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消费需求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1 16:37:20

消费需求论文

篇1

一、前言

在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无数从前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国老百姓,如今也开始寻找运动锻炼的机会和方法。期盼身体状况的改善和拥有延年益寿的健康成为当今社会生活的时尚需求。当我们庆幸体育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之际,欣慰于人们把运动与“娱乐”和“玩”相连时,我们也不无忧虑地看到老百姓锻炼的随意性、盲目性和无奈性。也许只有体育人更明白体育锻炼的频率、时间和强度与锻炼效果之间有多大的必然联系,体育消费需求希望得到科学健身的原理与知识,便于更好地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与益处。若能把数亿中国百姓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他们的的实际健康利益联系起来,其体育商机何止是一个“多”字?其市场容量又何止是一个“大”字?

二、体育消费需求的分析

体育消费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消费现象,是一个社会发展到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体育消费需求是指特定的消费人群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市场环境和特定的市场推广计划下对某一个特定产品的总体消费需求。体育消费需求总量是由三个重要变化分量决定的。这三个变化分量是:体育消费行为人数的数量(n)、每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量(q)和消费者对体育产品价格的承受量(P),即Q—nqP。

体育消费需求的大小决定了体育市场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如果一个社会中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潜在的和不规则的体育消费需求.那么,这个社会中体育市场的存在和发展都将受到严重的制约;如果这个社会中呈现规则的、递增的和可预测的体育消费需求,那么,这个社会中的体育市场则会成为有规律可循的兴旺市场。以一项2000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为例,这项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月均收入与1996年相比增长了49.93%,个人月均收入增长了58.34%。有76%左右的城市居民参与了560元左右的体育消费。与1996年中国城市居民体育洧费的情况相比,其消费额绝对值增加了190元左右。这项报告还指出,中国|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在四年内增长了70%左右,年增长率为17.56%.中国|城市民众体育消费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城市第三产业GDP的增长指数,高于中国GDP的增长指数,也高于城市居民家庭收入和个人收入的年均增长率。

我们从这项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尽管中国城市居民家庭体育消费占家庭年收入(2.01%)和家庭年支出(3.56%)的比例与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还仍然相对较低(美国为20%左右).但体育消费的高增长速度已使得体育市场在中国提前成为事实,并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消费点和经济增长点。

对新时期体育消费需求趋势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体育市场的发展动向,并有效地满足已经存在的市场需求。对体育消费需求未来趋势的研究则可以帮助我们提前发现体育市场的潜在需求,并创造未来的市场需求。

三、体育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分析

“九五”后期,我国经济增长暂时进入相对紧缩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相应的社会整体消费增长速度也随之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时期体育消费需求保持了比GDP更高的增长速度,达到10.9%,(同期GDP长速为6.7%)。由于体育消费零售额的持续增长,体育消费需求的发展与前期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其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消费结构趋向于高级化

(1)整体消费的高级化过程

在体育消费形态上,解决温饱之后的我国居民,在奥林匹克热潮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动下,整体消费水准上趋向于它的高级化过程。从90年代中后期起,居民的整体体育消费结构,已从“初级型”向“小康型”转变,相当一部分高收入的居民群体开始向“贵族型”转变。体育消费者的各类消费意向正在发生变动,消费的重点由传统的实物性消费开始逐渐转向高档次的参与消费;由单一的体育消费转向包括服务在内的综合消费;由大量的普及性体育消费转向追求时尚、个性化消费。随着体育消费需求重心进一步向高档化转移,价位在百元级、千元级,甚至万元级的不同档次的体育消费品,逐渐成为各类消费者的主流消费趋势。

(2)消费领域得到发展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整体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连续下降,90年代以来已经下降了14个百分点。由1990年的54%,降至1998年的44%,到2002年,降到40%,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比重已降至30%以下。根据这一指标,说明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已接近小康水平,居民消费已开始由基本生活消费过渡到发展性和享受性的消费,在体育消费领域中的范围也大大拓宽,体育消费成为了社会消费的新热点。

80年代至90年代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重点可分为基本的实物性消费、一般的体育欣赏消费和廉价的参与消费3大类。这些基本体育消费随着时代的进步,在消费质量上发展变化很快。在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或收入较高的居民群体体育消费重心发生了转移,消费需求发生了3个方面的重要转向,一是基本体育消费逐渐向高档化、贵族化项目等领域扩展(如旅游、打高尔夫球、打保龄球、自驾车外出游等等);二是用品类消费进入更新换代时期(如名牌服装、鞋帽、器材等);三是体育相关产品的消费比重明显增加(如体育保健食品、药品、体育保险等),反映在支出结构上明显上升。

2.农业人口体育消费观

体育消费与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部分富裕农民生活正处于由温饱型向小康过渡阶段,体育消费也由此向数量型、质量型转变,并且向多元型转变的趋势日益明显。(如参加健身俱乐部,娱乐休闲,观看民俗传统体育表演等等。)笔者曾对福建闽南富裕村镇居民进行过体育调查,发现当地农村人口的体育消费观念,由于长期受华侨经商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特有的体育消费价值观,并影响至今,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许多乡村每逢春节期间,各自举办一定规模的篮球联赛,邀请省内外高手献艺,有力地推动了闽南地区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提高了农民的体育消费。

3.个人运动服装的发展趋势

居民家庭的运动服装、鞋帽、袜、盔、手套、扩膝(腕)、背包等(统称体育服装)拥有量动态度化,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体育消费需求的高级化变化趋势。80年代至90年代,居民对这些产品的消费还较低档,甚至大量劣质产品充赐到消费市场,流入体育消费者手中。90年代后期,中高档的名牌体育服装作为新的消费产品,成为体育消费者物质消费选购的主流。这些年来,表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安徽省体育局高维岭副局长率研究组曾对合肥市社区居民体育服装消费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名牌产品拥有量顺序为“李宁”、“耐克”、“阿迪达斯”、“康威”、“锐步”、“双星”等等。说明现在相当部分体育消费者对名牌产品能够接收价格,依赖性也较大,并且社会普及率提高较快。4.中高档家庭健身器材消费热潮居高不下

随着居民住房制度的改革,大空间的商品房已逐步在市民家庭中实现,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新一轮的家庭型昂贵健身器材消费热潮开始形成,并有普及性的发展趋势。据南昌市某健身器材商家介绍,近年来,家庭用跑步机、划艇机、固定自行车等器材销售呈兴旺势头,每年的销售额都在增长。

5.高档体育消费将成为时尚

21世纪以后的中国居民体育消费,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家庭收入的增加,体育消费将在原有消费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转移。特别是以体育报刊杂志和名牌体育服装为代表的物质消费;以健身娱乐和提高运动成绩为主的培训消费;以观看高水平精彩体育表演为主的欣赏消费;以旅游和自驾车出行为主的观光消费;加上体育各类彩票消费,这5个方面将保持长时间的快速增长。从现有情况和发展趋势看,可以预测,它将于国际体育消费保持同步增长势头,其实现持续的时间也将更长。

6.区域经济差异导致消费需求多样化

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了体育产业间、不同区域、居民整体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而地区收入的差异又进一步导致了居民实际体育消费水平的不断分化。据江苏学者律某调查发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体育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存在着显著差异:从体育消费水平看,1997年全国平均水平为332.10元,其中,东部地区为462.50元,中部为313.00元,西部为279.70元,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在消费结构方面,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达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服务性体育消费与实物性消费的比例为4∶6,而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这个消费比例为2∶8。说明东、中、西部地区居民的整体收入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需求结果。

7.家庭收入差异导致消费需求多样化

体育消费需求的多样化,还表现为同一区域居民不同收入的社会阶层,具有很不相同的消费需求偏好和购买能力。对较高收入的富裕家庭,高档次的、贵族型的体育消费已经成为经常性的内容,特别是由高收入群体形成的新消费群体,具有追求高档体育消费的需求特征,对其他体育消费者产生了有力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而对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的体育消费者来说,实惠、耐用、经济的体育消费品仍是当前体育消费的主流。

8.消费者需求的理性程度在增加

形成体育消费多样化的又一个表现是,消费的理性程度增加。较90年代以前,目前居民的体育消费档次提高了,对体育消费品的选择也更为慎重,人们在对体育消费品品质方面(如产品质量、欣赏档次眼光)追求的同时,也注重对体育消费品外在品质方面(造形、色彩、服务质量)的精神选择,诸如对体育消费品的适用性、服务可靠性,以及其他服务项目等要求都明显比以往更加强烈,不再表现为轻易接受的心理。如,在旅游市场中,各种出国游、生态游、历史文化游等,如果商家不能提高游览品味和服务质量,不能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选择出行的路线太少,那么,商家就不能占领自己的市场。

