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编辑部个人工作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2-12-14 02:11:41

编辑部个人工作计划

编辑部个人工作计划例1

笔者认为,新形势下,策划编辑必须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素质。

(一)选题捕捉能力。这也是策划编辑工作最基本的职能要求。策划编辑作为选题灵感的始动者必须要对图书选题有敏锐的把握能力,不仅要在工作中探讨研究各类图书选题,更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细节,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只有这样才会灵光一闪,有好的选题点子冒出。如果只是有了好的点子,确定了图书选题方向,这也只能称得上是传统的策划编辑。新形势下,策划编辑在确定图书选题后,头脑中必须要有一个相配套的图文设计、印制、装帧、宣传及发行的初步方案,这就要求策划编辑还要懂装帧设计。

(二)熟悉图书装帧设计与印刷工艺。策划编辑在头脑中形成选题点子后,紧接下来就应该立即想到如何配合选题的主旨对内容实体进行装帧设计,如选择何种纸张、使用何种印刷手段、需要哪些特殊工艺、整体的设计风格应如何与选题定位相适应等。这就要求策划编辑了解出版工艺,熟悉印刷流程,头脑中对每个产品的形象都要有一个初步的设计定位。而这个设计定位一方面要服务于图书选题的整体特点,另一方面要考虑市场受众的接受程度。这样,对图书本身有了明晰概念后,策划编辑就应结合选题定位及外观形象着手考虑图书发行问题了。为此,这又要求策划编辑必须懂市场会发行。

(三)掌握市场营销知识。这是新形势下对策划编辑的新要求。现今策划编辑的意义已不仅局限于策划选题点子的范畴,甚或是对稿件的编辑加工,而已拓宽到市场经营上了。这是因为,选题的好坏不能只凭内容质量来评定,市场也是重要的检验标准。图书在营销学的范畴来讲它就是一种产品,只是与其他产品不同,图书是一种同时具有精神与物质两种属性的特殊产品而已。普通产品设计成功与否靠的是市场检验,而图书产品的双重属性又决定了评价图书策划水平的双重性,即,要看图书出版后所取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个方面。鉴于此,策划编辑在有了好的选题点子后,不仅要对图书内容进行必要的把握,更要考虑到此类选题在市场上受欢迎的程度。

(四)具备组织协调,统筹运作能力。因策划编辑的工作要跨越多个部门,这就要求在新形势下,策划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统筹运作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运用专业知识,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协调,更加有效地利用团队的优势完成图书出版的构想,把自己的策划方案转变成真正的产品,并在市场中取得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从策划编辑工作职能要求来看,传统意义上的编印发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不太可能完全胜任此项工作。他们可能在各自本环节内游刃有余,但对于策划编辑岗位基本职能要求来讲却又有所欠缺。而在这几个环节中,编辑处于出版流程中的龙头位置,应该是最有可能产生出策划编辑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地方,这也许就是“策划编辑”这个称谓的由来吧。但我本人对采用这个称谓还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策划编辑的重新定位。由以上谈到的内容,我们看到,策划编辑的工作实际上涉及到了出版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而把做此项工作的人单纯称为策划编辑似乎有点牵强,而引用管理学中项目经理人这个概念应该更恰当些。若按此思路推断下去,计划经济下传统的出版流程(即按编印发分工的模式)则可能要发生改变。众所周知,传统的出版领域中各出版单位内部是按编辑、出版、发行这三个方面来分工的,其他各部门的建制都是在此基础上来构成的,各部门的工作也是围绕这三个环节来展开的。新形势下,若要真实体现出策划编辑部门在出版流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则应把完成此项工作的部门定义为策划部(或更具市场经济特点,称之为图书研发部)更恰当些。其实策划编辑这个称谓或多或少存在着计划经济的味道,是一种传统出版思维在新形势下的延续。因此,从更深层次上来讲,这种称谓的改变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及管理理念的更新。但在这里,我并不是赞同在出版社内部搞“一条龙”,因为已有很多实例证明这种模式并不符合我国出版体制现实,可能影响出版社内部的团队战斗力,施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

(二)策划编辑的工作内容。在工作过程中,策划编辑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作者自投稿的包装策划,二是要有原始的创意灵感。具体来说,当有作者自投稿到达出版社时,首先要送交的就应该是策划编辑,由他们来审阅评定稿件的质量,并与相关部室协商论证,对认可的选题提交一份详细出版策划方案,要涉及到出版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策划编辑要经常考察市场,体验生活,时刻掌握出版市场动态,从而在工作中主动提出创意新颖、视角独特的图书选题。这方面的工作更能体现策划编辑的能力和水平,这也是我本人赞同的策划编辑努力的方向。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新形势下,靠等是不能获得有价值选题的,策划编辑应主动出击,要经常进行考察与调研,时刻掌握营销动态,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并且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作者群。策划编辑不仅能提出选题,更应能做到任何时候有把握联系到最适合的作者来实施自己的策划案。在实践积累过程中,我的观点是:策划编辑的选题方向不能过泛,而应有所长,有所策重,这样才能使自己策划出来的图书成系列有特点。

编辑部个人工作计划例2

多年来,国内相当一部分出版社(非凡是自然科技类出版社)实行按学科分工确定岗位的编辑业务体制。以学科划分编辑室,在编辑室中往往再划分学科组,按人头再细分各人分管的分支学科,责任编辑负责自选题至发稿全过程的业务。

在这样的运行体制下,为了“多出书”,不少出版社仍然以年发稿字数、附加品种数等作为对编辑人员个人的主要业务考核指标。组稿、审稿作为编辑加工的“编前工作”,难以和发稿字数平行地计算工作量,客观上淡化了策划、组稿、审稿的意义。显然,这不利于出版社的整体发展。

而且,编辑人员受学科分工的限制,为了完成发稿任务,即使有意愿、有热情,也不太可能主动进入相邻学科,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开展策划、组稿业务。在图书出版业日益激烈、跨学科全方位的竞争面前,尽管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却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造成潜在的策划效能浪费和市场效益缺失。

在这样的运行体制下,图书编辑室组什么稿、出什么样的书,书稿质量的评价,加工质量的控制几乎都完全取决于责任编辑个人,很难从整体上导入市场竞争意识进行有效的营销管理和指导性干预。“责任编辑”的意义从出版社内部来看,以不仅仅是某一部书的特定责编,而是出版社该学科的责任编辑了。换句话说,出版社某一学科图书出版状况,其整体规划上的独创性、系统性,其学术水平,其编辑构想,其稿件加工质量等等,无不取决于分管该学科的责任编辑的个人业务素养,而往往并不都准确地体现出版社的整体素质。例如,让一个具有多年工作经验且有进取心的编辑甲,或者让一个才工作不久、又对编辑工作缺乏全面熟悉和热情的编辑乙来分别掌管同一学科的编辑出版业务,两者的工作所反映出的、被读者认为是代表出版社水准的面貌会相差很远;或者是当主管A学科的责编的素质才干明显强于主管相邻的B学科的责编乙时,出版社A学科和B学科图书的选题质量、出版物质量就会出现明显差异。读者自然因此会认为摘要:该出版社的A学科的图书质量高,B学科的则不行,造成出版社整体品牌形象的缺损。

再者,“编辑工作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种工艺”。仅仅于此还不够,我们说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它的创造性体现在编辑人员构成用于指导完成选题、组稿和审稿的、带有独创性的选题构思、组稿构思和审稿构思(统称为编辑构思)上;编辑工作又是一种技术性工作,它的技术性体现在编辑加工、版式处理过程中严格维护出版社特有的格式、体例和整体质量水平,从而体现出版社出版物的整体个性即品牌特色上。

谈到编辑构思,一部书的作者在写作伊始,要先构思书的结构、取材和叙述方法,那么,编辑在编书之前,是否也有必要先完成一个构思呢?“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乎无算乎。”虽然选题还未列选,编辑人员的包括该学科出书规划、该书对应于特定读者对象的策划及其内容的编排结构、作者的物色及对其写作上的要求、该书的装祯设计思想、营销宣传方案等构思就应当初步形成了。从本质上讲,编辑构思同样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体现了因人而异的风格和个性。同样的选题,即使是为名家出专著,也同样可以提出不同的编辑构思,而按不同的编辑构思编出来的书,其风格、面貌和质量、水准都会有很大差别。假如只有作者的构思而没有编辑构思,编辑工作就成了只是技术性的加工整理工作,编辑活动成了被动盲目的行为。依靠于等稿上门,创造性便无从谈起,创造的喜悦和乐趣也随之消失。这正是编辑家和“匠”的区别所在。和过去相比,在今天图书出版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编辑工作早已不再仅仅是“为人作嫁”了。

谈到编辑加工,我们认为,只要做好了选题、组稿和审稿工作,完全有可能简化编辑加工的工作内容,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仅对书稿进行文字加工和单纯技术性处理的工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认为编辑加工是一门需要多学科知识的复杂技巧,是一门每个编辑人员都必须精益求精方能真正入门的基本功。

由上述可见,选题组稿(包括指导作者写作)审稿和其后的编辑加工相比,它们在工作性质、工作形式和工作内容上都有明显不同。具体反映在编辑业务中,就形成了各工作阶段责任编辑的职能的不同。

然而,那种按学科分工的业务工作体制使得编辑们疲于完成发稿任务指标,很难激励他们面向市场独立思维,以充分的自主性去关注选题策划、组稿、审稿,也就很难在较短时期内有效地调整出版社选题的整体结构,很难顾及组织跨学科、跨部门的大型工程诸如重点综合类丛书、文库书、工具书等等了。

而且,假如只有学科分工而无职能的分工,责任编辑被动地“死守”某一学科,在该学科范围内他必须交叉地进行多部书稿的组稿、审稿和编辑加工、统改校样等工作,从而对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过于苛刻的要求。实际上,并非每一名编辑人员都既能从事创造性编辑工作,又能出色地完成技术性编辑工作的。尽管我们认为,精于编辑业务而成为全才、通才是可能的,但是人又确实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正如有人长于策划、而有人却适于行动一样,编辑工作中也是有人善于组稿、而有人却更长于编辑加工。加上人又各有所好,有人喜好组稿、思维灵敏活跃,有人则更喜欢独处、专心伏案推敲书稿。在只有学科分工的工作体制下,编审、副编审和编辑、助理编辑同样提出选题、进行组稿和编辑加工,从而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也不利于激励编辑人员积极钻研,提高业务水平,不利于调动各层次编辑人员的工作激情。

为了充分发挥编辑人员所长,量才用人,使每一名编辑都能各得其所;为了调动编辑群体的积极性,从整体上提高出版社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提高运营效率,增强出版社在行业内和国际图书市场的竞争能力,有必要在编辑工作中强化职能分工而淡化学科的分工。

