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消费与安全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2 15:12:05

消费与安全总结

消费与安全总结例1

主要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贷款、信用卡消费贷款、个人旅游贷款、助学贷款等。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消费信贷可能遇到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其贷款风险多样,主要包括系统风险、经营风险、制度风险和信用风险。本文中定义当这些因素使得总的消费信贷风险超过一定经济条件下的承受能力时,就认为消费信贷是不安全的。本文在综合考虑消费信贷风险来源的基础上,从宏观上考虑消费信贷安全问题。由于经营风险和制度风险的防范主要依靠完善社会信用环境和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与管理制度以及贷款审查制度,难以定量研究。因此,本文中在对消费信贷安全进行量化时主要考虑由于社会动荡、出现金融危机等因素引起的系统风险,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借贷人无法按时按量偿还贷款所产生的信用风险。现有研究中专门针对消费信贷安全的定量研究较少,从宏观角度研究总体的消费信贷风险的就更少。本文以商业银行信贷理论、风险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以及预期收入理论的基础上,借鉴R.GastonGelos,RatnaSahay[13]对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的度量方法,构建了一个消费信贷安全综合指数(CDS)作为衡量消费信贷风险大小的指标。消费信贷安全综合指数CDS是指用不良贷款率(LGD)、房产价格指数(REPI)以及股价指数(SPI)的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指数。与现有研究相比,CDS综合反映了与消费信贷相关的系统风险和信用风险,即股票价格和住房价格会出现大幅下跌所带来的系统风险,以及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带来的违约风险。为了度量消费信贷规模对消费信贷安全的影响,以消费信贷安全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来进行回归分析,选择消费信贷规模(CD)作为解释变量,利率也是影响消费信贷安全的一个重要影响影响,选择利率(IR)作为另一解释变量。Williams,Beranek和Kenkel[1]的研究表明失业率是导致贷款违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由于失业率的季度数据无法获得故未包含在模型中。从消费信贷期限上来分,我国的消费又可分为短期消费信贷和中长期消费信贷。1999年后,个人消费贷款快速增长,个人消费贷款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额的比例2005年为11.27%,2012年为9.85%。在各项消费贷款中,以住房贷款为代表的中长期个人消费贷款占绝大部分。2012年二季度中长期个人消费贷款占个人消费贷款的比例达到83.59%。实证中,为了具体分析不同期限的消费贷款对消费信贷安全的影响,本文分别采用总的消费贷款、短期消费贷款和中长期消费贷款数据构造不同的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

(二)数据说明我们选取的数据

是2007年第一季度至2012年第二季度的季度数据。分别以CD、LCD、SCD表示季度末总的消费性贷款增量、中长期消费性贷款增量和短期消费性贷款增量。其中CD由LCD和SCD加总计算得到,股价指数(SPI)采用的是上证综合指数,中长期消费性贷款增量(LCD)、短期消费性贷款增量(SCD)、利率(IR)、消费信贷不良贷款率(LGD)、房产价格指数(REPI)以及上证综指的数据都来源于中国金融和经济研究数据库。为了防止伪回归的出现,我们首先使用ADF方法对上述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在显著性水平为5%时,则消费信贷安全指数(CDS)是一阶单整(I1),在显著性水平为1%时,短期消费贷款增量(SCD)、长期消费贷款增量(LCD)、股价指数(SPI)、利率(IR)、房产价格指数(REPI)和不良贷款率(LGD)都是一阶单整(I1)。实证检验结果还表明,消费信贷安全指数的一阶差分(ΔCDS)是近似为标准正态分布的平稳变量,根据前面对消费信贷安全综合指数的定义,可知当ΔCDS小于某个临界值时,即ΔCDS<CDS=μΔCDS-1.645σΔCDS时,就认为消费信贷是不安全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引发的系统风险加大,消费信贷违约率上升时,消费信贷安全指数增量ΔCDS越小,引发危机的可能性也越大。对各变量进行差分处理,检验结果表明其一阶差分序列ΔIR、ΔREPI、ΔLGD、ΔSCD、ΔLCD、ΔCD及ΔSPI都是平稳的时间序列,若模型中变量之间具有协整性,则可在长期关系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相应的误差修正模型(ECM)来考察消费信贷安全与信贷规模、利率之间的短期关系。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利用Eviews6.0软件对模型采用OLS方法进行估计

本文首先对长期关系模型的设定是否合理进长期关系模型的估计结果行单位根检验,以保证为平稳序列。从实证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

1.模型中总的消费信贷增量变量(CD)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模型中中长期消费信贷增量(LCD)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而短期消费信贷增量(SCD)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都不显著,表明相比于短期消费信贷的波动,中长期消费信贷的波动对消费信贷安全的影响更为显著。事实上,我国目前消费信贷80%以上都是中长期贷款,虽然近年来我国以汽车贷款、旅游贷款等为代表的短期消费信贷增长迅速,但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仍然很大,且自2007年以来以平均增长率13.26%的增长率在增加。

2.消费信贷规模与消费信贷安全之间存在正向的协整关系

信贷规模越高消费信贷越安全,这表明我国的消费信贷目前正处于规模经济阶段。通过扩大消费信贷规模,一方面消费信贷种类结构、贷款人结构、贷款期限结构等获得改善,特别是消费信贷带来的消费习惯的改变使潜在的优质贷款人被不断的培养出来,从而在利润增加的同时风险被分散和降低,另一方面通过增加银行从事消费信贷的专业人员和采用控制风险的专业手段等提高管理效能,能不断降低由管理问题产生的经营风险。这些规模经济的获得可能会有一定的限度,当规模很大时,优质的贷款人资源挖掘殆尽,消费信贷的风险可能就会制约进一步的规模扩张,但在本文模型的实证中,我们发现把“规模的二次方”作为变量引入模型后,这个变量不显著,说明目前我国的消费信贷并没有达到规模扩张的上限。

3.模型中利率变量

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利率对消费信贷安全有显著影响。长期内,消费信贷安全与利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利率提高消费信贷就越安全,这是因为模型中的利率采用的是央行的基准利率,当宏观经济处于繁荣期,央行往往通过调高基准利率进行调控,防止经济过热,而经济处于繁荣期时,居民收入上涨,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会降低。当然,经济如果真的过热,就会存在经济下行甚至是大的金融风险爆发的风险,但这种风险很难进行预测和度量,故本文构建的综合指数只能反映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因此利率与消费信贷是正向的关系。然后,对上述模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期考察长期关系模型的残差序列的平稳性。由上述协整检验结果可知,以长期消费信贷增量(LCD)和利率(IR)为因变量的协整方程的残差序列在l%的显著性水平下不含有单位根,为平稳变量;同时包含短期消费信贷增量(SCD)、长期消费信贷增量(LCD)和利率(IR)为因变量的协整方程的残差序列在l%的显著性水平下也不含有单位根,为平稳变量,但此模型短期消费信贷增量(SCD)不显著;而以总的消费信贷增量为因变量的协整方程的残差序列即使在l%的显著性水平下也不含有单位根,表明其也是平稳变量。因此,消费信贷安全(CDS)与总得到消费信贷增量(CD)、中长期消费信贷增量(LCD)、利率(IR)之间都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消费信贷安全度会随着中长期消费信贷增速和利率的增加(降低)而增加(降低)。根据协整理论,如果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一定存在一个与之等价的误差修正模型,它能够将变量的短期关系和长期关系囊括在同一方程内。误差修正模型是用来对存在协整关系的变量起调节作用的模型,它的调节作用防止长期关系的偏离在规模或数量上的扩大。任何一组相互协整的时间序列都存在误差修正机制,反映短期调节行为。由于在模型中短期消费信贷增量(SCD)不显著,故在模型和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误差修正方程。

消费与安全总结例2

    1、认真开展了“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3·15”活动期间,**区消费者协会召开消协理事会议,布署纪念“3.15”活动有关具体工作。组织工商干部、消协人员开展红盾进校园、进社区、进居委会活动30次,组织市场专项检查25次。制作宣传展板7块,散发宣传资料8000余份,共张贴宣传横幅、条幅45条。开辟了“3·15”宣传专栏10处,各单位向**红盾信息网投稿20篇,向《池州日报》等新闻媒体投稿10篇。

    3月14日上午,**区工商分局、**区消费者协会积极参与在秋浦影剧院广场隆重举行的池州市纪念“3.15”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共出动宣传彩车30多辆,并对标值100多万元假冒伪劣商品进行了集中焚烧处理。当日还在城乡设立了10个咨询服务台,现场提供咨询、受理消费者申(投)诉、介绍识真辨假知识和散发宣传资料。主咨询服务台设在电信大楼附近, 重点宣传先行赔付制度。同时还组织电信、移动、邮政、供电等单位走上街头向社会公开书面服务承诺,并现场受理消费者投诉。 各工商所、各消协分会均围绕宣传主题,精心设置了咨询服务台。值得一提的是池口工商所、池口消协分会还创办《池口消协》简报。

    2、扎实推进普法宣传教育。一是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为契机,设立咨询服务台、制作宣传展板、编印红盾活页、介绍识真辩假、散发宣传材料、开展巡回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二是各消协分会继续利用学习园地开展消费教育;三是组织工商干部,消协工作人员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社区、居委会活动对消费者进行广泛宣传教育。

    3、依法受理消费者投诉。全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14件,调解结案112件,建议消费者寻求其它途径解决2件,调解率达98.2%,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326.00元,不予受理5件,接待来访和接受咨询1250人次。从投诉问题性质看:质量问题居首位,投诉87件,占投诉总量的76.6%;从投诉商品类别看:百货类投诉最多,投诉42件,占投诉总量的36.8%。 从而化解了消费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4、积极推行诚信承诺企业联盟建设工作。辖区内已建立50户诚信承诺联盟企业,已入盟的企业都建立有效监督机制,扎实开展消费纠纷的和解工作。全年共促进消费纠纷和解151件,其中:商品类和解121件;服务类和解26件;农用生产资料类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2134.00元。从而降低了管理成本,畅通了消费纠纷解决渠道,促进了经营者与消费者和谐共赢。

    5、加强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区消协重点开展了以下活动:一是区消协联合市消协开展手机消费、大学生服装消费、食品安全消费等三次专项调查,社会反响强烈;二是为更好地发挥消费调查员社会监督作用,2010年新发展54名消费网络调查人员,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三是利用查询职能,全年共向有关行政部门、行业协会反映、查询和建议有结果的5次,有效地解决疑难投诉问题。

    6、圆满完成**区消费者协会换届工作。 2010年5月30日上午在区工商分局五楼会议室胜利召开区消协第二届一次理事大会。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新修改的《**区消费者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区消协事、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其中会长1人,副会长4人,秘书长1人,会上还聘请名誉会长4人。 消协组织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履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7、定期通报投诉情况分析。按市消协要求,及时、准确上报中消协《综合统计报表》及统计分析工作。根据消费者投诉情况分析,**区消费者协会定期向社会通报消费维权热点、难点问题。共消费警示8次,尽可能把消费维权由事后补救转为事前防范。

    8、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上半年共出简报12期,内容包括:投诉分析、消费警示、消费常识等,各消协分会向**红盾信息网投稿30篇,刊登在市级以上媒体稿件24篇,扩 大了消协工作在社会上影响。

    9、努力完成省市消协、区工商分局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00九年**区消费者协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消协和**区工商分局的大力指导下,在各分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消费与责任”年主题为主线,大力宣传《消法》、《条例》,切实履行消协职能,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1  

【推荐阅读】

安监局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安排

交警中队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机车司机在安全生产总结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2010年国税稽查局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学校法制、安全卫生工作总结

环保局第一季度安全大检查工作总结

2010年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

    一、围绕“消费与责任”年主题活动,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认真开展了“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3·15”活动期间,**区消费者协会召开消协理事会议,布署纪念“3.15”活动有关具体工作。组织工商干部、消协人员开展红盾进校园、进社区、进居委会活动30次,组织市场专项检查25次。制作宣传展板7块,散发宣传资料8000余份,共张贴宣传横幅、条幅45条。开辟了“3·15”宣传专栏10处,各单位向**红盾信息网投稿20篇,向《池州日报》等新闻媒体投稿10篇。

    3月14日上午,**区工商分局、**区消费者协会积极参与在秋浦影剧院广场隆重举行的池州市纪念“3.15”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共出动宣传彩车30多辆,并对标值100多万元假冒伪劣商品进行了集中焚烧处理。当日还在城乡设立了10个咨询服务台,现场提供咨询、受理消费者申(投)诉、介绍识真辨假知识和散发宣传资料。主咨询服务台设在电信大楼附近, 重点宣传先行赔付制度。同时还组织电信、移动、邮政、供电等单位走上街头向社会公开书面服务承诺,并现场受理消费者投诉。 各工商所、各消协分会均围绕宣传主题,精心设置了咨询服务台。值得一提的是池口工商所、池口消协分会还创办《池口消协》简报。

    2、扎实推进普法宣传教育。一是

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为契机,设立咨询服务台、制作宣传展板、编印红盾活页、介绍识真辩假、散发宣传材料、开展巡回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二是各消协分会继续利用学习园地开展消费教育;三是组织工商干部,消协工作人员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社区、居委会活动对消费者进行广泛宣传教育。

    3、依法受理消费者投诉。全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14件,调解结案112件,建议消费者寻求其它途径解决2件,调解率达98.2%,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326.00元,不予受理5件,接待来访和接受咨询1250人次。从投诉问题性质看:质量问题居首位,投诉87件,占投诉总量的76.6%;从投诉商品类别看:百货类投诉最多,投诉42件,占投诉总量的36.8%。 从而化解了消费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4、积极推行诚信承诺企业联盟建设工作。辖区内已建立50户诚信承诺联盟企业,已入盟的企业都建立有效监督机制,扎实开展消费纠纷的和解工作。全年共促进消费纠纷和解151件,其中:商品类和解121件;服务类和解26件;农用生产资料类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2134.00元。从而降低了管理成本,畅通了消费纠纷解决渠道,促进了经营者与消费者和谐共赢。

    5、加强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区消协重点开展了以下活动:一是区消协联合市消协开展手机消费、大学生服装消费、食品安全消费等三次专项调查,社会反响强烈;二是为更好地发挥消费调查员社会监督作用,2010年新发展54名消费网络调查人员,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三是利用查询职能,全年共向有关行政部门、行业协会反映、查询和建议有结果的5次,有效地解决疑难投诉问题。

    6、圆满完成**区消费者协会换届工作。 2010年5月30日上午在区工商分局五楼会议室胜利召开区消协第二届一次理事大会。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新修改的《**区消费者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区消协事、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其中会长1人,副会长4人,秘书长1人,会上还聘请名誉会长4人。 消协组织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履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7、定期通报投诉情况分析。按市消协要求,及时、准确上报中消协《综合统计报表》及统计分析工作。根据消费者投诉情况分析,**区消费者协会定期向社会通报消费维权热点、难点问题。共消费警示8次,尽可能把消费维权由事后补救转为事前防范。

    8、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上半年共出简报12期,内容包括:投诉分析、消费警示、消费常识等,各消协分会向**红盾信息网投稿30篇,刊登在市级以上媒体稿件24篇,扩 大了消协工作在社会上影响。

    9、努力完成省市消协、区工商分局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区消费者协会在网络建设、消费纠纷和解、宣传教育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消费者的需求和形势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 一是**区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协调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二是“一会两站”建设工作虽然全面展开,但作用不够明显,特别是“两站”的作用; 三是宣传报道力度不够,特别在《安徽消协通讯》上不能及时、准确加以宣传报道,其中有部分工商所没有完成市级媒体宣传报道任务;四是**区消费者协会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披露地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 (2)

【推荐阅读】

安监局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安排

交警中队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机车司机在安全生产总结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2010年国税稽查局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学校法制、安全卫生工作总结

环保局第一季度安全大检查工作总结

2010年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

    三、明年工作打算

    1、充分发挥消协理事单位作用。**区消费者协会要加强与消协理事单位配合和联系,发挥理事单位的职能作用,方便、快捷地解决消费纠纷,切实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一会两站”工作。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区消协将加大对“一会两站”建设工作督查力度,进一步整合消费维权资源,降低维权成本,方便消费者就近投诉,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认真做好查询工作。**区消费者协会在处理和调解消费纠纷的过程中,就有关维护消费者权益存在的问题,主动向有关行政部门反映、督促、查询和建议,促进行政管理部门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和快速解决有关问题。

