到发展防范两手抓。重视加强对客户信息安全和财务安全的保护,提升网络信息系统的监督和预警能力。

(二)改善传统业务结构

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依赖于物理网点建设,无形之中加大了银行自身的成本投入。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物理网点业务的功能性逐渐被削弱,互联网支付方式逐渐替代了物理网点业务的办理,也极大的便捷了人们的日常支付方式。手机移动支付在无线网络的发展下逐渐被广泛接受并应用。我国互联网支付应用范围广泛,成交率大幅度增长,商业银行可以改变现有的传统业务结构,削弱传统物理网点业务办理,极大的压缩节约了客户用时,为客户带来了便捷,对于银行自身而言也减少了投入成本。

(三)扩大客户群组范围

商业银行在业务拓展方面有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商业银行的权威性高,其次在金融拓展领域和风险方面问题上有些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银行的客户信用数据库和客户资源都是其他金融机构无法企及的。因此,商业银行通过发展小微业务拓宽市场,从而放大客户群组范围将取得非凡业绩。商业银行坚实的资源基础和丰富的经验,在结算、咨询等非金融领域要比互联网金融机构更易上手,通过金融服务领域拉大客户群组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四)提高原有服务水平

当下互联网企业的金融平台呈现开放性和多元性,其交互式的营销手段为客户量身定做具有针对性和专项性的金融产品。所以,提高金融服务能力,便捷业务操作流程,将成为时代的主流,也成为吸引客户的发光点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客户资源的流失量。另外,市场需求量相对饱和,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占据市场的主动权,商业银行方面要从客户体验入手调查,根据客户的心里需求出发,改善现有的金融产品机构,拓宽金融服务账目,将行业服务与网络营销进行结合捆绑销售优化业务质量。首先银行方面可以在传统的业务流程链中稍加改善,调取客户存款、贷款、汇款、支付银行卡理财信息,建立个人数据档案。银行通过对客户信息的了解,根据客户的投资方向和消费习惯对客户进行推荐和讲解。为客户量身定做品质上称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第二银行的业务流程过于繁琐,要化业务操作流程势在必行。因此银行可以从申请银行卡、贷款申请、贷款审批等三个支撑类业务入手,为客户提供简单便捷的服务。第三在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营销已经成为主流,因此顺应时展,顺应市场潮流,商业银行也需要在互联网业务发展和推广上有所建树。因此充分互联网平台进行业务推广,开展营销活动,通过了解客户需求,提供针对。

(五)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过去存在于我国金融业服务问题上的弊病表现为大部分的金融机构的80%金融产品针对20%的高端客户开放,俗称传统金融业的二八法则。在当代这一法则依旧没有打破,舒服了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纵使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丰富多样,但由于对消费者的喜好把握不清,导致银行在营销问题上无从下手,相当被动。因此商业银行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客户个人档案的建立依附于客户日常的交易记录、信用记录等,一方面信息准确性较高,另一方面也能构建起较为完整的互联网信用评估体系和信用数据库。根据数据库提供的建议性分析,为客户提供较为匹配的金融产品。商业银行通过构建自己的网络信息库实现所谓的精准营销。

五、结语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看似打破了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模式,并逐渐替代。从另一角度而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对银行现有服务模式的填充。在市场需求量相对饱和的状态下,互联网金融从传统商业银行手中分走一定的客户资源和支付份额,对商业银行的融资造成了冲击。商业银行在这个关键的发展点必须要居安思危,创新金融业务,丰富产业结构,拓展业务项目,放大原有客户群组范围,提高服务能力。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与互联网金融进行融合。两者间并非处于一山不容二虎的尴尬局面,因此注重合作实现共赢成为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重要举措。

[参 考 文 献]

[1]关正标.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9):38-39

[2]张旭.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11):39-40+42

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例10

与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不同,商业银行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其英文缩写为CB,谐音“存吧”,意为存储银行。商业银行是储蓄机构,主要的业务范围有:吸收公众、企业及机构的存款、发放贷款、票据贴现及中间业务等,主要的利润来源是存贷款之间的利差。商业银行的五个基本职能是:调节经济、信用创造、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和金融服务,而随着2013年余额宝的推出,互联网金融迈出了巨大的一步,使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以及优势

1.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互联网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发展快、管理弱和风险大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出现,这时的互联网金融主要是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办理网上业务,通过搭建网上银行平台办理传统业务中的开户、转账、理财等,为证券公司提供网上服务,一些IT公司提供证券咨询、证券行情数据分析等服务;到21世纪以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金融机构与互联网技术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以搜索引擎、移动支付、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开始发展并且深入到金融业务领域,网络借贷萌芽,第三方支付机构进一步发展并朝着规范化方向前进;2012年,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在2013年,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获得批准并正式运行、P2P借贷和众筹融资等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和发展,表明互联网金融已经引起政府的关注。