我们既然承认编辑工作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种工艺;编辑工作中有创造性工作、技术性工作和行政性工作之分;我们又既然承认编辑人员往往是各有所长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答应并鼓励编辑根据自己之所长,作为编辑工作过程中某一环节的职能编辑,以全身心投入于其中,发挥最大效能呢?“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关键在于确立一种新的工作体制,答应并激励编辑在某种范围和程度上自主地选择特定职能的编辑工作,身心交融地完成其“自我价值的实现”。

随着社会进步和文化产业信息化的发展,更新编辑业务及其管理体制早已成为发展创新的必由之路。而随着图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改造早已沿袭多年的以学科分工为基本构架的工作体制,尽快转向以职能分工为主、以信息化手段为基础的新的工作体制。

在上面所述基础上,我们进入实践、操作层面,提出以高级编辑人员为学科带头人、建立职能分工新体制的具体设想摘要:

(一)以学科带头人为组织和决策人,编辑组(室)内设立策划(组稿)、审稿和加工编辑等职能。策划、运营团队作为出版社保持核心竞争力的灵魂,绝对应当保留在社内运营体制的核心地位上。而技术加工环节,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在社内设立独立核算的书稿编辑加工公司,也可以通过社内的专业公司将部分书稿技术加工业务外包给社会上专业书稿编辑或公司去完成。

一部书稿付印前的业务运作,分为组稿和加工两大阶段。策划(组稿)编辑(以下简称策划编辑)的职能包括策划选题、组稿、指导作者写作并带动在其四周的审稿、加工人员形成的工作团队有序运转。组稿工作结束的标志为一个优秀选题列入社(室)出版计划,并伴之以一个完整、成熟的编辑构思的初步形成(可以反映在图书选题策划方案中)。

审稿编辑的职能为组织审查、完成对书稿的审读评价,提出完善的书稿修改方案,确认书稿质量并收定稿。审稿工作完成的标志为收定稿,伴之以审读报告(对书稿的鉴定评价)的产生。

加工编辑的职能为对书稿做文字加工和技术处理,使之达到符合出版要求、达到可以交排版制作使之能顺利作业的质量水准,并负责统改校样。

我们可以根据图书形态的进化,调整并完善对编辑加工的概念界定,从而重新定义加工编辑的工作内容。今天的图书,从以往传统的文字内容为主,以文带图,正文中有少量插图,或将插图集中在几页铜版纸上做成插页的“字书”,已经进化到以图带文,图文并茂的时代。图文浅显易读、版面生动活泼,不但更方便于阅读,迎合了读者大大提高了的阅读欣赏品位,“图书”之名副其实的进化也更新了编辑加工的观念。我们可以考虑将加工编辑、版式设计的技术编辑统称为技术编辑,其业务职能从只对书稿文字做编辑加工,扩展到包含书稿的文字、插图处理,图文的版式处理等书稿后端处理各环节。

在以策划编辑为核心的运作团队单位内,审稿编辑和加工编辑(或称技术编辑)均只对组稿编辑负责,由组稿编辑对他们进行业务监督和考核。

我们必须承认,策划编辑、审稿编辑是编辑室的高级编辑。他们的工作因人作风而异干起来各有不同,但并不是每个编辑人员都能胜任的。然而高级编辑的形成并不完全以职称为其唯一依据,领高级职称衔的编辑人员做专职的加工技术编辑、发行营销编辑以保证出版社正常业务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也是完全必要的(只要合理解决考核工作量、奖励机制等新问题)。给每个编辑人员一定的实践体验时间,让他们在竞争中正确地熟悉自身的强长弱短,从而重新选择确立自身的职能地位,确立长远的、有自信的发展方向,也许是一种比较人性化的育才途径。这里还有一个对年龄和资历、能力和特长之间关系的观念更新的过程。

(二)实行职能分工后,原来各编辑之间的学科分工便随之逐步淡化,策划编辑可以在编辑室(组)所辖各分支学科内全方位开展活动。在策划编辑队伍和技术(加工)编辑队伍分别形成且相对稳定后,可以扩展到在编辑部甚至全社范围内打破学科分工界限,让策划编辑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展开活动。形象地讲,这如同唐僧去西天圣地取经超度孙悟空那样,揭开如来佛五行山顶的那张“庵嘛尼叭弥牟”镇山压帖儿,石破天惊之下,必然有一批如孙悟空那样的策划能人(或称达人)脱颖而出。

(三)在具备一定经营规模的出版社,选题、收定稿及其加工任务的布置可由编辑组(室)统一计划管理。一部书稿的策划或审稿编辑通常不再担任该书的加工责任编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版权页上,“责任编辑”一栏可以分解,或者以多人署名而策划编辑领签。在质量管理上,除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质量管理之外,还可以实行自后向前的纵向质量管理,即加工编辑监督审稿编辑的工作质量,审稿编辑监督策划编辑的工作质量。这样做有利于互相监督促进,提高编辑各环节的圆滑运行。

(四)推行职能分工体制的关键之一是工作量的考核方法新问题。策划、审稿必须要能独立地和编辑加工平行地计算工作量并作为年度考核指标。

前面已经讨论过,策划、审稿和编辑加工在工作性质、工作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同,单用字数来考核三者的工作量已变得不合理,因为组稿字数、审稿字数和发稿字数三者所分别表征的工作量并不等值,至少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不十分确切地举例来看,假如说组稿20万字等值于发稿20万字的工作量,审稿20万字则很难和前二者等值。即便是出于鼓励将编辑工作的重心前移,暂定三者等值,那么组稿40万字、审稿40万字和发稿40万字的工作量也肯定不能等值。而只有设立能对三者作相对等值的考核指标,才能顺利解决诸如奖金分配、工作分配、职能的自身确立以及工作量统一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新问题。

考虑到鼓励编辑前移工作重心,从策划选题开始就重视工作质量,我们设想用一种粗略的非线性的积分制来统一评估考核三者(即组、审、编)的工作量。为了进一步说明,我们使之具体化摘要:

假定以20万字稿件计,组稿、审稿和编辑加工三者的工作量被认为基本相等,定为10分,则给出下表供讨论用摘要:

20万字组稿10分/审稿10分/编辑加工10分

40万字组稿15分/审稿10-15分/编辑加工20分

60万字组稿20分/审稿15分/编辑加工25分

选择这一组数值仅仅是为了形象地描述我们的设想以引起讨论。假如设想合理,这一分值系统的合理确立并不很困难,更何况它是可以根据出版社的经营方针和经营情况的变化而调整的。

实行积分制统一考核年度工作量,譬如可以设定助理编辑年工作量为60分,编辑为100分,副编审、编审为120分。以此确定个人年度工作内容和计划。编辑室的工作计划在此基础上综合而成,它带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随机性。编辑可以以组稿为主,也可以以加工为主,根据出版社编辑人员的实际状况,在过渡时期,应当鼓励编辑人员逐步过渡,即大部精力扑一头,或在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做组稿工作兼做少量加工发稿,或主要做案头的编辑技术加工兼做少量的组稿工作。

在当前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状况下,应当从运营管理体制上鼓励编辑人员将工作重点放到策划选题上去。只有多策划好选题,多出适销对路、重印率高的好书,才是出版社的发展出路所在。策划、组稿编辑工作出色应当重奖。最终,一个出版社编辑人员的合理结构一定是摘要:

策划编辑人数≤审稿编辑人数≤技术加工编辑人数(含外聘编辑)

编辑部个人工作计划例3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Since 1990s, China's book publishing has developed greatly. The variety of books published has increased 370000 in 2011 from 100000 in 1994, but the employee didn't increased accordingly.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shing situation and improve the editing quality of books, it is necessary to re-divide the work between employee ,restructure publishing process and make use of social source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in book-publishing.

Key words book 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division; process reengineer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socialization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个人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广泛用于写作和图书出版制作,我国图书出版业得到迅速发展,图书品种数从1994年的10万种,2004年的21万种,2009年突破30万种,到2011年已达到37万种。①而这是在从业人员并没有同步增长的情况下实现的。“现在的编辑发稿压力不断增大,十年前一个编辑一年的发稿量可能只有几万字,而现在一个编辑的发稿量至少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②这是比较保守的估计,实际情况是“责任编辑一年用的书号远远超出5种,多达20~30种,工作量多达1000万~2000万字!如此大的工作量,按照‘三审三校’制的要求来运作,编辑校对人员不吃饭、不睡觉也难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进行改变,图书质量可想而知。有鉴于此,不少业内人士对解决图书生产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种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主张要从“调整出版专业分工,由出版单位和出版管理部门共同确定出版范围……优化结构,控制品种数量,提高质量,增进效益”③,“积极开展组织制度创新,引导和推进图书编辑环节合理的社会化分工;提升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扭转广种薄收的增长方式,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着力提高图书的经济效益;加强生产流程的有效管理和监控,强化责任编辑的质量责任;建立健全社会质量监督体系”④等。这些对于出版工作起到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作用,也开阔了我们的思路。下面准备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结合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对图书编校再分工以及编校流程重组的看法,求教于业内先进,集思广益,共同做好图书的编校工作。

1 编校的再分工

1.1 编校为什么要再分工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分工细化,就像现在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只有专科医生没有全科医生,这样的分工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我们一些出版社仍然沿用传统的小生产方式,编辑什么都管,诸如策划选题、选择作者、组织稿件、审稿、加工、发稿、看校样、制定宣传营销计划等印前工作和协调处理校对、整体设计、印装工作中的问题,以及落实宣传营销计划、参与发行、争取最大的发行量和最好的效益等编后工作都要过问,这显然是与现代化出版工作不相适应的。为了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许多出版社进行了一些改革,常见的是将编辑分为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这种分工对出版社提高工作效率和市场化运作水平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策划编辑片面追求眼前利益,一门心思地追求选题数量,忽视选题质量,把保证图书质量的工作全部交给加工编辑和校对。”⑤“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的工作界限划分不清,来稿未经策划编辑审查就发给加工编辑加工,结果由于稿件存在重大缺陷或没有达到最初编辑策划的要求未能及时发现,造成返工,浪费资源;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的责任界限不清,出现图书质量问题后互相推诿,无人领责;加工编辑与策划编辑缺少交流,得不到策划编辑的及时指导,策划思想不能在编辑加工中得到准确的贯彻和体现,等等。”⑥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对工作造成影响,因此,编校工作存在再分工的必要,以便分工更细化,责任更明确。

