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教育学生的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05-30 14:43:28

教育学生的方法

教育学生的方法例1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B-0039-01

全方位构建“和谐教育”已成为教育界的强音。但“另类学生”的种种不和谐现象跳动在眼前,让人深感心痛。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诸如冥顽不灵的“睡神”,醉心享乐的“玩神”,心灵空洞的“木神”,痴情迷乱的“爱神”……教师应该勇敢面对教育现实,合力解决问题,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一、小题大做,非常规教育

小杜,典型的多动症,品质不坏,成绩中等偏下,整天不务正业,教师教育他,他从不反驳,也不回应,一脸无辜,下次再犯。在他面前,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有一次他没完成作业,我让他写一份说明书,当天晚上他炮制了一份“经典”的说明书,说明书中说他罪大恶极,还讽刺挖苦老师 ……很明显该学生没有严肃对待错误,没有真心悔过,只是变相表达不满和对我的讽刺,把我要对他说的话都说了个遍,简直就是跟我叫板。一开始我真的是火冒三丈,冷静之后一想,与其揪住他的错误不放,不如借力打力以智取胜。思考再三,我决定就此说明书开个主题班会。课上我拿出了小杜的说明书,高调亮相,我读,学生们听,一时间班级成了欢乐的海洋,我一边读一边时不时地进行“自我批评”,还从“病句的类型”,“修辞方法的使用”以及“写作手法的运用”全方位地加以讲解,肯定了他的文笔,赞美他的才华。小杜万万没料到我会从语文的角度分析他的说明书,更没有想到过我敢于出丑,把他刻画的那个“变态老板”的形象展示给学生们。读罢,笑罢,我回归正题,跟学生们说希望他们评评理,我客观列举了小杜的种种劣迹,跟学生们说明本学期我要跟小杜的家长会面,提出了四次请求,他的家长电话不接,短信不复,面也不照,小杜的成绩直线下降,我特别着急。我问:“同学们,我错了吗,我让他写说明书过分吗?他的态度就真的没有问题吗?”学生们很快站到我这边,义愤填膺,“小杜,你真不像话。”“这些病句都是你故意的。”“你挺聪明的,其实不该这样混日子。”我继续问:“如果他想改,你们愿意帮助他吗?”学生们都表示没问题,当即选派小组拿出帮助方案。在学生们的哄笑和声讨声中,我第一次看到了小杜的惊慌、恐惧、不安。我心里暗喜:“这一次交手,我赢了!”这特殊的一课,小杜应该是终生难忘的。

二、激发精神动力,促进学生发展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曾说:“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首先不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针对“另类学生”的精神空虚和缺乏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学习和钻研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给予不同类别的学生专业的个性化辅导,让他们获得拯救自我的基本动力和方法,从而在师生的协同努力中丰富其精神、激发其动力。希腊科学家、哲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另类学生”找到了精神的支撑力和推动力,有了精神的归属,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改变自我、实现自我就有了可能。

三、尊重与肯定,润物无声

教育学生的方法例2

1 前言

在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一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意识淡薄,体育技能较差,以及身体素质和发展水平较低等使其明显处于弱势状态,给正常完成体育学习任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不良影响。新时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中学体育教育对弱势学生群体给于了更多的关注,中学体育教师更应该多从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分析体育弱势学生群体产生的原因,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致力于中学体育教学的建设,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为我国新课改的实施做出切实有效的贡献。

所谓体育弱势学生群体是指在体育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因为肢体、心理、生理或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原因而不能正常参加体育教学或课外活动的学生群体。目前,体育弱势学生群体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重视并加强对体育弱势学生群体的教育和培养,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是每一个体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笔者多年从事中学体育教学,在体育弱势学生群体教学实践中,具有一定的自身认识和看法。

2 中学体育弱势学生群体成因分析

研究中学体育弱势学生群体的教学,首先要明确体育弱势学生群体产生的原因。

2.1 心理原因。体育弱势学生群体产生的最重要原因来自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2.2 生理原因。有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表现的过于弱势,生理原因不可忽视。