在体育服装和器材市场中,服装的休闲化、品牌化、个性化倾向日益受到商家的重视。品牌消费逐渐成为潮流。但经济实用,价廉物美的一般运动服装和轮滑鞋、飞标、乒羽球拍、游泳圈等一般器材,也受到理性消费者的欢迎,具有广泛的市场基础。

四、小结

体育消费需求与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其中体育消费环境和所处的社会群体环境起重要作用,地理环境和体育设施建设环境也会对消费起到相应的影响。我国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受政策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较大,具体的说:社会制度、国民收入、国民文化素质、体育资料消费价格、体育价值观、体育文化教育水平、体育产品结构、个人收入水平、群体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对未来体育消费将起决定作用,显然,只有不断改善提高消费环境,才能引发更多新的体育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篇2

 

我国目前所呈现出的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总体态势,根源在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所造成的居民消费能力的制约,即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明显低于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在正常条件下,消费需求数量变化首要的受制因素是收入水平。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之所以偏低,主要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整体收入水平低下造成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水平在不断扩大(详见图1、图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1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图(1978—2009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2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1】图(1978—2009年)

可见,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收入曲线都在迅速上升,但城镇居民收入曲线上升的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居民收入曲线上升的速度。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大致经历了一个缩小-扩大-缩小-扩大的演变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的态势。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到1984年,城乡差距逐步缩小。这时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产品收购价格几次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农民收入有了较快较大的增加,其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经济论文,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高达2.57,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57倍。1978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到198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1.82,是1978-1984年期间最小的一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这时期,我国改革的重点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而在农村,由于联产承包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量释放完毕,再加之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幅度大于农产品带来的农业贸易条件恶化、农业比较利益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很快越过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1985-199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到1994年达到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86。

1995-1997年,城乡收入差距短期内缩小。缩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城镇中下岗职工增加,他们的收入减少所致。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86,到1997年缩小到2.47。1995-1997年期间,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差距仍然偏大,且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缩小的趋势。

1998年至今,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1998年的自然灾害和1999年城镇职工的普遍加薪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继续扩大趋势的主要原因,且在这一时期由于教育、医疗、保障等各种福利方面的差距显露出来,进一步拉大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自1998年以来除了个别年份略有起伏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例一路攀升,由1998年的2.51扩大到2001年的2.90,2007年更是上升到了3.33,为历年之最,2009年仍保持在3.33。

二、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比较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收入阶层,也因此形成了城乡两种不同的消费阶层和消费市场,从而造成城乡居民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人均消费性支出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较

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相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也经过了缩小、扩大,短暂的缩小后进一步扩大的过程。图3表明,1978年,城乡消费水平比【2】是2.9,1983、1984、1985年缩小到2.2经济论文,1995年扩大到3.8,短暂的缩小后,1999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比一直维持在3.6以上,2003年和2004年更是高达3.8。2009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为4021元,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为15025元,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于3.7个农民的消费水平。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水平,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比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大约落后15年左右。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3 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比率图(1978—2009年)

2、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较

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还是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都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199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85元,2008年增加到3661元,2008年比199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3076元;199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79元,2008年增加到11243元,2008年比199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9964元。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支出差距在扩大。1985年城镇消费支出是农村消费支出的2.3倍,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此后,城乡之间的消费支出差距逐渐加大,到2008年城乡之间的支出比高达3.6,即目前我国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相当于3.6个农民的消费支出。“三个农民抵一个市民”是当前农村低消费的真实写照。

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

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较大。首先,城镇居民用于食品的支出比农村居民相对比例小,并随收入增加呈下降趋势,即恩格尔系数下降,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已从以食品类消费为主的生存性消费加速向质量型消费过渡。其次,衣着、家庭设备用品等的支出,在城市基本趋于饱和,但因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而未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当城镇居民消费向空调、摄像机、家用电脑等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转移的时候,农村居民的消费仍停留在以生存为主的消费水准上。再次,城镇居民用于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等的支出有增长趋势,城镇居民将来的消费热点将是住房、汽车、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及教育,但城市新消费热点产品在农村的消费量还相当少,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的拥用量仅相当于城镇居民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见表1)。

表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比 单位:%

 

指标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7年

2009年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食品

58.80

54.25

58.62

50.09

49.13

39.44

43.08

36.29

41.0

36.5

衣着

7.77

13.36

6.85

13.55

5.75

10.01

6.00

10.42

5.8

10.5

居住

17.34

6.98

13.91

8.02

15.47

11.31

17.80

9.83

20.2

10.0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5.29

10.14

5.23

7.44

4.52

7.49

4.63

6.02

5.1

6.4

医疗保健

3.25

2.01

3.24

3.11

5.24

6.36

6.52

6.99

7.2

7.0

交通通信

1.44

1.20

2.58

5.18

5.58

8.54

10.19

13.58

10.1

13.7

教育文化

娱乐服务

5.37

11.12

7.81

9.36

11.18

13.40

9.48

13.29

8.5

12.0

其他商品

及服务

0.74

0.94

1.76

3.25

3.14

3.44

2.30

篇3

 

我国目前所呈现出的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总体态势,根源在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所造成的居民消费能力的制约,即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明显低于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在正常条件下,消费需求数量变化首要的受制因素是收入水平。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之所以偏低,主要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整体收入水平低下造成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水平在不断扩大(详见图1、图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1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图(1978—2009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2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1】图(1978—2009年)

可见,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收入曲线都在迅速上升,但城镇居民收入曲线上升的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居民收入曲线上升的速度。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大致经历了一个缩小-扩大-缩小-扩大的演变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的态势。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到1984年,城乡差距逐步缩小。这时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产品收购价格几次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农民收入有了较快较大的增加,其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经济论文,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高达2.57,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57倍。1978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到198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1.82,是1978-1984年期间最小的一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这时期,我国改革的重点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而在农村,由于联产承包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量释放完毕,再加之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幅度大于农产品带来的农业贸易条件恶化、农业比较利益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很快越过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1985-199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到1994年达到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86。

1995-1997年,城乡收入差距短期内缩小。缩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城镇中下岗职工增加,他们的收入减少所致。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86,到1997年缩小到2.47。1995-1997年期间,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差距仍然偏大,且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缩小的趋势。

1998年至今,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1998年的自然灾害和1999年城镇职工的普遍加薪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继续扩大趋势的主要原因,且在这一时期由于教育、医疗、保障等各种福利方面的差距显露出来,进一步拉大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自1998年以来除了个别年份略有起伏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例一路攀升,由1998年的2.51扩大到2001年的2.90,2007年更是上升到了3.33,为历年之最,2009年仍保持在3.33。

二、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比较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收入阶层,也因此形成了城乡两种不同的消费阶层和消费市场,从而造成城乡居民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人均消费性支出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较

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相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也经过了缩小、扩大,短暂的缩小后进一步扩大的过程。图3表明,1978年,城乡消费水平比【2】是2.9,1983、1984、1985年缩小到2.2经济论文,1995年扩大到3.8,短暂的缩小后,1999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比一直维持在3.6以上,2003年和2004年更是高达3.8。2009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为4021元,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为15025元,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于3.7个农民的消费水平。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水平,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比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大约落后15年左右。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3 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比率图(1978—2009年)

2、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较

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还是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都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199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85元,2008年增加到3661元,2008年比199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3076元;199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79元,2008年增加到11243元,2008年比199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9964元。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支出差距在扩大。1985年城镇消费支出是农村消费支出的2.3倍,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此后,城乡之间的消费支出差距逐渐加大,到2008年城乡之间的支出比高达3.6,即目前我国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相当于3.6个农民的消费支出。“三个农民抵一个市民”是当前农村低消费的真实写照。

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

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较大。首先,城镇居民用于食品的支出比农村居民相对比例小,并随收入增加呈下降趋势,即恩格尔系数下降,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已从以食品类消费为主的生存性消费加速向质量型消费过渡。其次,衣着、家庭设备用品等的支出,在城市基本趋于饱和,但因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而未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当城镇居民消费向空调、摄像机、家用电脑等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转移的时候,农村居民的消费仍停留在以生存为主的消费水准上。再次,城镇居民用于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等的支出有增长趋势,城镇居民将来的消费热点将是住房、汽车、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及教育,但城市新消费热点产品在农村的消费量还相当少,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的拥用量仅相当于城镇居民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见表1)。

表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比 单位:%

 

