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老年人护理需求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3 16:19:16

老年人护理需求

老年人护理需求例1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2-0025-03

Requirement survey of the standardized community

home nursing care service for the elderly

WANG Ying-li1,JIN Qi-lin2,CHUI Ming3,HU Dong-gen4,LU Gui-ping4 ,SHEN Ming1,LAO Jiaying4,CHEN Yuan-hong3

(1.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Centre of the Health Bureau of Yangpu District,Shanghai,200090;

2. Health Bureau of Yangpu District,Shanghai,200090; 3. Daqiao Community Health Centre of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200090;4. Hudong Elderly Nursing House of Yangpu District,Shanghai,200082)

ABSTRACT Objective: To maste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mand of the nursing care service for the elderly at home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stablishing the elderly standardized community home nursing care service model. Method: Using the questionnaire,the home nursing care service requirement for the elderly for over 60 years old randomly selected in Bridge and Pingliang communities of Yangpu district was investigated. 5 000 copies of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and 4 032 ones were resumed,whose recovery rate was 80.64%;and the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3 226 copies,whose effective rate was 80.01%. Results: Demand rate of the home nursing care service for the elderly was 63.05%,who had the various home medical nursing service items requirement. Among the elderly who had demand,80.63% were at home,74% were ill with 2 or more than 2 diseases and 9.29% could not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Conclusion: The elderly demand the home nursing care service largely,particularly the seriously ill elderly.

KEY WORDS the elderly;home nursing care;investigation of demand

按国际通行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0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上海于197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早20年。2010年上海常住居民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33.1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0.10%[1],杨浦区130万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近15.00%,高于全市平均数5个百分点,养老负担尤其繁重。本课题借鉴日本“介护”理念,结合本区实际,分别在平凉和大桥两个社区开展“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杨浦区共有11个街道,1个镇。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杨浦、大桥两个街道为调查社区。

杨浦区平凉社区现有常住人口12.30万,其中60岁及以上老人为2.98万人,占总人数的24.10%;65岁及以上老人为2.63万人,占21.39%;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为1638人,占65 岁及以上老年人的6.22%。纯老家庭736户(969人)。

大桥社区现有常住人口13.61万,其中60岁及以上老人口为2.96万,占总人数的21.75%;65岁及以上老人2.01万人,占14.76%,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为1 958人,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9.74%。纯老家庭673户(1 346人)。

在每个街道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各选取2500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自行编制《杨浦区介护式家庭病床居民需求咨询表》,内容包括老年人居住、疾病、生活自理、家庭照护、卫生服务需求等。共发出5 000份,收回4 032份,回收率为80.64%;有效问卷为3 226份,有效率为80.01%。

1.3 统计方法

数据录入应用EpiData 3.0数据管理软件,使用Excel 2003和SPSS 11.0统计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社区老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情况

在3226份的有效问卷中,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 2034份,居家护理服务需求需求率为63.05%。

2.2 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老人的性别、年龄构成比

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2 034人中,男912人,占44.84%,女1122人,占55.16%。60岁~70岁为935人,占45.97%;71岁~79岁为697人,占34.27%;80岁以上为402人,占19.76%。

2.3 有居家护理需求老人的生活自理和照护情况

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2034人中,13项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和完全依赖他人帮助的比例分别是:行走为8.10%、做家务为13.70%、吃饭为5.70%、穿衣为5.90%、梳头为5.30%、刷牙为4.90%、洗衣为14.50%、洗澡为12.00%、购物为16.40%、上厕所8.00%、打电话为10.00%、理财11.70%(表1)。老年人照护者情况:老人自己照顾自己占61.69%,子女和配偶照顾为35.53%,社会照顾不到3.00%。

2.4 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老人的居住方式和疾病构成

有居家护理需求的老人目前居住情况:居家1 640人,占80.63%,养老院176人,占8.64%,护理医院77人,占2.16%,其他174人,占8.75%。说明我区老人大都以居家养老为主。

需求人群中疾病构成:居首位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占86.82%,其次为糖尿病,占21.01%、第三位是脑卒中后遗症,占11.75%。同时患有2种及2种以上慢性疾病有1 505人,占需求人群的74.00%。

2.5 社区老人的居家护理服务需求

医疗服务需求前三位依次为配药、输液、测血压;基础护理需求前三位依次为更换导管、饮食指导和静脉注射;生活护理需求依次为洗头、擦身、洗澡;社区健康教育需求297人,占14.62%(表2)。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机构护理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卫生需求[2],因此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已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有研究表明,大多数的老年护理服务需要通过家庭病床和居家养老的途径来展开,显示出以家庭为单位的老年护理服务具有确切的现实需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居家护理需求的老人中,80.63%的老年人实行的是家庭养老,仅19.37%为机构护理或养老;74.00%的老年人患有2种或2种以上疾病,63.03%的老年人有“介护式”家庭护理的需求;在13项生活能力调查中,有9.28%的老人不能自理;身边无家属子女的老人占2.78%(57人);基础护理、护理指导、护理治疗、导管护理四类19种护理服务需求量较大。

借鉴日本经验[3]。引入日本介护的理念,对失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进行居家护理、护助和照护,是本市乃至全国应对老龄化社会必然措施,它包含了自立生活的支援、基本人权的尊重、获取正常的日常生活及自我价值实现援助,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本区产业转型中,近60万产业的工人下岗和转岗,现在相当一部分已经进入高龄老人。部分高龄老人的退休金低、子女大多不在身边、家庭生活照顾产生困难,且大多数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行动不便,特别需要社会各方的关心。积极探索借鉴国外先进的模式,为行动不便且患有慢性疾病和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介护式”居家基础护理服务,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必然措施。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统计局. 上海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Z].2011-5-3.

老年人护理需求例2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对社区护理的需要。方法 通过对100名随机抽样的60岁以上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得出心理护理对不同职业、文化程度、性别人群在健康促进方面所起的作用。结果 100名随机抽样人群,经社区心理护理后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增加,负性情绪明显下降。结论 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年龄、文化背景、家庭状况,采取积极有效的社区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人的心理及身体健康。

【关键词】 社区护理; 老年人; 需求; 调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以及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平均寿命正在逐渐延长。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42亿,超过总人口的10.9%。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家庭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老年空巢家庭正逐年增加,因此这些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社区护理机构以它的专业、方便、快捷担当起这个重任。国际老龄协会不止一次提出科学为健康老龄化服务的宏伟目标。说明面向21世纪的老年保健服务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大课题。现代医学研究已从医疗为中心转向以护理保健为中心,并向家庭医学方向发展。社区护理工作便随着护理职能的扩展而越发显得重要。

据调查表明,我国的社区护理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对社区护理服务有需求的家庭所占比例为64%,其中15%的家庭处于等待服务状态。社区护理机构能够贴近家庭、了解家庭成员,特别是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搭建社区健康信息系统,搭建起患者与医疗之间的桥梁,使人人享有更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

本次调查研究抽取了本市新华区的100名60岁以上的老人。从社会人口学特征、老人健康保健情况、社区护理需求以及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旨在了解和掌握老年人群的健康保健状况和护理需求,以指导社区护理的开展方向,提供符合我国国情和本市现状的社区老人护理服务。促进和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新华街区415名60岁以上的老人,按照1:1的比例分层抽取获得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老人和无文化的文盲老人各50名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1.2 方法 采取集中授课、入户调查、现场咨询、造册建档、跟踪随访的形式,反复细致地向老人们介绍调研的目的、要求和意义。对调查研究的各个项目逐条逐句地询问并填写调查表,获得所需的原始资料。主要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老人健康保健现状和老人社区护理需求情况。共进行了3个月的随访调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本调研对象的100名老人,年龄60~98岁,平均67岁,其中70岁以上老人占33%,男女比例为2:3。被调查老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50%的文盲老人中,男性占32%,女性占68%,其调研结果详见表1、表2、表3、表4。

表1 100名老人社会人口学基本特征(%)

表2 100名老人心理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变化(%)

表3 老人健康保健情况(%)

