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效能辅导模式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1 09:18:55

高效能辅导模式

高效能辅导模式例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245-02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就是高校辅导员,而且辅导员还具有教师和管理干部这一双重的身份,所以怎样使高校辅导员更加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已经成为当前各个高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绩效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而且还能够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为辅导员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绩效评价内涵

辅导员绩效评价主要是指辅导员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将学生们的教育和管理做出相应评价的一种过程,该评价体系可以看作是对辅导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的成绩和不足之处的一种描述。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所有的高等院校都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辅导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的考核的具体措施,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完善辅导员队伍的考核体系。辅导员通过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出他们应有的重要作用,辅导员最终的职称、奖惩以及工资等都跟考核联系起来,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为学生们提供出更加优质的服务。

随着近几年我国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深,很多高校岗位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现在很多高校都开始施行了按需设岗、按岗定薪、按岗招聘等具有针对性的人事分配制度。当前在各个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绩效评价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并且还是各个高校人事最终决策的重要依据。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绩效评价体系的主要作用是,针对当前各个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中那些内容不一样、形式多种多样并且还非常繁杂的课程理念进行相应的整合,显得非常有秩序,而新课程观角度主要是要求辅导员站在课程是知识、课程是活动的新角度以及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角度去进行思考,进而使课程模块变成具有广泛领域、点面结合的多模块,从而在学校构建成为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机制。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使辅导员的工作最终实现具体化、有序化,而且该体系的考核过程也更加科学化。该评价体系还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辅导员具备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而且还使学校的职能部门跟系领导加强了他们对辅导员工作的双重领导,这将会使高校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过程。因此,可以看出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高校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综合性辅导员队伍,并且还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绩效评价体系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中,绩效评价体系是一个系统化的有机的整体,它包括评价标准、评价手段、评价制度以及评价机构等多种与绩效评价息息相关的因素。根据高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看,工作课程化模式下对辅导员进行评价的体系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绩效评价标准

对于高校辅导员进行绩效评价标准的设置是在工作课程化模式下建立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要素,具体地说,高校课程化模式下对辅导员进行评价的标准主要包括学生管理、教育、高校发展方向以及辅导员的服务目标等因素。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职责也在教育部有较为详细地规定,辅导员有义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的培养、政治素质的提高、学习方法的研究、高尚道德的培养以及入党选干等方面的指导。

(二)绩效评价主体

绩效评价的主体是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进行绩效评价的关键因素,为了能够确保评价工作的公正性、客观性以及真实性和全面性,学校在制定评价原则时要按照最具有发言权的评价主体来进行设定,一般来说,高校绩效评价的主体主要有辅导员本身、学生以及院系。辅导员本身是最了解自己工作的人,在评价时能够做到全面客观,因此将其作为绩效评价的主体之一;学生是辅导员的教育对象,是直接受到辅导员教育工作的人,其对于辅导员教育工作的感受也是最直观的,因此将其作为绩效评价的主体之一;而院系是监督辅导员教育工作的直接部门,对其的工作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能够深刻认识到辅导员的工作,因此将其作为绩效评价的主体之一。但是由于辅导员作为评价主体是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评价,难以做到完全的公正,因此,要适当地将其评价的比例进行调整降低,高校要进行多次的试验求证来确定这三者之间的比例,找出最佳的评价方式。

(三)绩效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是在工作课程化模式下对辅导员进行绩效评价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360度绩效评估法

这种方法是一种对被评价的成员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来获取资料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评价,能够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考量,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进行实际的评价活动中,学生、院校和辅导员自身都参与进来,从不同的角度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评价,直接将辅导员的工作情况真实地反映出来。

2.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法

这种方法在一些企业管理中和政府机关中应用较多,也是一种较为简便快捷的方法,在对辅导员进行绩效评价时,其评价的标准主要是根据对课程的模块进行分解而来,也就是说,在进行评价时,应当根据课程的定量性、可实施性以及关键性来进行相应课程的设置。

三、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绩效评价应处理以下四个关系

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绩效评价要想能够很好地实施下去,高校领导必须一方面充分将其带来的积极作用考虑进去,另一方面还要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考虑进去,因此,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绩效评价能够很好实施下去的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绩效评价和工资奖金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高校在激励辅导员更好工作的重要奖励就是物质和精神这两方面的奖励。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高校在实施这两种激励措施时,都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清楚后才可实施,不能盲目去实施,更不能直接就实施,其中精神奖励是各个高校都要更多使用的奖励措施不同的高校辅导员的工资和奖金制度都是各不相同的,这种不确定性就直接决定着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跟辅导员奖金之间不能建立过分的直接和长久的关系,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般是只针对那些具有重大特殊贡献的辅导员才实施一定的物质奖励,更多是对辅导员实施精神、名誉以及进修、升职等方面的奖励。

(二)绩效评价和职称评定之间的关系

高校辅导员进修绩效评价跟辅导员职称评价不是一个管理系统,虽然他们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管理系统,但是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似之处,他们都需要对辅导员的平时成绩和工作内容、做出贡献等进行详细的分析、评价。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最终目的就是在最大程度上激发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辅导员们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从而使他们晋职的机会不断提高上去,这样也能能够为辅导员们将来的职称评定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和重要参考依据。所以当在评价过程中涉及辅导员成绩和贡献方面的评价时,就要及时将这部分上报给职称评价委员会最终进行存档,以上所做的所有工作都必须经过辅导员的同意才能实施,这样也就避免了以后可能会出现的各种不必要的麻烦。

(三)绩效评价和师资培训之间的关系

高校的师资培训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活动,而师资培训的目的就是确保所有的教师通过培训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职业的快速进步,使他们能够为学生们提供出更加优质的服务;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绩效评价体系则是将辅导员日常的工作绩效放在首要位置,其目的就是促进职业的健康发展。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可以根据评价的最终结果,对各个辅导员的特点、工作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培训,从而为辅导员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出最好的服务。

(四)绩效评价和学校师资管理之间的关系

有效的管理必须包含评价的管理,高校在给教师进行相应的顶岗、定编、招聘、晋升、培养、选拔等过程中都需要有效的评价为其提供出详细而又准确的消息,所以高校领导必须重视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绩效评价体系,加强该体系建设的力度,并且还要将该体系纳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去,从而使其成为师资管理制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而确保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绩效评价体系能够顺利实施下去,并且还要充分发挥出其应用的作用。

四、结论

总之,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绩效评价体系对激发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该体系还能够为高校人事部门提供出每一位辅导员的详细评价信息,从而为高校对辅导员进行相应的人事调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高效能辅导模式例2

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本•互动”管理模式,是在学校党政领导下,以人本管理理论与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为指导,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规律,通过工作实践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与有效互动,达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目标,经过丰富实践总结出来的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管理模本及实践操作的参考形式。在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本•互动”管理模式中,“人本”是管理的核心和目标,所有管理措施与制度都要围绕“人本”这个核心;“互动”是管理的关键和动力,所有管理措施与制度都要推进“互动”的持续有效运行,最后达到“人本”发展的目的。

(二)“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特点

1.独特性与强烈的人本色彩

每一种模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模式正是依据其独特性而存在。“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独特性不仅在于它是高校诸多管理模式中独特的一种,而且在于它是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领域里的探索先行与研究成果,更在于它要求精细化管理、管理机构独立、资源交流共享等所表现出来的强烈人本色彩非常契合现代高等教育理念、高校办学特色与现代职业发展规律。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发展,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彰显,人本理念在任何一项高校管理中都得到充分体现,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不例外。作为大学教师的辅导员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稳固与发展辅导员队伍至关重要。正因为如此,“人本•互动”管理模式以其强烈的人本色彩可以获得存在的独特性与合理性。

