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0 16:16:36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例1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2-0091-02

近些年,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已成电视新闻学界和业界研究及探讨的一个热点。但是,热点主要侧重于对栏目体裁的划分,而对两者是否存在融合之势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讨甚少。为了弥补这一空缺,本文试图以《焦点访谈》为例,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剖析,使人们认识两者融合现状,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意见。

一、两者的概念

时下,学界对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的概念界定互不相同,业界的探讨也仁者见仁,并总认为深度报道就一定是称为“关注”、“焦点”、“核心报道”等名义的大题材、大通讯。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新闻评论其实是深度报道的一种‘老体裁’,因为深度报道只是一种报道形式而并非报道体裁。[1]”目前,我国电视界已存在一些栏目是典型的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的融合,如《新闻1+1》、《焦点访谈》等。那什么是深度报道?又何谓新闻评论?倘若准确把握了两者的概念,就很容易明白它们是如何进行融合的。《新闻学大词典》给深度报道的定义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而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范畴[2]。

从概念上可知:深度报道是一种运用各种方法,从各方面“挖掘新闻本源”的报道形式,而新闻评论是一种通过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闻事件和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来“启示新闻事件本源”的体裁。由此可知,两者是通过“挖掘”与“启示”的手段融汇于新闻本源。

二、融合现状——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为例

(一)栏目定位

《焦点访谈》栏目的最初定位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语评说”。前三句是告诉观众:《焦点访谈》栏目是深度报道,而最后一句又警示观众:它也是新闻评论。整个定位既含有深度报道的特点又涉及到新闻评论的特点,则再次验证它是一档以深度报道为主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在1998年,《焦点访谈》栏目又提出了新的定位:“用事实说话”。较于之前的定位,它更加强调“事实”两字:一是评论者不需要对栏目内容做出主观评价,只需让新闻事实客观地传达给观众记者和评论员想要说的话,这体现出深度报道的优势;二是电视媒介要发挥自身的特性,多用画面语言作论据,在深入事实的基础上展开评论,而不能像纸媒那样,仅停留在纯抽象的概念演绎,这采用新闻评论的体裁。如把优势与体裁融合则是:“用事实说话”表明栏目中所有的“访”与“谈”都是围绕某一新闻事件的“事实”展开的,且“访”与“谈”又是以深度报道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缘起、发展及归宿的客观叙述。它用事实说话,对事实进行多层次、立体化的透视,最后由主持人对事实作出理性的点评,并引导观众去思考。如《黄浦江死猪事件溯源》,栏目中记者的“访”、记者与被采访者以及主持人的“谈”都是围绕“死猪事件”展开的,且栏目对于死猪事件的溯源,更多地是借助摄像机镜头呈现。

(二)栏目要素

任何事物都有构成它的基本要素。新闻评论作为议论文的派生体裁,其要素是论点、论据与论证。深度报道作为一种独特的报道形式,其特点主要有:思维的立体性、背景的广阔性、论理的思辨性及开掘的纵深性[3]。《焦点访谈》作为一档以深度报道为主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既有新闻评论的要素,又有深度报道的特点。以《问诊“带病”电梯》为例,栏目的中心论点出现在中间:说到底,一个字——钱,都是“省钱”惹的祸。继而运用一些事实性论据如“深圳市罗湖区长虹大厦内,一名实习女护士在乘坐电梯时头部被夹,导致动脉破裂当场身亡;湖北宜昌,正在运行的超市手扶梯断裂,一名老人坠亡。”和相关理论性论据如“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规定,电梯更新改造的经费可以从住房大修基金也就是业主在购房时所缴纳的公共维修基金中提取”去论证“为何是省钱惹的祸”。在思维的立体性上,编导通过对电梯受害者、伟达电梯公司负责人和其他方的考证来证明论点,且对论点做出了批评性的判断和对电梯该如何确保安全给出了具有主观思维的对策。在背景的广阔性上,栏目并非就事论事、低酌浅唱,而是取材空间广阔,以论题(事故频繁发生)为主线,用翔实、生动、有说服力的论据论证“‘省钱’是事故发生的关键”。在论理的思辨性上,栏目从事故频繁发生着手,得出“省钱”惹的祸,进而提出两个疑问:有没有办法降低这种风险?比如缩短电梯使用年限,让它在可能出事前及早退役?疑问的提出和后面的论证对观众有很大的启发。在开掘的纵深性上,栏目侧重于回答“Why”,分析了电梯的直属利益群体(物业公司、维修公司、生产厂家及监督部门)的表层,又深层次地挖掘其背后的利益分配。

(三)栏目语言

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分析,语言是传播过程中的一种编码方式,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深度报道属于一种详访型报道,对语言有着生动和准确的要求。新闻评论属于理论范畴,表达的又是观点性意见,为了能让观众认为栏目好看,其语言应是“平易近人、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爱憎分明、入情入理、情理交融、朴素精炼、要言不烦”[4]。以《村医,你过得还好吗?》为例,它所涉及的时间(年份、月份等)、地点(各村卫生室、卫生局等)、人(村医、患者等)、事(生存状况)、过程(政府补助下发等)、关系(医患关系、村医与上级领导等)等都是可以找到确切的汉语言符号;此外,栏目运用电视语言(画面和声音)对新闻事件的过程及场景进行展现,生动形象地记录人物言行举止。在对事件的评论上,主持人也是以平等的姿态对待观众,巧用比喻、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深奥的道理讲述的实在、通俗。

三、对两者融合的建议

《焦点访谈》栏目开创至今已十年,其收获的不光是赞誉,还有对某些缺点和问题的批评。如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说情面前败下阵,评论变成桑拿按摩”[5]等,都让普通群众和上层领导不满。

(一)拓展报道深度、加大评论力度

与普通的资讯类栏目相比,《焦点访谈》栏目的“深”理应体现在对新闻事件的挖掘。但是,它并非每一期都是既探讨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又对其意义及影响进行揭示,进而预测其发展趋势和运行规律。如《被吞噬的花季》,虽然有繁杂的材料,且在对材料的抉择中具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思想性,但是却未能将典型的新闻素材锤炼成主题深刻的报道,更没有挖掘出新闻事件的真实本质。《焦点访谈》栏目特色源于批评。但近年来,栏目批评力度严重不足,应景选题逐年增加,选题缺乏针对性。就2013年5月63期的选题看,批评性的尤其是贬斥性批评的选题仍显不足。如在这63期播出的节目中,就有很多节目雷同,内容空泛。无论从栏目定位还是从报道的深度广度上考虑,都应改变此窘局,把真正关心百姓疾苦的选题拿上来,不要再作“应景文章”。比如对《有你才幸福》这部央视电视剧分析就是应景和宣传的文章。另外,《焦点访谈》栏目作为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的拓展及延伸,在取材上要偏重对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的深层次剖析,以便观众对其有更深的理解;要通过对某些个案的翔实披露,以便对其它违法乱纪现象起到震慑,进而唤起人们与丑恶现象作斗争的决心;要进一步开展“走转改”的活动,有针对性解决社会突出矛盾,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提高主持人、记者的专业素养

第一,主持人转向全能型。与其他类型的电视栏目不同,《焦点访谈》栏目中的主持人时刻都在介入栏目现场,他们的专业素养对栏目中观点传达及表述所带来的影响已渗透到栏目的话语表达中。目前,它面临的一大瓶颈就是缺乏全能型主持人。栏目中的主持人还停留在点题、串词,然后总结栏目观点的阶段。其实,除此作用外,主持人更应与栏目中其他角色进行潜意识的交流,在栏目中既要引导话语的拓展及延伸又要对其出现的观点进行理性的分析、综合及提炼。因此,如要突破这一瓶颈,主持人应做出角色转变:从传统的单一的主持人角色逐渐向观察员、评论员等全能型角色的方向发展。

第二,记者转向评论记者。《焦点访谈》对新闻事件的时效性有着较高要求。这意味着栏目记者必须具备现场评论的专业素养。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直接采访者,掌握了很多一手材料,对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也有着更为详实的把握。所以他们更有发现问题,找到评论最佳点的优势。可是《焦点访谈》栏目部分记者并没有很好的利用此优势,而是把自己局限于报道者的角色。

(三)联合多种媒介手段

目前,《焦点访谈》仍然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在传播范围上的优势来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例如,网络上虽存有及时更新的栏目视频及主要内容的文字,但这些在网络对新闻事件的相关搜索上并不占优势,这也使得栏目的时效性及品牌影响力受到制约。因此,《焦点访谈》应加强栏目内容与网络、手机电视等新媒体渠道的链接,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品牌影响力。此外,在互动上,它也很少根据议题的需要,利用视频连线、音频连线等方式对网友的评论及网上跟帖进行理性分析、总结及提炼。为了拓宽报道的深度及强化评论的力度,它也应吸纳来自不同媒介的意见表达群体,从传统式的“意见引导”走向新型式的“意见整合”。

参考文献:

[1] 龚立堂.新闻评论就是深度报道[J].新闻战线,2009(10).

