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5-12 06:01:23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例1

据说中国大陆的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或系所已多达八百多家,难免鱼龙混杂,故如何评判优劣,成为当务之急。前些日子上海一位同行好友与我见面,便提出了研发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排行榜的设想,我认为极有现实必要性。

大学排行榜是西方教育产业的通行做法,近来国内也有人引进了这种模式,对全国的大学进行非官方的排行。尽管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反对这种来自民间的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但客观上,各家高校还是非常重视这种排名的,而社会公众也需要这种评价体系以供报考择校时参考。

排行榜作为一个新闻炒作热点,首推胡润的财富榜。他的贡献在于让非官方的排名成为公众事件与舆论焦点,事实上,按照中国现行体制,是不可能有任何官方机构出面组织个人财富排名的,每年一度的富人榜成为一个评价标准,企业家也乐于参与其中,虽然依据与结论都非常可疑。这说明了任何行业都需要评价体系,哪怕是明显不科学或不准确的评价体系,也聊胜于无。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新闻教育阵营简单、高中低层次分明,而现在由于新办的新闻院系层出不穷,有些名牌大学新设了新闻传播学院,而其水平实力较之一些地方普通院校还不如,也有一些新办的新闻院系因为礼聘了专业高手办学,很快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并不为公众所知……。这些信息目前没有公开的渠道可以获得,对于学生来说,只能靠打听过来人与局内人,而这样显然会有很大的偶然性与主观性。

相对超然客观地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进行排名,只要指标与数据来源真实可靠,分析方法科学合理,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当功德无量。

应加大客观评价的比重

不必讳言,“人治”在现今社会仍广有市场,新闻传播专业并不例外。当评价体系的主导因素是某些官员的主观判断时,“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在很多单位依然是现实。在晋级与职称评定等环节,相当多的单位至今还在实行非量化考核方法,票决往往成为一种貌似民主的专权形式。而要根治这种弊端,就应加大客观评价的比重,也就是依靠外在客观指标来量化评价。

现在新闻教育界与学术界的评价体系,主要由教学、科研与著述任务等指标构成,比较简单明了。从真正的学术与理论高度出发,一个学者、出版著作的数量多少其实并不重要,然而,在质无从评判高低或者说有权做评价的人做不到公正无私的时候,量是惟一值得重视的标准。打分是最简单也最公平、最科学的方法,把相关因素量化指标进行考核评选。

在新闻业务层面,新闻工作或新闻作品的好坏,是需要有评价体系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各种新闻奖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是重要的导航标准,遗憾的是,由于有些地方有些部门把新闻奖变成一种行政权力而非专业评价体系,代表的是官方机构的价值观与专业标准,其结果便是近年来得奖作者、作品与新闻传播工作中最有影响、最受欢迎的从业人员、稿件成为两股道上跑的车,各行其是,基本上不交叉。一些在全国都极有影响的著名评论员、大牌记者或撰稿人、摄影师,有的甚至成为专业标志性人物,如新闻摄影师唐师曾,却无缘大奖。而很多获得大奖的新闻工作者,不仅公众几乎闻所未闻,就连新闻界同行也往往从未听说也未曾看过其作品!

造成这种怪现状的原因,就是在推荐送评新闻奖的过程中,各单位都采取的是领导拍板,而且选择依据主要是个人主观印象或偏好,基本不考虑传播效果、转载率等影响力因素。

专业头衔职务空壳化

在正常情况下,专业头衔职务应当是业内对同行的实力水平进行推测了解的最可靠的依据。如教授、博士,在欧美国家就意味着知识修养与专业造诣。然而,在中国大陆近年来盛行假冒伪劣之风,从商品开始,凡事都可以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劣币淘汰良币其势汹汹,专业头衔职务也是如此,假的甚至比真的还气势,特别是最近几年,假的比真的还多。既有地地道道的冒牌货,如学历造假或资格造假,最近法国爆出中国学生买文凭丑闻决非个别偶然现象;又有货真价实的、合法正式办到的假学历、假文凭,如中南某大学的博士不乏在职获得的,人可以在北京全职在岗,三年功夫就戴上了博士帽,价钱也不贵,八万元而已,多少有点权力就不难找到报销的机会。在职务职称上,论资排辈与靠关系提拔,导致出现新任命的副处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竟然仅为中专或大专学历,而新评的高级编辑也只有大专学历。社会发展进步到了21世纪,还会出现没受过高等教育的新闻专业工作者自学成材乃至超越了同一单位大有人在的本科甚至研究生毕业的同龄人这种情况,真是对教育事业、对新闻事业的莫大讽刺!诚然,确有能力和实绩而破学历破资历的破格另当别论。

西方社会不把新闻传播工作列为用职称来评定专业水平与地位的行业,与大学、医院完全不同。实事求是地讲,这或许更符合新闻传播业规律。

职称成为官本位的辅助手段,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新闻单位开始评聘职称开始,这一关系到从业人员切身利益的专业评价体系,就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弊端,愈演愈烈。职称评聘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已受到很多有识之士的质疑,而且评职称缺少复议或申诉机制,更没有类似于驾照年检的考核机制,成为一种终身制的待遇。职称成了有权位者必然拥有的职业荣誉头衔,而某些在职务与级别上无法安排的人,便以职称予以补偿。这岂非一种怪象乱象?

专业环境污染严重

当某些不是靠资格、条件与实力而是靠关系拥有专业头衔职务的人多起来之后,他们并不只是单纯地享受到本来不配得到的待遇,而是进一步污染恶化了专业环境。

由于新学科高速发展,拔苗助长,催生了一整批博导教授,流风所及,新闻传播专业如今很难凭一个从业人员的外在职务或职称评判其能力,常常是正高级职称不高于副高级职称,甚至不高于连评职称资格都没有的从业人员。

我很反感某些不学无术的同行把“学界”挂在嘴上。严肃的新闻传播学者对中国新闻传播学术的贫困早有共识。依我之见,目前优秀的新闻传播学者凤毛麟角,还远构不成一个新闻传播学界。

至今为止,全国范围内新闻传播专业能称职地开设硕士研究生层次课程的教授大概超不过十位,而事实上居然已经有了上百位博导!不言而喻只有误人子弟。所以有人说,现在新闻专业的博士并不比本科生水平高多少。

新闻传播处在变革时代,日新月异,不注意更新知识与时俱进,即使是专家权威也有落伍之虞。在行业进步之后,靠吃老本得到学术教育界名位的人,抱残守阙,还端着权威的架子放不下来,就让学生们非议甚至蔑视了。

新闻传播专业有理论有思想的学者太少,炒冷饭的太多,说似是而非、冠冕堂皇的废话的太多,徒有虚名虚位。赵泓先生在出版社工作时,告诉我他正在编某人的书要出版,因为其专业头衔职务无懈可击,当时我很不以为然地发问:“连这种人的书你也出?”事过五六年,他承认我当时的评价是正确的――那真的是一本垃圾。

课题经费科研基金错位浪费

作为对新闻传播专业的鼓励与资助,国家设立了各种课题与基金项目。从学科建设与扶助理论研究的角度看,当然有必要也有效果。在历史新闻学、传播学或新闻理论等相对务虚的领域,还是有一定成果的。而在应用学科领域,不论是部级课题还是省部级或校级课题,所付出的资金几乎完全是浪费掉了,这些年出版了数以百计鲜有读者、鲜有任何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所谓成果。课题成为知识垃圾制造的一个渠道。

如果梳理或回归盘点一下近年来应用新闻学方面的课题项目,不难发现一个共同之处,那便是这些成果根本没有投入实践,全是空对空的形式主义。即使是部级课题成果,无论是广播、电视、网络还是报纸、杂志、出版方面的,哪家单位的哪些业务工作曾经受益于已经结题的车载斗量的所谓成果?事实上,这些名义上是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网络工作寻找对策或出路、研究问题与规律的课题,几乎没有从业人员会读,更没有从业人员参考或应用。某些课题项目其实已沦为打着学术研究幌子瓜分国家钱财的游戏,反正只要形式上符合规范,技术上正确,就可以交卷,事后又无须检验,也无考核程序。

国家基金与课题项目是对学科的很高层次的专业评价,至今总量并不多,好钢应用在刀刃上,一定不能再坐视浪费。从效果出发,有限的资金在使用时应当改革方法,应当改为奖励成果而不是申请立项后就拨经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不需要大宗的技术设备等硬件购置,一个课题几十万元或十几万元,基本上都是变相的收入津贴。以奖代课题经费,奖励蛋而不是奖励鸡,有些鸡占着窝不下蛋,但因为占着窝,便有申请课题的资格与机会;与此相反,有些能生蛋的鸡却没有机会吃到官粮。长此以往,显然不利于新闻传播学术的真正繁荣和发展。■

曹鹏博士现任经济日报研究部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河北大学媒介经济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校兼职教授,著有《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中国媒介前沿》、《闲闲堂茶话》、《大师谈艺录》(一、二)、《传媒市场创意策划实务》、《把脉中国传媒》、《黄苗子说黄苗子》、《许鸿宾说许鸿宾》等专著十余种,亲手创办与参与创办或改造多家报刊,是若干媒介机构的咨询顾问。作者长期致力于媒介经济与市场研究,欢迎同行联系交流。

电话:013901034346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例2

如果我们把报刊大体上分为党报(如《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市民报(包括晨报、都市报、晚报类报纸,如《新民晚报》、《新闻晨报》)、专业报(如《经济观察报》)、文摘报、周报周刊(如《南方周末》、《新民周刊》)、月刊和其他报刊这样七个大类,那么,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上海新闻从业者平时最经常阅读的三份报刊,第一接触的以市民报的阅读率为最高,其次是党报和周报周刊;在第二接触的报刊中,市民报的阅读率仍然为最高,其次为周报周刊,党报到了第三位;第三接触的报刊中,周报周刊成为阅读率最高的报刊,其次为市民报和党报。从整个报刊的分布来看,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的报刊中,党报、市民报和周报周刊的阅读率占全部报刊的90%左右,第三接触的报刊中,这三类报刊的阅读率相对于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总体上有所下降,只占75%左右,其中党报的阅读率降幅最多,而周报周刊的阅读率则有所上升;其他各种类型的报刊,阅读率也有所增加(见表1-1)。

【表1-1】:请列举您最常阅读的三份报刊

党报

市民报 专业报 周报周刊 文摘报

月刊

其他 第一接触 30.40% 40.70% 3.10% 18.90% 4.60% 0.80% 1.60% 第二接触 18.40% 34.80% 6.40% 27.10% 5.60% 2.40% 2.40% 第三接触 15.60% 25.10% 8.10% 32.00% 9.20% 8.10% 1.90%

如果将从业者接触的三份报刊综合起来加以考察,各种报刊所占的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市民报(33.75%)、周报周刊(26.82%)和党报(21.67%),这三类报刊占全部报刊阅读率的比例超过80%。

【表1-2】:最常阅读的三份报刊的总和  党报

市民报 专业报 周报周刊 文摘报 月刊

其他 21.67% 33.75% 5.77% 26.82% 6.39% 3.64% 1.96%

调查显示,上海新闻从业者每周花费在报刊阅读上的时间,在6个小时以上,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将近一个小时的读报时间,其中花费在第一接触报刊上面的时间最多,平均每天阅读超过25分钟(见表1-3)。 【表1-3】:您常看的每一种报刊每周阅读的时间(分钟)

第一接触 第二接触 第三接触 每周所花费的阅读时间 161

115

102

不同类别的报刊所花费上海新闻从业者的阅读时间存在着差别,如果将报刊的出版周期等因素考虑在内的话,专业报刊以及周报周刊的阅读时间最长,每期平均阅读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而党报和市民报的阅读时间在20~30分钟之间(见表1-4)。 【表1-4】:您常看的每一种报刊每周阅读的时间(分钟)

