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民营企业的重要性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3 16:28:35

民营企业的重要性

民营企业的重要性例1

    民营企业通常是指按“四自原则”,即: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性质创办的企业。中小民营企业有力推动了 中国 生产力的 发展 。据全国工商联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 我国99%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我国GDP的55.6%, 工业 新增产值的74.7%, 社会 销售总额的58.9%,税收的46.2%和出口总额的62.3%都是中小企业创造的。提供的就业岗位已超过75%以上,专利约65%是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80%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今后新 经济 增长点还将是中小民营企业。因此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二)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对生产力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起着保证作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把企业所需人力资源吸引到企业中来,将他们保留在企业之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开发他们的潜能,来为企业服务。当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是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载体,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戴尔.卡耐基就曾说“假如我的企业被烧掉了,但把人留住,我20年后还是钢铁大王”。企业强调以“人”为本,而中小民营企业在与其他企业人才竞争中并不占优势,相反还存在一定的劣势。由于民营企业低水平的管理模式和落后的管理意识,以及制度上的缺陷,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成为难以逾越的屏障,也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从而导致由盛到衰。中国民营企业目前的平均寿命仅有2.9年,从诞生、发展、兴盛到衰败生命周期极短。因此民营企业要获取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必须顺应新 时代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只有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民营企业才能提高其效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分析

    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制度缝隙中发展起来的。受当时创业的环境和制度因素的 影响 ,企业成功与企业主锐利目光、个人魅力、创业精神和特殊禀赋有关。但制度转轨过程中市场给予的巨大机会,掩盖了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管理上的缺陷。这时期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采取以个人为中心、以亲情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创业者的个人魅力和感召力成为企业凝聚力主要来源,这对保证决策高效率和企业初期凝聚力起决定作用。因此,初始阶段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决策非程序化、管理非制度化、执行非理性化和随机性构成了初创期中小企业管理的基点,而转轨期的众多商机支撑企业迅速成长,其自身内部管理的不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主体的内在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日益强大和多样化,竞争变得更为激烈,仅仅依*机制灵活而获取大量市场机会的时代不复存在。相反,中小企业原有的管理痼疾日益暴露并成为制约其成长的桎梏。面临的管理 问题 主要体现在:企业规模扩大与管理能力不足的矛盾;产权不明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一股独大导致发展风险增大,员工凝聚力下降;决策随意性与企业追求长远利益最大化需要理性决策的矛盾;亲情纽带与 科学 化制度化规范管理的矛盾。这些矛盾突出集中体现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上。

    (一)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是组织的重要战略资源,它在相当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组织战略的成败。人力资源战略对组织具有持久的、长期的影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小型民营企业主、企业管理层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企业人力资源也有了较全面的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并着手制定本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为解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付式管理,不少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者都请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企业战略规划以及人力资源规划。从这点来看,中小型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同感正逐渐从意识上转到实际中去。

    但由于意识与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差异,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人力资源投资理念也往往不一致,导致企业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战略并不协调。科学制定与企业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战略成为当前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难题。而由于在初创和成长初期,有限的资源更多的是向生产和销售倾斜,而在市场竞争环境发生变化和企业步入稳定成长期后,人的因素的作用日益重要。中小型民营企业原有管理模式如制度照抄照搬不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管理较随意化、缺乏科学性等弊端正成为制约企业成长的瓶颈。虽然以人为中心理念已被大数企业所有者和管理层所接受,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更多的是将“人情”与“人性”混淆。据对广东省中小企业调查,被问到制约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时,63%企业主认为是融资,47%回答是产品销售,38%认为是市场开拓,只有33%的企业主将人才和提高内部人力资源放在迫切需要解决议程上。同时,由于人才流动性大,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比较慎重,再加之企业发展较快,人才需求量也较大时间急,所以人才更多地是从人才市场招聘,不能真正将人力资源投资作为企业基础性投资看待。相应的,这些企业在制定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投资战略时,也未能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以支持。

    (二)家族式管理,导致人才尤其是高端经营人才难求

    现代 企业管理必须有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管理方面突出的问题便是家族式管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1999年的抽样调查,浙江省私营企业的私人股份所占比例在90%以上,其中量大的股东所占比例高达66%以上,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还有其他同姓兄弟也占相当比例,大约为14%。另一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与全国工商联 研究 室共同组织的、对2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个市县区的1947家私营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也显示:中国私营企业目前普遍采用家族拥有的形式;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紧密结合,决策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在企业主手中;家庭成员在企业中居要位。许多企业主认为,企业要稳定发展就必须“由我本人或我的家人来经营管理”。2002年完成的《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指出,资本、风险、决策管理权三个“高度集中”是今天私营企业的普遍特征。

    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使用的这种家族式管理模式,在一定阶段和范围内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诸如内在的凝聚力和团结、能提供可充分利用的信用资源、避免人的“通往风险”和“逆向选择”、减少成本等。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弊端就很明显地暴露出来,企业发展的 历史 习惯使得他们在用人方面常表现为对外人不放心、任人惟亲、过分集权、论资排辈等。对企业的局限性可表述为:①企业并没有足够信得过的亲人可用,如果*熟人介绍来扩大 网络 ,使得关系趋于复杂,信用度偏低。②人才的压力不断增大。现代企业受技术专业化和管理专业化挑战,民营企业仅仅依*原来的家庭成员已难保证企业的持续成长。③近亲繁殖获取信息量小,思路狭窄。④由于家族成员在企业里掌控较多的资源,在企业里无意间容易形成排挤外来人才的行为,特别是一些引进的管理“空降兵”在企业的存活率往往较低,外来人员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很难真正溶入团队。

    据福州大学工商管理系主任朱祖平教授研究认为,就福建省的情况来看,企业最需要的是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端人才,即不仅要有深厚的工商管理 理论 功底,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才,如工商管理硕士。而导致这种职业经理人难以融入民营企业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民营企业在管理上带有很深的家族式管理的烙印,所有权和支配权不分。民营企业主的心态调整不到位及定位不准确,没有站在所有者的角度去定位。作为企业所有者来说,他的兴趣应该在于拥有企业。但很多民营企业主不但要拥有企业,而且还要配置企业,或者说支配企业,希望自己去行使经营权。这实际上把职业经理人的“领地”给占领了。因为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他的目标不在于拥有,而在于支配,资产是谁的他无所谓,他们更兴趣去支配资产,资产增值了,他们就有成就感。在民营企业主把所有权和支配权都“占领”了的情况下,即便聘到合适的职业经理人,民营企业主也不愿放弃经营权,造成职业经理人在企业中发挥不了作用,那么对于高端人才或者经营长期实践又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人来说,他们就会觉得在这样的企业里发展空间太小,宁愿选择他业。在所有权和支配权短期内难以调和的情况下,即使高端经营人才勉强进入民营企业,也会引发一系列矛盾,如职业道德出现“败德”现象,即企业在可能降低待遇,将就用人;职业经理人不很好地履行职责,或在履行职责过程考虑少付出,或是从其他地方弥补利益,以实现心理平衡。于是因为职业经理人职业道德不完善,企业主不愿放弃经营权,必然设置一些约束,反过来又让职业经理人没有被信任感,感觉在企业中发挥不了作用。这种恶性循环造成职业经理人市场的一种顽疾。

    (三)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人员素质不高

民营企业的重要性例2

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中国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民营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内部资金管理方面,近期温州民营企业倒闭潮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资金链出了问题,本文就笔者现实当中所接触到的民营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用了浅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一、目前民营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筹资渠道单一