[2] 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例2

一、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特征

评论类电视新闻是评论者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意见和态度的电视新闻节目。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与电视消息的不同任务在于电视消息重在报道事实、传播新闻信息,而新闻评论节目则主要是发议论、讲道理。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有多种形式,包括评论员评论、电视论谈、电视述评、编后话等。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特征有以下几项:

(1)新闻性

新闻评论类节目针对新闻事件、事态进行论述、评议,表明电视机构的立场、观点,达到及时“提供给观众多元化的信息、合理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指导实际工作与生活”的目的。新闻性是新闻评论最基本的要求,但是评论性节目的新闻性、时效性又和消息类新闻有所不同。消息类新闻的优势在于消息的新、快,要求具有很强的时新性,评论性节目更侧重于挖掘新思想、新观念,在“新”的前提下讲求时宜性。

(2)社会性

社会性即是节目的群众性。评论论述群众关心的问题,大都是“热点”、“焦点”等问题,也常常是解决起来较麻烦的“难点”问题。惟其热,惟其难,观众才关心,才可能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成为人们最热衷、最关注的话题。

(3)政论性

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好坏与新闻报道是否客观、公正,是否具有科学性有关,只有以事实为本,评论才能有的放矢。新闻是基石,评论是旗帜。新闻的力量在于摆出事实;评论的力量在于讲出道理,而且还要讲得精到,论点要鲜明,论据要有典型性,论证要强调科学性与准确性,要论述正反两方面的道理,论证的核心要善于具体分析,层层剖析,不能片面武断。

(4)指导性

电视台是社会舆论机关,肩负着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它的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发表有见解的、旗帜鲜明的评论来实现的。评论通过自己鲜明的观点和透辟的分析帮助群众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也是舆论宣传的目的所在。

二、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概述

电视新闻评论以电视这一媒介形式为基础,和广播评论一样经历了产生到发展一个漫长的过程。过去我们的电视新闻评论也曾经深深依赖于报刊评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内容主要以报刊评论为主,甚至在形势下几乎都原样照搬。近几年我国正在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电视新闻评论的新路子,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我国电视新闻起步时,评论只有“编者的话”、“编后语”等小言论,都是由播音员口播,缺乏电视特色,也缺乏评论的深度。长期以来,评论一直是电视新闻的薄弱环节。从50年代起步发展到现在,我国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大致经过3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电视短评、编后语为主的阶段,电视评论基本上沿袭报纸广播评论的模式由记者、编辑写稿,播音员播读;第二阶段是画面配短评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阶段,评论语言多是报刊风格,在播音员播报的同时配合一些画面;第三阶段则是探索有电视特色的评论节目时期。近几年,电视屏幕涌现了一批有电视特色、有深度的评论,扭转了电视言论缺乏水平的局面。《焦点访谈》等新闻评论性节目的成功,解决了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的困惑,走出电视评论缺少形象特点的困惑,得到了新闻界与社会公众的认可。

概括来说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末到结束。我国的电视发展以及整个新闻界在过程中遭受了重创,电视也未曾幸免。在当时,电视一方面受到技术的限制,另一方面社会上极左思潮的泛滥,有言论思想诸如“报纸言论可以代替广播电视言论”这样的观点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占据着统治地位,这就导致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基本上就是报刊、新华社评论稿的翻版,即以口播形式重复上级的指示以及纲领,其思维模式仍停留在报纸上,而其形式则是以广播电视的播发方式为主,即形式上是以电视播音员的口播形式传播报纸上的内容,其强调的主要是“听”这一功能,与广播大同小异,忽略了电视本体上“看”这一功用,极大地削减了其内在价值。

(二)1980年7月央视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评论节目《观察与思考》一直到90年代初。在这一历史阶段,我国电视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电视新闻评论也发展到了“自己走路”,“大干快上”的重要发展时期。在《观察与思考》之后,各个地方台陆续开播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及视角更丰富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如安徽电视台《社会之窗》、福建电视台《记者观察》、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广东电视台《社会聚焦》、北京电视台《BTV夜话》等等。这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传播优势突出,声画视听功能齐备,吸引了大批的观众,也大大增强了新闻评论的效果。然而客观来看,这些节目主要以新闻述评为主,述是主体,评只是起到提纲挈领的点睛之笔的作用,对新闻事件的分析把握不够透彻,另外,在电视同期声、印象、屏幕文字以及解说词的运用上仍显得混乱,没有有效的突出其优势与功能,利用率不够。

(三)以1993年5月和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栏目陆续开播为标志到现在。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进入全面发展的成熟时期。特别是1994年4月1日开播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使电视评论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效应“震动”与带动了电视新闻界。自此电视新闻评论这种栏目形式如雨后春笋一样在各个地方台层出不穷,展现了勃勃生机。

纵观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三个发展阶段,可以看出,进入90年代以后,电视评论节目的制作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核心就是追寻电视语言的本体。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实际上就是逐步摆脱报纸、广播评论的阴影,充分发挥电视立体信息传播优势,走电视自己的路,即逐步实现评论节目电视化的过程。加强评论性节目是加强电视新闻舆论导向的需要。办好电视评论节目,是体现电视导向的重要方面。评论性节目颂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注重对崇高思想的升华、提炼,进而起到教育人的作用。加强评论性节目对提高电视机构的社会影响有重要作用。作为传播媒介的电视机构要想成为舆论中心,产生社会影响,必须要有自己的言论。

三、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表现特色

1、让过程说话,论证过程事件性、调查性

无论是《焦点访谈》还是《新闻观察》,都是以具体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为切入点,通过深入的采访、调查、取证、追踪,把即时的现场观感和理性的分析点评结合在一起,最终得出结论,并把论证的过程充分地展示给观众,从而将观点的静态阐述转化为“正在进行时”动态展示,在动态中开展采访和评论,边展示、调查、讲述事件过程,边进行分析和评论,也就是说将评论的过程巧妙地融入采访报道的过程之中。这种调查性新闻评论,强调记者的主动参与和介入,对新闻事件或现象进行深入挖掘,实录调查过程,让过程说话。它是发挥电视传媒优势的重要手段,也是电视新闻评论有别于报刊评论和广播评论的重要表现。

2、论据的形象性

与报纸评论、广播评论相比,在提供论据、展示论据并使之为说理服务的环节上,电视具有很大的优势。拥有现代电子采录设备和卫星同步传播的电视,能发挥现场采访报道、纪实拍摄和形声一体的独特优势,以真实可信的视觉形象和声音形象,再现事物原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多种传播符号表达与理性思辨相结合

电视多种传播符号的立体化信息传播,赋予电视新闻评论论据与论证的多样化表现形态。传播者在评论节目的构思与制作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这些传播符号的整体作用,重视对各种构成要素的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和综合运用,并使它们与理性思辨相结合,从而增强评论的立体感和纵深感,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新闻评论的功效。

4、新闻述评的创新性

电视新闻述评是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最主要的类型,它采用叙述新闻事件与发表议论相结合的评论形式。述评性电视评论节目既报道事实的真实情况,又对事实进行分析与评论;既可夹叙夹议,又可在展示记者对问题进行的调查的基础上以事实作为评论的基础集中议论。新闻述评从《观察与思考》开始探索到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述评融合的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创新,经过几代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努力,已摆脱了早期新闻评论的模式,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对这种新闻评论模式进行创新探索,不断提高电视新闻评论质量以及传播效果。

结语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是我国电视从业者“电视意识”不断觉醒和加强,电视传播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挖掘,即电视语言自然回归的过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成功,一方面它符合了电视传播的规律,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它适应了时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因此受到广泛的好评和认可。电视新闻评论要重新对内容以及架构做一些新的规划,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内容构架建立在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解释的基础之上,评论的主体是论证,评论成功与否取决于论点是否清晰准确,论据是否充分,关键取决于论证是否条理清晰。优秀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因该做到分析深入透彻,逻辑脉络清晰,记者的现场采访和评述要与主持人的评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总之,要不断提高电视新闻评论质量,加强电视媒体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高薇华. 电视新闻评论发展的现实动因[J]. 现代传播, 2004, (01) .