2.规范性与突出的主体性

模式的规范性决定它的一些基本特征在一段时间的稳定性、不变性“。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规范性在于其目标的明确性和突出的主体性“。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明确目标就是通过规范地组织管理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此模式的管理主体是辅导员群体自身,学校行政管理机构只是承担总体领导与协调者的角色,服务主体则是大学生群体。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个性的核心,也称自我意识,是指能够自觉、主动地认识和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主体性越鲜明的人,对自己的行为指向、目的和方式就越明确“。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突出的主体性,能充分发挥辅导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中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还能促进大学生努力配合,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自身潜质,有利于其健康成长、快乐成才。

3.可操作性与鲜明的互动特色

模式既非理论又非实践,它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而且还依据理论指导实践。“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可操作性表现在模式构建的具体化措施上,专门机构的成立、人员的优选与精培、制度规定的细致化、组织管理的精细化、资源信息的共享化等均可具体操作与落实到位。“人本•互动”管理模式具有鲜明的互动特色,互动是该模式发展的持续动力,此互动就是辅导员工作实践与理论教学的有效互动;互动是该模式的关键,所有可操作的制度与措施都要促进互动的持续运转,并通过互动的持续运行来达到人本的发展目标。

二、“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效能

(一)有效组织

“人本•互动”管理模式能为辅导员提供在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需要的有效组织。在“人本•互动”管理模式里,需要高校领导对加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有明确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因此它能提供有强有力的支持,包括政策制定、规章建立、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备,等等。“人本•互动”管理模式还要求建立辅导员教研室,辅导员教研室承担着政策落实、事务操作、人员协调、课程安排、活动策划组织、交流沟通、资源共享等组织职责。

(二)规范管理

“人本•互动”管理模式能提供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的规范管理。“人本•互动”管理模式先从根本上明确辅导员参与教学的职责,保证其教学主体地位,使全校师生对其教学性质达成共识。该管理模式强调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加强对辅导员参与教学的备课、上课和科学研究的检查与监督。“人本•互动”管理模式还注重实施精细化管理和建立长效化机制,制定《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管理规定》作为遵照制度,成立辅导员教研室作为管理机构,承担人员选拔与培训、课程安排与教学管理、绩效考评与奖惩、协调与监督等具体精细化管理任务。另外,在此管理模式里,要求每项制度规定与程序环节等都要正常运转,确保每个周期的发展常态化、长效化。

(三)优化供给

“人本•互动”管理模式能提供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的精良队伍。为确保有一支精良的参与教学的辅导员队伍,“人本•互动”管理模式注重用“优选”和“精培”两种方式,以保证参与教学的辅导员专业背景对口、理论功底扎实、教学技能娴熟和科研能力优秀。在“人本•互动”管理模式里,有比较健全的参与教学的辅导员制度(遴选—培训—考核—奖惩),此外,与制度相对应的程序也受到高度重视,以此达到优化人员供给的目的。

(四)强化目标

创新教育方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突破职业瓶颈、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是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目标与价值追求。“人本•互动”管理模式将大学生和辅导员这两个“人本”视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制度、机制、措施和活动都围绕这两个“人本”运转与展开,通过实施“人本•互动”管理,让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序进行、有效实施,最终达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三、“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实施

(一)设立机构,专门管理

由于辅导员归属学生处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则归属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管理,如成立“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专门管理机构——辅导员教研室即可解决组织与协调的问题。辅导员教研室可由学生处处长和思政部主任分别担任主任和副主任,组织人事部门、教务处、思政部、学生处和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及参与教学的辅导员为教研室成员,还可任命2名辅导员兼职负责教研室的日常事务。辅导员教研室直属学校党委、挂靠学生处,该教研室应专门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工作,如排课,参与教学辅导员的遴选、培训、考核和奖惩,辅导员教学与科研的管理与督促,教学经验的交流与资源共享,等等。

(二)择优选拔,精细培训

由于各辅导员专业不同、水平各异,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因此,“人本•互动”管理模式应对参与教学辅导员进行遴选与培训。首先,优先选拔有意愿参与教学、责任心强的辅导员;然后,邀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家对其进行精心培训(包括备课、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课堂教育机智与应变能力、课后小结与科研等);最后,分类安排课程,如对于教育背景是思想政治教育及相近专业的辅导员,可以给其安排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课程的教学,而对于其他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则可以安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

(三)赋予资格,明确职责

指导不明必然导致辅导员的教学职责不明确,因而在参与教学中容易出现备课不充分、课堂教学索然无味、教研活动敷衍塞责等问题,“有的辅导员较难处理好辅导员角色和课程教师角色的转移,不自觉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作班会,淡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4]“人本•互动”管理模式通过制定《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的教学职责,详细列出辅导员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要履行的职责。辅导员教研室则综合考虑课程性质、工作任务、职称评定的课时规定等因素制定辅导员的课时量,通过专业背景来确定其任教课程,积极有效地平衡专职教师和参与教学辅导员的关系。

(四)交流沟通,资源共享

辅导员毕竟不是专职教师,在教学经验等方面可能会稍逊于专职教师,“不少辅导员在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和‘注入式’等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5]另外,“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实际工作是分属不同系统,势必缺乏交流基础和平台。”[6]“人本•互动”管理模式构筑了一个共享的基础、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在此基础和平台上,参与教学的辅导员与专职教师、辅导员与辅导员之间可相互交流教学与科研经验,实现资源共享。辅导员教研室也可以开展系列教学研究活动来巩固与稳定这个平台,如教学设计竞赛、课堂教学大比拼、科研论文比赛、共同参与课题研究等,让辅导员在交流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提高。

(五)满足需求,助力晋升

“人难登台、文难发表”带来课时量不足、科研成果缺乏,这是导致许多辅导员晋升困难的根本原因,也是辅导员在职业发展中的困惑。辅导员职称评定的迫切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其队伍必然不稳定,工作则无法长期有效地开展。“人本•互动”管理模式的构建特别是辅导员教研室的成立,给辅导员提供“登台”和的机会,切实助力辅导员晋升,将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落到实处,将高等教育发展对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寄予厚望具体量化,从根本上解决辅导员晋升困难的问题。

高效能辅导模式例3

(一)项目化的含义。所谓的项目化,就是把工作中的各种项目进行细分,进行复合型管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项目化,立足于现代项目化的管理观念,主要是把管理员的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成若干项目进行集中管理。

(二)项目化的发展历史。项目化已经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历程。项目化的观念最早诞生在二战时期,美国把项目化的管理理念应用在原子弹的研制项目中,对原子弹的生产、试验、运行进行项目化管理。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项目化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目前项目化的管理模式已经从武器领域扩展到建筑领域、软件领域等生产作业型领域。在我国,项目化的管理模式更是渗透了教育领域,成为教育管理中的一种新方法。

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之中,项目化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主要是依据一定的科学标准,把辅导员的整体工作进行划分,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从而实现科学管理和高效管理,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效率。

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非常复杂。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非常复杂。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使高校学生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之下,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能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的角色十分重要,他不仅是思政教育工作的组织者,更是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者和指导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热菰嚼丛焦惴海?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内容越来越繁杂。根据社会学家的相关调查,高校辅导员需要处理的业务类型大约有30种以上,也就是说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非常庞大。高校学生的生活具有丰富性,与此同时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会越来越复杂。在处理复杂事务的过程中,辅导员的精力会出现透支情况,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全面覆盖性。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全面覆盖性。高校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经常会出现过多重视某一问题,忽略全局的情况,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全面性和覆盖性。一些高校辅导员没有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布置工作时把班干部的汇报作为唯一的参考指标,通过班干部来进行遥控指挥,使工作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还有一些高校辅导员在召开学生的工作会议时,仅仅对工作进行布置,没有在会议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政工作缺少系统性和常态性,阻碍了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当前我国高校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虽然大部分的高校都提高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但是仍然存在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够的现象。一些高校以学生的成绩和竞赛水平作为参考指标,忽视了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还有一些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没有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作用,使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职能形同虚设。