1.2 编校再分工的可行性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打印原稿的大量出现,对图书的出版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计算机打印原稿相对于手写稿,排版人员造成的录入错误大大减少,漏字、漏段几乎没有了,校样与原稿高度一致,原有的校异同工作基本上没有了,因此,电子稿的校对工作相对于手写稿是减少了的。这种减少为编校再分工从工作内容上提供了可能。刘哲双在对新技术条件下编校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校对功能的定位取决于其在编辑流程中的位置:当校对位置前移至文字加工部分时,其编辑功能(校是非)占主导地位;当校对位置后移至文字的复制核对部分时,其制作功能(校异同)占主导地位。根据校对位移说,我们可将新技术出版条件下的校对重新定位为:校对是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技术时代,通读整理是编辑加工环节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工序。体现在其功能上,则是校是非及各项技术整理。承担这一工序的校对,应定位于校对编辑……取消责任校对,设立校对编辑,校对编辑对责任编辑加工过的盘稿进行后续加工,其侧重点在文字质量上,因此,被赋予文字加工职责,其职责大于责任校对。功能提升后的校对编辑,主要对编校质量中的文字质量负责。”⑦这就指出了编校再分工的一种具体方法。“而执业资格方面,从2002年职称评聘改为以考代评,开始了首届出版专业资格考试,校对和编辑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为同一套题,评聘标准也是完全一致,因此,获得同级资格证的编辑、校对人员无疑已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登记注册工作,明确了符合资格的编辑和校对人员必须进行注册,编辑和校对要求具备的条件也是一样的,当递交了所有资料经评审后,符合资格的校对人员也是和责任编辑手持相同的‘责任编辑注册证’。事实上,在2009年的首次注册中,出版社的大部分人员都获得了该证。基于以上原因,校对和编辑的起点已经相差不大。”⑧这说明,在现阶段从能力上或者说从职业资格上已具备编校再分工的可能。

1.3 国外编校分工的一些做法

柳明在《编校过程对图书质量的影响:对中美图书出版编校流程的比较分析》一文中对美国图书出版的编校流程做了详细的介绍。美国式的编辑校对过程有如下特点:一是专业分工精细,职责分明,光是编辑就有组稿编辑、责任编辑、内容编辑、文字编辑和统稿编辑等五种之多。二是编辑工作做得非常充分,它的编辑工作程序实际上被分成了三个程序。责任编辑对书稿首先进行审读,提出看法,并向作者提出修改意见后才开始正式的内容和文字编辑工作,而且不只是责编本人,还要请好几位编辑分别在内容、文字等方面进行审读,这样三个环节下来,至少有五六遍的详细审读过程。三是校对环节简洁高效。首先,美国出版公司的做法是特别强调编辑审稿环节,而校对的分量相对较轻,几个人同时校对,基本上一遍即过。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美国式的出版程序中的编辑环节对于图书质量起到了全面保障的作用,图书质量的真正提高主要靠编辑的精加工,而不是过分依赖校对环节。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的是,要充分强化编辑过程, 充分发挥编辑在编校环节中的核心作用,如此,才能从内容、文字、规范性等各个方面真正提高出版物的编校质量。⑨

1.4 适合国情的编校再分工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介绍,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可以对编辑工作进行再分工,形成由策划编辑、内容编辑、文字编辑组成的编辑体系,细化编辑分工,加强编辑环节分量。因为编辑在审稿时如果需要兼顾内容、文字和技术性问题,就往往会顾此失彼,几乎很难在编辑审稿这个环节上把这几方面的问题全部处理好。策划编辑、内容编辑和文字编辑分别进行,各司其职,是把握好书稿质量非常重要的一环。

其中策划编辑,其职责在原以策划组稿为主的基础上,基于以上介绍的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增加了初审稿件的职责,并对图书的内容质量负责。内容编辑类似于大家熟悉的加工编辑,但其职责与原来有所不同,以对书稿的专业知识内容进行加工为主。文字编辑由原来的责任校对转变而来,主要负责书稿的语言文字质量。内容编辑和文字编辑对图书的编校质量负责。以上三人中选一协调能力强的作为责任编辑,负责各工作环节的协调。

由于编辑加工更加细化,所有的内容、文字、技术性等方面的问题全部都在这一环节中处理完了,剩下的校对工作应该是相对简单而少量单纯的“校异同”或个别拾遗补缺的工作,这就为将校对工作社会化创造了条件。因为,现阶段的编校市场是不成熟不规范的,没有能力独立做好图书的审稿和编辑加工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我们强化社内编辑环节后,将相对简单的工作社会化,就不会对图书质量造成影响。

2 编校流程重组

上面我们对编校进行了再分工。既然分工变化了,原有的出版流程必然要重组。“三审三校”制度是我国保证图书编校质量的重要制度,即使在现有人力严重缺乏的条件下我们也还是要坚持。但坚持不等于墨守成规,我们可以在保证原有工作实质的基础上,对流程进行优化,进行重组,使之更有可操作性,更有效率,更有利于管理和监督。

编校再分工和重组后的流程是:

策划编辑初审复审内容编辑加工文字编辑加工终审一校(作者同时看稿)机校(含文字加工编辑处理问题)内容编辑通读

2.1 初审与复审

策划编辑审稿的优势是明显的。首先,通过审稿,可以了解稿件达到了自己的要求没有,结构是否合理,有哪些不足和需要修改之处,这是其他人难以替代的。因为这个选题是自己策划的,有什么设想和要求,自己最清楚。其次,策划编辑会高度重视原稿的质量,这是关系图书市场前景的大事,而对于利润通算的策划编辑来说,谁也不会把质量低劣的书稿出版了堆在仓库里来增加自己的成本,这种判断作用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这也促使其必须认真履行初审的职责。

复审一般由编辑室主任担任,这类人员具有丰富的出版工作经验,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或者更高的高度对策划编辑初审的书稿提出自己的意见。在此,要求复审人员认真检查初审的质量,杜绝走过场似的初审,为保证书稿能达到要求进入编辑加工环节负起把关人的责任。

一般来说,普通书稿经过这两个环节的把关认可,就可以进入编辑加工环节了。

2.2 内容加工与文字加工

编辑加工分为内容加工与文字加工两个环节,既可以顺序进行,也可以根据出书周期同时进行。

内容编辑对书稿从专业内容的角度进行加工,重点在原理的阐述、公式的推导、图形以及表格数据的正误判断等方面。这与原来的编辑加工要关注图书所有的细节相比,工作量大大减少,工作对象更专一,因此能够对书稿内容进行更细致的加工。

文字编辑完全从语言文字规范的角度对书稿进行加工,使书稿达到出版的要求。文字加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出版物差错(语言文字错误、版面格式错误和思想内容错误)中,语言文字错误是最主要的错误,占各类错误的89.8%。⑩可见,这部分工作的分量是很重的。这事实上对从校对转为文字编辑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内容编辑和文字编辑在各自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存在相互补台的问题――内容编辑改正语言文字错误,文字编辑发现书稿内容问题。因为,内容编辑与文字编辑是要对图书的编校责任负责的。

2.3 终审

终审没有像原来那样放在复审后面,而是放在编辑加工后面,原因有二。其一,终审只是对书稿中的重大原则问题进行把关,一般的书稿这方面的问题不多,此环节后移,问题不大。其二,终审人员一般是出版社的总编或者有相当资历的人员,对编辑加工后的书稿进行终审,可以顺带检查一下书稿的加工质量,以杜绝编辑加工画字号的现象。这样的终审,比原来在复审后编辑加工前或者许多出版社类似签字式的终审更有效。

书稿经过“两审两编一终审”编辑加工告一段落了。可以看出,重组后的流程是加重了编辑环节的分量的,目的是为校对工作能够真正社会化创造条件。

应该说,经过以上流程的审稿和编辑加工,书稿的加工质量比原来传统流程的质量要高,存在的问题会大大减少,对这样的书稿,校对工作的分量比原来大大减轻,完全可以交给新到岗人员或外校进行一校。同时可发给作者一份清样请作者再读一遍。

一校完的校样连同作者看的清样经编辑处理改样后,用黑马软件二校,可以将一些固定词语搭配方面的问题解决,其效果比人工校对好。加工编辑将黑马软件标红的部分处理后,交内容编辑通读,作最后的把关。

以上多个校对主体的工作能够将作者对原稿错误的识别优势,内容编辑对原稿疏漏、排录和校对失误的识别优势,文字编辑在语言文字辨识上的敏感优势,校对人员在微观处理方面的精细优势和计算机校对软件不受情绪、精力影响的稳定优势综合起来,达到最佳的校对效果。

3 结语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由于编辑分工的细化,编辑加工工作比以前更充分,所有的内容、文字、技术性问题在审稿和编辑加工后已完成,校对工作剩下的是相对简单的“校异同”和少量的拾遗补缺工作,这样的工作完全可以社会化。这样的流程设计,在社内人力使用方面,由于减少了一校和二校人员,分别由外校和机校代替,同传统的流程相比,人力资源的节省效果还是很显著的。特别是新的流程,每个人的分工更具体,职责更明确,下一环节会对上一环节进行监督,这对保证整个生产流程的质量,效果是明显的。虽然编校流程只是整个出版流程中间环节的一部分,只能解决图书出版中的部分问题,但解决的是图书最关键的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问题,因此,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想从出版大国发展成出版强国,还是需要从各方面下工夫,要明确出版分工,优化选题结构,合理设计生产环节,加强生产流程的管理和监控,建立健全社会质量监督体系。只有形成一个优质高效的体系,我国的出版业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注释

① 新闻出版总署.2005至2011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 http://gapp. /govpublic/80.shtml

② 张卓冉.图书编校质量浅谈[J].中国出版,2011(12上).

③ 王於良.当前编校质量问题把脉与救治[J].中国编辑,2009(5).

④ 冯志杰,马文晓.解决图书质量问题的宏观策略[J].编辑之友,2006(1).

⑤ 袁勤勇.策划编辑与图书质量[J].科技与出版,2011(10).

⑥ 司毅兵.科技图书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工作流程浅析[J].科技与出版,2007(11):43-45.

