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2 15:07:42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例1

游戏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样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也是基本的组成部分。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既要重视游戏,也要积极培养游戏精神,将游戏的精神有效地融入教学活动中去,从而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真正实现寓教育于游戏,不仅使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游戏化、生活化,而且更好地促进幼儿本身的和谐发展。

如今,游戏已成为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也理所应当地重视游戏,更要关注对游戏精神的培养,从而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既然要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就要将游戏逐渐融入幼儿园的课程中,以游戏的形式去实施课程,教授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20世纪80年代我国进行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确立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学模式,正是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实现“以游戏为核心的园本课程”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一、以游戏为核心的园本课程”建设的原则

在进行“以游戏为核心的园本课程”建设的同时,我们不应只是纸上谈兵,要坚定以下两个原则:(1)一切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幼儿,若要使幼儿在教育中得到收获,必须先了解幼儿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只有确定好这一点,才能够使教育的过程顺利进行,得到理想的结果;(2)把握每个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因材施教。幼儿的发育期有或早或晚的差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就需要把握好每个幼儿的实践能力,不能搞“一刀切”,同时还要坚持因材施教,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从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二、“以游戏为核心的园本课程”建设的特征

1.以游戏精神为本

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必须充分关注游戏精神。不仅是在游戏的规划中,更表现在游戏的实施过程当中,包括游戏的角色确定、游戏任务的分配以及游戏结果的判定。我们要把课程的内容充分融入游戏中,把游戏的精神通过课程内容来体现,渗透进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去。举例来说,我们确定一个游戏主题――“神奇的动物”,在这项活动中,我们有抓蜗牛的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幼儿既学到了蜗牛是什么,长什么样子等知识,还学到了如何抓蜗牛等实践能力,将游戏精神彻底贯彻到了教学活动中,也充实了课程。

2.注重社会实践

在幼儿期的教育,不可能像小学、初中一样让幼儿规规矩矩坐在教室里进行,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才会有“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教学模式,因此,注重社会实践也是我们建设“以游戏为核心的园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幼儿的一些举动不仅体现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幼儿当前发展水平的整体把握,从而使幼儿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例如,我们举办“我爱读书”的活动,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去参观印刷厂,观看书籍的印刷流程,在这项活动中,让学生学到什么其实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加深学生对于参观这一学习方式的印象。

三、“以游戏为核心的园本课程”建设的策略

1.充分保证幼儿的游戏时间

在当前的教育中,人们大都关注的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培养,

因此,在活动过程之中,大家关注的焦点也大都在集体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也同样如此。教师大都偏向于认为集体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锻炼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不可否认,这些优点是存在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集体游戏时间的增加,必然意味着自选、自主活动时间的减少。这里我们不是要绝对否定集体活动的价值,而是要改变当前实践活动中集体活动占据了绝对优势的现象,如果任由当前这种情况发生,游戏时间就不再意味着休息了,而是一种变相的“上课”。幼儿在这其中得不到自由自主选择游戏的时间,因此游戏也就失去了融入园本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2.提供充足、多样化的游戏材料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那么孩子喜欢游戏材料也是他们的一种禀性。幼儿大都还处于对外部事物的好奇时期,因此,游戏材料在这其中就充当了重要的工具。但是,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幼儿园能够提供给幼儿的玩具材料不仅数量有限,而且种类也相当贫乏,这就导致幼儿园在进行游戏与课程学习时遇到种种困难,对于幼儿智力和体力的开发等方面的活动也都受到了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借鉴蒙台梭利的做法。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她对幼儿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不仅设计出了一整套帮助幼儿学习的游戏材料,而且实施了通过游戏材料去完成教育内容的实践,真正实现了游戏与课程内容的结合。她所研究设计出的蒙氏学具也为幼儿园教育游戏课程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在我们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中,在游戏材料缺乏的课程实施中,我们可以号召幼儿一起设计游戏材料,虽然现成的游戏材料更方便将游戏与课程相融合,但是幼儿自制的材料更具有吸引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悉心指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另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友谊性的比赛,让大家都活跃起来,积极参加,真正做到寓游戏于教学。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例2

【关键词】

游戏化课程 组织 拓展 优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同时强调“课程游戏化”,游戏化的课程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精心选择有效指导幼儿在游戏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促进幼儿个性的张扬、能力的提升、和谐的发展,让幼儿真正在游戏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游戏化课程的组织

游戏化课程强调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彰显幼儿在游戏化课程中的“主人”地位。因为每一个幼儿都是发展变化着的独特的生命体,总是以“主角”的角色在与外部世界的各种活动中展现自己的魅力。幼儿会在游戏化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大胆地充分地进行自主性的创造性的游戏化课程的活动。

游戏化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尽最大可能的让幼儿能够更多地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热情去进行游戏活动。教师应成为游戏化课程的环境创设者,游戏化课程的条件提供者,游戏化课程的观察指导者,教师应着力通过游戏化课程环境的改造、材料的投放等吸引幼儿去实施游戏化课程,让幼儿在游戏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彰显自主性与创造性。比如,在“探究磁铁有哪些性质”的游戏化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们提供一些磁铁以及一些物品,如木棒、塑料片、光盘、铁球、铜球、皮球、乒乓球、足球、牙签、剪刀、布片、纸片等,幼儿们对探究磁铁的特征兴趣浓厚,幼儿通过实验操作一定会自主探究出磁铁的特征。在诸如此类的游戏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性,放手让幼儿去自主操作、自主实践、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创造。但需要指出的是当幼儿在游戏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出现困惑需要寻求教师的帮助时,教师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不顾,而应主动出击,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应及时给予启发、给予点拨、给予指导,努力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让幼儿满怀信心地投入游戏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让幼儿在游戏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获得经验的增长,能力的提升。