(四)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的程度不够。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的程度不够。当前一些高校的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存在理论和实际脱离的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价值。但是一些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仅仅对学生灌输了理论知识,让学生背诵一些假大空的理论,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为继。

(五)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地位发生动摇。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地位发生动摇。高校辅导员应该是大学校园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但是许多高校的辅导员思政骨干的地位都被严重弱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实际效果存在较大差距。许多高校的辅导员已经成为学生的生活辅导,生活辅助职能的突出使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地位发生动摇。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的优势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的思政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根据上文的分析不难发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辅导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将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项目化进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高校辅导员实行项目化的教育模式,可以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系统化的趋势。辅导员想要进入课堂,势必会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因此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能增强学生和辅导员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的思政模式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高校辅导员应用项目化的管理模式,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细分,把大的项目划分成一个个小的工作项目,并进行科学策划和推进工作。在应用这种管理模式之后,辅导员的繁杂工作能更具体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辅导员的压力和负担。在细化工作之后,辅导员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署中,长此以往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收获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有利于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建设。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的思政模式有利于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项目化的管理模式使辅导员在课堂上进行项目化教学,这种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更具针对性,因此辅导员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辅导员在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之后,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指导未来工作的实践,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化、专家化建设。

(四)有利于对辅导员进行科学考核。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的思政模式有利于对辅导员进行科学考核。高校辅导员的考核工作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长期以来处在较为尴尬的状态,但是由于辅导员的工作比较琐碎,考核依据很难确定下来。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许多辅导员在工作中不思进取,无所事事,阻碍了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实施项目化的管理模式之后,可以根据课堂效果和学生评价来对辅导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进而建立奖惩机制,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有利于凸显辅导员的身份地位。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的思政模式有利于凸显辅导员的身份地位。高校辅导员不仅属于教师的队伍,更属于管理队伍,也就是高校的辅导员兼具教师和干部两重身份。项目化进课堂的思政模式可以让辅导员带着项目走上讲台,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引导,突出自身的双重身份。辅导员进入课堂之后,可以和高校教师一样进行职称评定,享受一样的工资待遇,这样能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推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的策略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的建构原则。1.树立现代项目管理理念。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应该树立现代项目管理理念。项目化的思政模式主要建立在现代项目的管理理念之上,主要目的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因此在进行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的建构时,应该以现代项目管理观念为基点,促进项目内容的创新,引进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以便更好地进行思政教育。2.尊重辅导员的主体地位。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应该尊重辅导员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模式中,高校辅导员处于主体地位。高校辅导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可以让学生干部、学生组织委员等辅助工作,形成项目小组。在建立项目小组的过程中,应该限制小组人数,对小组成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测评,采用跨年级多人配合的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常规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务必要尊重辅导员的主体性,突出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3.学院领导提供应有支持。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学院领导应该提供应有支持。学校的支持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因此在项目化思政模式的建构中,学院领导也应该加大支持,设立专门的协调小组,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有效补充。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对项目开展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对课堂的效果进行评价,并收集学生的意见,作为考核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的科学依据。学校的协调小组在组建时应该遵循全面性的原则,把学生工作办公室的老师、团委书记、党委组织委员等纳入小组之中,提高协调工作的效率。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的建构内容。1.项目化管理的指定内容。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的指定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辅导员要在入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辅导员要在班级建设管理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三,辅导员要在学生资助、就业指导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项目化管理的自选内容。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的自选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辅导员可以以专题项目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二,高校辅导员可以对勤工助学、人际关系等项目进行改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三,高校辅导员可以把社会焦点、政治热点作为课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的建构流程。1.明确项目目标,制定调研计划。高校辅导员推行工作项目化进课堂的思政模式,应该明确项目目标,制定调研计划。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前,高校辅导员要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进行调研,明确项目的目标。辅导员应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各个阶段的侧重点,然后对学生的思想情况展开调查。比如,在调查的过程中,辅导员可以提出如下的几个问题:当前高校学生存在哪些思想困惑亟待解决?学生关注最多的问题是什么?高校学生面临怎样的两难抉择?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高校辅导员制定相应的调研计划,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进行科学组织,核查项目计划。高校辅导员推行工作项目化进课堂的思政模式,应该进行科学组织,核查项目计划。在完成调研工作之后,高校辅导员应该把得到的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实现教育工作的项目化转变。在组织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要把计划细分成不同的环节,保证计划的科学性,然后再让相关人员进行落实,确保项目计划的准确无误。3.落实项目计划,确保项目成功。高校辅导员推行工作项目化进课堂的思政模式,应该落实项目计划,确保项目成功。在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之中,如果贯彻落实项目计划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为了确保项目成功,高校应该做到如下几点:第一,高校要确保辅导员的主体地位。第二,高校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组建学生队伍和协调小组,辅助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其他部门的作用,(下转第69页)(上接第65页)保证项目取得成功。4.完成项目计划,进行经验总结。高校辅导员推行工作项目化进课堂的思政模式,应该完成项目计划,进行经验总结。在完成项目计划之后,高校辅导员应该对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自评,总结经验教学。项目化进课堂思政模式的终结标志是学生毕业,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个阶段,高校辅导员都要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在学生毕业之后,高校的辅导员要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对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便在项目循环?r收获更好的工作效果。

高效能辅导模式例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72-02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学院辅导员是中国高等学校中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由于职业学院扩招,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普遍偏低,而现今的思想政治工作又比过去复杂繁重,往往使辅导员的工作疲于应付,处于被动状态。随着社会改革的发展深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新变化。然而辅导员工作在当前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导致其工作满意度的严重偏低。在辅导员的队伍中青年的教师居多,而他们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面临着学习工作任务重、生活压力过大等许多实际问题,缺乏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个人发展的条件。另外,当代职业学院学生所呈现的种种特点向职业学院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挑战,对职业学院辅导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文建构了基于胜任力特征的职业学院辅导员心智模式,并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为改善职业学院辅导员心智模式建立一套保障与支撑体系,提高辅导员的业务能力水平。

二、职业学院辅导员的胜任力与心智模式整合

1.职业学院辅导员的胜任力。有学者把胜任力理论扩展到职业学院辅导员岗位上,把职业学院辅导员的胜任力定义为:能够做好职业学院生辅导员工作所具备的人格结构、行为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1]。另有学者定义为:与职业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绩效相关的,能够促进学生管理工作全面进展的,并使学生得以健康发展的辅导员所具有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其他个性特征的组合[2]。分析上述学者所下关于职业学院辅导员胜任力的定义,发现其内涵有三个共同点:一是胜任力特征与辅导员工作岗位职责要求的密切相关,辅导员工作的胜任力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以及岗位特征的影响。二是职业学院辅导员胜任力包含一些可测度的个人行为特质,如动机、性格、社会角色、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等。三是胜任力与辅导员的工作绩效密切相关,换言之,它可以预测辅导员未来的工作绩效。运用胜任力这一概念能够将组织中绩效良好的辅导员与绩效一般的辅导员加以区分。职业学院可以将基于胜任力特征的辅导员心智模式指标作为辅导员招聘、考评以及提升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在借鉴学界有关定义的基础上,本文将职业学院辅导员的胜任力定义为:职业学院辅导员所具有的内在的、稳定的、可被衡量的特性,包括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形象和动机等等,这些特性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绩效密切相关,能够促进职业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职业学院学生的成长成才。具体说来,职业学院辅导员胜任力包括言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职业忠诚感、个人魅力、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心理辅导能力、理解尊重学生程度、原则性、参与能力等因子。

