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课堂教学优点模板(10篇)

时间:2023-05-16 15:17:58

课堂教学优点

课堂教学优点例1

众所周知,电子白板之所以叫白板,是因为它是黑板和多媒体计算机相结合的产物。他首先不仅继承了黑板的优良传统,又增加了多媒体的优势,特别是在合作教学和自主学习方面增强了优势。教师可以在白板地上点击自己所需的工具和图标,在白板的空白区域实现自己的操作,此时的白板就像是黑板一样,顺应了教师的讲课习惯,使得授课很自如。另外,白板的无源感应笔,就像一只无尘的粉笔,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在白板和课件上随意地进行书写、拖拉、画形,这只无尘笔可以使学生边看边听边写,随心所欲地去学习,它免去了传统课件的呆板性和粉尘的污染性,同时也增进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合作性。例如,在英语课的句型转换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在白板上操作,然后再进行讲解,无论是学生操作还是教师讲解,他们都可以使用这支“笔”,在学生边看边操作边听讲解的过程中对整个句子转变的过程是一目了然,使抽象的思维变得形象化了。由于学生到白板前展示、表现、练习、合作的机会多了,参与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使得课堂更有活力。

电子白板所设置的“资源库”是白板在课堂教学的又一个优势。“资源库”的利用,是白板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资源库”是按年级、教版、类型等有序地进行分类的,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随时根据需要去查找和调取自己所需的资料,它的方便随意为教学增添了极大的便利性,这一点和传统多媒体课件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例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语境来学习语法这一方面是个难点,白板“资源库”就会很好地随机生成英语语境让学生参与交流,打破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挖空心思的去设置语境。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和目标,去应用资源库中的素材形成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学生也可以从资源库中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甚至是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使得他们不仅自主学习了,同时也很有成就感,不必再像传统教学那样事事都求助于教师。另外,白板还可以很方便地将教学过程和结果都储存起来,使教师便于去反思和分析,从而形成个性化的授课记录,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白板的幕布式功能更能hold得住学生。白板的幕布,就像一个大屏幕一样,它既可以横拉,又可以竖拉,还有隐蔽性,这一点使学生对其有很大的好奇性。利用幕布的拉伸功能,教师可以去逐步地呈现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的期待心里,从而使知识和概念在演示中更加清晰明了,也拓展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另外,由于屏幕够大,对于学生的视力也有好处。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新课,单词的教学、词汇的归类、游戏设置等方面使用幕布的拉伸功能,是非常有效的。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中也有它的误区和存在的问题。其一,在白板辅助教学过程中设备故障造成的教学暂停时有发生,多数教师往往表现的手忙脚乱,不利于教学。所以,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方面应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不仅培训对媒体软件应用,还应当培训相应的硬件设备的应用。其二,教学复杂化。好多老师没把白板作为黑板使用,有的课堂老师甚至从头到尾都在进行屏幕的切换,完全丢起了对传统黑板的适当使用,淡化了对其他教学方式的融合;有的老师只是一味地将白板复杂化,使学生关注白板的时间过长,易引起视觉的疲劳,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对白板的兴趣;有的老师不会运用“资源库”,缺乏对白板功能的挖掘,而是花大量的时间去做课件,把语境提前输入白板中,课堂上忙于操作课件,使白板成为课件的展示台,走马观花,不能充分发挥白板的效用;有的课堂上,缺乏白板与其他软件的结合。例如,在数理化教学中比较抽象的,难懂的科学实验和用算过程用Flas、几何画板等就比较好,既生动形象,又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容易接受,但有的老师只是机械地用静止的画面进行演示,从而削弱了课堂效果。其三,无视学生的自主性。好多教师在白板的使用中完全依赖于白板,只注重白板内容的变换和展示,而忽视了常年积累的课堂教学经验和技能的发挥,忽视了有效的启发和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师生的交互环节,不管语境适不适合,完全照搬,或者过滥加载信息量,无视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老师是一言堂,学生无奈地听,缺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如何使白板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大的效益,正真体现学生的合作探究、自主体验,还有待于我们广大教师去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优点例2

优化的科学课堂教学目的必须符合全面性、科学性、具体性三个特点:

1.全面性。科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教学,而且包含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以及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要求。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看月亮》一课为例,根据教材内容我确定了三个方面的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要求学生知道月相的成因;(2)能力方面,要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3)在思想品德方面,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这样,才能真正使科学教学达到“一举多得”的要求。