二、游戏化课程实施空间的拓展与优化

游戏化课程实施的空间设施、游戏化课程活动材料等应有利于引发幼儿并有效地支持幼儿参与游戏化课程各种活动的探索、发现、分享。教师应努力拓宽游戏化课程实施的空间,让幼儿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内自主地与环境发生作用。通过拓展并优化游戏化课程实施的空间,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化课程的实施。比如,教师可以对幼儿园的操场、门厅、走廊、通道、地面、墙面等进行统筹规划,有效整合,合理利用,为幼儿去实施游戏化课程提供物质保障。

三、游戏化课程实施过程中游戏材料的投放及优化

游戏化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应当有自由选择游戏内容,自由选择游戏伙伴,自由选择游戏材料,自由选择游戏方式的权利,因而在游戏化活动材料的投放上应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创造性。

1.优化材料,彰显游戏化课程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鼓励优化组合游戏材料进行游戏化活动。比如,引导幼儿利用废旧材料,自主或合作开展“科学小制作”的游戏活动,幼儿们有的制作了拉力器,有的制作了飞盘,有的制作了流星帽,有的制作了花环,有的制作了“同心板”。值得一提的是在“同心板”的游戏化课程活动中幼儿们兴致勃勃、热情高涨,一块小小的木板作为游戏化课程的活动材料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提供游戏活动的“支撑”,幼儿们在这样的“同心板”上可以自由跳跃,在木板之间迂回跑,在木板上开展“平衡”的游戏活动。这样的游戏化课程的实施发展了幼儿的多种运用技能,又体现了一物多用、美观耐用的魅力,同时更彰显了游戏化课程的趣味性,让幼儿能品尝到游戏化课程实施顺利展开的喜悦,同时更让幼儿在游戏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了自已的独立性、自主性与创造性。

2.细化材料,分类摆放,彰显游戏化课程的科学性。游戏化课程实施过程中鼓励教师细化游戏材料,进行分类摆放。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让幼儿依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自主、自愿地去选择游戏化课程活动材料,有利于幼儿自我调控、自行调整。

四、游戏化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有关方面

在游戏化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不同性别的幼儿在游戏化课程活动类型上会有不同的偏好,以及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开展的频次会存在差异,游戏化课程活动材料更换频率不高,游戏化课程活动中使用的材料品种不齐全,比较单一,同时数量不够充足,利用率不高等。

【结 语】

“课程游戏化”的提出并非对幼儿园课程的新要求,而是《指南》与《纲要》对课程的一致性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游戏化建设方面应时刻把握住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特征、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这三大关键要素。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深刻地认识到幼儿园课程应该充满游戏精神,应该充分保证幼儿自由游戏的时间与空间,应该认识到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幼儿园应形成一种服务游戏、鼓励游戏、欣赏游戏并科学合理指导游戏的课程文化。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构建游戏化的教育环境,将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与教育有机整合在一起,最大化地支持与满足进行游戏化课程活动的需要,鼓励幼儿调动多种感官获得有益的游戏化课程的经验,还幼儿一个有趣的、快乐的童年。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例3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的有效结合是以幼儿为中心,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一种教育模式,对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作为幼儿园教师,除了要对当地具备的资源条件及文化内涵有所了解以外,还得看清幼儿园的当下现状,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尽可能在原有的游戏化课程基础上加强创新。在过去的育儿模式当中,教师具有最高的权威性,是教学课堂的主导者,导致大部分幼儿都会发自内心的畏惧,学习主动性较低,这对于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在现如今的幼儿课程规划方面,必须得从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幼儿能主动加入到课堂中,并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开发其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长此以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的有效结合才能变成现实。

幼儿园核心理念的确立

尽管在新课程改革已经明却指出幼儿园要具备个性化的园本特色,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来,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推进,幼儿园教学内容相似度高、架构不合理,教学模板未经过规范设计的情况还是十分普遍,能够具备独特教学文化与特色的幼儿园实在是少之又少。除此之外,在游戏化课程方面也是如此,游戏过程中总有那么几个幼儿始终处于游离状态,不愿意加入其中,究其原因在于游戏总体难度的设定偏高。因此,幼儿园在园本课程构建之始,必须得先确立自身的课程核心理念,比如课程的开设专注于哪个层面,通过园本课程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课程游戏化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只有搞清楚以上的几个问题,才能奠定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建设的基础,也才能为后续课程实施中游戏化推进提供正确的方向。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有效结合的具体策略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的有效结合过程中加入本土的文化元素

古往今来,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间艺术百花齐放,最经典的有儒家文化、雕刻艺术、剪纸艺术和皮影表演等等。在幼儿园园本特色的建设过程中,教师们应尝试把当地的民间艺术加入进来,大力弘扬本土文化,如此一来不仅可以避免幼儿园在园本特色方面的重复性,二来也能够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幼儿长期接受自身文化底蕴的熏陶,才会越来越了解和热爱养育自己成长的土地。举个例子,我市千阳县的剪纸艺术远近闻名,地处千阳县域内的幼儿园就可以把剪纸文化加入到园本特色的建设当中,在具体实施时应结合幼儿的年龄阶段对游戏难度进行合理调整。比如“森林动物节”这一课程主题,在开展到这一游戏课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带上小动物参与进来,教会他们怎样剪下自己动物的基本形状,时间充裕就把角色扮演也设定在内。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了本地的独特文化,上起课来也会更加积极主动。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的有效结合过程中加入生活化元素

生活是一个很大的学习课堂,其中蕴含的知识可谓无穷无尽,这点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学生,尤其是正处在探索时期的幼儿,他们每每看到新鲜的事物都会自然发出疑问。幼儿教育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相关技能也是不容忽视的。每一天的生活内容,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都可以转换成游戏的形式进行表达,这也是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有效结合的意义所在。教师要传授幼儿基本的生活常识,让他们获得生活技能,并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通过游戏来组织学习是最好的办法。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的有效结合过程中加入趣味性元素

