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语言表达技巧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5 16:11:47

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技巧例1

面试场上你的语言表达艺术标志着你的成熟程度和综合素养。对求职应试者来说,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无疑是重要的。那么,面试中怎样恰当地运用谈话的技巧呢?

(1) 口齿清晰,语言流利,文雅大方。交谈时要注意发音准确,吐字清晰。 还要注意控制说话的速度,以免磕磕绊绊,影响语言的流畅。为了增添语言的魅力,应注意修辞美妙,忌用口头禅,更不能有不文明的语言。

(2) 语气平和,语调恰当,音量适中。面试时要注意语言、语调、语气的正确运用。打招呼时宜用上语调,加重语气并带拖音,以引起对方的注意。自我介绍时,最好多用平缓的陈述语气,不宜使用感叹语气或祈使句。声音过大令人厌烦,声音过小则难以听清。音量的大小要根据面试现场情况而定。两人面谈且距离较近时声音不宜过大,群体面试而且场地开阔时声音不宜过小,以每个用人单位都能听清你的讲话为原则。

(3) 语言要含蓄、机智、幽默。说话时除了表达清晰以外,适当的时候可以插进幽默的语言,使谈话增加轻松愉快的气氛,也会展示自己的优越气质和从容风度。尤其是当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机智幽默地语言会显示自己的聪明智慧,有助于化险为夷,并给人以良好的印象。

(4) 注意听者的反应。求职面试不同于演讲,而是更接近于一般的交谈。交谈中,应随时注意听者的反应。比如,听者心不在焉,可能表示他对自己这段话没有兴趣,你得设法转移话题;侧耳倾听,可能说明由于自己音量过小使对方难于听清;皱眉、摆头可能表示自己言语有不当之处。根据对方的这些反应,就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语言、语调、语气、音量、修辞,包括陈述内容。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面试效果

语言表达技巧例2

例1那美妙的歌声,化作甘泉一点一点把我的世界浸润得更加绚丽,

点评:利用移觉,把听觉移植到视觉,清雅别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例2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在我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叶文玲《我的“长生果”》

点评:运用比喻,从视:听两方面具体形象地说明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带给我的愉悦之感,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例3朝可谒孟子,暮可访太白:夏可观十里荷花,秋可赏三秋桂子;北可驰骋于塞外草原。南可踯躅于江南雨巷……愈读愈觉书文可亲可爱。

――《三更有梦书当枕》

点评:排比句式,铺排点染。唤起读者飞扬的情思,意境开阔,美不胜收。

例4进入初中以来,由于久溺于书山题海,又加之常与武侠小说“挑灯夜战”。视力便每况愈下,开始了“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长征。于是,世界开始害羞,每当我面对时。她总是扯起一层面纱,使我不得尽睹芳容。最后,我不得不投入四眼大军,开始了架粱生活。

――《架梁之苦》

点评:引用、拟人,运用自如、恰当,使整段文字幽默活泼,极富表现力。

二、营造画面。调动感官

所谓调动感官,就是付诸读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使他们感同身受。身临其境,在脑海中形成画面。

例5向人们低声絮说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阿长与》

例6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翻身的余地。

――《阿长与》

点评:上面两个例子。用绘形的示现之法,揭示了长妈妈喜欢“切切察察”,睡相不好的特点。无声的动作,胜过有声语言。长妈妈质朴而略带粗野的形象在这简单的勾勒中被刻画得栩栩传神。这两个画面都付诸读者的视觉。

例7我想起那个温暖的冬夜。室内①一灯如豆。我把昔日朋友送的贺卡连同尘封的往来一同从抽屉里翻出来。贺卡有的已搁置多年:②微微泛黄,③带着一种陈年的温和的香,很淡,很好闻。我拥衾而坐。小声读着上面简短而真挚的祝辞。④我的声音像豆子一样,轻轻滑落;⑤敲碎一屋子的沉寂。

点评:①视觉。营造氛围给人以静寂、悠远之感。

②视觉。黄色,流淌成温暖的记忆。

③嗅觉。美好的体验,自然带来春天般的心情。

④把听觉化为视觉,创设情境,耳闻目睹,引发同感,产生共鸣。

⑤听觉。动静结合。点染氛围。

例8①书面轻翻,心旌微摇。②叹梁祝身化彩蝶,喜崔张终成眷属,羡东坡把酒临风,慕清照泛舟浩淼……③高山流水鸣于耳畔;④瘦菊幽兰馨于鼻尖;⑤芳草连天,长亭古道;红有樱桃,绿有芭蕉……

点评:①运动觉“书面轻翻”这一动态,转移到内部感觉的运动觉。

②视觉。联想的画面美不胜收。

③视觉、听觉连用,像画卷,像乐曲。

④视觉与嗅觉连用,既有形象又有气味。

⑤视觉。颜色鲜艳美丽,引发视觉的愉悦之感。

注:例3、例4知觉的参与,在于它的敏锐的观察与合理的运用。

三、捕捉闪光细节选好动词

例9那褐色的烟末被粗实的指头从烟荷包里捏出来,轻轻一抖就装进锃亮的烟锅里,再用拇指柔柔地一压,同时那火柴也轻轻地备在手里了,将烟袋叼在嘴上,这一切都做得不紧不慢。该点火了,尤其在大风起兮尘草飞扬的旷野里。划火柴就变成一种技巧和功力,并,且透出一种气度和风范。他偏要转过身来,迎着风,稍一定神就把火柴往盒儿上一蹭,瞬间双手一捂,那火苗儿就在手捂的空间里安然跳‘动,如一枚金黄的柳叶儿。烟就点着了……,

