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端产品营销方案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8 16:01:26

高端产品营销方案

高端产品营销方案例1

那么在品牌品种基础上怎么来规划普药产品线并创新模式呢?电视剧《潜伏》有句经典台词:“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在新的OTC品牌企业变革之际我觉得可以改为“有一种胜利叫做改变,有一种失败叫做坚守”。

所有的东西“窥一斑而见全豹”,抛砖引玉,欢迎交流。

现在的品牌OTC企业要大发展,必须要有长远的战略规划,产品的战略规划就是为品牌产品孵化的,因为“没有品牌的普药不好卖,没有普药的品牌利益难以扩大化”。 从商业竞争论的视角研究,品牌已经成为商业竞争的基本单位,产品品牌带动企业品牌、企业品牌带动普药销售,是普药营销的首要条件。从定位论的视角研究,产品品牌需要专业化营销、企业品牌需要文化营销,所以品牌OTC企业要在线上打造强势品牌,线下推进文化营销,促进普药销售获得优异业绩,才能推动品牌药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首先要进行产品线规划:

产品是资源,是终端作战的“武器”,是消费者对企业认知的载体,是实现企业对消费者承诺的载体,没有产品,就没有一切。产品是资源,但并不是拿来什么产品都可以去卖,都有可能在终端上量的。终端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哪些产品适合你的终端?哪些产品不适合你的终端?零售终端需要哪些产品?医疗机构终端需要哪些产品?这些产品公司是否有批文?是否可以生产?不能生产是否可以委托加工?没有的产品怎么办?是否需要OEM?哪些产品需要进行OEM?OEM产品什么时候能够到位?自有产品和OEM产品在你的产品中的比重是多少?如何进行平衡?哪些产品线是重点产品线?哪些产品线是次重点产品线?在产品线中,哪些产品是重点产品?哪些产品是利润产品?哪些产品是销量产品?哪些产品是阻击产品?如何选择主品?如何规划主品,打造主品?如何对主品进行品牌规划? 所以产品线规划是实现产品集群化的重要举措。产品线是指相互关联和相似的一类、一组产品,即我国通常所说的产品大类。产品线可以依据“产品功能上的相似、消费上具有连带性、类似的治疗作用、相同的分销渠道等方面进行规划。

1)、从市场的维度规划产品线

从整个医药行业市场数据分析,中国医药企业80%销量来自县级市场(也是我们所说的第三终端市场),所以任何一个品牌OTC企业的普药战略第一阶段的市场策略都要占领县级市场,做强做大县级市场,那么产品线规划和销售就要适合县级以下市场营销的特点,从县级以下市场患病率和就诊率数据分析,县级以下市场对医药的需求依次是:急慢性咽炎、流行性感冒、心血管疾病、消化疾病、风湿疾病、高血压等,所以企业要打造消化线、风湿线、心脑血管线等需求强势产品线。

2)、从需求的维度规划产品线

消费者对药品需求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见效快”,愿望迅速缓解病痛、消除痛苦,但是绝大部分中药在治疗效果上显效慢,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会流失顾客,西药治疗效果快,但是副作用特别大、停药就反复,消费者不能长期服用,所以规划产品线时要“中西”结合,满足消费者需求。

中药产品线规划要有三个思路,一是品牌类产品,借势销售,例如999引领的感冒灵、云南白药引领的膏药、东阿阿胶引领的阿胶、哈药引领的高钙片、葵花引领的胃康灵等产品,该类产品你采取跟随策略,采取合适价格销售,通过自己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引领销售获取市场份额;二是独家产品、稀缺品类或新特药,该类产品可以以高价销售,获得利润,并逐步做大做强;三是按照大品类普药规划产品,以价格优势获得市场份额,走量产品,例如常规板蓝根、维c银翘片、消食片等产品。西药规划主要按照两个思路,跟随知名OTC品牌类产品,例如复方氨酚烷胺、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多潘立酮片、布洛芬等OTC品牌药品类,消费者对这些通用名并不陌生;二是大普药西药,该类产品消费者对产品熟悉,例如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类药品、消炎镇痛类产品等,消费者比较熟悉,能取得良好销售业绩,对于陌生的西药原则上不规划。

3、从推广战术的维度规划产品线

纵观中国医药行业30多年的营销历程,医药营销专家研究了多种营销推广战术,例如大广告拉动模式、医生与店员挂金销售模式、活动营销模式、会议营销模式、直销模式、旅游销售模式、诊所会销模式、体验营销模式、院内处方院外销售模式、专卖店销售模式、商业驱动模式等等,这些营销方式有的现在仍在运用的、有的已经过时被淘汰,但只要通过创新或演变这些方式,仍然有销售力,但有的将不能再运用。不同的产品、产品线适合的营销战术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规划产品线时要思考推广战术是什么?根据推广战术规划产品线,也是一个重要的规划策略。

其次要制定合适的产品线推广策略

1、治疗方案 中西结合 根

据“中药好、西药快”的特点,推进联合用药,这个时候企业销售的就是治疗方案,比如胃病治疗方案、风湿骨病治疗方案、心血管治疗方案、高血压治疗方案等,这些治疗方案逐步通过产品为载体打造完成。通过消费者教育,中药效果慢但标本兼治,西药效果快但不能长期服用,长期用药副作用大,西药对胃、肠、肝、肾有很大的副作用。例如消化线,针对胃病形成的四大原因,推出“胃病全方位”治疗方案;推出风湿病“综合治疗”方案,西药迅速解除疼痛,中药驱除寒毒,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得到消费者认可。这些产品线主要通过地面营销活动为战术进行推广,到一定阶段再辅以地县“电视专题”促进销售,将获得更好的推广效果。

2、主品引领 服务并行

在产品线规划、推广过程中,要以某个高利润产品为核心,带动一部分产品进行销售;同时,在推广中还要按照中医理论和治疗经验给予辅助治疗

3、品牌带动 活动推动

这是个动销为王的时代!贴近顾客,征服终端!

高端产品营销方案例2

过失一:

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营销决策者不注重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战略品牌规划工作,只是从包装的奢华、精美和具有差异化上下功夫,没有掌握科学定位的要点,很多高端白酒品牌买断品牌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

个案分析:

李老板的公司是一家以经营五粮液、茅台等高端白酒强势品牌为主的酒类经销商。2007年在某白酒企业集团买断了一款高端白酒品牌。李老板全力参与了这款酒的包装,从包装设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亲自把关,要求设计公司主要从新颖独特、尊贵奢华以及极具差异化等几个方面来诠释包装的内容,所以李老板对这款白酒的市场潜力非常自信。他认为,与同类产品相比,他的产品具有非常强势的竞争能力。但是,当产品正式上市时,很多经销商并没有象李老板所期望的那样反响强烈,这给李老板泼了一盆冷水。很多经销商在看了产品之后,普遍都问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品牌规划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产品的定位问题。就是说公司将会对产品进行怎样力度的品牌化运作,产品的核心卖点是什么。李老板很茫然,主品牌那么强势、那么有影响力,为什么经销商也会对作为五粮液子品牌的产品也提出这样非常专业化运作的要求?

解决方案:

1、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品牌战略规划管理体系,并且严格按照规范体系进行品牌建设工作。

2、重新认识定位的重要性,把清晰、明确的定位作为战略的核心要素。

过失二:

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营销决策者急功近利、品牌开发过渡、很多买断品牌严重透支主品牌价值,注重短期销售业绩的回报,以招商和渠道运作为主,不能建立有效的产品战略。

个案分析:

李老板心里很清楚买断品牌的最终归属权不是自己,而是厂家。自己只是其在某一个市场发展阶段的此品牌运营者而已。所以李老板自然心里有自己的想法,在打造品牌上,不仅要投入很大的资源而且还要有耐心,这项工作是一个长期系统化的工程,如果买断权中途出现变数,自己前期的付出将会白白地丧失掉了,在这方面要承担很大不可控的风险。所以,为了短期的利润营收,李老板的做法是通过主品牌的影响力,把营销战略重心放在了通过进行跑马圈地式的招商和渠道运作进行资源的聚拢工作上,对于伤害品牌价值的一些做法只要厂家不出面干涉,就听之任之。

解决方案:

1、作为高端白酒主品牌的厂家要严格审批买断品牌的运营者是否具有经营的资质与能力,是抱着投资的心态还是投机的心态来运作买断品牌的,厂家要进一步提高买断经营的门槛。

2、厂家要要加强内部管理工作,建立一个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市场运作监控考核机制,对于买断品牌伤害主品牌价值与形象的市场运作行为要给与相应的处罚与制止。

过失三:

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营销决策者不能充分关注市场的营销细分工作,也不能准确地把握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导致对目标消费者的了解不够深入,忽视了构建顾客价值、满意和忠诚的工作。

个案分析:

让李老板很烦心的一件事情是,公司发起了一场全国声势浩大的新品上市与产品品鉴酒会的促销运动。李老板想通过这个活动,把每个地区的核心消费者和潜在的消费者群体都挖掘出来。在每个巡回的市场,酒会的规模搞的都很大,现场的气氛都很热烈,酒喝掉了不少,人人都说酒是好酒,饭钱也花掉了不少。每次酒会结束之后,他都会要求所在市场的经销商对这些人员在适当的时间里进行顾客回访工作。但是,反馈不理想、销售业绩还是上去不。他后来发现在来的这些人群中,真正对他的产品能形成消费决策的人却不多。李老板很纳闷,问题到底处在哪里?