2.3 环境原因。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家庭中父母离异,或者意外横祸等,也会对学生的心理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心胸狭窄,行为孤僻等,都不利于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团队协作和竞赛。

2.4 缺乏积极的体育参与个性。中学体育弱势群体的类型多样,而且每个个体也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这些因素都将影响着他们的行为表现。一方面,中学体育弱势群体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认识也不足。另一方面,中学体育老师一般只照顾到大部分同学,安排的课程和活动相对比较固定和死板,因而体育弱势群体往往只是被动地参加老师安排好的体育活动,这种大班教学使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个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更不利于促进他们的体育学习。如果不能从他们自身的优势出发,就无法扬长避短,更不能提高他们对体育学习的热情。

3 中学体育弱势学生体育教学对策

目前,在我国中学教育中,伤、残、病者在总学生人数中占据5.5%,体弱者占13.6%。近年来,体育弱势学生群体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中学体育弱势学生群体类型较多,要想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真正达到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就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的弱势学生群体,探讨不同的体育教学实践方法。弱势群体的几种自然表现主要有:①心理缺陷型;②身体肥胖、瘦弱型;③体弱多病型;④先天疾病型。

3.1 针对心理缺陷类型的弱势学生。有的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过分的表现出厌恶、反感、懒散的情绪,针对这类学生,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从理论上认知体育课,正确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理论知识以及实际生活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明白体育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另一方面,多为学生播放一些宣传体育的视频或教育片。同时,针对懒散、自卑、怯弱的学生,体育教师应该运用赏识的手段来有效激励学生,对这些有心理缺陷的学生,应该积极鼓励他们大胆参与,并努力创造大胆参与的机会。

3.2 针对身体肥胖、瘦弱型的弱势学生。体育教学应该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自主选择性教学,即让学生在体育项目中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其选择适合自己,对自己身心更加有益的项目,有所为,有所不为。

教育学生的方法例3

生物化学学科知识范围极其广泛,它涉及化工、卫生、食品等多个领域,是一门刚刚新起的学科。而目前医学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学普遍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在基础医学院只学基础知识,在临床医学院仅学临床知识,大多教学改革都没有将其与临床联系起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目前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改的难题。

一、生物化学在医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生命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而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是医学教育的主干课程。其理论和技术已渗透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深度研究生命的科学,内容比较深奥抽象,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医学基础课。生物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是系统性、抽象性、联系性比较强,难度比较大,发展比较快。在基础课程学习起始阶段教师应适当地结合临床内容,由临床问题引出要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知识的意义存在于对知识的应用。这样可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对一些基础理论、基础知识进行精辟和深入的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基础教育和临床教育相互渗透。在基础课程学习中,适当地结合临床内容,在后期的临床教学阶段,较多地联系基础知识,会使学生在脑子里建立起医学知识的系统知识结构。不至于到了临床课程乃至做了医生之后,才发觉生物化学知识如此重要却又无暇再深入钻研。

二、结合临床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教育学生的方法例4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我校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结合 活动,在师生中展开了"老师学","我也学"的活动。以"学习年"活动为东风,强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实有效。

2.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是课堂

2.1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内容,高度重视课堂随机教育。在小学课本中,并没有明显的德育教材,但是大量的内容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他们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教师在备课时,应主要把这些蕴含在科学知识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寓德于教,把德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汇于教学过程中。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德育教育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学会抓住这些契机,及时向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必须做有心人之外,还必须要有教育的热情、广博的知识与高超的艺术。这即是我们常说的课堂上的随机教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教育学生的方法例5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我校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结合市教育系统开展的“学习年”活动,在师生中展开了“老师学”,“我也学”的活动。以“学习年”活动为东风,强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实有效。

二、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教育学生的方法例6

 中学、中学教师也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指责为无能,不负责任等,使中学和中学教师感到困惑,更为严峻的是现在的学校基本上是由独生子女学生、独生子女教师、和独生子女家长组成,教育的难度可想而知,学校和教师在方方面面面临各种挑战,因此,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