    4、加强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继续开展市场消费问卷调查活动,以规范经营者经营行为,指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区消费者协会在市消协和**区工商分局重视和指导下,基层分会理解和配合下,认真履职,勤奋工作,开拓创新,**区消费者协会工作一定会再上新台阶。

【3】

【推荐阅读】

安监局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安排

交警中队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机车司机在安全生产总结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2010年国税稽查局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学校法制、安全卫生工作总结

消费与安全总结例3

一 中国能源安全基本形势

能源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21世纪初中国能源安全的基本形势是:需求总量略大于供给总量,结构性矛盾突出。具体表现为:

(一)能源平衡差额负增长持续扩大,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受能源供给和需求变化的制约。但在不同时期,能源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方面是不同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安全形势,发生了两大转变。1980~1990年的十年间,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因素是:能源消费不足,除1987~1988年经济过热及1989~1990年经济调整特殊时期外,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大体高于能源消费总量,出口量远远大于进口量。而每次经济下滑,都与能源消费增长不足有关,而与能源供给不足无关。可以说,这十年中我国的能源形势基本是安全的。但从1990年起,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保持7%以上的增长的同时,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开始接近生产总量,能源进口量大幅上升。到1992年能源生产总量已略低于国内能源消费需求总量,2000年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缺口迅速拉大,从1914万吨扩大到19000万吨;能源进口已从1990年的1310万吨扩大到2000年的14331万吨, 出口从5875万吨扩大到9026万吨,进出口分别增长992.4%和53.6%。同时能源平衡差额负增长持续扩大:从1990年的-2565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00年的-15147万吨标准煤。 这说明,中国能源总消费已大于总供给,能源需求对外依存度(年进口量占年消费量的比例) 迅速增大。中国能源安全形势已亮起红灯。

(二)清洁能源需求增大,结构性矛盾突出。中国能源需求对外依存度迅速扩大的原因在于其内部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在我国使用量最大的煤、石油、天然气和水电常规能源中,产需矛盾比较突出的主要集中在清洁高效能源品种,尤其是石油品种生产的增长不能满足迅速扩大的国内需求。1981年~2000年,原煤始终是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体,也是中国能源结构中最稳定的部分。从1980年到2000年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的变化中,原煤、天然气、水电供需比重大体平衡,但煤炭在能源供需总量中的比重均略有下降。在清洁能源中:天然气生产比重增长了0.4%,水电生产消费比重增长幅度分别为4.2%和2.9%,二者均供略大于求。原油生产和消费比重严重失衡:从1980年到2000年,石油生产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比重从23.8%下降到21.4%,而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从20.7%上升到23.6%,前者下降了2.3%,后者则上升了2.9%。供需矛盾突出。尽管近20年来我国石油产量有很大的提高,从1980年的10594.6万吨增长到2000年的16300万吨,但从1994年起石油生产开始不能满足石油消费的需求,1993年起进口量开始大于出口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按年均9.7%的速度增长,原油消费按年均5.77%的速度增加,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长速度仅为1.67%。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此后进口量逐年增大,尤其是“九五”期间,石油净进口量从1996年的1348.5万吨增加到1999年的2858万吨,2000年净进口量超过6000万吨位。未来15年内,我国国民经济将以7%左右的速度发展,原油需求将以4%左右的速度增加;同期国内原油产量增长速度只有2%左右,低于原油需求增长速度,国内原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预计2005年原油需求2.45亿吨左右。 届时,我国石油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加大。

另外,我国石油储量和产能接替的难度尚未缓解。据国家石油工业“十五”规划提供的数字和结论显示,尽管我国第二轮资源评价表现出“我国石油储量开始进入稳定增长期”,但随着勘探程度不断提高,新发现的油田规模总体呈变小趋势,而且新增探明储量中低渗透与稠油储量所占比例逐年加大,储量品质变差,新增及剩余储量可动用性较差。全国剩余可采储量 为23.8亿吨.,储采比 为14.8,已开发油区储采比只有10.9。根据开发油田的一般规律,在这样的储采比配置下,稳产处于临界状态,上产难度较大。同时,在役油田稳产难度加大。主要产油区目前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主力老油田进入高采出程度、高含水率双高开采阶段,主力油田挖潜效果减弱,稳产难度加大,采油成本上升。

2003年初中国地质科学院发表报告指出,除了煤之外,后20年中国实现现代化,石油、天然气资源累计需求总量至少是目前储量的二至五倍。分析认为,研究结果令人感到吃惊,中国在制定政治、经济、外交和国防决策时应当考虑矿产资源。报告说,中国的主要油田都已接近生产结束期。到2020年,中国需要进口5亿吨原油和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分别占其国内消费量的70%和50%。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在我国现有海外影响和外交控制力不变的情况下,在中国石油需求对外依存度增大的同时,我国石油安全风险也相应增大。

由上分析可以得出三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结论,目前中国能源安全现状明显表现为如下递进式矛盾结构:(1)国内清洁能源,特别是石油的需求大于供给,供求矛盾呈刚性上升。(2)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并不主要是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矛盾,而是由清洁能源供给不足引发的结构性矛盾,这是中国能源安全问题中的主要矛盾。(3)石油又是中国清洁能源中需求增长最快而供给能力日益严重不足的品种,因此,石油短缺是我国国内能源安全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

二、 世界石油需求不平衡加剧 中国石油安全外部形势恶化

(一)世界石油需求增长中心向亚太转移,中国将在获取海外份额油方面遇到更激烈的竞争。 由于石油所具有的宽沸点、高能量和低污染的品质,石油日益成为支配世界能源消费的主要部分,在未来20年内石油仍将在世界能源消费中处于领先地位。近十年来,世界石油生产与消费迅速上升且大体平衡,1999年北美洲和欧洲与十年前大体相同,其消费总量之和在世界消费总量中仍占50%以上,而亚太石油消费则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增长最迅速的地区。世界消费增长中心向亚洲地区转移。1989年至1999年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变化不大,但地区不平衡性十分突出。北美洲一直是世界石油消费第一大户,但十年间,其消费总量在世界石油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只下降0.2%,同期石油生产比重却下降了2.9%。亚太地区能源和消费世界增长最快的地区,十年间该地区能源产量在世界生产总量中只增长了0.5%,但其消费总量却从19.9%猛升到26.9%,增长了7个百分点,其增速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成为世界石油消费第一增长大户。中国和印度是亚太地区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印石油生产在亚太地区总产量中的比重十年中分别下降了0.4%和1.3%,而消费总量却上升了3.3%和1.2%。

亚太地区这种石油产量比重增长滞后,消费比重却大幅上升的反差现象,预示着该地区石油供给短缺及由此引起的对外依存度将持续扩大。这将是中国能源安全不可回避的矛盾。能源自给能力及其需求对外依存度,是一国能源安全环境好坏的两个关键标志。从1993年开始,中国成为石油进口国。此后中国的石油消费、生产、进口和进口依存度(年进口量占年消费量的比例)逐年增大,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有不同的预测,但其计算结果大体一致,认为中国未来2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2%。

(二)美国石油生产滞后,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将持续增高。美国石油消费占全球石油消费的1/4,而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则超过50%以上。因此美国石油供给形势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能源安全环境的好坏。美国石油产量和消费总量近十年来出现较大缺口,并且储量也大幅下降:1989~ 1999年美国石油产量从4.29亿吨下降到3.54亿吨,下降了17.4%,而同期石油消费则从7.95亿吨上升到8.83亿吨,上升了11%,占1999年全球消费总量的25.9%;同期美国已探明石油储量从336亿桶降为286亿桶。 在已过去的十年里,美国石油产量下降而石油消费量上升,在美国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过高以及美国因近年能源生产设施老化而导致生产能力长期滞后的条件下,预计未来十年,大幅增加和保障海外石油供给,尤其是海湾地区的石油供给,将是美国石油政策近期的中心目标,也是美国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考虑。

三、 经济全球化挑战中国能源安全

(一)加入WTO后中国石化工业压力增大。石油化工工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发展速度较快,主要产品产量已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加入WTO后,这将给中国的石油市场及我国石化工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压力。

我国石油化工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虽大、品种虽全,但投资和技术水平、生产成本、质量均不理想,精细化工产品对进口依赖大。我国国产成油中高档润滑油仅占总量的10%,质量和品种均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加工汽油中的硫、芳烃、苯含量不能完全满足国际市场要求;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如国外合成纤维差别化率为30%至40%,我国只有10%。我国目前化学工业中,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产品所占比重仅为35%以上,而传统基础化工产品所占比重在50%以上,国内相关行业升级换代所需高档化工产品大量依靠进口。我国乙烯装置平均规模为21万吨,最大为45万吨,远低于国外先进水平。

目前,国外大公司加强技术开发。成品油、润滑油市场的20%,合成树脂市场的52%,合纤维原料和化纤产品市场的53%,合成胶市场的44%,均已被国外大公司占领。中国进入WTO后,市场占有率将会在近期内进一步下降。外商将进入成品油分销市场,这将打破目前我国石油石化大公司专营成品油批发的局面。今后国内石油石化产品市场饱和乃至过剩局面更趋严峻,一般石油化工产品投资回报率下降趋势不可逆转。这将使我国石油化工工业投入资金的回收周期延长,投资风险增大。另外,外商拥有贸易权和分销权后,将直接在中国国内设立贸易机构和分销网络,这不仅可以降低进口产品的经营成本,而且依靠其高质量的服务和管理优势与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进行技术人才和管理全方位的竞争,使我国国内企业处于更为不利的经营地位。 另一方面我国国内也存在着优质能源天生不足的问题。我国国内原油“以重油居多,含腊量高,提取轻油的技术要求高于世界其他一些富油国”。 目前,国际上对发动机燃料提出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这在近期内将迫使我国对国外精炼产品技术及其产品有较大的的依赖,并使中国石化工业在进入WTO后面临十分严峻的竞争压力。

(二) 加入WTO后,其他常规能源供给面临新的压力。造成上述我国能源结构性矛盾的根本

原因,是国际环保压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持续增大。1980~ 1999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9.6%,而同期能源生产和消费年均增长2.8%和3.8%。2000年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为109126和128000万吨标准煤,与十年前的1990年的103922和98703万吨标准煤比,分别增长了5%和29.7%。2000年,原煤生产和消费总量在当年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分别为67.2% 和67%,与十年前的1990年的74.2%和76.2%比,分别下降了7%和9.2%。2000年原油生产和消费总量在当年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为21.4%和23.6%,与1990年的19%和16.6%比,上升了2.4%和7%。2000年天然气生产和消费总量在当年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分别为3.4%和2.5%,与1990年的2%和2.1%比,分别上升了1.4%和0.4%。2000年水电生产和消费总量在当年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分别为8%和6.9%,与1990年的4.8%和5.1%比, 分别上升3.2个和1.8个百分点。 在持续增长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只有原煤生产和消费能够在保持其能源基础地位的同时却呈大幅下降趋势,而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等清洁能源,尽管在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较轻,但其上升势头却锐不可挡,与原煤十年内大幅下降9%相对应,同期原油消费上升7%。但总的说来,我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所占比重还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如下表所示。

世界主要国家一次能源消费量构成(2000年) 单位:百万吨标准油

国 别 石油 天然气 煤 炭 核 能 水 电 总 计

美国 897.6 582.4 565.3 179.6 62.4 2287.4

法国 94.9  35.7

13.8

94.0

16.4

254.8

德国 129.8

71.5

84.9

38.4

5.9

330.5

英国 77.9

86.4

36.9

19.3

1.8

222.2

中国 230.1

22.1 493.7

3.8

55.0

804.7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年鉴编委会:《世界经济年鉴2002~2003》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41页。

数据显示,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能源消费结构正好呈反向变化。表中发达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均以清洁能源消费为先。在石油、天然气、原煤三大能源品种中,前二者是美、法、英能源消费的主体部分,即使在煤炭资源丰富而石油资源不足的德国,石油消费也是处于绝对优先的主体地位。中国消费结构正好相反,其原煤消费远远高于本国其他一次性能源消费量,居于绝对优先的地位。1997年后,我国煤炭生产总量开始下滑,其原因是洁净能源供给和需求增大。这说明,环境保护的压力是能源产业面临的基本压力,也是促使我国能源结构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支撑,目前约占一次能源构成的67%以上,远高于国际24.37%的平均水平。 从1949年到1998年间,煤炭产量年均增长率约为8%,与同期国内总产值平均增长幅度大体相当。从1969年到1997年持续增长,原煤产量高达13.73亿吨。另一方面,世界煤炭工业迅速发展已使我国煤炭生产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近年来世界煤炭工业通过兼并联合和跨国经营,竞争力增强。主要产煤国家中,前三四家煤炭企业市场的占有率提高到40%以上。德国矿井平均生产规模达到280万吨,英国180万吨,煤炭生产技术向遥控和自动化发展,煤炭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目前日本、美国及欧盟国家开发洁净煤技术已先后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能源供应将在一个更加开放的体系中配置,国外优质低价能源进入我国市场,将对我国技术和管理及与发达国家比尚不具备竞争优势的煤炭企业发展形成相当大的压力。

天然气在我国勘探和开发利用都相对落后,目前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远低于24%的世界平均水平和8.8%的亚洲平均水平。2000年天然气产量272亿立方米,预计2005年将达到600亿~700亿立方米, 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将上升到5%。我国天然气预计可采储量7万~10万立方米,可采95年。但同时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绝大多数天然气产区地质条件复杂。如产层薄、含气丰度低和埋深大、地表条件恶劣,这使得上游成本投入高。另一方面,我国集中于西部的天然气产区和集中于东部的消费区相距大,管输费用高,占气价比例较大。这使得我国天然气价格偏高。其次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天然气主要用于化工、油气田开采和发电等工业部门。它们天然气消费所占比例在87%以上,但天然气作为工业燃料的气价承受力差,而气价承受力最大的居民却在天然气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到11%。目前全国有配气管网城市少,新建和改扩的资金用量大且难以保证,这无形中加重了天然气工业压力。

“九五”期间我国电力年均增长6.3%,供需大体平衡。“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预计为年均7%左右,其间,我国电力需求的平均增长速度为5%左右。这将对我国电力供给提出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目前我国电力生产主体部分是火电,而原煤是其燃料构成中的主体部分。1999年我国火力发电占当年生产量的82.3%(耗用原煤51163.5万吨,原油1228.6万吨),水电为16.4%,核电为1.2%。 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比如法国、英国、美国,包括德国,使用水能和核能这样清洁能源的比例远远高于中国。尽管中国热电、水电均居世界前列,但核电装机容量则远远落在发达国家后面。鉴于中国热能生产以高污染的煤炭为主要原料,而石油和天然气又不可能大规模进口被用于电力生产,这表明,未来中国电力生产中,用于煤炭洁净技术及发展其他清洁发电燃料的成本将大辐提高,并对电力生产形成重大压力。

最后,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它也是一个政治和军事问题;它不仅与国内供求矛盾及其对外依存度相联系,同时它还与该国对世界资源丰富地区的外交外交和军事影响力相联系。对石油供给短缺国家而言,国家石油安全系数与国家对世界事务的外交和军事影响力成正比,而与该国石油需求的对外依存度成反比。一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大,而对外军事外交影响能力越小,则该国石油安全系数就越低,不安全的风险就越大。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于中国,但美国对世界事务的外交和军事的影响力也高于中国,因此,美国能源安全的风险系数则同样小于中国。中国加入WTO,对中国能源而言,意味着其生产与消费参与全球能源配置体系,其安全也融入国际安全体系。目前中国的能源供需已融入世界:2001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地区及份额分别为:中东地区 56.2%,非洲地区22.5% ,亚太地区14.4%, 欧洲中亚地区 6.9% 。 这说明,中国能源安全已成为世界能源安全体系中一部分,中国能源安全也就与国际能源能源形势的变化发生互动关系。据美国经济专家们估计,国际油价每提高1倍,美国国内的GDP就会下降2.5%左右;每桶石油价格上升10美元,每年将给美国经济造成500亿美元的损失,经济增长率将减少约0.5%, “美国国际石油政策基本上所依靠的是维持自由获取中东与波斯湾石油的机会和波斯湾地区的出口自由地进入世界市场的机会” 。 它对世界能源丰富的地区及由此运输到美国的海上交通线有绝对的政治军事控制力,而“目前中国海军还不能够确保海上能源交通线的安全,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石油和单一的海上运输路线使得中国石油进口的脆弱性比较明显。如果遇上特殊情况,正常的石油进口可能无法得到保证,国内的人民生活、经济运行乃至国防都会受到重大影响”。

