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农村科技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0 16:26:45

农村科技论文

农村科技论文例1

推广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本文以个人在农村实际工作经历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对农业科技的信仰、提高学习和掌握农业科技知识能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

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和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加快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按照有利于科技与农业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合理配置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力量,充分利用现有基础,集中力量从事重大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农业科研机构应逐步转变为科技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机构,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的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形成国家兴办和国家扶持、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为依托,建成国家农业科研基地和产业综合研究中心,加强农业基础研究、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和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吸引高层次的外国专家和科技精英开展合作研究,提高科技实力、人才优势和创新地位。通过学科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建成一支高素质的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三、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

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有关部门要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合格的载体。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高、中等农业院校、成人院校、农业职业学校、农干校等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制度,为全面实施各类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奠定基础。

四、加强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熟化和转化

对一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要进行工程化开发,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核心,以抢占市场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在种子(种苗)、种畜禽、疫苗与兽药、农药、肥料、饲料、农产品产后加工和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等方面,建成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使其为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发挥重要作用。

五、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在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的同时,必须加强农业、农村的资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如农产品下脚料的利用、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如不能很好的开发利用,会造垃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改善会造成农民生产生活的二次污染),因此加强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六、加强农业技术的引进力度

按照新的引进原则,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增强我国农业技术储备的前沿技术为主,以提高主要大宗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先进实用技术为主,以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技术为主,加大技术引进力度。以农产品商业化、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工厂化农业为目标,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及手段的引进,以提高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研究能力和水平,增强科技储备和发展后劲。

七、加强科技投入和资源配置调整,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条件支撑

政府既要加强对农业科教资源的宏观调控,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采取新的举措,对现有农业科教资源在重点领域、方向和任务上进行有效配置和系统整合,切实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农业科技产业,鼓励社会、企业设立农业科技创业基金;争取金融、保险系统对农业科技投资予以倾斜,放宽农业科技贷款限制,加大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力度;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和吸引国际组织和国外企业投资我国农业科技、教育和生态环境事业,才能有效地加快新农村建设。

农村科技论文例2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进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宏观形势和政策导向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农民收人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等也出现了显著变化,这就对农村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探索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新时期科技服务“三农”、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基层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结合实际,创造出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模式。这些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模式是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许多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农村科技合作社,首先是由湖南双峰县农民自发创办的,它通过把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技术、营销等的农户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面向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科技培训、科技和市场信息、小额贷款担保贴息、市场营销、组织农产品加工等服务。他们采取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运作方式,全县建立了16个乡镇联社,320个村级分社,在850个村设立了科技推广业务员。每建一个基地或发展一个产业,合作社就采取扶术承包方式,与农民签订科技服务合同,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合作社还开通了“6838110”科技信息咨询电话,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县的科技服务网络。截至2007年上半年,人社农户1.2万户共6.5万人,社员人均年收人比当地农民普遍高出300元以上,合作社科技服务收人突破100万元;合作社共吸纳社员投资2000多万元,已为社员小额贷款担保贴息22万余元,并每年拿出15万元设立科技发展基金。目前,该模式已经在周边地区得到推广,仅在湖南省娄底市已建立起11家农村科技合作社,入社农户达2.1万户,开发基地37个。

农业科技传播站,是河北省自2003年开始建设的,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产业为基础,以企业和农村专业经济技术合作组织为依托,采取企业主办、专家主持、政府引导的原则,依靠市场机制运行,依靠效益驱动发展的新型农技服务机构。传播站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农业技术的引进、开发、示范、传播和服务。传播站实行企业化运作,主体投人由主办企业自筹解决。传播站采取主办企业与专家双向选择、自愿结合的方法,形成梯次化的专家团队。专家与传播站签订科技合同或以技术、资金人股,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和服务。实践表明,该模式有效地推动了新的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形成,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科技服务的有效途径。截至2007年上半年,河北省农业科技传播站在建试点单位101个,进驻专家348名,开展研究开发项目213个,为企业开发新产品447个,推广先进实用技术695项,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202个,辐射农户299万户,培训农民300万人次。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1999年初由福建南平推出的,该制度从农民群众最需要的科技服务人手,通过政府积极推动,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大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到农村与农民群众相结合。科技特派员主要来自市县两级涉农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和乡镇农技站等,任职时间一般为1一3年。派出人员与原单位岗位工作脱钩,常年驻扎农村,为农民提供示范、培训、咨询、合作等科技服务,并与农村种养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带动一大批农村能人在“干中学”,并成长为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进而示范带动更多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科技特派员制度还带动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等发展壮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从而打造以农业科研院校为依托、以科技特派员和产业带头人为主体、以大量乡土人才和广大农民群众为基础的“宝塔型”的新型科技服务网络,推动了农技推广体制的重构。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已有4.5万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全国31个省(市、区)的100()多个县的农业生产一线。通过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仅2006年,就组织培训农民890多万人次,引进农林动植物新品种1.67万个,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1.41万项,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1万项,形成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00多家,创建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服务组织共14500多个,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470多万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农村科技服务港,是北京市2004年启动建设的,旨在依托北京市农村中心、农林科学院等机构,打造一个综合性、基础性的、面向京郊农村地区提供公共科技服务的平台,探索建立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衔接的有效机制,拓展农村科技服务的渠道,整合、协调首都丰富科技资源和优势生产要素在农业和农村的优化组合,提高农村公共科技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效率,为各类农技服务组织的发展和能力提升服务。服务港着力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郊区县科技管理部门、各类基层农技服务组织的对接;大力拓展依托政府农技推广部门、区县科委、市区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的多个服务通道,将科技资源和服务畅通地传到农村最基层。农村科技服务港是新时期政府转变职能,创新科技工作管理方式的积极探索,是推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一种有效模式。在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陕西省宝鸡市2000年率先创办的。专家大院多数建在田间地头,配有培训教室、图书资料室、科技咨询室、专家起居室等,专家大院旁边有实验田或农业科技示范园。专家进门能进行科研和培训,出门可以进行现场指导和大田示范,使科技成果进村人户、先进适用技术到田间地头成为现实。专家大院采取“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主导”的办院原则和“五个一”(聘一位专家,建一处科技示范园,办一所培训学校,带动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建设方针,探索出专家技术人股、科技服务有偿化等运行机制,形成“专家+龙头企业+农民”专家+技术推广机构+农民“专家+中介服务组织+农民”等多种运作方式。2003年科技部启动实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星火专项行动》,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作为典型模式之一加以推广。该模式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得到推广,仅2004年,各地就引导发展了540个农业专家大院模式示范基地。

