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合同管理理念模板(10篇)

时间:2023-05-30 14:43:22

合同管理理念

合同管理理念例1

一、当今法律对合同纠纷提讼的地域管辖规定

我国民商法中关于地域管辖制度的法律主要是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对因合同纠纷的管辖规定主要有第二十四条和第二十五条,其它条文对特殊合同如保险合同、票据合同、运输合同的管辖作了具体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这是对合同纠纷管辖的一般规定。合同履行地,是指合同规定的履行义务的地点,主要是指合同标的物的交付地。合同履行地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对合同履行地约定不明确的合同,应当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二条的相关规定来确定履行地,即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同时,一些实体法也对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做作了具体的规定,如合同法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供用电合同的履行地点,按照当事人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为履行地点。”合同履行地在实践中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当事人之间、法院之间常常对如何确定合同履行地产生歧见,由此引发管辖权争议,造成管辖权争议的局面,虽然最高人民法院为此出台了大量的司法解释,但当事人为争管辖的现象仍大量存在,这既浪费了当事人的财力,也相应地浪费了目前紧缺的司法资源。另外,民事诉讼法也对双方协议管辖作了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这是允许当事人自己协议选择管辖,当事人一旦协议选择管辖,只要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被选择的法院就对案件享有管辖权,这种操作的优点是尊重了双方的合意,并且不易引发管辖权争议。但目前双方在经济往来中签订合同时选择协议管辖的并不多,究其原因一是双方法律意识淡薄,并没有这种观念。另外一个就是生意开始做就协议这种事,下不了面子,也觉得不吉利。三是法律对此没有强行性地规定,使得合同当事人可为可不为。

二、合同纠纷的一般管辖原则与现代司法理念的冲突

现代司法理念是我们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进行司法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法宝,它要求我们在当今的司法制度改革中始终要做到:中立、平等、透明、公正、高效、独立、文明。前文论述合同纠纷中对合同履行地的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就此问题了多次司法解释,但还是解决不了当今争管辖权的问题,浪费了司法资源,降低了司法效率,这不符合现代司法理念中的高效的要求,也谈不上司法公正。这正如曾宪义院长所言: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是相伴相随的,两位一体的概念,司法公正本身就含有对司法效率的要求,没有司法效率,就谈不上司法公正;司法不公正,司法效率也无从说起。[2]针对效率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牛建华同志更是强调效率的重要性,他指出,一个文明的社会应当是司法公正的社会,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在一个不讲效率的社会里,生产和生活的进步是不可想象的。[3]

对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这一规定,笔者认为更难符合现代司法理念下的公正要求,为什么仅规定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而不规定由原告住所地呢?笔者并不是强调仅规定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而是应从双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且原告,大凡是觉得吃了亏, 想通过诉讼的途径得到救济,却还要跑到异地去打官司,这能说是公正和平等的吗?一方所在地的法院能真正的中立吗?其实,如果选择双方中的一方所在地的法院管辖,也难免会因地方保护主义缘故而产生不公正的裁判,相对而言,为确保公正,解决问题的出路应选一个不在双方住所地的第三方法院来管辖比较合适。

三、当今司法权的现状

我国目前的民商事管辖制度明显不符合现代司法理念的要求,是造成当今管辖权争议较多的原因之一。另外,我国当今司法权的现状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审判独立并未真正落实

民事诉讼中的管辖,是指各级法院之间和同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它是在法院内部具体落实民事审判权的一项制度。按这种制度,一个案件按说由哪 个法院管辖比较好确定,但仍为何会引发管辖权争议呢?这不得不与当今的司法权这个问题联系起来,对司法权而言,现在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司法权的地方化是我国现代司法的首要缺陷,严重妨碍了审判独立。虽然宪法、三大诉讼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是国家唯一的审判机关,但在实际运作中,司法实际上依附于行政,突出的表现就是司法机构的人财物等有形资源均由各级行政机关支配和管理。特别的是法院的人事权在地方党委统管之下,法院根本不能真正获得独立地位。同时,人大的监督特别是个案监督,在体制上与审判独立的要求难以协调,在程序上则与现代诉讼制度的原理相悖。这些因素必然会对人民法院的正常审判程序造成诸多负面影响。有人曾戏言:××人民法院,首先是××的法院,其次才是人民的法院,也就是说,法院首先是地方的法院,要听从地方的领导,其次才是人民的法院。可见,如何落实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问题仍是当今司法制度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个问题不解决,更谈不上实现现代司法理念下的司法公正。对方当事人所在地法院审判不独立,当事人对该院能否公正裁判,信心不足,此仍为引发管辖权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区划制下的二审终审制

二审终审制是我国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一种诉讼制度,其设立的目的是为确保司法公正而再设的一道防线,也是对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的一种监督措施。但二审法院是按当前的行政区划来确定的,一>!请示,导致两者之间像行政机关一样形成了真正的上下级关系,使得二审终审制变为名副其实的一审终审制。这实际上将两审变一审,打破了上下级法院的独立,变相剥夺了当事人的上诉权,申请再审权,不利于公正价值目标的实现。[4]

四、减少因合同纠纷引发管辖权争议的因素分析

为了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益,使当事人因合同纠纷引发的管辖争议纠纷得以减少,笔者认为首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真正落实审判独立,法院行使审判权再也不受地方行政机关、人大及其他因素的干预,消除地方保护主义。这个工作做好了,当事人打官司就无所谓由哪家法院管辖了。也就不会为争夺管辖权而浪费精力和财力了。但这仅是一种设想而已,要实现真正的审判独立还要有待于党中央的决策进一步落实,比如形成像军队一样管理体制的制度,还有待于各部门的支持,这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第二个因素就是关于管辖制度的法律规定应该简明了,易于操作,让当事人一看就清楚,不容易钻空子,就不会引发无谓的管辖争议。第三个因素就是完善法官中立、法院中立的监督制度,也就是法官办案、法院办案也需要监督,特别是来自上级法院的监督。

五、构建合同纠纷的管辖模式

要真正的改变目前的乱争管辖权的局面,笔者认为首先应从一审法院的选定入手改革,其次对二审法院的确定谈一些看法。

(一)确立要求当事人协议选择一审法院的制度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对因合同纠纷作出的管辖规定甚多,其中民事诉讼法除了第二十四条和第二十五条对管辖作出了规定外,还对保险合同纠纷、票据合同纠纷、运输合同纠纷的管辖作了规定。而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就更多了,有关于购销合同、加工承揽合同、财产租赁合同、补偿贸易合同、借款合同、证券回购合同、联营合同方面管辖的规定,还对名称与内容不一致的合同的管辖规定。此外,实体法方面也有对合同履行地进行了规定,如合同法对供电、水、气、热力合同的履行地点作了规定,真是纷繁复杂。

针对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和第二十五条法条的分析可知,第二十四条规定的合同履行地极易引发管辖争议,而第二十五条相对来说易于确定管辖法院,但在实践中商定此条款的甚少。如何确定恰当的合同纠纷的管辖方式呢?我们从合同本身说起,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是为了设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便于交易也为将来可能产生纠纷的解决提供了法律依据,其是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经协商达成的合意,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表现,其他人无权干预。我国《合同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八)解决争议的方法。”这里“解决争议的方法”可以是协商、仲裁和诉讼。其中仲裁条款中应写明仲裁委员会名称, 也可在事后达成仲裁协议,商定选择仲裁委员会。一旦产生纠纷当事人凭此可向仲裁部门申请仲裁解决纠纷。如果约定了管辖法院,还可依民诉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向选择管辖的法院,如果未按上述第(八)项选择仲裁委员会和诉讼的法院,那么只有按民诉法第二十四条去选择管辖法院了,但按该条规定运作又极易引发争管辖权问题,如何克服这个缺陷呢?

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与其强调在合同中明确合同履行地,不如要求双方在合同中直接协议选择受诉法院。具体设想是,可在民诉法第二十五条的基础上设定如下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应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仲裁机构或协议选择原告住所地、被告住所地、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标的物所在地及与合同有密切联系地的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同时将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合同纠纷的管辖规定均予以废除。这种立法有如下优点:

1、充分尊重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权利,发挥合同本身应具有的作用。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协商双方权利、义务的同时,也应为今后一旦产生的纠纷选择处理的方式,通过强调双方当事人应在合同中选择规定应选的管辖法院,也能使合同本身更完善。这种立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合同的作用,这既充分尊重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的权利,也符合当今国际惯例。

2、与我国的仲裁制度接轨。仲裁是当今国际社会处理民商事纠纷的重要途径,是非官方组织处理民间纠纷的常见形式,为解决纠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纠纷双方一旦先定了某一仲裁委员会,该仲裁委员会就有权处理他们(它们)的纠纷,而不能又到别的仲裁委员会要求仲裁了,一般也不能到法院去诉讼。相比之下,双方当事人对法院也应选择,这样法院与仲裁在管辖机制上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救济体制。之所以允许当事人选择法院,因为民商法尚属于私法范畴,双方当事人的纠纷既然可以选定到某一仲裁机构解决,为什么又不能选定到比仲裁机构功能齐全的法院去解决呢?