解决方案:

1、菲利普科特勒说,“在市场细分时应应用更先进的技术,例如利益分割、价值分割以及忠诚度分割”。在高端白酒行业,消费者需求的新变化会经常左右产品营销的成功。所以在产品上市之前要对消费者进行360度的观察,要深刻地理解消费者的行为。,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一个消费群体。

2、建立一个以消费者需求创新为中心的核心价值阶梯,支持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信仰体系。

3、建立与消费者信息沟通的反馈机制,并且对反馈的信息做出及时的处理解决方案。

过失四:

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营销决策者没有充分地掌握科学的定价决策体系,导致了很多高端白酒品牌在同一个价格带区间品牌数量过于集中,陷入循环的恶性竞争状态。

个案分析:

在招商与渠道运作的过程中,李老板越来越觉得,他的产品价格政策体系从一开始就进入了一个高端白酒买断品牌最为集中的的价格带区间,在这个区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为了争夺渠道资源,各个竞争品牌都相互加大促销资源的投入力度,竞争陷入一片红海。甚至被很多业内人士看作这是产品的死亡地带。现在,由于促销政策透支过度,产品的价格体系已经开始混乱,各级经销商怨声载道。李老板每天都要接到很多经销商抱怨的电话,自己也只能疲于应付。李老板也开始意识到,对定价的复杂性缺乏了解,在消费者和竞争者都处在一个相当复杂的环境中时,如果草率地、随意地定价一定会付出代价的。

解决方案:

1、 高端白酒的决策者要掌握科学的定价决策体系,要了解产品在每一个价格带区间的竞争

状况,确定产品在整个产品组合中的角色,通过基于产品线的情况而不是个别产品来确定产品价格体系。

2、 高端白酒的营销决策者们要对高端白酒的价格现实与变动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对消费者

和竞争者进行系统的分析。首先,分析定价方案将会在未来的市场上占据多大的市场份额,会产生多大的销量?其次要分析它会对利润产生多大的影响。获利能力如何?最后,还要考虑白酒行业产业演变的发展趋势,预知当前的营销行为将会怎样影响到未来的价格走势。

3、 要建立一个高效率的运作团队进行进行定价的决策和价格管理。

过失五:

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营销决策者不能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传统的商业增长模式进行创新,旧有的利润模式已潜伏着成长的危机,忽视了掌握模式对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个案分析:

本来李老板想通过买断品牌的运作方式,能够给公司业务带来新一轮的增长。但是自从经营了这款买断的高端白酒后,李老板和他的团队普遍都感觉到在这个增长的平台上很难象他们所希望的那样获得增长,所以压力越来越大。李老板觉得很多他的同行过去都是以产品创新的商业增长模式获得了倍增式的成长,自己采取同样的方式为什么就不灵了呢?其实李老板不知道,他的失败正是因为他的模式出现了问题,现实的市场环境下,他忽视了需求创新这一新的商业增长模式正在替代或正弥补旧有模式的不足。

解决方案:

1、要善于打破旧有的商业增长模式,建立新的商业增长模式。(参见本人的《高端白酒需求创新的驱动战略》一文)

2、借用张维迎教授在《2010商业模式》一书中的观点是“以客户而不是以企业自身为出发点,以一整套的服务与解决方案而不是以单纯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客户价值,进一步革新企业商业模式。”

过失六:

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营销决策者们不能有效地掌握和监测竞争对手的情况,经常性地基于粗浅的市场调查或者没有市场调查的情况下进行营销决策,加大了市场运作的风险。

个案分析:

李老板在白酒行业里应该算是前辈级的人物了。从过去在糖酒公司当老总到现在自己拥有亿元级资产的大型白酒营销公司,在行业里很受尊重。所以李老板觉得凭借自己在行业里这么多年的经验,对市场的把握应该不会有偏差,所以经验主义在李老板的身上表现的特别明显。这次推出的这款高端白酒买断品牌,李老板虽然也听了一些经销商的意见,也让公司里的业务人员和市场部门的人员做了一些了解和调查,但是他主观地认为竞争对手对他的产品不会构成很大的威胁。所以他就没有过多地去了解及时准确、有效的关于竞争品牌、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情况。结果产品经过市场的检测后,他才发现与自己产品能够形成竞争的产品数量之多,竞争环境的恶劣程度是他始料未及的。

解决方案:1、摒弃经验主义,强化市场部功能,组建营销调研机构,进行精确有效的调研工作。

2、制定一套衡量营销效率的标准体系,及时对营销决策效果进行评估。

3、建立销售预测系统与竞争对手的监测系统。及时掌握销售的态势与竞争对手的营销动向,以正确地判断市场的竞争态势。

过失七:

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营销决策者大多数都没有考虑建立一个高效的市场运作组织或者借助咨询公司的力量对市场进行策划工作,在市场策划方面存在着若干问题。忽视了市场部门对品牌运作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个案分析:

现在的大型白酒经销商大多数都会有自己的市场部门,但是每个公司对市场部门的理解和运用是不一样的。很多公司的市场部门只是销售部的一个附属机构,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出市场部们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只是一个简单的广告执行部门或者促销执行部门。李老板的公司就是这种情况。策划工作往往也是他们的软肋,在他们的公司往往找不出一个清晰、明确的营销战略目标和具体的营销战术的描述性文字。即使个别的一些公司有,也是缺乏严谨和缜密的思路,可执行性不高的东西。李老板只是参照了同类产品最近一两年在市场上的表现,给自己的产品定了一个销售目标,支撑这个目标的相配套的营销策略以及相应的资源并没有真正考虑进去。所以,李老板也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市场运作套路,想到哪打到哪,哪里有问题就在哪里解决。所以,从自己的营销团队到经销商渠道体系都感觉到比较混乱。

解决方案:

1、 建立高效运作的市场部门运作组织,充分发挥出其真正的工作的职能。

2、 建立一种标准的营销策划模式,帮助确定公司关于目标如何达成的一系列营销方案。

3、 建立市场部门运作组织的绩效考核机制。

过失八:

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营销决策者未能有效地整合上游厂商到最终消费者各个环节上的资源,营销价值链上成员之间关系欠佳,忽视了需求创新的行业本质。

个案分析:

理查德林奇在《公司战略》一书中讲过,“尽管高利润率活动中存在着价值链,但也并不就意味着所有的这些活动都会给公司带来竞争优势”。李老板也许在高端白酒行业的价值链里体验到了高端白酒品牌的高利润率给公司带来的成长,但是他没有理解透他的产品所要表达的竞争优势是价值链上各种要素的有效整合。厂家----品牌—公司员工---各级经销商-----消费者,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传递着产品本身的竞争优势,这是营销一个产品成功的主要路径。但是,李老板的资源整合功力还是欠火候,从很多消费者对产品的反应冷漠看,李老板没有抓住需求创新的白酒行业的本质,这样破坏性的信息依次地传递并影响到每一个环节,从而弱化了产品的竞争优势。

解决方案:

1、 加强与厂家的沟通、合作,把厂商的关系从普通的合作层面上升到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

2、 加强品牌的建设工作,突破依附型关系的瓶颈,在主品牌主外创造出自己的一个独特销售主张。

3、 发展和改进顾客驱动战略,给客户提供一整套的服务与解决方案。

过失九:

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营销决策者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不够或者流于形式,也不注重对团队的建设与培养计划,所以缺乏对新的营销技术的最大化利用。

个案分析:

虽然李老板自诩为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也经常参加各种工商管理班、总裁班的学习课程。但是大多都是流于形式或者赶时髦,不是由于时间等各种问题半途而废,要不就是派一个公司里的助手去帮他完成听课的任务,所以并没有对公司的经营有太大的帮助,自身在专业理论的能力上也没有明显的提升。

还有李老板虽然在不断地给自己用各种形式充电,但是对团队的培养却没有一个系统的计划,他认为,职业经理人只是在某一个市场的发展阶段对公司有利用价值,过了这个阶段,他的价值就不会对公司的发展有贡献了,所以,在用人的问题上,他从来都是不会主动下大力气去培养这些人。所以导致了团队的凝聚力不强,核心员工的流动频率加大;所以最近这些年李老板的公司总是赶不上营销变革的速度,比如,互联网的利用程度、营销自动化的应用、营销决策模型的开发与应用、商业模式的更新与开发等等。通过这款高端白酒品牌的开发,李老板也看到了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解决方案:

1、 建立正确的人才决策机制。李老板如果希望公司能够进入一个业绩持续增长的平台,他必须要明白获取绩效的两个基本平台就是培养自己杰出的领导力和建立优秀高管团队的能力。

2、 德鲁克说“组织需要个人为其做出所需的贡献;个人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公司为了提高员工个人给公司创造利润的能力,需要给员工提供一个能够激励员工个人不断成长的职业规划的路径。

过失十:

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营销决策者普遍都不愿意在产品的品牌传播上进行全面而广泛投入,缺少有效的广告运动策略,导致大多数高端白酒品牌的知名度、认知度和美誉度不够,从而出现了高端白酒买断品牌数量多,但是总体销量和市场表现不尽人意。

个案分析:

李老板曾经和一家广告策划咨询公司有过关于这款高端白酒的广告策划与投放的讨论,也曾希望通过广告咨询公司对品牌的传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后来李老板还是由于这款产品的品牌归属问题放弃了这个想法。所以产品也是由于广告力度不够,消费者对产品不太了解,影响到了产品的总体销量。

解决方案

1、 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营销决策者要尽最大能力与厂家进行协商,一方面要求延长品牌的使用周期,另一方面要尝试采取多种有利于品牌建设的合作方式进行合作。

高端产品营销方案例3

这本《高端占位》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全面解析了中国高端消费市场的现状,包括高端品牌和高端消费者的界定;第二部分,紧紧围绕撬动高端品牌消费市场的8种重要营销手段来展开,包括价值营销、顾问式营销、圈层营销、艺术营销、休闲活动营销、高端品牌跨界联盟、高端媒介营销、终端营销。

书中讲述:高端消费的概念来源于奢侈品消费的概念,后者指的是无形价值与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功能以外的符号要素和体验要素的价值才是其价格高昂的真正原因,即所谓“拥有”比“使用”更重要。然而,与大众普遍认知不同的是,高端产品并不等同于奢侈品,它主要定位于三个部分,即处于顶级的奢侈品、高价格的日用品以及高端生活用品和服务。

要想将产品打入高端产品的行列里面,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做好品牌价值营销。一个好的产品,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自己最为独特的价值观。

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大众消费也越来越挑剔,不再只是追求功能的实用,更多追求个性、追求个人气质的表现。与消费者偏好所对应,企业的服务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不再追求被最大多数人群喜欢、追逐,而是越来越精准于击中“小众”。击中“小众”,才可以成就“高端”品牌。这里的“高端”,不单是指LV、奔驰等奢侈品品牌,还包括有品质、有品位、有格调、有格局却无高价格,可供一般收入者消费的品牌,如苹果,如雕爷牛腩,如慕思。

一个人无法取悦所有人,产品、企业也是。

所以有格调一点儿,竖起鲜明的旗帜,通过价值观的营销宣传,把那些和产品、企业气味相投的“小众”消费者吸引过来。

高端产品营销方案例4

一、从产品的档次方面:

高端产品(零售价格200元/瓶以上的产品)

这类产品基本都集中在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水井坊、泸州老窖等一线品牌,还有部分地产酒的强势高端品牌。高端产品一般都会选择在大卖场,专卖店等,以地堆的形式做买赠促销活动。积极开展团购工作,并同时开展渠道的促销活动,以获得渠道内的资源和支持。增加广告的频次,用多种方式进行品牌和产品的宣传推广,以增加品牌的暴光率,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使消费者采取购买行动,提升销售量。