农村技术承包制,从1986年开始,山西省开始推行农村技术承包,即有关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其科技人员,同农民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负责解决农民采用新技术成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科技人员从农民的最终收成中按一定比例抽取技术承包费。农村技术承包在具体运作中可采取多种形式:按承包对象,可分为对农户承包和对各级政府承包;按承包人组合,可分为个人承包、集体承包和集团承包;按承包技术内涵,可分为单项技术承包和综合技术承包。实践证明,农村技术承包是推动科技进人农村基层的有效机制。例如,20年来,山西省平均每年有1万多名科技人员参与农技承包,每年实施各级各类承包项目约1500项,每年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成果近千项次,年新增经济效益近10亿元。

农村科技论文例3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由建立在农村、为农民及其他市场主体提供各项科技服务的服务组织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与政策环境构成的体系,它主要由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支持组织发展的基础设施以及政策环境三大部分组成,核心是组织。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繁荣农村市场经济、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举措,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发展是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走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发展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还可以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是政府完善服务职能的必要条件。因此,研究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制度与政策变迁,凝练其经验与教训对加速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意义重大。

一、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变迁

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是指在农村范围内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科技咨询、技术、信息服务等的个人或机构。由于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分为不同的形式,为了更好地分析农村科技服务的组织变迁过程,我们以组织的体制变化为主线,按时间顺序来分析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演变。

(一)建国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政府创办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逐级建立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开始着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一支庞大的技术推广队伍。这一时期我国农业推广组织的体制主要经历了四次大的变革:(1)1952年~1954年,以县繁殖农场为中心,互助组为基础,劳模、农技员为骨干组成的技术推广网络组织体制;(2)1955年~1965年,以区农村站为主体的组织体制;(3)1966年~1978年,以“四级农科网”为主体的组织体制;(4)1979年以后,以县农技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农村站为纽带的五级农村推广组织体制。[1]这一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要特征是政府直接领导农业推广,组织管理上具有双重性,各农业推广机构既受国家农业部门的行政领导,又受上级推广部门的业务指导;科技服务组织是以国家农业推广机构为主,多部门协作。

(二)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得到快速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1.20世纪80年代,农民自己创办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初步建立。在新的改革形势下,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农业推广机构的职能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推广对象(由几十万个生产队变为8亿农民)、推广目标(由完成计划任务变为追求利润)、推广内容(由单一化变为多样化、系列化)发生了变化,农民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与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供给之间常常发生错位。在此背景下,我国农村自发地出现了第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它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由特定农产品的生产者自己兴办、管理、分配,开展专业性技术经济服务的合作组织。这阶段专业合作组织主要开展技术交流方面的服务,包括引进、推广实用技术,开展技术培训,进行试验、示范、交流信息。部分专业合作组织还起到区域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加强各个专业生产者的联系和交流,提高整个行业的合作水平,促进行业总体水平的提高。

2.20世纪90年代,农民自愿组织,以利益为纽带的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的建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数量与质量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此时越来越多的农民自愿地组织起来,以利益为纽带,以专业合作社或专业技术协会等为主要形式建立起各类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宗旨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这些合作组织从合作的内容看,包括生产环节、流通环节、产供销一体化的合作;从合作的形式看,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合作;从联合的范围看,包括农户与农户、集体与集体、个体与集体、个体与企业等的合作。

3.2000年以来,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向创办主体及服务模式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首先政府创办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主导力量,重点开展各类推广、科技评估、标准检测、政策咨询、科技示范等公益性的活动;农民为创办主体的专业技术合作组织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中不可替代的力量,它是最能代表广大农民利益的农村科技服务机构;其他多种主体创办的科技中介机构,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主要以市场为导向,提供高质量、高效益的服务,促进科技资源与其他要素的合理配置。其次,科研与教育机构创办的中介机构成为现阶段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一支有生力量,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利用科研与教育机构的积极性和资源优势,改善和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从建国初期单一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到目前各种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形成,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的组织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由政府直接领导到农民自发组织的合作社再到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使得农村科技服务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充分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促进了科技成果在供需双方之间的转化。

二、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制度变迁

根据T·W·舒尔茨(1968)的定义,制度就是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制度变迁可以理解为以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而组织是制度变迁的人,离开了组织,就没有了制度变迁的发动者。[2]因此,我们要研究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制度演变就要通过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来研究,即通过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所有权形式的变化来研究制度的变化。

(一)政府单一所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1978年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由政府建立并直接领导的,财产所有权属于政府,财政由国家统一拨款,属于公益性组织,实行无偿的技术服务;各级农业推广机构在行政上隶属于国家农业部门,但在业务上只受上级推广机构的指导。

(二)部分农民集体所有的合作制组织

20世纪80年代,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由特定农产品的生产者自己兴办、管理、分配,开展的专业性技术经济服务合作组织,大多是由从事相关产品生产经营的农业专业户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中自愿联合起来形成的有组织的合作或分工协作关系。农户作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主体,以独立经营者主体的身份,采取自愿原则,参加到专业合作组织中来。在合作组织中,组织成员之间不是雇佣关系,而是以合同协议形式确立权利义务责任相平等的关系,彼此间不存在等级差别。专业合作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根据市场要求,在合作范围内,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调整改善农户资源配置状况,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实现成员经济收入的增加。

(三)政府单一所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民集体所有的合作制组织共同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为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发展,我国农业科技管理部门对原来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进行了“断奶、断粮”,要求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实施有偿的技术服务,同时授予他们经营农资(农药、化肥、种子等)的权利,以减少财政负担,改革原来低效的管理体制。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民自愿地加入到专业合作社或专业技术协会等合作组织,使合作组织真正成为农民创办、农民管理、农民受益的农民集体所有的专业合作组织。

(四)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中介组织共存

2000年以来,农村科技中介组织得到广泛发展,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中介机构。政府单一所有的农业技术推广贯穿于整个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政府单一所有制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一种主要制度形式;农村各种专业合作社或专业技术协会专业组织是非营利组织,这种合作制是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基本制度形式;其他各种市场主体创办的股份合作制服务组织是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新兴力量,这类组织主要是以企业的形式存在,根据农民要求为其服务,以营利为目的,股份合作制是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必不可少的制度形式。它是农村科技服务组织面向市场的主要代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政策的演变

(一)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建立得益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条例》等国家政策的颁布与实施

1950年颁布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条例》,要求农技推广体系应该有中央推广到县;1972年《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的出台,明确规定县以下建立农技推广体系;[3]1980年,在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系列服务,并在县乡两级分别建立了农技推广中心和农技推广站,1950年和1972年颁布的政策得到了落实。

(二)《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地位得到巩固

1993年7月《农业技术推广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入了法制新阶段。[4]1999年7月,农业部、中编办、人事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见》,强调了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重要意义,并做出一系列政策规定,并提出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技术推广新路子的要求。[5]

(三)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的出台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得以迅速发展