表4 老年人疾病流向

表5 老人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

3 讨论

3.1 社会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发现,老年人中文盲比例较高,体力劳动者占调查对象的71%,提示老年人健康教育和推行健康保健措施应注意具有针对性。调查对象中70岁以上老人占33%,显示社会老龄化的速度在加快,与国际关于人口老龄化报道相吻合。提示老年人健康保健服务已成为基层卫生保健的重要任务之一。被调查老人中丧偶者比例为28%,有研究报道,丧偶对老人的心理健康影响非常明显。在焦虑、抑郁、偏执等方面与配偶健在的老人有着明显的差异,从而显示出对老年人的社会心理支持方面的服务也是社区护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3.2 老年人健康保健现状 调查表明,我国大多数老人与子女同住,占调查对象的54%,独居者为26%,夫妻两人单独居住者占20%。由此可见,大多数老人的生活照料由家庭成员负担,但由于计划生育使单位家庭子女数减少,以及社会家庭核心化合小型化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多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疾病护理依赖于社区护理和社区服务。鉴于我国医疗卫生保健制度的局限,调查对象的医疗费用负担形式仍以自费为主。经济的原因使多数老人的就医和健康保健受到较大的限制,约45%的老人承担不起医疗费用。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将对老年人的健康促进、维持和改善有直接影响。通过对老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实施护理保健措施,建立“量用为出”的收费原则,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健康目标,将是我国基层保健工作面临的挑战和今后为之奋斗的方向。

3.3 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 本调查发现,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较高,占70%,主要要求提供家庭访视护理、健康咨询护理。其中文化层次高者要求高,比例大,文化层次低者要求简单,甚至部分老人提出公寓式服务,既能满足自己的社会交往需求,又能减轻子女负担。调查表明,文盲老人对社区护理持否定态度的前两位原因是经济困难和自我保健意识的缺乏。表现为对定期的体格检查和保健措施的不理解,以及疾病初期不及时就医,提示加强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的紧迫性,“健康参与”对实现“人人享有健康保健”战略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开展社区护理服务的方向。

老年人护理需求例3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保健的进步和发展,世界人口的“老龄化”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已成为21世纪各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老年期是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生理功能和适应能力逐渐衰退,以及因退休、离职、丧偶、丧亲人、经济收入改变而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从而使他们成为疾病的高危人群和社区健康服务的主要群体[1]。因此,开展老年人社区护理,根据他们对社区护理的需求,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这对老年人群的健康保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起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1 老年人的健康问题

1.1 生理方面问题:进入老年后,由于各脏器组织的逐渐衰退,其功能普遍降低,储备能力下降、代偿能力差,对外界的环境适应弱,逐渐出现心率减慢,肺活量减少,脑组织萎缩,胃酸分泌减少,视力和听力下降,牙齿脱落,味觉细胞减少,肠蠕动功能减慢,甲状腺、性腺功能逐渐下降,动作缓慢、易疲劳、骨质疏松或增生,关节活动不灵活,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对疾病的反应性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一系列疾病,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1.2 社会方面问题:退休引起原来角色的丧失、收入减少、离开朋友、晚年丧偶、亲友的相继死亡等都会给老年人的心理带来冲击和压力,影响他们的晚年生活[3]。

1.3 心理方面的问题

1.3.1 失落感 老年人曾经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在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当他们从原来的工作岗位退下来后,这种主导地位也会随着消失,这一切都会增加老年人的失落感。

1.3.2 自信、固执 老年人资历长,经验丰富,常以长者自居。因此,自尊心特别强,尤其是离退休干部特别明显。

1.3.3 孤独、寂寞感 老年人因身体日渐衰老,心理状态也随着发生变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由于子女的成长不能或不愿意与老年人共同居住,特别是当老年人失去配偶后,如果家人忽视与其交流的话,很容易产生孤独和寂寞感。

1.3.4 落伍感 由于老年人的反应较慢,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差,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带给老年人的是严重的落伍感。

1.3.5 遗憾感 步入老年后,闲暇的时间多了,以往生活中的遗憾会重新出现到现实生活中来,体现在有自己未完成的事情或没有兑现他们给别人的承诺。

1.3.6 焦虑、恐惧感 由于对人生的眷念,老年人会表现出对自己健康状况的焦虑,总是担心自己的身体出问题,对疾病变得特别的敏感;随着年龄的增加,对死亡的恐惧感也逐渐增加。

2 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因素

2.1 婚姻家庭:老年人的婚姻状况与健康有密切的关系[3]。配偶是老年期生活的主要照顾者,失去配偶会给老年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夫妻关系危机及老年人的负性生活是影响老年人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是老年人获得生活满足的重要来源和精神支柱。完美的家庭结构、和睦的家庭氛围、幸福的家庭支持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2.2 文化经济社会关系: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越高,其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就越高,健康状况就会越好;经济收入低下,居住环境差,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都会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 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

3.1 规范社区老年服务体系[4]

3.1.1 早期发现病人,及时制定护理方案和措施 该方案贯彻多渠道发现病例的策略,包括在社区医疗服务中长期观察积累病人资料。

3.1.2 切实可行的个例护理方案 该方案包括计划的确定及保证计划执行的方案、监护的内容和方法、评价项目与指标,如提供服务与付出的费用、服务的质量、生活质量是否平衡等。

3.1.3 提供对虚弱、慢性疾病老年人和他们的保健人员如家属的教育方案。

3.1.4 支持服务系统 一是协调服务机构:社会对医疗健康的成人日间护理,上门福利餐、交通、短工服务以及家庭生活照料等等都有助于老年护理的正常进行,这些支持都纳入到社区老年健康服务中去。二是推进健康生活的福利方案。如建立老年生活活动中心,开展有计划的健身锻炼,定期体格检查;三是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和老年保健检索中心[5]。内容包括在长期监测中积累病人的基本资料,如健康状况、诊断、治疗及所有健康方面的备用数据:包括老年人常见疾病诊断试验、治疗方法和预防服务等方面信息。当老年人因危重疾病就诊时,医院即可以通过检索中心求索病史档案,以作为诊断参考,避免不清楚造成差错。

3.1.5 健康生活的质量评估方法。

3.2 积极开展和重视社区健康教育:在社区护理工作中,护士不仅要作为看护者,还要作为一名教育者,以增加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引导病人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维持最佳的健康状况[6]。我们应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这种信息资源,帮助老年人形成健康意识、健康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们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如可采用个体教育、老年人学校、并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分发健康教育处方和宣传册、电话咨询、上门服务等形式因人而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图片进行疾病的宣传教育,并做好家属的健康宣教,使病人及家属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并能积极配合治疗。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许多疾病的高危因素[7]。如合理的饮食、戒烟戒酒、进行适量的运动,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慢支、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应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合理指导用药,使其真正了解所患疾病的危害、治疗过程,保持情绪的稳定,定期监测血压、体重、尿糖等变化,教会病人自我护理知识和技术。让老年人学会安排规律的生活与合理的作息时间,加强健脑锻炼。坚持健脑锻炼是帮助老年人增强记忆、防止脑细胞老化、延缓衰老的重要方法。定期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时进行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通过问卷、随访、反馈的方式,每月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对社区护士可采用专业理论考核、操作方法考核、现场宣教考核,努力提高健康教育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3.3 开展以医院为依托的社区服务:以医院为依托开展社区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基础护理,为因各种原因不能住院的老年人进行注射、换药、导尿等。②康复护理,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手术后病人进行康复指导和康复锻炼。③心理护理,对因疾病、衰老引起忧郁、焦虑的老年人,介绍疾病治疗新进展;对因离退休丧失自尊产生老而无用感的老人,引导他们摆正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8]。鼓励其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帮助他们重新实现自我的价值。家庭关系的和睦和好的家庭支持系统是构成老年美满的生活的基础,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父母也要逐步适应子女的生活和工作,相互理解,相互适应,才能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减少孤独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还要使老年人从心理上接受衰老,帮助老年人进行退休后的心理调整,鼓励老年人参加各类活动,如书画、戏剧、音乐、体育锻炼等。让老年人认识到参加适当的活动可以保持机体的代谢平衡,起到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延缓衰老的作用[9]。