指标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7年

2009年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食品

58.80

54.25

58.62

50.09

49.13

39.44

43.08

36.29

41.0

36.5

衣着

7.77

13.36

6.85

13.55

5.75

10.01

6.00

10.42

5.8

10.5

居住

17.34

6.98

13.91

8.02

15.47

11.31

17.80

9.83

20.2

10.0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5.29

10.14

5.23

7.44

4.52

7.49

4.63

6.02

5.1

6.4

医疗保健

3.25

2.01

3.24

3.11

5.24

6.36

6.52

6.99

7.2

7.0

交通通信

1.44

1.20

2.58

5.18

5.58

8.54

10.19

13.58

10.1

13.7

教育文化

娱乐服务

5.37

11.12

7.81

9.36

11.18

13.40

9.48

13.29

8.5

12.0

其他商品

及服务

0.74

0.94

1.76

3.25

3.14

3.44

2.30

篇4

提 要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新形势下解决消费需求不足应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市化。 我国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2003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增长9.1%。消费增长不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总体上不断走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2003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下降到57%左右;而20世纪90年代,世界平均消费率超过78%。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状况和长期来看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总体态势,从根本上说是源于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结构性制约,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长期存在的必然结果。 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 制约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消费能力,取决于收入水平;二是消费意愿。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并不低,以2002年为例,据测算,城市居民消费倾向为78.3%,农村居民为74.1%。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之所以偏低,主要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居民收入不均等化和增长不快造成的。 首先,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聚集于第一产业,收入较低,购买力严重不足。农村储蓄又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城市,扩大了城市的投资和全社会的总供给能力。20世纪80年代,在“短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我国经济面临的需求约束还不明显。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农业效益下降,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加速拉开,成为抑制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原因。农村居民消费额占社会消费总额的比例不断降低,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67%,下降到2002年的37%。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之比为3.1:1,消费水平之比为3.5:1。 其次,城乡分割的工业化战略造成城市化大大落后于工业化,导致服务业发展滞后,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影响着我国居民整体消费能力的提高。实行城乡分割的工业化战略,促进乡镇企业发展,虽然在一定时间里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就业的压力,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总体上看,规模效益较差,同时加剧了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的状况。2003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为40.5%,而世界平均水平接近50%,发达国家达到70%至80%。城市化不足导致第三产业不发达,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增加就业1个人,在服务业可就业3个人。我国与其他人均收入水平在1000美元的国家相比,服务业产值比重低20个百分点,就业比重低30个百分点,同时也加剧了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再次,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支劳动后备大军长期存在,压低了劳动力价格,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造成我国工资水平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工资水平增长缓慢。据测算,20世纪80年代,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按城乡人口比重加权平均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3%、4.5%、8.4%和7.5%;90年代,这四项增长率分别为10.1%、6.8%、4.5%和5.2%。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低于经济增长,且二者差距呈扩大趋势。因此,低工资和廉价劳动力虽然使我国产品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低工资也成为国内消费需求扩大的阻碍。 此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是造成我国居民收入不均等化的重要原因。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在新形势下,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如不尽快打破,长期来看,将加剧消费需求不足、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这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的。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人口的恩格尔系数呈迅速下降趋势,城镇居民对食品消费的支出增长放慢。需求缩小引起市场价格下跌,使农民收入增长与农业生产增长不能同步,农民增收更加困难。发达国家居民的食品支出一般只占15%

篇5

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外需萎缩,经济增长速度回落。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外贸出口。就拿中国出口总额在2003年到2007年之间的那段时间同比增长率超过25%,但是,到2008年的时候开始出现一些波折,前三个季度步伐已经缓慢基本保持在20%。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许多国家受到波及,其中尤以发达国家受到打击最为沉重,国际间的需求受到很大影响,我国也在这种大的国际环境下出口下降。2009年整个一年都陷入困境,无法回转。出口总额回升的时候已经到2010年了,到2011年又开始进入平稳。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最严重的一次下滑。在这种困境下,人民币在国际各界的压力下不得不升值,我国出口形势更加严峻。

2.国内需求不足对经济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属于外因,其影响毕竟只是短期的,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我国消费需求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经济的增长过于依赖政府投资和出口,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所在。居民消费率较低直接导致消费需求不足。消费需求包括政府消费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根据我国最终的消费需求构成来说,最终消费中政府消费的比重在24%~28%之间,而且其呈现缓步上升的趋势,居民消费率却仍然处于下降趋势,这也是影响我国最终消费率下降的关键。根据居民消费的内部结构来说,农村居民消费率在居民消费中下降幅度很大,农村居民的消费比重从1999年的34.8%不断下降到2010年的23.2%。城镇居民的消费比重持续上升,从1999年的65.2%到2010年的76.8%。要拉动居民消费需求就必须加大对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的关注。

二、扩大内需与税收政策的关系

1.税收政策与消费需求的关系

现代消费理论规定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及消费环境等都是某一特定时期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从而直接影响消费需求。

(1)要想对居民的消费能力产生影响,应该加强税收政策的实施,可采用调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方法。消费支出主要受到居民消费能力的影响。税收政策对消费最大的影响就是税收和消费的“收入效应”。政府征税可直接导致可支配收入的下降,更加影响居民的消费能力。所以,税收收入越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则越低,这就需要政府在对税收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增加居民的可分配收入,不仅使居民的消费能力有所提升,同时还对居民的消费支出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刺激。

(2)优化消费环境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税收政策来拓展消费领域和调节消费品供给结构。税收政策可以采取价格信号的方式对企业或个人的行为予以引导,特别是税收减免和税收优惠两方面的体现。然后再对产业之间、不同产品的资源再配置,以及相关产业结构和消费品供给结构进行有效调控。

2.税收政策与企业投资的关系

税收在投资需求方面不仅能为政府投资提供直接资金支持,同时还能在民间投资方面发挥有效的强针对性的调控作用。税收通过对投资的刺激和制约两方面影响投资。通过降低投资行为的成本、降低投资者的税收负担、加快投资成本的回收来实施其刺激功能。

三、扩大内需的税收政策建议

1.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农民消费需求严重影响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并使其陷入低迷状态。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言,造成农民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速度慢。所以,我国的税收政策应该注重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从而有效促进其消费需求的增长。

(1)要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应该有效结合农业补贴与农业生产资料增值税退税。一般情况下,对农产品进行免税,也可以通过对农民年终汇总填表的方式进行退税等办法,对农民购买的生产资料负担的进项税额是很有益的。同时,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税收对农民进行农业补贴。

(2)税收政策对改善农民消费外部环境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农民消费进行引导。对产业外、区域外的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税收政策的鼓励实施。还可以对农民生活家电消费方面的扩大税收优惠政策来进行。

2.扩大城镇低收入人群就业

目前,我国的低收入人群还包括我国城镇部分下岗职工、在业贫困职工和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因为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保障对城镇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是很大的影响。所以,这就需要政府采取一些增加就业的措施。

(1)可对中小企业进行税收政策扶持形成新的就业能力。

(2)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进行税收优惠政策来扩大鼓励,促进了再就业率的提高。国家税务总局对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企业积极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进行鼓励和扶持。同时还制定了针对某一范围的税收优惠政策,但这一系列政策的作用还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3.完善个人所得税

居民手中可支配的消费资金受到个人所得税的影响。消费水平因为我国的居民贫富差距的扩大各不相同。因此,为了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提升整体消费水平,政府应该通过中下阶层居民收入税收的降低,税收范围的缩小来实现。所以,这就要求必须要改革个税征收点,创新税收模式,实施混合所得税模式,依据不同消费对象的具体情况对所得税进行征收。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进行分析,将一些投资性或者没有消费费用扣除的项目进行分类,包括股息、利息以及红利所得的收入。同时,还应该对扣除范围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把个人财产作为扣除对象。同时还在制定税收政策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像个人赡养老人,以及子女等具体情况,从而对不同的税收扣除范围进行确定,充分照顾我国的低收入人群。最后对超额累计税率进行调整,同时降低税率,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篇6

在国内许多品牌家具产业中,同质化问题是比较严重的。虽然在不同的家具厂家设计生产,却时常出现相同风格、相同款式,有时甚至连色彩都相同。以前开发一个新产品,企业的新产品在市场上能经营好几年,而现在开发上市的新产品,只要有了市场销量,在很短的时间里,竞争对手就会相互模仿,同时采用价格战的手段进行竞争,于是“山寨家具”现象越演越烈。这就要求家具企业和设计者从自身的具体情况出发,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发现消费者的不同需要,以差异化的设计战略细分市场,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二)设计的目的性需要

设计的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开始前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在设计中充分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有目的性的设计。于是,就出现了一些特别的家具,如“午休家具”,在传统家具设计中并不存在这一类型,而随着大量上班族中午不能回家,又需要午休现象的增多,“午休家具”应运而生。

(三)设计人性化的需要

家具设计的人性化指在设计过程当中,需要对不同人群的个性化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进行满足,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上述消费者的行为习惯、人体的生理结构和人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真正体现人文关怀和对人的尊重。

(四)设计创新的需要

在家具产品市场上,存在大量雷同的产品,市场需要创新,但是基于传统产品的改良已经无法出现创新性的家具产品,设计者必须要对消费者进行调查和研究,寻找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实现对家具产品的市场细分,从而发现创新的设计元素,设计出全新的家具产品,必要时可将虚拟装配技术应用于家具设计中,缩短家具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周期。