199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列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形式之一,并要求各级政府给予支持,保护其合法权益。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强调,要重视推动各种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和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推广实用技术和开辟新产业中的作用。1994年,中央4号文件明确提出:“抓紧制定《农民专业协会示范章程》,引导农民专业协会真正成为‘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新型经济组织”。1994年,农业部和科技部还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协会指导和扶持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配合、多方合作,为专业协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1994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也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给予优惠政策:“对其提供的技术服务或劳务取得的收入,暂免征收所得税。”[6]

(四)《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件加快了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

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决定》强调“要加强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民办专业服务组织。”[7]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强调要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并明确提出:“要通过改革,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农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各类技术服务机构和涉农企业紧密结合的农村科技服务网络。现有县(市)、乡(镇)属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要进一步转变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服务功能和水平。要打破地域界限,积极发展龙头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与农户紧密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国务院2001年4月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8]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逐步形成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企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组织,支持农村各类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实行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等。

四、启示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制度变迁与政策演变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组织是制度变迁的人,如果说组织是社会游戏的角色,那么制度就是社会游戏的重要规则,[9]组织的存在和演进受制度框架的影响,反过来它也影响制度的变迁。正是在组织不断地追求其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对构成制度框架的规则、准则和实施的组合进行边际调整,才有了制度的变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制度变迁也适应这个规则,如当政府创办的国家推广体系不能完全满足农民对科技服务的需求时,农民自发组织的专业合作组织就出现了,同时农民集体所有的合作制也出现了。政府是一种政治组织,它在影响制度变迁路径和经济绩效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0]在制度变迁中,政府本身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变迁主体,任何形式的制度变迁都离不开政府的行为或法令的承认和确定,而政策就是政府行为的体现。

由于政府政策具有宏观指导性,政策的倾斜方向就对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各种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及合作组织就是在大量政策的支持下发展并壮大起来的,政策的支持使这些农村非政府组织摆脱了后顾之忧,使其真正作为农民利益的代表,为农民服务。而对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采取的“断奶、断粮”政策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另外,政策还具有滞后性,往往是政策制定出来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得到落实,或者根本没有落实。如早在1950年和1972年就分别颁布政策要求县和乡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但是直到1980年这两项政策才得到落实。虽然也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政策落实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由此可见,虽然政策法规对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由于政策本身的局限性使得对政策执行的监督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在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时,就需要政府不仅要制定适合各种科技服务组织发展的政策法规,尤为重要的是要监督政策法规的执行,使政策落实到实处,为农村各类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公平的发展环境,以促进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翔,胡俊鹏,张俊杰.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发展思路与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6):68-72.

[2][美]科斯,诺思,威廉姆森.制度、契约与组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潘宪生,王培志.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历史演变及特征[J].中国农史,1995,(3):94-99.

[4]李瑾,张宝成.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1994,(2):1-6.

[5]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眼宏观转变机制确保机构和队伍稳定[J].农村合作经营管理,1999,(12):16.

[6]顾龙生.1991~1992两年历程的记录——《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简介[J].党的文献,1994,(4):57-60.

[7]李剑阁.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学习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引言的体会[J].北方经济,1998,(11):18-26.

农村科技论文例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过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面对目前的国内外形势,急切需要新的突破,今后农业可否通过科技革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发展农业科技的十项战略对策

(一)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

既积极推进改革,又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点。一是优化专业结构,使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科技力量配置科学合理,当前的重点是加强产前,特别是产后的科技力量;二是优化布局,逐步改变农业科研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建立以生态类型区为基础的新型科研组织体系;三是扩大开放,更多的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引进资金和先进的设备、设施。

(二)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的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在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下大力气把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逐步建立一支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宏大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三)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针对农业产业化对技术的需求,筛选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适当引进进行组装配套,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成果推广计划、星火计划,大力推进农村的科技进步,积极引导东部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出效益。

(四)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

一是突出应用研究,努力解决严重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难题;二是抓好基础研究与基础性工作,为农业科技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特别要抓好基因工程、光合作用机理、杂交优势机理和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工作;三是要加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产业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一批农业高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四是要针对21世纪养活16亿人口对技术的需求,抓好超前研究与技术储备。

(五)建立一个宏大的、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国的人口多,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还很低,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大。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拥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体系。

(六)加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由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科技管理和科技企业等部分组成。针对农业科技多头管理、重复和分散的现状,建立协调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将农业研究开发机构分为技术开发类、科技服务类和基础公益类三大类,采取不同支持方式。技术开发类机构转变为科技企业或进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科技服务类机构转变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公益类农业科技工作由政府以项目和基地的形式给予支持。对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建立队伍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形式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形成国家、地方、企业、民营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择优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培养一批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家。

(七)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

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各级政府、全社会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特别要增加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拨款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到20世纪末,使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0.5%~0.7%以上;到2005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

二、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从以下六个方面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一)农作物品种

我国拥有丰富的品种资源,但在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的深度如抗性基因的发掘利用,野生种、边缘种优良特性的利用,利用生物技术保存种质资源和人工创造新种质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资源鉴定和品种资源工作体系也不够完善。另外,在良种繁育体系与制度方面,不如发达国家规范化、科学化。

作物生理化研究,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个体、器官或细胞水平上,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

1.植物生物技术。目前国外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程度相当高,形成产业的产品主要有:细胞和组织培养产业,如花卉、草莓、荔枝等试管苗和脱毒苗;微生物农药,如苏芸金杆菌;生物技术农产品;兽医治疗药物和防治疫苗品;农用诊断试剂;家畜胚胎移植技术;单细胞蛋白;人工种子和胚芽等。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仍然较低,研究设备和手段,工业化生产还相当落后,生物产品商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还不够。

2.畜牧业科技。目前我国畜牧业科技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总体上落后10-15年。特别是在畜牧业基础学科研究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明显。有些研究还几乎是空白。

3.农田灌溉技术。瑞典、英国、奥地利、罗马尼亚、法国等国的喷灌面积均已超过80%,美国、俄罗斯约为40%,美国微灌面积到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达到总灌溉面积的3%,以色列灌溉面积中约2/3为微灌,1/3为喷灌。我国在地面灌溉方面,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无论在材质、性能、自动化程度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自动控制设备方面差距更大。

4.农业机械化技术。从大量生产的现有产品来看,机具性能、质量技术水平,只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的一般水平或5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亦即落后30-40年。