党报 市民报 专业报 周报周刊 文摘报 月刊 其他 第一接触 181

187

220

76

109   53  178 第二接触 132

147

125

66

103

128  117 第三接触 123

133

106

68

102

96

81

不同媒体的新闻从业者每周花费在阅读报刊上的时间,以电视从业者为最多,最经常阅读的三份报刊总计415分钟,其次为报纸从业者,每周三份最经常阅读的报刊花费时间总计366分钟,再次是广播从业者,共花费390分钟。

如果将年龄、学历、从业年限、职称、职务等有关因素引入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上海新闻从业者花费在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报刊上的阅读时间,同年龄、从业年限、职称和职务因素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年龄越大、从业年限越长、职称和职务越高的从业者,对于他们选择的经常阅读的第一和第二接触报刊,每周花费的阅读时间就越长(见表1-5)。 【表1-5】:年龄、从业年限、职称、职务和每周阅读报刊时间的相关关系

第一接触

第二接触 年龄

0.270**

0.281**

367

346 从业年限

0.241**

0.237**

367

346 职称

0.175**

0.149*

0.001

0.005

368

347 职务

0.123*

0.021

352

二、广播电视新闻接触行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上海新闻从业者每周收看电视新闻的天数接近6天,也就是说基本上每天收看电视新闻;而收听广播新闻的天数则稍少一些。在不同媒体的新闻从业者之间,对于电视新闻的收看率并没有太明显的差别,而对于广播新闻的收听率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广播新闻从业者的收听率最高(见表2-1)。 【表2-1】:您平时每周有几天收看电视新闻和收听广播新闻

总体 报纸 电视 广播 每周收看电视新闻天数 5.69 5.64 5.88 5.67 每周收听广播新闻天数 4.48 4.32 4.23 5.49

在各种不同的广播电视媒体中,上海新闻从业者接触较为频繁的依次为本地的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以及本地电台。对于境外广电媒体的接触率普遍较低,其中只有凤凰卫视接近3,也就是一般或有时收看的水平。在调查以前我们曾预计由于声画传播的特点,上海新闻从业者对如CNN、BBC这样的境外广电媒体的接触率应该会较境外报刊为高,因此特意在问卷中将境外报刊列入其中作为参照,但调查结果显示非常接近,都在偶尔接触的程度。在不同媒体的新闻从业者之间,电视新闻从业者对于内地广电媒体的接触率最低,但对于境外广电媒体的接触率略高;而广播新闻从业者对于内地广电媒体的接触率稍高(见表2-2)。 【表2-2】:广电媒体及境外报刊接触情况

总体 报纸 电视 广播 本地电视台

4.43 4.37 4.07 4.6 中央电视台

4.08 4.17 3.68 4.23 本地电台

3.23 3.16 2.89 4.28 凤凰卫视

2.79 2.82 2.86 2.4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2.21 2.22 2.03 2.51 美国CNN

2.06 2.06 2.27 1.57 境外报刊

1.96 2.08 1.77 1.43 英国BBC

1.82 1.81 2

1.49 (1表示从未收听、收看或阅读,5表示经常收听、收看或阅读)

不同专业背景的新闻从业者当中,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对于国外媒体的接触程度要稍高于非新闻专业的从业者,而对于国内广电媒体(包括凤凰卫视)的接触率则要稍微低一些。 【表2-3】:不同专业背景广电节目和境外报刊接触情况

新闻专业 非新闻专业 本地电视台

4.29

4.43 中央电视台

4.02

4.14 本地电台

3.19

3.27 凤凰卫视

2.72

2.85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2.21

2.2 美国 CNN

2.12

2.01 境外报刊

2.02

1.93 英国 BBC

1.91

1.75 (1表示从未收听、收看或阅读,5表示经常收听、收看或阅读)

如果将年龄、学历、从业年限、职称职务等因素引入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年龄越大、职称和职务越高的新闻从业者,对于内地广电媒体的接触程度就越高,而对于国外媒体的接触程度就越低;学历越高的从业者,则正好相反,对于内地广电媒体的接触程度越低,对国外广电媒体的接触程度越高。凤凰卫视作为境外华语电视频道,其接触率与上述各种因素均没有相关关系。

三、网络接触行为

不容忽视的是,新兴网络媒体的出现,已经为上海新闻从业者带来了观念和媒介接触行为方面的影响。多数新闻从业者经常浏览内地的网站,也可以熟练使用因特网进行新闻采编工作。其中广播电台的新闻从业者无论对于浏览内地和境外网站,还是运用因特网作为采编工具以及多媒体的工作环境,其认同度都比其他媒体从业者要稍高。此外,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无论是浏览内地或境外网站还是对因特网和多媒体工作环境的适应程度,都较之非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要稍高一些。

【表3-1】:网络和多媒体使用情况

总体 报纸 电视 广播 我经常浏览内地网站

4.04 3.97 4.18 4.2 我可以熟练地使用因特网进行新闻采编工作 3.75 3.68 3.91 3.95 我十分适应多媒体的新闻工作环境

3.72 3.65 3.87 3.9 我经常浏览境外(含港台)网站

3.53 3.46 3.67 3.77 (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 【表3-2】:不同专业背景网络和多媒体使用情况

新闻专业 非新闻专业 1 我经常浏览内地网站

4.14

3.96 2 我十分适应多媒体工作环境

3.82

3.73 3 我可以熟练使用因特网

3.79

3.62 4 我经常浏览境外(含港台)网站 3.63

3.44 (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

如果将年龄、学历、从业年限、职称职务等因素引入进行相关分析,我们发现年龄、从业年限和职称与网络和多媒体使用明显呈负相关,年龄越大、从业年限越长、职称越高,对于网络和多媒体的使用与适应程度就越低;相反,学历则与网络和多媒体使用呈正相关,学历越高,对网络和多媒体的使用与适应程度也越高。在进行了偏相关分析后发现,从业者对网络和多媒体的使用与适应程度,主要受年龄和从业年限两个因素影响,年龄越大、从业年限越长,对网络和多媒体的使用和适应程度就越低。

在新闻从业者广泛使用因特网的同时,他们对于网络媒体在新闻工作中作用的评价也是比较积极和正面的,大多数从业者认为因特网为新闻工作带来更为开放的空间,也基本同意由于网络媒体的出现,新闻工作的竞争压力有所提高。但对于商业网站的可信度有些心存疑虑,相反,对于那些由传统新闻媒体办的新闻网站,从业者对其可信度的认同要高一些。与网络使用的情形相仿,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较之非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更认同因特网为新闻工作带来更开放的空间,但显然非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却较多地感受到因为网络媒体出现而带来的工作压力。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无论是对传统媒介自办的新闻网站还是对商业网络公司办的新闻网站可信度的看法,都比新闻专业背景从业者要稍微高一点点。

在进行了各种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后发现,年龄、从业年限和职称与对因特网的正面评价呈负相关,年龄越大、从业年限越长、职称越高的从业者,越不认同因特网为新闻工作带来更开放的空间。

【表3-5】:对网络媒体的看法

总体 报纸 电视 广播 因特网为新闻工作带来更开放的空间

4.05 3.98 4.26 4.22 网络媒体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新闻工作的竞争压力 3.78 3.75 2.79 3.98 传统媒介自办的新闻网站可信度很高

3.34 3.31 3.28 3.99 商业性的网络公司办的新闻网站可信度很高

2.68 2.63 2.74 2.93 (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中立,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 【表3-6】:以下是一些有关网络的描述的评价,您是否同意

新闻专业 非新闻专业 1 因特网为新闻工作带来更开放的空间

4.08

4.03 2 网络媒体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新闻工作的竞争压力

3.78

3.8 3 传统媒介自办的新闻网站可信度很高

3.32

3.3 4 商业性的网络公司办的新闻网站可信度很高

2.71

2.68 (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中立,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

四、新闻理论与业务类媒介的接触行为

新闻理论与业务类的媒介,是新闻从业者提升自己的理论与业务水平的一个途径,也是业内沟通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新闻从业者可以建立起一个虚拟的行为社区,在其中对新闻专业理念及其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并最终达成职业理念共识。在调查中,我们把相关的这类媒体分为三大类,一是新闻理论类期刊如《新闻大学》、《现代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等,二是新闻实务类期刊如《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记者》、《电视研究》等,三是新闻业界网站如中华传媒网、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传媒观察等。调查发现,上海新闻从业者对于新闻理论类期刊、新闻实务期刊以及业界网站的接触情况不容乐观,均在偶尔接触的水平上下,其中新闻实务期刊的接触情况总的来说相对稍好一些。在不同媒体从业者之间,广播新闻从业者对上述三类媒介的接触稍多一些,而报纸新闻从业者对新闻实务期刊相对较为重视,电视媒体从业者相对略微重视新闻理论类期刊。 【表4-1】:专业杂志和网站接触情况

总体 报纸 电视 广播 新闻理论期刊 2.16 2.03 2.45 2.54 新闻实务期刊 2.71 2.77 2.42 2.74 新闻业界网站 2.28 2.31 2.11 2.36 (1表示从未阅读或使用,5表示经常阅读或使用)

在这类媒介使用上,不同专业背景的从业者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别,新闻专业的从业者对于新闻理论类期刊、新闻实务期刊和新闻业界网站的接触率并不高于新闻专业的从业者,相反还要稍低一点。 【表4-2】:不同专业背景对专业杂志和网站的接触情况

新闻专业 非新闻专业 新闻理论期刊

2.14

2.17 新闻实务期刊

2.67

2.75 新闻业界网站

2.24

2.29 (1表示从未阅读或使用,5表示经常阅读或使用)

将年龄、学历、从业年限、职称、职务等因素引入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接触新闻实务期刊的频度同这些因素有显著的相关。年龄越大、从业年限越长、职称职务越高的新闻从业者,对于新闻实务期刊的接触率越高。 【表4-3】:年龄、从业年限、职称、职务同新闻实务期刊接触率的相关关系

年龄

从业年限

职称

职务 接触新闻业务杂志频度 0.280** 0.267** 0.248** 0.164**

389

388

393

376

结论与分析

从上海新闻从业者的媒介接触和使用行为看,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已经开始呈现创造出新闻采编的新的工作环境,体现出其影响力;从业者对于传统媒介自办的新闻网站的可信度的认同要高于商业网络公司的新闻网站;尤其是年轻的新闻从业者,对网络使用和适应程度都比较高,对其积极影响也持肯定的态度。

但是,在传统媒介接触方面,《人民日报》、《解放日报》这些党报在上海新闻从业者当中的影响力要低于如《新闻晨报》、《新民晚报》这样的市民报纸,也低于其他新闻类的周报周刊,这种情况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在“媒介间的议程设置”过程中,媒介学者发现,其议程的影响力一般是从高品质的主流媒介流向其他媒介,比如在美国新闻界某次报道总统竞选时,其他媒介记者往往会先看《纽约时报》记者如何写稿,就知道自己的报道应该强调什么。②党报在上海新闻从业者的媒介接触中并没有占据重要的位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党报作为大报,不仅难以在媒介间的议程设置中起到应有的影响作用,而且也在丧失其高品质主流报纸应有的社会地位。

在新闻从业者的广播电视新闻接触行为中,境外广电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并不如预想的那么大,广播的影响力也不像一般想象的那么小,至少新闻从业者收听本地电台新闻的程度总体上还是超过了一般收听的水平。但是越年轻、学历越高的从业者,对境外广电新闻媒体的接触程度就越高,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这种状况意味着在年轻的、高学历的从业者报道新闻时,其议程框架和新闻价值判断有可能会比年长的、工作年限长的、职称高的从业者更容易受到境外媒体议程框架的影响。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例3