[2] 唐建军.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及表现特色[J]. 新闻界, 2003, (01) .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例3

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特征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能达到提升自身竞争力与增强公信力的目的,主要是因为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新闻本身就具有时效性,但是深度报道的新闻取材于当下手争议的话题或重大新闻事件,以此作为切入点,对事件发生的始末进行详细报道,从而使得新闻事件更具有影响力。受众不仅了解了事件发生的缘由与背景,而且对事件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了解。二是新闻报道内容的深刻性。内容的深刻是深度报道的灵魂,新闻报道不仅是事实本身,还包括一种新的认知,深度报道是通过事件来剖析更深刻的引人深思的本质与内涵,从而对受众具有一定的启发与感悟。三是报道的多样化。社会是复杂的,一个题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进行报道,使得受众对事物具有更深的认识。四是新闻报道的科学性。深度报道的题材选于现实,这对于电视新闻工作者提出很高的要求,需要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大局,从而做出具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

三、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

(一)时效性与深刻性的矛盾。时效性与深刻性一直处于矛盾之中。新闻事件的发生需要及时的进行报道,然而深度报道需要探讨事件背后的内涵。深入报道需要足够的时间,尤其是调查类的深度报道,需要拍摄、采访等。不仅周期长,而且对技术要求高,具有较大的难度。通常来说,调查类的新闻报道要及时报道出来,很难做到深入剖析。新闻深度报道的广度与深度,是电视新闻工作者经常遇到的问题,因为时效性而对深刻性产生负面影响,或因要求深刻性而延误了新闻的及时播发。

(二)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矛盾。隐性采访又称为暗访,采访的结果更具有表现力与说服力。暗访是舆论监督类新闻中经常用到的方式,通常选择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这就导致了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暗访采用的方式、尺寸把握不当,容易给被暗访方造成一定的伤害。隐性采访与隐私权这一矛盾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一直存在,隐形采访的方式、尺度把握非常重要。

(三)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性与新闻的客观性矛盾。深度新闻报道不同于传统的新闻报道,传统的新闻报道,新闻工作者只是一个局外人,从客观事实对新闻进行报道,无需发表言论。然而深度报道需要新闻工作者参与到新闻的各个环节中去,在向受众展示新闻的事实的同时,又要对新闻进行点评,向受众揭示新闻事件背后的本质,对于受众具有一定的引导性。新闻工作者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存在,与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对矛盾体也不是对立与尖锐的,需要新闻工作者提升自身的素养,去合理的进行把握两者的关系。

(四)批评类报道居多,缺乏建设性的观点。在当前的深度报道中,舆论类新闻报道居多,一些新闻节目为了抓住受众的眼球,挖掘负面新闻,以制作爆炸性的新闻。新闻报道是还原新闻的真相,与受众公共了解并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批评类的报道应注意把握事件的尺,不能陷入恶性循环中。此外,深度报道缺乏建设性的观点,新闻工作者因为选题材或者其他原因,不能通过一个点来剖析一个面,不能对受众进行一定的启发与引导。这也是目前深度报道中面临的困境。

四、提升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策略

(一)做好新闻的选题。好的新闻题材,是深度报道得以传播的关键。在新闻选题上,要能把握受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或者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新闻选题贴近生活,与受众生活息息相关,才能引起反响。选题意义重大,一个好的选题,进行理性的分析,揭示某种社会现象,对受众具有一定的启发,才能引起共鸣。在选题的把握上,要有创新,可以选择别人未涉猎的题材,或者已有的题材但是要从新的角度进行剖析。

(二)做好新闻的策划。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的策划并不陌生,新闻提前策划很重要。把握目前的热点趋势、方针政策等,预测未来的某个时间点能够引起受众反响的新闻事件进行策划。对新闻的选题、拍摄、后期制作等都要进行精细的预测与安排。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超前的思维与意识,能及时根据当前的形势把握新闻线索,并能预测新闻的发展趋势,提前计划好多种报道方式,并迅速的对后续工作所需要的人、财、力做出安排。只有全面的思维,才能缩短时间,做出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例4

中图分类号 G223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社会个体获得信息的渠道空前丰富,给舆论引导带来了新的挑战。

网络与传统媒体二者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但网络与电视也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发挥所长,共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如何发掘在评论权威性上的优势。是发挥其舆论引导影响力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网络议程设置已经形成的议题对其进行评论,中国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1+1》在这方面做了一个很好的例证。

《新闻1+1》是新闻频道在2008年就已经推出的一档新闻事实报道与评论相结合的节目。其宗旨是“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像,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最质朴的新闻”。。从开播到现在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虽然当前传播渠道多元,没有哪条新闻是完全由单一媒体传播的,但不同媒体在时效与深度上还是有差别的。本文以其中几则为例来分析电视媒体如何利用网络的快速、广泛传播配合电视分析的深度来引导舆论,扩大影响。

一、网络传播与电视传播的特长

网络媒体的传播模式是“众对众”,可以快速、广泛、便捷地对信息进行传播,然而传播的高速化和个人化也随之带来了可信度与深度上的不足。电视的传播模式是“一对众”,专业性强,权威性高。这种信誉度与影响力要求电视媒体在信息传播中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因此,虽然现在电视报道的时效性与透明度相比以前已经提高了很多,但是与网络相比仍略逊一筹。网络媒体的迅速报道既使得事件透明公开,有时却又会因矛盾性、不确定性使事件变得扑朔迷离。电视虽然在时效性上受到网络很大的冲击,但是它具有专业媒体的权威性、专业性,在事件的纵深向报道上具有优势,在重大事件发生时仍然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与引导力。

赵振宇认为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媒体应该加强其信息梳理功能,将“运用对事实过程的描述”和“对该事实性质判断、价值意义的评论”包含在新闻的定义之内,不仅有利于新闻操作,而且更有利于受众对新闻的理解,因为它能“让大众更深切地感受和领悟该事实”。姑且不论新闻与评论二者之间的从属关系问题,在现实层面上。大众传播媒体仅仅让受众”知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媒体竞争中已经不具有优势,而抓住以重要事件为背景,重点为观众分析其产生原因或者各种思想、甚至流言产生的原因,就能大大提高受众的信息接受效率,也能够增加媒体的影响力。

因此,当网络利用其四通八达的渠道使事件变成议题时,电视针对这些议题的分析与评论作为传播内容,分析或澄清人们思想上的误解或者不足,在内容上把对事件的单一性和琐杂性关注转移到对多元性和公共性的关注,便是利用了电视的可信度将人们汇聚到一个能够互相了解、认知和沟通的公共话语平台,最终将提高人们对现实社会整体的观照与思想建构。

二、《新闻1+1》的评论特点

1.重视评论的深度与力度

如今,人们已经可以从不同渠道了解到不同版本的事件,这种情况下。如何对事件进行解读,甚至解读不同角度的事件观点,是解惑的重要一环。

《新闻1+1》的评论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对事件产生原因的深入挖掘,比如“谷歌涉黄”事件等;二是对各种事件产生的反应进行分析与梳理,化解负面的情绪,寻求正面的解决之道。如“杭州跑车”事件;三是直接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评论,进行深度分析,如“门票涨价”等事件。在《新闻i+I》中,新闻当事人或者经历者不是访谈的重点,他们只是在介绍或者采访中出现,简单地对事件进行介绍,真正在演播室与主持人进行评论的是新闻评论员或者相关领域的专家或者权威人士。因此。事件本身并不是重点,而是由头,从这件事情开始通过分析网友或者其他媒体的评价,让观众明白问题的真正根源,如此逐层剥笋,层层深入,在分析中表现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简单地在事件的某一点上纠缠。它与其他一些评论节同的最主要不同在于重视评论的深度与多角度,而不是事件的讲述以及细节的追究上。