――《点烟》

点评:点烟可谓琐屑之事,但在作者笔下表现得生动形象,如在眼前。这是因为细节和一连串的动作逼真传神。那“一抖”、“一压”、“一蹭”、“一捂”。活灵活现地把庄稼汉沉着老练的生活经验凸现出来。

例10老杨同志有些不耐烦。便道:“你们忙得很!等儿会闲了再说吧!”说了把背包住阶台上一丢,坐在上面休息。

――《老杨同志》

点评:又冷又热的两句话,“一丢”“一坐”两个动作。干脆利落,形之于声色的反映了老杨同志对广聚等人工作作风的不满,表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原则性。

例11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来,拗过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点评:加点的词语,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私塾老师读书入神的情景,富有感染力,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例12爸爸弯下腰,把一个皮箱拽过床沿儿,半蹲下身子,用小肚子一顶,往下一压,两手伸进缝里。抠住箱底,憋住气,一瞪眼,把皮_箱搬了起来。

――《搬家》

点评:“弯、拽、蹲、顶”等10个动词连用,生动、形象、准确地写出了爸爸搬皮箱的全过程,着实传神。这与作者细致的观察是分不开的。

四、舍常式表达。求变式表述

弃舍一般的表述形式,选取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或试试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换一换,往往能带来鲜明生动的效果。

例13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天上的街市》

点评:“朵”字常用于花。用“朵”而不用“颗”,能唤起人们的联想,说明了流星如花儿般美丽,与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

例14秋天的黄昏,晚霞烧红了西方的天空。

点评:用“烧红”而不用“映红”、“照红”。化平淡为生动,暗用了比喻:晚霞像火。“烧红”把落日时晚霞的鲜红、明亮极生动地写出来了。

例15他正在向古代典籍钻探。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点评: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闻一多已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二词,而精心选用“钻探”,这包含了比喻,不仅形象,含义也更丰富。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为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语言表达技巧例3

1.问题的提出

在目前的小学体育课,经常出现这么一种现象:学生队体育课的教学毫无兴趣,希望体育教师安排自由活动,以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与要求,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方面的问题,二是教师方面的问题,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教师把自己当作遥控器,是一种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对这种毫无艺术而言的反复教学,早已厌倦,即使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得多教几遍才能使学生勉强接受。

一堂体育课上得好不好,活不活,主要决定于学生得兴趣和学习动机。这就关键在于教师得导,这个导就是指——体育课堂中的语言艺术,也就是我常说的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能力的艺术。

2.体育教师课堂语言表达艺术的作用

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诚如刘勰所言:“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现代教育语言表达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它的社会效应是隐性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下面从心理学方面的原理来探讨小学体育课堂语言艺术的作用。

在心理学中,把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称之为学习动机,这种内部动力是学生的学习需要“我要学”所引发的。在小学的众多课目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需要能浅层地体现出“我要学”的动机。在课堂中,教师一定得把学生这种本能、浅层的学习动机加以煽动、引导、组织,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度,这样才能使课堂的学习效率达到最佳;如教师不在语言上进行艺术化的思想教育和煽动,任其自我放矢,这种本能的学习动机很快会消失,并且产生负面影响。

在课堂中,学习效率随着学生学习动机的提高而提高的。学生学习的本能和核心在于学生学习动机,要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核心在于教师在语言上的煽动、诱导和组织。我们只有把学生本能的学习动机提高、加强,使学生本能的学习动机转化为更高层的主导学习和“自我”学习,那么学生在任何的时候的学习都是高效率。因此,体育教师的课堂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体育教师课堂语言表达技巧

体育课堂语言是一个多种表达技巧综合运用的过程。它的表达技巧是体育教师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和教学必不可免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应合理、灵活而综合地运用这种技巧,从这种范畴意义上班来说,体育课堂语言艺术就是恰当、巧妙而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表达技巧的艺术。

3.1声势变化技巧

在这种有身语言中应该包括语势变化技巧、强调音变化技巧和降调技巧。就是运用不同的声调表达不同的教学效果。如:“这节体育课你们班的表现(强调音)比其它班级好,我真为你们班高兴(降调)”。这种对学生表示由衷的赞叹、祝愿、期盼的语言中运用降仰语势,效果往往比运用上升语势好,让学生显得真挚、恳切,没有做作之感,又寓意学生能继续发扬。又如:“这节体育课,你们又迟到了。”这句话语把强调音放在“又”字上,即表达教师的严重警告之意,有表达了教师严肃批评的意见。

3.2语言速度变化技巧

准确生动的表达需要有完美的语速和适应的用气方式相配合,教师的课堂讲话要做到不快不慢,用气均匀合理,语言流畅自如,且适合自己的表达特点和当时的课堂环境,快、慢、重、轻、停顿等都得好好把握。

3.3语调变化技巧

语言表达的过程实际是情感的交流过程,在课堂上同时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除了要配以丰富自然的情感变化外,还有一个语调变化的技巧问题,如果教师讲话时词汇缺乏、干瘪做作、呆板单调,学生听到教师老是那么几套俗语,就回觉得教师很做作,很假,说话没有水平,就回直接在心理上降低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3.4态势语变化技巧

