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1 17:17:51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例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新课改以来的主流趋势。教育城域网,是指通过宽带骨干网连接教育局内部网和校园网的一种传输网络,以各种信息设施为支持,提供教育软件和资源,为区域教育提供全方位信息化应用服务。教育城域网的接入,缩小了农村小学和城市小学之间的差距,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支持。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农村小学要结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将信息技术赋予数学知识的新内涵,进行有效的科学整合,改变教学模式,从“要学生学”向学生“要自己学”转变,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展开有效教学的实践。

一、整合内容,凸显数学意义

新课标指出,数学活动要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教学模式单一、陈旧,填鸭式的硬塞硬灌,导致了学生思维的单一化,学生分析问题缺乏灵活性,更不要说思维创新。针对这一现状,教师要整合数学资源,从教育城域网中的数学资源入手,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进行加工,充分挖掘其中隐藏的数学现象和数学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数学思考,为主动探索新知,提升数学思维打下基础。

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时,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学习抽象的空间图形概念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要精心选择最佳的教学策略,搜集并加工丰富的课程资料,通过多种合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教师善于运用教育城域网就可以克服这些困难,在很短的时间内搜索并下载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将其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活”化教材。教学时,笔者选取了各种规格和型号的自行车轮胎、电动自行车轮胎、汽车轮胎等生活素材,通过城域网数据库中丰富的教育共享资源,并参考了各种教学设计,将这些生活元素与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看到了动态的变化过程,引发学生对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思考。

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凸显出数学的意义,为下一步主动探究新知打下了基础。

二、整合形式,关注课堂生成

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性的学科,其中不乏一些复杂的数学规律和数学概念,但农村的小学生由于缺乏抽象思维的引导,学习需要感性材料作为支撑,一旦教师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学生就会产生厌倦心理,导致数学学习兴趣的缺失。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教师要充分运用教育城域网这一平台,将有效的信息资源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将教学内容通过更加丰富、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时,笔者将不同类型的轴对称图形的资料、图片、视频等整合在一个课件中,上传到学习空间,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分享交流。在互动时,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集体探究,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如有的学生提出:如何找到五星红旗的对称轴?雪花是轴对称图形吗?大自然中还有什么轴对称图形?如何找到对称轴?这样的问题也引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笔者由此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图形?怎么画出对称轴?学生根据讨论和探究,不但把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画法,而且深入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数学意义:每对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每组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学生也认识到:轴对称图形和之前学过的图形最大不同就在于,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它可以是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也可以是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从而深入理解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例2

1结合农村实际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学生不太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的艺术就是在于创设情境激活课堂,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每个问题均可选择实地情境,教师首先应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为生动有趣的问题。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经过个体的深层次思考后,适时恰当地组织小组交流讨论,在单位时间内发挥合作学习的最大作用。农村学校的数学教师面临着信息闭塞、学生素质偏低等实际情况,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自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以适应课程改革的推进,适应时代的发展。

2农村数学教育在两个方面应加以强化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例3

二、接近实物

学习数学要灵活多变,不要机械地囿于课本知识的限制,让幼儿接近实物,通过眼睛的直接观察,通过触摸,对物的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把课本上的知识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比如认识物体的学习中,是学习各种图形,对于幼儿们来说,要想加深他们对物体的印象,最直接的方法,是接触实物图形。眼看、手摸、嘴说,他人说出图形,幼儿迅速指出具体物品。通过这样的学习,一般来说,所有的幼儿,基本上都能够准确记住学过的物体形象,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让幼儿增加他们的动手能力,加深他们的记忆,让他们准备一些小刀、一部分纸片,各种各样的盒子和一些农作物,让他们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实物形状,纸片用手叠,苹果土豆用刀切割,允许幼儿有自己的想法,制造教材里没有的实物形状,每次进行这样的学习活动,课堂上的幼儿们都十分踊跃,一片生机勃勃的学习景象让我十分欣慰。

三、带领幼儿走出课堂

大自然绚丽多彩,农村的幼儿们对大自然中充满着无限的向往,每次带领幼儿接近自然,融入生活,幼儿们都欢呼雀跃,手舞足蹈,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带领幼儿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优美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是上乘的教学艺术。比如说认识东、南、西、北,我们完全是在课外的“大自然课堂”完成的。我和幼儿们刚刚说明这个意向,幼儿们已经眉开眼笑了,我们拿着各种工具,走出教室,精神抖擞,通过各种景物来判断东、南、西、北各方位,根据工具来检验方位,幼儿们东跑西颠,忙的满头大汗、不亦乐乎,充分体现了对学习的兴趣,谁有能说学习数学枯燥无味呢?这说明质量很好的学习方法能够促进学习的乐趣,幼儿对东南西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坐在教室里,去想象,去琢磨东南西北要深刻、正确的多,我接着推进,启发大家建筑物的建设和东南西北的联系,想一想自己的家,门口是朝什么方向?窗户各是朝什么方向?想一想植物的生长受方位的什么影响等等,为什么?幼儿其乐融融,对知识充满了好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启动思维,充分体味到了学习的乐趣。这样的学习,具体形象,加强了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四、让幼儿打好学习的基础

数学知识自有它的特点,和其他的学科有些区别,这就是它的环环相扣,比如说语文知识,上过三年级,也可以不经过四年级直接进入五年级,勉勉强强也是可以的,但是数学就不行,这星期的可没有听讲,下一个星期的课,恐怕无法进行;所以从一开始要让幼儿们在幼儿时代就打好数学的基础,好比建筑高楼大厦,一层一层的都要认认真真。学习数学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懂得数学的基本原理,也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就是幼儿们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本质,知道了数学是什么,知道了数学的研究方向,抓住、认清数字学科的核心内容,增进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技巧。美国的心理学家罗素认为,如果对原理能够掌握,对其认识到位和很好地进行把握,那么就会消除学习的难度,省下百分之四十的研究与分析的时间。懂得了原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学习活动,就会节约大量的时间;在理解的基础上解决学习问题,等于拿到了开启学科大门的钥匙,轻车熟路,省时高效。这样的学习轻松快乐,轻而易举,否则必然是事倍功半,教师、幼儿们都疲劳不堪。教师要让幼儿们掌握这种方法,养成打好基础的习惯,不投机取巧,一步步走向成功。试想,新的知识不能够很好地在头脑中形成轮廓,不能顺利地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又怎么能够新旧结合?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 G812.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 号: 1007-3612(2011)05-0016-06

A Statistic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Fruits on China’s Rural Sp orts

LIU Renhan1,WEI Zuotao2, HUANG Duo1, WANG Yaqi1

(1.School of P.E.,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 ui 741001,Gansu China; 2.Leshan Normal University,Leshan 614004,Sich uan 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statistic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on China’s rural sports in rec ent fifteen years, the paper reckons that: the number of research fruits of Chi na’s rural sports is increasing year on year, and they are in high qualityT here is a trend of centralization of research teams, diversification of researc h methods and more quantitative study than qualitative studyBut some methodsneed to be discussedThere is a wide range of research content, mainly involv ing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rural sports, sports in small towns,rural sp orts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the relation between rural sports and economy , rural sports culture, rural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o onInthe f uture, researches on rural area sports should be developed on make contemporary ,innovative, opening, crossed and disciplinaryFor a better study, this pa per points that: appropriate research subject and methods should be chosenMul 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shall be used to perform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rur al sports.The main body of rural sports study shall be highlighted; Deep resea rch of basic theory problems of rural sports shall be strengthened and group adv antage shall be displayed

Key words:rural area sports; status quo; peasant; research trend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体育也逐渐走入农民的生活,尤其是 1995年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农村体育研究空前繁荣。2002年党的十六大 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的论断后,“三农”问题进一步成为 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十 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也明确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些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农 村体育事业发展,加速推进农村体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此,本文以计量学(metrology)理论为研究视角,借助近15年来我国农村体育研 究文献的各种数量特征,描述、评价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着重预测分析农村 体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对其作出解释,对未来农村体育的有效研究提供积极的理论思 考和实践准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995-2009年),以“农村体育”为 题名进行检索,以“农村体育”、“小城镇体育”、“农民体育”、“乡镇(村)体育” 、“村落体育”为“关键词”,筛选出1995-2009年有关农村体育代表性的研究论文276篇, 以其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对所收集的论文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检索相关研究类论文,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思路和研究 的理论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对农村体育研究和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农村体育研究的内容分类,访谈了数 名该领域专家教授。

1.2.3 数理统计法对276篇论文依据研究需要进行数理统计, 进而分析其研究特点与不足。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大致分两个阶段,研究侧重点随时代变革而发生变化 自1995年以来,我国农村群众体育发展大致经过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实施为 标志,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进入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新时期。但由于我国农村的特殊情 况,农村体育研究成果并不多,且内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对农村体育现状和农村体育场 地设施等方面的 调查研究。

第二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和《农村体育 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为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和理论研究提供了新契机。特别是2005年10 月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国家在2006年 “中央1号文件”中又明确提出了“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要求。国家体育总局为 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随后印发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根据这些文件精神 ,这一时期农村体育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农村体育发展战略、趋势、对策及农村体育文化、消 费及管理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研究态势。

2.2 农村体育研究成果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 从图1可以看出,1995-2009年期间,我国农村体育所发表的研究论文及比例总体而 言呈上升趋势,而2002年可以看作是其研究的转折点。1995-2002年,农村体育的研 究论文 每年均 保持在20篇左右,2003-2008年所发表的论文年度增长比例基本呈直线上升态 势。特别是2006年以后,年均超过100篇,仅2006-2008年3年间所发表的论文就近5 00篇,是前11年所发表的论文总量的2.5倍。从统计结果看,2009年农村体育的研究又呈下 降态势。这些研究论文的公开发表,都与国家的“三农”政策,特别是随着法制性、政策性 文件的导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口号的提出以及“农村体育年”的哲学启动有着密切 的关系。加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软科学立项资助课题对农 村体育的研究 具有扶持和导向作用,均表明农村体育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农村体育的研究呈现空前繁 荣的局面。