2.职业学院辅导员的心智模式。一般而言,心智模式有3个层次:个人心智模式、团队心智模式和组织心智模式。笔者认为职业学院辅导员心智模式主要是个人心智模式和团队心智模式,其作用机理是由个人心智模式通过团队学习等活动内化为团队心智模式,以提高职业学院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根据众多学者在心智模式方面的研究成果,笔者提出职业学院辅导员的五维心智模型。在五维心智模型中,信念和价值观属于核心理念层面,在核心理念层面的影响下,会形成相应的知识技能,继而影响情感与情绪的形成与转变。职业学院辅导员个体的心智模式影响团体心智模式的形成和变化。

3.整合与建构。虽然胜任力和心智模式是在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人的心理与能力问题,但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和提升职业学院教育水平的目的来看,我们可以把职业学院辅导员的心理模式和胜任力有机整合,形成基于胜任力特征的职业学院辅导员心智模式。本文在参考其他学者的基础上,构建出基于胜任力特征的职业学院辅导员心智模式,融合三大胜任力维度和五大心智模式维度。在该模型中,人格魅力属于核心层,心智模式维度包括情感和情绪,胜任力特征表现为愉快工作、充满爱心、有亲和力、正确评价学生、会倾听等。素质属于中间层,心智模式维度包括信念和价值观,胜任力特征表现为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教师育人的价值观、平等博爱的价值观等。能力属于外层,心智模式维度包括知识,胜任力特征表现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

三、基于胜任力特征的辅导员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职业学院在认清基于胜任力特征的辅导员心智模式的同时,必须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为改善职业学院辅导员心智模式建立一套保障与支撑体系,才有助于提高职业学院辅导员的工作水平。

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职业学院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时要紧密结合胜任特征模型,依据该模型分析当前人力资源体系中辅导员的数量、质量及结构方面的匹配及差距程度,这样才能更好地预测人力资源需求,从而制定出适合职业学院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政策。

2.培训与学习。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程序一般分为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培训效果的评估等环节。培训需求分析要鉴定个体所具备的胜任特征和目标岗位胜任特征,并与组织要求的胜任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找出组织要求的差距。然后选择恰当的培训方式、课程及教师,对需要且适合于培训的胜任特征进行培训学习,最后通过胜任特征鉴定以评价其培训学习的效果。在团体中,进行深度讨论会谈,可以让每个成员的想法开展自由交流,以发现远比个人深入的见解。团体学习要精于运用“深度汇谈”和“讨论”,避开“习惯性防卫”。在职业学院,可以组织辅导员中每学期定时学习、讨论,互相交流心得,共享知识,以期辅导员个人的知识转化为团体的知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共同改善职业学院辅导员的心智模式。

3.绩效管理。基于胜任特征的绩效管理不仅重视辅导员的工作成果,更旨在着眼未来,谋求通过培养辅导员的胜任特征来获得组织能力的提升,实现个人和学校发展双赢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职业学校对辅导员进行绩效评估,可以预测辅导员对工作的胜任程度及其能力发展的需要,从而激励和引导辅导员积极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

4.薪酬管理。基于胜任特征的薪酬管理是以辅导员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产生的工作绩效及自身的胜任特征来确定其薪酬水平。因为辅导员所承担的工作往往是非常规性的,其工作过程难以监控,单纯评价其任务完成情况不够科学。这种情况下,辅导员绩效的实现不仅仅依赖其工作绩效,而且在很大程度基于个人的胜任特征水平。因此,必须导入胜任力特征的指标要素以评价其工作行为,通过实施这种基于胜任特征的薪酬激励模式,鼓励他们提升自身的胜任力程度。

5.职业规划。学校可通过评估辅导员的胜任特征现状和当前岗位的胜任程度,可以帮助辅导员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工作能力,根据胜任力评估的结果设计出既符合自身的职业需求,又与学校组织发展需要相吻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便在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做到辅导员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战略目标的和谐双赢,从而提升和发展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在辅导员的来源上,通过岗位工作分析制定出招聘录用标准,然后根据辅导员岗位的任职资格条件及鉴别性胜任模型来确定聘任者,并设置辅导员资格认证,进行资格评审考试以保证优胜劣汰,做到专兼职结合。另一方面,学校要实行政策倾斜,适当照顾年轻的辅导员。每年要投入一定比例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辅导员的培训、异地交流及科研项目方面,为辅导员进行职业再定位和生涯规划做好相关的岗前培训工作,致力于开发学校整体绩效的关键技能和行为,做到辅导员自身胜任力特点与目标岗位胜任力特征相契合,从而促使学校和辅导员的胜任力特征持续得到改善提升。

参考文献:

高效能辅导模式例5

工业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团体辅导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人们已经意识到竞争的根本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必备资源和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共同完成的,这也就意味着企业中的每一个管理者和员工都应当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知识。

目前,高校毕业生已成为各企业每年招聘吸收员工的主力军。那么,为在校大学生开设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课程,为其奠定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已成为学校和教师的职责所在。我校的“工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一门针对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过学习,学生要初步系统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锻炼学生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为毕业后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校“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模式单一。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课本讲授式教学,学生在受教过程中被动地接受较为生硬的课本知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2)授课学时有限,缺乏实践机会。作为非管理专业学生,本课程学习时间仅32学时,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并未设置实践环节,学生所学知识仍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缺乏通过实践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机会;(3)缺乏技术指导,模拟实践流于形式。为解决缺乏实践机会的问题,有教师考虑将课堂情景模拟的教学形式加入到具体教学过程中,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容易因为缺少相应的技术指导而使模拟实践流于形式,无法获得期望的实践效果。因此,对目前“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求一种有效的、便于操作的辅助教学模式,提高“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效果,已成为本课程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团体辅导的内涵及其特点

团体辅导(group counseling)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类咨询辅导形式,主要是在心理过程范畴内使得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个体在彼此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共识,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从而有效地完成工作。团体辅导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教育功能,即团体辅导的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通过成员间的相互作用,来帮助其增进自我了解、自我抉择、自我发展,进而自我实现的一个学习过程。有资料统计,团体辅导的应用领域在教育部门包含了学业辅导,团体辅导的理论与技术可以较好地设计和指导团体性的课堂模拟实践活动,其功能根据成员的组成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此外,团体辅导还具有如下特点:

1.感染力强,影响广泛。这是因为群体的互动作用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自主性的激发,也就是团体动力的形成。在团体中,团体动力对于团体目标的实现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团体成员也是靠着动力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2.效率高,省时省力。相对于个体一次只解决一个人的问题,团体在解决问题方面,时间和精力是很有效率的。并且,团体中的复杂性,也会给团体成员其他的收获。

3.效果明显且容易巩固。团体辅导通过创造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增强了实践作用,使得辅导较易出现成果而成果也较易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三、团体辅导应用于“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从表面上看来,团体辅导和“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分属于心理学和管理学的范畴,二者之间没有契合点。但从内在上深入分析,二者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

1.团体辅导和“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对象性质具有相似性。团体辅导按照团体成员的问题性质可以分为“同质性团体”和“异质性团体”。“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对象是工业工程专业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诸多性质符合“同质性团体”的特征,如他们的年龄相近、学历相同、学习和生活环境相似、专业背景和基础一致、需要解决的课程问题相似等。因此,在“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引入团体辅导,能够充分发挥学生间容易沟通和理解、凝聚力强以及支持性较高的特点,从而获得较好的辅导效果。

