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独立思考的意义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4 09:36:11

独立思考的意义

独立思考的意义例1

历史课堂教学中,有些历史老师完全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的难易度,盲目地开展小组讨论。出现这种形式主义的原因是历史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片面理解,仅把学生之间的讨论当成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唯一手段,从而使得课堂表面热闹非凡,但效果却是差强人意。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体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老师要能够掌握学生的历史基础和水平,根据所教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精选一些有真正讨论价值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做的目的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更能解决学生心中存在的疑问,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质量和效果,使盲目的小组讨论转向理性的小组讨论。

二、先思考后讨论,从形式到本质

历史老师选择了适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教学内容后,不应立即让学生进行讨论,因为任何形式的有效讨论都是建立在每个学生认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如果学生自己没有对讨论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归纳整理和独立思考,就不会真正掌握论的内容,就不会深入地理解讨论内容。

真正的、有效的小组讨论是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都能贡献自己独立思考的心得体会,都能从其他人的发言中学到知识,从而使小组讨论达到使每个学生都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与提高的目的。这就要求历史老师在学生进行讨论前,要给学生留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先思考、理解和消化讨论内容,从而使学生产生新的思维和新的认识,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据可依,促使学生通过深入讨论,激发起深层次思维,从而使小组讨论从形式转向本质。

三、讨论中有思考,从低效到高效

独立思考的意义例2

1 独立人格的基本定义

独立人格的意义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具有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它要求个人对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不具有依赖性,能在对真理的追求中具有独立判断能力;也不依附于任何的现实政治力量,在参与政治时具有高度独立自主的精神。在心理学上,独立人格就是指个人的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上表现出来独立于他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和自我性。

2 培养独立人格对中职生的意义

中职生的生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考失利的学生;二是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因此,和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中职生存在文化基础薄弱,个人素质参差不齐等现象。由于中考失败未能顺利升入高中,或者家庭状况等原因,一些中职生往往比较敏感,学习懒惰,生活态度消极,甚至扭曲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没有理想,没有信念。而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职生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通过德育教育,端正中职生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其独立人格,使之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国家的未来提供真正的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 中职德育课学生自主学习与培养独立人格的关系

面对中国教育的状况,很多人屡屡提出批评意见,认为中国的教育只是在批量生产读书机器,学生不习惯主动思考,思维不开放,千人一面,个性往往被压抑,独立性也不足。因此,学生读书的过程就是棱角被磨圆的过程,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最终被消弭。

面对这种批评,教育者应该主动思考这些弊端存在的原因并想出办法解决。德育课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思想的主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意是否有这种问题的出现。在教育部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把德育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为了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首要点。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现代学习方法,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相对应,它要求学生独立地通过使用分析手段、探索手段、实践手段、质疑手段、创造手段等来达成学习的目标,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与独立人格并不是绝然分开的,而是有许多相吻合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一致的目标。自主学习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求知与生活,在进入社会的时候能适应社会。面对工作,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面对同事,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面对生活,能有积极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生活、交往、工作、学习中具有进取意识、合作意识。而培养独立人格,主要包括创新观念、独立观念、合作观念、宽容共存观念等的培养。所以说,自主学习和独立人格在培养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2)实施的内容具有共通之处。自主学习的核心表现是学生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积极、自觉、创造性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而独立人格表现在学生具有独特的个性,个体能够独立进行思考、选择,并对社会存在有责任感,同时能追求真理与自我价值,拥有对社会的批判精神和自我批判精神。在能动性、创造性、独立性三方面,两者是共通的。

3)实现的手段具有统一性。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对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的培养具有很大的意义。而独立的人格就是要求个体在面对生活、学习、工作的各种问题上,能够主动独立地探求原因,勇于质疑,追寻真理,并通过自己理性、独立的思考,形成自己稳固的思维方式和判断方式。两者都要求自动探究,在采取的手段方面具有一致性。

4)实现结果的双赢。通过自主的学习,学生学会发现、探索以及创新,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发展了自己的个性,统一了知、情、意、行,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职业观,在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都能以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去面对。而独立人格培养的实现,不仅能让学生拥有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能力,还学会批判精神和道德责任感。在结果方面,自主学习与独立人格培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最终实现结果的双赢。

4 如何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

4.1 应该拥有独立的意识

意识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在德育课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对学生独立思考的观点给予支持和鼓励,增强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这样一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就会习惯有自己的观点。

4.2 应该拥有自主的能力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师要根据德育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在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搜索资料;在课堂上,学生展示成果并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对观点的总结中,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促进其独立人格的养成。

4.3 应该拥有批判精神

要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德育课的教学中来,就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和老师、同学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以讨论各自观点的方法开展学习,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组织,提高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兴趣。而教师民主、宽容的教学态度,能让学生养成敢于质疑的精神。

5 结束语

在中职生的德育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独立人格的培养是两个重要的方面。德育教师应该详细分析两者间的关系,只有理清了关系,才能更好地对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人格的培养方法做出科学而准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独立思考的意义例3

独立人格即个体在行使自由意志时能够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不受外部压力的制约而保证其内部倾向的独立性。由于人格是社会化的人所特有的,势必会打上文化和传统经验的烙印,人在做出自由的择别时往往会压制自然本性,遵循社会既定的规范伦常,或迫于社会群体压力而出现从众、权威服从和依从行为。拥有独立人格则能够有效保证个体在适应环境时保持自我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做出内心独立的考量和择别。

一、秘书独立人格缺失现象

(一)从众现象。秘书人员在工作或人际交往中,在受到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下,个人行为或态度倾向于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这种影响是一种内在的、心理上的影响,通常没有外在直接,明显的胁迫行为。表面上看是秘书个体自主选择和做出的,但实际上是群体影响的结果。譬如近年来,社会上请客送礼、公款消费之风盛行,社会不正之风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滋生蔓延,形成了一个对秘书极具腐蚀性的空间,对秘书腐败起了催化作用。因腐败而获得的利益对腐败分子来说是绝对具有诱惑力的,一些意志薄弱者在这股歪风的潜移默化下,思想麻木,错误地认为别人能捞我也能捞,法不责众。这种从众心理往往造成上级捞,下级也捞,以致整体跌入犯罪深渊。而部分原本保持自身独立的人员,由于与腐化分子的行为作风形成了对比,从而遭到孤立、边缘化的对待,于是部分的人员便与之俱化,从而丧失独立人格。

(二)权威服从。服从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任何一种组织和社会文化对人的要求,服从使得各种规范得到遵守,秩序得到保证,但在一定情况下,这种服从也会带来在灾难性的后果。从1963年到1976年间,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莱姆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研究权威服从现象,从而揭示了人具有高度的服从性。秘书人员本身的角色定位便是领导权威的辅助角色,加之人性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服从性,于是经常有秘书迫于长官意志而牺牲自我利益,在本身的工作范围之外还要继续服务于上级,迎合上级观点。

(三)群体影响。群体影响对于秘书人员的消极意义则体现在社会懈怠与社会补偿上。当人们一起完成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独自完成任务时要小,这种现象就称作社会懈怠,或者是社会惰化,与之相反的情形叫做社会补偿。秘书人员是领导的智囊、辅助者,负责诸多琐碎繁杂的事务,在和领导的共同工作中,许多上级将工作任务下放,继而是权力下放, 减轻了工作负担,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工作懈怠,加重了秘书人员的工作任务,侵犯了秘书人员的权利。另一方面, 造成了秘书人员擅用权力,,滋生贪腐行为。