3.4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经济原因使多数老年人的就医和健康保健受到较大的限制。我们应充分寻求社会团体的援助,帮助经济困难的老年人享受到最基本的健康服务。

3.5 提供全方位的社区护理服务:“以人为中心”提倡“服务第一、设施第一、技术第一”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为适应老年人的需要,社区护理工作者必须更加刻苦地、自觉地学习,以熟练掌握高、新护理知识和技术,促进老年人的健康。

4 老年人社区护理前景展望

目前,老年人社区护理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这将促进老年人社区护理的迅速发展,使更多的老年人可以从社区中受益。社区护理针对老年人特点开设的预防保健和康复护理是解决老年人生活照顾的最佳办法[10]。虽然老年人社区护理存在着城乡差别,但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与城市的差别缩小,现代交通通讯设施的发展,将会建立一个覆盖城乡的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网络,实行资源共享。随着现在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将会有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医疗资源,这给老年人社区护理的更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起点[11]。加之越来越多的护理学院重视社区护理这一领域,纷纷增加了社区护理的课程,积极开展社区护理科研,这势必会大大推动社区护理的人才培养工作。

总之,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系统、规范的护理服务是社区护理人员努力的方向[12]。随着新世纪护理服务的发展,通过扩大服务人群,拓宽服务范围,老年人社区护理将会快速、健康的发展,健康“老龄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昌菊,李乐之主编.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7.

[2]卫小媛,牛丁岚.老年人的健康干预[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3):277.

[3]何流芳.退休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8,18(2):7-8.

[4]武英.开展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7):55.

[5]肖又姑,宋国菊.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护理服务需求调查研究[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0):64-65.

[6]钟勤.社会发展对医院健康教育的需求[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64.

[7]张文红,徐秀花,张秀云,等.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病人从医行为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3,18(2):89.

[8]黄车锋,卓大宏,卢燕珊.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认知综合训练[J].中国康复医学杂.2000,9(2):55.

[9]赵婉莉.人口老龄化与社区护理的发展.中华护理杂志.2000,35(4):235.

老年人护理需求例4

中图分类号:F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5)06-0067-05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高龄人口增多,因慢性病、意外损伤、衰老等原因导致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也会不断增加,加之现在青年人外移、家庭结构小型化等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快速增长。护理服务需求和护理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河北省人口老龄化率和老龄化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河北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为1074万,占人口总数的14.7%,高于全国平均老龄化率,老年人护理问题更为突出。[1-4]

创新老年人护理保险政策、 服务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前提是对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的客观估计,但目前尚无针对河北省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的评估和预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老年人护理相关政策的创新。本文基于宏微观数据和科学的预测模型,对河北省2014~2050年的老年护理服务需求人口规模和货币化规模进行了评估和预测,以期为河北省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发展和护理产业政策创新提供决策依据。

二、预测方法、路径与数据

本文综合利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2008~2011年)、 中国老年家庭与养老服务全面调查数据(河北部分,2015年),基于马尔科夫多状态转移方法(不同年度老年人不同健康状态转换的比例矩阵)、人口精算法、人口结构调整等方法,评估、预测河北省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

测算思路参考了国内外部分研究的具体思路和方法,主要路径和方法与作者团队之前预测中国整体失能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思路一致,具体公式说明不再赘述,总的研究思路包括如下四个步骤。[5-9] 第一,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年龄移算法,通过对生育率、死亡率、性别比等参数的合理设定,得到新生人口数和生存人口数,继而得到未来我国2015~2050年的全国人口发展变化。在充分考虑人口迁移率的基础上,采用人口结构调整思路和方法,根据2010年河北省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充分考虑迁移率、出生率、死亡率变动, 拟合河北省占全国人口的结构比例变动趋势,结合全国人口预测结果,推算获得河北省2015~2050年的人口发展变化趋势。 第二, 基于CLHLS的2008~2011年纵贯数据,运用马尔科夫链方法建立健康状态转移概率矩阵,估算老年健康状态转移概率。 健康状态转移矩阵的估算是不同护理状态老年人规模预测的关键(Karlsson,M,Mayhew,L and Rickayzen,B,2007)。[10]在老年健康状态转换概率预测结果方面,研究采用了胡宏伟(2015)的预测方法,主要是在马尔科夫多状态转移计算过程当中, 综合运用了二元Logit、 多元Logit模型,计算相应条件分布概率,具体转化概率结果也与胡宏伟(2015)的研究基本一致。[5] 第三,结合河北省人口预测结果和老年健康状态转移概率,估算、预测不同失能状态老年人的数量规模。第四,结合全国养老服务调查数据,估算和预测2015~2050年河北省老年护理服务需求量和货币化结果(CPI调整后的实际货币规模), 并结合支付能力估算有效需求规模。上述步骤中的两个关键分别是不同护理状态老年人的规模预测和最终不同需求的规模预测。综合比较已有的关于老年护理失能预测的方法和路径,本研究的设计是较为合理、可行的。

三、评估与预测结果

(一)河北省老年失能人口规模评估与预测

预测结果如表1所示。 河北省失能老年人规模庞大、增长迅速。河北省处于失能状态的老年人口将从2014年的437万人增加到2050年的1160万人;同时,广义失能老人占总体老年人的比重将从2014年的58.84%上升至2050年的68.33%,失能老年人口超过了总体老年人口的三分之二。其中,常规意义上的失能老年人(即中度与重度失能老年人)占比将从2014年的21.24%上升到2050年的30.19%,而重度失能老人占比将从2014年的7.12%上升至2050年的11.65%,这也是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所主要面对的群体。

需要强调的是,以往学者失能人口预测,大多是仅考虑重度失能老年人,这实际上是并不充分的。[11-12] 事实上,即使轻度失能也会产生护理服务需求,部分轻度失能老人,也是需要做周期性护理、治疗或康复训练的。如果不将轻度失能、中度失能老人计入失能老年人规模, 中国失能老人将被低估,特别是护理需求市场将被低估,不利于老龄护理产业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家把握未来市场规模和发展。所以,综合来看,本研究的老年人失能状态估算分别估算了不同失能状态老年人的规模和趋势,能够更为结构化地全面反映我国老年人人口结构和规模,更为科学、合理。

(二)河北省老年护理潜在需求与有效需求人口规模预测

服务需求实际上可以分为潜在需求和有效需求两类,潜在需求即是有需要,不论其是否具有购买力,而有效需求则是有需要同时也有购买能力,下文将全面估算和预测老年人服务的潜在需求和有效需求。对河北省老年护理服务潜在需求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见表2。2014~2050年,河北省老年人各项长期护理服务的潜在需求人口规模均将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长较快的有助餐、仪表修饰、特殊关怀等。排在常规失能老年人(中度失能与重度失能) 潜在需求规模前三位的长期护理服务是健康咨询与管理、助餐、用药服务。另外,开展文化娱乐活动、陪同就医服务潜在需求人口规模也较大。

进一步预测河北省失能老人护理服务有效需求(有需要且有支付能力)的变动趋势,结果见表3。2014~2050年,失能老人对各项护理服务的有效需求规模增幅均较大,上升幅度均超过了100%。其中,助餐、健康咨询与管理、用药服务、陪同就医以及临终关怀等项目的有效需求规模大、 增速快,表明这些服务是提供有偿护理服务的重点项目。

(三)河北省老年护理服务需求货币化规模预测

分别加总潜在需求人数与有效需求人数,分别得到了河北省所有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服务的潜在需求人数总规模与有效需求人数总规模,再与调研所得的加权护理服务单价相乘,得出总体需求的货币化规模。考虑到价格变动,以收入增长速度预测以后具体年份护理服务单价,并扣除CPI因素影响,估算具体护理服务项目在未来特定年份的贴现实际价格。河北省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状态需求总费用预测结果见表4。

