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2-10 00:31:33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例1

期:___________

xx年12月编辑试用期满转正工作总结

《xx年xx月编辑试用期满转正工作总结》

大学毕业至今已经有整一个月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并没有荒废,而是积极的参加到工作中来了。我比较幸运,在这个难找工作的年度,我一毕业就顺利的找到自己的工作,是在公司编辑部担任编辑。金融危机对公司的影响也是很大,公司以外都是招收很大新人,而今年却很少,我是其中较为幸运的。不过我还是要过试用期,试用期工作合格后我才会继续留在编辑部工作。

时间过得很真快,转眼就一个多月了,,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的时候从心底里感到日子的匆匆。原先教师生活让我感到渐渐远去,现在的编辑工作已经渐渐变得顺其自然了,这或许应该是一种庆幸,是让我值得留恋的一段经历。

一个多月的试用期下来,自己努力了不少,也进步了不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东西,我想这不仅是工作,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从这一阶段来看,发现自己渴求的知识正源源不断的向自己走来,到这个大溶炉里慢慢消化,这就是经验。一多月以来,我分别在几个不同的岗位上练习,刚开始是做家长频道的粘贴工作,后来做资讯频道中的评论,现在做教师频道,其中也有一些不同的岗位让我去锻炼,在此十分感谢公司的领导和前辈们对我的关照。

首先说说在编辑部的工作心得。在编辑部一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从初中到高中再到教师工作,这期间我一直都是在远离父母亲人的视线之外享受着逍遥自主的生活。虽然在学校里也有师长的关爱与教诲,但总有一种距离感,缺少家庭特有的温馨。自到xx参加工作以来,各位领导都对我这位来自异地的新人亲切有加,特别是各位领导,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跟我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朋友的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编辑工作,让我真切感受到了xx人温情。而其他大部分的老同事,也对我这个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记得刚到一周的时间,编辑部新老同事就已经打成一片,给我的感觉是上下同心。正因为如此,在编辑部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

1、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前辈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采写完成具体的教育新闻作品。主编每次安排的任务都基本可以顺利完成。

2、基本学会photoshop的应用和网页制作;

3、熟练掌握教育新闻与社会新闻采写的区别,熟练掌握教育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

4、基本了解并初步学会教师频道的研发;

在这期间,工作上最大的不足主要有:

1、新闻的采写比较古板,缺乏新意;

2、新闻的敏感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相关联的社会性新闻把握不足等。

3、缺乏基本的办公室工作知识,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常常表现生涩,甚至有时还觉得不知所措;

4、工作细心度不够,经常在小问题上出现错漏;

5、办事效率不够快,对领导的意图领会不够到位等。

就总体的工作感受来说,我觉得这里的工作环境是比较令我满意的。首先是领导的关爱以及工作条件在不断改善给了我工作的动力;其次是同事间的友情关怀以及协作互助给了我工作的舒畅感和踏实感;第三就是目前正在营造形成我们xx特有的“企业文化”氛围给了我工作的信心。我知道,上面的工作表现也许不能让领导感到满意,如果完全依据这些表现来决定是否可以继续留在这里工作学习,坦白说,我自己并没有太大的信心。但我坚信自己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会表现得更好,保证让领导满意。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例2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

1、基本学会使用和维护摄影机;

2、基本掌握会议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拍摄和采写的区别;

3、基本了解并初步学会编辑新闻摄像带;

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

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一个月的时间,我配合各位师兄一起完成新闻采写近15篇,自己独立完成的采写作品5篇。主任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都基本可以顺利完成。

在这期间,工作上最大的不足主要有:

1、新闻拍摄技术相对落后,画面的稳定性不够;

2、新闻的采写比较古板,缺乏新意;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例3

在a老师与b老师的直接领导与指导下,我顺利地完成了新疆《三维作业》的组稿及相关工作。在此工作中,我不断适应,并磨合着,逐渐了解并熟悉了公司的主要产品及相关项目。我向同事学习,借鉴他们好的工作经验(比如对每套书印张的控制),并始终相信团队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希望这火越烧越高,照亮的不光是大家、公司,不有自己!