二、在家具产品设计中如何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

(一)在产品设计定位时必须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

在进行家具产品设计的市场定位时,就需要做市场细分,有针对性地对指定人群做设计,这样才能摆脱同质化的局面。如把家具产品用文化包装起来,注重它的文化内涵,从服务体验、健康的角度开发出富有人文关怀的家具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让家具产品在同质化的今天脱颖而出。

(二)在每个设计细节中必须充分掌握消费者的需求

在家具设计过程中,每个参与设计或制造的人员都必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遇到问题时首先考虑的不是简单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而是考虑这样处理的结果是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比如,在家具制造过程中,一些结构设计,受力并不存在问题,所以相关设计人员认为完成了任务,但是消费者会认为不牢固,存在受力问题。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必须要通过结构或者外观打消消费者的疑虑,而不是固执地认为消费者不专业。

(三)在产品设计评价中始终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

在设计过程中,存在多次的设计评价,如概念设计草图的评价、产品设计方案的选择评价以及实物样机的评价等。在这些评价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将消费者的需求放在重要的位置。比如有些家具企业在进行产品评价时,会随机选择一些消费者到企业的专卖店或者样板间进行体验,通过录像或者随机访谈的方式,让消费者进行评判,从而为设计者提供参考。

三、设计师在家具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而且大部分的需求都是个人化的,没有考虑其他人的,或者说没有考虑整体的问题,这就导致设计者在满足消费者的一些毫无节制的浪费性需求的时候,常常会给整体带来巨大的破坏。比如,前几年,中国的消费者非常喜欢红木家具,这是因为红木家具能够给他们带来光耀门庭的满足感。正是这样的需求导向,使得很多企业的设计者将红木作为家具设计的重点,但并没有关注这样的需求本身存在的环境和资源方面的问题,所以在设计时需要设计者和企业要有一定的基本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篇7

二十世纪初,生产力不发达,商品不丰富,市场供不应求,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处于消费者引导阶段,即厂商全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年代。二十世纪下半叶后,生产力不断提高,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供过于求,市场竞争白热化,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也向着一个全新的时代――引导消费的时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进入了引导消费的时代。

引导消费,指的是厂商通过改变消费观念等手段来引导消费,创造需求,抢占先机,以差异化策略增强市场竞争力。本文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指导,从引导消费的角度研究中小企业的广告策略,以解决长期影响和困扰中小企业广告创作的问题:一是中小企业广告创作忽视市场发展规律、脱离企业具体情况并在市场和企业的两岸之间忽略自身特点和优势,使广告无法脱颖而出引人注目的问题;二是改变中小企业广告文案创作上无视消费者需求、不顾广告受众接受特点的自我宣传型广告内容和语言风格;三是引导企业结合广告创作需要,以市场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深层次探索和掌握理论联系实际广告创作科学方法;四是引导中小企业转变观念、提高对广告创作和传播的认识,把市场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和广告传播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构建长期投资、并把广告传播与企业形象塑造整合起来的广告传播系统工程。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简述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基本内容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

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行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就此意义而言,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

安全上的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感情上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更加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都有关系。

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基本观点

第一,五种需要从低到高,依次递升,但这样的次序又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第二,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

第三,五种需要可以分为高低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

第四,马斯洛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而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在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们的需要层次会随着生产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引导消费的应用价值

(一)市场营销理念和消费观念发展变化

消费观念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和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是消费者主体在进行或准备进行消费活动时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认识评价与价值判断。消费观念的形成和变革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观念的演变经历三个时代:第一是理性消费时代,由于生活水平低,消费者注重产品本身的质量、物美价廉和经久耐用。因为产品供不应求,所以市场营销观念仍处在“以企业为中心”的阶段。第二是感觉消费时代,消费者开始注意产品内在质量,并对创新的产品表现出较大的兴趣,“重品牌,重式样,重使用”,成为人们消费观念的主要特征。但是企业对消费者内心更为深层的需求还不够重视,市场营销观念还处在“以企业为中心”阶段。第三是感性消费时代,人们日益重视心灵的充实,对商品的要求,已经不再是质量、价格,也不再是品牌方面,而是商品是否具有激活心灵的魅力,在购买和消费过程中是否能够为其带来心灵上的满足。因此,“满意”与“不满意”成为消费者购买的标准。市场营销进入“需求导向”阶段,形成了一种“以消费者(顾客)为中心”的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不难看出,社会生产力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引发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发展,促进市场营销进入“需求导向”阶段,促使企业“以消费者(顾客)为中心”的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形成,促进了人们对消费者消费特点、消费观念变化与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消费观念演变经历的理性消费时代、感觉消费时代和感性消费时代三个时代的划分,正是这种探索和研究的成果。这一研究成果表明:当今时代,消费者需求结构,由理性、实用的物质性需求为主发展到重视精神性需求为主。研究成果,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其基本观点。可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市场营销、对广告传播中的消费观念研究和消费引导具有应用价值。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引导消费的应用价值分析

首先,马斯洛关于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以及高级需要的比例,随着生产水平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这一观点,和市场营销学关于消费观念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对研究和利用我国市场消费需求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人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目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不断提高,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级需求越来越强烈,在消费需求上的表现是从原来的物质性需求转变为更多地关注精神价值、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需求。

其次,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的高级需要,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马斯洛这一观点和广告定位高度一致,因而对广告中引导消费有指导作用。

1969年,美国广告大师艾・里斯和杰・屈特正式提出广告定位理论,他们指出:“在定位时代,去发明或发现了不起的事物并不够,甚至不需要,然而,你一定要把进入潜在顾客的心智作为首要之图”。广告定位理论认为,在商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从商品的物质性方面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已经愈加困难,应该在保证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之下,主要从消费者的心智上做文章,以商品的新意义、新价值诱导消费者心理定势,重塑消费者消费心理,树立新的价值观念,从而达到引导市场消费的变化或发展趋向。

虽然广告定位理论主要研究的是消费需求,但从人类需求研究方面去考察,它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人类需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物质向精神方面发展;另外,广告定位理论的“把进入潜在顾客的心智作为首要之图”和准备把握消费者迫切需求的观点,也和马斯洛“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的高级需要”、“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等观点一致。可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引导消费策略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价值,它启发人们通过强化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级需要,并转移到消费需求上,改变消费方式,调整消费结构,催生新的消费观念,创造新的需求。

再次,五种需要从低到高,依次递升,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但这样的次序又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也有例外情况。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这一观点,对现阶段的市场营销和消费引导,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指导价值。一般情况下消费需求也是由低向高层次发展的,依据“衣、食、住、行”消费层次依次提高,先是满足衣、食等生理需求,然后考虑住房等安全保障,再到由车代步等和尊重与自我实现有关的高层次需求。这是从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角度考虑的结果。但由于经济条件、文化水平、教育背景、思想观念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代人往往打乱这种消费的层级次序,比如城市人把住房放到压倒一切的需求层次,而城市年轻人则宁可节衣缩食,租住房子也要贷款买车。这一社会现实和消费需求,恰好证明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层级需求)次序又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也有例外情况”观点的科学性与正确性,证明了该理论对市场营销中消费的引导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中小企业广告策略

广告策略,指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广告目标,而采取的广告计划,它是广告的方针、对策、手段和谋略等的组合。

广告策略的内涵,实际就是一种谋略过程。它的内涵包括:广告目标是什么,是提高商品、品牌或企业知名度为主还是以促销为主;广告诉求重点是什么,是做形象广告还是做商品推销广告,是重在品牌形象还是企业形象,重在商品信息传播还是提倡新生活方式激发新的需求等;在广告表现手法方面,是在广告中表现正面竞争还是侧面竞争,是直言表露还是曲折表现等。此外还有广告媒体选择和组合等的谋略。

广告策略的内涵广泛,涉及面广,本文主要从引导消费方面论述中小企业的广告策略。引导消费的目标及主要内容是:引导消费、改变消费观念,创造需求,抢占先机,以差异化策略增强市场竞争力。“引导消费”的核心内容:一是生产销售创新产品,以商品创新引导消费;二是积极改变消费者消费观念,引导消费者按厂商新的消费主张、消费方式进行消费;三是研究潜在需求,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将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其中第二、第三点应该是中小企业研究的重点。消费需求是人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遵循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揭示的规律。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文化素质及品位以及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中小企业在制订广告策略时需要抓住引导消费这一关键点,注意实施四个转变:

一是从消费需求结构上,由物质性引导为主逐渐发展为普遍重视精神性引导;二是从消费需求存在形态上,由原来的现实需求引导为主变为现实与潜在需求兼备,更加重视潜在需求引导;三是从商品或服务内涵角度来看,引导的重点由商业信息传播转移到文化引导;四是基于诉求方式的选择和传播效果的考量,由说理性、实用性引导转变为侧重审美性、抒情性引导。