四、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安全政策

中国能源安全形势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就开始由80年代的总量平衡的矛盾转化为主要是由环保压力引发的结构性的矛盾,尽管其他能源品种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类矛盾,但在石油,特别是优质石油缺口持续扩大和国家对进口石油依赖程度的持续提高的同时,中国对海外石油利益外交和军事保护手段严重不足,是当前中国能源安全形势和基本特点。

对此专家们提出比如加大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竞争力度,大量增加海外份额油的方案, 以及与之相对的 “我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不能采取依靠进口石油的政策”方案, 另外还有诸如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节约能源、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加快西气东输工程、大力发展如风能、太阳能等再生能源的方案。但总的说来,这些只是一种补充性质方案,并不能解决我国能源的基本安全问题。

这里的关键性问题是,中国能源安全政策可否选择欧美大量依靠海外进口的模式。笔者认为是不可以的。这是因为欧美解决能源问题的前提是强大的制海权,而这恰恰是中国短期无法扭转的弱项。马汉说过:“商业影响需要通过在各地部署海军来得以存在。” 这话对我们理解欧美能源与海军关系以及打破将能源问题理解为纯经济行为的误判,是绝对有帮助的。

能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而战略资源在缺乏有力保障,特别是缺乏海军对海上运输安全的保障的条件下,过度依赖海外能源进口,对中国这样的一个大国来说,其风险将是十分巨大的。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今后我国国民经济可能仍将以7%的速度发展,这使石油需求必将以4%左右的速度增加,而同期我国国内原油产量增长速度只有2%左右,预计2005年原油需求将达2.45亿吨左右,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石油需求将继续呈强劲增长态势。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能源战略,到2020年,我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存度将达到50%左右。专家认为: “如果中国的石油消费也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到2020年可能需要28亿吨原油,而中国自己所能生产的部分很可能还不到4亿吨。目前到今后世界石油的总产量将只有40多亿吨原油,其中可以提供出口只有15亿吨左右,即使全部给中国也不够,实际上也不可能全部给中国。其次,当然还有运输方面的问题。国际石油主要出口地区是中东,以10万吨位级的油轮从海路运输到中国,是否可以畅通地通过已经极为繁忙的马六甲海峡都是疑问。” 显然,中国对海外石油的依存度的增长是受到国际石油产量不足及中国对海外能源利益的强力维护手段不足等条件的严重制约,而这将使中国在短期内无法化解和承受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持续扩大所带来的风险及其资本支出。

另一方面,如果退回煤动力时代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造成高昂的环保成本。2000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分别为10.9亿和12.8亿吨标准煤,而其中原煤生产和消费量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67.2%和67%。煤炭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2000年我国电力装机中火电约占75%,电力行业年燃煤量约占煤炭生产的一半。同年,我国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为16153200吨,而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排放的二氧化硫为7072292吨,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3.8%。 截止2000年,我国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空气质量达标城市仅占1/3,流经城市的河段70%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使用清洁能源以阻止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然,在目前的条件下,任何非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家都不能保证本国能源的绝充足的自给能力,但作为安全的能源政策应当确保本国能源基本的自给量。但对在海外利益保障能力不足的国家而言,国家能源风险将随本国能源消费对外依存度增大而同比例上升的,当这种风险增加到一定程度,它就会转化为经济风险和国家风险。

目前我国新型能源开发形势是,除原油外,我国开发技术较为成熟的和用量较大的还有原煤、天然气和水电。此外,还有一定的数量的核能。我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虽丰富,但大规模开发仍受诸多自然条件的限制。比较这诸多能源品种,原油、天然气属高热值、方便和洁净能源,但国内自给能力严重不足,随消费量持续上升,大规模进口引起的对外依存度不断增高,这将使我国经济对如油价变动、地区冲突、国际突发事件乃至霸权国家对我国可能实施的经济制裁等造成的风险将难以承受。水电开发尽管开发技术较好,发电量和装机容量也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其开发仍具相当潜力,但它与风能和太阳能一样,受天气、水文、季节及地质等自然条件变化制约较多,自然风险也不可忽视。

鉴于目前我国对世界能源丰富的地区的外交实际影响力及海上能源运输线路的军事自卫能力非常有限,因此走英美石油安全模式,将我国能源安全建立在提高海外依存度的方法是绝不可取的。而将能源对外依存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立足于科学利用本国现有能源优势,尽力提高能源自给率,才是降低中国能源安全风险的可靠方法。

科学的能源安全政策应是对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科学总结的结果。1976年,我国石油消费在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从1962年的6.6%增长到1976年的23%;煤炭消费比重则从1962年的89.2%下降1978年的70%。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发生两次石油危机,各国政府开始关注能源安全问题,纷纷调整其能源政策,降低石油消费;我国于1977年提出压缩烧油的政策。1978年到1988年我国石油消费在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从22.7下降到17%,煤炭消费则从70%上升到76.2%;1989年中国经济进入紧缩调整阶段,1990年石油消费比重下降至16.6%,此后国际国内环保呼声日高,石油消费比重持续上升,到2000年我国石油消费重比再次达到1976年23%的水平,而同期煤炭消费比重则从1990年的76.2%下降到67%。此间,特别是1993年中国首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人们又旧话重提,中国能源安全又成为中国学者关注的热点,石油替代又成了中国制定能源安全政策时考虑的重点。历史的经验表明,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安全政策应是安全和环保的原则的统一,而洁净、安全和高效应是中国能源政策的目标,而独立自主应是我国能源政策的立足点,具体政策选择有如下三点。

消费与安全总结例4

中国经济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需求特别是海外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不仅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面临一系列严峻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充分认识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环境,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确保中国海外石油供应安全,对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石油短缺是中国能源安全问题中的核心问题

近年来,中国对能源尤其是海外石油资源的需求呈迅猛增长之势。中国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影响因素。如果从总量和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中国能源的总需求略大于总供给,供求总量矛盾不太突出,但结构严重失衡。

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内能源供给总量基本大于需求总量,当时还是能源净出口国。从90年代开始中国能源呈现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态势,且随经济增长缺口逐渐扩大,1992年中国的能源供求缺口为19.14 Mt标准煤,2000年扩大到190 Mt[1],从1993年起,中国由能源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在新世纪之初,中国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起来。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核心,或者说中国能源安全的主要矛盾并不是能源总量问题,而是能源结构的矛盾。基于资源禀赋特点和建国初期所制订的经济建设路线,中国能源供应几十年来一直采取完全依靠国内资源的方针,从而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占到75%左右。尽管石油勘探开发取得相当大的成绩,但由于长期实行油品限供与高价政策并大量出口原油以获取外汇,2000年,2000年,中国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的比重仅为23.6%,而煤炭的比重高达67%,天然气仅为2.5%,一次电力为6.9%。然而全世界1998年平均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39.9%、煤占27%、天然气占23.1%,一次电力高达23.8%[2]。这表明,与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相比,中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多年来在中国的能源构成中,煤一直居主要地位,而石油、天然气等其他烃类能源相对较少,水电等非烃类能源所占比重也比煤少。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能源消费呈不断增长之势,并在世界能源消费增长份额中占有很大比重,导致中国能源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据有关机构统计,2002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了2.6%,远高于10年来的年平均增长趋势1.4%。可是,同年中国的能源需求却增长了l9.7%,而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能源消费增长则低于1%,连续第二年低于经济增长趋势。煤是2002年全球消费增长最快的能源,而中国的煤消费增长高达28%,而世界的煤消费只增长了7%,如果把中国除外,世界煤的消费仅增长了0.6%[3]。在中国,目前消费量最多的是煤、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常规能源。尽管水电、风力、核电和太阳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但由于资本、技术差别等原因,在可预见的将来,它在中国能源的总构成中还不可能担当主要的角色。从能源清洁度、使用价值和开发成本来看,煤、石油、天然气各有优缺点。同煤相比,石油是较清洁的能源;同石油相比,天然气则是更为清洁的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在许多方面可以代替煤,但煤却不能完全代替石油和天然气。煤同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相比,是笨重而肮脏的能源,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必然对交通、生态和地理环境形成极大的压力,并直接影响能源利用效率。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大国,国民经济各部门除交通运输之外几乎均以煤为主要燃料。然而,要想用煤能完全代替石油和天然气,必须通过深度加工的代价来开发洁净煤、洁净燃料新技术,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看,这样做短期内未必能够奏效。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中国国内能源供求的突出矛盾主要是结构性矛盾,具体表现为清洁高效的能源供不应求,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的总产量和品种规格的增长赶不上迅速扩大的需求。在改革开放的头20年,煤一直是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体,在能源结构中,煤、天然气和水电的供求基本平衡,但煤在能源供求总量中的份额却有所下降,从而导致对石油需求的迅速增加。因此,洁净煤的问题不解决,就会在以油代煤、以气代煤的过程中,出现和加剧煤的供应过剩,而油气供应不足的矛盾,形成煤在积压、或用于出口的同时又不得不进口大量石油的局面。因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石油短缺是中国能源安全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也就是说国内石油供应不足是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问题。

2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国际石油市场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还是欧佩克之外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可是从90年代开始,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石油消费量的急剧上升。1993年石油进口量超过了石油出口量,在数量上成为净进口国;1995年石油进口的金额超过了石油出口的金额,在石油贸易金额上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中国的石油产量居世界第5位,为156 Mt,原油加工能力达到230 Mt,石油与石油产品的进口量为13.93 Mt,相当于当年石油消费总量的8%;1997年原油进口量达到35.47 Mt;1998年进口原油27.32 Mt,成品油21.74 Mt;1999年原油和成品油净进口额为46.80 Mt[4]。2002年,中国进口原油和油品总量为89.75 Mt,其中原油进口64.91 Mt,比2001年增长了15.2%,进口额达到了127.57亿美元;油品进口20.34 Mt,进口额为37.99亿美元[5]。2003年总的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和LPG)净进口量已经超过100 Mt,10年来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呈直线上升之势。

消费与安全总结例5

摘要:通过对云南省菜籽油供需情况的分析,表明当前菜籽油自给率仅45%左右,造成菜籽油供给缺口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人口总量增加及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善、油菜籽总产量少、菜籽油产量有限等。再用Logistic阻滞增长模型预测云南省未来人口变化,进而对云南省未来菜籽油消费需求进行预测。结果显示:云南省未来人口上限为5574万人,到2020年人口数量为4914万人,菜籽油的需求量将达到60万t,未来菜籽油的供给缺口约为自给量的2倍。最后提出保障云南省食用油供给安全的措施建议: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并充分挖掘生产潜能;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理性、健康消费;充分利用省外食用油市场,建立健全食用油储备体系。

关键词 :菜籽油;供给缺口;需求预测

中图分类号:F 326.1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390X(2015)01.0039.05

收稿日期:2014.07.15修回日期:2014.10.09网络出版时间:2015.01.0713:06

基金项目:云南省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A3007712)。

作者简介:曾健国(1988—),男,湖南郴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农村与区域发展研究。

*通信作者:吴进明(1970—),男,云南通海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政策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107.1306.009.html

Supply Gap Analysis of Yunnan Rapeseed

Oil and Its Demand Forecast

ZENG Jianguo1 , WU Jinming1 , LI Jinxiao1 , LIU Wenjuan2

(1.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China;

2.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China)

Abstract:The rapeseed oil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of Yunnan province is analyzed,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current rapeseed oil self?sufficiency rate is nearly 50%,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rapeseed oil supply gap is mainly caused by increasing population,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higher living standards, improving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shortage of rapeseed oil production due to less rapeseed output. And then based on Logistic Block Growth Model(LBGM), the authors forecast the future population trend and the future consumption demand for rapeseed oil in Yun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pper limit of the future population of Yunnan province is 55.74 million, up to 2020, the population is 49.14 million, the demand of rapeseed oil approaches 600000 tons, which means the future supply gap will be up to two times of self?sufficiency level. Finally, in order to guarantee edible oil supply security of Yunnan province, the authors propose such measures as expanding the acreage of rapeseed crop and fully tapping production potential, guiding resi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consumption and advocating rational and healthy consumption, and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outside edible oil markets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edible oil reserve system.

Keywords: rapeseed oil; supply gap; demand forecast

云南是我国传统的菜籽油主消费大省之一,人们在食用油的消费上更青睐于菜籽油,菜籽油也是云南省第一大食用油油源,全省一半以上食用油为菜籽油,其产量直接影响到全省的食用油供给安全,关系到全省近4700万人口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稳定。然而,37%的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凸显出云南省食用油供给的严峻形势[1]。因此,正确认识当前云南省菜籽油供需现状,分析和把握云南省未来菜籽油消费需求形势,并积极探索保障全省食用油安全的供给路径,极力提高全省食用油自给率,这对于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以及促进省油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都极具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云南省菜籽油供需状况

云南省是全国油菜主产省份之一,全年可产菜籽油19万t左右。近年来,由于云南省油菜种植面积和单产的双增,加上压榨技术不断改进,平均出油率水平由2000年的30%提升到目前的35%,最高可达37%,菜籽油产量也在不断增加。2013年菜籽油总产量为19万t,较2012年同比增长5.6%,与2003年相比,产量增加了11万t,增加了2.4倍,年均增长9.0%,与同期油菜籽总产量年均增长速度(9.2%)相当。

西南和西北地区是全国菜籽油主消费区,尤其是四川、云南和贵州。近年来,传统的部分油菜主产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菜籽油消费呈下降趋势,但西南和西北地区菜籽油消费呈不断增加趋势,此两大地区的菜籽油产不足需,每年需从湖北、江苏和安徽等地调入大量菜籽油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云南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为11 kg,低于全国的19 kg,但较2003年的4.3 kg相比,增加了近3倍。2013年云南省食用油需求量约61万t,其中食用植物油51万t,动物油10万t,但菜籽油消费量达41万t,占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的80%,食用油总消费量的67%[1]。

从表1可以看出全省菜籽油供需形势不容乐观,其自给率仅45%左右,近11年来,菜籽油供给量与消费量均持续快速增长,供给量的增速略快于消费量,供给量与消费量分别增加了2.4倍和2.3倍,年均增长9.0%和8.6%。同期菜籽油供给缺口扩大了2.2倍,由2003年的10万t增至2013年的22万t,自给率增速缓慢,尽管由2003年的44.4%提高到2013年的46.3%,年均增长速度0.4%,仍有50%以上的缺口,这极大凸显出云南省食用油供给安全的严峻形势。

注:2003—2010年数据来自云南统计年鉴(2004—2011年);2011—2013年数据来自云南省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

二、云南省菜籽油供给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城镇化速度加快及人口总量持续增长

云南城镇化速度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持续加快,2012年总人口465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31.5万人,农村人口2827.5万人,总人口是1978年的1.5倍,同期城市人口增长了5倍。1978年的城镇化率为12.2%,2012年达到39.3%,城市人口以每年4.8%的速度增加,每年近100万人由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而城市人口是菜籽油消费的主要群体,其人均消费量是农村人口的2倍,这必然会大幅增加菜籽油的消费总量。其次,云南省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是导致菜籽油消费总量大幅增加的直接原因。从1978—2012年,云南省的总人口从3091.5万人增至4659万人,35年间人口增长了50.7%,年均增长速度1.2%。近年来,人口增速还在不断加快,从2002—2012年每年以0.73%的速度增长,增速是改革开放时期的2倍。云南省城镇人口的增加及进城人口的增多加上总人口的快速增长,使菜籽油消费总量迅速增加。

(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及饮食结构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变化巨大,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其消费能力随之大大提高,尤其是生活消费性支付比例大幅增加。云南省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2年达到21075元,是2000年的3倍,1990年的14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0年的490元增加到2000年的1479元,净增了989元,增长了3倍,2012年又比2000年净增了3938元,增长了4倍[2]。城市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也从1990年的1272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11074元,增长了9倍;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从1990年的453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3398元,增长了8倍。