2.对网络议题的评论公开透明,就事论事,有理有据

网络无疑为各种阶层的利益群体制造舆论,构建社会语境提供了场所,并最终影响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由于网络身份的隐藏性,导致话语的非理性和群氓性,传统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大都不会介入网络议程,《新闻1+1》正是突破了这一樊篱,把一个个网络议程上升为公共议程,实现网络议程与传统议程的对接,在传播对象“分众”的背后满足群体的“聚众”需求。比如对于杭州"70码”事件的报道是在事件发生一周以后(即5月14日)进行的,就事件本身来说,已经不具有时效性了,但也正是因为这么长的时间里公众没有迟迟得不到政府公开明确的认定,关于富二代的问题、关于警察办案的公平问题、关于钱权交易的问题等都在网上泛滥,《新闻1+1》应对的正是这些疑问以及疑问产生的原因,它所评论是网友的议论及反应。一方面把网络的信息进行了梳理与集中,因为针对集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其所产生的传播效果要大于零散应对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它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理性的分析,既不偏袒、逃避,也不激愤偏激,而是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完全地应对这些网络热点进行分析,或者并不一定能找到最终解决问题之道,但是在走向上却指明了方向,在我们国家发展的过程中要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重要的不是暴露问题,而是面对新的问题有什么解决之道或者能提供什么积极性建议,不让此类问题再次出现,这是一个负责任媒体所应有的负责态度。

网络中的传播者,只要不违反法律就可以消息,因此网络媒体广泛的数量、媒体通道的便捷性以及反馈的交互性这些优势在传播谣言时也同样展现出来,当网络媒体设置的重要议题中各种青论纷扰而上,良莠不齐让人难辨真相时,电视充分利用网络议程设置,因势利导,分析言论,评论思想,正是行使舆论引导的关健。

3.对新生事物或突发事件的解读以及多样的表现

议题的设置对于评论节目来说至关重要,《新闻1+1》在议题设置上有明确的选择性,它并不一定选择那些人们最关注的焦点,而是选择那些更能发挥评论作用的选题,以及那些更需要帮助人们理解的事件作为解读对象。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生活越来越纷繁,出现了很多以前没有出现的事情,比如赛车、非专业人士登雪山、网瘾戒除营等;另外由于网络的舆论监督能力及曝光率和影响力比较大,很多事件一经报道立刻会变成关注热点,如青年发帖遭追捕事件、桑兰保姆事件等;还有一种是在新形势下人们的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如“职业教育就业率高于大学毕业”,《新闻

1+1》选择这些主题能够在评论的过程中引导人们如何看待新的事件或者如何接受新的思想或者辩证地看一些事物的发展,解惑功能也是评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闻1+1》具备灵活的评论特色以及多样化手段,现场嘉宾具有专业性因而评论具有深度感,场外连线真实感增强可信度,节目不定期现场直播节目,本身不具有模仿性。“直播”对于这种评论节日虽然很难,但也正是这种直播显示了节目的魅力。因此采用直播的方式是实现新闻评论节日价值、打造栏目品牌效应的必要手段。

4.品牌主持人与品牌栏目的建立

电视新闻评论要引导舆论,就必须全面提升评论者的素质、打造栏目的权威品牌。《新闻1+1》现在主要面对两种人群,一种是与网络关系不密切的中老年人,他们的主要信息来源仍是传统大众媒体,中央电视台以及董倩、白岩松等人在他们心中具有信息的权威性;另一种人是虽然使用网络,但并不沉迷其中,能够进行独立思考。

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员是节日成功与否的重要元素,他们自身所具有风格往往与节目本身相一致,提高观众对节日的印象,而二者的结合又能够提高节日的信誉。电视虽然面对网络媒体的竞争,仍占有相当大的市场,自身拥有高品质内容、名主持人的信誉以及节目品牌影响力,对节目的舆论引导力是非常必要的。

三、《新闻1+1》的启示

1.全面、理性、多角度地分析问题,表达主导思想

网络传播既有人际传播点对点的双向性,又有群体传播的特性,各种传统的传播方式在网络中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经过整合而互相渗透、包容、转化,形成新的传播方式。在这种传播方式中,接受者能够根据自身经历主动地从信息网中寻找与个人价值观和意见相符合的社会支持或对个人有实用价值的信息,同时他也可能变成信息环中的一个信息者。这种个人信息的自我升华理解过程往往使得受众对于个人已经掌握的信息具有很高的认同感,同时不同个体之间的这种不同性也很大。如果仅仅是对事件进行直接或单角度的分析很难改变或者打动信息环中不同人的印象。因此,在评论的过程中,首先应跳出事件本身,引导观众站在更高的层次来解读事件,认识事件,遵循公开、透明、科学的原则,发挥电视的权威性与专业性来引导社会舆论。

2.及时跟进新闻事件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例5

1.追求强烈的时效性

体育新闻报道讲究及时性,而传统的新闻评论对于时效性并不苛求。如今,体育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就是评论的生命,体育新闻评论本身所具有的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力量,与时间是成正比的。时效性对于引导舆论至关重要,也是争夺“眼球”的法宝,追求时效本身已成为体育媒体竞争的主题。新闻性要求体育新闻评论与体育新闻报道一样,讲究时效。

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体育媒体在新世纪更为重视体育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为了加强时效性,许多体育报纸开辟了评论员专栏或专版。这些言论是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体育新闻事件、现象、问题进行评论,言论与新闻常常是同步见报。而网络上的体育评论其时效性就体现得更为突出,往往是比赛一边进行,网络们的评论就已经“出炉”,不受刊发时间和版面的限制。

2.讲究现实针对性

新闻竞争已由独家新闻之争进入到独家观点或独家视角之争的态势,言论已经成为提升媒体品位,打造传媒竞争力的力点之一。“体育时评”盛行,是体育新闻评论讲究现实性的一大表现。一些市场化报纸如《体坛周报》等新能取得成功,体育新闻时评功不可没。

从评论的题材上看,触及现实是体育新闻评论的生命力之所在。体育新闻评论的存在价值和社会作用取决于它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人们对于“高、大、空”的体育评论兴趣不在,需要的是针对现实社会中的新鲜的、敏感的、热烈讨论和大众关心的体育事件与话题进行评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迫切需要了解新闻背后的缘由和体制因素;迫切需要传媒去伪存真,帮助受众梳理与解析体育事件。

3.“新闻性信息”与评论相结合

随着新闻观念的发展变化,体育新闻评论和体育新闻报道正由各自独立呈现出相互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传播“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有机地结合。

在版面编排上,体育新闻评论常常与体育新闻报道同时见报。言论与新闻同步见报,说明体育新闻评论突破旧新闻观,重视新闻性信息对评论的作用与影响,重视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的结合。体育新闻评论依托体育新闻报道而发表,如时评、评论员文章、按语等,以发掘体育新闻背后的深层价值和意义,从而提高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在写作手法上看,报纸体育新闻评论常常在写作中直接输入作者所见所闻的新闻性信息和事实,以此作为立论的由头和依据,缘此引发议论。体育新闻评论运用事理交融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的手法。这种难度较大的论述方法在体育新闻述评等评论写作中常用。有时很难区分新闻稿件与评论的界限。

二、“多元化”趋势明显

体育新闻评论的多元化特色具体表现在:

1.体育新闻评论的话题广泛,“评论员”身份“多元化”

现在体育新闻评论的话题不仅有体育赛事方面的,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医疗、保健、娱乐等等内容。评论员队伍除专业人员和学者外,还会邀请名人,明星或者业余撰写评论。同时注重吸引体育迷参与评说,各媒体也把受众参与作为刺激销量的重要手段。

2.体育新闻评论的角度和意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

各种各样的选题立论敢于面对众所关注的各种的话题,进行释疑解惑的积极引导。有正面的,也有批评谴责的,既有阐释说明的,也有建议、探讨、争鸣、商榷和研究的。思想活跃,观念多元,倍受受众欢迎。

三、“专业化”与“平民化”的体育新闻评论各行其道

如今,新闻媒体面对的是越来越成熟的公众,面对的是越来越多样的媒体群。这对体育新闻评论写作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家型”的评论员是各大体育媒体竟相争夺的对象。“专业化”程度高的体育新闻评论是体育媒体的标志和旗帜,也是体育媒体树立“品牌”的重要手段。

“专业化”与“平民化”的体育新闻评论并存是体育评论的一大特色。两者的目标受众群并不重合,传播目的也不相同。体育专业人员,专家,职业记者所做的评论针对的是资深的体育迷和体育专业人士的受众群体,目的是体现媒体的专业水准。,而“平民化”甚至“娱乐化”的体育新闻评论针对的是更为广阔的普通受众和市场,目的是为了普及知识,培养受众以及增加评论的趣味性,开发体育新闻评论的多样价值。许多大型赛事举办期间,报纸都会策划风格各异,适合不同层次读者的评论专栏。专业人员侧重理性分析,而非专业人员的“感性宣泄”也会获得很多读者的欢迎。