二、秘书独立人格之意义

(一)保护秘书人员的个体利益。秘书人员的角色普遍意义上是定位于综合辅助管理的,其秉承领导意图,围绕领导工作的需要而展开工作,但这种理论意义上的辅助地位实际上是以秘书与领导的人格平等为前提的,但在实际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秘书由于其辅的职业特点而导致独立人格的缺失,即秘书人格是屈从于领导人格,亦或者说是屈从于一种威权。这对于秘书人员独立人格的自我觉醒是否定的,因此对于其独立人格的规建和重新填充内容可使秘书权益得到保障。首先,自我独立的人格是秘书人员的本质性存在,由于独立人格的自我觉醒和知觉为其提供了外在于社群的独立思考,保证了其思想的独立性。其次,基于思想的独立,导致秘书人员个人的选择自由是以其独立之思为依据的,因此其行为所产生的义务与责任将由其个人自愿承担,这就避免了秘书个人因独立人格的缺失而盲目屈从与社群意志或威权意志,即保障了其行为抉择的自由性和承担责任的自愿性。

(二)更好地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自由意志作为独立人格的本质特征,由自由所派生的责任便能够被个人既自觉又自愿地承担,因为是个人自由意志的抉择结果,所以义务是个人所自觉自愿的。同理,对于权利的使用是相对于义务而言的,因此自由的自愿自觉性质同样适用于权利的使用,这种使用的前提是个人的自由抉择,对于公私关系,秘书人员由于其自身独立的考量,保证了在公私关系的审视上尽可能地避免盲从、硬性服从、无条件依从。

(三)有利于角色重新定位。秘书人员的辅角色是基于社会大众对其职业的角色期望所定立的,这种认识在秘书界似乎基本没有争议,但在辅助的意义上我们似乎可以借古鉴今地重新定义一番。即这种辅助不再受权威的绝对性而丧失独立考量的可能性,我们在独立人格的建构下得到的是一种能动的,积极的辅助角色,即能够避开社会心理的普遍性规律,避免从众、权威服从、依从等无意识的决定,而能够独立的思考,自觉自愿地遵从个人定立的辅助准则,这种辅助角色区别于传统的迫于社会主观强力的辅助角色。

(四)便于秘书人员思想和观念的自主改造及适时转变。独立人格的本质特征要求秘书人员拥有自我的独立思考与独特视角,提供了主体思想改造的可能性,由于独立人格自我知觉,要求秘书在任何境况下都保持独立性,即这个社会对于我们呈现的意义,秘书人员都是以个人之思和独立视野来应对着,这是其能够适时转变思想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五) 有利于秘书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秘书的独立人格赋予其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个人能够在自我决断时有独立之思,其二则是在工作中能够主动地自我反思。正是这两个独立,使秘书人员在工作中能够以一种自觉自愿的主观导向来应对外在事物,这就激发了其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体现在与独立之思前行为方式的对比,即独立之思前,对于外在的规范或命令是以一种不加思考的服从行为,而在独立之思后,尽管行为最终会导向服从,但在服从前,主体对于外在的规范和命令进行一次审视,亦一次价值重估,这就为秘书人员对于不合理的规范或命令的抵抗预留了位置。由于经过独立之思和独立判断,主体对于自身的行为是绝对自明的,因此对于行为导致的责任也是预先自知的,这样的责任感和责任审视让秘书人员能够更加积极地决断,即在行为发出时,克服了主体意识的盲目性和模糊性,从而更好地发挥秘书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三、秘书独立人格缺失的原因

(一)伦理模式构建的精神桎梏。自孔孟至汉儒董仲舒,再到后来的南宋朱熹等先哲的君臣观对后来的人们产生了深刻的思想印记。这并不是一种政治制度或法律意义上的强制规范,而是一种道德伦理的模式建构,规定了其秩序、准则,这在他们看来是符合最高道德准则的行为导向。而这种伦理规范继而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可以看出道德规范首先是以一种他律的形式约束着众人,因而道德规范的他律性表现出的特点是外在约束力、外在的导向功能及道德义务性。也就是说这种道德规范在最初的阶段是靠强制力来约束个体的行为,并不是个体心甘情愿的行为。尤其到了南宋,这种伦理规范强调一种绝对的秩序和纯粹的服从,违背了人的独立人格,抹杀了人的自由、平等、独立,于是这种伦理构建的外在约束力日益彰显,越来越与个体的基本利益冲突。

(二)中国政治环境的影响。封建社会人们的行为取向几乎全由传统型权威和个人崇拜所决定。在封建制度的支配下,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是“主仆”关系,既定的秩序导致了臣民的习惯性服从以及墨守成规的无意识行为。“君权至上”,皇帝作为最高天命的的行使者和代言人,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对其的绝对服从使得臣属关系尤甚。

(三)社会心理导致的从众和权威服从。秘书人员从众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做正确的事,二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喜欢和认同。在情况不明时,这种从众的可能性会增强,除此之外,在危急时刻,或责任重大时,人的自我独立判断会趋向于从众。在群体工作中,秘书人员会受到来自群体行为一致性的压力,“叛逆者”会遭受群体的不友好待遇,于是从众成为一种获得与他人行为一致、情感达成一致的策略。而秘书人员对于权威的服从是人具有的一种先天趋向,责任重大的时刻或来自合法权利的指示时,秘书人员会趋于本能避开对于责任的承担而对合法权力的指示进行遵从,从而缺乏自我的判断和对于事物自身的冷静考量。

四、如何唤回秘书之独立人格

(一)秘书必须要坚信独立人格的存在。我们的人格是“人性的”而不是“机械化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才能正确认识世界。我们是自由的,我们不受普遍必然性的绝对支配,而这种自由在行为上则体现在自由的抉择,即我们有能力去做出我们内心所意愿的择别。这种倾向实际上不是脱离社会,脱离他人,而是在主观上,即主体意识形成一种自由的个人考量境况,显然这种境况是主体意识化的产物,而非行为的对象化。“存在”赋予秘书人员独立人格以“人”的意义,赋予其“人性”。由“存在”所得出的自由和自由本身的特性则赋予秘书人员以人格的独立性。

(二)秘书必须具备独立意识。秘书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应该遵照社会对其的角色期待进行角色扮演,然而这种社会群体的普遍规范是有待争议的,我们不能不加思考地盲从社会规范,秘书人员必须有自身独立的考量,秘书其本身的工作便带有鲜明社会群体协作性质,秘书个人在群体中的独立意识对于自身的行为导向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在秘书角色的扮演中,不能仅仅以外在的规范性为标准,更应该树立内在的主观准则,并对于这一准则以情感的敬重,才能在角色扮演中赋予角色生命力。虽然秘书是依靠领导者来发挥自身作用的,但是秘书人员首先要求其自身要有“遗世独立”的自我知觉,即将自我从世界和社会关系中独立出去,以纯粹的“心”来观照世界。秘书必须获得独立的思考,尽管这种思考是自为的,我们对这种有着指导意义的观念也绝对不能粗鄙地弃绝。

(三)秘书应建立积极的独立人格。我们拥有择别的自由,于是我们在道德实践中有了选择善恶的自由,这种做法体现的是主体的自由,但没有体现出自由的积极一面。真正的自由还需要往前更进一步,那就是去选择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法则,只有当个人意志选择了这种道德法则时,也就是说把自己的主观准则变成客观法则时,人才具有了真正的自由,这种积极的自由给人们带来行为的合法性或道德性。所以道德法则和自由是相互蕴涵的。

道德法则为我们提供了行为依据和一般的范式,这样我们就能保证个人的道德实践首先是出于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同时又遵循了道德法则赋予的范式,且带着对于法则的敬重而付诸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是遵循个人自由选择的道德法则而行为,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切责任都是由主体自觉和自愿承担。敢于对个体的自由行为所导致的责任进行自我承担,这种自由是有担当的自由。因此秘书人员在拥有了人格独立性后,仅仅是拥有了初步的自由,我们要为这种自由寻找法则和范式,并对个人的选择承担责任,这才是积极的独立人格,至此,人格的建立才算是一个完满的结束。