2.科学性。教学目的的确定要与教材内容相一致。既要正确(保证教学目的内容正确,没有科学性错误),又要准确(是教材所要求的,学生实际也能达到的目的)。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一课,在知识方面的要求,应定为“使学生理解‘要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下来,必须对它施加力;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也必须对它施加力’”,就不符合力学的基本原理,因为力只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一种因素。若定为“要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下来,必须对它施加力”,显然又不全面,因为它还应包括“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也必须对它施加力”。

3.具体化。即教学目的要细致、明确,不能太笼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大纲在知识方面对学生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了解、知道、理解。对“观察、实验、操作”三项能力的要求又分两个层次:初步学会、学会。因此,教学目的的确立,就不应是“让学生掌握某个知识点,培养学生某方面的能力”,而应更具体。知识方面,哪些是要学生一般了解的,哪些是要记住的,哪些是要求学生必须理解并会应用的,能力培养要到哪一步等,都要描述清楚。只有制定出具体的教学目的,才能采用恰当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

当然,优化的课堂教学目的,还要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符合当地自然特点、学校的教学条件等。

二、优化科学课堂教学内容

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一要优化教材提供的认识活动的载体(即基本的科学知识),二要优化教学过程使之符合学生认识过程。必须以科学教材为本,结合当地的自然实际、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根据当地的自然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教材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动物和植物,可以更换为当地学生常见、又具有典型性的动、植物,以便科学教学能与当地的自然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如《植物的花》一课,教材以白菜花为例,而在我们这一地区教学时正值油菜花期,我就用油菜花代替来认识花的构造。

2.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自己的经验,对教材中的某些教具、实验方法进行适当修改,以便教学更加切实可行。

3.根据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心理过程,把课文的前后顺序进行适当调整,使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更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

4.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材的详略、主次作适当调整。

5.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所提供的基本教学过程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如某些探究型实验(或验证型实验)可安排成验证型实验(或探究型实验)等。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应是知识结构、时间结构、信息传递结构、认识结构、师生活动结构、讲练编排结构集合的一个综合体。优化科学课堂教学结构要注意几个基本要点:(一)整体性。设计的程序既要有明显的阶段和合理的顺序,便于教师驽驭教学过程,实施教学方法,又要注意衔接自然,协调有序,有机结合,能有效地发挥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效应。(二)规律性。课堂教学结构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和心理活动规律。应从学生已有知识与生活中获得的感性经验开始,通过启迪、诱导,进入主要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的结尾要求学生能从事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形成新的思维结构。(三)主体性。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原则。在做到教学过程主次分明、环环紧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基础上,保证学生自己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要重视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四)适应性。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教学方法的不同、教学条件及学生实际情况的差异,设计出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结构,使之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四、优化教与学的关系

科学教学中正确的教与学的关系应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行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在教师的指导下”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自行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优化教与学的关系我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善于把各项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探究愿望,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设计探究的程序,以求得教学的统一。如教三年级上册《生命离不开水》一课中的植物怎样“喝水”这节内容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探讨:植物和人、动物一样,都要“喝水”,但是植物没有口,怎样“喝水”呢?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刻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推断植物是用什么来喝水,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

2.要通过周密的组织工作,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有秩序地进行,并根据教学实际,修改、完善原订的教学方案。教学活动是群体活动,小学生年龄小,自治力差,科学课各类分组活动又多,每项活动之前作哪些准备工作,活动中有哪些注意事项等,都要于课前周密地考虑到,以保证学生探究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教学活动又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无论教师事前考虑多么详细,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因此,在实施教学方案时,要不断地获取反馈信息,及时修订原来的方案,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

3.要根据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需要,及时给予指导的帮助。学生在自由摆弄、组合结构材料时,如果长时间忽视了揭示规律的关键性材料,教师要给予提醒;学生因动手能力较差而不能使材料合理组合时,教师要给予帮助;学生在观察中忽略了一些主要现象时,教师要适时提供恰当的词语……

课堂教学优点例3

素质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思维和精神活动为前提,注重开发学生潜在智能为根本目标的教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数学之美需要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传递给学生。为了实现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标,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持续发展打下牢固基础。那么,应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从而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呢?笔者将从以下四方面进行阐述。