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是菜籽油需求量急剧上升的最主要原因。从2000—2012年云南省油菜籽产量的年均增速是人口年均增速的11倍,即使油菜籽产量增速远远大于人口的增速,但却落后于消费增长速度,它不仅要满足人们食用的需求,还得一部分用于工业消费,这必然会增加菜籽油的消费量,需要更多的菜籽油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其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人们生活饮食结构和消费观的极大改善,居民越来越注重“健康消费”,在食用油选择上更注重“营养”与“安全”。在食用油的品种上,菜籽油的营养价值较高,其所含饱和脂肪酸相对较低(饱和脂肪酸含量越低,营养价值越高),这无疑使人们在选择食用油时更青睐菜籽油[3]。此外,近年来,受转基因食品的侵袭,人们的消费观变得更加谨慎,相对其他食用油而言,转基因菜籽油在市面上现身较少,大家在心理上给菜籽油贴上了一个“安全”标签,这也使得人们更偏好于菜籽油,其需求量也与日俱增。

(三)油菜籽总产量少,菜籽油自给量有限

对于一个近4700万人口的传统菜籽油消费大省而言,2013年其菜籽油供应量仅19万t左右,人均占有量不到5 kg,仅为人均消费量的一半,这凸显出其总产量的严峻不足。2000年之前云南省油菜籽年均总产量不到20万t,年均产油量不到10万t,自给率仅30%左右,直到2013年菜籽油产量才接近20万t,但自给率依旧不高,仅为46.3%。尽管云南省产籽量在逐年提高,但增量不大,难以短时间内大幅提高,而居民的消费量却在与日俱增,其极差势必越来越大,产需缺口逐年扩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未来人们对菜籽油的消费还将持续增加,供给缺口还将继续扩大。

三、云南省未来菜籽油消费需求预测

(一)云南省未来人口数量预测

至2003年以来,云南省总人口每年以0.7%的速度增长,2012年全省总人口为4659万人,2013年全省总人口近4700万人。考虑到当前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云南省未来人口数量的变化不会太大,人口数量增加将不会超过社会和环境所能容纳人口数量的最大极限[4]。在此,选用Logistic阻滞增长模型来预测云南省未来的人口数量。

假设:(1)人口增长率r为人口数量x的线性减函数r(x);(2)xm是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下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单位:万人)。

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云南省的人口上限为5574.22万,据模型预测,云南省2020年将达到4939.3万人,2030年将达到5128.1万人。

(二)云南省未来菜籽油消费量预测

2013年云南省人均植物油消费量约为11 kg,考虑到云南省是西南地区传统菜籽油消费大省,较其他食用油相比人们更偏好菜籽油,并且未来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改善,因此,对植物油的消费量也会逐年增加,并以菜籽油为主。2014年云南省人均菜籽油消费量按11 kg计算,往后每年增加0.2 kg。以此类推,再根据云南省未来人口的预测结果,预测出云南省未来菜籽油的需求量,见表2。

由表2可知,随着云南省未来人口数量的增加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菜籽油的需求量呈逐年增长趋势,预计到2020年菜籽油的需求量为60万t,2034年将达到77.9万t,较2013年增长59%,平均每年以2.2%的速度增长。目前云南省菜籽油的自给量仅20万t左右,在现有条件下欲短期内大幅度增加自给量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未来云南省菜籽油供给缺口将长期存在,并呈扩大趋势,缺口约为自给量的2倍。由于该预测未考虑到菜籽油的工业用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菜籽油的工业用途不断增多,用于工业消费的菜籽油数量将不断增加,因此,实际生活中菜籽油的消费量应比所预测的数量要大,供给缺口可能比实际中的还要大。

四、促进云南省食用油供给安全的对策建议

随着云南省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省对菜籽油消费需求总量上还将持续保持刚性增长态势。仅40%左右的食用油自给率,给全省人民的“食用油安全”敲响了警钟,云南省近4700万人口“舌尖上的安全”亟待解决。

(一)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充分挖掘生产潜能,提高菜籽油自给率

要从根本上解决云南省食用油供给安全问题,必须首先立足本省从自身出发,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提高油菜籽总产量,进一步提高菜籽油自给率。要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就必须全力挖掘全省油菜生产潜能,充分开发利用云南省20万hm2冬闲田,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主攻单产,提高含油量水平。若充分利用全部冬闲田,则每年可增加近15万t菜籽油,提高30%的菜籽油自给率,云南省食用油自给率可提高到60%,这对云南省食用油供给是一个巨大的贡献,极大地缓解食用油供给的紧张局势。其次,政府应从整体出发顶层设计,打通“最先一公里”,多管齐下,加大对油菜生产支持力度,加强科学研究和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努力完善油料良种补贴、种植补贴及价格收购等政策;全力落实“最后一公里”,提高农户油菜种植的积极性,确保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油量。

(二)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理性、健康消费

居民的消费观念很大程度上引导着其消费选择,在全省食用油供给紧张情况下,居民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调整消费结构,理性消费,不要过于把眼光聚焦在菜籽油上,可适当选择其他种类健康、安全、营养的动植物油。比如:猪油、大豆油、花生油、橄榄油等。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可增加其他油脂的消费比例,激发其他油脂产业的发展潜能,促进油脂产业的全面发展,缓解菜籽油单方面供给压力,提高本省食用油自给率[5]。

(三)充分利用省外食用油市场,建立健全食用油储备体系

尽管云南省植物油产量在逐年提高,但其增长速度却不及消费增长速度,要保障全省食用油供给安全就必须充分利用省内、外两个市场,适时协调好两个市场,合理调入充足的油脂,维护省内食用油市场稳定,满足居民需求。其次,要建立健全云南省油脂储备体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制度保障,完善储备结构,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将油脂储备调控与承储企业经营相结合,共同致力于缓解市场矛盾。创新云南省油脂储备体系,实行动态储备方式,在保证储备安全、储备质量的基础上,根据市场供需形势进行储备油轮换适时调整,保证储备油常储常新[6]。要保证云南省食用油供给安全,还必须树立正确的油脂观,对油脂产业的发展及油脂安全给予更多重视,提高政府与市场双控效率,全面保障云南省食用油供给安全。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 关于促进云南油菜产业提质增效保障全省植物食用油安全供给分析报告[R]. 2013:10.

[2]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沈金雄,傅廷栋.我国油菜生产、改良与食用油供给安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13(1):1.8.

消费与安全总结例6

一、粮食安全的涵义

20世纪70年代中期,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粮食危机的背景下首先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的粮食”。1983年FAO又确定了新的定义,即“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由此可以看出,粮食安全具有三方面涵义:一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数量与质量,即不仅要供应足够的粮食,还要保证所供应的粮食安全、卫生,满足人们生存和健康的基本需要;二是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与长期性,即保障粮食供应在任何时候都是充足、卫生的,满足人们的长期需要;三是保障人们的购买力,即人们不仅能够买得到而且买得起其生存和健康所需的基本食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粮食安全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保障国民购买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的阶段及现状

1.发展阶段

根据我国粮食生产的总体情况,建国以来,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处于起伏波动阶段,粮食总产由1949年11320万吨增加到1957年的19500万吨。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和“”,整个经济和生产遭到了很大挫折,1958年~1978年21年间粮食总产仅增加11020万吨,平均每年仅增加500万吨左右。这一时期我国粮食生产长期在低水平波动,进展较为缓慢。粮食安全处于较低水平。

第二阶段:1979年~1984年。处于全面稳定发展阶段。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粮食产量全面大幅度提高,进入了全面稳定发展阶段。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30520万吨提高到1984年的40700万吨。每年用于发展畜牧业的可统计的饲料粮,由上个阶段的3000多万吨,增加到7000多万吨,增加了一倍多。使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期间,1979年和1984年为丰收年,且前一年国家进口粮食数量较多,造成粮食供给量大于需求量,1979年粮食剩余768万吨,1984年更是达到了4279万吨。

第三阶段:1985年~1992年。粮食生产的波动和徘徊期。由于国家采取了抑制粮食生产的政策,农资价格连续上涨、居高不下,其涨幅大大超过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致使1985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1984年减少了6000万亩,粮食总产比1984年下降了2820万吨,此后出现了连续4年的徘徊,一直到1989年才恢复到1984年的水平。1989年由于粮食歉收、市场封闭及粮食出口过多,出现了买粮难,价格比上年上涨了38.3%。而1990年粮食总产达到44624万吨,剩余达3083万吨。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和起伏。

第四阶段:1993年至今。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产品供求实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转变。农业产出不断增长,整体质量不断提高。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亿吨大关,表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标志着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虽然2000年的粮食产量受严重灾害和结构调整因素的影响减产9%,但仍然达到了46218万吨。国家储备粮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基本保持了同步增长。

总体上看,我国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粮食安全得到了较充分的保障。

2.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粮食生产能够满足消费的需求,粮食安全状况良好10年来,我国粮食产销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近10年来,全国直接消费粮食比例下降,间接消费粮食比例逐步提高,粮食消费呈现出有史以来的繁荣景象。一是从总量看,全国粮食消费每年在49000万吨左右。二是直接消费下降,间接消费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抽样调查,农民人均直接消费粮食1997为250.67公斤,比1990年262.08公斤下降11.41公斤,下降了4.4%。城镇居民人均直接消费粮食1997年为88.59公斤,比1985年134.76公斤下降46.17公斤,下降了34.3%,下降幅度高于农民直接消费粮食29.9个百分点。三是细粮消费比例逐年提高,粗粮比例逐年下降。农村细粮消费比重,1980年为63.4%,1985年为81.5%,1990年为82%,1997年为83.3%。粗粮消费,农村为17%~18%,城镇粗粮消费比重比农村小。

(2)大宗粮食品种是生产和消费的主体。我国粮食生产大宗品种有水稻、小麦、玉米等三大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整个粮食的76%、86%左右。其中水稻分别占28%、39%,小麦分别占25%、22%,玉米分别占23%、25%。

从三大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需情况看,一是稻谷产销平衡有余。大米是我国人民直接消费的主要口粮,每年用于口粮消费的大米占大米总消费量的85%左右。按全国人均消费大米97公斤计算,全国平均每年消费大米在12000万吨左右,折合稻谷17000万吨左右。目前全国大米供求平衡有余。二是小麦产销不平衡。目前世界人均小麦消费量为97公斤,按此估算,我国小麦年需求总量在12000万吨以上,这与现阶段全国小麦的生产能力有一定的差距。三是玉米消费呈增长趋势。据分析,我国玉米用作饲料消费的比重约占玉米总消费量的70%左右,有专家估计,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扩大。

(3)粮食消费结构日趋合理。过去长期以来,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很不合理,居民口粮占80%以上,其他用粮不到20%。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得到改善,并且日趋合理。目前有3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口粮消费占粮食总消费量降到55%左右。二是饲用粮消费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到30%左右。玉米是饲用粮的主要原料。三是工业用粮占粮食总消费量的10%左右。四是种子用粮稳定在3%左右。

(4)粮食出口持续增加,进口减少。2002年进口谷物和谷物粉285万吨,出口148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9.3%,净出口1243万吨。其中,玉米和小麦出口大幅度增加。我国还对进口农产品采取了宽严适度的“安全评价”、“进口安全”和“标识制度”的有效管理,同时加强了对进口粮食的检验和检疫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进口的增长。

总的来说,19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粮食已经摆脱了供给长期偏紧的局面,粮食安全度得到提高。同时,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库存积压较多,品质差的粮食销售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到了我国粮食安全状况。

三、充分依靠国际市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我国的粮食安全将直接面对全球市场。过去一段时间,我国保持了高于95%的粮食自给率,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态环境代价。今后,可以考虑进一步改革粮食外贸体制,通过参与国际市场,更有效地调剂粮食余缺,进而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为此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选择一些耕地资源较丰富、投资环境较好的国家,购买、开发和租用耕地,建立国外粮食生产基地

增加从南美洲等地区的粮食进口。南美洲是大豆和玉米的主要产区,耕地有很大的增长潜力,而且不像美国那样经常实行粮食禁运。是可靠的粮食进口来源地.我国可以通过与南美洲加强粮食生产合作,加快南美粮食用地的开发和利用。可以通过调节关税,对南美的粮食进口给与优惠。

2.考虑在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建立粮食保税仓库,吸引外资建设仓储粮

国内沿海发达地区有着其优越的粮食流动环境和市场条件,在沿海发达地区建立粮食保税仓库一方面可以激励外资企业在我国境内建设仓储粮,从而在节约成本和资源的情况下间接地增加我国储备粮数量,而且成为一个可以自动调节我国粮食供求的“水池”。

3.充分利用WTO允许的“绿箱政策”与“灰色区域”,促进国内粮食生产,保护农民利益

所谓“绿箱政策”,是指政府在执行某项农业计划时其费用由纳税人负担而不是向消费者转移。这些措施主要包括直接或间接地实施农业保护政策与鼓励政策,尽可能地使国内农民利益得到保护和提高,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从而鼓励其积极地参与国内粮食生产,从内耳外地促进我国粮食安全。

4.推行南进北出的进出口策略

利用我国各地区之间所具备的个别优势,调整我国进出口结构,同时也实现在较低成本上实现我国粮食储备结构的调整。基于此,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在南方销区可利用WTO配额从国际市场进口玉米、小麦及其制品和饲料等产品,北方可利用市场区位优势出口大米、玉米、小麦和大豆等农产品。

参考文献:

[1]麻志周:《我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国土资源》,2004年第11期

[2]苏振生:《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年第3期

消费与安全总结例7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首先,我代表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多年来支持中国消费者协会工作、致力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报道的新闻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搜狐网站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

2004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十周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在这样一个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里,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2004年的年主题为“诚信?维权”,并与搜狐网站携手开展网上3?15维权系列活动,共同打造网上3?15的品牌。

今年的网上3.15维权系列活动自2月20日至3月15日,历时一个月,包括:在线专家访谈:“诚信。维权”网上论坛;每天推出的3.15专题报道;3月15日当天的大型在线咨询活动;启动网上和解平台:“十大维权热点难点”网上调查等六方面的内容。

截止3月15日10时,网上3.15访问总量460多万人次;举办涉及10个行业、20余个消费领域的在专家访谈19场;3?15论坛贴子数405,访问人数145342,访问量 435024;网上和解平台参与企业数量23家,诉求数量13908个,涉及IT、汽车、房地产、教育、公用事业、医疗、旅游、食品等8个行业。

本次网上3.15维权系列活动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十大维权热点难点”网上调查,开展 “十大维权热点难点”的评选,主要是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明确消费者协会今后工作的重点。

本次网上调查结合中消协历年受理投诉的统计分析结果,为网友提供了22个备选领域;同时,也允许网友提出备选领域。自2004年2月20日活动开始,截止到3月15日14时,共有15136网友参与了“十大维权热点难点”网上调查活动。经我们汇总统计,被评选为“十大维权热点难点”的依次是:

1、商品房,占总数的8.27%;

2、医疗事故,占总数的7.01 %;

3、药品,占总数的6.65%;

4、食品,占总数的6.52%;

5、装修,占总数的6.07%;

6、手机质量和服务,占总数的5.22%;

7、铁路、民航等垄断行业,占总数的5.21%;

8、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占总数的4.73%;

9、保险服务,占总数的4.59%;

10、教育及培训,占总数的4.55%.本次调查组织活动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突出公益色彩,网友完全自愿参加。本次调查活动不向参加者提供任何奖品或纪念,不掺杂利益因素。

没有任何物质鼓励,在短时间内能有如此多的网友参加活动,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重视以及对消协工作的支持,反映了广大消费者对中消协的信任与期望。

(二)、实施技术措施,提高了数据质量。通过“一机一票”避免了一人多次投票,确保了调查的准确性。

(三)、参与者数量多,调查结论更客观。本次调查参与者数量多,使调查更有普遍性。况且目前我国上网的消费者大多数收入及受教育程度较高,他们接触的消费类信息多,分析能力较强,这样就使得调查结果更客观。