民营企业投资和日常生产经营中所需的资金除了自身积累外,就是金融机构的短期借款,在经济稳定时期,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倒还没有什么大影响,可是在宏观经济调控,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复杂的今天,金融机构由于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压缩存贷比例,对中小企业收回贷款后,不再放贷,导致一些民营企业资金一下出现周转困难,急而转向民间资本,当前民间资本缺乏规范的管理,资本利率畸高,民营企业借了是死,不借更快死。

2.筹集资金缺乏系统规划

民营企业都是从家族式企业发展而来,大多数企业主的管理意识不强,投机思想严重,没有风险意识,主观上不喜欢别人干预太多,大事小事自已一个人说了算,今天觉得房地产赚钱,马上通知财务人员联系金融机构安排融资去拍地,明天觉得股市行情好,赚钱快,挪用流动资金去抄股,对资金的筹集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

3.投资脱离主业

民营企业从小工业作坊的实体经济开始,经过打拼逐渐壮大,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但是民营企业主一般文化素质不高,短期化思想严重,没有风险防范意识,经不起一些投机产业高利的诱惑,逐渐开始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从事一些投机项目。据新闻报道,温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主说,自已的老婆三年抄房盈利3000万元,而自己实体企业一年辛辛苦苦才赚100多万。这种现象在民营企业特别严重,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在笔者所在地区,大多数民营企业均有这种老婆抄房,老公经营企业的现象。

4.资金营运管理薄弱

(1)存货占用了大量的营运资金,存货周转速度偏慢

有些民营企业为了降低原材料成本,大宗采购原材料,原材料库存期间占用了大量的资金。有些企业生产产品质量低劣,导致大量的退货,或盲目生产,占用大量的资金,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成本。

(2)应收账款周转率偏低

民营企业为了占领市场,盲目扩大赊销范围,而没有对资金的回收加强跟踪,导致发生大量的坏账成本,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

(3)闲余资金缺乏有效的管理

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或多或少总有一部分的资金闲余,大多数企业没有注意这部分资金,没有对这部分资金进行理财管理,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二、加强民营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的对策

1.拓宽筹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

目前民营企业通常的融资方式是自身积累,银行借款和民间借贷外,很少有其他的筹资方式。民营企业应拓宽筹资渠道,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降低资金成本。如发行公司债,近年来,国家简化了发行公司债审批程序,正常情况下,三个月即可以发行,且公司债的利率较低,综合资本利率与目前银行借款相当,民营企业可尝试发行公司债,筹集所需资金。

2.完善筹资规划,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

民营企业应当根据经营和发展战略的资金需要,确定融资战略目标和规划,结合年度经营计划和预算安排,拟定筹资方案。目前民营企业权益资金比例偏低,资产负债率偏高,财务风险大,偿债能力不强,像温州的倒闭潮出现就是此种现象。企业应完善筹资规划,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保持最优的资本结构。

3.谨慎投资,突出主业,树品牌形象

民营企业增强风险意识,谨慎选择投资项目,投资要突出主业,加大主业技术改造,提升主业的技术水平,扩大主业的生产能力,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主业,树立品牌形象,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应转变思想,大胆尝试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可以激发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吸引和保留住优秀人才,股权激励不是对已创造价值的再分配,而是对未来创造价值的分享,是管理层与公司股东的共同奋斗结果,是激励计划对股东利益的增值,对公司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4.加强资金营运管理

(1)规范存货管理

企业应建立健全存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企业应结合自身情部,定期不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清查存货物资的实有数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查明原因,及时作出处理,确保账实相符。一般情况下,企业原材料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减少不必要资金占用,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最佳结构。加强车间在制品的管理,制订产品完工工期,保证产品的按期完工,尽少的降低在制品的占用资金时间。产成品库存管理的跟踪,使产品尽快的转化为流动资金,为企业的资金正常周转提供保障。

(2)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企业应建立销售客户档案,对应收账款回笼情况进行跟踪,评定其信用等级,根据客户信用情况调整赊销策略。而对新发展的客户如需采用赊销方式,应严格根据企业赊销管理规定,对其信用情况进行调查后,报相关授权领导审批后,才能进行赊销。财务部应定期与客户进行应收账款核对,确保应收账款账相符,并根据应收账款余额计提坏账准备。财务部应加强应收账款的分类管理,针对不同性质的应收款项,采取不同方法和程序。应严格区分并明确收款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清收奖励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和处罚制度,以有利于及时清理催收欠款,保证企业营运资产的周转效率。企业应当按客户设置应收账款台账,及时登记并评估每一客户应收账款余额增减变动情况和信用额度使用情况。

(3)充分发挥闲余资的效益

企业在筹资和经营活动中,经常会产生大量的现金,这些现金在转入资本投资和其他业务活动之前,通常会闲置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往往不长,有时甚至只有几天时间。即便如此,如果对于这些暂时闲置的资金采取积极的现金管理,超短期也可以为企业创造可观的收益。在保证不与公司的主要业务经营发生冲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货币市场中不同的现金管理工具来提高流动资金的收益,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金收益率。如银行近期纷纷推出投资周期在7天、14天、21天、30天的短期限人民币理财产品,在10月1日到10月8日这段国庆节假日,7天通知存款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郭海芳.如何加强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J].财务与会计,2008(19):48.

民营企业的重要性例3

在感性层次上,我们对企业文化并不陌生。有些名营企业主一提到“企业文化”,就振振有词的说,他的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是如何如何的投入的,是如何如何的有“文化”的,比如有多少篮球场,有多少文艺汇演,有多少文体人才,有多少文娱项目的投入经费……

在深圳“康佳”总部,当你听到“以领先国内,赶超世界为目标”的晨读,绝不会将之仅仅理解为一种形式。对此想起曾经报到过的一个企业,该企业上万职工来自全国各地,企业在宿舍区建了一个报廊,在报廊里从黑龙江日报、四川日报、海南日报到浙江日报,全国各大省区的主要报刊在报廊里都有,而且天天更新,那些背井离乡在珠三角打工的打工仔打工妹们每天都能获知家乡当天的信息。也许报廊和报纸不是企业文化,而每天更新各大省区的报纸的举动就是企业文化。事实上,在中国企业悄悄将脑袋伸出国门的时候,企业文化也已经在优秀的企业中扎下了根。但是,我们仍有必要在这个新世纪里,对企业文化重新做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诠释。前几年,我们更多地将企业文化的焦点定位在企业的外在形象和管理风貌上,这的确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如红河卷烟厂,10多个企业机构掩映在3万平方米、150多种花和树的园林之中,全厂找不到一个“严禁”、“禁止”的告示牌。还有很多企业修正了“仪表”,包括企业标识、员工自律条例、企业之歌等方式,如海信集团和长虹集团。 然而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不仅代表了企业的精神风貌,更应该蕴涵企业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 因此,除了企业形象外,它还代表了企业的价值标准、经营理念、管理制度、思想教育、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文化建设。较为超前的企业,能够将企业文化扩展到“以人为本”的育人层次,如海尔,不仅对人进行物质上的关怀,更立足培养员工“自我实现”的文化理念,从高层次上实现“以人为本”;也有个别企业能够使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磨合,如海信集团,对于公司管理有两条重要纽带:其—是资本,其二便是文化。在肯定它们同时,也要看到即使是这些企业,也并没有形成一个适应外部环境的价值体系,在企业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等很多方面,企业文化的作用还不够,而这些方面恰恰构成了企业文化建构中的核心问题。 企业文化由于具有上述特点,它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 即是企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共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以企业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理念层面;二是制度和行为层面。对内它能激励职工锐意进取,重视职业道德,改善人际关系,培养企业精神;对外它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同时它也是企业进行改革、创新和实现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企业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支柱。 四、现代企业文化的五大特征:

(一)速度文化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在人才和时间上的竞争。人才流动强度和速度越来越快,新产品的研制时间越来越紧,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而顾客不但需要产品具有良好的性价比,而且期望通过互联网得到“零”交货期或瞬时服务。这就要求企业的每一个人都要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在管理时间上做到训练有素。  (二)学习文化

    近十年来,人类的知识大约是以每3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向上提升。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老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使企业持续运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最严厉的挑战。据初步统计,世界上IT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年,尤其是那些业务量快速增加和急功近利的企业,如果只顾及眼前的利益,不注意员工的培训学习和知识更新,就会导致整个企业机制和功能老化,成立两三年就“关门大吉”!IBM、HP、Cisco和联想、TCL等企业成功的经验表明:培训和学习是企业强化“内功”和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只有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学习和知识更新能力,不断调整整个企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才能对付这样的挑战,在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地位。

(三)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就是要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深刻理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理念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游戏规则。从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市场定位、年度营销计划、人力资源规划到具体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有创新意识,制定和选择多套应变方案。因为新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创意经济,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不断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  (四)虚拟文化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在企业的各种资源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于有形资产。虚拟文化可理解为通过技术监督局、专利局、互联网和其他媒体使无形资产增值的人文环境,例如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网页和广告宣传等。虚拟文化使得企业的运作具有法律保障和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等特点,并为企业带来大量的有形资产。 (五)融合文化

     现代企业竞争模式从过去的恶性竞争逐步转向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竞合”关系,要求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这种融合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使企业能够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的资源重组,做到“双赢”乃至“多赢”。在最近两年以来,市场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形,某项目如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项目,由于规模太大,涉及面广,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独自完成,所以业主先将整个工程划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分别招标,再将中标的几家企业优化组合,共同完成,只有善于“竞合”的企业才能中标做大。

五、企业家在构建企业文化中的突出地位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企业家的文化素质类型,往往决定着企业文化的类型。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与企业生死攸关;企业管理者是企业形象的雕刻者和塑造者,“是任何企业最根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知道,文化是多元化的,因此评判企业文化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尤其不可能简单用“好”与“坏”衡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的个人信仰往往与企业文化的定位有着密切关系。“儒商”陈荣珍就是一个典型。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商海中,他将儒雅的人格引入了“荣事达”集团之中,使“荣事达”形成特有的“和商文化”。他说:“都认为现代市场如同战场,我不这么看。我认为市场经济如同球赛,总会有输有赢,输了有什么关系?练好内功,还有下一场比赛。”“荣事达”在他的带领下坚持“和气生财”的经营理念,1997年推出《企业竞争自律宣言》,1998年推出了《市场竞争道德谱》,1999年又首倡设立“中国企业公平音竞争日”这些行动的核心就是不仅要处理好“荣事达”与上游企业和经销商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同行业企业的关系,避免恶性竞争。 优秀的企业家往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柳传志就十分重视联想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联想文化包括:讲贡献、讲效益的价值观;跻身于国际市场的共同理想;同舟共济、协同作战的整体意识;求实进取、拼搏创业的公司精神;高技术企业的社会形象。尽管联想文化在企业战略中体现的力度还不够,但其全面性已经值得我国很多企业学习。类似像荣昌集团总裁倡导的荣昌“五自”企业文(自主、自律、自觉、自勉、自信),海尔张瑞敏提出的“以人为本、以德为本、以诚为本、君子之争、和气为本”“ 日本管理(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管理(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尔管理模式”这些企业文化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以及代表着经济产业的网络公司,不仅在管理上直接吸取了国外优秀企业管理理念,而且在企业文化的建立过程中标新立异,积累了发展的动力。如:搜狐——“足及生活每一天”、网易——“网聚人的力量”。

   然而从整体上说,我国企业家中认识到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还太少,有能力建设好企业文化的更是少之又少。即使在比较成功的企业当中,在企业文化的定位、企业文化的创新机制、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磨合等方面,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中国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主体,也就肩负着企业文化在落后的土地上重新构建的重任。

六、建设企业文化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性 (一)成功的企业文化能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 就短期影响来说,它所造成的对员工士气的鼓舞作用会帮助企业渡过暂时的难关,从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回升;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壮大更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虽然这种作用常常看起来并不是很直接,但却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效用,是企业发展最持久的决定因素。因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充分发掘出企业中每一个成员的潜能,激发出他们的士气。同时,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企业无形的约束与支柱,当企业管理趋向团队化时,它就是企业内部团结的纽带、沟通的渠道,是团队之内或团队之间相互默契的“共同语言”。因此,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确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这就相当于在企业的深层结构中“装”上了一台马力十足的发动机,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企业创新、进步的精神动力。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等,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或服务理念往往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企业文化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会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有效率,二者是一个互相促进的管理活动。 良好的企业环境和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对企业员工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企业人力资源调配、考核等方面,培养企业员工的企业精神,形成一个和谐向上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组织目标与员工价值自我实现相一致的利益、文化、精神共同体。 (三)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模仿性,是企业品牌的内涵。 在现代经济中,消费者选择某个企业的产品,某种程度上也是选择该企业的文化,表示他对某种文化的认同。比如选择麦当劳就是选择一种美国式的开放、自由、快捷、轻松;购买索尼产品的人,认同的是一种日本式的精巧、创新;而喜欢奔驰的人所倾慕的则是德国式的严谨、精细、气派和古典。因此,企业文化相当于企业的标签。受欢迎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赢得了客户,也就赢得了竞争。

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通过研究发现,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有三大方面:一是顾客忠诚度的高低和忠诚群体的大小;二是员工忠诚度的高低和忠诚群体的大小;三是品牌影响度的高低和大小。而决定企业这三方面状况的正是企业文化。受欢迎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赢得了客户,也就赢得了竞争。

七、民营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几点建议 (一)           要杜绝企业文化中的狭隘观念。 企业文化固然成型于某一企业,但也要与民族优秀的文化相结合,更重要的是符合社会的价值观念,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可。前几年的保健品市场涌现了一些大型企业,但其中很少有能够站在民族和社会的高度来建构企业文化,很少有能够将企业文化与“全民健康”、“社会保健意识”等问题相连。这些企业中可能有一些已经形成了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企业文化,并使企业效率得到提高,但它们的企业文化是狭隘的,仅仅实现了企业文化有关增强企业效率的内部职能,却远未实现用文化体现企业形象的外部职能。这样的企业难以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而长久的美好形象。

 (二)防止企业无形的文化与有形的管理制度发生碰撞。 我国许多企业家都存在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互不相关的错觉,有些企业家抱着“理想主义”甚至“空想主义”的心态去建设企业文化,完全脱离企业制度的要求,最后的结果是企业文化自我创新能力的丧失和企业制度运行的低效率,文化与制度发生了内耗。事实上,企业制度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现代化制度本身是一个空壳,人的执行使其具有了客观和实际的意义。而人在执行过程中的心理、态度、行为方式正是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没有文化的制度是僵化的,没有制度的文化也是不合实际的。