图1 1995-2009年农村体育研究比例折线图

2.3 研究人员年龄、职称结构及单位归属分析 从文献样本研究者的年龄结构分析,46~55岁研究者的比例最高,占统计总数的40.3%,其 次是35~45岁研究者,所占比例为30.2%,而35岁以下的研究者比例最低,仅为11%。由 此可见,46~55岁的研究者以其基础扎实、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研究优势取得 了大量且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从发展的眼光看,35~45岁研究者应是未来农村体育研究的 主力军,而35岁以下研究者应取长补短,找准研究的切入点,努力提升研究水平。

从研究者的职称结构分析,副教授的比例最高,占统计总数的42.5%,其次是教授的比例为 33%,讲师的比例为17.8%,而助教的比例最低,仅占统计总数的6.7%。这同样也反映出 高级职称的研究者在农村体育研究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已成为推动农村体育研究的中坚力 量。但与此同时,高级职称研究者也有责任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应积极鼓励和扶持 职称较低的研究者迅速成长起来,以扩充研究队伍,将农村体育未来的研究向纵深层次不断 推进。

从研究者的单位分布看,来自高校的研究者最多,占统计总数的61.5%,其次是专业体育学 院的研究者,其比例为28%,而体科所和机关的研究人员最少,仅占10.5%。从研究专业 看,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人员最多,反映出研究成果与其研究领域较为吻合。而高质量 科研成果的作者地域主要分布在经济条件优越、拥有较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氛围浓厚的省份 ,如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等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村体育科研与地理环境有着必 然的联系。 2.4 研究方法多元化,有些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商榷 通过对所收集论文在研究方法使用频度(降幂排列)的统计(图2),可见:文献资料法 > 问卷调查法(普通、专家) >调查法(田野、实地)>访谈法 >逻辑法>数理统计法 > 比较分析 >其他。由此反映出农村体育的定量研究多于定性研究。但对研究方法深入分 析后发现,也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表述的上下位关系混乱。诸如实地考察、实地调查、实地观察、现场调查、田野 调查等方法,上下位关系不明确,难以区分其异同。

第二、表述不准确。诸如调查法、分析法表述太笼统。而统计分析法、统计处理法、数 学分析法应该是同一方法的不同表述。

第三、 方法有生造痕迹。诸如联机检索法究竟是研究方法,还是某种研究方法操作的 具体过程,有待商榷。而经济理论分析法,究竟是具体的研究方法,还是借用经济学研究的 理论整体来进行分析,很含糊。

图2 农村体育研究使用方法比例排序

2.5 研究内容归类及分析

2.5.1 农村体育发展及其战略的研究农村体育发展研究,分 析后可概括为以下3种类型:

第一类为内驱型。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1]:农村体育的建设与发展,必须 以提高农民自身素质,转变农民体育锻炼观念为前提。

第二类为依赖型。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2]:农村体育的发展依赖于国家各 级政府的 扶持、各类政策法规的完善及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就农村体育内部环境 而言,主要依赖于农村体育的物质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经费资源的丰富程度。

第三类为综合型。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3]:农村体育的发展要依据农村建设与 发展 的实际情况。在农村各方面发展较为成熟时,农村体育建设应成为与农村社会融为一体,形 成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

在农村体育发展战略上,2002年中共中央8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 点”,由此确立乡镇体育是发展农村体育的战略重点。围绕这种战略指导思想,裴立 新教授[2]提出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乡镇以小城镇为切入点,并首先从县城有 条件的建 制镇实现突破。吕树庭教授等[4]等指出小城镇应作为农村体育的突破口, 由城镇辐 射农村,从而最终带动整个农村体育的发展。虞重干教授[5]等认为:农村 体育的根 基在于村落。村落是农村最基本的社区,是农村的主体,只有体育进入村落,农民才能得到 实在的享受。

由此可见,农村体育的发展同农村社会的实际面貌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 在农村体育与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宗教等社会要素间的互动关系。在其发展战 略选择上,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以成共识,但在操作层面上对突破口和切入点的抉择还难 成定论。笔者认为:农村体育发展重点的确立,应从不同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时 、因地”的在“乡镇”和“村落”间做出选择。通过部门间的协作,形成联动机制,是农村 体育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5.2 农村体育现状研究 农村体育现状调查主要集中在农村体育人口、体育场地设施、锻炼时数、锻炼内容等方 面。

1)农村体育人口。我国两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显示,1996年我国农民体育人口比例为7.13% ,2000年上升为8.4%,5年中提升了1.27%,平均每年增长率仅为0.25%[6],200 8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农村 体育人口比例为10.12%。而同期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以每年6.4%的速率增长 [7] 。由此可见,我国农村体育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增长速度,呈 现一定的滞后性。

2)参加体育锻炼的时数。根据《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 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有3.4亿的城乡居民参加过体育锻炼,城镇居民中有2.18亿的 人 参加过体育锻炼,乡村居民为1.22亿。城镇居民与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差异明 显 ,城镇居民比乡村居民高出24.1%,且城乡差异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全国“经常锻炼”的 城乡居民中,城镇居民有13.1%,达到“经常锻炼”的标准,乡村居民仅为4.1%,城乡差 异较大。

3)体育场馆。第五次全国体育场馆普查结果显示[8]:我国现有各类体育场地850 0 80个 ,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 m2。但占全国总人口一 半的镇(乡)村人口,拥有体育场馆69 537个,仅占总数的8.18%,其中教育系统体育场地数 量占总数的67.19%。可喜的是,截至2007年1月底,全国共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26159个,总投资达11.87亿元,到2010年,将争取使我国1/6的行政村建有标准的公共体育场 地设施[9]。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力度的加大,必将为进一步发展农村体育事业 打下坚实基础。

4)体育观念。郭敏刚[10]研究指出:乡村居民受到农村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影响 与城镇居民相比,体育观念有很大差异。乡村居民普遍认为劳动即锻炼,无病就是健康,进 行经常性体育锻炼的人数很少。加之农村体育的舆论环境较差,人们对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不 理解,甚至讽刺挖苦。

5)锻炼场所及内容。《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城 镇居民在单位、社区、公共体育场所以及健身会所等正规体育场所中进行锻炼的人数比例高 于乡村居民。而在江河湖畔、街头巷尾、公路旁和自家庭院及室内等非正规体育场所中进行 锻炼的人数乡村高于城镇。其中,在“自家庭院或室内”中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乡村居民为 28.7%,城镇居民是9.2%,高出19.5%,相差较大。另有研究表明[11]:因为农 民的余暇时间 受劳动性质、劳动方式特殊性影响,所以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稳定,季节性强。参加体育 锻炼的场所较为分散,锻炼地点多在自家庭院、住宅区空地、田间地头、马路边、街道边、 自然空地、河流和湖泊等天然场地,也有一小部分在附近学校的体育场地进行体育锻炼。

针对上述状况,总体上讲“我国农村体育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还 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体育文化需求”[12]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客观分析我国农 村体育 的现状,正如江崇民所言[13]:“我国仍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农村 社会生产 力水还比较低,经济还不发达,许多地区刚解决温饱问题,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相比,处于 相对体育贫困状态。”

由此可见,关于农村体育现状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研究成 果最多的方面。无论其研究内容多么广泛,但其主要目的都是为弄清农村体育现状,探求其 发展对策。需要指出的是,多数研究成果在文献资料和大范围抽样调查情况下,提出具有普 适性的对策与建议,如加大国家投入力度,政策扶持与导向,加大农村体育宣传等等,而提 出有创见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较少。

2.5.3 小城镇体育、村落体育的研究 以2003年吕树庭、裴立新教授[14]共同署名发表的《关于小城镇作为中国农村体育 发展 战略重点的思考》一文为标志,一大批研究者在相关文献中对“小城镇作为农村体育发展重 点”的观点进行了正面回应和支持,“小城镇体育”迅速成为农村体育研究的热点之一。研 究主要集中于小城镇体育的性质、小城镇作为推进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依据、小城镇体育的 功能等方面,小城镇体育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乡镇体育旅游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方面。

近几年,随着“小城镇体育”研究的逐渐“降温”,“村落体育”的研究已上升为农村 体育研究的最大热点。此种观点以“村落是农村的主体、村落农民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为 立论基础,并结合“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实施的事实,提出发展农村体 育应“以村落为重点”。田雨普教授[15]明确指出农村体育发展“将工作重点逐步 转移到村 落体育的发展上来,……是解决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低水平、不全面和很不平衡’局面的重 要举措”。 郭修金博士[16]在对山东临沂的沈泉庄村进行田野考察认为:村落体 育形态多 元、功能多重、与竞技体育相去甚远;村落体育的发展基础和保证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村 落需要有自身的体育文化,需要找回被遮蔽的传统民间体育文化价值,需要“培育、输入” 并举、村落精英带动及学校体育的辐射。郭敏刚硕士[17]从文化学视角研究指出: 村落农民 体育与村落文化之间是一种内在的共生关系,具有强烈的互动性,同时也相互制约。两者之 间的现实作用机制决定了村落农民体育与村落文化的发展既要同步,又要避免相互制约。唐 炎博士、虞重干教授[18]则对农村体育发展的行动取向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认为 :进行新 农村体育建设,不必仅仅从“民享”意义上来思考农民的体育需求,还应从“民生”的意 义上去发现体育对农民生活的价值。

那么,农村体育的发展究竟是“以乡镇为重点”还是“以村落为重点”,唐炎博士、虞 重干教授[18]认为:农村体育发展的重点从乡镇向村落延伸,只能说明发展村落体 育在一定 程度上具备了现实条件,以往发展中“重乡镇、轻村落”的发展方式需要调整。但就乡镇在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作用和地位而言,其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重点地位既没有也不能 “落幕”。其实,以乡镇为重点的农村体育发展,其真实含义应当是“从村落着眼,从乡镇 着手”。