在潜在需求规模的货币化方面,从表中可以发现,在日常生活照料服务方面,助餐服务的费用增长较快,费用最高,在2050年将达到692.66亿元, 其次是协助更衣服务,在2050年将达到98.73亿元; 在医疗保健护理服务方面, 康复理疗和用药服务的费用增长都较快,费用也较高,在2050年将分别达到395.16亿元和207.15亿元; 在精神慰藉服务方面,主要体现了临终关怀的费用变化情况,费用增长也较快,在2014~2050年期间,总费用将从45.70亿元上涨到646.01亿元。老年护理服务潜在需求总规模将从163.77亿元(2014年)上涨到2262.85亿元(2050年),增速迅猛。

关于河北省所有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服务有效需求的货币化规模,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照料服务方面,主要是助餐服务的费用增长较快,费用最高,在2050年将达到400.17亿元;在医疗保健护理服务方面,康复理疗和用药服务的费用增长都较快,费用也较高,在2050年将分别达到113.09亿元和54.20亿元;在精神慰藉服务方面,主要体现了临终关怀的费用变化情况,费用增长也较快,在2014~2050年期间,将从14.48亿元上涨到193.67亿元。河北省老年护理服务有效需求总规模将从62.14亿元(2014年)上涨到848.98亿元(2050年)。

进一步将河北省老年人潜在护理需求总人次、有效护理需求总人次、潜在护理需求货币规模、有效护理需求货币规模预测结果趋势汇总,结果见图1。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 老年护理需求人数将快速增长。河北省广义失能老年人口将从2014年的437万人,上升至2050年的1160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比例将从58.84%升至68.33%;其中,重度失能老年人数也将从2014年的53万人上升到2050年的198万人,相应占比也将从7.12%上升至11.65%,这部分人群也是老年长期护理的主要服务对象。

2. 老年护理服务市场需求规模庞大、增速迅猛。河北省老年护理服务潜在总需求将从2014年的163.77亿元, 上升至2050年的2262.85亿元, 有效需求总规模将从2014年的62.14亿元,上升至2050年的848.98亿元,老年护理服务市场应得到更高程度的重视。同时,各护理子市场规模发育、发展迅速,政府、市场应充分重视,相应的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供给都应不断满足人口变动所衍生的相应需求。

(二)政策建议

1. 鼓励发展商业护理保险, 建立老年护理保险体系,为老年护理提供融资支持。金融支持是老年护理服务消费的直接基础, 如果没有包括护理保险在内的一系列金融支持,河北省老年人护理服务的实际需求和购买需要都将受到抑制。为了应对不断膨胀的老年长期护理服务需要,应尽早着手构建包括商业护理保险和社会护理保险在内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体系。[13-15] 一方面,应当大力鼓励商业护理保险发展,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规范商业护理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同时,建立老年人基本护理保险制度体系,以社会护理保险形式满足老年人最为基本的护理需求,部分服务以公共品和准公共品集成的基本公共服务包形式面向全体老人提供,并确保低收入等弱势老年群体被充分覆盖和保障。在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构建和发展方面,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在制度构建、 政策创新方面要积极参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例如可以借鉴山东省青岛市的社会护理保险制度框架,基于现有医疗保险体系,构建具有一定医疗特色的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河北省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释放和购买能力扩展奠定金融基础。

2. 大力完善老年产业政策,培育老年产业市场。面对严峻的老年护理形势,一方面,应不断完善老年护理产业发展支持政策,适当加大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发挥政策支持和引导作用,进而撬动社会资本进入,推动整个产业高速发展。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强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完善县区级居家养老指导中心、乡镇(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三级网络;还应加快社区设施改造力度,提升社区满足老年人公共服务需求的能力。同时,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业,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各类老年护理服务和产品,满足老年护理服务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16] 此外,还应当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到老年护理服务中来,并结合自身优势,在服务承接、非营利护理服务供给、慈善等具体领域发挥作用。

3. 打造京津冀养老产业集群与产业承接基地。河北省应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环京津地区城市群在区位、成本、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承接养老产业转移,打造区域产业基地。应鼓励建设一批功能突出、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老年护理服务基地和产业群,打造区域乃至全国性的老年护理与服务品牌,引导和培育老年护理产业链,扶持河北省老年服务产业企业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经营发展模式。

4.重视养老机构建设、改革和发展。一方面,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应根据城乡规划布局要求,统筹考虑建设各类养老机构,在资金、场地、人员等方面,进一步降低门槛,简化手续、规范管理,为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提供便捷服务。鼓励投资养老服务业,鼓励个人兴办家庭化、小型化的养老机构,社会力量兴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另一方面,应加大公办养老机构的改革试点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尝试公办养老机构改变性质、转变治理结构、改变运营方式等,加强服务项目和设施安全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最后,应加强公办养老机构的托底作用,重点为“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和扶养能力)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 护理服务,逐步形成公办养老机构托底、 社会养老机构唱主角的格局,逐步改变目前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的局面。

5. 重视老年护理人才体系队伍建设。河北省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部门要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此外,还应依托院校和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加强老年护理人员专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参加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按规定给予相关补贴,在养老机构和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从事养老服务。

6. 重视农村老年护理体系建设。由于人口流动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实际老龄化比例较高,而农村家庭护理服务供给能力下降,社会护理服务供给机构在农村尚未开始发展,农村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更为严重,应当予以重视。一方面,鼓励农村兴办养老机构,继续加大财政对河北省农村幸福院的支持力度,并鼓励有条件的农村互助幸福院尝试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同时,还应当进一步提升河北省低保、五保标准,提升农村五保机构的供养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杜鹏,武超. 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状况与变化[J]. 人口研究,2006(1):50-56.

[2]顾大男,曾毅. 1992-2002年中国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变化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06(4):9-13.

[3]韩丽. 中国老年人护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CLHLS数据的实证[J]. 社会保障研究,2015(01):45-51.

[4]孙正成. 老年长期护理现状调查与需求分析――以浙江省17个县市为样本[J]. 社会保障研究,2013(2):16-22.

[5]胡宏伟,李延宇,张澜. 中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评估与预测[J]. 中国人口科学,2015(3):79-89.

[6]蒋承,赵晓军. 中国老年照料的机会成本研究[J]. 管理世界,2009(10):80-87.

[7]曾毅,陈华帅,王正联. 21世纪上半叶老年家庭照料需求成本变动趋势分析[J]. 经济研究,2012(10):134-149.

[8]Peng R,Ling L,He Q. Self-rated health status transition and long-term care need,of the oldest Chinese[J]. Health Policy,2010,97(2-3):259-266.

[9]Gu D,Dupre M E,Warner D F,et al. Changing health status and health expectancies among older adults in China: Gender differences from 1992 to 2002[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09,68(12):2170-2179.

[10]Karlsson M,Mayhew L,Rickayzen B. Long term care financing in four OECD countries: Fiscal burden and distributive effects[J]. Health Policy,2007,80(1):107-134.

[11]黄枫,吴纯杰. 基于转移概率模型的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预测分析[J]. 经济研究,2012(S2):119-130.

[12]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课题组. 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J]. 残疾人研究,2011(2):11-16.

[13]曾毅. 中国人口老化、退休金缺口与农村养老保障[J]. 经济学(季刊),2005(3):1043-1066.