民营企业的重要性例4

在感性层次上,我们对企业文化并不陌生。有些名营企业主一提到“企业文化”,就振振有词的说,他的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是如何如何的投入的,是如何如何的有“文化”的,比如有多少篮球场,有多少文艺汇演,有多少文体人才,有多少文娱项目的投入经费……

在深圳“康佳”总部,当你听到“以领先国内,赶超世界为目标”的晨读,绝不会将之仅仅理解为一种形式。对此想起曾经报到过的一个企业,该企业上万职工来自全国各地,企业在宿舍区建了一个报廊,在报廊里从黑龙江日报、四川日报、海南日报到浙江日报,全国各大省区的主要报刊在报廊里都有,而且天天更新,那些背井离乡在珠三角打工的打工仔打工妹们每天都能获知家乡当天的信息。也许报廊和报纸不是企业文化,而每天更新各大省区的报纸的举动就是企业文化。事实上,在中国企业悄悄将脑袋伸出国门的时候,企业文化也已经在优秀的企业中扎下了根。但是,我们仍有必要在这个新世纪里,对企业文化重新做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诠释。前几年,我们更多地将企业文化的焦点定位在企业的外在形象和管理风貌上,这的确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如红河卷烟厂,10多个企业机构掩映在3万平方米、150多种花和树的园林之中,全厂找不到一个“严禁”、“禁止”的告示牌。还有很多企业修正了“仪表”,包括企业标识、员工自律条例、企业之歌等方式,如海信集团和长虹集团。 然而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不仅代表了企业的精神风貌,更应该蕴涵企业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 因此,除了企业形象外,它还代表了企业的价值标准、经营理念、管理制度、思想教育、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文化建设。较为超前的企业,能够将企业文化扩展到“以人为本”的育人层次,如海尔,不仅对人进行物质上的关怀,更立足培养员工“自我实现”的文化理念,从高层次上实现“以人为本”;也有个别企业能够使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磨合,如海信集团,对于公司管理有两条重要纽带:其—是资本,其二便是文化。在肯定它们同时,也要看到即使是这些企业,也并没有形成一个适应外部环境的价值体系,在企业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等很多方面,企业文化的作用还不够,而这些方面恰恰构成了企业文化建构中的核心问题。 企业文化由于具有上述特点,它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 即是企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共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以企业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理念层面;二是制度和行为层面。对内它能激励职工锐意进取,重视职业道德,改善人际关系,培养企业精神;对外它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同时它也是企业进行改革、创新和实现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企业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支柱。 四、现代企业文化的五大特征:

(一)速度文化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在人才和时间上的竞争。人才流动强度和速度越来越快,新产品的研制时间越来越紧,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而顾客不但需要产品具有良好的性价比,而且期望通过互联网得到“零”交货期或瞬时服务。这就要求企业的每一个人都要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在管理时间上做到训练有素。  (二)学习文化

    近十年来,人类的知识大约是以每3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向上提升。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老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使企业持续运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最严厉的挑战。据初步统计,世界上it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年,尤其是那些业务量快速增加和急功近利的企业,如果只顾及眼前的利益,不注意员工的培训学习和知识更新,就会导致整个企业机制和功能老化,成立两三年就“关门大吉”!ibm、hp、cisco和联想、tcl等企业成功的经验表明:培训和学习是企业强化“内功”和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只有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学习和知识更新能力,不断调整整个企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才能对付这样的挑战,在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地位。

(三)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就是要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深刻理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理念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游戏规则。从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市场定位、年度营销计划、人力资源规划到具体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有创新意识,制定和选择多套应变方案。因为新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创意经济,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不断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  (四)虚拟文化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在企业的各种资源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于有形资产。虚拟文化可理解为通过技术监督局、专利局、互联网和其他媒体使无形资产增值的人文环境,例如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网页和广告宣传等。虚拟文化使得企业的运作具有法律保障和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等特点,并为企业带来大量的有形资产。 (五)融合文化

     现代企业竞争模式从过去的恶性竞争逐步转向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竞合”关系,要求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这种融合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使企业能够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的资源重组,做到“双赢”乃至“多赢”。在最近两年以来,市场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形,某项目如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项目,由于规模太大,涉及面广,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独自完成,所以业主先将整个工程划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分别招标,再将中标的几家企业优化组合,共同完成,只有善于“竞合”的企业才能中标做大。

五、企业家在构建企业文化中的突出地位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企业家的文化素质类型,往往决定着企业文化的类型。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与企业生死攸关;企业管理者是企业形象的雕刻者和塑造者,“是任何企业最根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知道,文化是多元化的,因此评判企业文化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尤其不可能简单用“好”与“坏”衡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的个人信仰往往与企业文化的定位有着密切关系。“儒商”陈荣珍就是一个典型。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商海中,他将儒雅的人格引入了“荣事达”集团之中,使“荣事达”形成特有的“和商文化”。他说:“都认为现代市场如同战场,我不这么看。我认为市场经济如同球赛,总会有输有赢,输了有什么关系?练好内功,还有下一场比赛。”“荣事达”在他的带领下坚持“和气生财”的经营理念,1997年推出《企业竞争自律宣言》,1998年推出了《市场竞争道德谱》,1999年又首倡设立“中国企业公平音竞争日”这些行动的核心就是不仅要处理好“荣事达”与上游企业和经销商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同行业企业的关系,避免恶性竞争。 优秀的企业家往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柳传志就十分重视联想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联想文化包括:讲贡献、讲效益的价值观;跻身于国际市场的共同理想;同舟共济、协同作战的整体意识;求实进取、拼搏创业的公司精神;高技术企业的社会形象。尽管联想文化在企业战略中体现的力度还不够,但其全面性已经值得我国很多企业学习。类似像荣昌集团总裁倡导的荣昌“五自”企业文(自主、自律、自觉、自勉、自信),海尔张瑞敏提出的“以人为本、以德为本、以诚为本、君子之争、和气为本”“ 日本管理(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管理(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尔管理模式”这些企业文化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以及代表着经济产业的网络公司,不仅在管理上直接吸取了国外优秀企业管理理念,而且在企业文化的建立过程中标新立异,积累了发展的动力。如:搜狐——“足及生活每一天”、网易——“网聚人的力量”。

   然而从整体上说,我国企业家中认识到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还太少,有能力建设好企业文化的更是少之又少。即使在比较成功的企业当中,在企业文化的定位、企业文化的创新机制、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磨合等方面,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中国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主体,也就肩负着企业文化在落后的土地上重新构建的重任。

六、建设企业文化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性 (一)成功的企业文化能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 就短期影响来说,它所造成的对员工士气的鼓舞作用会帮助企业渡过暂时的难关,从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回升;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壮大更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虽然这种作用常常看起来并不是很直接,但却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效用,是企业发展最持久的决定因素。因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充分发掘出企业中每一个成员的潜能,激发出他们的士气。同时,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企业无形的约束与支柱,当企业管理趋向团队化时,它就是企业内部团结的纽带、沟通的渠道,是团队之内或团队之间相互默契的“共同语言”。因此,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确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这就相当于在企业的深层结构中“装”上了一台马力十足的发动机,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企业创新、进步的精神动力。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等,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或服务理念往往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企业文化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会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有效率,二者是一个互相促进的管理活动。 良好的企业环境和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对企业员工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企业人力资源调配、考核等方面,培养企业员工的企业精神,形成一个和谐向上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组织目标与员工价值自我实现相一致的利益、文化、精神共同体。 (三)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模仿性,是企业品牌的内涵。 在现代经济中,消费者选择某个企业的产品,某种程度上也是选择该企业的文化,表示他对某种文化的认同。比如选择麦当劳就是选择一种美国式的开放、自由、快捷、轻松;购买索尼产品的人,认同的是一种日本式的精巧、创新;而喜欢奔驰的人所倾慕的则是德国式的严谨、精细、气派和古典。因此,企业文化相当于企业的标签。受欢迎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赢得了客户,也就赢得了竞争。