2.团体辅导丰富的活动形式能够有效改善“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单一的现状。目前本课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尤其自身的优势所在,但不可避免的存在如下不足:①内容多,课时少,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较严重,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交流互动的机会;②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受教师经验和风格、内容难易程度及自身兴趣的影响较大。这些不足可以通过团体辅导丰富多样的技术手段和活动形式来弥补。通过团体辅导可以促进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等,最终实现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此外,在整个团体辅导过程中,不同内容、不同时间、不同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团体活动,从而更有效地达到学习的目的。常用的团体活动形式有:书写练习、角色扮演、团体对抗、集体讨论、运动练习和脑力激荡等。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配以团体辅导丰富的技术手段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3.团体辅导的组织原则与“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原则相吻合。在团体辅导组织过程中,一个保证辅导效果的重要原则就是: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与“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所期望的不谋而合。因为,本课程所涉及的部分知识点和技能(如职位分析、员工招聘、员工甄选等),不是单纯依靠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学能够真正掌握的,必须融入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讨论等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并学以致用。在这部分内容学习过程中,完全可以引入团体辅导,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仅需要发挥指挥、引导和控制的主导作用,课程学习的主体由学生担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不同团体活动形式,完成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运用。

因此,基于两者的功能属性与实际需求,团体辅导可以作为一类体验式教学模式融入“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环节中。但需要注意的是,团体辅导在“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只能起辅助作用,不能喧宾夺主取代主要的讲授式教学形式。

四、团体辅导在“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讨论

目前,“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安排了32学时的理论教学,没有单独的自学与实践教学。但是,依据课程教学特点和毕业生的实际工作情况,课程教学大纲中可以单独设置4~8学时的实践教学环节。当选择团体辅导的组织形式运用于课堂教学时,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预判涉及的课程内容、观点、适用范围、主要的论题、设计步骤和评估方法。或者可以考虑将两类学时穿插糅合于一体,从而提升课程教学体验的立体感和参与度。具体运用步骤可以有如下考虑:

1.确立团体辅导类型

“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要有: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十一个章节部分,基于课程特点,主要选用“任务/工作团体”这一类型的团体辅导。这种团体是以完成特定任务或工作为目的,目标明确而非改变个人为宗旨,通常只会面1次或少数几次。如工作团队、讨论团体、学习团体等,团体运作历程可区分为开始、转换、工作及结束阶段。任务完成时,团体也就解散了。领导者的角色在于使团体成员将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并促进成员间的讨论和相互作用。

2.搭建方案框架

团体辅导类型确立后就要进行教学团体方案框架搭建。首先要明确团体主题,这是方案的核心部分。除此以外,方案框架还包括与课程结合方式、参与人员、目标内容、辅导技术、具体活动步骤、评价体系等方面。表1为初步拟定的团体辅导教学步骤举例。

3.课堂模拟设计与实践

课堂模拟的设计主要是对方案框架进行具体细化。团体辅导与课程的结合方式主要考虑三种类型:①课前体验式,是将团体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开篇序曲,引人入胜,使学生对后续学习有所期待;②课后体验式,是将团体辅导作为章节教学的课后尝试性体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总结和回顾;③核心贯穿式,是将团体辅导作为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形成整个章节课堂教学的组织架构,同时在团体辅导开展过程中逐一融入课本章节的知识要点。团体辅导参与者由任课教师和学生组成,一般情况下,任课教师在活动中担任督导师或指导师的角色,学生作为团队领导者和成员,个别情况也可角色调换。目标内容主要为课程章节知识,具体活动步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可将团体辅导不同技术的目标特点与课程分类章节内容相互比较,确立结合点,但团体辅导的目标内容原则上应该围绕以上章节拟定。表2中列举了几类团体辅导技术与课程章节内容对应的示例。

其中,活动设计理念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可以从首因效应、光环效应、从众与社会促进等方面进行选择。辅导的最后环节要完成效果反馈,融入了团体辅导模式的“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需要在课程或课程章节结束时增加效果反馈环节,以此检验团体辅导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正负向作用情况,可以借用团体辅导中的体验分享、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团体辅导融入教学后的实际作用。

4.规避误区

团体辅导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多加注意和避免。“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团体辅导不是传统的参与式团体辅导,而是借助团体辅导的形式使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劳动力管理的各个方面;不是以心理咨询为目的的团体辅导,而是借助心理调控的原理与优势从而丰富课程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感受和理解记忆;不是简单的课堂模拟,而是考虑了实践过程中心理因素对参与者的正向影响。

五、结语

团体辅导在“工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是讲授式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的尝试性结合,以此规避讲授式教学的单一性和枯燥感等方面的不足,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这样可以保留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基础上融入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体验,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克用,李超平.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高效能辅导模式例6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地方教育部门也相继出台有关政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再次对大学生德育工作进行了思考,其中,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政治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笔者通过辅导员工作职责、内容和实践的研究,将头绪繁多的辅导员工作进行整合,并使其成为一个课程化工作系统,强化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更加凸显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

一、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内容

何谓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课程模式化,我们认为辅导员工作课程模式化,参照高院校教学模式,结合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特定,通过一个广义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来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从而促进高职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经过前期的研究和实践,其内容如下:

1.阶段化学生日常教育内容

因为高职办学定位更多的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同时在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比例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在生源结构上也有着自己有独特性,高职院校辅导员与一般本科院校的辅导员的工作任务上是有所区别的,因此应在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教育引导内容,并使其课程化,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显得非常必要。如在大一,设置入学教育、习惯培养、品德修养、心理健康等课程;在大二,开展礼仪与人际交往、职业生涯规划、素质拓展、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课程;在大三,设置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特色创新等课程。辅导员通过对学生的分阶段的教育针对性教育引导,使当前的学生教育管理更加有效性。

2.模块化学生日常教育模式

由于高职学生生源的特性,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要务之一就是强化日常教育管理,并在教育引导过程中使辅导员日常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我们通过对现有的辅导员工作体系和资源的整合,以模块化来规范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把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职能进行分解,将入学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党团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内容具体化为相应的教学模块,设置相应学分,分年级分层次进行实施,把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量化,改变了原有笼统的文字表述为量化的学分,做到有据可依,教育效果科学考核。

3.固定化辅导员队伍培养制度

辅导员工作的课程化,如何做到在日常管理中将内容以教学内容的方式把学生工作有效落到实处,必然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和专业教师培养一样,知识更新的快,特别是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辅导员不仅要加强自身业务技能如心理学、教育学等能力的学习,更要通过辅导员多角度全方位的课程化培训,使其在突发事件处理、国内外新形势把握和网络媒体技巧等技能的提高,增强辅导员队伍科学管理水平。而通过课程化的模式,更需要辅导员是一个全才,能在涉及到的板块中做到熟知并针对特定学生进行指导,提升辅导员教学能力和工作效率,使其具备课程化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4.科学化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

当前,辅导员工作一个客观存在的难题是如何考核辅导员的工作。难处在于辅导员的工作杂,涉及的面多,如果我们把辅导员的固定工作进行设计,在每学期结束前,将第二学期要做的基本内容告知辅导员,辅导员则按照学校下发的内容,制定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教育大纲和教学计划。并写出具体的教案,利用每周一次或者两次的班会或主题教育时间进行上课。利用第二课堂的机会,把部分学生教育的内容以实践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变传统的枯燥的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更为愿意接受的内容。同时,在非固定的教学部分采取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的方式进行考核,这样势必更好的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初步成效

以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为依据,以辅导员工作阶段性为主线,以模块化教学为基本内容,我校在部分院系进行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试点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在学生教育管理目标方面,经过前期改革,课程化以阶段性实施,实现阶段性目标。从大一至大三,按照学生培养规律和专业学习安排,辅导员每个学年完成该阶段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工作,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有机结合,在人才培养上,也更契合高职学生培养要求。二是参照教学管理的一般做法,在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内容方面,经过调研分析,把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进行梳理,科学制定各个单元内容,把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整合,以模块化内容实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教育上实现了教育内容的全覆盖。三是在学生教育管理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方面,在原有学生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学生教育管理案例库,梳理了学生工作台帐,完善了学生教育管理流程,加强了学生教育管理的资源开发和建设。难得可贵的是,通过对辅导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课程化培训,使辅导员队伍当中的一些工作薄弱环节得到有效加强,如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在强化培训的基础上,辅导员在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上,更能促进学生理性创业,在学生第二课堂上,辅导员更加注重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的有效融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四是在学生管理评价方面,根据辅导员工作的特性,初步建立了评价体系,以量化的形式对辅导员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并在实践形成了以学工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以量化的标准加强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在规范工作的同时,调动了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近些年,经过试点改革探索,学校初步构建了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完善现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用课程理念定位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用教学的标准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行为,提高辅导员教育管理的水平,对其他高职院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上也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高效能辅导模式例7