中国新闻教育的发展和中国社会转型与中国媒体改革具有相近的脉络。一方面,政治思想和宣传导向、文史哲基础和新闻专业理论与采写编评等实务训练,始终是目前中国新闻教育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媒体改革的推进和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各类高等院校新闻专业快速崛起的同时,新闻学科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调整和变化。但是,在传媒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新闻教育是否能够满足中国媒体现实发展的需要,是否对提升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素养起到重要作用,是一个急需探讨的问题。

一、对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看法

在调查样本中,超过一半的从业者在报考大学以前(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就已经萌生了将来从事新闻工作的想法,其中广播媒体的从业人员最为明显,达到了63.5%。在问卷所列出的各个阶段中,“高中阶段”是从业人员产生从事新闻工作想法的最重要阶段(26.00%);其次是在“就业之后”(24.60%)以及“报考大学时”(20.20%)(参见【表1-1】)。 【表1-1】新闻从业人员何时产生从事新闻工作的想法

总体样本 报纸 电视

广播 上小学时

11.30 12.50 10.30  4.90 上初中时

13.70 11.50 14.10 29.30 上高中时

26.00 25.00 28.20 29.30 考大学时

20.20 21.30 19.20 14.60 就业以后

24.60 25.70 24.40 17.10 其他

4.10  4.10  3.80  4.90 加权平均数* 3.34  3.38  3.35  3.1 (*加权平均数按照“上小学时”为1,直到“就业以后”为5,并将其他作为缺省。)

如果将这一情况根据不同的专业学科背景进行交叉分析,调查发现,接受过正规新闻教育的从业人员中,萌生从事新闻工作的想法最重要时期为“上高中时”和“报考大学时”,而未接受过正规新闻教育的从业人员,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在参加工作之前尚没有从事新闻工作的想法,而在其他的四个阶段产生从事新闻工作的想法的人数大都在15%左右,比较接近。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新闻从业人员对于新闻工作的向往更多的是产生在就读大学以前,这种向往往往会影响到他们报考大学时的专业选择。换言之,大多数从业者之所以接受正规的新闻教育,乃是因为他们抱有投身新闻业的志向。而那些在就业以后才产生从事新闻工作的想法的从业者,则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新闻教育。

二、职业伦理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的形成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个体的新闻从业者自身基于对新闻业角色和社会功能认知的道德和伦理准则,其二是包括新闻教育和行业典范在内的其他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中,新闻从业者认为对于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观形成有最大影响的三个因素是“交往过的老新闻工作者”(3.71)、“家庭成长的环境”(3.70)和“专业领导如编辑、制片人”(3.48);其次是“同事同行”(3.47)、“西方著名新闻工作者”(3.26)、“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3.25);而不同学习阶段的老师包括大学新闻专业的老师,对于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观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小(见表【2-1】)。 【表2-1】对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和伦理观形成影响的因素

总体样本 报纸 电视 广播 交往过的老新闻工作者

3.71

3.67 3.82 3.75 家庭成长的环境

3.7

3.65 3.91 3.68 专业领导如编辑/制片人

3.48

3.47 3.61 3.31 同事和同行

3.47

3.48 3.53 3.26 西方著名新闻工作者

3.26

3.26 3.33 3.13 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

3.25

3.29 3.16 3.17 大学新闻专业老师

2.88

2.84 2.99 2.97 大学非专业老师

2.66

2.63 2.91 2.41 中学老师

2.46

2.47 2.49 2.33 (1表示影响很小,5表示影响很大)

在不同专业背景的新闻从业者之间,影响其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观的因素存在一定差别。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认为最大的影响因素为“家庭成长的环境”,其次是“交往过的老新闻工作者”和“西方著名新闻工作者”;而其他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认为最有影响的三个因素是“交往过的老新闻工作者”、“家庭成长的环境”以及“专业领导”。但应该注意到,从整体上看,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对“西方著名新闻工作者”的影响力的评价排序,要远高于非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参见【表2-2】)。

【表2-2】不同专业背景的影响因素

新闻专业

非新闻专业 1 家庭成长的环境

3.83 交往过的老新闻工作者 3.82 2 交往过的老新闻工作者 3.59 家庭环境

3.62 3 西方著名新闻工作者

3.46 专业领导

3.51 4 专业领导

3.45 同事同行

3.49 5 同事同行

3.44 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

3.22 6 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

3.29 西方著名新闻工作者

3.10 7 大学新闻专业老师

3.27 大学非新闻专业老师

2.75 8 大学非新闻专业老师

2.54 中学老师

2.49 9 中学老师

2.44 大学新闻专业老师

2.46 (1表示影响很小,5表示影响很大)

三、对新闻教育和新闻实践必要性的看法

对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是否必须经过大学新闻专业的学习和训练这个问题,有71.7%的新闻从业者认为没有必要。在不同的媒体之间,存在着细小的差别,电视媒体的新闻从业者对于新闻专业教育的认可程度稍高于其他媒体从业者。而在不同专业背景之间,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要比非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对于新闻教育所提供的专业学习和训练的认可程度要高一些(参见【表3-1】、【表3-2】)。 【表3-1】优秀新闻工作者是否必须接受大学新闻教育

总体

报纸 电视

广播 需要接受大学新闻教育的专业训练 28.30 28.20 30.30 25.00 【表3-2】不同专业背景对“大学新闻教育”的看法

新闻专业背景 非新闻专业背景 需要接受大学新闻教育的专业训练

34.90

22.20

而对于成为一名称职的新闻工作者所需要的专业实践的长短,有42.5%的新闻从业者认为只要有两年以下的专业实践即可,只有将近10%的从业者认为需要5年以上的专业实践方可。在不同的媒体之间,电视媒体的从业者相对于其他媒体,认为需要更长时间的专业实践才有可能成为一名称职的新闻工作者。 【表3-3】需要多长时间的新闻业务实践?

总体

报纸 电视

广播 三个月

2.70  2.00  1.30  0.00 半年

12.30 12.60  6.70 10.00 一年

27.50 31.20 26.70 30.00 两年

28.20 26.60 29.30 32.50 三到五年

19.90 20.10 24.00 20.00 五年以上

9.60  7.50 12.00  7.50 加权平均数* 3.79  3.72  4.04  3.85 (*:“三个月”为1,…“五年以上”为6,下同)

在新闻专业背景和非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之间,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并没有显著差别。总的说来,相对于非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而言,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认为成为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所需要的专业实践时间要稍微长一些。

而在回答成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是否必须接受新闻专业教育时,想法截然不同的从业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没有太大的区别。认为成为优秀新闻工作者必须接受大学新闻教育的从业者,对于专业实践长短的评价,只比那些认为不需要接受大学新闻教育的从业者稍微长一点。

对于“至少需要多长时间的新闻业务实践”这个问题,同年龄、学历、从业年限以及职称职务等因素做相关分析之后发现,年龄越大、职称越高的从业者,认为成为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需要更长时间的新闻业务实践;而学历越高的从业者,则相对认为新闻业务实践的时间就越短。

四、对新闻教育中知识和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评价

总体上,新闻从业者认为,新闻教育所涉及的各方面知识和能力训练,对于从事新闻工作和培养理想中的新闻工作者还是比较重要的。相对来说,新闻从业者认为在新闻教育中最应该培养和训练的依次为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其次是掌握广博的知识以及把握宣传导向的能力;再次则是新闻采写编评等专业技能以及文史哲基础,同时新闻教育还需要让从业者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此外,也应该掌握新闻之外某领域的专门知识。相对而言,比较不被看重的包括电脑技能、新闻职业伦理和新闻理论(参见【表4-1】)。 【表4-1】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性看法

总体 报纸 电视 广播 分析问题能力

4.59 4.55 4.63 4.78 语言表达水平

4.44 4.37 4.68 4.51 广博的知识

4.35 4.31 4.49 4.45 把握宣传导向的能力

4.13 4.1  4.2  4.18 采写编评等专业技能

4.05 3.99 4.18 4.15 文史哲基础

4.02 4.01 3.99 4.2 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4

4.03 3.84 4.08 新闻之外某领域专门知识 3.88 3.86 3.83 4.1 电脑技能

3.53 3.5  3.46 3.88 新闻职业伦理

3.5  3.5  3.41 3.63 新闻理论

3.13 3.1  2.99 3.59 (1表示不怎么重要,5表示极为重要)

在不同媒体从业者之间,对于上述各个方面知识和能力重要程度的认知没有太多的不同。较为明显的是电视从业者认为语言表达水平是最应该培养的能力,其次才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同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有关。而广播媒体的从业者总体上对于上述各个方面知识和能力重要性的评价要高于其他两类媒体的从业者。

在不同专业背景的从业者之间,对上述各个方面知识和能力重要性的排序基本一致,稍有差别的是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对采写编评等专业技能重要性的排序比非新闻专业背景从业者要高一点,而对新闻职业伦理重要性的排序却低一点。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例4

今天,之所以参加演讲,一方面表明我对这次改革工作的拥护和信任;另一方面,通过这次演讲,锻炼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有限才华。我相信,通过这次竞聘活动我们会对自己有一个更全新的认识,有利于今后的工作。我今天竞聘的是编辑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首先介绍自己的简历。

我,叫**,19**年出生,1983年参加工作,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6年从事播音工作,1990年通过考试调入**市广电局,17年来,一直从事采编播工作,先后担任过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编辑等工作。1999年获编辑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现任****主任。

我之所以竞聘编辑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我认为我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具有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爱岗敬业的精神。

我衷爱所从事的新闻工作,对工作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从事广电工作以来,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从事哪项工作,都力求把工作做好、做实,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大家的认可。

二是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工作技能。

从事广播电视工作以来,从播音员做起,踏踏踏实实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多年来虚心向老同志学习新闻专业知识,先后多次到省、州台进行业务培训,在10多年的工作中边学习,边实践,不但磨练了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目前,不仅在播音岗位游刃有余,对采访、撰稿编辑等工作也应对自如,同进还能熟练的进行非线性编辑制作,做到了采、编、播、制作于一身,多次成功完成了重大会议、重大节目的播音、采访、编辑、策划工作。主持和开展了社教部的各项工作,按时完成了各项宣传报道任务,特别是2001年,我接受了开办《****》节目,我经过认真的思考,把节目定位在面向农民,服务三农上,创作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服务群众的农业科技节目。在节目播出六年中,先后为农民朋友创作了100多期农业科技节目,深受农民的喜爱。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之所以参加演讲,一方面表明我对这次改革工作的拥护和信任;另一方面,通过这次演讲,锻炼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有限才华。我相信,通过这次竞聘活动我们会对自己有一个更全新的认识,有利于今后的工作。我今天竞聘的是编辑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首先介绍自己的简历。

我,叫**,19**年出生,1983年参加工作,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6年从事播音工作,1990年通过考试调入**市广电局,17年来,一直从事采编播工作,先后担任过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编辑等工作。1999年获编辑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现任****主任。

我之所以竞聘编辑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我认为我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具有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爱岗敬业的精神。

我衷爱所从事的新闻工作,对工作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从事广电工作以来,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从事哪项工作,都力求把工作做好、做实,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大家的认可。

二是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工作技能。

从事广播电视工作以来,从播音员做起,踏踏踏实实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多年来虚心向老同志学习新闻专业知识,先后多次到省、州台进行业务培训,在10多年的工作中边学习,边实践,不但磨练了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目前,不仅在播音岗位游刃有余,对采访、撰稿编辑等工作也应对自如,同进还能熟练的进行非线性编辑制作,做到了采、编、播、制作于一身,多次成功完成了重大会议、重大节目的播音、采访、编辑、策划工作。主持和开展了社教部的各项工作,按时完成了各项宣传报道任务,特别是2001年,我接受了开办《****》节目,我经过认真的思考,把节目定位在面向农民,服务三农上,创作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服务群众的农业科技节目。在节目播出六年中,先后为农民朋友创作了100多期农业科技节目,深受农民的喜爱。

三具有从事新闻工作的敏锐性和判断能力,取得了较多的专业成果。

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以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自身努力,不但具备了政治的敏锐性和鉴别力,而且具备了从事新闻工作的敏感性,能够准确的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并进行认真的采访,深入的报道。有许多作品先后在省州获奖。2009年我撰写的论文《浅析电视***创作》,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发行的《***新论》一书中发表。2009年撰写的论文《浅谈*****精品》和《*****浅析》获第二届全国农业电视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并在《****影视》刊物和《中国****》一书上发表,2009年撰写的论文《精品***》和《主持人****》在省州听评会上获奖并在《****传媒研究》刊物上发表。并有幸参加了全国新农村建设电视节目采划会,得到专家的指点。

我选择今天的竞聘,一方面我觉得参与本身就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另一方面,我认为自己具备了中级专业职称的业务能力,目的就是无悔于最初的选择。给自己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潜在的能力,为新闻宣传工作多做一份贡献。

如果这次竞聘成功,我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综合素质。

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是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所以今后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不断的加强学习,用新知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增强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此,多次获得了局先进工作者。

二、发挥专业技能,努力创作精品,服务受众。

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是,是党和政府连接人民群众的纽带。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发挥专业特长,深入基层,进行有深度的采访和报道,多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反映社会生活现实,弘扬社会主旋律,鞭挞社会的丑恶现象。多创作、贴进生活、贴进群众、贴进实际的精品佳作,丰富我们的自办节目。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2-0041-06

The Rational Refle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Integration: What’s the Editor?