一、营造开放的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

美国现代情感教育理论创始人卡尔・罗杰斯认为:数学不能仅以传授知识为目标,因为知识很快就会过时,教学的目的应是启发学生作出发现,通过发现获得知识,学会如何学习和如何创新是教育的基本宗旨。大量的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最合适的学习形式应是启发式、开放式、课堂讨论式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1]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学成为一种对话,而不是灌输,师生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智慧与心灵的交流。师生共同参与每项教学进程,每个教学环节;课堂上,充分放手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他们在简化的、理想的、顺乎自然而又有必要的波折、歧路的形式下,亲历知识的再现过程。教师要创设真正平等的氛围,让学生反思和质疑,让他们自己在对与错、优与劣的争论中,深刻思维,强化反思与提问能力。

例如,在讲授初中几何的起始课时,我这样来设计问题:用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线段自创图形,并配以文字表述.问题给出后,孩子们兴奋极了,纷纷拿出笔与纸,投入到自我创作的活动中,创造出近四十幅作品,当我拿着学生的作品逐一讲评时,我能从学生的眼神中看到了学习几何的渴望与自信。

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我们只有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为学生真正营造“自我研讨”的情境,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乐此不疲,与数相伴!

二、开展促进数学理解的活动,提高数学素养

理解一个数学知识,就是调动学生自己已有的适当的知识同化这个新知识,并把它与自己原有的知识形成合理和本质的联系。数学的理解的形成必需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但在通常情况下,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以及深入程度都不够,这也就造成了学生理解效果差。数学教学必须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学生经历说数学、变式练习、将知识系统化等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1、说数学。说数学,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所学数学知识,内容包括数学概念、命题、公式、原理、方法和解题过程。叙述要力争准确、流利,能对叙述的内容进行解释,经得起学生与老师的追问。这种考查方式既可在课前进行也可在课后进行,这种方式对于促进学生理解数学有重要意义,只有理解了才能顺化为自己的语言,为了理清思路,学生必须认真领会所要叙述的内容。这样做的优点是,(1)既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又可以刺激学生的理解。记忆是理解的基础,而口述是记忆的基本方法。(2)纠错。通过表述,学生的思维得以暴露,老师可帮其理清思路,改正错误的认识。(3)交流。启发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此外生生间的讨论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与灵感。下面仅以一例描述我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交流,从而达到理解数学的本质。

而此时学生的工作是有序的,不再是盲目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调动数学与物理的相关知识来共同来解决问题,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看物理,也再次加深了学生对随机性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的认识,体验了概率中蕴含的辩证关系即偶然中蕴含着必然。

学生在知识的交叉地带来看问题,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有帮助的。数学素养有以下几方面:(1)对数学语言的理解与运用;(2)自觉使用数学思想方法和意识的能力;(3)建构知识体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4)推理论证能力;(5)数学化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就要学会站在系统的角度,多角度、分层次地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变式练习。变式是指对数学概念和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情形的变换,凸现概念的本质属性和清晰的外延,突出数学问题的结构规律,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变式练习,多角度地分析、联系、比较,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掌握问题的恰当分类以及相应的解题方法,丰富问题解决的策略和经验,获得对数学对象的理解。

学生初学几何,对几何的特点还不了解,通过此例题的变式,让学生体会变与不变的关系,要学好几何,必须善于在变中找不变。学生从此例中还学会:改变题目的条件,获得新问题,这将是学生琢磨问题的源泉。

3、将知识系统化。将数学知识系统化是指把零散学习的数学知识按照结构组织成网络,以体现不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数学是一个组织结构良好的系统,理解数学知识,既包括对这个知识本质属性的认识,也包括掌握它与其它知识的联系。要对知识形成深刻的、真正的理解,这意味着学习者所获得的知识是结构化的、整合的,而不是零碎的。

三、借助技术支持,揭示数学本质

数学建构主义认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认知主体,是建构活动中的行为主体,而其他则是客体或载体;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体现在认知活动中的参与功能,没有主体参与,教师的任何传授将毫无意义,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无从发挥。主体参与不是认知主体消极地接受知识,而应体现在对知识的主动积极的建构。知识只是在它与认知主体在建构活动中的行为冲突或者顺应时才被建构起来。

在教学建构观指导下,我们教师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动脑、动手、动嘴的机会,注意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所以课堂上要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猜想、充分地发问、多角度地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组织者、倡导者、合作者。而图形计算器恰好在这方面为师生营造了他们共同需要的氛围。图形计算器可以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为学生的数学学习灵活地提供图、表、文字或符号等各种表示方法,展现一些用纸笔难以展现的过程性内容,体现过程性,揭示数学本质。

技术的介入,动态地展示了数学的变化过程,这是常规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同时也延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从而发现数学之美,并热爱数学!