老年人护理需求例5

目前,我国社会的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同时,有些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医学健康知识的缺乏使得他们更容易患病。为了评价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选取贵阳市某辖区内的124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前后的健康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一般资料从辖区内随机选取124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从受教育程度来看,90例为文盲或半文盲,27例为小学,仅有7例为中学。从健康状况来看,有90例患有不同种类的慢性疾病,占总数的72.58%,剩余34例健康,占27.42%。

1.2干预方法

针对本组老年人进行详细的身体常规检查,并针对他们的饮食习惯、运动状况、心理状态、作息时间和用药情况建立个性化的健康档案。根据体检检查的结果将其分为健康组和慢性疾病组,分别为34例和90例。社区护理干预其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康复指导、保健指导等方面,干预时间为12个月。针对本组研究对象的不同健康状况,分别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手段。

1.3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经统计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数据结果

被调查对象自然状况本研究共发出问卷124份,收回124份,经审核100份符合要求。对这些内容进行梳理,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等方面统计被调查对象的自然情况。从统计的情况来看,目前老年人的学历较低、曾经从事的工作以体力劳动为主。

2.2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自我评价从问卷调查表中自我评价的数据来看,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比较满意,认为自我健康状况一般以上的占65%,仅有7%的老年人认为感觉很差。被调查者有82人日常生活完全能自理,占82%;有11人部分能自理,占11%;有7人不能自理,占7%。

患病情况被调查的老年人患病率较高的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稍低的有心理障碍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耳聋、白内障、肿瘤、老年痴呆等;老年人患2种疾病以上占54%,慢性病患病率为71%。

就诊及接受护理情况对患病后就诊的去向及对社区医院的了解等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多数老人患病后,病情较重者都选择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包括各种医疗机构)。但仍有部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患病后不能及时就诊,病情较轻的多选择自行购买口服药物或到社区医院、私人诊所或请私人护士静脉点滴、肌注药物。多数老人患病后除住院有专业护理人员照顾外,在家基本得不到有效护理。有87%的人知道社区医院,接受过社区护理服务的占58%。

2.3社区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情况

通过老年人对护理需求情况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对社区护理和社区医疗机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他们在这方面是有很大需求的。见表1。

表1老年人对护理需求情况

项目

社区护理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

非常需要

需要

不需要

非常需要

需要

不需要

人数

67

16

17

58

35

7

百分比(%)

67

16

17

58

35

7

3贵阳市社区老年人健康需求的护理干预措施

3.1实施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不仅要向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而且要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讲座的形式,向老年人讲解各类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的防治知识,以及基本的卫生保健及家庭急救等知识,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使他们了解基本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身的预防保健能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并且让他们学会自我调节与疏泄,保持身心健康,以降低疾病发病率,提高康复治愈率,只有老年人积极参与进来,才能够真正促进、维护自身健康,预防疾病和损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的安宁美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与残疾”。

3.2建立社区老年人健康档案

建立长期保存和动态管理健康档案,开展入户体格检查,发现健康问题及时处理,并且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是对于心脑血管等慢病患者的护理,重点是高血压、糖尿病防治,设计探访记录本,记录每次随访血压、血糖、情绪、饮食、运动等情况;通过定期开展健康体检,掌握社区老年人的既往疾病、治疗及住院史、每次体检情况等全面详细的健康信息,发现问题及时与社区或上级主管部门联系。通过采用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掌握哪些是重点或高危人群,能够为老年人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有利于老年人预防疾病、恢复健康。

3.3培养专业的老年人护理人才

业务素质不高、技术水平偏低、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不强是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难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长期发展的需要,对社区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考核。选择素质高、学历最低为大专的社区护士,并且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操作技能,能够满足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3.4对老年慢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生活方式指导

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病情监测、用药指导、疾病治疗、保健知识宣教等。“为人类健康的生活而实施的照顾”是护理工作的根本理念,社区护理人员应该不仅要为老年患者提供护理工作,同时还应该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以帮助他们了解疾病预防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履行“预防疾病、维持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的专业职责。通过对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教育,能够让老年人在自身的体保健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实现提高和促进辖区居民的健康水平的目的。为老年人提供良好医疗保健服务,使老年人幸福健康地安度晚年。

总之,老龄化导致医疗保健需求的增加,以老人为本的社区护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社区护理人员应从身体、心理、社会支持等层面评估社区老年人对社区护理的需求,使老年人适应生活,熟知如何保健,达到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老年人护理需求例6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进一步加快的趋势,老龄人口已接近1.5亿。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人寿命的延长和独生子女养老的困境等,都对社会养老机构建设、社区养老服务、养老服务研究、养老照护管理、老年人心理保健、和社会稳定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老年人长期照护中的心理问题

近些年来,笔者针对部分老年人情绪消沉、好发牢骚、不善交际、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等现象,对大庆油田一些社区和养老院里的部分老年人做了观察与调查,发现在老年人群体中不同程度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一)有50.04%的老人认为自己对目前的生活缺少比较强的幸福感受,4.2%的老人认为自己每天不快乐,2.5%的老人对自己子女不满意,74%的老人对自己原来的企业的态度发生了变化,8.2%的老人有不满情绪和失落感。

(二)有22.8%的老人认为自己与其他老人关系一般,1.7%的老人认为自己与其他老人关系比较差。

(三)有17.91%的老人有较为严重的失眠。

(四)有一些老年人不同程度的抱有逆反心理,其中3.1%的老人较为强烈。

(五)有13.55%存在消极负面情绪,有34.45%的老人对集体活动缺乏兴趣。

(六)有9.48%的老人存在孤独和抑郁心理。

(七)有11.59%的老人时常感到空虚和无聊。

(八)有7.19%的老人有沮丧和无助的感受。

二、老年人长期照护中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生命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一过程。无论是家庭、还是养老机构、还是老年人原来工作的企业,照护关心老年人、特别是久病不愈的老年人,都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耐心、热心、诚心、不断探索、努力实践、舍得奉献的爱心事业。但是,在照护的过程中,如果缺少物质条件、缺乏研究探索、缺少周到服务等,就可能会使部分老年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非优化的社会环境因素会使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发生变化,有可能造成个体挫折的感受,从而导致个体产生心理卫生和心理障碍问题,老年人也不例外。

(二)观念转换滞后带来的影响

一些人在退休后并没有改变对原工作单位和企业的依赖思想,他们认为自己过去为单位和企业工作,即便是退休了,单位和企业还应当继续负责照护自己。于是要求企业组织健康体检、外出旅游、发放慰问品等福利方面的要求。虽然企业在每年的劳动节、重阳节、国庆节、元旦、春节等节日尽量给老同志发放慰问金、慰问品。但是一些老同志仍然不满意,到处发牢骚。在当前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风险是很大的,只能尽其所能承担部分关心、服务的义务,很难在长期照护方面有所作为。

(三)缺乏科学有效管理所带来的影响

政府主管部门对个人办托养老院、所缺乏规范化的管理,致使个人办托老院、所的环境条件等问题长时间不能有效改善,使得那里的老年人无法在阳光、温馨、快乐、健康的环境里安度晚年。

(四)养老机构不足所带来的影响

地区养老院、所,在数量上、布局上、质量上不能适应目前老龄人口快速增长的需要,可能会给需求倾向的老年人造成心理压力。

三、老年人长期照护中的心理问题解决的办法与措施

老龄群体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但由于群体庞大其稳定与否对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不容忽视。如今,老年人在物质上比较丰足,所需要的是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使全社会动员起来,关心帮助老龄群体,给予他们心理上的热心抚慰。

(一)强化老年人长期照护中的心理抚慰意识

意识影响行为,强化老年人长期照护中心理抚慰的关键是观念的转变与意识的强化。强化抚慰意识就必须认识到针对老年人心理抚慰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创新方法、努力实践;就是要以为老龄群体心理抚慰服务为根本,用发展的价值思维和发展的改变能力去实现老年人心理抚慰的目标。

强化老年人长期照护中心理抚慰意识,需要管理者不断的学习、认识、研究、实践、总结、提炼、提高。就是要通过学习来扩展意识的视野,通过认识去为今后的工作确定目标,通过研究去挖掘老年人心理抚慰的本质内涵,通过实践去检验工作计划的正确性,通过总结去提炼好的经验和方法,从而使老年人心理抚慰通过科学的实践达到新的高度。

(二)加强养老机构建设与管理

老年人的照护应当是以居家为主,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一是合理布局,养老机构尽量设置在社区附近;二是鼓励医院办养老机构,使老年人即有利于“养”、又有利于“医”;三是倡导居家照护和鼓励个人办养老机构;四是加强对养老机构环境建设的检查、监督和管理力度。