态势语也是我们常说的态势语。在体育教学中,态势可分为情感态势和教学态势。课堂饿情感态势是指面部表情、手势、体态姿势的隐含的思想感情,是极其丰富饿微妙的。教学态势,也就是我们在体育课堂中所将的示范教学。是体育课区别其它课目的标志之一。在别的课目的教学中,可以借助黑板、电化媒体等把内容形象化。总要求:感情态势表现必须与心理活动协调一致,必须直白而含蓄,自然恰切,精当和谐;教学态势表现前与教材和教学任务紧密相连,必须与语言想吻合,同步进行。

3.5辞格技巧

语言辞格是一种针对不同的表达内容和具体的课堂环境特点选择最贴切、最完美的形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的表现手段和方式。在课堂中,教师的语言要为学生的所愿意听、乐意听,除了要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规则外,还需做到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和感染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善于运用辞格技巧。

3.6幽默技巧,

语言表达技巧例4

人类没有单独的发音器官,而是利用呼吸器官、消化器官作为自己的发音器官。其作用原理是:(1)呼吸--气乃声之本。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储藏和控制运用气息是表达发声的基本训练。(2)声带--靠气息震动发出声音,但这只是基本音源,声带产生的音量只占讲话音量的5%。(3)共鸣--是通过头腔、口腔、咽腔、鼻腔、胸腔把声带的音量放大美化的过程,其作用占音量的95%。(4)吐字--人类与其他动物表达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字音的表达,而字音是靠我们的唇、齿、舌的控制来完成的。只有练好吐字才能准确地传情达意。可以说吐字和发声是构成有声语言表达的惟一载体。动听的声音和标准的吐字发音是我们练好有声语言表达的重要环节。

二、声音的形象。

通过对有声语言的视觉联想,就会产生声音形象,不良的声音形象有(1)沙哑的声音--苍老、怪异。(2)高嗓门儿--烦躁、教养差、神经质、小个子。(3)鼻音--不诚实、阴阳怪气。(4)低音--不自信、不可信、不精神。(5)说话慢拖--冷漠、官腔。这些声音的形象在播音时是必须避免的。

三、有声语言的创作过程。

在有声语言的创作过程中,首先要对语言进行深刻理解,理解其中所蕴藏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要做到

1、再现情景。再现情景是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再造想象,使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等在自己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过程。再现情景的过程大致分为四步:

第一、理清头绪。我们脑海里连续的活动的画面开头是什么?接下去是怎么变化的?以后又怎样发展?结果是怎样的?哪里是重点的“特写镜头”?哪里是“近景”、“远景”等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不可走过场,也不可陷进去。

第二、设身处地。把稿件所叙述、描写的一切作为亲身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进入具体的事件、场面中去。设身处地主要是获得现场感,产生“我就在现场”的感觉。

第三、触景生情。当某种生活图景在脑海里浮现时,我们一定要作出积极的反映。稿件是写情入景的,我们就要触景生情,在口语表达创作中一个具体的“景”的刺激,马上引起我们具体的“情”,而又完全符合稿件的要求,这要通过刻苦训练方可达到。

第四、现身说法。表达者头脑中再现稿件中的情景,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加工制作,使受众产生某种情景的再现,从中受到感染,才算达到目的。

2、内在语言。内在语言是表达者的心理活动,为语言表达提供充实的内心依据,其作用是揭示语句本质和语言链条,承上启下。

3、对象感。对象感是指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反应,由己达人。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受众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从中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从而更好地表情达意,传达稿件的精神实质。

4、形之于声。在播音时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有:第一、停连。停连是指在有声语言的流动过程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段落、标点符号)。第二、重音。在语句表达中对于那些重要的、主要的词或词组要着重强调一下,以便突出、明晰地表达出具体的语言目的和思想感情。我们强调的词或词组就是重音。第三、语音。语音是在具体思想感情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着眼于语言感彩。第四、节奏。节奏是有声语言运动的一种形式,是在表达中由全篇稿件生发出来的、播讲者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节奏的类型有轻快型、凝重型、低沉型、高亢型、舒缓型、紧张型6种。

5、及于听众。给予听众的感觉是情、声、气的巧妙结合。具体而言,一是情是内涵、是依托;声是形式、是载体;气是基础、是动力。二是情要取其高,声经取其中,气要取其深。以达字正腔圆,清晰持久,刚柔自如,声情并茂的境地。三是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气随情生,声随情动。

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播音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途径有:

1、语音标准,用语规范。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传播媒介,承担了政策宣导、信息传播、娱乐等社会职责,在节目中我们仍然发现部分播音员语言修养相对较差,经常出现语音不准、语法不通、用词不当与语流不畅等问题。众所周知,播音员的语言起到的对社会大众起到的是引导和示范作用,因此,在语音、用语等方面,必须注重标准化、规范化。

2、表达真诚情感。语言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对象覆盖了国内大部分人群,因此,播音员只有通过真诚情感的表达,才能引起与听众或观众的共鸣。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播音员要尽量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并且掌握将真诚情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基本技巧。在真诚情感表达技巧的培养中,由于不同年龄段、不同节目的播音员语言风格的不同,很难设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一定要注意表达技巧的实际应用效果,即是否达到促进与听众、观众形成情感共鸣,并且能否引发全社会对于某一事件的关注。譬如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所主持的多为谈话类节目,通过亲和、质朴、平易的主持语言,不但准确表达了主持人的真诚情感,而且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崔永元的主持风格体现了“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特点,这是我们年轻播音员、主持人要加强学习的,也是进行真诚情感表达技巧培养中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