⑦ 刘哲双.新技术条件下校对做什么?[A].《中国编辑研究》编辑委员会.中国编辑研究(2003)[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编辑部个人工作计划例4

进行严密的计划

在《环境卫生学杂志》创立之初,编辑部就着手对期刊出版制订工作计划,按照出版发行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对新投稿件实行编辑部内审、专家外审、主编终审的“三审”制度,在稿件“齐清定”之后进行“三校”,以此作为工作流程的基础进行工作计划,并按照工作流程进行人员、任务的分配,同时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地进行出版工作顺序。

预测所需时间

期刊的出版具有时效性,在期刊出版日期之前必须完成当期所有的出版任务。其所需时间包括编辑人员完成职责工作的实际工作时间和间断性时间。预测出版工作所需时间最重要的就是期刊的出版日期,因此何时开始着手准备当期出版工作的启动时间以及出版任务完成的收尾时间是时间预测的关键,这也对编辑人员对于审稿专家的专业领域、审稿效率等的了解提出了要求。对于每篇新投稿件,《环境卫生学杂志》编辑部规定在一周内完成编辑部的内审流程,通过内审后根据稿件的专业领域决定外审专家。由于外审专家均为环境卫生、预防医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的工作时间各不相同,编辑人员需要预测专家所需的审稿时间,定时催专家审稿。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收到外审专家意见,对外审专家的时间要求放宽,以便外审专家有充足的时间查阅资料。同时,通过与审稿专家的交流,能够更好地对预测出版周期,为合理安排出版流程提供帮助。

合理规划出版进度

在实际出版工作中,由于外审专家的审稿周期有长有短,作者修回稿件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因此,为了能够按期出版,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预测出足够长的审稿周期和修稿时间,确定出版工作进程,提前进行稿件的审理工作等。由于出版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必不可少,不能因为未按时完成进度而随意减少环节。若想保证出版流程的实际进度与计划没有较大的差距,则需要定时、定期地监控并进行必要的出版步骤内部微调。如,当外审专家因为出差、公务繁忙等原因没有时间审稿时,应尽快调换同领域的专家进行审稿,避免因外审专家原因造成的进度延迟。

严格控制出版周期

出版过程有着固定的步骤,当出现出版进度不一致时,应首先分析其原因,并决定需要采取的调整措施。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审稿周期过长的情况,此时除了联系专家尽快审稿,还应考虑更换审稿人,当作者迟迟未修回稿件,首先联系作者是否对审稿意见有异议或修改上的困难,避免因未收到审稿意见造成的不必要的延误等;其次,应在出版进度计划中标注需要调整的地方以及需要采取的调整措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临时调整带来的混乱。

调整措施实施效果评价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生各环节任务的时间超出计划所需时间(如刚才所述的审稿周期长,作者修回稿件慢等),或者由于出版目标变更引起某些工作计划相应调整(如遇重要会议、事件等需要加急报道的),出版过程中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如编辑人员出差、人员培训)等情形,要对原有时间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出版工作在周期内顺利完成[3]。在预防医学类期刊中,很多研究成果具有时效性的特点,若因为发表周期过长耽误了科研成果的展示,会对信息交流造成一定影响。如《环境卫生学杂志》2016年第六卷第3期刊登的文章《唐山市民对雾霾的认知及防霾行为调查》,因紧扣时下人们最关心的雾霾相关的知、信、行等热门话题,因此在审稿、修稿、校稿等流程上加紧时间完成必要的工作流程,按期、及时地刊登出来,为广大读者普及、推广雾霾相关科研成果提供了平台。

2组织职能的应用

为实现期刊出版的工作目标,对每个编辑规定在工作中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环境卫生学杂志》在编辑出版工作开始,根据出版法律法规配备拥有出版专业从业人员资格的编辑,即初级编辑、责任编辑,以及副主编、主编、编辑部主任(负责人)。由于专业领域、编辑技能的不同,各个编辑之间互相协作、支持,以完成按时、高质量出版期刊为终极目标,合理的分工协作。如:在《环境卫生学杂志》创立之初,首先明确了两位编辑人员,明确二人各自负责的期刊数量以及在出版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工作内容和具体任务。初级编辑负责稿件的、送审、退修工作,中级编辑对修回的稿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送主编终审。在此后的期刊出版工作中,对各自分配的出版任务进行监督、管理。除编辑人员的组织分工,《环境卫生学杂志》编辑部还充分利用了环境卫生领域专家们的影响力和专业水平,定期组织编辑委员会、组稿会、定稿会,最大程度发挥编辑委员们的能动性,为期刊提供优质稿源做出努力。

3控制职能的应用

管理学中“控制”是指根据组织的计划和事先制定的标准,监督检查各项活动及其结果,并根据偏差来调整行动或计划,使计划和实际相吻合,保证目标实现的行为。“控制”手段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以反映工作需要,并有及时性、经济性等特点。在期刊出版工作中,最重要的“控制”行为当属保证期刊出版质量的措施。这就需要编辑出版单位在组稿、审稿以及加工等环节进行严密的质量控制。

组稿控制

在期刊出版过程中,组稿的过程往往决定着期刊出版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学术期刊的稿件来源分为作者自投稿和编辑组稿。从稿件的录取量来看,学术期刊最终刊发的大多以作者自投稿件为主,而编辑从某领域专家约来的稿件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是,如果从稿源质量来看,编辑通过对某领域知名专家的了解,请专家针对该刊进行相关领域先进、权威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或是撰写创刊寄语、专家论坛等重点栏目的文章,可达到提高期刊出版质量的效果。在期刊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为提高稿源质量,不少学术期刊通过专职编辑进行选题策划、专门联系重要作者、专家向其约稿,这对于期刊的整体水平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在2011年2月出版的《环境卫生学杂志》的创刊号上,编辑部特邀原卫生部部长王陇德院士撰写了创刊寄语,王院士在寄语中表达了对广大环境卫生领域的学者、专家的厚望,提出了将《环境卫生学杂志》发展成为国内环境卫生领域领先的科技水平、成果交流平台的要求。

审稿控制

审稿既是期刊出版的核心环节,又是期刊学术质量控制的基本机制。根据中国相关出版规定,期刊的出版必须实行“三审三校”制度。为确保审稿质量,一般采取同行评议的方式,即某一或若干领域的一些专家共同对涉及上述领域的文章进行评价的活动。然而,同行评议的过程只是“三审三校”制度的一部分,为确保稿件质量,《环境卫生学杂志》在出版发行之前,通过初级编辑、中级编辑以及主编(或编辑部主任)对稿件进行逐级审阅,遇到文中存疑、不清晰的地方,要求作者修改、解释,以此把握稿件内容的质量。只有对稿件质量高标准严要求,作者才能够在修改稿件的过程中学习到专业知识,提高科技论文的写作要领等,才能充分发挥《环境卫生学杂志》在作者间传播环境卫生领域专业知识的重要作用,在作者群中建立专业、严谨的学术形象。

虽然期刊中所刊登的论文的创新性与学术价值能够体现整本期刊的学术质量与水平,但期刊的编辑、校对、印刷质量也是期刊质量的重要体现。在编辑、校对质量控制中应注重内容的合理、文字的准确运用、引文的正确标注等。因此,编辑加工作为出版流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确保发表的论文在政治、内容以及形式上符合期刊出版规定,避免形式与技术差错。出版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三审三校”制度就是对编辑校对质量控制的要求,不少于三次的校对过程可以发现排版中出现的差错,也可以修正审稿过程中未发现的问题。校对过程是对期刊出版发行质量的把关,可以说,编辑加工的质量控制在出版过程的期刊质量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激励职能的应用

管理学原理中“激励”是指运用多种激励手段使组织系统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是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激励机制是用人单位将远大的个人理想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产出的连接手段。主要包括精神方面、薪酬方面、荣誉方面以及工作上的激励等。有研究表明,完善的激励制度可以有效地增强集体凝聚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6]。据统计,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工作能力的30%~90%,而受过激励后可激发3~4倍的工作能力。这也充分说明激励制度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在预防医学会主管的众多期刊中,每年都会评选出优秀编辑、优秀论文、优秀编辑部等奖项,除了物质上的奖励,还可以有效地激励编辑们在下一个出版周期里更加努力,成为编辑人员在工作实践中的工作动力。

编辑部个人工作计划例5

惊人发展的中国网络业激活了正在形成之中的网络市场,改变了中国出版业的整体面貌,对期刊编辑工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网络环境下的期刊编辑工作因为信息传递方式、沟通途径和受众群体的变化而具有许多新的特点。

1、选题策划过程中期刊编辑可以通过网络得到更迅速、更全面的信息,包括学术动向、前沿热点、探索方向、专业人士队伍状况、受众青睐点等。

2、在确定选题后,编辑与作者的信息互通更为快捷有效,同时作者也可以通过网络途径主动联系期刊编辑。在学术期刊内容送审、主审等工作方面,期刊编辑可以通过邮件传递、MSN、QQ在线交流等网络信息渠道与作者、审稿专家以及编辑部内部工作人员同步进行多向联络与互动,从而极大地提升期刊的专业学术水平。

3、对于部分与学术期刊选题不符或因其他原因被退稿的情况而言,网络环境下的期刊编辑因为回复的快捷便利而可以更有人文关怀。传统模式的期刊编辑常常会面临退稿带来的巨大工作量,部分的期刊编辑甚至因退稿量太大而难于做到与作者的有效沟通。网络环境下的期刊编辑则可以在得到专家评审后,将原稿和专家意见退回给作者,以帮助其在学术研究等方面找到学习的方向,更有部分编辑会在退稿邮箱中加入对年轻作者鼓励关怀的语句模板,从而为学术期刊的后备力量积蓄奠定基础。

4、在编辑校对、清样和期刊信息反馈意见收集等工作方面,网络环境下的期刊编辑也有着更为简洁、高效的特点。尤其在反馈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分析方面,网络的便捷搜索和大量统计软件的诞生让大量看似杂乱无章的文字有了规矩。学术期刊的编辑在收到反馈信息后,可以通过关键词统计、词条搜索等简便明了地了解到手中的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服务受众,为提升自身专业特色,打造专业期刊品牌做好市场调查工作。

5、任何一种媒体都是一种“眼球吸引体”。缺乏受众,媒体将无以立足。在受众群体方面,网络环境下的期刊编辑工作也有着其特殊的状况。学术期刊的编辑与出版不同于网络文学创作,与网络新闻编辑也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学术期刊作为专业性非常强的一种传播媒体,其受众群体相对较少,但因为在网络环境下受众的阅读习惯、阅读软件、搜索习惯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原因,在网络环境下的期刊编辑就必须尽量考虑大面积受众的基本状况,在考虑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尽量提高技术含量,从而保证期刊内容相对较高的检索查阅、文献索引、在线阅读和下载量,以保证自身在海量网络信息中立于不败之地。

互联网传播是媒体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学术期刊作为一种知识含量特别高的特殊媒体,不仅担负着传播前沿学术信息、交流学术思想、刊载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专业化发展的责任,更肩负着信息网络化、知识创新化、成果全球化、发展科学化的使命。所以在网络环境的大背景下,期刊编辑更应更新观念,认清形势,跟上社会发展步伐,以崭新的状态来迎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的学术编辑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新思路:

1、强化期刊编辑策划意识,认准办刊方向,搭建学术化网络平台,树立学术期刊品牌。

“凡事预而立”,这对学术期刊的发展同样适用。面对网络化环境的包罗万象,期刊编辑应有效地强化自身的策划意识和品牌意识,循着自身认定的办刊方向,努力创新,搭建学术化网络平台,顺应网络化时展。期刊编辑的策划意识是编辑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创新意识。期刊编辑的有效策划意识能有效把握整个期刊编辑和出版的流程,提升期刊内容质量,拥有更多受众,提高期刊的社会竞争力,打造学术期刊品牌。

期刊编辑的策划应涉及期刊整体发展方向的策划、新颖前瞻的选题策划、亮点栏目的特色策划、学术化网络平台搭建策略、学术期刊市场营销策略的策划和期刊编辑队伍的培养与管理策划等。期刊编辑首先应根据期刊自身的基本状况对期刊的性质、受众群体、作者群体、办刊宗旨和理念、内容设计、广告营销策划等一系列内容作出详细的规划和部署,并根据这一总体的规划和部署积极有效搭建学术网络平台,有的放矢地加强期刊编辑队伍人员培训和管理方案的调整。然后再根据总体的策划安排实行分步骤的选题策划和栏目策划,使期刊的选题能在连贯性和整体性上顺应期刊的整体策划方向,并在期刊的学科研究和特色方面亮点突出,并通过网络和纸质特色栏目策划,以新颖独特的视角和整体设计吸引受众的关注度,引导受众的思考力,从而逐步搭建自身的学术交流网络平台,树立学术期刊的自身品牌。

编辑部个人工作计划例6

方案二:平稳大学生编辑部良好形象,加大宣传力度。

方案三:使大学生编辑部优秀社团化。

二 本学期工作计划

(1) 基本工作任务: 编辑出版2~3期报纸

基本思路: 以文编部工作为基础,突出外联部的作用,联合总编室与艺设部的力量。完成编辑出版的任务,同时加强自身建设。

创新工作: 继续成功举办大学生讲坛活动

重要工作: 编辑刊物的发行渠道的广泛化,效应化

(2) 管理层工作安排

1、编委会决定大学生编辑部今后优良发展方向,决定一套合适的工作方案。

2、基本日常管理工作的计划。

3、人员平稳过渡的计划。

4、.同领秀传媒合作的若干问题。

5、同外联合作伙伴的长期友好合作企划。

6、同前期建立友好互助关系的兄弟社团的密切互动及联系。

7、宣传方面的组织扩展问题(包括老师,同学,校务人员等)。

8、塑造编辑部成员自身良好形象与社团形象关系问题。

三 具体说明

1、各部门工作的相关说明。

a.文编部工作安排

1.报纸改版。主要为版面、样式的改变。

2.报纸内容。有备无患,准备充实的稿件。在此基础上提高内容的质量。

3.同《原点》的合作。但要以两个团队之间成员的交流为主。(如若我方拥有充足优质的稿件,或合作遭遇不可调和的问题时,可以放弃合作。)

4、同学校各大社团交流互动,友好合作。(以展示学校,学生,社团形象为前提)

b.外联部工作安排

总原则:以报纸广告为主,园区展台、标语横幅广告,服务为辅。

具体方针:前期重调查与准备。后期重实践。

外联囊括策划部人员,策划部人员要做好协调和组织工作,不仅要与商家妥善洽谈外联事宜,更要在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做到与兄弟社团的合作与交流。

3月~4月 1.调查升升公寓及其附近的市场环境,并整理出有用的资料,将结果同成员分享。

2.利用周末,有计划地组织外联成员观察周边商家近期的活动动向。找出可以争取合作的对象。

3.管理层成员也应积极参与以上活动。并指导成员制作外联策划方案。

4月~6月 1.动员外联成员积极投入外联实战工作。最好是进行一次动员大会。

2.每周及时了解外联情况,并分析外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借助每周外联会议的机会鼓舞士气。

3.认真对待每一份外联成果,并积极促成合作。管理层对外联的后期工作也要十分重视。反思曾经犯过的错误,认真吸取教训。

c采编部工作安排

在文编部开展《大学生报》的同时,采编部要协助文编部做好新闻,热点问题,学校需要等资料的收集。

在外联部开展外联工作的同时,采编部要协助外联部做好后期宣传和组织,负责每次活动的总结及新闻稿的书面报道。

d艺设部工作安排

待定(具体安排需要依据实际需要然后由会议决定)

2.日常管理

a.成员名单、管理条例(尽快制订)等要张贴于醒目位置。

b.例行每周会议。管理层的会议及各部门会议。管理层需坚持每周一次,各部门视具体情况而定。

c.值班制度(今年要制订出具体的条例)继续执行,灌水日记坚持续写。

d.办公室整理工作。卫生负责到人(制定扫除安排表);条件允许,可以试着设计办公室的室内布置。

e.其它。

3.08届与07届成员平稳过渡问题

最重要的是执行主任的选择。管理层因多花精力思考这个问题。

4.同领秀传媒合作的基本原则

初期 a.学习、借鉴对方有价值的管理、运作模式。

b.借助合作的机会,提高自身制作报纸、发行报纸以及外联市场的能力。

c.逐步进行大学生编辑部优秀社团化的工作。而且尽力争取一定广告(或者获取稳定赞助的权力,以及相应的发行权力。

初期之后 始终以服务学校,锻炼成员,实现自身价值为存在的宗旨。

5.成员奖惩制度

在德能考绩四个方面进行自评,互评,由校团委老师审核,并上交相应学院学工办

6.定期集体大会的安排

工作开始

动员大会

邀请指导老师和校团委相关老师莅临指导

工作结束

回顾大会

邀请指导老师和校团委相关老师莅临指导

依据外联资金来酌情的做好奖惩工作

细节的编辑部内部工作分工调整

总编室(含秘书处):负责报刊的出版策划,领导报刊的出版发行,参与编辑部活动的策划;主要负责会议记录和成员工作考核,内部信息上传下达,在部长的领导下,对编辑部出版的刊物进行民意调查等。

1.a来统计办公室日常财务统计{包括借用+归还}{社团之间友谊借用}{社团内部人员班级活动之用}(1个人负责)

b来整理编辑部内部资料{章程}{奖惩,届束盖章表彰纪念证书,每届必行}{每次例会签到表,到场记录整理}(1个人负责)

c来管理讲坛物品的使用和归位{赞助商的物资和宣传资料及用具}{和另一位总编室协商负责人员一同负责办公室公共财务的归位}{每期讲坛的奖品购置}定期和部长报销和沟通。(上面2人共同负责)

2.来负责每次的通讯{整理通讯录}{每次会议和活动的通知}(1个人负责)

设计部:主要负责编辑部的内外宣传与出版物的排版及插画设计等工作等。

做好每次宣传资料的搜集和海报用品的报销(发票)工作

(整理出属于艺设方面的书好好保存

书籍+杂志+报纸+网络等可借鉴之处都可统用之

用完的工具复位,洗涮干净)

文编部:创作或采集优秀的作品,按照规定程序,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组成报刊的内容,并对报刊的排版提出意见和建议。

a及时发现文章素材,灵感来时即时发挥

b报纸版面要增设一些有吸引力的板块

(文章涵盖面宽阔些

新鲜

排版的重要性

报纸错别字注意力争减到最少

照顾各个学院和各类欣赏口味的人群)

采编部:肩负采访调查新闻,采集信息的任务。

积极搜集武汉各大社会+校园活动《校内校外》

新鲜事+新闻类

跟踪报道+实地考察+亲身感悟和新闻或文章出世

外联部:通过各种合法正当的外联活动,获取维持编辑部出版报刊和日常工作的经费:对文编部的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切忌前期洽谈之承诺,做到心中有数,后期能实现才行。

社团活动良性运转的重中之重

扫街(查看外联实况)

两人一组

每周一评

友好合作兄弟社团:

原点文学社,土建学院《建苑》,文法学院学生会,艺院自强社,艺院心协,化工学院青协,经院心协,经院电子商务协会,余区动漫协会等

计划:

大学生报, 月刊

大学生杂志,季刊

大学生讲坛

继续争取和完美动力的友情合作

做好换届的交接工作,重要人才重点培养

学期末编辑部成员自评和互评

各个部长级人员都必须上交学期工作总结

及时整理每次活动和刊物的资料,为争取优秀社团做好准备

每时每刻做好编辑部的形象宣传工作,不断扩大影响力

照顾到每个编辑部成员(平常举办的活动知识涵盖面+学期末做好成员的奖惩分工作)

和学校的各个学院做好交流工作

编辑部工作期为2月末——7月初,9月末——12月初

编辑部个人工作计划例7

编辑部工作计划范文1一、量化目标

(1)网站访问量

(2)网站排名

(3)关键词搜索引擎排名

(4)微信粉丝量

(5)活动次数,参加人数:平均每月3次,全年达到36次,人数视具体活动内容而定。主要是以aa制为主的短期娱乐、运动、休闲活动。

(6)电话咨询量、网络咨询量

二、实现方法

(一)主要工作内容

(二)具体实施

1、关键词优化:

1.1实施方法:

1.1.1确定主推关键词:汽车用品、车友俱乐部、第一、道路救援、拖车救援、轮胎、轮毂、汽车保险、车证代办、汽车保养、汽车维修、海南自驾游、国际自驾游。

1.1.2根据主推关键词,对网站各频道页进行标题、关键词、描述的优化。

1.1.3进行关键词和长尾词的推广,推广办法详细参看“2、推广”。

1.2管控措施:

1.2.1做好《关键词排名跟踪表》,每月进行检查,根据跟踪表情况进行分析,调整长尾词和推广方法。

2、推广

2.1实施方法:

2.1.1登陆各大门户网站搜索引擎、diyifanwen.com注册网络实名、企业实名、行业实名等方法大范围的传播企业信息。

2.1.2除了主推关键词,根据不同平台,灵活设置长尾词,在各大门户网站,进行软文推广。

2.1.3开通新浪、网易、搜狐、天涯、豆瓣等重要博客空间,结合关键词和公司产品服务,宣传博文。

这些地方外链权重较高,建设稳定后资源相对稳定,培养推广资源,建设外链,提升公司官网的权重。

2.1.4每人注册至少10个邮箱,用于在各大社区论坛上注册id,结合论坛特点参与回帖讨论,巧妙关键词外链。

2.1.5通过在各种知识搜索引擎、贴吧、圈子、小组等,注册多个id专业性问题,再回答问题,提升点击率,在解答专业问题的同时,巧妙加入将公司官网信息。

主要以这些站点为主:百度知道、搜狗问问、新浪爱问、天涯问答、百度百科、搜搜百科、百度贴吧、豆瓣小组、百度文库、搜狐圈子、搜狐汽车问答。

2.1.6制作带有公司水印、文、电话和客服qq的图片、视频、word、pdf电子书,到优酷、土豆、百度文库、第一,做好标题、标签和关键词,扩大公司信息和文化推广。