3、能使纠纷及时得到处理,符合“两便”原则。这种立法规定,不易引起管辖权争议,提高了司法效率,双方按协议选定了管辖法院后,一旦产生纠纷,便只能向选择的法院提讼,便没有管辖争议,当事人能安心地进行诉讼,法院也能专心地审案,符合高效的现代司法理念这一要求。

4、体现了平等、公正的现代司法理念。双方在平等自愿基础上选择了仲裁机构或管辖法院,双方从解决纠纷开始就享受了平等、公正的待遇,这样立法,符合现代司法理念的要求。

5、简化了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合同纠纷管辖的规定,在立法上体现了简洁、高效的现代司法体念。

如果双方基于某种原因,未在合同中写明解决争议的办法,应增设一款来处理:双方未按上款规定协定,可补充协定管辖,未能达成补充协定的,应由被告方所在地法院管辖。合同法对质量、价款、报酬等实体内容的约定不明的都可补充协定,这样设定且符合合同法的立法摸式。另外,如果不主动协定,那只好将管辖权拱手让与对方了(由被告方所在地法院管辖)。

(二)改变行政区划下的二审制度

按上面的改革设想,就管辖权争议打到二审的案件就不会很多了,但不可能没有。鉴于上面所述的二审法院与一审法院是按我国行政区划设定的局面,防止二审终审制度变为一审终审制,笔者建议改变现行的行政区划下的二审制度,改由高级人民法院指定相对稳定的二审法院(比如一年变一次),象指定管辖一样,这样一来就确保二级法院皆能确保司法公正,同时对一些不应发生的管辖争议也起到抑制作用。

关于合同纠纷的管辖制度是当事人打官司和人民法院启动审判程序首先就要是面临的诉讼制度,制定该管辖制度时首先应考虑的是不应让当事人及法院陷入管辖大战,不使当事人一开始就对我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产生合理的怀疑。如我们设定的管辖权制度能让其感受到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则证明我们的司法体制改革是成功的,但愿笔者的上述改革建议能为现代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有所裨益。

注释:

[1]本文所称合同,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所称合同。

合同管理理念例2

一、高校“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价值,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高校“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以人为本”理念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谋求人类的全面发展,从人民的基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于人们发展的需要。当“以人为本”理念出现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就可以将其内涵理解为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怎样充分发挥管理体系中各个角色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来完善管理工作,建立更好的管理体系,从而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培养人才,确立人的核心地位,进而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更好的为社会输送人才。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对于“以人为本”理念的认知不够深刻目前,“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管理的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着认识不够深刻的问题,认知存在着极大的片面性,首先,在高校管理中对于人的界定不够清晰,这就直接造成了理念执行力的不足,再者,在高校管理中对于“以人为本”理念的的发展内涵认识不够深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对于其发展内涵的认识以及在执行过程中对于资源的合理调配就显得极其重要。2.教学管理模式存在严重问题“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管理的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学管理模式影响理念执行的问题。我国的高校管理模式,在管理理念中占据主要的位置的是搞笑的行政机关,行政权力一直左右着高校管理进程,在这样的教学管理体系下,教师与学生都属于被管理的一部分,这样一来,他们在教学管理中所发挥的功能就大打折扣,使得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中产生局限,人的主体概念不够全面。因为这样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师在科研项目的研究上其进程必然受到约束,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最终导致“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的教学管理进程中无法全部展开。3.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受重视“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管理的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高校教师和高校在校学生在“以人为本”理念体系的构建中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不能及时的与高校管理的决策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这直接导致了“以人为本”理念体系构建不知该从何处入手,工作进行的混乱且盲目,不利于“以人为本”理念与高校管理工作的融合以及进程的开展。

三、建构高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体系的方法

我国在《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效管理要实行民主化政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恰好是符合民主化管理的最佳办法,但是如何构建高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体系,笔者在这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高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体系首先要做到在管理工作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管理的角度来说,高校的知识主体是学校的教师,构建的主体是我们的学生,学生就是一个学校发展的根本之所在,也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所以在构建高校“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时,学校应该充分地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构建“以人为本”教学管理体系的实际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更加贴合实际、更加全面的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体系。2.教师实施者融入角色建构高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体系就应该要求以高校教师为代表的实施者融入自身角色。高校教师的职业担当具有其特殊性,他们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肩负着教育研究的重任,高校管理,本身就是立足于为科研以及教学服务的本质,所以在构建高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体系就应该让教师融入角色,他们知道高校的教学管理从哪里入手才最合适,也只有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他们才知道现今的教学管理体系存在着怎样的不足,教师融入角色,将问题更好的提出并进行总结,这样才能更好的建设高校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系。3.教职工具备主人翁意识建构高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体系要求教职工具备主人翁意识。在高效管理的实际工作中,高校的直接领导具有最大的权利,集决策、管理以及评价职权于一身,但是具体工作的实行每一个领导都不能亲力亲为,必须有教职工执行决策,决策才能有效的进行推广,虽然教职工所从事的管理和服务性工作均受领导的直接管辖,但是能否坚决执行领导的决策,还需要教职工具备主人翁意识。在构建高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体系的实际过程中,教职工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只有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到民主建设中去,“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推行,决策才能够上令下达,而不是无疾而终。4.以文化定位“以人为本”管理价值建构高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体系需要以文化定位“以人为本”管理价值。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文化的定位是管理理念精神层面的升级,同时也是校园格局在发展性思维上的支点,高校的这种文化定位与企业文化的定位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文化定位之于高校而言,就是一所学校精神的支撑,以及学习风气的确立和未来发展的特色,说的通俗一些,这种文化上的定位就是一个学校的校训。例如国内知名的清华大学,其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大学则将“允公允能”作为学校的精神之所在。在这些精神追求的背后体现出的是一个学校对于自身理念的认可,所以在构建高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体系的实际过程中,我们必须依托我们的文化定位,让“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我们的文化定位中得到体现,同时这也是高校文化管理特色的集中体现。5.做好决策监督工作建构高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体系需要做好决策的监督工作。在建设“以人为本”高效管理理念体系的过程中,决策者、教师以及学生都具有参与的权利,虽然最后的决策权掌握在领导的手中,但是这样有效的监管依然可以扩大民主决策的发展空间,让决策更加的公平、公正、公开,保证决策的规范化以及合法化,不然建设“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理念体系不过是空谈而已,这是不符合“以人为本”理念的发展规律的。6.决策过程具备“以人为本”理念建构高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体系需要决策的过程具备“以人为本”的理念。美国著名的学者赫博特希蒙曾经说过,在决策的过程中,个体的智慧往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样的局限性必须要依靠集体的智慧来进行决策才能够克服。所以构建高效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系,必须要在决策的过程中具有“以人为本”的民主理念,保证全员参与的权利,不能让决策权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只有决策过程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体系才能够最终形成,并更好的执行开来,发展下去。

四、“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价值体现

1.“以人为本”对于高校管理的发展价值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价值体现首先表现在发展价值体现。在从前的高校管理制度中,由于行政权利对于教学管理的影响过大,所以对于教学目标的提升造成了极大程度上的困难。在“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到高校教学管理中以后,高校的管理模式变得更加公开、民主。相比于旧的高校管理体系,在学生的招录、教师的招聘以及科研评比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改变,使得教师团队在学术上更有进益,教学的效果也更加的出众,为社会输送了更多的应用人才。2.“以人为本”对于高校管理的角色价值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价值体现其次表现在角色价值体系。当高校管理工作与“以人为本”理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基于这种新的管理理念的驱策,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得以提升,这对于塑造高效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这一举措,大大提升了学校的育人功能以及科研创造功能,在“以人为本”理念的管理体系下,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地位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认可,通过角色的转变和地位的提升,让学校的功能变得更加纯粹同时也更具效力,促进我国高校管理体系的全面发展。3.“以人为本”对于高校管理的内显价值体现从内显价值上来说,“以人为本”的理念与高效管理工作的紧密结合使得高校的管理工作更加具有规范性,管理工作不再是行政机关的个体意念的实行,管理工作的每一个决策都在真正意义上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在这样的基础上,“以人为本”理念管理体系不断的向前发展,让高校的所有人都各司其职,真正的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去,让学校形成一种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进而激发工作的热情,提升工作的效率,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好的融合在高校管理工作之中,更好的建设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校园。4.“以人为本”对于高校管理的外显价值体现从外显价值来说,“以人为本”的理念与高效管理工作的紧密结合符合高校社会发展定位,能够促进高校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这里所说的文化特色,就是高校发展成果的结晶,“以人为本”理念与高效管理工作的紧密结合使得社会能够更好的阅读高校文化,从而形成属于自身的文化品牌,所有对于学校的认知均来源于此,但是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阶段,这些文化品牌经呈现出不同的态势,总而言之,文化品牌的发展就是一个学校管理工作的最直接体现,只有好的校园管理,才能营造更好的校园品牌,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

结论

总而言之,“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具备重要的价值,同时也发挥着诸多的现实意义,“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到高效管理工作中,从真正意义上激发了人的创造性,解放了行政主义的束缚,在构建了更加完善的高效管理体系的同时也为社会输送了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永芳,张社争.“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价值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