四、注重课堂反馈,强化数学知识落实

大量的研究表明:反馈是学习的基本要素,它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有着很大影响。由于课堂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有计划、分阶段地把数学知识、解题方法及数学思想按照时间的流程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为了保证数学目的的圆满完成,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在接受、理解、运用知识反馈的信息,及时而适度地进行调控。课堂反馈的基本途径就是倾听,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向学生学习,正可谓教学相长。

课堂反馈必须及时,在课堂教学中,一旦发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出现偏差,教师必须及时进行跟踪、纠偏,否则,错误的有效惯性会造成今后学习的更大障碍,以致积重难返。数学中应密切关注的反馈点大致有:概念的理解、记忆;定理、公式、法则的正、逆用;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熟练掌握;计算的准确性;解题的规范;常规方法的熟练及特殊技巧的运用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提问、课堂练习、板演、课外作业、测试、检查(教师的讲评、学生自评、互评)等手段,对反馈的信息及时作出评定,使其辨明正误、分清优劣、掌握知识。

从事教育职业意味着要敢于面对新的挑战,勇于承受内心焦虑的考验,充满危机感和使命感。新世纪数学素质教育的号角已经吹响,它要求数学教师应努力做好观念、知识、能力的更新。要敢于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先进的教学观、数学观和学生观,要以饱满的热情主动投身课程改革,要真正理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人人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深刻内涵。教师要加强学习,博览群书,刻苦自励,不仅精通专业知识,还要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新的了解,同时必须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不仅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法,改封闭式的教学为指导学生“开放式”学习。教师的思维能力要更新,要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还要熟练掌握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吕林海.数学理解之面面观[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12).

[2]郑毓信.变式理论的必要发展.中学数学月刊,2006(1).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数学老师,每天都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但我并不平庸,因为我志存高远,胸中有丘壑,努力在讲台上演绎我精彩的人生。在我眼里每个学生都是他们家族的核心、未来、希望,乃至一切,所以我常感自己肩上的担子重,有时心里会沉沉的,总怕自己这“盲人指路”式的教育会将他们引入歧途。

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我只能本着良心,捧出真心,保持素心,坚定信心,牵着学生的心,不懈求索。其实,我能给学生的只是少少许,可他们却给了我多多许。学生是我心中的神,课堂就是我心中最神圣的殿堂。在我看来教师在课上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课上生成自己的思考与认识,并且将这种思考延续到课下,这样的课就比较有价值。教会学生思考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我在朝这个目标努力,希望自己上的每一堂课都是这样的好课。我在心中总默念着萧伯纳的一句话:“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我想说:生活充满变数,未来也很难说,但我敢肯定的是,我这辈子不变的是做老师,陪着学生走向无尽的远方。

课堂教学优点例4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下面我具体谈谈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做法。

一、情境创设有必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数学,更有利于学生发现知识、探索奥秘,从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点燃智慧的火花。如《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教学中,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请每位同学准备4个立方体,自备剪刀,6人一组,将立方体沿不同的棱展开,有多少种不同的剪法?请同学们将不同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看哪组方法最多,速度最快。这样的情境,既使学生觉得有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又使他们易于掌握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课堂提问要实效

教学时要巧妙设疑,激趣,启动思维。过易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过难又会导致学生冷场卡壳。这需要教师高屋建瓴,统筹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才能使提问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全方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提问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在方法上力求灵活多样。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就是“大体须有之,定体则无之”。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善教与学的方式,由封闭式的教学变为指导学生“开放式”学习,即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然而不是所有的提问都有启发作用,只有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才能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启发性原则是否得到贯彻,不是看形式而是看学生的心智是否达到顿悟,学生能否在课堂上开动脑筋,积极地思考问题,钻研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否有进一步发展,等等,绝不是追求形式上的活跃。课堂上强调学生的参与是正确的,但要区别是主动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参与还是形式参与,是全程全员参与还是部分局部参与。