 社会瞬息万变,中学生人生观教育也应该因时而变,要进一步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形势下中学人生观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要求中学教师在包括人生观教育等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不断创新上下功夫。形势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必须改进和完善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紧迫课题。探索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

 一、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目前、中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实际效果之所以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存在着一定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主体未能应时代要求进行教育方法的创新。因此,我们要深化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研究,积极探讨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

 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是适应教育环境变化的需要,是适应教育内容变化的需要,是适应新的教育理论的需要,是消除传统中学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局限的需要。

 二、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

 在新的形势下进行中学生人生观教育,应有方法上的创新。方法的创新并不是主观随意性的,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那么,在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中应遵循哪些原则呢?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知识性教育与价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整体性原则,即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它有特定的方法要素、结构方式和运行机制。

 第三,人文关怀和心里疏导相结合的原则;第四,与时俱进原则。

 三、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创新的设想

 第一,教育方法理念的创新。

 教育方法理念的转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单纯强调经验应用向经验运用和理论提升相结合的转变。二是从教育方法上的权力压制性向教育方法上的平等性要求与权威性引导相结合的转变。三是从注重单独的方法要素功能的优化向注重要素结构整体功能的优化转变。

第二,教育方法结构体系的创新。

 依据对人生观具有系统的结构分析,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结构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宏观结构体系。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宏观结构体系是指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化教育部门如何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方法体系,它包括确立人生观教育目标的方法、确定人生观教育内容的方法、制定人生观教育计划的方法、实施并监督计划执行的方法、人生观教育效果评估的方法等。如调查研究的方法、借鉴比较的方法等。

 第二个层次是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中观结构体系。如学校教育应注意方法的系统性;家庭教育可通过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强化受教育者的认知行为和行为践行的自觉性;社会教育应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众传媒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对新闻、影视、广告等都应严格把关,当好“守门人”,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人生观的教育。

 第三个是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微观结构体系,即人生观教育活动的方法体系。这有两个方面:

 一是具体的人生观教育活动都包含的价值认知、情感激发、意志磨练和行为养成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其他方法也应有自己的特殊性;

 二是对某一特定的教育对象而言,人生观教育是“终生教育”,而人的一生有不同的阶段,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在身心、生活环境以及人生际遇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这两种情况决定了人生观教育的活动的具体环节中以及人生观教育的不同阶段中,都应有相关的方法。

 第三,方法运用的创新。

 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体系中的每一方法要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方法运用的创新首先是要强调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与协调。

教育学生的方法例7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143-02

生命科学是大学教育的重要课程,即使非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也应懂得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在同识教育背景下[1],大学里的生命科学教学面临新的情况:(1)目前有些中学的生物学课程被压缩,课时很少甚至有部分学校取消了这门课。这样学生的基础不一样,甚至相差很大;(2)生命科学发展很快。本文以微生物学为例,探讨生物学学科教学的方法。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课,其重要地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但是由于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也是学生反映比较难学的课程。微生物学领域取得长足的发展,这就要求授课的教师不能拘泥于以往的经验,必须有所突破。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总结出微生物教学的四步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主干课程,内容上看上去比较零散,很多学生比较畏惧这门课,加之部分同学没有高中生物学的基础,因此如何通过课程的学习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学习到分析问题的方法等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一)上好第一次课

微生物学是大学生接触生命科学领域比较早的一门课程。第一次课是全书的绪论,也是学生进入课程的第一印象,对以后的学习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采取以下几个方法进行尝试:

首先,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比如,天花病毒与康熙帝继承帝位有什么关系?目前大家知道最难治疗的疾病有哪些?你如何认识艾滋病?等等。一下子就将同学的兴趣及求知欲调动起来了。整个教学过程将不断解决这些提出的问题。其次,以微生物领域的奠基人巴斯德(Pastuer)和科赫(Koch)的科研故事为主线,讲述微生物的诞生及科学家所起的重要[2,3]。比如强调巴斯德的开创性工作:否定自生学说、疫苗的研制等。在否定自生学说的过程,巴斯德如何对待传统观念,建立细菌学说。巴斯德研制狂犬病疫苗的故事脍炙人口。狂犬病一旦发作,致死率几乎100%。巴斯德将含有病原的狂犬病的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兔子体内后,再将这些减毒的液体(即后来的减毒疫苗)给狗注射,狗就能抵抗正常强度的狂犬病毒的侵染。1885年人们把一个被疯狗咬得很厉害的9岁男孩送到巴斯德那里请求抢救,巴斯德犹豫了一会后,就给这个孩子注射了毒性减到很低的上述提取液,然后再逐渐用毒性较强的提取液注射。巴斯德的想法是希望在狂犬病的潜伏期过去之前,使他产生抵抗力。结果巴斯德成功了,孩子得救了。这里同样可以提出问题供同学思考,巴斯德为什么犹豫以后,才给孩子注射?比如埃博拉病毒能不能像巴斯德一样做了这个实验后应用到患者身上?同学们会给出各种不同的答案,最后老师总结并点评。巴斯德主要担心的是他的所谓疫苗的安全性,但当时没有其他办法。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现代疫苗的研究必须经过一系列的疗效和安全实验。首先在动物体内实验,然后在临床上实验,经过一、二、三期临床阶段实验才可能广泛应用于普通患者。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如类似埃博拉病毒这种重大传染病发生时,经特批可能缩短一些时间。

讲到科赫,主要强调科赫定律的产生以及科赫实验室的团队力量。科赫定律(Koch’s postulate)在当前的流行病学的病原体确定方面有重要的应用,而团队合作精神是科研工作的基础。

另外,突出我国科学家在微生物领域的贡献。比如汤非凡发现沙眼衣原体[4],获得国际上的盛誉,让同学们为自己的国家自豪。

最后,课程要紧密联系实际。比如2009年课程教学过程中,无锡太湖蓝藻的爆发;2010年教学过程中,全球禽流感爆发等。对这些现象同学们有感性的认识,进而引出相关的知识点,容易激发起同学究其所以然的学习动力,更容易投入。

(二)保持学习的新鲜感

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保持学生学习的新鲜感。首先适当介绍当前本学科的最新进展,比如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PLOS ONE等学术杂志关于细胞结构、碳素循环、进化的进展等有关本课程介绍知识的进一步发展,让同学们觉得科学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还有很多的未知领域。这样有同学就会去查阅,增加新的知识。又如学到了病毒这一章,EV71(肠道病毒71)病毒引起手口足病(hand-foot-mouth disease),这是现实生活当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这个鲜活的例子,同学们学习到正链RNA病毒的相关知识,就觉得很容易接受了。

二、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对课程统筹安排,同学能够自觉的安排自学。比如显微镜的相关知识,消毒灭菌的相关知识,相对比较简单,就可以一带而过。而对于比较难懂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就要重点介绍,比如病毒的相关知识,补充了HIV(艾滋病病毒)、HBV(乙肝病毒)、禽流感(如H5N1)及埃博拉病毒的相关知识,同时这些又与自身的健康息息相关,学生非常感兴趣。

三、多种途径强化学习

(一)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微生物学的内容与其他学科,比如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及免疫学等联系比较多,尤其与生物化学的联系非常紧密。我们注重相关知识的回顾,让同学逐步清楚学科是联系的,各有侧重。这样也可以推动对其他生命科学课程的学习。其次注意课程内容前后的联系,比如绪论中讲到科赫定律,在讲到病毒的时候,SARS病毒的确认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样再次讲解,同学们印象就深刻了,而且教学安排上也能够前后呼应。

(二)现代课堂教学手段的应用

现代教学板书已经退居其次,主要起到提纲及提醒的作用。现在课堂教学要用好多媒体(PPT)及视频教学。

好的PPT可以节省课堂很多板书的时间,增加信息量。尤其对于实行三学期教学的学校,显得尤为重要。而好的视频不仅形象,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最成功的是选取了豪斯医生(Dr. House)的一集内容,该集是讲述豪斯医生如何分析婴儿感染哪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并对症下药。在视频开始前,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影片出现过哪些病毒及微生物的名称?抗生素为什么会滥用?病原传播的途径是什么?有的同学在临近毕业的时候说,老师,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那节课。我了解了很多微生物的知识,很形象直观,简直是豪斯医生和医院的所有人在给我们上了一节课。教师的问题让我们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三)与科研工作相联系