无疑,小城镇体育、村落体育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清晰地认识中国农村体育的真实面貌以 及在当代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2.5.4 农村体育组织管理研究 江亮等人[19]调查表明:个人锻炼是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有组织的 农民 体育活动仅占10%左右。而体育实践表明,自发的个人体育锻炼是无法形成大规模、组织化 程度高的农村体育的。姜健[20]通过调查认为: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体育工作机构不 够健全, 缺乏体育人才,县以下的行政机构中管理体育的部门很少。部分地区县乡以下就没有专门的 体育机构,县乡级的体育行政机构多挂靠在文化部门、教育部门或卫生部门,负责群体工作 的人员也大多属兼职,并且管理者缺乏相应培训,社会指导员的数量就更不言自明了,这种 情况致使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受阻。陈宁教授[21]研究认为:在农村体育的管理模式 上“县级 体育行政部门要抓好农民体育协会;乡镇要建立健全体育文化站;村要建设好村级文化体育 活动室;农民体育协会要培养体育骨干”;采取“以镇为龙头,村民委员会为基础,农民体 协为纽带,形成有辐射力的组织网络”。李会增等[22]认为发展新农村体育事业, 离不开 一个健全的组织,体育组织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政府型体育组织,一是群众体育组织,两者 缺一不可,互为补充。县级以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乡镇政府把体育事业纳入 乡镇发展总体规划;发挥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发挥村民委员会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地位和 作用。

从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农村体育管理主体多为农村基层政府,管理松散乏力,农村体育 社会化远未形成。而体育体制的核心是体育组织的结构和权力分配及运行,随着我国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稳步推进,农村体育的组织管理需要发挥中央和地方、国家和社会办体 育的作用,重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体育组织体系将是一项复杂和长期的工作。

2.5.5 农村体育消费研究 王建欣认为[23]:“农村体育消费是基础性、根本性的消费,具有丰富生活内容、 娱乐 身心,增进身体健康;活跃体育消费市场,促进相关体育产业发展等,是体育消费科学发展 观的具体体现”。《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在参加体育 锻炼的人群中,有72.7%的人有过体育消费,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593元。其中,城镇居民 有 74.5%的人有过体育消费,乡村则为69.40 %,城镇居民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718元,而乡 村 为355元。城镇居民支付购买体育书刊和到体育场馆健身费用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乡村,其 他各项体育消费的人数比例差异不大。可见,城镇居民各项体育消费的人均水平明显高于乡 村[24]。

由于影响农村体育消费因素的多元化、复杂化,使得农村体育消费的开展目前仍有一定 的难度。因其体育消费同属于经济和体育两个领域的重要范畴,可以肯定地讲,随着农村居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消费需求必将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2.5.6 农村体育与经济关系研究 陈梦周等[25]研究表明:农村体育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姜健等 [20]研究 认为: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不平衡证明,体育的发展必须依附于经济的发 展,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体育是没条件开展的。朱家新[26]研究表明:2001-2008 年,我国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稳步增长趋势,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随着农民收入的 不断增高,恩格尔系数呈持续下降趋势。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农村居民在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对发展的需求必然随着 增加。体育活动必将成为农村居民满足体育文化需求的应有之义。

2.5.7 农村体育文化研究 许锍成[27]针对农村宗族意识与农村体育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宗族组织的一些活 动有 利于农村体育的发展,恰当地处理传统文化与农村体育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发掘和弘扬中国 传统文化,有利于农村体育发展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刘玉[28]通过对我国农村体 育文化特 点的研究,明确我国现阶段农村体育文化工作重点为:“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村自主发展相结 合,保障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农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坚持政府投入与市场场融资相结合,创 新公共投入机制;尽快建立多元化的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评价体系;坚持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 展相结合,切实将以点带面工作落到实处。”李会增等[29]从我国村落的历史文化 背景出发 ,分析了村落体育的文化特征,提出当前我国村落体育应该走与“生产劳动、文化艺术、民 族传统”相结合的杂糅式的发展模式。

不可否认,当前农村体育文化在整个新农村建设中还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因此,抓住 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弱势地位的有 效措施。

2.5.8 农村学校体育研究 曲宗湖教授等[30]以7个省市区为样本,采用整群抽样的调查研究方法对农村中小 学的 体育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调研,对我国农村体育现状进行了描述和深入分析,提出要完善对 农村学校体育的领导,改革体育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对农村学校体育的投入。朱 应明[31]通过教学内容改革实验研究,认为:从事民间体育项日教学,能充分调动 学生的锻 炼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自觉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能缓解体育经费、场地器材不足的矛盾。 曾全红等[32]提出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对策:落实素质教育观,切实改变 农村学校 体育教育的内外环境,建立与健全农村学校体育的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学校体 育课程建设,进一步重视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均衡发展,学 校体育建设与饮食卫生同步发展。焦卫宾,周登崇[33]在大量的普查和典型案例调 查的基础 上,从农村学校参与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角度,总结出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模式。徐 东锋[34]在学习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文献基础上,根据体育学科的特性和农村 学校的现 状,提出以选择一至两项适合地理气候条件、有良好群众基础、易于开展、健身价值较高, 又具终身体育性质的现代或民族优秀运动项目作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以推 进农村体育课程体系建设。

可见,农村体育研究中,学校体育研究所占的比例较大,研究相对较为成熟,涉及的内 容也较为广泛。

3 未来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通过上述对我国农村体育研究内容的相关分析,可以说其研究内容已呈现稳定、全面、 深入的发展态势。当前,我国农村体育的研究主要应正视三方面的问题:其一,理论与实践 的紧密结合,即农村体育研究能否对其实践产生有益影响;其二,对现象和状态的准确描述 ,即农村体育研究能否抓住当前的发展现状;其三,对本质的揭示和规律的发现,即农村体 育研究能否深刻地解释其现实现象。为此,未来农村体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应体现在以下方面 :

1)研究的时代性与创新性。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教发展为农村体育研究提供了广 阔的空间和前景。因此,农村体育的研究将会更加坚持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明晰战略发展 的策略预见,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对农村体育的需求,体现农村体育研究的时代性,瞄准重要 领域和重要课题的创新。

2)研究的开放性与交叉性。现阶段,农村体育体育科研的理论和实践都很薄弱,研究方 法简单粗糙。而人口学、 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政治学、地理学等社会科学 的发展则相对较为成熟。鉴于农村体育与其他人文学科有千丝万缕之联系。 因此, 在研究 中,将更注重借鉴成熟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寻找农村体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以进一步完 善农村体育的科学结构体系。

3)研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渗透和应用,农村体育 的研究理念、手段和方法也必然随之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高科技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使农村 体育研究工作更加科学与规范。因此,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必然更加重视理论探索与实证研 究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有力提升农村体育研究的科学含量与实 效性。

4)研究的学科性和特殊性。农村体育尽管属于综合性研究,但仍具有独立的专门知识、 理论范畴、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及体系。因此,未来农村体育研究的专业化、专门化是提高 其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形成农村体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必要途径。此外,在研究农村体育 时,会更加注重农村体育的特殊性要求,即将农村体育现象置于农村特定场景中去分析,揭 示农村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近15年来,农村体育研究日益受到关注。随着农村社会的变迁,特别是2002年以 后,农村体育研究成果数量逐年增加,且质量较高。未来农村体育科研将朝着时代性、创兴 性、开放性、交叉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学科性的方向发展。

4.2 建议 1)把握农村体育研究的实质,运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农村体育研究的实质是要探寻在 农村特定的经济、文化背景下,农村体育活动的特点、规律和运行机制。

2)运用多学科知识,对新农村体育进行综合研究。对农村体育的研究必须改变从单一 的学科角度进行分析,实行多学科的渗透与交叉,才能开拓出新农村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 新领域。

3)突出农村体育研究的主体。农民是农村体育研究的主体。因此,对农村体育的研究 必须围绕农民进行,把农村体育这一“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并以物衬托人、服务人, 这样才更有利于农村体育研究的健康持续发展。

4)重视对农村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深入探究。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对农村体育研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 本观念等诸多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将有助于整体性、综合性的认识和把握农村体育的发 展态势。在研究中不仅要加强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更要注重其理论解释和归纳,从而使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互为补充与促进。

5)发挥群体研究优势。在农村体育科研中,要注重“老、中、青”结合的科研梯队建 设。同时,需要加强地域、单位间的协调配合。

参考文献:

[1]吴振华,田雨普.关于中国农村体育若干问题的断想[J].体育文化导刊,200 5,(6):5-7.

[2] 裴立新.当前农村体育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3,(3): 5-9.

[3] 徐颂峰,等.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1 ):26-28.

[4] 吕树庭,等.以小城镇为重点的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学刊,2005(3):1-4.

[5] 虞重干,郭修金.农村体育的根基:村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7):2-4.

[6]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 学出版社,2001:40.

[7] 中国经济信息网[z].cei.省略/.

[8]周志忠.我国投入11亿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N].人民日报,2007-03-01.

[9] 郭敏刚,胡庆山,王健.农村体育思想的变迁及其对我国新农村体育建设的启示[[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32-36.

[10] 王晓玲.我国农民体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4):30-33.

[11] 马先英,杨磊.农村体育: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27(10):1309-1312.

[12] 江崇民,张彦峰,蔡睿,等.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分析[J].体育科 学,2009(3):9-19.

[13] 吕树庭,裴立新.关于小城镇作为中国农村体育发展战略重点的思考[J].上海体育 学院学报,2003,(3):8-10.

[14] 田雨普.小康社会演进中农村体育重点转移的轨迹考察[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 8, (6):461-464.

[15] 郭修金,虞重干.从村落看村落体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1-6.

[16] 郭敏刚,等.村落农民体育与村落文化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6) :33-37.

[17] 唐炎,虞重干.论农村体育走向持续发展应树立的行动取向[J].体育科学,2009,( 9):81-85.