幼儿的游戏活动不仅限于室内的游戏课程,室外的游戏课程对于幼儿身心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从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的游戏种类相当之多,但如何在丰富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游戏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投入其中乐此不疲,就是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的有效结合下,教师可以尝试把跳皮筋、打豆腐块、丢沙包等具有民间特色的小游戏加入其中。很多幼儿园老师在童年时期也接触过这些游戏,可以通过设身处地提炼自身的游戏体验,来不断丰富和优化游戏内容和方式,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在体能锻炼的同时,对传统民间游戏产生浓厚兴趣,也不失为一种继承与发扬民间传统的方法。

(3 )创设丰富自主的游戏环境

环境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身心发展,特别是对幼儿这一特殊群体而言,他们的心智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缺乏准确、积极的人生规划,极易受到各种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所以要想使幼儿身心发育能够始终保持在正向、积极的方向上,就必须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前教育氛围。在对幼儿展开学前教育的实际过程中,幼儿园要积极主动地给广大幼儿创造出一个健康、稳定、向上的学前教育环境,让所有幼儿都能够在这一良好的环境中得到熏陶,从而使幼儿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变得更加高效,最终便可获得最佳的学前教育体验。

三.总结

智能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创造了极大的便利,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技术。对幼儿园教育来说,以往的教育手段也因智能技术而变得更加多样化、智能化。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引入在方便幼儿园日常教学的同时,使传统的民间游戏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果任其继续发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必将走到尽头,成为儿童游戏天地中的一大遗憾,因此,我们应更加注重幼儿园教育与民间游戏的相互结合,这不仅可以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个性化且丰富的教育题材,也能在挖掘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游戏过程中提炼自身的园本特色,通过不断优化和提升课程游戏化水平,逐步达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例4

长期以来,幼儿园教育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幼儿园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由于无法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使得幼儿教学逐渐向小学教学、成人教学方向发展,幼儿的天性也随之被泯灭,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与幼儿教学的要求不相符,也完全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无法让幼儿对学习保持高度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游戏化教学,幼儿才能够真正实现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一、幼儿课程游戏化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没有真正认识游戏和教学

游戏化教学开展的目标既要让幼儿学习到基本知识,又要让幼儿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然而,在实际的幼儿课程游戏化过程中,部分幼儿教师存在两个方面的极端。一部分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游戏化教学过于排斥,使游戏化教学在乎更多的是知识方面的内容;另一部分幼儿教师则相反,认为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完全融入游戏中,忽视了学习的目的。这两种极端的态度的存在,正是因为没有认清课程游戏化中教学和游戏的关系。

2.游戏组织方式合理性不足

课程游戏化过程中,部分幼儿教师并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一方面,有些幼儿教师给幼儿的发挥空间太小,无论幼儿做出任何行为或者举动都持保守的态度,对幼儿实施一定的控制。另一方面,有些幼儿教师则在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时候采取放任的态度,对幼儿的行为不进行引导,认为游戏完全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没有必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干涉。两种情况交织在一起,使幼儿在游戏的时候无法深入,幼儿课程游戏化也就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幼儿课程游戏化如何有效开展

1.树立正确的课程游戏化观念

课程游戏化的主体是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是课程游戏化的中心。所以,幼儿教师在课程游戏化过程中一定要实现幼儿课程和游戏的完美结合,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课程游戏化观念,即正确的课程观、正确的幼儿观以及正确的发展观。首先,课程游戏化的前提是游戏的开展必须紧紧围绕课程要求进行,体现幼儿发展的整体价值取向。其次,幼儿作为课程游戏化的主体,幼儿教师不能出现“教师游戏幼儿”的情况,而是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最后,课程游戏化要着眼于幼儿的发展,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注重幼儿的游戏体验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有关研究表明,在幼儿教学中,游戏性越强的幼儿,其综合素质就越强。在传统的幼儿教学中,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根据教学要求,按部就班地M行教学,严重制约了幼儿的发展。课程游戏化的开展,一定要改变这种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的教学形式,让幼儿真正去体验游戏活动。在实际的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性语言组织能怪活动、假相方式,给予幼儿充分的机会自己去设计游戏道具,增强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提升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效率。

3.完善课程游戏化的教学评价

以往游戏结束后,教师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但是课程游戏化教学在结束之后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归纳和总结,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所以,在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应当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幼儿行为以及教师行为四个层面出发,对课程游戏化教学进行评价。将关注点放在游戏的方式和内容设计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是否从中获得足够的情感体验、本次游戏活动的开展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本人是否充当了游戏的引导者等内容方面。在借鉴以往教学评价的优缺点基础上,通过对教学评价的完善,能够很快地发现课程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使幼儿教师能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效率,使幼儿能在自由、快乐的氛围中收获更多的知识技能,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这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课程教学的游戏化的意义重大,不仅能够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改善课程游戏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幼儿课程游戏化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例5

新课程理念强调让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而游戏化教学就是按照学生特征,借鉴游戏的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融入游戏的情境性、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选择或设计合理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它符合新课程理念。尽管初中化学课堂游戏化教学尚不成熟,但教师有必要充分认识游戏化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游戏化教学策略,彰显结合教学与游戏的深远前景。

一、初中化学课堂游戏化教学原则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用游戏化教学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保证游戏化教学的合理性、有效性。

一是借助游戏化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尽管游戏化教学是由教师实施的引导性教学工作,但其关键目标在于利用玩游戏的方式激发出初中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获取化学知识的兴趣、能力,因而教师并非要发挥强制性作用,而要把学生变成化学课堂的能动者,激发出他们的内在动机。