Wu Ping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430070)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trospect of the studies on editing in 2016, the reflection and elaboration have been made on edit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integration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is the edit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integration, the editors are those who have clear editing ideas, who have the spirit of creation and craftsman, who are the essential human resources in digital publication, who are the practitioners of publishing theories, who promote their own development through strengthening teaching practices and accumulating vivid cases, and who have created the history of publication.

[Key words] Media integration Rational reflection Editing Retrospect of the study

“互联网+”如火如荼地发展让传统出版业和出版业中的编辑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有线网、移动网络三网融合,出版业态多样化,电子出版方兴未艾,自出版直接登场。“有数据显示,在Kindle上排行前100名的畅销书中,有28种是作家以自出版模式出版的;排行前50名的图书中,也有11种采用自出版模式”[1],技术对传统出版行业进行了彻底革命。既然如此,还需要编辑吗?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到底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如果需要、存在合理,又该如何发挥好编辑的作用?过去的2016年让诸多出版人心存疑惑。

阅读不灭编辑就不会消失。《互联网环境下编辑的价值思考》[2]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这一观点,自出版无法取代传统出版和编辑的作用,且将更加凸显“好编辑”的价值。它否定了技术派所持的“传统出版没有未来,编辑终究要被技术和机器替代”的观点。其中提到的“好编辑”一词意蕴深远。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是什么?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编辑思想是编辑工作的明确指引,清晰而鲜明的意识、理念在出版物的生产过程、热菪问缴系募中体现即编辑思想。并非所有编辑都有编辑思想,有人在编辑岗位上工作一辈子,平庸无为,得过且过,理念浅薄,难得建树。但优秀、杰出的编辑一定是有编辑思想的人,为达到目标付出的智慧、心血与顽强精神凝聚于出版物中。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编辑思想研究被大家所重视,并成为2016年的热点之一。

的编辑实践活动多集中在他的青年时代,编辑思想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过去有零散文章对此予以关照,但明显缺乏系统性、专业性。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李文邦的《青年编辑实践与编辑思想研究(1918―1927)》[3]。作为编辑思想专题研究著作,它较之以往的论文更具系统性、深刻性与专业性。该书是对青年编辑思想的全面总结,具有史料积累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除此之外,《青年编辑思想模式及其现代价值研究》[4]系思想研究专项之“青年编辑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它从同志创办《湘江评论》《政治周刊》等编辑活动入手,概括其思想内涵,建构青年编辑思想模式,对现代编辑出版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具备鲜明编辑思想的人有许多共同特征,他们以及他们编辑的书籍都会让人久久记住。编辑中有一批这样的人。

创新是编辑出版业深入发展的源泉,如何策划出既有特色又具新意的作品,一直是编辑出版学界和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论叶圣陶编辑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以英语教辅书的创新性策划为例》[5]一文将叶圣陶先生的中小学教科书编辑理论与当前英语教辅书籍出版有机结合,弘扬了以叶圣陶为代表的老一辈编辑家崇尚质量的编辑理念,以编辑理论指导编辑实务,以案例诠释创新,以历史启示现实,起到了宣传优秀教辅图书、鼓励创新的作用。杨牧之曾在中华书局从事编辑工作长达二十年,对编辑艺术体会深刻,见解独到。“马克思主义是杨牧之编辑工作的指导思想,唯物辩证法贯穿于杨牧之编辑艺术的各个方面”[6]。杨牧之编辑艺术中的唯物辩证法为新形势下的编辑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吴颖是高校学报界的知名编辑,是“典型的学者型编辑”,创办学报有声有色,提倡编辑向“学者化”“杂家化”方向发展,为留住优质稿源,求真务实。虽然他在编辑研究方面少有长篇大论,但因其思想有见地、实务有创新,《韩山师范学院学报》以《吴颖的编辑理论与实践述论》[7]为题进行了传播,希望供媒介融合时代的年青编辑们“认真研究”“发扬光大”。《游苏宁30年编辑思想述评》[8]同样展示了其作为优秀编辑的思想魅力。林穗芳是大家公认的编辑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带头人,他的研究成果为编辑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2016年第3期《中国编辑》刊登了刘杲四年前为《林穗芳自选集》所作的序文,无疑是想借林穗芳思想理论的进一步传播之机,为媒介融合时代深化编辑学、出版学研究,优化编辑出版工作质量提供新动力。

编辑思想研究不限于现当代编辑家,还有名留史册的编辑家,他们是带给我们厚重历史的人,在媒介融合时代也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迪。

《魏晋南北朝编辑思想研究》[9]是编辑思想断代史总结。作者分析该时期编辑思想的社会基础,总结概括存在于总集别集、经书史书、佛教典籍及书目等各种类型出版物中的经世致用、垂训鉴戒、精剪别裁、以事分类、通融古今等多方面的编辑思想。史料丰富,条理清晰,有点有面,在收获编辑思想断代史研究重要成果的同时,展示了作者的文史功力。

戴震为乾嘉学派朴学大师,充任纂修官时曾亲手校订《仪礼集释》《大戴礼记》《水经注》等近二十部书籍,《清史稿》曰:“震为学精诚解辨,每立一义,初若创获,乃参考之,果不可易。”[10]戴震编校之功与其编辑思想密不可分。《戴震的编辑思想与实践述论》[11]一文将戴震“及物求理”“因物求则”的哲学思想与编辑实践相结合,赞扬他灵活调整、删削处理旧志体例的方法,推崇他重视校对、综合运用各种校勘方法保证书籍质量的举措。戴震为训诂者提供了推求本字的思路,为今人总结乾嘉学派书籍出版的编辑思想拓展了新径。

民国时期的出版业十分活跃,除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实力派出版机构的先锋引领作用外,各中小型书局对出版市场的充实作用也值得探讨。《在追随大势中找准势态:会文堂新记书局的出版特色和图书广告营销》[12]总结会文堂凝聚出版方向、明确设计理念、拓宽促销思路等方面的出版特色,为媒介融合变化中的编辑提供了学习启示的蓝本。

媒介融合是发展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解编辑之困惑从出版历史发展中可得其思想、析其优劣。上述研究证明,无论何时、无论何种社会状况,编辑都需要把握方向,认真思考,积极行动,以鲜明的编辑思想指导具体工作。

2 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是具有创新意识与工匠精神的人

在传播技术和媒介技术的推动下,媒介形态日益改变,原来的单一形态转换为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整合形态,这个变化使传统编辑难以适应,但变化的时代更加需要编辑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的人。创新意识是开放进取理念,工匠精神是专业技能素质。2016年的编辑学研究中不乏类似的讨论。

《媒介融合视域下编辑活动主体论》[13]一文认为,媒介融合带来编辑主体构成、地位、职责三方面的变化。主体,“从一体多元到立体多样”;地位,“从要素中介到组织中心”;职责,“从选择完善到聚合交易”。不同传统媒介线上线下的交互发展引领商业模式的改变,社会各行业正在“建构以数据库为基础的新的商业模式”,引发“大批以数据库运营为中心的新的编辑主体迅速崛起”,同时不断分化,媒介生成的枢纽性强化了“整合者”的地位,因而,应注重发挥编辑的“整合功能”和“交易功能”,强化创新意识,从精神力量转化为工作动力,正确面对和处理复杂多样的媒介关系,服务于出版。《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工作的哲学思考》[14]认为数字出版时代是推动编辑工作发展的动力,编辑工作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这个时代的编辑工作是凸显先进性的精神产品物化工作,凸显专业性的信息知识优化工作,凸显文化性的两个效益转化工作。同样,《哲学视阈下的青年编辑职业道德:从尊重与责任谈起》[15]从辨析编辑道德概念入手,引入哲学层面的尊重、责任理论,探讨了青年编辑的职业道德精神。

媒介融合现状不仅使图书编辑感同身受,期刊编辑亦然。《从大数据时代看现代期刊编辑意识形态的转变》[16]论述现代期刊传播途径与印刷形式的革新,分析时代对现代期刊编辑的挑战,编辑必须改变工作方式,提升综合素质。文章认为“编辑本体意识一般在审稿中体现,编辑统筹意识是体现本体意识的关键”,现代期刊编辑应注意导向性统筹组稿,发展创新思维,推进期刊数据化迈向正确的轨道。《互联网+在科技期刊办刊模式中的应用及问题分析》[17]根据自身办刊实践,总结在线投审稿系统、数字化校对工具、数字化出版的具体情况,对学会应用网站、微信等新媒体,发挥复合型网络编辑高级人才在科技期刊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目的是“实现科技期刊信息化管理和全自动办公”。这些是增强编辑创新意识、提高专业能力的一批研究成果的代表。

编辑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精神源于职业认同。《科技期刊编辑职业认同的理论研究现状》[18]一文,认为职业认同作为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在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不仅影响编辑的职业行为、编辑自身的成长,也事关编辑活动的开展和出版物的质量。文章查阅了2003―2015年间关于职业认同的29篇文章,认为现有研究大多是从专业、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的,对编辑职业认同关注得很少,对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认同现状调研、职业认同与编辑行为相关性的研究更是鲜有论及,缺少具体量化指标,期望能够构建一个科技期刊编辑职业认同的理论体系。《我国青年编辑职业认同研究》[19]认为职业认同是“编辑个体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一种积极和肯定的评价,是对编辑职业基本性质、职业价值、职业规范、职业群体等要素的认可程度”。《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实践》[20]提出了青年编辑人才培养的原则、成长的途径与方法,确保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当编书匠其实不简单》[21],当编辑不容易,创新意识要在专业素养中体现,有工匠精神的编辑追求精益求精的完美,他们至少要有“敬畏文字的精神”、“继承和创新的精神”和“甘于平凡的奉献精神”。

3 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是数字出版重要的人力资源

自从有了数字出版,出版物更加生动和丰富,但从业者却呈现出“有职务无职称”的“无政府”状态。被称之为数字出版主任、数字出版分社社长的出版人在职称序列中找不到相应的位置,或者只有出版编辑、副高级编辑的头衔。这种职务与职称不匹配或者不完全匹配的情况终于在数字编辑职称确立后被终止。数字编辑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推动媒介融合的重要人力资源。