语言表达技巧例5

(一)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毫无疑问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客观、准确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属性特点,作为教师就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准确的教学语言。首先,概念的表述要准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使用模糊的概念、术语,必须使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概念。叙述事实时尽量使用明晰、确定的表述,不要使用笼统、含糊的语言。学生听完教师的语言表达后,能够在内心深处产生科学真实的感受。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还必须规范,避免出现随心所欲、语病频出、肆意发挥、词不达意的现象。总体而言,需要克服以下三个缺点:一是语言不完整。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语言表达不准确、不严密,表述混乱无序,而且有的还发生语句过繁复冗长的问题。二是偏离课堂教学主题。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对其有好感,就投部分学生所好,在课堂上打诨逗趣,或者极力渲染夸张,东拼西凑,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三是语言习惯错误。有很多教师因为平时不太注意用语规范,在课堂上不经意间就将平时的俚语、口头禅等释放出来。这极大地损伤教师的威信,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注意表达的逻辑性和真实性

在教学和演讲过程中,语言的逻辑性显得尤为重要,逻辑性强的语言能够扣人心弦。首尾呼应作为一种成功的教学方式,已经为大量的教学实践所证明。讲课时宜直奔主题,做到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递进式的阐释和论证,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进行及时的小结和巩固练习,让整个授课过程成为听、思、练的有机结合,实现对新知识的理解认同、深入领会和提炼升华,让教师的每一节课都能成为精品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3]对于教师语言表达的真实性,就像做人的诚实与诚信一样重要。在传授真知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更不能弄虚作假,绝不能与其昏昏使人昭昭,更不能不懂装懂,妄自宣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只有诚实的教师才能教出诚实的学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胸怀坦荡、以实为实,不能为了掩饰自己的短板和不足而去对此知识点做出胡乱讲解和答复,用不正确的观点去应付和蒙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疑问,教师应从实际和事实出发做出正确的回答,如果不能正确给出答案就需要课后查资料再给答案,千万不能为了教师的面子而自欺欺人,误人子弟。

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重语言的积累

语言是博大精深的,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重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同样的事情,采用不同的说法,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所以说,教师语言的丰富、准确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日积月累的结果。

(一)注重对多彩词汇的收集积累

汉语词汇的广博和多彩举世公认,不论是对人、对景、对物、对事的描写词汇都是不胜枚举,应有尽有,诸如“千姿百态”、“鬼斧神工”、“忐忑不安”等不计其数。课堂教学使用丰富、优美的词汇会使教学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如能掌握这些词汇,就会表达出形象、生动、具体的事物意象。积累词汇的主要方法有三点:一是来源于生活当下;二是来自古代经典;三是舶来外国精华。教师要做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有心之人,对于平日里触动自我内心的文章、话语、事件和情节等,要多听、多看、多思、多记,形成积累素材和感悟体验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高效地积累丰富的词汇。通过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词汇量自然而然就增加了,为课堂上丰富教师语言的自然流露奠定基础。

(二)注重对名言警句的收集积累

名言警句大家自然不会感到陌生,就是那些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简约有力的话语。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人们归纳总结出了数不胜数的名言警句,世代相传,成为我国历史文化中亮丽多彩的艺术瑰宝。这些名言警句在教学活动中的恰当运用,可以收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尤其是对学生的教育和警示作用更为便捷、实用和有效。在新的社会背景和课改要求下,在教育界相传已久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警语,现在早已演变为“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长流水”。[5]因此,教师的一节课应该是用几十倍于一节课时间去准备,平日里我们既要注重对各种名言警语的积累,也要对每一个名言警句透彻研究,更要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切忌出现张冠李戴、词不达意,甚至是曲解歧义的问题。要保证每一个运用到课堂上的名言警句都能恰如其分,为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教学效果而服务。因此,教师要把善于制造和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作为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落脚点,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融入教师的教学之中,与教师感同身受地去探索和求知。

三、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语言技巧的运用

教师要注重语言艺术技巧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摸索方法,总结经验,进而把教师语言艺术技巧转变为一种教师自身所特有的能力和潜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语言艺术技巧的运用。

(一)让教师情感的释放恰如其分

情感就是人们通过对各种客观事物和客观想象的感知,而在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这是一种因人而异、复杂多样的心理活动,也是一个人内心感受和观点态度的外在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恰当地释放自己的内心情感,可以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为顺利开展教学活动铺平道路,烘托氛围。因此,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要通过恰当合理的表达个人内心情感去感染和吸引学生。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要感动人,先要自己燃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道:“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理接触。”[6]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和恰当的肢体语言去控制和表达个人的情感,以此去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造就学生健康的灵魂,陶冶学生健全的品格。

(二)让教师语言的应变灵活多样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灵活而又相对开放的互动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事先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等途径对课堂教学提前预判和分析,但是在实践中也会出现一些偶发和突况。诸如,教师的笔误、口误和个别学生的失控、过激行为等,对于这些偶然性、突发性事件的出现,教师需要通过熟练掌握和运用课堂语言应变的技巧去妥善处理和解决,这些课堂教学应变语言技巧需要平时的积累,更需要教师的实践锻炼。

语言表达技巧例6

曾经有过这样的尴尬:精心备了课,教学内容很浅显,学生水平也不差,自己上课也尽力了,却发现课堂上有学生戴着耳机陶醉于音乐中,失望之余,不免在办公室发牢骚:“学生不好管,思想品德课不好上。”同事凑上来说:“我们当老师的什么时候能做到‘说的比唱的好听’,学生不就爱听我们的?”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音乐之所以“抓”走学生的心,是因为它有美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旋律。反观自己的课堂,45分钟都是一个调,平铺直叙,缺少了律动的节拍,无怪乎学生会感到乏味了。如何让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如音乐般美妙动听?如何让课堂“留”住学生的心?在观摩了许多成功的课堂教学后,我发现教师借力语音、语气、语速、语调等语言表达技巧,会为教学语言锦上添花,从而让课堂变得富有“音乐性”,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一、借力语言表达技巧的原因