合同管理理念例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医院人事管理中实行前与实行之后人事管理满意水平的变化,其中以2017年5—10月期间为实行之前的水平(医护人员390名),以2018年5—10月期间为实行后的水平(医护人员390名)。对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前后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根据医院的资料,分析在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之前医院的实际情况,并根据该情况加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出新的管理方法。①转变医院传统的管理方法。医院必须改变传统观念,重视人才以及人才的管理,这对于医院的长远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需要结合医院的自身情况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改进医院的管理模式,规划针对该院的专一管理方法。同时也需要重视医院员工的个人利益。②增强医务人员的医学专业水平,加强医务人员对新兴技术的培养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最为重要的是对人才的有效利用以及定期培训,在为医务人员的职场晋升安排培训时要选用具有针对性的且专业性强的部分作为培训内容,且需要注意时间的合理性,确保培训工作的长期性、有效性和专业性。③完善医院的岗位招聘制度。医院各职位的招聘首先必须公平、公正、公开,然后综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确定招聘岗位,之后经过笔试、面试、体检、实习等过程,在保证所录取员工人品的基础上择优录取。④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建立合理激励制度,增强医务人员工作的动力,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考核时也需要注意到医务人员不同岗位的特殊性,包括具体岗位工作职责、工作量、压力、难易程度等,不同的岗位可以考虑制定不同的考核方式,以确保整个绩效考核的公平与公正。根据绩效考核的最终结果来调整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工作水平的变化情况,工作水平具体可以体现为人事科工作效率、绩效考核制度、岗位招聘制度以及人才培养方法这4个指标。该院自行设计评分量表,为人事科工作效率、绩效考核制度、岗位招聘制度以及人才培养方法这4个维度进行评分,每个维度分数为25分,总分为100分,分数反映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应用效果,分数越高,说明医院工作水平越高,应用效果越好。同时自制问卷调查员工对该理念应用前后的满意度水平变化。

1.4统计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具体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应用前后工作水平的变化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应用前,工作水平总评分为(90.23±7.23)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应用之后,工作水平总评分为(95.70±5.25)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39,P=0.0003<0.05)。

2.2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应用前后员工满意度水平比较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应用前,医院全体员工平均满意度水平为75.38%,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应用后,医院全体员工平均满意度水平为92.1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4,P=0.007<0.05)。

合同管理理念例4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21世纪,以数字化信息革命为代表的高新科技在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的同时,也将人类带入了知识社会。知识社会使管理的环境和管理的对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管理者如何根据社会转型后的新需要来调整和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已成为当务之急。理念的改变是根本性的改变,理念一变,一切皆变。

所谓知识社会,也称“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或“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和资本占有更重要位置独立的资源,通过科学的管理,也就是将知识运用于知识,获得另一种更宝贵更有价值的资源,知识的知识。当知识变成社会的关键资源时。这个时期的社会也就成为“知识社会”。因为知识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结构,知识提供了社会发展的新的内驱力。

知识经济的概念,是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首次提出来的。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以《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为题的报告中明确断定:

“知识是支撑经合组织国家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依此为据,人类社会开始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从本质上讲,知识经济就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以智力为支柱,以高新科技为依托,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当知识替换了土地、劳动和资本而成为经济的主要资源之后,人类社会也就随之由工业社会转为知识社会。

社会的转型对于人类的管理实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现代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教授提出了“管理革命”的口号。实施管理革命的目的,就是要使人类的管理模式与知识社会相匹配,使人们的管理行为适应知识社会发展的要求。所谓管理,指的是人类为了实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一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规则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谓“管理革命”,就是将知识运用于知识。对人类而言,在实施“管理革命”之前,知识就是力量;在实施“管理革命”之后,只有变为知识的知识才是力量。

“管理革命”的关键,首先是管理理念的革命。所谓管理理念,是人们对于管理活动的一种理性认识,或者说是对于管理活动的一种观念的把握。管理理念对于人类的管理实践具有指导和规范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讲,有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就有什么样的管理实践,管理理念的好坏制约着管理实践的成败。

对传统管理理念的扬弃,必然会派生出当代的管理理念。这种当代的管理理念应该是既吸收了人类管理史中“古代”与“现代”积淀之养分,又饱蕴着人类管理文化中“东方”与“西方”思想的精华。这种当代的管理理念同时还应该是既富有十足的科学精神,又体现着深厚的人文关怀。笔者认为,这种当代的与知识社会相匹配的管理理念应该有如下几种:

第一,全球一体化的管理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在加速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世界现代进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一种全新的人类生存和实践模式正在形成,并将对每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个人带来极为现实和深远的影响。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如何实现人类生存和发展模式的变革与转换,对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而言,是一次极为严峻的挑战。全球问题的出现,迫切要求管理者重新审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全球问题既是个自然问题,又是一个社会管理问题,为了使人类更好地生存下去,管理者必须做出明智的抉择,使人类自身的行为合理化。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管理者必须共同加强社会管理,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自然界绝不允许无限制的任人攫取。地球只有一个,如果消极地作用于环境,滥用人类的威力,必将遭至惩罚。其次,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管理者,必须共同变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创造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国际环境,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提倡和平,消除战争。无论是生态资源还是核武器问题,都必须通过各国内部社会环境的改造和外部国际之间的合作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第三,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管理者,必须共同培养人们的危机意识,树立全球观念,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用科学的宇宙观和历史观指导人们合理地对待自然,和谐地对待社会。总之,人类必须把实现全球化的生存与发展模式作为共同的追求目标。

第二,联系与发展的管理理念。联系与发展是客观事物自身固有的状态,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它理所当然也应该成为知识社会管理者必备的管理理念,因为当代的社会实践本身就存在着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突出特点。从横向看,人类的交往早已打破了专业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和国家之间的界限,实践活动的联系法则日益明显。一些重大的科研项目,往往需要调动几百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上千家工厂、数万名科研人员、相互交流,通过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攻关。总之,社会的各个领域、各条战线无一不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他们之间相互影响而彼此渗透,相互依赖而彼此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从纵向看,人类的社会实践无一不处在永恒的发展中,在政治领域,世界政治格局在走向多极化的同时,各个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在日益加大;在经济领域,世界经济在走向市场化、全球化的同时,各个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日趋成熟;在文化领域,世界文化在走向多元化的同时,各个国家的文化改革日趋现实。而与这三大社会领域相伴而生的管理领域,无论是相应的政治管理、经济管理,还是文化管理,必然也要随之发展和变化。总而言之,面对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社会,面对当今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特征的实践,管理者为了确保管理的方向对头、路线正确、措施得当,进而实现“管理革命”的目的,笔者认为,联系与发展的管理理念无疑是要必须确定的。

第三,创新的管理理念。知识社会的根本特点就是知识创新。而所谓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知识的过程,其目的是追求知识增长和创新性的应用。知识创新就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因素。

1998年2月14日,江泽民主席在北京参观“数字化产业最新成果小型展览”时就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学技术的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就受制于人,更不能缩短差距”。他还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由此可见,创新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是何等的重要。进入知识社会,世界范围的竞争既激烈又残酷,优胜劣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能否在竞争中取胜取决于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取决于人才的创造力。

因此,为了强化人们的创新意识,开发人们的创新潜能,培养世界水准的创新人才,我们必须要提高国人的创新力度,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创新体系和措施。从管理的角度而言,管理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谈不上管理,管理者要想在知识社会的海洋中弄潮,首先自身必须具有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管理才能。过去人们喜欢谈管理也是生产力,现在看来,这样讲是不够的,具有创新的管理,或者管理上的创新才称的上是生产力。

在知识社会管理的目标之一应该是提倡创新和重奖创新。创新一般包括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是动力,管理创新是保证,制度创新是前提,理论创新是指导。科学的创新理体系应该也必须是这四者的有机统一。知识社会要求人们告别守旧求稳的管理理念,培育和树立创新的管理理念。对此,管理者应着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制度。世界上最有效的管理是制度管理,最可靠的保证是制度保证。所以,必须把提倡创新和奖励创新作为一种制度落实下来,用制度的力量使创新的行为得到提倡和保护,使创新的成果得到表彰和奖励。第二,营造氛围。在“无功就是过”的氛围中培养出来的肯定是创新的人才,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氛围中肯定寄生着一些不思进取的庸人。第三,改变方式。传统的管理者高高在上,对被管理者发号施令的方式必须摒弃,要鼓励被管理者参与管理,要提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协商式管理,尊重被管理者是做好创新管理的前提。

第四,诚信的管理理念。所谓诚信,简言之就是行为主体履行契约行为的统称。凡是有活动能力健康的人,一切社会行为都处在某些约定之中,对这种约定的兑现就是诚信。诚信失范在整个国际社会都不同程度有所存在,然而,近年来,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已经渗透到社会各领域中的方方面面,诚信的“缺位”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当今仍然在极恶劣地败坏着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如何在人们的社会交往实践中确立诚实守信的理念,倡导诚实守信行为,弘扬诚实守信的美德,已作为一个十分严峻而紧迫的课题摆在了全体社会成员面前,尤其是摆在了管理者的面前。

诚实守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东方文明的骄傲。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做人准则,千百年来之所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重和仿效,原因就在于诚信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发展基石,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不能缺少诚信的道德要求,因为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准则。

在某种意义上,人们的社会生活过程也就是诚信的再生产过程,人们在生产中不仅生产了物质产品,而且也生产着诚信的关系。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代,人类都世代相继地追求着诚信,诚信早已是人类社会尊崇的一种精神、一种品格,它是主体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不知从何时起,人类这种最为宝贵的品质却被一些人遗忘了,丢失了。