做了这么多年的语文编辑工作,总觉得我每天都生活在一群孩子中间,他们渴求知识、真理的目光,总也挥之不去。于是,良心、责任又促使我一定要努力,再努力。我们工作不仅仅是为了钱,当然谁都愿意多挣钱,只是做我们这一行,“责任”二字尤为重要。所以我一贯的宗旨就是:诚心待人,用心做事。不管在哪里,做什么,我都是这样要求,并力求这样做的。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例4

我竞聘的职位是xx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87年7月至88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88年10月进xx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 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 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一是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二是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三是把握大局的综合协调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位副总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岗位之后,我将从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入手,带头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将集团的发展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第二,把选题开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五”期间,xx书社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xx书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定向发行的教育类图书品种的开发,而不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础并不坚实,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根据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xx书社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强行军”。依靠有限几个品种的“单打独斗”来支撑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就好比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过一座独木桥,每走一步都会令人感到心里发慌。我认为,如果xx书社不能在今后几年内,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兵突进”型向“方阵推进”型的转变,要完成集团下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选题开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工作,也是副总编辑的工作重心,要实现xx书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好选题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 从制定选题规划入手,优化选题结构

优化选题结构是选题开发的战略目标,而做好选题规划工作则是优化选题结构的前提。要认真总结制定“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好“十一五”选题规划;要下大力气解决图书选题规划中存在着的散、短、软的现象(策划力量散,规划周期短,论证把关软),把打造拳头产品和开发系列产品结合起来,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八到十个特色鲜明、市场冲击力强的产品集群,达到优化选题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二、从提高单品种效益入手,推进图书品牌建设

随着图书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品牌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来抓,从单品种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品牌建设。

首先是优化组合已有品牌。xx书社有不少图书具有比较好的品牌素质。如《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1套4种,总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册,正在申报省编地方通用教材。要全力以赴地培育好这个品牌,使之成为我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策划开发新的品牌。既要有效地开发好现有资源,更要积极地策划新的优质品种。内炼品质,外抓机遇,找准目标,精心培养。

三是要研究品牌运作规律。要下功夫钻研品牌运作的规律和手段,大胆尝试,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推出市场品质好、社会效益好、品牌形象好的图书产品,把xx书社的图书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从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入手,推进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选题开发,策划先行,策划工作既是编辑的首要工作,也是编辑劳动中最具创意、最有价值的部分。副总编辑的重要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和总编辑抓出版社的选题规划,抓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懂经营、善策划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一是完善选题策划论证制度,把选题策划真正当作编辑工作的灵魂来抓;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传帮带等方法,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策划水平;

三是建立策划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策划比武,通过评选当年度最具创意的策划项目、最有价值的策划成果、最富魅力的策划之星等活动,激励编辑人员学策划、做策划、比策划。

四是提倡联合策划、纵深策划,鼓励编辑延长策划的深度,丰富策划的内涵,加强策划后的跟进评估。要逐步整合策划力量,提高选题策划的综合实力。

五是要着手建立选题策划库,丰富选题储备。

第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副总编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目前我能意识到的经常性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主要还有六个方面:

1、编务管理;

2、选题计划的组织落实;

3、版权管理;

4、图书宣传;

5、开展对外业务交流;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社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

我长期做图书编辑,能够体悟编辑工作的内涵;多年担任总编办主任,配合社长、总编辑工作,对副总编辑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能够体认;如果给我机会,我自信能很快适应工作。

第四,参加竞聘的自身优势

对于我竞聘副总编辑的优势,前面也已讲到一些,这里归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1、品德端正,大局意识强,能忍辱负重,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从工作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3、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知识储备,专业对口,业务熟练,编辑策划经验丰富。

4、担任总编办和办公室主任,具备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5、了解社情,善于团结合作,乐于为群众服务,能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例5

我竞聘的职位是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87年7月至88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88年10月进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一是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二是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三是把握大局的综合协调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位副总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岗位之后,我将从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入手,带头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将集团的发展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第二,把选题开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五”期间,书社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书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定向发行的教育类图书品种的开发,而不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础并不坚实,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根据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书社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强行军”。依靠有限几个品种的“单打独斗”来支撑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就好比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过一座独木桥,每走一步都会令人感到心里发慌。我认为,如果书社不能在今后几年内,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兵突进”型向“方阵推进”型的转变,要完成集团下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选题开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工作,也是副总编辑的工作重心,要实现书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好选题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从制定选题规划入手,优化选题结构