(三)强化对照护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一是制定养老机构管理规范,强化对照护人员的有序管理;二是制定照护人员定期培训计划,内容应包括医护、礼仪、心理学、营养学等;三是培训应全员参加、持证上岗;四是施行政府主管部门培训与养老机构自行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组织培训与个人自主培训相结合、走出去培训与请进来培训相结合的办法;五是政府主管部门定期对养老机构管理照护人员进行考核,达不到标准要求的责令定期整改;五是加大对养老机构、特别是个人办养老机构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四)加强对老年人的心理抚慰

一是管理部门定期对老年人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二是管理部门定期召开老年人心理状况分析座谈会,针对问题制定措施;三是在养老机构设立心理咨询室,随时对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四是照护人员要把心理抚慰作为每天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通过倾听、安慰的办法,帮助老人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五是邀请心理专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六是鼓励社会志愿者经常深入社区、家庭和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服务;七是是建立老年人心理档案。

(五)加强老年人长期照护中的心理问题的课题研究

针对老年人长期照护中心理问题的课题研究,绝不是写上几条理念、挂上几块牌子、发表几篇论文那么简单的事。课题研究是老年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对老年人心理研究提高对老年文化建设的认知水平、创新的意识和孝心服务的质量,为创新老年文化建设提供最前沿、最有效、最实用的认识、理念、目标和方法。

加强课题研究,要在深入实际调查的过程中,通过听取、询问、观察和心理测评了解当前老年人心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如,老年人的需求心理、人际关系、责任意识、服务管理、价值意识等。再从这些问题中归纳出对社会稳定、企业发展、老年文化建设有较大影响的,确定若干课题进行立项研究。有关部门应当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人员等支持。研究获得的方法、理论等成果应当进行推广,以使课题研究不断深入、不断提高。

(六)针对性的开展好各种康乐活动

老年人护理需求例7

目前,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如何完善老年护理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1]。为了解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本文我社区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的20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在了解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切实调查老年人的社区护理需求,从而为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社区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的20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6例,女94例。年龄60~84 岁,平均(70.2±3.4)岁。在婚155例,丧偶45例。夫妇同住102例,儿女同住80例,独住18例。经济来源:养老保险28例,民政补助8例,退休金126例,家属资助38例。

1.2方法

首先,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2]对本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该量表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每个维度项目评分标准采用5级(1~5级)评分制,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其次,采用自制的社区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对老年人的社区护理需求进行调查[3]。该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健康促进需求、定期保健需求、心理关怀需求和生活活动照料需求四个维度,每个维度项目评分标准采用4级评分制,即0分:不需求;1分:需求一般;2分:需求较大:3分:需求很大。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需求越高。最后,分析影响社区护理需求的因素,并结合老年人生活质量情况及护理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1.3.1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分

1.3.2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0.0统计软件,计量检测数据以( )表示,组间两均数比较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分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组老年人生活量表总得分为80.35±11.26,表明本社区200例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较低。

2.2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评分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社区200例老年人对健康促进的护理需求得分为2.35±

0.25,高于其他项目的护理需求评分(P

2.3影响本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本次调查的综合分析以及对本组老年人一般资料的了解,影响社区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对社区护理的认识、年龄、健康状况及生活状态等。

3.讨论

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4]。为了深入了解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社区护理需求,为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开展相关的调查活动是必要的。本研究中,通过采用相关调查工具对本组社区200例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本组老年人生活量表总得分为80.35±11.26,表明本社区200例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较低。同时,老年人对健康促进的护理需求得分为2.35±0.25,高于其他项目的护理需求评分,表明本社区200例老年人对健康促进的护理需求最高。

鉴于此,本社区对老年人的护理对策应从健康促进工作着手:首先,组织医学顾问专家团将向社区老年人宣传和普及健康生活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意识,推动改善健康生活环境。并在社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保健护理等咨询活动,介绍健康干预措施,指导老年人养成健康生活习惯[5]。其次,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针对老年人群的安宁护理、老年康复、家庭病床、临终关怀等特色服务项目,加强个体的自我照顾能力,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老年人保持尊严和身心舒适,提高生活质量。最后,动员老年人定期到医院体检或复查,了解病情,调整用药,避免疾病的发生及复发,达到早期预防、及时治疗的目的。从而在整体上促进老年人树立健康意识、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晓青. 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J]. 齐鲁护理杂志,2011,8(16):55-56

[2] 王晨力,李伟,李建花. 城市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需求与影响因素调查[J]. 社区医学杂志,2011,5(05):132-133

老年人护理需求例8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区380名老年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24例,女性156例;年龄60-91岁,平均(69.1±7.2)岁,其中60-69岁者218名,70-79岁者124名,80-89岁者38名;职业:农民23名,工人103名,教师52名,医务人员15名,企业职工91名,公务员67名,无业者12名,其它17名;文化程度:小学114名,中学及高中192名,大专及以上74名;婚姻状况:丧偶68名,夫妻健在305名,独身7名。

1.3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对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①受试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②受试者的健康水平: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等11种老年常见疾病史;③制定社区护理的需求问卷,包括疾病预防、疾病护理、健康促进三个方面,共23个条目;④采用GQOLI-74生活质量的综合评定量表[1],内容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四个方面,共74个条目,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调查问卷由经培训的专业人员入户发放,使用统一指导用语向受试者讲解。调查表由受试者本人填写。本次共发放400份问卷调查表,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80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5.0%。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

2结果

2.1老年群体疾病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380名老年人中,患病者273名(71.8%)。其中患1种疾病165名,2种及以上108名。患病率最高的的前五名疾病是高血压(125名)、关节炎(76名)、心血管病(63名)、糖尿病(46名)、白内障(19名)。

2.2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影响因素

表1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影响因素

2.3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分

本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平均(61.72±9.84)分,躯体功能平均(60.11±11.86)分,心理功能平均(67.31±12.62)分,社会功能平均(63.34±10.76)分,物质功能平均(55.76±13.52)分。

2.4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和生活质量间相关性

表2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和生活质量间相关性(r)

注:*表示P

3结论

3.1护理工作利用情况与影响因素

本调查显示,社区老人的护理服务利用率较低。通过调查结果可知,380名社区老年人中273名患病,患病率高达71.8%。而患病率最高的前五位分别是高血压(125名)、关节炎(76名)、心血管病(63名)、糖尿病(46名)、白内障(19名)。此类疾病与老人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也说明老人对于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较高。社区老人生活质量平均(61.72±9.84)分,这与国内外相关资料[2-3]的研究结果相近。该现象也说明老人有较高社区护理需求,但目前我区护理服务的状况并不乐观,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区护理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服务站工作宣传不充分,老人对于社区护理工作的性质、特点、方法、意义等缺乏深入了解;而社区老人对社区护理不接受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费用问题,老人对于费用考虑与平时经济收入和消费习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同时也可反映出老人对于护理工作认识的缺乏[4]。

3.2增强护理服务工作

3.2.1全面了解社区老人护理需求,针对性开展健康宣教 实施健康宣教工作,进一步提高社区老人健康意识与自我保健的能力,提倡科学、文明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调查显示社区老人主要患病为高血压、关节炎、心血管病、糖尿病及白内障,因此,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开展健康宣教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干预对策[5]。

老年人护理需求例9

【关键词】  老年人;生存质量;护理需求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and the demand for community care services of the elderly, then to analyze the factors.methods the quality of life,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demand and utilization for community care services of 1328 elderly in changzhi city, shanxi province was measured simultaneously by sf-36,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 and community care needs scale, then survey result was analyzed by t test,correlation analysis,stepwise regression.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on of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which was proposed by zhanglei,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scored between 72.1-117 reached 98.5%.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was impacted by the ability of caring oneself,marital status,the degree of culture,economic situation and so on. the demand rate for health guidance and periodic physical examin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rapeutic care. in contrast, the utilization of therapeutic ca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health guidance and periodic physical examination. 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is at a medium level. there was a wide gap between the demand of community care and the utilization of community care. the quail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will be impacted by this gap in future. community care model was needed to find out by the professionals' active exploration,in order to 1.meet the high level demand of the elderly for community care. ultimately,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in changzhi city was kept by comprehensive measures.