在应用方面,农业机械化程度,机耕率为80%,机播率为77%,机收率为70%,而发达国家则全面实现机械化。超级秘书网

农村科技论文例5

建立村级服务站有效地解决了镇村服务脱节等问题,为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机构支撑。村级服务站的建成,提高了基层农技服务的针对性、高效性,同时也为各级各类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实施提供了基础和条件。疏通了农技人员下基层的流通渠道,实现了技术人员与农民的直面沟通。乡镇级农技人员开展基层服务还存在服务精力难以集中、服务时间难以保证、服务专业不对口等客观情况,而村级服务站农技人员来源于所在村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农业科技示范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等农村一线人员,甚至大部分农技员可以说既是农技员又是农民。一定程度上,村级农技员的服务时间、精力、经验都可以得到保证,可以随时随地为所在村农民提供生产技术咨询,必要时联系市、镇农技人员,开展现场指导,切实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搭建了农技服务的最基层平台,实现了公益性和经营的良性互动。盐城市村级服务站近40%是依托运作好、信誉好的农村合作组织和农资经营网点挂牌建设,在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的同时,还提供农产品订单生产、购销服务和农资供给。有效的公益性农技服务和优质经营相结合,为农民带来了方便和效益,赢得了群众信赖、树立了品牌形象,实现公益性与经营的良性互动。

二、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

建设存在的问题服务站点规模较小,服务设施不健全。40%以上的村级服务站点的以家庭式农资门市和示范户为主,经营规模较小,从业人员少。90%以上的村级服务站服务人员仅为1人,服务精力难以保障。村级服务站经营规模较小,虽有经营成本低、经营服务方式灵活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抗风险能力差、服务延伸面较小、缺乏长远谋划的弊端。村级服务站的硬件设施是支持其完成推广服务的必要条件,而多数村级服务站点只拥有挂牌场所、服务柜台、热线电话等基本的办公条件,电脑、打印机、媒体放映设备、专家系统等服务设施相对缺乏,影响了服务功能的发挥。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村级172专兼职农技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9人,占总人数的5.2%,中专及以上的学历的29名,占总人数的16%,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村级农技员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仅19名,占总人数的11.2%,职称结构难以适应当前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难以满足农民的技术需求,影响了农技服务的质量。

根据对60名村级农技员的抽样调查显示,95%的村级农技员每年都有参加相关技术和知识培训,但大部分是短期非学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品种、技术的示范推广,培训时间、培训内容的及时新颖性难以完全确保。管理手段尚不完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村级服务站的运行模式多种多样,各有利弊,没有统一有效的监管手段和制度。如依赖乡镇中心和村级集体承建的村级站,有利于人员调度和设备维护,但农技员积极性不高;依赖农民合作组织、农资营销点承建的村级站,这种模式商业味较浓,站点往往过多重视盈利,对技术的关注较少;依赖农业科技大户个人承建的村进展,不定因素较多,主管部门调控手段较少,直接管理和监管难度很大。专项资金缺口大,长久运行机制难以保障。目前我市村级规范化服务站建设大部分依托农业科技项目经费支持运行,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和保障。一是工作经费缺乏,影响了服务的有效开展,遇到关键农时季节和动物防疫重要时刻,统防统治难以保障。二是农技员的待遇难以落实,仅仅依靠经营收入让村级农技员没有认同感,农技服务可干可不干,服务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

三、加强村级服务站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强资源整合,争取多方重视。农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和全社会对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建设的关心与支持,为建立村级服务站建设的长效机制争取条件。可整合村级供销社系统、农经系统和村集体的有效资源,开展村级农技站的建设。建议统一从村部现有的办公用房中,专门设立一间20-30平米的办公室挂牌,同时还要从村组干部、专业农技人员中明确一名同志为兼职村级农技员,并在他们的工资报酬中有所体现,也可考虑农业科技示范大户和农资营销负责人,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让村级农技人员有归属感和责任感。加强资金投入,强化服务保障。为建立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建设的长效机制,在坚持以事养站的基础上,要加强资金投入,一是用于必要办公设备的配置,二是对村级农技员给予适当的补贴,充分调动村级农技员做好农技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议今后的几年,各级财政参照扶持乡镇“五有”农业中心建设一样,设立专门的项目,扶持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建设;同时对于经过选聘上岗的农技人员,设立专项基金,象村级防疫员一样,通过县、乡农技推广体系,每年给予一定服务补贴,调动他们积极性。

加强运行监管,规范农技服务。坚持“部门统筹,联办共建”的原则,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资经营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种养科技示范户等为建设载体,以县、乡农技推广机构为技术支撑,由各市、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统筹建设,与挂钩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以及当地邮政、通讯、气象、信贷、保险等部门联办共建,开展咨询服务、举办农民培训、组织农技活动、推动信息入户、拓展增值业务。健全村级服务站考核制度,并和资金、项目扶持挂钩,对各村所设的农资经营服务站点,逐步规范他们的服务行为,引导以服务生产为重心,以群众满意为宗旨,不搞“一挂到底”,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站点进行撤牌、轮换。

农村科技论文例6

本文作者:孔祥育工作单位:安徽省长丰县陶楼乡农村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通过全方位的载体和深层次的宣传,使农村形成懂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二是要把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告诉广大农民,防止科学技术被滥用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要完成农村科技文化的任务,首先要提高认识。作为起引导和培育作用的基层政府,应转变只搞经济建设的政绩观,把农村科技文化建设提到工作日程上。不仅要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各个环节资金的到位,还要落实行政监督问责制,在科技文化部门实行奖惩机制和行政问责制,实现科技文化工作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保证农村科技文化建设健康进行。

开展科普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农民的科技文化意识和科技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农村建设进程,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必然会影响农村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2]。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及目前农户的实践表明,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越发展,就越需要科技文化型人才。发展农村经济要特别重视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而振兴农业需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依赖科技人才,人才建设必须依托教育。所以,大力开展农村科普教育,不断增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农村科技文化底蕴尤为重要。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是必须高度重视并大力开展农民科普教育。普及农村科学文化知识,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知识的作用;二是要优化农民科普教育内容。在科普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加深农民对科技文化建设的认识,增加农村科技文化建设的投资,要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和增加农民科技文化知识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以市场经济作为科普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走上依靠科技文化进步和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轨道上来;三是要营造农民科普教育环境。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采用现代化传播手段已成为必然趋势,注重采用现代化手段,形成迅捷通畅开放的信息环境,是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保障。

创新科技文化服务机制,优化科技文化机制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对科技文化有了新需求[3]。但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因受到现有体制、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等影响,原有的科技文化服务机制存在着体系欠缺、功能单一、手段落后等问题,使农村的科技文化进步困难。因此,寻求科技文化发展新模式,创新农村科技文化发展之路是目前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一是创新科技文化服务方式。针对农民对科学技术要求综合性、实效性的要求,调整现有的发展思路,在服务载体上进行创新,以网络为纽带,以示范基地为基础,以培训为手段走出新路子;二是要不断拓展科技服务领域,以信息为载体,建立绿色通道,大力实施农村科技信息化发展工作,拓展信息网络覆盖面积,充分利用农村通讯资源,搭建实时更新、信息共享的网络化服务平台。同时,大力深化农村科技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科技文化发展新机制。要通过科技文化体制改革,消除影响和制约农村科技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着眼于长远发展,加快农村科技文化市场体系、科技文化主体建设以及农村科技文化市场的培育,不断优化农村科技文化主体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工程。各地区农村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显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特征,但对科技文化进步的追求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共同目标[4]。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建设丰富而健全的新农村科技文化体系,从而为农村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更好地造福于广大农民。