课程教授的过程中注意课本与实际科研的联系。比如我们目前从事的科研工作包括了特定环境中菌的分离纯化、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植物病毒的研究。当讲到这些方面,可以介绍科研的情况,取得的成果及研究的体会,让同学们认识到科研并不神秘莫测,反而因此想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的冲动[5]。我们积极协助并指导有能力的同学开展科研活动。比如每年开展的全国大学生创新活动,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及校级大学生创新活动,我们都给同学在相关领域提出指导性意见。生命科学学院及我们自己的课题组也有相应的创新项目供同学申请。

(四)及时解决学生的提问

目前可以通过很多交流途径与学生沟通,及时解决同学在学习中的问题。比如我们开通了博客,设立了专门的课程信箱,利用课程网站介绍最新的知识,等等,使大多数同学对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课前精心准备

前面是课程教学的几点探索。其实上课前还需要细心的准备。这里不仅要求教师要积累丰富教学材料,比如与内容相关的影响资料、认真的备课,对课程整体的安排做到非常清楚。另外,对于教学安排的其他方面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每个学期选课的人数的多少,上课安排在什么时间。比如有一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安排中,就曾经将不到30个人的小班,安排在近200人的大教室。这样教学,不仅教学效果差,与学生的交流也不融洽。另外要知道选课学生上了哪些生命科学的课程,正在上的相关课程,等等。这些信息的获得和处理,将为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好的效果的取得打下很好的基础,有事半功倍之效。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努力搞好微生物学课堂教学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尤其让同学能学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除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外,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也是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Prescott,Harley,Klein.Microbiology[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马中良,李平,牛莉莉,等.微生物学发展史在教学中的作用初探[J].微生物学通报,2009,(36).

教育学生的方法例8

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选择研究

展览馆展示的内容丰富多样,为了在众多优秀的文化当中找寻到适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需要我们把相关内容上升为方法论,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是讲解内容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中小学的讲解中,应该侧重于对实现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按照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需要讲解员在众多的讲解内容中,寻找出适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突出贵阳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采取的举措,促进中小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其次,讲解内容充分结合中小学生的教材实际和接受能力。对于中小学生的讲解,应该是基于中小学教材衔接的基础,与讲解内容融会贯通。中小学生的教材内容虽然相对简单,但是涉及面广。在我讲解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针对中小学生的讲解内容,主要是和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联系较为密切,因此,在讲解中着重讲解家乡的美丽风光和人文风情,关键是培育中小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结合中小学生的参观特点,主要讲解了贵州省独特的喀斯特风貌、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贵州的历史发展等,这些内容在中小学教材的很多学科都有涉及,能够培养中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再次,讲解内容突出专业展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特色。例如在讲到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时候,不仅给大家介绍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讲解城市的布局、城市道路规划、贵阳城市设计等内容,让中小学生对城市、对自己生活的家乡的发展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激发中小学生的爱国热情,为从小立志做社会的栋梁之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让中小学生充分了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以让中小学生拓展视野,了解社会。