[18] 江亮,等.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体育发展的社会学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2008,31(11):1461-1467.

[19] 姜健.陕西省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 7,(4):67-69.

[20] 陈宁,周挺.农村体育发展的新挑战与制度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 1-6.

[21] 李会增,等.对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国体育科技,2007,( 4):1-6

[22] 王建欣.开展农村体育重要性的几点认识[J].体育文化导刊,2003,(8):18-19.

[23] 沈克印,等.社会排斥与农村体育贫困[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4):289-292.

[24] 陈梦周,等.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4): 66-70.

[25] 朱家新,沈丽玲.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社会环境的理性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32(5):16-20.

[26] 许锍成.农村宗族与农村体育关系初探[J].体育学刊,2003,(4):40-41.

[27] 刘玉,田雨普.现阶段农村体育文化特点及工作重点探讨[J].成都体育大学学报,20 08,(11):17-19.

[28] 李会增,等.我国村落体育的文化特征及发展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 ,32(5):1325-1327.

[29] 曲宗湖,等.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 报,1998,(4):9-12.

[30] 朱应明.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实验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0,(3):75-7 8.

[31] 曾全红,等.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7) :91-93.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例5

一、我国高考弃考现状

1.高考弃考问题凸显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受众群体不断增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14年达到37.5%,提前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2015年37%的目标。但是,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加的同时,通过分析2000~2015年高考报名人数可知,我国高考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1050万人后,参考人数一直处于回落状态。究其原因,高考报名人数减少受两类因素的限制,一方面是高中学龄人口基数减少的自然制约,另一方面则是高考弃考的人为因素影响。近年来,高考弃考现象逐步进入大众视野,成为一大教育问题。

2.高考弃考类型多样

当下,高考弃考原因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的观点,可以归纳出四种主要的弃考类型:“选择出国留学而放弃国内高考、准备不充分而选择来年参加高考、经学校劝诱而选择报考技术类院校或复读、农村学生基于各类因素的考量而放弃高考。”以上四种弃考类型当中,参加国外的“洋高考”以及农村学生因家庭经济、文化等因素限制而放弃高考是当下较为典型的弃考类型。

3.高考弃考人数攀升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将2010年各地区高三学籍人数与高考报名人数对比分析之后发现:“全国大约有80万名弃考学生,近年,弃考人数以每年接近10万人的速度在增加,2013年全国弃考人数约至百万人。”虽然,近几年有关部门并未对高考弃考人数进行精确统计,但是高考弃考人数不断攀升实为一个大趋势。现阶段,在接近百万的弃考生当中,选择留学而弃考的学生呈逐年增长态势,约占弃考生总数的20%,但数量更为庞大的弃考生大多选择了就业,这部分学生则以农村学子居多。

二、场域理论视角下农村学生高考弃考的成因检视

法国著名学者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是一重要的反思社会学分析模式。场域、惯习与资本是其“场域理论”的核心概念,三者之间相互关联,构成分析农村学生高考弃考的理论工具。

1.场域空间的规则不公导致农村学生高考弃考

布迪厄认为一个场域就是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型[1]。场域在一定程度上就像是一个游戏空间,是行动者深思熟虑创造行为的产物,遵循成文和不成文的各种规则,使一部分人占据有利位置[1]。这表明场域内的个体未曾有意追寻差异,却早已存在于规则限定的差异之中。长期以来,农村学生高考弃考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育场域中的政策措施与规章制度限制了农村学生平等参与高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高考录取机制不公阻碍了农村学生求学。我国实施的分省定额招生录取制度、保送生制度、自主招生制度等大多向城市考生、东部发达地区倾斜,这些制度本身所体现的规则从根本上阻碍了农村考生平等参加高考。其次,部分农村考生并未进入高考竞争场域就已遭淘汰。一些落后地区的学校为提升高考升学率,要求以教师为主,劝导成绩较差的学生放弃参加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或复读,这使部分考生还未进入高考竞争场域,就已被排斥在外。

2.农村文化惯习与高考评价标准不符降低农村考生自信心

惯习是布迪厄场域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在同一场域内部,惯习与其所在的场域之间呈吻合的关系,也就是说特定的场域内有其专属自身场域的惯习,同一个社会群体之间存有相同的惯习。由此可推,农村考生必然体现出农村社会阶层的文化惯习。但是,现有高考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呈现出明显的城市文化、精英文化的倾向。农村学生固有的阶层文化与高考所体现出的城市文化相背离,这必然导致农村学生高考竞争力的降低。具体表现在制定政策时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制定全国统一大纲、材和统一考试标准[2]。其次,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更加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对于基础教育薄弱的农村地区而言,贫瘠的素质教育条件,导致农村学子难以适应高考改革的快车道。正如辉煌一时的高考“状元县”甘肃会宁地区的百姓所言:“农村娃娃从小到大经见最多的,无非是笔与犁。”这也体现出农村学生对多元化评价的素质教育存在先天短板,高考自信心不足。

3.农村家庭多元资本的缺失导致农村学生弃考

布迪厄将“资本”看做是劳动的历史累积,累积的劳动可以看做社会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被一定社会群体所占有,且为不均衡的分配与占有。不均衡的资本分配使各场域的经济基础、社会资源及权利结构建构不一,导致场域竞争起点的不公。

(1)经济资本缺失,农村家庭无力支付高额的大学费用

首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较为明显。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1年到2014年农村居民纯收入从2366元涨至9892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6860元升至28844元。”[3]由此可见,城镇居民收入一直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倍左右,农村家庭经济收入低微必然影响其教育支出能力。其次,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费用成为农村学子上大学的“拦路虎”。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的学费从1995年800元左右的额度涨至2004年的5000元不等[4]。近年来,更有一些院校的学费高达万元,加之书本费、住宿费、生活费等其他开支,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远远超出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可支配范围。

(2)社会资本缺失,导致农村考生竞争力不强进而弃考

社会资本是借助社会网络或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而获得的社会资源[5]。家庭当中的社会资本则是对家庭成员有益的社会资源或权利结构。对于占据社会优势地位的群体而言,其所在场域赋予了其自身的优越性,丰富的社会资源及权利结构可以通过场域内的人际共享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对所处弱势地位的群体而言,单一的社会关系网络不足以支持其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有研究表明:“在择校制度中,城镇高中择校比例最高曾达同期学生数量的30%,来自农民阶层的择校生比例仅为5.4%。”[6]这表明,优势阶层更易动用自身的社会资本来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及机会。

(3)文化资本缺失,限制农村学生获得高等教育

家庭的文化资本是指家庭所持有的与文化活动相关的有形或无形的资产。布迪厄把文化资本分为三类:身体化形态资本、客观化形态资本和制度化形态资本。身体化的文化资本体现在个体的知识、气质、素养等方面,这与每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客观化的文化资本主要体现为物质化的文化形态,如艺术作品;制度化的文化资本则在证书及文凭当中体现出来。家庭的文化资本存量与经济资本密不可分,同时受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制约。农村家庭经济资本缺失使农村学生无法像城市学生一样接受更多文化知识的熏陶,父母较低的文化水平无法在学业上给予子女有力帮助,反而在某些方面起阻碍作用。例如,部分农村家长因文化水平的限制而持有“读书无用”的观点,这成为农村学子高考道路上的“绊脚石”。

三、规避农村学生高考弃考的对策探析

农村学生高考弃考受场域规则、文化惯习、资本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明确其弃考归因的基础之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保障农村学生正常高考、顺利接受高等教育实为当下之必须。

1.设定公正的场域规则,确保农村学子公平高考

公正的场域规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明确教育的育人本质;二是改革高考录取机制。首先,“教育,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其本质都既不是单纯的智育,也不是单纯的德育,而是完整的育人。”[7]现阶段,部分学校盲目追求本校升学率,劝诱学生放弃高考是剥夺学生权利、干涉学生选择的违法行为,应当严加抵制。高考只是学生从基础教育迈向高等教育的“检测站”,是对其阶段性知识水平、身心发展成果的测量,学校不应单以成绩水平的高低评判学生,更应在提高学生能力、发现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质上下功夫。其次,各省市院校在招生录取时采用的“分省定额、划线录取”并非按照实际考生数量实现平均定额录取,而是遵循体制下“优先照顾本地城市考生”的隐性准则而实施[8]。近年来,以中央部门高校和地方“211工程”院校为主、面向农村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得以落实,2015年全国招生规模为5万名。但是,与庞大的农村考生基数相比,5万定向招生名额仅惠及一小部分群体。所以,加大对农村地区学生的定向招生力度,是激励农村考生求学的有效方式。

2.综合考量城乡文化惯习,提升农村学生的高考自信心

综合考量城乡文化惯习,就要打破以城市为中心的高考价值取向。高考内容的设计应更加符合“城市+乡村”的多元命题模式,体现当今城市的文明进步,又能包括乡村社会的文化传承。高考所考查的知识点,应无所偏好、公平公正地涉及到城乡的文化偏好,在语言文字表达、价值观念选择、行为方式指向等各个方面均能公正考量。这就要求在高考大纲、标准、教材等方面纳入乡村的文化指标,使乡村文化惯习在高考这一环节中得以充分体现,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村学生的高考自信心,也是对乡村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当下,各省份将综合素质逐步纳入高考评价体系之中,打破“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的高考模式,丰富高考形式,探索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综合素质考评标准与内容中,应合理纳入农村文化惯习,促进高考评价的全面化、合理化,以此提升农村学生的高考自信心。

3.增加农村家庭资本积累,提升农村地区教育竞争力

要破解农村学子在高考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必须从根源上改变农村家庭的背景影响因素。首先,加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创收,支持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致富;通过政策制定,缩小城乡阶层收入差距,以逐渐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等方式增加农村弱势群体的家庭收入,保障其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不打折扣。其次,加强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缩小城乡文化差异;提升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气质修养,避免因文化贫困而阻碍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最后,政府应尽可能保障教育资源公平享有,弥补农村家庭因社会资本缺失造成的对子女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保障农村地区师资数量与质量、促进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应用等多种方式,确保农村学子受教育质量的提高,避免因高考竞争力不足而弃考。

4.提高“助学圆梦计划”宣传度,塑造积极向上的求学舆论氛围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助学计划已逐渐完善,表现为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勤工助学等多种途径并存的资助体系。但仍有许多农村家庭因对高等教育资助体系不甚了解而放弃子女上大学的机会。深究原因,是高等院校的“助学计划”并未下达到校、宣传到村、普及到户。所以,要加大“助学圆梦计划”宣传力度,形成大学、高中、地方政府三位一体的宣传模式,确保农村家庭了解和信任高等教育助学体系,保证农村学子不因贫弃考。此外,近几年,“读书无用”的论调甚嚣尘上,加之新闻媒体对“一夜暴富”“拼爹”“官二代”“富二代”等事件的大肆报道,体现出一种“金钱万能”的价值舆论导向,无形之中动摇着农村学子“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鉴于大众传媒与社会价值观的紧密相关性,新闻媒体审视自身的社会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的价值观念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 刘海峰.公平与效率: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3] http:///xwzx/gnsz/gdxw/201501/20/t20150120_4384230.shtml.