三、合作探究须真实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是新课改的核心问题之一,这里的自主学习是指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即学生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活动探究,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可是现在许多教师有一个共性毛病:认为“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就是分组讨论,不管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如在“合并同类项”一节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在刚上课不久,便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由于没有明确的分工,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异常热烈,课堂俨然成了一个市场,乱哄哄的。教师虽在不断地走动,但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其中。三分钟后,由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合并同类项法则。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也似乎很好,但一些学生却没有参与其中,学生甚至在做别的事。

课堂教学优点例5

教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在如何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方面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使美术课堂教学优化为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

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它是学习的原动力。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开学生心扉、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也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前提。从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美术室注意环境布置营造气氛,教学中除了运用实物教具和挂图等简单手段,还运用音乐、幻灯、投影仪、电视录像、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美术课堂的吸引力。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美术教学中是的运用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要求。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较而言,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强,有省时、省力、直观、灵活、生动、节奏快、容量大等特点。比如,运用FLASH动画可以将“近大远小、近低远高”的透视规律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再如:在以往的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资料来源往往局限于书本图片或几本书籍、杂志中的精彩图片,但那一张张小得可怜的图片使学生即使睁大眼睛,也看不清楚。如今,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各种信息,并有机组合,声形并貌,这样,学生无论在课堂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得清楚,也不会因为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演示的画面过小而对美术失去兴趣。

2.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当今的美术在现代艺术材料和艺术技术、交流传播媒体、视觉研究和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在表现手法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老师用发展的眼光对待美术教学和学生,而不能只停留在教授学生掌握某种绘画技法上。美术材料的日益更新使得老师在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有了拓宽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怎样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美化自己的生活,做到学以致用,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建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地方,课堂氛围是师生共同在课堂上创造的心理和环境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会产生更多的师生互动,学生愿意更多地表达自己。有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学生会因为教学内容的生动和教学形式的新颖而感兴趣。整堂课中,教师是一个“节目主持人”,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教师在课堂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向美术课堂的舞台。“兴趣是成功的动力。”,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激发兴趣、自主参与”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促进学生的充分互动,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教学效果。课堂上老师的话不一定多,但要能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老师在主导教学时应努力营造出一种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中得以轻松地展现自我,那么,学生就会把对老师本人的喜欢迁移为对美术学科的热爱。美术学科更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实践必然会有成功与失败,尝试失败的教学方法,就是事先不必给学生过多指导和框框加以限制,让学生在多次尝试与失败中自我进步。

三、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来组织美术教学。要分层次提出创新要求,不任意拔高。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所有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增强创作的自信心。现代教育给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创新,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并善于向学生学习,学生身上潜藏着巨大的创造力,破除惟我独尊、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日积月累地进行创新教育,一定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选择,张扬学生的个性,热爱和关注学生,注意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四、个性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征

个性化教育在承认学生共性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联络和交流得到加强,学生能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增强自学、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和自我识别、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

课堂教学优点例6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获得或接近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的主动性。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孩子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动力和源泉。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一种积极探索的认识倾向,表现出一种对学习的喜好情绪和专注的态度。它是学生学习的先导,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求知识的原始动力;它是学生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有了兴趣,学生就不会把学习当成负担,而是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投人学习,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去废寝忘食地钻研。因此,语文教师的“讲”要和学生的兴趣紧密联系起来,不断优化自己的讲课内容。首先,要尽量做到少而精,要讲在重点处、疑难处、关键处,让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动口、动笔、动手。其次,讲课形式要灵活多样。语文教学实践中讨论法、竞赛法等就是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这些方式能让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能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这些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其学习兴趣能充分有效地调动起来,其学习热情会被充分激发出来。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应该是: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在兴趣的引导下,我们会看到一双双散发着智慧之光的眼前;我们会听到一个个睿智的回答。他们会表现得很棒!