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通过研究发现,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有三大方面:一是顾客忠诚度的高低和忠诚群体的大小;二是员工忠诚度的高低和忠诚群体的大小;三是品牌影响度的高低和大小。而决定企业这三方面状况的正是企业文化。受欢迎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赢得了客户,也就赢得了竞争。

七、民营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几点建议 (一)           要杜绝企业文化中的狭隘观念。 企业文化固然成型于某一企业,但也要与民族优秀的文化相结合,更重要的是符合社会的价值观念,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可。前几年的保健品市场涌现了一些大型企业,但其中很少有能够站在民族和社会的高度来建构企业文化,很少有能够将企业文化与“全民健康”、“社会保健意识”等问题相连。这些企业中可能有一些已经形成了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企业文化,并使企业效率得到提高,但它们的企业文化是狭隘的,仅仅实现了企业文化有关增强企业效率的内部职能,却远未实现用文化体现企业形象的外部职能。这样的企业难以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而长久的美好形象。

 (二)防止企业无形的文化与有形的管理制度发生碰撞。 我国许多企业家都存在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互不相关的错觉,有些企业家抱着“理想主义”甚至“空想主义”的心态去建设企业文化,完全脱离企业制度的要求,最后的结果是企业文化自我创新能力的丧失和企业制度运行的低效率,文化与制度发生了内耗。事实上,企业制度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现代化制度本身是一个空壳,人的执行使其具有了客观和实际的意义。而人在执行过程中的心理、态度、行为方式正是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没有文化的制度是僵化的,没有制度的文化也是不合实际的。

民营企业的重要性例5

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也就是资金运动和价值形状的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发展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极为薄弱,加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建立良好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是政府及社会各界需引起高度重视关键。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1 民营企业管理模式陈旧、落后

我国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财务制度的影响,多数民营企业尚未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未以财务指标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诸如反映在财务管理目标上“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科学管理的概念无法应用。筹资时不权衡资本成本,不考虑资本结构;投资时不测算风险报酬,不分析现金流量。同时,企业管理模式也较为陈旧、落后。民营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财务管理实行“家族式”管理模式,财务收支、生产经营、筹资投资等所有的经济业务都由一人掌管,眉毛胡子一把抓。这种模式大大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给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造成财务管理混乱失控,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等。

2 企业领导素质参差不齐,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民营企业的领导者,从总体看,文化水平不高,特别是“小作坊”、“夫妻店”起家的民营企业,其经营者缺乏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和作用认识不清。而且,不少民营企业的领导者痴迷于自己的经验,错误地认为企业效益是靠业务做出来的,而不是由财务管理管出来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这些领导者不仅简单地认为财务管理就是记账、算账和报账、纳税申报,完全无视财务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功的指导作用;在民营企业内部无法进行利润盈亏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导致他们对专职财会人员的轻视,忽视财会人员在企业中应发挥的管理职能。企业领导素质不高,财务管理意识的淡薄,就大大制约了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进程和持续发展。

3 财务管理制度缺失

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集会计、出纳、审批为一体,老板一张口、一支笔自己说了算。不设会计机构,或虽设会计机构却形同虚设。较典型的是老板娘任出纳掌握财政大权,只聘一个记账员记记账。凡是采取公司制的民营企业设立了会计机构,但不少会计机构的设置不移科学,存在着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的弊端,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导致财务管理制度的缺失,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如内部财务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的财务管理制度。特别是现金管理,更具随意性,不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使用现金,白条抵库、坐支现象严重,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大额现金只要领导点头就可任意开支的情况随处可见。随意的现金使用一方面造成企业现金闲置,或者因管理不善,需要资金时却因缺乏周转资金而陷入财务困境,更严重的是因此而使会计信息失真。

4 财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首先,民营企业对财会人员重使用轻培养,财会人员满负荷地工作只能使其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钻研深层次的财务管理问题,形成了民营企业财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这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制观念淡薄。多数财会人员专业业务知识停留在原水平线上,对新制度和法规无能接受,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修订后的《会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了解甚少,财经纪律自律性很差,无视法律后果,任意变造伪造会计凭证、账簿,编制虚假会计报表。财会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的第二个表现是专业技术本平低。不少民营企业财会人员非

“科班”出身,没有会计从业证书和专业技术职称。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较成熟的集团公司的财会人员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外,但在选任财务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没有按《会计法》和《总会计师条例》规定条件任用,没有实行回避制度,凭个人形象和亲属关系,并带有极为浓重的“家族式”的用人关系。还有不少民营企业的财会人员上岗靠的是关系而非专业水平,甚至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而非法上岗。他们对财会新规则、新技术知之甚少,实际操作技术落后且更新速度慢。

其次,财务管理人员理财观念滞后,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得不到应用,财务管理的职能发挥不出。在会计业务处理和向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一切听从领导,提供内外不一,虚假的会计报告时有发生,既导致企业会计行为随意化,财务工作极不规范,也使企业无法运用会计信息用以指导和发展生产。

5 外在会计监督缺位

企业会计外在监督主要是政府监督和会计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政府监督是指政府财政、税务、统计、审计、工商等部门对民营企业实施的会计监督,对民营企业会计实施监督的手段主要是会计规范和会计行为。会计规范主要指针对会计实务起约束作用的原则、准则、法规、条例和道德守则的总和。政府等有关部门因受人力、物力的限制,难以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会计规范对民营企业日常的具体会计行为进行监督。但是,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民营企业的会计法规,民营企业会计规范体系还不健全,这些部门对民营企业的会计报表往往是我发表你填制,你报送我汇总。即使发现报表内容离谱太大一般也是退回重报。在审查报表是偏重于技术上的差错而不注重报表的真实性,缺少对报送虚假信息的责任追究与惩罚措施。政府监督的缺位和政府各有关部门信息的相互独立,从客观上使民营企业会计行为放任自流,有些民营企业往往因不同的目的向不同的部门报送不同的会计报表,显而易见,这种会计信息的可用性、可比性和可靠性是何等的低下。

民营企业外在监督的另一种缺位是社会监督的缺位。社会监督主要由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主体的会计中介机构执行。修订后的《会计法》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进行再监督的内容,以保证会计中介机构有效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由于目前社会审计的业务尚未涉及到民营企业,法律上尚未明确规定民营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加之民营企业

财务管理混乱,内控乏力,经营活动中不规范行为普遍,对其年度会计报表审计风险很高,使得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不大愿意从事民营企业审计工作。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缺位,加重了民营企业财务工作的随意性。

6 会计信息失真,偷税漏税现象严重

民营企业会计资料失真现象较为普遍。会计信息失真,客观上是因为民营企业管建制度不完善,企业财务人员技术不过关,财会工作内外监督不到位;主观上则在于企业领导为达到其申请银行贷款、偷漏税收的目的,不惜违法造假。会计信息失真集中表现在民营企业编制多套会计报表,报送银行的是好看的实现盈利的会计报表,目的是获得银行贷款;报送税务部门的则大都是亏损的会计报表,这些报表往往通过少列收入、多列支出、设置账外账和小金库,达到偷漏税款的目的,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二、加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1 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核心的理念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要把强化财务管理作为推行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由于企业资金的使用周转是从材料采购入库、投料生产、产品入库、产品销售一直到货款收回的一次循环,牵涉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者应转变观念,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单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所以要层层落实,共同为企业资金的管理做出贡献。