中档产品(零售价格30--199元/瓶的产品)

这类产品基本都是区域强势的地产酒,中档品牌一般都会选择在大卖场、连锁店、烟酒专卖店及部分小零售店,以地堆、专架(柜)陈列的形式,做买赠或特价促销活动,还会在餐饮终端,进行宣传氛围的梳理和建设,并在此时派出促销员加强推销工作,有时还会在餐饮店做免费品尝和买赠的促销活动。部分经销商或白酒企业,有时是厂商联手,选择在此时开展社区宣传活动,推动品牌的提升。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使消费者采取购买行动,提升销售量。

中秋节之前,中档产品还会针对渠道开展促销活动。为了提高产品的覆盖率,针对零售小店和餐饮小店还会开展以消灭空白点为目的的促销活动。为了提高餐饮店的销售积极性,白酒企业或经销商会和餐饮店签定销量激励协议,以争取终端的最大支持,提升销售量。

低档产品(零售价格29元/瓶以内的产品)

低档产品此时也没闲着,开展的活动有,针对渠道的促销压库活动,以占压渠道的资金和仓库,获得渠道的资源和支持。针对零售小店开展购货奖励,开箱有奖,销售有奖等促销活动。有条件的还会针对零售小店开展灰尘清理和陈列的整理工作。近年,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低档产品也在开展针对消费者的促销活动,如光瓶酒的每个瓶盖可兑换现金0.3元/个--2元/个金额不等的促销活动。在瓶盖内设奖,还有“再来一瓶”的获奖机会。奖励形式多样,目的都是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使消费者采取购买行动,提升销售量。

二、从销售环节和销售形式方面:

一、商超、卖场的促销活动

一提到中秋节营销活动,大多数的营销人员都会马上联想到中秋节卖场促销,是的,有很多的企业早早的就安排了人员去和各大卖场接触,洽谈堆头或端架等陈列,上促销员,做买赠等促销活动,并且,营销方案也早就准备好了,忙得不亦乐乎,搞得红红火火。可是中秋节一过,却发现投入都打了水漂,没有取得想要的效果,有的根本就是凑了一回热闹,基本没有效果。许多的老总和市场营销员在和笔者交流的过程中,对中秋营销显得又爱又恨,所以,很多企业对中秋节营销也就热情不起来了。“该做的工作都做了,可是为什么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呢?”很多经理人这样说。没错,现在的卖场是越来越难做了,没有关系根本就不行,有了关系没有费用也还是不行,有了关系有了费用还得要有一个好的促销员,否则一样不行。有了关系有了费用又有了一个好的促销员,这下总该行了吧?回答是“不一定”,那又是为什么呢?消费者的引导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就算你所有的工作都做好了,最后,消费者不卖帐,这一切就都算是白忙活了。所以,现在的商超、卖场难做啊!每一个做过卖场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只凭着“一招鲜,吃遍天”,“咱卖场关系硬”的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在,要想把卖场做好,得要紧紧的依靠团队,发挥系统的力量,系统制胜。

中高端的白酒季节性特别强,节日销售量特别大,因此又被称作是节日酒,各大商超、卖场就是它主要的销售场所之一,它所采取的销售方式:购买堆头,用人员讲解,开展买赠的促销活动,以促使消费者采取购买行动。

二、连锁店、零售终端。

连锁店以及零售小店是中档产品的主阵地。经过了一个淡季,有一些零售小店出现了断货的现象,天热的时候销售不是很好,又没有促销活动,商家进货和推销的积极性不高。现在到了中秋节,随着天气逐步转凉,白酒的销售量眼看着大起来了,厂家或经销商也提供了促销活动,销售的利润高了很多,因此,这些零售店进货和推销的积极性也就高起来了。

在连锁店、中型超市网点要特别注意价格的规范管理。也许是经过了淡季,也许是因为这类网点数量多,管理不易,也许是这些网点相互间的竞争,总之价格比较乱,正好趁中秋节营销时,对这类网点产品的价格进行规范统一,以提升产品的形象,规划方案《白酒中秋节活动方案》。

厂家或经销商针对这类终端一般都会设立购货奖励、销售奖励、陈列奖励等,有的当时兑现,有的月度兑现,有的年度兑现。在这类终端,针对消费者的活动也很多,销售的形式一般有堆头陈列、专架(柜)陈列等,开展买赠促销活动,如果终端的客流量比较大,销售量比较大的话,厂家还会安排促销人员。

三、餐饮终端。

对于白酒行业来讲,餐饮终端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是白酒产品竞争最为激烈的场所,正所谓得终端者得天下。在餐饮终端需要怎么样来做才会做得最好?以前总是会说“盘中盘”模式,白酒行业走到今天,终端的竞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终端的操作方法也有很多种,只凭一招一式走天涯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大家都在讲要系统制胜,在餐饮终端也是如此。一句话,餐饮终端的操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运用系统工程,发挥系统的力量,讲究方法和策略,灵活多变,根据笔者多年操作餐饮终端的经验,有一句话非常适合餐饮终端的实操,那就是“世界上永远不变的东西就是不断的变化!”

四、渠道

渠道是白酒营销的关键环节,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为了理顺和各级渠道客户的关系,激发渠道客户的支持,占有渠道客户的资源,厂家或经销商会针对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激励活动,协助渠道客户梳理其下游的终端,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渠道抢占终端资源。在渠道常用的激励活动一般有进货奖励、销售奖励和年终奖励等。进货奖励的形式一般多采用货补或者是现金奖励,今年因为台湾游刚刚推出,大家想去台湾看看的热情特别高,因此,就有很多白酒企业或经销商结合台湾游推出了多种形式的渠道激励方案,如:一次性进多少货就给予一个台湾游的名额,多进多送,在台湾游的吸引下,为了实现夫妻两人一起去祖国宝岛旅游的愿望,有的甚至一家三口齐出发,很多渠道客户把仓库压得满满的。每个渠道客户都卯足了劲,“到台湾过中秋节去!”

三、从销售团队管理方面:

相同的方案,不同的人去执行,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正所谓一切都要以人为本,离开了人,一切都是空谈,因此,销售团队的管理是销售业绩的保证。

1、加强销售人员的日常管理:在淡季的时候,人的思想会有所松懈,再加上有的人的惰性比较严重,需要经常的敲打敲打。加强销售人员的日常管理,规范其日常的销售行为,促使销售人员拥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提升销售人员的执行能力。选对人是销售团队管理的重要一环,选对人是基于对销售人员的了解,要想了解一个人就要在平时多和他进行沟通。加强销售人员的日常管理,建立沟通平台,协助销售人员解决市场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2、设定合理的绩效奖励,制定相应的任务目标,并据此设立绩效奖励措施,促使销售人员充满激情的完成任务目标,正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3、针对中秋营销方案展开培训。对下属进行培训辅导,确保方案执行不走样,从而取得理想的销售业绩。同时还可以真实的了解该方案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在实际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上级主管说下属执行力差,“一个好好的方案就是执行不好”,而下属总是说上级主管制定的方案是狗屁,根本就没有办法执行。

笔者认为,相同的方案,想要得到基本相同或者是差异不大的执行结果,针对方案的培训和充分沟通是关键。只有让全部的团队成员充分了解并理解了整个方案,然后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执行起来才会少有障碍,也才能有效的保证执行的结果。

中秋节营销不单是营销部一个部门的事情,也是公司全体人员的工作,公司各个部门都要在充分的了解并理解整个营销方案的基础上,全力协作并支持营销部的工作,上下一心,齐心协力,确保中秋节营销取得理想的效果。

下面重点讲一讲“卖场堆头实操和促销员的管理”。

高端产品营销方案例5

认同了主流换挡,但真的做起来,发现并不顺利。产品换了,营销套路换了吗?

主流换挡,不能还是老套路

【案例1】一家快消品企业,销量一直增长了30多年,去年销量首次下滑。前几个月推出了换挡新品。由于厂家一向强势,商在铺货时很配合。然而,由于保质期较短,新品很快临期,而销售情况不好。于是,厂家被迫降价促销。

【点评】这是传统产品的老套路:新品上市,先铺货,再做促销推广。这套做法,过去一直有效,现在为什么失效了呢?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重大变化。

变化:高端消费者转移到哪里了?

渠道为王时代,消费者都在渠道,推广新品做好渠道铺货就行了;后来,高端消费者转移到商超,做好终端促销推广就行了。现在的高端消费者在哪里?

一家国际零售巨头的采购总监说:“过去商超有两个高峰,上午是大爷大妈家庭妇女,下午是上班族,下午是高端消费。但是,现在下午的销售高峰没有了。”

既然高端消费不在通路,不在商超,那么,在通路和商超做高端新品铺货、促销有用吗?

营销专家方刚老师说:“深度分销的做法(铺货促销)是销量神器,却是高端杀手。这是在用做规模的思维做价值。”

那么,有人可能要问:既然高端消费者不在通路和商超,那么他们到底在哪里呢?

每个行业可能有极大的差别。如果连高端消费者都不知道在哪里,那么就别做高端新品。

【案例2】一家啤酒企业去年推出高端新品,品质不错,凡是品尝过的都说好,广告力度也很大。但有两个现象:

一是品尝过想买的买不到,因为终端没货;

二是已经铺过货的终端说不好卖,不再进货,而且不再主推。今年加大了广告力度和铺货力度,但仍然效果不理想。

【点评】天上打广告,地下铺货。这曾经是极其有效的办法,现在怎么失效了呢?我认为这里有个巨大的变化。

变化:高端消费受什么影响?

过去的“双低”消费受电视影响很大,凡是行业巨头,无不在电视上大投入。但是,现在做传播时必须关注两个现象:

一是高端消费者本来受大众传播影响就不大,即使没有进入互联网时代,电视广告也不一定有效,比如奢侈品就基本不在电视上做广告;

二是互联网时代,高端消费者是否受互联网影响呢?这是肯定的。我觉得高端消费,圈层的影响最大,就是高端熟人之间的推荐。互联网本身也正在变成大众传播,对于高端消费者,互联网不过是扩大了圈层的圈子布局。

【案例3】恒大冰泉。鉴于大家都知道这个案例,我直接进入点评。

【点评】恒大判断矿泉水升级是对的,产品也是不错的,互联网传播和电视传播,铺货做得也不错。然而,为什么恒大冰泉广受批评呢?