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其管理模式来看,主要是存在辅导员制、导师制和辅导员助理制三种制度。多数院校仅采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管理模式,构成传统垂直型管理模式[1-3]。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每届学生特点的变化,单一的管理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弊端。为此,本文在分析传统管理模式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院管理实际,探讨构建复合型管理模式的特征,这对新时期高职教育学生管理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复合型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模式,主要为传统垂直型管理模式,即在学生思想政治领域依托高校辅导员制度对学生进行思想辅导。在教学科研领域依托学分制、导师制来开展学生辅导,导师(专业教师)既管业务指导,也管思想政治工作,偏重于业务指导。随着高校学生的更替,这种管理模式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4]。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更新这种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1.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要求变革传统学生管理模式。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入校新生人数不断递增。但是,高校软硬件资源的扩张速度有限,很多高校很难实现教学科研工作与政工管理工作协调发展,从而导致了部分高校学生管理队伍扩充和机制完善的滞后。同时,有些高校突建新校区或临时租赁校舍,造成校外住宿学生增多,另外学生生活、学习环境也受到干扰,使辅导员的工作量大增。因此,在这种一个辅导员负责200余名学生的情况下,很难再按照传统垂直型管理模式,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全面的做人、做事和择业的指导。由于工作门类繁多、任务量巨大、完成效果不明显、职称评定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导致高校辅导员职业呈现声望低、从业年限短的现状,从而使得传统的辅导员制管理模式的功能逐渐降低,效果越来越不明显,从而达不到管理目的和要求。

2.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不再适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学分制在我国各大高校的普及,基本实现了由固定学制向弹性学制的转型。在学分制下,以课堂为纽带、淡化专业限制的多变性学生群体,已经不能够笼统地纳入到学年制条件下整齐划一的垂直管理模式中去。辅导员很难通过垂直管理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全面地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弹性学制的推广,也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了更适宜自身发展的道路选择,这种教学管理的自主化要求学生拥有更为畅通的信息交流通道供其判断。后勤服务社会化、宿舍生活社区化的演变,学生自主意识、隐私意识的增强使得辅导员按照传统垂直管理模式走进学生中了解、指导的效果大大降低。同时,高职教育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大量新型专业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就业压力巨大的棘手问题。学生管理工作不可能绕过这一事实,但又难以在短期内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导致学生产生迷茫、没有前途的想法,最终影响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垂直管理模式由于其自身管理有余、疏导不利的特点都难以适应这些新的变化[5,6]。

3.当代学生的群体特征难以融入传统管理模式。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主要的受众群体多为上个世纪末出生的“80后”一代,这一代学生群体具有自主意识强、动手能力弱;目标性强,承受力差,其个性发展特征具有时代性的一面。同时,个性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没有个性就没有特色。垂直型学生管理模式为适应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出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考虑,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并为“80后”一代学生排斥。现阶段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通过教育和管理来发掘、训练、强化和激发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才能,积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然而这一过程所要求的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拓宽学生正确信息渠道却恰恰是垂直型管理模式最为薄弱的环节。

二、立体复合型管理模式的特征

根据我院管理实际,结合我国其他高校的学生管理经验,我们探索实施了立体复合型管理模式,即在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制度――辅导员制度、导师制度之外,辅以辅导员助理制。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从学习、就业、思想领域进行交流,横向实现学生群体之间平等的“柔性管理”。同时,辅导员助理制的实施,纵向上可以为辅导员制、导师制服务,填补垂直管理的真空地带,形成横纵联合的立体管理模式。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其要义在于实现新老制度的完满对接及过渡。因此,能否实现辅导员制度、导师制度同辅导员助理制度的有机结合也就成为了立体复合型管理模式的要点。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主体特性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发现辅导员制和导师制的结合,给管理领域留下了一个真空地带,那就是学生的横向管理和交流。一代学生迫切地希望知道不同于辅导员、导师的指导意见,从而进行自主选择、判断。以计算机网络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大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低效性。地球村形成,诞生了“网生代”。而在2010级的大学生中,“90后”已经开始成为主流。“80后”是和“90后”最贴近的一代,在同一目标下,也是最容易沟通和接受“90后”思维的一代。因此,辅导员助理制的出现恰给学生增加了一种全新的理解问题的视角。我们在管理过程中,逐渐转变思想,与时俱进,通过辅导员助理制,开始用“90后”思维管理“90后”学生。因此,辅导员助理的加入,取得以下明显效果:(1)有利于新生开阔视野,缓解入学心理压力,尽早适应新环境;(2)有利于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的开展;(3)有利于新、老学生的共同进步;(4)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的自立和发展。三种管理制度的联合运用,构建了一个复合管理网络,弥补了采用单一制度带来的不足。因此,立体复合型管理模式的建立,是传统垂直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三、复合型管理模式的构建

1.发挥辅导员助理制优越性。辅导员助理制的实施使纵向垂直管理变为横向交流指引,为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创造了激励环境和良好的条件。学校管理工作者的职责不是直接地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而是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去优化能影响学生的外界环境,去创造有助于学生成才发展的必要条件,并运用这些环境、条件的激励因素去调动学生的身心自动调节功能,引发学生进行自觉的思考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这是本模式发挥最佳管理效能的根本所在。这些环境、条件的营造和创造,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付出很多服务性的劳动,而辅导员助理制在平等交流的同时,传递的就是一种平等的沟通、服务平台,给学生一定的自力,实现了自主管理、自主发展。但是,在辅导员助理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和班级学生的很多价值取向受到辅导员助理的影响,即辅导员助理的性格影响“班级性格”。辅导员助理开朗、善于交际,所带班级就活跃。辅导员助理是学习型的,所带班级学生活跃性差。因此,辅导员要根据助理的特点进行适时干预,弥补辅导员助理在开展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即弥补“班级性格”缺陷。

2.发现学生特点,更新管理理念。三种制度均有其优越性,但脱离管理对象,就成为空谈。因此,在充分分析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要不断发现三种管理制度的缺陷,进而探索更新管理模式。在高中应试教育的环境下,许多学生形成了封闭、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缺乏必要的沟通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尤其是独生子女居多的“80后”和“90后”普遍有一种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骨子里难以抹去的自我思想。另外一方面,这种孤独感使80、90后学生失落、空虚,继而寻求刺激来安慰自己,也是为了寻求别人的关注和认可。为此,在针对新生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开阔新生视野,增强他们适应能力,缓解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压力。通过辅导员助理制的实行,辅导员助理将进入大学后积累起来的生活、学习、工作经验传递给新生,以使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节奏,进入一个合格的大学生的角色。辅导员在这个时期,主要任务是做好新生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大学生励志教育,做好心里健康疏导。专业导师在新生入学后,开展好专业教育,给学生讲解所学专业的未来发展及就业前景,简约介绍每个学期的专业实训和实习情况,帮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因为很多学生在高考选择专业的时候是盲目的,对专业不是十分了解,专业导师在入学后必须做好本项工作。同时,辅导员助理、辅导员和专业导师要共同了解班级学生特点,帮助新生合理规划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树立起一个积极、明确的奋斗目标,以尽力引导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3.三种制度有机结合,发挥立体复合型管理的高效性。辅导员助理制、辅导员制和专业导师制三种制度既要各有侧重,又要相互联系。辅导员的工作应当同教学辅助工作相分离,着眼于在实践中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生活能力进行教导和影响,辅导员首先是指导员,其次是服务员、管理员。专业导师则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专业知识体系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两者对学生从不同侧面进行管理。而辅导员助理制(学长制)则正好在两者之外,以平等的姿态出现在学生管理链条的末端,成为介于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管理中介”,起到上下沟通、左右交流的作用。辅导员助理要辅助辅导员、专业导师工作,及时捕捉学生思想动态的过程中,增强老生责任感,构建良好的院系情感交流网络。

在新的立体复合型管理模式中,辅导员、专业导师和辅导员助理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中坚力量,三者相辅相成,各负其责,互相督促,互相促进。在工作中三者只要加强联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就能够处理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各种问题,做到全方位、多角度育人,为高校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总之,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思想德育建设,提高学生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是学生管理工作发展的要求。只有积极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学生管理平台,才能让学生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学生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对象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中学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管理模式要不断更新,不断丰富管理理念,探索适合新形势下的管理模式,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 陈万阳,王集杰.高校辅导员知识读本[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8.