(一)观念引导策略

营销界一个关于向和尚推销梳子的营销故事,反映了业界共同认可的观念,即成功引导或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可以促进营销的极大成功。故事大意是:甲、乙丙、丁四个推销员,甲、乙、丙分别以梳头、止痒活血、给香客梳理乱发为由引导和尚购买,结果推销成绩分别是零把、10把和100把;而推销员丁则表达推销诉求如下:梳子很便宜,若在梳子的正面写上庙名,反面写上“积善梳”,再加上方丈亲笔署名,这样梳子就变成了珍贵的礼品了,香客来了送一把,庙里香火定会永续繁荣,此诉求的结果是推销了1000把。丁的成功之处归于他认真研究顾客需求,归功于他在研究、服务和引导消费者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更在于他跳出物质需求层面从精神层面研究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广布善梳、香火繁荣,是和尚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烧香拜佛、收藏积善梳、多做善事也是善男信女的价值追求。事实上,下同样功夫并获得同样丰厚回报的商业典例比比皆是。

当今中国,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已经从单纯的物质性需求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和文化需求,而且不管是何种阶层的人,对成就感、优越感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更高需求和渴望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实,这一现实正符合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规律。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消费心理理论指导下,对不同消费阶层进行分析发现,消费者需求的心理表现大致可以分为几大类型:求实心理、求名心理、求新心理和求美心理等,这些需求心理也包含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之中,同时各阶层消费者都具有,只是不同阶段需求的侧重点不同,中小企业只有在充分研究市场、商品和消费者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做好市场定位、广告定位,创造需求,才能引导消费、改变消费观念,抢占先机,以差异化策略增强市场竞争力。

1.抓住求名心理,运用比附定位等手段,满足以追求名牌产品、名特产品、高档商品等为主要倾向的购买心理和带有显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心理需要。所谓比附定位,即借用其他已经存在的知名度、美誉度都较高的品牌来说明本商品的广告定位方法,它属于实施借力出力、借名出名的广告策略。例如,美国“约翰逊”黑人化妆品的广告文案。该广告文案提供给受众的重要信息是:“佛雷”化妆品无疑是好的,但配合“约翰逊”的粉质霜使用更是锦上添花。事实证明,这一广告大获成功,其成功在于成功运用了比附定位的广告策略,成功的前提是它经过科学而周密的市场调查分析,并得出市场调查的结论:

一是在同类产品市场中,“佛雷”公司实力最强;二是“佛雷”产品品牌最大,声誉最好;三是自身的广告产品未有名气,品牌尚未建立,企业实力微弱;四是“佛雷”等同类企业及其产品的营销策略、市场策略、广告策略等方面,各有其成败得失,应以此为鉴构想“约翰逊”的相关策略。

“约翰逊”以调查研究结论为基础制定广告策略,其思想内涵大致为:“约翰逊”公司与“佛雷”公司存在竞争关系,但由于实力弱小,竞争方式需要避免正面冲突;行动策略是借“佛雷”品牌的声誉提高自身品牌的名气,推出品牌。既定的目标和策略,转而成为打出重要影响的广告文案。

2.抓住求新心理,运用是非定位,通过标新立异或创新消费观念,引领时尚。是非定位从观念上人为地把商品市场加以区分,把本商品归到另外一类。如七喜饮料就号称“非可乐”饮料,人为把饮料分为可乐和非可乐两大类,争先开创了非可乐类饮料的营销理念。创新消费观念,引领时尚潮流,争做行业先锋。二十世纪“贷款买房”消费观念,就强力启动了我国亿万居民的潜在需求;地处城市边缘山间岭上的房地产,却以富人居的定位以及宁静幽远、天人合一的诉求,赢得富足阶层的青睐,以新的居住观念开拓富足阶层这一庞大市场。求新心理,是以追求商品的时尚、新颖为主的购买心理,这种消费者以经济条件较好、购买力较强的年轻人居多。成功针对富有阶层以及购买力旺盛的年轻一族的广告策略,对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壮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3.进行对象定位,运用人文关怀,激感需求。对象定位实际上是市场细分策略在广告中的具体应用,它以商品的使用者来进行定位,把商品定位在最有利的市场位置上和人文关怀和情感激发购买欲。如洗衣机广告“威力洗衣机,献给妈妈的爱”、美容保健品“红常青羊胎素”广告:“为女人除不平”。 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感情需要虽然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但我国业已进入感性消费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灵的充实,广告是否具有激活心灵的功能,以及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广告商品过程中是否能够实现心灵和情感上的满足至关重要,在广告的消费引导中,感情引导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威力洗衣机和“红常青羊胎素”就是“对象定位,人文关怀”广告策略成功的典例,它们或以孝敬母亲纯真情感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或以关爱女性的真情表白传达企业深沉人文关怀和先进理念,从而赢得女性市场。

(二)文化引导策略

文化,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观照下的当代消费需求,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消费已经从原来的物质性需求为主变为以精神和文化消费为主,即使是以满足人们生理和安全需求的日用商品,人们也日益重视商品蕴藏的文化内涵,更无需谈奢侈品了。所以,通过文化引导,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强化人们的消费欲望、消费信心和消费忠诚是具有科学依据的,也是可行的。

文化引导策略,是赋予商品或服务以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意味,使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意识从生理需求层面上升华到精神享受的层次上,致使消费者获取成就感、自豪感和满足感。法国人推销香水时并不仅仅介绍产品的成分和功效,而是运用文化引导策略提出富含哲理意味的口号:“我们不卖香水,我们卖文化”。

1.以科学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引导消费。这一策略,主要是通过知识普及、技术指导和服务等方式以提供科学、安全的消费方式,增强消费安全感和对商品的信任感,培养新的消费观,它本质上是广告传播行为,却避免了广告的俗套,还凸显了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中小企业通常依靠创新立足和发展,例如创新商品,即依靠科技创造出具有特性的商品,发现市场空白,亦或创新消费观念等,而这些信息的传达和新消费观的培养,仅依靠媒体宣传是不够的。开展消费教育,不做硬广告,不卖产品,而是专注于消费者思想的启蒙教育。强生中国公司,鉴于我国婴幼儿护理知识落后之现实,特成立“健康教育部”,该部门的主要职责是:通过与医院和学校等权威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婴幼儿护理知识在我国大陆的普及,从而使定位于“世界婴儿护理专家”的强生婴儿护理用品系列独占大部分市场。

2.以民族文化、亚文化等增强消费者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在美国,万宝路广告以美国西部牛仔充满野性、刚毅和粗犷的大丈夫气概作为广告形象征服了全美,使得万宝路产品非常畅销。显而易见,美国西部牛仔文化满足了美国人某种欲望和心理需求。但这一广告设计不被香港人认可,因为广告中牛仔在香港人看来完全是一个失败者的形象,给人以“衰”的感觉。后来,广告把牛仔的形象调整为英武俊秀、穿着整齐的牧场主,坐私人飞机视察牧场,高朋满座分享万宝路和名酒。结果大受欢迎,销路直升。因为该广告设计符合香港人理想中的生活图景和方式。

民族风情、宗教文化、节日文化等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得当,可以强力吸引消费者,促使其产生认同感和归宿感,从而实现喜好的转移。新疆伊力特酒广告词以狩猎、猎枪、骏骑、美酒,尽显男人气概和英雄本色,烙印新疆鲜明的人文地理色彩,受众欣然接受而且广为传播。

和民族文化相比,亚文化在引导消费上更有优势,在广告策划中也倍受青睐。亚文化,指的是某一社会群体所特有的规范理念和价值观念体系。它能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左右人的思维、行为,它拥有特殊的精神调剂作用和团结凝聚作用。亚文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地理亚文化、性别亚文化、年龄亚文化、经济亚文化等。其中年龄亚文化最值得中小企业研究和运用。青年人是所有消费者中最活跃的群体,思想开放,追求自由,个性独立,富有理想。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们最重视情感、讲究尊重和自尊,最迫切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无论商品或是服务消费,只要包涵上述的精神内涵和广告诉求,就会强力吸引青年消费者,中小企业应该在此方面加以重视。中国移动通讯推出的客户服务品牌“动感地带―我的地盘听我的”除资费灵活之外,主要还是以“时尚、好玩、探索”以及追求个性自由为品牌特性吸引了年青人,满足他们个性、自我、率真乃至叛逆的年龄和性格特点。

(三)文艺引导策略

随着人们文化品位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广告过分的功利和浓烈的商业味道日益麻木甚至厌烦,寻找美、发现美和欣赏美,已经成为人们的审美追求。台湾《突破》杂志有文章指出,美国近年来的广告,由商业艺术逐渐偏向美学艺术,出色的创意日益增多。其实,包括中国大陆,广告创作都注意到了文学、戏剧、小品等艺术类型及其艺术手段的运用,具有审美价值的广告日益增多。