2.1.7维护已经开通的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及开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与其它一些微博平台,以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为主,结合微信平台,增加粉丝量,培养互动粉丝。

2.2管控措施:

2.2.1做好《收集【分类、微博、空间,论坛】》表中的各类网站注册和资料填写。

2.2.2根据《推广跟踪记录表》,详细做好各数据登记记录。

2.2.3每月做一份《月度网站流量分析报告》,以检查推广效果与网站当前状况。

2.2.4做好《注册用户跟踪表》,分析网站注册用户的数量变化趋势,细分用户群体与消费习惯,分析注册用户的来源渠道,根据结果有针对性的加以利用。

2.3需要支持:

2.3.1技术部对网站进行架构优化、代码简化。

2.3.2网站产品套餐其他形式的产品足够丰富和有吸引力。

3、网络地图登记:

3.1实施方法:

对百度、搜搜、搜狗、360地图均进行虎拜加盟店、连锁店地址标注,

联系方式登记为客服部diyifanwen.com号码。一月份完成。

3.2管控措施:

提交信息后实时跟踪结果,并在通过审核后,每个月都要检查一次,防止被网友修改。

4、微信活动:

4.1实施方法:

4.1.1每周一次互动活动,每月一次线上线下活动。

如遇到公司其他重要活动,则以重要活动代替。

4.1.2二月份进行微信认证。

三月份完成微信二次开发方案,对微信进行二次开发。

4.2管控措施:

4.2.1《微信互动活动跟踪表》。

4.2.2《虎拜车友俱乐部微博微信管理办法》

4.3需要支持:

4.3.1二次开放需要技术部深入摸索。

4.3.2网站产品有足够的诱惑力,或者有一定的促销机制。

4.3.3有完善的线上线下会员机制。

5、车友活动:

5.1实施方法:

5.1.1制动全年活动计划,根据不同类别的活动,比如拔河比赛、篮球赛、足球赛、圣诞年会、聚餐、k歌、观影、旅游、踏青等,车友熟悉到一定程度后组建相应的团队,比如“篮球队”、“羽毛球队”“足球队”

“钓鱼团队”“徒步队”等。

5.1.2结合会员服务部组织的自驾游活动,以及其他门店活动,灵活进行调整。

5.1.3大概在8月份左右举办“虎拜车友文化节”。

5.2管控措施:

5.2.1《虎拜车友活动计划表》,制定活动类型,和按时间排序的全年度计划。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6、百度认证:

6.1实施方法:

6.1.1根据网站的内容建设程度和功能完善程度,考虑对网站进行百度官方认证。

6.1.2认证的方式有三种:实名认证(600元/年);

实地认证(5600/年);官网认证(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即可申请)。

6.2管控措施

6.2.1跟踪后台数据,观察实名认证和实地认证的效果,带来多少流量,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认证。

7、微信群建设

7.1实施方法:

7.1.1制定《微信群管理办法》,确定微信群的使用规则。

7.1.2充分利用车友活动、q群和其他渠道的车友资源,根据情况不断建立起微信群。

用于每月3次小活动的根据地,结合车友周末活动和其他优惠活动,管理微信群。

7.2管控措施:

7.2.1《微信群管理办法》

8、内容制作

8.1实施方法:

8.1.1根据《网站栏目更新标准》采集内容。

8.1.2门店保养维修内容制作。

8.1.3门店活动内容报道、跟踪。

8.1.4车友周活动报道。

8.1.5自驾游专题报道。

8.1.6线上活动报道。

8.2管控措施:

8.2.1《网站栏目定位及编辑要求说明》

8.2.2《编辑部内容采编工作标准》

8.2.3《网站内容更新标准》

8.2.4《网站广告-专题制作挂网审核制度》

9、媒体广告:

9.1实施方法:网站功能和产品足够完善和丰富后,根据投放方式合理选择进行广告投放。

主要选择的媒介有:

9.1.1报纸:海口晚报、特区报。

9.1.2电台:交通广播电台。

9.1.3行业网站:太平洋海口站、新浪故居、汽车之家等

9.2管控措施:根据各类广告投放情况进行调整。

10、同行合作

10.1实施方法:

10.1.1进行内容互换合作,达成宣传共识,互相彼此的活动类软文。

10.1.2频道互换合作,把对方网站中部分内容内嵌到彼此网站中。

10.1.3网站广告置换。

10.1.4友情链接互换。

10.2管控措施:

10.2.1合作协议

10.2.2《友情链接合作登记表》

11、部门建设

11.1实施方法:

11.1.1完善部门制度和标准。

11.1.2完善团队人员组建,增加频道负责人、编辑、编辑主任各1名。

11.1.3人员知识培训,制定部门培训计划进行定期培训。

11.1.4团队活动建设。

11.2管控措施:

11.2.1根据《网络部部门文件目录》中制定的内容完善部门流程和制度。

11.2.2《网络编辑部培训计划表》

11.2.3《网络编辑部员工关怀实施记录表》

三、支持需求

(一)网上会员积分制的完善,和线下会员卡成功关联。

(二)网站产品足够丰富,各类套餐和预约服务的完善。

(三)技术部对网站功能和体验的不断完善。

(四)技术部对微信的二次开发。

(五)人员配备:增加1名频道负责人(或新增1名主持人),负责每周活动的组织和车友的维护。增加1名编辑主任。

(六)每月的活动经费支持。

(七)会员服务部对举办车友活动的协助支持。

编辑部工作计划范文2师之趣编辑部作为我校对外宣传的窗口,对学校的文化建设、特色发展进行及时、有效的宣传,对学校教师进行真实、有力的采访报道,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展现学校文化特色,展现我校教师风范,为老师们搭建交流的平台。

,编辑部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总体打算

1.按期召开例会,每周一次(特殊情况灵活变换)。

成员彼此交流周刊的编辑、排版,营造好的文化氛围;通知部员近期的活动布置,组织安排编辑部的相关事宜。

2.出版《师之趣》周报和季刊。

面向校内外教师约稿和征稿,预计出版周报30期,季刊四期。

3.积极主动地举办的各类活动,将教师的特色与活力展现出来,并进行积极报道。

扩大宣传力度,把学校的新闻、亮点等及时、准确的报道出去,促进我校与其他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4.我部将更好地和其他各部融合在一起,积极和兄弟部分合作组织常识竞赛,从而更好地促进各部之间的协作,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二.具体安排

七月份:编辑出版《师之趣》夏季刊。责任人:卜庆振、乔波

八月份:组织编辑《师之趣》暑假网络版,开展网络读书交流活动两次。责任人:李海燕、樊祥惠

九月份:春蕾文学社开展社长竞选活动。开展暑期读书写作交流活动。举行__ 年第 3 期网上论坛。责任人:尚昌英、卜庆振

十月份:组织秋游采风活动。 编辑出版《春蕾学年度合订本》、《师之趣秋季刊——校本课程专号》。责任人:赵桂芸、王新

十一月份:开展了“师之趣教育征文活动”。举行第4期网上论坛。责任人:焦政、权柯柯

十二月份:评选“师之趣编辑部度人物”,组织年度总结交流活动。责任人:焦成杰、李超

同时,本年度我们将继续开展各项文体、公益活动,让老师们更加愉快地完成各项面工作。我们将会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工作计划,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调动部员积极性,力求编辑部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校刊编辑工作计划范文的文章内容就是这样了,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这里下半年编辑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编辑部工作计划范文3为有条不紊地安排下一学期的工作,现在听取辅导员老师关于下学期工作的纲领性指示以及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讨论的基础上,充分审度上学期的工作情况,取长补短,制定编辑部下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部门招新及人事建设

1、学生会招新工作将于九月份军训期间进行,为了确保能够引进满足编辑部工作要求的新鲜血液,部门内部重点讨论了这一块工作的实施方案。

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1)、招新前:通过新生群、亲身接触以及与超越网的合作宣传等方式,扩大编辑部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新生加入,加大新生对编辑部工作的了解和兴趣。同时制定好招新时的录取标准和所要提的问题和考核方式。

(2)、招新中:与学生会其它各部门一同进行招新工作。并按计划和具体情况进行筛选。综合考核应聘者的通讯撰写、摄影、心理素质、性格交际等方面的能力,在参考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三个新成员。

(3)、招新后:召开部门会议,向新成员系统介绍编辑部的工作内容,并通过实际工作和指导迅速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工作需要。并时常举行例会,总结上一阶段的问题和不足,讨论下一阶段的工作。

2、鼓励部门成员参加与工作相关的培训、讲座,通过专业的知识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3、团委学生会作为一个整体,其工作的开展需要各部门的协同努力。

而编辑部的工作内容更需要配合其他几乎所有部门。所以必须要求部门成员加强与其他部门成员的交流与联系,通过联谊、工作加深部门之间的友谊,营造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

二、具体工作:

1、通过通讯、摄影等方式报导学院动态、进行对内对外宣传是编辑部的主要职责。

新的一学期中,这块内容将继续作为我部的重中之重。根据辅导员老师和主席团的意见,下学期学生会的活动将精品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部的工作负担,但也为我们的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看来,九月份的军训是一个挑战。由于军训期间还要进行迎新招新工作,所以工作会相当繁重。我部门将统筹安排人手,努力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十月份,校运会是工作的重点。届时需要借助学生会其它部门同仁的力量,保证通讯稿的质量和数量,争取继续为学院争得荣誉。同时也不能放松对比赛的报道工作。这需要我们深入第一线,抓拍比赛的精彩瞬间,写出高质量的比赛报道。接下来十一十二月的话剧节,我们将全力配合文娱部,对话剧节的筹备、开幕式和各项具体活动进行全程报道,保证这个学院品牌活动的顺利开展。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主要的大型活动,平时学院的各项讲座、会议、活动等,只要有需要,我们都会以一贯的敬业态度,保质保量地完成本职工作,充分发扬编辑部的优良传统,认真对待每一次任务。

2、院刊《文轩》的编辑出版。

这是编辑部另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从文章收集、文校对到图片整理、版面设计等环节,都需要部门成员付出努力和汗水。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新成员普遍对这块工作比较陌生。因而在充分带动他们参与的基础上,更要详细向他们讲解每一步的实施细节,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文轩》在上一学期进行了改版,我们将继续秉承改版思路,大胆创新,精心选取有特点的优秀文章,展现给全院师生。

3、部门博客和网络化建设。

部门的博客,我们将安排专人精心经营。同时养成习惯,增加浏览量,并对比其他部门的博客,取长补短。这块工作不算复杂,但却需要长期的耐心经营,决不能中途懈怠。

三、上学期的不足和改进

纵观我部门上学期的工作,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两点不足:

(1)与其他部门的交流不够,只一心做好自己部门的工作,却对其他部门的工作内容缺乏必要的了解,从而难以形成默契的配合和协作,为工作质量的提高带来障碍。这一点,[莲山~课 件]可以通过参与帮忙其他部门活动的开展,平时多进行这方面的交流等方式进行改进。

(2)照片质量不高。这主要是成员的专业技能不够和设备老旧等因素造成的。新学期我们将着重注意培养新成员的摄影技巧,并设法更新设备,提高照片的质量。同时也要做好照片资料的存档工作。

编辑部作为团委学生会的一份子,在团委学生会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挑好肩上的担子,与时俱进地做好宣传工作,培养责任意识,是我们永远的课题。今后的日子里,我部将与学生会其他各部门团结一致,共同推动这个优秀的集体走的更高、更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文学院的广大同学。

编辑部工作计划范文41、在新闻方面,不仅仅是注重新闻的数量,做到数量与质量同事抓,增加原创。

把新闻与seo结合起来。

2、在图片设计处理,专题制作,文案策划,视频剪辑等方面要更加努力学习钻研。

3、在加强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时多与同事沟通

编辑部个人工作计划例8

本文就如何利用良好的计划、健全的组织、适当的人员配置、正确的指挥方法、严密合理的控制程序及有效的内部协调[1],科学地开展高校科技期刊社的策划、编辑出版、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日常事务、经营活动等内部管理工作,提出了管理内容、目标与任务、管理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科技期刊社内部管理的内容体系

1.1 期刊策划管理

期刊的策划是期刊层面的宏观管理,主要涉及到期刊的定位与办刊思路,远、近期的发展规划,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品牌培育与国际化等期刊发展的重大问题。

期刊的定位管理。期刊的定位包括期刊的地位定位,作者定位,受众与读者定位,重点报道的研究方向定位,个性特色定位,价值定位,期刊的学术性和创新程度定位,开放程度定位,市场定位,录排与装帧定位等[2]。

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品牌管理。主要包括重视期刊的稿件质量,研究如何争取高水平的作者队伍,以确保连续刊出高水平的稿件,增加期刊的影响因子;加强期刊的特色化建设,以特色化建设提高学报的质量和影响力;重视期刊的外部特征建设,不断提高封面设计、编辑、校对、印刷质量;努力提高为作者、读者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在作者、读者和业界的影响力;完善内容的丰富性及品牌的影响力延伸[2]。

期刊的国际化。工作内容应包括努力将我国优秀的科技成果传播出去,实现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有机结合;积极争取sci、ei、ca、medline等国际著名检索机构的收录;与国外大型出版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的方式方法[3]。

1.2 编辑出版管理

编辑工作内容管理应包括:组稿、征稿;初审和选择审稿专家、送审、退稿或返修、编辑加工;每期的组版与责任编辑等。编辑工作流程管理是期刊社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设从收稿到出版、发行等一整套的工作程序,它是有效规范稿件处理过程的步骤和行动指南,可以有效遏制处理过程的缺损,减少处理过程的混乱,制止人情、关系稿件的违规流入。编辑质量管理是指对编辑质量的监控工作,包括所制定的编辑工作规范,全过程质量监控的工作程序,考核的方式方法,讲评及奖惩措施。

1.3 编辑部队伍建设与人员管理

主要包括各级各类人员配置与职责范围确定;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机制;科学、可操作性强的竞争机制;完备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等[4]。

1.4 信息管理

网站管理。主要包括网页设计;系统维护、内容更新;特殊参数的设置;文章的pdf格式上传;网刊发行;过刊浏览与查询;开放式存取等。

日常信息管理。主要包括期刊社编辑工作流程管理,期刊各类信息管理和工作统计等。

1.5 经费管理

经费的筹措管理。高校科技期刊社的资金来源除了学校下拨的经费,还有审稿费、版面费、广告费、发行费、经营活动等的收入,对办刊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所以,应当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多方资金。

经费的运用管理。科学合理地运用、调度经费,保持适当的结构和周转速度,合理控制费用发生的数额和比率,确保年度收支平衡。

1.6 日常事务管理

期刊社内部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主要包括信息传达,内部事务的协调与衔接,内部考核与考评,邮寄、分发与处理,资料的归档,各种费用的收取及财务处理,会议组织与安排等其他临时性工作。

1.7 经营活动管理

科技期刊的发行。发行渠道主要有自办发行、全国邮政发行、发行单位发行、其他网络(超市、地铁等)[5]。

科技期刊的广告。期刊社应积极寻求独特广告商机,扩展学报的特色性外延,有力补充学报的信息量。重视包括广告经理人和制作人在内的广告人才队伍建设,条件允许,广告人才可以在内部培养;条件有限的话,可以采取外聘广告人才或采取广告业务外包的形式,只要加强内部的监控即可。

科技期刊的经营性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有:开设读者论坛和读者俱乐部活动;举办相关的学术会议;与国际国内收录、检索机构的版权合作;与科研机构合作创办特色栏目;利用录排人员的专业优势开展录排服务

1.8 期刊社内部组织结构设计

工作部门的选择。期刊社的内部结构除了编辑出版部门以外,还应该根据总体目标要求、实力和人员情况,设置广告、发行部门,质量控制部门等。

组织结构设计。现行的有直线式结构、职能制结构、直线职能结构、事业部结构、委员会结构、控股型结构等多种现代组织结构,期刊社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不断进行结构优化工作,开展可行性分析和相关的实证研究工作。

2 科技期刊社内部管理的目标与实现

2.1 期刊策划管理

期刊的定位,要结合期刊实际,要考虑期刊的办刊条件、覆盖学科领域在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地位、同一领域中的其他科技期刊目前的状况、本刊的优势条件是什么等诸多因素。在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使得自己的定位完全符合实际,准确无误。期刊应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制定科学可行的目标和规划,也要分近期目标和中长期规划。期刊作为媒体, 其核心竞争力由核心竞争机制、核心读者、核心内容和核心团队四部分组成。期刊社应认真研究各部分的功能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好培育工作。通过核心竞争力培育,使得期刊具备超常性、独特性、领先性和延展性,形成期刊品牌。

2.2 编辑出版管理

从编辑出版的第一个环节到最末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去做,从整体上提高质量。要设计一整套编辑工作程序,建立健全编辑工作制度,确保期刊学术质量的高水平、办刊的严肃性、稿件处理的时效性、稿件处理过程中的正直与诚实,使期刊在读者、作者、业界有较高的威信和公信力。

2.3 编辑部队伍建设与人员管理

期刊社应根据自己的办刊宗旨、期刊定位、目标要求和中长期发展方向来研究和制定自己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严把入口关,坚持德才兼备、因事择人、不拘一格、扬长避短的用人原则,引进高素质编辑出版人才,改善编辑出版人才队伍结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培养工作,不断改善编辑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技能;力求使编辑人员处于最佳配置状态,做到人尽其才,合理使用,使每个人都出发挥出最大效能[6]。

期刊社应建立一整套的包括岗位设置与人员选拔、岗位绩效考核与评价、岗位激励与惩处等制度,加强对社内人员的战略性、全局性和计划性管理。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和庸者下,确保招聘、录用、培训、考核、晋升、奖罚的公平、公开和公正性。

期刊社文化对期刊社内聚力、内心力和持久力等作用,对编辑人员的工作行为和价值观能产生巨大的作用。通过建立期刊社的社域文化,使之成为联结和维系期刊社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7]。

编辑部个人工作计划例9

方案二:平稳大学生编辑部良好形象,加大宣传力度。

二 本学期工作计划

基本思路: 以文编部工作为基础,突出外联部的作用,联合总编室与艺设部的力量。完成编辑出版的任务,同时加强自身建设。

创新工作: 继续成功举办大学生讲坛活动

重要工作: 编辑刊物的发行渠道的广泛化,效应化

(2) 管理层工作安排

1、编委会决定大学生编辑部今后优良发展方向,决定一套合适的工作方案。

2、基本日常管理工作的计划。

3、人员平稳过渡的计划。

4、.同领秀传媒合作的若干问题。

5、同外联合作伙伴的长期友好合作企划。

6、同前期建立友好互助关系的兄弟社团的密切互动及联系。

7、宣传方面的组织扩展问题(包括老师,同学,校务人员等)。

8、塑造编辑部成员自身良好形象与社团形象关系问题。

三 具体说明

1、各部门工作的相关说明。

a.文编部工作安排

1.报纸改版。主要为版面、样式的改变。

2.报纸内容。有备无患,准备充实的稿件。在此基础上提高内容的质量。

3.同《原点》的合作。但要以两个团队之间成员的交流为主。(如若我方拥有充足优质的稿件,或合作遭遇不可调和的问题时,可以放弃合作。)

4、同学校各大社团交流互动,友好合作。(以展示学校,学生,社团形象为前提)

b.外联部工作安排

总原则:以报纸广告为主,园区展台、标语横幅广告,服务为辅。

具体方针:前期重调查与准备。后期重实践。

外联囊括策划部人员,策划部人员要做好协调和组织工作,不仅要与商家妥善洽谈外联事宜,更要在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做到与兄弟社团的合作与交流。

3月~4月 1.调查升升公寓及其附近的市场环境,并整理出有用的资料,将结果同成员分享。

2.利用周末,有计划地组织外联成员观察周边商家近期的活动动向。找出可以争取合作的对象。

3.管理层成员也应积极参与以上活动。并指导成员制作外联策划方案。

4月~6月 1.动员外联成员积极投入外联实战工作。最好是进行一次动员大会。

2.每周及时了解外联情况,并分析外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借助每周外联会议的机会鼓舞士气。

3.认真对待每一份外联成果,并积极促成合作。管理层对外联的后期工作也要十分重视。反思曾经犯过的错误,认真吸取教训。

c采编部工作安排

在文编部开展《大学生报》的同时,采编部要协助文编部做好新闻,热点问题,学校需要等资料的收集。

在外联部开展外联工作的同时,采编部要协助外联部做好后期宣传和组织,负责每次活动的总结及新闻稿的书面报道。

d艺设部工作安排

待定(具体安排需要依据实际需要然后由会议决定)