二、完善“问”,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

语文教师应结合所代课班级学生的实际,不断优化自己的提问,以调动大多数学生思维的能力和回答的愿望。首先,提问的目的性要明确,不可随心所欲,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其次,提问设计既要科学、严密,也要兴趣盎然,避免呆板枯燥。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自己要优化自己的提问,更应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语文课标》也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首先,要让学生敢提问,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疑虑,让学生大胆地问,毫无顾忌地问,凡是提问,不管好与坏,不管对与错,都要给予肯定和称赞。其次,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和句,抓住关键处提问,多角度地思考,多方位地发问。再次,要在质疑上舍得花时间,绝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而应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会提问,经历由不敢问到敢问、由不会问到会问的全过程。

三、强化“练”,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优点例7

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并实践“课改”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设计一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验,给学生创造动脑、动手操作的机会。这也要求教师必须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提升我们的教育理念,进而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一、理解课程内涵,实践课堂改革

“课改”专家告诉我们,不能把教科书理解为教师用于教学的材料。课程是一种生态系统,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有机整合。正是这种整合决定了它是独特且永远变化的,有多少个班级就有多少种课程,有多少所学校就有多少种课程。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化学课更是这样,化学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相应的学习背景,让学生用独特的感受来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实验学习,同时要让学生投入到化学生活中去,同学们在生活中学到的化学知识远比从教科书中学到的多得多,因此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创造者。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求知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求知、学会交流、学会合作,体验成功的快乐。话说回来,课堂仍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但改变课堂模式为我们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以及学科成绩的提高。

二、转变教育理念,构建特色模式

“课改”后的教学已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成为全新的呈现方式。教学成为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在化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考虑学生在某一个知识层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活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等。尤其是涉及的化学实验,教师演示是其次,让学生动手实践才是根本,要给学生时间、空间去操作观察、猜测、探索、归纳、类比、质疑……而如果向学生预示解决问题的方法乃至结论,则有碍于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教改后的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教师“讲”的少,学生“想”“表述”的多。在学生的表述中可能会涉及化学与其他学科整合的知识、多层面的知识,其实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挑战。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积极投身到“课改”实践中来。同时要求教师必须博学多识,多才多艺。教学中教师需要探索各种教学模式,形成特色。

三、鼓励学生质疑,学会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优点例8

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因此,创设一个学生学习情境,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好奇的心理,促使学生由“好奇”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尽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的现象,这种不协调现象的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消除这种现象呢?我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同学们总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我把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关”,即“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及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在“运算关”强调分两步走,即先定符号再定绝对值等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教师总结。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处于“听得懂,做得来”的状态。其效果远比单纯的教师归纳讲述要好得多。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变革,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班级授课制、小组合作学习多种教学的自制形式。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三、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

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又将生活原型通过归纳浓缩成经典的理论,最终又还原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的学科。因此,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就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的例题和应用中,必须到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去体验和应用,去真正感受知识的价值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过程。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身边的数学,到社会中去观察实践,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让他们主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效果,促进数学的教学。比如在了解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立体图形的认识中,教师与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制作这些模型,反复把玩和拆拼,真正将图形记忆到脑海深处。在数据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布置学生调查诸如《学生睡眠时间调查》、《我班学生家庭人均收入》等,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和关注社会的经济、卫生、交通、资源、文化等内容,使得“真正的学习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在于学生本身的学习”。将数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完善地结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以及特长,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和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课堂教学优点例9

课堂是孩子们学习的主阵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必须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实际出发,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探索和创新。本文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要转变教学观念

(一)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学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想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从以教师为主,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模式教学观念向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开放教学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精心设计,突出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去探索并尝试学习新知识,这道理教师们都懂,但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得到真正的落实。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主要突出以几大板块、几大结构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程序的结构设计,突出了教师的引、教师的导,因而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①认真预习,相互交流。在讲授之前,可先四人小组相互交流预习认识,相互提高,训练人人思考的能力、表达的能力,为进行全班交流作充分准备,提高回答问题的信心。然后,每一小组的代表发言或是自由发言,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展现给全班同学,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完善对要学知识的认识。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有效地扩大学生接受的认识面,学生敢于想象、积极思考,突破了书本知识的局限;②总结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构建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形成明确的学习重点、难点,并加以点拨,使学生自我学习的知识得到升华;③典型训练。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初步全面理解掌握了内容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做一些习题,体会解题方法的运用,这样能使学生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通过评讲,矫正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偏差,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④归纳总结、巩固训练。通过认识的交流、试练,学生进一步明确了知识的要点,归纳总结出解决的方法,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加深刻了。在学生理解掌握本课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判断对错、改正、在实践上的运用等多种形式,巩固所学成果;⑤小结全课使学生再次弄清本课内容及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认识。这个课堂结构设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了学生说、练的时间,减少了教师说课的任务,整节课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要培养科学的方法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不仅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学习探索和创新方法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突破重结果、轻过程、重死记硬背、轻应用的教学模式,坚持过程教学原则,通过数学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数学规律的形成与应用:

(一)诱发求知欲望。

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充分利用旧知识与实际发展的不相适应,或者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鼓励他们积极探索、研究,不断地进取。例如:教学积的近似值时,例题要求算出该付多少菜款,学生列式计算时,算出的数有三位小数。可是在实际生活中,付款时只要算到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就精确到百分位。学生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人都想到了取近似值,但是究竟要保留一位小数还是两位小数,他们出现了意见分歧。这时,教师加以点拨,说明付款必须精确到百分位,即保留两位小数,是计算的需要,而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只保留一位小数,是为了方便付款。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求积的近似值要看实际情况。

(二)树立开放意识。

要通过对数学规律的运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长才干。设计练习时,可适当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发展性的练习,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来思考、分析问题。以往的教学,我们曾给学生这样一个误区:题目中有适量的条件、唯一的答案、相对程式化的数量关系等,我们的学生正是在这样一种反复训练中学习数学,并逐步形成思维的定势,碰到有多余条件或不同种解答时,往往不知道从和入手,因此,作为一个明智的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开放题,以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注重设计有不同解答方法的题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时激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

(三)动脑寻找规律。

要从数学规律形成的教学中,使学生重视实践,学会观察、分析、概括。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让学生动手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通过比较0.5米、0.50米、0.500米的长短,以及观察这些小数的变化情况,找出规律,概括出小数性质。

课堂教学优点例10

一、智慧课堂下的英语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设计多元化、层次化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终身发展为核心

智慧课堂下的英语教学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不仅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设计教学目标,而且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兼顾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教学情境,在智慧课堂的英语教学中,预设每一学生不论其学习水平的高低,都能在课堂上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有新的知识生成,学到发现问题,分析并处理问题的不同方法,并通过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体的作用,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所改善。如笔者在教学中播放的视频、音乐、展示的图片、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还能扩充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在观察,体验、感悟中不断提升自己知识能力以及改善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环节设置具有多样化、灵活性、选择性、有序性。

智慧课堂下的英语教学在教学环节设置时,可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下的多媒体课件,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不同的形式各样的教学环节,并可以随时调整以有利于教学,因此它在教学环节设置时具有多样化和灵活性。教学对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可更具课堂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课堂时间的有限,选择适当的教学设计的活动,并可进行跳跃式教学把相关的知识链接起来。由于是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进行教学,就可以避免因教师的备课不充分而导致遗忘教学内容现象,这样以来整个教学流程就比较有序完整。如笔者在进行本节课设计时,就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和教材内容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活动,如skimming 、sanning 、careful reanding、 discussion等其中有问题情境,推理判断和辩论等活动。

(三)教学活动具有多样性、主动性、自由性、主体性和交互性。

智慧课堂下的英语教学的活动,不论是教师的活动还是学生的活动都具有多样性主动性、自由性、主体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帮助,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在不同的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功能更明显,只是扮演着一个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辅助者等,而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才是真正的主体,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通过智慧课堂下课堂中的观察、认知、分析、理解、处理问题,并参与课堂的讨论,自主、自觉的学习以及合作探究学习,使得英语教学具有主动性,主体性和自由性的特点。此外,在智慧课堂下的英语教学中,课堂上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拜托讲台的束缚,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生的活动空间,不只是局限在有限的讲台,教室,而是更加广阔、自由的网络平台。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更加充分,教学活动已发展为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模式,因此教学活动呈现交互性强的特点。

在本节课中,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作用,在各个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体验成功。

二、与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相比智慧课堂下英语教学所具有的优势。

由于智慧课堂下英语教学呈现出新的特点,所以与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相比,它有很多明显的优势。

智慧课堂下的英语教学课堂的知识的容量大,延展性强,有利于丰富课堂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智慧课堂下的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把大量的教学内容融入到课堂中,知识的展现一不再是单纯的文字和图片,而是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的综合体,在课堂上学生通过不同媒体的展示知识的途径获取新知识,而且在视觉和感官上都有新的认识,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知识的有效学习。如笔者在进行Unit 2 Puzzles in Geography 这一教学中,融入了许多知识内容,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并顺利开展。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