有人在论述文学与广告间关系时指出(大意):文学是精神生活的代表,虽然文学是虚构出来的另一个世界,但是这个虚构的世界对我们产生的吸引力往往比现实世界更大,它会让我们觉得“生活在别处”。既然文学有如此魅力,那么广告就应该充分利用文学艺术创造“另一个世界”的强大功能,描绘一个虚构的美好社会;文学艺术及其美学光芒促使消费者通过内在行为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理想,谁都可以有这样需求和权利。文学理论揭示的这一规律,也正是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的:尊重和自我实现是一个更高层级的需求,要通过个体的内在行为来满足而非外在的条件。

文学艺术,让广告在提供商品消费的同时激发消费者另一种生活的想象,令人心情愉悦,而这种愉悦的心理往往反过来促使消费者对商品品牌产生向往和好感。因此,调动文学创作手法,在广告中创作诱人的文学形象,对引导消费的作用理应重视。本文列举一些成功案例,以求借鉴。

1.运用诗歌的创作手法,以美妙的意境向广告受众描绘美好的生活情境、情趣或方式,或以特有的节奏、音韵让广告受众感受文学艺术之美,实现由广告到广告商品或服务的美感转移以及品牌美誉和好感的形成。在妙用诗歌意境方面,关于左岸咖啡的广告诗词比较成功,广告通过意境创造,把咖啡文化富有情调的生活方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左岸咖啡馆雨天篇:“我喜欢雨天/雨天没有人/整个巴黎都是我的/这是五月的下雨天/我在左岸咖啡馆”。诗歌中的咖啡馆、雨天、巴黎街市构成的意境,对不同的受众,所引发的联想和想象都可能不同,但激发出来对闲适浪漫生活方式的体验冲动应该是相同的。

2.引用诗句,巧妙传达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缩短与消费者的情感距离,提高企业和品牌形象知名度、美誉度。如某房地产的广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引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诗句表达对平民百姓的深情厚意,也表现了诗人宽阔仁慈的胸襟,历来为人们称道。房地产企业深知诗文的魅力和广泛影响,更理解消费者的需求,用诗句展现企业的理念,获得广告受众和消费者的青睐。这也展现了该企业以人为本、关注百姓冷暖的发展理念,在接受先进文化的同时接受了企业和品牌,接受了企业提出的消费观念和主张,从而达到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

此外,以散文的情理结合、物我统一、情感真挚、感受独到等艺术魅力,向广告受众展现先进而深远的思想,让受众领会深刻的道理,并自愿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以戏剧、小品等艺术形式的诙谐、滑稽、幽默、风趣等特点令受众在接受商业信息的同时精神怡悦,满足受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和精神享受。

结论

消费观念不是短时期内形成的,需要中小企业对广告长期投资;消费观念的形成,也不等同于消费者对具体的企业及其品牌业已认可,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把创新的消费观念和本企业联系起来,让广告受众接受、认可并最后成为本企业文化的赞赏者、传播者,成为本企业及其品牌系列商品的忠诚消费者。因此中小企业在广告策略中,还应着重抓如下几方面工作:

策略必须有具体的广告策划书加以体现,以备长期执行;策略应该和企业文化、品牌形象、商品性等紧密联系,使广告达到为企业及其品牌创造“一种形象和一个声音”的传播目标;要有集中的相对固定的广告主题及适应不同阶段不同传播媒介和传播活动的广告词或文案;要注意创作主旨明确、新颖诱人、方便传播传颂和高频率反复传播的广告口号或标语;善于借助公益活动、新闻传播等方式提高社会效益、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广告策略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培爱.广告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8

[中图分类号] F047.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11-0013-04

一、引言

当前我国内需不足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之一。内需主要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一般而言,扩大投资需求和政府消费需求能在短期内见效;而长期内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因素则为居民消费需求。从我国目前的现状看,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对GDP的贡献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尤其是本世纪以来下降的幅度也在增大(见图1)。到2007年,我国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仅为48.8%,远低于钱纳里指出的70%以上的标准。同时,困扰着当前中国经济的另一个问题是收入不平等的扩大,尤其是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从图一可以发现,由于经济改革先在农村进行,因此改革初期城乡收入不平等有所下降,但是随着改革转移到城市,城乡收入不平等又以更快的速度急剧扩大。

图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和居民消费需求

注:左坐标为城乡收入差距,右坐标为居民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城乡收入差距=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数据均由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鉴于我国同时存在收入不平等和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现象,大量的研究指出收入不平等会导致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刘文斌(2000)和罗小憨(2004)等均认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来源[1][2]。王实(2002)则认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制约了居民消费需求[3]。袁志刚和朱国林(2002)以及朱国林等(2002)在消费理论的框架内探讨了收入分配和消费支出的关系,指出我国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会阻碍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4][5]。尽管国内学术界在理论层面上指出收入不平等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然而该研究目前尚缺乏实证分析的支撑,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利用我国1978年~2007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收入不平等和居民消费需求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二、消费理论中收入不平等的含义

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了消费理论,在他看来消费支出由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决定,并且认为消费支出满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心理规律。因此在凯恩斯理论中,穷人的消费倾向要大于富人,由此可得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会减少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支出。鉴于此,凯恩斯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扩大消费需求,指出“如果政府使用财政政策作为平均收入分配的工具,那么财政政策对消费倾向的影响会更大。”[6]剑桥学派继承了凯恩斯的衣钵,将收入分为工资收入和利润收入,并且指出由于工资收入往往用于基本生活支出,因此工资收入的消费倾向往往大于利润收入的消费倾向。与凯恩斯理论类似,剑桥学派也认为利润和工资之间的收入不平等扩大不利于消费需求的增加。

莫迪里亚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则表达了与凯恩斯不同的观点。在他们的理论中,消费者关心的是其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用水平,而不仅仅是一时的效用,因此在边际效用递减的情况下,消费者平滑其整个生命周期的消费将是最优的资源配置。因此在莫迪里亚尼和弗里德曼看来,人们的消费支出仅取决于持久性收入,因而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都不会影响消费需求。霍尔(Hall,1978)分析了在不确定条件下的个人消费行为,提出了随机游走假说,指出如果消费是不确定的,个人平滑其各期消费将获得更大的福利[7]。然而坎贝尔和曼昆(Campell and Mankiw,1989)利用美国总量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拒绝了霍尔的随机游走假说[8]。

鉴于生命周期理论和经验数据不符合,一些学者提出了更为现实的消费理论。勒兰德(Leland,1968)提出了预防性储蓄的概念,指出由于个人的风险厌恶程度是随财富递增的,当人变得富裕时,其原意放弃更多的消费以避免消费水平的不确定,因此富人将更多收入用于储蓄以防止消费的波动[9]。由此可见,富人的消费倾向小于穷人,因此收入不平等的扩大将减少消费需求。也有学者强调流动性约束对消费支出的影响(Campbell和Mankiw,1991)[10]。在流动性约束的情况下,消费者无法通过借贷平滑其每期消费,因此为了避免下期消费可能出现的急剧下滑,消费者将会增加储蓄,从而减少了当前的消费。由于穷人面临的流动性约束往往大于富人,因此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会减少穷人的消费支出,从而不利于消费需求的扩大。朱国林等(2002)强调预防储蓄倾向和遗赠储蓄倾向对消费支出的共同影响。他们认为穷人面临较大的收入不确定,因此有较高的预防储蓄倾向;而富人则具有较高的遗赠储蓄倾向,因此穷人和富人的消费倾向都较低,而中产阶级的消费倾向最高。因此收入不平等会通过缩小中产阶级的规模而减少总消费需求。

三、实证研究

本文通过VAR模型对我国1978年~2007年间收入不平等和居民消费需求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部分首先给出计量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其次对模型的变量进行平稳性和协整检验,并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最后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一) 模型设定和数据

由于本文研究的是我国收入不平等和居民消费需求之间的动态关系,所以建立以下VAR模型:

Dcont=c10+α11Dcont-1+……+α1pDcont-p+β11Ineqt-1+

……+β1pIneqt-p+μ1t

Ineqt=c20+α21Dcont-1+……+α2pDcont-p+β21Ineqt-1+

……+β2pIneqt-p+μ2t

其中Dcont为t年的居民消费需求,用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表示;Ineqt为t年的收入不平等,用城乡收入差距=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表示。这里p为滞后阶数,本文使用似然比检验和AIC准则确定最佳滞后阶数为4,即p=4。本文的数据均由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二)平稳性检验

为了避免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谬误回归,同时也为了保证Johansen协整检验的有效性,本文对VAR模型中的各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使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滞后阶数由AIC准则确定。表1列出了检验结果。