(四)、调查结果体现了实时性。从调查开始到得出结论,前后不到一个月,这样的调查规模、范围和速度是传统所无法比拟的,这就决定了本次网络调查的时效性,调查结果与实际情况更能够相符。

维权领域既有热点,也有难点,例如食品卫生投诉数量众多,一直是热点问题,但是个案的解决并不难;相比之下,医疗事故的总量并不多,但每件的解决都有很大难度。还有一些领域既是热点,也是难点,例如商品房,投诉增长快,解决率低。“热点”和“难点”做为维权中的两大社会问题,解决它们还要靠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新闻界朋友们的积极参与。从各地消协的工作经验看,“热点成焦点,热点好解决;难点变热点,难点不再难”,此次中消协之所以将“热点、难点”问题并列提出,也是基于动员全社会力量解决消费者权益问题的务实考虑。

根据消费者投票情况,结合近年来中消协受理消费者投诉的实际,我们对“十大维权热点难点”做了一个简要分析和评述:

一、商品房兼具热点难点特征名列“十大”榜首。

在本次调查中,商品房名列“十大维权热点难点”之首。这一点与中消协近几年的投诉统计分析不谋而合。相比2002年,2003年商品房的投诉增加了18%,这也是连续第四年商品房投诉以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根据中消协的分析,商品房投诉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商品房纠纷涉及的数额高,解决成本高,解决率低。一般来说,大多数消费者购买商品房时都耗费了多年的积蓄,而商品房一旦出现质量等问题,消费者无法正常使用损失巨大。据分析,“房子”做为“十万元级”消费的新“三大件”之一(“十万元级”的“三大件”是“房子、车子和孩子的抚养和教育)”,市场供求活跃,纠纷还会增加,加强对购房消费者的保护不容忽视。

二、安全权受损是消费者“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本次调查中,医疗事故问题、药品问题、食品问题分列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三者都是反映安全权的问题,三者相加占到了总票数的五分之一,反映了安全权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据中消协的统计,2003年中消协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9万多件,有关安全方面的投诉多达15624件,比2002年的11601件增长35%.安全权做为消费者九项权利中的最基本权利,得到消费者最多的关注是可以理解的。

“人命至重,贵如千金”,医疗事故做为一种特殊的消费纠纷,历来是消费者投诉的难点问题,存在的问题有:个别医疗工作者专业技术不精,操作不当,导致误诊、误治;医院管理不善,个别医护人员粗心大意、责任心不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造成医疗事故。而解决医疗纠纷的难点在于消费者对医疗专业问题很不了解,难以证明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另外,医疗事故鉴定还存在障碍,赔偿额过低、赔付执行难也是解决医疗纠纷中存在的难题。

有关药品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质量和虚假宣传上,食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食品卫生问题,这两个问题归结起来核心也是安全权。

三、出国留学中介、教育及培训“误人子弟”引来众怒。

据中消协统计,同2002年相比,2003年教育或培训投诉增加了16%,在中消协系统全年受理投诉总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教育或培训投诉增长幅度明显。留学中介投诉也有明显的增加。据了解,目前北京从事留学中介服务的机构达300多家,但真正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具有出国留学中介服务资格的仅有46家,非法多于合法。同时,合法中介中又有一些违规操作。北京地区的出国留学中介尚且如此,全国情况可想而知。针对近年来连续发生的一些自费出国留学中介违规和境外机构在华非法招生案件,教育部推出了“留学预警”制度,2003年,教育部连续公布了13条留学预警,其中大部分和留学中介有关。

从支出角度讲,留学中介、教育及培训等服务收取的费用数额并不低。例如,出国留学、义务教育中的择校费、高等教育的自费、英语等专项技能的培训,其中的费用少则几千上万,几年下来多则就是十几万元,几十万元。消费者一旦上当受骗,经济受损非常严重。更主要的是,留学中介、教育及培训造成的间接损失难以弥补,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在时间和机遇上的损失不能用金钱补救,有些甚至影响消费者的终生。

四、铁路、民航等垄断或具有自然垄断地位的行业服务质量倍受关注。

公用事业事关国计民生,同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密不可分,而这些公用事业由于种种因素,实际中往往是垄断经营或者具有自然垄断的地位。公用事业做为特殊行业在国民经济生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也一直存在着服务质量差、产品单一等问题,消费者对此怨声载道,有些行业甚至被消费者冠以“老大、老虎”的称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垄断经营所带来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日益显现。此次调查中,铁路、民航等行业入选“十大维权热点难点”,反映了广大消费者对这些垄断或具有自然垄断地位的行业加快改革,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寄予了厚望。

五、装修、保险、手机等新消费带来新热点。

在消费者关注的“十大维权热点难点”中,商品房,医疗,药品,食品,铁路、民航等垄断行业,教育及培训等都是与消费者生活密不可分的,甚至是须臾不可或缺的。这些领域的消费需求是不以消费者的好恶而改变的, 在这种程度上,以上的商品或服务都属于生活必需品的范围。而手机的质量和服务、装修、保险服务做为近年来的新兴产业,则是属于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后的选择性消费领域,此次手机的质量和服务装修、保险服务能入选“十大维权热点难点”,占有三席,也反映了在我国消费水平总体上向全面小康社会发展进程中,新兴消费领域的消费者维权已经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在总结“十大维权热点难点”网上调查时,我们再次认识到做为现代高科技标志之一的互联网技术对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性。从我们的初步实践看,互联网技术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结合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首先,互联网是一种相对比较廉价的通信方式,它能够让消费者随时、随地登录互联网自己的需求,不受时间的制约,不受通信成本的制约。

其次,互联网能够通过一套强大的用户注册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真实、完整记录消费者和经营者联系的每一个环节、细节,有助于最终问题的解决。

再次,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能够很好地融合其他消费者的旁观意见、评价,从而推动和促使经营者不能漠然对待消费者的请求。

此外,经营者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统计和分析功能,也能够通过归纳消费者的诉求信息,经过科学分析,形成一套对企业自身经营、服务及管理有所帮助的信息来源和数据支持。

消费与安全总结例8

从近年来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看,由于科技发展,工业生产使食品安全产生的问题,与传统意义上的食品安全具有不同新特征,即科技含量上升、人为不确定因素增多[3]。灌装、冷冻、防腐等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人们提供大量安全的食品,但不法商贩造假制假可利用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潜在风险成为新的规避因素[4]。风险可以界定为一种处理社会自身所导致和引进的危害和不安全的系统方法。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指出:“风险”概念直接与反思现代化相关联,“反思”成为试图规避风险的手段[5]。同时,贝克认为风险产生的同时必然引出责任问题,他在描述分析政府在风险社会中的职能弊病时,用到“有组织的不负责任”这一概念,即人们可以向一个又一个主管机构求助,并要求他们负责,而这些机构则会为自己开脱,在这种过程中,是根本无法查明谁该负责的。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涉及到卫生、农业、质监、工商等近10个部门[6]。多头执法造成责任的相互推诿,以及管理体制相互交错造成管理职责交叉,使得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落不到实处,政府监管力度被大大削弱,由此造成政府诚信面临危机。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调研所取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针对回收问卷相关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选取天津市消费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根据市内六区的人口数量分配样本[7]。调研共发放问卷330份,回收有效问卷325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9.7%。

调查结果分析

1样本概况

样本中女性比例占46.6%,男女比例相当。平均年龄主要集中在31—49岁,占样本总数的43.2%。受访者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占样本总数的74.1%,在职人员的比例为82.7%,已婚受访者的比例为78.1%。家庭总收入集中在2001—5000元,家庭人口数3人占样本总体例的45.2%(附表)。

2食品安全知识与意识

对于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与意识方面的情况,问卷设计主要是通过消费者对食品认证标识(QS标志、有机食品认证标志等)的知晓程度、对《食品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了解情况、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食物之间相克的知识的了解进行调查。以QS标识为例,QS标识即食品市场准入标志,食品出厂销售之前,必须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由国家统一制定的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或者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意味着该食品符合了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调查消费者对QS质量安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HACCP、ISO9000、ISO14000认证标志的知晓程度,结果表明,除多数被调查者只是听说过上述食品认证标志,具体的认证标准及要求并不清楚。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该法共10章、104条,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各项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8]。调查结果发现,对于《食品安全法》,有28.7%的消费者根本不知道,65.7%的消费者听说过,但不太了解更具体的内容,仅有6.58%的消费者对此十分了解。《食品安全法》中还规定,当消费者买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时,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被调查者中,有37%的人不知道、54%的人听说过、仅9%的人十分了解这项规定。消费者了解食品安全知识的途径,主要包括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和亲戚朋友之间的相互交流等几个方面。其中,利用广播电视获得食品安全知识的受访者达到83.1%,网络的作用在食品安全知识与信息传播方面越来越明显,半数以上(61%)的消费者利用网络获得食品安全知识。

3食品安全行为

在考察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行为之前,先对影响其食品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1)影响食品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

通过调研发现,平时比较关注食品安全知识和信息的消费者占到总人数的88%,但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相关讲座或培训的次数不多,调查显示,大部分人未参加过食品安全相关知识讲座或培训。消费者对购买食物地点的选择,77.5%的被访者经常去大型超市购买食品、51.9%的被访者经常去农贸市场购买食品、20.7%的被访者去食品便利店购买食品。消费者购买食物时,判断食物是否安全的主要依据前三位的指标为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品牌知名度。调查消费者购买食品后,有保留购物小票习惯的人占到54.3%。

2)遭遇食品安全问题时采取的措施

当消费者遭遇食品安全问题是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大部分人直接找商家退换,占到被调查消费者比例的66.4%。自认倒霉的消费者比例占到23.8%,消费者会向有关部门投诉的比例为6.8%,还有消费者会提出民事赔偿诉讼的比例为0.9%,只有0.6%的消费者向媒体反映。在与商家交涉要求退换过程中,58.3%的消费者表示会要求支付赔偿金,但仅有7.1%的消费者投诉后获得赔偿。在问及为什么没有去投诉时,71.6%的被调查者回答“投诉太麻烦”、17.6%的被调查者回答“不知道找谁投诉”、6.2%的被调查者回答“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投诉”。

结论与讨论

消费与安全总结例9

会议工作计划范文1一、制定工作目标和组织机构

积极围绕十八大消防保卫战开展良好的消防环境,在镇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领导下积极配合消防安全工作,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广泛宣传消防意识,坚决不发生重大或特大火灾事故。加强消防保卫工作领导,成立消防安全工作小组,有各领导为组长带领工作小组。

二、工作任务

1、全力整治火灾隐患。

持续排查整治火灾隐患,不断改善社会消防安全环境,对消防安全形势进行分析,部署行业系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7月,全面开展消防安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工作任务。7月至9月,按照文件要求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工作,每月重点检查危化企业等易燃易爆单位、场所,并对人员密集场所、施工工地、火灾高危单位和“三合一”、“多合一”场所加强消防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重大火灾隐患督促整改并上报镇派出所和安监所,确保在十八大开幕前整改完毕。10月,对检查有火灾隐患企业确实难以完成整改的,要配合上级部门工作采取关停、“死盯死守”等措施,确保消防安全。

2、全面开展消防安全宣传。

全面召开消防重点企业和危化企业安全会议,传达文件精神,宣传防范意识,督促企业自查自纠,并有各园区管理员逐户到企业开展消防安全巡查宣传工作和责任制的签约。

3、积极组织开展消防应急演练与疏散演练。

7月,联系企业确定开展演练企业,7月至9月安排 2-3家防火重点企业或人员密集型企业开展演练。演练开展邀请安监所和派出所相关人员参加和指导,并要求开展演练企业做好记录,演练完成后做好总结工作,以书面报告交我公司做保存。

4、积极组织义务消防员和开展日常宣传。

8月,公司组织全体人员开展消防安全指导和消防培训演练工作,了解和实际运用消防器材,掌握应急知识和逃生知识。7月至 10月要求各园区检查人员每日开展督查工作,对自己各区域企业做好日常消防安全巡逻。

三、工作要求

党的十八大是我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公司要坚决贯彻落实镇政府文件,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十八大消防安保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严肃纪律,履行职责,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火灾。

各工作小组要按划分的范围履行消防安全保卫职责,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加大力度,严格责任追究,提高消防安全保卫效能。

会议工作计划范文2我在__年,会议营销业绩不是太理想,当然这其中肯定有许多不足和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__年,我将一如既往地按照我会议营销企业的要求,在去年的会议营销工作基础上,本着“多沟通、多协调、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会议营销工作”的指导思想,发扬井冈山创业精神,确立会议营销工作目标,全面开展__年度的会议营销工作。__年会议营销工作计划现制如下:

一、要有好保健品会销业绩就得加强会议营销知识学习,开拓视野,丰富经验,采取多样化形式,把学会议营销与交流技能相会议营销总结合。

二、在拥有老消费者的同时还要不断从快速开发新消费者,要更多的消费者用上我们我会议营销企业的会销产品,为他们的健康带来福音。

三、对于老消费者,和固定消费者,要经常保持联系,在有时间有条件的情况下,登门拜访送一些小礼物消费者,好稳定与消费者关系。

四、__年会议营销工作计划

1:每周要拜服四个以上的新消费者,还要有三个潜在消费者。

2:见消费者之前要多了解消费者的状态和需求,再做好准备工作才有可能与这个消费者合作。

3:为了__年的会销保健品任务每场会我要努力完成5万到10万元的销售额,为我会议营销企业创造利润。

4:一周一小会议营销总结,每月一大会议营销总结,看看有哪些会议营销工作上的失误,及时改正下次不要再犯。

5:和我会议营销企业其他会销同仁要有良好的沟通,有会议营销团队意识,多交流,多探讨,才能不断增长会议营销技能。

6:对所有消费者的会议营销工作态度都要一样,加强会销产品质量和服务意识,为我会议营销企业树立更好的形象,让消费者相信我们的会议营销工作实力,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7:对自己严格要求,学习李云龙精神,会议营销工作扎实细致,要不断加强会议营销的学习,多看书及相关会销产品知识,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与同行们交流,向他们学习更好的方式方法。

会议工作计划范文3我在__年,会议营销业绩不是太理想,当然这其中肯定有许多不足和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__年,我将一如既往地按照我会议营销企业的要求,在去年的会议营销工作基础上,本着“多沟通、多协调、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会议营销工作”的指导思想,发扬井冈山创业精神,确立会议营销工作目标,全面开展__年度的会议营销工作。__年会议营销工作计划现制如下:

一、要有好保健品会销业绩就得加强会议营销知识学习,开拓视野,丰富经验,采取多样化形式,把学会议营销与交流技能相会议营销总结合。

二、在拥有老消费者的同时还要不断从快速开发新消费者,要更多的消费者用上我们我会议营销企业的会销产品,为他们的健康带来福音。

三、对于老消费者,和固定消费者,要经常保持联系,在有时间有条件的情况下,登门拜访送一些小礼物消费者,好稳定与消费者关系。

四、__年会议营销工作计划

1:每周要拜服四个以上的新消费者,还要有三个潜在消费者。

2:见消费者之前要多了解消费者的状态和需求,再做好准备工作才有可能与这个消费者合作。

3:为了__年的会销保健品任务每场会我要努力完成5万到10万元的销售额,为我会议营销企业创造利润。

4:一周一小会议营销总结,每月一大会议营销总结,看看有哪些会议营销工作上的失误,及时改正下次不要再犯。

5:和我会议营销企业其他会销同仁要有良好的沟通,有会议营销团队意识,多交流,多探讨,才能不断增长会议营销技能。

6:对所有消费者的会议营销工作态度都要一样,加强会销产品质量和服务意识,为我会议营销企业树立更好的形象,让消费者相信我们的会议营销工作实力,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7:对自己严格要求,学习李云龙精神,会议营销工作扎实细致,要不断加强会议营销的学习,多看书及相关会销产品知识,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与同行们交流,向他们学习更好的方式方法。