优化选题结构是选题开发的战略目标,而做好选题规划工作则是优化选题结构的前提。要认真总结制定“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好“十一五”选题规划;要下大力气解决图书选题规划中存在着的散、短、软的现象(策划力量散,规划周期短,论证把关软),把打造拳头产品和开发系列产品结合起来,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八到十个特色鲜明、市场冲击力强的产品集群,达到优化选题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二、从提高单品种效益入手,推进图书品牌建设

随着图书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品牌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来抓,从单品种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品牌建设。

首先是优化组合已有品牌。书社有不少图书具有比较好的品牌素质。如《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1套4种,总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册,正在申报省编地方通用教材。要全力以赴地培育好这个品牌,使之成为我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策划开发新的品牌。既要有效地开发好现有资源,更要积极地策划新的优质品种。内炼品质,外抓机遇,找准目标,精心培养。

三是要研究品牌运作规律。要下功夫钻研品牌运作的规律和手段,大胆尝试,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推出市场品质好、社会效益好、品牌形象好的图书产品,把书社的图书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从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入手,推进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选题开发,策划先行,策划工作既是编辑的首要工作,也是编辑劳动中最具创意、最有价值的部分。副总编辑的重要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和总编辑抓出版社的选题规划,抓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懂经营、善策划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一是完善选题策划论证制度,把选题策划真正当作编辑工作的灵魂来抓;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传帮带等方法,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策划水平;

三是建立策划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策划比武,通过评选当年度最具创意的策划项目、最有价值的策划成果、最富魅力的策划之星等活动,激励编辑人员学策划、做策划、比策划。

四是提倡联合策划、纵深策划,鼓励编辑延长策划的深度,丰富策划的内涵,加强策划后的跟进评估。要逐步整合策划力量,提高选题策划的综合实力。

五是要着手建立选题策划库,丰富选题储备。

第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副总编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目前我能意识到的经常性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主要还有六个方面:

1、编务管理;

2、选题计划的组织落实;

3、版权管理;

4、图书宣传;

5、开展对外业务交流;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社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

我长期做图书编辑,能够体悟编辑工作的内涵;多年担任总编办主任,配合社长、总编辑工作,对副总编辑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能够体认;如果给我机会,我自信能很快适应工作。

第四,参加竞聘的自身优势

对于我竞聘副总编辑的优势,前面也已讲到一些,这里归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1、品德端正,大局意识强,能忍辱负重,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从工作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3、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知识储备,专业对口,业务熟练,编辑策划经验丰富。

4、担任总编办和办公室主任,具备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5、了解社情,善于团结合作,乐于为群众服务,能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例6

我竞聘的职位是xx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87年7月至88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88年10月进xx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国共产党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 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 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一是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二是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三是把握大局的综合协调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位副总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岗位之后,我将从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入手,带头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将集团的发展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第二,把选题开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五”期间,xx书社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xx书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定向发行的教育类图书品种的开发,而不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础并不坚实,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根据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xx书社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强行军”。依靠有限几个品种的“单打独斗”来支撑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就好比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过一座独木桥,每走一步都会令人感到心里发慌。我认为,如果xx书社不能在今后几年内,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兵突进”型向“方阵推进”型的转变,要完成集团下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选题开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工作,也是副总编辑的工作重心,要实现xx书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好选题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 从制定选题规划入手,优化选题结构

优化选题结构是选题开发的战略目标,而做好选题规划工作则是优化选题结构的前提。要认真总结制定“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好“十一五”选题规划;要下大力气解决图书选题规划中存在着的散、短、软的现象(策划力量散,规划周期短,论证把关软),把打造拳头产品和开发系列产品结合起来,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八到十个特色鲜明、市场冲击力强的产品集群,达到优化选题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二、从提高单品种效益入手,推进图书品牌建设

随着图书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品牌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来抓,从单品种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品牌建设。

首先是优化组合已有品牌。xx书社有不少图书具有比较好的品牌素质。如《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1套4种,总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册,正在申报省编地方通用教材。要全力以赴地培育好这个品牌,使之成为我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策划开发新的品牌。既要有效地开发好现有资源,更要积极地策划新的优质品种。内炼品质,外抓机遇,找准目标,精心培养。