合同管理理念例5

一、经营性企业文化理念

经营性企业文化理念,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员工所应具有的价值理念。包括:

1.内在性诚信理念。指企业内在地自觉遵守诚信的原则,完全以诚信的理念来指导经营活动。全方位的诚信理念包括:以契约为基础的诚信、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诚信、完全考虑当事者利益的诚信。诚信是企业经营的基本准则,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企业要有效地贯彻诚信理念,就必须做到:真诚,真实,遵守诺言,守信、守法,保持公正、公平。

2.主动性市场理念。指企业主动地去爱护和开拓市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市场。注重市场经济的内在原则包括:资源培植的市场中心化原则、互利性的等价交换原则、资源主体的自主性原则、反垄断的自由竞争原则、崇尚优势的优胜劣汰原则、机会均等的公平公正原则、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原则、维系有序性的法治原则、以利益为形式的市场经济道德原则。主动性市场理念要求注重爱护市场.注重市场的潜在需求,注重创造市场。

3.能动性创新理念。指企业具有强烈的创新冲动,主动创新,通过各种创新方式而推动经营活动。企业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经营创新、结构创新、市场创新等方面,其基础是思想观念创新。必须主动地、能动地进行创新,尊重和激励创新,注重创新的投入,依靠不断创新而走在前列。

4.自觉性法律理念。指企业自觉遵守法律,并且自觉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企业经营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因此要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法律,充分、有效地利用法律,清楚法律成本,以最低成本利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利益,同时不要因为违法而损害自己以及社会的利益。

5.全方位性经营理念。指企业既重视生产经营,又重视资本经营,全方位地推进自己的经营活动。生产经营是资本经营的基础,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要注重资本经营,充分利用资本经营的各种方式和各种手段,建立良好的资本经营策略,创造资本经营顺利进行的有利条件。

6.理性化双赢理念。指企业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赢利,也要考虑客户的利益。树立双赢理念,是为了保证企业的长远利益,推动企业自身提升,也有利于客户得到发展。双赢理念是推动企业利益与消费者主体地位有效结合的重要保证。

7.有效性竞争理念。指企业依靠自我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要在考虑外部状况及社会和竞争对手状况的条件下而获得自己的利益。有效性竞争是比较优势的竞争,是反垄断的竞争,也是理性竞争和规范性竞争。

8.可持续发展理念。指企业必须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问题,要能够保证企业长期存在和可持续发展。因而,要把企业的生存目标、赢利目标和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抓住机会,根据能力扩张,进行正确的产业战略选择,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9.快速应变理念。指企业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迅速调整自己的经营活动,随着技术发展、市场变化、观念变化、竞争对手的变化、产业的变化、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快速应变。

10.多层次性品牌理念。指企业注重各种层次的品牌来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品牌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企业信用的代表,也是企业经营活动依靠的经营手段。必须注重创造品牌,充分利用品牌、维护品牌和提升品牌。

11.预警性反危机理念。指企业主动地预见未来可能遇到的危机,主动地反危机,而不是被动地反危机或接受危机。要关注危机的各种形式,从组织建设、体制防范上做好反危机准备,储备必要的资金,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使企业快速发展与稳健经营有效地结合。

12.比较优势理念。指企业通过强调自己的比较优势而获得突出竞争力。所谓比较优势,就是在专业化协作和分工中,企业做自己做得最好的事情。比较优势是企业具有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进行资本经营的前提。要注重全方位地创造比较优势,增强企业优势和企业个性特色的有效结合。

13.开放性拓展理念。指企业既要开拓国内市场,也要开拓国际市场。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须与国际接轨,继续对外开放并拓展市场。要注重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分工。注重产品与资本的开放,进行全方位的开放.遵守国际惯例和规则,在企业体制构造、运行规则、员工素质等方面,全面地适应国际化、全球化的要求。

二、管理性企业文化理念

管理性企业文化理念,指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员工所应具有的价值理念。主要包括:

1.责权利对称性管理理念。指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尤其是在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时,要坚持追求责任、权力、利益三者的有效结合,使三者之间具有对称性。责权利对称是员工最基本的权利,责权利对称性管理体现了机会公平,必须以责任为中心来设计权力和利益-采用奖惩等手段来实行责权利对称性管理。

2.高效率性管理理念。只有将管理收益和管理成本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种高效率性管理。管理也是一种生产要素·管理中也存在成本和收益的对比关系。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最佳的管理方式.不同的管理方式的管理成本不同,管理理念必须与企业体制统一起来。

3.共享共担性管理理念。指企业与员工在利益上共享,风险上共担。企业要通过各种机制将企业的风险和收益量化到员工身上。企业的风险和收益与员工自然人的风险和收益密切相关。企业的风险和收益量化到员工,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动力。

4.互动性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既要强调管理者素质的提高,又要考虑被管理者的能力增长,两方面互动,共同发展。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统一,管理者素质的提高和被管理者能力的增长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一个好的组织结构对企业固然重要,但是把适当的人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上更重要。

5.员工主体自觉性管理理念。员工主体自觉性包括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体现了员工对企业的自愿性付出程度,员工的努力程度对企业经营状况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要把员工外在约束与主体自觉性有机结合起来。员工主体自觉性来源于对企业的认同和对自身待遇的认同。提高员工主体自觉性,可以通过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民主管理、利益整合等方式。

6.人本主义管理理念。将员工视为企业的主人,尊重其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个性,以人为本,争取实现员工个体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的一致。因此,必须尊重人格,加强沟通。管理制度与人本主义的结合点是契约规则,实行柔性管理.改善工作环境,注重员工职业技能的提高,关心员工生活,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7.理性化管理理念。指管理现代化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管理理念。要坚持管理现代化的方向,包括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组织现代化、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人才现代化等;必须考虑企业的适应性,注意社会环境、思想观念、企业发展水平、经验积累、财力支持等方面的问题。理性化管理的基本原则有:稳妥性原则、分步骤原则、与企业体制相适应原则、消化吸收与创新提高相结合原则。

8.有序化管理理念。企业的管理目标与管理手段要有效结合,有序运行。有序化管理涉及技术、质量、成本、服务方式、地域拓展、经营方式等方面。企业的管理目标与管理手段的互动提高,也是经营性企业文化与管理性企业文化的契合点。

三、体制性企业文化理念

体制性企业文化,是指为了维系企业体制的存在,人们所应拥有的价值理念。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行,需要有价值理念的支持,员工对企业制度有充分的认同。主要包括以下理念:

1.契约理念。在企业制度的设计中要以契约原则为指导,企业制度体现了契约精神。它得到当事者的共同认可或共同承诺;企业员工应该以契约精神来对待企业制度,认真执行自己的承诺和认同.主动而自觉地适应企业制度。契约理念是企业制度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和存在基础,是处理企业各种关系的准则,体现在企业制度的各个方面,包括企业与个人之间、各种产权要素之间、各个组织机构之间、各个岗位之间、企业与外部关系之间。在契约制度的制定及其实现过程中都必须具有契约理念。

2.共赢平台理念。在企业制度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实际上是各种生产要素的自我利益的平台,把企业设计为一种共赢平台;任何生产要素都要保护和维护企业这个平台,只有在这个平台上,当事者才能共同实现一种共赢。共赢平台理念是构造企业制度的基础。共赢才能使平台得以存在,平台的存在基础是实现共赢,只有在共赢中才能增强自身。在现实中,要坚持两条原则:第一是任何利益主体的个体利益都能得以提升;第二,企业作为平台应该越做越大。

3.内在融合理念。在企业制度的设计中,要贯彻内在融合的原则,界定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在执行企业制度时,要以内在融合的原则来对待企业及所有当事者。内在融合理念应以尊重个性平等为前提,承认个性文化之间的差异,其关键在于比较优势的有效组合,体现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爱.垒方位地实现内在融合,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的制度化、目标化、契约化、人本化、组合化及其文化融合。

4.忠诚理念。指企业制度建立在相互忠诚的基础上,任何当事者都应该以忠诚原则对待企业制度,对待所有当事人,把整个行为建立在忠诚的基础上。忠诚是企业制度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其关键在于处理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承认个体主体性,以真诚和善良为中心,员工和企业都必须忠诚,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强化自我约束。

5.团队精神理念。在企业制度的设计及贯彻中,要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体现团队精神的理念,要求所有员工把团队精神作为行为准则。团队精神最充分地反映了现代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以充分发挥人们的比较优势为核心,是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企业综合效益的基本保证。团队精神理念并不是忽视人们的自我创新能力,而是强调人们的自我创新能力必须与协作原则有效结合。

6.敬业进取理念。在企业制度的安排上,要能够促进当事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促使当事者有敬业进取精神。全体员工敬业进取是企业具有生机活力的内在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要求德行与能力内在统一。企业制度安排以敬业进取为中心,员工只有通过敬业进取使企业得到发展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

7.等级差别理念。企业的制度设计要认可员工的等级差别;员工也要承认企业中存在等级差别,要以平衡的心态对待这种差别。等级差别理念是人本主义与效率原则的有机统一,能力差别导致丁分工的差别,分工差别导致收人方式和收入水平的差别。等级差别理念是公平原则的重要体现,打破大锅饭的体制,激励先进,同时也要保护弱势阶层。