2 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树立有效的长期投资分析评估机制,财务部门必须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参与新投资项目、资产重组项目的风险、成本与收益等论证考核评价工作,从财务管理角度提出改善投资方式和管理方法,采取强化管理抑制或合并、转让、终止、撤销、清理出售等建议,供领导决策。民营企业应注意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在积累的资本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可以搞多元化经营,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从而分散投资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价与实施规范程序。当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操作、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可以借鉴大型企业的普遍做法,规范项目的投资程序,实行投资监理,对投资活动的各个阶段做到精心设计和预测分析。另外,要注意实施跟进战略,规避投资风险。

投资决策应当遵循以下要求:要有阶段性,要保证重点,集中力量,不能平铺直叙。要有理性,只涉及与主业相关的领域。要有人力和资本上的剩余能力,其中资金方面是指自有可动用资金加上以项目名义进行的适度负债经营,绝对不能长时期搞流动资金长期化、固定化。要对风险有充分的估计。对风险可能产生的代价进行测算并与收益进行比较。投资要有前瞻性,要有能产生长远利益的项目,以增强后劲。同时必须长短结合,要有产生眼前利润的项目去支撑。

3 民营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控制制度

完善财务处理流程?企业任何重大的财务和经营活动决策,应当有科学的财务处理程序。例如,凡投资性支出和非经常性大额货币资金支出须由董事会集体联签,限额以内的由业主(或董事长)或其授权指定的专人签字审批;其余日常货币资金支出由分管财务副总或其授权指定的专人签字审批。帐、款、物应设专人分管。财务人员要参与制订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把好资金支付审查关。

强化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内部审计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企业对于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应实行严格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创新,要从事后的财务收支审计向效益审计、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工程项目预(决)算审计、专项审计等领域发展。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措施,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以财务制度统驭全体成员。端正整个企业的风气。

4 财务部门要做好财务各指标的分析工作

跟踪企业各环节资金使用情况,做好资金流向分析,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为此,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动用得到有效配合。比如决不能用短期借款来购买固定资产,以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其次,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比如应收账款什么时候可收回,什么时候可进货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易造成收支失衡,资金拮据。最后,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有效配合。

加强财产控制,特别是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向来重视货币资金的管理而忽视实物资产的管理。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企业应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对财产的管理与记录必须分开,物资进出务必有入、出库单,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决不能把资产管理、记录、检查核对等交由一个人来做。并定期检查盘点财产,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

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近年来,很多中小型企业陷入经营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加强存货及应收账款管理是重要的解困措施。加强存货管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严格控制账龄。对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妥善的处理。

民营企业的重要性例6

一、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一)薄弱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在民营企业的日常运行中,企业创始人一般会对公司的管理直接进行管理,而其董事会的成员也大部分来自创始人家族内部,这就为董事会发挥其重要监督和控制作用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看,2008年发生的国美电器的控制权之争中,黄光继作为大股东在对回购公司股份时对股东的利益造成了损害,但是这一行为却没有遭到国美董事会、经理层以及监事会的揭露,这就表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在大股东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会大打折扣。

一个企业的工作效率高低主要由各层工作人员的责任担当情况决定,然而民营企业却普遍存在缺乏明确的岗位说明书等情况,这就造成了公司内部人员职责划分不明确以及人力资源浪费等问题的产生。从表面看来一人多职这种情况似乎实现了人力成本的节约,但是实际上这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重大控制缺陷的表现,这种环境极易滋生侵占资产和财务舞弊等不法行为。而民营企业一般在用人机制上,往往存在任人唯亲而非任人唯贤的问题,这些都是缺乏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而造成的。

(二)缺乏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和评估意识

民营在面对不同的风险因素时,往往都忽视了对科学风险评估方法的选用,也不对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和排序,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高层领导人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商讨进而决定策略的。面对当今金融市场上越来越严重的重大轻小、嫌贫爱富的融资歧视,很多民营企业面临着更加艰难的生存窘况。然而依靠高利息的民间借贷会带来巨大债务纠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由于民营企业家又缺乏与时俱进的风险控制思想和管理水平,他们处理风险的方法就是根据自身的经验对企业进行扩张政策,在识别和规避风险能力上存在很大的缺陷,而一旦出现重大失误造成的后果必然是很严重的,往往会因外部环境的剧变导致资金链断裂或资不抵债等情况发生。

(三)控制活动执行不到位

1.控制形式化、缺乏营运分析控制能力

民营企业由于面对巨大的企业人员流失率,企业往往会为了节约成本而忽视对监管审核制度的重视,一人多职现象在很多民营是非常常见的,例如出纳员会顺带包揽会计处理的全部工作,这种现象带来的便是高发生率的侵占资产和财务舞弊等事件。

营运分析控制就是指企业的管理层对生产、筹资、投资以及财务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如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从而获得对营运情况的分析了解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原因查明并及时采取有效处理。在民营企业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很少能见到透明的财务报表,很多关于业务方面的资料在传递过程中也十分不明确,由于缺乏规范的预算编制,企业就缺少根据外部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生产规模的能力,即使是多元化的扩张经营也不一定能成为企业实行成功转型升级的保证。

2.绩效考评控制随意化

很多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在考评制度上存在严重的缺失,缺乏公平公开的绩效考评制度,就算有考评制度也极大程度上的受到亲缘关系影响而不能使考评制度的作用最大地发挥出来。由于科学的考核标准和方法的缺失,使得每个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得不到定性的考核和定量测试,也影响了奖励和惩处的兑现实施,员工长期在这种工作环境下会缺乏归属感进而加剧企业的人员流动性大以及企业成本增加等问题。

二、健全内部控制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企业运行模式

(一)规范民营企业治理结构

民营企业能否最终实现对企业治理结构的规范化,主要取决于董事会能否充分发挥其作用。但是很多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更有严重者,其法人治理结构实际上是有形无实的,很多情况下民营企业的董事长和经理由一人兼任。有效的约束机制能够成功的消除内部人员控制行为,对会计人员进行“越轨”行为的限制从制度和程序上来看都具有良好的相互制衡关系。各层次各组织各自拥有不同的权限,能够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被层层控制住,进而保证企业能够正确地进行决策和实施经营计划。

(二)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

民营企业的重要性例7

摘要:成功的企业文化可以成就一个企业,失败的企业文化也可以毁灭一个企业,企业文化绝不是装点门面的摆设,而是每个成功企业必须具有的理念,它在市场大潮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民营企业的重要性例8

(一)民企文化的多元性给党建工作造成阻力

一般来说,营造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民企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营企业的多元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的党建工作带来了阻力。特伦斯•E•迪尔将企业文化概述为五个要素: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具体来说,民营企业是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产生的。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多元文化的涌入,企业文化的整体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从企业环境这一方面来谈,企业内部员工文化素质差异明显,加之利益追求为目标,使得早期民营企业缺乏正确的意识形态引导,企业主和管理阶层对于党建工作的忽视,造成民营企业内部环境的不够完善,也导致在应对某些多变的外部环境的影响时,易暴露企业自身的不足,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党建介于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追求的矛盾之间