农村科技论文例7

编者按:国家电力公司农电科技工作会议已于2001年6月召开。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对于今后农网应用"四新",提高农网建设水平,加快农网建设,加快实现农村电气化,将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本刊将大力宣传这次会议精神。本期摘编了国电公司副总经理刘振亚的讲话、经验交流材料和农电工作部李振生主任的大会总结。其它内容将在今后的期刊中陆续进行报道。

1、我国农村电网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基本情况

1998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农电"两改一同价"的重大部署。经过三年来的建设和改造,农村电网发展规模、装备水平、管理基础和服务能力都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全系统共完成投资1227亿元,占下达计划的93.72%。建设和改造35kV、66kV和110kV变电所4618座,主变容量4399万kVA,线路5.2万km,10kV线路64.1万km,低压线路210.3万km,累计更换高耗能配电变压器56万台,改造农村台区75.5万个,已有1867个县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累计完成竣工县1237个。

到2000年底,全国农村电网共建成110kV变电所4017座,平均每县1.63座,主变压器6416台,容量17693万kVA。35kV变电所16395座,平均每县6.65座,主变压器26865台,容量11820万kVA,10kV配电变压器324万台,容量34458万kVA,110kV线路13万km,35~66kV线路31万km,3~10kV线路275万km,低压线路716万km。全国县及县以下总用电量为5669亿kW·h,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42.75%。乡、村和农户通电率分别为98.45%、98.23%和98.03%。山东省、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吉林省等5个省市实现户户通电;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广东、宁夏等14个省(市、区)实现村村通电。

在我国农村电网发展过程中,科技进步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农村办电初期,由于受缺少规划、缺乏资金等历史条件所限,农村电网比较简陋,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比较差。"六五"期间,国家提出对农网进行恢复性改造,重点改造了设备陈旧和危及安全的供电设施。"七五"期间,农网改造工作开始从恢复性改造,逐步转为以调整电网布局、进行设备完善化、实施标准化建设管理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开始探讨农网建设模式和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农村变电所小型化近期模式和远期模式。随着农村电力网络的发展和规模不断扩大,农电系统提出了调度自动化建设的要求,强化了对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工作的管理,并开始尝试采用载波、无线为通道,进行具有"两遥"功能的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研发与试点工作。"八五"期间,强调对农村电网的科学化管理,注重电网改造以安全为中心,以节能为重点。为提高农网装备水平,制定了农网新设备开发计划,并在较短的时间内研制了重合器、分段器和熔断器等21项产品,及时在农网中推广;县级电网调度被正式列为国家五级调度组成部分,调度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逐步达到了实用化要求,在县级电网调度实现科学化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网推广新型节能设备取得了显著成果,建成10个节电示范县。"九五"期间,农网技术进步工作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和实施了《全国农村电网技术改造与技术进步''''九五''''计划要点》,重点解决了农网电能损耗高、供电可靠率低、电压质量差的问题,全面推进了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农网节电工作。

2、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农网改造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1998年,国家提出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以后,各地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促进了技术进步工作。到2000年底,全系统已经建设成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805座,35(66)kV无人值班变电所2295座,调度自动化实用化达标县507个,已有743个县建立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有近1000个县建有电力专用通信网络,配网自动化和MIS系统也不同程度地得到应用。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建成网架比较坚实、布局比较合理的农村电网,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都有较大提高,损耗明显降低。同时,积极推行变电所无人值班、配网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有效地提高了电网的整体装备水平和电网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为保证农网改造工程的建设质量,国家计委和国家电力公司制定了《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各省电力公司在工程的组织实施中,坚持"科技兴网"的思想,认真贯彻工程技术标准,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将一批成熟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用在农网中,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农网改造工程中,各单位推广应用"四新"项目达60余项。主要表现为五个特点:一是变电所无人值班开始普及。从"九五"开始的农村变电所无人值班建设,已经发展有常规式、小型化和箱式三种方式,每种方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与特点。经过多年实践,户外式、小型化、无人值班模式已经体现出应有的优越性。目前农网工程建设改造的变电所大多采用无人值班模式或过渡性方案。二是开关设备逐步实现智能化和无油化。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油断路器已被新型带有自具功能的重合器、分段器所替代,灭弧介质也从多油到少油,并逐渐变成SF6或真空式。既减少了运行维护工作量,又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三是自动化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电力企业管理水平和对电网的控制能力。调度自动化从"两遥"逐步扩展到"四遥",从简单的变电所监控发展到可以对电网运行进行远方控制和在线管理;县级城网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实现了对故障段的隔离,提高了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企业MIS系统的建立,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四是建设符合我国农村负荷特点的低压配电台区。随着农村配电变压器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多年来影响农网线损的64和73系列配电变压器已经被逐步淘汰,由S7型发展为S9型,现在S11型卷铁芯变压器也已开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此外,非晶态合金变、干式变和全密封变压器,以其节能、免维护等特点,逐渐在一些地区挂网运行;农村供电方式形成了单相三线和三相四线混合供电方式,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五是新材料、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新型绝缘集束导线具有线路绝缘化,架设方便、施工造价低等特点,在三相入户尽可能从末端保证三相负荷平衡、降低线损和保证供电安全等方面,与常规建设方案比较,有明显的优势。通过辽宁、山东、河南等地的使用,其降损、节能、扩容、安全、防窃电等方面呈现良好效果。此外,紧凑型综合配电箱、复合绝缘子、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新型防雷技术和接地体技术、绝缘线架设工艺、箱体架构的防腐、防锈处理技术的推广使用,也为提高农网改造和建设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3、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农网建设水平

作为在电力基础产业领域起主导作用的国有企业,国家电力公司已经明确提出了建设"控股型、经营型、现代化、集团化管理的国际一流电力公司"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改造传统技术为起点,以研究、开发高新技术项目为方向,以建设开放型、高水平的技术队伍为基础,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带动战略。

农村电网作为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面临的建设和发展任务还十分艰巨。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农电技术创新步伐,不断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是今后农电工作的重要任务。

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在农网建设与发展中要高度重视技术进步。这次农网改造工程,由于国家投入巨资,解决了多年来农网发展中的一些紧迫问题,提高了电网的整体实力。各单位一定要提高认识,在制定计划,确定方案,安排资金,以及工程组织建设等方面,把技术进步与创新放到突出位置。