【参考文献】

独立思考的意义例4

陈独秀在经历了由民族主义向自由主义的转变之后,又逐步实现了从自由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一是从抽象的国家向阶级性的国家的转变。自由主义国家观只是在抽象意义上谈论国家,对于国家的阶级性则毫无涉及。二是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的转变。陈独秀向往西方的民主与自由,极力号召向西方学习,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然而,当陈独秀认清资产阶级的虚伪性时,逐步向劳农阶级转变。三是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转变。陈独秀主张以和平的方式对中国进行改良,然而,在内忧外患的中国,陈独秀逐渐认识到阶级斗争、暴力夺权的重要性,实现国家观由自由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1.1从抽象的国家向阶级性的国家转变在五四之前,陈独秀主张抽象的国家观。陈独秀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说:“不暇远征,且观域内,以吾土地之广,惟租借居民得以安宁自由。是以辛亥京津之变,癸丑南京之役,人民咸以其地不立化夷场为憾。”从中可以看出,陈独秀极度热衷于西方的自由主义,认为中国民众只有通过学习西方的思想才能由愚昧走向科学,由保守走向进步。陈独秀主张国家的全民性,认为西方的自由与民主属于全体人民,国家是为全民服务的。然而,他并没有看到西方民主的虚伪性,更没有看到国家的阶级性,使得民众只是抽象地爱国,空喊爱国口号,不知道国为何物,没有理解国家的本质并做出实际的爱国行为。在之后,陈独秀逐渐认识到国家的阶级本质。陈独秀在《谈政治》中一改以前的提法,“意识到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不久,陈独秀又进一步深化了其阶级性的观点,认为国家“就是一切统治阶级的所有物,谁取得统治权,谁便有权拿国家这一名义做统治全国人民之工具;国家权就是统治权,国家的利益就是统治阶级的利益”。由此可以看出,阶级性的提出是陈独秀国家观转变的重大标志。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因此,陈独秀在认清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本质的基础上,对自由主义国家观逐渐失去信心,为向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1.2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的国家转变辛亥革命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处境。此时,陈独秀对西方的政治制度情有独钟,他表示“吾人宁取共和民政之乱,而不取王者仁政之治。[3]陈独秀认为,在资产阶级共和国中,民众可以摆脱受剥削受奴役的窘境,获得自由与独立,实现自身的解放。陈独秀之所以倾向于建立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主要是因为他将其与中国的封建专制作了清晰的对比。一战后,陈独秀逐渐认识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弊端。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以西方的三权分立为模板,实行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事实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因此,陈独秀开始寻找新的政治制度。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看到工人阶级的力量,积极主张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发挥工人与农民的力量,依靠工农联盟夺取政权,而不是依靠西方所谓的民主与自由。他在《谈政治》中也表示“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我国是一个工人、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因此,实行劳农有利于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其革命力量,掌握革命主导权。总之,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的国家的转变是陈独秀国家观向马克思主义迈进的一大表现。

1.3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的转变五四之前,陈独秀主张以和平改革的方式实行对中国民众的教育,使其通过个人素质的提升,树立爱国情感,获得伦理的复归,实现爱国心与自觉心的高度融合。然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因此,以个人为本位的改良忽视了社会客观环境的作用,对社会制度进行轻微的改良不但解决不了国民爱国心不强的问题,而且容易陷入抽象自由的环节中,使国民盲目地追求绝对的自由与民主。陈独秀号召“平民征服政府,此时还停留在幼稚的阶段,认为只靠和平的改革就能使平民的力量得到彰显。五四之后,陈独秀逐渐认识到阶级斗争的重要性。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使受剥削受奴役的劳农阶级获得解放。在五四期间,学生的爱国运动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使得陈独秀进一步思考中国的发展道路与发展前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陈独秀认识到在内外交困的中国实行暴力夺权的重要性。总之,陈独秀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的转变是其摒弃自由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

2转变的原因分析

2.1客观原因第一,一战的浩劫和巴黎和会的失败使得陈独秀对自由主义国家观丧失信心。一战结束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使得陈独秀看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却没有获得应得的权益。因此,陈独秀对西方国家的态度由追捧逐渐转向愤恨。面对中国备受压榨的情况,陈独秀重新思考学习西方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逐渐了解西方的抽象自由与民主的实质。西方列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对中国进行不断地欺压与封锁。陈独秀企图通过向西方学习来获取其对中国的帮助与扶持显然带有一定程度的幼稚与幻想。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与欺骗性使得陈独秀对自由主义国家观产生了怀疑。第二,十月革命的影响和的开展使得陈独秀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为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当陈独秀对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与失望时,俄国的十月革命给处于迷茫的陈独秀带来了新的救国救民的思想。俄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采取武装反抗、阶级斗争的方式对资本主义进行坚决地反抗,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迪与借鉴意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开展了,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陈独秀逐步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事实上,国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劳农阶级的国家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与西方的代表少数人利益的资产阶级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此基础上,陈独秀逐渐转向马克思主义。

2.2主观原因第一,陈独秀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虽然陈独秀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国家观,但是他始终秉持着爱国精神,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而奔走呼号。当自由主义国家观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不能使中国人民普遍觉醒时,陈独秀必然要重新思考国家未来的方向。正是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撑着陈独秀在慢慢长夜中走出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第二,陈独秀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纵观陈独秀的一生,其思想的复杂性、多变性尤为明显。就其国家观而言,民族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彼此交织,共同构成了陈独秀复杂多样的国家观。针对不同的情况,陈独秀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灵活的策略。陈独秀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其国家观的转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陈独秀不拘泥于现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寻找新的出路,他才能不断地破旧立新,为实现新的转变提供良好的契机。第三,陈独秀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在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了解到西方自由民主的抽象性后,开始向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寻求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其中,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对其实现国家观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发挥了重大作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陈独秀写了一系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如《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谈政治》等,而且,在《新青年》的《俄罗斯研究》专栏中,马克思主义也得到了极大的宣传。

3陈独秀国家观第二次转变的方法论意义

陈独秀由自由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对确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观、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巩固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构建和谐社会、个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独立思考的意义例5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不断传入,个人对国家的认识也变得复杂多样,因此,通过考察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的认识与发展以进一步加深对国家的了解并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是非常有必要的。

“陈独秀作为早期共产主义者中最早关注和明确提出国家本质问题并试图予以解答的代表人物”,[1]其对国家观的贡献尤为重大。陈独秀国家观由自由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从抽象的国家向阶级性的国家的转变。

第二,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的国家的转变。

第三,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的转变。陈独秀国家观的第二次转变不仅对陈独秀本人而且对整个中国的政局具有重要的影响。

1 转变的表现

陈独秀在经历了由民族主义向自由主义的转变之后,又逐步实现了从自由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一是从抽象的国家向阶级性的国家的转变。自由主义国家观只是在抽象意义上谈论国家,对于国家的阶级性则毫无涉及。

二是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的转变。陈独秀向往西方的民主与自由,极力号召向西方学习,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然而,当陈独秀认清资产阶级的虚伪性时,逐步向劳农阶级转变。

三是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转变。陈独秀主张以和平的方式对中国进行改良,然而,在内忧外患的中国,陈独秀逐渐认识到阶级斗争、暴力夺权的重要性,实现国家观由自由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1.1 从抽象的国家向阶级性的国家转变

在五四之前,陈独秀主张抽象的国家观。陈独秀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说:“不暇远征,且观域内,以吾土地之广,惟租借居民得以安宁自由。是以辛亥京津之变,癸丑南京之役,人民咸以其地不立化夷场为憾。”从中可以看出,陈独秀极度热衷于西方的自由主义,认为中国民众只有通过学习西方的思想才能由愚昧走向科学,由保守走向进步。陈独秀主张国家的全民性,认为西方的自由与民主属于全体人民,国家是为全民服务的。然而,他并没有看到西方民主的虚伪性,更没有看到国家的阶级性,使得民众只是抽象地爱国,空喊爱国口号,不知道国为何物,没有理解国家的本质并做出实际的爱国行为。