判断一:高端不是大众。高端之所以是高端,就在于它不够大众。当然,若干年后也许可能是大众,大众也可能偶尔消费。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判断,决定了它很难大面积铺货。现在确实有股把高端当大众铺货的现象。

判断二:高端变大众是个缓慢的过程,不是爆发式的。所以,把高端做成爆品可能是错误的思维。

判断三:高端量小但价值高。常规产品是低毛利高销量,走规模的套路。高端产品销量小,但一定要保持很高的毛利率,比如,常规产品可能毛利20%~30%已经很高了,而高端至少50%以上,有的可能超过70%。

主流换挡的营销方法论

品牌靠打广告,销售靠铺货促销、深度分销。这是常规产品的营销方法论。

多年来,这套常规产品的营销方法论已经深入人心,尽管当时推广这套方法论也很难。

互联网时代,高端产品的套路或者营销方法论是什么,现在很难有标准答案。如果真有标准答案,说明“正在”已经无用,就如同上面讲的常规产品营销方法论一样。但是,我可以提出几个关键概念:

概念1:KOL

KOL就是关键意见领袖。常规产品,可能通过大众传播“煽动”起来;高端产品,要找准KOL。有个形象的比喻:KOL=互联网盘中盘。

KOL是干什么的呢?

就是营销传播发起的原点,他们能够影响别人。说白了,就是精准传播的起点。

找KOL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打准KOL。KOL有四个选择标准,一、爱尝鲜;二、爱分享;三、专业;四、有影响力。够两条就是KOL,够四条是极品;二是有足够的KOL数量,形成较大面积的传播覆盖。

概念2:体验

有的人相信体验,如KOL,眼见为实;有的人相信熟人;有的人相信大众传播。高端消费是前两种。所以,找准KOL后,要让他们体验,然后传播,即使免费体验,也一定要体验。

概念3:圈层传播

圈层传播是在熟人之间的传播,进入互联网后,圈层传播大有被社会化营销替代之势。现在看来,高端产品仍然以圈层为主,利用互联网手段传播,越是高端越难。高端圈子,或许在接受新思想上比较快,但通常在生活上是相对保守的。

抢占新主流价格带

主流换挡概念提出后,很多人很迷茫:到底什么样的产品才是新主流?

所谓新主流,是针对老主流产品而言,也就是下一个阶段的主流产品。既然是主流产品,一定是下一个阶段销量最大的产品。

在最近的换挡,有的做的是细分产品,未来销量不大,无法成为主流;有的做的档次太高,成为新主流的时日太远。

抛开产品的具体性能不讲,我觉得新主流大致有两个指标:

一是大众化,还是要做大单品,要做消费者最大公约数。有人说互联网时代没有大单品了,我不认同。就像以前讲互联网时代是去中心化的,其实现在更加中心化;

二是抢占新主流价格带,新主流产品必须在新主流价格带上。

主流换挡,意味着价格带往上提升。谁抢占了新主流价格带,谁才能成为新主流。

比如,现在瓶装水的主流价格是2元/瓶,新主流一定是3~4元/瓶。高于5元/瓶,不是新主流,而是未来主流。

再比如,目前的方便面主流价格是5元以下,新主流应该是5~8元,超过10元的就是未来主流,短期内很难形成销量。

一个品牌是有价格带局限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厂家,包括行业龙头企业,在推新品的同时,也在推新品牌,也有采用双品牌策略的,总之,新价格带的产品是要有新形象的。

高端产品营销方案例6

许多成功的OTC品牌企业,成功的方法几乎都是高空广告+商务运营为主,商务经理占主导,工作轻松,常言道“夹个包,吃个饭,喝个酒,唱个歌,泡个妞,搞定单”,最后这种以商务运营为主导的模式为实现短期营销目标,很多企业往往采取跑马圈地的方式对全国市场、渠道和终端进行广覆盖,而不考虑自身的资源能力和长远发展,这样的企业往往陷入区域市场的陷阱,很有点像国际上经济理论“中等收入国家陷阱”那样欲速则不达。 在新医改实施的几年里,从历史和逻辑的双重角度看,中国医药产业已经进入一个危机与转机并存的关键发展阶段。笔者认为,随着政府及民众对医药行业的关注度进一步的加强,医药市场的改革将会不断深入,市场发展越来越规范, OTC品牌企业市场正面临着以下几点巨大挑战: 1、新医改和基药制度的实施对品牌产品和OTC普药市场形成巨大冲击。 2、OTC品牌产品的过度竞争,包括广告竞争、终端竞争、渠道竞争。公司给政策就动销,不给政策就停销,平时在药店营业员把品牌产品藏起来卖。渠道商窜货乱价成为一种常态,渠道客户和终端客户忠诚度不断下降,市场人员怨声载道。 3、塑造品牌面临的媒体费用的高速增长、媒体成本越来越居高不下。OTC竞争到最后就是品牌竞争,媒体的费用远远高过GDP的增长,医药工业利润的增长、销售额的增长。媒体越来越注重稀缺资源,不仅仅会被药厂,还会被汽车、中石油、中石化、央企垄断。 4、终端连锁化程度越来越高,国家的产业政策也在鼓励开各级药店。并购的速度也在加快,和上游生产企业的博弈能力越来越强,连锁药店OEM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化。品牌产品会受到药店自有OEM产品和高毛利产品的拦截。 5、销售团队的成本越来越高,跑药店的效率越来越低,成本越来越高。营销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营销团队执行力差或者忠诚度低等,企业营销体系分散,各自为战,缺乏协同,营销功能弱化,销售人员缺乏积极性和战斗力, 6、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对新产品、品牌品种的接受程度将越来越低。原来可能一个广告培育一个品牌忠诚度就可以了,现在要原先2到3倍的广告费才能让消费者感受到最初的价值。 面对变化,我认为要改变OTC品牌企业当前的困境,必须改变以商务运营为圆心的营销模式,变为以终端动销为圆心的营销模式,进行营销重心下沉,公司资源配置下沉。具体的一揽子计划包含:终端一体化为主的配置,渠道变革适应,普药直供新模式,OEM模式解决产品源,品牌品种基础上的普药产品线规划等等。 那么怎么来运作终端一体化为主的操作模式呢?电视剧《潜伏》有句经典台词:“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在新的OTC品牌企业变革之际我觉得可以改为“有一种胜利叫做改变,有一种失败叫做坚守”。

所有的东西“窥一斑而见全豹”,抛砖引玉,欢迎交流。 首先、资源配置下沉,三级化组织运作: 公司的管理要三级化运作,公司总部要变为一个规划平台与营销方向管理平台,是营销指挥中心,一方面强化产品的品牌定位,找出阶段适合市场的宣传策略,并做好“空军”的高空支持工作。省区作为区域管理平台,协调与指挥区域商务与终端的地面进攻并作出适合该区域的调整方案,省区经理务必要由原先的销售型经理向营销型经理角色转变。地县级就是一个操作平台,公司与省区指哪打哪,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 总部在原先重商务队伍的基础上从上到下要单独设立一个终端促销部(或者市场推广部,如果部门有的就要强化它的作用),主要可以设置10大职能:1、按照公司的部署和要求组织实施核心重点产品的终端量化考核工作; 2、统筹制订终端促销政策和终端队伍销售提成政策; 3、负责制定终端年度、季度计划,分解目标,组织完成部门年度预算目标; 4、负责制订终端管理制度与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 5、负责终端信息收集管理、目标终端档案管理; 6、负责终端六项管理,包括终端铺货、价格、陈列、客情、促销和宣传,具体包括当地目标终端的筛选、分析、拜访、铺货、陈列、理货、客情、培训、促销、宣传、维价等工作的执行管理; 7、负责策划促销活动和管理终端促销宣传品的计划、策划、发放等; 8、负责对重点终端工作(连锁药店、医院)等进行规划、指导; 9、负责终端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服务等管理工作; 10、负责终端人员与销售、广告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 其次、优化商业渠道,分层化运作商业: 大多OTC品牌企业基本上是实行三级分销体系的管理,一级商大多设置在30—50家,同时与300家左右签约分销商战略合作,但大都是以配送为主的商业,与百强连锁店深度合作,企图控制终端价格及提高终端推荐率,但效果抵不过连锁药店自己的OEM产品。以往使用过很多阶段性招术,如“促销”、“维价”、“拓展经销商”、“拓展分销商”等,都只能达到2-3个月的短期效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渠道和终端问题。 重新设置三级商业的角色:一级商就是配送、结算平台,它给下面的利益就是平调争取公司返点,当然给自己的纯销终端利润自定;二三级商业一定要有自己的纯销队伍与终端覆盖,要以纯销为主,非纯销的商业逐步淘汰。可以形象的说,原先公司与一级商业是“情人关系”,现在要逐步变为“夫妻关系”,成为利益共同体,这样才能一条心的向前走。 第三、营销重心降低,区域化精耕细作: 经济学有个理论叫做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或者说,赢家通吃。所以品牌OTC企业要在全国局部形成重点市场,营销是有势能的,你做得越好,各项工作开展就会越顺利,那么你的业绩就会越来越好。区域市场精耕细作,在局部市场形成绝对优势,强者为王。这些重点市场就是公司的基本盘。守起来很容易,别的企业要来攻,花上三倍人马也不一定能抢占。 营销重心要降低,产品是在终端卖出去的,终端必然成为竞争的焦点,是产品变成钱的最后阶段,是“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产品进入终端后,终端动销必将成为终端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动销?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终端推荐,二是面向消费者的终端促销活动。终端推荐的根本是利益驱动,推荐成功率的高低则取决于终端营业员推荐技巧的高低,期间的纽带是终端业务员的客情工作。利益驱动需要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设置,而终端推荐则需要有产品培训和业务员持续、有效的跟进。终端促销活动的成功率则取决于能否吸引消费者,能否让消费者即时消费。这两个方面所有的厂家都在搞,为什么有的见效,有的不见效,有人用见效,有人用不见效?关键有二:一是针对性、二是可参考的标准化方案。为什么是可参考的标准化方案?因为,各地的实际市场情况都会有所差异,任何方案都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都需要本地化,标准化方案总体不会变化,但其中的一些细节需要因时因地不同而略作调整。 总之品牌药企一方面要以终端为平台,沟通终端营业员与消费者,终端要个性化的操作,形成一套详细的终端操作手册:终端动销、终端客情、终端维护,精细化营销才是品牌战略的保证。一方面建立300-500人的终端队伍,掌控3-5万家省会与地市重点药店,控制终端价格及提高终端推荐率,深入地了解客户个体乃至目标消费者,并有能力对不同客户采取差异化的销售策略,在这种营销理念的指导下,必须充分调动市场一线员工的聪明才智,针对区域市场的实际情况,通过策划一些有特色的市场活动,直接与目标消费群体进行沟通,增强产品在目标消费群体中的影响力。开发第三终端也是品牌战略的有效补充,近年来,在“三农”、“两网建设”、“新农合”、“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等系列政策有力推进下,第三终端药品市场迅速崛起,给企业提供了一个历史机遇。 第四、产品线详细规划,多品类齐头并进: 产品线是指相互关联和相似的一类、一组产品,即我国通常所说的产品大类。产品线可以依据“产品功能上的相似、消费上具有连带性、类似的治疗作用、相同的分销渠道等方面进行规划。品牌OTC企业的产品规划就是以一个品牌产品带动一系列类似的产品进行销售,就像一个老母鸡带一群鸡仔,产品线规划是实现产品集群化的重要举措。有一些企业把品牌产品放在一个部门销售,其他普药放在一起销售,结果就是品牌产品卖不好,普药也很难销售,就像一群母鸡在一起争抢粮食,一群小鸡挤在一起恶的瑟瑟发抖也没吃的。品牌OTC企业还要有敢于放弃的思想,有利润的产品就做,真正地选择好的产品进行生产和销售,没有利润的产品就放弃,只有敢于放弃才会成功。产品线策划和产品线推广,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有的产品适合农村市场,就要研究农村市场的营销战术,有些产品适合城市市场,就要研究城市市场的营销战术。营销推广需要时刻创新,才能创造良好业绩。 面对变化,OTC品牌企业必须顺势而为,以万变应万变,做到销售专业化、策划专业化、运营专业化、管理专业化,营销员要从销售员转为营销员,从思想到行为都要转变,做好营销工作,提升营销能力,才能寻找到突围之道,确保企业在新一轮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端产品营销方案例7