三是要研究品牌运作规律。要下功夫钻研品牌运作的规律和手段,大胆尝试,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推出市场品质好、社会效益好、品牌形象好的图书产品,把xx书社的图书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从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入手,推进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选题开发,策划先行,策划工作既是编辑的首要工作,也是编辑劳动中最具创意、最有价值的部分。副总编辑的重要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和总编辑抓出版社的选题规划,抓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懂经营、善策划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一是完善选题策划论证制度,把选题策划真正当作编辑工作的灵魂来抓;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传帮带等方法,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策划水平;

三是建立策划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策划比武,通过评选当年度最具创意的策划项目、最有价值的策划成果、最富魅力的策划之星等活动,激励编辑人员学策划、做策划、比策划。

四是提倡联合策划、纵深策划,鼓励编辑延长策划的深度,丰富策划的内涵,加强策划后的跟进评估。要逐步整合策划力量,提高选题策划的综合实力。

五是要着手建立选题策划库,丰富选题储备。

第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副总编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目前我能意识到的经常性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主要还有六个方面:

1、编务管理;

2、选题计划的组织落实;

3、版权管理;

4、图书宣传;

5、开展对外业务交流;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社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

我长期做图书编辑,能够体悟编辑工作的内涵;多年担任总编办主任,配合社长、总编辑工作,对副总编辑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能够体认;如果给我机会,我自信能很快适应工作。

第四,参加竞聘的自身优势

对于我竞聘副总编辑的优势,前面也已讲到一些,这里归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1、品德端正,大局意识强,能忍辱负重,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从工作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3、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知识储备,专业对口,业务熟练,编辑策划经验丰富。

4、担任总编办和办公室主任,具备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5、了解社情,善于团结合作,乐于为群众服务,能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例7

非常感谢集团党委给我参加这次竞职演说的机会。当前,我们集团的改革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阶段,需要每位员工统一意志,加强团结,坚定信心,奋力进取。今天我来到这里,一方面是向集团汇报我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认识,同时也是希望能有机会为集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竞聘的职位是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87年7月至88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88年10月进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1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2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3把握大局的综合协调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位副总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岗位之后,我将从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入手,带头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将集团的发展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第二,把选题开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五”期间,书社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书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定向发行的教育类图书品种的开发,而不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础并不坚实,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根据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书社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强行军”。依靠有限几个品种的“单打独斗”来支撑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就好比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过一座独木桥,每走一步都会令人感到心里发慌。我认为,如果书社不能在今后几年内,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兵突进”型向“方阵推进”型的转变,要完成集团下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选题开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工作,也是副总编辑的工作重心,要实现书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好选题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从制定选题规划入手,优化选题结构

优化选题结构是选题开发的战略目标,而做好选题规划工作则是优化选题结构的前提。要认真总结制定“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好“五”选题规划;要下大力气解决图书选题规划中存在着的散、短、软的现象(策划力量散,规划周期短,论证把关软),把打造拳头产品和开发系列产品结合起来,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八到十个特色鲜明、市场冲击力强的产品集群,达到优化选题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二、从提高单品种效益入手,推进图书品牌建设

随着图书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品牌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来抓,从单品种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品牌建设。

首先是优化组合已有品牌。书社有不少图书具有比较好的品牌素质。如《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1套4种,总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册,正在申报省编地方通用教材。要全力以赴地培育好这个品牌,使之成为我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策划开发新的品牌。既要有效地开发好现有资源,更要积极地策划新的优质品种。内炼品质,外抓机遇,找准目标,精心培养。

三是要研究品牌运作规律。要下功夫钻研品牌运作的规律和手段,大胆尝试,争取在“五”期间推出市场品质好、社会效益好、品牌形象好的图书产品,把书社的图书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从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入手,推进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选题开发,策划先行,策划工作既是编辑的首要工作,也是编辑劳动中最具创意、最有价值的部分。副总编辑的重要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和总编辑抓出版社的选题规划,抓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懂经营、善策划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一是完善选题策划论证制度,把选题策划真正当作编辑工作的灵魂来抓;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传帮带等方法,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策划水平;

三是建立策划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策划比武,通过评选当年度最具创意的策划项目、最有价值的策划成果、最富魅力的策划之星等活动,激励编辑人员学策划、做策划、比策划。

四是提倡联合策划、纵深策划,鼓励编辑延长策划的深度,丰富策划的内涵,加强策划后的跟进评估。要逐步整合策划力量,提高选题策划的综合实力。

五是要着手建立选题策划库,丰富选题储备。

第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副总编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目前我能意识到的经常性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主要还有六个方面:

1、编务管理;

2、选题计划的组织落实;

3、版权管理;

4、图书宣传;

5、开展对外业务交流;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社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

我长期做图书编辑,能够体悟编辑工作的内涵;多年担任总编办主任,配合社长、总编辑工作,对副总编辑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能够体认;如果给我机会,我自信能很快适应工作。

第四,参加竞聘的自身优势

对于我竞聘副总编辑的优势,前面也已讲到一些,这里归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1、品德端正,大局意识强,能忍辱负重,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从工作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3、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知识储备,专业对口,业务熟练,编辑策划经验丰富。

4、担任总编办和办公室主任,具备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例8

一次文献从编辑流程及方式、审校内容、编排格式等方面均较二次文献有了较大转变,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编辑自身素质和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1 编辑流程及方式的转变:《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二次文献时主要的工作流程为:选刊、选稿——组稿、翻译——回收、校对——编辑、出版;一次文献的主要工作流程为:来稿登记——送审——退改(退稿)——定稿——编辑加工。编辑工作流程因期刊的转型而发生了较大转变。

2 编辑内容的转变:《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二次文献时以翻译校对为主。突出特点是尊重原文,在不随意改变原文立意的基础上,认真审核翻译稿与原稿内容是否相符,做到内容新颖,文字流畅,简明易懂即可。而一次文献由于所涉及的研究领域较广泛,并且随着各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飞速发展,已不再是单纯面对纯医学的内容,还包括许多与医学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内容。为了做好本职工作,编辑在日常工作中就要动态地了解医学各专业发展的前沿,保持医学知识的动态更新。在稿件审校过程中,除了要审核文章选题是否有意义,研究思路和科研设计是否合理,研究结果是否可靠外,还要审核文章内容是否完整,有无缺项等。在确定稿件总体框架合格后,再对文章进行精加工。

3 编排格式的转变:《国际中医中药杂志》在做二次文献时,杂志排版相对简单。改为一次文献后,稿件中除图表内容增多外,作者的署名和工作单位、摘要和关键词、编者按和编后语、统计符号的运用、参考文献的注录格式,致谢等在编排格式上均有严格的规定。转型初期,由于对编排规范不熟悉,经常会在工作中一面看着文章,一面与规范对照,有时还常常因为文章编排上的一些问题反复向中华医学会总编室咨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认为,编辑规范的熟悉在杂志转型初期,是仅次于稿件内容审校之外的,耗费精力较大的一部分工作。编辑除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反复认真核对编排规范,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项不确定的内容。

二、稿件内容审校中的问题

二次文献是在一次文献基础上加工整理出来的,所选用的文献质量较高。相对于二次文献来说,一次文献内容因科研水平,论文撰写能力的不同而表现出论文质量参差不齐,编辑要严把稿件的学术质量关,区分哪些内容能发表,哪些不适合发表。

1 论文质量问题:在收录一次文献初期,由于转型时间短,知名度低,多数稿件质量偏低,从而增加了编辑审校工作的难度。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稿件摘要部分的统计数据与正文内容不符;结果中分项统计与总数不符;图表中量和单位使用混乱;全文组别名称未统一等,所有这些均需在后续的编辑加工中予以解决。

2 论文撰写规范的问题:科技论文的撰写应在其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基础上遵循特定的格式与规范。目前,我们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①未按规定的格式撰写摘要,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出入较大。②摘要中的统计结果只给出P不等式,未注明具体的统计数值。③前言过于简单或缺乏针对性,未交代立题依据、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等。④未交待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导致无法判定样本的质量;或将临床诊断标准与病例纳入标准相混淆,表述凌乱或含糊不清。⑤临床观察指标未说明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⑥统计学方法使用混乱,未交代统计软件名称或版本,具体的统计数值缺失,或统计学方法选用有误等。⑦讨论内容主题不明,要么写成综述,要么大篇幅论述中医方解或引用大量的中医古文献,再或大量的论述发病机制等。未能真正围绕其研究结果出现的可能原因、机制等展开论述,未交待其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等。作为编辑要善于发现此类问题,协助作者完善论文。