会议工作计划范文4一、要有好保健品会销业绩就得加强会议营销知识学习,开拓视野,丰富经验,采取多样化形式,把学会议营销与交流技能相会议营销总结合。

二、在拥有老消费者的同时还要不断从快速开发新消费者,要更多的消费者用上我们我会议营销企业的会销产品,为他们的健康带来福音。

三、对于老消费者,和固定消费者,要经常保持联系,在有时间有条件的情况下,登门拜访送一些小礼物消费者,好稳定与消费者关系。

四、会议营销工作计划

1、每周要拜服四个以上的新消费者,还要有三个潜在消费者。

2、见消费者之前要多了解消费者的状态和需求,再做好准备工作才有可能与这个消费者合作。

3、为了的会销保健品任务每场会我要努力完成5万到10万元的销售额,为我会议营销企业创造利润。

4、一周一小会议营销总结,每月一大会议营销总结,看看有哪些会议营销工作上的失误,及时改正下次不要再犯。

5、和我会议营销企业其他会销同仁要有良好的沟通,有会议营销团队意识,多交流,多探讨,才能不断增长会议营销技能。

消费与安全总结例10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年是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测评之年,也是关键之年。我市围绕省“测评体系”四大项目、10个指标、72项内容中涉及的创建工作要求,按照泰州市放心消费创建办的测评操作手册的步骤,组织主要成员部门创建人员组成测评小组开展了自测自评工作,通过逐条逐项地对各部门材料审核和现场实地检查情况汇总,得出自评总得分。自测自评工作报告内容主要有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市创建活动的简要概况,第二部分是我市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效,第三部分是继续强化我市创建长效机制的可持续发展。现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 我市创建活动的简要概况

20__年6月份我市拉开了“放心消费”创建的序幕,一场轰轰烈烈的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由点、线、面不断向纵深不断发展。20__年初,江苏省确认靖江作为江苏3个省管县(市)试点城市之一,我市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抓手,结合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我市消费环境安全度、经营者诚信度和消费者满意度。按照泰州市放心消费创建的统一部署,我市积极组织企业、行业、区域开展创建活动,到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1683个市场主体参与创建活动,实际企业创建达标率为企业总数的7.8%;与老百姓消费安全密切相关的行业参与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的参创率达到95.8%,达标的重点行业22个,行业参创率达到100%;参与创建的乡镇(街道)总数8个,达标4个,均符合创建标准的要求。

1、靖江基本概况:靖江市位于江苏省中南部苏中平原的最南端,处在沪宁长江水道的中心点。面积673平方公里,辖8个镇,4个办事处,3个园区,人口66.5万人。是产业特色和产业优势明显的城市,全市形成了机电及汽车配件、医药及精细化工、纺织服装、船舶修造等主要工业门类,并将“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四大高新技术领域作为未来发展方向。

2、靖江经济发展状况:农业经济稳步发展。靖江有“苏北小江南”的美誉,丰富的水资源为发展各种农产品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种植业、养殖业逐步向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建成各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7.8万亩;工业经济增势强劲。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8家,年销售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8家,实施1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104项;服务业较快提升。社会消费快步增长,汽车、房地产、信息服务等成为消费热点,金融保险平稳运行,电力、通信设施建设加快。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带动了联动开发深入推进,城市建设实施绿化景点项目,水环境得到改善,服务机制得到完善,城市管理得到了加强,消费市场秩序得到了全面提升。(参阅资料靖江网)

第二部分 我市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自20__年6月份至现在,我市的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为实现《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工商局关于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__]44号)、泰州市政府《转发泰州工商局关于开展全市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意见的通知》(泰政办发[20__]118号)文件所明确的创建工作目标,大力开展专项执法整治,提高消费环境安全度;强化企业自律意识,提高经营者诚信度;健全诉求维权机制,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提高创建活动认同度。

一、消费环境安全度

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的首要目的是全面提高消费环境安全度,而消费环境安全度则必须要由完善健全的保障机制建设来保证。

(一)、消费安全保障机制建设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不断加强消费安全保障机制建设,强化监管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市场准入机制、质量监测机制、市场监管责任机制、市场价格监督机制、品牌产品激励机制、农村市场规范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以保证消费环境安全度的全面提升。

1、市场准入机制(Ⅰ-1-①市场准入机制总分20分)

①、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我市各有关创建成员部门健全市场准入机制,建立市场主体准入、经营、退市、卫生等制度。工商部门加大市场监管执法力度,着力整治消费者关注的突出问题,坚持标本兼治,扎实推进监管关口前移,按照《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对涉及消费健康、安全的经营主体准入严格把关,依法登记和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质监部门严格实施生产许可和产品强制认证;卫生部门依照《餐饮服务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把餐饮服务许可发证关;药监局规范 药品企业具备合法的生产经营资格。(查阅工商、质监、卫生、药监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②、工商部门积极帮助和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准入制度(包括商品质量检查验收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市、召回、销毁制度等)。督促重点食品经营主体认真履行“一票通”食品溯源制度,以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法定责任和义务,督促各类市场主体建立健全商品和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如质量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帐制度和不合格商品退市、召回、销毁等制度,健全市场消费信息公示、制度,定期公示和商品和服务质量信息制度。(查阅工商部门提供的材料)

③、药监局按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规范药店经营行为,对需要GSP认证的药品零售企业及时予以指导,使药品企业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认证,具备合法的经营资格;工商局按国家规定对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的食品,在流通领域依法实施和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总局《关于食品流通许可证印制发放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落实登记备案制度,规范食品经营主体经营行为,依法登记发放食品安全流通许可证。巡查人员按照“QS”、“CCC”等标准对商品分类监管,对进口水果还需索取进口商品检疫证明文件或标识,督促经营者在经营粮食、食用油等重点商品时,必须持有《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准入证书》或“QS”食品安全标志,方可允许上市销售;质监局不断加强对企业执行生产许可和认证情况的监管;卫生部门对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的餐饮行业实施安全监督。(查阅工商、质监、卫生、药监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④、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质监部门对家用电器、照明设备、医疗器械类产品实行的强制性认证,并在其商品的外包装上加贴“CCC”(3C)标志,食品安全认证和“QS”标志,生产企业在取得《生产许可证》后,方可进行产品生产,经销企业在其销售的商品外装上有“QS”食品安全标志。质监局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家用电器以及工业产品等,严格实施生产许可和产品强制认证管理制度,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申报、通过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认证、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认证和食品行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等。他们还与100多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签定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制进行分类监管,有效地维护了全市食品生产加工市场的质量安全。(查阅质监部门提供的材料)

2、商品质量监测机制(Ⅰ-1-②商品质量监测机制总分20分)

①、工商部门为进一步规范商品质量监测工作,制作了商品质量监测工作录入流程软件,制定了商品质量监测制度,加强对与消费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出厂质量及市场商品销售质量的定期检验检测和市场监测,并积极会同质检所对我市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进行监测和抽检,重点加强食品质量监测。引导督促企业建立商品进货索证、索照、索票制度,使之成为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的第一手段。由经销者向有合法资格的商品提供者索取有关商品质量的法定检验、检测、鉴定单位以法定形式的出具的文件(如商品的质量、计量、安全、商标,海关检验、检测、鉴定报告书、合格证和卫生合格证、售后服务卡以及有关部门颁发的产品荣誉证书)等,目的是审查商品的内在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要求上市销售的标准和条件等合法性;农委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农产品生产质量全程控制,重点对获证农产品企业的生产监测和控制,将农产品生产基地、市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及超市100%纳入农产品质量监测范围,在城区大型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生鲜区设立检测点,着重把好食用农产品质量监测关。我市质监局、住建局、国资、安监局等部门对全市30万只液化气钢瓶抽查的结果,以及自来水公司对水质、水压监测的报告情况均在《靖江日报》上进行了公布。(查阅工商、农委、质监、住建、国资、安监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②、工商局加强对工商企业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的指导,积极引导他们建立自律机制,强化其保障商品质量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措施,依据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的要求,商品销售企业(经营户)建立进货商品登记台帐,严把上柜商品的质量关,促进了我市的产品、商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在牵头电动车行业和“五个一”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有效地与“和谐商家”、“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星级单位”等评定工作结合起来,大力推行企业自律制度建设,促进行业内经销商品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普遍欢迎。(查阅工商、商务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③、建立健全商品和服务市场消费信息公示、制度,定期公示、商品和服务质量信息,指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药监局推行药品远程监管系统,帮助药品经营企业统一安装与药监局监管平网的药品质量管理系统,以便消费者及时查阅药品质量信息,确保经销企业不发生药品质量问题,确保广大消费者安全用药、放心用药;工商局建立消费提示制度,会同市场开办者(经营者)共同组织实施商品质量信息公示,定期或不定期对有关商品质量管理情况、商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消费者投诉情况、企业是否依法诚信经营等信息情况在相关媒体、网站或各市场“商品质量管理公示栏”中公示,并时刻关注媒体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问题的相关报道,通过媒介及时收集分析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信息。去年,媒体多次曝光部分省市婴儿食用多美滋奶粉后出现肾结石症状,“洋奶粉”多美滋是否含有三聚氰胺受到各方关注,工商部门也是密切关注事件发展,迅速组织人员到商场超市了解情况,要求全市各经销商将多美滋奶粉的进货量、日销量和存量建立档案,一旦多美滋奶粉被证明有问题,可以立即采取措施制止,及时保护消费者权益。(查阅工商、药监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3、市场监管责任机制(Ⅰ-1-③市场监管责任机制总分20分)

①、工商局围绕提高消费环境安全度,组织市场整治行动,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消费问题,有效打击和遏制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消费领域经济违法行为。建立以基层分局为主体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巡查监管责任制度,巡查的相关责任人做到“三清三明”:“三清”是对管辖区内经营商品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集贸市场、商场超市数量等底数清,对企业准入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经营情况、质量状况、违法行为查处情况、企业信誉等情况清,对监管范围、任务和责任清。“三明”是明确巡查监管的内容、明确巡查监管的责任、明确巡查监管的方式。(查阅工商部门提供的材料)

②、药监局以药品远程监管系统联网平台,全面推进药店信用体系建设,全市药店A级单位27家,B级单位180家,C级单位4家,有19家乡镇以上医疗机构达到标准要求,与卫生局联合发文进行公告;工商局以建立“经济户口”为依托,建立经营者经济户口静态和动态监管档案,并运用计算机对经营主体进行网络化管理,根据其经营规模情况、经营类别、以及商品准入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等信息,结合年检情况分别将企业划分A、B、C、D四个监管类别,有效实行分类管理的监管方式。同时依据经营企业信用指标 所反映的信用状况,将经营主体分为守信、警示、一般失信和严重失信四个等级,建立网络一体化的市场主体信用监管查询平台,向社会提供企业信用监管信息;交通运输局建立“96196”信息监管网,对全市机动车维修、客运质量进行监管;烟草专卖局有针对性地将内管工作理念、制度和工作规范充分移植到网络信息监管系统中,较好地使网络监管覆盖管理全过程。(查阅药监、卫生、工商、交通运输、烟草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③、制定并严格执行市场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工商局按照《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管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流通环节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责,严格责任制度,保障食品等产品市场消费安全,严格执行市场监管责任追究制度,组织协调食品等产品安全专项整治和专项执法检查,并进行消费警示和提示,组织指导和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并落实自律管理制度和食品质量责任制度;分局对辖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负责,同时,为进一步做好消费维权工作,创建更快、更强、更优12315维权服务品牌,制定和完善了申诉举报制度,热情接待解答消费者的咨询,认真做好记录,遇到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及时上报局领导。对不能依法履职,造成重大消费安全事故的单位或个人,由监察机关对相关责任人从严追究其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查阅药监、卫生、工商、交通运输、烟草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4、市场价格监督机制(Ⅰ-1-④市场价格监督机制总分20分)

①、物价局健全市场商品和服务价格监督机制,在市场监管方面加强市场价格监控,密切关注市场价格行为,重点开展反价格欺诈、反价格垄断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的检查,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置突发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维护市场价格秩序。(查阅物价部门提供的材料)

②、完善价格听证制度,对于水费、电费、出租车运费等有关民生热点问题的调整幅度召开价格听证会,实施对公共服务品价格调整的监管与指导。(查阅物价部门提供的材料)

③、围绕价格热点问题,重点开展对商品和服务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等不正当价格违法行为进行检查,确保市场价格基本稳定。通过开展市场价格调查活动,并在《靖江日报》公布了部分药店常用药品价格、市区农贸市场价格、市区超市价格的监测行情,为消费群众提供市场商品和服务价格信息,指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查阅物价部门提供的材料)

④、倡导价格诚信、引导企业价格自律,督促、指导经营者建立并落实明码标价和价格公示制度。价格信用体系建设,是强化市场价格监管,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以德治价的有效手段。监督经营服务单位要按照规定要求,对销售的商品明码标价,对服务收费的项目标准公示。通过深入开展价格信用创建活动,倡导依法诚信经营,督促经营者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加强内部价格管理,自觉规范价格行为,减少价格违法行为发生,不断提高价格信用单位的价格自律意识和社会诚信度。(查阅物价部门提供的材料)

5、品牌产品激励机制(Ⅰ-1-⑤品牌产品激励机制总分20分)

靖江市政府印发了“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意见”,健全品牌产品激励机制,对进入中心的企业,可享受江苏省靖江经济开发区的全部优惠政策。工商局充分履行职能,制定奖励、扶持政策,全力打造“商标战略”服务品牌,鼓励企业争创驰、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提高发展质态。为此,市政府召开了靖江市历史上首次商标工作会议,会上向新获得省著名商标的6家企业发奖60万元。今年8月份起,已对37家驰(著)名商标企业商标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指导,帮助企业依靠争创驰(著)名商标的品牌效应,扩大市场对该品牌的知晓度;农委实施农机服务品牌和农产品品牌战略,到目前为止,共补贴各类农业机械343台,补贴资金208万元,鼓励农业基地发展了无公害产品29个、绿色产品1个和有机食品产品16个,给予了一定的奖励,使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以及各类品牌产品数不断增加,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查阅政府、工商、农委农机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6、农村市场规范机制(Ⅰ-1-⑥农村市场规范机制总分20分)

①、工商局为推进农村消费品市场规范化建设长效机制,重点推进农村食品、药品、农资、农机商品市场规范化、超市化建设。以农村商场、超市和食品(杂)店为重点,集中整治不落实自律制度的行为,建立健全经营者自律机制。结合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设,加大农村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力度,确保食品来源合法,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效能。(查阅工商、农委、药监部门提供的材料)

②、工商分局所辖乡镇均建有食品安全示范店。工商局在全市食品流通领域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活动,基层分局在辖区范围每个行政村、城镇(社区),以经营食品为主的食杂店或集贸市场、商场(超市)等为对象,建成1-2个食品安全示范店。选取100多家管理规范、诚信经营、食品质量合格、政府、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满意、影响力大和示范性强的食品经营单位,命名为“食品安全示范店”,并予以公示,以至实现食品安全示范店在行政村和社区的覆盖。(查阅工商部门提供的材料)

7、突发事件应急机制(Ⅰ-1-⑦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总分20分)

①、为全面遏制区域性重特大消费安全事故发生,政府各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重大消费安全事故预警防范机制和相关制度,并采取相应措施。工商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制度,成立了食品安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局长一把手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各分管局长为组员,各相关职能科室为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负责靖江辖区内食品安全重大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和应急处置工作,确保靖江辖区内食品消费安全;农委不断完善风 险预警机制,制订了靖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靖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工作小组和工作队伍,及时监测和风险预警信息,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卫生局继续完善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高效地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供电局以及烟草专卖局建立卷烟监管快速反应机制,组织开展卷烟安全应急演练,提高控制风险和消除危害的能力;药监局为有效处理突发药品事故,组织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和水平;质监局出台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应急预案,强化了日常监督和事前监控;交通运输局制定了相关应急处理预案和制度,有效地遏制交通运输行业安全事故发生,防止运输业意外突发事件。全市联动监管体系、信用管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和消费安全重特大事故预警防范体系已逐步建成。(查阅政府、工商、农委、卫生、供电、烟草、药监、质监、交通运输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②、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相关制度。针对已发生的重特大消费安全事故,能及时、有序地采取相关应急、保障措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对消费者安全、健康的影响。20__年,工商局接到全面清理检查市场“三鹿”奶粉以及各种乳制品的紧急通知,立即启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连夜对各超市、商店、市场、城镇和农村零售摊点经营的各种乳制品进行拉网式检查,严格做好相应的登记工作,完善下架封存的相关手续,确保无遗漏。20__年11月,长江高港段发生油轮原油泄漏事故,我市立即启动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王生华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国资集团公司、海事办事处、环保局、水利局、水警大队、自来水公司相关人员组成的应急指挥部,各部门协同作战,实行24小时监控每小时抽取水样,自来水公司在长江水源厂取水口头部连夜加装围油栏,吸油毡,并紧急调配活性炭,安排人员日夜值班,随时做好投加准备,成功应急处置了一起供水突发事件,确保了自来水供水源头水质未受到影响。(查阅政府、工商、国资集团、环保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二)、主要消费品质量安全保障率