在之后,陈独秀逐渐认识到国家的阶级本质。陈独秀在《谈政治》中一改以前的提法,“意识到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不久,陈独秀又进一步深化了其阶级性的观点,认为国家“就是一切统治阶级的所有物,谁取得统治权,谁便有权拿国家这一名义做统治全国人民之工具;国家权就是统治权,国家的利益就是统治阶级的利益”。由此可以看出,阶级性的提出是陈独秀国家观转变的重大标志。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因此,陈独秀在认清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本质的基础上,对自由主义国家观逐渐失去信心,为向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1.2 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的国家转变

辛亥革命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处境。此时,陈独秀对西方的政治制度情有独钟,他表示“吾人宁取共和民政之乱,而不取王者仁政之治。[3]陈独秀认为,在资产阶级共和国中,民众可以摆脱受剥削受奴役的窘境,获得自由与独立,实现自身的解放。陈独秀之所以倾向于建立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主要是因为他将其与中国的封建专制作了清晰的对比。

一战后,陈独秀逐渐认识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弊端。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以西方的三权分立为模板,实行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事实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因此,陈独秀开始寻找新的政治制度。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看到工人阶级的力量,积极主张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发挥工人与农民的力量,依靠工农联盟夺取政权,而不是依靠西方所谓的民主与自由。他在《谈政治》中也表示“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我国是一个工人、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因此,实行劳农有利于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其革命力量,掌握革命主导权。

总之,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的国家的转变是陈独秀国家观向马克思主义迈进的一大表现。

1.3 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的转变

五四之前,陈独秀主张以和平改革的方式实行对中国民众的教育,使其通过个人素质的提升,树立爱国情感,获得伦理的复归,实现爱国心与自觉心的高度融合。然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因此,以个人为本位的改良忽视了社会客观环境的作用,对社会制度进行轻微的改良不但解决不了国民爱国心不强的问题,而且容易陷入抽象自由的环节中,使国民盲目地追求绝对的自由与民主。陈独秀号召“平民征服政府,此时还停留在幼稚的阶段,认为只靠和平的改革就能使平民的力量得到彰显。

五四之后,陈独秀逐渐认识到阶级斗争的重要性。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使受剥削受奴役的劳农阶级获得解放。在五四期间,学生的爱国运动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使得陈独秀进一步思考中国的发展道路与发展前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陈独秀认识到在内外交困的中国实行暴力夺权的重要性。

总之,陈独秀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的转变是其摒弃自由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

2 转变的原因分析

2.1 客观原因

第一,一战的浩劫和巴黎和会的失败使得陈独秀对自由主义国家观丧失信心。一战结束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使得陈独秀看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却没有获得应得的权益。因此,陈独秀对西方国家的态度由追捧逐渐转向愤恨。面对中国备受压榨的情况,陈独秀重新思考学习西方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逐渐了解西方的抽象自由与民主的实质。西方列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对中国进行不断地欺压与封锁。陈独秀企图通过向西方学习来获取其对中国的帮助与扶持显然带有一定程度的幼稚与幻想。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与欺骗性使得陈独秀对自由主义国家观产生了怀疑。

第二,十月革命的影响和的开展使得陈独秀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为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当陈独秀对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与失望时,俄国的十月革命给处于迷茫的陈独秀带来了新的救国救民的思想。俄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采取武装反抗、阶级斗争的方式对资本主义进行坚决地反抗,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迪与借鉴意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开展了,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陈独秀逐步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事实上,国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劳农阶级的国家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与西方的代表少数人利益的资产阶级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此基础上,陈独秀逐渐转向马克思主义。

2.2 主观原因

第一,陈独秀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虽然陈独秀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国家观,但是他始终秉持着爱国精神,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而奔走呼号。当自由主义国家观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不能使中国人民普遍觉醒时,陈独秀必然要重新思考国家未来的方向。正是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撑着陈独秀在慢慢长夜中走出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

第二,陈独秀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纵观陈独秀的一生,其思想的复杂性、多变性尤为明显。就其国家观而言,民族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彼此交织,共同构成了陈独秀复杂多样的国家观。针对不同的情况,陈独秀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灵活的策略。陈独秀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其国家观的转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陈独秀不拘泥于现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寻找新的出路,他才能不断地破旧立新,为实现新的转变提供良好的契机。

第三,陈独秀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在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了解到西方自由民主的抽象性后,开始向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寻求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其中,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对其实现国家观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发挥了重大作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陈独秀写了一系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如《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谈政治》等,而且,在《新青年》的《俄罗斯研究》专栏中,马克思主义也得到了极大的宣传。

3 陈独秀国家观第二次转变的方法论意义

陈独秀由自由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对确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观、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巩固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构建和谐社会、个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理论意义

第一,有利于确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观,使国家理论开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在实现由自由主义国家观向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转变时,对普通大众的国家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使得中国人民逐渐改变对西方的盲目崇拜,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自发组织起来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维护群众自身的利益,打破向西方学习抽象的自由、民主的幻想。陈独秀主张国家的阶级性本质,主张武装夺权与阶级斗争,实行劳农阶级,在此影响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观逐步确立。

第二,有利于认清自由主义的本质,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后,思想界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社会思潮。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陈独秀毅然选择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面对西方侵略压榨我国的事实,陈独秀认识到靠学习其制度与思想使得中国人获得伦理上的觉悟只能治标不治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领导群众运动取得革命性胜利。

3.2 现实意义

第一,就国家而言,我国作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旨在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不断增多。通过回顾陈独秀第二次国家观的转变,有利于人民认清自由主义的弊端,吸取革命时期的经验教训,逐步向马克思主义转变。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处理好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同样有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不断改进。

第二,就社会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国家不仅具有政治统治的职能,还具有社会管理的职能。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就不可能消除。其自由主义国家观仍然不利于资本主义矛盾与冲突的解决,不利于社会和谐的构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强调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为人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提供一个合理的解决机制,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社会关系的构建。

第三,就个人而言,有利于人们坚定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我国目前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政治改革缓慢进行,文化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已成为影响人们国家观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对陈独秀国家观由自由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的探析,有利于人们明确方向,形成对国家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于化民.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之国家观探析[J].东岳论丛,2011(6).

[2]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编(第2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M].北京:三联书店,1984.

独立思考的意义例6

陈独秀晚年生活贫困艰苦:他政治上软禁,受到国民党的监控;经济和生活条件差,常常要依靠朋友;思想上是孤独的,他曾经说到“我已不隶属任何党派,不受任何人的命令指使,自作主张,自负责任。将来谁是朋友,现在完全不知道。我绝对不怕孤立。”但是他仍不停的思考,他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以及民主的思想,至今影响深刻。

文章将详细探讨陈独秀晚年思想的内容、原因等等,并对其不足进行反思,以获得一些启示。

二、晚年陈独秀的思想内容

文章探讨的陈独秀晚年的思想,在其书信中有所体现,比如《资本主义在中国》、《我们不要害怕资本主义》、《我的根本意见》等书信。下面将根据书信的内容,对陈独秀的思想内容进行探讨,主要研究他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以及对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的思考。

(一)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

陈独秀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陈独秀刚刚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主张去除私有制以克服西方资本主义的短处。同时,他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带来的罪恶、“中国资产阶级幼稚的现状”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军阀混战,提出在国民革命成功后实行国家社会主义。但是,国民革命没有成功,并且政权被资产阶级夺取,所以,他晚年主张走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他是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去论证发展资本主义的必要性。

1、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初级的资本主义社会(实然层面)

一个社会的经济,往往并存着各种不同的新旧成分,因此,要确定一个国家是哪一种社会,就要看它是哪一种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没有什么一半的一半,更不能因为它有各种经济成分,遂以为它是各种社会”。而当时中国的城市经济是由中外银行支配和影响的,中外的工业商品和中央货币普及了穷乡僻壤,同时农产品的也受到本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影响,因此资本主义经济是占据主导地位的。

所以,陈独秀在社会性质的问题上,是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流认识,他认为当时中国是“初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他在《资本主义在中国》中写道“中国目前的问题,不是什么‘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而是‘本国的资本主义或外国资本主义的殖民地’”。这在实然层面上阐述了我国当时的社会性质。