但在市场的实际竞争中,由于过度的竞争,市场扩张难度增大,营销费用增加超过了营销规模的经济性所带来的成本优势,企业甚至为追市场占有率而牺牲利润,导致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利润率并不成正比。二者的关系平衡难倒不少营销大员,成为营销总监常见的“两难选择”。

作者任营销总监多年,一度深信市场占有率,注重营销规模效益,并以强力不断的品牌价值整合造势驱动市场,为此三年把销量做到全行业第1。这个数字和业绩令人羡慕,但仔细盘点却发现销售费用也高昂,广告促销费占销售额的9%,而年初的合理预算是5%,超支的4%意味增加公司销售成本800万元,当然从销售额的角度看,增加800万的市场推广费用获得行业第一,创造了近1300万元的利润也是不错的。但作者多次深思,如果将推广费控制原定5%而又达到年营销额,岂不多创造800万的净利。作者认为:

一、营销总监要有强烈的成本和利润当观念:深谙“利润是公司的生命”,在营销总监的战略实施和监控中,要突出“利润为王”的观念,形成为整个团队的营销理念。、

二、谨慎精确的成本与利润控制艺术:但很多公司只是在营销方案的制定时提及成本与利润控制。作者认为,营销总监应在每一个目标实施周期中,具有谨慎精确的成本与利润控制的艺术。具体做法为:

1、营销本部设立营销成本会计,对每一个客户建立专项营销成本指标控制档案,对其每次贸易的贸易额、贸易成本与利润都能通过营销成本指标控制表及时体现出来。很多公司以人员繁冗而没有意识到这一岗位的重要,而改用公司财务中心的会计兼任,但公司财务中心会计事务繁多和非行政直属关系,对每个客户的单次贸易额、成本与利润都不能及时体现出来,导致信息滞后。

2、营销总监要将客户的每一次贸易营销成本与利润指标控制表,定期发给区域经理,让营销总部和营销区域有一个营销成本与利润指标控制的对接,形成在公司内部营销运营链对营销成本与利润指标有清晰的控制。

3、营销成本与利润指标控制表必须全面,及时,真实,是结合该目标市场的年度贸易额及各项营销成本制定,应设立营销成本与利润指标的“最低指数报警线”栏目,一旦发现越过“最低指数报警线”,就要坚决调整该目标市场方案。并随着营销方案的变化而及时修正之。

4、通过营销成本与利润指标控制表,营销总监和区域经理可清晰了解自全面的客户的真实状况,便于区分重点客户,次重点客户,非重点客户。有效地制定相应的客户服务制度。

三、利润为主的市场博弈:在营销实践中,作者崇尚的是利润为主的市场博弈,这可体现营销总监真正的大智慧:运筹帷幄,洞察千里,四两搏千斤;你用一元钱就能实现别人花十元钱才能实现的目标,该是何等的洒脱和聪慧。那么如何运筹帷幄,洞察千里,四两搏千斤呢?

1、年度营销方案的科学设定: 营销总监制定营销战略方案应有四个指标:

一是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增长指标,二是营销任务额,三是销售利润指标,四是营销网络建设指标。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增长有利于营销任务的完成和营销网络开发,实现利润指标。而即定营销网络开发指标和营销任务的完成,而又不超过即定的营销成本,有助于销售利润的提高和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长。营销总监应系统,辨证看待四项指标,科学平衡处理之。据作者了解,不少企业的营销战略方案仅有粗泛的营销任务额和销售利润两项指标,而对这两项指标的完成,也只限于计划的分解,但对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在实际营销过程中,因营销环境的变化导致二者关系变化缺乏补救措施。例如,营销方案即定该年度每月1000万的销售额,实现70万的净利润,但真正运作时销售额只700万,净利润40万,应对的补救措施是什么?

是加大市场促销力保证销售额?

是注重净利润,而不必过多注重销售额?

如何提升净利润?

是减营销成本?改变产品组合?

是给予相应投入,通过市场占有率提高的规模经济实现销售利润率的同步提高?

是根据公司现状前市场变化调整各项指标?

这些都必须要在年度营销方案制定时充分考虑制定下来,并要有准确的量化指标。否则一旦发生变化将会手足无措,做出急功近利的选择。作者的观点是:当营销任务额和销售利润两项指因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时,应注重净利润而不必过多注重销售额?因为营销任务额制定的目的是实现利润,如果提升净利润完成利润指标,营销任务达不到也不足惜。

2、产品与市场的组合营销:产品是公司完成营销任务和实现利润指标的武器,营销总监如何艺术地运用产品的组合营销呢?在于巧妙了解每个产品的成本、利润并以此为组合开展营销。可借鉴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产品结构组合分析法(PPM):

明星产品(新增长盈利的产品)

问题产品(属衰退的产品)

现金母牛(资金流量大,保证公司运转产品) 瘦狗产品(己过成熟期的产品)

按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产品结构组合分析法(PPM)分析:最佳产品组合是:1.迅速淘汰“问题产品”,2.让“明星产品”转化成“现金母牛”,保证“现金母牛”不受冲击,3.适当保留“瘦狗产品”,作为打价格战攻击对手的武器和成为“现金母牛”的挡火墙。

本公司如果只有单系产品的,应根据本公司和市场实际情况,以单系产品的各型号产品的成本与利润关系进行组合,或根据市场前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的现金母牛和明星。本公司如果有多项产品,应根据市场情况按“明星产品”“问题产品”“现金母牛”“瘦狗产品”“进行产品组合。

其次、根据市场实际实行大区域市场组合营销,在多年的营销实践中,作者总结出“三三合一”的市场博弈战略。

“一”是从一个系统整合的角度把各分散的市场归作为一个市场。从宏观战略角度看,全国无数的市场可以整合为公司的一个市场,一个大区市场可以由无数的小区域的市场整合而成。“三”是为了取“一”市场在资源配置,兵力布署、攻防角度、进退速度、克敌主次等方式选择上,均围绕一分为三的比例来展开,通过“一分为三”、“三三合一”的运作,最终实现夺取“一”个市场的目的。如何选择三个目标市场,应根据其市场潜力?我方品牌在目标市场的优劣?对手的优劣势分析?网络的合理布局?进入市场的大小阻力与实现目标的关系来综合考虑。作者把全局市场“一分为三”:

第一板块是“利润板块”,它给公司回报大,我方在本板块占竞争优势,是本公司重点市场,应给予的市场投入占总量的40%,回报效益占总量50%以上。

第二板块是“竞争板块”,有巨大利润和发展潜力,敌我双方在这板块势均力敌,市场最后归属不明确,公司投入资源是总量的50%,目的使其从“第二板块”过渡“第一板块”。

第三板块是“侧击板块”,这是竞争对手的高利润板块,本公司在这个市场处非优势,公司在这个板块投入资源是总量的10%,起到牵制、消耗对手有生力量的作用。(全文详见《销售与市场》杂志2000年12期)

3、市场价格战的博弈:采用一高一低组合战术,以一低端价格和一高端价格产品组合挑战对手。公司实行全面低成本战略(不是降低某项运营费用)后的低端产品,以更有优势的低端价格入市,直接抵消对方产品价格优势;同步大力度切入高端产品,通过高端产品的利润弥补低端产品的让利。

这个产品组合方案在博弈理论上是可行的。能否成功须具备这样的条件:一是有一个全面低成本的产品,单在营销链中硬性降价打价格战是得不偿失,因为你降价的产品并不是全面低成本,所以你的利润己流失了;二是有一个相当卖点的产品(独具一格的产品),能通过独具一格产生溢值,而这个溢值的宽幅必须将低端产品的降幅利润弥补回来。当这两个因素都具备了,才可以实施这种策略。

高端产品营销方案例8

2、 流通渠道的变革,媒体进一步细分,消费者注意力进一步分散,市场进入风险增大,大部分企业在投入上更加理智,并采用“滚动发展,滚动投入”的策略,市场资源相对紧张,要求每次营销行为均有回报;

3、 在经历了“点子”营销、“噱头”营销、“概念”阶段后,中国营销已黔騾技穷,缺乏创新,为赚更多的眼球,为制造更大的噱头不择手段,如家电业自暴家丑,娱乐业自露隐私;

4、 中国人急功尽利,“一夜成名”的投机、暴富心理的劣根体现,在此背景下,极限营销便自然而生。

纵观国内近年出现极限营销的案例,所有的极限营销都体现以下的特点:

1、 营销创意出位、大胆、超前。

2、 营销手手段激进,颠覆传统。

3、 投入少,回报大,快速拉升品牌和销售。

4、 整个营销策划周密、系统,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5、 易于快速传播,具有时效性,一旦成功,在业内有深远影响并广泛传播。