1、食品(Ⅰ-2-①食品总分30分)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工商、质监、卫生、药监、农委、粮食等部门)在组织的食品质量抽检中,生产企业食品实物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3%以上。工商局积极会同质检所对我市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进行监测,抽检食品44个批次、家用太阳能热水器5个批次、服装床上用品10个批次、钢筋8个批次、电动车3个批次、家具5个批次、皮革制品5个批次、农药等农资产品11个批次,合计91个批次。在省局组织的定向监测中共抽检奶制品16个批次,大米5个批次,白酒5个批次,葡萄酒3个批次,膨化食品5个批次,合计34个批次,其中葡萄酒1个批次不合格;在泰州局组织的不定向食品监测中共抽检白酒3个批次,葡萄酒2个批次,月饼5个批次,合计10个批次,其中月饼2个批次不合格。省局组织的第二次定向监测中共抽检肉罐头3个批次,蜂蜜5个批次,糖果5个批次,巧克力5个批次,炒货5个批次,合计23个批次,市场包装食品实物质量监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粮食局在粮油行业全面规范质量、计量、价格、宣传、服务和消费投诉处理工作,大力推进优质稻米产业生产基地建设,与有关镇村签订无公害粳稻生产、收购合作协议书,落实种植面积3000亩,使优质稻谷产购符合“无公害大米”标准。(查阅工商、质监、卫生、药监、农委、粮食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2、药品(Ⅰ-2-②药品总分30分)

药监局在组织的药品市场质量监测中,药品生产企业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药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6%以上。对我市3家药品生产企业实行监督员驻厂监督,杜绝源头性的药品质量事故,组织执法人员对药品批发、零售单位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药品的购进渠道、保管及销售、药师在岗等情况;同时进行药品质量抽检,共抽检药品80多批次,合格率达99%以上。(查阅药监部门提供的材料)

3、家用电器家用机械(Ⅰ-2-③家用电器家用机械总分20分)

质监部门组织的家电、机械产品质量抽查中,生产企业实物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市场商品实物质量监测合格率达到85%以上,并逐年有提高,其中家电、机械商品的安全性能指标合格率达100%。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产品安全工作全局,开展市场商品质量和供气安全监测专项检查,开展桶装饮用水专项整治,开展液化石油气充装企业专项检查,未发现我市石油气充装企业有违法添加二甲醚行为。(查阅质监部门提供的材料)

4、农资农机(Ⅰ-2-④农资农机总分20分)

在组织的农资、农机质量抽查中,生产企业实物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市场商品实物质量监测合格率达到85%以上,并逐年有提高,其中农机商品的安全性能指标合格率达100%。农委农机管理重视农机配件的检验检测,清理整顿农机配件供应和维修市场;工商部门会同质检所检测农药等农资产品11个批次;供销总社在全市198个农资经营点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100%,净增农业纯效益6400万元,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查阅工商、农委农机管理、供销总社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5、家居装饰材料(Ⅰ-2-⑤家居装饰材料[含家具]总分20分)

在有关部门组织的建筑、装饰材料和家具质量抽查中,生产企业实物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市场商品实物质量监测合格率达到85%以上,并逐年有提高。工商局积极会同质检所对我市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进行监测,家用太阳能热水器5个批次、服装床上用品10个批次、家具5个批次、皮革制品5个批次;住建局对具备资质的装饰企业实施目标考核,进一步优化建筑、装饰材料行业的消费环境,有力地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利。(查阅工商、住建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6、农副产品(Ⅰ-2-⑥农副产品总分30分)

在组织的食用农副产品质量抽检中,全市农副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75%以上。农委重视农产品检验检测,共抽检农产品样品96397个,平均合格率为96.4%,印发质量报告信息30份,其中省抽检样品306个,合格率95.3%,确保农产品质量消费、安全、放心、可靠;工商局坚持和加强了定期市场巡检制度,利用“12315”流动检测车对蔬菜、豆制品、水发制品进行两至三次的市场抽检,检测叶菜样品3250个,豆制品1321个,肉制品352个,全系统共有9台食品快速检测箱和1台食品安全检测仪,积极对市场食品实施快速检测,抽检达到260余批次。(查阅农委、工商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三)、主要消费项目服务质量达标率

1、供电供水供气等公共服务业(Ⅰ-3-①供电供水供气等公共服务业总分30分)

①、供水、供电、供 气等公共服务业服务质量标准考查,公共服务企业达标率占抽查总数的90%以上,其中水、电、气三表计量检定受检率达100%。自来水公司坚持以安全供水为中心,确保水质安全达标。供电公司举行以“绿色电力、共建和谐”为主题指导企业和广大市民科学用电、合理用电、安全用电、放心用电。质监局加大了对全市液化气充装站的日常巡查和监管,重点检查气站是否存在缺斤少两的违法行为,对发现有违规行为的充装站点均当场责令整改,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查阅供水、供电、供气等部门单位提供的材料)

②、消费者对公共服务业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达到80%以上,并逐年有提高。自来水公司坚持以安全供水为中心,确保优质供水,确保服务到位。全年共受理来电来访6293次,用户满意率达99%以上,树立了良好的放心消费服务形象;供电公司依托“95598”呼叫中心,以“绿色电力、共建和谐”主题,建立投诉举报快速响应机制,通过快速处理客户投诉和举报,推出用电咨询、业务受理、安全用电等,获得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查阅供水、供电、供气等部门单位提供的材料)

2、旅游服务业(Ⅰ-3-②旅游服务业总分20分)

①、我市旅游景点有刘国均故居、孤山园山公园区等景观,并大力打造八圩长江鲜、季市美食街等靖江特色,推动了旅游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和旅游景点娱乐设施安全建设。

②、民意调查,消费者对旅游服务业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达到80%以上,并逐年有提高。

3、餐饮服务业(Ⅰ-3-③餐饮服务业总分20分)

①、依照餐饮服务业服务质量标准考查,餐饮服务企业达标率占抽查总数的90%以上。卫生局以及卫生监督所紧紧围绕餐饮行业创建工作目标,开展“五小”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达标活动,重点整治餐饮店和学校食堂,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我市食品卫生的质量,有效地防止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餐饮行业会员单位的参创率达到95%以上。(查阅卫生监督部门提供的材料)

②、社会调查显示消费者对餐饮服务业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大于80%以上,餐饮安全事故逐年减少。(查阅卫生监督部门提供的材料)

4、通信服务业(Ⅰ-3-④通信服务业总分20分)

①、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公司开展以“通信服务与社会责任”为主题的创建,进一步落实服务承诺,从服务意识、诚信建设、促进和谐等方面,全面改进通信服务水平,用信息化手段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通信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查阅通信等单位提供的材料)

②、各通信公司等单位开展了向社会作公开承诺活动,提升通信服务质量,消费投诉逐年下降,消费者对通信服务业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达到80%以上,并逐年有提高。(查阅通信等单位提供的材料)

5、公共交通运输业(Ⅰ-3-⑤公共交通运输业总分20分)

①、交通运输部门依照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业服务质量标准考查,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企业达标率占抽查总数的90%以上。重点加强节日期间的运输保障工作和出租汽车经营专项整治,做到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到位、运力组织与调度到位、制度落实与安全把关到位,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有省级机动车A级维修企业14家,同时开展了驾驶员培训的智能化管理,已有160辆教练车安装了智能化管理系统。(查阅交通运输、建设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②、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组织有序、优质便捷”的原则,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规范、优质”的维修服务,努力推进汽车维修行业诚信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消费者对公共交通运输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达达到80%以上,并逐年有提高。(查阅交通运输部门提供的材料)

二、经营者诚信度

积极组织经营者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做到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严格自律,不断提高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努力提升全市经营者诚信度。

(一)、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根据等八部委文件精神和省、市领导部门的工作布置,我市积极开展“诚实守信在江苏、放心消费在江苏”、“百城万店无假货”等主题教育活动。

1、诚信宣传教育(Ⅱ-1-①诚信宣传教育总分30分)

①、“百城万店无假货”创建活动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民心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商务局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创建活动作为“文明兴商,诚信立业”的一个重要载体,突出“放心消费”主题,着力抓重点、抓难点,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一是把示范街创建活动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具体举措抓紧抓好;二是把示范街创建活动作为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三是把示范街创建活动作为开展诚信兴商的有效载体抓紧抓好,努力营造社会信用氛围;在“百城万店无假货”创建活动中工商部门负责主城区人民中路示范街创建活动,结合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确立新思路,实施新举措,把人民中路打造成一条讲诚信、无假货、价格公道、文明经营的购物放心街,同时将创建放心消费“一条街”推进到工商分局所在地的乡镇主要街道,每个门店都贴有“放心树”标识,凸显了各种创建活动的浓厚氛围。(查阅商务、工商、质监、药监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②、电视台、报纸等各类媒体积极开展对诚信企业的宣传,向广大经营户大力宣传创建示范街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工作要求,大力倡导文明经商、礼貌服务、诚信经营的新风尚,帮助经营者树立诚信为本、失信可耻的经营理念,自觉养成诚信经营行为,着力打造我市放心消费商业街的品牌形象,确定了人民中路“百城万店无假货”以及“放心消费”一条街的二星级企业3户、三星级企业4户,电视、报纸等媒体对失信企业进行曝光,奖优罚劣。在3.15文艺晚会上表彰了一批放心消费创建先进单位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先进单位,有力地推动了诚信建设的开展。(查阅商务、工商、质监、药监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③、我们通过商品质量专项整治,重点检查食品、药品、服装、家用电器、日用小商品等与广大人民群众消费密切的商品,坚持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确保广大市民安全消费、放心消费。加强信用法律法规宣传,将信用法律宣传作为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经营者建立健全自律制度,切实提高商品质量意识。(查阅商务、工商、质监、药监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2、信用平台建设(Ⅱ-1-②信用平台建设总分30分)

①、把开展创建达标融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平台,积极推动消费信用市场建设。我们结合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建立了行政执法、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农村食品质量综合防范体系,全部与市场主办者签订了市场食品安全管理责任状,聘请了农村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并对食品经营主体实施信用分类监管,促使其守法诚信经营,从而促进了我市农村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的开展。把落实各项信用制度融入企业自律体系建设,督促企业全面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各项制度,加大内部管理力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建立企业信用监管制度,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查阅商务、工商、质监、药监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②、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 度,在企业中积极开展各类诚信企业创建活动。对全市经营户的主体资格和经营状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和统计,并将调查数据输入电脑,利用“经济户口”系统进行汇总和分析。排查中共发现问题商家319户,问题集中为“无营业执照、无食品流通许可证、无食品生产许可证和无餐饮服务许可证”等方面,对存在问题的经营户,工商局依法给予警告、责令整改、停止经营、取缔等行政处罚,保证市场主体的持证照率和合格率达到上级规定的要求。(查阅工商、质监、卫生、药监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③、建立网络一体化的市场主体信用监管查询平台,向社会提供相关的企业信用监管信息,工商企业、社会群众充分运用信用信息指导生产、经营和消费,信用监管信息查询率逐年有提高。工商局依托现代管理手段,有效实施分类监管。同时依据经营企业信用指标所反映的信用状况,将经营主体分为守信、警示、一般失信和严重失信四个等级,录入电脑备查。(查阅工商、质监、药监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3、行业管理与自律(Ⅱ-1-③行业管理与自律总分30分)

①、大力开展诚信建设,加大对房地产销售、中介服务、农业购销等行业的监管力度。工商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召开了房地产销售、中介服务培训班,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坚决处理和纠正各类利用格式合同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严厉打击和查处合同欺诈违法行为。供销总社先后在农资、烟花爆竹等行业制定了创建考核标准,认真践行“重质量、讲诚信”的诚信承诺,努力营造放心、和谐、诚信的农资消费市场环境,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和农村商品市场规范有序,有效地解决农资质量安全问题,增强企业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查阅商务、供销总社、住建、工商、质监、药监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②、供销社系统在我市已初步形成58个农资创建示范点,这些示范点将有效地带动所有农资连锁点开展创建工作,以营造放心和谐的农资消费环境;农委在农机管理方面要求农机行业的农机维修单位在维修经营场所悬挂全国统一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实行质量保证期制度,有效地确保了全市农机产品的质量;交通运输局以及行业协会努力推进汽车维修行业和运输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创建城乡客运一体化,开展汽车维修行业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活动,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规范、优质”的维修服务,组织我市30家汽修企业联合向社会公开承诺,他们共同签订《诚信服务承诺》,自觉接受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有省级机动车A级维修企业14家,其中AAA级维修企业3家,AA级维修企业4家,A级维修企业7家。积极打造交通运输服务行业放心消费创建城乡客运一体化经营新模式,共投放公交车辆137辆,开通城乡公交线路35条,覆盖了190个行政村,基本实现市、镇、村全覆盖和零距离换乘,使城乡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做的更好;烟草行业不断规范网络信息监管系统,较好地使网络监管覆盖业务经营和专卖内管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向卷烟零售户和消费者宣传有关烟草法律法规和发放《致广大零售户的一封信》,使广大群众和卷烟零售户在年内对创建活动的知晓率分别达75%和90%以上;供水、供气、供电行业与群众消费生活密切相关,着力解决市民消费者难点的问题,用户满意率达90%以上。(查阅供销、农委农机、交通运输、住建、烟草、工商、质监、供水、供气、供电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③、各个行业协会和其他行业组织围绕加强产品和服务质量管理制定行规民约,指导业内经营者践约守约。组织业内经营者开展各项诚信承诺活动,建立并实施行业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制度。在行业组织内设立消费者投诉受理机构,有专人处理消费者对业内经营者的投诉,并积极指导业内经营者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通过创建活动使我市消费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因商品质量、维修服务质量引发的重特大事故为零,消费环境更加和谐,消费者满意度达到80%以上。(查阅商务、供销社、住建、农委农机、交通运输、药监等部门提供的材料)

(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注重抓住工作重点,从规范经营主体资格入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提高企业经营者的诚信意识。

1、依法规范经营(Ⅱ-2-①依法规范经营总分30分)

参创区域、行业、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自觉做到依法登记、亮证亮照经营。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做到明码标价,计量准确,不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依法登记和规范经营企业数占抽查总数的比例达95%以上。

2、自律制度建设(Ⅱ-2-②自律制度建设总分40分)

①、参创的各类市场主体均能建立健全商品和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如质量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资料制度和不合格商品退市、召回、销毁制度等。(查阅参创企业单位提供的材料)

②、参创单位建立健全了价格、计量、广告、合同等工作规范或管理制度。(查阅参创企业单位提供的材料)

③、建立健全售后保障和服务承诺制度。(查阅参创企业单位提供的材料)

④、参创的经营食品、药品等重点企业和单位100%建立和落实企业自律制度。建立相关制度并认真实施的企业数占抽查总数的比例达90%以上,其中经营食品、药品等重点企业和单位应100 %建立和落实企业自律制度。(查阅参创企业单位提供的材料)

3、消费者投诉处理(Ⅱ-2-③消费者投诉处理总分40分)

消费者投诉处理工作反映了企业诚信经营状况,正如参创企业商场单位在总结创建经验时说,我们现在的消费者投诉处理情况少了,就是企业诚信经营的水平提高了。对创建“一条街”的经营单位进行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增强经营者的诚信自律意识,规范经营行为。所有经营单位必须证照齐全,亮照经营。按照行业的特点,就如何保证在提供商品和服务时做到货真价实,方便顾客,服务周到等方面向社会作出公开服务承诺,并公示投诉电话,明确专人负责处理消费投诉,做到投诉有记录、处理有结果,确保投诉处理率100%,处理满意率达85%以上,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放心消费购物环境。各类市场主体在本企业内设立消费者投诉受理机构,有专人处理消费者投诉,建立健全投诉受理档案,对有效投诉的处理率达100%,消费者对有效投诉处理的满意率达90%以上。(查阅参创企业单位提供的材料)