2.日常管理

a.成员名单、管理条例(尽快制订)等要张贴于醒目位置。

b.例行每周会议。管理层的会议及各部门会议。管理层需坚持每周一次,各部门视具体情况而定。

c.值班制度(今年要制订出具体的条例)继续执行,灌水日记坚持续写。

d.办公室整理工作。卫生负责到人(制定扫除安排表);条件允许,可以试着设计办公室的室内布置。

e.其它。

3.08届与07届成员平稳过渡问题

最重要的是执行主任的选择。管理层因多花精力思考这个问题。

4.同领秀传媒合作的基本原则

初期 a.学习、借鉴对方有价值的管理、运作模式。

b.借助合作的机会,提高自身制作报纸、发行报纸以及外联市场的能力。

c.逐步进行大学生编辑部优秀社团化的工作。而且尽力争取一定广告(或者获取稳定赞助的权力,以及相应的发行权力。

初期之后 始终以服务学校,锻炼成员,实现自身价值为存在的宗旨。

5.成员奖惩制度

在德能考绩四个方面进行自评,互评,由校团委老师审核,并上交相应学院学工办

6.定期集体大会的安排

工作开始

动员大会

邀请指导老师和校团委相关老师莅临指导

工作结束

回顾大会

邀请指导老师和校团委相关老师莅临指导

依据外联资金来酌情的做好奖惩工作

总编室(含秘书处):负责报刊的出版策划,领导报刊的出版发行,参与编辑部活动的策划;主要负责会议记录和成员工作考核,内部信息上传下达,在部长的领导下,对编辑部出版的刊物进行民意调查等。

1.a来统计办公室日常财务统计{包括借用+归还}{社团之间友谊借用}{社团内部人员班级活动之用}(1个人负责)

b来整理编辑部内部资料{章程}{奖惩,届束盖章表彰纪念证书,每届必行}{每次例会签到表,到场记录整理}(1个人负责)

c来管理讲坛物品的使用和归位{赞助商的物资和宣传资料及用具}{和另一位总编室协商负责人员一同负责办公室公共财务的归位}{每期讲坛的奖品购置}定期和部长报销和沟通。(上面2人共同负责)

2.来负责每次的通讯{整理通讯录}{每次会议和活动的通知}(1个人负责)

设计部:主要负责编辑部的内外宣传与出版物的排版及插画设计等工作等。

做好每次宣传资料的搜集和海报用品的报销(发票)工作

(整理出属于艺设方面的书好好保存

书籍+杂志+报纸+网络等可借鉴之处都可统用之

用完的工具复位,洗涮干净)

文编部:创作或采集优秀的作品,按照规定程序,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组成报刊的内容,并对报刊的排版提出意见和建议。

a及时发现文章素材,灵感来时即时发挥

b报纸版面要增设一些有吸引力的板块

(文章涵盖面宽阔些

新鲜

排版的重要性

报纸错别字注意力争减到最少

照顾各个学院和各类欣赏口味的人群)

采编部:肩负采访调查新闻,采集信息的任务。

积极搜集武汉各大社会+校园活动《校内校外》

新鲜事+新闻类

跟踪报道+实地考察+亲身感悟和新闻或文章出世

外联部:通过各种合法正当的外联活动,获取维持编辑部出版报刊和日常工作的经费:对文编部的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切忌前期洽谈之承诺,做到心中有数,后期能实现才行。

社团活动良性运转的重中之重

扫街(查看外联实况)

两人一组

每周一评

友好合作兄弟社团:

原点文学社,土建学院《建苑》,文法学院学生会,艺院自强社,艺院心协,化工学院青协,经院心协,经院电子商务协会,余区动漫协会等

计划:

大学生报, 月刊

大学生杂志,季刊

大学生讲坛

继续争取和完美动力的友情合作

做好换届的交接工作,重要人才重点培养

各个部长级人员都必须上交学期工作总结

及时整理每次活动和刊物的资料,为争取优秀社团做好准备

每时每刻做好编辑部的形象宣传工作,不断扩大影响力

照顾到每个编辑部成员(平常举办的活动知识涵盖面+学期末做好成员的奖惩分工作)

和学校的各个学院做好交流工作

编辑部工作期为2月末——7月初,9月末——12月初

编辑部个人工作计划例10

与企业广泛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同,出版领域一直对编辑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关注。而由于编辑长期伏案工作、工作内容单一、缺乏升职机会等工作特点,极易产生职业倦怠。在社会为编辑职业注入新元素的今天,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分析职业倦怠也必将为此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开拓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思路。

从职业规划的角度看,职业倦怠是编辑职业生涯道路中经常会遇到的障碍,成为制约编辑职业发展的瓶颈。对于编辑的职业生涯来说,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程度决定了期刊的发展程度。显而易见,职业倦怠是编辑自身职业规划的枯竭,是职业危机的一种。由于编辑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是期刊发展的前提,编辑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可带动期刊的发展,故编辑一旦出现职业倦怠,必然会导致编辑自身职业生涯和期刊发展俱损。

一 职业倦怠和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1 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人们在紧张和繁忙的工作之中由于受环境、情感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的一种身心不适、心理衰竭、情感封闭的亚健康状态。产生职业倦怠的症状有:对职业前景茫然,缺乏工作热情和动力;易产生疲劳、厌倦、焦急、烦躁现象,情绪低落,精神不振,心理疲乏。

2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人的一生中谋事立业的重要环节,是指从业人员制定职业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编辑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编辑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和计划安排。它是由编辑一生中所占据的一连串不同职位构成的连续的过程,是编辑将个人发展与期刊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出的有关个人在事业发展各个时期的规划。

由于编辑所从事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论文进行编辑、加工、校对,具有重复性、繁杂性和利他性,是为他人做嫁衣的职业;另外编辑所处的编辑部人员较少,与他人交往不频繁(即便与作者、审稿专家交流也大都通过Email、电话联系),工作环境的一成不变和人际交往的缺少,容易造成编辑缺乏活力,产生倦怠心理。

编辑职业倦怠的出现,与编辑自身因素密切相关。编辑不像教学和科研那样有桃李满天下的骄傲和成果得以发表的喜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的文字工作,使之易厌倦目前的工作,觉得工作无法给自己带来成就感,从而缺乏对工作的热忱;另外太有规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容易熄灭编辑的激情和上进心;编辑专业性强、学科知识相对稳定,重复不变的知识结构缺乏吸引力。这种重复不变而又缺乏吸引力的工作状态,使之产生对职业的反抗情绪。时间一长,就容易导致在工作中既不想提高自己的编辑水平,也不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的现状。长期的伏案工作,又引起编辑强烈的身体不适感。许多编辑经常会感到疲劳、虚弱、耗竭感、失眠、颈背痛、咽喉痛、头痛、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对疾病抵抗力降低等,尤其是工作紧张时更是如此。相关分析结果说明情绪疲惫对编辑的身心健康的影响尤其显著,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

2 环境因素

编辑职业倦怠与所处的生活、工作、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作为科技期刊,一般归属高校和科研院所,而科技期刊单位都属于附属服务机构,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那么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其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另外,在经济方面,由于科技期刊以社会效益为主,重在发表学术成果,传播科学知识,鲜有广告收入,而期刊发行收入更是微乎其微,办刊经费和编辑工资全靠单位发放。这种工资收入与同单位的科研人员、教师相比,差距很大。在社会层面上,收入也相对不高。同时科技期刊是发表学术性、科技前沿的阵地,对编辑的学历、知识结构、英语、计算机水平等要求又很高,大多数的青年编辑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甚至获博士学位的比例也很高。这就使得工作的辛苦、高要求程度与编辑所获得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工作环境待遇形成较大的反差,造成编辑产生职业倦怠。

编辑职业生涯规划包括期刊社对编辑的职业规划与编辑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两个方面。它既是个人职业发展的总体设计,又是单位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方略。职业生涯可分为职业适应期、稳定期、衰退期。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首先是有利于编辑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其次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编辑自身的潜能,有效地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保证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对期刊社来说可以实现编辑个人与期刊的双赢,有利于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编辑的才智,让业务上有不同专长的人各得其所、各显其能。有利于促进期刊社的有效管理。

从编辑个人角度来看,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包括自我定位、目标设定、目标实现和反馈与修正4个方面,其关键在于弄清楚自己到底希望从编辑职业中得到什么,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是什么,自己的价值是什么,以及这些要件与自己考虑的备选职业(职位)、发展方向是否匹配。

(1)目标设定。认清期刊在竞争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将其切实作为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基本要素和依据,不断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路径。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和分析自己选择的职业信息和资源,帮助自己了解有关职位的工作标准和要求。在对自己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制订发展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包括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另外,还可通过科技期刊所属的科研单位参与科研,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

(2)自我定位。尽可能地弄清楚自己的能力特长、职业兴趣、职业个性,确立崭新的价值观念。明了自己处在职业周期的哪个发展阶段,同时确定自己的技能所在,并将这些技能按照水平高低加以排列,然后进行自我评估。

(3)目标实现。通过各种积极的具体行动去争取目标的实现,包括向上级领导说明自己的职业倾向,向期刊和管理部门提供所需的技能、工作经验和职业意愿等方面的准确信息,密切关注和利用可能的发展机会,特别是那些有利于自己职业发展的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4)反馈与修正。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自觉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修正对自我的认知和最终的职业目标。

2 期刊社的作用

期刊社对编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也具有紧迫性,期刊社应当将编辑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搭建平台、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进行职业发展策略、鼓励创新、给予公平竞争机会、进

行职业规划咨询和指导。

(1)搭建平台。将科技期刊的战略计划、人力资源计划和编辑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结合起来,建立与编辑职业生涯管理相协调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构建职位阶梯,明晰个人发展目标。通过建立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多功能培训体制,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技术培训,实现编辑自身素质的持续提升,为编辑提供发展机会。

(2)评价体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及其价值观完善评价体系。对编辑个人能力和潜力进行评估。通过测评,能够较为准确地衡量编辑的能力和潜力。

(3)职业发展策略。在编辑的不同职业阶段采用不同的职业发展策略。对处在职业适应期的编辑(新上岗编辑),职业发展的重点首先是进行编辑业务知识培训和有针对性的业务辅导。在职业稳定期,期刊社应当为编辑开辟更宽的职业出路,注重编辑的晋升和进步,赋予更多的重担和责任,鞭策和激励编辑朝更高的层次发展。对于职业衰退期的编辑,应适当减少其工作量,尽可能将其安排到较为擅长的岗位上工作,使其专长得到充分发挥。

(4)鼓励创新。创新是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应当将其作为编辑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职业适应期,要培养编辑的创新意识,发掘创新能力,多以主编的角度来为期刊的创新和创优出谋划策。在职业稳定期,要注意发挥编辑在业务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帮助其拓展创新空间,多出精品栏目,多组优秀稿件。在职业衰退期,要避免编辑落入老套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编辑进行创新培训,可以使编辑始终以充沛的激情创新创优。

(5)职业规划咨询和指导。开展职业规划咨询和指导的主要形式包括帮助编辑进行实事求是的客观分析,指导其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期刊需要,确定职业目标、进行讨论沟通、举行专题讨论会等,使编辑与期刊需要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