6、 挑战品牌安全极限,有相当的风险。

由于具有以上特点,极限营销非一般人士,企业可操作,这便犹如高空走钢丝,需表演者艺高胆大。作为高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品牌一般不会而采取极限营销的做法,因为极限营销存在较大风险,稍有不慎,便造成负面影响,伤害品牌。如格力开膛剖胸论斤卖空调的作法则被业内所笑,张朝阳的“卖春”秀则比王石的个人秀要相形见拙。而其它一些具备实力的品牌(个人),由于市场现状与其并不对等或未达到其所期望,急于改变市场格局、社会地位,这时,极限营销便成为最好的利器。 如空调行业的奥克斯,文艺界的张珏、木子美均通过持续、系统的极限营销快速成为知名品牌(人)。 对企业或个人而言,极限营销就是把双刃剑,善舞者扬名制敌,不善舞者自伤人笑,操作者务必自我评估。其中燃气具行业的创××更是将极限营销演绎的淋漓尽致。

创××隶属于广东长青集团,其是一家以出口为主的国内大型燃气具生产企业,誉为业内的“出口冠军”。由于其专注于海外市场,在国内市场一直不温不火,处于“酒香巷深”的尴尬局面。为了改变厂家与消费者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该公司计划从2003年起开始发力主攻国内市场,力争三年内将创××打造成国内知名品牌。通过对消费者影响的最大因素(品牌、服务、产品、价格)分析,其品牌最弱。尽管经过多年国际市场的浸淫,其产品技术、管理服务、经营理念均已超出国内企业一大截,但是其品牌在国内仍鲜为人知。对消费者而言,了解一个品牌主要的是知名度与美誉度的传播。第一是知道、了解;第二要有好感,愿接受;第三才是认可,购买或指定购买。基于这一分析,创××市场瓶颈爆破的关键在于让消费者了解知道认识这个品牌。按照常规的做法,是通过高密度的、常规的广告强行拉动市场。然对于一个刚处于启动阶段的品牌,终端渠道建设费用是其优先。显然巨大的传播费用是其不能再承受之重。第二、常规的传播方式往往持续时间较长,不符合该公司三年规划。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迅度、将创××品牌最大提升,常规的手段根本不可能成功。剑出偏锋,将“不能”变“能”,这是对营销人最大的挑战与荣誉。创××借鉴业内外的相关经验,提出极限营销的概念并在实际中运用操作。第一 以“出口世界36个国家”为传播主题,一切营销形为均不能偏离此主题而行。该定位鲜明,在业界软绵绵的宣传口号中独树一帜。第二、整合所有资源,采用极限营销的方式,通过持续、系统的策划,在三年将创××打成市场主流品牌。第三、在一线终端市场采用“孤岛”与“城堡”的策略。集中资源,以单个终端或单个城市为单元,以点带面,区域突破。打破弱势品牌不可做成、做进强势终端的传统思想。

近两年,创××通过持续、系统的极限营销运作,成为燃具行业中最具活力的品牌,受到市场的追捧。现摘其两案简析:

第一案:创××大视窗热水器解密加密事件。

该案例借用相声中“抖包袱”的策略,以“‘出口冠军’创××痛失200万欧元?”为开头,充分利用传媒、大众猎奇心理,在不同的阶段根据营销需要抖出不同包袱。如“加密销售?——创××误入合同陷井?”,“创××损失200万欧元,国内解密上市得不偿失?”, “商1200万加密包销大视窗,是否为失策之举?”,“创××加密解密,纯属子虚乌有?”,最后以本年底“全球销售大视窗100万台”的完美业绩为系列包袱答案。其实这是一个配合新品上市的一个极限营销方案,该案从新品上市,招商,推广,至产品成熟一直贯穿其中。最为值得推荐的是其与市场的高度重合,充分体现了极限营销中投入少,回报大,快速拉升品牌和销售的特点。

第二案:QQ轿车遭叫停,创××体验营销一波三折事件。

该案是一起以终端促销为核心目的的极限营销案例。当时,整个燃气具行业的促销均陷入了为促销而促销的误区,流行于形式不外于降价、打折、赠品几种三板斧的低层次促销方式中,而无法从增值或情感上与消费者沟通和交流。创××以大视窗解密回归本土一周年为主线,促销组合的设计上,不将赠品作为与顾客沟通的唯一途径,将着重点放在如何让体验购买过程享用产品的乐趣上,并给予增值、荣誉、悬念等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在增值品牌的基础上,拉动创××产品销售,避开低价促销的沼泽地。并在反馈体验心得的消费者中评聘出创××品牌大使,给品牌大使一些权益,如为便于行使品牌大使权益给予其QQ轿车(仅限使用权)一辆。因创××在先提出体验营销的概念,开营销先河,此活动一经开展,迅速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后来一些竞争对手迫于市场的压力,对活动中给予创××品牌大使QQ轿车公开提出异议,引发一场业内人士、媒体、消费者及法学专家等社会各界的口水乱战,最后QQ轿车由国家有关部门喊停。创××迅速启动备选方案,将原本用于若干品牌大使的资源分解,馈赠于所有品牌大使。该举一出,充分体现创××的诚信与大度,赢得消费者的理解和社会各界的褒奖,市场、品牌双丰收。从笔者看来,这起貌似一波三折,如履薄冰,最后由“国家叫停,创××叫冤,消费者叫好”的活动,就是经过创××精心策划,尽在掌握中的经典极限营销案例。当然这种存在相当的风险,挑战品牌安全极限的做法,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而是企业或个人综合的实力。

目前,创××已挤身于国内燃气热水器主流品牌,近期更是频频进入中怡康调查数据前

对于以上所列的种种极限营销案例,笔者把它分为两种,一种为大创意的极至营销,如创××的体验营销;一种为品位低下的“木子美”式的极端营销。笔者称之为“极端营销”。极端营销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区域、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采取非常的、不惜伤害他人或自我品牌的极端营销行为。尽管极端营销中不乏精彩的案例,但其方法、方式与“木子美”们如出一辙,不是揭家丑、暴隐私便是对品牌“自虐”。但让人总觉得有点庸俗,不够阳光。本人认为不宜提倡,因为这有损中国营销界的形象,我们需要的是“阳谋”营销,而非“阴谋” 营销,再说极端营销容易带来以下危害:

1、 打击整个行业,丑化行业形象,破坏与同行的合作关系,引发公愤,危及、影响自身生存环境、基础;

2、 通过诋毁、攻击竞争对手(他人)或自我揭短,甚至伤害自我品牌,为品牌导致负传播,给企业转型,品牌提升设置障碍和埋下隐患;

3、 误导营销方向,无论个人、还是营销团队不以正确的营销观作指导,把达成营销目标的希望寄予侥幸、冒险的事件营销事件上,而不是扎扎实实的做市场,做企业;

4、 为追求短期效应,不重企业基础建设、品牌基本投入,品牌徒有短期的知名度,一旦企业抗击打力差,稍有风吹草动,企业倾刻崩溃。

5、 个别成功案例助长“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投机、侥幸心理,误导价值观取向,为社会道德所不容。

极限营销最为忌为炒作而炒作,为传播面传播,更不可无中生有,而应师出有名,事出有因,启承转结,通盘考虑,以免一招不着,全盘皆输。一般极限营销的操作至少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 天时

极限营销不可人为,不可“霸王硬上弓”,应伺机顺势而为。与社会环境、行业动态等大背景紧密相关,不可游离其外。当然操作的个人或企业应有卓越的远见和锐利的观察力,否则机会稍纵即逝。如“木子美”们的成功在于社会对“性情”的宽容态度;奥克斯的成功在于消费者对空调价格空间的猜疑。

2、 地利

采用极限营销个人或企业应具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和比较实力,以及一定的抗击打能力和良好的公关能力。不可不经事先调查、周密布署,盲目的迷信点子或创意,坐井观天或夜郎自大作出超出自身能力或掌控的举动。再好的方案也是建成立在实力的基础上。只有这样,当事态的走向超出可控范围,企业或个人方能以良好的素质,为大谋而可小忍,并通过其它方式将其向正面转化,达到目的;如创××的体验营销活动,当其提供给其品牌大使用办公之用的QQ轿车遭政府有关部门“喝停”时,其马上启动备选方案,引发业内、媒体更广泛的关注与争论,一石多鸟,达到更大的传播目的。

3、 人和

高端产品营销方案例9

自控终端,有效掌控渠道

案例:俊洁食品公司是饮料行业近年来大起大落的一个中型企业:2003年初创业伊始,其主打产品绿茶、橙汁、碳酸饮料等,进入了公司所在地N市传统的多级(一级、二级、终端)流通渠道,但却因为企业资源所限,品牌传播投入较少,品牌力不强,终端缺乏拉动。因此,一级商、二级商库存积压严重,不仅铺出去的产品退货率高(许多已经过期),而且仅卖掉的一点产品也是价格乱的一团糟,企业和经销商都亏损严重。首战失利,俊洁公司意识到,按照当前的实际情况还不具备掌控N市流通多级渠道的能力。因此,俊洁公司决定另辟蹊径,改造渠道模式。

2003年10月,就在饮料进入淡季的时候,俊洁公司却已开始谋划2004年的营销战略发展规划,并决定在对N市重新对渠道体系进行调研和定位后,采取一种全新的渠道操作模式,那就是直控终端渠道模式,以提升渠道控制力。

2004年1月,《俊洁公司N市市场“沙漠之狐”营销企划案》正式出台,它包括如下内容:

1、区域划分:根据行政区划,把N市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划分为四个片区,每个片区建立一个配送站。

2、人员布局:通过人才市场,招聘有潜力的终端业务代表50名,进行拓展训练和潜能激发后上岗,具体分布是每个配送站12人,分别是站长一人,内勤一人,终端业务代表10人。

3、工作流程:制定《配送站岗位设置及岗位职责描述》、《配送站终端业务代表每日工作流程》、《配送站终端业务代表每日工作报表》,明确了当前的工作任务——即大规模地扫街式铺货,并量化了具体的工作标准和要求。