2、发展资本主义的内在逻辑(应然层面)

陈独秀对于发展资本主义的论证依然是遵循进化论的逻辑(这与他早期的思维逻辑是一致的)。但是他对进化论有所修正,进化论认为进化是渐进的,而他认为,人类进化有两种方式,一是循序的进化,另一种是跳跃的进化。循序的进化是依一般进化的阶段,循序渐进;跳跃的进化是跳过中间阶段,突然进化到较高的阶段。循序的进化与进化论的逻辑是相同的,而跳跃的进化一般是受到外界的影响。

他认为,虽然社会主义制度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但由于我们追求的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所以不论是循序的进化还是跳跃的进化都是无法实现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特质是废除私有及生产集中,因此,若是走循序进化的道路,就必须与内部的经济的政治的成熟为条件;若是走跳跃的路,就需要以外部的影响及内部政治的成熟为条件。而当时中国没有成熟的工业无产阶级和政党(内部政治不成熟),外部的影响也没有形成。而经济的发展不能停滞,根据进化论,应该发展资本主义。

总而言之,陈独秀在实然和应然层面都找到了充分的证据以发展资本主义,他承认资本主义带来的罪恶,但是认为相较于封建制度,资本主义是一种进步的制度,资本主义无论为功为罪,都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必经阶段。不能因为喜欢社会主义,厌恶资本主义而不发展资本主义。

(二)对民主与社会主义的思考

在人们普遍批判资本主义,并且提倡与资本主义划清界限的时候,陈独秀却清楚地认识到民主的价值。并且对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关系进行了反思,他认为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共通的,应该将大众民主和社会主义相结合,不然会造成无产阶级专制。

晚年的陈独秀对民主的思考,主要是基于对苏联体制的反思。当时斯大林对内大搞政治运动,肃反扩大化,造成了大量冤假错案,造成了恐怖,使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形象大受损害;对外林把苏联经验绝对化为各国革命必须奉行的惟一模式,通过共产国际这个世界革命的指挥中心,在各国共产党内贯彻自己的意愿,排斥异己势力,束缚和妨碍了各国独立自主地探索革命道路的进程。

陈独秀认为,1956年赫鲁晓夫在批判斯大林时,只是一味地追究斯大林的个人责任,谴责斯大林的个人品德,而没有从制度层面反思斯大林现象的深层次原因。陈独秀说道:“若不恢复这些民主制,既斯大林而起的,谁也不免是一个专制魔王……如果不从制度上寻找缺点,一个斯大林倒了,会有无数斯大林在俄国及别国产生出来”。

1、 对民主性质的鉴别

根据陈独秀晚年的书信,笔者认为,陈独秀事实上是把民主的性质界定为一种普适的价值。他认为,民主是从古代希腊罗马开始,每个时代被压迫的大众反抗少数特权阶层的旗帜,并非仅仅是某一特殊时代的历史现象,并非仅仅是过了时的一定时代中资产阶级统治形式。陈独秀认为民主制在发展过程中打上了不同社会制度的阶级烙印,但它本身并不含有阶级性。那种把民主政治当着是资产阶级的统治方式是“伪善”是“欺骗”的观点是不懂得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之真实价值。

这个观点是十分先进的,因为在我国,民主的普世价值是经过的长时间的演化才得以证明的,直到近期,“民主”的字眼才逐渐得到了认可。

2、对民主形式的探讨

在承认民主的普适价值的基础之上,陈独秀同时对民主形式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以大众民主代替资产阶级的民主是进步的,也就是说将大众民主与社会主义结合的形式是优于资产阶级的民主的。这与承认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是一脉相承的。从这也可以看出来,虽然陈独秀晚年强调资产阶级民主,被中国共产党指责为“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但他事实上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只是以更加理性的方式看待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以探求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

3、 民主的内容和范围

社会主义的民主并不是抛弃了议会制度或者是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社会主义的民主与资本主义的民主最大的区别是应该是范围和程度上的,社会主义民主的范围应该更大,程度应该更深。他认为,未来的无产阶级民主“不是一个空洞名词,其具体内容也和资产阶级民主同样要求一切公民都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之自由,特别重要的是反对党派之自由,没有这些,议会或苏维埃同样一文不值。”这也同样是非常具有超前的思考,对于现在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4、 政治上的民主主义与经济上的社会主义

陈独秀打破了政治上“社会主义”的话语霸权,引进了民主的因素,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他强调的是将政治上的民主主义与经济上的社会主义相结合,而这种经济指的是公有制的经济。他还没有意识到公有制的经济存在的弊端,而是将其作为高于私有制的形式,没有打破经济上“社会主义”的话语霸权。

三、对晚年陈独秀的思想的评价与反思

陈独秀晚年的思想对于现代中国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并且当今中国的政治实践也逐步证明了他的观点的正确性。对于其思想的正确性以及优点本文不再赘述。他晚年的思想一方面体现了他独立思考的先进性和超前性,提到的许多问题是我们至今仍面临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他仍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的,并且这种独立思考,客观冷静的学术态度是学术界应该学习的。

接下来,笔者着重探讨对于陈独秀晚年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以及民主思想的反思。

1、关于经济上“社会主义”的话语霸权。陈独秀提倡民主,实际上是打破了政治上“社会主义”的话语霸权,一定程度上指明了中国政治的发展方向。但是他没有意识到经济上的“社会主义”,同样是存在问题的。纯公有制的经济同纯私有制经济一样,都会产生罪恶。直到改革开放之时,邓小平才打破了经济上“社会主义”的话语霸权,使私有制和公有制并存发展,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当然,陈独秀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他当时所处的时代,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实行公有制,也无从反思公有制的弊端。

2、陈独秀思想体系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内在矛盾。一方面,陈独秀从应然和实然层面上论述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提出将大众民主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来发展社会主义。不禁让人疑问,那个时候到底应该发展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这就是内在矛盾之所在。陈独秀曾经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后来又称为马克思主义者。在晚年的时候,他应该算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的民主主义者,是将两者的融合,他虽然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劣及发展方向,但是没有理清二者的内在关系。

3、进化论的思想基础。他的一生,由一名封建正统教育的被迫接受者转为寄托于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改革以求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派;再由一个对康梁改良主义的崇拜者转变为一名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并积极宣扬西方民主思想,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派;最后由一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成为马克思主义派;到晚年,成为了社会主义、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大融合。而这些转变都是以进化论为基础的。他机械的把自然界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用到人类社会,来解释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原因,这样,进化论只能给人提供一个模糊的世界图景,在社会领域主张渐进式的改良主义和激进式的革命者都可以把进化论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因此,一方面他可以以相对独立客观的立场去思考各个“主义”的问题,取长补短,但同时,会出现一些“主义”之间的内在矛盾而无法解释,也使得他的思想不成体系。

四、小结

独立思考的意义例7

要从整体上完善地考察中国的现代新闻事业,就不应忽视被称之为“第三条道路”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新闻活动。在旧中国,他们坚守自由主义的独立新闻思想的信念,借助报刊进行思想启蒙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对旧中国的政治走向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形成了旧中国新闻界一道独特并不可缺少的亮丽风景。储安平创办的《观察》周刊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刊物,他是继胡适之后我国又一位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代表。在那个异常专制的时代,储安平创办政论周刊《观察》,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顽强不屈地进行着自由主义思想传播的新闻实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刊物的最高发行量曾达到平均日销量5万份,最高时10. 5万份,实际读者在百万人以上,一度风行全国。

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和实践为考察旧中国新闻业的生存环境和历史演进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关照视角,梳理和研究储安平的新闻思想确有其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由于过去的新闻史著述中存在着惯用的对照政治史单纬度评价的局限,在涉及储安平和《观察》周刊时,通常冠之于非主流、旁门侧枝的定位,或盲目简单、武断偏激地评断,或只言片语,一笔带过。这种单向、线性思维的新闻史阐释缺乏“时空通观”的评价规范,没有将新闻现象和史实纳入多维联系和全面解读之中,从而导致对史实意义的忽视。从科学理性的学术角度思考,任何新闻史实都是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研究价值的。笔者将着重考察剖析他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历史来源和思想基础,这有助于真实把握旧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们的新闻理念和心路历程,从一个新角度更加广阔客观地去思考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历史。