从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来看,其本身的社会特殊身份,使得企业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些社会责任中包含了“法律法规、社会道德、环境影响、社区关系”等多重责任与义务。但企业所履行的各项社会职责的前提,是企业能够正常有序的生存和发展,而追求利益,则是企业得以长久发展的核心关键所在。归根结底,企业盈利,是企业得以履行职责的前提。所以,民营企业会忽视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而转向追求经济利益。正因为如此,企业党建工作往往会介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追求利益的矛盾之间,这不仅给企业党建工作带来了阻力,也给企业党建创新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所以,民营企业所承担的相应责任与所追求的的利益目标,始终伴随着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大力推进企业党建工作,将民营企业发展带来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协调同步地发展,是企业党建工作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三)民企党建的监督管理不完善,党建工作发挥不了实效

在具体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调研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例如监督管理不完善、企业党组织不健全、党建工作发挥不了实效等问题。究其原因,与民营企业内部党员素质不高、民企对于党建工作的认识不足等原因有关。开展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有很大一部分决定权在于民营企业业主的态度,而民营企业运营和生存的核心关键就是盈利,所以一般情况下,民企业主在开展党建工作的同时,必定要牺牲一部分生产运营的时间,所以民营企业常常忽视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此外,对民营企业内部党组织开展的党建工作没有一套完善的监督与管理制度,无法避免党建工作流于形式,并且对于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提不出实质性的指导意见,致使企业党建工作效率不高。种种原因造成民营企业对于企业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致使民营企业党建工作阻力重重。

二、民企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当前中央强调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落到实处,从基层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目标。明确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标准,细化基层组织、党员队伍、组织制度建设,并以此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要求,将党建工作落到实处。要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首先必须强调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性、优越性、先进性和公正性。只有明确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强化民营企业关于党建工作的认识态度,才能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党建的创新实践工作,将企业党建落到实处,干出成效。发挥企业党建工作的引导作用,帮助企业同步提升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使企业党建扮演好领导型和服务型双重角色。

(一)党建工作的指导性

在党中央最近召开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小组会议中,强调:“要牢固实力改革全局观,顶层设计要立足全局,基层探索要关照全局。”在民营企业内部开展党建工作,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正确的指导性。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其中包括来自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社会等影响因素。而在企业内部开展党建工作,对于企业应对来自各方面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着具体的指导性作用。从党建工作本身的角度来看,国内民营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内部开展党建工作,宣传党的执政为民的思想方针,贯彻落实党的基本政策,以及在民营企业中对于强化党的意识形态教育,对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民营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企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开展企业党建工作不仅能够指导企业践行国家宏观调控方面的经济政策,同时能够帮助并扶持民营企业进行良性生产运转,加快企业在经济效应方面的快速稳步提升。

(二)党建工作的优越性

推进并完善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对于帮助实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有着重要推进作用。民营企业自上世纪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以自身独有的企业文化发展至今,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则下,民营企业的的未来发展道路仍需要不断地改革与创新。而在民营企业内部开展党建工作,不仅是对企业内部文化价值的提升,也是让企业得以长治久安发展下去的一剂良药,使企业在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与国家经济政策方向一致,用党建思想武装企业文化,帮助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说,党建工作的优越性在于,将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基层党组织紧密相连,在遇到和解决一些企业实际困难问题如企业融资问题、政策扶持问题、企业文化宣传方面的问题时,能够及时求助于党组织的帮助,党组织能够及时地将企业困难做到下情上达,协调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工作,保证民营企业在经济生产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三)党建工作的先进性

民营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取得效益,得到长远发展,关键在于发挥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人的创造力的发挥以及具体的探索实践。所以民营企业必须重视对于人才各方面的培养工作。在民营企业内部开展党建工作之所以能够体现出先进性,最重要的是党建工作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够将人的发展与创新摆在一个战略高度上。企业党建工作不仅仅只在上好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课,更多的在于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培养企业内部人才的创造力,在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同时,为企业培养补好“精神之钙”,树立民营企业文化传统的良好形象。所以说,党建工作具有与企业同进退共命运的先进性。

(四)党建工作的公正性

党建工作有助于促进企业内部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公正性。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说,民营企业由于其文化的特点,在管理上常常出现制度不完善、监管不严格或家族企业掌权的落后管理模式,致使上层管理者与企业员工之间常出现矛盾,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所以企业党组织队伍作为没有利益牵扯的第三方,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地处理企业内部各部门工作,协调企业内部环境的各种因素,维护上至领导者、下至各员工双方的利益。在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中,公平公正性是体现基层党组织成员的基本业务素质。党建工作的公正性,也是保证企业内部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维护好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利益的重要前提。总的来讲,企业党建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一方面能够发挥党的政治导向,对企业的生产进行监督,对企业的文化树立起风向标的作用;另一方面,发挥企业党建的优势,积极服务于企业健康稳定的良性发展,共同提升企业经济建设和党建工作效率。

三、推进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方案

根据当前国家部分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找到民营企业内部党建工作的短板即阻力因素,“对症下药”,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民营企业内部党建工作的创新探索实践。发挥党建工作的“羊群效应”,带领民营企业快速稳定地进行经济发展。民企党建工作的创新方案应从当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两个重要方面,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作为出发点,维护好民企生存发展的优秀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抓源头,搞党建

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在于民营企业业主对于党建工作的重视性。所以说,加强民企业主对于党建工作的重视度和认识度,是企业党建工作得以实践的第一步。要抓好源头,进行党建工作,让企业党建工作能够有成效、有保障地正常进行。而就当前企业内部党建工作的各方面阻力因素来看,企业业主缺乏党建工作的认识、不愿意将经济生产的时间用来搞党建工作或认为党建工作的时效性不高等等原因,都造成了其对企业党建工作的忽视。所以,党建工作的第一步,应当提高民营企业业主对于党建工作的认识。党建源头工作的重心,应该落实在企业内部党组织的工作任务上。企业党组织成员应发挥其先进性,切实贯彻在浙江省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精神,将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到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命运的高度上来。在企业内部大力宣传党建工作的指导性、优越性、先进性和公正性,用实际工作来影响和改变企业业主对于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把好企业党建工作的第一关。

(二)讲实效,搞党建

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之所以不被企业内部重视,另一个原因在于企业党建工作的时效性有待提升。根据永康市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结果来看(调研内容的补充),部分企业内部开展党建工作时,对于企业自身存在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等问题还停留在原则性的指导意见上面,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针对企业生存发展最关系的经济效应和企业文化发展方向等方面,并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案,致使企业党建工作效率不高,影响企业党建工作的持续进行。所以,企业党建的关键在于帮助企业提升经济效应,这是保证企业能够赖以生存的前提,同时提升企业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完成企业的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协调同步发展。发挥党建工作的优势,以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为出发点,让党建工作深入企业内部的各个领域,推进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使企业党组织分别扮演好领导型和服务型的双重角色。党建工作应做到双重标准,对内,加强对企业经济生产的监督、对企业员工的思想教育、对企业领导层的正确引导性等工作;对外,应发挥好党组织的优势,积极协调好企业与外部社会环境的沟通和运作,帮助并维护企业经济生产各个环节之间要素的稳定性,保障企业经济效应的稳定增长,维护好影响社会效应的企业文化形象。让企业党建能够真正干出实效,做出成绩,让民营企业的发展得到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双赢的良好局面。