[key words] the elderly;quality of life;nursing needs

2000年我国与全球同步宣告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已有老年人口1.53亿并以3%的年增长率增长。长治市居太行之巅,辖13个县市,2006年总人口312万,老年人34万,占总人口的10.6%,表明本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大城市相比,长治市受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限制,社区护理发展缓慢,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范围局限。为了解长治市老年人生存质量状况与其社区护理需求情况,笔者抽取城区、郊区及三个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入选2009年3—12月,长治市城区、郊区和11个县市(县市按经济条件好、中、差各抽取1个县)的老年人1328名,其中男性718名,女性610名,年龄60~92(68.39±6.94)岁。

1.2 老年人一般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健康状况、生活状态等。

1.3 调查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老年人自理能力量表adl(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及自行编制的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本次抽样调查采取分层、整群、多阶段抽样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大专及以上专业人员进行入户调查,由调查对象本人填写完成,实名记录,对书写障碍者由调查员向研究对象逐条询问记录。

1.3.1 生存质量量表sf-36问卷

sf-36问卷源自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中心,已被许多国家验证,信度、效度及实用性较好[1]。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pr)、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8个维度。老年人生存质量划分标准依据张磊[2]的研究结果而定:良(>117分)、中(72.1~117分)、差(≤72分)。

1.3.2 自理能力量表

adl adl量表由美国的lawton和brody制定于1969年,主要用于评定被试者的自理能力[3]。内容包括使用公共车辆、行走、做饭、做家务、吃药、吃饭、穿衣、梳头(刷牙等)、洗衣、洗澡、购物、定时上厕所、打电话和处理自己钱财,共14项。本量表采用4级评分,总分最低14分,最高56分,≤20为基本正常,>20分为日常生活能力轻度障碍(21~30分)、中度障碍(31~40分)和重度障碍(≥40分)[4]。

1.3.3 护理需求调查表

在全面查阅文献资料基础上,参考健康促进模式,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自行设计,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法。请有关专家审评调查表,并通过预调查对问卷进行反复修改和补充,其信度为0.82。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对老年人生存质量、自理能力、护理需求采用描述性统计性分析;对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对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与其生存质量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问卷发放情况

共发放问卷1340份,有效问卷1328份,有效率99.1 %。

2.2 老年人一般资料

2.2.1 人口学资料

1328名老年人中, 60~69岁的老人占63.41%,70~79岁的老人占28.46%,80岁以上的占8.13%;农民占总人数的50%;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老年人占调查对象总数的82.83%;68.52%收入低于1000元;无配偶老年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6.96%。

2.2.2 健康状况

被调查的老年人中患病870例(65.52%),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的老年人有838例(63.1%)。

2.3 老年人自理能力

本次调查中,基本正常占76.5%,轻度障碍占24.40%,中度障碍占3.47%,重度障碍占3.01%。

2.4 老年人生存质量

2.4.1 老年人生存质量等级划分

长治市老年人生存质量处于“差”占1.05%,“中”占98.5%,“良”占0.45%。本市老年人生存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2.4.2 老年人生存质量影响因素

将老年人生存质量各维度作为因变量,其一般情况作为自变量,经多元回归分析自理能力、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和医疗支付形式可以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果表明:长治市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自理能力、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和医疗支付形式。见表1。

2.5 社区护理状况

2.5.1 社区护理需求情况

长治市老年人对健康宣教、定期体检的需求率远远地高于对治疗性护理的需求率。在健康宣教这一维度中,疾病知识宣教需求率最高达25.38%,其次用药指导为16.64%,见表2。

2.5.2 社区护理站实际提供服务情况

长治市各级社区护理站实际提供的治疗性护理服务率远远的高于健康宣教及定期体检。在治疗性护理这一维度中,注射或(及)输液的提供率最高达33.28%,其次血压或(及)血糖监测为24.32%,定期体检的提供率最低仅为2.03%,见表3。

2.6 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区护理情况的相关分析

2.6.1 对老年人生存质量与社区护理需求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发现

老年人生存质量与社区护理需求情况呈负相关(p<0.05),结果表明:老年人生存质量得分越低,其社区护理需求越大,见表4。

2.6.2 对老年人生存质量与社区护理实际提供服务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发现

老年人生存质量与社区护理实际提供服务情况呈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老年人生存质量得分越低,其社区护理实际提供服务情况越差,见表5。表1 老年人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2 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项目需求分布表 例

表3 社区护理站实际提供服务情况 表4 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表5 老年人社区护理实际提供服务情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长治市老年人生存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自理能力、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和医疗支付形式。认为其原因为:(1)长治市地处山区,农村人口居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本次被调查者中农民占50%, 经济收入1000元以下者占68.52%,虽然农民的经济收入不高,消费水平偏低,但他们中大部分人有自己的耕地可以做到自给自足,所以本市老年人面临的经济压力较小。(2)长治市城镇人口大多参加了城镇医保。问卷调查时,国家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已经落实,这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就医费用。(3)长治市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本次调查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2.83%,他们受教育水平的低下导致其对疾病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足。(4)sf-36量表主要反映的是调查者主观的生存质量感受。虽然他们中有65.52%的人受各种慢性疾病困扰,有63.1%的人存在各种心理问题,但是这些身心的不适或病痛不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思想负担。(5)长治市老年人幸福感指数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幸福感指数较高,说明长治市老年人容易满足。

但是在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需求与实际提供服务的调查中,发现老年人对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项目与社区服务站实际提供项目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社区护理服务站很少开展老年人需求率较高的健康宣教与定期体检服务项目。随着长治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差距将会不断增加,为了缩小差距并不断提高本市老年人生存质量水平,建议:(1)居家照顾者支持对策:政府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建议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市场规范化、法制化。改进三级医疗保障制度,构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家庭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扩展卫生服务范围。(2)医院和医学院校提供技术扶持:由具有一定规模和条件的医院和医学院校负责培训基层和家庭卫生服务人员,并成立专门的社区服务组织,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开展家庭访视服务,将护理服务范畴延伸到院外,医院为出院老年人提供上门随访服务。护士进行家庭访视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对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干预,使老年人在享受到专业护理的同时,也因获得了相关的健康指导知识而产生安全感,从而有效地应对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红妹,李鲁,沈毅.中文版sf-36量表用于杭州市区居民生命质量的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35(6):428-430.

老年人护理需求例10

在国际通行的标准中,失能老人是指一些特殊的由于疾病或衰老导致其不能够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起居进行自理的老年人群[1]。在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的抽样调查中,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经达到4 063万左右[2],且有研究预计,我国在2050年将会有4.8亿的老年人口,其中失能失智人口也将超过上亿人[3]。这使得为长期失能老人提供连续和全面的长期护理服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了解长期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并开展长期护理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我国长期失能老人护理需求进行综述,并提出一些建议。

1 长期失能老人对护理内容的需求1.1 医院长期失能老人对护理内容的需求

医院长期失能老人主要的护理内容需求中除了日常生活与医疗保健护理,还包括精神慰藉与社会参与[4]。孙凯丽等[5]研究表明,失能老人在住院期间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等精神慰藉,护士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长期失能老人的关心与沟通,设身处地的为长期失能老人着想。对于一些空巢失能老人,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支持也是护士应尽的责任。为此,医院一方面应注重对护士人文关怀修养的教育,实施奖励机制,建立一套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定期评估与抽查[6],鼓励支持更多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还应开展心理咨询、疏导小组和一些相关活动,更好地满足长期失能老人的精神需求。

1.2 养老机构长期失能老人对护理内容的需求

陈申等[7]研究发现,机构长期失能老人主要护理内容需求是远距离离床活动需求与精神需求,且目前大多数养老机构将自身定位为向长期失能老人提供日常生活护理的护理服务机构,对长期失能老人的精神需求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养老机构经常会有一个护理工作人员护理多个长期失能老人的现象[8],护理工作人员每天的超负荷工作量[9],加上沉重的精神压力使得其不能够完全满足长期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加之目前养老机构普遍缺乏专业、年轻的护理工作人员,现有的护理工作人员也是以中老年为主,大多缺乏专业的护理技能,为长期失能老人提供护理服务的能力严重不足[10]。有研究指出,未来高龄失能老人养老的首要选择将会是机构养老[11]。因此,要格外重视养老机构的管理,在合理分配工作量的同时还要对护理工作人员加大专业技能培训,为养老机构提供新的活力。