二是游戏化教学应始终伴随师生在课堂上的愉悦情绪。学生是初中化学课堂游戏化教学的主体,享有自主选择权利,可自主决定课堂学习空间,从而向教师、同学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以便在游戏的环节实现自我价值、在实现自我价值的环节得到自我的满足感和愉悦的心情。同时,教师还要依托游戏化教学有效缓解过去由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造成的紧张感、压迫感,让学生不再机械地接受并实现由学校、教师及家长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要求、目标,让轻松、愉悦的情绪贯穿到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三是游戏化教学要围绕教学内容这一素材设计游戏教学情境及活动。初中化学教师在游戏化教学中要把教学目标融入教学过程,将教学任务巧妙融入学生的游戏活动,从而坚持教学是主要目标、游戏只是辅助手段以及教学是内在本质、游戏是外在形式的原则[1]。游戏只是教学载体的一种,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上创新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在游戏环节通过联想、想象等方式创造新的课堂学习天堂,在里面自由玩耍、学习,而游戏化教学正是凭借巧妙的构思、有趣的形式来创设一个新的教学情境,是结合学生多种感官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

四是游戏化教学不仅强调过程,还注重结果。对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游戏方式获得满足,不会感到紧张、压迫;对教师来说,在游戏中融入初中化学教学目标,从而进一步明确教学内容,使教学目标愈加清晰。所以游戏化教学并非如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一般只看重考试结果,同时还关注学生最终的化学知识学习结果,强调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的体验,做到学以致用。

二、初中化学课堂游戏化教学策略

(一)创设游戏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3~16岁左右,正是好奇心及探究欲都很旺盛的阶段,他们对化学学科是带着好奇心与新鲜感的,急于探索化学的奥秘[2]。如果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期间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那么其好奇心很快就会被零碎的化学知识点消耗殆尽,逐渐变得疲惫不堪,化学学习热情被浇灭。从一些教师反馈的情况来看,他们发现很多学生一开始都非常喜欢上化学课,觉得在化学课里能接触很多很有趣的小实验,但后来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越来越多,课堂逐渐变得枯燥无味,慢慢丧失学习兴趣。加上初中学生要学习很多科目,压力很大,缺乏休息的时间,教师要想保持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就应在开始上课时就优化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初中学生好奇心强、贪玩的特征,创设课堂游戏教学情境,通过趣味游戏导入化学新课,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增加课堂游戏互动,强化学生知识记忆

在课堂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师可注重按照教学内容多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游戏活动,增加课堂游戏互动,从而突出化学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知识,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3]。当教师要讲解基础类化学知识时,就可以记忆为重点设计课堂游戏互动环节;如果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则要以理解为重点设计课题游戏互动环节。通过设计互动性强、趣味性强的课堂游戏化教学环节,教师就能在充分调动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的同时增强他们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如在《厨房中的化学》的复习课上,教师可引入“石家庄37人亚硝酸钠中毒”的相关新闻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厨师放错盐就能让人进医院的事件的真实性、危害性,从而引导学生复习区分氯化钠、亚硝酸钠的方法。教师可设计你问我答的互动游戏,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提出一些问题检验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以巩固学生记忆。问题包括:氯化钠的性质有哪些?亚硝酸钠的性质有哪些?用什么方法可以将两者区分开?如果厨房中有两碗无色溶液,分别是苏打水、食盐水,区分两者的方法有哪些?等等。当然,在设计化学游戏教学活动及进行分组时,教师务必要保持公正、公平的态度,坚持有优有差、中等搭配的基本原则,避免把化学成绩较优异的学生集中分配到同一个小组里,更不能将化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分配到同一个小组里。因此,教师在化学课堂游戏化教学中,特别是小组合作教学中,设计公正、公平、互动的游戏过程至关重要,否则游戏化教学就无法实施。

(三)有效利用媒体游戏,提供化学学习条件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不但创造出诸如多媒体一类现代化的、效果优良且功能齐全的教学手段 ,还丰富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软件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媒体设备直观、形象的优势,把初中化学课堂变得更有趣、更有效。所以教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利用通俗易懂的媒体游戏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提供有效学习化学知识的条件。

如在初中化学中,化学方程式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该知识点时,为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初中阶段所学习的几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的方程式,包括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可在网络上下载游戏课件,通过Flas的形式针对每一种化学反应类型合理设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判断化学方程式对应的化学反应类型。同时,如果学生判断正确就可以加分,如果学生判断错误就要扣分,最终得分高的胜出。对于这类竞争类游戏,初中学生在好奇心、好胜心的驱使下极易产生兴趣,自觉沉浸于游戏活动,全身心投入,反投啻瘟废盎学方程式,从而较牢固地掌握初中阶段的化学方程式内容,对类似的枯燥化学知识也能保持兴趣。因此,教师有效利用各种各样的媒体游戏不但能实施课堂游戏化教学,增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乐趣,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中丰富化学学习体验,获得良好的化学学习效果。

(四)开放游戏生活空间,拓展化学课堂教学

俗语说得好,外面的世界真精彩!通过开放游戏生活空间,教师能实施课外实践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时间以及更自由的空间,把认知度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之上,促使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化学课堂得到延伸、拓展。就拿家庭实验来说,它对初中化学课堂而言能发挥辅作用,促使学生通过家庭设施、药物等自主设计、操作实验,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不会受到任何时间或空间的约束,自主学习能力可得到显著提升。