[4] 吴玲.索志林.高校收费与教育机会公平[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

[5] 宫留记.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J].理论与探讨,2008(6).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例6

关键词:

农村教育;乡土意识;教育功能;地方人才;社区文化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教育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2014年底,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为6186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5.23%[1],农村人口基数依然庞大,迫切需要农村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如今,农村义务教育基本上实现了免费模式,越来越多的农民孩子上得起学,而随着职业教育在农村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的生活与生产技能。但是在当前的中国农村,很多观念还是比较落后,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困境依然存在,探讨我国农村教育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农村教育的意义

我国的农村教育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有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剖析了教育在农村地区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农村教育的理论与价值。例如,陶行知把农村教育看作是立国之本,他认为中国的农村非常落后,农民的人口又多,只有抓好农村教育,中国才会进一步强大[2]。晏阳初则认为农村要发展,教育需先行,农村教育是帮助农民脱离“贫穷、愚昧”的主要途径,是中国富强的基本要素[3]。如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的重要任务,而在这其中,农村教育凸显出重大的作用。

(一)农业发展离不开农村教育

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农业大国,中国一直重视农业的发展,可以说,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所在,是养活十三亿人口的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我国社会安定团结的重大工程,所以农业的稳定发展是我国现代化愿景实现的基本条件。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跟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有必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采取一定的手段措施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教育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根本手段,为了突破农业发展的瓶颈,需要不断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然而一直以来,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在观念上也难以改进,很多农民的孩子仅仅把读书当作通往城市的桥梁,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使得农业人才日益缺乏,农村生产力增长缓慢,技术措施止步不前,造成大量的土地荒芜、土质退化,加上森林的滥伐,使得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恶化,极大地影响到农业的稳定发展。面对这一现状,若对农村教育加以重视,在教育的过程中传播现代化的农业科技知识,使更多的农村科技人才脱颖而出,逐渐转变农民的观念,提倡环境保护,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农业发展,进一步展现农村教育的意义,我国的农业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局面。因此,农业发展是离不开农村教育的,两者相辅相成,农业发展离不开农村教育,而农村教育也是以农业发展为前提的,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加强农村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决策。

(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前提是发展农村教育

无论在教育学领域还是经济性领域,都认为经济和教育是分不开的,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规模是由经济所决定的,而经济的发展需要教育推动,教育水平跟不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同样,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也是密不可分,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是成正比的,从中可以看出农村教育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出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农民都住上了新房、开上了小车,缩短了与城市的差距,而这些成绩的获取,与党和国家重视农村教育息息相关,包括农村教育政策的推出及教育基础措施的落实。当然,这只是一个宏观上的现状,具体来看,我国贫困县、贫困村的数量依然不少,文盲与半文盲的人口比例较高,许多农民的教育文化程度只有小学水平,落后的农村教育对农村生产力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发展农村教育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前提,只有不断加强农村教育的质量,完善农村教育的基本设施,改变农村教育的传统观念,以此来调整农村社会的文化结构,才能从整体上真正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三)农村教育是提升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

受封建社会影响,当前依然有不少农民含有封建思想,例如重男轻女思想、迷信思想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民的整体素质。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民素质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除了传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之外,还增加了农业技能素质、农业理论素养等。可以说,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而我国的不少农村地区,存在封建意识浓厚及小农经济思想等,且缺乏环境保护观念,法制意识薄弱,农业技能低下,农民接受新科技、新事物的能力较差,造成了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为落后[4]。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农村教育跟不上,教育体制落实不到位,从而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脱节。因此,要重视农村教育,并将其作为提升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促进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使农民真正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力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

虽然我国的农村教育理论起源较早,但真正实现质的飞跃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随着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新一代农民的文化程度得到了普遍提高。如今,我国的农村教育实现了多元化发展,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农村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地加强,农村教育体制正在成功转型。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清当前农村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乡土意识薄弱,农村教育只是“跳板”;农村教学缺乏实践,“死读书”现象严重;农村教师待遇较低,师资流失量大;农村教育功能较为单一,社区文化落后。

(一)乡土意识薄弱,农村教育只是“跳板”

在我国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城乡二元结构永远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虽然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户籍改革也在进行中,但城市与农村之间所存在的“鸿沟”,短时间内是难以抹平的。相对于农村来说,城市所具备的优势巨大,无论是交通基础设施、区域地理位置、居民保障制度、人均收入水平等,农村都远远比不上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农村甚至是“落后、封闭、保守、贫穷”的代名词,加上城乡户籍改革尚没有完全到位,农民若要落户城市,除了在城市购买商品房之外,另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送孩子上大学,利用教育打开通往城市的“门”[5]。鉴于经济水平,很少有农民能够在城市买得起商品房,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农村教育几乎是通往城市的唯一途径。城乡二元结构不打破,这一现象将一直存在,同时也是农村传统教育体系的一大特色。“考上大学,当上城市人”是当前大多数农村子女教育的头号信条,但也造成了农村子女乡土意识薄弱,农村教育仅仅是一块“跳板”,而很多农村学校只强调升学率,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都以升学为目的,很少有涉及乡土本身的,这也是农村学生乡土意识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可能了解全国各地的人情风貌,对一些著名城市、山川风景了如指掌,但不一定了解本土的情形,缺乏本土文化的传承,甚至有一些农村大学生落户城市之后,很少再回农村,甚至看不起农村。

(二)农村教学缺乏实践,“死读书”现象严重

在教育领域,理论结合实践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理论需要实践来验证,实践需要理论来指导,两者是统一的[6]。但农村教学通常偏重升学率,“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普遍存在,加上农村子女的重要目的就是通往城市,对于必考的教材,他们通常能够倒背如流,为了应试而读书,实践操作极度缺乏,“死读书”现象严重。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方面,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以及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重理论的做法还不至于让学生偏离人生成长轨道,但高中教育甚至职业教育还采取这种做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使得他们实际动手能力低下,社会立足本领不足。而当前我国城市的就业形势严峻,并非每一位农村大学生都能够在城市里找到工作,如果无法在城市立足,很可能要重回农村。由于这些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只会理论知识,与现实脱节严重,就算回到农村也不一定能快速掌握劳动技能,这就给农村社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反过来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农村教师待遇较低,师资流失量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决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基本因素。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师的待遇有了明显的改善,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尊师重教”成为社会上的一种良好风气[7]。但是农村教师跟城市教师相比,待遇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甚至有扣发工资、延期发放工资、发放不足额等现象发生,加上农村教育的行政干预较多、教师缺乏培训和交流、居住条件得不到改善、教师的娱乐设施匮乏、升职涨薪机会较少等因素,使得一些农村教师难以安心工作,如果有转行或工作调动的机会,他们往往更倾向于外面的世界,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师资的流失量大,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招不进人、留不住人”的问题较为突出。如何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困境。据相关数据统计,2010-2013年间,全国乡村教师数量由472.95万降为330.45万,短短三年时间,乡村教师流失率达30%[8]。农村教育要发展,保持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所以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农村教育功能较为单一,社区文化落后

农村教育不止为城市输送人才,还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农村教育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许多农村地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功能较为单一,教育定位和教学模式很少涉及培养农业人才方面,这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相脱节。基础教育实行的基本上是单一型的理论教育,完全脱离了劳动生产,素质教育不多,创业教育几乎没有,而职业教育也大多以理论为主,缺少培训基地与实践课程,大部分学生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拿到文凭证书。农村教育功能的单一化,跟农村社区文化落后也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农村劳力基本都进城打工,仅仅依靠留守的老人孩子,是难以繁荣农村社区文化的,这间接造成了农村文化培育的滞后,如何脱离农村成为大多数孩子的向往,他们能做的是勤奋读书、考高分、上大学,这与一些农村学校应试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甚至有些学校相互间还会攀比,送出去的学生越多,越以此为荣,使得农村教育功能难以朝多元化发展。

三、当前农村教育困境的解决措施

针对当前农村教育所存在的诸多困境,迫切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否则这些问题的持续存在,将阻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今,农村教育日益凸显出其作用和价值,如何对农村教育体系进行创新,使农村教育的发展走出困境,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加强乡土意识培育,发扬农村传统美德

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无论在文化还是经济上都较为落后,虽然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也再三强调要尽快解决“三农”问题,并于2015年2月1日正式《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9],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十二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展现了党和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决心,但是城乡之间所存在的差距短时间内依然是难以拉近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农村在落后城市的同时,也有着一定的长处,例如空气更加新鲜、环境更加优美、民风更加朴实、邻里更加和睦,这些都是城市难以比拟的。农村有很多传统的美德,例如诚恳、守信、勤俭、尊亲、敬长等,并得到很多城市人的认可。这些农村的道德体系和伦理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有必要加强农村孩子的乡土意识培育,增强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人生道路有很多,走进城市并非是唯一的一条,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贡献、跟家乡人民共同富裕,也是非常崇高的信条。随着乡村旅游热、“农家乐”、“乡村养老”等热潮的兴起,很多农村地区也迎来了致富的机会,农村教育应改变观念,多创新教育理念,充分发扬农村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二)增加实践教育,培育地方人才