农村科技论文例8

世界近代史、现代史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达到一定水平后,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科技创新。新的世纪已经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WTO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内外形势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科技活动课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问题的提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化的源泉。”当前社会飞速发展,时代愈来愈需要新颖的,有创意的人才。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是21世纪的创造者,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学校教师责无旁贷。科技活动课的开设,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因为它是集实践性、实用性、活动性、技能性,创造性于一体。又适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实际,把科技活动渗入到学校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故教师应充分利用科技活动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力、实践力和创造力,为学生在日后社会里的生存和发展打好基础。然而,据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0.3%,而美国欧共体国家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比我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高出23倍及15倍。这表明,我国公众的科技素养还很欠缺。科技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农村小学如何针对农村实际,利用农村有限条件,开展科技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我们学校地处农村,相对来说学生信息来源相对贫乏,知识面窄。我们根据学校实际,学生生理、心理、特别是认知等方面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科技活动教育。开展农村小学科技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学校在(原有一年零三个月的)实践研究基础上,我们不断充实、完善,制定以“培养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核心的科技活动计划,旨在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态度、科学意识、科技制作、达到创造发明的基本科学方法和基本能力、以期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小学实际的科技启蒙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可操作性途径。我们首先在全镇选择一所比较偏僻的村小进行这项实践与研究,研究的步骤大致如下:一、研究假设1、学生通过眼、脑、手的有机配合,制作适合年龄特点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作品,以培养参与和从事科技活动的最基本的能力和素养,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和学科学的兴趣、用科学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意识,使其具有科学的精神和品质。2、由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我们采用激情指导模拟创新的活动模式。3、根据小学生认知的规律,活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高到底,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从研究假设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体现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体现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上;体现在面向21世纪的农村小学掌握的基本科技素养上。二、研究目标:1、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与情感。使学生明确科技兴国与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个人的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2、使学生理解掌握适合年龄特点的自然科学知识及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并有机结合。3、能力的培养:(1)、科学方法:自觉观察,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步骤,实施操作,学会评价等;(2)、信息处理能力:即获得和积累信息的能力,学会对生活进行观察从中获得创作灵感,学会查阅资料,收集图片等;(3)、思维能力:即学会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的初浅能力,以及求异、创新的创造性思维;(4)、实践操作能力:要使学生参与解决与科技的生产或生活中的活动,学会使用剪、刀钳、锯、针、线等科技制作的基本工具,掌握剪、折、撕、刻、团、柔、捏等科技制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开展小制作、小改革、小实验、小发明等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4、使教师转变观念,树立科技教育意识,大胆创新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定位: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氛围,正确处理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坚持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动手能力培养的教学原则,利用农村的实际资源,启迪学生的创造意识。学生通过科技活动既动手又动脑,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智素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综合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三、研究内容1、实施分层教学:结合学生实际,确定科技制作作品类型(工艺美术类、标本类、陆海空模型、小巧手类、小改革类、小设想类)选择制作材料(纸、树叶、布、废旧材料等)按段分组提出目标,形成系列。2、科技活动做到六个结合(1)、与当地农村生产相结合;(2)、勤工俭学相结合,把优秀作品参与义卖活动,筹集红领巾基金;(3)、与思想教育相结合;(4)、与学科教育相结合;(5)、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6)、与家庭、学校规划布置相结合。3、注重动手操作实践活动:整个研究过程的以活动为中心,制作丰富多彩的科技作品,如剪纸、布贴。模型的制作与创造日记,培养他们参与与从事科技活动的最基本的能力和素养。4、建立活动评价机制(1)、活动开设情况;(2)、活动课的质量;(3)、学生的学习质量即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4)、检查考核、实际操作、竞赛评比、成果展览等。有一个明确的科技活动目标,采用分层教育的方式,体现面向全体,又注意了分类指导,活动的“六个结合”选择较为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内容,体现优化活动过程。四、研究对象及方法1、研究对象:1—4年级学生。2、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方法,把行动和研究有机结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分组研究;(3)、建立研究档案:在实验过程中重视信息反馈,资料收集,辅之以照相、作品介绍等记录活动情况。3.研究原则:(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实践中探索,学习理论,在理论指导下进一步有效地实践。(2)、面向全体原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3)、全面发展原则,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和谐发展。(4)、主动发展,优化教学环境,减轻师生负担,充分利用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使学生轻松主动的状态下充分发展。在原则上基本体现农村小学生的科技活动技能教育内容的构建,表现出基础性、发展性、实践性、教育性、综合性的原则。五、实验步骤第一阶段统一思想,明确意义,将课题研究工作置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议程。第二阶段1、课题组成员充分利用美术、生活与劳动、常识等学科的配套材料,让学生通过画、折、刻、贴、雕等方法进行剪纸、折纸、立体纸工模型、布贴的制作,用搓、团、揉、压、挤等方法制作泥塑作品。2、利用农村现成材料:麦秸、高粱杆、玉米包皮、树叶、树枝等,根据已有表象,发挥想象创作日常生活用品模型,海陆空模型等作品。3、利用废旧材料(饮料瓶、果品包装纸盒等),经过画、剪、削、挖、割、拼图等工序制作精美的工艺品。4、学习使用剪刀、鎯头、钳子、镊子、针线等工具,了解其功能,掌握基本操作,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自理、自立、自强的能力。5、开展“巧手比赛”、“小精品汇展”、“科技夏令营”、“现代科学技术信息知多少知识竞赛”。6、搜集信息,大胆实验、实践,大胆改革、设想,写创造日记。第三阶段总结课题研究实施情况,整理有关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向上级科研单位申请评估。1、保证措施(1)争取上级领导、专家指导、帮助,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2)加强学习,不断改革、完善、优化设计,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挖掘潜力。分步实施,边实践,边完善,形成自己的科技活动辅导模式。2、课题研究的条件与优势(1)江总书记说:“科技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在全国各民族中,造成和保持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空气,这为我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在1999.5—2000.8间,我们进行一年零三个月的科技小制作实践活动研究,激发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兴趣,逐步提高动手和创新能力,按不同年段的要求,初步掌握了科技活动的要求,善于发现亮点,捕捉灵感,表现生活,现已收集小制作作品179件,教师尝试头脑风暴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辅导方法,此项活动得到了县教科所的充分肯定,为本课题的深化研究打好良好的基础,通过研究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初期研究成果于2000年11月通过县科研所鉴定,现已被列为嘉兴市级研究课题。)