2016年初,《北京市新闻系列(数字编辑)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出台,正式启动了数字新闻、数字出版、数字视听等编辑专业领域职称评价工作。半年内,北京市分别完成了首次数字编辑初级(助理级)、中级、副高、正高职称的评审工作,组织了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它“极大地提高了数字出版从业者的积极性,增强了从业者的信心,有利于整个数字出版行业健康、快速、科学地发展,也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和政策保障”[22]。《我国数字辑职业化历程回顾与价值分析》一文介绍了数字编辑职称制度从无到有、从一个整体到九个细分方向的相关内容。数字编辑职称首创“三横三纵”体系:“三横”指数字新闻、数字出版和数字视听,三领域构成数字传播产业的主体和核心;“三纵”指内容、技术、运维,贯穿数字传播产业链的全部环节。“三横三纵”职称体系首次梳理和概括了我国数字传播产业的主体和产业链,从业者的具体构成和业务环节由此也得到官方的认可。

数字编辑职称序列为:初级编辑、中级编辑、副高(主任编辑)、正高(高级编辑)。与传统编辑职称序列比较,数字编辑职称没有沿用编审、副编审的称谓。副高系列以“主任编辑”命名,命名初衷虽然无法知晓,但一定含有“对数字出版负责人多年来辛勤工作官方认可”的意义。数字编辑的职业化是“数字出版从业者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23],它既明确了数字出版部门主任、内容编辑、技术编辑、运维编辑等的职务属性和内容,也以法定化、公开性的政策文件确认了数字出版从业者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数字出版编辑发展先后经历了兼职、部门主任或分社社长、公司高管、高管后四个阶段,此四个阶段也是数字出版发展模式的反映。北京市数字编辑职称辅导教材第一次较为全面地概括和阐述了近年来数字新闻、数字出版和数字视听领域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考评结合”的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方式,既重视助理编辑、中级编辑的数字传播能力与知识结构,又强调副高、正高级数字编辑应有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前瞻性业务把控能力。相信该篇文章会引起诸多数字编辑和数字编辑研究者的兴趣。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社从单一出版领域向综合领域发展,逐渐建立了面向不同学科、领域的选题策划部门。新部门的产生与发展,带来编辑、部门之间的一些不良、无序竞争。《论公平理论视角下的出版社编辑部门内部竞争》[24]认为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是出版社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它倡导依据公平理论,明确策划边界,避免领域重叠,建立健康、有序的竞争制度。

2016年的编辑学研究有许多关于出版理论与编辑实践关系的探讨。这是媒介融合背景下二者发展的必然要求与不二选择。

一直以来,编辑理论与编辑实践始终有一种若即若离的关联,当人们认为理论“不起作用”时,实际上是“它对编辑实践互联互通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关注不够”。《论编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调适》[25]明确了“编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应是以共生共荣为特征的互汲与互渗关系”。作者认为“编辑理论与实践间的深层内涵就在于它们的互汲与互渗关系”,明确提出“编辑理论依靠编辑实践生存”,“编辑理论只有汲入并融进编辑实践才有可能实现自身”,并指出“编辑理论与实践互汲的路径是自然配置和相互适应”,“互渗的有效方法”是“边缘渗入”。文章的实质是“在理性的编辑年代,要让编辑理论与编辑实践间的互渗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就须对二者保持适度的观照,对二者的任何偏见都是不妥的”。

近年来关于新闻编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取得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但仍然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我国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新闻编辑实践的错位探讨:以报纸民生新闻的报道为例》[26]认为,报纸民生新闻编辑理论与新闻编辑实践之间出现“低俗化、琐碎化、媒介角色错位”现象,主要是快速发展的民生新闻实践与滞后的民生新闻理论引发的矛盾所致,民生新闻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自然容易偏离发展的轨道。文章提到“报纸民生新闻的文化价值”,并说明首先是政治价值,即舆论的监督与引导;其次是文化价值,即提升民众的精神理念。文章条理明晰,观点有新意。与此类似的还有《我国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新闻编辑实践的分歧:兼论我国新闻编辑理论的经验主义倾向》[27]一文。文章认为新闻编辑理论研究的是新闻编辑工作的原理和规律,新闻编辑实践负重于工作方法,它们之间理想的关系应当是理论引导实践,实践检验和推进理论。产生分歧的原因主要是,新闻编辑理论的经验主义倾向较为明显,注重微观技术,忽视“专业”思想。

《选择・浓缩・聚合:文摘期刊编辑工作的三大环节及其编辑学意蕴》[28]认为文摘是“期刊中的期刊”,高度体现了编辑工作的本质。“文摘期刊编辑活动主要包括发现稿件(选择)、加工稿件(浓缩)、组配稿件(聚合)三大环节”,作者选取国内《读者》《青年文摘》和国外《农业万用手册》《读者文摘》《连线》等著名杂志主编及编辑家的感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指出文摘编辑“通过发现选择、浓缩加工和聚合组织等编辑手法”,不仅使文摘期刊获得生命、意义和价值,也补充、完善和丰富了经典编辑学理论。

出版业跨界大融合大发展时期,“跨行业、跨媒体、跨国融合的发展态势初具规模”[29]。长江传媒旗下的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与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合并成立山东长江水浒文化传媒公司,凤凰传媒投资影视业,时代出版社与安徽大学携手成立影视中心……在互联网、有线网、移动网络三者的初步融合中,读者由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者变为信息传播者,传播内涵与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时代的编辑应该有什么变化呢?《出版业变革时代传统出版社图书编辑的应对策略》一文,明确提出三网融合状态下的编辑应更加重视目标读者和内容资源。作者认为,“尽管传播媒介在更新,传播向度在变化,传播环节在缩减,但‘内容+传播’的规律没变”,因而,可对编辑实行项目管理制,发挥各自专长,让策划编辑提升策划效率,让文字编辑静心案头工作,提升编辑力。《基于科学化理念的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实践》[30]也针对科技期刊编辑长期超负荷工作的现状,提出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科学化理念,以利于期刊的良性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出版进入产品数字化、业态多元化的时代,《学术编辑在“互联网+”转型中的变与不变》[31]提出,“在转型中,学术编辑需要面对读者需求的改变、编辑角色的改变、媒体元素的改变和编辑知识结构的改变”,不变的是学术编辑的价值追求、责任、读者群和作者群。传统出版业的教材编辑也需要创新实践,加强学习,重新定位编辑角色。《教材编辑的数字出版转型与实践》[32]主张教材编辑应成为“先进教学理念的引д摺薄澳谌葑试吹恼合与策划者”“优质教学内容的集成者”和“新兴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专业学术图书审读及编辑加工的三个能力:以社会学类图书为例》[33]一文作者为一线编辑,从工作经验出发,提出社会学类图书编辑审读和加工应注意提升“语言文字规范能力”“专业学术问题处理能力”“专业学术图书尺度的把握能力”,既有规律总结也有很强的实践性。

5 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是强化高校实践教学积累鲜活案例并带动自身发展的人

培养后备编辑队伍的编辑出版专业、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数字出版专业等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深感压力与动力。作为应用性学科,实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全媒体时代报刊编辑实践教学的“六个转变”》[34]提倡高校报刊编辑实践教学因时而动、因势而变,实现教学目标、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考核方式六个方面的转变。《出版策划与编辑制作课程教改探索与实践》[35]一文作者工作于高校,给本科生上课,十分熟悉教学工作,制定了明确的“出版策划与编辑制作”课程目标,认为出版物“选题要兼具商业与文化双重属性”,成品要“兼具技术与艺术双重特征”。为了提高学生课程学习效果,作者所在专业引入了过程性评估与监督机制,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编制了《书刊编辑实训手册》、《书刊制作实务手册》及《出版策划与编辑制作暨“四年一本书”教学项目学习与实训手册》,内容细致周全,操作性强,授课模式、考核方法有许多改革之举,相比一些大而空的研究来说此文应点若干个赞。

各高校也围绕编辑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新疆大学编辑出版专业为例》[36]讨论了实践教学的不稳定性,强调通过制度保障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编辑实践能力。学院配套建设了数字出版实验室,以实现培养目标。《全媒体时代新闻美术编辑如何转型创新:以湖北新闻美术实践为例》[37]提出转变理念、创新方法。《浅析全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38]归纳了“课程内容体系不完善、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与新闻媒体实践脱节、教学实践不足、滞后于实务发展、教学方法蔚鳌⒋葱滦圆蛔恪钡任侍猓探讨有助于课程改革,有助于为新闻媒体提供优质的新闻编辑人的路径。《思维创新理念在电视编辑中的探索与实践》[39]认为创新思维因素应是每一个电视人着重把握的重点问题。

网络编辑专业办学历史不过四五年,有的学校是在编辑出版专业中设置数字出版或网络编辑方向,无论是否独立,都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编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40]的作者专门设计了一个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框架图,含实习、文献阅读、技能训练、创新设计、综合实践五部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网络信息编辑教学方法实践探讨》[41]实地调查了陕西多家电子商务企业,了解到企业对网络信息编辑岗位的技能要求,提出“教学做教学法”,即“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以此方可提高网络信息编辑课的教学效果。《数字化时代〈报纸编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思考》[42]提出注重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增加实验设备,强化实践教学,改革课程考试方法等思路。现代汉语是许多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编辑出版专业现代汉语教学与编辑实践之对接》[43]认为当下现代汉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对学生语言文字功底的培养及编辑实践能力的提升,编辑出版专业现代汉语教学与编辑实践对接的主要途径是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编辑是出版历史的创造者,通过编辑的书来“发声”,通过电子产品记录与传播人类知识,通过数字出版、网络传播显示自身的存在。从2016年综述类的专著、述评集中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

《中国编辑学研究60年(1949―2009)》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著作,该书对我国1949―2009年的编辑学学科史、学术史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展示了中国编辑学从无到有、由浅入深60年的发展历程。《编辑学研究的集成与创新:评〈中国编辑学研究60年(1949―2009)〉》[44]从“系统梳理了编辑学学科发展的脉络”“深入研究了编辑学学科史”“以创新理念为编辑学修史立传”三方面展开评价,认为该书“既凸显了中国编辑学研究的系统性与发展历程,又具有扎实的材料基础和鲜明的理论取向”。该文既有书籍内容的介绍,也有为读者导读的指引,无论编辑学研究者还是初学者均可从中受益。

类似总结性的论文还有《近五年我国编辑学理论与实务研究述评》[45]、《长三角区域作者发表编辑学论文的统计与分析》[46]等。前者聚焦2011―2015年中的编辑学基本概念、原理、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肯定“大编辑”鲜明的时代性,显示编辑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实务研究集中在全媒体数字时代编辑工作的变革与创新、报刊体制改革等方面,研究者较多地将当前媒介融合、体制改革与编辑工作创新结合起来,且将编辑过程、编辑环节与数字出版技术紧密联系,呈现出务实的研究特点。后者反映长三角区域编辑学情况,发表文章多的期刊发展态势良好,说明“编辑人才的高素质和刊物的高影响力互为促进作用”。

2016,还有许多编辑学研究文章未能在此叙述,主要论点难免挂一漏万。但值得肯定的是,无论外在空间发生多大变化,编辑都将从自身与外界的交流中获得发展动力,增强信心,让媒介融合为出版服务,为研究定重点,为自身拓展定位,为编辑角色注入时代气息。这就是编辑。

注 释

[1][2]赵明霞.互联网环境下编辑的价值思考[J].出版广角,2016(3)上

[3]李文邦.青年编辑实践与编辑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0)

[4]杨宇勃,汪全莉.青年编辑思想模式及其现代价值研究[J].出版科学,2016(5)

[5]李立云.论叶圣陶编辑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以英语教辅书的创新性策划为例[J].出版广角,2016(1)下