一、早期人生境遇和求学经历对储安平新闻观念的影响

储安平190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母亲在其出生时去世了,父亲既赌又缥,从小失去父母之爱的孤苦,多病的身体和后来在外漂泊的艰辛造就了储安平忧郁敏感的心灵,他这样描述自己的这种忧郁性格:“我得承认我自己的感受力太强了”,“我是一个神经质十足衰弱的人”,“我常常为一些极琐小的事,不自制地悲伤着,”“母亲给我带来一副容易感伤的气质。忧郁象一条河流般在我心头流过。”思想者往往是忧郁的,这种忧郁的性格使他有了更多的时间花在冷静思考上,如果他早期的忧郁主要沉溺于个人“我”的病痛和不幸,那么在后来就自然地转向国家落后腐败现实和人民苦苦挣扎的生存状态的忧虑,“这种感伤是一种属于人性的感伤……我非常爱他们(孩子,笔者注)。可是这个时期,我从来没有想到他们。有关利害或感情的思念,只有一项,在当时曾经占据过我的心灵,就是关于国家的前途……万一我此去一闷不醒,最使我不能螟目的,实莫过于今日我们的国家还没有走上轨道的一点。”储安平幼时寄养在伯父家,伯父在家乡兴学和造福桑梓的士大夫品格使他一生对伯父非常敬重,“床前一直挂着他伯父的像”,可以说伯父身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士大夫精神是储安平一生敬仰和追求的。另外,从小经历的艰辛,“如漂息在茫茫大海中的一叶片舟……”使他从小就有较强的自立精神,养成了能吃苦爱节俭的品质,独立自强、非常自信。从青少年时代多灾多难的人生经历中磨练出来的不怕风吹浪打、独立处世和独立思考的自由个性,为他后来不惧怕黑暗势力的摧残破坏始终坚持不懈的新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储安平早期的文学活动可分为光华大学读书时期和《新月》时期。这一时期是储安平自由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1928年,他进人光华大学英国文学系就读,“二三十年代中国活跃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几个主要人物当时都集中在光华大学,如张东荪、胡适、罗隆基、潘光旦、徐志摩、王造时等一大批教授学者,自由空气浓厚,这样的大学环境培养了青年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思想。后来他加人了“新月派”,作为一个崇尚自由主义的文学流派的后起之秀,忧郁感伤的气质特别强烈,这一点从他此时期发表的散文可见一斑,如“一天到晚完全在幻灭和空虚里呼吸着,充满对个人前途的深深忧虑。他对新月派盟主徐志摩充满了敬仰,认为自已写散文多少受着他的影响,在他的散文《悼志摩先生》中,对徐志摩的热心、率直、诚挚、提拔后进和写作认真的性格不胜啧啧称赞,尤其提到志摩认为:作编辑最大的快乐永远是作品的发现。这些都对储氏全心投人于编辑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设想,崇拜徐志摩的储安平对徐氏《为要寻一个明星》中的资产阶级民主理想也一定心有灵犀,所以徐氏尽管身处“黑绵绵的昏夜”仍然矢志不渝地“向着黑夜里加鞭”的追求民主自由的不懈精神也深深影响着储安平。就读“自由空气浓厚”的光华大学和加人新月派这两个时期的人生经历使储安平成为一个彻底的自由主义信仰者。自由主义和新月派提倡的个性解放、争取民主自由,赞扬人道主义的思想,贯穿着“爱祖国、反封建、讲人道”的思想,也是五四精神的时代反映,有着存在的时代依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时期,储安平已经开始了最初的编辑工作的实践,出于对政治的兴趣,他于1931年编辑了一册《中日问题各家论见》,作者包括陈独秀、、张东荪、梁漱溟、胡愈之等。题为“各家论见”显示了储氏张扬自由主义的学术争鸣风气的端倪,也在自由主义思想内容和编辑工作实践两个方面为储安平后来从事奉行自由主义的刊物编辑打下基础。

如果说储安平在国内求学期间受到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是间接感性的,那么留学英国的经历则使他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了直接、理性的认识,也巩固了他信奉自由主义的信念根基。回国后,1940年他到了抗战大后方的湘西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教书,写下了有关英国的著作《英国采风录》、《英人法人中国人》、《英国与印度》,探讨中英两国强弱的缘由。在对比中英两国人之性格和作人作事的精神的长期思索中,强调对国民性格的思考说明储安平已侧重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寻求中国落后的原因,这比此前中国思想界出现过的侧重从物质、制度层面对国家落后的思考更深邃,更本质化。此后,他到达重庆在中央政治学校做研究员,参加称作“渝社”的学术性社团,渝社曾以“中国未来的前途”为题进行过两次讨论,后来储安平主编《观客》和《观察》两个周刊时,对于中国未来前途的许多想法都与“渝社”时的讨论有联系。①对国家政治的关心是中国“文人论政”传统的表现。中国知识分子素有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教化天下的士大夫精神传统,在坚守这些中国传统精神素养的基础上,储安平引进介绍西方现代的民主自由、新闻自由等理念进行理论阐释的支撑,这二者的有机结合也为储安平后来从事“放言论事”的新闻评论工作奠定了比较厚重的理论素养基础,他的政论既含有传统善良道德基础上的人文关怀,又具有现代西方先进的理论论辨意识等特征。他对新闻自由有独特的认识和贡献。

二、储安平自由主义新闻观念的思想基础

追溯储安平的思想轨迹,《观察》周刊所信守的的独立客观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和立场有着多方面的思想基础。

一是源于储氏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认识方法论和“动”“静”辨证关系的深层哲思,也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推己及卜人”处世哲学的反映。在储安平的“新月”时期,赢弱多病且感时忧怀的文人敏感特质让他从病中体q未到一种“极微妙的意境”:“一切事物,人,思想,总不外乎,是动,或静。,··…人在动的时候,他所能看见的是这样,在静的时候,他所能看见的,又是那样。当局迷,旁观者清。那只是一句俗语,然而要当局不迷,便必得要有在动中能参悟到静的功夫……在动时要忘不了静,就得靠自已平时的自省和反躬。社会是流动的社会,生活是变换的生活;人,他的心和脑,永在无止的波动中起落,他的欲望和行为,永向求新刺激的一个方向上飞奔。静,除非生就是阴沉的人之外,然而那只是一个寄生的货物,平常,人们总欠缺了这一方面的修养。人,应当在动的余暇,常常从静的孔孔中,来观察观察这个世界,这个活动的舞台,这个复杂的人生……人生如一舞台。有的人,他观察人生,他自己也在舞台上;有的人则自己站在舞台的背后,再去观察舞台上的人,究竟也应站得离舞台近……我相信,一个病了的人,以=种极达观的、极心平气和的眼光来关照一切,他必定会了悟出一些平时所不易了悟出的奥秘的管理的。”

对于一生因体质赢弱而多病的储安平来说,从独处的“静”处观察世界成了他一生的思考习惯,贯彻于人生的始终。从多灾多难的年轻岁月到后来成为独立报人,“超然”、独立态度和偏爱从旁观的“静”处哲思是一脉相承的。在《小病》这篇充满哲学智慧的散文中,储安平对于超然独立于“动”“乱”世界之外的从“静”处冷静观察的思考方式有着深切全面的感悟并陶醉迷恋于其中,这种“动”“静”感悟观沉淀于他的内心,成为蕴藏于心理深层的储氏哲思定势,成为他的认识方法论,也很自然地发展成为后来《观察》时期“超然”独立的办报精神。那种“站在舞台的背后”而不站在舞台上并“应站得和舞台近”的“超然”、独立的观察方法与“超然”、不偏不倚和“不直接介人政治活动”的办刊独立态度同出一辙。