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了利用石灰石的相关内容后,可让学生回到家自行挑选实验材料,包括贝壳、珍珠、乌龟壳等,并按照实验设计步骤检测教材中碳酸根的例子,从而通过生活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使其掌握化学实验技巧,增加见识,发展意志力、创新力等。又如教师可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课堂,要求学生探索,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拓展。教师可提问:为什么铁会生锈呢?第一次用新买的铝锅烧水,为什么里面会出现一些黑斑点?为什么食醋的味道是酸酸的?钟乳石、石灰岩溶洞是如何形成的?学生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要自主探索,求知欲极高,纷纷行动起来。正如知名的美国教育家杜威所提的实践教学理念,即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他们才能有收获。有了经验就有了知识,就学到了东西,学生多参与课外实验活动,让初中化学游戏化课堂空间更大,和生活接触,不但能深刻感受生活、体会到知识的力量,还能学会自主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体验学习化学知识的重大意义,形成主观能动性。

三、结语

初中化学教师进行课堂游戏化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学过程,使其在有趣、愉快的氛围里主动学习化学知识,调动学生对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游戏化教学,教师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巩固记忆,并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在实践中,教师务必要坚持结合初中化学内容,按照学生认知特征开展趣味性强的化学课堂游戏活动,促使学生在玩乐中习得知识,丰富基本的化学技能,增添化学学习体验,让初中化学课堂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例6

幼儿阶段的孩子学习自控能力都比较差,课堂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很明显的随意性举动,幼儿群体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神的特点[1],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提倡在实际教学中实施游戏精神,大力促进幼儿园教学课程游戏化的完善改进,最大限度的吸引幼儿的学习注意力,这对于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来说是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的。

一、幼儿园教学课程游戏化

(一)幼儿园课程教学游戏的定义

幼儿园课程教学游戏化,字面上理解就是指将幼儿园中的所有教学课程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游戏课程教学整体方案的编制[2],实现具体游戏具体教学科目分类的教学成效,相对于幼儿园课程教学来说,其有利性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具有强烈的主动性特点的,这样也非常符合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机规律,幼儿也往往很喜欢参与到这样活跃的教学活动中来,第二,游戏本身具有设置自带游戏情景的特点,能够真正反馈幼儿具体生活,表现出当代社会的社会属性,这也非常有利于促进幼儿理解教学内容的内在含义。

(二)幼儿园课程教学游戏化的具体原则

(1)主动性原则

在开展幼儿园课程教学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能够充分发挥出幼儿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能力,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也将会实现教学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为此幼儿教师必须要尊重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其一直处于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状态。

(2)综合性原则

游戏化教学具体内容应该包含涉及语言类,社会类。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知识,教师通过对于知识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将教学内容中的知识难点进行简单化细致化,保障幼儿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多个领域的问题。

(3)个性化原则

幼儿群体自身存在着差异性,知识理解领悟能力程度不同以至于学习效率的不同,幼儿教师应该尊重并合理运用这一差异性进行教学,针对不同幼儿学习能力的不同,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从而实现幼儿园教学课程游戏化的变革。

二、教学游戏精神促进幼儿园课程教学游戏化

(一)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幼儿教师需要大力倡导教学游戏精神,用以促进幼儿园整体教学课程游戏化的进程,同时也需要在良好温馨的师生互动教学游戏模式下进行开展,所以,幼儿教师需要时刻重视与幼儿的良好沟通,使学生意识到教师是参与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伙伴,从而消除自身的紧张焦灼感[3],最终实现师生良好互动的教学效果。例如《踢毽子》这一教学活动,教学最终目标在于:发展幼儿形体基本的动作,使得幼儿身体腿部力量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并且能够基本实现自我单脚站立平衡能力的培养,用以保证幼儿主动参与教学课堂的意识与正确的竞争观念以及严格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的养成。此次教学活动的具体步骤:首先,教师需要做好教学活动前的所有准备工作,要求学生每个人够需要准备一个毽子,并为学生寻找一个安全又安静的空间用以保证学生正常的进行游戏。其次,教师需要带领幼儿学生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准备,保证幼儿的身体经络全部得到舒展,并在此同时为幼儿进行游戏的要领以及游戏的规则,最后游戏结束后,教师需要对于学生进行游戏表现的评价,给予适当的表扬。促使学生心理上喜欢感受游戏的无穷乐趣。

(二)创设多种多样的游戏教学环境

在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教学目标进行多种类型尝试的教学情境[4]。不仅能够使得幼儿学习处于一种乐趣十足的游戏教学环境中,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此举是非常有利于教师开展实际教学工作,也有助于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以《葫芦兄弟》这部动画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人物动作的模仿,比如跳跃的动作,眨眼的动作,凝视的动作,通过对于动作的模仿,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也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思维想象,不仅提升了教学的质量还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情景化游戏教学中学生以亢奋的状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对于游戏的渴望,也锻炼了幼儿对于思维想象能力的开发,在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教学氛围下,教学质量也会随之稳健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教师需要重视幼儿在游戏化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的选择与个性,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学游戏化的角度去设置教学课程的具体内容,从而使得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学的总体质量,大力倡导游戏精神最终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吴瑞传.倡导游戏精神 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5,01:220-221.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例7

在心理健康课程中,教师总是以机械、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渐渐产生了厌学心理。这不仅不可以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还会加重他们的学业负担。而“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将游戏的应用于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之中,能够让思想不成熟的小学生在游戏引导下,将自己潜意识中的心理问题表现出来,以便教师更好地帮助他们,是一种符合小学生身心发育、认知、智力等特征的有效教学手段。下面,笔者从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活动、制定游戏规则、尊重小学生的感受三个方面,讨论将游戏应用在小学心理健康教学中的策略。

一、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活动

小学生天生喜欢多变、新鲜的事物,任何单一、一成不变的事物都不能虺ぞ玫匚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的时候,要注意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使小学生对参与的游戏保持期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不同的游戏有着不同的教育作用,能够解决小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还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使每个小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比如,沙盘游戏是利用白沙以及玩具进行心理治疗,能够让小学生置身于自由与被保护的环境之中,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心理状态创造出一个能够反映他们内心世界的外部世界,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这种游戏能够帮助小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情绪问题以及人际关系问题等,能够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友好、团结、友爱。再者,亲子游戏是指学生家长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使学生自觉改正不良的情绪或行为,是一种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游戏方式。亲子游戏不仅能够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能够使父母与小学生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由此可见,游戏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合理选择适当的游戏,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制定游戏规则