四、“解读”趋势——深度评论发展迅速

新闻信息已经由“传播”时代进入“解读”时代。解读,就是媒体分析、说明、解释新闻的意义。即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或问题,或政策法规等进行针对性地解读——在评论中对于新闻事件进行切中时弊、鞭辟入理的分析,并提出独到的深刻的见解。深层解读与提供观点相结合,是新世纪体育新闻评论突出的特点。观点深刻、公正与否,解读深入、准确与否,决定着评论的成败优劣。例如,

“对艾东梅不得已出售体现自己过往人生价值的奖牌一事,公众普遍表示了同情。不出意外,艾冬梅将能赚到她所预计的租个柜台卖童装的启动资金。……

然而,此事虽然有光明的一面,更多的却是带给人们的沉重思考。目前我国注册的专业运动员约5万人,在非奥运年有近万名运动员退役,奥运会年的退役规模则更大。但得到“妥善安置”的却仅有千人左右。其他都只能进行所谓‘一次性补偿’,补偿金额由各地方体育局自己做主。……可以说,艾冬梅的境遇很有代表性。许多运动员在“举国体制”下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由艾冬梅卖奖牌谈“举国体制”》2007年04月12日,来源:新华网)

这篇评论由一个运动员的经历,引申到对于我国体育体制的探讨,对于事件发生的根源和造成个人境遇的时代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观点深刻且独到。

述评性的体育深度报道由于结合了新闻深度报道和深度评论两者的长处,在实现“解读新闻”方面体现得更为突出。因为写作周期长,在体育杂志上,这类稿件较多。报纸和网络媒体较少。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例6

1.追求强烈的时效性

体育新闻报道讲究及时性,而传统的新闻评论对于时效性并不苛求。如今,体育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就是评论的生命,体育新闻评论本身所具有的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力量,与时间是成正比的。时效性对于引导舆论至关重要,也是争夺“眼球”的法宝,追求时效本身已成为体育媒体竞争的主题。新闻性要求体育新闻评论与体育新闻报道一样,讲究时效。

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体育媒体在新世纪更为重视体育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为了加强时效性,许多体育报纸开辟了评论员专栏或专版。这些言论是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体育新闻事件、现象、问题进行评论,言论与新闻常常是同步见报。而网络上的体育评论其时效性就体现得更为突出,往往是比赛一边进行,网络们的评论就已经“出炉”,不受刊发时间和版面的限制。

2.讲究现实针对性

新闻竞争已由独家新闻之争进入到独家观点或独家视角之争的态势,言论已经成为提升媒体品位,打造传媒竞争力的力点之一。“体育时评”盛行,是体育新闻评论讲究现实性的一大表现。一些市场化报纸如《体坛周报》等新能取得成功,体育新闻时评功不可没。

从评论的题材上看,触及现实是体育新闻评论的生命力之所在。体育新闻评论的存在价值和社会作用取决于它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人们对于“高、大、空”的体育评论兴趣不在,需要的是针对现实社会中的新鲜的、敏感的、热烈讨论和大众关心的体育事件与话题进行评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迫切需要了解新闻背后的缘由和体制因素;迫切需要传媒去伪存真,帮助受众梳理与解析体育事件。

3.“新闻性信息”与评论相结合

随着新闻观念的发展变化,体育新闻评论和体育新闻报道正由各自独立呈现出相互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传播“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有机地结合。

在版面编排上,体育新闻评论常常与体育新闻报道同时见报。言论与新闻同步见报,说明体育新闻评论突破旧新闻观,重视新闻性信息对评论的作用与影响,重视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的结合。体育新闻评论依托体育新闻报道而发表,如时评、评论员文章、按语等,以发掘体育新闻背后的深层价值和意义,从而提高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在写作手法上看,报纸体育新闻评论常常在写作中直接输入作者所见所闻的新闻性信息和事实,以此作为立论的由头和依据,缘此引发议论。体育新闻评论运用事理交融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的手法。这种难度较大的论述方法在体育新闻述评等评论写作中常用。有时很难区分新闻稿件与评论的界限。

二、“多元化”趋势明显

体育新闻评论的多元化特色具体表现在:

1.体育新闻评论的话题广泛,“评论员”身份“多元化”

现在体育新闻评论的话题不仅有体育赛事方面的,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医疗、保健、娱乐等等内容。评论员队伍除专业人员和学者外,还会邀请名人,明星或者业余撰写评论。同时注重吸引体育迷参与评说,各媒体也把受众参与作为刺激销量的重要手段。

2.体育新闻评论的角度和意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

各种各样的选题立论敢于面对众所关注的各种的话题,进行释疑解惑的积极引导。有正面的,也有批评谴责的,既有阐释说明的,也有建议、探讨、争鸣、商榷和研究的。思想活跃,观念多元,倍受受众欢迎。三、“专业化”与“平民化”的体育新闻评论各行其道

如今,新闻媒体面对的是越来越成熟的公众,面对的是越来越多样的媒体群。这对体育新闻评论写作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家型”的评论员是各大体育媒体竟相争夺的对象。“专业化”程度高的体育新闻评论是体育媒体的标志和旗帜,也是体育媒体树立“品牌”的重要手段。

“专业化”与“平民化”的体育新闻评论并存是体育评论的一大特色。两者的目标受众群并不重合,传播目的也不相同。体育专业人员,专家,职业记者所做的评论针对的是资深的体育迷和体育专业人士的受众群体,目的是体现媒体的专业水准。,而“平民化”甚至“娱乐化”的体育新闻评论针对的是更为广阔的普通受众和市场,目的是为了普及知识,培养受众以及增加评论的趣味性,开发体育新闻评论的多样价值。许多大型赛事举办期间,报纸都会策划风格各异,适合不同层次读者的评论专栏。专业人员侧重理性分析,而非专业人员的“感性宣泄”也会获得很多读者的欢迎。

四、“解读”趋势——深度评论发展迅速

新闻信息已经由“传播”时代进入“解读”时代。解读,就是媒体分析、说明、解释新闻的意义。即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或问题,或政策法规等进行针对性地解读——在评论中对于新闻事件进行切中时弊、鞭辟入理的分析,并提出独到的深刻的见解。深层解读与提供观点相结合,是新世纪体育新闻评论突出的特点。观点深刻、公正与否,解读深入、准确与否,决定着评论的成败优劣。例如,

“对艾东梅不得已出售体现自己过往人生价值的奖牌一事,公众普遍表示了同情。不出意外,艾冬梅将能赚到她所预计的租个柜台卖童装的启动资金。……

然而,此事虽然有光明的一面,更多的却是带给人们的沉重思考。目前我国注册的专业运动员约5万人,在非奥运年有近万名运动员退役,奥运会年的退役规模则更大。但得到“妥善安置”的却仅有千人左右。其他都只能进行所谓‘一次性补偿’,补偿金额由各地方体育局自己做主。……可以说,艾冬梅的境遇很有代表性。许多运动员在“举国体制”下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由艾冬梅卖奖牌谈“举国体制”》2007年04月12日,来源:新华网)

这篇评论由一个运动员的经历,引申到对于我国体育体制的探讨,对于事件发生的根源和造成个人境遇的时代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观点深刻且独到。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例7

一、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德国康茨坦斯大学的文艺学教授尧斯于1967年首先提出的美学概念。这一概念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紧紧抓住“作者-作品-读者”这一全面动态过程,认为读者能动的接受意识是文学作品的效果的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读者的地位超过了作者的地位,读者是使文本得以成为作品的不可或缺的关键①。

伊塞尔是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读者和文本之间的关系,不是“赋予”与“接受”的简单关系。读者在阅读文本时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文本所传达的信息是双向流动的。用接受美学的观点来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发现,在节目传达观点和态度的整个过程中,受众不只是接受者,更是创造者,受众才是使电视节目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二、接受美学观点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启示

将接受美学的观点引入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其主要启示在于电视新闻节目要“说”什么、如何“说”,才能正确处理好传播者和受众间的关系,从而使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1、“说”什么——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内容要满足受众的需求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作用,认为“文学作品的诸价值在读者身上的具体实现,是文学效果,是文学多元价值的实现,文学价值的实现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达到。”②事实上,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也是如此,节目不被观众认可和接受,就不会实现有效传播,其社会价值就不会实现。受众的喜好和需求是影响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要想获得受众的认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新闻内容要以受众的需求为基础,充分考虑受众的喜好。