在传统的农村教育中,奉行的是理论教育,很少与生活、生产相连,很多农村子女的目标是通过读书走向城市,这种价值观念也造就了他们“死读书”的背景,其产生的结果是忽视了农业技术与生活技能,并成为农村生产力低下的主要因素,这显然不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因此,农村教育应增加实践教育内容,促进农村子女的农业技术掌握,提高生活技能的培训,这有两个方面的好处。第一,农业技术的掌握可以帮助农村子女获得更多的生存技能,为将来返乡创业做好准备,同时还可以推动农村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从理论传授型向职业教育型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服务面,培养出更多的一专多能型人才。第二,生活技能的提高使得农村子女更加了解生活的真谛,学习到更多的人生知识,包括精神面貌、人际交往、生活常识等,具备更好的心理素质和更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且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实践教育还可以培育出更多的地方人才,由于农村社会比较分散,很多人守着三分地就满足了,如果没有人组织与号召,就不会有积极性,而地方人才正是带动农村社会改进与发展的“领头羊”,代表着创新与改革。地方人才应该熟悉本土的地理地形、人情风貌,在家乡建设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利用本身掌握的农业技术创业致富,在当地树立起标杆,充分发挥出榜样的力量,并且能够通过技能“传帮带”、帮助农民推广优良农产品,带领家乡人民共同致富[10]。

(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在待遇上差别较大,相关部门应重视该问题,通过各种融资途径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以留住更多的教师人才。例如可以向上级部门申请教育资金辅助,或者跟相关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以定向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式,争取到这些机构和单位的资金支持,以此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师待遇,激发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11]。此外,在农村教师住房、评职称等方面,也尽量能给予优惠、开“绿灯”等,使农村教师能够教得“称心”、住得“安心”。农村教育还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可持续发展机制,全面提升教师整体上的素质。例如可以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不断对教师编制进行完善,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队伍中来;也可以构建教师培训制度,培养当地的青年骨干教师,建立起教师流失的补偿机制,以此来提升农村教师的素质,并起到稳定教师队伍的作用。农村学校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培育教师的使命感,自愿投身于农村教育的事业中。相关部门还可以帮助农村学校与城市中的师范院校对接,定点培养师范生,为农村学校招募更多的一线教师。

(四)加快建设社区文化,丰富农村教育功能

为了改善生活,很多农村青壮年劳力纷纷进城打工,留守老人与孩子日益增多,农村社区文化较为缺乏,农村教育功能单一化现象严重。在此背景下,农村教育应肩负起社区文化建设的重任,不断加强乡土文化的培育,让更多的学生热爱家乡。从教育功能上看,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是有所区别的,创新农村教育应紧密联系当地实际,不能单纯地学习城市教育,否则可能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12]。首先,丰富农村教育功能应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不断拓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功能,学校既是乡村的信息资料中心,同时还是娱乐活动中心、社区文化传播中心,实现农村学校的多元化发展,全面为农民朋友服务,充分发挥出农村文化的社区效应,使当地农民的文化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其次,要充分整合当地农村教育资源和城市教育理念,做到取长补短,以提高农村学校在文化方面的品味,延伸农村教育内涵,发挥自有的教育特色,并加入更多的实践教育内容,走现代化的教育发展道路,提高农村教育的适应力和内在价值。第三,以自然村和行政村为基本单位,以乡镇为引领点,在市县的指导下,做到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安排,在师资队伍、教育经费、基础设施等方面统一规划,在节省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地方办学的整体水平,以显著的办学效益实现农村学校的平稳发展,不断改革教学理念,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当地人才。

综上所述,当前中国的农村教育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包括农村子女的乡土意识薄弱,只想通过教育走进城市,做一个城市人;农村教学缺乏实践,农村孩子的“死读书”现象较为严重,生存技能不高,影响到成才率;农村教师待遇较低,难以安心工作,农村师资的流失量大;农村教育功能较为单一,且农村社区文化落后,使得农村教育功能难以朝多元化发展。针对这些困境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不断创新农村教育体系,真正凸显出农村教育的作用和价值,这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非常有利的。

作者;徐海生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4年末城镇常住人口7.5亿乡村常住人口减少1095万[EB/OL].

[2]吴擎华.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中华文化论坛,2014(11):51-55.

[3]刘河燕.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农村教育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159-160.

[4]田夏彪.多元一体: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价值的定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4):68-72.

[5]李学容.警惕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倾向———对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审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6):1-3.

[6]官爱兰,周丽萍.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教育:“干涸”、“贫血”及“缺土”[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4):5-8.

[7]田夏彪.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文化认同功能失衡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14(5):9-11.

[8]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全国乡村教师3年流失30%地位低待遇差是主因[EB/OL].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例7

关键词 投资收益 物质性收益 非物质性收益

一、导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破解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的难题,国家日益重视农村的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归根结底,农村发展的原动力在于教育的提高。可是,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3年。农村教育的研究也愈来愈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导致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农村教育投资收益率是其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农村青少年辍学、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二:一、教育投资成本过高,超过农村家庭的承受能力;二、农村教育投资收益率过低,是否接受高等教育对其收益差别影响不明显。因此,研究农村教育投资收益是解决农村教育水平低下的前提,是保证国家对农村制定有效的教育政策的前提。

关于教育投资收益的问题,国外早已有研究,最有名的莫过于明瑟的《schooling, experience and earnings》。明瑟在这本书中提出教育收益率的概念,教育收益率指的是平均多接受一年教育导致个人收入提高的比例。关于农村教育投资收益的问题,学者的研究多集中的宏观方面,从整体思考农村教育投资收益的失衡。陈晓玲,尹丹(2004)指出了农村教育投资收益的不对称性,其认为农村教育的投资在农村,收益却在城市。因为,农村子女从上大学到以后工作绝大部分都是在城市,从而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更有学者指出,农村教育投资挤占了本就匮乏的农村资本。总体来看,少有人从个人的角度研究农村教育投资收益问题,从而去解释中国农村教育政策的有效性。本论文正是力图从农村教育投资收益出发,站在个人的角度衡量教育的成本与收益。在本论文教育的收益不仅仅是可以用金钱衡量物质性的收益,也包括其他方面的利益,比如优厚的工作条件等。

二、数据、模型和统计分析

为了研究农村年总收入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借用了河南财经学院樊明教授组织调研的数据,共获得样本649个。

调研样本中,未受正规教育样本数为98个,年总收入为8143.7元,月均收入为678.7元,月工资收益为446.4元,农业每亩净收益为491元;小学样本为149个,年总收入为8128.6元,月均收入为677.4元,月工资收益为483.0元,农业每亩净收益为429.0元;中学样本为302个,年总收入为8439.4元,月均收入为703.3元,月工资收益为455.3元,农业每亩净收益为436.6元;高中、中专样本95个,年总收入为9233.2元,月均收入为769.4元,月工资收益为503.8元,农业每亩净收益为438.4元;大专样本5个,年总收入为12690.0元,月均收入为1057.5元,月工资收益为820.0元,农业每亩净收益为230.0元。在数据处理中,为了便于统计计算,把受教育水平转换成受教育年限,未受正规教育为0年,小学为6年,中学为9年,高中、中专为12年,大专为15年。

可以看出,受教育年限与年总收入和月均收入间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和预期结果相似。但是,亩净收益与受教育年限并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其中未受正规教育样本亩净收益最高,为491元,大专样本最低,为230元。造成这样结果的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这部分样本人群具有较高的学历,其具有从事非农业工作的机会,并不以农业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甚至有部分人并不从事农业生产,这就导致了样本人群亩净收益偏低。

其中,年总收入=(∑月从事非务农收入×12 +亩净收益×亩数)/样本数

月均收入= 年总收入/12

不同受教育样本的收入具有很大的差异,造成这种收入差异的因素除了受教育水平(EDU)以外,是否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下面笔者确定一些对收入具有较强影响的因素,比如务农年限(AGRIAGE)、年务农时间(AGRIHOUR)、土地肥沃程度(FERTILITY)、耕地水源情况(WATER)、工作(WORK)、城市工作状态(CITWORKCON)、农村工作状态(VILWORKCON)。然后通过回归分析,检验其是否在统计中具有显著性。

根据以上分析,建立下列收入模型:

INCOME代表年总收入。采用年总收入作为分析对象是为了全面的分析调查样本的收入来源。年总收入采用自然对数形式会获得更好的拟合度,并方便解释结果。

R2=0.2864,样本数为634。括弧内为t-值。

大部分的变量的符号和理论预期一致,多数达到95%以上的显著水平。这首先反映了问卷数据的质量是可靠的,其次收入模型的设定是恰当的。影响被调查者收入的显著变量有:受教育年限、土地肥沃度、水源优异度和城市工作状态。受教育年限年总收入弹性为3.44%,也就是说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可以增加3.44%的年总收入。样本平均年总收入为8472.3元,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可以增加收入291.5元。

从上面对影响年总收入的分析可以看出,受教育年限对年总收入具有明显的影响。接下来,笔者通过数据统计,研究受教育年限对调查者非物资性收益的影响。

1.工作岗位层次(POSITION)。操作层的受教育年限为7.6年,技术层为8.77年,中层管理者为11.73年。可以看出,受教育年限越高越有机会进入管理岗位。

2.身体健康度(HEALTH)。统计结果为,不健康的样本组受教育年限为4.58年,一般为7.81年,比较健康为6.65年,健康为7.65年,很健康为8.37年。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受教育年限高者其身体健康度也高。