1.这是由学科的内容决定的

思想品德学科理论性强,内容比较枯燥,要想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要借助语言把抽象的道理生动地表达出来,使教与学达到统一、协调。

2.这是由学科的教学目标决定的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获取知识的方法与过程,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且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三维目标的首位,这就更需要教师运用艺术性的表达技巧来拨动学生的心弦,达到以情养情、以情育情的目的。

3.这是由学生思维特点和课程设置决定的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一节课45分钟,初中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只能维持20~25分钟,思想品德课大多安排在下午,学生精神状态普遍不好,要想让学生在45分钟内始终集中注意力,就更困难了,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借力语言表达技巧的做法

1.借力简洁明了的语音,让课堂旋律清新流畅

课堂上师生沟通交流主要靠语音,这就要求教师要用规范的语音来教学,切忌表达时拖泥带水,嗦重复。曾听一位老师这么表述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那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那“一个中心”指的是什么呢?我们说这个“中心”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两个基本点”指的是什么呢?这就是:(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坚持改革开放。虽然内容全都对,但由于语音中夹杂着太多“呢”“这”“那”“嗯”之类的语气词,把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分割得支离破碎,既影响了知识的连贯性,又使得学生听起来很吃力。我在上课时不经意间会夹杂“啊”“哦”“嗯”之类的语气词,为了“净化”自己的语音,我一方面在上课前用手机把自己的教学声音记录下来,先“自我过滤”一遍。另一方面,上课时让学生帮忙记录口头禅次数,学生会很认真、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记完了,还不忘“损”我一两句,让我汗颜。有时候我还邀请同事听课,为自己的语言“把脉诊病”,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现在语音“干净”多了,课堂的旋律也变得清新流畅了。

2.借力亲切温和的语气,让课堂曲调欢快和谐

语气是传递感情的最重要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尊重、信任、鼓励的语气能增进师生情感,拉近师生距离,打造欢快和谐的课堂曲调。在一节八年级《我爱我家》的课上,我让学生来表达爱家之情,这个知识本身没有什么难度,很多学生争先恐后说了对家的美好的感受。这时,我发现一个叫琴的学生,她缩在后排靠窗的角落里,似乎这热闹的课堂与她无关,我把目光落在了她身上,想请她谈谈感受,可能是她平时被忽略惯了吧,一时竟愣在那儿,我用温和而又充满期待的语气对她说:“琴,你的书面作业写得很工整,老师印象很深,今天,你能让大家领略一下你的发言吗?”我的期待让她有点不好意思了,动了动身子,我转身对同学们说:“来,给点掌声鼓励一下,好吗?”琴终于站了起来,虽然表达得不是很流利,但我还是以欣赏的语气对她说:“你的发言里既有对父母的感恩,又与同学分享了自己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内容很全面,如果今后能更多地把握住发言的机会,相信你的口头表达一定会更流利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好吗?”琴用力地点了点头。从那节课以后,我发现琴在课堂上忙起来了,抄问题、翻书、记笔记、写体会,课堂上越来越主动发言了。看着琴的进步,我由衷地高兴,教师积极、友善的语气给学生带来的不仅是知识上的收获,还有精神上的支持,更是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的展示,同时还营造了温馨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3.借力张弛有致的语速,让课堂节拍快慢相宜

教师要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绝大部分是借助于语言这个载体,而借助于语言传递出的知识信息能不能有效地被学生接收,还取决于语速的快慢。语速如果太快,像放“连珠炮”一样,学生对前面发送来的语言信号还没领悟过来,后面的信号又如“潮水般”涌来,“后浪推前浪”,学生来不及听或听不明白而对学习失去信心。语速如果太缓,学生接收到的“信号”是不连贯的,思维处于脱节状态,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就显得松懈,甚至还会出现部分学生疲倦打瞌睡的现象,课堂效率极为低下。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调整语速,使之与学生的思维合拍,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讲授浅显易懂的知识点、一般性的材料,语速会快一些。遇到教学的重难点,语速会慢一些,有时还一字一句地重复一两遍。有的观点、结论是在阅读材料、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感悟到的,还会伺机停顿,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比如,在讲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时,就有学生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留学生出国后不愿回国呢?”还有学生问:“中国周边的新加坡、韩国及我国的香港、台湾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可经济比中国更发达,这是为什么?”面对学生认知上的困惑,我放慢了节奏,列举了一些近年来我国取得的成就:“天宫一号”升空,“蛟龙”入海,奥运会,世博会成功举办,中国经济在2011年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等,用成就来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此同时,也辨证地指出目前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存在的诸多不足,这些不足表明了……讲到这里,我特意停顿了下来,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以眼神示意学生往下说,有了前面知识的铺垫,学生很自然地得出了结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量大,但我对简单的问题一带而过,对重点知识放慢语速,重锤敲打,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快慢相间,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4.借力高低起伏的语调,让课堂节奏抑扬顿挫