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面对高科技的挑战及社会对人才高要求的呼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劳动者的任务严峻地摆在了教育界的面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科技活动课的教学和创造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已被理论和实践证明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此项活动的体会:通过实践与研究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对于培养创造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科技活动课是未来创造型人才必修的基础学科,创造思维是创造型人才最重要的思维品质,因此,我们通过实践与研究,更新教师的观念。在全镇范围内力求改变以往单纯的“讲授—操作”教学方法,以在科技活动教学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为着眼点,发挥了科技活动课旨在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能成为21世纪--竞争、创新世纪的主人翁。</P><P></P><P>2001年8月</P><P></P><P>科技活动课在农村小学的实践与思考一、问题的提出世界近代史、现代史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达到一定水平后,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科技创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科技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据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0.3%,而美国欧共体国家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比我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高出23倍及15倍。这表明,我国公众的素养还很欠缺。科技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农村小学如何针对农村实际,利用农村有限条件,开展科技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我校地处农村,学生信息来源相对贫乏,知识面窄。我们根据学校实际,学生生理、心理、特别是认知等方面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在原有一年零三个月的实践研究基础上,我们不断充实、完善,制定以“培养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核心的科技活动计划,旨在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态度、科学意识、科技制作与发明的基本能力、基本的科学方法,以期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小学实际的科技启蒙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可操作性途径。二、研究假设1、学生通过眼、脑、手的有机配合,制作适合年龄特点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作品,以培养参与和从事科技活动的最基本的能力和素养,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和学科学的兴趣、用科学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意识,使其具有科学的精神和品质。2、由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我们采用激情指导模拟创新的活动模式。3、根据小学生认知的规律,活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高到低,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三、研究目标:1、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与情感。使学生明确科技兴国与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个人的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1-2、使学生理解掌握适合年龄特点的自然科学知识及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并有机结合。3、能力的培养:(1)、科学方法:自觉观察,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步骤,实施操作,学会评价等;(2)、信息处理能力:即获得和积累信息的能力,学会对生活进行观察从中获得创作灵感,学会查阅资料,收集图片等;(3)、思维能力:即学会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的初浅能力,以及求异、创新的创造性思维;(4)、实践操作能力:要使学生参与生产或生活中的科技活动,学会使用剪、刀钳、锯、针、线等科技制作的基本工具,掌握剪、折、撕、刻、团、柔、捏等科技制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开展小制作、小改革、小实验、小发明、小设想等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4、使教师转变观念,树立科技教育意识,大胆创新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四、研究内容1、实施分层教学:结合学生实际,确定科技制作作品类型(工艺美术类、标本类、陆海空模型、小巧手类、小改革类、小设想类)选择制作材料(纸、树叶、布、废旧材料等)按段分组提出目标,形成系列。2、科技活动做到六个结合(1)、与当地农村生产相结合;(2)、勤工俭学相结合,把优秀作品参与义卖活动,筹集红领巾基金;(3)与思想教育相结合;(4)与学科教育相结合;(5)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6)与家庭、学校规划布置相结合。3、注重动手操作实践活动:整个研究过程以活动为中心,制作丰富多彩的科技作品,如剪纸、布贴。模型-2-的制作与创造日记,培养他们参与与从事科技活动的最基本的能力和素养。4、建立活动评价机制(1)、活动开设情况;(2)、活动课的质量;(3)、学生的学习质量即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4)、检查考核、实际操作、竞赛评比、成果展览等。五、研究对象及方法1.研究对象:1—5年级学生。2.研究方法:(1)动研究方法,把行动和研究有机结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分组研究;(3)、建立研究档案:在实验过程中重视信息反馈,资料收集,辅之以照相、作品介绍等记录活动情况。3.研究原则:(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实践中探索,学习理论,在理论指导下进一步有效地实践。(2)面向全体原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3)全面发展原则,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和谐发展。(4)主动发展,优化教学环境,减轻师生负担,充分利用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使学生轻松主动的状态下充分发展。六、实验步骤(一)第一阶段(2001.5—2001.9)统一思想,明确意义,将课题研究工作置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议程。(二)第二阶段(2001.9—2002.6)1、课题组成员充分利用美术、生活与劳动、常识等学科的配套材料,让学生通过画、折、刻、贴、雕等方法进行剪纸、折纸、立体纸工模型、布贴的制作,用搓、团、揉、压、挤等方法制作泥塑作品。2、利用农村现成材料:麦秸、高粱杆、玉米包皮、树叶、-3-树枝等,根据已有表象,发挥想象创作日常生活用品模型,海陆空模型等作品。3、利用废旧材料(饮料瓶、果品包装纸盒等),经过画、剪、削、挖、割、拼图等工序制作精美的工艺品。4、习使用剪刀、鎯头、钳子、镊子、针线等工具,了解其功能,掌握基本操作,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自理、自立、自强的能力。5、开展“巧手比赛”、“小精品汇展”、“科技夏令营”、“现代科学技术信息知多少知识竞赛”。6、搜集信息,大胆实验、实践,大胆改革、设想,写创造日记。(三)、第三阶段(2002.6—2002.8)总结课题研究实施情况,整理有关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向上级科研单位申请评估。七、保证措施1、争取上级领导、专家指导、帮助,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2、加强学习,不断改革、完善、优化设计,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挖掘潜力。3、分步实施,边实践,边完善,形成自己的科技活动辅导模式。八、研究的条件与优势1、江总书记说:“科技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在全国各民族中,造成和保持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空气。”这为我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在1999.5—2000.8间,我们进行一年零三个月的科技小制作实践活动研究,激发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兴趣,逐步提高动手和创新能力,按不同年段的要求,初步掌握了科技活动的要求,善于发现亮点,捕捉灵感,表现生活,现已收集小制作作品179件,教师尝试头脑风暴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辅导方法,初期研究成果于2000年11月通过县科研所鉴定,为本课题的深化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农村科技论文例9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在两者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1]。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有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近2/3没有应用到生产领域,不能转化为生产力,这与基层农技培训推广力量薄弱有关。如何抓好基层培训,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与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当前“三农”工作中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2]。