在对储氏哲思线索的梳理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动静辨证观为他提供了一种独特且独立的“旁观”世界的视角;这种“超然”的观察角度,能使观察者心态平和,可以得到与常人认知不同的崭新视野关照下的的独特见解,使得观察的效果更客观真实,也更加真切和清醒;于静处的冷静观察,赋予观察者思维的时间和绝佳的观察空间,他的心是沉静的,“静”也扩充了他观照的胸怀空间和思考能力。并且,储氏这种超然于忙乱躁动追逐欲望的尘世之外的独立冷静的观察和思考方式是“以社会发展的优性条件为出发点”“去关照一切的”,这种经世济用的中国传统责任意识使得观察世界和人生的“旁观”客观方式成为储氏的一种人生态度,成为一种自觉修行,最后达到为“静”观而放弃“动”中的欲利的认知和处世态度二个境界的共同提升。中国文人文化传统习惯于经常的反躬自醒,有着特有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而以文人身份从事独立报业的储安平自然自觉地从职业和人格两个层面自我约束,把“超然”“独立”作为《观察》周刊的思考方式和观察态度。

二是来自于对《泰晤士报》独立办报模式的推崇。

《泰晤士报》以“公众良心的独立言托者”的独立姿态,评论政治,反映舆论,成为新闻事业最有权威的高级报纸。正是基于独立报纸在政治上的杰出表现,人们才开始把报人看作“第四等级”、“无冕之王”,并把报纸提升成为与行政、司法、立法平行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第四权力”。储氏对英国民主制度推崇倍致,他在留学期间对《泰晤士报》因独立而“权威报界”并积极影响英国民主社会之完善的积极作用感触颇深。于是,储氏很自然地希望也能在中国办一份这样的独立刊物。

据储氏报界同仁冯英子回忆,储氏一直想办一张类似英国《泰晤士报》那样的报纸。而《泰晤士报》之所以能成为英国“舆论界的领袖”,就是因为它是一份同政府分离的独立报纸。《泰晤士报》能执行“决不出卖或出让任何权利”的独立言论政策是与经济独立息息相关的。储安平深知其理,所以他把《观察》周刊办成了一种纯粹的同仁刊物模式,“身后无任何组织”。因为只有经济上独立,才可能真正做到言论独立,做到政治倾向独立,摆脱商业性和党派性的纠缠。《观察》所采取的同人刊物办报模式(《观察》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后的同人刊物)也具有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三是从发展中国自由主义思想考虑,创办刊物可以为自由思想分子提供一个说话的场所。储安平基于以下判断,作出了创办独立刊物具有生命力的论断:国内拥有广大的一群自由思想学人,他们想说话,而当时国内缺乏这样一个带有全国性的中心刊物。假如刊物不偏不倚,客观公正,无党无派,可以将他们吸引成固定读者群,在市场求得生存。③通过对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状况上的分析,储氏相信自己的独立刊物可以成为自由思想分子的论坛,从而广开言路,在全国形成“健全的舆论”环境,为中国的言论界秉公论政提供一种基本的稳定力量。储氏对《观察》的言论力量和作用的估计颇为自负,对自由思想借助《观察》各抒己见、畅欲所言的繁荣舆论界局面充满必胜期待。

对自由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是储氏创办独立刊物的理论支撑力量。追求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自由主义理想作为一股基本的原始动力,坚定储氏创办《观察》的决心,他试图创办一个真正超然于政党政治之外的自由主义独立刊物来维护和宣扬自由主义的理想。他相信通过自己亲身创办和把关的这个纯粹独立刊物,可以宣传自由民主的思想,可以客观公正地评论国家政治生活,改变国民性弱点,在全国形成一种有影响的舆论力量,实现最终的自由民主政治目标。储氏对自由主义的中国领袖胡适的独立处世态度和人格充满崇拜,精神上将胡适视作自己的师长和前辈。《观察》的一个特色,就是特别偏重对胡适思想、言论和行迹的报道评说。另外从刊物经营角度,也可以通过突出胡适凸现刊物的自由主义特色和立场,吸引更多自由思想者的关注。

在对民主国家目标的求索中,储安平以新闻刊物为工具力图成为自由民主的呼吁者、实践者和促进者。真诚的爱国情怀和独立立场使储氏不怕刊物刊登任何有利于国家和人民而不利于统治者当局的独立言论;借助那些言辞激烈但真实而有利于国家进步的言论,储氏显示了为了理想敢于斗争的韧劲。他认为,只要思想的出发点正确、就照登不误,不计后果。例如最终造成下令查封《观察》的军事通讯《徐准战局的变化》在被《观察》刊载之前,作者张今铃担心文章中可能有一些当局认为不宜的军事实情,问储安平:“如内容分量重一些,你敢登吗?”储答:“只要你敢写,我就敢登。”其“超然”“独立”的气魄确实难能可贵。在风闻因《观察》刊登激烈的反对国民政府的言论将遭查禁时,储安平没有被吓住,在刊物头条位置上发表文章《政府利刃指向<观察>》,历数的言论管制,据理力争。刊物最终被冠以“攻击政府,讥评国事,为匪宣传,扰乱人心”的罪名予以永久停刊。统治者对《观察》言论的恐慌证明了《观察》的广泛影响力量,而储安平临危不嗅据理力争的态度也验证了储安平不屈不挠的自由民主立场。民主不光是用以口头标榜的,而是必须有人实践的,储安平就是这样一位在中国新闻史上用尽心力,坚守自己独立自由主义立场,苦苦追寻民主政治的理想信徒和实践者。

独立思考的意义例8

2.个性张扬与团队意识偏弱并存。独立院校的学生有不少在家庭中备受宠爱,是家中的“小太阳”、“小月亮”,学生有自我意识较强、个性相对张扬、自尊心较强,但团队意识薄弱等特点。部分学生不自觉接受学校的日常管理,他们常常认为学校管理令自己不自由;部分同学不主动履行义务,比如不愿意主动打扫宿舍卫生,不积极参与自己不敢兴趣的班级活动等;部分学生做事前先考虑对自己是否有好处,如有好处才去做,带有较浓的功利性色彩;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有的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排他性较为严重。作为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宿舍同学之间的矛盾需要调解,可矛盾的起因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只因双方沟通不够或方法不当,互不相让,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关系僵化。这些表明独立学院学生思想不够成熟,个性过于张扬,自我中心明显,团队意识较弱。

3.实践能力较强与抗挫能力较弱并存。独立院校的学生思想活跃,积极参与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活动中他们敢想敢干,容易取得较好的活动成绩,说明他们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实践能力。但一旦在实践中受到挫折,比如学习上或活动中遇到困难,情感上出现挫折,学习、生活、纪律或工作上被老师批评,他们多数会表现得无所适从或一蹶不振,处于彷徨和失望甚至痛苦之中。同时,近几年学生基本是90后独生子女,从小在“温室”中长大,因此他们生活自理能力不强,抗挫能力较差,一旦遇到困难便会产生畏难情绪,如不及时纠正将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如嫉妒、怨恨、自闭、抑郁症等,严重的甚至产生自杀等极端现象。

4.参与意识较强与自律能力较弱并存。进入大学后,面对相对独立和自由的校园环境,独立院校学生的成人感迅速加强,并且迫切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因此参与各种活动的意识较强,相对于学校本部的学生而言,独立院校的学生有更强烈的自主意识,对校园活动的参与度与热情度较高。但由于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家庭也对其相对宠爱和放任,学生成长过程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的习惯,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诱惑,如沉溺于网络游戏或玩乐等而不能自我约束,不能持之以恒保持努力和斗志。相当部分学生遵守规章制度和纪律的自律性较差,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校的管理有着抵触情绪。