4、市场策略:产品突出差异化、易铺货的俊洁Y牌绿茶为产品的切入点,规格为市场上所未有的1*12塑膜家庭型包装,并在塑包上印有:买10送2特惠装的字样,给消费者直观上便宜的感觉。产品海报和标签上印有:只选用上乘无公害信阳雨前毛尖;价格定为终端进货价16元/件,比原来渠道模式终端进货价低2元/件,终端零售价20.0元/件,跟原来零售价持平,终端利润大大增长,积极性大大提高;在渠道结构上,撇开一级、二级商,通过釜底抽薪,直接运做终端;促销策略,即通过一次性进货奖、终端堆头奖、销量累计奖,给予奖励小雨伞或大遮阳伞、电动自行车等的方式。针对消费者,实施开盖有奖,分别为再来一瓶,再来一包,奖NOKIA手机等,刺激消费者重复消费和提高口碑传播意识;其次,俊洁公司还通过人海战术,以及统一服装、统一标准、统一广告宣传等方式,营造浩大的推广声势,达到先发制人的最佳效果。

5、激励考核:按照低底薪,高绩效考核的薪酬设计原则,对终端业代进行考核,考核的指标有:零售终端的开发、管理与维护,产品的陈列、理货与补货,产品配送的及时程度与服务水平等等。同时,每月进行综合评比,对先进的配送站及优秀的个人,通过颁发流动红旗、荣誉证书、奖金等大张旗鼓的表彰形式,旨在打造有爆发力、战斗力的销售团队。

2004年,俊洁公司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终于厚积薄发,在N市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重大突破:不仅顺利将产品打入了市区的12000家零售终端,使市区旺季每天的销售量达到了40000—60000件,并还就势OEM了另外的两个水厂,以解产能之不足,其生产的方便面、调味料等产品也顺势进入了终端市场,俊洁公司终于咸鱼翻身,打了一场漂漂亮亮的终端伏击战。

通过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建立直销站,直控终端是俊洁公司实现对渠道各层级最大掌控的有效途径。藉此也说明:

1、如果不能实现自上而下的渠道掌控,就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俊洁公司在缺乏品牌力作支撑的情况下,通过直控终端的做法,最终实现了对渠道的有效控制。

2、渠道掌控力的核心是利益驱动。通过直控终端这种销售渠道的扁平化,可以充分提升公司和终端利润,从而保证零售终端的忠诚度和稳定性。俊洁公司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是切入了差异化的产品1*12的俊洁绿茶,并把用于渠道环节的费用较好地分配给了零售商,通过零售商挣钱,从而掌控了这一最接近消费者的渠道成员群体。

3、渠道掌控力是通过业务人员高效的执行力保证的。因此制定和严格执行渠道工作流程,不断创新激励考核模式,保持工作的衔接性,是渠道掌控力提升的保障。俊洁公司通过物质(奖金)及精神(流动红旗、荣誉证书)两种激励方式,达到了激发销售团队的目的,从而为渠道的掌控锦上添花。

尝试开店,中途折戟

开店,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增强厂家对渠道的掌控力?如果开店,那么要兼顾哪些要素?开店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对终端的控制力,并有利于传播和提升品牌形象。但另一方面却有可能给厂家带来种种隐患。不信?请接着看以下的案例。

案例:2005年,在经历了2004年的翻身仗之后,正在享受满意的市场回报,放松心情的时候,严峻的市场形势已经来临。竞争对手开始模仿俊杰公司直控终端的操作模式,纷纷建立配送站或设立具有配送功能的办事处,并以更低的价格、更大的促销冲击俊洁的终端,终端开始纷纷反水。

来势极为严峻,如果俊洁采取降价策略对其进行比拼,肯定会中圈套吃大亏,因为俊洁公司的直销站模式巨大的人员、仓贮、运输成本,使其必须依靠较高的毛利来支撑,否则渠道会很快崩溃。

俊洁公司为了应对竞品的跟进与冲击,决定反客为主,再出奇招,从而将竞品抛到身后,那这个招数就是要在维护现有终端的同时,开一定数量的俊洁直营店。并提出“千店工程”,即在两年之内在本市开设1000家直营店,逐渐取代现有终端,完全摆脱竞争对手冲击。

春节刚过,仿佛一夜之间,在N市的很多大街小巷,就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20余个“俊洁食品直营店”。它是如何操作的呢?

1、导入CI形象视觉识别系统。通过统一的门头装潢、统一的产品陈列、统一的店内装修、统一的服装、统一的业务流程,给消费者最大的视觉震撼力。

2、每个门店安排店员两名,负责直营店的所有方便面、饮料、调味料等产品售卖和收银工作。产品的售价与原有的零售店保持一致。

3、直营店一般都开在大型家属区、单位聚集的地方。

俊洁公司本来想全面展示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给消费者提供购买便利,从而更好地掌控零售和消费终端。但三个月之后,俊洁公司的直营店不但没有再增加,而现有的20家直营店却经营效益特差,甚至连最基本的门店费用都保不住。。因此,俊洁直营店在运行了三个月,赔了30多万元后,终于以失败、亏损、关门而告终。

俊洁开店之梦为何会如此快速破灭?

1、俊洁公司开设直营店的本意是好的,原计划是与终端配送站相得益彰,从而更好地遏制竞争对手,但意想不到的是,消费者竟然不领情、不买账。其最深层次的原因,仍然是渠道的价值链没有得到有效地传递。

2、单纯地将企业的产品通过自建直营店这一方式,来去吸引消费者,进而掌控终端,在品牌力不足以支撑,终端消费力较弱的的情况下,是无法承担更加巨大的终端运营成本的,也是注定无法长久的。

3、开店控制不好,极易伤害渠道成员的利益。就象案例中的俊洁直营店,在上门顾客少,无法保证正常收入的时候,其店员甚至还采取了低价售卖以与零售终端争客源的做法,虽然最终还是以撤店收尾,但对于零售终端自信心的打击却是显而易见的。

深度分销,掌控渠道

笔者认为,渠道价值链的有效传递和维护,才是提升渠道掌控力的最有效保证。它才是渠道掌控力的根本和源泉,那么,渠道掌控力可以通过哪些手段来予以实现呢?

案例:直营店的败笔让俊洁公司猛醒,直营终端的开店模式是行不通的。在一家资深咨询公司的帮助下,他们才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在目前开店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他们还必须抓住终端及分销渠道这根救命稻草。

但是,究竟采取哪种措施可行而有效呢?俊洁公司的决策层陷入了深思。竞争对手的直观操作模式模仿、价格战、促销战的打压,让俊杰公司的渠道掌控陷入“沼泽地”,而渠道链条之所以如此脆弱而快速断裂,其实还是源于渠道利润的无法保障,渠道的忠诚度不够高使然。但是,如何更好地摆脱竞争对手的跟随,反击竞争对手的价格战、促销战呢?此时,他们决定采用深度分销模式,并要从操作层面构建渠道壁垒。深度分销是快速消费品企业深度掌控渠道的有利武器,它借助渠道价值链的有效传递,可以牢固地控制渠道各环节。并且,它能有力地遏制竞争对手的价格进攻。1、深度分销能够层层保障从一批、二批到零售终端的利益分配,可稳固地破解价格战带来的利润链条的不衔接。2、深度分销以统一价格、统一运作模式为前提,辅之以严格有序的市场“规则”保证,可避免由竞争对手挑起的价格战的“血腥”冲击行为。3、深度分销能够层层明确渠道各环节的定位、使命以及各自的责权利,能够在企业统一的价值链条下,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他们决定在N市实施深度分销模式。

首先,俊洁公司将配送站重新合理布局,并新增了六个配送站,以使分销的触角能够延伸到市区的角角落落。

其次,根据N市俊洁公司已建的1万余家零售终端的便利条件,俊洁公司制定了《追求卓越计划—N市市场深度分销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1、建立巡访制度,制定“七定法则”。内容包括:定人,每个核心区域的业务员相对稳定;定域,每个业务员的销售区域相对稳定;定线,每个业务员工作线路相对稳定;定点,每个业务员销售网点相对稳定;定期,每个网点的访问频率相对稳定;定时,每个网点的访问时间相对稳定;定标准,每个网点的巡访作业标准统一。通过七定,明确职责与标准,完善服务功能。

2、制定工作流程,明确拜访步骤。比如:进店前的准备工作;进店后良好的开场白;货架排面库存检查;理货;检查客户库存;新产品铺货等:通过制定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工作内容和标准,使业务人员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做。

3、实施深度分销,建立战略联销体。就是在俊洁公司众多的下游终端及批零商中选择最具有潜力的分销商结成战略同盟,签订联销协议,制定攻守同盟。同时,把每个下游分销商的终端客户固定下来,每个分销商只对固定下来的终端客户负责配送和售后服务。分销商行使配送功能,而俊洁公司只对固定下来的分销成员及终端商提供细致、深入的专业服务,保证其稳定、长期的获利,从而最终达到市场无空隙的市场格局。

深度分销实施后,二批分销商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他们按照企业的要求,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进行精耕细作,但出乎意料的是,俊洁公司N市的销量仍然徘徊不前,一些终端零售商仍旧抱着不冷不热的态度,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经过俊洁公司市场部人员的深入调查,才发现,虽然服务细致了,但由于企业市场管控不力,对深度分销理解不够,出现了一些分销商低价销售的现象,这使渠道成员的产品利润仍旧得不到保障,为此,俊洁公司快速出手,出台了如下措施:

1、承诺最低利润保障,但分销商必须缴纳3000元的保证金以对市场行为作为保证,对敢于“越雷池”、触“高压线”低价销售或跨区销售者一律按照规定给予严厉的经济处罚,并取消分销商资格。

2、坚持模糊返利、市场刚性监管原则,明确开票价即进店价、实行月返、季返或年返方式,但返利根据市场表现,比如配送及时程度,能否遵守企业政策等进行考核。

通过以上方式的调整,市场秩序得到了保障。但时间不长,在市场的分销运作中,竞品厂家又开始骚扰和捣乱,他们以更低的价格来拉拢一些分销商和核心终端,借机破坏深度分销的进行,对此,俊洁公司决定采取“釜底抽薪”的方式来予以回击。

2月份的一天,在N市的某4星级大酒店,俊洁食品公司终端商联谊会隆重举行,该大会不仅灌输了俊洁公司深度分销的运营理念与宗旨,而且,还有大动作出现,即附以较大政策的奖励力度,举行了终端商订货会,这次订货会共有370名核心终端参加,现场订货208万元。不仅让他们明白了低价格操作市场的弊端——让市场秩序和利润无法保证,而且还让他们懂得了深度分销对于保证渠道利润特别是长期获利的重要性,从而只卖价格稳定的,不一味地去卖价格低的。