合同管理理念例6

一、经营性企业文化理念

经营性企业文化理念,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员工所应具有的价值理念。包括:

1.内在性诚信理念。指企业内在地自觉遵守诚信的原则,完全以诚信的理念来指导经营活动。全方位的诚信理念包括:以契约为基础的诚信、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诚信、完全考虑当事者利益的诚信。诚信是企业经营的基本准则,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企业要有效地贯彻诚信理念,就必须做到:真诚,真实,遵守诺言,守信、守法,保持公正、公平。

2.主动性市场理念。指企业主动地去爱护和开拓市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市场。注重市场经济的内在原则包括:资源培植的市场中心化原则、互利性的等价交换原则、资源主体的自主性原则、反垄断的自由竞争原则、崇尚优势的优胜劣汰原则、机会均等的公平公正原则、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原则、维系有序性的法治原则、以利益为形式的市场经济道德原则。主动性市场理念要求注重爱护市场.注重市场的潜在需求,注重创造市场。

3.能动性创新理念。指企业具有强烈的创新冲动,主动创新,通过各种创新方式而推动经营活动。企业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经营创新、结构创新、市场创新等方面,其基础是思想观念创新。必须主动地、能动地进行创新,尊重和激励创新,注重创新的投入,依靠不断创新而走在前列。

4.自觉性法律理念。指企业自觉遵守法律,并且自觉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企业经营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因此要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法律,充分、有效地利用法律,清楚法律成本,以最低成本利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利益,同时不要因为违法而损害自己以及社会的利益。

5.全方位性经营理念。指企业既重视生产经营,又重视资本经营,全方位地推进自己的经营活动。生产经营是资本经营的基础,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要注重资本经营,充分利用资本经营的各种方式和各种手段,建立良好的资本经营策略,创造资本经营顺利进行的有利条件。

6.理性化双赢理念。指企业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赢利,也要考虑客户的利益。树立双赢理念,是为了保证企业的长远利益,推动企业自身提升,也有利于客户得到发展。双赢理念是推动企业利益与消费者主体地位有效结合的重要保证。

7.有效性竞争理念。指企业依靠自我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要在考虑外部状况及社会和竞争对手状况的条件下而获得自己的利益。有效性竞争是比较优势的竞争,是反垄断的竞争,也是理性竞争和规范性竞争。

8.可持续发展理念。指企业必须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问题,要能够保证企业长期存在和可持续发展。因而,要把企业的生存目标、赢利目标和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抓住机会,根据能力扩张,进行正确的产业战略选择,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9.快速应变理念。指企业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迅速调整自己的经营活动,随着技术发展、市场变化、观念变化、竞争对手的变化、产业的变化、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快速应变。

10.多层次性品牌理念。指企业注重各种层次的品牌来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品牌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企业信用的代表,也是企业经营活动依靠的经营手段。必须注重创造品牌,充分利用品牌、维护品牌和提升品牌。

11.预警性反危机理念。指企业主动地预见未来可能遇到的危机,主动地反危机,而不是被动地反危机或接受危机。要关注危机的各种形式,从组织建设、体制防范上做好反危机准备,储备必要的资金,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使企业快速发展与稳健经营有效地结合。

12.比较优势理念。指企业通过强调自己的比较优势而获得突出竞争力。所谓比较优势,就是在专业化协作和分工中,企业做自己做得最好的事情。比较优势是企业具有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进行资本经营的前提。要注重全方位地创造比较优势,增强企业优势和企业个性特色的有效结合。

13.开放性拓展理念。指企业既要开拓国内市场,也要开拓国际市场。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须与国际接轨,继续对外开放并拓展市场。要注重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分工。注重产品与资本的开放,进行全方位的开放.遵守国际惯例和规则,在企业体制构造、运行规则、员工素质等方面,全面地适应国际化、全球化的要求。

二、管理性企业文化理念

管理性企业文化理念,指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员工所应具有的价值理念。主要包括:

1.责权利对称性管理理念。指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尤其是在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时,要坚持追求责任、权力、利益三者的有效结合,使三者之间具有对称性。责权利对称是员工最基本的权利,责权利对称性管理体现了机会公平,必须以责任为中心来设计权力和利益-采用奖惩等手段来实行责权利对称性管理。

2.高效率性管理理念。只有将管理收益和管理成本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种高效率性管理。管理也是一种生产要素·管理中也存在成本和收益的对比关系。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最佳的管理方式.不同的管理方式的管理成本不同,管理理念必须与企业体制统一起来。

3.共享共担性管理理念。指企业与员工在利益上共享,风险上共担。企业要通过各种机制将企业的风险和收益量化到员工身上。企业的风险和收益与员工自然人的风险和收益密切相关。企业的风险和收益量化到员工,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动力。

4.互动性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既要强调管理者素质的提高,又要考虑被管理者的能力增长,两方面互动,共同发展。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统一,管理者素质的提高和被管理者能力的增长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一个好的组织结构对企业固然重要,但是把适当的人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上更重要。

5.员工主体自觉性管理理念。员工主体自觉性包括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体现了员工对企业的自愿性付出程度,员工的努力程度对企业经营状况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要把员工外在约束与主体自觉性有机结合起来。员工主体自觉性来源于对企业的认同和对自身待遇的认同。提高员工主体自觉性,可以通过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民主管理、利益整合等方式。

6.人本主义管理理念。将员工视为企业的主人,尊重其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个性,以人为本,争取实现员工个体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的一致。因此,必须尊重人格,加强沟通。管理制度与人本主义的结合点是契约规则,实行柔性管理.改善工作环境,注重员工职业技能的提高,关心员工生活,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7.理性化管理理念。指管理现代化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管理理念。要坚持管理现代化的方向,包括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组织现代化、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人才现代化等;必须考虑企业的适应性,注意社会环境、思想观念、企业发展水平、经验积累、财力支持等方面的问题。理性化管理的基本原则有:稳妥性原则、分步骤原则、与企业体制相适应原则、消化吸收与创新提高相结合原则。

8.有序化管理理念。企业的管理目标与管理手段要有效结合,有序运行。有序化管理涉及技术、质量、成本、服务方式、地域拓展、经营方式等方面。企业的管理目标与管理手段的互动提高,也是经营性企业文化与管理性企业文化的契合点。

三、体制性企业文化理念

体制性企业文化,是指为了维系企业体制的存在,人们所应拥有的价值理念。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行,需要有价值理念的支持,员工对企业制度有充分的认同。主要包括以下理念:

1.契约理念。在企业制度的设计中要以契约原则为指导,企业制度体现了契约精神。它得到当事者的共同认可或共同承诺;企业员工应该以契约精神来对待企业制度,认真执行自己的承诺和认同.主动而自觉地适应企业制度。契约理念是企业制度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和存在基础,是处理企业各种关系的准则,体现在企业制度的各个方面,包括企业与个人之间、各种产权要素之间、各个组织机构之间、各个岗位之间、企业与外部关系之间。在契约制度的制定及其实现过程中都必须具有契约理念。

2.共赢平台理念。在企业制度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实际上是各种生产要素的自我利益的平台,把企业设计为一种共赢平台;任何生产要素都要保护和维护企业这个平台,只有在这个平台上,当事者才能共同实现一种共赢。共赢平台理念是构造企业制度的基础。共赢才能使平台得以存在,平台的存在基础是实现共赢,只有在共赢中才能增强自身。在现实中,要坚持两条原则:第一是任何利益主体的个体利益都能得以提升;第二,企业作为平台应该越做越大。

3.内在融合理念。在企业制度的设计中,要贯彻内在融合的原则,界定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在执行企业制度时,要以内在融合的原则来对待企业及所有当事者。内在融合理念应以尊重个性平等为前提,承认个性文化之间的差异,其关键在于比较优势的有效组合,体现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爱.垒方位地实现内在融合,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的制度化、目标化、契约化、人本化、组合化及其文化融合。

4.忠诚理念。指企业制度建立在相互忠诚的基础上,任何当事者都应该以忠诚原则对待企业制度,对待所有当事人,把整个行为建立在忠诚的基础上。忠诚是企业制度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其关键在于处理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承认个体主体性,以真诚和善良为中心,员工和企业都必须忠诚,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强化自我约束。

5.团队精神理念。在企业制度的设计及贯彻中,要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体现团队精神的理念,要求所有员工把团队精神作为行为准则。团队精神最充分地反映了现代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以充分发挥人们的比较优势为核心,是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企业综合效益的基本保证。团队精神理念并不是忽视人们的自我创新能力,而是强调人们的自我创新能力必须与协作原则有效结合。

6.敬业进取理念。在企业制度的安排上,要能够促进当事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促使当事者有敬业进取精神。全体员工敬业进取是企业具有生机活力的内在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要求德行与能力内在统一。企业制度安排以敬业进取为中心,员工只有通过敬业进取使企业得到发展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

7.等级差别理念。企业的制度设计要认可员工的等级差别;员工也要承认企业中存在等级差别,要以平衡的心态对待这种差别。等级差别理念是人本主义与效率原则的有机统一,能力差别导致丁分工的差别,分工差别导致收人方式和收入水平的差别。等级差别理念是公平原则的重要体现,打破大锅饭的体制,激励先进,同时也要保护弱势阶层。