语调是语言中最有说服力的一种形式,它对传递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调的适时变化,能使学生的感情跟着教师的语调变化而跳跃起伏,让他们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而产生共鸣。在学习到八年级《两代人的对话》时,我用欢快的语调回忆起了自己与父母交往的温馨场面,用懊悔的语调讲述了自己对父母曾经造成的伤害,在讲完自己的体会后,我要求学生也跟大家分享一下与父母交往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叛逆期,大多把交往中的过失推到了父母的身上,这时,我用饱含深情而又略带伤感的语调读了一封母亲写给孩子的信:“孩子,你能耐心看完妈妈写给你的这封信吗?现在你正处在青春的叛逆期,而我们很长时间没有好好交流了,我一开口,就让你烦,你一烦,我再一急,该说的话都没说,不该说的倒说了很多,有些话深深地伤害了你,妈妈很后悔。也许妈妈的一些说教对你这个年龄的孩子是无法接受的,可妈妈是太急切地想要你好,不曾想结果却事与愿违。现在你的人生刚刚步入开始独立思考的阶段,妈妈多么希望你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和选择让自己少走弯路,今后少吃一些苦头啊。孩子,你要知道,无论如何,妈妈是真的爱你的呀。”哀愁、伤感的语调让学生的眼眶湿润了,原先还“群情激奋”的学生都安静了下来,学生似乎都在思考着什么,感悟着什么……在这节课上,根据授课内容的发展,语调或激动、或哀伤、或愤怒、或亲切,这种语调的起伏变化伴随着感情的抑扬,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佳思维状态。

三、借力语言表达技巧时要注意的问题

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教学语言注入“源头活水”

政治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时代感强,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通过阅读报刊、收看电视、上网等,将富有时代感的语言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让自己的教学语言与时俱进,提高语言的“新鲜度”。

2.夯实教学内容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二者不可偏废

教学内容丰富,语言表达才有坚实的“土壤”。教学内容单薄,再美的语言也是苍白无力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备课,言之有物,进而做到言之有情。

3.不排斥使用其他形式的“语言”

有声语言固然重要,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辅以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师组织教学犹如一个乐手在奏乐,清新流畅的教学旋律、欢快和谐的课堂曲调、快慢相宜的教学节拍、抑扬顿挫的教学节奏会让课堂变得富有“音乐性”,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修身养性,努力提升课堂语言艺术,成为一名课堂和谐旋律的优秀“演奏者”。

语言表达技巧例7

一、前言

播音主持语言是主持人与受众进行交际的工具,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容和形式要与时展紧密联系,每一个时代都拥有属于自身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潮,这些思潮集中体现在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当中。过去我们的播音主持语言过于讲究字正腔圆,播音发声也有着相应的高雅艺术色。在消费文化的冲击之下,随着受众群体的审美趣味的改变和审美多样化的要求,今天对播音员主持人声音本质的要求已经降低,但对其有声语言个性的要求凸显出来。再加上技术革新和新闻传播理念的更迭都为播音主持语言提供了必要的生长滋养。这个时代,单一的发声规范模式被逐渐消解。人们越来越重视有声语言传播的内容本身,重视创作者在语感、语流中体现出来的个性魅力,通过生产具有吸引力的节目来满足受众的消费需求。

二、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

1、文化内涵和品位的培养

著名主持人赵忠祥曾说,“没有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怀有如痴如醉那样一种抑制不住的爱,就当不好中国的节目主持人”。1由此可见,具有一定的文化品味和内涵是新时期播音主持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文化是人内心感受的外观品质,播音主持在节目进行中,要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他们的言语充斥着他们对于文化独特的理解,进而影响着受众。当然,这不是要求播音主持咬文嚼字、故弄玄虚、卖弄学问,满口的之乎者也,而是娓娓道来,体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从受众的接受心理分析,既不阿谀奉承、投机取巧,也不高高在上、纯粹说教,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在春风化雨中进行信息渗透和文化传播,例如著名电视台主持人张悦在主持“注意交通安全”特别节目时,做了这样一段即兴评述:“我们有些人,脑子里总是存在侥幸心理,可是不发生事故则罢了,一发生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我奉劝大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段评述平易近人,没有宣教的架子,反而朴实中肯,蕴含着浓重的亲情气息。总而言之,播音主持语言的文化策略是能动的,是基于播音员主持人在长期文化学习、积累所形成的语言气质。

2、真诚情感表达的培养

罗曼・罗兰说过,“真诚,只有大的真诚才能把人引向崇高”。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播音主持的受众对象是千千万平民百姓,只有在播音主持中通过自己的语言外化为思想感情,语言中充满感情、真情、热情、激情,表示出对受众的关注和关心,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欢迎,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在诸多的情感表达中,真诚是最为关键的。做新闻节目的主持,真诚是第一位,尽管你可能口若悬河、诙谐幽主持对作品的理解不同,形成的播音风格也各不相同,各有各的“味道”。但无论何种风格的播音主持,播音主持都应如何把握好播音时的情感,让新闻伴随自己的情感感染观众。例如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他的主持语言平易、质朴、亲和,更容易拉近主持人和受众的距离。这样的传播才是高效的,真正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这都可以作为我么学习的范例和榜样。另外,作为播音主持,也可以积极参与采访和编辑的工作,了解新闻的来源和背景,做好情感储备,不然拿到稿子就开始播报,很难有情感进入,影响播音效果。