后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厂商关系,改善客情,变交易营销为伙伴营销、关系营销,俊洁公司还邀请营销实战专家对经销商进行分阶培训,比如针对分销商的赢利模式、终端商管理、库存管理等内容的培训;对终端商进行了终端生动化、陈列管理、理货、门店管理等相关内容培训,由于这些内容实用有效,因此,深得他们好评与追捧,从而让竞品厂家难忘项背。

为了避开竞品的跟随和模仿,后来,俊洁公司还建立了资信评估体系,即对于表现较好的分销商,在旺季可以给予一定额度的赊欠制度,避免因为货款问题影响销售,同时制定《市场联销体服务手册》,明确具体服务标准与流程,并把终端消化率、分销率等作为终端业代的考核项目,借此提高服务水平。

俊洁公司通过在N市系统化地全面实施深度分销,终于扳回颓势:2005年,仅在市区就实现近2000万元的销售额,销售队伍也急速扩大,达到了100多人,从而成为了N市饮料界名副其实的销量老大。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渠道掌控之道:

高端产品营销方案例10

劲牌有限公司创建于1953 年,历经六十年的稳步发展,已成为一家专业化的健康食品企业。产品从单一的白酒发展成为以保健酒、健康白酒和生物医药为三大核心业务的健康产业结构。拥有面积350 亩的保健酒工业园和930 亩的原酒生态园,年生产保健酒的综合能力达到16 万吨。2013 年,劲牌实现销售额近67 亿元,成为中国保健酒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导企业。

劲牌公司在营销系统IT建设中已经实现了对企业营销过程中人、财、物的管理,具体落地的系统有销售管家系统、营销费用投入系统和货物流向系统,同时劲牌信息中心经过多年的探索也建立了企业基础信息门户系统(EIP)。但随着企业的高速增长,对信息化支撑体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化方面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三系统由不同厂商建设,基础数据方面整合度较差;服务支持程度及业务理解、系统开发能力各厂商差别大,采用的技术及架构在升级上问题诸多,导致信息系统跟不上业务发展;目前销售管家、货物流向对多事业部支持比较难;数据准确性差难以支持决策分析。

在这种环境下,AMT从2010年参与了劲牌公司的营销费用投入系统的建设,协助劲牌公司进行了营销体系的全面规划,从营销费用的预算、立项到申请、变更,以及费用的督导、核销及费用相关的决策分析,实现了营销费用PDCA闭环管理。通过在营销费用层面的精细化管理让劲牌真正体验到了信息化手段及精细化管理思路对企业带来的巨大帮助,劲牌公司热切希望能进一步在整个销售通路的各个环节将信息化手段及精细化管理思路落地,将整个营销体系的各个支撑环节打通,构建真正能适应企业高速发展的统一移动营销平台。

销售通路涉及面比较广,主要涉及业务人员行为、数据采集、订单、活动等各个方面,从2013年开始AMT协助劲牌公司全面打造移动营销平台,通过信息化落地手段将精细化管理思路逐步一一落实到销售通路的各个环节,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1、业务人员行为精细化管理:

快速消费品的一线销售人员每天工作的主要场所既不在公司总部,也不在办事处(经销商),而是散布在大街小巷的终端。其工作绩效主要取决于技能、态度。而工作态度很难量化,干扰因素较多,仅靠个人自律很难满足组织管理需求和任务目标的达成。针对“围墙外的人”的行为管理,主要包括考勤管理、线路管理、轨迹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考勤管理作为组织最基本的管理方式,记录员工的上下班时间。对于快消品一线销售人员而言,考勤管理因办公场所存在现实困难。很多企业在一线人员的考勤管理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每天早会晚会(浪费大量路途时间)、电话报点(手机报点意义不大,电话报点存在操作和查验的问题)、超市小票(造假较为普遍)、现场抽检(操作难度较高、频率低)等。精细化行为管理落实在考勤管理主要体现在对时间、空间的确定。时间上,记录了员工的考勤管理时间,若员工恶意修改手机端时间,可以通过登录时间验证、手机端时间和服务器时间匹配进行查验;空间上,使用GPS和A-GPS进行定位,确保使用人员在所属区域开展工作。上下班中间时间主要通过轨迹管理实现。

在路线管理方面,每一个快消品销售人员由经理根据区域、渠道等维度分配工作范围,并制定拜访计划。在实现精细化行为管理之前,大都采取看板管理和拜访计划表进行管理。其中看板管理主要呈现区域或线路名称,并未细化到终端,销售人员在拜访时逐个填写终端拜访记录;拜访计划表可根据区域或线路将终端进行整理和分配,再进行打印,销售人员根据打印的表格进行拜访、填写。此种方式管理成本相对较大,且数据使用效率较低。精细化行为管理落实在路线管理方面主要是通过在后台、手机端对线路进行设定和规划,并在销售人员登录手机端软件进行显示。线路管理主要围绕线路周期、终端数量、拜访频次进行设定。线路周期一般按照周为单位进行规划;终端数量主要指目标客户、潜在客户的数量,参考区域终端分布、终端销量情况、单个终端工作开展时间设定计划拜访的终端数量,主要衡量销售人员工作饱和度;终端拜访频次主要根据终端销量贡献的重要程度进行设定为每周几次或几周一次等。移动营销中的线路管理实施方式主要包括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和自下而上的自主模式。管理模式中,线路管理由经理、主管确定,并由文员导入到后台网页,此种情况弊端在于管理和服务的支撑压力较大,且信息不对称将影响线路规划的合理性;自主模式中,线路管理由使用人员在手机上自行设定,与实际拜访契合度较高,一次设定后即可持续使用,若需调整也可在手机端自行操作。

在轨迹管理方面,轨迹管理为销售人员实际拜访终端之间的连线。通过精细化管理思路落地后,销售人员开展终端拜访时可进行定位,以记录销售人员的拜访轨迹。此功能能够直观的显示销售人员工作的情况,并为线路优化提供参考。

2、数据采集精细化管理:

快消品企业为了解市场实际情况,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如收集竞品销量和活动信息、忠诚消费者、仿品和伪品。移动营销管理工具作为市场和总部沟通的通道,可将以上内容在手机端进行设定,使用人员录入后,总部相关人员可直接导出、汇总、分析。主要包括终端档案信息、关键绩效指标、其他信息反馈三个方面的内容。

终端档案统计对销售代表而言,是最基础的要求。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必须对区域内的终端了如指掌,如终端分布和数量、终端销量和活动、老板姓名和爱好等。终端档案统计主要为档案整理和后续维护两个阶段。档案整理为短期行为,销售人员收集、整理终端名称、类型、地址、电话、老板、面积等信息,并由行政人员录入至电脑。随着时间的推移、终端的更迭,终端档案的准确度逐渐下降。“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后续维护是保证终端档案准确性的巩固手段。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销售人员的后续维护意识较低,主要原因在于销售人员在开展终端拜访过程中,与终端档案关联性不高。通过精细化管理思路落地后,销售人员使用移动营销管理工具拜访后,终端档案和终端拜访必须匹配,为终端档案的准确性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关键绩效指标是终端基础工作的开展核心。主要包括覆盖率、品项、排面、货龄、氛围等。以上数据在未使用移动营销管理工具之前,主要通过纸质、抽样调查,再进行表格录入、计算,同时因样本问题也存在数据与实际存在出入的情况。启用移动营销管理工具后,使用人员在手机端设定的表格中填写各类数据,并设定公式进行计算。

3、订单精细化管理:

订单作为销售人员工作开展情况的最直观指标,贯穿拜访、配送、回款等整个销售流程,为销量达成、提成计算提供数据支持。目前订单主要包括纸质订单、电话订单、信息化订单。相对于纸质订单流程较长、电话订单支持需求较高,信息化订单具有高效、环保、及时的特点。

移动营销管理工具的订单处理主要流程下单―打印―配送―确认。同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如司机直接接收订单并即时打印配送确认)。

移动营销管理工具的订单功能优化了订单处理流程,同时也大大改善了订单的数据后续使用。销量统计方面,可即时统计销售人员任务完成情况,;提成计算方面,可根据销售人员各品项、提成数据进行生成;数据分析方面,可根据订单进行产品、区域等多维度分析,数据持续积累、对比,更能呈现区域实际情况、销售人员主观能动性。

4、活动精细化管理:

活动管理是市场围绕渠道拓展、终端激励、消费者培育开展的行为,能够发掘街批商潜力、提升品牌形象、挤压竞品生产空间。因活动管理具有较强的激励色彩,较易滋生虚报不良现象;同时鉴于活动管理执行要求较高,位置竞争较为激烈,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很多厂家针对活动的执行不力、费用不清的情况,采取签收表格的方式进行把关,但效果不甚理想。

移动营销管理工具的使用,可有效的解决活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移动营销管理工具的后台网页进行活动立项,包括活动主题、时间、操作规范,并生成活动编码。销售人员找到适合活动开展的终端时,选择该活动进行关联,审核后即可开展活动。销售人员按照拜访计划开展终端拜访工作,对于开展活动的终端,每次均进行拍照,确保活动开展期间整体执行的规范性。巡查人员即可通过活动查询功能开展终端实地的检查,也可根据活动照片进行线上稽核,确保活动执行的透明、规范。

通过上述方案的设计及执行的持续跟进和辅导,以GPS移动位置管理技术应用为基础,以基层业务代表的移动位置和时间信息、标准化业务流程、终端门店生动化陈列、销售流程闭环管理、数据真实、快速采集为管控核心,通过拜访线路规划、工作过程即时拍照取证、数据即时采集反馈、即时动态数据共享、异常情况即时提醒等管理机制,为劲牌赢得长远的利益,并协助其达到以下几个具体目标:

1. 各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实现基础数据的统一规范;

2. 营销基础业务如客户拜访、订单、活动、稽核等逐步移植到移动终端上实现,尽可能发挥出移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业务优化,实现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显著提升;

3. 实现企业直接掌控一线终端的管理意图落地,适应去渠道中心化的行业趋势;

4. 适应企业多事业部机制、支撑企业多事业部、多品牌的营销机制管理;

5. 建立企业未来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框架,通过移动营销平台的建设,帮助企业运用移动互联技术逐步打造O2O的全渠道业务管理,适应企业转型发展和业务变化。

系统上线后,劲酒高层对该移动营销云平台给予高度评价。该解决方案与目前市场上的各种销售管家、外勤管理软件,以及CRM等软件的区别在于:

1、 完全针对消费品行业的应用,细节设计上充分体现对行业差异性的理解,通用产品不可能解决行业特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