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他们的纪律意识也比较薄弱,如果他们在游戏中忘我投入,那么很可能会违反游戏规则,出现失控局面,使得游戏教学形同虚设。因此,在利用游戏教学法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制定明确的游戏规则,让小学生有着明确的游戏方向,保证学生在充分享受玩游戏的自由的同时,还能够使他们自觉树立纪律意识,促进心理健康教学的高效化。教育游戏与一般的游戏不同,它不仅要保证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兴趣,还要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成长,因此,制定严格的游戏规则,还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意志力与自控力。

三、注重小学生的游戏感受

很多教育游戏都是在教师与学生的想象中设计并完成的,但是小学生在游戏中投入的精力与获得的体验都是真实的。在心理健康课程中所使用的游戏,大多数都是为了反映在小学生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本真,以及他们在现实生活的遗憾与不满。因此,教师一定要关注小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小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成长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与更沉静的态度来面对并解决这个问题。在游戏中,小学生能够做到身心放松,释放自己的真实情绪,在游戏中完成现实中无法完成的愿望,保证身心健康成长。比如,每当组织学生玩游戏的时候,我都会认真观察与记录小学生的具体表现,与他们平等对话,了解他们在玩游戏时的真实想法,从而判断这个游戏是否能够帮助他们纾解压力,释放自我。如果小学生普遍反映对某一游戏不感兴趣,我就会及时反思,判断自己所设计的游戏是否出现了问题、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是什么、需要对这个游戏进行改良还是完全放弃等。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课程是保护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科目之一,在本门课程中,应用游戏可以更好地体现小学生顽强的生命力,对于治疗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的时候,要注意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使每种游戏都能够充分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尽可能全面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要制定明确的游戏规则,使小学生在规则的引导下玩游戏,保证游戏教学法高效、有序;教师要重视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设计出能够真正解决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游戏。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例8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的必要性

3―6岁的儿童活泼、好动、喜户外活动,适应他们兴趣的游戏能够很快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游戏对于幼儿阶段的教育很重要,应当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游戏不仅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课程内容,也可以贯穿于其他课程中。它是儿童认识社会、接触社会、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有助于开发儿童的智力,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强调了游戏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及幼儿教师意识到了推行课程游戏化改革的迫切性。课程游戏化的含义便是使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更有趣,活动形式更丰富。近几年,我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从全局来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程度良莠不齐,尤其是在农村幼儿园的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还需要多方努力,不断深入。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注意事项

1.课程游戏化不只是做游戏

所谓课程游戏化,不是要求幼儿园把所有的教学时间都用来做游戏。一方面,游戏活动是幼儿教育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当保证幼儿每天有固定的时间进行游戏活动。并且游戏的设置既要满足学生的兴趣,又要对其意志、品德等的形成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课程游戏化不是只做游戏,《指南》要求幼儿园应当对幼儿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五大领域进行基础教育。游戏不仅是幼儿园教育的内容也是其方式,幼儿教师们应当将游戏的精神融入其他课程的教授中。

2.课程游戏化不是原有的课程体系

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建立在已有制度的基础上的,课程游戏化是对现有课程体系的提升,而不是全盘原有的课程体系。原有的课程体系是多年教育累积的经验,改革应当尊重历史经验。但是幼儿园也应当时刻反省自己的课程设置是否符合自主、自由、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是否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3.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是课程游戏化推进的关键

幼儿教师长期工作于幼儿教育一线,是距离幼儿最近的人,他们最有机会了解幼儿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最能够了解什么样的游戏是受幼儿欢迎的。因此,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是课程游戏化推进的关键,幼儿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多观察幼儿对什么样的游戏场景感兴趣,在哪些情况下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更强等等,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应用到对课程体系的改进中。

三.农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进程中,农村幼儿园的课程改革问题突出。总体来看,在农村幼儿园开展课程游戏化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缺少游戏设施

农村幼儿园没有城市里的幼儿园那么多资金支持,所以也无法构建起完备的游戏设施。面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趋势,农村幼儿教师显得有些左右为难。设施的不完备常常会给他们的教学活动带来不便,甚至是约束。教学用品的购买也遇到同样的问题。

2.农村家长观念的影响

很多农村的家长认为,孩子到学校就是为了学习知识,如果是去玩游戏,那和在家里玩有什么区别。他们从心理上排斥幼儿园以游戏为幼儿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方式,他们的观念也会影响到农村幼儿教师课程的设置。

3.幼儿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课程游戏化最终要靠教师来实施,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确保课程游戏化顺利推进的关键。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意识、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品质。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尚不能满足课程游戏化的要求,还有待提高。

四.农村幼儿园加强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建议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保证游戏活动时间

既然游戏活动是幼儿教育的基本活动,农村幼儿园在课程设置上一定要保证游戏的时间。农村的幼儿园可能没有太健全的游乐设施,但是我们一样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加入自己的创新,使孩子们开心的游戏。

一些民间游戏,例如“老鹰捉小鸡”、“木头人”、“跳皮筋”、“跳方格”、“打沙包”、“捉迷藏”等传播范围很广,也很受孩子们喜爱。这些游戏都可以引进课程中来,老师可以加入游戏中,扮演一个角色,融入到孩子们的游戏中。这样,才能使老师真正走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在游戏过程中,老师要多多观察学生对这些游戏的反馈。小孩子天生喜欢新鲜的事物。这些传统的游戏玩的时间长了,他们可能会厌倦,这时老师可以在这些传统游戏的基础上加以一定的创新。例如,添加新的角色,制定新的游戏规则,或者加入新的动作等。