3.婚姻满意度(MARRIGE)。认为婚姻很美满的样本组受教育年限为9.22年,较美满的为7.26年,一般为7.98年,不理想为7.93年,失败为5年。从统计上可以得出,受教育年限高其婚姻美满度也相对较高。

从以上统计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受教育年限对进入领导岗位、身体健康度、婚姻满意度具有正面影响。受教育年限高,其指数也相对较高。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以上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受教育年限对农村群体具有两方面的影响:

1.物质性收入。受教育年限的收入弹性为3.44%,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可以增加收入291.5元。

2.非物质性收益。受教育年限对个人的工作环境、进入领导岗位、担任农村基层干部、身体健康度、对象长相、婚姻满意度具有正面影响。受教育年限高,其指数也相对较高。

农村教育的发展对提高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改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比如,加大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投资,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的普及。在高等院校,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补助和助学贷款,使其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教育水平提高了,其有更高的机会去争取进入收入相对较高的行业,以及进入管理岗位。此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任职,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思想。

参考文献:

[1]Mincer Jacob Schooling,Experience and Earnings.1974.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9-0090-02

现阶段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意识环节的薄弱和现实条件的制约限制着农村体育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其发展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健康体质水平的优劣,关系着全国青少年健康体质的提升和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实施与发展。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本课题以江西省农村中小学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主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西省农村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随机选取九江市、赣州市、吉安市、抚州市等4个市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分别从每个城市中选取10所农村初中和10所农村小学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有效回收率100%。(3)访谈法。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实地考察了部分农村中小学,分别对农村中小学校的领导、体育教师及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以获取本文研究所需要的素材。(4)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数据运用Microsoft Excel 2003进行统计处理。

二 研究结果分析

1.江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现状

体育课教学是根据国家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的规定,在体育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讲解、示范和学生自己思维与练习,学习掌握体育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体育课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是检验体育教师业务水平的主要准则,关系到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的掌握,同时反映了学校行政部门监管教学的力度。

第一,体育课开课状况。江西省大部分农村学校体育课的开课率还是令人满意的。从调查的100所学校来看,每周开设2节体育课的中学和小学分别为49所和41所,每周开设1节体育课的学校分别为1所和5所;没有一所学校达到每周3个课时的体育课课程的要求,甚至有4所小学还没有开设体育课。这与《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中规定的体育课教学课时相差甚远。

第二,教案编写和教学组织情况。从主管体育教学的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那里了解到,江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教案的编写率普遍较低,有50%以上的体育教师教案不全或不写教案,有的学校教师写教案只是为了应付学校或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以及评优评先的需要。通过对学生座谈的了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组织较为随意、松散,体育课大多采用“放羊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自由、教师轻松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农村体育教学之中。

第三,开设体育理论课的情况。调查显示,只有24.0%的中学、20.0%的小学会每学期安排一定课时的体育健康教育课;44.0%的中学、38.0%的小学偶尔安排;32.0%的中学、42.0%的小学从不安排。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农村学校不重视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大多数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知之甚少,只是盲目地进行体育练习,导致他们无法掌握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的方法。

第四,体育实践课教学内容的情况。通过访谈了解得知,由于受场地器材的影响,农村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以田径、广播体操和游戏为主,农村中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以田径、广播体操和篮球为主。可见,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枯燥乏味,完全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从而难以调动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2.江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

第一,体育教师的配置情况。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江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兼职较为严重,中学体育教师的兼职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17.3%,而小学体育教师的兼职人数竟占到调查总人数的59.6%。在兼职体育教师中有一部分是体育专业老师,但又担任了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而另外很大部分则是执教其他学科的老师兼带体育课,大多数小学都存在这种状况。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体育专业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法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教学理念和健身的方法。相当一部分兼职教师的存在,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从调查的100所农村中小学的情况来看,每所学校平均有1~2名专职体育教师,最多的6名,最少的1名,有9所学校没有体育教师,体育课教学由其他兼职老师教授。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430,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一名体育教师应完成7个自然班的工作量,与学生的比例应为1∶280。从以上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江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数量不能满足现行体育教学的需要。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例9

 

校长作为一所学校发展的统帅和灵魂,其地位举足轻重,他的思想素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等各种素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的发展质量和前进速度。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学校的比重远远大于城市,因此,农村学校的发展水平反映和制约着我国教育的总体水平。但作为学校的领头雁,农村学校校长的整体素质如何呢?这个特殊又至关重要的群体的现状怎么样?如何提高农村学校校长的整体办学水平?这些都是教育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笔者参与了省级重点课题《贵州农村中学校长现状调查研究》的研究,通过对遵义市十四个县市区部分农村中学校长进行抽样调查,认真分析和研究农村中学校长的发展现状,以期加深对农村中学校长的认识和了解,积极探求一条加快其专业化成长的思路和途径。

一、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研究对象:对遵义市十四个县市区62位在职校长、副校长进行抽样调查。其中正校长21人,副校长41人。

2、研究内容:农村校长的年龄、族别、学历、政治面貌、工资、工作时间、家庭等情况;参加专业培训、课题研究、和业余生活等情况;并重点就校长的才华、业绩、困惑、烦恼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重点采用了抽样法、访谈法、问卷法和统计法。

二、调查结果及情况分析

(一)、队伍基本情况

1、年龄结构

30岁以下的8人,占调查总人数13%;30―40岁35人,占调查总人数56%;40―50岁17人,占调查总人数28%;50岁2人,占调查总人数3%。总的来说,农村中学校长的年龄结构年青化,中青年校长占了大多数,学习和提高的空间还比较大,当然更需要不断成长和不断成熟。

2、学历结构

调查表明,本科学历25人,约占总人数的40%;大专学历35人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约占总人数的57%;中师学历2人,约占总人数的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村中学校长的学历层次基本达到,但仍显底蕴不足,第一学历为本科和专科的比例较少,如按初中教师提高标准来说,有大部分校长的学历还需要提升,专业知识素养还有待更进一步提高。

3、职称结构

调查表明,中高职称4人,约占总人数的6%;中一职称38人,约占总人数的62%;中二职称10人,约占总人数的16%;小高职称6人,约占总人数的10%;小一职称4人,约占总人数的6%怎么写论文免费论文。从职称来看,中高职称占了78%,说明农村中学校长的职称水平较高,但初级职称的比重触仍然不小。

4、民族结构

汉族51人,约占总人数的82%;少数民族11人,约占总人数的18%,涉及仡佬、苗、彝、土等民族。遵义市有几个民族自治县,汉族校长占了主流,少数民族校长的比例也较大。

5、政治面貌

共产党员51人,约占总人数的82%;非党人士11人,约占总人数的18%。校长重视政治修养的培养。

(二)、校长素养及待遇情况

1、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参加过科研课题人数为24人,约占总人数的39%;没有参加过科研成果课题人数为38人,约占总人数的61%。大多数校长没有参加过科研课题研究,更不用说老师了,说明农村科研和教研工作存在较大问题,必须加强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的培养。

2、情况:

平均一年/篇为10人,约占总人数的16%;二年/篇为28人,约占总人数的45%;三年/篇为10人,约占总人数的16%;未明确为14人,约占总人数的23%。从情况看,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农村校长规划思考、总结反思、感悟创新、经验推广等的主动性不够,意识和能力不强。

3、工资待遇:

调查表明:月薪1500―2000元为16人,约占总人数的25%;月薪2000―2500元35人,约占总人数的57%;月薪2500―3000元9人,约占总人数的15%;月薪3000以上为2人,仅占总人数的3%。从整体工资待遇来看,农村校长工资水平偏低,这也较大地影响了校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调研中,我还深入对抽样校长的工作时间、身体状况、业余时间以及家庭情况进行了了解,并重点就校长最能展示才华工作、最得意的业绩和最困惑、最烦恼的事等内容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表明,农村校长普遍存在工作时间长、业余活动单调等现象,困惑和烦恼集中表现在工作和心理压力大、待遇低、资金不足、教师不配套、办学条件差等方面。

三、农村中学校长队伍的现状分析和思考

通过抽样调查研究表明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我市农村中学校长整体年青化,有较强的精力和干劲,发展的后劲和空间大;工作务实,大部分精力放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上,工作强度大;敬业精神强,在较为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但无庸讳言,就农村教育和农村中学校长整体队伍现状而言,其发展和成长的任务还很艰巨。

1、作为欠发达地区,我市农村学校的条件普遍艰苦,除地域环境恶劣、工资待遇不高外,还伴随着教育体制不健全、资金投入缺口大、设施设备严重不足、师资数量和质量差缺等诸多人为因素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致使办学效益不高,社会影响不大,校长们的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不足,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整体素质有待更进一步提高。在重视教师继续教育的同时,对校长继续教育的培训不够,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校长,参加理论研讨和管理实践提高培训的机会不多,有的参加过岗位培训后,就没有参加过其它提高培训,校长的办学思想和管理水平得不到更好的提升。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水平不高,办学思想陈旧,这是制约学校发展和校长成长的又一个“瓶颈”,办学要有思想,教育要有创新,这些都与科研分不开,不潜心研究教育,只会吃老本,只会苦干蛮干是不行的。要重视学历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提升,进一步增强校长的办学底蕴。

3、职业倦怠倾向较为严重。辛苦勤奋,得不到对等的理解;努力付出,得不到对等的认可;高风险高压力得不到对等的待遇;发展前景茫然;成就感不足等等,这些都是导致农村校长职业困惑和倦怠的诱因。同时,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导致校长事业激情不高;由于缺乏流动机制,在同一单位工作时间过长,校长的工作热情不足;由于缺乏监督检查机制,校长工作责任感不够等等,凡其种种,农村校长的职业倦怠问题必须得到关注和重视。