[2] 李章科,李化树.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学[M].重庆:西师出版社,1996.

[3] 蔡锦林,徐强,李洪华.中国高校管理思想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5.

[4] 吕秋丰,靳艳巧,林起浪.高校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探讨

高效能辅导模式例8

一、生态位理论概述

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或个体在生态系统中,在时空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或个体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1]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种群或个体的生态位是由种群或个体本身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种群或个体的生态位环境决定的。通常用基础生态位、实际生态位、生态位宽度来考量生态位的具体状态。

生态位理论的本质,是从生命体的职责、能力、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生命体之间的共存均衡关系来研究生态系统中各生命体的存在、发展、衰落的规律。生态位现象对所有生命现象而言是具有普遍性的一般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生态位理论不仅在现代生态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且还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建筑设计等领域, 取得了显著效果, 成为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工具。

高校和辅导员是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同层次的种群或个体,高校和辅导员的存在状况和发展前途是由其在高等教育和高校生态系统中位置决定的,即由其功能角色、能力、环境及相互关系决定的。辅导员工作的展开就是协调其环境,培养其能力,实现其功能的过程,也就是实现和拓展其生态位的过程,所有影响其工作开展和工作效果的因素都会影响其生态位,反之亦然。生态位理论是分析辅导员工作模式的重要工具。

二、辅导员工作模式概念及构成要素

(一)辅导员工作模式概念

模式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是前人积累经验的抽象和升华,反映的是事物内部隐藏的规律,但模式强调的是形式上的规律,而非实质上的规律,简而言之,模式是由从反复出现的事件中总结出一些反映规律的关键因素和环节组成的。[2]辅导员工作模式应是对辅导员生存、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反映,是由影响到辅导员生存状况、发展前途的因素构成的,辅导员工作模式可以定义为:在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由一系列影响辅导员工作展开,影响辅导员生存、发展的要素构成的,辅导员可以学习、模仿、创新,照着做的基本工作样式。

创建辅导员工作模式是为了让不同环境下辅导员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学习、模仿的榜样,进而创新,提高工作效率的,辅导员工作模式不能太具体,不能规定到具体情景和主题,否则就会出现许多工作模式,失去了作为模式的意义了。辅导员工作模式应该是开放的和灵活的,在一定原则上根据不同的工作情景和主题进行调整,形成具体的工作路径。

(二)辅导员工作模式的构成要素

辅导员工作模式由一系列基本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对辅导员工作展开和工作效果提高至关重要,决定了辅导员在高等教育和学校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在辅导员的工作中哪些因素和环节制约辅导员工作展开和效果提高,决定了辅导员的生存和发展呢?当前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分析辅导员工作模式构成要素和要素的内容,把辅导员的工作准则、辅导员的工作方法、工作意识、工作重心作为工作模式的要素;[3]或者针对特定主题和情境把辅导员工作理念、目标、路径、方法作为辅导员工作模式构成要素;[4]或者从中外合作办学的角度把入学新生管理、在校学生管理、班级干部管理、构建一组沟通的平台作为辅导员工作模式构成要素,[5]本文探索的是在高校联盟的条件下来分析辅导员工作模式的要素构成和要素内容。

三、高校联盟对高校办学的影响

(一)联盟高校的职能定位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大多定位研究型院校,办学同质化严重,生态位重叠度较高,竞争激烈。近几年,国家提出高等教育科学定位、分类指导、特色发展的指导思想,[6]总体上把高校分为职业型高校、应用型高校、教学科研型高校,进行分类管理。以安徽省新建本科高校为例,2008年底创立了全国第一个以新建本科高校为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型研究为主要职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行知联盟”,在职能定位上,参加联盟的院校明确自身是与职业型院校、研究型院校不同,确立开放性、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职能定位,但参加联盟的高校并不追求完全相同,而是同中求异,努力发展自己的特色,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确立自己特有的生存位置,这种职能定位对联盟高校的教学、管理,当然也包括辅导员工作等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二)联盟高校的办学方式变化

高效能辅导模式例9

一、构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理论依据——协同学(Synergetic)原理

1.协同学简介

协同学亦称协同论或协和学,是一门研究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在相互协同作用下,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科学。它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哈肯教授(H.Haken)所创立,是一门新兴的、影响最大的、普适性最强的横断学科之一。1973年,“协同”概念提出,1977年,协同学理论体系形成。该理论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法兰克福汇报》曾评论:“哈肯创立的协同学不仅是可以应用于许多方面的一种物理理论,它也是对整个世界进行观察的一种新方法。”协同论为人们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成了哲学的一种新思维。

2.协同学基本观点

协同理论研究的是开放系统在外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其内部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如何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自组织(指事物或一组变量从无联系的状态进入到有联系的状态的过程)成为一个协同系统的过程。其基本观点如下:

(1)协同学的核心——“协同效应”

是指在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关联代替其相对独立,相互竞争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表现出协调、合作,其整体效应增强,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即“协同导致有序”,有序是协同的产物。它认为,系统形成协同运动的关键条件是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如系统中各要素彼此独立、互不相干,那就不会形成任何有序结构。

“非线性”是说,系统的行为并不是其子系统行为的叠加,而是由各个子系统相互调节和组织来决定的。从中可以看出,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功能。另外,在一个由各子系统协同作用而组成的复杂系统中,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不仅是各子系统的功能之和,还包括各子系统相互联系形成有序结构而产生的功能。

(2)协同学的硬核——“自组织”

“协同”思想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机制与规律,提出了自组织的理论。所谓自组织就是系统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控制参量),当其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系统中子系统间的关系,便能克服独立运动而自发产生协同的现象。也就是说,自组织是系统有序化的内在根据,系统的协同效应是由自组织来实现的。

需注意的是,自组织不是以各个子系统受到强制或损害为代价的。例如一群工人,他们不是在外部命令的条件下(如在工长的统一指挥下)工作,而是靠某种相互默契,工人们就能协同合作、各司其职来生产产品,这样的过程就是自组织。否则,就是一个他组织。一般来说,一个系统的自组织性越强,系统的整体功能就越能达到最佳状态。

(二)现实依据——各种辅导模式的局限性

心理辅导按其服务对象和目标来划分,可分为三种模式:障碍性心理辅导、适应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辅导。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具体见下表:

从表中各项比较中可以看到:每一种心理辅导模式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普遍适用。现实中,心理辅导模式的单一化已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化和心理需求的多元化产生了尖锐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就要把这三种心理辅导模式加以协同,以形成一种优势互补、能发挥最大效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二、构建的主要内容

根据协同学的基本思想,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就是要把高校中各种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的联系和整合,使之从无序走向有序,以形成一个能最大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效力的系统。具体来说,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需要其各个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即在辅导模式、工作队伍、教育力量、实施途径和辅导形式等方面的协同。