同时,幼儿教师也要打开思路,敢于创新新的游戏方式。例如学习某些亲子节目或综艺节目中游戏设置。在节假日请幼儿家长来到幼儿园,开发一些亲子活动。例如亲子运动会、演唱会、歌咏赛等。不但能够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展现他们的才能,促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也能增进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方式的理解。

2.在其他课程中融入游戏元素

游戏精神贯穿幼儿教育的全过程。除了专门的游戏活动时间,在幼儿的其他课程,例如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基础教育中,也可以融入游戏的元素。

在每次户外活动或是美术课后,老师都要组织孩子队轮流洗手清洁,教导学生要注意卫生,才能身体棒,不生病。有的幼儿责任感强,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年长、有责任心的学生督促或帮助年纪小的孩子洗手,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结友爱,也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

语言类课程的学习,也可以设计相关的游戏。例如,我们可以设计或购买画有各种图案的卡片,让学生参加竞猜游戏,用普通话或英语说出卡片上画的事物。

科学类课程,我们可以采用模型创建的方式来学习。例如我们想要幼儿了解有关我国航空的知识,我们可以用图片展示、视频展示的方式让他们观看“嫦娥一号”等航空设备的造型。然后鼓励他们用橡皮泥等材料制作模型。

社会活动对于幼儿教育来说也十分重要。在幼儿园里,我们可以采用经典故事角色扮演的方式教会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例如,我们可以给学生讲“孔融让梨”的故事。然后分给他们大小不等的水果,让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轮流扮演各个角色,体会谦让与被谦让的乐趣。同理,我们也可以以这种方式教会学生尊老爱幼等社会美德。

艺术课程的学习,农村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民间艺术资源。以我们江苏省扬州市的农村幼儿园为例,扬州市有很多地方特色,如扬州玉雕、扬州刺绣、扬州绒花、扬州剪纸、扬州菜肴、扬州酱菜、扬州漆器等。这些特色产品很多都源自于民间工艺。在农村里很容易能够找到精于某方面民间特色艺术的民间艺术家或是民间艺术爱好者,比如部级非物质遗产的“邵伯锣鼓小牌子”,我们邵伯盛昌幼儿园就邀请了王荣棠为首的艺术家来为孩子们介绍邵伯当地的民间特色艺术,为幼儿讲述与民间艺术相关的故事,教幼儿进行简单的民间乐器演奏。这样的课程对于学生了解家乡文化和当地特色艺术十分有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学会了简单的民间艺术技巧,也为民间老艺术家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此外,农村幼儿园的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自然。大自然中的雨、雪、冰、霜,花、鸟、虫、鱼,都是他们观察学习的好素材。教师们可以带领孩子们到户外,观察流水潺潺,山青水绿,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游戏,让他们实际体会自然之美,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也可以带孩子们到田地里,观察农民如何春种秋收,庄稼成熟的过程,分辨庄稼的种类,体验农民生活,意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

3.幼儿教师应积极提升专业能力

幼儿园教师要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多了解哪些课程游戏化推进得较好的幼儿园是怎样实现改革的,多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每个学生的特长等,在教育过程中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同时,幼儿教师要能够充分融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做朋友,这样更有利于老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四.结语

幼儿园进行课程游戏化改革对幼儿阶段的教育意义重大,而农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更是任重而道远,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农村幼儿园应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创新和丰富游戏内容及形式,将游戏融入到各科课程的教授中去,持续深入推进课程游戏化改革。

参考文献

[1]李菊平.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探索和实践.中国校外教育,2015(03):137

[2]黄贵.张宗麟幼儿游戏观研究.体育学刊,2012年7月第19卷第4期:66-71

[3]姜媛媛.农村幼儿园课程的现状及对策.科教导刊,2015年3月(中):81,109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例9

在心理健康课程中,教师总是以机械、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渐渐产生了厌学心理。这不仅不可以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还会加重他们的学业负担。而“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将游戏的应用于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之中,能够让思想不成熟的小学生在游戏引导下,将自己潜意识中的心理问题表现出来,以便教师更好地帮助他们,是一种符合小学生身心发育、认知、智力等特征的有效教学手段。下面,笔者从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活动、制定游戏规则、尊重小学生的感受三个方面,讨论将游戏应用在小学心理健康教学中的策略。

一、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活动

小学生天生喜欢多变、新鲜的事物,任何单一、一成不变的事物都不能夠长久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的时候,要注意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使小学生对参与的游戏保持期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不同的游戏有着不同的教育作用,能够解决小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还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使每个小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比如,沙盘游戏是利用白沙以及玩具进行心理治疗,能够让小学生置身于自由与被保护的环境之中,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心理状态创造出一个能够反映他们内心世界的外部世界,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这种游戏能够帮助小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情绪问题以及人际关系问题等,能够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友好、团结、友爱。再者,亲子游戏是指学生家长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使学生自觉改正不良的情绪或行为,是一种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游戏方式。亲子游戏不仅能够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能够使父母与小学生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由此可见,游戏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合理选择适当的游戏,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制定游戏规则

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他们的纪律意识也比较薄弱,如果他们在游戏中忘我投入,那么很可能会违反游戏规则,出现失控局面,使得游戏教学形同虚设。因此,在利用游戏教学法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制定明确的游戏规则,让小学生有着明确的游戏方向,保证学生在充分享受玩游戏的自由的同时,还能够使他们自觉树立纪律意识,促进心理健康教学的高效化。教育游戏与一般的游戏不同,它不仅要保证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兴趣,还要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成长,因此,制定严格的游戏规则,还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意志力与自控力。