合同管理理念例7

研究企业财务理念,首先需要明确企业财务理念的主体,即谁树立财务理念。毫无疑问,企业财务理念的主体是企业的财务管理者。然而,谁是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呢?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尚有不同。西方财务学一般将其定位于财务经理。我国理论界则提出企业财务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认为企业财务管理主体是多元主体的一种整合,包括国家理财、投资者理财、经营者理财、财务经理理财和员工民主理财。

笔者认为,企业财务管理是以资金运作为对象的一种经营管理活动,它涉及到与企业命运相关的不同利益主体,这些主体都会关心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并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式介入企业的财务工作。就这一点来讲,可以认为企业财务管理主体是多元的。在这个多元主体中,投资者与经营者是两个基本主体,因为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在投资者与经营者以及经营者内部不同层次的委托关系基础之上的。然而,投资者和经营者管理企业财务的内容与方式是不同的。投资者主要行使选择经营者、对重大筹资和投资项目进行审查与决策、确定分配政策与方案、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等项权利;经营者则是对具体财务活动进行直接的组织与管理。就企业的具体财务活动而言,经营者涉及的最为系统与全面,故企业财务理念最为重要的主体应该是企业的经营者。

经营者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应该以企业利益而不是以其自身利益为出发点,这是经营者树立财务理念的基础与前提。经营者与企业的利益存在着一致之处,也有矛盾之处。如果经营者在财务管理中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就有可能损害企业的利益,进而损害投资者及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

作为企业财务理念主体的经营者,不是某一个人,而是经营者群体。这个群体广义是指企业全体经营管理人员,狭义是指直接从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经营管理人员。由于财务管理工作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所以,企业所有的经营管理人员都应该树立正确的财务理念。

企业财务理念的形成基础

企业财务理念的形成机理比较复杂,它是多种要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从总体上看,企业财务理念作为人们的一种意识,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下形成的。财务管理环境对财务理念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因素很多,从企业理财角度可将其分为外部环境因素与内部环境因素两方面。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人们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从事理财活动,必然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从而形成不同的财务理念。譬如,我国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财务理念与目前市场经济的财务理念就有很大差异。在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中,对财务理念影响最大的是经济环境,包括经济形态、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政策、金融市场状况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理念的形成。我们强调经济环境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否认其它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财务理念的影响。事实上,各种环境因素是一个相互影响与依存的有机体,它们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理念。

在特定的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文化背景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理念具有相同之处,同时也存在差异。影响企业财务理念个性特点的主要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条件(资本、物质、技术、人力资源等)、所在行业、经营规模、企业文化、管理状况等。这些因素各个企业是不同的,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是以这些因素为基础的,其财务理念必须与这些因素相协调。

必须指出,企业财务管理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之中的。这些变化一般是渐进性的,内外部环境在某一特定时期是相对稳定的,这就决定了企业财务理论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具有变动性。

企业财务理念的体系构成

企业财务理念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所谓共性,是指一定时期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企业普遍具有的理财观念。所谓特性,是指各个企业所具有的不同的理财观念。这些共性与个性的整合,便构成了企业财务理念的有机体系。这个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企业财务的核心理念、基础理念和业务理念[1].

企业财务的核心理念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财务理念,具有导向性和高度概括性的特点。笔者认为,企业财务目标理念最具企业财务核心理念的特征。因为从事财务管理工作人均必须首先树立财务目标观念,而且财务目标观念对其他财务理念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制约作用。财务目标理念的内容不是固定的,而是随财务管理环境的重大变化而相应改变的。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财务目标是不同的,即使在相同的政治经济条件下,企业也可能因自身条件的不同而对财务目标做出不同的选择。

企业财务的基础理念是指影响财务管理整体的一些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特点的理念。这些理念在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下会存在较大差异。在相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各个企业的基础财务理念存在着较高程度的一致性,譬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理财活动中普遍具有风险理念、资金时间价值理念等。当然这种一致性不是绝对的,个别企业可能因自身的特殊性而不具备或淡化某些主流财务理念,譬如我国目前一些小型企业因其经营权与所有权没有分离,也就不具有“观念”。

合同管理理念例8

摘 要:“法商结合”概念是在法制化迅猛发展的前提下应运而生的,基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商结合”商科教育雏形的形成和德国锡根大学“法商结合”专业的首创的背景,本文尝试提出将“法商结合”教育理念,融入经管类的《经济法》课程教学中,进而分析如何将“法商结合”理念具体践行到《经济法》教学实践。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法;法学;商学;法商结合

一、“法商结合”概念的提出

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法制化的迅速发展,对商学与法学在理念与技术层面的结合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催生了中国“法商结合”概念的提出,至于此概念提出的渊源问题,后文会有详细论述。那么,要理解“法商结合”,首先能够认识到,“商”,可理解为商事,也可理解为企业组织的经营活动;“法”,指与企业商事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集合。在经济飞速发展、法制化迅速增强的今天,“结合”是“法”、“商”的必然趋势;“法”、“商”是“结合”的对象。在高等教育中,“法”与“商”切不可绝对的割裂开来进行学习,《经济法》教师只单纯讲法,或者商科教师只单纯讲经济与管理都是片面的,如何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的复合型人才,使他们“善经营、懂管理、知法律”,是对商科教师新的期许和要求。

二、“法商结合”教育理念的形成

(一)中国政法大学“法商结合”商科教育雏形的形成

1996年,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正式成立,商学界与法学界会牢记此时刻,因为“法商结合”教育模式在这一年正式提出;后来在思考“法商结合”如何落地的问题时,2010年“法商管理”概念又应运而生,这也标志着“法商结合”思想学派的成立。以上种种关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商结合”商科教育雏形的形成,给在教育体系中包含了经济类、管理类、商学类、法学类专业的院校予以提示,“法商结合”教育理念需要切实深入相关类别专业教师教学当中,而《经济法》科目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法商结合”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分量。

(二)德国锡根大学“法商结合”专业的首创

德国锡根大学同大多欧洲大学一样,没有闭合的校园,这仿佛锡跟大学不闭合的教学思想,学校各部门散布于城市不同角落。特殊的地域文化造就了特殊的校园构造,这似乎又与锡根大学在高等教育上的创新相辅相成。锡根大学最早设置了“法商结合”专业,专业课程涵盖了经济、管理、法律和信息等模块,教学活动完全由自治性的教授团队实施,结合运用多种授课形式,调动教与学的互动,该校的“法商结合”特色专业值得我们借鉴。

该大学“法商结合”专业设立于“经济、信息与经济法学院”,这是极具竞争力的专业。该项目初设于1999年,当时学院只有经济类专业,由于经济学专业竞争激烈,学生就业压力大,学校在德国率先启动“法商结合”的新专业,开始了卓有特色的跨学科高等教育之路。以上种种关于德国锡根大学的“法商结合”专业的设立,同样给我们以提示:“法商结合”专业是否适用所有院校有待论证,但“法商结合”教育理念的落实却毋庸置疑。

三、 “法商结合”理念在《经济法》教学活动中的践行

理论的学习重点在能够指导实践,个人仅以个人在从事《经济法》实际教学活动中的经历,总结出如下践行“法商结合”教学理念的点滴经验,以期同同仁共同学习和探讨“法商结合”教学理念在经济法教学中的深入。

(一)贸易实务程序与合同规则的契合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会探讨到对外贸易时的两个重要步骤:“发盘”和“接受”;而在《经济法》课程中,学生同样会探讨到合同订立程序的“要约”和“承诺”两步骤。看似没有什么联系的两对概念,事实上谈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倘若教师不融入“法商结合”理念,没有在教学中将二者的内在联系传递给学生的话,就会造成学生知识体系的割裂。实践中,教学计划安排上,往往将《经济法》安排在《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课之前。因而,在学生首先接触到“要约”与“承诺”时,经济法教师理应“法商结合”的将该两词语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发盘”和“接受”也引荐出来。使同学们日后接触到 “发盘”和“接受”时,立即懂得用法律的思维去分析。

(二)品牌理念与商标法规则的契合

市场营销属于当今人才市场上的紧缺专业,纵观各路招聘猎头无不在相关广告中表现出此需求。带着“法”的思维去学习营销、实践营销,这将提供给社会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中,“品牌”问题是其中一个重要核心内容。同样在《经济法》课程中关于“商标法”问题的阐述同样显得十分重要。教师需要在讲授“商标法”时顺带将《市场营销学》中的“品牌”问题援引出来,待到学生接触专业课程中的“品牌”时,首先联系到商标法中关于品牌的规则,进而达到我们要把“法商结合”理念深入学生课堂的目的。

(三)物流体系与物流法律法规的契合

交通运输法、合同法以及一些涉外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属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内容。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物流管理专业实施“法商结合”教育理念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具体教学过程中,物流管理专业会安排开设专业基础课《经济法》、专业课《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选修课《物流法律法规》等。学生在最初接触《经济法》课程时应针对专业特点重点研究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基本法律知识,而要做到“法商结合”,就不能单纯将法与专业知识割裂讲授。如,介绍产品质量法中关于产品的包装问题时,要将专业课程中的“包装”问题也引荐出来。《物流法律法规》课程会开设在后几个学期,开设在大多数专业课程(如《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都修完的前提下,而《物流法律法规》中的“仓储合同”、“运输合同”等法律问题恰恰需要有前面专业知识做铺垫。否则,学生在不了解什么是仓储与运输的前提下,学习具体的“仓储合同”和“运输合同”等问题会显得十分空洞。这种课程安排恰恰也是“法商结合”教学理念的重要表现。

结语

实践《经济法》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法学知识去发现商活动中看似寻常的管理漏洞和潜在的法律风险,使学生了解“现实中的企业并不是按照法律框架中规中矩搭建的”这一真实状况,帮助学生做好必要的“法商结合”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最终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自主探究能力都得到有效培养,促进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平面化的商学知识的向“法商结合”的立体化转变,逐步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作者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葛建平.经管学院的法商结合教育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

[2] 葛建华.“法商管理”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改探索[J].改革与开放.2013.