[6]税少兵.杨牧之编辑艺术中的唯物辩证法[J].出版广角,2016(5)上

[7]温优华.吴颖的编辑理念与实践述论[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8)

[8]唐慧.游苏宁30年编辑思想述评[J].编辑学报,2016(6)

[9]段乐川.魏晋南北朝编辑思想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6

[10]赵尔巽等.清史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508

[11]徐玲英.戴震的编辑思想与实践述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12]吴平,李昕烨.在追随大势中找准势态:会文堂新记书局的出版特色和图书广告营销[J].中国编辑,2016(5)

[13]段乐川,路畅.媒介融合视域下编辑活动主体论[J].出版科学,2016(3)

[14]吴平.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工作的哲学思考[J].出版科学,2016(2)

[15]吴硕.哲学视阈下的青年编辑职业道德:从尊重与责任谈起[J].出版广角,2016(3)上

[16]孔九莉.大数据时代看现代期刊编辑意识形态的转变[J].出版广角,2016(7)上

[17]舒安琴等.互联网+在科技期刊办刊模式中的应用及问题分析[J].编辑学报,2016(1)

[18]曾敏莉.科技期刊编辑职业认同的理论研究现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6(1)

[19]周畅.我国青年编辑职业认同研究[J].出版科W,2016(4)

[20]代艳玲,朱拴成.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编辑学报,2016(2)

[21]陈鹏鸣.当编书匠其实不简单[J].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06-06

[22][23]张新新.我国数字编辑职业化历程回顾与价值分析[J].出版广角,2016(3)上

[24]邢剑飞.论公平理论视角下的出版社编辑部门内部竞争[J].出版参考,2016(6)

[25]郑确辉.论编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调适[J].编辑之友,2016(2)

[26]段锦娅.我国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新闻编辑实践的错位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6(5)

[27]梁燕.我国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新闻编辑实践的分歧:兼论我国新闻编辑理论的经验主义倾向[J].西部学刊,2016(8)下

[28]李钊平.选择・浓缩・聚合:文摘期刊编辑工作的三大环节及其编辑学意蕴[J].中国编辑,2016(2)

[29]张立武.出版业变革时代传统出版社图书编辑应对策略[J].出版科学,2016(1)

[30]黄雅意,等.基于科学化理念的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实践[J].编辑学报,2016(8)

[31]贾晓巍.学术编辑在“互联网+”转型中的变与不变[J].出版广角,2016(6)上

[32]侯良健.教材编辑的数字出版转型与实践[J].现代出版,2016(4)

[33]谢蕊芬.专业学术图书审读及编辑加工的三个能力:以社会学类图书为例[J].出版广角,2016(1)上

[34]薛冰华.论全媒体时代报刊实践教学的“六个转变”[J].中国报业,2016(12)

[35]李新祥.出版策划与编辑制作课程教改探索与实践[J].现代出版,2016(2)

[36]彭静,等.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新疆大学编辑出版专业为例[J].新丝路,2016(2)下

[37]张大磊.全媒体时代新闻美术编辑如何转型创新:以湖北新闻美术实践为例[J].传媒,2016(11)

[38]李云雅.浅析全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J].采写编,2016(2)

[39]赵海霞.思维创新理念在电视编辑中的探索与实践[J].西部广播电视,2016(10)

[40]陈敬宇,张阿源.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编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新闻传播,2016(1)

[41]苏秋芬.网络信息编辑教学方法实践探讨[J].亚太教育,2016(16)

[42]刘阳,李斯媛,等.数字化时代《报纸编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9)

[43]刘英玲.编辑出版专业现代汉语教学与编辑实践之对接[J].武陵学刊,2016(5)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例6

今天在这里参加我局的专业技术职称竞聘演讲,首先感谢组织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等竞争,展示才能的机会。

今天,之所以参加演讲,一方面表明我对这次改革工作的拥护和信任;另一方面,通过这次演讲,锻炼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有限才华。我相信,通过这次竞聘活动我们会对自己有一个更全新的认识,有利于今后的工作。我今天竞聘的是编辑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首先介绍自己的简历。

我,叫**,19**年出生,1983年参加工作,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6年从事播音工作,1990年通过考试调入**市广电局,17年来,一直从事采编播工作,先后担任过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编辑等工作。1999年获编辑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现任****主任。

我之所以竞聘编辑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我认为我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具有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爱岗敬业的精神。

我衷爱所从事的新闻工作,对工作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从事广电工作以来,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从事哪项工作,都力求把工作做好、做实,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大家的认可。

二是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工作技能。

从事广播电视工作以来,从播音员做起,踏踏踏实实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多年来虚心向老同志学习新闻专业知识,先后多次到省、州台进行业务培训,在×××多年的工作中边学习,边实践,不但磨练了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目前,不仅在播音岗位游刃有余,对采访、撰稿编辑等工作也应对自如,同进还能熟练的进行非线性编辑制作,做到了采、编、播、制作于一身,多次成功完成了重大会议、重大节目的播音、采访、编辑、策划工作。主持和开展了社教部的各项工作,按时完成了各项宣传报道任务,特别是2001年,我接受了开办《****》节目,我经过认真的思考,把节目定位在面向农民,服务三农上,创作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服务群众的农业科技节目。在节目播出六年中,先后为农民朋友创作了×××多期农业科技节目,深受农民的喜爱。

三具有从事新闻工作的敏锐性和判断能力,取得了较多的专业成果。

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以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自身努力,不但具备了政治的敏锐性和鉴别力,而且具备了从事新闻工作的敏感性,能够准确的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并进行认真的采访,深入的报道。有许多作品先后在省州获奖。2004年我撰写的论文《浅析电视***创作》,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发行的《***新论》一书中发表。2005年撰写的论文《浅谈*****精品》和《*****浅析》获第二届全国农业电视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并在《****影视》刊物和《中国****》一书上发表,2006年撰写的论文《精品***》和《主持人****》在省州听评会上获奖并在《****传媒研究》刊物上发表。并有幸参加了全国新农村建设电视节目采划会,得到专家的指点。

我选择今天的竞聘,一方面我觉得参与本身就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另一方面,我认为自己具备了中级专业职称的业务能力,目的就是无悔于最初的选择。给自己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潜在的能力,为新闻宣传工作多做一份贡献。

如果这次竞聘成功,我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综合素质。

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是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所以今后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不断的加强学习,用新知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增强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此,多次获得了局先进工作者。

二、发挥专业技能,努力创作精品,服务受众。

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是,是党和政府连接人民群众的纽带。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发挥专业特长,深入基层,进行有深度的采访和报道,多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反映社会生活现实,弘扬社会主旋律,鞭挞社会的丑恶现象。多创作、贴进生活、贴进群众、贴进实际的精品佳作,丰富我们的自办节目。

三、严于律已、诚实守信、做好各项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遵守职业道德,虚心向老同志学习,遇事多思考、多请教,团结和带领大家做好各项工作。用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做人宗旨与大家建立起和谐的工作氛围和深厚的友情,促进广播电视工作的开展。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例7

山东省枣庄电视台副台长兼广告中心主任张静参评副高级职称的10篇论文,竟然都涉嫌抄袭。其《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之创新》一文是选择性摘抄《为县级台的电视新闻开张“菜单”》一文,《浅谈电视新闻美学》一文连标题都未作改动,直接全文摘抄自1986年第4期《视听界》《浅谈电视新闻美学》一文(作者樊玉媛)。这些由中青报记者通过网络平台检索发现的抄袭论文,不仅堂而皇之地分别刊登于《现代视听》2009年的两期增刊上,而且张静还凭借这些论文评上了副高职称,并成了“2010年度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月21日《中国青年报》)。

用举报者的话说,“见过评职称抄论文的,没见过抄得这样明目张胆的。”对此,张静本人也承认写作时需援引一些权威的观点或论据时,“也会去借鉴一些权威的论文”。在教授、院士抄袭成风的语境下,笔者对张静已经“无语”,甚至不无同情感。一个主要业务拉广告的媒体人士,要评高职,要进步,必须有若干篇,否则就免谈。这种职称评审制度本身就是逼着一些人造假抄袭。

可悲的是,当下的出版环境为论文抄袭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一些刊物靠出增刊牟取不法利益,已成行业潜规则。与正刊不同的是,所谓增刊就是卖版面,为评职称急需者提供可交易的园地。如《现代视听》从2009年以后开始出版增刊。其常规刊一般只刊载20余篇论文,每篇在5000字左右。而增刊以1页的居多,数量可达100多篇,如2009年的第S2期增刊竟然267篇论文。由于“一手交钱,一手交版面”,编者为利益所驱,无暇顾及论文的质量,甚至连基本的审核程序都省略了。哪管它抄自何方袭自何处,一律“来文照登”,以至于所谓的增刊,成了抄袭者的巢穴,抄袭文字的集大成者。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例8

1.性别。在这次随机调查中,调查对象男性与女性的比例分别为59.1%与40.9%,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所做的“2002上海新闻从业者调查”(参见《新闻记者》2003年第1期)中所得到的数据相比,女性所占比例略低。但与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的全国新闻工作者调查的结论(男性67.1%、女性32.9%)相比,女性比例要高。

2.年龄。本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从20岁至59岁,其中22岁到50岁的样本数占总数的96.4%。从调查对象年龄的分布来看,与实际状况较为符合。

3.工作单位类型及职称。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大众传播媒体中从事新闻报道与编辑工作的人员,他们在新闻的选择与方面处于较为主动的位置。因此根据他们回答所做的问卷分析描述和解释也更具说服力(见下表)。② 频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报社 587 55.3 55.5

电台 89 8.4 8.4

电视台 334 31.5 31.6

通讯社 6 0.6 0.6

节目制作公司、网络公司 36 3.4 3.4

广告、公关、咨询公司 4 0.4 0.4

其他 2 0.2 0.2

总计 1058 99.7 100.0

频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尚未评定 229 21.6 21.8

初级职称 330 31.1 31.4

中级职称 352 33.2 33.5

副高级职称 118 11.1 11.2

正高级职称 23 2.2 2.2

总计 1052 99.2 100.0

二、新闻从业人员对有偿新闻的态度

本次调查的主题之一是新闻从业人员对“有偿新闻”的态度和做法。根据1997年1月15日,、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中的内容,我们在问卷上具体涉及了以下几项问题:

(1)记者是否可以为自己单位联系广告;

(2)记者是否可以为自己的版面或节目联系赞助;

(3)记者是否应主动淡化不利于重要广告客户的新闻;

(4)记者是否可以接受被采访单位或个人的招待用餐;

(5)记者是否可以接受新闻源单位或个人安排的免费旅游;

(6)记者是否可以接受被采访单位或个人的现金馈赠;

(7)记者是否可以为企业担任公关工作。

对上述所列问题的调查数据分析如下:

1.“记者为自己的单位联系广告业务”。这实际上是一种新闻报道权与金钱的交换,是在搞变相的“有偿新闻”活动。但调查显示,仅有26.8%的调查对象不同意这种做法,有56.%受访者态度不明朗,可以认为他们对这种不良行为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有可能为之,更有16.8%的受访者则同意这种做法(见表1)。从受访者的职称、年龄与问题的关联来看,副高职称及以下者,以及年龄在44岁以下者,回答不同意的比率基本在24%~27%之间;正高职称和年龄45岁及以上者回答不同意的比率略高,达37%~39%。将这个问题与媒体类型关联,得出的数据,回答不同意的比例为:电视台24%、报社28%、电台30%。与专业背景关联得出的数据,回答不同意的比例为:边干边学26%、新闻大专28%、新闻本科25%、新闻硕士33%、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23%。也就是说,电视台记者和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者此方面的意识更弱。