1.3 社区长期失能老人对护理内容的需求

研究显示,社区长期失能老人主要的照护需求依次是医疗保健护理服务、精神需求和日常生活护理,这可能与长期失能老人所患疾病和脆弱的心理有关[12]。李晔[13]研究表明,定期身体检查是长期失能老人需求中第一位需求,然后是紧急救护,接着是健康档案的建立和上门诊视。这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区对长期失能老人定期进行医疗保健服务有待加强,同时也应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满足长期失能老人多层次多样性的需求。此外不同失能程度的长期失能老人所对应的护理需求不同,要想更好地满足长期失能老人护理需求就要根据其不同的失能等级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14]。Rogero-García等[15]研究表明,失能程度越重,其生活自理能力越差,所对应的护理需求就越高;汪群龙等[16]的研究表明,随着长期失能老人失能程度的增加,对日常生活护理及精神慰藉需求增加;而不同性别、年龄的长期失能老人,其护理需求也不同[17]。因此,社区应针对不同性别、年龄的长期失能老人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

1.4 居家长期失能老人对护理内容的需求

有研究发现,居家长期失能老人主要护理内容需求是上下楼梯、坐车出行、娱乐、社会交往和平地行走[18],这可能与照护人员大多都是力量较弱的中老年女性有关。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家庭对失能老人的照护功能呈现下降的趋势[19]。尽管我国目前放开了“二胎政策”,但居家长期失能老人的护理仍难以满足现有的长期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20]。研究表明,长期失能老人常常会因为需求未能够得到满足而出现脱水、压疮、营养不良等一系列表现[21],使得失能老人住院率、急诊率和死亡率上升[22-23]。庄绪荣等[24]的研究数据显示,在我国,失能老人与家人在一起的生活概率达到87.49%,并且失能老人在洗澡、穿衣、如厕等日常生活上的护理需求大而满足感较低[25]。分析原因可能是失能老人最核心的护理者是自己的家人,护理者的能力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知识及技术,护理能力不高[26]。而长期在家的失能老人容易有生活空虚、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的感觉[27],甚至一些老人还会发生心理疾病,如焦虑、抑郁等[28]。但是目前很多照护人员往往只重视长期失能老人的生理需要,却忽略了其精神慰藉需要。所以社区需要加强对居家照护人员进行正规的培训,并多举行一些社交娱乐活动,使失能老人获得一定程度的精神慰藉。

2 长期失能老人对护理平台的需求2.1 筹资平台需求

发达国家在长期照护费用方面,根据其不同的筹资方式,可分为3种模式:一是以保险(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为主,其中以商业保险为主的代表国家是美国;二是以财政拨款为主,代表国家为澳大利亚;三是以保险与财政相结合,以日本为代表[4]。而我国从2012年起,山东、吉林、江苏的部分地市和上海等地人社部门主要筹资渠道为基本医保基金,将国际经验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做到了合理利用护理站、护理院、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等服务资源,并补偿了规定的医疗护理服务和生活护理费用,最终效果反映良好[29]。此外,15个试点城市中除上海、宁波、广州为医保基金单一来源外,其余12个城市都建立了两个以上筹资渠道,且15个试点城市中,全部规定了筹资方式是从医保基金划拨。这些城市中规定了个人缴费的有11个城市,规定了财政补助的有7个城市,还有一个城市规定了单位缴费[30]。但从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现状来看,我国仍面临着基金征缴难度比较大与资金积累困难的挑战。加之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使得长期护理保险用户增加,因此仍需拓展筹资平台来满足长期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

2.2 护理服务平台需求

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可以使用微信、APP等平台方式为护理工作人员与长期失能老人及其家属搭建桥梁,通过观看视频、名人在线指导、平台互动等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专业技能。并提供一定的平台为长期失能老人与家属反映问题,提供专业的医生和护理工作人员上门为长期失能老人做检查、护理等简单的医疗操作。建立良好护理服务平台,满足长期失能老人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延长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

3 小结综上所述,我国长期失能老人对护理需求包括护理内容的需求与护理平台的需求,且需求迫切,政府、医院、养老机构及社区应以失能老人主观需求为基本导向,结合网络智能,不断满足不同长期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根据研究结果现提出以下建议:①建立“医院、养老机构、社区和居家”全面一体的长期护理体系;②促进“医养护”多样性、多层次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形成;③养老机构管理者要合理分配资源,并增强长期失能老人精神慰藉;④加大专业护理人才培养,对行业标准进行统一合理规范;⑤构建“信息化、智能化”长期护理体系;⑥改善筹资平台,优化护理服务平台,促进更好、更贴心的护理。

参考文献

[1] 陈娜,王长青.失能老人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匹配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7):1758-1763.

[2] 薛君.农村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需求分析[N].中国人口报,2019-05-10(003).

[3] 赵红,任文静.我国老年人失能状况、护理方式选择与长期护理保险发展: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9,(12):48-51.

[4] 曹培叶,肖玲,肖明朝,等.护理院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的质性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7):893-897.

[5] 孙凯丽,艾亚婷,胡慧.住院失能老人人文关怀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15):1849-1851.

[6] 曾利婷,赵丽萍,汪健健.从内化机制的角度探讨临床护士人文素养的培育方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6):173-174.

[7] 陈申,崔焱,李现文,等.养老机构失能老人日常生活活动需求未满足状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7,32(11):70-73.

[8] 辛程,张会君,黄菲,等.养老院失能老人照顾者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4):1020-1022.

[9] 梅阳阳,庞书勤,李绵利,等.养老院失能老人日间直接照顾时间及内容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5,30(15):43-45.

[10] 民革山东省委.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N].联合日报,2019-05-24(002).

[11] 赵敏,郑云慧,蔡双霞,等.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照护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16,28(3):112-116.

[12] 宋平,刘晓颖,刘小溪,等.社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9,33(3):381-385.

[13] 李晔.失能老人生活质量调查及社区资源需求与利用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

[14] 胡晋禄,张利卷,陈志红,等.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技能培训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7,15(36):4498-4502.

[15] Rogero-García J,Rosenberg MW.Paid and unpaid support received by co-resident informal caregivers attending to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in Spain[J].Eur J Ageing,2011,8(2):95.

[16] 汪群龙,金卉.城市失能老人照护需求、偏好及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1):2805-2807.

[17] 徐萍.南昌市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与分级照护内容的探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5.

[18] 陈申,郑静,陈晨,等.居家失能老人未满足的日常生活活动需求与照顾者照顾能力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6):1482-1486.

[19] 赵怀娟.城市失能老人机构照护需要及需要满足研究--以南京市调查为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4):315-319.

[20] 刘纯燕.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26):103-104,121.

[21] Khatutsky G,Anderson WL,Wiener JM.Personal care satisfaction among aged and physically disabled medicaid beneficiaries[J].Health Care Financ Rev,2006,28(1):69-86.

[22] Hass Z,DePalma G,Craig BA,et al.Unmet need for help with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disabilities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admissions among older medicare recipients[J].Gerontologist,2017,57(2):206-210.

[23] He S,Craig BA,Xu H,et al.Unmet need for ADL assistance is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among older adults with mild disability[J].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2015,70(9):1128-1132.

[24] 庄绪荣,张丽萍.失能老人养老状况分析[J].人口学刊,2016,38(3):47-57.

[25] 孙金明.中国失能老人照料需求及照料满足感研究--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J].调研世界,2018,(5):25-31.

[26] 洪燕,蒋艳.失能老人居家照护的支持性策略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8,25(1):26-29.

[27] 张玉琼.构建失能老年人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以社会网络为视角[J].老龄科学研究,2015,3(6):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