因此,观众的需求应该是电视媒体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节目的制作者要了解观众对什么话题感兴趣,希望听到什么。在确定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时,要选择社会热点、舆论焦点,选择关系百姓民生,选择观众欲知而未知的新鲜事,“说”的目的应该是帮助观众了解最新动态、开阔眼界、引起兴趣,同时对新闻事件背景资料进行必要的补充,在此基础上生发出专业的评论和独特的解析观点。

2、如何“说”——充分利用“隐在的观众”,超出观众的“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将“读者”以及读者的“接受”看的非常重要。伊赛尔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隐在的读者”,他认为文学作品在创造过程中,一个隐在的读者始终存在作者的头脑里,这个隐在的读者会影响到作

转贴于 http://

者内容的写作,也就是说,读者的作用已经http://蕴含在文章内容之中。他的这一观点与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相吻合,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制作者的心目中也始终有这样“隐在的受众”,他们会影响到节目内容的制作。

另外,接受美学引用“期待视野”这个概念来解释阅读中的审美现象。由于每个时代的环境不同,所以不同时代的读者的期待水平也不同,一旦读者的阅读感受与自己的期待视野一致,就会觉得作品缺少新意,反之,读者会觉得新鲜振奋,获得强烈的美感。对于电视受众来说也是如此,“他们一般都倾向于接受与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相符合的信息,而对于与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不符合的信息,则往往会表示怀疑或者拒绝。”③

三、从接收美学角度分析《新闻1+1》节目成功的原因

央视《新闻1+1》节目的成功在于在新闻内容与节日形式两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下面就从这两大方面来探讨《新闻1+1》是如何运用接受美学的观点,从而赢得观众的认可和业界的高度好评的。

(一)《新闻1+1》的内容

(1)新闻内容选题包含范围广、价值高

《新闻1+1》节目的选题以时事政策、公共事件、突发事件三大类为主,范围非常广,同时选题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和显著的新闻性,这样才能很好地吸引观众。2011年,冻雨灾害、壹基金独立、中美关系、家乐福欺诈、房产调控、企业用工荒、丰田召回、日本大地震、药家鑫案件到问题馒头、酒驾入刑、大运会、香河圈地、奥巴马见达赖、新婚姻法、郭美美事件、欧债危机、国考热、2011民间慈善等新闻事件都成为了《新闻1+1》的解读对象。从选题的设置上可以发现,节目选题从国内到国际,从民生热点到政治事件,从网络话题道社会焦点,基本上涉及了2011年所有的热点新闻事件。丰富的节目选题内容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对热点、焦点事件的欲知心理。

(2)对新闻事件评论观点独到、深入

敏感的社会问题在《新闻1+1》节目中常常受到关注,新闻事件发生后,及时通过各种方式掌握翔实、准确的材料,从而对事件评论做到独到、深入、异质的阐释。这样一来就会使节目的内容超出受众的期待视野。比如在2011年12月27日的节目《如何医治“医患之伤”》中对医患关系这一公共话题从一个不一样角度进行了解析。之前在媒体关于医患关系的报道中更多的把患者当成弱势群体,把医院当成所谓的强势群体。然而,在这期节目中,不再仅仅强调病人是弱势群体,医院同样是弱势群体,同样需要人们的理解和关注,从侧面告诉我们之前对医患关系存在错误认识,引导观众理性看待医患关系问题。

(3)新闻报道内容少问责、多寻因 解析新闻事件是《新闻1+1》节目的立足点,把追问新闻事件背后的成因和潜在影响,从而让观众在理性的分析中获得启示作为节目的目标。这个特征,从《新闻1+1》每期的节目标题上就可以看出。《新闻1+1》每期节目的标题字数不多,基本不超过十个字,多使用问句或者感叹句。以2011年《新闻1+1》官网可统计的216期的节目为例,统计发现节目标题以问句形式出现的有56个,以感叹句形式出现的有131个,分别占到了总数的25.93%和60.65%。具体到每期的节目内容的安排,也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以2011年9月18日的节目《“我爸是市长”谁在说?》为例,本期节目为我们解析了为什么“我爸是市长”这本没有说出的话语会出现,这样的话语出现后为什么产生那么大的效应等问题。让我们看到了整个事件给我们的反思。在节目寻因的过程中起到了帮助观众解疑的作用,从而也满足了观众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节目赢得忠实的观众也就成为顺其自然的事了。

(二)《新闻1+1》的形式

1、主持人与新闻观察员双向互动,形成开放的话语平台

《新闻1+1》节目在言论发出者这个层面上做了大胆的创新,其开创了一种以主持人加新闻观察员为主要

转贴于 http://

形式的新的演播方式。新闻观察员除了扮演内容的播出者这一角色之外,也成为了叙述内容的生产者,节目中主持人和新闻观察员分工明确,避免了因为主持人和评论员因分工不明确而出现对话散漫,节目话题方向难以把握等情况,从而使节目的叙事节奏得到很好的控制。《新闻1+1》这种开创性的节目形式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顺http://畅的播出节奏和资深主持人的电视话语经验在满足了观众信息获取的需求之外还提高了节目的美感。

2、节目内容形式多样化,提供全面的事实论据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例8

一、 《新闻1+1》选题特点

《新闻1+1》采用“1+1”即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闻观察员的双人谈话模式,第一时间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作跟进评论,向受众传递新闻事件背后的内容。

(一)节目选题类型特点

1.立足社会民生,以国内新闻为主

我们按节目内容将其选题类型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法制、文教、国际等。通过统计,可以发现,社会类选题明显占较大比重,文教、国际类选题则占较少比重。(见表1)

表1显示,接近一半的选题是关于社会方面的,凸显了节目的人文关怀。如节目中多次报道食品卫生安全以及事故灾难这种社会民生问题,仅3月份就出现5次。例如,2010年3月24日播出的《地沟油:依然在“地下”?》,讲述了很多黑心厂生产地沟油,然后以比平常价便宜的价格卖到餐馆里,这种违法犯罪的行为多年来没有得到很好的制止,反而愈演愈烈,不仅影响市场秩序,而且危害社会,呼吁职能部门加大查处力度。再如3月26日播出的《我的餐盒谁“做主”》,揭露一次性餐盒不合格的黑幕。节目法制类选题占到五分之一以上,政治类、经济类选题也达到百分之十之多,国际性选题只占了2.43%。2010年一共播出227期节目,国际性选题的节目只出现5次,分别是4月22日的《一个人和一个国家》、 5月25日的《中美:是对话,不是谈判!》、6月11日的《有的人过年,有的人过日子》、8月18日的《超级病菌的警告》和8月24日的《同胞 喋血马尼拉!》,即使这几档节目也多与中国有关。由此可见,《新闻1+1》的选题主要偏向国内,国际新闻少之又少。

2.解读突发事件,评析社会热点

《新闻1+1》评析社会热点,解读突发事件的选题占得比重最多,为60.68%。(见表2)

社会热点是指与人民利益和现实生活相贴近的问题,突发事件则包括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等。节目中出现较为频繁的热点问题有房价、食品、拆迁、教育、安全等。2010年,几乎月月都要提到跟房子有关的事情。如:一月份的《房市:“火”从何来?》,提到房地产市场的红火态势,房子多了,可是房价没有降下来。二月份的《海南:不是国际房地产岛》,指出有很多本地和外地人到海南购房,使得海南的房子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三月份《房地产:有法办?没法办?》,五月份的《房价:限购令,“降压灵”》,说的是,由于房价的上涨,很多老百姓买不起房。这种情况促使政府采取措施,出台限购令等法规。七月份的《房租,又一个“绿豆”?》,讲述买房贵,租房也贵,涨幅由10%、20%,到50%,百分数越来越大,房租越涨越高,许多在外打工的毕业大学生一个月的工资几乎都花在房租上,不堪重负。再如有关食品的话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中毒的豇豆》、《地沟油:依然在“地下”》等内容,以及涉及拆迁的《“拆迁条例”被拆除!》、《说了“拆错了”,就对了吗?》、《被强拆的“千年粮仓”!》等等,一系列节目都充分说明,社会热点是《新闻1+1》十分关注的重要选题。

再有,对突发事件的解读也是其选题的重要内容。如玉树地震发生后,《新闻1+1》在一周之内连续推出了四期《玉树地震大救援》及《地震灾区的孩子们》共五档节目,对地震发生以后党和政府采取积极救援措施进行了全面解读,对受众了解灾区情况起到了较好作用。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新闻1+1》连续多日推出了《支援舟曲,支援舟曲》的系列报道,对泥石流发生的原因和救援工作作了比较权威的解读。