从检验结果可知Dincomet和Ineqt均不能在5%水平上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而它们的一阶差分ΔDincomet和ΔIneqt则均在5%水平上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是平稳时间序列。由此可得序列Dincomet和Ineqt均为一阶单整时间序列。

表1.各变量平稳性检验

注:Δ表示一阶差分,检验形式(C,T,K)依次表示单位根检验的截距项、是否有时间趋势、滞后项。本文根据各变量的图形确定检验形式。括号内为拒绝原假设的p值,*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

(三)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

由于Dcont和Ineqt均为一阶单整时间序列,因此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本文使用Johansen方法对其进行协整检验,取协整的滞后阶数为3,本文得到表2的结果。

表2.Johansen协整检验

注:括号内表示5%水平上t统计量的临界值,*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

协整结果表明无论是迹统计量还是λ-max统计量均在5%水平上拒绝存在0个协整关系的原假设,但拒绝不了至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的假设。因此Dcont和Ineqt之间存在且只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即Dcont和Ineqt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并且可得协整关系如下:

Dcont=0.740-0.104*(14.79)Ineqt

注:括号内表示t统计量,*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

由上式可得,在长期内,我国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扩大将减少消费需求,收入不平等提高一倍将使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降低10.04个百分点。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为了确定我国收入不平等和居民消费需求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对Dcont和Ineqt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考虑到居民消费行为的时间持续性,本文分别从短期和长期的角度检验收入不平等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得到表3的结果。

表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从表中可以发现,在短期内,当滞后期数为3期时,Dcont不是Ineqt的Granger原因,这是因为根据相对收入假说,人们的消费习惯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短期内消费需求具有持续性,因此在短期内收入不平等不会减少居民消费需求。当考虑居民消费的长期行为时,取滞后期数为6期和7期,发现Ineqt是Dcont的Granger原因,因此可以判断在长期内我国收入不平等确实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此外,从结果中可以发现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居民消费不足都是收入不平等扩大的原因,这是因为居民消费不足会阻碍经济增长,从而不利于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加。

(五)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为了更加形象仔细地说明我国收入不平等和居民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模型的动态性。图2、图3、图4以及图5是基于VAR模型采用正交化方法和Cholesky分解技术模拟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年份,纵坐标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响应程度,实线为脉冲响应函数的模拟值,两条虚线分别为脉冲响应函数值正负两倍标准差值。

从图2可以发现,居民消费需求对收入不平等的脉冲反应一直为负,这种负作用在前六期一直在扩大,直到第七期开始有所降低,这说明收入不平等的扩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会阻碍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图3则反映了收入不平等对消费需求的脉冲反应,并且这种反应一直为负,即居民消费需求的减少会扩大收入不平等程度,这是因为居民消费需求的减少不利于经济增长,从而扩大收入不平等程度。基于此,收入不平等和居民消费需求均有自我持续的趋势(图4和图5)。

图2、消费需求对收入不平等的脉冲反应

图3、收入不平等对消费需求的脉冲反应

图4、消费需求自身的脉冲响应

图5、收入不平等自身的脉冲响应

四、结论及政策含义

本文利用VAR模型对收入不平等和居民消费需求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不利于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并且这种不利影响会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因此本文的研究在实证上支持了学术界关于我国收入不平等扩大会减少居民消费需求的观点。由于居民消费需求的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收入不平等又是阻碍居民消费需求扩大的重要原因,因此采取措施缩小收入不平等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要务。

全球经济危机的暴发凸显出了内需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而居民消费需求则是扩大内需的根源所在。由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使得我国通过扩大出口增加产出的方式受到了阻碍,因此通过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方式推动经济增长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上文对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的实证研究,本文提出以下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1)通过再分配政策缩小收入不平等程度,尤其是缩小城乡收入不平等。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以增加高收入者税收的方式补贴低收入者;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增加农村教育投入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老龄化趋势和就业困难的背景下,我国应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失业保险体系等,这样才能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尤其是要增加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投入,才能激发农村居民强大的消费需求。

(3)增加消费信贷规模。为了防止流动性约束对我国消费需求的制约,使得居民能在收入一时下降的情况下也能满足消费需求,我国应该鼓励信贷规模的扩大。由于消费信贷业务的主体是商业银行,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激励措施鼓励银行增加消费信贷。

[参考文献]

[1]刘文斌.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制约[J].经济学动态,2000,

(9):45-51.

[2]罗小憨.收入分配差距对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点制约作用[J].

现代财经,2004,(11):34-41.

[3]王实.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制约[J].财经问题研究,

2002,(12):80-86.

[4]袁志刚,朱国林.消费理论中的收入分配与总消费[J].中国社

会科学,2002,(2):15-27.

[5]朱国林,范建勇,严燕.中国的消费不振与收入分配:理论

和数据[J].经济研究,2002,(5):56-62.

[6]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J].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3.

[7]Hall.R.Stochastic Implications of the life cycle-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8, 86(December):971-987.

[8]Campbell.Y and Mankiw. G. N.International evidence on the

persistence of economic fluctuations[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9(3):319-333.

[9]Leland.H.Saving and uncertainty: the precautionary demand for

saving[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8,82(august):465-473.

[10]Campbell.Y and Mankiw. G. N.The response of consumption to

income: a cross - country investigation [ J ].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1,35: 723-767.

Income Inequality and the Lacking of Residents Consumer Demand――An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VAR Model

Yu Guansheng

篇9

一、问题提出

2001年以来中国经济学界对于需求曲线是否必定向右下角倾斜,是否存在吉芬商品,一直争论不休,争论范围不断扩大,呈愈演愈烈趋势。这在美国学术界也存在广泛争论。我们试图加入这一讨论中,从需求定律理论基础出发,探讨这一场争论的是非。

二、文献观点综述

从已有文献看,国内观点争论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其一以汪丁丁、黄有光、王则柯等为代表采用举例方式,认为存在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和吉芬商品。如社会上存在着像珠宝和钻石那样的商品,也会产生越贵越买的现象;在特定的成本分摊方式和激励机制下,如对文凭的需求,炫耀性消费的商品等都是吉芬商品。股票价格上升,其需求跟着上升。

其二是张五常和薛兆丰等坚持认为需求曲线必定向下,现实世界不存在吉芬商品。薛兆丰认为同一条需求曲线必须是同一件物品,不能有时代表这个物品,有时又代表另一个物品。股票、钻石性物品都不能证实需求曲线可能向上,文凭“越贵越买”的现象,其文凭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张五常也举例“如果大雨连天,雨伞的价格上升,而其需求量也增加了。雨伞的需求量上升,不是因为其价格上升,而是因为连天大雨”,并认为“既然价格高,需求量更大,卖者不会拿到市场出售,根本不存在吉芬商品”。

国内一些学者也参与讨论。刘正山认为争辩双方在处理逻辑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上陷入泥潭,出现了偏差。刘正山得出结论:(1)其他条件不变,则“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动关系”的描述可以被认为是铁律;(2)如果考虑其他条件,则价格上涨时,需求发生变化,反映在图表上就是需求曲线的移动,雨伞的需求量上升的例子就是铁证,并批评张五常承认雨伞问题的存在,为什么就不承认吉芬商品?黄焕金反驳了刘正山的第二个结论,指出“需求扩大会使雨伞价格上涨,雨伞价格上涨则反而起到抑制对雨伞需求的作用,而不是相反。争论不休是没有区分正常需求与投机需求的性质与对价格的不同反应。实际上那怕投机需求也遵循需求定律,只不过这里的价格已经变成‘预期价格’,而不是现实价格。”

三、需求定律的理论基础探讨

理论解释行为,行为一定要受到理论的约束,我们必须关注理论解释行为的严谨性,讨论需求定律的理论基础。一般情况来看,商品或劳务本身存在多用途性。稀缺世界里,交易是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基本行为,隐含着一个人对收入、时间和其它财产的不同用途所作的选择。只要某商品或劳务在用途明确下,给定相对价格,某人愿意为一单位某种商品放弃其他物品的数量取决于他的偏好和收入。实际中消费者决策时,其收入是经常变动的,其偏好也会因为时间等变化而经常发生变动。因此,理解需求定律,我们必须在商品或劳务用途既定情况下,注意到时间性是需求理论成立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

1.偏好变化与时间有密切关系

时间因素的变化会对消费偏好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决策的结果,这为我们严格描述需求定律带来麻烦。需求定律包括了效用分析中三个定理(争取局限下的最高效用;替换定理:内凸定理),强调“一定时期”这一个时间性不变的假定。显然,定律通过这个极强的约束,消除了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影响因素,来说明其他条件不变时,需求量与价格水平成反比。这意味讨论定律时,我们界定好消费状态时假定消费物品的主观评价具有不变性。即不管是已消费的同种物品,还是未消费的同种物品,在完全没有消费之前,消费者对这些物品中的任一单位的评价都是完全一样的。需求定律显然以消费者偏好一致性或传递性的存在作为定律的前提条件。如果消费者对同种物品消费的主观评价发生变化,偏好的传递性当然就无法保证了。“不过想出一个恰当的反例相当困难。通常提到的很多例子涉及时间变化,从而在一致性检验中偏好发生改变。”