1.辅导模式的协同

从上述对障碍性、适应性、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的比较,我们知道,每一种模式都有其局限性,单一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多层次性,客观现实需要我们对这三种模式加以整合与协同。在对三种模式的整合和协同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对它们进行简单的拼凑或叠加,而是要分清主次,进行有序排列和组合。

我们知道,教育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具有强大的发展功能,教育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发展性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也提出,学校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工夫。从中可以看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性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本质特征。另外,从对众多大学生的心理调查资料来看,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一般占总数的17%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心理正常发展的学生。可见,在障碍性、适应性和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因其更符合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更符合大学生现实的心理问题而必将成为我国高校心理辅导的基本模式。因此,在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应以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为主,障碍性和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为辅。只有这样,三种辅导模式才能优势互补,发挥出最大功能。

2.工作队伍的协同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由三支力量构成,即医务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他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和中坚力量。他们既有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与不足。因此,需要三支力量有效配合,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从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队伍。具体来说,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在国外,心理咨询师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一般都有哲学或教育学、医学、心理学博士学位。二要进行实践操作。心理咨询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科学。在国外,心理咨询师在其可以独立开业以前,一般都有很长的一段由导师督导下的临床实践经历,并有严格的资格认证过程。三要以科研为指导。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要进行科学研究。为开拓视野,增强科研能力,可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及相关的学术活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除由这三支力量组成外,还需要有其他人员如学校管理人员、各科教学人员、学生等的支持和配合,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如学校管理人员通过制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计划,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协助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等工作,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有序进行;各 科教学人员则通过本学科所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结合具体教学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而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技能,发展自身心理素质。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协同不仅是三支力量内部的有效配合,同时也是全校师生的相互支持与通力合作。

3.教育力量的协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从学校内部来看,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核心的全员参与(上文已论述)。而从学校外部来看,则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力量的协同,构建起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社区)共同努力的整体教育网络。

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地位。首先,学校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有一定数量接受教育的学生,有一定的场所、资金和设备等。这就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师资、人员、场地与资金保障。其次,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而不是零散的、片面的、非系统的、不完整的。再次,它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安排、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最后,学校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并以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因此,毫无疑问,学校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这支主力应与家庭、社会联手,取得它们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都与家庭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专家认为,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植根于家庭,显现于学校,加重于社会”。如父母离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极易引起心理问题。因此,家庭和社会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支持环境。

社会各种传媒要向学生宣传心理卫生知识,限制一些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杜绝各种不良书籍和音像资料对学生的侵害。每个社区设学生心理健康关心委员会,举办短期培训班,向家长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从而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应突破校园界限,与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

4.实施途径的协同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课外活动和环境熏陶等。它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起主导作用,而其他途径通过渗透,起辅助作用。各种途径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自身目标,就必须借助教学这一中心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向广大学生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这是任何形式的教育也取代不了的。因此,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学校教学体系之中,排入课表,并依据不同的年级层次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使心理健康教育朝规范化、课程化方向发展,需要构建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组成的全新的课程体系。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并与其他课程和各类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协同效应。

除课堂教学外,学科渗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这不仅因为学科课程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学科教学本身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也因为各科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一方面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来设计教学,另一方面则要深挖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结合学科教学任务来融会和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它打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形式上的局限性,使学生更易接受,并能积极参与,也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课外活动来实施。其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有以下一些做法: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俱乐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举办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竞赛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交往、合作、做人、处事,增强了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心理素质。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校园环境进行。校园里干净整洁、优雅美观的物质环境,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的文化环境以及充满关爱、平等和谐的人际环境,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积极作用。

5.辅导形式的协同

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个别辅导形式开展,团体辅导并不普遍。个别辅导主要着眼于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咨询员的咨询和治疗,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个别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障碍性、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向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的转变,团体辅导逐渐被各高校重视和应用。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比,在受欢迎度、辅导效率、成效等方面都更胜一筹。这是因为:第一,团体辅导符合学生心理特征。青年大学生喜合群、爱模仿,易受团体成员影响,从众心强。因此,团体辅导深受学生欢迎,成效显著。第二,团体辅导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机会,学生可以借助团体本身的影响力来学习某种生活经验或改变某种不良行为,并获得集体生活经验。第三,团体辅导能够有效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这一瓶颈问题。第四,团体辅导具有集体性和组织性的特征,可以大大提高辅导的效率。可以预见,团体辅导由于其自身的诸多优势,必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形式。在欧美各国,大力倡导小组辅导,美国中学的高中就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辅导。

当然,团体辅导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重视团体辅导并不意味着放弃个别辅导。由于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各有利弊,所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总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构建,需要上述各要素之间克服独立运动,相互协调,优势互补,从而产生协同效应,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合力,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功能。

三、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1.谨防简单化倾向

协同学认为,复杂系统是由其内部的各要素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这里的“非线性”意味着协同并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相加。因此,我们在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过程中,要防止简单化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模式、人员、力量、途径和形式加以简单相加,就能产生出一个有序的、能发挥最大效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而是需要我们克服各要素间的相对独立和相互竞争状态,让它们产生相互关联、相互配合,才可能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系统。

高效能辅导模式例10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活的开端,旨在帮助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实现角色转换的阶段性教育,内容涉及校史校情教育、生活学习向导、心理疏导、职业引导等诸多内容。纷繁琐碎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对辅导员来说是一项挑战,尤其那些刚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年轻辅导员的确会觉得头绪繁多,难以驾驭。

如果同院系的辅导员相互之间能够以团队模式合作,各个辅导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发挥各自优势,合理分工,打造一个高效团结的辅导员团队,对提高新生入学教育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所在学院为了提升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效率和实现团队工作效能最大化,提出建设辅导员团队。

一、辅导员团队模式架构

笔者所在学院的辅导员教育背景涉及思政、中文、药学、工学等专业;有刚刚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新兵,也有工作十几年的老将。不同学术方向、专业背景、年龄结构的辅导员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每一成员根据自身专业优势和特长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心理健康、团学活动、安全教育的某一方向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同时,对于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各成员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加以解决,在团队内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共享和互补。

二、新生入学教育中辅导员团队工作的优势

(一)构建高效新生入学教育平台

我院组建了一只由辅导员为主体,结合专业教师,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建的入学教育工作队伍。每位辅导员固定负责处理特定的几项学生入学教育工作,依据辅导员不同的能力特长和素质优势,把新生入学工作进行合理的分配。将入学教育按照内容分为不同的大类由各辅导员承担研究,并负责该项入学教育活动的开展。

如辅导员甲社交能力较强,负责入学教育中和校内各相关职能部门及校外各企业负责人的联络,统筹安排各项入学教育的活动时间及场地;辅导员乙具有心理咨询师证书,有丰富的心理辅导经验,负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相关活动;辅导员丙做事严谨有耐心,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负责开展新生奖助贷补的宣传和咨询工作;辅导员丁性格开朗擅长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团学活动,负责组织开展新生拓展训练。从而发挥各位辅导员的特长和优势,实现人事匹配,人尽其才。

(二)避免辅导员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多重角色的冲突

新生入学以后,辅导员面临着内容繁杂的新生班级工作,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要迅速完成熟悉班情,组建班委,生活向导,思想引导等诸多工作。此外大部分辅导员除了带班以外往往还身兼多职,不仅要做好迎新工作,还有教学行政等诸多事务,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的新生班级工作将大打折扣。

新生入学教育采用团队工作模式后,首先分担了辅导员的角色压力,改变了他们唱“独角戏”的状况,通过团队协作,有效地分担了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减轻了工作负荷,避免了角色冲突,使工作职责更加明晰化。避免多重角色冲突、角色模糊、责任泛化的尴尬状况,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三)有效提升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