(二)节目选题来源特点

《新闻1+1》的选题来源有以下几种:

1.源于生活事件。如1月13日的《自行车:如何自行?》,广州市市长收到市民送来的自行车,以委婉的方式向市长反应自行车停车的不便。节目围绕这一事件展开评论,分析造成自行车停车难的原因。

2.来自政府文件。如 10月1 4日的《“新政”下的“限购令”》,指出由于房价不断攀升,政府采取“限购令”,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这一期评论的内容就是“限购令”的颁布。

3.源自有重要意义的日子。 5月12日的《找回逝去的爱!》,正值汶川地震2周年,节目播放了灾后重建的百姓生活,介绍了很多在地震中失去子女的家庭重新组合后又诞生了新的生命,找回了失去的爱。

4.来自网络媒体。网络与《新闻1+1》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管是《新闻1+1》的选题来源,还是在节目中出现的各种资料,都离不开网络。如,2010年11月25日的《整容行业须“整容”!》,超女王贝整形出现意外不幸身亡,这则消息在微博上一经传播就引发社会大讨论。《新闻1+1》就这一事件进行了解读。节目中播放当地公安部门网站上的信息、关于王贝死因的言论。3月15日的《日记内外》,题材也出自网络。网上“日记门”,披露了日记主人某局长收受贿赂、贪污腐败的丑闻。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电视媒体的内容,成为其选题的重要来源。

(三)节目选题标准特点

1.与群众的利益相贴近,关注民生

《新闻1+1》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解读社会热点,分析产生原因,探求相关对策,把关心群众疾苦和需求贯穿于整个选题过程中。 如节目中多次出现的“民生价格”、“食品和生命安全问题”、“医疗”、“腐败”等词汇,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

2.追求时效的同时,注重深度思考

《新闻1+1》的选题时效性很强,大部分选题涉及到的事件都是近几天发生的,甚至是当天发生的。节目在追求时效的同时,注重深度思考,解读事件不忘提出自己的观点。节目在反映问题时,以小见大,从微观到宏观一一解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如2010年11月25日的《整容行业须“整容”!》,除了探讨王贝的死因,还对王贝之死折射出的整个整容行业的现状加以分析,指出其监督体系存在的漏洞。时隔两天,节目又继续跟进,播出了《王贝之死:私了,公难了!》,进一步分析王贝事件的处理结果。

二、《新闻1+1》选题不足与建议

1.增加科教文类选题的比重

目前,《新闻1+1》科教文类特别是国际类选题占得比重太少,分别只有5.34﹪和2.43﹪。因此, 《新闻1+1》在做好其他类型选题的同时,应该多做一些关于科教文和国际类的选题,使节目内容更加充实丰富,引导的面更加宽广。

2.充分发挥舆论监督职能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例9

案例分析:哈尔滨电视台《时事盘点》

从《时事盘点》栏目的定位上来看,这个节目立足都市,以剖析世界的眼光,对众多的国际新闻资讯进行整合、梳理、解读、点评,满足观众在最短的时间了解到国内外最重大最新大事的需求。

一、内容解析:版块化突出“编辑思想”的深刻性与独特性

《时事盘点》每周的二、四、六播出,时长为40分钟。在当下资讯极大丰富的大环境下,如何让观众喜欢看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如何能让观众对这类节目有认同感和忠诚度,最为重要的是要突出“编辑思想”。从下面《时事盘点》的版块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编辑思想在节目制作中的运用。

《时事盘点》分为五大板块:热点、扫描、现场、人物、视点。热点版块主要关注当天发生最吸引眼球的热点话题,由在现场的本台评论员和电话连线重量级专家学者共同评论新闻事件走势,突出时效特色;扫描版块是快速浏览当天重要新闻资讯,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受众整理最多的新闻,突出快捷特色;现场版块是电话连线我台世界各地特约记者,让他们带来事件的最新进展,突出直击特色;人物版块是选出近期给世界带来震动的具有代表性的人,从新闻事件谈起,以人物的表现来突显事件的内涵,突出个性特色;视点版块选取经过了一段时间发酵的新闻事件,由我台评论员发出本台评论的声音,突出独家特色。按照这样的版块设置,使整个节目条理分明,重点突出。

另外《时事盘点》节目的导视力度很强大,热点、现场、人物、视点等版块都制作各自的导视,提高了节目的可视性。同时在节目播出中大量使用双视窗、三视窗形成了空间感,整个节目突显大气与洋气的特点。

二、传播特点:信息整合梳理的强大力量

“要使信息被有效地传播,有效地获得,必须要对处于弥乱状态的众多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和整合。”《时事盘点》的一个重要的传播方式就是对海量国际时事新闻的有效整合。这种整合体现在以下方面: 筛选热点议题、提炼有效信息。作为盘点型的新闻杂志节目,《时事盘点》在选题上具有十分鲜明的价值取向,即选取并展现关系足以影响全世界各国的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但不是简单地报道事实,而是把新闻事件由主持人与现场评论员及电话连线重量级专家学者,对国际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探讨,抽丝剥茧,旁征博引,让观众深入了解事件带来的影响及未来走势,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力求以独特的方式来解读新闻事件、热点话题,用个性的点评语言来体现客观公正的媒体态度。

突出重点报道的连续性。常看《时事盘点》的观众会发现,经常能看到对一重大新闻事件的连续报道。例如有关利比亚的报导,《时事盘点》节目从3月3日到4月9日先后在热点版块播出了:《卡扎菲不惧怕与西方开战》、《联合国通过在利比亚设禁飞区》、《卡扎菲反攻 欧盟加大制裁力度》、《多国联军:肢解利比亚进行时》、《战火中的卡扎菲依然坚挺》、《利比亚陷入血腥沼泽》、《卡扎菲:你的出路在何方?》《卡扎菲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利比亚:反对派腹背受敌》。通过以上话题的探讨,从利比亚战事的酝酿开始一直到战事的展开,全方位、客观、立体的展现给观众整个利比亚事态的发展,使观众对利比亚战局的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而这样的连续报道也培养了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与期待。

三、节目编排:良好的节奏感引人入胜

《时事盘点》在节目的编排上突出的特点是用节奏来调整总体节目的风格。节目所设的五个子板块全部由主持人将其串联起来,贯穿始终。“扫描”板块节奏较快,能够很快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热点”、“视点”、“人物”则属深度报道,节奏自然放慢,给予观众思考的余地。在“热点”与“视点”版块还有评论员的点评,更能通过主持人与评论员的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加深观众对节目的理解。“现场”版块由世界各地的特约记者发回电话报道,以现场报道的形势对新闻进行整理,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感,还原了新闻的本源。这种编排方式,使整个节目内容层次分明,节奏错落有致,增强了节目的立体感和受众的兴趣感。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例10

新闻事件进行解读(周日版为半个小时的一周新闻事件盘点)。从栏目的结构可以看出该栏目重点打造评论环节,评论是节目的表达手段,同时在《中国之声》这样一个总体策划常态化,以板块式的轮

播为表达方式的频道,评论也是《新闻晚高峰》的亮点所在。基于以上诸多因素,本文只针对周一至周六节目的评论部分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闻晚高峰》;广播评论;评论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2. 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2

一、关于广播评论节目

评论节目与新闻资讯节目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所传播的内容不仅是告诉受众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同时也要有通过解析这一新闻事件来阐述它会对社会及个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影响能为社

会带来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如果是正能量我们应该如何把它传承下去;如果是负能量,我们(上到政府下至百姓)应该如何抵制它,又该如何把它转化为正能量。而后者,只要做到把相关的信息内容是

什么告诉受众便足矣。所以说评论节目是一种有目的的新闻活动,它的基本要素应该包括信息含量和思想含量两个方面。

广播评论节目,在内容上满足以上要求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广播的线性传播方式,以及其唯一的传播手段――声音等限制性因素。所以主持人和观察员在对新闻事件进行解析及评论或是给予指向性建议

的时候,要考虑到自己所使用的语言是否符合广播传播的规律。

二、确定目标受众

确定一档广播栏目的目标受众,首先要了解四大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中广播的主体受众是哪些人。根据《当代广播有声语言的创新空间》一书对广播受众的总结来看,生活在农村的人,老

人以及“有车族”是广播这一大众传播媒介的受众主体。那么具体到《新闻晚高峰(后峰)》这档栏目时,从栏目名字以及其播出时间我们能够看出这一时段正是社会的“上班族”下班的时间,这部分