3、播音主持语言规范性的培养

尽管我们倡导播音主持风格的多样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抛弃一些基本的语言规范,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要遵循汉语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的要求,我们在电视节目中经常看到一些主持人语音不准、用词不当、语法不通、语流不畅,有的普通话都说不标准,或者刻意以地方方言进行主持,博人眼球。下面针对播音主持语言规范性提出几点看法:(1)播音主持在节目主持过程中,信息要简洁充实让观众充分理解和接受,避免太多的冗余信息。避免出现断句错误,语气、语态与内容不符等现象。(2)语言风格随节目而定,播音主持的语言要贴切自然,注意与周围气氛保持一致,一般来说,一些正是的播音主持场合下,因为谈论的话题比较庄重严肃,这时主持人的语言必须准确、严谨、有力,富有逻辑性、启发性。例如有一年春晚上,主持人这样说道:“中国人,无论走在天涯海角,还是异国他乡,到了这个时候都想着法子要回家过年,仿佛一接近农历新年,‘家’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就是一个强烈的磁场。也许,这就是我们寻找的‘根’吧!”。这样的表述就会引起受众极强的共鸣感。而在一些综艺、娱乐性播音主持环境下,话题比较轻松和生活化,主持人的语言刻意轻松活泼,富于形象性和通俗性。

4、个性化主持风格的培养

随着欣赏水平的提高,公众对个性化播音主持的期待已经日益强烈,有差异才有选择,有个性有风格才会有市场。如今,不仅仅是综艺娱乐节目,例如《天天在上》、《快乐大本营》、《康熙来了》等具有强烈个性化主持语言风格的节目,就是一些严肃星的新闻播报节目,例如《海峡两岸》,也因为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风格而备受喜爱,由此可见,拥有强烈的个性化主持风格将会成为未来播音主持的重要素质之一。例如赵忠祥意蕴醇厚,水均益深刻睿智,王小丫热情爽朗,李咏则诙谐逗趣,崔永元在交流中表现出的风趣幽默,沈冰在临场应变时的机敏灵活,倪萍在节目中的真情流露,《面对面》主持人王志的提问简而不空,质疑时毫不留情。这些优秀主持人的语言风格都给自己主持的节目烙下了自己个性化的印记,因而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当然,我们提倡个性化的播音主持语言,不是提倡怪腔怪调、插科打诨、吐字含混、言语不通,而是讲究表达张驰自如、灵动丰富,融入了更多的个人理解和个人特色。

三、结语

总之,语言表达是播音主持节目中一项最基本的活动,也是最见功夫的一项工作。作为播音员、主持人,要想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有更大的进步,就应当在文化内涵和品位的培养方面,真诚情感表达的培养方面,主持语言规范性的培养方面和个性化主持风格的培养方面下功夫。

参考文献:

1、徐恒.播音发声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

2、潘之常等.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语言表达技巧例8

高中政治课理论性强、比较抽象且有些枯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技能,从而更有利于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教学语言与课堂教学效果紧密相关,简洁、准确、逻辑清晰的教学语言能让学生迅速领会老师的意图,掌握知识的要点。表达到位、内容新颖是政治教师课堂语言表达的重要原则。因此,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自己的语言魅力,关注自己语言表达的艺术。

一、语言要富有感染力,激发激情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就要蹲下身子,甩掉一张“师道尊严”的脸孔。在语言上要语气亲切,有亲和力。事实表明,亲切柔和的话语,能降低学生学习的压力,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产生亲近教师的欲望,“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情感就会随着教师的引导、提示隔入课堂,潜入文本,实现个性的成长和发展。

二、语言要表达到位,内容新颖

政治课本身理论性比较强,且术语较多,对于概念和原理的表述,必须准确,不能错误或含混不清,这是语言科学性的首要要求。这要求我们对知识点的讲解必须准确。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和二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问题,首先这二者的市场地位是平等的,都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都要在法制轨道内开展平等竞争,但二者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平等的,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而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让学生注意这二者的市场地位和国民经济地位,以便能更好地区分它们。又如,在讲授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内容时,我是这样概括的:第一个作用是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流动──即指挥作用,可比喻为“棒子”指挥棒;第二个作用,刺激各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即刺激作用,可比喻为“鞭子”;第三个作用,优胜劣汰──“筛子”。这样用简短的六个字就概括了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清楚明白。

三、语言注意尺度,批评要适当,表扬要具体

恰当的批评可以使学生发现言行中的问题并及时改正,不得体的批评会在学生心中投下阴影,造成潜在的心灵创伤。批评要分场合,要给学生留下改正的余地,让他们理解到教师的关爱。面对棘手的学生和突发事件,教师要有一定的自制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既不能让后进生放任自流,又不能一味地苛责。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四、语言要有学科特色,注重效果

语言表达技巧例9

其次,要对照职位的要求展示自己的优点,可以适当引用别人的言论,如老师、朋友等的评论来支持自己的描述;

第三,坚持以事实说话,少用虚词、感叹词之类;第四要符合常规,介绍的内容和层次应合理、有序地展开。要注意语言逻辑,介绍时应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使自己的优势很自然地逐步显露;

语言表达技巧例10

一、新闻点评

考情概述

“新闻点评”类试题是近年来在高考试卷中出现的一种创新题型,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它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比短评更简短。它以新闻报道为依托,对具体事实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或褒或贬,旗帜鲜明。这类试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型”新闻点评,另一类是“争议型”新闻(即新闻人物的做法或言论能引起读者争议的新闻)点评。题料大多来自社会上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热点、焦点。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洞察、剖析事物的能力和评判是非的能力,考量考生的是非观、价值观、道德观。