1.2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支撑来发展金融业务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点,其主要的优势有以下几点:首先,信息处理水平高,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传统的商业银行需要进行大量的纸质的问卷调查,通过收集整理后,人工输入到专门的数据库,耗费大量的财力、人力和时间,而互联网则可以通过网上问卷调查,运用专门的计算系统,收集和整理数据,然后归入到相应的数据库,采集整理的环节更加简便,大大降低了工作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其次,客户范围广,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网上购物更加的方便、快捷。网民数量不断增加,网上购物商城所提供的丰富多样的产品种类以及便捷的第三方支付方式,深受广大网民的喜爱,同时,互联网公司的覆盖面积逐渐扩大,服务方式的不断创新,更加提升了网民的支持率,使得互联网金融拥有大量的用户市场。再次,实现了长尾效应,受到规模的限制,商业银行无法从销量较少的产品里获得利润,而互联网金融则突破了地域的局限,利用搜索引擎整合资源,方便客户找到需要的产品,节省了客户的时间和成本,另外,互联网金融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降低了定制生产成本,增加了利润收入,在突破规模效应的同时,有效的实现了长尾效应。最后,数据资源丰富,互联网金融可以利用专门的数据库存储、整理和分析,商户或者用户的有用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更好的掌握商户或者用户的信用水平、还款能力,及时修正错误信息,有效的规避风险,增强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1]。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1资产业务方面的影响

贷款是商业银行获得利息的主要来源,属于商业银行的资金项。商业银行通过筹集资金,把筹集来的资金借贷出去,利用存款利息与贷款利息之间的利差取得利润,而互联网金融出现以后,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融资,分割了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利润。

分析影响状况。互联网金融的融资对象主要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冲击着商业银行以个人贷款和小微企业为主的零售贷款业务。按照出资人的不同,可以将互联网金融融资贷款平台分为结构网贷平台和个人网贷平台。其中,P2P借贷和众筹融资属于个人网贷平台,与银行的个人贷款客户不同,个人网贷平台的平均利率高达16%~24%,而商业银行的利率则为5.6%~9.5%,因此,根据贷款利率的高低,一般理性的客户都会选择互联网金融,使得个人网贷平台与商业银行相分离,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都能够自由的选择商业银行贷款,但是,一些优质客户仍然会选择商业银行贷款,因此,个人网贷平台无法完全取代商业银行的地位并且两者之间的交集较少。同样,电商贷款属于机构网贷平台,主要通过阿里小贷、京保贝等进行贷款,而机构网贷平台的贷款利率远远高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未对商业银行造成威胁,再加上两者之间的客户群体不同,所以机构网贷平台与商业银行可能存在着互补合作的关系。

综合上文的分析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资产业务方面,互联网金融不会对商业银行构成威胁,相反,在一定的范围和条件下,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两者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而且,在未来,阿里小贷可能会向商业银行开放,那么,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可以在合作互助的情况下,实现互利互助、团结共赢的发展目标。

2.2影响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属于商业银行的负债项。存款者把资金存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需要按照存款利率支付给存款者利息,如果存款利率过高,商业银行的支付成本就会增加,而如果存款利率过低,商业银行的获取的资金成本就会较少,这两种情况都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造成影响。

分析影响状况。以第三方支付、余额宝、P2P借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在负债业务方面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冲击。第三方支付作为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交易平台,具有短期存储资金的功能,但是,这种存储功能没有产生利润,而商业银行的活期储蓄也不会产生较多的资金付出,因此,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几乎没有影响;P2P借贷的性质与商业银行的高风险理财产品相同,而其利率远远高于商业银行,所以一些风险爱好者可能会选择P2P借贷,但即使如此,在客户群体方面,P2P借贷与商业银行几乎不存在交集,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较远;就存款利率而言,余额宝的存款利率远远高于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但是,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以及商业银行推出的丰富多样、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余额宝的优势也逐渐消失,从总体来看,余额宝在短期内会对商业银行造成影响,但是,长期以后,这种影响作用会逐渐减少。

综合上文的分析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负债业务方面,互联网金融会对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种影响会逐渐的减少。

2.3影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收取手续费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而互联网金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余额宝理财产品,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带来极大的影响。首先,第三方支付平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其次,余额宝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由于这两者的介入,商业银行收取手续费的收入减少。

分析影响情况。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开通直接减少了商业银行转账业务的手续费,在没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时候,很多客户会通过商家安装的POS机进行付款,在这个交易过程中,商家支付1%~2%的手续费,发卡行收取手续费中的70%,为商家安装POS机的银行收取手续费中的20%,而如果发卡行与提供POS机的银行为同一家银行,那么,则会获得90%的交易费,因此,商业银行会取得较高的利润;而开通了第三方支付平台之后,总的交易费用减少,商业银行收取手续费的总额也会相对降低,对商业银行的利润造成很大的影响[2]。

总结

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机构与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在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其发展和产生是合乎经济发展规律的,因此,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利用自己的优势,推出丰富多样的、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不断寻求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机会,以取得互利共赢的发展成果[3]。

参考文献

[1] 彭钰.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