3 退改过程中的问题:在日常的编辑校对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临床经验丰富,基础知识扎实的作者,撰写的论文层次不分明,逻辑不严谨;分段内容不明确,资料和方法不全等,从而未能真正将其研究成果或临床经验展现出来。如何指导作者对所投稿件进行修改与完善,稿件的退改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在稿件退改前,我们会认真细读审稿专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再次通读全文,综合提出尽可能详尽的修改建议和具体要求。多数作者基本能按照退改意见完成论文的修改与完善,但也有部分作者的修改稿始终达不到稿件的录用标准,一旦有这种情况发生时,就会给编辑部工作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中华医学会编辑规范中规定,经过退改的稿件,无特殊理由一般不能轻易退稿,因此,建议在稿件退改前务必谨慎,或对退改意见的撰写要留有余地,避免使编辑部工作陷入被动。

4 学术导向的问题:编辑工作并非限于文字、标点的加工,图表、参考文献的整理等,还存在舆论导向和学术导向的问题。中华医学会在每一年的编辑培训中,也无一例外地都会谈到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对于国家领土的用名、用词、用法及中国地图的使用等会慎之又慎,避免出现舆论导向问题。学术导向则表现为抢“新”和争先发表最新的重大成果,选择并及时组织报道有重大和突出前景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以引导学科的发展。编辑只有对本专业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有充分的了解和全面的认识,才能恰当的处理来稿,避免学术误导。

5 期刊评价指标下降的问题:谈到期刊转型,就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评价指标下降的问题。转型初期,相对于同类期刊,无论从知名度,还是稿件的质量方面均处于劣势状态。此外,因与万方数据独家签约,造成除万方数据外,其他的全文数据库检索不到我们杂志文献的情况。凡此种种,或多或少地都影响到我们杂志文献的检出率,被引频次等各种评价指标。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也积极地通过各种办法来加以纠正,比如建立自己网站,刊登当期的文章导读,恢复国外医学文摘栏目,加强专家组稿力度等。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例9

总结三个月的工作:忙碌伴随着充实,学习伴随着收获。在主任悉心的培养下,我从最基本的一些校对工作做起,踏踏实实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到现在已经能够比较独立承担一些项目。其中主要完成的项目有:《高中单词速成》(第一级)初稿编辑、《高中单词速成》(第三级)初稿编辑、《高中单词速成》(第二级)初稿一校、《XX年江苏夏令营牛津英语专用教材》基础班初稿二校、《中考听力突破》(第二版)成书校对及监听、《中考听力突破》(第三版)再版编辑、《初中英语听力突破》(七年级全册)第三版成书校对及监听、《初中英语听力突破》(八年级全册)第三版成书校对及监听,转正申请书《工作总结及转正申请》。可以说,这三个月的工作对于我来说是意义重大的。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例10

关键词:

转企改制 编辑 心理状态 和谐心理 调整策略

随着改革从宏观的总体构架向微观的管理机制推进,特别是以岗位设置、薪酬分配、用工制度、激励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配置改革,因为直接涉及编辑人员的切身利益、职位的变化、收入的增减,使得改革的难度系数加大,因此引发编辑的心理震荡。研究变革时期编辑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疏导,对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出版企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组织行为学理论已经证明,任何组织变革对组织中的个体都是一个特殊而强大的刺激源,组织中的个体必然会产生不同寻常的应激反应。[1]同样,出版业转企改制时期的阶段性特点,必然投射到编辑的内心,引起编辑群体性的心理震荡,出现一些编辑心理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尽早发现加以疏导遏制,势必会对出版改革造成阻碍。转型时期的编辑心理问题主要有这样几个表现形式:

1. 缺乏安全感。转企改制后的出版企业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管理手段、发展战略等方面会发生巨大的变革。每一方面的变革都对出版业的从业者尤其是编辑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文化的引进、办公自动化的建立、数字新技术的应用都要求编辑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能力。当进行变革时,他们害怕自己不能适应新技术岗位的需要,害怕技术的改变和进步会使自己被淘汰或地位遭到挑战,甚至会导致他们失业,他们需要不断调整熟悉的工作习惯甚至是思维方式,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以便适应新的管理形式和流程。