从近年来命题情况看,“新闻点评”类试题考查的难度不大,只要考生能准确把握材料中心,具有一定的分辨是非和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得到较高的得分。但是,从实际应试情况看,仍有不少考生不得要领,屡屡失分。出错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对材料把握不准,偏离中心,漫无边际地说一些无关的话;②缺乏是非分辨能力,立场、态度模糊,甚至观点错误;③不能全面审视材料,答题时以偏概全,顾此失彼;④抛开内容,只是对新闻的写作特点如新闻的语言、结构、手法进行评析,发一通议论;⑤就事论事,缺乏深度和高度;⑥语言表达能力差,词不达意的情况时有发生。

解题技巧

“新闻点评”要以新闻报道的内容为依据,对具体的事实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拓展。点评要做到褒贬分明,观点正确,对症下药,切中要害。

写新闻点评,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认真阅读新闻,把握内容要旨。阅读新闻时,要了解有关的背景,弄清主要的事实,把握中心要点,做到心中有数。②选好点评角度,切中要害,观点鲜明。要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提炼出主要观点,并以此为依据,或褒或贬,一语中的。③点评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点评时要以理服人,既不说过头话,又不能浅尝辄止。要深挖深究,适当拓展。④要讲究艺术性,做到言简意赅,干净利落。要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做到严密、准确、新颖、连贯,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⑤要以议论为主,综合运用叙述与抒情的表达方式。⑥点评字数在规定的范围内。

请看以下典型试题:

1.(2006年北京卷)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的这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不含标点)

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

参考答案:(1)“爱心大巴”遭怀疑,大学生不信任感拷问学校教育,折射社会现状。

(2)“爱心大巴”免费接站遭受无端猜疑,折射出社会信任危机。

技法印证:这是典型的“常规型”新闻点评题。答案有以下显著特点:①准确、简洁地概括新闻的中心事件;②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分析事件中反映出的问题实质;③字数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2.请根据下面所提供的内容,参与讨论。要求:思想健康,观点鲜明,语句简明得体,70字左右。

目前,有教授称,现在是改变“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的时候了。因为“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武断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这一言论一经媒体公布,立即在网上引发了激烈讨论。

参考答案:(1)“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信仰,要消除西方世界对“中国龙”的误解,靠的是宣传和交流。我们不应因为“洋大人”容易误解,就随便改变华夏子孙千百年来灵魂深处的图腾。

(2)“龙”是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精神图腾,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信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腾飞奋发的象征――“龙”的标志不能丢!

(3)在中国古代,“龙”是帝王和王权的象征。历史上的一代代暴君独夫,哪一个不是借“龙”的威严来统治百姓?在建设民主和谐社会的今天,改换“龙”的标志正当其时。

技法印证:这是一道“争议型”新闻点评题,既考查考生的认知能力,要求有鲜明的个人观点,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有“四要”:一要读懂新闻。熟读题料,熟悉主要事件及细节。二要评在点子上。要选好角度,提炼观点,一语中的。三要评得有理。做到以理阐释,事理清晰,鞭辟入里。四要评得生动。要讲究艺术性,言简意赅,力求新颖、鲜明、生动、形象。答案正是根据上述要求,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个人观点,紧扣题料,观点鲜明。

3.请你就下面这一类社会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字数100字以内。

台湾歌星周杰伦一曲《东风破》,风靡一时,于是,许多从不喜欢民乐的年轻人找来古曲《东风破》欣赏;北师大教授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宣讲《论语》,由此《论语》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的谈资;大型电视节目《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人再读《红楼梦》,“红学热”再度升温。

参考答案:①传统文化借助现代传媒,重新焕发了生命力,这有利于中华文化传承。现代人往往觉得古典文化距离自己非常遥远,但流行歌曲、电视节目可以拉近这种距离,从而发挥现代传媒受大众喜爱的优势,推动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②人们盲目追随时尚,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心态浮躁。传统经典应被大众熟知,但如果只因流行音乐、电视节目而去关注它,那么,只是凑热闹,并不能深入了解其精髓,对传承优秀文化不利。

技法印证:解答这道题,一要疏通文意,读懂原文;二要熟悉人物,明辨思想;三要明确表现手法。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侧重点不同,表现手法不同,表达效果也不同。答案正是从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的。

3.下面两段文字,内容相同,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不同,试作简要赏析。50字左右。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髯老者,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

天空蓝蓝的,一点儿云彩都没有。青青的草地上,一条小溪哗哗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长胡子的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神了。

参考答案:两段内容相同的文字,一个用书面语尽情描摹,文采斐然,庄重文雅;一个用口语娓娓道来,质朴无华,亲切自然。

技法印证:这是一道比较型鉴赏题。对于内容相同的文段,答案从表现手法和语体色彩等方面进行品赏,同时,还辨析了表达效果的异同,是全面准确的。

冲关演练

1.下面是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50字。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2.高三学生姚某不服管教,还动手打伤了班主任,但由于人情关系等种种原因,学校没有给姚某任何处分。临近毕业,主管安全的刘副校长找到姚某的班主任,要求给姚某办理毕业证。班主任问:“请问刘校长,姚某是不是我校学生?”刘校长听到这句话,知趣地走了。

班主任这一看似平常的反问柔中有刚,很有杀伤力,请对此作简要分析。80字左右。

3.品读下面的两段文字,一定会给你带来美的感受。请赏析其中的奥妙所在。90字以内。

山那边,有幢湖蓝湖蓝的木楼,还有一方幽蓝幽蓝的枫牙岭。枫叶红了,红嘴玉在幽深深的枫树林里歌唱。

秋天的边上,黄昏的羽毛飘落在草丛中。一条悠长悠长的小路,镀满月光,奶奶和爷爷在乳白色的山雾中扛着锄头,姗姗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