[3] 葛建华.“法商结合”特色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实现形式探索[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9.

[4] 赵娅.基于教师教学视角对法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3.

合同管理理念例9

2工程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工程项目逐渐复杂,在施工期间很容易出现各类问题,因此,在合同制定方面与签订方面,如果不能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将会引发合同纠纷问题,不能保证施工质量与进度的管理效果,甚至会导致双方的约束效果受到影响,难以充分发挥合同的管理作用。通常情况下合同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在工程项目开始到结束,如果合同生效,双方就要履行自身的责任义务,且在签订的时候,需针对合同条款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分析,确保可以满足当前的工作要求。同时,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还需结合合同管理工作内容,针对双方义务与权力进行合理的管理,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性,并明确是否存在影响因素,例如:在合同管理的时候,应履行合同中的责任义务,针对施工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并注意签订合同中施工质量的管理内容,在严格管控的情况下,提升整体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效果,满足当前的工程项目管控需求。

3合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3.1合同内容不严谨

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合同主要含括文字内容、主次内容、条款内容。企业,在合同编制的时候不能保证内容的严谨性,用语中的词语不恰当,很容易出现歧义现象或是误解现象,会导致合同的签订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争议问题,如果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其中的用语与内容缺乏严谨性,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严重的工作问题。

3.2签订后没有进行交底过程

在签订合同之后,没有进行交底处理。一些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后,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未能意识到交底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出现脱节问题。很多工作人员都只了解自身需要执行的工作内容,没有全面分析合同具体情况下,对日后的工作会造成严重影响,无法促进管理与协调工作的良好实施。

3.3执行过程中忽视变更管理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未能意识到变更管理的重要性,没有科学合理的开展变更管理工作。一些管理部门在工作中,没有针对合同内容与主体进行严格的管控,不能保证合同管理工作的合理进行,很容易发生合同实施问题,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变更管理观念,未能做好心理准备,将会在合同出现变更的时候出现问题,发生严重的经济损失。

4合同管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在合同管理的时候,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会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造成影响。首先,管理部门未能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没有意识到合同索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与内容,会导致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工作质量降低,无法满足实际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其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未能创建完善的保障体系,在缺乏保障的情况下,不能使用合理的工作方法开展管控活动,未能遵循现代化与科学性的工作原则完成当前任务,在缺乏合理合同管理方式的情况下,不能更好的进行管控,不能满足当前国家发展方面的真实需求。最后,在管理工作中没有合理的进行协调控制,对各方面工作造成一定影响,难以创建先进性与可靠性的工作原则,不能保证合同管理工作符合当前的时展需求。

5解决合同管理问题的主要策略

5.1增强合同和索赔意识

在合同管理工作中应提升合同管理与索赔工作意识,虽然合同索赔会被当事人反感,但是,在管理工作中还需科学的开展管理工作,树立正确的索赔工作观念意识,并及时发现分歧的现象,遵循科学的工作原则,筛选最佳的工作方式。且在工作中还需掌握先进的索赔技巧,保证提升工作效果。通常情况下,在国际惯例中存在工程项目索赔的条例,属于较为正确的维权工作方式,承包商与合同双方都要树立正确观念,明确索赔工作要求与内容,在保证索赔工作成立的情况下,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满足当前的工作要求。

5.2严格进行合同交底

对于合同交底工作而言,在管理工作中应创建综合性的工作方式,在合同交底的情况下,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整体管理效果。对于合同交底而言,在签订合同之后,就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工作人员根据合同内容完成任务,树立正确的合同观念意识,在各方面工作相互支持的情况下,促进合同管理工作的合理实施与发展,保证符合当前的工作要求。对于合同交底工作而言,在实际工作中需结合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创新交底管理方式方法,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在法律援助的贯彻落实之下,协调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提升合同交底工作效果,优化整体管理模式与体系。

5.3加强合同变更管理

在工程项目管理期间应针对合同变更管理进行全面研究与分析,树立正确的变更管理观念,保证合法性与先进性,进行科学的协调控制。在变更管理方面,需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预防合同的变更纠纷问题,在加大管理力度的情况下,合理的聘用专业素质较高优秀人才,使得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观念,针对经济与预算进行合理的控制,掌握法律方面的知识,并进行全局性的维护,在各方面工作相互支持的情况下,促进合同管理的专业性,充分发挥合同变更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促进各方面工作良好实施[1]。若发生需要变更合同的情况,合同承办人应当书面通知对方,并说明理由。在我方收到对方要求变更合同的通知时,合同承办人应当立即通知公司成本控制部、财务部、法务部等与其一同审查对方变更合同请求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并由合同承办人、申报单位负责人、公司成本控制部、财务部、法务部等签署意见。如果对方的请求符合法定或约定条件且我方同意变更的,应当与其签订变更协议。因变更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及时向对方提出书面索赔请求。

5.4建立合同实施的保障体系

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应建立合同保障体系,完善管理工作模式与制度,在保障体系的支持下,提升整体管理工作优化性与协调性,确保符合当前的各方面管理工作需求,使得合同管理工作促进工程项目管控的良好发展与创新。

6结论

合同管理理念例10

论文关键词:税收管理理念人本服务法治诚信论文摘要:随着现代管理理论和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税收管理理念已不再适应现代化的税收管理形势和变化的需要。加强税收管理,实现高效征管,必须运用先进的管理科学思想,创新税收管理理念,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构筑高效征管的平台,迭到税收遵从度高,征纳成本低,征管质量好,纳税人满意的最终目的。

一、现代税收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一)现代管理理念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定的管理理念总是基于一定人性假设之上的,管理者总是根据这些人性假设来确定他们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的。西方关于人性的传统基本假设为“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理性的,每个人都能通过成本收益或趋利避害的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人是“自私自利”的,总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根据这一传统的人性假设。管理学家麦格雷戈于1957年在其《企业中人的因素》一文中提出了X理论。X理论认为人天生是好逸恶劳,没有雄心壮志的。宁愿受到指挥,要求安全高于一切。因此,必须对大多数人实行强制的监督指挥和用惩罚作为威胁,迫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适当的努力。在此基础上,x理论认为多数人不能自我管理,需要另外的少数人从外部施加压力。在管理实践上,x理论强调强硬管理的权威性和服从性。在管理方法和措施上,X理论强调:管理的重点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基本上不考虑人的感情和道义上的责任;管理工作只是管理者的责任,是少数人的事情,被管理者的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服从管理,而无权参与管理;为了加强管理,需要制订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通常的激励措施是金钱刺激加严厉惩罚。传统的管理组织结构、管理政策、措施和计划都反映了上述假设。然而基于X理论的管理理念在实践过程中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使麦格雷戈认识到,传统的指挥和控制的管理理念已不再适用于现代管理实践,因此,需要一种对人进行管理的不同的理论,从而提出他的新理论——Y理论。Y理论认为:人并非天生就厌恶工作,因为在工作中消耗体力和智力就像游戏、娱乐或休息一样自然;人们在自己对目标负有责任的工作中能够实现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而外部控制和惩罚只是迫使人们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各种手段之一;绝大多数人都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而不仅仅管理者才具备这一能力;在一定条件下。人不仅能够学会接受责任,而且能够学会主动承担责任,而逃避责任、缺乏进取心、强调安全感一般只是经验的结果;在现代工业社会,许多人对组织具有相当高的想像力,人的智力潜力仅仅利用了一部分。在这些假设下,Y理论认为人的自我成长和发展是完全可能的。通过组织一体化原则,创造一种条件,使组织成员通过努力争取组织的和自我的成功,以最好地实现个人目标。因此,Y理论主张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有:管理者的工作重点,要从控制人转移到创造一种适宜的条件和环境,使人们在这种环境下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充分实现自我;管理者的职能和任务应当从单纯的指挥者,转移到成为帮助人们实现自我的良师益友,为发挥人们的才干创造良好的条件,减少人们在实现自我中的障碍;奖励方式从强调来自外部的奖励转变到强调内部的奖励。Y理论与X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X理论强调外来的控制,而Y理论则侧重强调被管理者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由于X理论把人们的行为过分一般化、简单化了。因此,Y理论的贡献在于提出了能提高管理者目标和被管理者目标一体化的管理理念,并体现了人性的发展。同时,他把尊重被管理者人格当作管理目的本身,而在X理论指导下的管理根本无法实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利益的统一。因此,Y理论为人性化的人本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现实中,虽然管理层很少会承认他们信奉x理论,但他们的实际做法与口头所宣称的相悖。如果实事求是地看一看管理者是如何管理被管理者的,那么大多数组织的管理方式都反映出这样一种理念,即:若没有严格的监督机制,被管理者是不能很好地服从的。(二)现代税收管理理念税收管理是管理的一部分,关于管理理念的理论同样适用于税收管理。一定的税收管理理念同样是基于对被管理者的人性和行为模式的假设基础上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的税收管理理念认为并且强调:纳税人都不可能如实申报纳税,人人都想少缴税,最好不缴税。因此,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必须像警察对付小偷一样,对厂商企业和纳税人实行“上对下”式的强制型管理关系。然而,随着现代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伴随着经济上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西方近年来兴起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根据现代管理理念的相关理论,对现代税收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公共管理运动缘于对20世纪7O年代以来凯恩斯干预主义经济政策所带来的“滞胀”困境以及西方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期间传统官僚制政府管理模式弊端丛生的深刻反思,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服务导向和顾客导向的特征,主张把公共管理对象视为顾客。将顾客满意程度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标准。这给谣方乃至世界各国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带来深刻的影响,促使传统的韦伯官僚制模式向以市场与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管理模式转变。同时,对传统的税收管理理念和运作方式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税收管理理念从“管理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新公共管理理论以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前提取代了传统韦伯官僚制人性恶的假设前提,认为以人性恶为基点并试图通过规制导向约束人的行为来维护公众利益的思路是不完备的。应该承认人的经济性特征,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并实现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统一。这一点给西方国家税收管理理念带来深刻影响,促使税务机构从过去视纳税人为偷税者处处设防严罚,转变为重视对纳税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通过提供高服务质量,降低税收征收成本,以提高纳税遵从率。有测算表明,一份纳税服务方面的努力,相当于50份税务监督打击方面的收获,成本收益率比较不言自明。鉴于此,一贯以严厉著称的美国联邦税务局也于1998年实施了重组和改革方案,把“通过帮助纳税人了解和实现他们的纳税义务,并通过使税法公平适用于所有纳税人,以此为美国纳税人提供最高质量的服务”。作为美国税收管理现代化的理念和使命,并把为每个纳税人提供一流的办税服务和为所有纳税人提供旨在确保税法得到公平实施的服务以及创造高质量的工作环境(为税务人员服务)作为其三个战略性目标。