2. 失落不平衡感。由于受历史条件、所处地理位置、消费水平等不平衡因素的影响,转企改制后薪酬制度和用人制度等人力资源制度的改革,致使部分编辑在编制、职位、薪酬等问题上认为没有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产生较强的失落感和不公平感等,认为自己原有的利益被剥夺了。如果这些心理感受长期得不到改变,甚至进一步加深,势必使心理失衡现象变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3. 困惑迷茫感。出版社转企改制是牵涉诸多层面的系统工程,在制度建设、政策法规等方面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而对于出版业的从业人士特别是编辑群体来说,面对这种调整,时常会感到措手不及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改革显得战战兢兢,无精打采,认为改制不是那么轻松、容易的话题。改制意味着什么,改制后个人的发展前景,改制后本单位的出路与方向等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他们共同面对和思考。迷茫、困惑、手足无措、恐慌已经开始弥漫在改制甚至后改制时期的编辑群体中。这个时候需要一个漫长复杂的摸索探寻过程,这都会使编辑人员在心理上出现一定的困惑感或迷茫感。

4. 依赖感和归属感。改制后的出版业为了加快整合速度,人员流动的频率将会加快,同时流动范围将扩大,加上转企改制后管理职能的独立性将弱化,更加注重专业化建设,编辑对出版企业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同时,编辑普遍对转企改制后的出版企业认知度相对较低,感情较为淡薄。编辑对原有出版单位形成的归属感和依赖感会大幅度减弱。部分编辑甚至流露出消极和抵触情绪,影响工作的积极开展。

二、高效开展编辑心理疏导,实现编辑心理和谐

1. 重视编辑心理问题,建立健全心理疏导机制。首先,针对变革时期编辑思想活跃,情绪起伏较大,心理冲击强烈的现实,要高度重视变革时期编辑心理的研究分析,依据出版企业转企改制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编辑心理调查,掌握编辑心理发展趋势,为开展编辑心理疏导掌握信息。其次,要高度重视编辑心理疏导的意义,将编辑心理健康纳入编辑思想政治工作规划之中,创新工作机制,增加财力投入。再次,要善于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借助外部力量,完善企业内部编辑心理疏导的机制。最后,积极开展群体性心理咨询、心理疏导活动,依据不同编辑的心理诉求,切实帮助编辑克服变革、转型带来的心理冲击,心理失衡,走出心理误区,实现编辑的心理和谐,心理健康。

2. 明确目标,加强宣传,树立编辑人员积极向上的心态。首先引导编辑明确转企改制的目标是解放和发展新闻出版生产力,推动新闻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是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战略选择。让编辑明了变革的总体目标和优势的同时,明白自己在改革中所处的位置,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以便形成对改制后出版企业发展的共识和合力。其次,要善于发挥宣传的优势,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使编辑在改革的敏感时期,意识到转企改制变革为大势所趋。利用转企改制后的发展目标作指引,让编辑在变革时期树立起“一盘棋的全局意识、一家人的荣辱观念、一条心的团队精神”。最后,特别要积极引导编辑正确看待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关系,正确看待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变革带来的利益调整和职位调整,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与编辑个人职业发展的关系。倡导编辑正视变革,正视管理调整,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各种不适应,减少情绪波动,消除思想误区。

3. 坚持信息开放,以编辑为中心,打开编辑心灵的窗户。当前,出版业要切实以编辑为本,把编辑人才看做是出版业发展的资源,并且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资源来进行管理。首先,要从把编辑看做是“会干事的机器”中解脱出来。使编辑真正感受到改制后企业给予的重视、尊重、满足和温暖如家的亲切,使编辑在工作中有成就感,情感上有归宿感,精神上有自豪感。其次,营造编辑成长、成才的氛围和客观环境。帮助编辑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追求,促使编辑在实现企业目标中实现人生目标。第三,当编辑心态不平衡或出现波动时,要做到有情操作、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特别是在编辑职位变化,薪酬变化问题上,要善于通过面谈机制,传递改制变革给编辑发展带来的机会,从而减少编辑对职业预期的不确定性,打开编辑对转企改制的心结。

4. 因势利导,加强编辑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在对编辑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区别对待不同编辑产生的不同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因势利导、不可墨守成规。同时编辑工作者应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把握好转企改制变革时期的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调节自我心理素质,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在各种事件中基本保持心理平衡。

结 语

在文化体制改革调整过程中,编辑心理疏导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编辑内心不和谐因素、有效增加编辑内心和谐、最大限度创造编辑和谐心理的过程。 把编辑已经或者即将偏离出版业的心态拉回到与出版业思想一致的轨道上来,明确改革的主题,无疑会促进和谐出版企业建设,为出版企业转企改制的顺利进行发挥稳定器的作用。