人也是“有车族”的主要群体,根据目前中国居民的工作和居住模式,以及交通状况,尤其是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每天上下班的早晚高峰同时也是城市拥堵的高峰期,“有车族”花在路上的时间基

本能够与《新闻晚高峰(后峰)》的播出时间吻合。所以这一档节目的主要受众群体为城市中的“有车族”。另外,根据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一种关于大众传播中受众行为的理论。该理

论认为,受传者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体,从而获得个人“满足”的过程。)各大高校学习新闻学、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在这档栏目中

学习到相关领域的知识,从各位权威观察员的见解中间接学习专业知识,因此大学生也会是这档栏目的主要目标受众群体。

三、选题与立论

新闻评论在具有新闻性的同时,要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所以一档广播评论节目在根据新闻的时效性来确定选题范围的同时还要针对自己的目标受众来缩小选题的范围,再根据这些选题的社会价值

来最终敲定具体某一期节目的选题。

《新闻晚高峰》以“新闻事中新闻人”为标语,可以看出栏目的讲述与解析是以人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关注的不仅是事件本身,更是新闻事件对其涉及的人有哪些利与弊的影响。

2012年10月29日《新闻晚高峰(后峰)》的选题有:

1、后续报道:郑州的祈福中华小区五证不全违规销售经适房;

2、24券网站停止运营休长假,用户担心预存款最后打了水漂,团购行业的问题和隐患该如何防范;

3、网民停用宽带遭遇高价赔偿调制解调器,电信用户质疑上网的“猫”到底值多少钱!

4、最美新闻人:为抢救车祸受伤者,30多名路人靠扛起了9吨重的公交车,危难时刻的真情感动着你我。

5、晚高峰新闻调查:清华大学的最新报告提出:查酒驾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些经劝说后仍然拒绝打开车窗车门进行检查的司机,执法部门必要的时候可破车窗查酒驾。

从新闻贴近性看,这一期每一则新闻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买房在目前的中国是一件大事,又是家家都要面对的小事儿!正在选房的,准备买房的人都会被这则新闻吸引。而社会的中坚力量(青

壮年,多为“有车族”)以及准中坚力量(大学生)都是房地产领域的潜在消费者。而团购在大学生以及年轻的上班一族当中相当受欢迎,24券也是中国团购起步较早的商家,之前在网民心中的地位颇

高,这样的选题很容易抓住听众的耳朵!对酒驾的相关处罚与 “有车族”的关联度就更是不言而喻了!每一期的“最美新闻人”都是正面新闻,与之前引起全国关注的小月月的不幸和那一时期人们对社

会冷暖的探讨相比较,这则新闻的一系列数字(1人受伤、30多名路人、9吨重的公交车)很容易引发新一轮的全民弘扬美德热!

而论点贵在“发现”。本期观察员曹保印在对“网民停用电信宽带遭遇高价赔偿调制解调器”进行评述的时候能够将之前两条新闻整合在一起,点出这三条新闻的共同之处:三个“不良商家”都是在做

一锤子买卖,用的都是生米做成熟饭这一招(43'10)。不知道是不是节目编导在选题是有意将这三个有共同点的选题放在一期节目,但从一个观众的角度来讲,如果观察员没有将这三个选题的这一

共性提炼出来,听众至少笔者本人不会想到这一点,广播线性传播的特点让听众在听节目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大部分是在接收信息与观点。观察员进行总结分析之后,从某一个角度来说它是

一个社会现象,不同领域的商家用着大同小异的手段为自己榨取最高利益!也许能够得到一时的高效益,但从长远来看这一锤子终会砸在自己的头上。24券就是一个例子!对那些准备或正在运用“聪明

”手段牟私利的人何尝不是一剂预防针!

但在发现问题时也不要过于“敏感”,在对第一条新闻“郑州祈福集团五证不全违规销售经适房”进行评论时,观察员认为记者报道中祈福集团董事长的话是“模棱两可”的,认为这位董事长在为自己

说的话找一条“后路”。如“不再催收可并不等于不再收……交不交由你,可是如果你要不交也许你要承担其他的一些后果……”(11'7)。之后又列举出一系列可能的后果,意思是这位董事长所说

的“不再催收”是在玩文字游戏。笔者个人认为这样的观点多少有些强词夺理,毕竟没有事实依据能证明他列举的那一些“可能”。这在一传播过程中,观察员其实就是各位听众的意见领袖,虽然没有

说肯定会是以下列举的种种情况,但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如果不交房款以下的种种列举就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每个人心里可能都会衡量一下董事长的话,但媒体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不要有太过明显的

倾向性。另外,节目中没有提到是否把已经交了房款的业主钱退还,记者采访的录音里没有提及,节目现场解析时也没有谈到,那收音机前的已付款的业主岂不是没有得到有效信息?

四、有声语言表达艺术

广播语言不同于文字语言,它的线性传播方式注定了它不能使用过于书面化的语言,受众没有时间去推敲它的深层含义,通俗易懂是它的基本要求。广播语言也没有电视语言那么多的副语言来辅助有声

语言进行传播,所以它要抓住听众的耳朵就必须善于艺术地进行表达。

在《新闻晚高峰》里以观察员的评述为主,栏目有多个观察员,2012年10月29日这一期的观察员是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资深媒体人曹保印。他的语言妙趣横生,能从小切口论证大道理,用大白话讲明

大道理。这样能够很好的提升节目的可听性。以10月29日的节目为例,新闻里提到的是五证不全违规建造经适房,针对五证不全进行解析时,用“五毒齐全”来回应(9'17)。两个“五”的一致,“

不全”与“齐全”的对立,这样的语言表达形象生动,能给听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有助于提升广播的传播效果。这一期节目另一个语言亮点在于观察员擅用比喻。对电信公司在用户停用宽带时双方发

生的争执与冲突一则新闻进行评论时,将用户与电信公司的关系比作一对恋人,“谈恋爱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一旦分手的时候可能就成仇人了!”(41'57)比喻恰当又形象,而且曹保印老师说话

的状态让人听起来很放松。不论事情多么重大,他都能很轻松的表达出来,同时形象生动的表述又能达到发人深醒效果!

为了使表达取得创新性、趣味性、简洁性,实效性等特殊效果,人们往往变异地使用字、词、句等语言要素,这使得语言中广泛存在着超常变异表达现象,导致产生了很多修辞意味浓厚的新表达形式。

同样是在“电信公司在用户停用宽带时双方发生的争执与冲突”的新闻事件当中,观察员点评电信公司行为时巧妙地把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古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替换为“中国电信

之意不在猫,在乎逼着用户使用他的宽带之间”。虽然听上去不像古诗词那样整齐有韵律,但是非常诙谐幽默地对电信进行了讽刺。

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其实在这样一档谈话式的评论栏目当中主要是在不同新闻事件之间担负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及对观察员的口误进行及时的更正。在10月29日的节目中,评论员将2010年9月口误说

成2012年9月,“我们这个新闻中这个猫,2012年9月开始用,到了今天10月,这个猫都已经两岁了”。主持人这时并没有打断观察员,只是及时将补了一句“2010年9月”(46'47)。这样即不会打断

观察员的思路,也即时纠正了错误信息。另外,根据栏目的自身的定位与结构,主持人不过多的参与点评是受听众欢迎的,毕竟听众还是想听观察员的解读,而且下意识的认为观察员的话要比主持人的

更具有权威性。如果主持人可以完全点评的任务,也就没有必要请栏目的特约观察员来到节目现场了。这一点雨亭做得很好。同时在需要他进行总结的时候也能适时的完全好自己的任务。栏目有与听众

通过微博进行互动的环节,主持人要在相关环节对听众的微博进行选择性地播报。雨亭能够很好的提炼微博内容,并且能够与观察员的解读相吻合。

在《新闻晚高峰》中,由于节目的结构不是吸引受众的主力,节目的感召力大部分来自于主持人及观察员的个人魅力以及两人在直播状态下配合的默契程度。他们的有声语言创作以及对节目中新闻事件

的态度观点和对新闻解析过后的意见与建议直接影响到整个栏目的命运!这一期主持人雨亭和观察员曹保印的配合能够完成广播传播与评论的任务,同时可听性很强,能够很好的抓住听众的耳朵!

本期节目总体上中规中矩,选题贴近群众,观察员语言风趣但不低俗,主持人驾驭节目能力强,角色把握适当,不抢话,也不会无话可说!整期节目很好的体现了新闻性,贴近性,可听性!

参考文献:

[1]仲富兰.广播评论――功能、选题与语言艺术[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