4、管理和办学环境亟待改善。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对校长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但在实现中,校长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和影响,使其不能更好地兑现教育思想和管理意愿。学校和校长的行政化倾向越来越大,行政、社会事务过多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影响了校长对教育发展的专注性;教育体制、机制的不科学、不合理,严重地束缚了校长工作的积极性,人事、工资改革,职称评聘等教师核心利益致使管理矛盾凸显,工作难度大,校长被推到风口浪尖;农村地区对教育认识不够,对教育重视不够,家长松懈,学生厌学,辍学率居高不下;学校周边环境复杂,社会矛盾较大,校长的办学精力受较大制约等等,办学环境给农村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和困难。

5、学校的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因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资金缺口大,教育投入不够;设施设备差缺严重,有的维持常规的教学秩序都困难;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低,学科不配套,流动频繁,队伍不稳定,工作不安心怎么写论文免费论文。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办学水平,校长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四、加快农村中学校长专业化成长的策略和途径

农村学校和农村校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加快农村校长专业化成长的步伐,是农村教育能否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

1、建立校长培养机制。作为“一校之魂”,校长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直接影响学校发展。要建立较为完备的校长培养制度,将校长继续教育纳入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体系。校长培训不但要提升理论,更要实践指导,要把理论研讨与挂职学习结合起来,彰显办学思想,提高办学效率;校长培训还要在事业心、责任感上下功夫,培养校长的职业精神,能把教育当作事业的人,一定会充满工作热情的。

2、建立校长激励评价机制。实施“名校长”工程,大力推行校长职级制,弱化校长的行政级别,彰显其职业化功能;逐步提高农村校长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不断增强校长的职业成就感,坚定其努力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对校长的督导、监管,提高校长过程管理的水平。

3、建立校长合理流动机制。实现镇乡流动,甚至可以尝试县际交流,引入更多办学活力,优化办学资源,实现资源整合和互补;进一步健全完善用人制度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减少行政干扰,真正落实“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思想,让有真才实学的校长有目标、有盼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环境。引导校长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诊断,深化和规范细节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4、努力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切实加大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努力实现城乡均衡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科学合理地给校长放权,给予更多的办学自主,充分发挥其管理智慧和工作积极性;形成校园周边环境联合整治的长效机制,不能雷声大雨点小,尽可能帮助校长清除外界影响;突显学校的育人功能,减少学校行政性和社会性事务,让学校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关注稳定的同时重视发展,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农村教师队伍。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7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5―0163―0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成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目标中最难实现的一项。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农村中小学,长期以来,由于文化传统积淀,考试需要,教育惯性,使得少数民族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个性受到压抑;学生只是被动机械的学习且不会学习,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学习方式的差异是造成学生成绩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培养少数民族农村创新人才不但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改变学生以机械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进而促成少数民族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

一、农村学生的学习方式现状

为摸清西南少数民族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方式现状,我们针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96所农村中小学860位教师、26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教师、学生、校长进行访谈,还观课近50节。96所农村中小学属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以少数民族教师对学习方式的认识、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对学习方式的应用情况、少数民族学生对学习方式的认识作为研究和探索的切入点,在少数民族农村学生的学习方式现状和对策方面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探索少数民族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具体措施,达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所提出的要求。调查发现,西南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下列问题:

1、少数民族农村教师对学习方式的引领不够

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要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但要有完整、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懂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也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学习方式上引领学生运用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并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地处理教材,展示知识本身的无限性魅力,把知识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展现给学生,凸显鲜活的知识,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地遨游;真正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理论和实践、知识和人生的和谐统一,发挥教师的教师专业知识的教育价值。少数民族农村教师在学习方式上的引领是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而少数民族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引领的关键。从调查中看出,大部分少数民族农村中小学有本科学历达标的教师占30.97%,远远低于全国水平。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学历是经过读函授、电大等获得,职称与城区总体情况比较,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偏低。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农村教师是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大学毕业生和城市有经验的教师不愿到少数民族农村任教,而少数民族农村学校的教师常年固守在乡村学校,信息较为封闭。

从问卷与访谈中凸显少数民族农村老师普遍缺乏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少数民族农村教师对教育的规律、教什么、怎样教,怎样创设情境和怎么启发引导学生学习不清楚,不少教师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课题学习等学习方式不甚了解。少数民族农村教师大都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基础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较陈旧,难以引导学生学习方式创新,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较弱。本次新课程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识,但很多少数民族农村教师表示不能很好地驾驭新增的知识。

2、部分少数民族农村教师对学习方式的认识有待提高

部分少数民族农村教师教育思想、观念滞后。少数民族农村教师大都远离城区,经济状况窘迫,所以教师接受新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部分老教师教学思想僵化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运用传统方法,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机械接受式学习中。正是这种机械、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使少数民族农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种机械接受式学习方式中被泯灭了。和新课改的精神极不适应,成为新课程实施的严重障碍。

部分少数民族农村教师缺乏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为少数民族农村条件差、学生素质低,实施新课程是年轻人的事,城市学校的事,与己无关。教学中虽然用上新教材,但还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如: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农村数学教师还是停留在“讲数学”,“练数学”的认识水平上,只有少部分教师认为应该是“做数学”,“体验数学”。

部分少数民族农村教师对学习方式的认识水平有待提高。问卷显示,有83.3%的教师们对于对学习方式只有浅显的了解,对于新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只有少部分教师觉得有必要寻找它的实际背景,而新数学课改强调为学生创设他们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有79.2%的教师认识到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指导的必要性,但有83.3%的教师却一点也不知道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指导。所有访谈的少数民族农村教师都认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有难度,有75%的教师还认为应该采用总结性评价,作为新课改推进的主体一少数民族农村教师已经习惯了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怎样教、怎样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营造者。

3、少数民族农村学生学习方式主要是被动式学习

从调查、听课与访谈中了解到,由于少数民族农村教师思想、观念滞后,缺少对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有效引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重教轻学、重考轻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忽视生活,只重视学生会了多少知识,不关注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学习过程和方法。少数民族农村学生的学习方式总的趋势是机械、被动式的学习方式,至使学习变得机械,沉闷。

少数民族农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探究的意识比较差。有些少数民族农村学生也开展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索,但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自主探索懒于思考,分组讨论没实效,不善于借用已有的成果,不会选择灵活多变的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少数民族农村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主 探究的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十分薄弱。有的教师设计了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习,但有一半的学生还是接受老师的安排参加活动,并不积极主动。有75%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只是被动的等待教师讲解,而不能主动探求知识,寻找答案,只有6.2%的学生有合作的意识,想到要和同学们合作,发挥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

二、促成少数民族农村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方式的措施

1、营造创新少数民族农村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氛围

首先,转变观念,提高对少数民族农村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认识。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个人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人,而且将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生活的主人。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良好的教学方式只能通过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外因只能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是更好地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需要。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将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因此,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培养应是教法改革的重要方面。“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最流行的口号。因此,少数民族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实现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不能只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内容,更多地还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系统地学习有关学习方式理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少数民族农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数民族农村课程的生成性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的创造性工作留下了较大空间;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培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少数民族农村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内容和环境等创造性地开发少数民族农村校本课程,这就离不开对教育理论的学习,要结合有关学习方式改革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作为少数民族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要积极营造学习是生活、是工作、是一种责任的学习氛围。为少数民族农村教师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引导广大少数民族农村教师在理论的指导下,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各种学习方式的认识决定着各种学习方式实施的效果,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学习方式理论的学习,要对各种学习方式的背景、意义、涵义和特征要深刻的认识,对各种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的区别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

第三,少数民族农村教师还要强化对各种学习方式的科研意识,学会研究,参与研究,少数民族农村教师只有善于研究问题,才能从平时教学中发现问题,找到规律。少数民族农村学习方式研究的问题很多,不仅包括少数民族农村学习方式选择问题、学习方式程序问题,也包括学习方式教学理念与实践问题。如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和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论。在少数民族农村教学中怎样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课题学习、各种学习方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少数民族农村教师认真钻研各种学习方式,不但能促成他们专业的顺利发展,师生受益,而且还使自己生活得更加充实。

2、对少数民族农村学生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必要的指导

学生对于学习方式的认识决定着学习方式的实施与效果,要对少数民族农村学生实施创新学习方式,与培训教师一样,必须加强下列基本素质的指导。

指导学生学会理论。掌握学习方式的理论,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对各种学习方式提出的涵义、背景,意义、特征和学习程序要有认识,对各种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的区别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学习时灵活应用。

指导学生学会表达。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学会表达是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基本前提,因为每个学生学习时阐述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了解对方的观点,均要求语言准确、清楚,而且要回答完整,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地学习。

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倾听能萌发灵感,触类旁通,博采众长,弥补不足,还能养成尊重他人,虚怀若谷的好品质。合作交流时对同学的发言要完整、耐心、虚心、辩证地听,才能扩大摄取信息的渠道,丰富自己的见识,有利于各类经验的积累。专心听别人发言,而后积极地思考、判断,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和观点,敢于争论,相互交流,从而使自身的创新精神和表达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

指导学生学会自律。众所周知,新的学习方式离不开合作、讨论。如果课堂是无组织的,混乱的,学习过程将会陷于无序状态,学习不会收到最佳效果。没有自律,实施良好学习方式就是枉然。

3、创新少数民族农村教育评价体系

少数民族农村学习方式的改革,必须配合教学评价、学习评价的改革。评价对少数民族农村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起着调控、管理、导向与激励作用,它关系到少数民族农村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过去往往把教学评价直接异化成甄别与选拔,甄别与选拔成了评价教学的唯一依据。因此,要创新少数民族农村学生良好学习方式,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就必须创新少数民族农村教育评价体系。

首先,评价不再完全是教师的事。新的学习方式往往要求师生、同学、家长共同参与学习,使得同学、家长、学生自己都可以参与评价,使评价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学生自评可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互评可以建立一种伙伴相互激励的机制;学生家长参与教学评价可以建立一种家长与教师共同关心学生学习的机制。这种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提高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主体中,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是所有评价活动的发起者、主持者、协调者,起着关键的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