5.优越感与自卑心理并存。独立院校的学生中相当部分因其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的优越性而有更多的优越感,同时因为自身见识多、阅历广、活动能力较强而比一般同学有较多的优越感。但因为高考的失利,同龄人的优异让他们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现实和理想的差异让他们的优越感没能充分体现出来,反而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相当部分学生反而会陷于压抑、自卑和失落之中。虽然家庭的优越可以与别人攀比,但家庭的优越并不能弥补现实的状况,加上社会对独立院校的一些偏见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使他们对学校产生不满,但又无力改变现状,因而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

二、独立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点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决定学生工作的成效,同时影响着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独立院校应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大学生政治觉悟。针对独立院校“高层次实用型”人才的发展要求,结合前述的独立院校学生成长规律并由此形成的思想现状和特点,独立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学风教育,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良好的学风建设,是提高独立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针对独立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偏低的特点,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了独立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的水平和责任心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应聘请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任教,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针对独立院校学生的实际制定计划,并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循序渐进,增强学生阶梯性的成功感;多开展学科竞赛、校园科技活动、专业知识讲座等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设立各种综合类、单科类奖学金,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体验成功感,从而强化其对学习意义的认识;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和各种专业技能证书,多渠道、多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完善的考勤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以制度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克服懒惰习惯和畏难情绪,让学生在快乐中成就自我。

2.强化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主义是我国道德建设的原则,确立集体主义思想是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在当今求职中“,是否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已成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指标。人是社会的,社会性的人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能更有效地实现个人利益,把自己融入集体中才可能最大限度实现自身的价值。针对独立院校学生团队意识较为薄弱的特点,应有针对性地、多渠道地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强化集体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的教育,让学生认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让学生理性认知集体主义思想,增强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班级、学生社团等集体活动,如团体知识竞赛,拔河比赛、合唱比赛,辩论赛等群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快乐,并让学生感受集体活动中互帮互助、互相促进的意义,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成长。

3.加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直面挫折的勇气。相当部分独立院校的学生在温室中长大,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其进入大学前生活在无忧无虑中,有什么困难依赖父母解决,少有挫折和失败的感受。大学开始了独立的生活,开始要独自面对一些问题,由于经验不足,能力有限,方法不当等原因,自然就会要面对困难、挫折甚至失败。这些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感受的学生,挫折能力弱,一旦遇到挫折,将难以承受并容易产生轻言放弃、自暴自弃、怀疑自我等情绪,有的还因此产生种种心理障碍。因此,有必要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让学生了解挫折和失败是主观认识客观不足、理想和现实冲突、能力与期望矛盾的必然结果,从而弱化学生面对挫折产生的不良情绪;同时要开展励志教育,邀请在逆境中奋起的社会名流、校友来校介绍他们战胜困难、克服挫折的人生奋斗史,激发学生战胜挫折、创造绚丽人生的志气;还可以通过评选校园奋进之星,用身边同学的事例鼓励他们,让他们认识到挫折是人生常态,战胜挫折是人生应有的姿态。

4.经常开展自律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自律,即自觉用规范约束自己。大学生要成长为合格人才,必须善于自律。良好的道德修养源于自律,因为道德修养源于人的自觉行为而不是他律行为。近年来,独立院校的不少学生沉迷网络,上课迟到、早退、旷课,考试作弊等违纪现象经常出现。这些并不是大学生认识不到它的害处和错误,而是因为大学生缺乏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因此开展自律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成为学校思想教育的迫切任务,学校学生思想教育部门应开展如“大学生时代使命”“、大学生人生责任”、“如何让自我真正成长”等班、团讨论会,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认识;在日常的管理中,可采取“制度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对经常旷课、屡教不改、破坏教学秩序的同学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处理,同时为学生配置行为导师,帮助他们启迪人生,监督他们形成自律习惯;对性格刚烈、脾气暴躁、自控力弱、自律意识差的同学,除了严格的纪律约束外,还应积极与他们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改变不良行为。此外,应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让学生认识到没有自我约束力的人是不受欢迎,无法立足社会的,从而强化他们的自我约束力。

5.开展自我评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的能力。独立学院的学生中部分学生因家庭社会条件优越而充满优越感,并表现出自以为是,自负轻狂、目空一切的特点;另有部分学生因为进入独立院校学习而感觉自己比本部的学生要低人一等。这说明独立院校学生优越感和自卑感并存,并导致他们在自我评价中失之客观,自我评价能力不足。因此有必要在学生中开展自我评价教育活动。首先,要让他们学会辩证的方法,既看到优势,也明白不足。要看到家庭条件优越、人际关系广泛、自身特长突出、就业竞争中容易获胜等优势,同时也要教育学生不能因此而盲目自负,因为智慧和能力不可能从父辈继承,必须靠自身努力才能获得,只有让知识和才能充实自身,才能让自己变成真正的优越。其次,以独立院校学生在与本部学生竞争中获胜并成功考研究生、公务员或在毕业后工作和创业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典型案例教育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只要努力,独立院校也能成才,也能超越本部的同学。要让学生明白,进入大学后进行专业性的学习,大家都进行了一次空杯归零,高考成绩自进入大学后就已完成了其使命,大学的辉煌靠入学后的努力去创造而不是靠高考成绩去创造,只要努力每个同学都可以创造辉煌。

独立思考的意义例9

一、独立词语的解释单独站立。 《论语·季氏》:“尝独立, 鲤 趋而过庭。” 唐 杜甫 《独立》诗:“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王生﹞见一女子生得十分美貌,独立在门内,徘徊凝望。” 《沁园春·长沙》词:“独立寒秋, 湘江 北去, 橘子洲 头。” 孤立无所依傍。《管子·明法解》:“人主孤特而独立,人臣羣党而成朋。”《晋书·忠义传·吉挹》:“ 挹 孤城独立,众无一旅,外摧凶鋭,内固津要,虏贼舟船,俘馘千计。”

二、独立词语的近义词自立 [ zì lì ]

孤立 [ gū lì ]

零丁 [ líng dīng ]

三、独立词语的造句1、因为你不去独立思考,所以你通过网络来获取你的答案。

2、张老师很善于用诱导的方式启发我们独立思考。

3、在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靠别人指点,要靠自己去独立判断。

4、有些领导人把本单位当作独立王国,对上级的消息进行封锁。

5、小明从小甭苦伶仃,因此狠早就学会独立。

6、我认为自尊心,更确切地说,是我定义为独立自尊心的自尊心,是独立思考者们得于鹤立鸡群的品质。

7、老师特别注意培养我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8、妈妈很注意培养我独立生活的能力。

9、老师特别注意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10、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有多少英雄儿女战死在沙场上。

11、一个独立的国家绝不容许内奸的存在。

12、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有多少热血男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3、钥匙儿童正面的影响包括较独立、自力更生。

14、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能任人摆布。

15、货币规则是重建美联储独立性的不二法门。

16、李登辉想把台湾独立出去,这简直是白日做梦!

17、她喜欢这个独立自主,自命不凡,说话爽直的男孩。

18、自从大学毕业,我就开始独立自主。

19、对外开放不要依靠外国人,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20、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1、我们中国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22、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3、肝胆相照的兄弟情义构成了国家独立的基础。

24、小明从小孤苦伶仃,因此狠早就学会独立。

25、做人应该要独立,不要做狐假虎威依附领导的事情。

26、独立日那天,自由广场参加庆祝的群众欢声雷动。

27、她多年来独立承担家责,以卖鱼为生,含辛茹苦的将两女抚养成人。

28、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独立自言、自立更生的原则,绝不能一味地看人眉睫,听人摆布。

29、当人们变得越来越依赖技术解决问题的时候,人类独立思考的能力将肯定会江河日下。

30、你站在这桌子上,金鸡独立,那一条腿不许放下。

独立思考的意义例10

这里姑且不论先生们所说的“别人”——和马克思主义观点相同或者和党的论调相同的人——是否就是思想僵化、就是不会独立思考,也姑且不谈先生们所说的“天下能独立思考者,舍我其谁哉”这句话是否有道理。那么他们想错了是否比不想好呢?我看这不能一般地谈论,首先要搞清分子的想错了是什么性质的想错了?“思想活跃”是什么样的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