(三)重人才,搞党建

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的竞争。大环境下民企想要赢得经济与社会效应的双赢,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则尤为重要。民企党建工作之所以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党建工作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探索实践,是我们党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作出的政治调整。党建工作所体现出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旺盛生命力,这个“生命力”就来源于党建工作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落实在生产实践中,重视人才的培养。所以,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探索,仍然需要把人才的培养摆在第一位。要根据各民营企业内部环境情况,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用完备的科学发展观点培养企业人才的创造力,用先进的党性原则规范人才的思想观念,做到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同步进行,充分发挥企业优秀人才的“羊群效应”,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全方位提升企业整体素质。使民营企业内部人才发挥创造力,并不断改革创新,赢得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时常竞争力。

(四)拼经济,搞党建

进一步完善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创新,要充分认识党建工作的活力来源即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始终贯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在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中,拼经济效应,更应该把握经济建设的主旋律。这不仅是为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做保障,也是坚定不移贯彻中国共产党基本路线的重要前提。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也是解决企业生存发展的问题的基础。所以说,在民营企业内部完善党建工作,是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形式的宏观把握,也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基本原则。使经济建设与党建工作同步进行,彼此促进。坚持以党的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提升经济效应的同时,全方面提升企业社会效应,使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比翼齐飞。保证企业的生存发展的物质前提、精神前提,也是我们党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

民营企业的重要性例9

在民营企业中建设好党组织是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新生事物,所以时至今日,在多数民营企业中党员人数偏少。根据调查数据,在某县的125家民营企业中,党员人数超过3人的只有2家,占总数1.6%,有个别党员的37家,占总数29.6%,党员人数0的86家,占总数68.8%。全县共有民营企业91家,其中95%的民营企业只有个别党员或者没有党员。虽然相关的组织部门有心想党建工作做好,怎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某些民营企业党员人数的偏少、加之基础的薄弱,导致了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缺乏本该拥有的号召力。

2、管理模式的滞后导致党员作用难以发挥

很多民营企业党员的变动性很大,但依然使用传统的属地化管理模式来实施管理,即由党员的户口和行政关系所在单位或街道、行政村支部管理,党员经营活动的流动性和静态管理的管理模式不兼容,从而导致党组织对党员监督管理不到位,党内制度松散,想管的无权管,有权的看不到,从事个体和民营企业的党员实际中成为了无人管党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随着民营企业中的党员所在的分布、活动和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党员的教育面临着诸如时间无法保证、人员很难集中、内容无法落实的矛盾日益显现,外出经商或者务工的民营企业党员现实中已经断了和原来所在党组织之间的联系,更有甚者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共产党员,难以发挥其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对策

1、加大组建党组织和发展党员力度

要坚持在哪里搞经济建设,就在哪里建立党组织。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应致力于创新基层党组织的组建形式。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企制宜,不仅要重视组织形式的建立,还要重视组织建立后所能达到的效果。在众多的民营企业中,员工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差别很大,流动性更大。因此更要灵活多种形式的发展党组织。首先应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发展党组织。另外也可选派优秀的党员作为党建联络员深入企业指导党建工作。还有可以先把重点放在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党建工作中,逐步消除党组织设置的空白区。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关键在于建设党员队伍。把党员发展起来是壮大党员队伍的前提,只有发展好党员,党组织才具备了存在的前提条件。要积极培养和吸纳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业主入党,特别要吸收具备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中的优秀员工和骨干为积极分子,并加入党组织,从而壮大党员队伍。

2、找准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由于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众多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民营企业党组织的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应重点放在通过开展维权活动,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经营上来,使党建工作和企业的经营方向一致。如果党建工作脱离了生产经营,就会发生越抓越困难的情况。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上,通过种种途径引导企业走正道。二是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三是依法维护业主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3、充分认识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的忽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营企业主的自身素质缺乏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另一方面是各级各类的党组织对于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首先应该强化企业主的党建意识。由于很多民营企业主的自身素质和政治思想觉悟的限制直接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归纳各类企业主对于党建工作的态度无外乎有顾虑排斥、政治花瓶和利益至上三种。鉴于这三种企业主,必须对他们进行深刻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确保其思想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党建工作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另外要明确党组织在民营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党组织在民营企业中起着先进性和先导性的作用,作为整个企业的政治核心和企业发展的先导者,必须在企业中有一个明确合适的定位,担负起应负的责任,切实发挥党组织在民营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保障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组织性的优势的时间效能。

民营企业的重要性例10

一、前言

现阶段,民营企业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内外矛盾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劳资矛盾冲突。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有效的化解矛盾冲突以及协调利益关系,但是民营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样就必须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且认真贯彻和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可行性及实效性。本文主要对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行性及实效性进行了分析。主要是通过对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行性和实效性进行分析,总结出民营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进一步的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二、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行性分析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所以,大力发展生产力,既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主要任务和根本利益,也是民营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主要任务和根本利益,因此,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党和民营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加强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据有关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占国内GDP总值的60%,并且民营企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以及维持了社会的秩序稳定。同时还可以推动市场化进程、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推进科学技术的创新。但是由于民营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更大的利益,所以,一些民营企业在目前市场经济秩序不规范、法制不健全以及执法监督不力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价值导向不正确,只注重追求企业经济效益,并且不顾损害消费者、社会利益。针对这样情况,既要规范市场化制度,还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他们进行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企业理念等教育,保证企业的奋斗目标与国家的奋斗目标一致。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大型企业并不多,中小型企业占很大的比例,但是这些中小型企业又希望快速的壮大,由于中小型企业具有局限性的特征,没有看到自身企业存在着问题。因此,他们可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为他们的企业提供有力的保证和支撑。其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就是人,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目标不能仅仅是宣传,还要做好人民性、社会性以及科学性,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分析

1、加强民营企业的素质教育

企业经济效益在逐年上升,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员工收入促进社会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加强企业的素质教育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条件,这是取得认可和重视的关键环节。作为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首先要建立业主学习、培训制度,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且还要树立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大力宣传党和政府教育方针,这样就可以使他们体会到党和政府对民营企业的重视。然后培养企业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态度,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不仅限于政治功能,它还具备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样可以有效的化解员工之间的矛盾以及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额经济效益。最后还要选出支持思想政治工作并且效果显著的代表,并且大力宣扬,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从而营造一个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氛围,减少思想政治工作进入民营企业的阻碍,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

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党建工作是可以有效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的进行,那么就必须积极的探索党建工作的新途径以及新方法。首先民营企业的管理部门,一定要加大民营企业的宣传力度,并且选取一批优秀的党建工作员工,加以宣传,这样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社会舆论环境,同时还要举办各种有效的教育活动,鼓励民营企业的员工参加以及向党组织靠拢。然后建立健全组织,在民营企业中,如果有3名以上党员,企业要建立专门的党支部;如果没有3名党员要根据党员的具体情况以地域、同业的原则建立党员的联合组织,这样可以在民营企业实现组织的全面覆盖,从而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最后要根据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的工会组织,民营企业要通过法律条文规定制定工会的有关内容,从而形成一定的制度,此外,还要有效的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井青团、妇联组织,这样就扩大了组织队伍,增加了党在民营企业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从而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效结合。

3、思想政治工作应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企业的文化是经过企业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它是企业员工认可企业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的重要依据和前提,同时它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具有间接性、抽象性以及单调性的特征,所以企业在运作的过程中,要想法通过培育以及建设企业文化等方式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在企业文化之中。其中进行企业文化培育和建设中,一定要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人性化,并且要尊重、理解以及关怀他人,同时,还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人性化。此外,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归纳到企业的规章制度中去,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力保证,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并且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可行性和失效性,本文主要对民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分析,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