表1 对记者为自己单位联系广告业务的态度

频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不同意 281 26.5 26.8

不置可否 178 16.8 17.0

看情况 415 39.1 39.5

同意 176 16.6 16.8

总计 1050 99.0 100.0

2.“记者为自已的版面或节目联系赞助”。这个问题和上一题的性质相同,都是一种应杜绝的交易行为,但对“记者可以为自已版面或节目联系赞助”回答表示不同意者仅占“19.8%”;而有26%的人同意这种做法(见表2)。从受访者的职称、年龄与问题的关联来看,副高职称及以下者,以及年龄在44岁以下者回答不同意的比率基本在11.9%~22.7%之间,正高职称回答不同意的比率略高,达26.1%。将这个问题与媒体类型关联,得出的数据,回答不同意的比例为:电视台16%、报社23.4%、电台15.9%;与专业背景关联得出的数据,回答不同意的比例为:边干边学17.3%、新闻大专24.3%、新闻本科19.1%、新闻硕士29%、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21.2%。也就是说,电台、电视台记者和边学边干者在此方面的意识更弱。

表2 对记者为自己的版面或节目联系赞助的态度

频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不同意 203 19.1 19.8

不置可否 146 13.8 14.2

看情况 409 38.5 39.9

同意 267 25.2 26.0

总计 1025 96.6 100.0

3.“记者主动淡化不利于重要广告客户的新闻”。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闻业,更多地是依赖广告生存,因而一些广告主在有些媒体逐渐拥有了控制权,一些媒体背离了新闻报道要客观、真实的规律,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不能完全履行其作为社会舆论机关的职责。在这个问题上,媒体的主要做法之一是主动淡化不利于重要广告客户的新闻。此次调查显示,有33.7%的调查对象不同意这种做法,有54.2%受访者态度不明朗,而有12.1%的受访者则同意这种做法(见表3)。从受访者的职称、年龄与问题的关联来看,正高职称和年龄45岁及以上者回答不同意的比率略高,达41.2%~42.9%。将这个问题与媒体类型关联,得出的数据,回答不同意的比例为:电视台30.8%、报社36.2%、电台37%;与专业背景关联得出的数据,回答不同意的比例为:边干边学35.4%、新闻大专31.8%、新闻本科30.6%、新闻硕士37.7%、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32.3%。

表3 对记者主动淡化不利于重要广告客户的新闻的态度 频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不同意 344 32.4 33.7

不置可否 205 19.3 20.1

看情况 348 32.8 34.1

同意 123 11.6 12.1

总计 1020 96.1 100.0

4.“接受被采访对象的招待用餐和免费旅游”。常言道“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软”,接受被采访对象的招待用餐和免费旅游在新闻界并不少见,如此做法可能导致报道者偏离客观立场。此次调查显示,有15.7%的调查对象不同意接受被采访对象的招待用餐。有62.8%受访者态度不明朗,而有21.5%的受访者则同意这种做法(见表4)。从受访者的职称和年龄与问题的关联来看,均与上述几个问题的数据基本吻合。将这个问题与媒体类型关联得出的数据,回答不同意的比例为:电视台15.6%、报社14.5%、电台26.7%;与专业教育背景关联得出的数据,回答不同意的比例为:边干边学14.7%、新闻大专26.9%、新闻本科12.2%、新闻硕士9.4%、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24.6%。也就是说,电台记者和有新闻大专及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者在此方面自觉和自律意识略强。

表4 对记者接受被采访单位或个人的招待用餐的态度

频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不同意 162 15.3 15.7

不置可否 179 16.9 17.4

看情况 468 44.1 45.4

同意 221 20.8 21.5

总计 1030 97.1 100.0

表5 对记者接受新闻源单位或个人安排的免费旅游的态度

频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不同意 353 33.3 34.2

不置可否 241 22.7 23.4

看情况 327 30.8 31.7

同意 110 10.4 10.7

总计 1031 97.2 100.0

对于是否可接受被采访对象安排的免费旅游,有34.2%的调查对象不同意,仅10.7%的受访者则同意这种做法(见表5)。将这个问题与媒体类型关联,得出的数据,回答不同意的比例为:电视台37.6%、报社31.2%、电台43%;与专业教育背景关联得出的数据,回答不同意的比例为:边干边学36.5%、新闻大专40%、新闻本科27.4%、新闻硕士26.9%、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45.3%。也就是说,电台记者和有新闻大专及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者在此方面自律意识略强,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与上一个问题(免费用餐)调查结果基本相同。在这两个问题上,报社从业者及新闻本科及新闻硕士自律意识相对较差些。

5.“记者接受被采访单位或个人的现金馈赠”。如果说前面调查的问题当从业者为之时,还有一些说服自己的借口,如拉广告是为了单位利益,免费用餐是因为采访耽误了吃饭。但接受现金馈赠及在企业兼职则是完全在为自己谋取私利。新闻工作者在业务活动中利用工作之便收受现金馈赠,即收受贿赂,是新闻队伍中的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是的突出表现,同时也是一种犯罪行为――收受贿赂罪。正因为这两个问题性质的严重性,人们相应的自觉意识也较高,如回答不同意的比率明显高于前面几个问题。有53.2%的调查对象不同意接受被采访对象的现金馈赠;有62.8%受访者态度不明朗,仅有6.3%的受访者则同意这种做法(见表6)。将这个问题与媒体类型关联,得出的数据,回答不同意的比例为:电视台54.2%、报社52.5%、电台59.7%;与专业教育背景关联得出的数据,回答不同意的比例为:边干边学53.9%、新闻大专68.1%、新闻本科45.4%、新闻硕士51.9%、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56.4%。也就是说,电台记者和有新闻大专学历及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者在此方面自觉和自律意识略强。

表6 对记者接受被采访单位或个人的现金馈赠的态度

频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不同意 545 51.4 53.2

不置可否 233 22.0 22.7

看情况 182 17.2 17.8

同意 65 6.1 6.3

总计 1025 96.6 100.0

在新闻从业者是否可以兼职为企业担任公关工作这个问题上,有47.3%的调查对象不同意;有42.8%受访者态度不明朗,仅有9.9%的受访者则同意这种做法(见表7)。从受访者的职称、年龄与问题的关联来看,与上述问题基本相同,只是有正高职称者表示不同意的仅占33.3%,远低于平均数;而年龄在45岁以上者回答不同意的又占61.9%,这样的结果看似存在着一些矛盾,因为一般来说,年龄大者职称高,但实际情况是,年龄和职称有关联,但并不存在完全的因果关系。职称现在往往跟学历等其他因素有关,还有就是本次调查对象具高级职称的人数较少。另外,将这个问题与媒体类型关联,得出的数据,回答不同意的比例为:电视台42.4%、报社50.1%、电台53.4%;与专业教育背景关联得出的数据,回答不同意的比例为:边干边学50.1%、新闻大专50%、新闻本科37.1%、新闻硕士26.9%、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40%。也就是说,电台从业者和边学边干及有新闻大专学历背景者在此方面自觉和自律意识略强。 表7 对记者为企业担任公关工作的态度

频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不同意 486 45.8 47.3

不置可否 197 18.6 19.2

看情况 243 22.9 23.6

同意 102 9.6 9.9

总计 1028 96.9 100.0

三、总结与建议

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充分强调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人们合理的物质利益追求,并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使人们的劳动成果、劳动效率和劳动质量与个人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人人尽可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极大化,即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机会得到尽可能多的报酬,这已成为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这种情况,在完善的市场经济结构中,能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创造出更大的效益与利润;但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结构中,则可能成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泛滥的酵母,成为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催化剂。

从上述数据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新闻队伍的新闻工作道德状况并不容乐观,在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上存在着严重的偏差。特别应引起注意的是,在上述几个调查问题中,回答“看情况”的比率都较高,这些人可能在思想上对是与非、对与错的认识非常清楚,但一旦有条件或涉及自身利益时则往往会放弃道德原则,也就是说,这些人道德自律的自觉意识较差,对他们来说,有处罚分明的纪律、规定,营造一个廉洁清正的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

实行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使人们的经济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必然地会引发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的积极意义自不待言,而其消极后果反映在新闻传播领域便是相当一部分新闻工作者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的嬗变乃至混乱,由此导致道德行为的失范以及腐败现象在新闻界的滋生蔓延。这种状况,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曾有人惊呼:新闻队伍再不抓新闻工作道德建设,数年之后将无有用之兵。这不是杞人忧天,更不是危言耸听,上述的调查数据又一次为我们敲响的警钟。因此,我们一定要将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问题提升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来认识,新闻单位及有关领导部门应探讨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约束办法,不能再让今日之“错”酿成明日之“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例9

AbstractThe paper considers that almost all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polytechnic and profess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counter the many bottlenecks: without breaking through the bottlenecks, the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polytechnic universities and profess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y not work out a new way with variety features.

Key wordspolytechnic universities profess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ournalism education bottleneck

进入新世纪,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迅猛,除原有的新闻传播专业大力扩招外,国内一批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院校(以下简称理工类高校),一批以政法、财经、师范、农业、外语、体育、石油、航天航空、交通、邮电专业教育为主的院校(以下简称专业类高校),也纷纷建立新闻传播专业,大规模招生。

理工类、专业类高校办新闻传播专业的主要思路,是依托本校学科教学、科研的优势,走出一条体现本校特色、与传统新闻传播办学有所不同的道路,培养出具备某种特别知识结构、适合社会某些方面特殊需要的复合型新闻人才。但是,在探索特色办学的过程中,目前,受自身条件局限,理工类、专业类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却遇到了如下一些瓶颈:

一、教育环境缺乏人文氛围的熏陶,学生整体人文素质难以满足专业要求

以前,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上是老牌综合性大学,其人文社科专业开设比较齐备,云集了人文社科的许多专家、学者和大量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在校学生有机会听到很多高水平的人文讲座、选修各种人文课程、参加各种人文气息浓厚的社团、与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相处。在这种学校里成长,学生受到人文氛围的熏陶,容易养成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必备的人文素质。

理工类、专业类高校,受传统和现实因素的诸多限制,无论在办校思路、制度安排、学科建设、课程开设、讲座邀请、社团设置、活动举办等诸多方面,都普遍缺乏人文方面的考虑和相应的氛围。以讲座和学术会议为例。笔者所在的学校绝大多数讲座,是“务实”性质的,它基本上与经、管、法、税、商、金融等学科有关。请来开讲座的,更多的是各级官员、各行业的行政管理者以及总裁、经理之类的业界精英;讲的内容,很多是对具体政策法规的解读、对当前国内外热点问题的解答,对业界实操经验的介绍。

缺乏人文氛围,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人文课程份量,或可有所弥补。但遗憾的是一般理工类、专业类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为了突出本校特色,在课程设置上不是增加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人文课程的设置。

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不管如何探索特色,不能忽略它人文性质浓厚的学科基础。一般的理工类、专业类院校办新闻传播专业,既缺少人文氛围的熏陶,又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人文学科相关课程的设置,学生要在以后的新闻传播实践中走得更好更高,恐怕有点难。

二、培养目标贪大求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课程学习疲于奔命

理工类、专业类高校办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总想发展自己的特色,在特色的形成过程中,却往往存在学生学习课程过多过杂、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这些个高校办新闻传播专业往往秉承这样一种宗旨,既必须努力保持传统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基本面貌,又想依托本校一些龙头学科的教研条件,形成培养独特的学校烙印鲜明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优势。为达成这样的宗旨,其培养目标难免贪大求全,教学课程难免大包大揽,学生课业负担难免过重。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也容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种甚至多种:一、课程过多;二、学时学分过多;二,许多专业课程的教学浅尝辄止,学生的课程学习往往蜻蜓点水,难以深入。