1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培训工作重点在乡镇、关键在农村。由于存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差异,农技培训覆盖面不广和工作难开展的现象依然存在[2],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1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服务难以到位

由于农业“弱质产业”和农民“弱势群体”的地位,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再加上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村科技培训推广工作弱化、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原有的四级农技推广培训网“线断、网破、人散”,造成大多数乡镇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使农业科技培训推广工作在乡镇一级失去了同农村、农民之间的桥梁搭接,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推广到了乡镇便出现断层,难以推广到农民家中。同时,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农技推广的主力军缺乏有效技术培训指导,难以发挥整体效益。

1.2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由于从事基层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失严重,导致现有人员年龄偏大、专业知识缺乏、总体素质偏低;再者,受编制的限制,许多基层农技培训机构无法吸收农业院校的毕业生,队伍得不到及时补充和更新,人才出现“断层”,无法适应农业科技培训的要求。

1.3农业科技供给不足且供需脱节

一方面,农业科技与生产结合不紧,研究课题不适应实际需要,农户生产过程中迫切需要的适宜性农业技术供给短缺,科技储备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供给严重滞后于农业发展的时代需要,难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

1.4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应用科技难以普及

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同农业经济的发展极不适应。据统计,我国现有60%以上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由于文化素质偏低,消化吸收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比较差,使得他们对农技推广培训活动不感兴趣,农业科技难以普及。

1.5经费投入不足,难以适应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实际

经费投入是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培训的前提,但基层农技推广培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乡镇农技推广培训机构,绝大多数编制内财政经费不能落实到位,有限的经费被截留或挪用的情况普遍存在,农技推广经费大部分被用于行政事业费用支出,支出结构不合理且使用效率低,从而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2对策

2.1建立完善的基层乡镇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体系

基层农技培训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技农兴的关键环节。为此,应根据各地实际,建立高效、精干、多元化的农技推广培训组织,如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体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的订单推广服务模式,以农资生产厂家为主体的农资推广服务模式,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示范服务模式,以各种协会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推广服务模式等,从而鼓励和引导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4]。

2.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培训队伍

农业科技推广培训队伍是农技推广的根本。一要加强队伍建设,支持现有农技人员带薪学习培训,通过脱产、函授等多种培训形式,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水平,以适应农业科技不断发展的需求。二要鼓励农村大学生回到农村就业和创业,充实基层农技培训推广队伍。三要建立农技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严把进人关,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四要实行绩效挂钩的考核制度,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主体、以一线推广业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提高农技推广培训质量。五要推行全员聘用制度,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市场化人事管理制度,促使农技人员扎实工作。

2.3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解决供需脱节问题

提供农民和市场真正需要的技术是科技兴农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必须面向农民和市场,按照“科学布局、优化资源、完善机制、提升能力”的思想,构建“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一要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二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实行课题招、投标制度,提高农业科研产出效率。三要鼓励农业科技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强部门之间、地方之间和农民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围绕农业生产中的关键、实用技术问题,发挥各自优势,集中攻克农业技术难题,满足农业科技服务的需要。

2.4强化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应当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为导向,促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在当地的普及与推广。一要建立支持农民培训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规范农民培训工作,并把宣传发动与经济补偿措施结合起来,吸引农民积极参加农业科技培训。二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培训,如通过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远程教育、现场讲授示范、举办技术讲座、专业培训、函授和农民夜校等,把科学技术送到干家万户,传授到田间地头,培养一支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三要积极引导农村逐步实行农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在此基础上对农民进行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培训,条件成熟时对农民实施“绿色资格证书”制度,推动农村急需的农业技术骨干和带头人的培养。

2.5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培训筹资渠道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农业科技推广培训投融资体系。一要强化国家拨款的主渠道,增加农业科技推广投资总量,改善投资结构。二要完善间接融资体制,设立科技推广培训基金。鼓励民间、私人投资到科技推广事业,使之逐渐成为继政府拨款之后的重要资金来源。三要鼓励农业科技推广培训部门兴办经济实体,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四要鼓励金融部门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积极支持农业技术培训项目。

3参考文献

[1]杨小云.关于农村大学生就业与现代农业科技推广问题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330-331.

农村科技论文例10

2、培养优秀的基层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校具有人才及教育资源优势,应主动与地方共同承担培养任务,打造能适应现代农业管理的农村优秀党政领导人才和农村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在实现载体上,高校要以强化主体班培训质量为主,同时兼顾其他培训班次,改进课程设置,让学员增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在实现形式上,增加专题设置,注重案例教学,注重教学相长。“三农”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一个纷繁复杂的问题,牵扯面广、执行难度大、社会舆论对此又十分敏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宣传,还必须引入大量案例教学,以带动学员学习的热情,促进学员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

3、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加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一是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开展“短、平、快”的实用技术培训,主要是针对农村脱贫、解决温饱问题的初级培训,开设一些如水产养殖、观赏园艺、畜牧草业、林业资源等短期培训班,以丰富农村业余科技活动,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二是要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围绕农民转岗就业的需求,对广大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通过建立各种培训基地,多层次、多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培训,使农民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其竞争力和转移就业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

二、科技兴农的途径

1、参与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的的编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编制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是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的前提。规划涉及到水、电、道路等多方面生活设施,同时包括科、教、文卫等多项社会公共事业规划及农业生产规划。唯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通力合作,才能制定和谐的科学规划。高等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专家学者云集,完全有能力编制出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

2、为农村提供创新科研成果并加以转化。为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适应,高校应主动调整科研方向和结构,把在服务“三农”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作为研究课题,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克难攻坚,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发展领域、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源泉,不断地提供成果支持,使农业生产建立在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节约农业、绿色农业的理念和模式之上。

探索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加快科技成果在农村的转化应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目前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的一大难点,我国每年有6000项农业科研成果,其转化率却不足三分之一。高校支持新农村建设正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契机,地方高校应当在科研部门中下设“现代农村实用技术转化推广中心”,更加注重成果的推广应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和产业化的有效机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农村和农民急需的技术。要以技术成果转化为纽带,促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推动新农村建设和高校科研的健康发展。

3、鼓励专家、教授深入基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组织选派科技能力和组织能力强、思想素质过硬的专家、学者深入到农业、农村和农民中间,面对面地解决一些实际的科技难题。以农林学科的院校牵头联合有关院校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对口合作,实施“教授带一村、村村有教授”计划。通过设立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农业科技顾问等途径,引导高校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员,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实践中寻找切入点,广泛开展合作攻关,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对科技问题需求。

4、建立农村科技示范基地。按照实现农业区域布局合理化的要求,高校应联合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一批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技兴农的示范效应。其中包括农业技术区域性实验;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试验;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农业技术培训、教学实习、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协调好教学、科研和推广的关系,促进教学、科研和推广的有机结合,发挥高校信息密集优势和技术优势,转化最新技术成果和市场经济信息,服务农户,发展农户经济,带动产业发展。同时还可以安排研究生到农村进行实验,进行科研数据的收集,新产品的研发等,通过研究生把科学技术传授给当地村民,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村缺乏知识的实际问题,又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农村实际经验相结合,共同创造“双赢”的局面。

5、发动学生深入基层,积极开展义务支教活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然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以及人才的缺乏,使农村发展困难重重、进展缓慢,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人才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行列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共同繁荣。而我国农业的逐步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将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提供广阔的职业空间。要制定有效政策,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发挥自己的专长、贡献自己的才智。通过大学生村官、假期支教等形式,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下基层,扎根农村,用自己所学的技术和知识帮助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掌握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以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工程,高校有良好的科技优势及物质保障,应担负起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通过社会、政府及高校的通力合作,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高明国.高校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与途径研究[J].全国商情,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