2.边际效用递减的心理规律是需求理论成立的重要理论基础

建立在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定律基础上,需求定律强调了需求数量与偏好关系。当其它影响因素不变时,消费者对同一物品偏好随着消费对象的数量增加,消费者偏好边际效用呈递减趋势是对经济人消费特征的客观描述。人们对商品或劳务消费的评价强调了消费对象在满足人们需要时,具有可分性,不影响商品或劳务所提供功能的完整性。如果同一消费者在同一时刻对同一物品进行消费时出现了边际效用递增现象,显然是不符合经济人基本特征。因此,边际效用递减定律建立在消费者偏好一致性基础上。一旦抛却了时间性,消费者偏好状态发生改变,边际效用递减定律发生变化,就可能出现了边际效用递增现象。

3.收入是消费者确定选择集合的约束条件

局限条件的变化会导致选择行为发生变化。收入与偏好状态有密切关系。收入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消费者消费状态的变化,对消费偏好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消费者需求数量。需求定律是否成立关键在于把收入是作为变量还是常量看待。一般教科书定义需求是指一定时期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时,在该商品或劳务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且能够支付的数量。实质上,“一定时期”的规定强调了消费者决策时间性,暗含了在一定时期人们的收入是既定不变的,从而也保证了消费状态的一致性。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定律在描述消费者面对同一商品或劳务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根本上将收入确定为选择集合的约束条件,排除了收入变动对需求偏好的影响。

4.愿意支付价格是指真实的价格,区别于市场成交价格

价格是货币的表现形式,作为交易一方的需求本身就是指用持有货币交换商品。当货币作为效用的衡量工具,在其它条件不变下,消费者随着某一商品消费的边际效用的下降,愿意支付的货币会减少。我们放弃这一假设,其实质就是放弃了偏好的一致性。显然,需求定律也暗含了消费者对同一商品决策时,面临的收入约束和价格水平是指真实的收入和真实的价格。当然,交易的结果(需求量)还取决于所有者出售的权利和契约自由。只要在稀缺性的世界之中,我们就无法减少和消除竞争。实际的价格将通过更高和更低的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价格竞价过程产生,但需求定律并不描述这一竞价过程。

四、各派争议辨析

通过对需求定律的理论基础探讨,我们对双方争论问题有了如下认识:

薛兆峰关于同一条需求曲线必须是同一件物品观点。黄焕金区分投机需求与实际需求,实际上坚持了商品或劳务的既定用途这一个前提基础上,承认消费状态的一致性这一个假设前提。张五常进一步坚持了收入的约束性前提下,指出要区分愿意支付价格与市场成交价格含义的不同,定律是反映单独考察其他因素不变时,消费者愿意支付价格水平与需求量关系。

汪丁丁等认为吉芬商品或炫耀商品是需求定律的特例,实际放松了收入作为选择集合的限定约束,将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需求数量的收入和价格因素联系在一起考察,没有严格区分单一价格因素对需求数量的影响。劣质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实际收入变化,改变了消费者对吉芬商品消费属性的评价,从而偏好的一致性影响发生改变。炫耀商品一般被描述为价格越高,消费越多,价格越低,消费越少,其边际效用随消费量增加呈递增变化。显然,这里收入是影响炫耀商品的重要因素,且其选择是以对交易将来的结果所作的预期为基础,也明显背离了消费状态的一致性假定,不符合边际效用递减定律存在的基础。因此,劣质商品或炫耀商品并没有违背了需求定律。

再来看雨伞问题。汪丁丁等实际上也是没有注意到消费状态的时间性已经发生了改变以及不同价格之间的区别。需求定律并不描述竞价过程,吉芬物品能在逻辑上存在,是因为我们单从个人需求那方面看,却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刘正山同志第二个结论实际上没有注意区分消费者愿意支付价格和市场交易价格的区别,则走得更远。

五、结论

我们认为需求定律本身是严谨的。两派对同一现象问题争无定论,实质是由各自是否坚持需求定律是有时间性限制,在既定用途上,以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或传递性为前提条件,并且把收入作为消费者选择集合的约束条件。汪丁丁等将需求定律问题还原为价格最终决定需求,收入也是决定需求因素,实际上偏离了需求定律本身而讨论另一层面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斯考森 肯那・泰勒 吴汉洪,苏晚囡译:经济学的困惑与悖论[M].华夏出版社,2001

[2]汪丁丁:社会博弈与中国教育的两极化[J].财经,2000年第29期

篇10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093-0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管理学、经济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当今广告业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广告学的发展也有很大的现实和理论指导意义,尤其是感性诉求广告的制作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概述

1954年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基本需求由低到高,依次是可分为五类:(1)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3)社交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4)尊重需求;(5)自我实现的需求,或者说自我发展的需求。这五种需求的内涵为:

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性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

安全需求:主要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安全需求比生理需求较高一级,当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求。

社交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主要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突出出来。

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等级的需求,它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充分发挥潜能。

二、作为广告受众的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存在就必然有其合理性,消费者因为什么喜欢接受广告?与消费者的需求有关,这就是广告存在并发挥着作用的理由。广告像架在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一座桥梁,起着交通枢纽的作用。一方面它能促进商品更好的流通,另一方面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帮助,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了解消费者需求什么?广告才会更好的满足和刺激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者的需求是消费者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其头脑中的反映。需求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基本动力。消费者的需求常常以一种缺乏感来体验,即消费者由于某种东西的缺乏而引起内部紧张状态和不舒服感,使其产生欲望,是购买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消费者的需求往往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差异性和变化性的特点。当一种需求被满足后,就会产生另一种新的需求,即需求具有发展性,需求永远没有完全被满足的时候。

消费者的需求心理正是消费者喜欢接受广告的内在动力。有消费需求,就会产生相应的消费行为。需求有很多种分法。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可分为五种需求。五种需求又可以分为高低两级,构成人类价值体系两类不同的需求,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缺乏型需求。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和社交上的需求都属于低一级的需求,这些需求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是在自然界中生存选择形成的。另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求,称为成长型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高级需求,它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通常可以在教育的影响下发展。人的需求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感性诉求广告中的运用

感性诉求广告是相对于以实用的目的理性诉求广告而言的,它是根据商品本身的特点,运用较强的艺术表现手法,刺激人们强烈的情感需求,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最终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的广告。感性诉求广告在现代广告业地位越来越显著。将来的社会是一个过剩的消费社会,在这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消费者的目的,不再是只为需求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消费而消费,为感觉而消费。未来的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将会得到较大的满足,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人们会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更多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不是为了满足物质上的需求,而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当这种精神情感上的消费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的时候,人们对感性诉求广告的要求就越来越高。感情诉求广告是利用了人们对情感的需要,把情感作为广告创意的切入点唤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最终达到促销的目的。许多广告案例说明,情感诉求比理性诉求更能打动消费者的心,情感是广告的中心和灵魂,没有情感参杂的纯理性购买一般是不存在的。情感诉求可以刺激消费者的对产品产生兴趣,唤起并加强购买欲望和影响购买决定行为。

人都潜藏着这马斯洛的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求,但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来的各种需求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但人的最迫切的需求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所以广告的定位需要定位到消费者最迫切的需求上。在高层次的需求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求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低层次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刺激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会被高层次的需求取代,高层次需求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所以广告诉求也要随人们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任何一种需求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求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求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求发展后,低层次的需求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所以广告诉求有时要多方位、多角度。满足需求时不一定先从最低层次充分满足才开始中层或高层需求,有时个体为了满足高层次的需求而牺牲低层次的需求,这就要关注广告的主要目标受众,而不能囊括全部。这五种需求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高层次的需求比低层次的需求具有更大的价值。人的最高需求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唯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所以产品定位为成功人士的广告,就要凸显出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具体广告中,运用“爱”的需求做文章的比比皆是。马斯洛指出:“‘爱的需求’是人类‘需求层次’中最重要的一个层次,人有爱、情感和归属的需求。”据此,一名学生做了一则非常成功的公益广告,即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FAMILY公益广告,FAMILY是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英文首字母的集合,此广告的主题集中反映了“爱”。我们经常能听到或看到这样的广告:爱她就送她……。爱是用来渲染广告氛围,增加感彩的催化剂。

四、结语

在当下,普遍注重人文关怀,感性诉求广告带有更多的人性化色彩,而人性化更多地体现在对人们需求的尊重。所以,感性诉求广告只有对消费者不同的需求进行分析、理解并加以运用,才能塑造着产品独特的亲合魅力,为产品在同质化的复杂局面中找到出路,在越来越细分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李光斗.情感营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