请看某法商类高校的新闻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2007级)。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专业的基础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和宣传部门从事传播方面的工作,能在法律、经济部门从事宣传、文秘、管理等工作,也能在党政机关、出版部门、各类学校、科研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文秘、管理、编辑出版、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复合、应用型新闻专业人才。”“本专业依托法商专业,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领域,跨专业选修课程、辅修第二专业、修读第二学位,成为有法学、经济学或管理学专长的复合型新闻人才。”为了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这所高校在开办新闻专业的很长一段时间内(2002级——2004级),竟然把微积分概论等设置为学位基础课必修课(对02级的学生而言,还有统计学和经济学概论,且每门课都是54课时3学分)。看起来,这是一个对学生的理论素养、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十分全面,对学生的出路考虑十分周全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但是,这样的目标和方案难免给人贪大求全、难以实现、流于形式的感觉。学生要扎扎实实地学好学深新闻传播专业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相当困难。

再看某体育类高校新闻专业的本科课程方案(2007级)。看起来,它像是体育新闻专业新闻学专业与体育学专业的简单叠加。除涵盖一般新闻学专业的全部课程外,又增加了数量可观的体育课程,以及由新闻学与体育学交叉嫁接出来的所谓体育新闻类系列课程。在具体的方案里,体育概论、篮球、体操、体育科研方法等9门体育课程,文学概论、逻辑学等7门人文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12门新闻传播课程,全是它的基础课或主干课,此外,它还要学生学习大量的公共选修课、方向选修课、实践课和校本课程(如活动、专题调研等),加上公共必修课程,面面俱到,学生须完成165总学分,57门课(不包括实践课和校本课程)才能毕业。此外,要拿到学位,还需满足 “英语必须达到全国英语四级水平,普通话必须达到二级甲等水平……达到计算机水平测试二级等级的要求”等条件。在一个以体育生为主的院校学习新闻传播专业,许多学生本身也是体育生,要都达到这样的要求,难度可想而知。

面对这种现象,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张德胜教授感触很深:“在教育部三令五申减少学时学分,减轻学生负担,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积极创新的今天,连北京大学等名校都在努力把授课总时数控制在2400学时以内,总学分控制在160学分以下,而部分学校的体育新闻专业授课总时数却高达近3000学时,如此一来,学生每时每刻都在上课,几乎没有实践或娱乐的时间。”学生不仅仅是没有实践和娱乐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学生没有大量阅读和思考的时间,每日忙于应付各门功课,疲于奔命。学生当中甚至出现了“不想做课程学习工具”、“希望能更多享受读书思考乐趣”等说法。专业教育,看来也要减负,尤其是一些理工类、专业类院校培养目标贪大求全的新闻传播教育。

三、新闻传播教育专业资源匮乏,完整的专业培训体系难以形成

办新闻传播专业教育,许多理工类、专业类高校不同程度上存在本科教育职业技术化的倾向,努力构建一个有特色的专业培训体系。为了避免传统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易产生的学生“坐以论道容易、站起动手困难”的弊端,也为了避免在就业市场上与综合性高校的传统强势正面对撼,它们想走一条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教学道路:一方面,努力把学生训练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专才,偏重于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翻译、摄影、摄像、传媒新技术应用等技能、技巧的训练;另一方面,努力在课程设置、实践形式、实践内容上与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专业有所不同。

这本来是一条很好的思路,但是一般理工类、专业类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资源的匮乏,却使它们的专业培训体系难以形成,尴尬百出:

首先,师资庞杂多元,专业培训力量难以整合。理工类、专业类高校办新闻传播专业,其师资主要由四部分构成:来自传统新闻学院的,来自业界的,来自邻近学科的,来自校内所依托的特色专业的。其中,要整合前三类师资,已有相当难度,因为大家的专业背景难免有一定差异。要把第四类师资也整合进来,难度更大——你的专业教育特色要依赖它才能形成,许多基础课、主干课和选修课都由它的老师来上,但它的专业背景与你却相差十万八千里。长此以往,多好的课程设置和体系设计可能都流于形式。

其次,学科处于边缘地位,专业培训体系建设举步维艰。理工类、专业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当然不是新闻传播,一般而言,处于这些学校边缘地位的新闻传播专业,师生的权益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分配经费,有一套物竞天择的运作体系;计算酬劳,有一套偏重本校优势学科的成熟方案;申报课题,无论校内校外你基本处于弱势地位。在这样的环境里办新闻传播专业,难免这样一些后果:一、很难吸引本专业的著名学者、教授;二、难以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三、难以引进“双师型”老师(同时具备业界职称和教师职称)——业界一些想进来的业务精英,受学历、职称、理论、教学水平的限制,往往无缘高校教职;四、相关实验设施和培训经费的投入难以得到保障。缺少办学经费、合格师资和相关设施,又难以充分调动现有老师的积极性,如何建设正常运转的专业培训体系?

再次,缺乏业界人脉和实体资源,缺少像样的实训和实习基地。业界的人脉和实体资源优势,不是一朝一席可以形成的。一般的理工类和专业类高校办新闻传播专业,要拥有广泛、深厚的业界人脉和足够实体资源,还有待长时间努力。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133-02

当今时代,非职业化记者遍布每一个角落,人人都有机会成为非职业化记者。因此,非职业化记者更有机会向传统媒体提供第一手资料,对传统媒体起着辅助的作用,从而加强了传统媒体对突发事件准确、及时地报道。可见,非职业化记者的出现,不管是直接影响决策还是与社会步伐相脉动,非职业化记者的支言片语通过网络汇聚,越来越有力地影响着媒体、社会舆论和政府决策,在一些主流媒体看不到或不愿意涉及的领域,非职业化记者的声音甚至成为主流。

一、非职业化记者的概念

非职业化记者,是一种有别于专业新闻记者的称谓,意思是非专业新闻机构的新闻传播者。当发生突发性事件时,传统媒体未能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报道,此时,非职业化记者在传播事件的过程中就担当起了重要的角色,得到了第一手的信息,向大众进行传播。很多时候,因为非职业化记者身处在事件其中,所以往往会提供给大众更加原始的新闻素材。比如2005年的伦敦地铁爆炸,最详尽的照片,是一个地铁乘客在地铁受到袭击的时候,用手机拍下整个过程,然后放在自己的博客上。这些将自己所见、所闻提供给公众的网民,被称为“非职业化记者”。

如今,非职业化记者正活跃在大家的生活中,其中以5.12汶川地震事件中显得尤为突出。地震灾区的普通民众可以拿起相机、手机等数字媒体录制下他们的所见所闻。他们把拍摄到的画面、图片,采集到的线索、了解到的信息,编写成的文字稿件,传递给传统媒体,再由传统媒体给大众或者通过互联网把信息直接传递给大众。笔者曾在土豆网上看到一段关于地震发生时某高校一宿舍成员躲在桌子底下,其中有位学生拿出手机拍下了地震时的场面,虽然这段画面很模糊显得不专业,但是仅一分多钟的视频却获得了很高的点击率,因为大众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时地震的场景,更为直观的获得信息。而这样的信息是传统媒体还未来得及采集并报道的。

二、非职业化记者出现的原因

非职业化记者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个人传播的公开化;现代科技的进步;公众知晓权意识的提升。

(一)个人传播的公开化

非职业化记者的出现是个人传播公开化的表现。近年来,网络博客和播客开始成为传播新闻的一种重要形式,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指出,媒体应该成为各种言论的聚集地,成为一种公共的领域,来开启或者引导民智。美国的乔姆斯基列举过媒体的5个过滤器功能,证明了大众媒体想完全成为一片公共的领域是不太现实的。博客进行事实的再评论,就是智慧的撞击,就是主观看法的撞击。这些个人身份的博客,可以摆脱很多过滤器的控制(例如摆脱商业的压力),发出独立的声音,对事实的反复评论,则可以逐步接近真相,也可以不断打磨思想。于是,一些网民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博客进行新闻报道,从“史上最牛钉子户”到“厦门PX事件”,再到“周老虎事件”,网友的言论不断闪现在中国的舆论中。

(二)现代科技的进步

互联网的崛起,扩展了舆论监督的范围,增大了舆论监督的影响力,也正是由于数字媒体的发展使得非职业化记者的出现成为了可能。笔记本电脑、手机、蓝牙适配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可移动磁盘,E-MAIL,网络电视Skype,在线相册和网络视频都为非职业化记者提供了技术支持。当有“公民记者”之称的周曙光以第一人称进入到重庆“钉子户事件”中时,他还是找着机会“撞上”了钉户的当事人吴苹,并用手机的自拍功能与她合影。他通过与钉子户户主见面,采访其他市民,得到了大量的采访录音和图片视频,除了文字,周“记者”还用自己的手机拍摄并上传视频至自己的个人博客中,由于互联网的“共享性”特征,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公众知晓权意识的提升

知晓权理论是新闻自由的新理论形态,实际上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力,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公民的知晓权意识不断提升,成为产生非职业化记者的意识形态基础。因此,非职业化记者的出现使得公民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可以自主地参与新闻信息的采集,并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将信息传播给公众。

三、非职业化记者的局限性与传统意义上的职业记者相比,非职业化记者存在很多的局限性。

(一)非职业化记者报道的片面性

非职业记者由于其自身身份的局限――不能和职业记者同样享有采访权、报道权和批评权,势必造成调查活动受到局限,将直接导致他们的调查结果不够准确、完整、科学,有相当大的片面性,最终使报道走向偏激。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不能接触到矛盾冲突的实质利益,他们采访时所能掌握到的政府发言和新闻事件中的有关企业、个人的态度大都是官方发言或者是道听途说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报道的客观性和权威性,一些有失偏颇的报道会在民众中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非职业化记者的素质差异和非专业性

非职业化记者来自各行各业,其文化素质水平也参差不齐。由于他们绝大多数是没有接受过新闻传播学教育和训练的人,对于采写要素和原则往往一知半解,因此也不能像专业记者那样大多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修养。非职业化记者只因自己恰好身涉新闻事件中才成了以第一人称表达的“记者”,但在如何继续后续的“报道”和如何取得更进一步的新闻来源上却存在盲区。比如以周曙光为代表的一批非职业化记者的博客中,可以看到大段大段流水账似的描写,也仅仅停留在了对新闻事件表面的白描上,田大宪认为:“舆论监督不能不顾及导向,不是以‘曝光’为唯一目的的。”而目前非职业记者恰恰只能做到‘曝光’,这一做法与媒体舆论监督的方式不相符合。

(三)非职业化记者报道易走向低俗化

王小飞在《西方新闻舆论监督透析》一文中写到:“为了达到刺激、新奇的效果,原本应是严肃认真的舆论监督往往成了一场浅薄无聊的新闻炒作……本应对社会各类丑恶现象

及其根源进行揭露与鞭挞,结果却将镜头对准令人触目惊心的暴力、凶杀、欺诈与色情。”我们可以看到,部分非职业化记者已经出现向这一方向转变的趋势。出于吸引眼球、提高点击率的目的,某些非职业化记者所报的内容往往流于低级,甚至明明是无聊空洞的内容但他们却用“爆炸性”的、耸人听闻的标题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例如所谓的“标题党”。

四、规范非职业化记者的传播行为有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

(一)政府的管理

首先政府应宣传教育、形成舆论,向广大群众揭示不负责任的新闻报道所造成的严重的社会危害,形成对新闻报道认真负责的社会舆论。

其次应制定法规、完善制度,杭州市率先推出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条例》,于2009年5月1日起实行,重点内容为网络实名制,每个网民对自己的信息负责,这是一次以行政法规手段来有效控制网络舆情的大胆尝试。

再次应公开信息、减少误读,对那些百姓重点关注、影响广泛的重要新闻,加强报道力度和深度,及时有效的将准确的信息出来,以减少群众对信息的误读,满足群众对信息的需求。

此外应强化基础、提升品质,加强对媒体的发展扶持力度,一方面壮大正规媒体的力量,另一方面提升媒体的素质,提升新闻行业的水平。

(二)媒体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