二、树立现代化的税收管理理念(一)转变传统的税收管理理念我国传统的税收管理理念正是基于前述的X理论。税收管理的重点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为了加强对纳税人的管理,制订了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是指挥与服从管理的关系,是一种传统的“上对下”式的强制型管理关系。这种传统税收管理理念是一种任务统帅下的陈旧理念,其直接后果是纳税人与税收管理者形成一种对立甚至敌对的态度,严重影响了税收征纳关系和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从而造成了大量的逃漏税和税收流失。给我国的税收征管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因此,必须对这种传统的税收管理理念从根本上加以转变:(1)从传统的征税人即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对纳税人居高临下的纵向管理,转向征税人对纳税人的横向平等的现代人本管理;(2)从传统的权威管理和服从管理,转向现代的和谐管理和服务管理;(3)从传统封闭式的以税收计划和税收任务为中心的管理转向全面开放的以依法治税为宗旨的现代税收管理;(4)从传统的人治管理、目标管理、承包管理,转向现代系统管理、综合管理、有效管理和法治管理。然而,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直接跨越以规制导向为特征的税收计划和任务强制管理模式是不现实的。况且新公共管理运动所体现的税收管理理念于现阶段也不可能在我国全面推行,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仍是我国当前税收管理的主流。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新公共管理运动所蕴含的“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必将成为我国税收管理理念创新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税务部门应由既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又是参与者的角色逐步向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的角色转换.并根据社会公众的需求,提供优质的公共商品和公共服务。正是基于此,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树立“监督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税收管理理念,明确地把我国税收管理理念定位为“优质服务科学管理”。这是一种新型的适应税收管理现代化发展方向的税收管理理念,也是适应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需要的税收管理理念。它把重视服务和加强管理相提并论,是对传统税收管理理念的扬弃和对新形势下税收管理活动的内涵和实质的准确把握,是我国今后税收管理发展的指导思想。(二)现代化税收管理理念的具体内容创新税收管理理念,就是要在扬弃传统税收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树立适应现代税收管理实践的现代化的税收管理理念:1.树立“人本”管理理念。现代税收管理强调“以人为本”,首先就是以纳税人为核心,把纳税人服气不服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罱税务机关执法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要根据纳税人的确切需要,做出正确的税收征管决策,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贴近式的服务,引导纳税人正确理解国家的税收决策。增强其税收遵从意识;其次,要注意提升税务干部队伍的素质,加强思想品质教育,强调任人唯能和奖优罚劣原则,实行“功绩制”考核;严格把好税务人员“入口”和“出口”关,招聘具有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充实税务公务员队伍,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培训机制,培养造就复合型知识人才,承担起知识时代税收征管任务。2.树立服务管理理念,实现办税服务与日常税收管理的有机结合。要转变传统的税收管理理念,改变把纳税人放在税务机关对立面的做法,应通过多种形式为纳税人依法纳税提供服务。如成立纳税人服务中心,建立纳税服务专门机构,专门为纳税人提供政策法律咨询、纳税辅导与培训、票证领购表格领取或下载等互动式服务;建立公共服务型税务机关,健全纳税服务体系,将纳税服务贯彻到税务检查、行政处罚、听证、复议、诉讼全过程,使纳税服务制度化,利用信息网络,采取信息化、电子化、网络化等多种手段,为纳税人提供“全天候”优质服务。3.树立信息应用和科技管理理念,实现由传统的手工征管向现代化信息征管的转变。近年来,税务部门通过“金税工程”、“大集中”工程等信息化措施实现了一定范围内的信息集中。集中信息的目的是应用信息,实现对税收工作全过程的分析、监控、改进和完善。各级税务人员既要善于利用信息网络广泛采集信息,并对信息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又要增强信息安全意识,使税收管理情报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到保障。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就要整合现有信息系统,建立依托计算机网络和统一规范的应用系统平台,覆盖所有控管税种和工作环节的税收管理系统;开发全国统一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软件,按照全国统一的税收征管工作规程,对纳税流程实现计算机自动监控管理;建立覆盖各部门的税收综合管理体系和信息管理监控系统,实现税务与其他各部门的联网与资源共享。提高税收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树立系统综合管理理念。信息化支持下的专业化税收征管模式,是—个不可分的整体,所有税务人员都应该树立系统综合管理的观念,掌握本岗位工作如何与相关岗位进行配合衔接。尤其是在专业化管理模式下,必须注重征、管、查之间的衔接和协调,注重运用系统整体观念来系统分析,综合解决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同时,要树立系统综合管理观念、自觉地把税收管理系统与整个国民经济管理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税收管理系统的运行质量。5.树立法治管理理念,实现由依靠行政手段管税向依靠法律治税的转变。要最大限度地弱化行政权力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强化税收法律法规的约束力和覆盖面,建立规范的税收立法机制、科学的税收征管机制、有效的执法考核机制、严密的内外监控机制,把税收执法的各种行为置于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之下。6.树立效率管理理念,实现由注重完成任务向注重提高征管效率和质量的转变。简化办税程序,减少征税成本,将税收效率作为评判税收征管工作效能的重要指标。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扩大窗口办事权力,谁受理谁负责。谁办理谁承担责任。合理设置人员机构,弱化任务考核,强化质量考核,把征管质量高低作为判断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规范税收征管费用支出,并列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年终考核指标,调动全员参与税收成本管理。7.树立社会管理理念,发展中介机构。现代税收管理是一项牵涉颇广,工作量巨大的工作,仅凭税务机关的力量是很难做到完美的。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大力发展税务业,将税务机关的主要精力放在大税源的监控、稽查上,而对报税环节的监管从税务机关转移到税务中介机构,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有效提高了征管效率,使税务在为纳税人提供广泛社会化纳税服务的同时,也成为税收管理的重要辅助手段。8.树立文化管理理念。税收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观念,是先通过一定的载体,凝练在管理上、制度上以及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层面的,然后通过学习和观念上的提升来达到提升管理理念的。所以税收文化建设应该更好地与税收征管各方面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税收文化建设,营造一种氛围,让征税人和纳税人逐步理解税收本质,形成征纳双方一致认同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把税收意识融入日常管理中,最终增加征纳双方的诚信度、责任感和法律意识。9.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实施分类征管。将西方风险分析理论引入税收征管,借鉴日本的“三色”申报机制、美国的“分三级管理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纳税人的收入风险不同的现实,在税务机关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类型纳税人的不同特征,分类管理,做到合理安排税务机构内部资源,将税收征管能力集中在税收收入风险较大的纳税户的监管上。10.树立诚信管理理念,打造良好的诚信氛围。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留给纳税人和社会各界讲求诚信的深刻印象,要以自身的诚信行为激发纳税人诚信纳税的自觉性。同时,要在税务机关内部形成鼓励诚信的激励机制,在系统上下形成浓厚的诚信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