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讲解方式研究

结合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关注点和知识接受能力等特点,为了取得较好的参观效果,讲解方式具有独特性。一是“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式的讲解方法。即通过讲解各个展区的重点知识,开阔大家的眼界,适合于人数较多的团队。在讲解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讲解展区的重点知识,能够吸引中小学生的参观注意力,讲出展区的亮点和重点。为了保持中小学生的参观兴趣,避免中小学生的参观疲劳,讲解员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参观的效率和效果。二是“抛砖引玉”启发式的讲解方式,通过讲解员的提问,主要是增强讲解员与中小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增添了参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观热情。这一种讲解的方式,多用在中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内容上。在每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掌握提问的节点和时间尤为重要。讲解员的提问次数在两到三次为宜,并且能够取得良好的互动效果,增加参观的整体效果。结合贵阳市城乡规划展览馆的实际情况,在介绍贵州黄果树瀑布的时候,做出提问,让大家主动介绍贵州省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美丽风光;在讲到贵州的红色文化板块,以遵义会议会址的相关内容为引子,让大家讲出自己所了解的贵州红色旅游的地点以及参观的感受;这种讲解方式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效果较好。有的在讲解之外,还会和讲解员进行交流和沟通。三是“触类旁通、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即通过中小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的回忆,过渡到要讲解的内容,能够激发未成年人的参观兴趣,取得较好的讲解效果。中小学生总是根据自己熟悉的环境,逐步了解到外部环境的情况,所以,有必要从中小学生熟悉的内容讲起,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这种讲解方式主要是在讲解贵州省的生态文化展区,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对其人生目标的设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育学生的方法例9

一、个性与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关系

个性源于拉丁语“persona”,现代心理学定义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个性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性格、气质,心理过程和自我意识等。人们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存在着差异,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个性又是可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条件与实践活动的改变,以及教育的作用和自己的主观要求的改变,个性倾向性是可以改造和消除的。特别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一定手段的干拢和主动能动作用下,大学生完全有条件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以不断完善个性。体育运动对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社会交往的能力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个性特征对于个体从事体育运动、获得良好的运动成绩、提高运动水平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体育活动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一定技能的前提下,所获得的从事运动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体现形式之一。因此,大学体育教学作为竞技运动的教学可以为大学生个性的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大学体育教学学生个性培养的方法

如前所述,个性主要表现在人的心理结构方面,如个性倾向性中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再如个性心理特征中的能力、性格、气质,以及心理过程和自我意识中的意志品质等。这些是大学体育教学个性培养的重要部分。

1、教师要有选择性地处理教材,以充分突出个性培养的内容。

大学体育有统一的教材,这种统一在很大程度上是为适应大学生的共性而教学的。但是我们不能被动地使用教材。要在充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掌握教材的基础上,从大学生个性培养的目标出发,借鉴教参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思想,依据学生个性特点,能动地、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点,选择具有浓厚民族、地方特色,满足学生个味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积极学习,努力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把所学内容化为自身的个性素养,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有效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2、 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就会成功,就有奇迹产生。所以教师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如按学生兴趣选择进行分组教学,按学生性格类别组合学习小组等,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由于学生兴趣不同,往往对同一教材、同一内容产生不同兴趣,教师可按学生兴趣选择分组教学,学生会全力配合,学生能尽情运动、享受运动,心境会格外开朗,易于完成教学任务,也易于学生的个性培养。按学生性格类别组合学习小组教学,同样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外倾型性格的学生,活泼开朗,反应较快,身体素质较好,运动能力较强,可以参加运动量大,竞争激烈的活动;而内倾型学生性格孤僻,反应较慢,一般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也较弱,教学中可安排一些运动量小,竞技不激烈的活动。这样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尊重了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学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安排难以合理的问题,让不同个性特征的大学生都得以充分培养和发展。

3、 大学体育以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重点,锻造其意志品质等良好的个性素质。

当代大学生不是光有书本知识就能为社会所认可的,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一个群体,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他们融入社会团体的心理潜能,是大学教育所应有的责任。而大学体育教学可以极好地为大学生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大学生的快速成长提供助力。因此,大学体育教学活动应该以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之一,锻造其意志品质等良好的个性素质。

我们知道,大学体育教学是在群体环境中进行的,师生间、学生间在活动中沟通,活动中的竞争也是自由进行的,这就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学体育教师应该努力创设自由竞争的环境,置学生于运动竞争环境之中,接受竞争的个性培养,以锻造其意志品质等个性素质。大学体育教育以其自身的独特性,通过各种方式和活动,不仅能强健学生的体魄,还能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学习、生活等压力,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因此 大学体育教师要多开展竞赛类体育教学,以激烈的竞赛性充分激发大学生的求胜心理,使大学生的意志力、自制力等品质得到锻炼,以帮助学生克服个性中存在的消极、畏难等不良心理因素,有效地增强其勇敢、顽强、果敢等意志品质等个性素质。现代健康人的标准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因此,大学体育教育可以在关注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可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体育教学要通过各种教学和竞赛活动着力培养果断、坚韧、自信等意志品质,使学生明确学习和生活目标,为自己的人生,为社会的进步,提升自己的个性素养。