三、注重小学生的游戏感受

很多教育游戏都是在教师与学生的想象中设计并完成的,但是小学生在游戏中投入的精力与获得的体验都是真实的。在心理健康课程中所使用的游戏,大多数都是为了反映在小学生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本真,以及他们在现实生活的遗憾与不满。因此,教师一定要关注小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小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成长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与更沉静的态度来面对并解决这个问题。在游戏中,小学生能够做到身心放松,释放自己的真实情绪,在游戏中完成现实中无法完成的愿望,保证身心健康成长。比如,每当组织学生玩游戏的时候,我都会认真观察与记录小学生的具体表现,与他们平等对话,了解他们在玩游戏时的真实想法,从而判断这个游戏是否能够帮助他们纾解压力,释放自我。如果小学生普遍反映对某一游戏不感兴趣,我就会及时反思,判断自己所设计的游戏是否出现了问题、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是什么、需要对这个游戏进行改良还是完全放弃等。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课程是保护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科目之一,在本门课程中,应用游戏可以更好地体现小学生顽强的生命力,对于治疗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的时候,要注意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使每种游戏都能够充分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尽可能全面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要制定明确的游戏规则,使小学生在规则的引导下玩游戏,保证游戏教学法高效、有序;教师要重视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设计出能够真正解决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游戏。

参考文献: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例10

教学体制的改革使体育游戏受到广大老师和同学的热爱,它改变了枯燥的体育课程内容,使体育课变得趣味横生,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兴趣,这是教学中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本文将研究体育游戏创新对体育教学的实效意义。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主要特征

(一)体现在体育游戏创新中的娱乐性、趣味性

体育游指的是把体育教学制度所包含的特征和详细的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老师会在课堂上进行游戏,学生们能够通过游戏从中得到快乐,引发他们进行主动思考,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们通过参加课堂游戏,激发了他们学习体育的主动性,无形之中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而体育创新游戏的功能不仅仅是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而是在整个游戏当中使学生们达到最佳的求学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会学到更广泛的体育游戏操控方法和更明确具体的掌握体育游戏操控能力。这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在日后举行相似体育活动时能有效的进行指导,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有利于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拥有更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二)体现在体育游戏创新中的竞技性

众所周知,游戏与竞争以及比赛的输赢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们拥有旺盛的精力,他们可以时刻保持着兴奋的状态,可以掌握运动中的动作要领,有着广泛的学习兴趣,拥有这些特点使他们愿意张扬展现自己的个性、才华。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学生们会积极的响应课堂中的各种游戏活动,通过比赛来彰显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体育运动协调能力。老师们通过安排游戏使学生们不仅获得快乐,同时使他们逐渐理解竞争与合作精神的意义。

(三)体现在体育游戏创新中的教育性

学生们需要扎实掌握体育课教育内容进而学会技术来不断提升本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愈演愈烈的游戏竞争,以通过这种方式达成最终学校的教学目的。在体育课堂上教师所安排的游戏必须要符合初中生们身体素质和头脑智力的特点,采用和学生身体上、思想上、运动能力上相符合的游戏,和所学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促使学生们改善运动能力。在创新游戏运动过程中要时刻鼓励学生们,发掘学生的潜质,达到学校、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标准。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

(一)活动准备中体育游戏创新的应用

刚接触体育课时,学生们对于大多数体育运动项目都含有一些恐惧心理,为了避免这种心理,使学生们能很快融入到课堂氛围当中,老师们应该在课堂内容开始前的短时间里让学生们放松紧张的心情,进行一些简单放松的课前准备活动,以避免出现一些突发问题。学生们的心态对体育的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老师们可以通过一些游戏使学生们处在良好的状态之中,并且很快的进入到体育课的运动状态下,抵消之前的恐惧心理,进而达到最佳的预热效果。

(二)教学过程中体育游戏创新的应用

在传统意义中体育教学的方式都是枯燥乏味的,不会吸引兴趣广泛的中学生们,而使体育游戏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就会获得理想化的教学成果。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完善的安排游戏的开始以及组织游戏有序进行,并且及时妥善的处理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比如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老师要尽快处理好。在游戏过程中老师要调节每位学生的情绪,使每位学生都参加到游戏当中,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得游戏能够顺利的进行,并且通过游戏达到最终的教学意义。

(三)体育活动结束中体育游戏的应用

体育课结束时,要使学生们从一个运动的状态转变到一个平静安稳的状态。大多数情况下,结束体育课时学生们会感觉到身体疲惫,要使身体的所有器官组织都得到充分的放松,可以将体育游戏放到这个阶段进行,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在游戏选择上要选择一些轻松有趣味的,使学生们由内而外的得到放松,让他们怀着快乐的心情上完体育课。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实效意义

(一)改善学生身体机能和学生身体素质

为了保障在未来进入社会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初中生们要从现在开始打好运动基础,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体育游戏是体育课堂活动的核心部分,使学生的各项身体能力和素质得到改善,有良好的强身健体效果,进而为日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做好保障。

(二)提高学生体育课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游戏的采取和运用强化了学生们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提升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最终理想化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学到体育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完善教学质量,使校方能很好有效的开展体育课程,培养学生拥有强健的身体,带领学生建立正确社会观、价值观。

(三)有效提高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团结合作和竞争意识

首先体育游戏是由多个学生进行完成的,在游戏中学生们要积极的相互配合来取得最后的胜利,在这个过程中促使了学生们建立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其次,体育游戏是按游戏规则执行的,违规者要承担游戏的后果,进而使学生们在进入社会后能够提高适应能力。

体育课程是各高校都十分重视的课程之一,这影响着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价值观。为了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政策,体育游戏和体育教学有效的结合,有着不可小觑的教学实效意义。体育游戏在体育课程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情绪,改善了学习氛围,学生们能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