三、消费者满意度

(一)、消费者对政府消费政策和消费教育的满意度(Ⅲ-1-①消费者对政府消费政策和消费教育的满意度总分40分)

我市各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制定、出台改善消费环境、保障消费者利益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积极组织开展消费法律、消费维权的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推进消费教育进企业、进学校、进乡镇。广大群众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知晓率逐年提高,工商局和消协组织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了消费维权和创建业务知识的培训,把创建活动和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促使创建活动向更高层次推进。在组织开展的相关社会调查中,消费者对政府消费政策和消费教育的满意度达80%以上。

(二)、消费者对政府治理消费环境的满意度(Ⅲ-2-①消费者对政府治理消费环境的满意度总分40分)

我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围绕治理消费环境,积极制定、出台阶段性综合整治方案并采取各项整治措施及行动。所采取的措施、行动及取得的效果,能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感受并认同。在组织的相关社会调查中,消费者对政府治理消费环境的满意度达80%以上。

(三)、消费者对市场主要消费品质量的满意度(Ⅲ-3-①消费者对市场主要消费品质量的满意度总分40分)

我市相关职能部门围绕提高消费品质量积极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使消费者对消费品质量问题的有效投诉占消费者投诉总量的比值逐年减少,因消费品质量导致的安全事故逐年减少。在组织的相关社会调查中,消费者对市场主要消费品质量的满意度达82%。

(四)、消费者对公共服务业服务质量的满意度(Ⅲ-4-①消费者对公共服务业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总分40分)

我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围绕推动社会公共服务业发展,积极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消费者对公共服务业服务质量问题的有效投诉占消费者投诉总量的比值逐年减少,因服务质量问题导致的服务业安全事故逐年减少。在组织的相关社会调查中,消费者对公共服务业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达83%。

(五)、消费者对投诉处理的满意度Ⅲ-5-①消费者对投诉处理的满意度总分40分)

1、我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举报受理平台,认真听取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质量,以及不良消费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妥善调解各类消费纠纷,营造社会和谐环境。

2、在乡镇(村)、街道(社区)、行业(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中广泛建立消费者申(投)诉机构,消费维权网络覆盖率达85%,并逐步实现各类消费维权机构联网。

3、各类申(投)诉机构设专人负责处理消费者的申(投)诉、举报工作,向社会公示其办公地址、电话,以方便消费者的申(投)诉和举报。

4、建立健全消费者申(投)诉、举报受理制度和消费者投诉和解制度。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受理工作按照制定的申诉、投诉、举报处理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去年初,圆满地解决了两起商家以“样机”家电当正品销售的纠纷,稳妥处理了电视机燃烧的棘手投诉,为消费者减少了不必要损失,双方均比较满意。今年到现在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举报307起,均已处理结束。各类申(投)诉机构对有效申(投)诉、举报的处理率达100%,消费者对有效申(投)诉处理的满意率达90%。

四、创建活动的认同度

(一)、政府部门组织程度(Ⅳ-1-①政府部门组织程度总分40分)

1、创建活动纳入政府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是江苏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统一部署的一项重要的为民办实事的系统工程,根据省、市有关放心消费创建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靖江市政府已明确将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作为我市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点工程、民心工程。将创建工作3年规划纳入政府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在20__年12月24日的靖江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陈明冠市长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就指出: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长效管理,规范生产经济秩序。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导,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努力营造社会文明有序、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环境。切实关注和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消费热点问题。从20__年7月起,经过3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一套具有靖江特色的比较科学和完善的放心消费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一个渠道畅通,反应快捷,运作高效的消费维权全新机制,逐步形成一批“放心消费”单位、行业和街道,把靖江建设成为全省首批消费最放心的县(市)之一。

2、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市政府于20__年6月22日发出靖政办发[20__]85号《关于成立全市放心消费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从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入手,保证上级各项创建工作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确保创建工作正常开展。一是成立了靖江市放心消费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王生华为组长,市政府办公室一名主任、工商局局长为副组长,宣传、监察、工商、质检等37个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放心消费”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并在市工商局设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专职办公室,配备了办公桌、电话、电脑、文件柜等办公设施和用品以及两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创建活动的日常工作。二是落实创建专项经费。为了保障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工商局先期拨出数万元,市政府每年从紧张的财政资金中拨出专款经费,保证了创建经费落实到位。三是建立健全了创建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3、建立健全创建工作制度。为使创建办公室工作正常高效地运转,我们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如办公室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会议联系制度、检查考评制度、情况通报制度等,同时设置了37个创建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和联络员花名册,以便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对接,办公室工作的正常、高效运转有效地推动了全市创建工作的开展。

(二)、社会宣传广泛程度(Ⅳ-2-①社会宣传广泛程度总分40分)

我们坚持把加强宣传工作作为有效推进创建活动、保证创建工作成效的基础工作,以全面深入的宣传在全市掀起了创建活动的高潮。

1、组织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三年来,靖江市政府每年都组织召开多次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和全市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动员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部署,各创建成员单位也分别召开由创建企业参加的行业创建会议,使创建工作在全市各部门迅速开展起来。创建办对照“八个一”的工作要求对各牵头部门开展创建活动进行督查,促使全市创建工作按照序时进度保质保量顺利推进,圆满完成各项创建目标任务。

2、开展多种形式宣传,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多种形式宣传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多载体向社会广泛宣传“放心消费”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组织开展广场咨询、宣传活动。在创建的“一条街”张贴放心消费创建标识“放心树”20__余张,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每年我们都结合“放心消费”主题在德诚城市广场、上海城东广场组织试点单位开展“向社会公开承诺”宣传活动,散发了30000多份以“放心消费”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宣传资料,许多市民对全市开展放心消费表示支持和赞赏,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热情;另外还有丰富多彩的“光芒之夜”3.15文艺晚会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3、制作创建活动专题宣传片,开展“放心消费宣传周”活动。每年我们都结合开展大型“3.15”宣传活动,制作以“打假维权、放心消费”为主题的专题片,从而在全社会进一步加大打假维权的力度,同时我们在《靖江日报》设立了“放心消费”宣传栏目,对创建方案、工作目标、活动开展、方法步骤进行了专题介绍,帮助全市经营者、消费者提高对创建活动的认知度。

4、积极编印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简报。为大力宣传、全面了解“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进展情况,及时总结创建单位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我们编印了“放心消费”简报29期,去年在泰州电视台报道影像新闻6篇、靖江电视台报道影像新闻73篇、《靖江日报》报道文字和图片新闻586篇、泰州放心消费创建办选编信息115篇,今年印发有关创建活动的社会调查问卷 3000余份,创建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起到了宣传介绍、推动和促进全市创建工作的积极作用。

(三)、企业、行业、区域参与程度(总分60分)

在上级创建办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党的十七大文件精神为指针,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维护消费安全、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不断拓展“放心消费”创建领域,选择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并能够依法经营的企业单位、行业和区域作为创建试点,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赢得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使全市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扎实、稳步、有序推进。

1、企业创建(Ⅳ-3-①企业创建总分20分)

①、我市创建办积极动员全市消费品生产、经销及服务企业自主申报参与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与创建企业建立相应的工作联系制度,组织、指导创建企业建立创建工作机构,确定创建工作方案,开展社会承诺活动,制定诚信自律、放心消费的创建标准和各项制度。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市工商、质检、物价、食品药品、农委等部门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包括组织开展广场宣传活动、制作专题宣传片、组织开展“放心消费宣传周”活动和大型咨询服务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多载体向社会广泛宣传“放心消费”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查阅创建办、乡镇创建材料)

②、按照泰州信息中心统计的要求我市参与创建的与消费安全密切相关的企业总数664户,达标企业33家,达标率应在5%以上。目前我市实际参创企业总数为1683家、达标企业137家,达标率达到8%以上。其覆盖面是我市主要消费品(食品、药品、农资、农机、农副产品、家用电器产品、家用机械、家居装饰材料及家具)经销企业和主要消费项目(供电、供水、供气、餐饮、通信、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企业总数的8.1%,参创率达到66%以上。(查阅创建办、乡镇创建材料)

2、行业创建(Ⅳ-3-②行业创建总分20分)

①、按照泰州市创建的统一工作部署,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积极拓展创建领域。在20__年十大重点行业创建的基础上开展了20__年第二批十大重点行业,同时又拓展两个行业。参与创建的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行业有食品加工、食用农产品、粮油、药品、电动车、房地产、餐饮、农资、通信、建筑装饰、农机、农资、供销社系统、汽车销售与维修、烟草、供水、供电、供气、保险、交通运输服务、烟花爆竹、盐业等22个行业,参与率达100%,达标的重点行业有农资、供电、烟花爆竹、盐业、通信、药品、供水、保险、交通运输服务、烟草等10个行业。(查阅创建办、乡镇创建材料)

②、创建办积极动员我市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协会和其他行业自律性组织自主申报参与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与参与创建的行业建立相应的工作联系制度,组织、指导创建行业建立创建工作机构,确定创建工作方案,开展社会承诺活动,制定诚信自律、放心消费的创建标准和各项制度。围绕政府关心和群众关注的食品、药品、餐饮、农资、农机等重点行业,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目标任务,扎实推进行业创建工作。(查阅创建办、乡镇创建材料)

3、区域创建(Ⅳ-3-③区域创建总分20分)

①、市创建办按照上级的工作部署,在全市上下快速启动区域创建工作。积极动员我市乡镇、街道自主申报参与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成立了区域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区域创建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放心消费区域创建活动的总体目标、工作任务、方法步骤等进行了明确,保证上级各项工作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西来镇、孤山镇作为放心消费创建试点区域,成立了镇村区域创建领导小组及其工作班子,并分别召开了区域创建动员宣传大会,组织、指导创建单位建立创建工作机构,确定创建工作方案,开展社会承诺活动,制定诚信自律、放心消费的创建标准和各项制度。(查阅创建办、乡镇创建材料)

②、全市8个乡镇,去年参与区域创建试点的有孤山镇、西来镇均获得了省级区域创建达标试点创建先进单位的荣誉。今年又组织各镇全部参与创建,参创率达100%,同时,新桥镇、马桥镇申报了省级区域创建先进单位。(查阅创建办、乡镇创建材料)

(四)、消费维权实事工程落实程度(Ⅳ-4-①消费维权实事工程落实程度总分60分)

我市结合省市有关大力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的精神和要求,组织全市相关职能部门围绕整治消费环境,实施消费维权实事工程,提升消费环境安全综合指数,强化工作目标考核,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行动、有实实在在的成效。

开展联合执法整治,提高消费环境安全度。三年以来,我市按照省、市有关“放心消费”创建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全力开展消费环境联合执法综合整治行动,特别是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市的消费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消费环境更加和谐。工商、质监、卫生、药监、食安委、农委、住建、公安、新闻等各创建成员单位全力以赴、通力协作,组织开展各种类型联合执法行动整治消费环境。开展食品经营专项检查、开展房地产中介市场秩序整治、开展在建工地工程材料专项检查、开展纯净水生产企业检查、开展农贸市场猪肉以及生猪屠宰场专项检查、开展药品医疗器械消费环境专项整治、开展交通运输服务(包括出租车、非法营运黑车和无证经营电动三轮车)环境整治、开展整顿文化市场和规范价格秩序、开展劳动防护用品和烟花爆竹市场的消费环境整治以及开展打击传销专项执法行动,全力打造“平安市场”消费环境,提高安全度。工商局在食品监管方面推行“一票通”溯源监管,陆续在全市向各类食品批发企业、食品连锁经营企业、批发市场、大型食品商场(超市)以及城乡食品经营网点发放“一票通”供货单,并配附“一票通”供货单的票夹,实行“一票通”,有利于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有利于减轻食品经营者的负担,保证消费者购买安全放心食品;药监局联合市药品质量管理协会按照创建方案和计划,扎实深入开展药品行业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努力提升整个行业的药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开展“过期失效药品回购”和清理家庭小药箱等活动,至今回收过期失效药品拆价已达3万余元;市农委把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管理,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利用“三品”基地资源,大力发展高效规模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生产质量全程控制,全市现有有机食品16个,绿色食品1个,无公害食品29个,农业面积37.8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2.7%,20__年成功创建泰州市首家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卫生局开展“五小”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达标活动,围绕餐饮行业“四个100%,一个95%”工作目标,城区692户餐饮单位(包括食堂)100%实施了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100%建立食品索证索票制度和使用食品安全台帐,100%制订食品卫生安全承诺书,学校食堂和城区餐饮单位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餐饮行业会员单位的参创率达95%;供销总社以搞好“三农”服务为己任,利用系统内部刊物《农资连锁经营简报》大力宣传放心消费创建的目的、意义和工作要求,积极营造和谐放心的农资消费环境,在全市198个农资经营点张贴《农资商品质量承诺书》通 过公开承诺活动,增强企业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并有效实施了“三网六统一”,即建立农资经营连锁网、维权网、监管网;实行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核算、统一标识、统一管理,形成了58个农资创建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所有农资连锁店的创建工作。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在全市设立了20__个土壤地力监测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100%,累计节肥总量720吨,净增农业纯效益6400万元,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收,农民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上述各创建成员单位的通力协作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整治消费市场秩序所取得的创建成果,可以看到自20__年至现在我市的消费安全环境都得到了全面提升,创建活动带来的新局面赢得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高度称赞。

最后材料审核组(总分1000分)扣除自评和现场实地检查情况的相应分,得出自测自评情况的最后总分结果,我市符合放心消费创建达标城市的标准。

第三部分 继续强化我市创建长效机制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三年来的创建实践,我们以《江苏省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测评体系》的通知(苏放心消费创建办[20__]10号)、《泰州市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测评体系》和各部门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泰放消办[20__]7号)、《江苏省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测评体系(试行)测评方法、实施细则、责任分解表的通知》(苏放心消费创建办[20__]18号)文的精神组织测评,扎实有序地推进自测自评工作。布置各成员部门对自己的创建工作情况进行自我测评,切实把握好进度、深度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切实把为民惠民这样的好事办好办实,做出成效,扎扎实实打牢测评基础。在此基础上,省、市上级创建办再对我市的放心消费创建工作进行综合测评,以检验我市的创建成效。今年是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的测评考核之年、评比之年、达标之年,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争取能够顺利通过上级考核组对我市严格的综合测评考核达标。尽管我们在创建活动中做了一些工作,也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对照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下一步我市将按照省、市有关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的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在深化认识、深入宣传、深度推进、逐级测评、提升层次等五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将重心从“创”转入“建”的阶段,重点是要通过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测评工作,构建放心消费创建长效机制。努力提高全社会对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的关注度、参与度和认同度,继续扩大放心消费创建成效和长效机制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突出创建主题,强化宣传力度。我们将继续突出“放心消费”主题,以富有地域特色的创建口号为主,通过各式各样的途径,推动放心消费创建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商场、进超市、进企业,不断增强生产者、经营者的诚信自律意识和消费者科学消费、依法维权意识,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放心消费创建氛围,为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是紧扣“点、线、面”,强化参创面的推进力度。围绕放心消费创建目标,我们将继续在扩点、连线、拓面上下功夫。一方面狠抓企业行业创建措施的落实。继续发挥好企业在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大中型超市、卖场、批发中心等将全面实施商品准入,切实落实企业自律制度。针对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行业规范,落实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以世纪联华超市、天一国际购物、文峰大世界等创建示范窗口单位为引导,组织其他企业单位继续开展争创放心消费“先进单位”和“示范单位”活动,加强学习交流,促进共同提高。

三是突出难点热点问题,强化消费维权的执法和服务力度。我们将组织有关创建成员单位紧紧抓住扰乱消费市场秩序的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大综合执法力度,规范消费市场秩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维权服务方面,我们将围绕省政府年度50项重点工作中确定的消费者申(投)诉处理率达到100%,满意率达到90%的目标要求,加强服务和协调,畅通消费申投诉渠道,解决消费者的实际诉求,提高消费矛盾纠纷的快速调处能力,进一步增强消费维权的社会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