【参考文献】

教育学生的方法例10

镜头一:下课了,一位小学生在楼梯拐角处,忽然发现地上有五角钱,他看了看周围没有同学,就迅速地把钱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镜头二:课间休息时,几个低年级学生一边吃零食一边玩,不一会儿干净的地面上出现了一片瓜子皮和包装袋。

镜头三:一个学生明明没写作业,却告诉教师她忘在家了,并一口咬定自己绝对写完了。

镜头四:放学后,几个高年级男生把一个低年级男生围住,强迫他下午带钱为他们买玩具,并威胁他不准告诉教师,否则要他好看。

……

除了我们亲眼看到的发生在身边的事,还有许多耳闻和已被媒体报道过的,可以看出目前小学生德育状况堪忧,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迫在眉睫。信息技术的高速化,道德价值观念的市场化,都对现阶段的教育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加上小学生的辨别能力差,可塑性强,思想幼稚等特点,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会走上不良的成长之路。现在小学生,生活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家长的意识、社会风气、价值的取向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江湖义气、大手花钱、唯我独尊等不良社会风气让学生不能明辨是非。

因此,为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抓住时机开展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经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建议。

一、从爱出发,在班级中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

爱是连接心灵的纽带,只有像父母那样去关心、爱护、体贴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才能接近和信任教师,才会和教师说自己的心里话,化解他们对教师的戒备心理和对立情绪,从而自觉积极地按照教师指引的正确方向向前迈进。如果用粗暴的方法去管理班级,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班主任心存敌意,师生关系僵化,教育产生负效应。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此外教师还要注重班级环境建设,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营造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以身作则,注重榜样作用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小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学校的教师和自己的班主任。在他们眼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话就是真理,还常常模仿教师的举动,所以很多家长见面说孩子在家说什么也不听,而教师说的话就像“圣旨”一样。

教师好的品质、道德行为,可以为学生所效仿,教师不好的品德,不道德行为,也会为学生所效仿。著名的小学特级教师王企贤曾深有感触地说过这样一件事,过去,他在上课板书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把粉笔顶端的坚硬部分折断,并随手扔在地板上。不料,有一次几个学生到黑板前演题时,也都不约而同、动作熟练地把粉笔头折下来扔在地板上,他感到很奇怪,一问学生才知道,这是学生从他那儿学来的,而且全班学生都学会了。王老师这才恍然大悟,以后他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十分注意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以好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用“身教”来影响和感染学生。

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遵纪守时,我就一直严于律己,早出晚归,从不懈怠;要求学生奉献爱心,我就带头捐款捐物;要求学生开展“弯弯腰”活动,我往往抢在学生前面捡起地上的垃圾……示范、感染、教育学生,人格的无声教育往往比言语教育更有效。

三、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中去

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的教育功能,它融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既注重对课文内容的讲授,又重视结合课文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学习《梅花魂》一课时,我紧紧扣住了外祖父三次落泪的情景,让学生透过人物身份和不寻常的举动感悟到海外游子的爱国心,在学生从外祖父爱花的身上悟出了他爱国的情节时,领会梅花身上的秉性其实就是蕴藏在中华民族身上坚强的民族气节,在课外拓展的空间里,我不希望学生的感悟随着文本教学的结束而消失,所以让他们去寻找自己最崇拜的英雄,寻找隐含在这些人物身上的民族气节,学做这样的人。

四、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中的“盲区”,形成家校合力

俗语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启蒙教师。”一个学生的成长,大多来自家庭及父母的影响。当前很多学生的家庭教育出现重智育轻德育,重成长轻成人的现象,导致学校的教育负担过重,学生出现不良行为现象。因此,学校与家庭积极配合,有助于加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